微电影评论

2024-04-23

微电影评论(精选8篇)

篇1:微电影评论

微电影评论:小电影大改变 很红火也有些混乱

“它就像一个星光大道”

一台DV、一个梦想、一点创意,每个人都可以用微电影来展现自己眼中的世界。微电影,是一个没有准入门槛的世界,这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宽带及视频技术的改进,为微电影的出现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2010年,筷子兄弟用一部《老男孩》追忆逝去的青春,上线6天就获得了超过2500万次的点播数量,拍摄是用价值不到3万元的数码单反相机的高清录像功能完成的。

微电影的特点是小投入。相较于传统大电影,微电影的投入成本10%花在剧本,30%到40%用于演员片酬,50%到60%用于导演和制作团队。而传统影视剧,单演员片酬就占到60%的投入成本。中国电影市场过去几年高速发展,去年总票房收入已经突破130亿元。一般来说,一部大电影通过院线、DVD、网络版权、游戏版权等渠道,回收基本是两年的时间。一旦错误决策,容易赔本。使用新人风险太高。

在华影盛视CEO赵雨润看来,大电影和微电影的最大的区别是,每年能拍上大电影的导演就那么二三十个,演员就几十个;而微电影则是百花齐放,“它就像一个星光大道”。

电影圈有一个简单而奇怪的逻辑:如果希望有人投资你的电影,那你必须已经拍了一部电影。按照这样的逻辑,一个新手似乎永远都无法进入这个领域。

2011年从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的马史特意研究了网络上走红的短片,总结出电影走红的4条“军规”:必须有高超的视频技术、俗气的草根文化、完美的创意想法和令人感动的故事情节。如果能够做到其中3条,成功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电影多大程度将被改变

三分钟可以干什么?三分钟的视频短片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三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一个人从现实走向梦想。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电影产业与现实需求间的差距也日益突显,而电影业的创业最需要的是人才和创新。

“现在知名的一代导演大多从场记开始做起,导演是需要从实践中磨炼出来的。”影评人张小北认为,“微电影给中国一向稀缺的导演和编剧提供了一个孵化场。”

微电影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很多局限,一般而言,一部微电影成本只有几十万元,平均每分钟1万元以下,这让更多年轻人能够以微电影作为自己导演生涯的起点。

微电影比大片更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创意。大部分微电影的长度相当于两首歌,而导演也只有几天甚至一天时间完成。

《老男孩》的导演之一肖央认为,微电影是电影行业一个特别好的发现人才的渠道。没有网络视频之前,要发现一个好的导演很难,谁在国际电影节上获了奖,才有可能有市场。有了微电影大家就可能发现更多适合的导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微电影是电影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大变量,这个看起来是小成本和小制作的不起眼儿的产品,也许就开始了电影产业的生态变革。电影人如何利用新平台,电影的未来会在多大程度上被微电影所改变?产业门槛的降低是否意味着制作水准和创意水平的降低?小成本小规模的制作模式和多屏分发真的会是未来的产业主流?

随着微电影投资热的到来,相关产业链正丰富起来。华影盛视CEO赵雨润认为,微电影的拍摄制作不应该闭门造车,他更希望将编剧、导演、演员和制作团队汇聚在一起,实现各方资源的整合。

很红火,也有些混乱

短就是“微”?网络播出就是“微”?基于互联网播出平台的电影还应该具有哪些特质?投身于微电影的导演和制作的知名导演贾樟柯一直在思考的这些问题,也是微电影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微电影因为经常有广告客户投资,加上成本低,不会面临亏本的问题;微电影植根于网络,也基本不用关注发行,省心又省力。但内容即营销的理念会不会催生大量的垃圾片?

什么是微电影?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讲还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电影制作人、投资人还是视频网站运营商,不同人对微电影有着不同的诉求和定义。

“微电影确实很热,有风起云涌之势。很红火,但也有些混乱。”在不久前举行的首届中国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启动仪式上,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说。

许柏林认为,说起微电影,大家都是既热心又陌生,对什么是微电影,微电影创作、传播、审美、社会张力在哪里?无论是概念还是表现形式上微电影均没有学术规范,这也是微电影发展论坛研讨的目的。微电影的艺术品质和商业品质要很好地结合,离开艺术品质就是广告和低级的DV影像,无法长远发展。

日前,由商务部、中宣部、广电总局联合指导的首届中国微电影大典暨中国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以及历时6个月的微电影优秀作品征集评选表彰活动启动。作为活动组委会的主任之

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指出,微电影活动能够聚拢中国影视行业的龙头机构在2012年风风火火地办这个活动,不仅是因为微电影是一个价值百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更是因为微电影通过新媒体赢得了大众的眼球。央视希望微电影作品征集、评选以及微电影创作发展论坛的一系列活动能够发掘、扶助微电影创作优秀人才,促进新媒体传播背景下的微电影创作交流,为中国影视文化的市场繁荣储备新生的后备力量。

背景链接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微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型电影,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微电影的特点是:“微(超短)时”(几分钟)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几天)”;“微(超小)规模投资(每部几千至几万元)”。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

篇2:微电影评论

《钱学森》电影微评论

看完电影钱学森有一句话让人难以忘怀:他说:“回到我的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我想,我可以去种苹果。”但是,他的的确确中出了令中国人骄傲的“苹果” 让中国人真真正正的在世界的舞台上站了起来。有国家意识的人是幸福的,有民族意识的人是幸福的。也许每一个人身处不同的国家,也许每个国家的富有,强大并不一样,也许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爱国的心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这个国家做贡献,即便是种苹果,这也是一种幸福。这是一部看完后热血沸腾的好电影。

篇3:微电影评论

1“微评论”是当前媒体新闻评论的创新推动力

“因寻人启事首次出现在《新闻联播》, 引发外界对其将进行改版的推测。10月25日据央视内部人员透露, 《新闻联播》将于今年末到明年上半年迎来一系列改版大动作, 加重社会民生类的比例是改版基调, 极有可能首次引入新闻现场连线环节和评论员机制, 夹叙夹议取代以往单纯的播报新闻形式。同时随着信息量增大, 几位主播的播音速度将加快到一分钟320字左右[1]。”今年10月, 央视一条2013年新闻节目改版的“前预告”所表达的内容, 让我们看到当前主流媒体新闻节目发展的走向, 也让我们看到微博“微评论”给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带来变革与推动。在全媒体时代传播的最大特点是新闻爆发式增长、独家报道的时代一去不返。于是“从卖新闻向卖观点转变是媒体的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越来越重视对新闻的深度解读[2]。”我们看到“微评论”呈现出以下鲜明的特征。

1.1 反应迅速

更加注重评论的时效性, 抢得先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由特约评论员对前方发回的即时新闻进行同步的点评, 在时间上与网络新闻比速度。

1.2 简洁鲜明

评论短小精悍, 观点鲜明, 文风活泼。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新京报》随后即在《即时评论》栏目发表短评《以平常心看待莫言获奖》, 提出“莫言获奖的最大意义在于引导人们重新关注文学, 无须上纲上线”这个鲜明的观点, 受到舆论强烈关注。

1.3 沟通互动

注重观点的双向交流和对话, 彻底改变传统新闻评论的单向灌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每天的《互动话题》栏目每天16:30就某个话题、故事开始征集网友、听友观点和意见、感想与建议, 并在当晚19∶45《新闻晚高峰》予以揭晓或讲述, 制造并引导了“围观”。

2“微评论”是对台广播新闻评论发展的新趋势

2008年也是中国网络传媒发展关键性的一年。中国互联网传播在2008年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以Web2.0为代表大大扩展了互联网传播的能量, 当年中国博客数量超过1亿。这一年的汶川大地震报道是迄今为止中国网络媒体在灾难报道中规模最大、力度最大的一次展现;这一年胡总书记首次通过人民网和网民直接对话;这一年北京奥运会,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首次作为独立转播机构, 与传统媒体一起列入奥运会的转播体系[3]。

2008年, 台湾岛内马英九上台, 国民党重新夺回执政权, 两岸关系迈向和平发展的轨道, 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潮流势不可挡。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社会心态以及传媒格局相应发生巨大变化。2012年7月, 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深化和平发展、造福两岸人民”为主题, “两岸和平发展不可逆转”已经成为两岸共识。2008年至今, 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 两岸议题更多集中在经贸、文化、旅游等民生内容;大陆对台宣传的对象逐渐往下沉, 指向岛内“草根”和青年一代。媒体的表达方式也日趋多样, 作为对台广播的重头---评论节目, 也与时俱进顺应两岸交流更注重对话和互动特点, “微评论”广泛渗入常态节目, 对台评论呈现出新的特点和亮点。2012年, 作为专业的对台广播电台——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新闻短评栏目“华广微观察”, 以当天最受舆论关注的新闻为对象, 为两岸听众及时解读两岸热点新闻, 分析现象、剖析本质, 新闻短评以媒体独家阐述角度、活泼生动的风格, 深受两岸听众欢迎。

3“微评论”在对台广播宣传中的语境特征

2008年以来, 两岸媒体交流非常热络, 岛内节目鲜活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大陆传媒业。全媒体的浪潮风生水起, “微评论”的微博表达方式在各种媒体中都得以融合, 在对台传播界, 以《华广微观察》为案例的新闻评论也以其独特的内容和目标受众广受关注, 呈现以下特点。

3.1 化大政策为小情节

“对台宣传无小事”, 对台广播以其政策敏感性强很久以来宣传方式流于四平八稳, 欠缺生气。该栏目撰写中注重“化大为小”, 把抽象的政策、枯燥的数据变为生动的例子和鲜活的情节, 使人印象深刻。平潭岛建设是当前

近年来, 信息技术发展速度飞增, 催生出各种新的媒体形式。其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微博了。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每条文字信息不超过200字, 信息不需要考虑文体、修辞, 只要有电脑或者手机或者平板, 只要想, 随时随地可以实现即时表达, 并与人分享。其“短、灵、快”的特点, 使得它一经出现, 就受到社会大众的热捧, 甚至掀起一个微博时代。大众对微博的认可度极高, 为其取了“围脖”的昵称, 在口头上自发进行传播。不论年纪有多大, 职业是什么, 社会层次有多高, 大家伙齐上阵“织围脖”, 尽情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 瞬间便能得到关注友人的回复, 既发泄了个人情感、及时记录下某个思想, 又维护了人际关系, 同时, 个人的言论表达自由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 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纷纷关注。人们在惊叹新媒体爆炸式发展的同时, 也纷纷将审视的目光转向了传统媒体。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对比

所谓媒体, 专指传播信息的介质。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传统媒体制作出来的信息, 一般是针对受众的心理, 进行过精心的专业修饰, 往往给读者带来更高的舒适度的体验。而且, 传统媒体存在时间长, 长期以来积累的庞大受众基础, 使得传统媒体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公信力。长期以来, 传统媒体带给广大受众的印象是专业的、权威的。但是, 传统媒体多数不能做到和受众的及时互动, 而且, 也不能做到方便观众查找信息, 比如电视广告, 经常受到播出时间的限制, 信息传播状态基本为单方向一对多点的, 传播方式单一, 读者被动接受信息, 电台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很少, 或者互动具有滞后性的特点, 传统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往往不够, 信息更新缓慢。

相比之下, 新媒体在和受众的互动交流方面、满足受众信息需求方面都比传统媒体更有优势。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十分广泛, 可以自己采编, 也可以是受众自己自发地贡献信息。受众之间利用即时聊天工具便可进行信息交流, 获取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信息的发布和获取均为免费的, 受众获取信息的成本十分低廉。且其传播状态为多点对多点, 信息在传播速度上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缺点却是, 新媒体的信息来源过于复杂, 信息的内容难以进行快速筛选。发布的信息真实性往往由受众自己负责, 新媒体自己缺少合适的把关标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新媒体信息泛滥化, 虚假新

看“微博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

文丨王君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 给我们的生活习惯带来了极大的改变, 其中蕴含的商机之巨大, 引起了众多商家的观望。新媒体具有极大的传播优势和互动优势, 而传统媒体则由于长期的发展, 已经积累起了深厚的品牌价值和极高的公信力。同时, 二者也分别有自己的缺陷, 若能将两者都扬长避短, 融合起来, 将会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本文就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博;传统媒体;融合

海峡西岸建设的一个亮点, 我们在评述该新闻时没有流于空洞的数据和说教, 二是抓住“东方的夏威夷”、“两小时往来两岸”、“舒适的海峡号最低的价格”、“两岸一日生活圈”这几个形象的提法把平潭的特点表述无余。

3.2 变单向传播为交流沟通

我们媒体的目标是“沟通两岸”, 沟通的方式是交流。因此, 我们节目打碎传统评论封闭式论述, 在表述几方的观点时吸纳对方的观点, 从而成为共同的观点。莫言获诺奖后两岸掀起“莫言热”, 我们在点评时积极吸收岛内媒民众的反应, 从而使我们的观点更加饱满, 内容也更加丰富。

3.3 突出民生, 贴近草根诉求

对台广播的目的是增进两岸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民生问题也是民众最关心的。在关注旅游、生活、经济等领域于两岸相关话题的同时, 我们也不回避负面新闻, 激浊扬清, 客观真实的报道, 不回避社会问题。注重平衡性, 使我们收到良好的声誉。

3.4 注重文化, 强化媒体个性

当前在传媒界, 网络语言深深地改变着传统媒体的表达方式。中国华艺广播公司2011年提出“文化华广、沟通两岸”的口号, 在语言表达上, 我们坚持媒体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 慎用网络语言, 始终保持广播语言简练干净、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 注重文化内涵。除了特定的网络称谓外, 我们始终坚持汉语的“信、雅、达”的特点, 不趋时尚, 坚持媒体自身的表达方式, 受到岛内听众的喜爱。

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的格局和传播形态。各媒体形态间的融合不仅表现在技术手段和传播途径, 在表现形式上也互为借鉴取舍。本文以微博为代表的“微评论”对当下媒体表达方式的影响推动为契入点, 从对台广播的内容角度, 探讨以“微评论”“事件反应迅速、表达简洁鲜明、强调互动沟通”为特征的新闻评论表达方式, 在当前对台广播宣传中的语境特点及其作用。

关键词:微评论,对台广播,两岸交流,沟通互动

参考文献

[1]新浪网.新闻联播将改版.文化新闻.2012-10-26.

[2]钱晓文.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新闻记者, 2012 (2) .

篇4: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

中国电影一百年的历史,直到近二十多年之前还处在自我幽闭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结果是电影理论上的荒芜,理论的荒芜自然而然就造成了评论的缺失。直到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社会轰轰烈烈的变革,西方古典和现代电影理论才被系统全面地引进国内,由此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便闪电般地进入了蜜月期。

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电影评论由政治评论转为社会评论的时期,电影的现实主义回归与纪实美学思潮的确立,使得电影评论随着电影创作而迅速发展起来,比如《城南旧事》、《乡音》、《人生》等影片的诞生,便引发了大量学术批评和电影社会评论。八十年代中后期,是电影评论理论化比较明显的时期,各种西方电影理论的兼容并蓄,交杂着传统和新潮的观念,使第五代(尽管用代际的划分来概括电影艺术观念和艺术风格的演进存有不合理性,但它确已深入到现今影评人的观念中。)冲击带来的文化思索和影像美学艺术追求成为电影评论的主要支撑,各种电影学术的讨论频繁地进行着,象由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一文引发的电影与戏剧关系的讨论,由郑雪来《现代电影观念讨论》一文引发的关于电影观念的讨论等等。其实这一系列讨论的核心问题都是有关电影本体的问题,即对电影作为独立艺术存在的特性和规律的探讨。

到了九十年代初,是社会文化评论的时期,意识形态准则对于批评的要求特别强烈,时代的限制使文化分析让位,社会功利要求不可避免。及至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到现在,评论的分化就更加明显,一方面群众影评较为盛行,全国范围的影评成为调动观众观影积极性的有效契机,歌颂的主调不言而喻,评论转化为单一的鼓励;另一方面,专业评论日渐没落,趋近群众影评的走向抹杀或自动堕落了专业评论的价值,而所谓的专业化评论多为专业操作式,在专业杂志或专业研讨会上呈现出浓厚的理论色彩,严肃而又死板,文章的辨析往往拘泥于理论框架,西方理论话语的充斥和大量无关紧要的引用异常明显,很少能触及到本质问题。与此同时,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文化评论渐渐成为一种时尚,电影评论的舞台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众语喧哗的状态,评论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艺术评论了。

通过以上对电影评论发展历史的粗略回顾,可以观照到现今我们电影评论的三种主要模式:即述说评论、关联解读评论和本体评论。

述说评论是一种对电影作品进行介绍的评论,往往在评论最后会谈一些评论个人的观影感受。这种模式的评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评论,但它却充斥在各种媒体上,向未知的观众们传达一种信息或诱惑,其吸引性在于受众彼此之间引起一定范围的共鸣,使个体受众获得认知和心理满足。述说评论是简单概念上的,它不涉及电影这一特定的艺术形态,也不提出或解决问题,它只交代故事并表达感性认识,向观众提供引导消费的信息,最后道出评论的核心词语:好或不好。西安电视台第四套节目有一个“电影全色彩”栏目,栏目解说员在介绍美国影片《罪恶之城》的时候,其解说词便是DVD版封底上故事介绍与评论一字不变的照搬,这种述说评论已经不再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而是一种可笑的媒体信息高效机械化复制现象。

关联解读评论是现今中国电影评论的一个基本层面,评论文章多出自具有一定电影知识和相关知识结构的电影爱好者或从业者之手,这种模式的评论介于业余和专业之间,他的特征是评论的个体在分析评价电影作品的同时也带有感性上延伸的深度,它的特征是评论的个性化及主观的客观状态明显。关联解读评论是知识分子阶层一种实在要求的结果,适当深度的解读评论可以弥补他们作为个体欣赏上的不足,当然,他们也同样期望从中获得与一般观众一样需求的信息,于是这种评论往往呈现出的是附带分析的观感评价。在一个电影BBS论坛上,一个影迷针对影评如此写到:“……虽然其中绝大多数片子我无缘亲睹,但我通过影评了解了某些人在某些地方的精神状态,并且凭借影评人的理解对这部电影产生了兴趣……影评是什么?它是电影与观众的中介,具有指导意义。”。可以看出,关联解读评论事实上是处在电影与观众的中间位置,它的作用是电影与观众的沟通。

本体评论是对电影作为艺术存在的本体性评论,它不同于宽泛的专业评论,因为“专业评论”的概念在今天的电影评论当中已经变得异常模糊而没有界定,就如同现今高校中影视类专业雨后春笋般出现一样,专业其实就是一个指向性的表意词语。其实这从当前的专业期刊上便可窥见一斑,一大批毫无针对性的泛泛空论的文章充斥其间,文章里尽是华丽的修辞语法、极至的赞美语言,诸如“金字塔光线”、“上帝话语权”、“狂欢”等等,内容上缺少朴实的深刻,表象之下并没有实质的精神,似乎无聊的泛滥已蔚然成风。这里没有夸大其词,词语定义的模糊和个体基础的薄弱是个性狂躁时代的两大基本特征,电影评论在这两种特征的影响进化下的结果是泛泛论,模糊电影与电视,模糊艺术与技术,你可以跨文本写作,你可以不进影院看电影就写影评。去年曾有一篇名为《夏教授的学术生涯》的小说发表出来,小说中科学技术研究上平庸的夏教授因发表了一篇佛教禅意与环保关系的文章而摇身一变成了环保专家。这种情况在现今的电影评论上似乎也很明显,有人会觉得可笑或是悲哀,但没有人认为这是一个还没有敲响有待敲响的警钟。

相对于述说评论和关联解读评论,本体评论是对电影作品或电影创作现象进行分析评判以揭示内在普遍性法则的评论活动,它具有独立的价值,这个价值体现的显著特点是评论对创作的推动作用,这需要电影评论去面对现实,但现今的评论受到电影创作的冷落却是必须正视的问题。导演贾樟柯在一次采访中谈到:“人们不关心你的电影在谈什么,也不关心你用什么方法去谈,只关心围绕电影的一些传闻……评论不可能引导我的创作,你不可能改变评论,而是你要怎样面对评论。”这是当前导演对评论的尴尬表述,事实上却是电影评论在今天尴尬的真实处境。

如果说当下的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不是相辅而是相背的关系,或许会招致非议,因为正视问题远比模糊问题需要更大的勇气。仔细阅读一下现在的评论文章,便会发现我们的电影评论已经长期游离在电影本体之外,它对中国电影的市场支持已经走向末路,看似强大的“话语权”,细看起来只是一些意识形态和模棱两可的空壳,电影评论的理论支撑在泛众化的消费时代已经丧失了力度。另一方面,一些创作者看影评更多是要收受一些赞美之词以获得心理满足,如此,影片的吹捧风便迅速增长起来,使得本就顾虑重重的评论没有了锐气而变相沦落,我们不能否认鼓励的作用,但也不能伪诚实或是猥琐诚实。

没有针对性的评论无助于创作思考,我们目前电影评论的学术文章很多是对现象进行总结的说明性文章,有着隐性样板特征,整体上的归纳概括性学术的评论太多,缺乏具体的有启发性的评论。导演何群在《电影艺术》上发表的《从冲动到迷茫》文章中写道:“……一个没有电影理论的国家,电影的繁荣发展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看到了商业性的外表,没有看到商业性的本质,这个本质实际上是打动人的心灵。现在很多影片在一个半小时的过程中大段大段地使用音乐,甚至音乐长达一个多小时,音乐的使用没有节制、没有节奏,其实这都是我们对自己的电影不自信的表现,我也在劫难逃。”。这是零二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快三年的时间里,创作者已经开始自我反省,为什么就没有相关的评论文章出现?都在谈产业化、类型化、商业性、娱乐性,却没有人来谈商业的本质问题,也没有人来谈电影和电影音乐本体关系问题。

电影评论今天的尴尬局面不只存在于中国,它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法国导演阿尔诺·德帕拉欣(作品有《哨兵》(1992)、《我如何自问》(1996)、《伊斯特·康》(2000)等)在接受《电影手册》采访时如是说:“我发觉目前的批评纠缠在一堆无效的观点里。……我印象里今天的批评家不再会发掘影片的生命力,不再会从中获益以产生思想。批评不再会发掘出人意料的影片。……电影陷入一种成品拍摄,而批评则陷入一种成品写作。以至于我们在拍摄之前就猜想得到关于影片的评论文章。……我在‘手册’上读到一篇赞美德里克·卡拉比奇的影片的文章,它是这样结束的——‘终于回归到一种法国式的喜剧’,这对我毫无益处……” 。德帕拉欣同样又说:“我认为对一位青年导演来说,不能在批评思想中获益是件悲哀的事……”。这段文字已经明确地体现出了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辨证关系,无须赘述。

述说评论、关联解读评论和本体评论作为电影评论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必要厚此薄彼,只是对电影的创作和繁荣最关键的本体评论确实缺失得太严重了,建立我们中国的电影理论,离不开对电影本体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评价,八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与电影创作的互动是一个楷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需要真实的诚实和理性。

岩奇旭说:“电影是通过形象打动心灵的艺术。”,那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是什么?也许是一句伯格曼式的感叹:那苦难,那生活,那电影。

篇5: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简称影评,是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环境、色彩、光线等进行分析和批评,又称电影批评。

评论目的:

电影评论的目的在于分析、鉴定和评价蕴含在银幕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社会意义、镜头语言等方面,达到拍摄影片的目的,解释影片中所体现出的道理,既能通过分析影片的成败得失,帮助导演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平,以促进电影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还能通过分析和评价,影响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和鉴赏,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从而间接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评论内容:

电影评论的内容是多样的。有着重评论影片的题材、主题、人物和它的社会意义的,也有专门论述不同片种、样式或影片的艺术风格、造型表现手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的;有对某一时期、某一流派的电影创作进行专题评论的,也有为著名的电影导演、演员等电影艺术家撰写评传的;既有在报刊上对当时上映的影片或某种创作问题写专栏评论的,也有对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的影片进行评论的。由于读者和观众的层次不同,既需要供电影专业工作者研究用的专题论文,也需要有提高一般观众欣赏水平的影评文章。

景别运用:

特写:拍摄人像的面部、被摄对象的一个局部的镜头。它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特写镜头能表现人物细微的情绪变化,揭示人物心灵瞬间的动向,使观众在视觉和心理上受到强烈的感染。

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它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作细致的刻画。

中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它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常用以叙述剧情。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它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远景: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大远景:通常是从高角度拍摄的画面,用来做为定场镜头或提示宽广开阔的空间。

声画应用:

声音:包括人声、背景音乐、音响

人声:交代说明、推进剧情、推动人物性格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氛围、深化主题、善于抒情

音响:增加真实感、烘托环境气氛、抒情言志

画面:包括人物、景物、道具

人物:视觉的中心,意念的载体

景物:抒情言志、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道具:刻画人物性格、串联故事情节、抒情言志

声画结合:包括声画对应、声画分离、声画对比

声画对应:有什么画面,就有什么声音

声画分离:声音与画面分别叙述,两者不具备明显冲突

声画对比:声音和画面在意义和情绪上形成强烈反差

色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光线: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外画人物形象

镜头运用:

长镜头: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一般时长超过30秒。长镜头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空镜头: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常用以介绍环境背景、交代时间空间、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蒙太奇: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影视专业术语,是一种剪辑技巧,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运用蒙太奇能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使表现内容主次分明,达到高度的概括和集中;还能够规范和引导观众的情绪和心理,启迪观众思考;还可以实现对时空的再造,形成独特的影视时空。

评论方法:

总述

电影评论的可评之处,可以就其导演的独特构思、声音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影片的时代意义、影视音乐、电影内容、电影灯光照明、电影的拍摄技巧、电影中的角色等都可以进行评论,评论过程通过结合影片具体内容和影片在构思、结构、技术、人物等方面最为闪亮之处摆出自己的观点,从而近一步论证。

要点

要写好一片影评,首先应当认真观看电影,并记录影片中重要的人物、镜头等方面,找出影片中最为亮点以及最新颖之处。一篇影评能否吸引人就在其于有没有不同于别人的观点,写出别人一般想不到的内容,可以用两个字总结“新”“奇”。

步骤:

题目

题目是任何写作中的第一闪光点,影评也不例外。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他能否用于传递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在看完电影后写影评时,首先要找一个好的切入点,当然,这个切入点就要从题目开始入手了。影评的题目注重创新、新颖,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像读下去的作用。此外,影评题目越短越好,6-7个字为宜。

开端

阅高考语文作文的老师们都有一个习惯阅卷方法,即题目-开头-(中间)-结尾,如果一位考生的中间部分写的再好,但开头却弄得很差劲,这样阅卷老师对这位考生的中间内容最多就会大体浏览一遍,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因此,开端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影评的开头,可以开门见山地一上来就介绍你所要写的影片最为亮点之处,或直接写影片的高潮结局,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还可以运用“诗经六艺”中“兴”的手法,也就是说,由你想表达的内容联想到了什么其他东西可以代表你的如内容;也可以先插入一电影名家的名言,例如巴赞、爱森斯坦等,这样能为你的影评锦上添花。

中间

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其实写影评就是写一篇议论文,因此我们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少叙述,以你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层层推演,但要注意不要跑题,也就是说,你在影评中分析的内容,都必须要围绕你的中心。

结尾

我们完成了影评的最主要内容之后不能就此结束,还应当有一个响亮的结尾。在结尾我们首先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一下总结,然后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还可以引用名言、托物言志,让影评有一个好的收尾。

存在问题

跑题、讲故事、面面俱到、没有观点、写成“豆腐块”、本末倒置、常识问题、没有细节。

影评现状

目前,电影创作在发展,电影观念在变化,与电影评论密切有关的哲学、美学、社会学、艺术学等学科的不同学派,以其各自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渗透到电影研究和评论领域中来,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其他学科的专家学者对电影的研究和评论日益增多,而从事电影评论的工作者也对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进行研究,并运用到电影评论中来,如结构主义、符号学以及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由此造成了电影评论方法的多样化。

在中国,电影评论通常考虑如下几个方面:①影片的倾向性和真实性是否统一;②人物的个性化和典型性如何;③影片从内容到形式对时代的反映是否有创新精神;④影片是不是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创作个性;⑤影片在电影观念和电影语言的运用上进行了哪些有价值的探索;⑥影片的观赏性及其社会效果如何。

电影创作受时代、政治及文化的影响,电影评论认真地研究评论的对象,了解影片创作生产的实际情况,了解创作者生活的时代和作品反映的时代;为了引导观众对影片的鉴赏,电影评论家须了解观众对影片的反映、他们的兴趣、他们的喜恶和愿望,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评价,以求对影片的创作者和观众有所启发和帮助。对影片或其他创作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存在不同的意见是经常发生的,对重大原则分歧更应展开讨论和争论。充分说理的讨论,对电影评论本身的检验和发展有利,对电影创作和观众鉴

赏也有启发和裨益。

早期的电影评论开始出现于20世纪初。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R.卡努多在巴黎率先对电影进行评论,并于1912年发表了著名的《第七艺术宣言》。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评论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作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国际电影节的评奖活动,也是国际上进行电影评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如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主办每年一次评选影片和创作者的奥斯卡金像奖和纽约影评人协会主办的纽约影评人奖等。

篇6:电影评论与欣赏

一、电影简介

香港知名导演、编剧罗启锐是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岁月神偷》基于罗启锐自身经历创作,带有一定的自传色彩。影片获得了一片好评,也赚了不少眼泪。电影虽然不属于纪录片,但是较好地再现了上世纪60年代香港的平民生活。

二、情节

这是一个关于上世纪60年代香港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鞋匠罗先生做得一手好鞋,却仅能养家糊口;罗太太为人辛辣直率,人称“侠盗罗嫂”;大儿子罗进一品学兼优,是运动会的冠军,全家人的希望,也是一家人所在的永利街的骄傲;小儿子罗进二是个顽皮的小孩。一家人艰难度日不过还算幸福,然而不期而至的变故接踵而来,使一家人的生活充满了悲苦色彩。

三、音乐

黎允文为影片配乐,后来《岁月神偷》原创电影音乐专辑获奖。影片中罗进二头戴鱼缸像个宇航员时响起的《Dancing on the Moon》将他的当时的畅快自在表达出来,体现了他的童真可爱;罗进一做作业时跟着哼唱的《我渴望自由》表现了罗进一对自由的追求,也强调了时代背景。音乐对于人物的心理刻画是点睛之笔,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罗进一创作的《Echoes of the Rainbow》,干净的吉他伴奏,舒缓的节奏,十分动听,然而在罗进一的葬礼上响起却催人泪下,令人不忍卒听。

四、台词中的坚持

1.罗母的坚持——生活总会好起来

“做人,总要信”。这个“信”不是守信而是相信,相信会苦尽甘来。片头展示片名时“岁月”二字都有一笔是没填色的,这寓意着人生不可确知,纵然一切看似确定得如同字形,总有一笔我们不能书写。这就是所谓“幻变的生命”。在艰难生活的重压下每个心灵都会疲惫不堪,然而还是要坚强,也许明天一切都会好起来。“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人生已然艰难,很难乐观,然而罗太太却抱着这样的信念,难能可贵。

2.罗父的坚持——咬紧牙关尽责任

“最重要是保住个顶”。这句话反复被罗爸爸说起,“什么都不重要,最重要是保住个顶,就不怕晴天晒、雨天淋”“做人,最重要是保住个顶”。“顶”使人想到了“顶天立地”,想到了荫蔽。罗爸爸一直强调的是自己作为男人的责任,作为男人他必须更加地隐忍坚韧,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撑起了家里的天,为家人遮风挡雨。为了筹钱给儿子输血,他当掉了戒指,那道深深的戒痕显得刺目,让人动容。

3.大哥的坚持——不断地追求优秀

“第三不算赢,第二也不算赢,只有第一才算赢”。作为长子,罗进一深知家人对他抱多大期望,他正是抱着强烈的求胜心做到了文体兼优,即使身体不适也坚持学习、比赛。他是家庭的骄傲,也是整条永利街的骄傲。大哥之所以那么努力还有一个原因:他对爱情的执着。芳菲是富家女,大哥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越来越优秀,能够给芳菲幸福。

4.小弟的坚持——家人是最重要的“我把所有东西都偷给你了,你到底还想要什么啊”。为了让进一开心,进二偷了一件件东西。进二单纯地认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哥哥,哥哥就会高兴。这种童真谁都不愿破坏。当进二想起奶奶说过“如果你肯放弃所有最心爱的东西,把它全都扔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可以和你的亲人重逢了”,把偷来的东西一件件扔进海里,脑海中不断浮现进一在世时的画面,展现了单纯的手足之情。

五、与其它表现坚持的影片比较

与《肖申克的救赎》比较:《肖申克的救赎》的主题是不放弃希望。这和罗太太的“做

人,总要信”是异曲同工,可见坚持是不同文化的一个贯通之处。《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说“希望是个好东西”,而瑞德说“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外界条件恶劣时每个人都希望自身境遇能够得到改善,会尝试着去斗争,只是有的人一次次败下阵来后不去坚持最初的希望,而有的人虽伤痕累累但坚持希望,终而摆脱困境。肖申克监狱囚得住人的身,很多人却被囚住了心。

与《小鸡快跑》比较:《小鸡快跑》讲述的是一个一群鸡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终而成功的童话。一只鸡不断地寻求能使大家都逃出鸡场的方法,一次次受挫,一次次尝试,若不是因着坚持,她和伙伴们终不能摆脱命运的控制。这部影片将坚持的重要性上升到了关乎生存的高度,角度很独特。

六、坚持的现实意义

心怀希冀,坚持不懈。每个人都有希冀,却不是每个人都真正去把希冀变成实际。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些什么,却不是每个人都改变了什么。每个人都会经历逆境,若不是心怀希冀坚持挣扎,很容易陷进困境不得脱。希冀就像是一束光,你可以选择去追逐它:希冀又像一根绳,你可以选择去紧握它。诚然,坚持很难,尤其在我们身处逆境更倾向于逃避问题放任自流的情况下。时代的洪流可以轻易地把我们淹没,只有坚持希冀不懈努力才不会沉底。

抓住机会,坚持不懈。每个机会都是一个点,我们抓住机会开始行动就可能打开一个面。《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对爱情的坚持是感人的,而一切都始于她的点滴努力,她没有放过机会,更准确地说,她主动创造了不少机会。在科学史上不少科学家与重大发现擦肩而过,很多是因为没有抓住机会,更不能坚持。机会稍纵即逝,有时候错过就意味着终身悔恨。最近男模张亮很火,他就是不断地抓住机会持续努力,终于改变了命运。

总而言之,坚持不该是只存在于电影中的理念和行为。“水滴石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业精于勤”说的都是坚持。无论何时,坚持都是一个选项。当我们身处逆境时更加需要坚持,这世上没有多少奇迹,那我们就去拼搏,去创造一些奇迹。我们何不选择当个励志故事的讲述者而不是一直当励志故事的听众?有梦就去尽力追,有机会就不轻言放弃。

篇7:微电影评论

电影宠爱观看评价

电影《宠爱》是由北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海润影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淘票票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

电影《宠爱》是由徐峥监制;刘瑞芳任总制片人;导演杨子执导;韩肯、麻绳担任制片人;摄影指导马文能掌镜;演员于和伟、吴磊、张子枫、钟汉良、杨子姗、陈伟霆、钟楚曦、檀健次、阚清子、郭麒麟、李兰迪领衔主演,同时由演员郎月婷、李倩、余皑磊、王紫逸特邀出演的电影作品。2019年12月22日,片方在北京博纳悠唐国际影城举办了电影《宠爱》的首映礼活动。监制徐峥、导演杨子以及主演于和伟、吴磊、张子枫、钟汉良、杨子姗、陈伟霆、钟楚曦、檀健次、阚清子等共同出席。

在首映礼现场,众主创在映后与观众朋友们见面并亲切互动。

电影《宠爱》共由6段温暖的故事组成,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宠物的陪伴和守护中,收获爱、发现爱,更重新学会爱。在“爱”的主线下,一系列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逐一展开。特别的是,每个故事中都有一只小动物,虽然它们的角色设定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担当爱的使者,用自己的陪伴和守护,让11位主演领悟到爱的真谛,重新学会爱。可以说这6只小动物,成为了6段故事中让爱圆满的关键角色。说起这种设计背后的初衷,导演杨子表示,“我想讲的还是人和人的故事,小动物其实是爱的纽带,串联起父女、朋友、情侣之间的情感。”

前不久,片方曝光了电影《宠爱》的同名主题曲MV,在主演们的重新演绎下,歌曲甜蜜指数再度升级。MV中,在主演温暖的歌声里,一幕幕“含糖量过高”的电影画面,完美展现了“宠爱”的模样。于和伟李兰迪饰演的父女深情拥抱,吴磊张子枫的调皮玩耍,钟汉良杨子姗的逗趣拌嘴,陈伟霆钟楚曦的心动一吻,檀健次阚清子的羞涩脸红,还有郭麒麟与狗狗的温馨互动。与MV一同发布的还有一款“遛宠版”海报,6组演员携宠物亮相,面带甜甜笑容大步向前,似乎正在奔向新的一年,欢乐甜蜜的氛围扑面而来。

此次,画林映像荣誉电影《宠爱》的后期DI画面影像制作,该片由首席调色师朴相洙担任调色指导携手画林映像调色师刘畅为电影《宠爱》进行DI调色工作;同时由画林映像执行总监崔力明作为项目监制携制片经理魏海鹏负责后期DI画面影像制作统筹管理工作。这也是画林映像与杨子导演继合作电影《喊·山》、《我是马布里》后的第三次合作。

电影宠爱观看评论

“我只想给你给你宠爱 这算不算不算爱 我还还还搞不明白

快乐的事想跟你分享难过想给你肩膀 第一次为一个人紧张……”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宠爱》这首歌那种欢喜的心情吗?

生活中我们都想要做个被宠爱的人,但现实是你做的最多的其实是那个懂事的人,那甜甜的宠爱就不存在吗?

“温暖有爱”是大家看完预告的第一感受,也是这么多优秀主创聚集在一起的原因。从监制徐峥、导演杨子,到一众演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被故事感动,看完剧本就毫不犹豫决定加入,徐峥更表示,“我们把有关爱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得到宠爱。”

《宠爱》由6段关于爱的故事组成,不善表达的父女于和伟和李兰迪、青梅竹马吴磊和张子枫、热恋情侣钟汉良和杨子姗、新婚夫妇陈伟霆和钟楚曦、互相暗恋的邻居檀健次和阚清子、和流浪狗相依为命的郭麒麟。6组人物在各自宠物的陪伴和守护中,发现爱、拥抱爱,更重新学会爱。

预告中,11位主演用最窝心的台词,展现了宠爱的不同姿态。不只是爱情,而是涵盖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爱,监制徐峥透露了这种设计背后的用心,“每个人都希望被宠爱,当然不仅仅是爱情。我们把有关爱的故事汇聚在一起,希望每一位观众都能得到宠爱。”导演杨子也在社交平台第一时间表达了自己的理解:“不止是我们人,渴望被宠、渴望被爱是每一个生灵的本能。生命因被宠爱而绽放美丽,我们因为学会宠爱别的生命而领悟到满足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和纯粹。”

在这个大降温的初冬,《宠爱》无疑给大家带来了第一股暖流。让大家感受到治愈和温暖,也是徐峥决定监制这个项目的初衷,“其实每一个人都期待被宠爱,但实际上,这种爱在当下是很奢侈的。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部电影,能让大家感受到被宠爱的温暖。”导演杨子也表示:“希望可以通过故事,把人与人、人与宠物之间的感动传递出去。”

为了能让6个故事表现出对宠爱的不同理解,更能把它们串联在一起,从最初的剧本创作、到后期拍摄,再到最终剪辑,每一个环节监制徐峥和导演杨子都费劲心思,尤其是剧本,大到故事人物设定,小到台词细节,一遍遍细细打磨。最终,这个有温度的剧本也打动了一众演员。大家相聚在一起,为观众送去温暖和爱。

电影《宠爱》由北京真乐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海润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出品,徐峥监制,杨子导演,于和伟、吴磊、张子枫、钟汉良、杨子姗、陈伟霆、钟楚曦、檀健次、阚清子、郭麒麟、李兰迪领衔出演,将于12月31日全国上映,陪大家一起温暖跨年。

电影宠爱观看心得

影片中,赵乐(陈伟霆饰)在病床边和豪七告别的戏份,不仅让人看得很心痛,更让他在拍摄结束后久久不能平复情绪,止不住眼泪。亲眼目睹陪伴自己的狗狗离世,那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在电影中全身心投入

这种和“家人”的分别,也让方欣(钟楚曦饰)倍感揪心,虽然自己和丈夫的“好事”数次被豪七打断,但狗狗对自己的守护和生病时依然不变的等待,都深深打动着自己。戏里戏外,对狗狗的好感度倍增。

年末双份『宠爱』,健康与感动

爱从来都是双向的,我们爱着宠物的同时,它们也在悄悄爱着我们。虽然生命终有尽头,唯有爱没有终点。宠爱国际想为你和毛孩抵挡四面八方的风雨,与你一起分享毛孩的喜怒哀乐。守护毛孩,为毛孩的健康付出一切,这就是宠爱国际动物医院的使命。

正是这份使命,宠爱国际动物医院非常荣幸地成为了电影《宠爱》的官方合作医疗品牌,对宠物医院部分进行专业指导,并参与拍摄。

首映礼现场,宠爱国际动物医院CEO李雪女士在观影后也分享了自己与毛孩的情感历程:“我家老大(爱犬)已经10岁了,前两天也刚刚做了一个手术,手术很成功,但是想象中面临宠物的离开内心是无法接受的,希望我们宠爱国际能够竭尽全力给予毛孩更长久的生命周期。”作为五个宠物的妈妈,也是一名资深的养宠人士,更是宠物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她能深切体会宠物主人对宠物的情感依赖。

电影宠爱观看体会

电影《宠爱》是由徐峥监制,杨子执导,于和伟、吴磊、张子枫、钟汉良、杨子姗、陈伟霆、钟楚曦、檀健次、阚清子、郭麒麟、李兰迪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光看这个阵容,只是靠这些演员的人气大概都能吸引不少关注。

从预告来看,电影《宠爱》本身的内容也非常吸引人。

宠爱是彼此的信任,是甜蜜的抱怨,是青春的约定,是永不分离的誓言,宠爱是热烈的爱恋,爱就是这样喜悦夹杂泪水。

影片由六段温暖的故事组成,讲述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在宠物的陪伴和守护含泪中,收获爱、发现爱,更重新学会爱的故事。

每个故事中的小动物,虽然角色设定各有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使命——用自己的陪伴和守护,让人们领悟到爱的真谛。

这六只小动物,也成为了不同故事中让爱圆满的关键角色。

而更厉害的是,这些小动物的来头不小,大部分是好莱坞的金牌动物演员。

《宠爱》是一部情节共情、内容至上的作品。作为贺岁档影片,它让你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只有温暖的宠爱。

篇8:秋喜,喜秋——电影《秋喜》评论

电影是一门发展的文化、发展中的艺术, 也是对社会价值观变迁反应最快的产业。中国的早期谍战片较多的反应谍战故事, 通过主角的行动体现出潜伏对国家命运的重要性, 但大部分影片忽略了主角人物的心理刻画, 人物形象相对不够丰满。而《秋喜》这部影片则注重演员心理活动的刻画, 关注潜伏党员的心理状态。该片不仅仅是关注主角潜伏执行任务的过程, 更多的关注潜伏人员的内心世界和生存状态。

深层次来说, 潜伏工作是一种角色饰演, 潜伏者要把自己当做敌方的人, 并且融入群体, 却又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维以及坚定的信仰。这是比较反人性的行为, 要做到这种境界需要有强大信仰支撑, 宴海清正是一个拥强大的心理素质却又是个有内心渴求的人。以往的谍战片在塑造潜伏工作者的时候更为乐观和神化, 这部影片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党员形象。

尽管机智聪明, 勇敢稳重, 宴海清内心却纠结, 本片中所有的镜头构图严谨, 尤其是地下党员接头的时候风景极其优美和谐、淡薄宁静。在接触国民党之时影片经常是灰蒙蒙的冷色调, 画面构图也十分的拥挤, 塑造出非常压抑的外部表象。尤其在夏惠民多次试探之时, 宴海清内心更是澎湃动荡。每次去河边接头的时候仿佛他回归了共产党, 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正是两种生活的碰撞造成宴海清无可奈何的悲剧。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讲到人类需求分五个层次, 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感需求、情感和归属感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宴海清最缺少的是第二层次的安全感需求, 他是共产党安插在国民党内部的一枚“炸弹”, 随时等待“爆炸”的命令。潜伏任务看起来总是遥遥无期, 心理濒临崩溃的边缘, 但是他又没有发泄排解途径, 所以他试图通过鸦片希望自己产生移情作用。历来影片不会把一个正面形象的共产党员设计成吸毒的人, 但这部影片采用了比较“文艺”表现手法, 所以通过宴海清的行为刻画他的内心, 从而塑造一个为了党和国家的丰满立体共产党员形象, 这是《秋喜》中最具突破性的方面。

二、多元化的影像风格

这部影片的每个镜头语言都不复杂, 看似简洁随意, 但却采用了多种不同类型片的影像风格拍摄方式。《秋喜》采用了文艺片、谍战片、献礼片等多种类型影片的影像风格表现。

秋喜, 喜秋, 多事之秋。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秋喜这个名字的由来恐怕和这个美好的期许是分不开的。影片中秋喜二字最大的体现就是电影开端收音机里播出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已于今日成立了”, 这一句简单的话却道尽共产党人的沧桑和悲壮, 宴海清在听到这一消息时背后象征和平的鸽子一跃而起, 附上宴海清的造型和身后斑驳的广州老街区, 以及脱身时穿过黄色灯笼区全部透露出一种文艺气息。同时影片的配乐采用优雅的小提琴声, 渲染出宴海清的书生气质和浪漫情怀, 优美平静的湖边、老房子等取景也都充满了文艺气息。

总的来说这部影片的谍战部分是弱化的。夏惠民和宴海清直面对峙之时是较突出谍战片的风格, 夏惠民第一次在茶馆试探宴海清的时候可以清晰的听到扑腾扑腾的心跳声, 持续时间有七十

——电影《秋喜》评论

秒之多, 并且第一次把情节推向高潮。情节紧凑, 色调阴暗, 扣人心弦。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重要影像风格就是向祖国献礼, 严格来说, 并没有一种专门的类型电影单纯的称为献礼片, 但是这部影片却有很明显的和《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相同的气质, 就是献礼片的影调。比如在在舞会上, 宴海清低声耳语的“建国了”三个字让潜伏已久深感疲惫的霜晴不计形象的雀跃欢呼, 宴海清偷偷在住所涂画五星红旗, 影片结尾秋喜穿着大红色的衣服站在巨大的五星红旗下, 这些元素都具有很强的献礼片风格。既表现抗战时期共产党人顽强不息的品质, 又展现出平息战乱, 成立国家的美好。影片最后已经死去的秋喜穿着鲜红色的衣服走在解放军队伍的中间更是展现出和平的代价正是那些已经牺牲的人和远去的历史。

《秋喜》这部影片并非是谍战片中的枭雄也并非是文艺片献礼片中的翘楚, 但是综合了各种影像风格的《秋喜》却展现给观众一个惊心动魄的完整故事, 在谍战剧中独树一帜, 在文艺片和献礼片中别具一格, 正是其多元化的特点造就了这部影片的特殊地位。

三、“秋喜”的意义——女性的地位

这部影片设定的年代距今已经60多年, 秋喜尽管是这部影片的名字, 但并非是这部影片的主角, 虽非主角却也有其特殊的女性地位。本部影片一共三个主要的女性角色, 惠红莲、霜晴、秋喜。她们的身份分别是粤剧名伶、地下党员、身份低微的女仆。在谍战片中, 女人向来很少参与叙事, 大部分都是作为被消费和观赏的对象。在这部影片中最强势的女性惠红莲虽然是风尘中人、卖唱女子, 却非常具有自主意识, 并非把自己仿作是夏惠民的附属品。片中夏惠民说:“这乱世是男人的天下, 不必把女人也牵扯进来。惠红莲采用了自己的方式来反抗, 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虽然三个女子中她最具有女性意识, 也是最具悲剧性的角色, 这个角色最终还是沦为了附属品, 她的生死都源于夏惠民这个角色的心理活动, 惠红莲的戏子身份是典型的被消费的对象, 影片中就是拿钱取乐的角色设定。霜晴和宴海清同样是地下党员, 但更明显的她最大的作用是辅助宴海清, 做他的假妻子。她的结局就应了夏惠民的话, 在更乱的局势到来之前抽身离开, 霜晴这个角色最没有参与感。

秋喜是个符号, 其主动行为是爱上宴海清, 利用自己的身体让他获得快乐, 秋喜是片中最没有独立人格的女性, 也是男权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在谍战剧《潜伏》中, 余则成和翠平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宴海清和秋喜的关系, 在男性社会中, 进步男青年启蒙新女性, 女性自己不能完全获得独立, 甚至表现出女性无意识的服从。作为这部影片最重要的女性角色, 她是宴海清的一个梦, 也是夏惠民的一个遗憾。秋喜是纯洁的象征, 像希腊神话中的象牙少女一样无辜惹人怜爱, 但是夏惠民是个恶魔, 为了不知所谓的事业以宁枉勿纵的原则滥杀无辜, 心理防线到了崩溃的边缘,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让他更加难以接受自己的缺憾, 宴海清和秋喜都是如此纯洁, 因此毁灭这些“纯洁的东西”是他活着的唯一方式, 在事业和爱情几乎同时失去时, 他必须通过杀人找寻自己生存的意义。这部影片中秋喜是一个被设置为符号的形象, 但在某种程度来说也参与情节的发展。秋喜不穿鞋被宴海清痛骂“整天神神秘秘像个密探, 我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密探”, 这些话语都是说给自己听的, 这一情节的设置秋喜这个角色就推动了宴的一次内心爆发。

无论是对党员形象的全新塑造还是多重影调的尝试, 《秋喜》这部影片的都是不可多得的红色电影文本, 尤其在试图摆脱

鼓声中逃不开的恐惧

——浅析《琼斯皇》中的表现主义

裴可嫣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琼斯皇》是奥尼尔著名的表现主义戏剧, 发表于1920年。作品具有独创性, 作者大量运用表现主义手法, 如外化、独白、动作、幻觉、哑剧等形式, 通过似真非真的梦幻感成功地表现了琼斯的心理, 潜意识和性格的复杂性。

关键词:《琼斯皇》;奥尼尔;表现主义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被称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作品“体现了传统悲剧概念的戏剧所具有的魅力, 真挚和深沉的激情”。《琼斯皇》讲述了黑人布鲁特斯·琼斯在一个尚未由白人海员主持民族自决的海岛上作为当地皇帝, 最终被当地人推翻的故事。作者运用了新颖的表现手法, 从出场, 逃跑, 到最后被土人打死, 每场都有不同的表现, 他复杂的性格与精神的分裂通过幻觉与现实的双重时空, 物理与心理的双重表演以及他在森林里逃跑时场面的精彩描写都给人以震撼, 让观众仿佛置身于琼斯的恐惧之中。

琼斯皇的性格具有两面性, 在他身上表现出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双重性格。作为黑人奴隶, 他被卖到美国受白人压迫, 历经磨难命运悲惨。同时, 他又在美国白人火车厢里学到了一些把戏, 以至后来当上土著人的皇帝, 压榨当地黑人, 琼斯作为压迫者的形象与其内心被压迫形成对比。剧本共八场, 只有第一场和第八场表现了现实中的琼斯, 其余六场均为幻想的独角戏, 演员通过琼斯的幻觉出场, 并不代表现实中的人物。

第一场, 琼斯在一座坟墓般死气沉沉的宫殿里出场, 他是一个身高体壮、元气旺盛的中年黑人, 全身披挂得完整无缺, 威风凛凛, 在他脸上有一种潜在的毅力, 一种激起人们尊敬的果断的自信, 一种应付自如的劲头。他利用当地人的愚昧, 声称铅子弹打不死他, 让土人相信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可以打死他自己。在斯密泽斯面前, 他喜欢装出无所谓的姿态, 显得庄严气派, 装腔作势而又聪明过人。从第二场开始, 琼斯开始逃跑, 他进入森林, 其性格的另一面开始显现, 并随着鼓声的愈加强烈, 他的恐惧, 内疚和忏悔在舞台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琼斯的恐惧同样具有双重性, 既有对现实的恐惧, 也有对过去的恐惧。现实中, 他作为压迫者压榨土人, 面临土人的复仇, 他表现的是对死亡的恐惧。在回忆里, 因为黑人长期受压迫, 在白人面前有着自卑的心理, 琼斯表现的是对过去的恐惧。作者将人物的内心外化, 通过大量独白, 幻觉, 哑剧, 鼓声, 以及逃跑时舞蹈性的动作将琼斯的内心情感表现出来, 琼斯不断变化的角色反映出他不同的人生经历, 杀死黑人杰夫, 做苦役犯, 黑人奴隶等。

到了第四场他脱掉了皇帝的行装, 一面想着现实中的自己仍是皇帝, 一面被过去的幻觉缠绕。他会自言自语, 比如他苦笑着对自己说, “皇上, 您现在的气派可一落千丈喽!”这时的琼斯还在期望自己能够逃出森林, 等到刚果医生出现后, 他带着绝望开始忏悔, 让我们看到了琼斯灵魂深处的痛苦。

鼓声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场, 微弱而坚定, 低沉而有节奏, 节拍同正常脉搏跳动相一致, 每分钟七十二下, 此时琼斯显出古怪的忧虑表情, 却尽力恢复他惯常的无所谓的神态。其后鼓声逐渐加强, 随着紧密的鼓声越来越响, 琼斯感到越来越不安, 恐惧女性的谍战片面前, 更是一次进步。虽然影片的叙事比较失败, 但是瑕不掩瑜, 《秋喜》依然是特别的, 独一无二的经典文本。感加强。琼斯进入森林, 鼓声继续加快, 他开始出现幻觉, 没模样的小恐惧, 黑人杰夫, 狱卒, 种植园主, 拍卖商, 奴隶, 刚果巫医, 鳄鱼神相继出现。第二场, 当琼斯走到森林边缘没有找到事先藏好的罐头时, 他急得跳起来, 甚至点亮火柴, 此时没模样的小恐惧从暗处爬出, 无声无息地蠕动着, 费劲儿地试想站立起来, 可是失败了, 又跌倒在地, 微微传来一阵讥讽的低沉笑声。这些幻觉象征了琼斯的不安, 他开了第一枪后恢复了信心。第三场, 他的幻觉中出现了机械地掷筛子玩的黑人杰夫, , 他惊恐得透不过气, 鼓声加快节奏, 周围的环境也在琼斯的幻觉之中, “在月光照耀下, 那条道闪闪发光, 恐怖而不真实, 看上去仿佛森林故意暂时闪开, 好让这条道通过, 并完成它那隐蔽的目的似的。待它完成之后, 树林便会自行合拢, 那条道也就不复存在”。

鼓声连续不断, 一小群黑人囚犯上场, 白人狱卒手握鞭子, 琼斯开始忏悔, 当他在幻觉中企图用铁锹打碎那个白人脑壳时, 忽然意识到自己两手空空, 他绝望地喊叫, 发怒地拔出手枪, 打灭了这个幽灵或是魔鬼。到了第五场, 琼斯不断忏悔, 琼斯害怕的是过去, 是那些让他不敢想象的幻觉。随后, 第五个幻觉出现, 拍卖商哑剧般的叫价, 没有真实的声音更能让人想象琼斯做黑人奴隶的恐怖经历。一股绝望的勇气攫取了琼斯的心灵, 愤怒的仇恨和恐惧使他浑身抽搐。他朝他们连开两枪, 台上随后出现了奴隶在海船上的情景, 鼓声好似指挥着发颤而失望的长声嚎啕, 琼斯一道哼起来, 不由自主, 声调达到忧伤而凄凉的最强音。幻觉中, 刚果巫医出现, 舞蹈好像哑剧似的叙述, 哼声像是咒语, 琼斯完全恍惚了, 他不断地忏悔, 恐惧绝望遍布全身, 当鳄鱼向他靠近时, 他想起自己还有一颗银子弹……所有的幻觉消失不见, 鼓声阵阵沉郁, 带着一股困惑的复仇的力量响彻在他的四周。

第八场回到现实中, 森林中传出几声枪响, 紧跟着几声粗野的欢呼声, 鼓声戛然而止。琼斯死了, 他被土人的银子弹打死了。剧本的最后, 斯密泽斯对兰姆说:“我告诉你, 你们抓不住他啦, 我不是说过了吗?——白白浪费了一整夜, 没完没了地敲你们那面破鼓, 傻念你们那套咒文, 我的老天爷, 这么一大群人!”兰姆愚蠢地相信琼斯拥有强大的魔力, 铅子弹没用场, 事实上, 不是银子弹杀死了琼斯, 而是那对过去的恐惧将他击败。

作品大量运用表现主义手法, 通过似真非真的梦幻感成功地表现了一个殖民与被殖民, 黑人与白人, 统治者与奴隶的悲剧。琼斯的悲剧命运令人同情, 银子弹打不死他, 他的恐惧随着鼓声不断加强, 他逃不开鼓声, 也逃不掉梦魇般的过去, 他是被恐惧吓死的, 一个庄严的皇帝, 死得也很“气派”。

参考文献:

1. 尤金·奥尼尔著, 奥尼尔剧作选/ (美)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2. 汪义群著, 奥尼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裴可嫣, 女, 1991年4月出生, 河北省辛集市人, 学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

摘要:《秋喜》反映了一个地下党员建国后14天内潜伏国民党窃取情报的故事, 通过这14天的人物、党派的各种交锋和冲突, 展现给观众一个不同以往的地下党员的形象。影片通过多元化的影调拍摄出一部不一样的谍战故事, 本文就宴海清的形象和片中的女性形象对《秋喜》进行评析。

关键词:《秋喜》,党员形象,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风声>、<秋喜>之比较》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顾小慈《电影评介》[M]

[2]《<秋喜>:谍战故事的另类叙述》北京电影学院陈小云2010年第1期《电影艺术》[M]

上一篇:白鹤梁经典导游词下一篇:2011-2012(上)中学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