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2024-04-26

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通用10篇)

篇1: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一般来说,脾胃虚寒体质的人,只要稍微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就会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情况。脾胃虚寒虽然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没有调理好会对我们的身体也有很大的影响,试想一下,有哪一个人希望自己吃一点自己爱吃的冰淇淋肠胃就罢工的呢?那么,脾胃虚寒的人要怎么来调理身体呢?中医养生中是如何通过穴位来调理脾胃虚寒的呢?相信脾胃虚寒体质的朋友都想知道这些。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立冬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属于冬天了,天气会慢慢变得更加冷。如果受到寒气的侵袭,再加上饮食上不规律,不注意,我们难免会出现一些肠胃问题,像脾胃虚寒就是比较常见的,脾胃虚寒人在冬季也容易发作。

穴位按摩法: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

穴位按摩法: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穴位按摩法:推按两肋

两只手掌分别放在身体的两侧,从乳房下缘向下推按到腰部,使得局部发热,便可以起到疏通肝胆经、调畅气机的作用。如果是经常练习这些手法的话,可以有效的调节我们的脾胃功能,达到养胃暖胃、调畅中焦气机、预防胃疾病的效果。

用艾条灸中脘穴10-15分钟,或用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的宽度。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灸疗可改善胃疾。

穴位艾灸法: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20-30分钟。经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虚寒的症状怎样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指脾胃阳气不足,失其温煦,受纳运化功能减退,并虚寒内生的病例变化。从西医角度来说,脾胃虚寒并没有构成脾胃功能疾病,如果用特效西药治疗,极有可能造成身体负担,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如果有脾胃虚寒的症状,最好从日常调理着手,增加自身抵抗力,缓解脾胃虚寒的症状。那么到底脾胃虚寒的症状有哪些?脾胃虚寒怎么办?脾胃虚寒吃什么好?

脾胃虚寒,主要变现是胃部隐隐作痛,冷痛不适,喜欢温热的东西,喜欢按压。空腹的时候痛得特别厉害,在吃饱之后疼痛可以得到缓解。不过,在劳累、食冷以及受凉后,都会使得疼痛感变得更加厉害。临床上的表现有大便稀稀拉拉,四肢冰凉乏力,周身浮肿,小便不顺畅。如果是女性的话,经常会伴有白带多且质希的情况,又是还有小腹下坠,腰腹酸沉。

看完了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相信你也掌握了不少这方面的知识,但是身体健康仅仅靠按摩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睡眠质量,少吃辛辣酸的食物,多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饮食,在睡眠方面少熬夜不休息,每天都要保证一定的睡眠时间,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才好。

篇2: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首先是中脘穴。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证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最后是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2、揉腹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黄帝内经》就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3、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小孩。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作用。

4、捏腿肚

篇3: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韶关市中医院就诊的虚寒性腹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及对照组29例。所有患者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组患者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19~73岁,平均(33.32±7.81)岁;病程2 d~2年,平均(9.37±2.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0~75岁,平均(32.27±8.93)岁;病程3 d~2年,平均(8.87±2.31)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1]:症见腹中隐痛,时作时止,或绵绵不休,饥饿或疲劳时更甚,喜温喜按,痛时喜按,得温则减,遇冷更甚,伴见面色无华,神疲畏寒,气短乏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胃炎、慢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胃肠痉挛、不完全性肠梗阻、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疼痛。

1.3 方法

实验组采用附子吴茱萸热熨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吴茱萸热熨进行护理。

1.3.1 实验组

附子吴茱萸热熨和穴位按摩护理方法:用附子100 g、吴茱萸400 g加热至70°,在腹部热熨20 min,再行腹部穴位(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内关、足三里)按摩10 min。手法采用推、揉、拨络、按等。取仰卧位,推摩上腹部,运中脘、点按中脘、梁门、下脘,左揉肚脐;若七情内伤,嗳气不止,则拿肩井,手三里。另外,中指敲打中脘穴,可作为治疗手法,也可作为患者自我保健手法。具体做法:每日1~2次,食指贴于中指背第一指间关节,拇指贴于中指前第一指间关节,微屈,快速敲打中院部。5~10 min左右,胃内有热感即可。每7天为1个疗程,每天进行1次疼痛程度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

1.3.2 对照组

吴茱萸热熨护理方法:用吴茱萸500 g加热至70°,在腹部热熨20 min,每7天为1个疗程,每天进行1次疼痛程度评估。

1.4 疗效标准[2]

1.4.1 采用数字评分法

它是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其疼痛程度。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应给予临床处置;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

1.4.2 疗效评定标准

以3个疗程为观察范围。治愈:上述症状完全消失,腹不痛,便不溏,精神饱满,体力恢复如病前时,各症状消失。好转:腹痛之症明显减轻,只在遇冷、劳累、饥饿后发作,纳呆减轻,食欲有所恢复,身疲乏力减轻。无效:经3个疗程治疗腹痛未见好转,上述患病期症状未见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3 SF-36健康量表计分法[3]

SF-36问卷分为8个方面,即生理功能(physical functi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GH)、活力(vitality,VT)、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 emotional,RE)、精神健康(mental health,MH)、健康变化(health transition,HT)。量表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速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总治疗时间比较

实验组无论在疼痛缓解速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总治疗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腹痛是指胃脘部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分疼痛,为临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内、外科等疾患中均可见,其作为单独病症,或者其他病症的伴发病。可分为寒、热、虚、实性;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如外邪,饮食,内脏阳虚、情志失常等皆可引起[4,5]。本研究即针对虚寒腹痛进行辨证治疗。虚寒腹痛临床主要症状为:腹部绵绵作痛,时痛时止,痛时喜按、得温则减,遇冷更甚,纳呆腹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等。《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诸病源侯论·腹痛诸候》:“久腹痛者,脏腑虚而有寒,客于腹内连滞不歇,发作有时……”均提到虚寒性腹痛的主要症状。虚寒性腹痛多因素体阳虚使脾阳不振,或过服寒凉食物与药物损伤脾阳,或寒湿内停致脾阳衰微,或久病肾阳不足,肾之温煦功能下降损及脾阳,导致脾阳不足,失去温煦运化之功能,治当温中补虚,缓急止痛[6,7]。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性味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功用: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8,9]。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寒滞肝脉诸痛、胃寒呕吐、虚寒泄泻等证。本研究中用来其与附子热敷来治疗虚寒腹痛。《本草纲目》曰:“开郁化滞,……阴毒腹痛,疝气血痢”。《别录》及《药性论》均谓之“大热”,堪称气味俱厚;《本草衔义》中谓昊茱英下气最速;《本草备要》谓其利大肠塑气;李东垣也说:“浊阴不降,厥气上逆,甚而胀满,非茱英不可治也。”吴茱萸既可内服,也可外用[10,11],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等各科多种疾病的外治之中。现代医学表明,吴茱萸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可对抗阿托品引起的小肠推进抑制,具有抗溃疡、双向调节肠运动和保肝利胆的作用。从吴茱英中提取的2-烷基取代哇酮,具有较弱的促进胃肠蟠动的作用;吴茱英烯及吴茱英苦素可以增强胃肠的消化功能,还含有挥发油,可抑制肠内异常发酵。所以临床上吴茱英外用多用于消化系统的疾病。吴茱萸热熨是将吴茱萸炒热后装入布袋中热熨患处的一种方法,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同时亦有相同的作用,两者合用可使功效加强[12,13]。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中,穴位按摩比较常见,其主要根据中医理论,医生运用推、揉、拨络、按等手法作用于体表的特定穴位,此方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治疗几个疗程后才能显现出效果。其原理主要是《内经》的整体理论,通过刺激局部特定穴位,疏通筋络,活血袪瘀,调整了机体整个脏腑,充分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14,15],并通过经络途径影响其所属脏腑,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能治疗护理内、外、妇、儿各科的多种疾病。且虚寒性腹痛得温而减,按摩时通过与肌肤的摩擦产生热量,这样又可减轻虚寒性腹痛的症状。其具有方法简单,易掌握,无不良反应等优点。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其用于现代临床护理中,因其操作简单,特别适合临床护理工作者独立操作,能够增加护患交流,减轻临床症状。穴位按摩操作简单易学、疗效高、无创伤性、患者及家属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中,穴位主要选用中脘、气海、关元、天枢、内关、足三里。治则温中散寒,调中健脾。两种温中散寒药物合用,再配合穴位按摩护理功效加强。运用推揉等手法能疏通气血,快速拨络法能顺气、理气,按脾俞、胃俞能止痛,点按中脘温中散寒,调中健脾,左揉肚脐能使气下移,拿足三里、肩井穴能通达困于胸胁之邪气。

本研究实验组采用附子吴茱萸热熨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吴茱萸热熨进行护理后,实验组疼痛程度及疼痛缓解速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总治疗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有效率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附子吴茱萸热熨联合穴位按摩对虚寒性腹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附子吴茱萸热熨联合穴位按摩对虚寒性腹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广东省韶关市中医院就诊的虚寒性腹痛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7例及对照组29例。实验组采用附子吴茱萸热熨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吴茱萸热熨进行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及使用SF-36量表观察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3.16±0.79)分]低于对照组的(5.2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疼痛缓解速度、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总治疗时间分别为(15.36±5.34)min、(30.16±9.21)min、(3.86±0.25)次、(5.31±0.52)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提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子吴茱萸热熨联合穴位按摩的临床护理方法对虚寒性腹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篇4: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性胃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虚寒性胃痛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每3d贴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胃痛;脾胃虚寒型;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100-01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症,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嗳气吞腐等上消化道症状,其中脾胃虚寒型胃痛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从2014年9月以来,笔者在导师的指导下运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0~7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年。此次观察所有胃痛患者均有明显的受凉史或嗜食生冷史。

1.2 诊断标准 中医脾胃虚寒型胃痛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可见胃脘部隐隐作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饥饿疼痛明显,得食缓解,劳累或着凉后发作加重,可伴有呃逆泛酸,心烦等症状,四肢乏力倦怠,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色苍白,身形消瘦,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或虚弱[1]。西医诊断标准: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参照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8版《内科学》的相关诊断标准[2]。

1.3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将白芥子、细辛和肉桂按1∶[KG-*3/5]1∶[KG-*3/5]1的比例研成粉末备用。取穴:脾俞(双)、胃俞(双)、中脘、足三里。

操作方法:用生姜汁将药物粉末调成糊状,置于医用穴位贴上,贴于穴位即可。为防止发泡,贴2~3h即可,也可根据发热程度,提前揭掉。每3d贴一次,7次为一疗程。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食物,以免影响疗效。

1.4 疗效评定 参考有关文献[3]拟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无炎性病变及溃疡;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经胃镜检查溃疡、炎性有所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且溃疡、炎性面积无缩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

2 结果

治愈23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吕某,男,45岁,2014年10月初诊,患者于2年前开始出现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曾于当地医院口服西药治疗,虽有好转,但未愈,近10多天来疼痛加重,空腹痛甚,食后缓解,近心窝处喜暖喜按,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虚弱。胃镜显示胃窦部出现弥漫性胃黏膜粘液增多,且伴有灰白色渗出物。中医诊断:胃痛(脾胃虚寒);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依照上述方法取患者双脾俞、双胃俞、中脘、足三里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治疗2次后胃部隐痛有所缓解,食欲增加,4次后,胃部隐痛明显减轻,7次后,胃脘部无不适,精神可,食纳可,二便调。为巩固疗效,嘱其再贴2次,每周1次,随访至今未复发。

4 讨论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素体脾胃虚弱,运化失职,气机不畅,或中阳不足,中焦虚寒,失于温养则易发生疼痛。

穴位贴敷属于中医学中行之有效的一种外治疗法,它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将药物贴敷于患处(阿是穴)或者某些腧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方中白芥子温里化痰,其性走散,能宣肺气,透达经络,善消皮里膜外之痰;细辛内可上行横走,通全身之气,外可温散风寒,通经络之滞;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这三种中药皆为辛温大热之品,外用可补虚散寒,提升阳气,驱邪外出。脾俞、胃俞分别为脾脏和胃腑的背俞穴;“腑会中脘”,中脘不仅为八会穴之一,而且为胃的募穴;足三里穴为胃的下合穴,也是重要的强壮保健穴。这些特定穴本身对脾胃具有直接的治疗作用,再配合中药贴敷,药物对腧穴具有刺激作用,经络腧穴对药物效能又具有放大作用,穴位对药物为特殊的亲和力,可以增强药物的局部吸收[4]。药物和腧穴的作用彼此互助,从而达到健脾温胃,理气止痛,调整脏腑阴阳之目的。

参考文献

[1] 聂斌,罗仁翰,陈秀玲,等.雷火灸治疗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21-22.

[2]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66,372.

[3] 吴慧君.艾灸配合中药浴足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3,14(6):144-145.

[4]马玉侠,韩兴军.中医天灸疗法大全[M].济南:济南出版社,2011:16.

篇5:脾胃虚寒的临床表现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若以脾阳虚衰证候为主时可见:腹胀纳少,腹满时减,腹痛喜温喜按,口泛清水,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小腹下坠,腰腹酸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脾胃虚寒证,以脾失健运和寒象表现为辨证要点。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小便不利,水肿。妇女带下清稀、腰腹酸沉,属寒湿下注。

篇6:治疗失眠的穴位按摩方法

中医认为,形成失眠的原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肝阳扰动等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

综合而言,不寐与心、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临床辨证应分清虚实,虚者多表现为寐而不酣、易醒;实者则表现为较难入睡、寐而梦多、甚至彻夜难眠。

按辨证论治的原则,治疗应补虚泻实,调整阴阳。除了服用合适的中药治疗,穴位按摩也是很有效的方法,而且不论虚实之证均可使用,简单方便,疗效显著。

以下介绍3个常用穴位: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篇7:脾胃虚寒如何补呢

如何调理脾胃虚寒

中医名词。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症状:脾虚则水谷精微无以传输运化,五脏六腑和四肢百骸就得不到濡养,从而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身倦乏力、食少乏味;或食后作胀,大便溏泻;或谷食不化、四肢欠温、气短怯冷,妇女脾虚带下;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脉细弱无力等一系列脾虚表现

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医林纂要》中说得好:“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故凡久病脾虚、中气下陷、气短乏力、大便泄泻、脾虚浮肿之人,宜用牛肉炖汁服食,或用牛肉适量与大米煮粥调料进服,这对脾胃虚弱的恢复,大有裨益。

大枣

性温,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的作用。早在多年前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大枣安中养脾”的记载。明・李时珍称“枣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对脾虚便溏、胃弱食少、气血不足之人,最宜经常服用大枣。

篇8: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妇女在受孕后四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倦怠等早孕反应, 一般以清晨时较重, 持续至妊娠四个月左右好转。有少数孕妇呕吐严重, 不能进食, 致营养障碍, 水电失衡, 影响工作、影响生活, 被称为妊娠剧吐。祖国医学将此证称为“妊娠恶阻”、又称为“妊娠呕吐”、“子病”、“阻病”等。由于热量摄入不足, 使体内脂肪燃烧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尿中出现酮体。我院自2012 年7月起创建中西医结合医院, 对妊娠剧吐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资料我院于2012 年7 月~2014 年6 月共收治妊娠恶阻患者122 例, 年龄18~40 岁, 平均年龄27.5 岁, 患者通常表现为精神欠佳, 神疲乏力, 胃脘部胀满不适, 反酸恶心呕吐, 二便调, 纳差等。舌质淡, 苔白润, 脉缓滑无力。四诊合参, 辨证属“妊娠恶阻, 脾胃虚弱证”之范畴, 查患者尿酮体++ ~ ++++, 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消瘦、精神萎靡、低热、脉搏增快等症状。

1.2 方法遵医嘱在补液禁食支持疗法的基础上, 采用姜制剂内服外治法联合内关穴穴位按摩, 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1.2.1 姜制剂的应用生姜具有温胃和中、降逆止呕的药理作用, 可用于多种呕吐。 (1) 脐敷法:取半夏、丁香各15 g共为细末、生姜30 g捣碎箭浓汁, 加入细末, 调成糊, 敷于脐部, 每日一次[1]。由于生姜汁不易保存, 因此我们进行了改良, 使用干姜, 即半夏、丁香各15 g及干姜30 g, 研成细末, 用医用甘油调成稠糊状, 敷于脐部, 每日一次。 (2) 内服法:取鲜姜切片, 含服或嚼服, 每日数次, 服药或进食前使用。 (3) 食疗法: (1) 陈皮生姜饮, 即取陈皮5~10 g, 切成细丝, 生姜15 g切片, 白糖适量, 共同放入茶杯内, 冲沸水当茶饮; (2) 伏龙肝60 g, 煎取澄清液, 放入童子鸡一个, 生姜60g, 炖服[1]。

1.2.2 内关穴穴位按摩 (1) 内关穴取穴法: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 腕横纹上2 寸, 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 (2) 穴位按摩:双侧内关穴穴位按摩, 每次每个穴位按摩各5 min, 按摩的力度以患者感觉酸、麻、胀、痛为准, 每日数次[2]。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生活规律, 劳逸适度, 适当活动, 多听轻音乐, 缓慢深呼吸, 学会放松技巧;呕吐频繁者注意卧床休息。

2.2 情志护理关心体贴, 耐心解释, 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增强治病信心, 主动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以清淡饮食为主, 少量多餐, 忌肥甘厚腻之品, 以白粥为佳, 以养胃气, 并辅以食疗方的使用。

2.4 中药脐敷护理 (1) 贴敷前向患者做好解释, 询问药物过敏史; (2) 中药粉剂湿度适宜, 用透明胶布密闭贴敷, 既能保持药物不被挥发, 又能保持衣裤整洁; (3) 贴敷后, 加强观察, 如出现局部皮肤有痒感, 即停止用药, 清洁局部, 并对症处理。

2.5 内服及食疗的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鲜姜的用法及食疗方的制作方法, 鼓励患者食用, 以增进疗效。

3 结果

122 例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 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平均住院天数为8.4d, 低于以往单纯西医治疗10.2d, 治疗效果较好。

4 体会

恶阻、脾胃虚弱证患者, 脾胃素虚, 孕后血聚养胎, 冲脉之血不足, 冲脉之气偏盛, 冲脉隶于阳明, 冲气上逆, 循经犯胃, 胃气不将, 反随冲气上逆, 则恶心呕吐, 食入即吐;素体虚弱, 脾阳不振, 运化无权, 水湿内停, 故呕吐清水或饮食物;脾主生, 脾虚下陷则脘腹坠胀, 纳差;中阳不振, 则神疲乏力, 精神萎靡;恶心呕吐剧烈致能量不足, 内环境紊乱。在西医补液、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疗法姜制剂联合穴位按摩, 优势在于联合疗法中食材选购经济方便、制作简单;且穴位按摩可因地制宜、方便易行。穴位按摩内关穴能宁心安神、宣通气机, 因此穴位按摩内关穴的运用, 能直达脾胃经络, 以达温补之功效, 确保脾胃功能迅速重建;脾胃得建, 水津四布, 对恶阻所致的恶心呕吐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3]。从疗效分析, 姜制剂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 提高效果, 二年的临床实践充分说明使用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的方法, 可以有效缓解恶阻、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症状, 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罗颂平,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9:341.

[2]严金林, 闻庆汉, 戴俭国.推拿临证指南[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3:147-154.

篇9: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资料与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80例,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胃脘痛的诊断标准以及脾胃虚寒型的证型标准[1], 告知研究事项后进行治疗。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 其中男25例, 女15例, 年龄 (57.73±6.62) 岁;观察组给予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 其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 (58.13±7.02)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 黄芪建中汤组成包括黄芪25 g, 桂枝10 g, 生姜5片, 白芍20 g, 芍药和炙甘草各8 g。呕吐者加用半夏10 g, 腰膝酸痛者加用附子10 g, 腹痛剧烈者加用延胡索10 g。水煎后分2次服用;督灸是患者取俯卧位, 在大椎到腰俞之间的督脉处撒自制督灸粉, 包括吴茱萸、生附子、延胡索等, 上方置三角锥形艾炷, 点燃头、身、尾3处, 使其自燃自灭, 每个月治疗2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口服, 2次/d。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疗效判断方法: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断疗效, 显效指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指临床症状好转, 无效指临床症状持续。

观察指标:治疗后开始随访患者胃痛开始缓解的时间;同时在治疗后4周和8周时, 采用生活质量QOQ-C30量表判断生活质量。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按照P<0.05作为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结果

整体疗效:观察组治疗后显效25例, 有效14例, 无效1例, 有效率97.5%;对照组治疗后显效19例, 有效10例, 无效11例, 有效率72.5%;经χ2检验,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χ2=6.594, P<0.05。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观察组的胃痛缓解时间 (12.48±1.52) d, 短于对照组的 (19.49±2.32) d, t=6.923, P<0.05。

生活质量情况:治疗后4周和8周时,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 (82.39±9.52) 分、 (88.82±10.52) 分, 高于对照组的 (73.14±8.62) 分、 (79.91±9.34) 分, t值分别为5.103、5.234, P均<0.05。

讨论

胃痛又称为胃脘痛, 相当于西医理论中的消化性溃疡、胃炎等, 是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 发病率高且病情反复, 主要病机在于胃气瘀滞、气血瘀阻, 表现为上腹部靠近心窝部位的疼痛[2]。西医治疗胃痛的药物是质子泵抑制剂,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达到治疗效果, 但由于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成疾病发生的病机, 因而疗效并不理想。脾胃虚寒型胃痛是胃脘痛最常见的证型,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胃部隐痛、绵延不休、喜按喜暖、吐清水、四肢倦怠等。疾病发生的内因在于脾胃虚寒、外因在于生冷辛辣饮食过度, 在此基础上出现脾胃温煦不足、气血化生障碍、脉络拘急。中医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思路在于补益脾胃、缓急止痛、温里和中等, 能够调节机体功能、祛除致病内因[3]。

汤剂口服联合灸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中药的药理作用, 是中医治疗的常用方式。黄芪建中汤具有调节脾胃、温中补虚的功效, 用于治疗气血、阴阳俱虚之证。方剂中的黄芪具有补益脾胃之气的作用, 白芍具有调节经络、补中止痛的作用, 桂枝、生姜具有温脾散寒的作用, 芍药、炙甘草具有缓急止痛的作用[4]。诸味药物合用能够起到温中补虚、柔肝理脾、调和阴阳、强健中气的作用, 是建中缓急的最佳药物[5]。督脉是奇经八脉之一, 位于手足三阳经和阳维脉的交汇之处, 具有总督全身阳经的作用;督灸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 具体是指在督脉的脊柱段用“隔药灸”治疗疾病的一种灸疗方法。督灸粉配伍选用辛温类中药, 刺激督脉的同时能够发挥健脾和胃、温阳散寒的作用, 进而缓解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症状[6]。

本研究采用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的中医方式来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 通过与西医药物奥美拉唑比较来反映中医治疗的价值。首先, 我们参照疗效评价标准判断了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有效率高于西医药物。胃痛是该病最突出的临床症状, 持续的疼痛还会对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使生活质量下降。为此, 进一步分析治疗过程中胃痛开始缓解的时间以及整体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胃痛开始缓解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和8周时, 观察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这就说明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有助于促进胃痛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 督灸配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临床效果满意, 有助于促进胃痛缓解、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6.

[2]文驰, 梁锦汉, 陈刘庆.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72例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 (2) :270-272.

[3]李凤鸣.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42例[J].陕西中医, 2013, 34 (4) :449-450.

[4]蔡峰海.试论辨证施护对46例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的影响[J].北方药学, 2013, 10 (12) :70-71.

[5]彭勇华, 周蕾.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 2015, 33 (1) :100-101.

篇10:脾胃虚寒按摩穴位的方法

脾胃虚寒呕吐是因胃气失降, 气逆于上所致。胃气以降为和, 无论何种原因, 伤及于胃, 使胃气失降, 气逆而上, 均能发生呕吐。常见于瘦弱耕牛, 劳役太重, 饲喂不当, 致使脾胃运化功能失职, 再遇久渴失饮, 突然饮水过多, 为寒所伤, 寒凝胃腑, 胃气不降, 上逆而为呕吐。

2 症状

病牛一般体温、呼吸及大小便都正常, 慢草, 耳鼻俱凉, 有时寒颤, 常在食后呕吐, 吐出物气味不明显, 吐后口内多涎, 口色淡白, 口津滑利, 脉象沉迟或弦无力, 逐渐消瘦, 若不及时治疗, 最后衰竭而死亡。

3 治疗方药

益智散 (益智仁30 g, 肉豆蔻25 g, 木香20 g, 五味子30 g, 槟榔30 g, 草果25 g, 细辛10 g, 青皮 30 g, 白术40 g, 芍药30 g, 白芷20 g, 枳壳30 g, 大枣 40 g, 生姜10 g, 甘草12 g) 加木炭末30 g。

4 典型病例

2008年9月, 三岔镇红光村燕子窝组李某饲养黄母牛1头, 4岁, 发病5天, 前来就诊。临床症状:体温、呼吸及大小便正常, 精神萎靡不振, 食欲减退, 口色淡白, 口津滑利, 脉象沉迟, 消瘦, 吃什么吐什么, 诊为脾胃虚寒。用上述中草药方剂煎好, 滤渣, 将药水和木炭末30 g混合后1次灌服, 连服3天后痊愈。

2009—2010年, 笔者采用此法治疗类似病例, 均在3~5天治愈, 效果良好, 根据体重及病情, 木炭末剂量为30~60 g 。

上一篇:学跆拳道的小学作文下一篇: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