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

2024-05-12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精选7篇)

篇1: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

一、象征在诗词鉴赏中的作用   1、概念:用具体事物代表特定意义,为“思想感情的方程式”   2、象征的作用   ①形象表现思想情感;②具有深沉、含蓄之美;③启发读者联想、思考,增强艺术感染力。   3、答题步骤:找准本体,指出征体,归纳象征意义,分析效用。   4、典型例题:08湖北 08湖南 08江苏 06江西06湖北07山东卷   例1、「湖北卷」   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4分)   ⑵《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答案」   ⑴(4分)   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⑵(4分)   ①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②《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例2、06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2)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例3、06湖北卷(唐诗)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核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2)《暮春核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   (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二、象征在现代文阅读中的作用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05黑吉桂17 05山东20 06天津 08辽宁   例1、08辽宁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也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象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14.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答案:第一问(2分):①春雨象征着人生的童年;②夏雨象征着人生的青年;③秋雨象征的人生的壮年;④冬雨(雪)象征着人生的晚年。每答对两点给1分。答对一点不给分,依此类推。意思答对即可。第二问(2分):秋天的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也是萧条的季节、悲凉的季节,所以“秋天的雨声”中有“欢乐”,也有“忧伤”。每答对一点给1分。意思答对即可。 (未完) 》>点击详情

篇2: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

一、衬托在诗词鉴赏中的的作用

1、概念:用次要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有正衬、反衬二类

2、作用:①从侧面突出事物特征,表现主旨;②表意委婉,含意隽永,耐人寻味,启发读者联想、想象。

3、答题步骤:找出衬托双方,揭示衬托用意,说明衬托效用。

4、典型例题:06天津 06江苏07四川卷8年湖南卷07安徽卷07湖南卷07辽宁卷06辽宁卷05广东

1、【8年湖南卷】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龙标野宴

李 白

王昌龄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李白在漫游和飘泊中度过一生,任侠尚义,交游天下,是极重道义和感情的人。素称“诗家天子”的王昌龄是李白的挚友,他性情豪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而不屈己志。约于天宝八年,王昌龄被贬到偏远瘴疠之地夜郎,李白闻讯后同情关注之情难以抑制,于是写下了这首一往情深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的首句以写景起兴。杨花落尽,万卉消歇,暮春时节那种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经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阵阵传来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产生一种空旷孤寂的情绪。是什么事情引起诗人的感伤呢?接下去便用叙事之笔点明,“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因为诗人听到了好友远谪的恶讯。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感情,也没有将自己对友人那种纯真的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景语中蕴含着浓郁的情味。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心与物融,情与景合。这首诗就达到了情景相融,妙合无垠的境界。

李白以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通过明净的语言,把他那种真挚的友情、焦急的关切等等予以高度的概括。“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澄碧的蓝天,月亮是那样皎洁无暇,明净幽美,不正象征着诗人的真挚友情吗?诗人之“愁”是怀人之愁。而用一“直”字,更写出了诗人那种要急切前往抚慰友人的深婉情致。结句颇为奇特,不仅想象超人,而且写得极为开阔,余意不尽,无形中使人陶醉在诗意盎然的境界里。

2、(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衬托鹰的形象。(把“衬托”答成“烘托”也算对)

例3、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 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例4、06江苏卷

鹧鸪天 [元]魏 初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二、衬托在现代文阅读中的的作用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07广东 泥泞16 08全国2 16 08江西18 08浙江19 08宁夏12 例1、08全国卷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马缨花 季羡林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院子不小,都是方砖铺地,三面有走廊。天井里遮满了树枝,走到下面,浓荫迎地,清凉蔽体。从房子的气势来看,依稀可见当年的富贵气象。等到我住进去的时候,富贵气象早已成为陈迹,但是阴森凄苦的气氛却是原封未动。再加上走廊上陈列的那一些汉代的石棺石椁、古代的刻着篆字和隶字的石碑,我一走回这院子里,就仿佛进入古墓。这样的气氛同我当时的心情是相适应的,我一向又不相信有什么鬼神,所以我住在这里,也还处之泰然。

我是不是也有孤寂之感呢?应该说是有的。当时正是“万家墨面没蒿莱”的时代,北平城一片黑暗。白天在学校里的时候,同青年同学在一起,从他们那蓬蓬勃勃的斗争意志和生命活力里,还可以吸取一些力量和快乐,精神十分振奋。但是,一到晚上,当我孤零一个人走回这个所谓家的时候,我仿佛遗世而独立。没有一点活气。寂寞像毒蛇似地偷偷地袭来,折磨着我,使我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有一天,在傍晚的时候,我从外面一走进那个院子,蓦地闻到一股似浓似淡的香气。我抬头一看,原来是遮满院子的马缨花开花了。我站在树下,仰头观望:细碎的叶子密密地搭成了一座天棚,天棚上面是一层粉红色的细丝般的花瓣,远处望去,就像是绿云层上浮上一团团的红雾。香气就是从这一片绿云里洒下来的,洒满了整个院子,洒满了我的全身。花开也是常有的事,开花有香气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这样一个时候,这样一个地方,有这样的花,但是。在这样的时候和地方,有这样的香,我就觉得很不寻常,甚至有感激的心情了。从此,我就爱上了马缨花,把它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

可惜不久我就搬出了那个院子,同那些可爱的马缨花告别了。

时间也过得真快,才一转眼的工夫,已经过去了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我看了、学习了很多新东西,走了很多新地方,当然也看了很多美妙动人的奇花异草。然而使我深深地怀念的却仍然是那些平凡的马缨花。我是多么想见到它们呀!最近几年来,北京的马缨花似乎多起来了。公园里,马路旁边,都可以看到新栽种的马缨花,绿云红雾飘满了北京。给首都增添了绚丽与芬芳。我十分高兴。仿佛是见了久别重逢的老友。但是,我却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这些马缨花同我记忆中的那些很不相同。它们不同之处究竟何在呢? 我最初确实是有些困惑。后来,我扩大了我回忆的范围,把当时所有同我有关的事物都包括在里面。不管我是怎样喜欢院子里那些马缨花,回忆的范围一扩大,同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黄昏,就是夜雨,否则就是迷离凄苦的梦境。我好像是在那些可爱的马缨花上面从来没有见到哪怕是一点点阳光。

然而,今天的马缨花,却仿佛总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即使是在黄昏时候,在深夜里,我看到它们,它们也仿佛是生气勃勃,同浴在阳光里一样。它们仿佛想同灯光竞赛,同明月争辉。同我记忆里那些马缨花比起来,一个是照相的底片,一个是洗好的照片;一个是影,一个是光。影中的马缨花也许是值得留恋的,但是光中的马缨花不是更可爱吗? 我从此就爱上了这光中的马缨花,我也爱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

我愿意马缨花永远在这光中含笑怒放。--选自《光明日报》1962年10月1日

16.作者为何用了很多笔墨写过去“大院子里”的生活?(6分)

答案:①为马缨花的出现做反衬;②为对比马缨花十三年前和如今的不同提供背景。(每点3分)

17.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文章写马缨花有什么寓意?(8分)

答案:(1)(4分)①“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过去的马缨花是影,是底片,现在的马缨花是光,是照片)②“光”中的马缨花在阳光下,充满生机和活力;③“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

(2)(4分)①马缨花是作者在新旧时代情感寄托的载体;②作者通过写对马缨花感情的变化,表现出心情和生活态度的变化。(每点2分)例2、08江西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朦胧的敬慕

--悼念鲁迅先生

萧乾

①也许有人比我更怕死,我却不相信有比我再怕看死人的了。走在街上,我从没有胆子向寿衣铺里望望。夜半,即便从很远很远地方飘来的僧器或诵经声,也必害得我用棉被厚厚包起头来,直像那是什么符咒一样。

②我曾见过三位死人,在我的记忆中,他们都将是我永不会忘记的。而且,我还该陈说我都例外地不曾害怕过:一个黄昏,我的母亲死在我的怀抱里;小学时代,曾排着队去中央公园社稷堂瞻仰过孙中山先生的遗体;最近,在鲁迅先生灵前,我守了两天灵。

③扶着那绛色帏幔,职务使我看见了数千张陌生的但是诚笃的脸,一个个脚跟都像坠了铅球,那么轻又那么沉重地向灵堂踱。低垂的头,低垂的手,低垂的眉眼和心。待踱到灵堂中央,冥冥中似有什么使他们肃然驻足了。敬慕和哀悼如一双按住的手,他们的身子皆极自然地屈下了。然后噙了一汪眼泪,用手巾堵着嘴,仓皇地奔了出来。

篇3: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

一、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是重要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可以了解与掌握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指的就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完成教学任务为前提,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阅读后让学生进行写作,充分想象,自由发挥,参考阅读素材中的比较优美或有价值的句子,并且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素材,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从而使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视野得以开阔,通过欣赏部分优美的语句来提升对素材的欣赏与理解,进而学习和掌握阅读素材中的写作手法与技巧,并且巧妙的运用到自身的写作中去。另外,语文阅读还能够对小学生的写作进行有效指导,同时促使二者的发展,在提升其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够让阅读素材成为写作范本,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潜力,提升其写作能力。

二、语文阅读与培养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1.根据课文,进行仿写。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文章作者的表达方式进行思考和感悟。这一教学目标的本质就是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做铺垫,是其教学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表达手法与表现方法进行模仿,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仿写,从而学习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在进行《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时,当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可以针对作者对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描写手法与技巧进行分析,表现出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壮观景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统一描写手法,选择一处景物进行描写,也通过春夏秋冬的描写方式,全面展现这一自然风景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色,通过阅读课文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生活体验,书写日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与经验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小学生在写日记的时候,最大问题就是对内容的筛选,日记的内容不能是简单的描述所发生的时间或遇到的人,而是需要一情绪与感情为写作基础,要提升其实效性,对日后的写作有帮助。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增加生活体验,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在生活中理解阅读与写作,体验阅读和写作所带来的喜悦,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潮》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重视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使用恰当的动词或形容词等,如:笼罩、屹立、若隐若现、人声鼎沸和山崩地裂等。可以根据这些词语,让学生合理的运用到日记写作中,锻炼对这些词语的正确运用,这就是读写的有机结合与运用。

3.思想延伸,进行续写。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还可以根据具体的语文课文内容,适当的将课文情节进行延伸,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对语文课文进行续写,在续写时,教师不能够限制学生的思维,充分开发其思维空间,引导其进行创新,要敢于想象,大胆描写,对于所描写的内容,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且挑选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课堂宣讲,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课文阅读,而提升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开放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将相和》这篇课文之后,课文的结尾处是“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描写一下他们两个之间会进行什么谈话,沟通些什么内容,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阅读教学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注意对二者的互相结合,充分运用阅读教学,发展其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增加阅读经验,积累阅读材料,为写作提供一定的描写手法、表达技巧或思维形式等,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语文学科作为主要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对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十分关键,通过阅读可以增加见识,积累写作素材,运用到写作中。笔者主要针对强化小学生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之间的关系作深入分析,并且制定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对众多同行有所帮助。

篇4:简论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之关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阅读 写作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古人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形象地说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密切关系。然而语文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阅读与写作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情况。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现状

当今,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基本脱节,各自为政,违背语文教学基本规律,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1.阅读教学只是为了教课本而教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只重视文章本身的知识点、字、词、句的归纳,思想意义的提炼,写作技巧的学习,甚至为了完成课后练习而教学。总之,一切围绕课本开展阅读教学,忽视整个阅读教学的整体要求:阅读是为了更好地写作。从而出现阅读教学支离破碎、各自为政的局面。

2.写作教学中重形式轻内容。一味讲写作技巧,脱离阅读教学的范文作用,甚至有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搞出一些所谓的模式化作文,即把陈旧的材料放进固定格式,从而产生出许多新的“八股文”,如作文多是同学冒雨借伞送我回家,妈妈带病照顾我等。不管题目怎么变,内容千篇一律,文章毫无新意。使整个写作教学陷入应试作文的泥潭,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3.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分离,使学生对阅读厌倦、对写作畏惧,进而使整个语文教学举步维艰。

二、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处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关系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以此,可以说阅读和写作是学生积累知识、培养情感、表达情感最重要的途径。两者关系应如何處理呢?

1.阅读教学为写作教学服务在阅读和写作关系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阅读与写作、吸收与表达。”充分说明阅读对写作的重要性。

(1)以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共鸣点,让他们在欣赏优秀范文的同时发表自己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写下来,长此以往,以读促写,兴趣来了,写作能力会大大提高。

(2)以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阅读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以往阅读教学大多重视好词、好句、写作技巧的积累,而忽略学以致用。在阅读中既要“吸收”又要“消化”,“消化”就是应用。如教《孔乙己》时,学习鲁迅先生对其外貌、神态、动作的如神刻画后,我让学生仿写路边乞丐时,他们大多能抓住人物特征,如“乱草堆样的头发”、“乌黑干枯的手指”等。学以致用,日积月累,就会从阅读中积累大量写作素材。

(3)以阅读掌握写作技巧

在学习具有典型写作技巧的文章时,除重点讲技巧外,还要让学生多仿写,如学习了《阿长与〈山海经〉》以后,让学生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写一个人或物,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掌握写作技巧,从而使读和写有机结合,读和写的能力同步提高。

2.写作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展示和深化。

(1)写作是对阅读能力的集中展示和应用

学生通过阅读把获得的知识、素材、技巧、思想提取、整合、归纳,然后以写作形式展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能力的高低、阅读量的多少决定写作能力的高低。

(2)写作是对阅读的有力促进

写作教学中,当学生进入写作准备后,有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章,或获取素材,或模仿写作技巧,或寻找名言警句,都是以写作方式促进阅读,以写促读。

当前,语文教学中两大重头戏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实际教学中有较多困难,如果始终以阅读写作一盘棋的思路通盘考虑,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一定会使语文教学水平有极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语文课程标准.

篇5:语文阅读与写作之对偶

一、对偶在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1、概念

由两个字数相当结构相同的语句构成的语言艺术形式

2、作用

①句式整齐,音节匀称,抑扬顿挫,音乐感强;②表意凝炼,概括力强,具警策之美;③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便于吟诵,便于记忆。

3、答题步骤

引出对偶句,细析对偶美

4、典型例题

05全国1 08辽宁 08四川卷 04年上海 05广东

1、「8年四川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2)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分)①对偶,如“秋月”句对“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将“人情”比作“云”,“风景”比为“箭”等;③夸张,将“风景”比为“箭”的同时又兼用了夸张的方法。「解析」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第(1)问考查考生读诗的能力和概括能力,要鉴赏诗歌,读懂诗歌是最基本的,也是目前考生鉴赏诗歌的瓶颈。前四句写景,抒发时光飞逝的情感;后四句写事,抒发悠闲的田园生活。第(2)问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一直是诗歌鉴赏的重点,答题格式一般为:指出表达技巧,在诗歌中找到具体诗句,加以阐释,再说表达技巧的效果。

这首元散曲一般的选本都有一个题目《叹世》。叹世,即慨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这类题材,往往有愤世嫉俗之意。此曲则着重在慨叹人生苦短,流光易逝,鼓吹急流勇退,及早归隐,摆脱名利羁绊,求得闲适自在。这就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末句却透露出作者其实并未忘情世事。

开头两句是说,春暖花开不久,杜鹃鸟就来送春了。秋月正好时,飞燕却要回去了。这一联形容大好时光之短促。动词“闻”“看”,反映作者的触景伤情。第三、四句写人情世态变化之快,令人不可捉摸。前四句,概括地写了岁月流逝,人生无常,人情冷暖,世事沧桑,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也隐约地反映了作者对元代不合理社会的不满情绪。同时,也为后面的正面鼓吹归隐提供了依据,作了有力的铺垫。

紧接着主要是歌颂村居生活,极力渲染归隐的乐趣。不再付出买花的钱,赶紧走入种着桑树的田园。住的是茅草盖项的三间大屋,吃的是数百亩肥沃田里长出来的粮食。床边放着书,悠闲地躺在床上读„„其中表达了作者作者对陶渊明、杜甫的仰慕之情,流露出作者处于异族统治下未能积极用世,不得已退居田园的痛苦心理。元代散曲中,“叹世”这一题目,往往包含着感叹人生和赞美归隐两个内容。此曲正是如此。在前四句中,重点是写人生短暂、世途崎岖。其表现手法是赋中有比,一、二句借物起兴,直陈其事,看似写景,实则在于暗喻。

三、四句用的是明喻,以自然之物作比,形象鲜明。另外,这支曲子全部是对偶句,却衔接紧密,转换自然,并不显得生硬。除此之外,应该注意其中还运用了夸张,如把将“风景”比为“箭”。

2、「8年辽宁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①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答案」

12、(8分)(1)(3分)①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泄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鸿比作一条线等。②对偶,如一、二两句对偶,三、四两句对偶,五、六两句对偶等。③比拟,如说新月“学”扇。(2)(5分)从写景的顺序看:

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

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

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

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

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这首元散曲写浔阳的景色。浔阳,即今九江市。长江流经此地这一段又名浔阳江。在一个新月初生的秋夜,作者江干极目,饱览了逍酣的秋色,不禁逸兴遄飞,发出了深情的咏赞。一上来就连用四个属对工整的排句,铺叙江天的景色,有如贴锦、刺绣一样,使江山秀色更加集中、更加动人。万里长江止息了它卷的惊涛,静静地向东流去。在月光的映照下,反向出银色的光泽,宛如平铺着一条白色的绸带。远处的青山肃穆地矗立在江边,苍茫的夜色把它映衬得更加翠绿。

如果说一、二句描绘山水是从大处落墨,取神于静穆的话,那么三、四句则着眼于刻画具体景物的动态美,使之大小相形,动静相映,增加其层次和变化的美感。几片征帆东去如箭,一泓山泉直泻如电,这是多么健捷的景观啊。置身其间,能不令人神观飞越吗?“晚云”两句也是排偶句法,转写天际的秋色,同样充满了诗情画意。晚霞收尽,天气变凉,水气凝成了白色的露珠。初升的新月,虽未团圞,却也有欲圆之势。因为团扇是圆的,用它来形容待圆之月,故曰“初学扇”。写了如珠的秋露和如珪的秋月,接下去就轮到秋天的宠禽――鸿雁了。作者在徜徉水际、目送征帆的当儿,回首北顾,只见一行塞雁隐现天际。它是那样高、那样远,看上去宛如悬在云端的一缕细线。当诗人把我们的目光引向无尽的碧天时,曲子也就戛然而止了。这种结法韵味高远,俊爽有致,是很耐人寻味的。

从艺术手法上讲,它采取大排偶法,将一些典型的景物整齐地组织在一起,用所谓意象叠加的技法,直叙景物,不加评议。纯用形象来感动读者,征服读者。在这一点上是很成功的。

例3、05广东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 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沉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2分)

答:荒村与古寺 断霭与流莺 生与语(写出其中任意一组,给2分)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答: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意思答对即可。答出“闲情”给1分,答出“触景生情”给1分,答出“思乡之情”给1分)

(3)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一船夫睡舟尾,横一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答:画上只有小船和船夫,而没有行人,表现了“野水无人渡”的情景;而船夫睡在船上,衬托出过客稀少,凸显出小船“尽日”等待的漫长和寂寞。从画面可以揣摩,船夫边吹笛边等渡客,久久无人过渡,困倦不堪,只得放下笛子,自己睡去。这幅画传神地表现了诗句的内容。(分析给2分。答出画面的内容给1分。写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以酌情给分)

例4、05全国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1)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二、对偶在现代文阅读中的运用

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07安徽 乡村里的风17 例

1、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乡村的风

许俊文

风是乡村的魂。它不喜欢老是待在一个地方,到处游荡着,时南时北,忽东忽西的。它走到哪里,哪里就能感觉到乡村的呼吸。

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再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因为风的缘故,乡村里许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便有了某种诗意。你瞧,那晚风中的炊烟,怎么看都像是一幅悬腕挥就的狂草,云烟乱舞,该虚的地方虚,该实的地方实,那是我们在绢和纸上无法做到的,可谓真正的“天书”了。莲荡也是。一阵风吹过去,一阵风又吹过来,满荡田田的莲叶便乱了。然而,乱是乱了,但却乱出了味道。究竟是什么味道呢?我也说不清。看来这世界上的许多事情,就像这风中的“乱荷”,有一种不触动情欲的美,大美。你可以观,可以赏,但你却没有风的能耐,把好端端的东西破坏了,还居然翻出新意。还有秋风中的那些树木,原本蓊蓊郁郁的,可是经不住风的手轻轻地摇晃,三摇两摇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还是古人高明,他们面对这样的凋零景象,只用“删繁就简三秋树”七个字,就把很复杂的意思表达出来。随着黄叶随风飘逝,树上那些平时看不见的鸟巢,一个一个都露了出来,远远看去,恰似一个个黑色的音符挂在枝柯上„„

说到风,我想起了一件事,有一年我从豆村带回一棵小枣树,栽在城里自家的庭院中,栽树之前我是下足了底肥的,可是几年过去了,并没有见它有多少长进。我很纳闷,就问父亲是什么原因。父亲看了看周围的环境,给出两个字:缺风。对,缺风。生长在乡村的树可不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以为风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它是树和庄稼的神灵。一棵得风的树,就如同一个人得了机遇,东风来了摇一摇,西风来了晃一晃,每摇晃一次,它的根就往泥土深处扎一扎,晃着晃着,一棵树就在风中长高长粗了。父亲把这种现象叫作“得风水”。记得豆村牛鼻凹里有一棵歪脖子黄栌,据说已经很有些岁数了,可就是长不大,村里有人想把它砍下做犁弓,父亲制止道,这棵树虽然长得不是地方,但只要树头能从这凹里蹿出来,一旦招了风,不愁它不成材。后来那棵黄栌居然有了出头之日,风吹着呼呼地往上蹿,一年一个样,一年又一个样,如今它已经有合抱粗了,成了我们豆村的一个标志。这大概就是神奇的风使然吧。当然神奇的还有我的父亲,尽管岁月的风已经把他的头发吹白了,腰吹弯了,甚至连牙齿也吹脱落了,在风中踽踽而行时,须拄一枝拐杖,然而他能够从飘忽不定的风里悟出一点“道”,想必也该知足了。

乡村里的许多事物,小至一片浮萍,一株草,大到一棵树,一座山,都与风息息相关。春风归来遍地绿,它们不得不绿;秋风君临千叶黄,它们不得不黄。在这回黄转绿的变幻之中,永远不老的似乎只有土地,只有风。一拔又一拔的风,吹了几千年,几万年,它吹走了许多东西,又吹来了许多东西。庄稼在风中拔节,驴马在风中友情,鸟雀在风中飞翔,蟋蟀在风中浅唱低吟„„q 倘若没有风,这个世界多么沉寂!

17.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二、五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6分)答案:第二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句,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

第五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

三、对偶在作文中的运用

例1、07全国

秋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伯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己暗淡灰黑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感谢光照日射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西方谚语:“授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用一颗赤诚的心给予人们帮助,不正是需要如此的一种内心感激吗?一种像秋实一样感激的心吗?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就更应该多想想——我是怎样变得成熟的呢?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一直都是一种社会所关注的活动。武侠片中常有这样一幕情景,某大侠在危急之下救了某一武夫,事后该武夫是千恩万谢,又是说:“你对我的„„同再造,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宁愿做牛做马,任你差遣以报答你对我的救命之恩„„”可见古时的人是多么的重视感恩,而今的人们,人人部被困于钢筋水泥筑成的笼子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少了,人们心中感恩的行为也就淡化了,这可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呀!

然而,不是一切大树都被暴风雨折断;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镶;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于人心的荒漠。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仍然可见到一幕幕感恩的动人场景,这些场景之所以那么感人,那么催人泪下,是因为注入了“真情”的元素。

丛飞之所以会说:“我巴不需要治疗了。”我想一定是他早已看透了世间的冷暖,他付出了那么多,然而回收到的却只是一双双白眼。面子,不少人都去争的东西,然而,争与不争有什么利弊呢?人心的真诚。坦白、无私才是值得我们去争取的实物,我们得了真诚、坦白、无私,在人们的印象里就会永远的伟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样作为的人会受到人们的爱戴、敬仰。鲁迅先生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我却要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世俗的冷暖,敢于正视人心的沙漠。”

感恩一直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种美德,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不能做数典忘祖之人,我们要积极发扬我们先辈的辉煌人生所为,为做一个合格的新世纪公民而增添辉煌的一笔。感恩,我们要学会感恩,最简单而最应该做的就是成人后多多地感一下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然后上升为社会、国家的养育之恩。

“生命诚可贵,感恩价更高”。学会感恩,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所必修的一课,让我们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都成为那低头沉思“我是怎样成熟的”秋实吧!

「点评」:

以比喻句或排比句开头,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增加得分的机率,似乎已成为高考作文的一种模式、一种套路,被某些人加以推广和运用,对高中写作教学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篇文章却可以作为一个正面的例子,它能让我们看到,形式和内容一定要很好地结合起来,才会收到好的表达效果,这篇文章以拟人的形式开头,然后用排比句陈述思考的结果,接着又用一个对偶句抒发感情,巧妙地揭示了全文的中心,自然而亲切,毫无雕凿的痕迹,内容和形式得到了较好的统中。在整个文章的表达过程申,作者也使用了不少的排比句和对称句,但由于作者始终注意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使这些句子不是一种孤立的呆板的东西,而变得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了。文章中还引用了谚语,古诗和名人名言,但也都紧密结合内容的表达,成为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丝毫不觉得牵强和勉强。

文章认为“感恩一直是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种美德”,以“学会感恩”作为全文的中心,将议论、记叙和抒情溶于一炉,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

例2、06全国

听取心灵的召唤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语片言中迷茫,缺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一片照亮前路的阳光„„朋友,别把心灰,别把气丧,请听取心灵对真善美的呼唤,让心灵之灯为你导航!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既别深陷于刚愎自用的泥潭,也别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乡。翻开历史的册页,你会看到商纣王不纳良言只落得家破人亡,刘阿斗没有主见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台上将蜀国埋葬。而当你关闭心灵之窗,不再与世界交往,你只能给思想加框,心灵上绑,永远不能在生活的无垠蓝天上自由翱翔。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去想那些把无数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长,也别计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积毁销骨”的力量。你悲伤,是心在低吟;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别人指手画脚时你岿然不动是一种榜样,别人的非议与指责只会更好地映衬出你的勇气与度量!只要问心无愧,你的脚步便走得稳当。位高权重时选择他人的劝诫还是无休止的褒奖?荣誉加身时选择他人善意的勉励还是谄媚的颂扬?欲壑难填时选择无休止的自我膨胀还是一句箴言——“无欲则刚”?只要坚守心灵之灯对真善美的期望,它终将为你指引最正确的方向!

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让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账,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与估量,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当歧路亡羊,墨子会嚎啕大哭,是因为没有心灵

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就是“当仁不让”思想下的个性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多询问询问,恰好似“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你就该勇往直前,千万别回避,别退让!

听取心灵的召唤吧,不要师心自用,也别全盘吸收。当你有心灵之灯为你导航,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荡荡,让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心中充满阳光!

名师点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篇奇文。作为一名高中生,作者的语言功底令大多数教师自叹弗如。除个别句子略嫌过长,个别语序调整似有雕琢之嫌外,在表达上可以说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排比、对偶的运用,“心灵之灯”的比喻,词语选配的精致,引语的点缀,段落的匀称,以及用词的避免重复,都处理得十分恰当。

虽然文章的思想深度不能与形式相媲美,但同样可圈可点。其主题是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所谓“听取心灵的召唤”(这句话反复出现,构成全文的主旋律),就是要有正确的观点、原则和立场,对别人的意见要有分析、有选择,不要太多地受环境的影响。文中几乎每一段都是先反后正,将丰富的例证排列组合,读来富有感召力。

3、运用对偶开头

1999年高考中,一考生拟题为《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菩萨解难》,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遥望晶莹近观纤瑕》,《点点空白 悠悠情思》,《月圆是画,月缺是诗》,《张开双臂,选择博爱》,《选择悬崖,选择新生》,理存与心,情握与手》

四、对偶在语言表达中的运用

1、某中学涛声文学社的社刊《涛声》拟增设“校园评论”的栏目,请你为栏目写一段简短的开办说明,用生动鲜明的语言表明本栏目的目的和要求。必须从对偶、排比、反复中选用1种修辞手法,不超过75字。(5分)答:

2、「2008年高考湖北卷」

8、学校筹办2008年奥运火炬传递的宣传专刊,请为此专刊拟写一个通栏标题。要求:①采用对偶句式,且上下句分别含有“点燃激情”和“传递梦想”的字样;②每句字数在15-25字之间。(4分)

上句:

下句:

3、在对联中的运用

「2004年全国Ⅰ」1.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_______________ 祖国江山好,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全国Ⅱ」2.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第一题

春晖盈大地 科学能致富

4分)

4分)第二题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2004年全国Ⅲ」3.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2004年全国Ⅳ」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

第一题

① 处处春光好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代园丁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福建卷」5.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答:下联:

「2004广东卷」 6.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

荔枝龙眼木瓜 皆是岭南佳果

「05福建」

7、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4分)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2008年高考重庆卷」

8、据媒体报道,2008年5月8日9点18分,奥运祥云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冲顶过程中,一朵白云始终停留在珠峰上空。火炬点燃不久,一道彩虹在珠峰上空出现。请以此为内容,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做一副对联。(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4分)「答案」第一题 例①树一代新风 ②大地气象新 ①树世纪新风 ②神州大地新。第二题 例: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解析」04年全国卷,福建、浙江等地卷的“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查形式斗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对联(主要是春联)的方式,实际上还是句式的仿用。春联就是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从形式上看,春联具有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的特点;从内容上看,春联凝炼集中地表达人们美好的愿望与时代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因而在抒情、叙事、议论等文章中广泛使用。这种考题考查了对偶、对仗、对联的制作常识以及表达能力。内容上有一定的开放性,自主性,但由于上下联的相关,实际上也有一定的引导与暗示。内容的积极健康,格调高昂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说明」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学习中有很多诗文名句就是对联,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对联很常见,春联、喜联、园林风光楹联等,稍微留心,不难领会。学习并制作一些对联对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2.(4分)「答案」第一题例①正气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 第二题例: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说明」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连贯、得体”,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3.(4分)「答案」第一题例:①祖国日日新 ②神州面貌新

第二题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4.本题考了对对联。对对联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有知识介绍。恐怕该题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估计命题者的本意不会在平仄上提出要求。参考答案:第一题(1)家家气象新。(2)九州桃李荣。

第二题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5.「答案」示例: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解析」这道题是体现了中国文化特点的,继承了中国传统语文学习与考试的优点。本题考查的考点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上联是个判断句式。要注意分析清楚各句子成分的词性与内在的结构,尤其合成词的要注意其内在的组合特点。主语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名词短语“爱国诚信”,这离的“爱国”是个支配式合成词,“诚信”是个并列式合成词。谓动词是“乃”。宾语是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短语“做人根本”,“做人”是个支配式合成词,“根本”是个并列式合成词。要对出下联,就必须按着上述这个结构来组织语言。参考答案所给的“求学谦虚是治学前提”这个下联是对得比较工稳的。

6.「答案」例如:月季牡丹金桂 莫非海内奇葩

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

7「答案」下联:炎黄子孙德才兼备展宏图

横批:振兴中华

8、「答案」珠峰白云含情迎圣火吉祥;碧空彩虹有心祝奥运成功。

篇6: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

阅读与写作看似无关,实则不然,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其阅读能力。阅读带动写作,写作则反哺阅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都应当予以重视,不可忽视或者轻视其中一个方面。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在基于阅读的基础上,并以此为范本,才能写出文章,借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拼音

拼音是语文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基础这也是为什么在小学一年级时,语文的主要教学目标便是教会学生认识拼音,并且学会拼音。假如学生无法顺利地对汉字拼音进行认识,那么,他们便无法有效地进行汉字的辨识,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就要在低年级时打好基础,教会学生有效地认识拼音。现在很多教师对于拼音的教学不是特别重视,认为拼音比较简单,便不会过分强调,但是这恰恰是错误的观点。拼音不仅是阅读的基础,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倘若学生连汉字都无法正确地认识,那么教师拿什么保证其他科目的学习?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教会学生汉字拼音的有效辨识。

二、语法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句子由短语构成,短语由词构成,但是在其中,则有着一定的规矩,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保证学生顺利、有效地阅读。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小学生,想要有效地教会他们语法,首先就得教会学生辨别词性,表示事物名称词、表示动作的词、修饰成分的词等等,这些都是构成语法的基本要素,然后,一个句子的基本成分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表示动作的词+修饰成分的词”,告诉学生哪类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哪种成分,就像填空一样,让学生将对应的词填入相应的句子成分中,这样,学生就可以简单地理解句子的组成了。例如,在“拉、小明、小红”三个词中,构成句子的话就需要“小明”或“小红”充当表示事物名称词和修饰成分的词,“打”则充当表示动作的词,这样,就构成了基本句子:“小明拉小红”。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很少会提到语法的概念,但是,语法的规律却是无处不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拼音的教学,还得注重语法知识的涉及。尤其是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没有教授语法知识,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就很容易出现语句不通顺等错误。

三、多阅读

多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的基础,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从中借鉴、创新,然后组建构成自己的文章。如果学生在没有阅读的基础上就直接进行文章的创作,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多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文章的整体框架,然后,在此框架上填充自己的内容,从而形成具有自己思想的文章。

四、题词炼句

在文学创作中,题词炼句是指创作者从众多的词句中选取最适合、最能够表述情感的词句构建文章内容。对于小学生而言,题词炼句就是引导学生在其知识库中,选取最能够直接明了地表达其思想和意识的词句,组成文章。在这一过程中,不过分强调词句的优美,最高的要求就是文章语句通顺,能够清楚地表达其思想。

五、多练习

想要写好作文,除了多阅读、多学习之外,还需要多练习。小学生因其理解能力受限制,其创作能力也受到影响,对于小学生写作的练习可以与其生活结合,例如,可以让学生写日记,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一天的生活。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简单词句的运用,然后,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写周记,进一步帮助学生学会词句的炼取,以防止文章出现流水账或者长篇累牍的情况。慢慢的,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命题作文,进一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只有学生两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同的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关系着学生“国籍”化教育,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从学生个体来说,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各科学习、人文素养的形成、个性的塑造和思想的健全完善。但从客观上说,语文阅读、写作能力如同我们个体的成长一样需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坚持学习精神,是一个长期学习、陶冶、浸润的过程。所以,教师只有在培养兴趣、兴趣教学、个体兴趣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化下,学生才能逐步将“教”转化为主动的、自我意识冲动的“学”,从而真正开启自我主动阅读、自我自发提升语文能力的永恒发动机。

摘要:如果说,教育事业是一幢大楼,那么,语文教学就是这栋大楼的根基。基础不好,大楼在修建和使用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故障和潜在的危险。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对于教育事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语文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关注和探究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

篇7:高考语文备考之阅读训练探究

关键词:高考;语文;阅读;训练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阅读题目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可以看出,阅读题目越来越成为考察的重点内容。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训练也越来越值得关注。从历年高考阅读题目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阅读题目得分较难。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的成绩,教师和学生要在密切合作的情况下,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归纳能力、提取题目中心的能力等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现在学生的阅读量非常少,这无疑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甚至部分学生对一些经典作品都不知道。对此,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要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下工夫。

(一)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短期内能提高的。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比如,教师应要求全体学生每周内或每个月内阅读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并在阅读后撰写读书笔记。教师则对此进行定期检查。其次,有针对性地对重点文章的解读进行解读,根据高考政治试卷的考察特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精读和泛读的习惯,并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最后,各科教师要联合起来,特别是加强政治学科教师和语文学科教师的合作,共同组织对学生的考查与培养,让学生在广泛的、大量的阅读的条件之下,为提高阅读能力做好坚持的知识储备。

(二)学生自主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是教师一方面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学生自主自觉行动。首先,学生要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与提高成绩之间的正比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阅读能力对自己的重要性,才有动力愿意为提高成绩而去阅读。其次,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应在教师引导下按时完成甚至超额完成阅读数量。再次,要遵守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能只重视阅读数量,而忽略了阅读质量。最后,要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特点、阅读特点和考题特点,寻找、归纳符合自己的特点的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

二、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一)总结、梳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

教师在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后,要对学生进行考点上的详细梳理,以帮助学生尽快积累基本知识。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共有四个模块,四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和教学重点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梳理知识点时要根据各个模块的教学任务和重点进行梳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梳理出主要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还要在运用真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所有已考考点、未考考点,让考生在训练归纳能力的同时,也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考试出题特点,甚至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押题效率。

(二)学生要主动养成归纳问题的习惯

良好归纳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生中逐渐养成。首先,学生要正确认识归纳能力提升的艰巨性,摆正心态,在平时中多加练习,不急不躁。其次,要养成良好归纳问题的习惯,比如,在阅读完文章后,学生要及时放下材料,通过快速回忆的方法在脑海里梳理基本内容。最后,通过由精读归纳到泛读归纳的渐进过程,逐渐培养自己的归纳意识和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归纳能力就会在训练中逐渐形成。

在这里,以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例来说明这一问题。2012年考察了德国作家叔本华的《论名声》,其中该文结束后的第一道考题为:“‘立功与‘立名是通向成功的两条大道,请简要分析二者的区别。”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考生不具备归纳问题的能力,就不能正确地分析出该题目实际上包含了两种含义,即一方面是分析“立功”与“立名”的区别,另一方面是“立功”与“立名”背后代表的两条道路的区别。显然,如果只回答其中的一个方面,就没有正确地对文章进行归纳,在此问题的回答上就不能得到高分。相反,如果学生在平时严格训练自己的归纳能力,就会准确地捕捉到问题隐含的信息,从而快速地找出答案。

三、提高学生提取题目中心的能力

面对高考语文试卷,教会学生寻找答题关键词是提高学生提取题目中心能力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在答题中起到重要的指点迷津的作用。比如,在材料中,经常会出现“主要的”“次要的”“基本的”“根本的”“中心”“第一”“其次”等等关键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以上关键词,因此这些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关键词”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养成利用关键词来提高摄取题目中心的能力,以进一步提高解题技巧。

查看江苏省2013年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在整个阅读题目中,非常注重对提取题目中心能力的考查。2013年的阅读题,考查了老舍的文章《何容何许人也》。该文章共考查了四个问题,其中三个问题大体上都对提取中心问题的能力进行了考查。如考查该文章的第一个问题,问:“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提取中心问题的能力,就不会发现该句话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又如,考查的第二道题目:“从交往、生活、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何容身上的矛盾现象。”在这个问题中,给出了关键词,即交往、生活、心理,只要学生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弄懂了文章,就可以很快地给出答案。再如,考查的最后一个问题:“探究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内涵。”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的找出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然后分析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才能真正的给出答案。

高考阅读训练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才能在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做好学生的阅读训练工作,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使学生在高考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德超,《思维训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诉求》[J],《语文建设》,2009(12)

2.谢德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浅议》[J],《教育评论》,2008(01)

上一篇:环保申请报告下一篇:德育培训心得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