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板墙防开裂措施

2024-05-25

石膏板墙防开裂措施(精选4篇)

篇1:石膏板墙防开裂措施

石膏板防开裂措施

一、1.(1)石膏板接缝开裂的主要原因 材料原因

骨架材料:骨架材料包括龙骨、吊杆和其他配件。如果骨架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个骨架牢固程度,是产生吊顶开裂和变形的重要原因。例如龙骨和吊杆的刚度和直线度不够,就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在释放的过程中石膏板必然会产生变形开裂。

(2)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是覆面材料,是靠高强自攻螺钉与轻钢龙骨紧密地固定在一起的,如果石膏板达不到质量要求,石膏板和龙骨之间就不能牢固地固定,当有外力作用时,石膏板接缝处会产生剪切力,导致板接缝开裂。

(3)嵌缝材料:嵌缝材料包括接缝带和嵌缝腻子。接缝带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强度。嵌缝腻子不但要求具有很好的强度、粘结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好的施工性能。如果都达不到以上性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缝。

(4)吊杆:吊杆本身弯曲,安装一段时间后,在板材的重力作用下,它逐渐被拉直,从而引起副龙骨和石膏板面层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接缝处出现裂缝。

2.(1)施工原因

施工工艺不规范,不按设计要求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板与板接口处不按要求留缝,大面积施工铺板未错缝,紧固螺钉短小或布点稀疏,嵌缝腻子胶量不足或过软,平缝、阴角、阳角不按规定贴带或包角等。都将会降低骨架整体的刚度和牢固度,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甚至造成接缝开裂。

(2)龙骨布置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擅自改变设计参数,例如随意加大龙骨、吊杆的间距、缩小材料规格小;或在有障碍物体干涉的局面空间未做过桥支架设计或支架刚度不足等,都可能引起接缝处出现裂缝。(3)没有做好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吊顶安装完毕后,随意上人,直接踩在龙骨架上,甚至踩在次龙骨上,产生振动,骨架变形发生挠度,造成接缝开裂。

3.人为因素

不言而喻是施工单位在追求最大利益的思想驱使下,擅自降低质量要求,在施工材料上做手脚,以小充大、以薄充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表现最突出的是在龙骨、吊筋、吊件上偷工减料,这些材料相对面饰材料而言,都在隐蔽工程检验范围,其隐蔽性更强,造成质量隐患也就越大,发现问题以后不易整改;在必须制作过桥支架的地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而是乱搭乱接在固定管网、设备支架、吊杆吊件上,日后设备正常运行时引起吊筋、龙骨震动,致使板面接缝开裂。

4.(1)保护措施不当

衔接工作不协调,混乱作业,相互干涉,后道工序不注意半成品与成品保护,野蛮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对已完工工程造成直接破坏。

(2)(3)灯具开孔没有保护措施,引起的天花振动而出现板缝裂缝现象。整体工程竣工交付后,由于在日常维护修理饰面内部的隐蔽管线、设备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对成品工程实施保护措施,造成龙骨变形或饰面受损,可能引起板缝开裂。

(4)板材放置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纸面石膏板较长时间或连续受潮浸湿,体积膨胀变形,安装后石膏板因自然干燥收缩,导致接缝处裂缝。

5.环境的影响

大多数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时几乎找不到影响观瞻质量的裂缝,可是过不了多久,裂缝逐渐显露并扩展开来。原因就是环境条件的变化造成的。通常施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一年四季中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可能是一恒定值。特别是在室内空调、暖气等负面效应的影响下,空气湿度降低,这种状况与当初的施工条件相比环境条件异变较大,纸面石膏板中原有的温湿平衡被破坏,板面干缩,出现裂缝。

二、1.(1)石膏板吊顶板缝开裂预防及整改措施 材料选用措施

选用轻钢龙骨骨架材料时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轻钢,选用木材做龙骨时注意含水率不超标,龙骨的规格型号应严格筛选,不宜过小。

(2)纸面石膏板质量要过关,纸面石膏板有普通型、防水型、防火型、高强度性等多种,设计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地区和施工季节选择。现在装饰市场中的纸面石膏板质量良莜不齐,使用使应选用大厂家生产的质量较好的石膏板,强度高,韧性好,发泡均匀,边部成型饱满,从材料上解决裂缝问题。

2.(1)技术措施

确保吊顶骨架始终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

基本原则吊顶骨架应按建筑物矩形短边长的1/200双向起拱。但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各个项目情况不同,如吊杆的粗细不同,材料不同,吊杆的间距不同,石膏板的厚度、层数不同。这些都将影响骨架受力后挠度的变化值。因此,在确保1/200的前提下,根据各种影响挠度的因素,适当增加起拱量。总之,要始终使骨架处于微微起拱状态,即骨架在荷载作用下具有最终挠度,仍使骨架处于起拱状态。

(2)全面释放安装过程中的内力:

首先,在龙骨的采购中,一定要购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龙骨,并经现场测试,确保龙骨的钢度。在安装过程中,检查第一根龙骨的垂直度。在荷载比较集中,吊杆间距较大的部位,要对主龙骨进行加固,风口下实行二级吊处理,吊杆长度过长的要对吊杆加设风撑或采用钢度较好的角钢作为吊杆,以确保吊顶骨架的整体钢度,不给石膏板安装留下隐患。其次,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确保自攻螺丝距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边间距为15-20mm,且深度为1-2mm。再次,龙骨支座间距的跨距按DIN标准40D布置(D为石膏板厚度)即12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500mm,9.5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为≤400mm。

(3)叠级吊顶防开裂示意图

工序:测量放线→固定吊杆→安装边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撑挡龙骨→安装面板→安装压条、收口条 重点说明:

1.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 形固定,再外贴0.8mm 镀锌铁皮。龙骨基架造型内200mm 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 型石膏板。

2.第一层石膏板与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胶。3.副龙骨间距300mm,造型边框四角需增加斜撑龙骨。

注: 针对仁恒地下室会所项目,考虑受潮变形的因素,取消上图过程二中的九厘板。

(4)吊顶转角采用整块石膏板“L”形固定

为了防止吊顶转角开裂,吊顶转角处一定要用整块与轻钢龙骨相应宽度的石膏板以“L”形固定,能错开受力点,可有效避免因吊顶重力导致的石膏板接缝开裂,并使吊顶结构牢固。

3.(1)施工工艺措施

吊杆安装。吊杆须采用冷拔钢筋或圆盘钢筋,当采用圆盘钢筋作吊杆时,使用前一定要求是合格的新钢筋且得冷拉或经调直机调直后方可使用。吊杆长度超过1500㎜时,应设置反支撑。吊杆的间距控制在1200mm以内。在施工中尽可能作到吊筋之间固定点间距相等,吊筋都应尽可能与重力方向在同一轴线上,(斜拉支撑除外)。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保证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破坏。如果遇到风管及其他管道而不能布置吊杆时,应在其管道下部布置L50×50×5角铁增强补救。角铁的间距应相应加密,控制在800mm以内。吊杆焊接在角铁上。管道两侧用L30×30角铁作吊杆与天棚底锚固。

(2)① 安装龙骨架。

装龙骨的间距必须控制在1000mm以内,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当大于300㎜时,应增加吊杆。大面积吊顶主龙骨每间距10m左右,采用两支φ10左右不同方向斜向拉力筋,以调整主龙骨横向不均匀受力,副龙骨的水平搭接必须牢固,检查时用手托顶不松动。副龙骨的搭接间隙不得大于2mm。

② 施工时必须严格按图和规范施工,不得随意加大龙骨、吊筋的间距。安装好的骨架一定要处于无应力状态(自重影响除外),要求轻钢龙骨连接件不松动,调节丝杆松紧程度一致,无虚吊、虚挂现象,整体龙骨框架规整水平。

③ 龙骨必须按规定起拱,同时避免吊点受力不均现象。覆面龙骨底边必须处于同一平面,决不能用底面挠曲的材料。需要接长龙骨时,插接部位不能安排在一条直线位置上,要合理错位。遇到土建“三缝”处,主副龙骨应全部断开,两部分自成系统,随“三缝”处留缝,留缝处用其它材料装饰。施工完后,必须进行中间验收,对查出的问题认真落实并整改后才能进行安装纸面石膏板的工序。

④ 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故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使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住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干扰。

(3)

① 安装纸面石膏板。

板接口处需装横撑龙骨,不允许接口处板“悬空”。墙面尽可能选择板长与房间高度相同的规格。如不能避免横向接缝,应错位设缝,隔墙的板横向接缝位置应错开,不能落在同一根龙骨上。吊顶横向接缝同样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② 铺设方向,纸面石膏板的强度性能与变形是依方向而定的,板纵向的各项性能要比横向优越,因此吊顶时不允许将石膏板的纵向与覆面龙骨平行,应与龙骨垂直,这是防止变形和接缝开裂的重要措施。

③ 纸面石膏板必须在无应力状态下进行安装,要防止强行就位。安装吊顶板时用木支撑临时支撑,并使板与骨架压紧,待螺钉固定完才可撤销支撑。安装固定板时,从板中间向四边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固定完一张后,再顺序安装固定另一张。板与轻钢龙骨的连接采用高强自攻螺钉固定,不能先钻孔后固定,要采用自攻枪垂直地一次打入紧固,螺钉头表面埋入石膏板纸面约0.5mm。

④ 安装双面石膏板时,基层板拼缝位置必须设置在副龙骨的正中,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一根龙骨上接缝。

⑤ 自攻螺钉固定。自攻螺钉与板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0㎜,也不宜大于17㎜,板中间螺钉的间距宜取150-170㎜.应选用有快慢功能的电钻来安装自攻螺丝。用电钻安装螺钉时,当螺帽接近板面时改用螺丝刀拧紧,以防止因不能准却控制电钻而导致石膏板纸面受破坏或螺钉帽嵌入板内太深,螺钉帽以略埋入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为宜。相邻两张石膏板固定时,螺钉不宜对接,应错开5㎝的距离,以防止使用电钻时,引起已固定好的螺钉产生振动,使其与石膏板间松动。

4.填缝腻子的工艺处理措施(1)基层板的裁口搭接边沿应倒边。倒边的要求:板面3mm成30度角。基层板与基层板之间应留5-8mm缝隙。留出的缝隙及倒斜角位置主要用来填充足够的细缝腻子,使整个天花基层连成一体。避免由于基层板之间留有缝隙,当稍有收缩或震动时引起裂纹。

(2)嵌缝要尽量晚一些,尽量让其干透后,再贴贴缝带。最好是等板全部上完后再过24小时,这样系统的内应力已得到了很大的消化,对嵌缝体的强化过程所施加的变形力就会小些。

(3)由于浆状的填充板缝的腻子干硬时体积会收缩。为避免填充后的腻子干硬收缩而引起拼缝有暗裂。要求填充腻子施工时必须分两次进行。进行第一次填缝时应用力将腻子压进拼缝里面并且压实,保证其粘贴牢固。待第一次腻子干硬后再补第二次腻子并刮平。

(4)第二次腻子干硬后粘贴网纱或牛皮纸。网纱或牛皮纸宽度在50mm~60mm范围内。待网纱或牛皮纸全部粘结干硬后才能批灰覆盖。因为不干硬当受到腻子中的水分浸泡时,网纱或牛皮纸容易产生脱落,引起空鼓及裂缝。

5.(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措施

为避免天花由于振动而出现裂缝的现象,在龙骨安装前进行主副龙骨安装施工方案确认。在装饰天花平面上规划主副龙骨的具体走向及间隔位置。保证灯具及风口的开孔位置不在龙骨位置上。减少因灯具开孔需切割龙骨所引起的天花振动而出现拼板裂缝的现象。

(2)天花的灯孔、风口、检修口的开孔工作必须在嵌缝前全部完成。消除天花因振动而出现裂缝的因素。

6.产品保护措施

天花饰面板施工完毕,如需进入天棚内检查或维修电气设备时,应用厚木板垫放在主龙骨上,禁止在主龙骨上行走、爬行。同时在检查的路线下部应用木撑撑住顶牢固才能进行检查维修。

7.“以缝治裂”控制裂缝措施

人为留缝是一种常用的防止裂缝的方法,也称“以缝治裂”。方法是人为留缝、开槽、错缝、分段留缝、大规格板面化家解成小规格板面,使石膏板的内力在板缝中释放,同时还可以把缝、槽设计成不同的纹案或跌级,使平面立体化,更具有装饰性。

篇2:石膏板墙防开裂措施

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作为非烧结成型的新型建筑填充墙体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墙体表面及装饰粉刷层裂缝、渗水,严重影响室内装饰效果和建筑质量要求。给用户心里产生不安影响,给施工企业增加大量返修工作,同时对建设单位及施工企业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结合本工程填充墙作法及装饰粉刷作法的施工经验,进行深入探索研究了以下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一.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及粉刷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砌块材料本身、砌筑工艺和粉刷工艺等三方面 1.砌块原因:

1.1砌块本身湿胀干缩。随着原材料养护方式和存放条件和时间的不同,在不同含水率时膨胀和收缩值各异,其值大小,是砌体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湿胀干缩引起变形产生的应力超过砌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力或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墙体本身产生裂缝。

1.2钢筋混凝土与砌块两种不同材料界质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界面收缩开裂。1.3不同批次的砌块强度等级和干密度不同,施工中造成混等使用的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1.4混凝块出厂时效不足,进场即投入使用。砌块或砂浆强度等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断砖上墙,影响砌体强度而出现裂缝。2.砌筑工艺原因:

2.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

2.2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下时未有停置时间,让其自然徐变沉降收缩;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局部沉陷处基坑及主体结构支承减弱,产生的徐变,使得砌体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这种附加力超过了砌体的承载力后,砌体上便会出现裂缝。尤其是120mm厚墙体,更容易发生墙体砌筑砂浆过分受力而呈破坏态势失去粘结力,造成后期开裂。

2.3砌筑时错缝搭接不合要求,形成竖向通缝;与墙柱拉结不到位或未按有关

规定设置构造柱、抗裂柱;砌体灰缝不饱满,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2.4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砂的含泥量过大,随意掺加有机塑化剂,配量计量把握不准,砂浆存放时间过长,造成砂浆现场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实际砂浆强度不足,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砌体的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3.粉刷工艺原因

3.1追求进度。砌体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表面粉刷,其出现表面裂缝的概率比砌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干燥后再进行粉刷大很多。3.2填充墙体抹灰时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3.3墙体预留施工洞口,新开管线槽等未按要求进行填补处理,引起局部开裂。3.4抹灰或成活工序控制不严,部分墙面一次抹灰过厚,抹灰层总厚度过大,引起抹灰层开裂。

二.常见裂缝出现的形成和部位

据观察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内墙填充墙上,主要为八字形裂缝、沿灰缝45º的阶梯状裂缝,还有部分竖向和水平裂缝出现在剪力墙和梁与内墙填充墙交界处,产生原因较复杂。原有施工洞处理不当形成的裂缝、抹灰层龟裂纹和电线管槽抹灰层裂缝更是无规则。裂缝宽度一般在2mm以内,长短不一。

三.针对上述填充墙体工程中开裂问题,经施工实践,学习总结得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践证明,只要措施落实到位,就能防范和减少填充墙体裂缝的产生 1.砌体工程措施

1.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程中使用的砌块,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保证混凝土砌块是合格的,能达到设计强度。

1.2使用大于28天龄期的混凝土砌块,现场堆放场地能保证砌块不受雨水侵蚀,限制上墙砌块的相对含水率(适宜含水率以断砖融水深度15~20mm为宜)。雨期施工要严格执行雨期施工规范。

1.3不同批次的砌块材料混等使用率应少于8%,尽量避免断砖上墙。

2.砌筑工程工艺:依照砌体施工规范操作,特别注意做好以下几项施工措施。

2.1严格控制灰缝厚度(取最小值8mm)和饱满度,注意砌筑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保证混凝土砌块与混凝土结构接触面部分作好填实工作,加气砖做到双面沟缝。在建筑顶层宜采用高一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以防顶层墙体容易开裂。2.2砌筑砂浆所用水泥按要求选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砂选用中砂,并过5mm筛孔,含泥量小于5%。水泥砂浆随搅拌随使用,隔置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2.3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构造连结不宜简单采用“钻孔植入”混凝土结构,拉结筋的间距尺寸必须严格控制,保证拉结筋水平进入砌体内。120mm厚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拉结筋最好采用焊钢筋网片形式,以增强与砌筑砂浆的粘结。2.4严格控制每天砌筑高度: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对120mm厚墙体更应严格控制在每次1.2m以内,并做好临时拦护,以防外力冲击。

2.5重视搭砌和留搓处理,搭砌长度不少于100mm,砌体转角与纵横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施工缝必须砌成斜搓,保证联结牢靠。

2.6为确保门、窗洞口的整体性,控制压力差引起的洞口四角斜裂缝的发生,洞口过梁及窗台板宜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且两端入墙长度不少于砖墙厚度。当外墙设置通长窗时,窗下应设钢筋混凝土压顶,压顶下应设抗裂柱,间距不大于3m。

2.7当填充墙较长时(≥3.5m),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并先砌墙后浇柱,对于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2.8砌筑时垂直缝采用满批灰法,水平缝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宜超过800mm,饱满度90%以上(外墙力争达到100%),并原浆勒缝。砌至梁板底须留空隙200mm,再将其补砌顶紧,斜顶砖的砌筑方法向两边斜顶,中间呈“▽”形。墙高少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天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天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

3.装饰粉刷工艺

3.1基层处理:事先加强安装与土建工序间的配合。管道、沟槽、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砌筑完成后,采用机械开槽,采用砌块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补槽,并加挂抗裂钢丝网进行补强处理。3.1.1去除墙面浮浆、杂物、油渍。

3.1.2用清水冲洗粉尘。

3.2用水泥细砂及108胶(配合比为1:1:0.05)抛浆打点,使墙体产生粗糙结合面。

抗裂钢丝网的挂设:外墙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设钢丝网。内墙应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的相连界面处挂网,挂网前先用1:2水泥砂浆打底,压紧压实,再钉设直径为0.5mm菱形网孔,边长为20mm的钢丝网,保证网宽不少于300mm。钢丝网在砌体一侧的固定最好采取在砌体灰缝中预留扎铁丝,减少外力对砌体的冲击。

3.3找平层施工前应将结构表面充分淋水湿润,并加强抹灰砂浆配合比控制,掺入适量微沫剂,严格控制抹灰成活工序,总抹灰厚度控制在18mm,一次抹灰厚度不超过10mm,分三遍成活。对于特殊场合抹灰厚度≥35mm时,应另有挂网等防裂防空鼓措施。

3.4加强抹灰层与饰面层联结,抹灰层成型后,待凝结前复抹搓毛面,保持一周内喷水养护,饰面层施工前可刷界面接触剂一遍,可有效防止表面开裂、空鼓。

篇3:石膏板墙防开裂措施

摘 要:本文分析了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空心砖或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体及粉刷工程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提高施工质量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开裂原因;预防措施

一、填充墙及粉刷裂缝产生原因。

(一)砌块原因

1.砌块本身湿胀干缩。随着原材料养护方式和存放条件及时间的不同,在不同含水率时膨胀和收缩值各异,其值大小,是砌体是否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湿胀干缩引起变形产生的应力超过砌块与砂浆间的粘结力或砌块的抗拉强度,使墙体本身产生裂缝。

2钢筋混凝土与砌块两种不同材料界质由于温度变化造成的界面收缩开裂。

3.不同批次的砌块强度等级和干密度不同,施工中造成混合施工的可能造成墙体裂缝。

4.混凝土砌块出厂时效不足,进场即投入使用。砌块或砂浆强度等级强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或断砖上墙,影响砌体强度而出现裂缝。

(二)砌筑工艺原因

1.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的拉结未严格按构造要求设置,未形成可靠拉结和有效约束。

2.砌筑时一次砌筑较高或砌到梁底时没有停置时间,让其自然徐变沉降收缩;建筑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局部沉陷处基坑及主体结构支承减弱,产生的徐变,使的砌体产生了附加拉力和剪力。当这种附加力超过了砌体的承载力后,砌体上便会出现裂缝。尤其是120mm厚墙体,更容易发生砌体砌筑砂浆过分受力而呈现破坏态势失去粘结力,造成后期开裂。

3.砌筑时错缝搭接不符合要求,形成竖向通缝;与墙柱拉结不到位或未按有关规定设置构造柱、抗裂柱;砌体灰缝不饱满,减弱了砌体抗压、抗剪、抗拉的能力,易导致裂缝的产生。

4.砌筑砂浆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砂的含泥量过大,随意掺加有机塑化剂,配量计量把握不准,砂浆存放时间过大,造成砂浆现场强度的离散性较大,使实际砂浆强度不足,耐久性降低,从而使砌体的受力性能得不到保证。

(三)粉刷工艺原因

1.追求进度。混凝土砌体砌筑完成后马上进行表面粉刷,其出现表面裂缝的概率比砌筑完成后静置一段时间干燥后再进行粉刷大很多。

2.填充墙砌体抹灰时未严格按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处理。

3.墙体预留施工洞口,新开管线槽等未按要求进行填补处理,引起局部开裂。

4.抹灰或成活工序控制不严,部分墙面一次抹灰过厚,抹灰层总厚度过大,引起抹灰层开裂。

二、常见裂缝出现的形成和部位

根据观察,大部分裂缝出现在内墙填充墙上,主要为八字形裂缝、沿灰缝45°的阶梯状裂缝,还有部分竖向和水平裂缝出现在剪力墙和梁与内墙填充墙交界处,产生原因较复杂。原有施工洞处理不当形成的裂缝,抹灰层龟裂纹和电线管槽抹灰层裂缝更是无规则。裂缝宽度一般在2mm 以内,长短不一。

三、填充墙体工程防开裂防治措施。

(一)砌体工程措施

1.把好材料质量关。工程中使用的砌块,应具有合格证和性能检测报告。

2.使用大于28天龄期的混凝土砌块,现场堆放场地应能保证砌块不受雨水侵蚀,限制上墙砌块的相对含水率。雨期施工要严格执行雨期施工规范。

3.不同批次的砌块材料混合使用应少于8%,尽量避免断砖上墙。

(二)砌筑工程工艺。

1.严格控制灰缝厚度(最小值取8mm)和饱满度,注意砌筑砂浆的稠度和保水性。

2.砌筑砂浆采所用水泥按要求选用,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砂宜选用中砂,并过5mm筛孔,含泥量小于5%。水泥砂浆随搅拌随使用,搁置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

3.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的构造连结不宜简单采用“钻孔植入”混凝土结构,拉结筋的间距尺寸必须严控制,保证拉结筋水平进入砌体内。120mm厚墙体与混凝土结构拉结筋最好采用焊接钢筋网片形式,以增强与砌筑砂浆的粘结。

4.严格控制每天的砌筑高度:每天砌筑高度控制在1.5mm,对120mm厚墙体更应严格控制在每次1.2m以内,并做好临时防护,以防外力冲击。

5.重视搭砌和留搓处理,搭砌长度不少于100mm,砌体转角与纵横交接处应同时咬搓砌筑,施工缝必须砌成斜搓,保证联结牢固。

6.为确保门、窗洞口的整体性,控制压力差引起的洞口四角斜裂缝的发生,洞口过梁及窗台板宜采用预制(或现浇)钢筋混凝土,且两端入墙长度不少于砖墙

厚度。

7.当填充墙较长时(≥3.5m),按设计要求设置构造柱,并先砌墙后浇柱,对于支承在悬臂梁和悬臂板上的墙体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抗裂柱。

8.砌筑时垂直缝采用满批灰法,水平缝一次铺设砂浆的长度不宜超过800mm,饱满度90%以上并原浆勒缝。砌至梁板底须留空隙200mm,再将其补砌顶紧,斜顶砖的砌筑方法向两边斜顶,中间层倒三角形。墙高少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3天后补砌;墙高大于3m时,应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5天补砌。补砌顶紧可用配套砌块斜顶砌筑。

(三)装饰粉刷工艺

1.基层处理:事先加强安装与土建工序间的配合。管道、沟槽、预埋件应在砌筑时预留或砌筑完成后,采用机械开槽,采用砌块相同材质材料进行补槽,并加挂抗裂钢丝网进行补强处理。去除墙面浮浆、杂物、油渍;用清水冲洗粉尘。

2.用水泥细沙及108胶(配合比为1:1:0.05)抛浆打点,使墙体产生粗糙结合面。抗裂钢丝网的挂设:外墙应按DBJ15—9—97要求全面挂钢丝网。内墙应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的相连界面处挂网,挂网前先用1:2水泥砂浆打底,压紧压实,再钉设直径为0.5 mm菱形网孔,边长为20 mm的钢丝网,保证网宽不少于300mm。钢丝网在砌体一侧的固定最好采取再砌体灰缝中预留扎铁丝,减少外力对砌体的冲击

3.找平层施工前应将结构表面充分淋水湿润,并加强抹灰砂浆配合比控制,掺入适量微沫剂,严格控制抹灰成活工序,总抹灰厚度控制在18 mm,一次抹灰厚度不超过10 mm,分三遍成活。对于特殊场合抹灰厚度35≥mm时,应另有挂网等防裂空鼓措施。

4.加强抹灰层与饰面层连结,抹灰层成型后,待凝结前复抹搓毛面,保持一周内喷水养护,饰面层施工前可刷界面接触剂一遍,可有效防止表面开裂、空鼓。

5.为防止外墙面开裂、空鼓和渗水,外墙面开始至饰面层应留分隔缝,间隔为3m×3m,可预留或后切,金属网、找平层、防水层、饰面层应在相同位置留缝,缝宽为5mm~10mm,嵌填高弹性耐候胶。找平层水泥砂浆宜掺防水剂,并加入一定抗裂合成纤维(每立方米砂浆掺8 mm长纤维1公斤)。防水层应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当建筑长度超过规范设缝要求时,外墙面宜采用高弹性涂料。

篇4:石膏板墙防开裂措施

关键词: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开裂;质量通病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6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8-0154-02

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在设计、选材、施工组装工艺质量监督等方面均有新的探索,愿介绍给同仁,共同探讨不断提高装饰工程质量,为社会多创建优质工程,这是我们的基准点。对装饰工程质量问题,大家都能说出其然,但对材质选用、组装方法及组装工艺标准等深层技术问题就说不出所以然,具体设计、施工应用质量通病就不那么得心应手,对难以根治的质量通病防治更是束手无策,提不出正确合理的防治方法。

我们对吊顶板开裂与不平质量通病,应采取标本兼治同步方法。吊顶开裂、不平是表面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其结构设计、材质选用、组装工艺、质量监督、成品保护和使用养护等各个环节上,对此文章就针对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开裂与不平质量通病防治谈几点看法:

1吊顶的设计问题

型材比较配套,主要结构简单定型,为此在施工中没有设计图纸,就造成组装时必然产生一定随意性,如顶部造型、管道设备、结构周边不规则及伸缩缝等,吊点布局与造型的合理连结,跨越管道补设吊点正确处置收边和各个异形位置,必须有相应资质单位设计的施工图,或细部技术处理的节点大样。要求按图施工,应有效的控制组装处置各个细部的随意性工艺,对未采用质量标准工艺的项目,将会留下不同程度的隐患。

2选用材料不标准

当前市场货源混乱,以次充好,标签混用,采购人员对材质缺乏了解,只追求断面宽度,不看是什么材质、厚度、配件规格是否符合标准、热镀锌的厚度及附着程度。其吊点采用膨胀螺栓生根多数不是标准件,市场绝大多数是冷镀锌,胀套厚度不足1 mm。尾部胀头不标准,吊杆下端螺丝杆下部分都是采用元钢筋同身套丝而成,来代替标准件螺丝。应采用标准螺丝杆热镀锌搭接焊,配标准热镀垫片和螺帽,确保稳定不下移。

3组装技术应采用不断创新的工艺质量标准

取代过去的粗活不细作,那种隐患之多随意性工艺。

①吊点布局应用设计及工艺标准。对有预埋件的吊点应按实际布点弹线验查,是否达到纵横斜向三方向成行?间距大于一米应增补吊点,如顶内有管道设备必须跨桥式单独补点,不准借用管道吊杆做增补吊点,因送风后有振动……。如采用膨胀螺栓做吊点时,应是热镀锌,其栓杆直径≥吊杆直径。如上人的吊顶应均匀加密吊点其间距,0.8 m为宜。对预应力空心板不准采用射钉,不宜使用膨胀螺栓,应采用预埋或其它工法布设吊点。各吊点必须垂直无松动,所有布点受力后不得有下移现象和隐患。

②吊杆制作组装工艺标准。应根据吊顶上人或不上人两种负荷,来确定吊杆直径。不论吊杆钢筋粗细,凡采用盘元钢作吊杆,必须经过冷拉顺直后使用,下料长度应计算好,减少不必要的搭接焊头。如吊杆上端需焊角码(角钢),应结合吊顶荷载和楼板表面强度而定,应取40~50 mm长度为宜,如过短会产生下移现象,它和吊杆焊接工艺必须成为90度,确保垂直,受拉后生根点至吊顶板面的间距绝对稳定不变。吊杆下端螺丝应采用同等直径,热镀锌标准螺栓帮焊,上下配2只螺帽和垫片,能将吊掛件定位锁死。上下各焊点长度为焊接直径的5~6倍,双面焊不得咬肉,两道防锈漆成活。螺帽应采用热镀锌。

③主龙骨组装工艺质量标准:根据吊顶面积、长短方向和石膏板缝长短走向来确定主龙骨纵横布局,组装板的长缝“必须落于通长次龙骨上”不得随意布设,主龙骨纵横走向,主龙骨吊件应组装牢稳正确,吊件开口和背侧应分别交错于主龙骨横面。是确保所有主龙骨受拉后立侧面与吊杆垂直不倾斜通长必须直。主龙骨接头不允许在同一直线位置,必须错开组装。接插件连接后必须用抽芯钉或螺栓加固,主龙骨距吊点间距不应大于250 mm,对造型部位上下层主龙骨应相互连接和沿吊顶的周边应设斜支撑,严防松动变形。

④次龙骨组装工艺标准:次龙骨分为两部分通长和短向,新部设通长次龙骨组装时接头必须错开上层主龙骨接头处,二是通长龙骨接头不允许在同一直线位置,龙骨接头组装必须稳定,应加固不留松动隐患,其加固方法同主龙骨加固工艺相同,次龙骨接头与石膏板缝也应错开组装,“内结构不留任何可移动间隙”是操作工艺指导重要技术原则,为此短向龙骨下料工差控制±1 mm以内,两端头固定支托件必须压平卡到位,调平后采用卡钳把支托件卡死,确保在安装石膏板时上自攻螺丝受顶力不向上移动。使次龙骨下水平面与石膏板背面严紧连结在一起永不松动。通常次龙骨组装间距不应大于400 mm,短向次龙骨间距不宜大于450 mm。在收边、收口等造型相接处长次龙骨长度大于600 mm时,必须设主龙骨,用吊掛件相接牢,各类检修口必须相应加固。

⑤石膏板安装工艺标准:石膏板之间通缝不应过长、过多,对克服不了的通缝应留在短向,并安装在通长龙骨上。各板缝间隙应留在龙骨中间部位,间隙7~10 mm,固定板面采用平顶沉头防腐自攻螺丝为宜,行距为150 mm,固定点距板边14 mm,钉头进入板面1~1.5 mm,不得压疏板边沿,顶涂防锈漆,用腻子抹平。如吊顶环境温差和潮湿度变化较大的环境,可设计采用9 mm双层石膏板组装,内外层的板缝必须错开安装。板缝处理是治表方式,可采用弹性好,附着力强建筑密封膏或外层加网式封带和牛皮纸。与大面积底色相式,不易产生色差。

4应建立质量监督机制,甲乙双方都应建立质量监督机构

大中型施工单位,多数经过质量认证内部应具备完整体系,并有程效控制各施工项目质量标准。设立自检互检、QC质量小组活动等制度。投资方也应建立质量控制机构,选配具有装饰工程技术含量对设计、装饰性能,施工技术工艺知识比较全面、作风正派、有责任心的人员为甲方代表或监理。

5成品保护和使用中养护

在吊顶前顶内各种管道、线路、设施应全部完工并试运行可靠后再作吊顶施工为佳,否则吊顶结构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留下很难完善的隐患。在交工后正常使用时,在顶内作检修工作,必须保护好吊顶结构不受损伤、饰面板不受损坏,业主应选配具有复合型(对装饰、维修、设备检修和运行管理)高含量有责任心的人员,才能作到设备维护到位,装饰工程效果不断完美。

参考文献:

[1] 刘良军,谭浩楠.纸面石膏板顶棚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控制

上一篇:第七届会员大会流程范文下一篇:房屋质量问题墙体裂缝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