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托固定

2024-05-14

石膏托固定(精选六篇)

石膏托固定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患者,男32例,女88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2岁;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类:A2型36例,A3型24例;B1型20例,B2型12例,B3型8例;C1型10例,C2型7例,C3型3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交通事故12例,摔倒108例,伤后就诊时间30min~5d。

1.2 治疗方法

1.2.1 复位和固定。

患侧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监测血压平稳后,取仰卧位,经骨折端行血肿抽吸同时注射利多卡因,疼痛缓解后,上肢外展90°,屈肘90°,前臂旋前90°,助手握肘部,术者3~5指握患者大小鱼际,拇指、食指把持骨折远端维持对抗牵引,以纠正重叠及旋转移位。再根据骨折类型,成角折顶,侧向推移,见腕关节畸形消失,按压骨折端及下桡尺关节,使之平整,最后疏理肌肉韧带,整复完成。根据骨折AO分型,伤后第1周,A2、B1、B2、C1型用屈腕尺偏的背侧石膏托固定;A3、B3伸腕尺偏掌侧石膏托固定;C2、C3型中立位掌侧石膏托。手法复位后立即拍X线片,了解骨折复位是否满意,不满意及时调整至满意后,告知患者若有不适随时来诊。5~7d后肿胀消退,更换小夹板固定4~6周,开始进行腕关节锻炼。

1.2.2 术后治疗。

固定后,颈腕带悬吊患肢,内服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中药,第1周复诊2次,肿胀消退者即时绑紧绷带,1周后拍片,改用夹板固定,骨折移位者改用夹板时随即手法纠正,2周后每周复诊至拆除夹板,在治疗骨折的同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2 结果

拆除小夹板后,经过1个月功能锻炼,参照根据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标准,分别从疼痛、活动范围、抓握、放射学检查方面进行评价。优90~100分,良80~89分,可65~79分,差65分以下。本文120例患者,优:46例,占38.3%;良:62例,占51.7%;可:8例,占6.7%;差:4例,占3.3%。

3 讨论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常合并有内科疾病,保守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多篇文献也证实了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4,5,6,7]。保守治疗具有简、便、效、廉的优势,容易被患者采纳。

手法复位是中医正骨的精髓,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8]。复位前,术者和助手须充分拔伸牵引,恢复桡骨的长度,采用成角折顶,侧向推移手法,并根据骨折类型进行掌屈、背伸、尺偏矫正畸形,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多次反复整复,以免造成腕部严重肿胀、骨折端光滑不稳等损伤。

早期石膏托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早期伤肢肿胀消退,避免单纯使用小夹板固定后出现伤肢肿胀时间长、手指活动受限,甚至出现挤压综合征。对于粉碎性骨折,石膏固定1周后,粉碎骨块处有纤维骨痂粘连,变不稳定骨折为相对稳定骨折,肿胀消退后,更加有利于纠正移位;此时用小夹板固定,通过加垫、夹板的挤压,可维持桡骨的高度、掌倾角和尺偏角且不再容易导致患肢肿胀不适;小夹板外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达到“动静结合”的目的,防止长期石膏固定后腕关节僵硬。

放射学的表现与腕关节功能无相关性。Young等[9],报告了25例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骨折患者,放射显示骨折对位差,但是Gartland评分功能优良率为98%。在本组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病例中,放射学上表现出复位丢失的发生率为60%,但是功能恢复良好,这也最终导致Jakim统计良好占51.7%的原因。

综上所述,手法复位早期石膏托外固定后改用小夹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具有简、便、效、廉优点,可缩短伤肢肿胀时间,即时调整骨折再次移位,减轻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沈伟,沈燕国,秦惠敏.14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5):820-821.

[2]李卫,刘勇.68例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的非手术治疗[J].广西医学,2005,27(5):668-669.

[3]Baron JA,Karagas M,Barren J,et al.Basic epidemiology of fractures of the upper andlower limb among Americans over 65years of age[J].Epidemiology,1996,7(6):612-618.

[4]马绪巍,赵英焕,史景超,等.手法复位后小夹板与石膏托联合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J].中国骨伤,2011,24(11):904-906.

[5]樊勤学,徐江波,赵喜滨,等.原发骨质疏松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骨伤,2011,24(11):898-900.

[6]扈全德,焦平裕,邵长胜,等.硬纸板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移位骨折[J].中国骨伤,2011,24(11):907-909.

[7]闫永开.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78例[J].中国骨伤,2011,24(11):909-910.

[8]宋恒平,王磊.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的要点[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7,22(12):1046-1047.

石膏托固定 篇2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3~9岁。受伤原因:坠落伤3例,摔扭伤6例,重物压砸伤3例。开放骨折2例(均为Gustilo分型Ⅰ型),闭合性骨折10例。按AO分型:A1型骨折6例,A2型骨折4例,B1型骨折2例。单纯胫骨骨折5例,胫腓骨双骨折7例;开放性骨折的2例均急诊清创缝合后以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其余均在适当准备后3天内择期手术。

治疗方法:①手术方法: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根据骨折端显露情况扩大或不扩大切口,直视下复位骨折端,以2~3枚克氏针交叉固定。闭合性骨折先试行闭合整复,复位满意者在C臂透视下以交叉克氏针固定;若闭合复位不能成功,则以骨折端为中心做3~5cm长的切口,少量剥离骨膜直视下复位,以尖嘴复位钳临时固定,斜型或螺旋型骨折以1~2枚3.5~4.5mm皮质骨螺丝钉加压固定,横断或短斜形骨折以交叉穿入克氏针固定,针尾露于皮外,闭合切口后以前后长腿石膏托外固定。②术后处理:常规应用预防感染药物1~3天,抬高患肢20cm以利消肿,术后24小时后开始足趾的主动屈伸活动,克氏针4~6周后拔除,拆线后更换长腿管型石膏固定直至骨折愈合。

结 果

随访时间6~12个月,12例骨折均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感染等并发症。

讨 论

儿童胫腓骨骨折是较常见的骨折,约占儿童管状骨骨折的15%,是仅次于股骨、桡骨及尺骨的骨折。胫骨骨折男女比例约为2:1。胫腓骨骨干骨折根据损伤情况分为闭合性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两大类。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胫骨骨折可以通过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于多发骨折,年龄较大儿童的不稳定性胫腓骨骨折、粉碎性骨折或难以复位的骨折,复位后不稳定的骨折,合并有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骨折;大部分开放性骨折,合并有多系统损伤的骨折以及浮膝损伤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固定的方式有多种选择,如克氏针、螺丝钉、钢丝、外固定架、弹性髓内钉、钢板等,各有其优缺点。根据小儿骨骼的特征、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物力学特性,儿童骨折内固定时应该尽可能的解剖复位,并用最少的内固定物保持位置,最大限度保护骨折端的血运,术后可以配合使用外固定而沒有发生骨折病的危险。由于儿童的松质骨坚硬,克氏针固定时把持较牢靠,为应用较少、较小内固定物固定骨折提供了生物学基础,因此对于有手术适应证并且年龄较小的儿童开放或不稳定的胫骨干骨折,应用闭合或有限切口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然后用辅以长腿石膏托外固定,既可以获得可靠的固定效果,又能达到保护骨折端血液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软组织损伤的目的,有利于骨折愈合和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这些均为本组临床病例所证实。

石膏托固定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8例(小夹板联合石膏组),男40例,女18例,年龄4~12岁,平均(8.1±1.2)岁。受伤距就诊时间30min~8d。骨折部位:左侧42例,右侧16例;另收集同期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组)与石膏托外固定(石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摄X线片证实为伸直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3],经临床检查无明显血管、神经损害合并症。三组在一般情况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材料准备

采用医疗市场采购的成型柳木肱骨髁上夹板,另备梯形垫、平垫、塔形垫各1块;大号树脂石膏绷带(15cm宽)1卷。

1.2.2 手法复位

患者由家属抱起坐立,患肢手掌朝上向前伸直,一助手握患肢上臂,另一助手握患肢腕部先顺势拨伸,再在伸肘位充分牵引,以纠正重叠及旋转移位[4],在纠正上述移位后,术者站在患肢尺侧,两手大拇指按在肱骨内髁,其它指环抱肱骨下部,两大拇指用力将骨折远端向桡侧推挤,纠正尺偏移位,然后,用一手大拇指继续按住肱骨内髁,保持复位,另一手大拇指移至肱骨髁后侧,尺骨鹰嘴尖上方,用力向前推挤,在此过程中,嘱助手牵引下徐徐屈曲肘关节至100°。

1.2.3 包扎固定

小夹板联合石膏组:复位满意后,将伤肢前壁置于旋后位屈肘90°,尺骨鹰嘴后上方置梯形垫1块;内侧髁部(远骨折端)置塔形垫1块;肱骨外髁上方(近骨折端)置塔形垫1块,即以4块小夹板超肘关节包扎固定,经X线检查整复达解剖复位(如对位不满意,立即重新复位),用宽树脂石膏托置前臂旋后位外固定。经检查桡动脉搏动良好,血运良好,待石膏托硬固后,以宽绷带将伤肢悬吊胸前。每隔3天复诊一次,患肢肿胀消退后调整束带,因肿胀消退致树脂石膏托松动[5],则重新将树脂石膏托塑型,第1、2周X线摄片检查骨折断端稳定情况;小夹板组:采用单独小夹板外固定;石膏组:采用单独树脂石膏托外固定。

1.2.4 功能锻练

所有患者3~4周时复查X光片,骨折愈合后拆除小夹板和(或)石膏托,行早期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练。

注:*与小夹板组、石膏组差异均显著(P均<0.05);△与石膏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1.3 疗效评定

治疗后摄X线片观察评价三组患者的肘内翻发生率及肘关节屈伸功能。参照Flynn标准[6]评定临床疗效。优: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肘关节活动及提携角均正常;良:骨折对位满意,骨折愈合,肘关节伸属活动受限<30°,提携角减少<20°;差: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内翻畸形,肘关节伸曲活动受限≥30°,提携角减少在≥2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上述治疗,本组治疗期间无一例携带角完全消失,无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及肘关节骨化性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解除外固定后,随访6个月~5年,三组骨折均愈合。小夹板联合石膏组的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的发生率、肘关节屈伸功能及临床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单独小夹板组和石膏组(P均<0.05);小夹板组与石膏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本文118例肱骨髁上骨折均为伸直尺偏型,无血管、神经损害,全部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联合宽石膏托外固定效果良好。笔者认为复位时间应越早越好,因为伤后在24h内患肢肿胀程度大多数不甚严重,无张力性水泡,便于手法整复。在整复过程中要全神贯注、手摸心会、推压得当、刚柔相济,切忌手法粗暴。

我院骨伤科传统经验用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虽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由于肘关节未完全制动,加上有些患儿不配合及患肢肿胀消退,导致小夹板松动,断端再次移位,肘内翻之后遗症时有发生。谭平先等[7]应用宽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有力的控制了远骨折端的旋转和尺偏型移位,从而降低了肘内翻的发生率。在这一经验的启迪下,认识到单用小夹板固定确实不能有效地控制远骨折端的旋转和尺偏移位;而且对骨折断端间的剪力和伤肢前臂的牵拉没有可靠的稳固度[8,9]。由此在临床实践中,经手法整复达到满意后,采用小夹板超肘关节联合宽石膏托外固定的方法,既克服了单纯用小夹板不能有效地控制远端骨折的旋转和尺偏型移位的弱点;又避免了在进行单独石膏固定的过程中导致的再移位以及单独用石膏托外固定一周后肘部肿胀逐渐消退阶段远骨折端有可能旋转和偏移的缺点[11~13]。

石膏托固定 篇4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腕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骨科创伤疾病, 是上肢最常见的损伤,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闭合复位外固定、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夹板固定。为探讨观察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2010年1月—2012年6月通过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对Fernandez分型各型骨折进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跟踪随访, 分别进行治疗后效果评价,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 (三级甲等) 骨科收治的83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的患者, 共计83例, 其中男27例, 女56例, 年龄20~89岁, 平均46.5岁。致伤因素:其中交通事故48例, 摔伤15例, 高处坠落9例, 其他11例。根据Fernandez分型, I型骨折44例, Ⅱ型骨折18例, Ⅲ型骨折11例, Ⅳ型骨折7例, Ⅴ型骨折3例。入选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 腕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且经X线或CT明确。排除标准:20岁以下、病理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给予2%利多卡因做腕部局部浸润麻醉, 再行复位和固定。具体操作如下:麻醉起效后, 取肩外展90°位, 助手一手握住拇指, 另一手握住其余手指, 沿前臂纵轴, 向远端牵引另一助手握住肘上方做反向牵引。经3~5 min充分牵引后, 术中用指腹触及骨折端, 以相反方向作用力使骨折尽量达到平整, 同时用例行“掌屈、尺偏”复位以恢复掌倾角及尺偏角, 经移动式X线机透视, 骨折复位满意后, 以石膏托固定, 必要时联合掌背侧石膏夹托固定, 肩腕吊带悬吊。复位后注意观察患侧肿胀程度, 手指有无活动及感觉异常。于固定后立即、3 d、1周、2周复查X线了解骨折有无移位。若有移位, 则再次进行复位。如固定可靠, 则每2周复查X线直至骨折愈合。当X线见骨折端有连续性骨茄通过时, 拆除石膏, 逐渐进行腕关节的功能康复。

1.3 随访及观测指标

随访主要采用电话随访、病历记录、预约来院复查的方式。复查时常规行尺桡骨 (包括腕关节) 标准正侧位数字化X线摄片, 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及掌倾角、尺偏角。关节功能按Dienst等[1]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优, 外形正常, 功能完全恢复, 无疼痛;良, 外形轻度畸形, 功能恢复, 无疼痛或外形正常, 腕关节活动度接近正常, 无疼痛;可, 外形轻度畸形, 仍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无疼痛;差, 外形畸形明显, 有一定的功能障碍, 时有疼痛。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93例患者获得平均17.8个月 (11~40个月) 随访。Fernandez分型I型骨折骨折愈合率93.2% (41例) , Ⅱ型骨折66.7% (12例) , Ⅲ型骨折27.3% (3例) , Ⅳ型骨折14.3% (1例) , Ⅴ型骨折0.0%。术后I型骨折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Ⅱ、Ⅲ、Ⅳ、Ⅴ型骨折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关节功能按Dienst标准评定, 优良率分别为:I型骨折95.5%, Ⅱ型骨折50%, Ⅲ型骨折18.2%, Ⅳ和Ⅴ型骨折0.0%。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损伤之一, 约占所有前臂骨折的74%, 发生率占急诊骨折的17%, 男女比例为1∶4[2,3]。桡骨远端骨折是指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 cm以内的骨折。从解剖学的角度看, 桡骨远端是松质骨与密质骨的交界区, 有时低能量暴力亦能导致骨折, 尤其好发于老年人, 因年老导致的骨质疏松引起。Kanterewicz等[4]总结, 认为桡骨远端骨折与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桡骨远端骨折不仅可作为骨质疏松的临床指正, 也是再发髋部骨折的警示信号。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 该研究基于对损伤机制的理解, 故采用Fernandez[5]的观点, 将桡骨远端骨折为5种类型:Ⅰ型骨折是关节外干骺端折弯骨折, 如Colles骨折或Smith骨折。该类骨折的特点是关节面的完整性未被破坏, 通过复位后骨折端容易形成嵌插, 不易发生再次移位, 固定可靠, 适合采用保守治疗, 如手法复位石膏托或小夹板固定等方式。张家红等[6]通过对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发现非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 其远期的疼痛和功能指数与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基本相同。Ⅱ型骨折是关节内骨折, 由剪切应力所致, 这些骨折包括Barton骨折及桡骨茎突骨折;Ⅲ型骨折是由压缩性损失引起的关节内骨折和干骺端骨质嵌插, 包括复杂的关节骨折和桡骨Pilon骨折;Ⅳ型是桡腕关节骨折-脱位时出现的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Ⅴ型骨折源于高速度损伤, 骨折常导致关节面广泛粉碎并累及骨干, 甚至波及尺骨远端和腕部骨质。对于Ⅱ、Ⅲ、Ⅳ、Ⅴ型的损伤, 共同的特点是关节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尤其以Ⅳ、Ⅴ型最为严重, 为不稳定骨折, 常常需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冯建书等[7]76例桡骨远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得出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 应优先选择T形钢板内固定手术方法, 而对于稳定性骨折患者这两种治疗方法均可采用。

目前, 随着近年来骨折固定理念由以往的机械力学AO思想向着生物力学BO的理念转变, 许多学者支持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即可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魏璟璟等[8]通过对478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临床跟踪调查, 认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疗效是满意的。

通过对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经验总结, 我们认为该法有如下优点: (1) 方法简单, 无需特殊设备, 患者易于接受; (2) 一般不需住院, 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 (3) 固定后手指可以立即活动,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4) 避免了手术的二次创伤及再次取出内固定物的困难。同时我们认为该法同样有以下不足之处: (1) 闭合复位, 主要是通过经验及复位的感觉, 对于关节内骨折难以达到解剖复位; (2) 对非Ⅰ型骨折治疗后的效果不够理想; (3) 一部分医生不进行麻醉即开始复位, 疼痛难以忍受。该研究通过总结83例病例分析, 发现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对于治疗Fernandez分型Ⅰ型骨折的疗效是可靠的, 而对于非Ⅰ型骨折的疗效欠佳, 增加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困难。陈家顺等[9]认为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配合中药薰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好, 方法简单, 易于掌握, 经济实用。DiazGarcia等[10]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治疗策略的系统评价中发现, 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后1年的腕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是保守治疗组中关节内骨折的比率较少。

综上所述, 在临床工作中应当慎重选择固定方式。对于Fernandez分型Ⅰ型的桡骨远端骨折, 可以并应当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的方式治疗, 而对于非Ⅰ型的骨折, 尽量避免该法治疗, 而应当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参考文献

[1]Dienst M, Wozasek GE, Seligson D.Dynamic external fixation for distal radius fractum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7 (338) :160-171.

[2]Fitzgerald RH, Kaufor H, Malkani AL.骨科学[M].邱贵兴, 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2006:303-304.

[3]周海涛, 项舟, 梁新刚, 等.掌侧与背侧钢板固定关节外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9, 25 (1) :22-24.

[4]Kanterewicz E, Yanez A, Perez Pons A, et al.Association bewteen colls, fracture and low bone mass:age-based differences in postmenonpausal women[J].Osteoporos, 2002, 13 (10) :824-828.

[5]Fernandez D L.Fractures of the distal radius:operative treatment[J].Instr Course Lect, 1993 (42) :73-88.

[6]张家红, 何继业, 王栋梁.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和非手术疗的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2012, 6 (2) :318-321.

[7]冯建书, 付强, 闫世杰, 等.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26) :5123-5125.

[8]魏璟璟, 谭宗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 2011, 23 (4) :54-55.

[9]陈家顺, 吕德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薰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7) :149-150.

石膏托固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220例, 纳入标准: (1) 排除桡骨远端关节面破坏及粉碎性、开放性骨折等明显移位者, 患者病情未达到开放性手术治疗的程度; (2) 无常见内外科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 排除心、肺、肝、肾有严重疾病者以及不能配合检查者; (3) 患者及家属同意治疗, 配合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男60例, 女50例;年龄46~68 (55.3±1.7) 岁;对照组男57例, 女53例;年龄45~69 (55.8±1.6) 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接受骨折手法复位, 复位成功后研究组患者首先用小夹板在骨折处的尺骨、桡骨间隙、掌侧与背侧放置分骨垫对腕关节进行固定, 4个夹板均需超过腕关节;然后石膏托固定腕关节于掌曲尺偏位, 石膏托需超过肘关节及腕关节, 并保持前臂旋后位;根据骨折处疼痛程度和血运情况及时复查, 定期拍摄X线片以判定骨折愈合情况。对照组患者行外支架固定, 根据患者骨折情况调节支架牵拉力度。2组患者术后均行手指屈伸、握拳、分指、拢指及肩肘关节活动和屈腕、伸腕等练习, 每2周复查X线片,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决定腕关节屈伸活动量, 术后6~8周拆除石膏、小夹板及外支架。

1.3 评定标准

1.3.1临床疗效:

依据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程度、症状改善和功能恢复程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痊愈:患者腕关节运动良好, 影像学检查为骨性愈合, 且无并发症;改善:患者症状缓解, 腕关节运动改善, 影像学检查见骨折端愈合较好, 未见严重并发症;无效:患者腕关节不愈合, 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 可有并发症的发生[2]。总有效率= (痊愈+改善) /总例数×100%。

1.3.2腕关节功能评价:

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功能评价。根据患者腕关节有无畸形、畸形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指标分别进行主观和客观评分:优:0~2分, 良:3~8分, 可:9~20分, 差:>21分[3]。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愈合时间和临床疗效

研究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腕关节功能评价

研究组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8.18%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并发症

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病, 是一种不稳定骨折, 当合并关节面破坏及粉碎性、开放性骨折时通常采用切开手术治疗, 但临床上此类骨折多为闭合性骨折, 此时较容易进行手法复位, 复位后非手术治疗便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保持有效的整复位仍是非手术治疗的难点[4]。

外支架固定[5]是一种相对损伤较小且定位较精确的固定方法, 固定后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而随时调整牵拉固定力量, 最大限度的提高治疗的机动性, 但通常配合切开手术才能更精确定位固定区, 同时其固定的稳定性欠佳, 配合切开手术钢板固定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小夹板外固定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骨折的传统方法, 具有创伤小, 费用低, 手法成熟等优点, 临床应用较广泛, 但不能对前臂进行旋前位、旋后位的固定, 易在固定后出现移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导致骨折畸形愈合。石膏固定虽能对骨折上肢的前臂进行固定从而避免旋转的发生, 但不能有效对骨折处进行固定, 因此也易造成骨折的畸形愈合[6~8]。本研究将小夹板与石膏固定相结合, 充分发挥这两种方法的特点, 小夹板对骨折处进行有效固定, 石膏托对整个前壁进行运动限制, 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骨折处的愈合。

然而联合应用也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 小夹板固定的机动性受石膏固定影响, 使得根据病情调整小夹板的松紧变得更加困难, 同时石膏固定对患肢的压迫也会增加溃疡、僵硬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如何改进石膏固定使得小夹板固定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并减少石膏固定的压迫作用, 仍是临床工作需要攻克的重点。

摘要:目的 探讨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固定与外支架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20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所有患者接受骨折后常规治疗和密切护理, 研究组采用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外固定治疗, 对照组使用外支架固定治疗。治疗后随访312个月, 比较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研究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总有效率和腕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高于对照组 (P均<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小夹板联合石膏托在治疗非开放型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时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小夹板外固定,石膏托固定,外支架

参考文献

[1] 徐新毅.小夹板联合石膏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观察[J].当代医学, 2012, 18 (16) :47-48.

[2] Rausch S, Klos K, Stephan H, et al.Evaluation of a polyaxial angle-stable volar plate in a distal radius C-fracture model-a biomechanicalstudy[J].Injury, 2011, 42 (11) :1248-1252.

[3] 张雄辉, 肖智春, 王爱明, 等.小夹板和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伤, 2010, 23 (8) :578-580.

[4] Zhang QL, Zhu XD, Li GD, et al.Treatment of type C3 distal radius fracture resulted from high-energy injuries by volar plate in combination with external fixator[J].Chin Med J (Engl) , 2009, 122 (13) :1517-1520.

[5] 方耀忠, 陈顺贤, 赖智民, 等.外固定架与夹板固定配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10) :1640-1641.

[6] 李欣.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5 (10) :92-93.

[7] 陈峰, 汪阳.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轴向压缩的桡骨远端骨折[J].重庆医学, 2012, 41 (34) :3601-3602.

石膏外固定的护理 篇6

1 石膏外固定前伤肢皮肤应清洗干净

石膏外固定前伤肢皮肤应清洗干净, 如果有伤口, 要更换敷料。换药贴胶布时, 要纵行放置, 避免环形粘, 以免伤肢肿胀形成环形勒紧影响肢体静脉回流, 造成伤肢末端血运障碍。在行石膏外固定前, 要根据患肢的长度, 铺好石膏绷带, 内垫的棉花要薄厚均匀, 准备了纱布绷带, 温水。

2 行石膏外固定时要暴露出手指, 足趾

行石膏外固定时要暴露出手指, 足趾, 以便观察伤肢远端的血运, 感觉和活动情况, 不需要固定的关节要给予暴露, 充分活动, 以免影响关节的功能。患肢石膏要固定在肢体的功能位。石膏凝固前, 不能用手指托或按压, 以免引起石膏局部向内突起压迫皮肤。为了换药方便, 伤口部位的石膏要在凝固前开窗。

3

石膏固定后患肢抬高有利于血液循环, 促进静脉回流, 减少肢体的肿胀

4 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患者

仔细观察肢远端的血运情况, 皮肤颜色, 皮肤温独感觉和肿胀的变化情况。观察指甲, 趾甲毛细血管充盈度。如果发生患肢剧痛, 皮肤温度及颜色改变, 感觉减退, 可能是石膏压迫引起的缺血表现, 应及时报告医生, 以便早诊断早处理。

5 没有固定的关节要充分活动

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的关节行伸屈功能练习。下肢骨折患者8周后嘱患者撤掉石膏, 拄双拐下床不负重活动, 逐渐由双拐改为单拐, 直至弃拐行走。

上一篇:胆囊动脉出血下一篇:文字/手写体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