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

2024-04-29

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精选6篇)

篇1: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

小农水项目(一周)现场情况 一、五方村

1、一标段

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

3、三标段

现场原材料短缺(砼砖),暂停施工

4、四标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

5、五标段

现场已完成部分沟渠放线及基槽开挖,未开始砌筑,现场原材料短缺(砼砖)

二、绵河村

1、一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整改及时到位,整改后沟渠线型不错

2、二标段

沟渠压顶厚度局部未达到设计要求,沉降缝局部虽留设但未及时嵌缝

3、马保泉

沉降缝嵌缝料宽度小于渠墙厚度,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

三、合结村

1、一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局部沟渠线型不顺直

3、夫子堰

施工进度推进顺利,砌筑工艺不错

四、同义村

1、一标段

多条沟渠线型不顺直,整改不及时,整改效果未达到设计要求,渠墙填土压实度不够,部分已完成渠道几何尺寸(宽度)小于设计值,沟渠压顶局部出现裂缝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线型不错

五、共和村

1、一标段

沉降缝嵌缝料宽度小于渠墙厚度,部分沟渠局部压顶厚度小于设计值,线型不错

2、二标段

/ 2

沉降缝虽留设但未及时嵌缝

六、双瓦村

1、一标段

部分沟渠局部沉降缝留设但未及时嵌缝

2、二标段

砌筑灰缝不均匀、饱满,部分沟渠几何尺寸(宽度)小于设计值

3、泉堰标段

施工单位对现场进行勘测,发现泉堰现有积水和淤泥量大,未开始施工

4、高标准一

现场已开始放线,土地平整

5、高标准二

现场已开始放线,土地平整

七、红社村

1、一标段

现场施工进度推进顺利,砌筑工艺良好,沟渠线型顺直

2、二标段

砌筑工艺比较好,线型不错

八、原材料送检

截止12月17日施工现场只有绵河一标、绵河二标、双瓦二标、同义一标、红社一标、红社二标、五方三标,五方五标、绵河马保泉、同义二标和双瓦泉堰11家施工单位送检,但只是把(砂子、水泥和石子)送检,砼砖未送检

九、施工单位反应的问题

1、沟渠渠墙设计有坡度要求的压顶是否按设计图示要求施工 2、2型农渠是否按设计图所示先做沟底后砌渠墙,目前多数施工标段都是先砌渠墙后做沟底

2013年12月17日

/ 2

篇2: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

(2012年3月9日)

同志们:

今年我区的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已进入最后攻坚迎检阶段,由于建设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敢闯敢干的高昂斗志,精诚团结,通力合作,自加压力,奋力拼搏,扎实推进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圆满完成2011年度小农水建设任务,顺利迎接省、市的检查验收,同时努力做好下一个三年(2013-2015年)小农水项目的前期规划和争取立项工作。

一、关于小农水的实施我谈四点看法

一是建设内容。要优先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最亟需,群众要求最迫切,施工条件好、投资少、见效大的项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高效益。二是建设标准。在遵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同时,要从本区实际出发,以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现实需求和可行性,合理确定和正确掌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既不能搞超出经济发展水平、缺乏推广价值的形象工程,也不能因陋就简,用不了几年又得重来。要根据各自的发展水平,尽快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标准,正确引导资金使用方向。三

是建设管理。重点县建设,既要抓好工程建设,更要注重建立管护机制,要从产权、事权、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主体、管理主体、采取什么方式管理等问题,积极推行“先建机制,再建工程”的模式,加快工程建管体制与机制创新,切实落实管理主体和责任主体,健全规章制度,保证长久受益。四是建设监管。重点县建设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主,点多面广分散,单项投资小,相当多的项目无法按基建程序、按“四制”要求实施,难以监管。区水务和区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小农水建设的监管,从工程质量和工程资金上加强管理和指导,确保质量合格,资金合理。

二、关于下一步小农水项目规划立项前期工作

一是认清形势,抢抓机遇。2012年,水利发展迎来了新的良好机遇,去年中央专门就水利改革发展出台的一号文件,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重点县项目已作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重要建设内容,其数量和规模也将随之增加和扩大,我们要抓住和用好水利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超前做好重点县项目下一个三年(2013-2015年)争取工作。二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重点县项目前期及争取工作涉及的部门多、任务量大,还需大量的协调和决策性工作,区水务局抓紧向政府做好汇报,要尽早成立领导小组,为项目前期及争取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科学规划,保证质量。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编制质量的好坏

将直接影响到能否在竞争中获得立项资格,还影响到获得资格后建设实施的效果。大家要对小农水项目的政策和办法认真理解、深刻体会,做到弄清疑惑,学到精髓,科学转变规划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切实提高建设方案的编制质量。

篇3: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

关键词:临邑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与管理

一、项目概况

临邑县隶属德州市, 位于鲁北平原、李家岸大型引黄灌区范围内。全县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是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县和山东省重要的蔬菜基地。临邑县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区位于临南镇的于庙干沟以北、李家岸引黄总干渠以东、王书干沟以南、104国道以西的范围, 涉及28个村, 14685人, 规划面积4.86万亩。项目区位于临邑县南部, 地处临邑、济阳、齐河三县交界处, 南距济南45km, 北距临邑县城12km, 属引黄灌溉区, 引黄总干渠纵贯项目区, 是德州市和临邑县的南大门, 104国道纵贯南北, 项目区公路四通八达, 临盘采油厂三矿坐落其中, 交通便利, 位置优越, 资源丰富。项目区建设完成低压管道灌溉节水工程21处, 小型灌溉泵站21座, 共4.86万亩, 埋设PVC管道327.57km、玻璃钢管道37.42km, 疏浚排水沟144.6km, 配套建筑物78座, 其中:新建生产桥6座、涵管桥32座、维修桥梁40座, 成立5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二、小农水建设工作经验

1) 强化组织领导。临邑县政府成立了临邑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临政办字【2010】21号) , 全权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与协调。项目启动前, 我县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项目建设开工前, 我县与重点县建设各相关单位层层建立责任制, 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 落实到具体人员, 做到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临邑县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2) 严格考核, 建立奖优罚劣机制。我县将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列入年度综合考核范畴, 实行“一票否决”制。因工作不积极, 影响项目进度的, 或责任心不强, 造成工程质量低劣的, 该单位不能参与评先树优;对于工作积极主动, 对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作出突出贡献或成绩明显的, 给予奖励。通过落实考评, 最大限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促进了项目实施。3) 做好舆论宣传。在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标语等多种形式, 对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县建设的政策、措施、工程施工、资金整合以及成效进行宣传和报道。一是在各级媒体发表多篇稿件。二是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专题片宣传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建设情况。三是根据有关要求, 在工程项目区和相关村庄对工程内容进行公示, 共设立公示牌21个, 接受农民群众和社会监督。4)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为提高临邑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标准, 真正发挥工程效益,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地埋分体式给水栓、超声波流量监测设施、变频器恒压供水系统、土壤墒情监测设备、无人监控设备等。

三、小农水建设管理措施

1) 农民用水协会成立及运转情况。临邑县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建设之初, 成立了临南镇才庙供水协会、临南镇马呈黄供水协会、临南镇马坡供水协会、临南镇宁寺供水协会、临南镇双庙供水协会, 并在县民政局进行注册登记。研究出台了《协会财务管理制度》、《协会灌溉管理制度》、《协会工程管理制度》、《用水组灌溉管理制度》等制度和办法, 明确协会的职责范围和各用水组职责分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邀请协会会员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 同时动员项目区受益群众积极投工投劳, 参加到工程建设中来。工程建成后, 农民用水协会负责各辖区内的水量调度、流量监测和水费的收缴;负责工程维护和管理, 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负责组织管道及设备管护;积极为用水户提供与灌溉有关的技术、咨询服务。协会管理采用用水协会+小组的管理模式, 用水协会管理灌区内泵站、管道及配套建筑物, 用水小组管理给水栓等设施。

2) 积极推行水价改革。按照财政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和水利部《水利工程供水生产成本费用核算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 结合2011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试运行情况, 县物价局、水务局以临价发【2011】1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终端水价进行了测算。工程费用由管理费、大修费用、日常维护费、提水费用、其他费用和流动资金组成。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终端水价为0.3元/m3, 低压管道灌溉工程水价0.36元/m3, 滴灌工程水价为0.628元/m3。现代农业小麦产业项目所涉及5个农民用水者协会, 全部执行此水价。水费的收取、管理和使用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负责, 水费征收实行按方收费, 一票到户, 专项用于灌区的建设与管理, 水费节余部分, 连年结转, 连续使用, 做到水价、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定期公示、规范使用、民主理财, 促进了用水者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

3) 产权移交。临邑县在推行小型农田水利体制改革的同时制订了临邑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产权移交方案, 明确将21处低压管道灌溉工程的产权在工程完工后, 移交给临南镇才庙、马呈黄等5个灌溉供水协会, 分别签订了产权移交协议书。

四、小农水建设成效

1) 社会效益。临邑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建设工程, 总投资3575.26万元, 工程受益面积4.86万亩。该项目实施后, 新增灌溉面积0.8万亩, 恢复灌溉面积1.2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2.36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86万亩, 新增节水能力840万立方米, 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768万吨, 农民人均增加165元, 有效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山东省临邑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实施后, 可使临邑县的水资源合理配置, 有效利用, 并且可以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 有利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 从而带动农业种植业和耕作技术变革, 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促进经济作物加工业的发展, 极大的解放农业生产力;另可使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丰收有保障, 粮食满足程度、保障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农民人均收人增加;将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将有利于改善并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将有利于促进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 促进社会安定;同时, 在保障农民健康、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扫除文盲率等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 该项目的实施, 不仅可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而且可以促进当地社会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发展, 保障社会稳定, 改善生态环境, 社会效益显著。

篇4:漯河市强化小农水项目资金管理

2010年以来,河南省临颍县、舞阳县、郾城区先后被纳入河南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该市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吹响了前进的号角。2010—2012年,漯河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入资金14809.8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6000万元,省财政投入5600万元,市财政配套1380万元,县财政配套1160万元,群众自筹669.88万元。同时,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资金整合平台,整合新增千亿斤粮食、农田井电通、道路村村通工程、生态林建设等项目资金6904.2万元,实现了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效应。通过三年建设,漯河市重点县建设共新增灌溉面积7.86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4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26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44万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32万吨。各重点县项目区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

为了将小农水项目实施好,漯河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全力支持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把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列为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台账,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在及时下拨中央和省级资金的基础上,狠抓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采取目标责任制、县政府承诺、市政府督办等有效措施,确保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地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

二是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市财政、水利部门组织有关人员成立督导检查组,定期分赴项目县区进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督促指导县区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在资金使用管理上,严格实行县级报账制,直接对施工单位支付,减少了中间环节,确保了及时支付,防止了资金被挤占挪用,确保工程资金安全使用。同时,充分发挥投资评审作用,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有关程序,健全项目实施目标责任制等各项制度,规范运作,狠抓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制,坚持公开公正,程序透明,对项目资金、工期、施工单位、责任人等具体内容全部公示,接受群众社会监督,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进行。健全过程管理机制,量化目标任务到每项工程,明确分包领导、负责人员,明确工作推进台账。着力在“管”字上下功夫,加强工程监管,规范施工程序,强化质量验收,努力使工程建一处、成一处,及时发挥效益,保证了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按时完成。

四是明晰产权,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工程建成以后,由财政部门监督,水利部门移交给当地村民委员会,并由三方签字盖章履行相关手续,签定了工程项目移交表,把项目移交给项目区村委会,工程所有权也随之归村委会所有。

篇5: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

1.1 财务管理

在区财政局设立项目建设资金的专户存储, 区财政局根据开工合同及监理与甲方审定之后的动工进度表支出项目款。建设款项按照财务审计制度的规定, 项目建设资金一定要保证专款专用, 并且财政、审计部门要按时审计。

1.2“四制”管理

西吉县的小农水项目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 县内生态移民项目建设方案与移民安置区安排项目之一。根据相关水利项目建设内容管理的要求, 在固原市西吉县内, 西吉县水务局属于工程建设部门, 承担整个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程建设要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的程序管理规定, 严格实行“四制”管理, 即招标投标制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合同制管理以及建设监理制管理。

2 项目运行期的管理

2.1 运行期管理

2.1.1 管理措施。

管理模式及具体分工, 本项目管理采用参与式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也就是把专业管理当做主体, 受益户、村及乡一起加入的管理形式。

2.1.2 管理制度。

本项目借助群管管理制度和专管管理制度, 统计并上报用水户规划, 蓄水池以及以下的配水管道、维护管理等工作由群管组织负责管理, 田间蓄水池、干管道和支管道等主体工程的水量调度及运行管理由专管组织负责管理。

2.1.3 诸级组织的责任。

水利管理所责任:确立水量调度规划及项目运转规划, 定期上缴项目运转折旧费、电费及别的花费, 收取各用水协会的水费, 调节各用水协会之间的关系, 确立项目养护规划, 工程运行水费价格按照工程投资进行核算。

用水督查组责任:为了确保受益区用水户的受益均衡, 要督查管理包括管理及维修在内的主体;督查政府限价及农民用水协会价格的审核;督查水管部门是否工作服务到位。

农民用水协会监事会责任:在水价标准、运行管理、水务公开、用水制度、收费制度等方面对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监督、检查, 达到对农民用水协会宏观调控的目的。

村农民用水协会责任:贯彻、落实水利部相关的大政方针政策、水利方面的法律法规等;大力推行预购水票措施和“一票、一费”制度, 处理好用水户之间的矛盾, 管好、用好水利设施, 确保项目安全运行, 全方位地引导管理主体, 制定供水规划。

2.2 运行管理措施

西吉县水务局成立由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等单位按分工协作组建的项目建设办公室, 全面负责项目建设, 担负全过程管理即前期准备、资金管理、资产核定、交付、项目组织实施和工程验收等, 项目建设质量监督单位是宁夏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中心。

项目构建及监管历程里, 全方位实施社会公示制、统一采购及招投标制、款项报账制、构建督查制、监管职责制等“五项”措施。在宁夏水利厅进行的技术指导下, 从而保证了示范区项目顺利实施。为了使建设管理有章可循、更加细化, 承担工程建设具体管理工作的项目办公室制定了《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管理细则》。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要全面推行“五项”制度 (管理责任制、建设监理制、集中采购和招投标制、社会公示制和资金报账制) 。项目建设严格实行四项制度即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制、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建设项目合同管理制。为了使工程预期完成, 项目法人对项目应加强管理。首先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要有资质, 进行充分论证设计方案;其次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有实力, 对工程施工加强管理, 严把质量关, 决不能使用“三无”产品;最后做好竣工验收的工作整理和资料收集。

2.3 收支水费管理

水费根据按方收取的模式, 采取“终端水价制”的标准。农户统一到中心水管所缴纳水费, 水费按照两条线即缴纳、支付执行, 用水部门将水费返还, 由中心管理所依照缴纳的水费, 根据实际比例返还。用水部门根据农户所缴水费开的票据, 来拟定用水计划, 并把计划上报给中心水管所, 配水计划由中心水管所统一调配。

摘要:西吉县水务局作为葫芦河灌区小农水工程建设单位, 依法通过组建项目法人, 来组织实施这项工程。工程建设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

篇6:湘阴县小农水项目范文

一、坚持“三个创新”,着力提高项目管护水平

(一)坚持规划创新,增强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莒县始终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坚持用创新规划引领建设与管理。一是推行“一站到底”的建管理念,即在每个项目区配备一名专职技术人员,对工程的野外勘察、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建后运行管理环节实行一条龙式的全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以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工程建设管理的连续性。二是创新实施两大建设模式,即水库地势高、宜自流的则利用水位压差发展自压节水灌溉;项目区地势较高,不能自流的,则通过建设高位蓄水池的方式,利用风光互补发电提水技术,将水源地的水提到蓄水池,发展自压节水灌溉工程。三是坚持两个对接原则,即项目建设与乡镇农业特色产业规划有效对接,项目建设与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无缝对接。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订最佳规划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二)坚持科技创新,增强项目建设生命力。坚持以科技创新提升工程质量,不断增强小农水建设项目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一是注重自主技术的升级。根据管理实际,对自主研制的出水口闸阀室进行升级改造,将单扇方门改为双扇双开圆门,在阀门拉杆上安装了导向装置,既提高了阀门开关的方便程度,又增强了对阀门的防盗、防冻保护。二是注重新技术引用和推广。采用的自动化信息控制平台通过蓄水池液位控制系统、GPRS远程水泵供水控制系统、太阳能电磁阀管道供水自动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灌区自动供水、分区管理的无人化管理模式;采用的移动式塑料外壳水表,解决了常用铁壳水表质量重、易生锈、使用不方便的问题;采用的第三代风光互补发电提水系统,可自动调整水泵提水量,实现了电站发电效率的最大化;采用的无井房射频卡控制系统,对用电量进行计量控制,用户只要在用户卡内充入用电量即可对水泵控制使用,实现了无人值守、自动化管理。

(三)坚持管理创新,构建项目管理长效机制。莒县紧抓被确定为全国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县的有利机遇,把小农水项目建后管理作为深化体制改革的切入点,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探索实施了以一个平台、三方联动的“1+3”管护新模式为主导、以“三个到位”为保障的管护运行机制。

一个平台就是成立了“莒县水利116服务热线”指挥中心,实行24小时值守,根据热线电话内容,分类办理,及时解决群众的诉求。

三方联动即建立以“莒县清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心”为载体、以农田灌溉合作社为依托、以农村水管员为基础的管护模式。维修养护中心通过建立“物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标准化考核”的“四化”管理机制,主要对管护难度大的小农水项目进行维修,农田灌溉合作社和水管员主要开展小农水项目的日常管护和巡查任务。

“三个到位”,即:首先是管护主体明确和服务到位。2013年度项目区成立了4家农田灌溉合作社,配齐了29名水管员。在此基础上,实行“三制”管理以提升水管员的规范化服务水平。第一是“三统一”制,县水利局于今年专门为全县每位水管员统一配备红色马夹、太阳帽和必要的维护工具,实行“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持证”。第二是现场培训制,对工程运行管护环节中的技术操作流程,特别是对闸阀室开启、管道进排气阀操作、出水口水表装卸等关键部位,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进行演示和培训,并组织水管员到管护运行较好的龙山项目区等地进行观摩学习。第三是服务监督制,在所有出水口闸阀室不仅喷制了灌溉服务热线,还新增添了监督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关于服务质量方面的意见,办理结果当天反馈。其次是管护经费到位。县政府出台了《莒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完善的资金投入机制。县财政安排237万元设立水利工程管护专项资金,其中小型水库管护资金118.5万元,按照小(Ⅰ)型水库每年每座1万元、小(Ⅱ)型水库0.5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乡镇按相应标准予以配套。同时,加强水利工程改革回收资金管理,对依法收取的水费以及承包费、租赁费等收入,实行村财镇管,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优先用于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最后是激励机制考核到位。县水利局、财政局出台了《莒县农村村级水管员管理考核办法》,根据考核结果,去年共发放工作薪酬8.2万元,解聘了3名考核不合格的水管员。

二、强化“双监管”,着力规范项目建设行为

(一)实施项目立体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

一是抓工程建设环节监管。积极推行县乡村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在县乡技术人员抓好质量监管的同时,选聘项目区内有代表性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质量监督员,项目区水管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有效地解决了分散施工监控难的问题。创新实施内部督查制,县水利局成立了由内审办、督查室组成的工程督查小组,不定期地对在建工程监理、施工、监测单位的履职在岗情况进行督查,督查结果作为业绩评价的依据。

二是抓管材质量监管。成立了莒县水利管材质量检测中心,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液压试验机、落锤试验机等专门管材检测设备,对管材进行随机抽检,共抽检管材16批次,其中发现不合格管材5个批次。对抽检合格的方可进行安装,并对所有进地管材均标码“莒县专供”;建立管材诚信手册,供应单位在诚信手册中出具诚信承诺书。工程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在诚信手册上填写企业业绩信息表,诚信情况作为下年度管材采购的依据。

三是创新群众参与评价与验收方式。一方面,发放工程建后群众满意度调查表,对工程建设各环节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对征集的建议,根据工程建设情况,积极进行整改。另一方面,邀请项目区内群众代表参与工程验收,验收方式由专家验收转变为专家与群众联合验收,群众意见作为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

(二)实施资金全程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秉承“财政资金分配到哪里,财政监管就跟踪到哪里”的理念,强化监管机制,完善监管模式,加大对小农水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一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月审月促”,将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县财政局内部审计范围,重点审计监督拨款程序是否合规,拨款手续是否完善,资金拨付是否及时,资金使用是否合理,项目档案是否齐全,借力财政内部监督实现监管关口前移。二是实施全过程跟踪评审。建立了概(预)算评审、过程审计、决算审查的资金监管新模式,财政参与预算编制审查、项目建设进度审核、工程决算审核,根据评审意见拨付资金,实现了边建设、边监督、边评审、边拨款。其中2014年度的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决算实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评审机构、项目法人四方会签,确保工程决算结果真实、合理、有效。三是完善县级报账制。进一步简化流程,加快资金拨付进度,资金拨付实行国库集中支付,项目资金直达建设单位,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报账审核过程中,注重项目单位财务管理,基建类工程推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四是实行信息化监管。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监管信息平台,目前,县、乡、村专项资金监管信息做到了互联互通,基本实现了“账务远程监控、资金全程监管、信息公开透明”的信息化监管。

(作者单位:山东省莒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上一篇:写争论的初一优秀作文下一篇:不稳定因素处置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