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2024-05-15

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共11篇)

篇1: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对口协商会议主持词

李守才

各位委员,同志们,现在开会。经县委同意,县政协召开这次对口协商会议,主要是对口协商加强幼儿园的监管工作。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县政协主席李友成同志,县政府李卫东县长,县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全体成员,我们还专门邀请了教体局、公安局、住建局、卫计局、民政局、工商局、安监局、食品药监局、交警大队、消防大队、蒙阴街道等有关部门、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和感谢!

幼儿园监管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作,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158所,从业人员1300多人,在园幼儿人数达21995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幼儿园建设管理教育工作,连续三年投入一亿多元,建设3万平幼儿园(12处),公办幼儿园已成为主体,公办幼儿园入园人数占60%。社会各界和委员们也高度关注,县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有10名委员关注幼儿园监管工作,提出对入园幼儿进行体检,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加强全县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等提案,根据年初县委县府两家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县政协2016年协商工作计划》的安排,前期,县政协科教文卫体委会同县教体局等单位,对全县幼儿园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一个简单的调研报告,并专门召开了县政协科教文卫体全体成员会,进行了讨论修改,今天也印发给大家,供大家发言时参考,希望大家根据各自部门的工作特点,结合全县幼儿园监管的实际。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我们将根据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和李主席,李县长的讲话精神,形成一份高质量的协商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参考,进一步促幼儿教育工作。

今天的对口协商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一是通报前期调研的情况,二是听取大家的建议和意见,三是请李卫东县长讲话,四是请李友成主席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请科教文卫体委崔西堂主任汇报专题调研的情况。

第二项请有关部门和街道的负责同志发表意见和建议。第三项,欢迎李卫东县长讲话。第四项,欢迎李友成主席讲话。刚才,西堂主任简要汇报了调研的情况,参加会议的部门和街道负责人认真发言,很有见解,也反映出职能和乡镇很关心关注幼儿园的建设管理工作,也做了大量工作。李县长也对学前教育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布局调整,二是加大师资建设,三是监管缺失问题抓紧开专题会落实整改。李主席也讲了三方面的意见,一是肯定成绩,正视存在问题,二是堵疏结和在规范上下功夫,三是部门联动,加强监管。会后根据主席和县长的讲话精神和大家提出的意见,专委会抓紧完善调研报告,提交主席办公会。散会。

篇2: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李守才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家庭幸福的希望。学龄前儿童入学问题是事关民生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监管工作,推进全县学前教育有序发展,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县教体局等单位的配合下,先后到蒙阴街道、常路镇和县城的部分幼儿园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召开对口协商会议,共同研究论证,现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县幼儿教育的现状(一)全县幼儿园情况

截至2016年5月,全县共有幼儿园158所,在园幼儿21995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2%。其中公办幼儿园83所,占幼儿园总数的52.5%;在园幼儿12962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58.9%。民办幼儿园75所,占幼儿园总数的47.5%。在园幼儿9033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41.1%。具有办园合格证的只有县直5处幼儿园和乡镇12处中心幼儿园,乡镇村办园全部以小学附设的形式存在,由各乡镇中心小学统一管理。民办幼儿园中原有审批注册的3处幼儿园去年已到期,按照山东省新出台的登记注册管理办法,目前还无法按照正常程序审批注册。其他民办幼儿园均无办园合格证。

(二)全县幼儿教师情况

全县现有公办幼儿教师124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124人,其中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76人;年龄30岁及以下的58人,占46.8%,46-50岁的14人,占11.3%,50岁以上的18人,占14.4%;学历中专及以下的10人,占8%,专科39人,占31.6%,本科及以上的75人,占60.4%。

全县现有非公办幼儿教师1222人(含公办幼儿园教师528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258人,占21%,其中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130人,占10.6%;年龄30岁及以下的705人,占57.7%,46-50岁的48人,占3.9%,50岁以上的19人,占1.6%;学历中专及以下的542人,占44%,专科595人,占48%,本科及以上的85人,占8%。

二、全县幼儿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领导重视,强化组织管理

近年来,县里调整充实了学前教育领导小组,明确了蒙阴学前三年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定期研究解决学前教育改革、发展以及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体局成立了学前教育教研室,负责行政、教研等方面的工作。各乡镇(街道)也都成立了学前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辖区内学前教育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在各乡镇(街道)中心小学设立了中心幼儿园,小学校长是法人代表,幼儿园园长是小学领导班子成员。目前全县中心小学办园成为办园的主体,全县公办幼儿园共有83处,小学附设幼儿园就有81处。2015年底我们县又出台了第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建设。

(二)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每年教体局与幼儿园签订安全稳定责任状,对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原则,要求各单位严格执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安全责任制度,并通过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抓管理,人人抓落实,形成了“自查—督查—整改—强化”的安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幼儿园安全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

(三)加大投入,全力支持园所建设

在县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财政按照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全县标准化幼儿园及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积极筹措资金,实行以奖代补。为了督促工程进度,财政部门按工程形象进度4:4:2的比例,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到2015年底,9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已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同时为了解决城区幼儿园建设相对滞后于人口增长速度的问题,县里规划了城区幼儿园的建设项目(在一小西校区附近新建一处20个班级规模的幼儿园,蒙城中学小学部改扩建成幼儿园),对于小区配套幼儿园县政府也将出台相关政策。

(四)预防为主,狠抓安全管理。

教体局从日常管理入手,严格幼儿园安全工作管理,建立健全日常自查整改制度,在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活动的基础上,组织检查小组,深入到各园开展安全工作检查,进一步指导安全管理工作。尤其加强了对消防安全、宿舍管理、食堂卫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隐患和管理薄弱环节的排查。每次的检查结果都有记录、有台帐、有明确处理意见。

三、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无证幼儿园难监管

县城只有5处幼儿园有办园合格证,多数民办幼儿园随意性强,安全隐患多,园舍设施、房屋安全,设施配备、保教人员等方面不具备办园条件,没有获得教体局办园许可,属私自办园,部门难监管。一旦出现学生人身、食品安全事件,办园者不具备承担事故责任的能力,将导致学生家长走进投诉无门,维权无路的尴尬境地。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我县从事幼儿教育的非公办幼儿教师:学历偏低,中专及以下的幼儿教师占百分之四十四;从事幼儿教育的年限较短,从教五年以下的幼儿教师占百分之六十一;大都没有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只占百分之二十一。受编制限制,公办幼儿教师配备不足。

(三)餐饮卫生状况堪忧

多数民办幼儿园厨房没有许可证,仅有少量人员有健康证。大都没有条件设置专用清洗间、粗加工间、库房等区域,卫生配套设施不齐全,缺乏专用消毒装置,餐具消毒不到位,卫生不达标。所用食品原料在新鲜程度、营养价值和安全卫生等方面得不到保证。

(四)消防安全隐患大

城区和乡镇家庭作坊式的民办幼儿园,多数通过在临时租用的民房或自有住房内办园营业。有些场所房屋破旧、空间狭小、居住密集,多数没有消防通道,消防设施配备不齐,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五)接送幼儿车辆问题多

多数民办和一些乡镇幼儿园接送幼儿的车辆多、乱、杂,存有车况差、超员超速、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现象;一些幼儿园附近缺少明显的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标识,存在较大交通安全隐患。

(六)城区幼儿园的建设步伐跟不上城市扩展的速度近年来,随着蒙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蒙阴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渐扩展,而县城公办幼儿园只有5处,可谓凤毛麟角,造成城区民办幼儿园有50多处遍地开花,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规范学前教育监管的建议

(一)对全县幼儿园进行全面摸底整顿

政府组织教体局、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县幼儿园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对已经开办的幼儿园进行严格审核,符合办园条件的教体局要及时发放办园许可证;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限期整改,对经整改仍然不能达标的幼儿园坚决取缔。对新申请成立的幼儿园,各有关部门务必严格审核,切实把好“入门关”,为全县幼儿园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二)建立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教体局作为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和相关职能部门、乡镇(街道)政府密切配合,建立健全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既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不定期对幼儿园进行监督检查;又要加强彼此间的协调配合,健全监管责任体系,共同责任,共同承担,彻底消除责任盲区,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保证学前教育健康运行。

(三)明确幼儿园管理第一责任人

乡镇(街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辖区内幼儿园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幼儿园的安全监管和清理整顿责任。幼儿园开办者是幼儿园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同主管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健全、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消防治安等管理制度,与学生家长签订协议,建立学生信息通报制度和学生交接制度,建立健全各类安全事故、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等其他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机制。

(四)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

教体局作为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要严格办园审批,牵头做好幼儿园的规划、监管。

食药监局抽检幼儿园食品,建立监督检查档案,对幼儿园开办者、厨师等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

县卫计局对幼儿园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监管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等的指导管理。

公安部门对幼儿园安保等方面加强管理。

县消防大队对幼儿园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督促指导幼儿园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配足配齐消防器材设施,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县交警大队同有关部门加强幼儿园学校周边道路,重点区域交通信号灯的配备完善,负责加强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县安监局参与幼儿园安全检查,进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民政部门负责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其他相关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在部门职责范围内对幼儿园履行相关监督管理职责。

(五)加强接送幼儿车辆管理

有关部门一要严格检查接送幼儿的车辆是否符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二要严格检查车辆驾驶人的驾驶资格;三要严格检查随车照管人员是否职责明确;四要通过明察暗访和路检,查看是否有超员超速、酒驾醉驾、无证驾驶、临时调换司机等违规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幼儿交通安全护航行动,对接送幼儿的驾驶人、车辆建立档案,确保接送幼儿的车辆年检合格率达到100%、GPS安装率达到100%。

(六)将全县幼儿园教师进行核编定岗

每年从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一定数量的公办教师充实到各级幼儿园。制定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为非公办幼儿教师办理保险、评聘职称。积极组织幼儿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举办的培训和在职学习,提升幼儿教师学识、学历水平,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队伍建设。

(七)在县城扩建幼儿园

建议在县城区内新建12-15个班级规模的幼儿园10处,以缓解城区内公办幼儿园不足的现状,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规划的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建设,建好后交教育行政部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

(八)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充分利用校刊、广播、校园网络、演讲、征文等形式,宣传安全教育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积极开展安全培训、组织学生参加紧急疏散、逃生演练、遇险自救等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自救自护能力;切实优化幼儿园一日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扩大安全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效改善校园安全环境。

篇3: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安监总应急[2008]62号

通知要求,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有关中央企业,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明电[2008]15号) 精神, 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加强应急管理结合起来,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 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参与隐患排查治理。

通知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针对自身安全生产实际情况、生产工艺特点和隐患分布情况,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和应急组织机构、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演练、保障应急救援装备物资, 确保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煤矿、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要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尚未建立或不具备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的企业应与具有资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签订救援协议。各生产经营单位要针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 及时整改, 制定措施和预案, 并适时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演练, 检验预案, 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协调机制, 增强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锻炼队伍, 增强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改进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水平, 全面提高应对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篇4: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关键字】招投标;监管;思考;建议

一、当前招标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陪标现象:由于现今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从“计划”为中心转移到以“项目”为中心。一些部门滥用权利,将建设工程内定给某些施工单位中标,其他单位只是陪衬;或者是投标人之间进行串标,相互约定提高或压低投标报价,而获取中标资格,使招投标成为徒具形式的空壳,无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承包单位转包问题:“转包”现象的存在是現今“豆腐渣工程”存在的一个根源。有的企业中标后,直接转包或违法分包给其他单位,从中收取管理费,以包代管,而对工程质量、安全不从事管理、不负责任。这种转包的现象,使得一些资质不够,没有施工经验的企业,进入施工现场,为质量安全问题埋下隐患。

(三)评标办法不够科学,专家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标办法,以至于有些单位,单纯着重报价高低,且整个评分方法重定性评分,轻定量评分.专家评标水平和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四)招标代理机构的行为有待进一步规范。

二、当前招投标监管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述违法违规行为和不规范现象的产生,除了政府职能存在错位、越位、缺位,还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及其招投标的体制设定存在缺陷有关,同时也与多年招投标活动中形成的社会“潜规则”有关。

(一)设定了多个监管主体是造成多头监管的根源。国家和省上对招投标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明确,但在实际操作中,各部门为维护各自利益,相继出台部门规章,这是造成多头监管,依法扯皮,各自为政的根源,随即带来监督部门的缺失与监管工作的缺位。

(二)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和处罚的力度欠缺。一是纪检、监察机关和招投标监管机构只对招投标程序和结果进行监管,使招投标管理的后续监督出现真空,借资质、非法转包、擅自变更合同和工程内容等未能得到有效的制止。二是审计监督严重滞后,监督范围过小,审计整改难。目前,由于项目审计未提前介入,从而导致有的工程投用多年仍未决算,审计整改落实难。三是对违规行为的处理处罚也只有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罚款、取消一定时期内参加投标、评标的资格;刑法对串通投标罪量刑也较轻,最高也只有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违规违法者的震慑力不够。

(三)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招投标工作存在难点。从法规上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等监督招投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细则。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歧视性条款较难把握,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越位和缺位时有发生。当前扩大内需灾后重建和移民工程,国家投资项目占绝大多数,各相关部门代表政府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经验,加之现有的建设体制,项目法人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法人,它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委托代理人,他们有法律上提供的弹性空间,在执行公务(选择招标代理、资格审查、评标、定标)时,仅有道德的约束,来指导他们为所服务的机构决策。经济学上有个理性人的假设,当他们能以极小的风险(体制设计给他权力,法律提供弹性空间)获得个人利益较大的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存在领导不干预,经办人员干预;项目业主不干预,招标代理人干预的状况,结果是造成国家投资的浪费。

三、对改进和完善现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培训班和向领导干部发放提醒函等形式,普及招投标相关知识和纪律规定,增强各地各部门依法招投标的意识。

(二)修订完善制度。现行的招投标制度由于其形成和推广较快,其薄弱环节和漏洞显而易见。按照制度设计结构合理、调适有度、流程规范、救助有效要求,应当立即着手对现在已经显现的制度弊端和漏洞加以修改规范。尤其目前中介机构违法违规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建议省上尽快出台招标代理机构监管暂行办法,有针对性提出违规防范措施和惩罚规定。强化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结合的监管作用。

(三)强化统一监管。有关法规将招投标活动的监督管理划归各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这种行政监督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导致招投标管理出现政出多门、政令不统一、管理边界不清,管理职责交叉、缺位越位和管办不分离等种种弊端的出现,降低了招投标管理制度监管功能,导致公共资源招投标交易管理缺少了权威的、统一的管理和统一处置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此,建议像湖北省那样建立一个超越现行部门界限能够统一行使行政监督权的机构。

(四)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市场禁入。一方面,按“程序不减,周期缩短”的要求,将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贯穿于招投标、合同签订及合同履行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中。另一方面,加强对开标、评标工作的监督,保证招投标活动公开、公正、公平进行。将规模以上项目全部纳入市开标评标中心,实现公开化,确保开标资料完整如实地提供给评标专家;评标室实行评标全过程录音录像监控及通讯屏蔽隔离,监管人员通过监控室对评标活动实行单向监督等。

(五)创新工作方法,防止串标围标行为发生。一是改进报名方式。汉源实行的双报名点取得较好成效,应在全市推行,探索网上报名方式,尽量减少人为设置门槛,增大竞争性。二是坚持基本帐户制度。三是强化财政评审作用。

篇5: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社会医疗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了防范基金风险,堵塞管理漏洞,我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医保监管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独立医保部门设置,成立医疗保险办公室。医保办成立以后,重新梳理并修订了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将日常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立并逐步完善医保监督长效机制。

2、为切实保障医保基金规范合理使用,严格开展医保管理,落实医保相关制度。医保办每月按出院病人数的**%比例抽查出院医保病史约1000份,覆盖全院所有住院科室。对非常规检验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是否严格掌握适应症,同一住院周期内重复检验检查的合理性,是否实行非针对性套餐式检验检查等行为进行督查。检查发现问题每月汇总反馈科室,督促临床科室对存在问题的落实整改,并将检查结果运用到科室月度考核及绩效考核中。分管院长每个月都会在院周会上对医保办督查情况及时进行通报。

3、完善工作机制、开展专项治理。由医务部牵头,多部门参与,开展了规范医疗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首先让临床科室按照督查要求进行自查,在科室自查基础上,院领导带队,对全院临床科室进行现场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科室即知即改,并且落实到科室考核。并且希望借此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4、加强医保政策宣传,结合国家新政实施,医院在院内多处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医保办定期完成微信推送以及医保简讯,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年初医院邀请市医保专家来院进行医保政策培训和案例解读。通过宣传和培训,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强化法制意识,规范医疗行为。

5、完善医保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医保监管的信息化建设,新系统使用后将对医疗行为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对医保进行标准化、信息化管理,系统具备医保规则的提醒、审核、预警、拦截以及数据汇总统计分析等功能。

通过上述措施,做到技防与人防相结合,对医保实行无死角监管。对于违反医保“五合理”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篇6: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清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0年5月

农村是食品药品流通消费使用的重要市场,又是农产品种养的源头、食品加工的产地,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最基础、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近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给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前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一)药品监管网络逐步健全。药品监管部门组建以来,深入开展药械市场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械行为,狠抓药品生产、流通、销售、储存、使用各环节规范化管理,建立起了规范有序的药械市场。在农村,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药品“两网”(供应网和监督网),为农村群众安全用药提供了保障。

(二)食品安全监督更加有力。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建立了从农产品种养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体系,加大了食品安全保障力度。特别是《食品安全法》的正式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监管职责,为食品安全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越来越大。随着食品药品产业发展,食品药品监管责任越来越大,特别是近年来发生的问题乳品、问题疫苗、问题药品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更加认真履职,创新监管,提升效能,确保安全。

二、当前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存在问题

(一)在农村食品安全方面,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较薄 1

弱,农产品种养源头滥用化肥农药现象未得到有效遏制,农村食品药品供应渠道还不很规范,食品小作坊整治难度大,制售假劣食品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农村红白喜事、学校食堂等集体用餐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二)在农村药品安全方面,售假违法行为时有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通讯、邮政等手段,找“盲区”、钻空子,规避打击;部分药品零售企业认证后规范管理意识下降,存在为贪图蝇头小利违规经营、违法经营的现象;乡镇卫生院存在设备短缺、人才缺乏,药品使用管理不规范等现象;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等影响,农村药店发展存在一定困难;农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意识不够强。

(三)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方面,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体制需进一步理顺。目前食品安全仍由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分段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局承担组织协调、综合监督职责,存在部门交叉监管、多头监管的弊端,需进一步理顺监管体制。二是药品安全监管手段亟待加强。目前药品监管存在检验检测设备缺乏、监管手段有限,技术支撑难以体现等问题,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一)要建立标准生产、绿色无害的农村食品药品产业体系。要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引导农副产品的无公害深加工,争创国家注册商标、驰名品牌、名牌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品牌认证。各监管部门要立足职能,加大对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监管指导,促进绿色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要建立从源头-加工-流通-消费环节的绿色食品通道,切实保证农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要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的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体系。一要强化政府责任。县、乡政府要进一步增

强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投入,定期督查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强化、领导上得力。二要落实部门责任。要建设以“四条保障线”为核心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即由农业部门负责的初级农产品安全保障线,由质监部门负责的加工食品安全保障线,由工商部门负责的市场流通食品安全保障线,由卫生部门负责的餐饮食品安全保障线。要通过建设四条保障线,构筑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实现农产品的源头安全检测和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等环节监管的全程覆盖和有效管理。三要搭建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网络。要依托农村药品“两网”(药品监督网、药品供应网),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两网”体系,切实加强对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食品药品监管网络。四要开展有效监管。各监管部门要围绕重点环节和品种,采取专项整治、联动执法等形式,着力打击食品药品制假售假行为。要严厉查处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没有基本质量保证措施、产品标准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使用非食品原料和滥用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以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等问题。要全面检查药品经营企业执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情况,规范农村药品渠道秩序,保障农民用药安全。

(三)要建立多元供应、源头保障的农村食品药品现代流通体系。一要积极引入现代流通体系,既搞活农村食品药品供应网络,活跃农村经济,使农民群众用上品种丰富、价格实惠的食品药品,又从源头上规范供应渠道,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二要以 “千乡万店建设”工程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小超市、大连锁”和“超市进乡村”的发展,促进农村食品流通。三要加快农村药品供应网建设,延伸农村药品供应网点,鼓励有资质的药品批发企业参与药品配送,促进药

品配送的全覆盖,从源头上保障药品安全。四要推进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药库规范化建设,改善药品储存条件和设施环境,强化人员培训,增强法律和专业知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五要将符合条件的零售连锁药店逐步纳入“新农合”定点参保单位,有效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平抑药价,惠及于民。六要引导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从业行为,提高管理标准。

(四)要建立预先防范、快速反应的农村食品药品应急处置体系。要建立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置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能力。要加强食品卫生和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建立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系统,对农村学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食堂要重点监测。要针对农村红白喜事聚餐多、地点分散的特点,防止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建立群体性聚餐报告、登记、备案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实现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报告和处理,实现对目标人群的及时有效救治。

篇7: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关于做好化肥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工作的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化肥生产供应加强价格监管工作的通知》(X府办发[2005]26号)和XX市物价局《关于化肥运杂费的通知》(X市物[2005]4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化肥供应和价格监管工作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做好化肥供应工作

化肥是粮食中的“粮食”,化肥生产供应和价格稳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化肥市场供应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严格执行国家的化肥价格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农民负担,将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落到实处。各化肥经营户,特别是县农资公司,要从多方组织货源,切实保证县内化肥需求。

二、严格执行国家的化肥价格政策

(一)尿素

1、市外生产尿素从出厂到零售最多不超过三道经营环节,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7%。其中:第一道环节生产厂到XX市铁路沿线批发企业的综合经营差率原则上不超1%,最高不超过1.5%;第二道环节为XX市铁路沿线批发企业到XX县农资公司批发仓库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3%;第三道环节为县农资公司批发仓库到各乡镇零售点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2.5%。

2、市内生产尿素从出厂到零售最高不超过两道经营环节,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5.5%。其中:第一道环节为生产厂到县农资公司批发仓库的综合经营率最高不超过3%;第二道环节为县农资公司批发仓库到各乡镇零售点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2.5%。

3、各环节的综合经营差率包括银行贷款利息、管理费、仓储费等流通环节发生的间接费用,不包括直接运杂费。

(二)碳铵

全市碳铵生产企业生产的碳铵出厂中准价格480元/吨,允许上浮10%,最高不超过528元/吨,下浮不限。从出厂到零售最多不超过两道经营环节,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8%。其中:第一道环节为出厂到县农资公司仓库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4.5%;第二道环(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节为县农资公司仓库到各乡镇经营点的综合经营差率最高不超过3.5%。省外碳铵可根据实际情况视到站价为出厂价,其经营环节、综合经营差率同市内碳铵相同。综合经营差率所包括的间接费用同尿素相同。

(三)作价办法

对尿素、碳铵批发零售环节实行差率和最高运杂费管理。具体公式如下:

尿素(碳铵)批发价格=出厂价格×(1+综合经营差率)+直接运杂费。

尿素(碳铵)零售价格=批发价格×(1+综合经营差率)+直接运杂费。

全县运杂费价格由县价格主管部门具体明确。

(四)鼓励化肥经营企业减少中间环节直销农民,严禁同城化肥批发企业之间相互倒手货源,各化肥经营企业必须严格执行规定的综合经营差率,严禁层层加码,哄抬价格。化肥生产厂家驻县的经营企业,不得在未将化肥送至乡镇零售经营点的情况下,在化肥出厂价的基础上加综合经营差率进行销售,变相提高化肥出厂价。

三、加强化肥市场的检查和监测

县物价、农业、工商、质监、公安、供销、税务等部门要按照国家规定,依法开展对化肥市场的监督检查,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一是对化肥经营者的价格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依法从严查处不执行国家政策以及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行为;二是严厉打击经营假冒伪劣化肥、发布虚假化肥广告等各种坑农害农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县物价部门要对化肥价格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办,并加强化肥价格的监测,对违反国家政策规定的典型案件予以曝光。认真做好化肥价格专报工作,发现化肥市场价格异常被动,立即上报。

篇8: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在规划制订、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要结合当地实际, 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 细化部门职责, 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 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要督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制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 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进行查处, 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落实监管任务

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的服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督促生产经营者认真执行安全间隔期 (休药期) 、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加强检验检测和行政执法, 推动农产品收购、储存、运输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进货查验、质量追溯和召回等制度。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指导, 统筹推进审批、生产、经营管理, 提高准入门槛, 畅通经营主渠道。加强宣传和科普教育, 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 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切实担负起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要坚持绿色生产理念, 加快制订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 加大质量控制技术的推广力度, 推进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充分发挥其开展标准化生产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给予支持。强化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后监管, 坚决打击假冒行为。

四.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

各地区要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的要求, 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工作, 涉及的职能等要及时划转到位,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认真落实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职责, 强化畜禽屠宰厂 (场) 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其落实进厂 (场) 检查登记、检验等制度, 严格巡查抽检, 坚决杜绝屠宰病死动物、注水等行为。切实做好畜禽屠宰检疫工作, 加强对畜禽防疫条件的动态监管, 健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长效机制, 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有关规定,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

五.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严厉查处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案件, 切实解决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突出问题。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 加大案件查办和惩处力度, 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 严惩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曝光有关案件, 营造打假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监督抽查, 深入排查风险隐患, 提高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模式。

六.提高监管能力

要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加强工作力量, 尽快配齐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整合各方资源,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实现各环节检测的相互衔接与工作协同, 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特别要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 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以及承担相应职责的农业、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机构要落实责任, 做好农民培训、质量安全技术推广、督导巡查、监管措施落实等工作。

通知出台后, 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就《通知》出台的意义和《通知》的重点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

《通知》的出台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决心。《通知》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出发, 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通知》的印发, 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常抓不懈的决心, 影响深远, 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 必将对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印发《通知》是落实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重要举措。此次印发《通知》, 就是要在地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建立部门间无缝衔接工作机制, 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化水平, 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通知》再次强调了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属地管理责任。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 要求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 明确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等措施。这些具体措施的出台, 对于提高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推动监管责任的落实, 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知》提出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机制。《通知》从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机制出发, 按照农产品生产经营链条, 从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包装标识、准入准出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制度的建立必将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 使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跃上新的台阶。《通知》强调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通知》的印发, 有利于推动各地、有关部门树立绿色生产理念, 统筹好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摆到与数量安全同等重要的高度, 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通知》明确要求加强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 这些具体要求为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定了重点, 为职能的顺利调整和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通知》强调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治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必将得到有效控制, 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也将得到切实保障。

《通知》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通知》对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 为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指明了方向。

篇9: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一、目前实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模式与成效

按照上级的有关安排和统一部署,目前毛李镇的财政管理模式:一是本级预算资金“乡财县管”,即“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县乡联网。”二是“以钱养事”专项资金合同管理,即日常服务费的人头经费及保险按劳务合同兑现,重点项目资金按项目合同管理。三是惠农补贴资金专户管理,即据实申报,专项办理,专款专用,“一卡通”直达个人账户。四是农村财务资金村财镇代理,即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五是其他资金归口管理,即隶属关系属乡镇的乡镇财政管理,属县直的县直部门垂直管理,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所有资金,县财政国库集中统一收付。

以上财政管理模式的实行,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以完善乡镇财政体制为抓手,加强了预算管理,理顺了县乡分配关系,提高了财政管理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二是以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为手段,通过严格票据管理,实行“以票管收”,从源头上规范了收入行为,遏制了乱收费,为农民负担不反弹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务管理机制保证。三是以资金管理为载体,实现了镇、村干部工资直达个人账户,惠农资金直达农户“一卡通”,日常经费按月均衡拨付,社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项目资金直达商品或劳务供应商,偿债资金直达债权人,有效避免了镇、村违规使用资金,确保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与镇、村机构正常运转。四是以债务锁定为红线,遏制了镇、村及单位的新增债务发生,从根本上控制了举债,防范和化解了债务风险。五是以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完善了财政资金监管体系,为财政资金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

二、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尽管从上到下都很重视财政资金监管,各项措施也很得力有效,但具体到乡镇一级来讲,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涉及乡镇财政监管的财政专项资金门类较多,工作复杂,监管很难到位,作用难以发挥。其主要表现:

一是事前监管缺失。目前,尽管乡镇本级财政资金有规范的预算管理与“乡财县管”,但从财力来讲是处于保运转、保稳定状态,也就是说用自有预算资金安排专项支出很少,因此,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上级。当前除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由镇、村申报外,其他各项财政专项资金从什么渠道来、金额多少等,乡镇毫不知晓,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客观上导致了乡镇财政在财政专项资金事前监管上的先天性不足。

二是资金效益不高。目前,除关系民本民生的各项涉农补贴资金外,其他项目资金基本是靠镇、村申报项目争取而来,虽项目有严格的审批与监管,跑项目养人、靠项目度日的现象还是存在。即是好多资金都是用于项目建设,但也有由于管理水平与配套资金等原因而形成的“半拉子”与“豆腐渣”工程,资金使用效益十分低下。

三是监督技能有限。有的项目资金监管需要招投标或政府采购,从施工合同的签定、项目施工的监管等,对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很高,这对乡镇财政来讲是一个新课题。加之财政所人员本身又少,派不出专人跟班工作与学习。

四是监管约束力差。当前,乡镇财政对专项资金的监管不具有处罚权,缺乏约束力。比如,项目竣工后,乡镇财政要对项目工程的基建财务决算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准确性等进行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处理却又不具有处罚权。同样,在处理个人虚报冒领财政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乡镇同样面临尴尬境地。

五是动态监管缺乏。这点主要表现在到人、到户的补贴资金发放方面,由于该项资金类别多、涉及面广、季节性强,加之财政所人手少,客观上给动态监管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每当忙季,总是只能满足于上新数据,对于审核、更正,更新、纠偏总是应接不暇,反应迟钝,导致有的新数据上了,旧的网络原样,进而发生人头经费人死了钱照领不误,与补贴同名、同号(身份证号、存折账号)的重领现象。

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资金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要加强乡财管理,创新管理模式。当前的乡镇财政资金,门类较多,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势在必行。但从实际改革与工作来看,权力在上收,人员在调用,这势必有点影响乡镇财政的作用发挥。因此,首先要调整管理办法,加强乡镇重心。其次,要创新管理模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管理,是当前财政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管理的难点、重点。尤其是有的项目涉及上下监管、行业与部门监管,加之技术性等问题的交织,很难割清监管主体责任。为此,建议实行“划分类别、分层监管”办法管理。具体来讲:一是按项目建设单位的隶属关系划分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项目,像镇、村项目就可为直接管理项目,卫生院、学校项目就可为间接管理项目。直接管理项目,乡镇财政应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管。间接管理项目,应由县财政牵头,乡镇财政参与或受托监管。二是按项目内容的技术含量要求划分技术性项目和非技术性项目,技术性项目县财政要牵头,乡镇财政参与,非技术性项目,乡镇财政可全权监管。

二要加强计划管理,实行超前控管。这主要侧重于乡镇范围内财政项目资金的管理及与上级的沟通问题。要强化项目资金的前期控管,就要加强计划管理,就要加强与项目主管上级的沟通与联系,要建立完善的项目库,增强计划性,促进可控性。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促进县乡互动。一方面,乡镇财政在信息平台了解到上级财政投资本乡镇范围内的项目信息后,要主动与县财政项目管理的相关职能股室相联系。另一方面,县级财政在明确各乡镇财政专项后或拨付财政专项资金时,要及时通知资金项目所属乡镇,并告知需乡镇财政直接监管或参与监管的内容或事项,以便乡镇及时、有效地对项目资金实施监管。

三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实动态监管。要加强日常管理,严格专管员制度,加强到人、到户专项资金的控管,要定期全面开展乡镇范围内到人、到户专项资金的清理检查工作,确保人员、面积、金额、账号等信息与实际相符。要强化部门配合,充分发挥村级、站所的作用,实施全员、全天候控管,确保随时掌握动态,及时变更信息,确保党和国家惠民政策准确无误落实到位。

四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控能力。一要保证足够的人员编制与在编人员在岗,确保队伍力量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匹配(当前的财政所承担了全镇的财政农经工作,真可谓人少事多);二要多途径、多渠道广纳专业人才,充实财政队伍,不进关系人,不进门外汉;三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根据现实需要,开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才,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的努力,把乡镇财政打造成一支业务过硬、技术精良的财管队伍。

五要配套监督权力,强化监管约束。要努力创造条件,促进乡镇财政充分发挥作用。一要适度放开管理权,对乡镇直接管理的专项资金,其管理权可全部放到乡镇财政,县级财政只抽查督导。二要适度放开监督权,对间接管理的项目,可按投资规模的大小和项目内容的技术含量,选择性地放开监督权,即把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项目由县财政委托乡镇财政对项目实施监督检查。三要适度放开处罚权,对乡镇财政职权范围内的事,乡镇财政要有处罚权,对受托监管事项,乡镇财政也要有处罚建议权。只有这样,乡镇财政的监管才会有力,作用发挥才能有效。

(作者单位:湖北省沙洋县毛李镇财政所)

责任编辑:袁中良

篇10: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 国办发〔2009〕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强对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健康发展,防范化解融资担保风险,国务院决定,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同时明确地方相应的监管职责。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国务院建立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联席会议负责研究制订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督管理制度,协调相关部门共同解决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中的重大问题,指导地方人民政府对融资性担保业务进行监管和风险处置,办理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联席会议由银监会牵头,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法制办等部门参加。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银监会,承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加强与地方人民政府的沟通,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促进本地区融资性担保业务健康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政策措施,负责制定本地区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防范和处置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负责协调处置融资性担保机构发生的风险,负责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重组和市场退出工作,督促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门严格履行职责、依法加强监管,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探索建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并完善运行机制和风险控制体系。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谁审批设立、谁负责监管”的要求,确定相应的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负责本地区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审批、关闭和日常监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已设立的跨省区或规模较大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由地方负责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

三、联席会议要抓紧完善有关制度和政策。尽快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设立条件、业务规范、监管规则和法律责任做出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抓紧研究制订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健康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政策措施。研究建立融资性担保行业自律组织。

四、地方监管部门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严格依照规定的设立条件审批融资性担保机构,对未经审批擅自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要坚决予以取缔。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监管,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实行定期排查和实时监控,对从事违法违规活动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要依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相关业务,直至取消其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资格。同时,要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切实防范融资性担保风险。

国务院办公厅

二○○九年二月三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

川办函〔2009〕230号 二○○九年九月九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国办发〔2009〕7号)精神,为加强全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的监督管理,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健康较快发展,维护金融环境和金融秩序的稳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的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明确监管职责

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向工商企业和自然人在银行业机构融资提供第三方保证的担保业务。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政府金融办)为全省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的牵头部门,负责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批和监管工作。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监局为协调配合部门。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工商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和四川银监局等部门指导、督促市(州)、县(市、区)政府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控制,对各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合规经营和风险状况不定期组织抽查。

市(州)政府是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人。市(州)政府指定的主管部门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产质量、准备金提取等情况实施持续动态监管。县(市、区)政府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承担对融资性担保机构日常监督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制度,指定主管部门落实管理责任。

二、加强准入管理

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经省政府授权的部门审批。

(一)资本金及法人资格要求。在市(州)内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在省内经营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其中互助会员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元。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来源必须真实合法。机构法人代表须具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

(二)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程序。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应由其主要发起人组成融资性担保机构筹备组,向县(市、区)政府提出筹建申请。由县(市、区)政府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初审把关,提出初审意见后报市(州)政府。市(州)政府负责审核拟组建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来源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核查融资性担保机构各股东的信用状况,市(州)政府在复审并出具审定意见后报省政府金融办审批。省政府金融办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书面决定。

经省政府金融办批准后,融资性担保机构筹备组凭省政府金融办出具的筹建批复文件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外资投资按有关规定办理。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筹建期为省政府金融办批准筹建之日起45个工作日内,45个工作日内未完成筹建的即取消筹建资格。市(州)政府报省政府金融办的申报材料包括县(市、区)政府的初审意见、市(州)政府的审定意见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申请材料。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申请材料包括:

1.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申请书。内容至少包括:当地经济和金融发展情况以及担保需求分析,主要发起人情况介绍,拟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简历及个人信用记录报告。

2.出资人承诺书。出资人应承诺自觉遵守国家、省有关融资性担保机构的相关规定,遵守公司章程,参与管理并承担风险,不从事非法金融活动,保证入股资金来源合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

3.发起人(出资人)协议书。股东之间关于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协议,内容包括总则、经营宗旨、机构性质、名称、营业场所、业务范围、注册资本、股本结构、发起人(出资人)入股金额和占总股份比例、发起人(出资人)权利和义务、主动声明关联入股的义务。全体发起人(出资人)应在协议书上签名盖章(自然人股东可以委托代理人签字)。

4.股东基本情况。提供融资性担保机构股东名册,内容包括法人股东的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册地址、出资额、股份比例等,自然人股东的姓名、住所、身份证号码、出资额、股份比例等。企业法人股东须满足无犯罪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的条件,自然人股东须满足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和不良信用记录的条件。企业法人股东要提供经工商部门年检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自然人股东要提供简历和身份证复印件。其他社会组织须提交相关资格证明材料。

5.出资人除自然人以外经审计的上一财务会计报告,原则上非自然人应有三年以上的盈利记录。

6.章程草案(应将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的相关内容写入章程)。

7.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可以在省政府金融办批准前提供)。8.律师事务所出具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出资人关联情况的法律意见书。9.营业场所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证明材料、安全防范措施等证明材料。10.省政府金融办要求补充的其他材料。

(三)融资性担保机构开业审批程序。由融资性担保机构筹备组向当地县(市、区)政府提出开业申请,由市(州)政府验收合格并批准。申请人应自市(州)政府批复同意开业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凭开业批复文件和省政府金融办批准筹建文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并领取营业执照。无省政府金融办的批准筹建文件,各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融资性担保机构在领取营业执照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公安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报送相关资料。

融资性担保机构下列重大变更事项,须经省政府金融办审批:1.增减注册资本(金)、变更股东;2.变更机构名称、所在地及经营范围;3.修改机构章程;4.变更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及高管;5.设立分支机构;6.需审批的其他变更事项。

三、强化业务监管

(一)融资性担保机构不得兼营非融资性担保等其他业务,非融资性担保机构和其他机构不得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必须由银行机构进行全额托管,其托管的资本金除用于委托银行机构开展风险可控的资金运作外,不得挪作他用。

(二)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担保评估制度、科学的业务决策程序、持续的风险监控机制和事后追偿与处置制度。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要求和资金需求的性质,设计产品方案和风险控制要求。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各项准备金和保证金,用于代偿和坏账处理。

(三)融资性担保机构要合法合规地开展业务,并依法接受各级主管部门的监管。省政府金融办要会同相关部门不定期检查融资性担保业务开展情况,并及时通报各协调配合部门。各市(州)政府和县(市、区)政府要依法加强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日常监管和风险控制工作,并不定期地组织检查,对融资性机构的违规行为依法处罚,对未经审批擅自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要依法予以取缔。对以担保机构名义,从事非法集资、诈骗企业钱财等危害金融稳定的犯罪行为,要依法打击并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四、规范业务发展

(一)建立健全银企保合作机制,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按照平等、自愿、公平的原则,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互利合作,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应根据双方的风险控制能力合理地确定风险分担比例和担保放大倍数。要继续加强全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做强做大,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二)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出资设立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发展各类互助式融资担保机构,支持我省重点发展产业设立行业性融资担保机构。政府出资的融资担保机构原则上应从事农业、就业、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地方政府指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和再担保业务,不再从事一般商业性融资担保业务。

(三)加强政府出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财务监管和风险管理,规范政府出资行为,构筑防火墙防范政府风险。各级财政部门要配合做好政府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审核工作,研究制定政府出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财政扶持政策和风险处置机制。

篇11:关于加强蒙阴县幼儿园监管工作

冷水滩区物价局

今年以来,我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为保持物价稳定,加强市场监管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确保了惠民政策的落实。下面,现就我局加强价格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稳定市场物价涉及千家万户,我局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 ”和“安民工程”来抓。为此,成立了以局长许迪智同志为组长,分管检查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检查的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价格稳定日常工作。

2、加强宣传工作。一是配合市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等价格法律法规;二是通过召开座谈会、提醒会和发放告诫书等形式告诫各经营者自觉遵守国家价格政策;三是编印价格法规宣传手册(单),把价格政策交给百姓,增强维权意识;四是通过新闻媒体发布价格监督检查工作,曝光典型价格违法案件,营造高压态势,发挥舆论震慑作用。

3、加强市场监测。建立健全价格监测预警制,落实专人负责监

测工作。加强了对主要农产品、农资、猪肉、食品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监测分析和走势预测,并及时写出了相应的分析材料。加强与涉农

骨干企业、农资经销户和农产品销售大户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市场

和价格变动情况,做到常规情况定期报,动态情况及时报,突发情况

紧急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把握了工作主动权

4、慎重审批价费。对本级管理的价格,凡涉及增加群众生活支

出的价费调整,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并拟定低收入群体补贴

等相关配套措施,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慎重出台,将价格调整

对市场和群众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列入听证目录和成本监审目录的,依法听证和开展定价成本监审。

5、强化价格监管。

一是开展市场价格检(巡)查。我局成立了市场价格检(巡)查

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城区内的大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车站等

价格进行检(巡)查,巡查的品种主要涉及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粮

食、食用植物油、猪肉、蔬菜、液化气、客运票价等。对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垄断价格、掺杂使假、短斤少两、变相涨价的价格违法行

为及时制止,坚决打击,较好地规范了经营者的价格行为。

今年3月17日上午,我区出现食盐抢购现象,个别商家乘机进

行囤货,并哄抬食盐销售价格,谋取暴利。针对该突发事件,我局紧

急行动:(1)及时召开了党组会和全体干部职工会,传达了区委、区

政府紧急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职工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

感和紧迫感。(2)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许迪智同

志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所、室、中心主要负责人为

成员,分成四个小组,由副局长带队深入超市、商场,宣传解释,正

确引导消费者,制止盲目抢购现象。(3)加强协调,局长许迪智陪同

常务区长齐爱社深入市盐业公司,进行衔接,确保食盐供应。(4)启

动应急预案,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巡查,严肃查处乱涨价行为,较好

地稳定了市场食盐价格,对全区经营企业、经营业主发放《提醒告诫

执行价格政策通知书》200余份,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告。

二是进一步强化医药价格监管。我区是2009年全省第一批基本

药物制度试点县(区),13个乡镇卫生院和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去年已全面落实基本药物价格政策,严格执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

售。按照省市物价局的要求,对市三医院门诊人均费用,住院人均费

用,单病种费用实行监测,及时核实上报,督促三医院加强价格管理,防止乱收费,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用药负担。

三是清理、取消和规范各种不合理收费。从4月份开始,根据

上级的统一部署,我局对全区行政、事业收费单位2010年的收费项

目、收费标准、收费票据使用等情况,依照湘政发[2010]30号文件和

有关规定进行认真的审验。全面清理经营服务性收费,重点治理和规

范行政事业单位凭借行政权力或垄断地位向企业提供服务的各项收

费,针对检审中存在的问题,除教育和纠正外,还对违规单位按执法

程序进行处罚,规范了各部门的收费行为,取得了明显效果。

四是强化农资价格监管。农资价格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我们监督检查的重点之一,我局检查组对区内销售主要农作物种子的2家批发企业和农村零售点进行了抽查,看是否突破政府指导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对区内化肥销售价格及时跟踪监测,确保我区农资市场价格稳定。

五是开展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工作。着力解决当前商品房销售中存在的标价混乱、信息不透明、价格欺诈等问题。对不执行明码标价规定、明码标价不规范或利用标价进行商品房销售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6、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一是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实行价格干预措施的规定,加大对纳入申报和提价备案的企业和经销商的监管力度,详细记录原始价格,密切关注价格的变化,对未在规定时间履行价格申报和提价备案的行为,及时介入,认真调查取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二是根据《价格法》和新修订的《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以及《湖南省价格监督管理条例》规定,从严处理哄抬物价、趁机涨价、囤积居奇、散布涨价信息等价格违法案件。三是根据禁止价格欺诈和商品实行明码标价等规定,严查虚构原价、诱导消费等价格欺诈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根据省市的安排,结合年检年审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开展了基本药物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检查、涉农价格和收费重点检查。我局分4个检查组,对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了医疗执法专项检

查,特别是加强了基层基本药物价格执行情况监管。在涉农收费检查方面,我们重点开展了农村建房、殡葬、教育、国土等部门的收费专项检查,落实涉农价费公示制度。全年查处违法金额72.93万元,没收违法金额20.89万元,退还消费者52.04万元。通过专项检查,规范了涉农收费和全区医疗服务收费及药品价格秩序,减轻了群众负担。

7、落实举报,力求价格诚信。价格举报是物价部门与群众联系最为直接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我们了解民情的“警示器”。我局举报电话24小时值班,举报渠道畅通,对落实价格举报,我们用真心、显真情、动真神,按照“热情接待、认真核实、及时答复、严格保密”的工作原则严肃处理,对来电、来访、来信及时办结,对群众的咨询、投诉无论大小,做到有问必答、有果必复,让群众满意,力求价格诚信。

8、及时汇报,加强协作。制定价格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对突发事件和重大价格问题,及时报告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主动加强与工商、质监、商务、交通、新闻媒体等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形成部门合力,强化执法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上一篇:天生一对绘本教学分析下一篇:保健酒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