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2024-05-04

《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精选12篇)

篇1:《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分析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介绍复杂事物的方法和技巧。

3.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教学重点

1.品味京味语言,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2.分析文章结构,学习本文在材料安排及过渡方面的技巧。

课前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列举的词语的音、形、义。

2.提前一周到所在城市的街道上去搜集本地商贩的吆喝声,并做简单的描述和评论。

教师

搜集当地的一些吆喝声,并进行归类。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广告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广告,这一切都源于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那么,在信息技术还很不发达的年代,广告的主要形式是怎样的呢?(学生猜测)对,那就是“口头广告”,通俗地说,就是--吆喝。吆喝既是早期广告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也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吆喝到底具有怎样的一番韵味呢?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萧乾笔下的旧北京城那悠远的吆喝声吧。(教师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情况。

a.为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局囿() 招徕() 饽饽() 秫()秸

荸荠()() 隔阂() 商贩() 蘸()

b.口头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招徕 随机应变油 嘴滑舌隔 阂

3.交流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和阅读兴趣。

a.学生交流各自所搜集到的本地的吆喝声。

首先在各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流,然后各小组推荐到班上进行交流。具体要求有:对此吆喝进行简单的介绍、模仿和评价。或者先由学生模仿该吆喝声,然后由其他同学猜猜这一吆喝代表的是哪种商品的经营,最后由学生进行简单介绍和评价。

b.在学生介绍完各自搜集到的吆喝声后,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列出四至五种吆喝声(兼顾时间、品种、声调特点),请2~3名学生尝试进行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同学的介绍,并就同学的介绍写下若干的优点和不足,包括内容、条理、语言等方面的评价。

研读与赏析

1.自读课文,通过比较把握课文的内容及结构。

a.自读课文,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课文介绍了关于北京街头吆喝的哪些内容?与同学的介绍有哪些异同?

◆与同学的介绍相比,课文的内容似乎更为丰富、复杂。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做到条理清楚、杂而不乱的?

◆你觉得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着怎样的感情?你能从同学的介绍中听出这种感情吗?

b.学生围绕上述问题思考讨论后,在班上进行交流。

相关提示如下:

◆课文介绍的内容:

吆喝所代表的经营品种(4~10段);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11段);吆喝的声调(12段);吆喝的音韵节奏(13段)等。

◆课文的结构层次:

教师应引导学生找总起句、过渡句来理清文章的脉络,从而梳理出如下板书:

◆作者的感情:

作者在对老北京街头吆喝声的娓娓介绍中,包含着怀念之情,包含着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同时也对这些口头文化遗产的逐渐消失而感到惋惜。(末段“倒还剩一种吆喝”即可体会出来)

c.在讨论、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在对纷繁复杂的事物进行介绍时,如何才能做到有条有理,秩序井然?

参考提示:首先,要将要介绍的事物分成若干“类”(或若干方面的内容);其次,将这些“类”按一定的内在联系安排好先后顺序;最后,应使用一些具有概括作用的总起句和上下连接的过渡句。

体验与反思

1.模拟吆喝,体味“吆喝”这一口头文化的独特魅力。

a.学生自由选择文中提及的吆喝声,进行模仿。并由学生从语气、语速、语调、音量等方面加以点评。(教师也可积极参与其中,进行京味语言的示范)

b.五人一组,请两组同学分别进行表演,无规律地进行不同品种的吆喝,重现老北京街头的热闹场景。

2.交流与讨论:你如何看待当前街头的吆喝声?

此题意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答案不求同一。教师宜引导学生从现代城市形象的角度来思考,并最终落实到“关注生活”这一目标上去,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课堂讨论后,可让学生以“城市的吆喝”为话题作文,作为课外拓展延伸的作业。批改后,出一期作文展。

[《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篇2:《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观众激动和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

3.能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艺术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对艺术家的喜爱。

4.学习精彩场面描写以及关键词语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

能边读边想象观众激动和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感受艺术家精湛的艺术与崇高的品德,感受人民对艺术家的喜爱。学习精彩场面的描写以及关键词语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

2、通过独立思考、深情朗读、小组合作,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景。

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自主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

这是一篇介绍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首都公园的露天剧场为群众演出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人民对艺术家无比热爱的激动场面,以及艺术家精彩表演的场面。

【知识链接】

学生们对京剧、梅兰芳都不熟悉,了解。对此,教学中可利用插图或影视资料为他们提供帮助。

【自主学习】

1、我会读:蜃楼、奸谗、忠心耿耿、铿锵、鸦雀无声、充沛

2、照样子写词语

例:忠心耿耿(ABCC)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

( )的步法 ( )的丝绣 ( )的彩霞 ( )的精神

( )的打算 ( )的热情 ( )的步子 ( )的掌声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欢-- 忠诚-- 决心--

大公-- 辽远-- 柔和--

5、初读课文,梳理内容。课文是按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的顺序来描写梅兰芳的精彩表演和观众的反映,用双竖线在文中标示,并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合作探究】

1、联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

“消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中作者把女主角比作什么?“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观众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是什么意思?观众为什么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观众”的精彩片断写下来并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描写“观众反响”的片断写下来并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练测测】

1、理解课文填空。

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赞扬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喜爱。

2、辨字组词。

奸( ) 谗( ) 职( ) 控( )

歼( ) 搀( ) 取( ) 腔(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选两个写句子。

轻盈、矫健、圆润、颤动、柔和、铿锵、优雅、婀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搜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反思】

《看戏》教学反思

By wangqinxue 发表于 -9-30 3:05:00

《看戏》三步教学法

迁移法,也叫延伸法,是语文课堂教学教法创新的一种有效手段。这种方法是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旁逸斜出,是联系课文知识点精心设计的有关语文活动。目的是扩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新鲜活水,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创新能力。

我在和学生共同品味《看戏》一文第四段文字时,就对课文有关内容进行了延伸,学生反映不错。具体步骤简述如下。

第一步:语言的品读。

语文学习,目的之一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品味赏析,获得美的享受,并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据此,教学这一段,我这样引导学生: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形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有声有色,神形兼备,让你读来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竟至于如痴如醉。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活?

使学生在品析前获得初步感受,而不至于“无动于衷”,我先让学生欣赏一个梅兰芳古装表演京剧唱段的画面(采用多媒体课件)。然后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活动起来,通过读、说、析、品、诵体会文章语言的形象美和意蕴美,并理解这样写的妙处。

讨论总结:

比喻 有形状:珠子

歌声:无形 --- 有形 有神态:一笑一颦 优雅婀娜

有动感:滚、滴、溅、落

(吐字圆润,声音透亮,清脆美妙)

第二步:知识的延伸。

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活动:本文善于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无独有偶,刘鹗的《老残游记》中有一篇《明湖居听书》,也有一段描写演员唱腔的精美文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学生兴味盎然)

显示:“……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她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峭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至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逾翻逾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让学生反复朗读,结合文字,听一段与短文情景配套的评弹唱段。然后联系课文第四段在写法上的特点,请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这段文字哪些语句写得特别好,为什么?

学生的讨论,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体现出他们已经有所感悟,且有些确有独到的见解,颇让老师感到幸福。如:

“‘ 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写出了声音的又高又细,有力强劲。”

如:“把声音的逐步提高比作‘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写出了声音的‘高’和‘险’,让听众揪心。”

又如:“‘像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运用比喻,写出了声音的轻快、曲折、婉转。”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

无形的声音 比喻 有形的事物

( 听觉形象 ) ( 视觉形象)

第三步:应用创新。

语言的理解感悟是吸收的过程,而语言的运用创造是输出的过程,而两者同样重要。故第三步重在让学生在尝试中获得创造的快乐。

引导:这种描写实在奇绝,它通过比喻手法的应用,把“无形的声音”用“有形的事物”来写,把听觉形象转换成视觉形象,叫人美不胜收。这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感觉到祖国语言的精美。我们也要自觉仿写和创写类似的句子,用最新最美的话语赞美壮丽人生,描绘美好生活。

1、练习: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描绘你最熟悉的歌星(歌唱家)的演唱。

以上三个教学步骤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先品析吸收,再拓宽延伸,最后运用创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尤其在让学生体味将听觉形象转为视觉形象的精妙时,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教学活动落到实处,学生肯定会获益匪浅。

2、《看戏》中的名段:“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谗;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 仿写。

篇3:浅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

关键词:习作意识;生活化;体察思考;大胆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69-2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内容是“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植物研究”、“话题讨论”、“一次体验活动”。从习作训练的内容来看,所要写的以“感受”为主。要让学生写出感受,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是需要做足课前准备的。没有感受有什么好写的,如何做到有感而发呢?无感受可写的原因之一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使得学生对生活的体察能力、思考能力不够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把习作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来引导学生体察感悟,并把这份感悟能真切地透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只有当学生置身于生活中,在有了体察力、思考力后才能写出有感受的文字来。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就要利用好习作内容的训练点来让学生体察生活,思考生活。笔者发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内容在安排上欠妥当,从难易程度上来讲:“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这两个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一二三年级学生就有着春游和争章的经历。“一次体验活动”显然也容易让学生从生活尝试中获得思考与感悟。只要教师把体验任务布置下去,孩子认真地去尝试体验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了。所以“春游的建议”、“雏鹰争章”、“一次体验活动”可以安排在前期进行教学。最难的要数“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了,如果没有长期的对生活的关注度,敏感度是不会对生活中的事有所想法的,故可以把这两内容安排在后期进行教学。至于“生活中的新发现”、“植物研究”难度上要弱于“对关注的事谈看法”和“话题讨论”,但要有“新发现”和“研究”是需要学生花时间去体察和思考的。可将这两内容放在中期来进行教学。从上述难易描述中,笔者感受到了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内容是对教师习作教学的一次真正的考量。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要根植于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的体察和思考中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地展开习作教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教学。

一、明确习作生活化的意识

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在习作教学中总会关注的是写作的大主题、大方向是什么?是写人、写事、还是写物写景等来着手引导学生该如何写作,而忽略了人、事、物等和作者的联系,故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就是太程式化了,要么是假话连篇,要么是干瘪苍白毫无感情的。学生对于所书写的文字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其实是无知和被动的。可以说习作中就是缺了那么点生活化的气息和情感。

作文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的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表达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教师需要对习作内容进行重组,要依据学生的生活感来指导,故一开始我就把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的内容罗列出来并组织学生探讨,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本学期的习作训练是贴近自己的生活,是需要通过亲身尝试和体验的,只有经过切身的体察才能在体察中有所思考,有所感受,才会有话想说。在交流探讨中我先让学生选择想写的习作内容,班中38位学生三分之二的选择是写“春游的建议”,问起原因大伙都说我们就爱玩,对于春游想要说的话太多了。看来“爱玩”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爱玩”的意识十分强烈,自然就愿意去把自己在玩乐中的那份感受写出来了。剩下的三分之一有选择“一次体验活动”、“植物研究”、“雏鹰争章”、“生活中的新发现”。问其选择的原因,有的说我做过体验活动,有的说我有过对植物的观察,还有的说雏鹰争章我们就在争。显然学生的回答依然是建立在生活的体验上。至于为何没有人选择要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学生说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不会写。由此可见学生没有关注过生活中的事,可能平时也知道些生活中的事,如最近的重大新闻什么的,但我们的学生不会进一步地去了解相关的事件,也不会想去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当然不是人人都会有关注周围事件的敏感度、观察力、思考力的。对于我们的中年段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既然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教学中需要写这一内容,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有对周围事件敏感度、体察力、思考力的生活化意识。

我们老师可以利用晨会的时间,班队的时间组织并探讨些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有关注周围事件的生活化意识。

二、在生活中体察思考,丰厚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有时学生往往有感受却不会表达,表达能力弱,表达能力弱了也就缺乏语言的创造能力了。从中年级的学生习作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体察力、思考力是有的,可体察、思考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牵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和创造力。

1.大视角体察思考

我们都知道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不会带来思考。但视角的狭隘会阻碍体察和思考。为了有效地教学好“生活中的新发现”和“植物研究”两堂习作课,我故意以自己为学生观察的对象。上课前我把一个红笔套夹在了头发上就这么走进了教室,当然好多学生都发现了,但能质疑我为什么要夹“红笔套”在头发上的人就寥寥无几了。他们也就发现不了其中的原因。以此为例我告诉学生有了发现还要思考,要从大视角体察思考才能有所新发现。我先让学生去研究植物,因为从大视角来说,“植物研究”的体察和思考更有针对性,而“生活中的新发现”范围太广了。但哪怕有针对性的植物研究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如从植物本身的形、色、味等去体察思考;从植物生长的时间节气上去体察思考;从植物与人、动物环境的关系上去体察思考等等。要让学生明白观察要从大视角去体察思考才能有新发现。我除了提前布置任务给予学生充分观察和发现的时间外,还结合相关的课文学习来体察思考。我们都知道有时新发现是直接性的,直接性的好处是目标明确会主动地留心观察。但大多数的新发现都存在着间接性是偶然的,正如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那样,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如何把自己的新发现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时,就鼓励学生可以学学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里所要传达的意思,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可以写真的事物被你发现了,某个人的性情发生了变化也可以写,还可以写写事物中有着科学的道理被你发现了,也可以写写透过发生的事件被你发现的道理等等,只要是你的发现,就可以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感受。透过我这么一讲,学生体察的视角、思考的方向就开阔了。学生在写“生活中的新发现”就会显得没那么难了。当然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就不会千篇一律了。

2.规律性体察思考

规律无处不在,如何引导学生规律性体察思考呢?其实在引导学生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话题讨论”中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如在写“对关注的事谈看法”中,班中大部分人都想谈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定有原因,这个原因也必定有它的规律存在,因此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查找热播的原因,告诉学生带着规律性体察思考更容易发现事物的本质,找到热播的原因。基于学生已经有从大视角体察思考的意识方法后学生借助网络,向家长咨询等途径去展开研究和探寻。经过学生自己的体察和思考,他们找到了热播的许多原因。如:人气明星参与效应、节目拍摄场地的生活化、游戏节目的悬念和刺激性、笑料多解压了观赏者的生活压力等。看来这些热播的规律性原因被学生体察和思考出来了,那么学生在书写的时候就有底了。另外在引导写“话题讨论”之关于“打不打野猪?武松是不是英雄?”中让学生体察思考出“话题讨论”要么发表赞同的看法,要么发表反对的看法。这也是规律。在从这一“规律”中去找出其他的连带关系,发现其他的规律。这有这样学生才会去体察思考的更深入,深入的体察思考才会发现规律,这样所写的文章就不会内容简单,不够具体了。

三、大胆表达,热爱生活

《语文课程课标》要求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基于这一理念,我认为,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敢于表达的能力,要解除羁绊于学生作文情感的条条框框,为学生提供体验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中放胆作文,弘扬人性,放飞情感,写真实的生活,述生动的情感。

记得2012年一篇名为《我和爸爸的便当盒》的日本小学生作文在微博上被累计转发了3万余次,连姚晨、任志强等都忍不住转发挥泪推荐。那是因为日本小学生在作文中流露的真情打动了无数人。赏识尊重学生的习作,让学生敢于表达真实情感。小学生爱幻想,有时想法往往会有一些不切实际,但学生愿把这些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多么可笑、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而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喜好、阅历、习惯等去批评指责。实际上,这里强调的是教师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并批评指责他们的作文。因为,学生作文中的表达都是出自真情的流露、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其认知、理解、情感、思想、语言运用等综合水平的集中反映,是其生活体验的独特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是写作的第一手珍贵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能使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表现出来,能展现出对生活的那份独特的爱。

篇4:《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墨梅》鄂教版四年级下册一篇课文。

教学思路:

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达到熟能成诵。让学生自读自悟,能理解多少是多少。学生的质疑,师进行适当点拨,不作过细讲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积累的习惯。

2、通过积少成多教会学生自主积累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古诗,谁愿意起来背给大家听一听?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板书课题《墨梅》

3、简介作者:这首古诗是元代末期杰出的诗人、画家王冕写的。王冕(1287--1359),今浙江人。诗作语言质朴,不拘常格。有《竹斋集》。

4、激励:今天这首古诗老师不做过多的参与,你们有没有信心自己把它学会?

(旨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勇气。)

二、初读古诗。

1、师范读。

2、自读古诗,达到熟能成诵。

3、检查学习情况。

四、自主学习《墨梅》,了解诗意。

1、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2、小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提出不懂的地方小组成员交流解决。

3、交流学习成果,师及时给与点拨、表扬。

4、指名描述诗句意思。

(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1、指名朗诵古诗。

2、比赛读。

3、指导背诵。

四、小结。

篇5:《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

2、学习课文的1-4自然段,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

3、激发学生对京剧等传统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感受艺术家表演艺术的精湛,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艺术的热爱。

教学准备: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欣赏一段戏曲,感受氛围。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师:老师不是一个专业的戏曲演员,今天作家叶君健为我们请来了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他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栩栩如生的妇女形象,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看戏》。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审题,揣摩内容。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文按怎样的顺序记叙,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

(3)同桌互相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3、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正音后,齐读。

(2)说说课文记叙顺序及主要内容。

教师相机指导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学习第1、2自然段,体会人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1、学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画出相关词语并写一写你的感受。

2、读议: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2)指导朗读这一自然段。

(3)议:第2自然段主要写什么?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

扣“每个……都是……连……都……”、“简直”、“人海”等重点词句体会看戏的观众多。

3、感情朗读第1、2自然段,体会观众对梅兰芳先生戏曲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学习第3、4自然段,体会梅兰芳表演艺术精湛。

1、学生自学课文第3、4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

认真读3、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戏开始了,你有什么感觉?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画出有关词语句子。

②女主角是怎么样出场的?观众们的反应怎么样?你是从哪个句子知道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你还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演出很精彩?说一说你的感想。

(2)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2、读议:根据以上问题读议课文,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表情达意方法。

(1)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蜃楼”和三个“有……也有……”句,体会戏台虚幻而美丽的场景。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通过“轻盈而矫健”“陡然卷起了暴风雨”“触了电似的”“雷鸣般的掌声”等词句把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认可、热情、热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作者用怎样的方法写出了观众的反应?为什么要把这一内容写得如此具体细致?

②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女主角表演艺术精湛?又是通过哪些词句表现出来的?

通过“颤动”“辽远而又逼近”“柔和而又铿锵”体会女主角歌喉圆润;

通过“像珠子似的”“滚下来”“滴在”“溅到”“落进”“引起”等词语体会其演唱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婉转圆润,充分体现演员唱功精湛、美妙和娴熟。

(方法:提出问题--找、读句子--理解句意--理解重点词语--领悟表现方法--再读)

3、教师小结过渡:同学们,梅兰芳先生在演出这出戏时,已是66岁高龄,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老先生正是缘于对艺术的热爱与长期的勤学苦练,才能在66岁之时仍能步子轻盈、矫健;身段婀娜、优雅;歌喉圆润、婉转。他用自己美轮美奂的表演使观众们与之同喜同悲,同歌同泣,这真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这样好的戏曲,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呢?这样好的艺术家,我们怎么会不喜爱呢?下面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齐读第4自然段。

三、总结。

四、作业:

1、继续收集梅兰芳的有关资料。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篇6:《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1、认识7个生字,学会写3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解中国结的寓意。

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教具准备

中国结的饰物多媒体课件有关中国结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春天张老师回来的时候,我们每个女生都收到了张老师送的一个礼物,请同学们来猜一猜。

一屡红丝线,交错结龙凤。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出示:中国结,然后板书:中国结

你对中国结有哪些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中国结的课文。

中国结是一种装饰物,以它为题,如果你是作者朱杰人,有可能写哪些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可能是:为什么喜欢中国结?样子?作用?历史?特点?种类?……)

同学们想到的内容真不少,现在老师就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检查生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3、说一说作者在课文安排了哪些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从课文中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学,寻找答案。让学生作好批注。

2、第二、六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中国结特别受宠?

(如果学生没有说出第六自然段的前几句,就放在后面讲解,如:讲完“寓意丰富”一段,可提出:如果中国结挂在外国的朋友家中,有什么寓意?)

3、第三自然段

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中国结是民间艺术的杰作?

(巧夺天工变化无穷叹为观止)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结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一代有一代的中国人也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寄予其中。引读:他们或象征幸福--

过渡、拓展:

中国结不仅外形变化无常,而且寓意极其丰富。现在在很多的家庭中都挂着中国结,这有什么寓意?你还看见哪里挂着中国结,他有什么不同的寓意?

4、第四、五段:

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1)学生自读、再指名读。

(2)指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3)小组讨论: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头”?

让学生自由表达,各抒己见。

指导学生画出书中的相关语句。

小结:这个“头”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乡土,中国结是炎黄子孙心连心的象征,因此中国结又被称为“同心结”。

板书:同心结

(4)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中国结。

五、作业。

1、摘录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篇7:《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关键词]画图策略 解决问题 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6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教学难点】借助画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学校将对教学楼前的一个长方形花圃进行改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1. 出示例题,自主审题

师:有一块长为8米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产生需要,尝试画图

师: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尝试画图(师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图);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学生把“长增加3米”画出来,如图1;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有关数据和所求问题,如图2;其他学生完善自己所画的示意图。)

3.汇报交流,理清关系

师(幻灯片同时出现题目和示意图):你是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愿意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师: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两条长边都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宽没有改变)

4. 自主解答,回顾反思

师: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画图不仅能反映出文字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能更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新庄小学的操场原来是一个正方形。扩建校园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了18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900平方米。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理解“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

2.王大叔家有一个长方形苗圃

(1)如果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75平方米。苗圃的宽是多少米?

(2)如果苗圃的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125平方米。苗圃的长是多少米?

师:你能通过想象把这两个问题的示意图在你的头脑中画出来吗?请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出第一幅示意图,并解决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第(1)个问题后再解决第(2)个问题。

教师组织反馈时,幻灯片出示对应的图片。

3. 梅岭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15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出示:

(1)长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想象示意图与课件对照图5,列式解答)

(2)宽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想象示意图与课件对照图6,列式解答)

(3)长和宽同时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列式解答,画图验证图7)

四、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师: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同学们交流?

教师总结全课,适当介绍并呈现数学、生活和其他领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

【总评】教材把画图作为一种策略来教给学生,画图的形式也不只限于线段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不同的图来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单纯文字形式呈现的问题相对比较抽象,仅凭文字叙述有时很难直接看出图中的数量关系。这样的问题也为学生学习通过画图整理信息,体验示意图在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教学分成了六个步骤。①审题:要求学生熟读题目,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体会到“光看文字,一下子想不出办法”,引发画图的需要;②画图:启发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画出相应的图形;③看图:直观显示问题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和思考,(在图中标出条件和问题)让学生结合示意图说说题意,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看图形思考比较方便”;④分析:在画图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进行分析,思考先要求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⑤解答:确定解题过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自己解决问题,完成解答。⑥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画图”这一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借助图形直观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画图策略的学习价值。

这样的教学过程,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画图”和“用图”展开,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积累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并获得对画图策略的深刻体验。在解决问题时,通过不同方法的解答,让学生联系示意图充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示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形成策略意识。通过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异同,再一次明确了画示意图的方法,凸显了示意图对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

篇8:《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1. 学习“缘”这个生字。

2. 读懂诗句意思,理解古诗内容进而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3. 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富有哲理的诗句。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含义,领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

师:孩子们,看看这一幅风景图,是否能唤醒你脑海中的记忆,这是哪里的景色?(生:庐山瀑布)记得李白写的那首诗吗?叫《望庐山瀑布》。我们一起来背背好吗?庐山的风景不仅仅就是这瀑布,你看这峰峦雄伟的山峰,更是那样的壮丽迷人。大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十多天后,把这里的风景看了个遍,于是在庐山的西林寺写下这样一首诗,一起读诗题。

二.自读古诗,读通读顺:

1、圈画出节奏线,再读。题/西林/壁,知道诗题的意思吗?“题”是什么意思?

2、诗题读得不错,诗句能不能读得准确呢?自已试着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3、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律诗的节奏一般是怎样的?按照这样的节奏读一读.

4、师生共读,师读题,男同学读诗句,女同学读后三个字。

三.再读古诗,感受诗意:

1.理解诗意:过渡:师:我们读得都不错,但是学习古诗,不仅仅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更要读出对古诗的理解,下面就请你自已一边读一边结合书中注释来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

2.留恋于庐山风光的苏轼,到底有哪些观察与感受,现在就请你来说说?

3.汇报交流:先说说诗人的观察吧!

A:生:“横看成岭侧成峰”:从正面看像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成看是威严耸立的高峰。点拨:板画“岭”问:你认为岭应该是什么样的?“峰”又是何种状况?说明庐山的景象怎么样?(生:变化莫测,形态各异,奇形怪状等)怎样能读出你的这些感受呢?岭和峰要重读。

B:过渡:除了从正面和侧面看,诗人还从哪些角度去看?请读诗句,

生:“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不相同。请看图片想像:从远处看庐山是---。(遮天蔽日)从近处看庐山是--(危崖险石)从高处看庐山是--(深沟幽壑)从低处看庐山是--,(重峦叠嶂)

同样的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景色,这真是(千变万化,变化多端,)让人觉得(眼花缭乱)这就是庐山,让我们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吧,远高各不同要重读一些。

C:过渡:通过看到这些景象,作者又有哪些发现呢?

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不清庐山本来面目,只因为置身于庐山中。

点拨:理解缘并指导写法,此山在哪?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多才多艺,学识渊博,他愿意停留在“不识”上,他问自已-,他问山中之人--,他问我们在座的各位--,可是,我们都身在庐山之中,看到庐山千般面貌,苏轼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补充链接:

庐山在李白的眼中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在朱元璋的眼中是--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庐山在毛泽东的眼中是--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同样是庐山,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苏轼所说的--

D:揭示哲理:孩子们,要想对庐山的风景有一个正确的评价,我们应该怎么办?

同样,作者仅仅是在说庐山吗?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错在哪里?

要想认清一件事情评价一个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全面地,客观地对待事物,而且还要有自已的切身感受。)

四.拓展训练,总结全文:

九百多年过去了,庐山依旧有她自已的风采,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它总还是那样的变幻莫测,绮丽雄伟。现代诗人董必武在游览庐山时,也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带着我们这节课学会的朗读方法,来读一读这首诗,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初游庐山董必武

庐山面目真难识,叠嶂重峦竟胜奇。

乍雨乍晴云出没,时高时下路平坡。

盘桓最好宜花径,伫立俄延读御碑。

如许周颠遗迹在,访仙何时至今疑。

总结全文:学完了这首诗,我们赞叹庐山的风景雄伟陡峭,更从诗中懂得了一个道理,这样的诗是哲理诗,最后,我们端好书,大声地把这首诗读出来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岭:简笔画

峰:简笔画

不识……不同…..

全面地,客观地看待事物

篇9:《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1. 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读写“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的理解。

2. 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 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文中描绘的画面。

4. 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教学重、难点]:

1. 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 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自从我区开展语文拓展活动以来,大家都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来考考大家,看你们记诵得怎样?敢不敢挑战?

师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背诵一些七言绝句。

师:发现没有,刚才你们背的诗有些共同特点,整首诗一共有四句(板书:绝句)每句有七个字(板书:七言),我们背诵都是七言绝句,而且七言绝句还有个基本特点:第1、2、4句诗的最后一个字押韵(如:《咏柳》的“高、绦、刀”)。

师:为了奖励大家,老师讲一个故事,题目是《老头子》。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纪晓岚吟诗》这篇课文,再近距离地去了解清代才子纪晓岚。请大家跟老师一块儿写课题。

师:第一个字读什么?

生:纪(四声)。

师:表示姓氏时读三声。

师强调 “晓”字写法。

师:纪晓岚是什么人?通过预习课文,你能了解多少?

生:纪晓岚是文学家。

生:他能诗能文,很机智。

师:不错,课前大家都收集了资料,对纪晓岚有一定的了解,看大屏幕,谁读读资料?

生:纪晓岚(1724-1805),清代著名学者,其一生作品很多,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

师:纪晓岚四岁被称作神童,那他到底有着怎样的才思?待会就来探讨。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考查一下同学们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词,点名学生读。相机解释“篙、橹”。

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些词语中,有两个字读音一样,字形也相似。

生:“光芒”的“芒”和“白茫茫”的“茫”

师:怎样区分它们?

生: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读“máng ”。

师:“光芒”的“芒”,本意指芒草,后来用来比喻像芒的事物,如,太阳的光芒。而“茫”下面多了三点水,说明与水有点关系,它一般指水或一些事物望不到边,看不清楚,如茫茫大雾,茫茫雪原。课文中是白茫茫的--

生:白茫茫的芦花。

师:就是说,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白色的芦花。

师: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包含了两个多音字。大家看看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不久,水面上的鱼漂晃动一下,突然没入水中,老渔翁用力拉起鱼竿,钓上一条活蹦乱跳的金色大鲤鱼。

师强调“漂”的三种读音;“没”的两种读音。

生:大家一起读读这个长句子。

师:读正确了字音,读通了句子,下面再来读课题,从课题你知道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师:真了不起,课题就是文眼,大多数文章的题目都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千万不能放过题目。结合课文,想想:文章写了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如何?

生:纪晓岚在一个傍晚和乾隆皇帝一块散步,写了一首诗,结果,皇帝认为这首诗写得很好。

师:真不错,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文章内容,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错。那纪晓岚到底写了一首什么诗呢?自由读文章第三自然段。

生读诗。

师:读得流利。纪晓岚是在什么情况下吟唱这首诗的?

生在文章中找。

师:有的同学很聪明,问题出来后,知道赶快去读书,在书中找答案。

生读:“乾隆皇帝觉得这个情景很有诗意,回头看一眼能诗能文的纪晓岚,要他当场作一首七言绝句,还故意为难纪晓岚,要他在28个字中,必须用上10个‘一’字。”

师:皇帝要他作诗,有什么要求?

生: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你好像掉了一个词哟!

生:要他现场作一首七言绝句。

师:“当场“什么意思?

生:立即、马上、现在。

师:是呀,掉不得的。

生:还要他必须在28个字中用上10个“一”字。

师:很明显,这是皇帝在为难纪晓岚。面对这么多要求,如果是你,怎么办?

生:怕、担心……

师:是呀,要知道作不出来,轻则惹人耻笑,还说你是才子呢!重则丢职罢官。难啦!可纪晓岚感觉难啦?

生:不难,我从“纪晓岚望着江上的渔舟,来来回回地走了几步,悠然的吟唱”这句看出来。

师:老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纪晓岚感觉不难的?

生:“悠然”,看出他很坦然,一点不紧张。

师:除从“悠然”之外,还从哪些词体会到?

生:“来来回回走了几步”,因为一般人思考问题会花一些时间,可纪晓岚只不过走了几步,就吟出了诗。

生:我从“吟唱”体会到,因为普通人在作诗时,一般比较困难,而他却是“悠然吟唱”。

师:那你也像纪晓岚这样悠悠然吟唱一下吗?

生读诗。

师:了不得,背下来了,真是小纪晓岚。还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生:从“望着”看出,一般人想问题都是在低头冥思苦想,而他却到处看,我知道他是在找作诗的内容。看到渔船,他成竹在胸。

生读。

师:那皇帝觉得纪晓岚这首诗吟得怎样?自由读读4、5自然段。看看皇帝怎样评价。

生读

生:乾隆皇帝不禁点头笑道:“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皇帝还有什么评价?

生读:“乾隆皇帝轻吟一遍,觉得这首诗用字绝妙,诗中不但嵌入了10个‘一’字,而且还把老人独自在江边钓鱼的情态,描写得生动传神。”

师:哦,皇帝认为他这首诗用字绝妙。那这首诗“绝”在哪?先来回顾一下,乾隆皇帝给纪晓岚的作诗要求是什么?

生:必须是七言绝句,必须用上10个“一”。

师:那纪晓岚的诗达到这个要求没有?

生:达到了。

师:皇帝认为他的诗在于符合要求。(师板书:合要求)

师:这首诗除了“合要求”之外,还绝在哪?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内容?课文中有写到吗?

生:有,在文章的1、2自然段。

师:好,大家默读文章1、2自然段,结合古诗,读后能感受到什么?或在脑海中产生哪些画面?

生默读,用笔勾画。

师: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不久……”这里讲了老人钓起鱼之后的心情,感觉到老渔翁非常快乐。(板书:钓者乐)

师:为什这样快乐?

生:因为它钓起一条金色大鲤鱼。

师:刚才大家都画了这一句,说说,这句跟古诗中的哪句内容相符?

生:一拍一呼复一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师:那这些“拍”“呼”“笑”都是对老渔翁哪个方面的外表描写?

生: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段中找找,还有哪些描写动作的词语,找出来,好好品一品,感受一下老人的快乐。

生:拉……

好,认真读读这句话,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给你什么感受?

生读。

师:你脑海中有着怎样的画面?

生:高兴,很富有诗意。

生:一幅祥和的画面,老人钓技高超。

师:好,让我们读读前一句话,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了。师范读“他静静……”你感觉这幅画面怎样?

生:老渔翁很有经验,有耐心。

生:很专心,很想钓到鱼。

师:作者在写老渔翁钓鱼时,呈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定格的画面。一切都是那样安静。反过来再看看刚才一句。随着水响鱼跃、鸟飞花扬,定格的画面动了起来,不难看出,作者在描写时做到了--

生:动静结合。

师:这种描写,使得秋江独钓图显得格外生气。

师:看看古诗,也有“动静结合”的写法吗?

生:“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师:是呀,难怪皇帝认为他的诗用字绝妙,第一自然段给你什么感觉?脑海中出现哪些景物?

生:黄昏时,江面有波浪,白色的芦花、归巢的水鸭、古庙钟声、沉静的大地。

师:作者描写了那些景物?

生:落日……

师:看谁能很快完成练习。

课件:

( )的落日 ( )的光芒 ( )的芦花 ( )的水鸭 ( )的大地

师描述画面:如血的夕阳……

师:从这些景物,这些词语,你感到这幅画面怎样?

生:很美。

师板书:秋江美。

师:谁读读,看能不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认真听,看眼前能否出现这些景物?

师:老师数了一下,1、2自然段有201个字,而纪晓岚的诗却只有28个字,两个数字一对比,有什么感觉?

生:用字精妙。

师:是呀,字字珠玑。难怪皇帝会这样评价--

生读: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读完皇帝说的话,发现这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生:连用4个“好”字,四个感叹号!

师:“好”在哪?指着板书:合要求……

师:除了这些之外,还好在哪?如果老师在现场,会这样写诗: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丈长竿一寸钩。一拍一呼复一笑,一条鲤鱼一上钩。

生不禁“啊!”

师:为什么有这种表情?难道老师的诗不符合皇帝的要求?

生:符合。

师:那老师的诗为什么不好?纪晓岚的诗又好在哪?

生:老师的诗读起来只有一条鱼上钩,而纪晓岚的诗给人感觉渔翁钓了很多鱼。

生:从“江”和“秋”,还可以看到老人钓鱼的时间和地点。

生:从“一人独占”可以看出老人独享这江秋景。

师:难道只有老人在独享?乾隆皇帝呢?纪晓岚呢?大臣们呢?为什么说老渔翁“一人独占一江秋”?

生:老人眼里什么也没有,只有这一江秋,完全沉浸在独钓的快乐之中了。

师:是呀:天地之大,唯我独存这满江的秋色唯我独享!

师:真的只有老渔翁在独享满江秋色吗?你认为还有谁也在享受?

生:我觉得皇帝也在享受,纪晓岚也在享受。

师:是呀,如果这一江秋景不入皇帝的眼,不入皇帝的心,他不会要纪晓岚吟诗。你现在就是皇帝,你怎么来吟这首诗?

生感情读。

师:如果这情这景不入纪晓岚的心,他也不会快速吟唱出《秋江独钓图》。现在你就是纪晓岚,你也来感受这满江秋色。

生有感情读诗。

师:这情这景还会入谁的心呢?让它走进我们的心,自己好好读读。

生读

师:读着读着,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意境,再读,还可以读出更多。难怪皇帝会这样赞叹--

生再读皇帝的话:好!好!好一幅“秋江独钓图”!好一个机智的纪晓岚啊!

师:乾隆皇帝连用四个“好”,赞叹的仅仅是这首诗好吗?

生:不是,还赞扬纪晓岚是个机智的人。

师:不愧是才思敏捷的大学者。板书:才子智

生:在赞美诗同时,还赞扬了秋江独钓景的美。

师:纪晓岚在皇帝为难他的情况下,吟出了这样绝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悠然吟唱:

生读诗

师:这篇课文由景入手、从景写人、以事写人,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位镇定从容、自信机智、才思敏捷的纪晓岚。纪晓岚的机智来自哪里?

课件出示补充资料:纪晓岚之所以有过人的智慧,是与他从小就勤奋读书又能勤于思考分不开的。他从四岁起开始读书。他在自己的笔记中说:“自是时始,无一日离笔砚。”

生读

师:就是因为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才成就了才子纪晓岚,做才子不难呀,难在坚持,相信大家以后只有博览群书,勤于思考、勤于动笔,你也会成为第二个纪晓岚。回家后,将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课后再收集一些关于纪晓岚或者其他人机智应对的故事,下周一起开一个故事会。

下课!

篇10:《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这几天一直很紧张,神经是紧绷着的,生怕自己上得不好,学生不听讲。我竭力按奈住心中的不安,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

那天,还没进教室,胡静刚给他们上完一节数学课走出来,告诉我纪律很差,有个男生特别调皮,还有同学建议我去拿个教鞭,他们会比较听话,我拒绝了。上课的时候我想了个办法,我和他们约定了一个口号,我说:“一、二、三!”学生要跟着说:“坐端正。”我们示范了一次,我借机表扬了一位女生,这个办法虽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基本控制了课堂纪律。

这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一部分:用“大显身手”造句,抓住关键词句,了解“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机器人的神奇,这些目标也不算完全达成。

我首先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这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接着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机器人的神奇。话音刚落,就听到有学生说是三个方面。看到很快有人举手,我很高兴,可是有学生向我揭发了两个在下面看参考书的同学,我收了书,请学生自己思考,这时就没有人举手了。我感觉得出来,预期说学生在思考我的问题,不如说他们在竭力回想参考书上的答案。大家都沉默不语。不多时,有位男生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他说第一个方面是讲“我们的生活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第二个方面说机器人可以做越来越多的事情,第三个方面讲“机器人可以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我当时的反映就是他答对了两个方面,请其他同学再想想。回想起这个场景,我认为自己的引导不够灵活。因为学生也很迷茫,他们不知道怎么找。这需要很好的阅读能力才能回答出来,而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却只是找出答案,但忽略了过程。我想,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让大家把第一位同学找到的答案在文中一次找出来,用一种符号划出来,再看看他说的三个方面是否正确,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又在哪里?并观察三句话在文中的位置,这里可以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而且这时我应该将三句话板书在黑板上,我却只写了一个方面。

接下来的问题是“那些事情都由机器人来做了?”这样就进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了,学生能直接从课文里找到答案,而且有学生提出了“大显身手”,面对突然出现的“大显身手”,我显得不知所措,就让他们解释词义,学生解释的意思基本都是老师以前给他们的答案。上课之前,我有意翻看了他们的课本,课本上的几个成语学生都认认真真到写上了同样的解释。我让他们不看书,用自己的话说,很欣慰的是有位男生给了我答案。虽然积不住怎么说的,但是我知道那是他自己的理解,而且是正确的。我在这个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好,我只简单地表扬了他,却没有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让学生用“大显身手”造句时,学生的思维很局限,大家觉得只有在参加某某比赛时,才能大显身手。我本来准备了一个句子,但是因为时间不够,自己也有点紧张,怕说不好,就没有说。

第三段的学习中我主要讲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我利用课文告诉他们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为进一步让学生有所体验,我请了一位很羞涩的男生告诉我们他妈妈的一个特点,并用一件小事说明妈妈的这个特点。他说他妈妈很关心他,有一次他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摔了,妈妈接到电话立刻赶到学校把他送到医院去了。看得出他对这件事记忆犹新。我在班上重复了他的小故事,并告诉大家这就是举例子,举例子的作用是让被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具体。

课堂到这里就基本上结束了,我终于吐了一口气,整个人像刚参加完高考一样轻松。

这篇课文学生学过,单我只能按我的方式来讲,希望他们有新的收获。但是经过这次实境教学,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心里清楚教学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却让听课老师觉得混乱;第二,不能很好地将各个环节衔接起来,觉得语言贫乏;第三,课堂管理不到位,我的注意力更多地在我怎么讲这方面,而学生的状态如何我却很难关注到,有学生好动,也有喜欢插话的学生,我不知道如何处理;第四,准备地的不够充分,时间没有控制好。

这节课应该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堂完整的实境教学,虽然问题很多,但仍然很高兴我上完了这堂课。

篇11:《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瀑布变化之大。

2、培养想像能力,想像参加葬礼的人面对即将枯竭的瀑布的感触。

3、引导学生领悟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地球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生读题),上节课大家留下了这样两个问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媒体出示)

这个葬礼特殊在哪儿?

为什么要举行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

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好好读读课文。

2、指名交流。

三、读中感悟,体验大瀑布的不幸。

过渡:是啊!地球是我们唯一生存的环境,我们不能让大瀑布的悲剧重演,那大瀑布发生了怎样的悲剧呢?咱们一起来看。

1、录像。看到大瀑布的过去和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2、让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的?读读2-5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3、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4、同学们,那么雄伟壮观的塞特凯达斯瀑布,仅仅几年的时间就逐渐枯竭,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你知道造成大瀑布不辞而别的原因是什么吗?

交流。

四、引发深思,总结拓展。

1、面对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骄傲和快乐的瀑布,如今却面临即将完全消亡的命运,作为一名国家的总统,在葬礼上你会发表怎样的演讲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笔来,先写一写,再说一说,适当用上书上的语句。

2、学生练写。

3、个别交流。

4、小结。说得多真诚啊!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这样一位总统的领导下,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塞特凯达斯瀑布将会在世人面前展现她新的活力,我们期待着。

五、作业。

1、几十年后塞特凯达斯瀑布将会以新的姿态展现在我们面前,请同学们插

上想像的翅膀,想画的同学画一画,想写的同学写一写。

2、阅读一篇环保文章。

板书设计:

过去:雄伟壮观

瀑布 保护环境

现在:逐渐枯竭

篇12:《吆喝》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于永正老师,说“于老师是平民,或者说是平民哲学家,甚至是禅学家,散淡、平易、简洁、随和、诙谐。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能在简简单单的课文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里,随手找到语文教学的真金,平易之处最奇崛。”阳春三月,于老师在宜昌为我们呈现了《第一次抱母亲》的精彩课堂。在于老师的课堂,我发现了一种近乎铺张与奢侈的东西--那就是“读”!

一、读进去,山就是山

于老师常说:“语文就是语文,不需要加许多定语。我追求的是一个‘实’字。”具体到一节课上,他最关心的是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所以,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样人文色彩极浓的课文时,他也能沉下心来,从每一个生字开始,教学生扎扎实实读书。

师:生字认识了吗?我写一个你读一个。(师转身写)你先不要读,我写完你再读。

(教师板书:“越”)越可以和哪些字组成词语?

生:翻山越岭……

师:翻山越岭,(教师将词语在黑板上补充完整)一起读。

生:(齐读)翻山越岭。

师:把每个字读实,声音不

要发飘,不要轻浮,要实在。

生:(轻轻读)翻山越岭。

师:“越”在这里当什么讲?

生:越过。

师:等于没说。

生:穿过、走过。

师:在《新华字典》里这个字有七种解释,这里是“跨”的意思。

当学生知道了“越”在这儿作“跨”讲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岭”的意思是翻过一道道山,跨过一道道岭了。山就是山,在语文课堂上,任何表面的热热闹闹都替代不了还原事物本质的过程,惟有读可以在学生的头脑里唤起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

二、读出来,山不是山

师:德国一个作家歌德说过:会读书的人有两只眼睛,一只看到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看到文字的背后。如果用两只眼睛读书,读“重担”你决不会只看到一百多斤重担。现在用两只眼睛看,你看到了什么?

(生默读课文第四段)

师:现在你对“重担”是怎样理解的?

生:赡养老人。

生:抚养子女。

生:生活的压力。

生:母亲是家庭的顶梁柱。

师:说得多好啊!这就是“重担”的含意。同学们,当我们这样理解了“重担”的意思之后,再回过头看前面的“翻山越岭”,母亲仅仅是翻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岭吗?你现在对这个词是怎么体会的?记住了,用两只眼睛读书。

生:是一个个生活中的困难。

书读到这里,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山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它是“母亲为了子女、家庭和社会所走过的艰辛道路。”我豁然开朗:书要读得进去,也要读得出来。“重担”与“翻山越岭”--一个前后关联的照应,一次过去之后的回首,将“平易处的奇崛,朴素里的华章”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不得不叹服:大师就是大师!大师总能从看似平淡的课文里品出“味”来,而把引导学生品味的落脚点永远落实在读上面。“重担”的分量是学生读出来的;“翻山越岭”的艰辛是学生读出来的;语言文字的内涵与精髓也是学生读出来的。

三、读开去。山还是山

师:谁来读最后两段?

(生读最后两段,教师板书“无数次”。)

师:(生读完毕)读得真好!看黑板上(“第一次抱母亲”和“无数次”),现在只剩下课题和我刚才写的三个字。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都被母亲无数次地抱过,我们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而我们第一次抱母亲时,却让母亲感动地流下了泪水。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的时候,你不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一句话吗?

生:妈妈,我以后要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

生:妈妈,也许你很平凡,也许你不算很伟大,但我认为你是最棒的,我会为了你,为了祖国妈妈增砖添瓦。

师:(指着一名女生)我看到她流泪了。

生:(站起来,泣不成声)妈妈,你含辛茹苦,抚养我长大,妈妈,你辛苦了。我想对自己说,以后不要太任性,不再对妈妈发脾气了。

师:(激动地)知道我最想说什么?

生:(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请大家把这句名言,这句至理名言写在课本上,刻在心里。在备课的时候,我在书上还写了这样一段话,读给你们听听: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动别人呢?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我的周围还有很多别人的母亲,我要像爱我的母亲一样爱周围的老人,我要像关心我的孩子一样爱我的学生。

“无数次”与“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是于老师的“金手指”点到的又一真金。凭借这种蒙太奇的作用,使学生产生“蓦然回首”的顿悟,产生与老师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再通过读,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仔细听,山还是山,只是那山看在眼里,已经有了另一种内涵。

“好好学语文,语文太好了!好好读书,书越读越有味道!”课在于老师深深的感触和殷殷的期望中结束,在场的一千多人沉浸在他一步一步带着我们走进的读书境界里,像流连于一处美轮美奂的风景,久久不愿意离去……

上一篇:圣诞节祝福贺语下一篇:描写天气寒冷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