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2024-05-10

《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通用3篇)

篇1:《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 学 过 程

一、互动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说你做》拖地、洗衣服、炒菜、擦玻璃,这是爸爸、妈妈平时常做的事,你们平时爱做什么?

《你做我猜》弹钢琴、踢足球、看书、爱画画。你们真棒。好了,有时间徐老师再和你们做游戏吧,现在准备上课了。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

1. 刚才,我了解到了很多小朋友都爱做什么。今天,老师把你们的老朋友--爱画画的小松鼠也带来了,跟他打个招呼吧!贴小松鼠图,评价学生真有礼貌。

2. 小松鼠呀,最爱画画,走到哪里就画到哪里。演示CAI,配音,有一天,他看见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树梢上,心想:要是能把画画在圆月亮上,那该多好呀,可他怎么也够不着,伤心极了。(板书:伤心极了)

3. 那后来,小松鼠又怎么样了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6课。

师读课题《画满画儿的圆月亮》。

4. 请同学们翻开书89页,读读课文5---7自然段,看看是谁来帮小松鼠了?

5. 指名答,谁来帮小松鼠了?出示熊先生图,熊先生正好从屋子里出来,听了小松鼠的诉说,他是怎么安慰小松鼠的?指名回答。你们把熊先生的话试着说一说吧。教师出示头饰,谁来当当熊先生,安慰安慰我这个伤心的小松鼠?

6. 听了熊先生的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7. 请大家不出声地读读第6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8. 熊先生哪来的一大堆圆月亮呢?(指名答)

9. 对的,熊先生捧出一叠这样的圆盘,瞧瞧,什么样的?摸摸,什么感觉?真是(出示词卡:又白润又光洁)谁来读读这个词?

词语读得这么好,句子会读得更好,指名读句,真好!谁再来试试

10. 熊先生高高举起一个就像…… ( 生答)

指名读第二句

11. 下面同座合作读读这两句话吧,一个读一句,看谁读得好?

(同座合作读)

看到这一切,小松鼠不再伤心了,把板书:伤心极了 拿走。他高兴的画起来,画了一大串满是画儿的圆月亮,小松鼠都画了些什么呢?你们到第7自然段中去看看吧!

(出示CAI)

边说边点,出示句子:现在,圆圆的月亮上有……(学生读)

还会画些什么?

凶猛的老虎,你还会用凶猛这个词,真不错。

你的想象真丰富。

画上去一定很美

CAI 把你们刚才想到的照着书上这个句子说一说吧!在四人小组中试一试。

指名说

看来,小松鼠在圆月亮上画了好多画,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找出句子,若找不出句子,指名读第一句。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大串、可真多”你读读,还从哪里看出小松鼠画得多(生读)

12. 小松鼠忙碌地画着画,熊先生也忙碌起来了,他在忙什么?

(出示CAI )

他会在哪些地方张贴海报?猜猜

请说完整,这句话说得真完整,对肯定会

他在这儿贴贴,在那儿粘粘,可真是忙碌呀!出示词卡(忙碌)

指名读

看看熊先生的海报是怎样写的吧!

(出示CAI )

山羊爷爷年纪大,眼睛花,谁来读给山羊爷爷听一听?

什么圆月亮上的画?你们看了海报,怎么想?

把你们的感受带到第10、11自然段中去读一读吧。

走,咱们去看看画展吧!

(出示CAI )

你们的小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这些画,生怕错过了一幅画,这不就是被吸引住了吗?

(出示词卡:吸引) 指名读,前鼻音读得真准。把词送到句子中读一读吧。

是因为 CAI 出示第12自然段

所以, CAI 出示第14自然段

我点三位同学分别读这3个自然段,相信你们一个比一个读得好。

(学生分别读这三个自然段)

掌声送给他们吧。我们还要把这掌声送给小松鼠、熊先生和动物伙伴们呢。CAI 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先准备准备吧!

我们也来举办个圆月亮画展吧!

漂亮的画可以画在圆月亮上

工整的字也可以写在圆月亮上呢

四、学写生字

1.出示CAI

还认识这些生字宝宝吗?

“伤”字 读真准

2. 有两个生字宝宝长得可像呢?发现了吗?

它们怎么区分?

大家注意了,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极:左窄右宽

吸:左小右大

右边都是及,但在田字格中位置不一样

看徐老师写这两个字。(教师示范)

极:横中线上一点起笔,“木”作偏旁时要把捺变成点,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极”字的撇不在竖中线上起笔。

吸:口字旁,用嘴吸东西。

右边的及,先撇再横折折撇,最后写捺。注意了,撇笔在竖中线上起笔。

写字时,先看清再动笔,写一个描一个,写字时,头正身直脚放平,三个一要牢记。

下课,同学们再见!

拖得真干净

玻璃擦得真亮

你真是小小艺术家

能颠几个球

来,大家一齐读读课题吧!

A 谢谢你,熊先生。

B 我心里舒服多了。

C 你们一齐来当熊先生,安慰安慰我吧!

A 是呀,真奇怪呀?

B 的确是个问题呀?

C 对呀,怎么回事呢

A “润”这个翘舌音读得真准

B 读得真连贯

C 读得真好

A 真美!

B 月亮升起来了。

A 这对同座合作真默契

B 读得真好

C 男女生比一比吧

读音很标准,字音咬准 ,读得真流利,声音真响亮。

你说得真通顺、你能大胆地说,不错。

你和小松鼠一样聪明。

A 大点声,没听清

B 什么,画在圆月亮上的画?

[《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篇2:《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教学设计 (鄂教版二年级下册)

1、学会“报、物、吸、且”4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圆圆的、白白的、又白润又光洁”等词语,体会瓷盘像圆月亮。

3、通过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发现美、感受美。让他们感悟到给别人送去快乐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圆圆的、白白的、又白润又光洁”的瓷盘像月亮。

2、引导学生想象中发现美、感受美的同时感悟到给别人送去快乐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

教学准备

CAI、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播放CAI,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小松鼠。聪明的小松鼠最爱画图画,在树干上画,在树叶上画,在沙滩和岩石上画,有一天,爱画画的它对着挂在树梢上的圆月亮,产生了一个奇特而又大胆的愿望,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小松鼠的愿望是什么吗?(点答)小松鼠能实现愿望,在圆月亮上画满画儿吗?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激疑过渡:正当小松鼠伤心难过的时候,是谁来帮助它?又是怎样帮助的?

二、引导学生体会“又白润又光洁的瓷盘”像月亮。

1、默读5--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谁帮助了小松鼠?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用铅笔划出相应词句。(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会有一大堆可以画画的“圆月亮”呢?

3、学习第六自然段,重点感悟“又白润又光洁的瓷盘”像月亮。

(1)出示CAI,指名读。

(2)熊先生说的“圆月亮”究竟指的是什么?

(3)是什么样的瓷盘可以当作圆月亮?(学习词语“圆圆的、白白的”,体会圆形的、白色的瓷盘可以当作圆月亮。)

(4)抚摩、观察实物瓷盘,说出感受。(学习词语“又白润又光洁”,感悟瓷盘像月亮。)

(5)指导学生加表情、动作朗读这段话。

小结:熊先生说它有一大堆圆月亮,原来是它有一个个圆圆的、白白的、又白润又光洁的瓷盘。熊先生可真会想!

4、过渡:有了这么多的圆月亮,小松鼠会在上面画些什么呢?自由读第7段。

三、感受“圆月亮”上的画的趣与美。

1、小松鼠在圆月亮上画了什么?(强调句式:有……有……还有……)

2、展开想象,小松鼠在圆月亮上还画了什么?(强调句式:画了……画了……还画了……)

3、小结:满是画儿的圆月亮一个连一个,可多了,你从哪个词知道小松鼠在圆月亮上画了很多画?(学习词语“一大串”)

4、点读、齐读第7段。

5、过渡:熊先生帮助小松鼠实现了在圆月亮上画画的愿望,看到小松鼠还在快快乐乐画个不停的时候,熊先生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你们知道吗?

四、走进森林画展,想象画展的趣与美。

1、学习8、9段,通过情境创设,想象熊先生“忙碌”的情景。

(1)点读8、9段。

(2)创设情境,体会“忙碌”:熊先生在西边的小狗家贴了一张海报,大声吆喝:小松鼠要开艺术画展了!熊先生在东边的小羊家贴了一张海报,大声吆喝:小松鼠要开艺术画展了!熊先生在街头巷尾每一个角落都贴满了海报,随处都能听见熊先生的吆喝声,他可真(忙碌)呀!

2、你想对忙碌的熊先生说些什么呢?(体会熊先生助人为乐)

3、齐读10、11段,感悟小动物们参加画展前的好奇心。

4、小组学习12、13段,在森林画廊里,小动物们看到了什么?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边感受边读12自然段,突出“太美了”。

5、出示CAI,展示画展内容,想象:小动物们一边欣赏一边说了些什么?(用夸奖的语气,突出画展的美以及画展给小动物们带来的快乐。)

6、你们想画吗?齐读14段。体会此时此刻小松鼠的心情。

7、过渡:通过熊先生的帮助,小松鼠终于实现了在圆月亮上画画的愿望,它的画不仅吸引了我们和小动物们,看,连星星也吸引来了,它们把咱们带进了汉字王国。

五、识字写字,布置作业。

1、CAI,引导学生识字、习字。(强调双姿。)

2、小结过渡,布置想象作业:这节课,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小松鼠实现了在月亮上画画的愿望,它的画给小动物们送去了阵阵欢笑;熊先生帮助小松鼠实现愿望,小松鼠快乐,它自己也感到很快乐!同学们,你们想做快乐的小天使吗?把你们的画也画在圆月亮上,我们也来开个艺术画展!相信你们一定可以把快乐带给周围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16 画满画儿的圆月亮

小松鼠图 熊先生图

快乐

篇3:画满画儿的圆月亮(教案+反思)

——二年级语文课《画满画儿的圆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前川一小 潘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物”、“吸”、“且”等8个字,会认“熊”、“瞧”、“瓷”等5个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读文,激发学生们想象力,使学生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学会朋友间互相欣赏与支持。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物”、“吸”、“且”等8个字,会认“熊”、“瞧”、“瓷”等5个字。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激发学生们想象力,使学生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学会朋友间互相欣赏与支持。教学准备:

PPT课件,四个白色圆纸片,“松树”、“星星”、“熊”、“小松鼠”纸质图。教学过程:

一、“海报”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爱画画的小松鼠。它多么想在圆月亮上画画呀!可是月亮那么高,小松鼠举起画笔怎么也够不着圆月亮,它伤心极了。可是没过几天,森林里到处张贴着这样一张海报(出示海报),小动物们都被吸引来了。海报上写了什么?快告诉大家吧!(指明读,生齐读海报)

2、提问:你看了海报有什么疑问呢?

3、师:是啊!小松鼠刚才还在为怎么也够不着圆月亮而伤心,怎么后来又把画画在月亮上了呢?大家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篇课文。

二、融情入境,体验角色。

1、师:小松鼠这么想把画画到圆月亮上去,圆月亮上到底有什么呢?(出示月亮生词图,复习词语,订正。)

2、师:请大家把书翻到89页,大声自由地读5、6、7三个自然段,边读边想:小松鼠是怎么在圆月亮上画画的呢?(生自由读课文,指名说)

3、学习第5自然段。

(1)师情境范读第5自然段:你可真会读书!是呀,小松鼠举着画笔够不着圆月亮,真是伤心啊。这时,熊先生正好从屋子里出来,听了小松鼠的诉说,便对小松鼠说:“瞧吧!我有一大堆圆月亮呢,给你画画吧!(师边读边做动作)”我们一起读一读第5自然段吧!读完后,你喜欢熊先生吗?为什么?

(2)指名有感情地带动作朗读熊先生的话。

(3)师生合作读本段:我们都是好心的熊先生,大家一起来读读吧,带上动作感受一下!(男女配合读“这时,熊先生正好从屋子里出来,听了小松鼠的诉说,便对小松鼠说……”)

4、学习第6自然段。

(1)师:多么好心的熊先生呀!老师都被这么好的熊先生感动了。可是小松鼠觉得很奇怪,熊先生又不会变魔术,怎么会变出一大堆圆月亮呢?请大家轻声读一读第6自然段找出答案。聪明的小朋友们一定知道了,熊先生拿出的是——(指名说出完整的话)哦,原来是一叠瓷盘啊!可是瓷盘怎么会是圆月亮呢?自己再读读第6自然段,把相关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2)瓷盘怎么会是圆月亮呢?指名用自己的话回答。(引导比较出示的图片“月亮”和“瓷盘”的颜色与形状。)用我们文章中的词怎么形容?(相机出示词条“圆圆的、白白的”)指名读。小组分读。

(3)(出示瓷盘)你来摸摸,有什么感觉?用我们文章中的词怎么形容?(出示词条“又白润又光洁”。)指名读。男女分读。(出示“又……又……”)谁还能说这样“又……又……”的词?你能用你说的词来造句吗?

(4)师:瓷盘这么神奇,一起来读读这一句再次感受一下这神奇的瓷盘吧。(齐读“熊先生捧出一叠圆圆的、白白的瓷盘,一个个又白润又光洁。”)

(5)过渡语:瓷盘可真像圆月亮呀!可是小松鼠看了看熊先生的瓷盘,又看了看天空中的圆月亮,皱了皱眉头。熊先生一下子看出了小松鼠的心思。这时,好心的熊先生把瓷盘高高地举了起来。你们看像不像月亮升起来了?(出示句子:“熊先生高高举起一个,就像树丛间升起一个圆月亮一样。”)(指名带着动作朗读句子,顺势在黑板上贴4个圆圆的、白白的月亮图片。)是啊!能够让小松鼠快乐,熊先生也觉得很快乐呢!看树丛中升起了一个又一个圆月亮呢!(齐读第6自然段。)

5、学习第7自然段。

(1)师:在熊先生的帮助下,小松鼠高兴地拿起笔不停地画了起来,他都画了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们边度第7自然段,边用波浪线画出相关句子。指名回答。)师:你觉得小松鼠为什么要把熊先生画上去呢?(2)师指着黑板上贴出的图片说:“小松鼠画的画真多真美呀,圆圆的月亮上有松树,有星星,还有熊先生和小松鼠自己。”(指名读,师引读,师相机贴卡)

(3)(课件出示:“圆圆的月亮上有……有……还有……”的句式)师:除了这些画,小松鼠还会画些什么呢?

(4)(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画呀画呀,画了一大串满是画儿的圆月亮。”)师范读,谁想当这只小松树,读读这句话呢?指名读。你觉得哪些词很重要?为什么?(重点理解“画呀画呀”和“一大串满是”。指导读;指名读;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6、学习8至14自然段。

(1)过渡语:正当小松鼠忙着画画的时候,熊先生也没闲着。他拎着浆糊桶,把海报贴在了森林的每个角落。瞧,刚才我们看到的海报就是熊先生的杰作呢!小松鼠要开画展的消息一下就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在月亮上画画真有趣!同学们,小松鼠果真成功地在月亮上画画了,大家都觉得:“在月亮上画画真有趣!(生齐读)”小动物们看到小松鼠在圆月亮上画画这么漂亮,都觉得:“在月亮上画画真有趣!(生齐读)”看到这些,我们同学们也由衷地觉得:“在月亮上画画真有趣!(生齐读)”(齐读第8自然段)

(2)师:画展这么有趣,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森林背景,到处都挂满了漂亮的画,配以优美的音乐。)师情境范读第12、13自然段;指名读;全班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3)过渡语:小动物们天天都来看画展,小松鼠把快乐传递给了森林里的每一个小动物,大家都学着小松鼠在月亮上画画呢!他们把自己心中最美好的事物都画了出来,森林变得更美啦!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第14自然段。)圆圆的月亮把它、熊先生,和森林里的每一个动物的心贴得紧紧的,森林里不仅挂着美丽的画而且充满了欢乐!让我们伴随优美的音乐一起读一读这个美好的故事吧!(配乐齐读全文)(4)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爱画画的小松鼠,和助人为乐的熊先生,他们的友谊深深感染着我们,同学们要学习他们,学习熊先生的热心助人,学习小松鼠对画画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联系生活,拓展创美。

师:你们想不想在月亮上画画呢?都想画些什么呢?(学生们畅所欲言,师引出环保教育)

四、识字写字,巩固提高。

师:我们可以画这么多美好的事物,那么我们也去开画展,让动物朋友们也来看一看吧!可是要开一个画展首先也要像熊先生一样写好海报。(出示海报,齐读海报内容。)要写好海报,先得记住藏在海报里的生字。(出示带田字格的四个生字)师:谁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说。课件观察“报”字笔顺,师范写“报”字,生描红练习。(指导写字规范)

五、课后实践,总结全文。

师:写好了吗?一起读一读今天的作业吧!希望同学们的画展都能够举办成功!

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们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以海报为主线切入课文,重新组织教材。先联系学生们已有的知识理解海报,再看海报,使学生们对画展产生强烈的好奇,产生疑问“小松鼠是怎么在圆月亮上画画的?”,“小松鼠的画美吗?”,“小松鼠到底画了些什么?”。学习贵在有疑问,有了疑问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这些疑问使学生们产生了看画展的欲望,萌发了探究的意识,从而激起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们迅速走进了文本。

1、读中感悟朋友之爱。本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贯穿着熊先生、小松鼠以及森林里的小动物之间那种浓浓的友情、关爱之情。忽视了这个亮点,本节课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更是干枯没有生命力的。唯有能过朗读,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们从中体味、感悟这可贵的情感。我运用了大量的情感过渡语去“补白”这个故事,让这个故事在学生们的心中变得完整,让他们也设身处地的在这个故事中扮演角色。其中我让学生们扮演熊先生演一演、读一读,体会善良的熊先生在小松鼠困难时是如何全力以赴帮助自己的朋友的,再以小松鼠在熊先生的帮助下由伤心——高兴的心灵旅程,让学生们喜欢上这好心、善良的熊先生和那只爱想象、爱画画的小松鼠。最后让学生们带着动作齐读熊先生的句子,学生们对熊先生的喜爱之情、对小松鼠的关爱之情犹如泉涌。抛却了教师繁索的朗读指导,小松鼠、熊先生和小动物们之间的这一情感线因学生们精彩的朗读完美的呈现出来了。

2、读中体验发现、创造之美。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去发现课文中潜在的“美”的话题呢?我从“肢体动作”和“眼观耳听”两方面入手。“阅读是学生们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们的阅读实践。”在一次次手臂向上伸展和上讲台表演句子内容的体验中,学生们准确地理解了词语“举着”和“够”的意思,并且在一次次够不到月亮的失败经历中,体验到希望落空的伤心之情。再通过课件创设的小松鼠够不到圆月亮的情境,使学生们入情入景,学生们刚才体验的情感很自然地与小松鼠此时的情感链接上,进而轻松地领悟了文意,水到渠成。当学到“圆圆的、白白的”和“又白润又光洁”这两个词条时,我选择让学生们直观地比较“月亮”和“瓷盘”的形状和颜色,通过视觉的触碰,让学生们对词条有更深刻的理解。当我提到要带着学生们去参观小松鼠的画展时,学生们高兴得蹦了起来。面对着美丽的森林、漂亮的图画、优美的音乐,老师出色的范读,学生们不时发出“哇、哇”的惊叹声!“太美了、太吸引人了,看了还想看。”“真美啊!你都舍不得走了呢!”学生们此时此刻激情澎湃,将自己看到的美丽画面通过自己的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了。“你想在圆月亮上画些什么呢?”学生们将自己最喜欢的事物一股脑的全说了出来,小手久久不愿放下。他们发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呢!此时,学生们与文本的对话已经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唤醒了学生们创造力。本节课,我充分相信学生们,给学生们自主阅读的时间,从读中悟,从悟中读。学习第12、13、14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们先自主阅读,说感受,交流感受,从读中感受画展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并通过自由读,想像读,合作读,男女生赛读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美。最后,在充分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后,学生们在美的课堂中也产生了创造美的欲望,这时,我给学生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们通过写字、绘画、读书等形式创造美,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3、读中感受文本之趣。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课堂上一味的反复读的确缺少生命力。于是在课中我设计了贴图片的环节,学生们边读,我边将小松鼠画的画贴在圆月亮上,不一会儿一幅美丽的画面形成了,多有趣啊!再次朗读课文时,学生们的表情不一样了,从微笑的小脸上看到了盎然的兴趣。演一演、摸一摸、做一做,等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让他们尝到了读书乐趣,更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最新情人节搞笑表白短信推荐下一篇:贯彻落实亚运期间安全环保和稳定工作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