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请假补课制度

2024-05-24

学员请假补课制度(共5篇)

篇1:学员请假补课制度

学员请假补课制度(2012年1月修订)

1、学员缴费后不予返费,如有请假,将费用转至下月或者其他学科。

2、转费要求:请假超过12节课(一个月)可以转费,12节课以内不予转费。所差课节由班主任安排补课。

3、新生、插班、中途请假学员按照课节缴费,计算课节不足半月按照半月收费,超过半月按照一个月收费,所差课节班主任教师会安排时间补课。

4、补课时间:补课为一对一补课,因此补课时间规定如下:

补1节课20分钟,补2节课30分钟,补3节课45分钟,补4节课60分钟。

6、新生插班、请假落课学员补课须知:(补课根据孩子情况,家长自愿选择)

因请假落课或新生插班,需要补习前一阶段内容,补课费每节课20元。每节课60分钟。

7、需要补课学员要提前与班主任老师预约,班主任与连科老师共同安排好时间再通知补课,不能自定补课时间。

特别说明:只有坚持学习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另外补课效果没有上课效果好,请家长尽量督促孩子不请假,按时间上课。

教师请假制度(2012年1月修订)

1、零假:周一至周五,扣款50元

周六周日上午50,下午50元,全天100元(传染病除外)

2、连续超过7天按照整假计算,扣款按照工资比例计算

3、婚假,婚前3天,婚后3天,结婚当天1天,共7天

4、丧假,3天

5、产假:40天,工作满一年以上的,继续工作的享受一个月带薪休假、基本工资600元。(小产假按照请假计算)

5、请假教师要提前一天通知学堂,并将班级整体情况与代课老师交接好好后方可请假。

6、代课:签满一年合同以上的代课教师,代课费每节课30元,未签满一年合同的代课教师不计代课费。

试用教师管理规定

1、试用期工资500元

2、试用教师工作未满一个月没有试用工资。

3、试用教师作息时间跟随所带教师作息时间安排。

4、试用教师需要住宿要在签合同后可以住宿。

5、试用教师随时承担学堂临时工作(卫生打扫等)。

6、试用教师要听从所带教师的指导和安排。

7、试用教师的仪表要求不能着奇装异服,仪表整洁大方。

通知

由于学堂假期装修,原定年前举办的第四届“明德杯’数学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和新年晚会推迟到年后举行。时间另行通知。望家长周知!

明德学堂全体教职员工提前祝小朋友们新年快乐!祝家长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详情请登录:舒兰市明德学堂信息网查询。

明德学堂

2012.1.12

篇2:学员请假补课制度

学生请假、销假制度

1、各班每天上午、下午第一节课前对学生进行一次点名,并认真填写点名簿。

2、学生因故缺席,必须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说明事由并在请假条上注明返校时间,家长要在请假条上签名。返校后应销假。

3、学生患流行病、传染病期间,必须回家休息、治疗,凭疾控部门的证明方可返校上课。班主任应及时将信息报告师生疾病防控办公室。

4、如有未请假不到校的学生,班主任应立即与家长联系,弄清原因。一时与家长联系不上的,应向师生报告。

5、学生请假一周以上的,班主任应向教导处报告。

6、学生中途离校的,应凭班主任的签条出校门,签条由传达室收存。原则上不同意除学生家长或监护人以外的人员来校请假并带走学生。

7、各班应切实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请假、销假制度。

8、对无故迟到、早退或旷课的学生应给予批评教育,并及时通报家长。

学生补课制度

为了确保师生正常的教学秩序,使每一名因故缺课的学生都能够及时得到补课,特制定本制度。

1、要求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成绩负责,实行严格的补课制度,给缺课的学生补课。

2、学生返校后,由教导处向相关教师下达补课通知单,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缺课情况制定补课计划,及时为学生补课。

3、对于大面积出现缺课现象的,学校要统筹安排集中补课。

4、补课后,学校教导处要通过问卷方式对补课效果进行调查,凡学生依旧没有掌握的,要进行再次补课。

5、学校要加强补课的跟踪管理,确保补课落实到实处,不让每一名学生掉队。

学生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防止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或蔓延,特制定学校学生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一、确诊患有传染病的学生,需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到相关医院就诊、治疗,不能来校上课、学习,并将诊断证明复印件及时交学校留档。

二、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后,持由二甲及以上或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直属医院开具的复课证明到学校课程与教学处办理相关复课手续。

篇3:高校学生请假管理制度问题研究

关键词 高校 学生 请假管理制度

一、高校请假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学生请假管理制度不规范的现象,部分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甚至出现学生请假管理漏洞,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学组织工作。对此笔者对国内57所大学(12所为民办高校)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申请时限没有明确要求,大部分学生采取事后补请的方式。在笔者调查的57所高校中,只有16所院校明确规定了申请时限,其它院校对此没有明文规定,导致部分学生对请假并不重视,往往采取事后补请的方式。近两年来,全国范围内由于学生未请假而离校造成人生、财产损失的案例有7642起,给予学生、家庭、学校以至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第二,申请人界定不明晰,部分院校准许同学或家属代请。很多学校由于没有制定明确的请假管理制度,申请人的身份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部分学生夜不归宿、通宵上网甚至参加非法传销组织并没有通过正规渠道与辅导员老师沟通,而是委托同学以合理的理由向老师申请,甚至委托社会人员冒充家长进行请假,造成了请假制度管理的严重混乱,对学生产生了重大的安全隐患。

第三,请假时间人为延长而没有惩罚措施。部分学生并没有遵守所请假期的期限,而是人为延长,却没有得到惩罚,成为其他学生效仿的对象,成为假期拖延现象日益严重的根源。

第四,对事假和病假没有严格区分,采取混同的方式进行管理。大部分院校并没有将事假与病假分开,而是采取统一的管理模式,部分事假学生混水摸鱼,享受与病假学生同等的待遇,故意延长假期。

第五,没有与请假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近两年来,由于学生在请假期间发生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家长与学校的纠纷中,学校没有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的事由达到84.38%。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学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导致突发事件的大量滋生。

第六,没有建立辅导员老师就请假适宜与校方及时申报的联动机制。纵观近两年学生请假期间出现的突发事件,辅导员未与校方及时申报的占69.23%,部分学校没有建立相应的申报体系,学生处没有直接的请假负责人的占21%。

二、就完善高校请假管理制度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笔者就高校学生请假的日常管理制度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希望为专家、学者就此问题深入研究做出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高校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学生请假管理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高校是人流密集且半开放式的场所,一些外来人员容易混入,突发事件发生率高。高校学生一般均为外地生员,对本地环境生疏度较高,学生夜不归宿或被教唆参与非法组织,发生危险时的自救能力弱,事故后的处理过程没有家人陪护,利益受侵害的可能性大。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容易利用学生心理单纯的特点,主动出击,为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此外,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请假制度不完善容易为思想意志薄弱的学生提供逃课的机会,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制约高校就业率。建立完善的请假管理制度是对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是对高校声誉的维护,同时也是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的呵护。

第二,各高校必须深入本校学生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请假管理制度。高校的请假管理制度不应生搬硬套,而应该立足本小实际,切实可行。对于一些民办院校,由于生员的素质较为薄弱,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更为严厉的规定。对于一些走读生较多的学校,可以采取走读生单独编班的管理模式。走读生单独编班使辅导员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非走读生的日常管理上,而根据两者的区别制定不同的请假管理方案将在学生管理中发挥巨大的效力。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走读生严格管理同时也不能忽略非走读生的管理,这些学生在上下学过程中可能有着更大的安全隐患,但却往往被忽视。对于一些女生较多的院校,应该制定有关学生人身安全的更加详尽的请假管理制度,对于女学生日常容易发生的突发事件分门别类进行研究、防范。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女生院校,可以增设一些安全课程,向学生传播一些个人安全防护知识。

第三,高校应对学生请假制度的规定进行细划,使其成为学生守则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在重视学生请假制度的基础上,高校应有意识地将学生请假制度分类细划,将病假与事假分开,分别制度相应的标准,病假的标准应高于事假。此外,对于病假的界定应该明晰。对于申请时限必须有明确的规定,以事前请假为主要形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事后补假的方式,但必须提供证明资料或证明人。对于申请人的界限应做出明确的规定,谨慎使用代请方式,对于代请必须征得学生家长同意。

第四,建立家长与校方的联动管理机制,强化辅导员与学生处的汇报机制。在建立请假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汇报学生的请假的情况,并与家长协商给假。在家长不允许的情况下坚决不予准假。与此同时,高校学生处应建立请假汇报机制,设立相关负责人,杜绝辅导员全权负责的请假管理模式。在汇报的同时,辅导员要听取上级意见,适时准假。

第五,应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建立完善的请假管理制度。学生是请假管理的客体,是学校日常生活的主题。在制定请假管理制度时,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只有学生才最了解学生,只有学生才最能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学生会调查学生的请假事由,了解学生的诉求,以“你最接受的请假管理办法”为题开展主题班会,征集学生的意见,以民主的方式获得学生的支持。

高校学生的请假管理制度必须引起高校工作者的重视,不能含混过关,我们必须从制度上保障高校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防范突发事件。

参考文献:

[1]孔伟红.论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立.当代教育论坛,2007(3).

[2]邹耿良.主题教育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新运用.龙岩学院学报,2007(4).

篇4:党校学员请假

为严肃党校纪律,规范党校学员行为,现制定林学院党委党校学员请假制度。

一、请假规范

党校自动员大会始即为正式开课,学员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到场上课,并凭有效证件(学生证或校园卡)到负责人处签到。因故不能按时出席或缺席者,必须事先作出书面请假。

1、除不可抗拒力量(如自然灾害)、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得重病需休养、党校课程与学校教学计划内课程冲突、参加重大活动外,其余原因均不得请假。

2、学生因病或其它原因需请假时,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由本人或委托他人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主要分事假、病假、公假三种。事假,因私人或家庭亲属的重大事件无法按时参加党课或党校活动而提出的请假,因党校课程与学校教学计划内课程冲突而请假,由任课老师出具证明,一般情况下不得请事假;病假,因身体健康原而无法按时参加党校课程、活动而提出的请假 , 病假同时须提供校医院或市、县级医院的病假相关证明;公假,学员参加由学校组队的省、市级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重大活动、学科竞赛或科技竞赛活动,或参加学校、学院举办的重大活动,与党课时间冲突需请假的,本人须要提出书面请假申请和组织者提供相关证明,经由学院党委领导证实后批准方才生效。

3、学员必须参加党校教学计划和统一安排的一切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因病因事不能参加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否则以旷课论。旷课者将不给予党校毕业证书。迟到且没有提前请假者按迟到处理,扣期末总成绩5分。

二、请假程序

学员请假,应事先下载请假条,并如实填写,说明请假的原因和时间。请事假要有充足理由,应从严掌握。因公事假,需要组织单位的证明;病假需要提供医院开出的休假证明,并有医生的签名。请假条填好后,在上班时间内交由党校指导老师杨瑞春老师签署意见,并交至小组长处,再由小组长交至党校负责人处作为凭证。

若学员遇到紧急事件未能提前请假,需要联系党校指导老师,征得同意后,与党校负责人联系说明情况,并及时补上书面请假条。

请假条一式两份,一份交由党校指导老师存档,一份交至党校负责人处。

三、准假权限

党校负责人、党校任课教师及党校班委一律没有准假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冒充党校指导老师或其他学院党委党校领导批假,学员不能在已批的假条上更改请假期限或其他内容的涂改,违者除按旷课处理外,还要视情节轻重给予适当处分。

四、销假

如学员请假后因变动发现请假事由与党课时间不冲突,必须立刻到党校指导老师处办理销假手续,销假后的请假条仍由党校负责人留作备案。学员销假后,须如期参与党校课程或活动,否则一经发现,按旷课处理。

六、其它

1、学员请假,如被查出以欺骗手段请假,则取消该生的请假资格,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2、如学员违反请假制度,均作旷课处理。

3、所有党校培训班学员、班委等都应当严格按照本制度规定的程序履行自身的义务和职责。

七、本制度由林学院党委党校负责解释。

注:请假条见附件一

林学院党委党校二0一0年十月二十七日

附件一:

请假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因(请说明请假事由)需要请年月日(上午下午晚上)的党课(党校活动)的假,望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

请假人:(级班)指导老师意见:

存根

请假条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因(请说明请假事由)需要请年月日(上午下午晚上)的党课(党校活动)的假,望批准,谢谢。

此致

敬礼!

篇5:从出土档案看西夏官吏请假制度*

关键词:西夏;官吏;请假制度

Abstract: The system of official asks for leave reflects the system of official management in Xixia. According to 2 copies of unearthed leaving notes in Chinese at Wuwei in Gansu province ,that is the xixia hometown ,and related research materials on asking for leave regulations about the Tiansheng Lvling(《天盛律令》), we know that the formalities is strict ,the program of which is specification , resulting modest on the leave system in Xixia.Its incentive to improve the confidence of the officials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powerfully. This system also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later.

Keywords: Xixia;Officials;The system of asking for leave

史籍记载,请假以及休假制度从汉代开始就已经实行了,而且请假的范围涉及了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南朝宋鲍照因家中房屋漏雨需修葺和老母有病无人照料而撰有2篇《请假启》。其中一篇《请假启》载:“臣启:臣居家乏治,上漏下湿,暑雨将降,有惧崩压。比欲完葺,私寡功力。板锸陶涂,必须躬役。冒欲请假三十日,伏愿天恩,赐垂矜许。手启复追悚息,谨启。”[1]到了唐代,朝廷不仅制定了《假宁令》来管理官吏的请假等事项,而且出土的请假文书如《唐永徽五年(654)九月西州诸府主帅牒为请替番上事》[2]等也证明了唐代请假制度之严厉。作为11世纪~13世纪立国于西北边鄙的西夏,官吏请假是否也借鉴和吸收了中原唐宋的官吏请假制度?其请假的范围有哪些?请假的程序又是怎样?超过请假期限时又是如何处罚的?我们结合西夏故地出土的请假条和《天盛律令》的有关规定,对西夏官吏的请假制度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1 请假条整理

目前出土并发现的西夏请假条只有2件,均为汉文书写,且为残件。现整理如下:

中藏G21.026-1P汉文 请假条;

中藏G21.026-2P汉文 请假条。[3]

这2件残件汉文请假条出土于甘肃武威,墨写。中藏G21.026-1P请假条残存二行,第一行:今申本卡先差司吏高践苟一名,本人告称或有……第二行:……□遣及诸处驱赶请假,今目下见……

中藏G21.026-2P请假条残存三行,第一行:……患伤寒,行履不能,本卡并死,□□□手力不……第二行:……乐人……惜……第三行:……余吏自行送之……

2 请假条研究

2.1 西夏请假条的相关内容

2.1.1 文书种类推测。从南朝宋鲍照的《请假启》来看,南朝宋时官吏请假以“启”这一上行文书种类履行请假程序,从唐代出土文书《唐永徽五年(654)九月西州诸府主帅牒为请替番上事》来看则是以“牒”履行请假程序。由此可看出,各朝代请假所用上行文书种类各不相同。那么,西夏请假是以何文书种类履行请假程序的呢?由于甘肃武威出土的2份《请假条》前后残缺严重,无法知道所用文书种类。但从中藏G21.026-1P中“今申本卡先差司吏”等以及西夏上行文书种类的用途来推测,“申”或“申状”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呈状”或“禀帖”也有可能。

2.1.2 基层机构“卡”之说明。从中藏G21.026-1P和中藏G21.026-1P请假条残片中的内容可知,西夏存在“卡”这样的基层建制。关于此,陈炳应已经有过简单的说明:“乡是农村的一级行政组织。卡是交通要道上收税、检查的机构。张义地处武威与青海省交界的山口,设卡是很自然的事。这两个机构及名称,我国历史上早就有了,西夏有这些机构和名称并不奇怪,但因其他西夏文献和史籍都未提及,此属首次发现,值得重视。”[4]可见,“卡”是西夏在基层交通要道上设置的用于检查过往贸易之“驮队”等而收取税费的机构。

2.1.3 最基层也存在严格的请假制度。从上揭2份西夏《请假条》来看,反映出西夏请假制度的严格和严密,就连最基层的“卡”这一机构中的官吏,有事有病等都要履行严格的请假手续,否则,可能要按律惩处。

2.1.4 官吏请假的范围。从甘肃武威出土的这2份《请假条》来看,中藏G21.026-1P可能是因事而请假,中藏G21.026-2P可能是因“本卡”某人“患伤寒,行履不能”而导致最后死亡,为安葬亡故之人而请假。可见,西夏官吏的请假范围也如中原唐宋一样,有事有病等都允许请假。

2.1.5 官吏请假的程序。由上揭2份《请假条》来看,首先是官吏本人要向上司提出请假申请,“本人告称或……”由于西夏的这2份《请假条》残损严重,不知是向本卡主管官员提出请假的申请,还是向更高一级的官府提出请假申请。因为古代请假也有权限的要求,西夏也应如此,所以,西夏最基层的“卡”是否有权限请假?其次是上司的批示。由于该《请假条》残损严重,所以,无法得知这2份请假条是否得到上司的批准。但这2份汉文请假条实物档案至少印证了西夏法典规定的相关请假制度。

2.1.6 “司吏”这一职官说明。从上揭2份汉文《请假条》可知,西夏的“卡”这一交通要道上也派设有“司吏”这一职官。西夏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中司吏的派遣在《天盛律令》中没有明确界定。因为,“司吏”这一职官职位很低,各司署衙门可以根据任务多少来选派,西夏法律只是宏观地进行了界定:“前述诸司都案、案头数除已明定之外,司吏以及诸堡、城、军、寨、转运司、工院、经治司、行宫三司、县末等司都案、案头、司吏者,当以职阶计,限量遣之。”[5]

军事机构中案头、司吏等所派遣的数量,《天盛律令·遣边司局分门》中有具体的规定:“诸边经略使监军司全部一律当遣五十,监军司司吏当遣四十。”并且规定,经略使及监军司派遣案头、司吏的数量必须按规定执行,否则,要治罪:“诸边经略使及监军司等案头、司吏数当依所定派遣,不许使超额。若违律时,随意寻安乐者徒一年,使退减数者徒三个月。”[6]再结合上揭2份汉文《请假条》可知,西夏的确从中央到地方的州、县、堡、寨、卡以及各种粮食仓库等司署衙门中都派设有“司吏”这一低级职官,而且根据司署衙门大小、任务多少配备数量不等的司吏。

2.1.7 “乐人”现象探析。中藏G21.026-2P请假条中出现了“乐人”一词。我们推测“乐人”是专门为人唱歌、奏乐的艺人。西夏本来就十分重视歌舞,在中央政府就设有“番汉乐人院”,属末等司。[7]西夏还设有“乐官”“乐人”之职。“武威下西沟岘出土的文书中有‘西路乐府(都)勾官所,‘监乐官,‘乐人等名称,使我们有可能推测,在地方路、府、州一级设有‘乐府都勾管所,任命‘监乐官等职,负责组织、管理‘乐人,收集民间歌词、声律诸事。由此可见,在西夏时期,自上而下都有一套行政机构来组织推动音乐的发展。”[8]中藏G21.026-2P请假条中的“乐人”可能是为“患伤寒”而导致死亡的人送葬奏乐的人。关于送葬中奏乐一事,不仅史籍中有记载:“送葬途中要搭设木屋,灵柩过时进行祭奠,柩行鸣一切乐器”,[9]而且西夏故地出土文书中也有记载,黑水城出土俄ИНB.NO.3775汉文《光定七年(1127)祭文》中有“铙钹引路”、[10]甘肃景泰出土西夏文《水陆法会祭文》中有“功名已就,足登官靴,白昼黑夜沉眠于甜蜜的音乐声中,如同神仙似地快乐”[11]等说明在亡人送葬和超度作法会过程中都要用到奏乐。可见,中藏G21.026-2P请假条中的“乐人”就是为患伤寒而亡故的人送葬奏乐的人。

2.1.8 提供了语言研究的素材。甘肃武威出土的西夏请假条中出现了同音代替的用字现象。如,中藏G21.026-2P请假条残片中“……患伤寒,行履不能,本卡并死……”这里的“并”可能是“病”的替字。如果真是如此的话,这给西夏汉文文书档案用字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

2.2 西夏请假的法律规定。西夏请假休假有法律规定,具体体现在《天盛律令》卷10《失职宽限变告门》等相关条款中。

2.2.1 西夏有常规休假制度。西夏对官吏有必需的、常规的休假制度。官吏三年期满经考核并无住滞需要续转到另一个司署衙门时,官吏有固定的续转休假期限。但《天盛律令》并未具体规定官吏续转时需休息多长时间,只规定了续转休假期满时在规定的时间赴任,超期赴任则要受到各种处罚。[12]只有丧假是比较明确和固定的,而且以服丧时间的长短将亲属分为五等:服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丧。[13]由上可知,西夏的确如中原王朝一样都有常规的休假制度。

2.2.2 请假的权限规定。西夏法律允许各级官吏有事有病等请假,而且必须按照隶属关系,根据请假时日多少依次向上级司署衙门请假。

首先是京师内所属诸司官吏的请假权限问题。京师所属诸司官吏请假若超出直接上司的权限者,还要向更高一级上司奏报,直到请假成功。其程序是:“京师所属诸司大人、承旨宽限期次第者,一日起至十日于閤门司,十日以上则一律于中书等分别奏报,当以为宽限期。诸司都案二十日期间当报属司、及期□上当报中书,与中书、枢密都案□□大人酌计限期。其余案头、司吏、□所使等当报于本司中大人,应酌计给予宽限。”[14]

其次是边中诸司中各官吏的请假权限及程序。“边中正副统、刺史、监军、习判及任其余大小职位等完限期时,至二十日以内者,所属经略应酌计宽限期。有二十日以上宽限期者,则当有谕文,当以文武次第奏报中书、枢密所职管处定宽限期。”此外,官吏本人有病或亲属有病等时可再续假,但有具体的规定:“前述边中任职位人宽限期分别依前以外,其中或自身染疾病而不堪赴任上,或父母、叔姨、兄弟、妻子、子孙等病重而死生不明及已死等,则□五日期间者,于自身相共职处为宽限期。若无相共职,则当遣子告主职经略使,以十五、二十日为宽限期,当携状而限之。”[15]

最后是宗教界官吏的请假权限和程序。“国师、法师、禅师、功德司大人、副判、承旨,道士功德司大人、承旨等司中有职管事限度者一日起至十日,寺检校、僧监、众主二十日期间当报所属功德司,使定宽限度,二十日以上则当告变。国师、法师、禅师等司内不管者,径直当报中书,依所报次第限之。”[16]

综上,西夏官吏必须严格按照《天盛律令》的规定而执行,一般不得越级请假,只有特殊情况可以越级请假。西夏官吏只有得到上司核批的允许宽限时日的请假条之后,才能按照核批的固定时日休假或办理私人事项。

2.2.3 西夏官吏超过请假期限的处罚规定。西夏允许官吏有事有病请假,但若超出请假时限还不赴任上时,则要按照《天盛律令》有关条款的规定进行处罚。

首先是对诸司大人、承旨、习判、都案、案头等超期处罚的规定:“诸大人、承旨、习判、都案、案头等不赴任上及超出宽限期,又得职位官敕谕文已发而不赴任等,一律超一二日罚五斤铁,三四日十斤铁,五日十三杖,六日起至十日徒三个月,十一日起至十五日徒六个月,十六日起至二十日徒一年,二十日以上至二十五日徒二年,二十六日起至一个月徒三年,一个月以上一律当革职,官□□马勿失。”[17]由上可知,超期四日以内者,对上述官吏处以罚铁,这是从物质上给予处罚。若超期五日以上乃至一个月者,给予上述官吏十三杖、徒三个月直至革职的处罚。看来,对案头以上的官吏的处罚是十分严重的,以此来督促官吏及时赴任,不致影响司署衙门的工作。

其次是对各职司中的低级官吏司吏的处罚。西夏法律规定司吏在宽限期内不赴任上时,则要因旷工时日多少受到惩处。“司吏不赴司职时,一日起至五日笞十五,六日起至十日十杖,十一日起至十五日十三杖,十六日起至二十五日徒三个月,二十六日起至一个月徒六个月,一个月以上至三个月徒一年,三个月以上至十个月徒二年,十个月以上一律徒三年。”[18]由上可知,西夏对司吏的超期只从精神上给予处罚,而且并不是特别的严厉。当然,司吏与诸大人、承旨、习判、都案和案头官相比,职低位轻,影响较轻,损失较小,所以,其处罚自然要比诸大人等要轻微,这也符合了人性化管理的原则。

2.2.4 西夏官吏欺瞒请假的处罚规定。西夏允许官吏有事有病或其他重大事项时请假,但绝对禁止欺瞒请假。若发现欺瞒请假现象时要严厉处罚,“诸人自己故意于亲父母、庶母实有时谓其已死而索假期时,与当面出恶语争吵同等判断”。[19]

综上所述,西夏故地甘肃武威出土的2份汉文残片请假条即中藏G21.026-1P~2P不仅印证了西夏法律关于官吏有事有病等请假的规定以及超期不赴任上的处罚,而且还为研究西夏的基层职官建制、职官制度、乐人现象和汉文文书用字现象提供了实物证据,同时在一定程序上对后世的请休假制度和政府官员的管理有借鉴作用。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夏档案及档案工作”(批准号:12XTQ01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宋文(卷4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558.

[2]徐秀玲.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唐代官吏请假制度[J].兰台世界,2011(1月下):57.

[3]史金波,陈育宁.中国藏西夏文献(第16册)[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6:272.

[4][8]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300~301,.

[5][6][7][12][14][15][16][17][18]史金波,聂鸿音,白滨.天盛律令(卷1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51~379.

[9]冯承均.马可波罗行纪[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117.

[10]史金波,等.俄藏黑水城文献(第6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303.

[11]孙寿岭.西夏文水陆法会祭祀文考析[C]//杜建录主编.西夏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第1辑):87~90.

[13]史金波,聂鸿音,白滨.天盛律令(卷2)[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34~138.

[19]史金波,聂鸿音,白滨.天盛律令(卷20)[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611.

上一篇:初一下学生评语下一篇: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