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2024-05-24

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通用10篇)

篇1: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试论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方法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是对“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评价所关注的主要是后者,而这正是大班条件下的教学评价比较缺乏的。

根据“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主体性、多元性、激励性、形象性、形成性和个性化等特点,在组织小班教学时,有以下多种教学评价方法可供参考。(一)小组评价法

“小组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团队的力量去竞争,自己的伙伴自己帮,自己的成绩自己争。这样的评价,对于形成学生集体的观念,形成伙伴学习的习惯,是十分有效的。

“小组评价法”的运用,首先要有目的地组织小组活动。在分组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就向学生明确地提出小组活动的目标,或是解一道题,或是答一个疑,让学生围绕问题开展讨论,通过讨论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然后提交全班交流。

其次,根据预定的目标,对各小组的讨论情况和结论给予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是教师作出,也可是学生个体或组与组之间的评论,互相作出评价。

再次,让学生进行评价的体验和验证,就是把评价结果反馈给每一个学习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运用评价的结果,在证实其真实性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或掌握,发展相应的能力。最后,凡是获得成功的小组都能得到全班的首肯,使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享受小组成就的愉悦。(二)活动评价法

“活动评价法”的基本过程与做法如下:

学习材料——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学习材料,领会其含义,掌握其要点,以此作为开展活动的依据或框架。

组织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把前面所学习的材料进行物化和再现,把学到的知识融入于活动之中。

观察分析——教师在组织、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一边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边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

小结反馈——学生活动之后,教师应小结活动的情况,特别是对学生在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作出一定的评价。

“活动评价法”的关键是组织活动。组织活动要充分相信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学生的自主性越强,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反之,教师包办过多,学生就会兴趣索然,评价也就无法进行。(三)鼓励评价法

“鼓励评价法”就其所体现的教育价值来说,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形成学生持续性、发展性学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评价的形式上分,可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懂得并适时地欣赏自己的学生是教师的高明之处。书面评价是具有诊断性的、结论性的评价,应用时应慎之又慎。

从评价的媒体上分,可采用语言评价和体态评价。体态评价在“小班化教育”的教学实践中被经常地使用:学生答对了题目,教师就走到学生的面前,面带微笑地摸一摸学生的脑袋;学生的课堂练习完成后,可摸一摸自己的鼻子、耳朵或脸蛋,以示愉快;同组同学共同完成了任务就彼此握一握手,以示鼓励。从评价的指向分,可以是教师对学生和学生对学生,有时也可以是学生对老师,甚至是学生自己对自己。比如面对问题,能够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试一试”等,就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从评价的时效来分,可采用即时评价和长效评价。如果学生的表现突出,或此项意见具有独创性,或此番表述对大家很有启发,或揭示了重要的规律、法则,此时,为了取得长效评价的效果,教师可以来用“××××方法”、“×××意见”的命名,使之得到很大的鼓励,使大家都留下很深的印象。(四)形象评价法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以形象化为主导的,“形象评价法”具体、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印象深刻,评价效果持续的时间长。例如运用红星、花朵、小动物(植物)、儿童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从获得的形象中得到愉悦的感受。运用“形象评价法”的关键在于形象的选择、时机的确定、评价的展示和反馈的再现。教师所选择的形象往往比较鲜明、生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所以一般可以先进行语言的暗示,在一个活动或学习内容完成之后再把物化了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评价和反馈,不断强化评价结果,促使学生保持相应的兴奋度,鼓励学生争取新的进步、新的成绩。例如,在教室的一面墙上,学生被允许在取得某一项成绩时,沾上自己所喜欢的颜色粉,敲上一个手印,还要签上自己的姓名和日期。于是,墙上就有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小手印,每一个手印的背后又有着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关于自己成长的故事。这就是“形象评价法”的一种设计。(五)模糊评价法

“模糊评价法”指的是在“小班化教育”的条件下,通过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方法进行的教学评价。这类评价一 般每一个阶段进行一次,如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学期等。采用“模糊评价法”旨在打破以往以一次测验、一个分数来评价学生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多侧面、多角度的评价。“模糊评价法”的运用,其基础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之上。其方法是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写评语。教师的评语可以以学生为阅读对象,也可以以学生的家长为阅读对象。评语可以是单向的,即教师写给学生或家长看,也可以是双向的,即家校之间交互式的信息交流。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写评语的语言必须规范,同时尽可能使用探讨性的、启发性的和平等性的语言,让学生和家长都能从教师的评语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期望。这种师爱和信任将成为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六)参与评价法

“参与评价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小班化教育”中,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七)无级评价法

“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创造适合学生多次、多重、多元发展需要的教育。这样的评价是发展性的,无压抑感,比较自然,能产生自我激励的作用。“无级评价法”的基本要点如下。

第一,取消用分数或等第来评价学生的做法,代之以“达到”“稍欠”“须努力”等暗示件的评价语言。第二,以己之长补己之短。人各有所长,教师有责任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之处,扬其之长,补其之短。第三,为学生提供多次机会,只要学生自己愿意,可以反复申请进行评价,直到学生自己觉得满意为止。(八)反馈评价法

“小班化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面向全体,强调全员参与。因此,反馈评价也应强调全员反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扩大了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每一个学生都能上黑板写字;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自己的作业展现在大家的面前;每一个学生都能走出座位,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在教室及走廊的环境布置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展览出来,这样的反馈是无声的评价,对学生是莫大的鼓舞。

定期吸纳来自于家长和社会的反馈,也是“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九)个案评价法

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有可能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了解,为学生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并运用“个案评价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个案评价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11个方面:

(1)学生学习成绩累计栏;(2)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及参与各类活动的记载;(3)家庭的学习环境与氛围,父母、亲戚等人与学校或教师的联系记载;(4)对学生学习习惯、方法以及学习心理的观察;(5)学习障碍与不良倾向的分析;(6)作业数量、质量以及自学、课外阅读等的统计;(7)今后的志向以及志向变化的动因;(8)除智育以外的其他各育的发展概况;(9)担任与学习有关的班级干部、课代表等的履职情况;(10)学习中的交友状况;(11)学生本人对各科教师的评价

篇2: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得以创新,为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型良性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

农村教学“小班化”趋势越发明显,究其内因源于学生数量逐渐减少,在这种农村教学人数“自然萎缩”的状况下,需要教师秉持与时俱进精神,迎合教学发展新常态,做好课堂教学策略调整,凸显农村教育发展强劲生命力,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基于此,农村小学数教学策略需迎合“小班化”教学现况做好教学创新。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达成“小班化”数学教学目标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究其内因源于数学知识具有一定学习难度,对学生空间想象力、运算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等个人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觉得数学知识更加陌生,无法激发学习兴趣。基于此,教师需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褪去数学难懂且枯燥的外衣,让学生感受并了解更加真实的数学,以生活化教学策略为载体,落实“小班化”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简单加减法应用题”的训练时,需跳脱书本内容的束缚,从学生生活实况出发是丰富应用题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有效达成数学教学目标。教师可在课程开始前,询问学生将来想去哪座城市上大学,这时学生们会展开热烈讨论,达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可同时准备一张中国地图,在地图上标注学生向往的城市,以此为依据设置应用题,如小丽想要去北京上大学,但是本地无直达列车,需倒两次车,车票价格分别为45元、56.5元,请问小丽若想到北京上学需要准备多少路费?此类生活化数学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解题过程中,落实数学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生活经验创设数学应用题,鼓励学生相互提问,活跃课堂气氛,继而检验学生数学运算综合能力,教师可以此为依据分析学生数学简单运算能学习情况,并达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创新等能力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心重,而对呆板无趣的课堂教学则提不起兴趣,缺失兴趣引导学生将迷失在数学学习道路上,无法找到科学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削减教学成效。基于此,农村教师应充分利用本校教育资源,迎合学生性格特征,引导学生展开教学实践,达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例如,教师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可组织走出课堂在校园内部或校外探寻存在平移和旋转的图形,有的学生会发现学校大门上菱形图形呈现对称分布状态,花坛由若干正方形构成,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会发现许多平移和旋转的图形,相较于以往在课堂上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来讲,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更加鲜活,可加深学生的记忆,实现学生与数学知识的有效交互,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小班化”教学新常态下,教师能够尽量关照每个学生,不必担心其在自主实践过程中会发生人身危险,为教学实?`有效落实提供基础条件,同时可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敢于实践、开拓进取等综合素养。

三、采用分层教学法提升“小班化”数学教学成效

农村小学生源逐渐减少,形成“小班化”教学状态,为此教师需秉持与时俱进教育理念,迎合教学实况做好教学创新,落实因材施教教育目标,基于此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数学学习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均可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中,凸显创新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例如,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教学时,教师需适当放慢课堂教学速度,同时询问学生对长方形定义、计算方法等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只需掌握基础知识即可,针对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需在现有教学内容基础上,通过例题扩展训练的方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力,提高其数学内力,同时针对并无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来讲,只要在本节课中可依照教师引导做到了解长方形即可,继而达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展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营建和谐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均可在数学课堂上各取所需,凸显“分层教学法”在“小班化”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教学条件有限,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育实力,通过丰富教学测略,有效落实教育目标,在“小班化”教学常态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需秉持人本化教育原则,采用实践教学法,生活化教学模式及分层教学法等创新型教学策略,达到有效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富强.浅谈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10):225.[2]张雪晶.关于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读与写,2017(21):111-116.[3]卢兆金.浅析农村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方法[J].新课程(上旬),2016(8):150.作者简介:

篇3: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拓展学生的视野, 还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积极的意义。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运用小班化教学。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希望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 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班化教学理论早已提出来, 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越来越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它的理论依据有教育公平理论、教育价值观理论、教学论观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主要表现为:小班化课堂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的个性, 有利于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当中, 也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三、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的策略

正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班化课堂教学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重视采取相应的策略, 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推动小班化教学法得到更好的运用。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建立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更好地运用小班化课堂教学法, 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摒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一方面, 教师要尊重学生, 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另一方面, 学生应当成为小学语文知识的主动接受者, 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着重指导学生学习, 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对小学语文的热爱, 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 重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班化教学,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必需的。所以, 教师应该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 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营造良好的氛围。可在教学前, 可以结合与本章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者情节, 利用多媒体创设短小的生活情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 在教学《美丽的武夷山》时, 单纯讲解难以让学生对武夷山有详细的了解, 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通过播放武夷山的影像则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多媒体播放武夷山的风景图画, 并配上音乐, 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 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加上老师对课文内容的讲解, 使学生对武夷山有更详细的了解。

3.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小班化教学更需要老师关心每位学生,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 同时重视与学生的交流, 倾听学生的心声, 成为学生信得过的朋友, 为小班化教学营造更好的氛围,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同时, 可以采用游戏法,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活跃课堂氛围, 例如猜字谜, 可以编一些字谜让学生猜, 也可以鼓励学生编字谜, 如找朋友、将课文内容适当改编、进行课堂表演等,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更好地推动小班化教学。

4. 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将视频、音频、图画有机地结合起来,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直观显示相关教学内容。例如, 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时候, 可以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图片, 让学生猜猜这是哪里, 当学生回答这是桂林的时候, 向学生显示一段文字:桂林山水甲天下, 再围绕甲天下进行讲解, 适时播放相关的视频, 将学生带入桂林山水的美景当中,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桂林山水的美。

5. 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例如, 巧妙地设置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音乐、故事、笑话、设置悬念、表演等导入新课,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又如, 采用分层次教学法, 根据学生语文水平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合作教学法,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相互配合, 友好竞争;活动教学法, 组织抢答、接龙、小组竞赛、辩论等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小班化教学效果。

6. 改进小学语文的教学评价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要灵活运用评价手段和评价方法, 让评价既改进教学, 又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手段。例如, 采用及时评价的方法当场评价, 指出学生的优缺点, 并提出改正意见;采用多元化评价法, 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价, 改变单一地将卷面测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的做法。同时, 将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结合起来,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增强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优化小班化课堂教学流程,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采用小班化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后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相应的策略, 以进一步增强小学语文小班化课堂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英.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创新[J].教育科学论坛, 2010 (11) .

[2]王建波.新课改下农村语文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 2012 (12) .

[3]阳红.小学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

篇4: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学;学前教育;小学化教学

幼儿教学活动过于重视文化知识的摄入,提前进入小学教学内容,不仅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甚至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然而,我国当前的幼儿教学普遍存在小学化的倾向,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幼儿教师和幼儿教学机构足够的注意,并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做好“引路人”角色

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学,这一时期的教学组成要素其实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幼儿教师的指导。

要想促使幼儿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正向积极发展,首先就需要对教师的队伍进行培养和改革。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日益严重,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幼儿教师的师资水平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部分幼儿教师因为过于重视实践的教学技能,而根本没有掌握孩子身心发展的理论规律,教学过程中“儿童本位”意识的严重缺失,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加上许多成年人的想法。正因如此,才使幼儿教育小学化日益严重,儿童发展受到阻碍,得不到质的提高。各级幼儿园要想逐步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就要对幼儿教师队伍进行整改,尽可能地对幼儿教师传授一些孩子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让教师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安排,让教学过程和游戏过程相辅相成,真正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将小学教学内容强行“搬”到儿童课堂上来。通过对师资力量的加强,让幼儿教师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生“领

路人”,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二、改变父母的教育教学理念,关注孩子发展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过于看重“学校”这个机构,而忽视了我们的目的是“教育”。俗语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让孩子得到全面发展,在增长知识智力水平的同时,更能提高综合适应能力,就需要学校和家庭进行“双管齐下”的教育活动。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就决定了孩子们需要家长的关心和游戏玩具的陪伴,知识水平的掌握也要与游戏和交流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会让幼儿更好地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联合家长,改变家长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家长交流会等方式,指导家长进行一些有关教育教学的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开展真正符合幼儿心理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比如说,幼儿教师在家长放学来接孩子的时候,就可以简单地对家长说一说孩子最近的表现,一直比较乖巧而忽然变得淘气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最近家长没有好好陪伴的原因;对于一些最近上课和游戏都没有精神的孩子,可能就是因为近期的睡眠质量较差或者是午睡时被其他事物吸引了注意力等原因。幼儿教师要善于传递这样一个信念,那就是:“只有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对幼儿阶段的孩子给予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讓孩子变得聪明而

乖巧。”

三、教育部门加强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已经不是新生的问题了,这个问题着实相当严重,解决起来也比较耗时费力。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一所幼儿园的力量是完全不够的,这需要教育部门进行宏观干预,遏制部分幼儿教学机构一味地追求小学的“升学率”而罔顾儿童身心发展的行为。只有真正做到“奖惩得当”,才能对这样的不良倾向进行彻底改变。各级教育部门要在最初选择教师的阶段就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强幼儿教师对幼儿身心发展知识理论的教育,并鼓励教师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际教学进行联合。而针对在职的幼儿教师队伍,要进行实时的理论检验和实践技能评测,完善幼儿教学过程。在幼儿教育阶段,还是讲授一些舞蹈、美术以及简简单单的知识,将大部分时间放在学生的游戏娱乐上,让孩子开心地玩。通过学生的自身感悟和接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一般指的就是3到6周岁的儿童,这一阶段的孩子认知有限,注意力也难以集中。过早地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展,提前进行小学内容的教学,不仅违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更不利于培养孩子未来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幼儿教师必须意识到小学化倾向的严重性,要深入贯彻教学改革策略,善于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用心教学,用爱育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幼儿教学活动焕发活力,让幼儿在学习之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张文娟.论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和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4(7).

[2]张叶林.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对策探讨[J].考试周刊,2013(61).

篇5: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课程资源、管理模式、评价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等引入渗透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和趋势化的一种功利性的教育现象和错误的教育倾向。

李健轩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化的思考》中指出:“所谓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为适应家长的错误需要,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少动少玩,勤奋好学;在学习知识方面,几乎按小学生的学习要求进行上课、训练、作业,一味向幼儿灌输文化知识,甚至还布置家庭作业,教育活动过于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生动的教具要求,缺少图案色彩,缺少游戏化的教学过程。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小学化,内容也是以教学活动为主”。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其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在教育方法上重视知识讲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在教育评价上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概念辨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把幼儿当小学生来进行教育,但实践中有不同层面的表现。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课程内容的小学化,如开设各种各样的技能特色班、兴趣班,要求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学习读写算。人们对这种小学化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知识是可以提前学的,只要用幼儿可以理解的语言和喜欢接受的方式就可以了;有人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小学的知识还是超过了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幼儿也容易忘记,没有多少效果,即使有效果,也会导致幼儿进入小学后对知识没有新奇感,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学习习惯不好,不利于幼小衔接。

有的小学化侧重于对幼儿的行为要求及幼儿教育形式的小学化。如把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搬来,往幼儿身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听话,不许插嘴,要坐得端端正正,手脚有一定的放法,不许离开座位,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教学的形式则完全是满堂灌,缺少教具,缺少图案、色彩,没有幼儿喜欢的游戏,课后还有一堆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在农村学前班较为常见。

篇6: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

课堂上学习汉语拼音、20以内加减法;回家后有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目前,不少幼儿园都有“小学化”的倾向,违背了教育规律,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严重影响。省教育厅昨天就此提出要求并向大家征集改进意见和建议。

按照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严禁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严禁幼儿园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严禁一切形式的小学入学考试,严禁幼儿园组织任何带有商业色彩的活动。各级各类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规范办园行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保障在园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按规定,3月20日前,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规范办园情况,特别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和小学违规举行入学考试的现象进行全面督查和整改。如果你有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好建议,也可以向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反映

篇7:幼儿教育小学化辨析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由来已久。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该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政府、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齐心协力,并肩作战。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辨析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内涵

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其内涵。在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内涵的理解上,国内学者虞永平认为,“小学化”有显性和隐性两种表现方式[1]。所谓显性的表现是指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程中的表现与小学教师无异,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与小学生无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幼儿端坐静听,教师始终处于讲解的状态。隐形的“小学化”现象的表现有可能是间歇性的,最典型的特点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中存在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幼儿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了应有的自由,教育过程失去了应有的趣味和快乐闭。要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不仅要关注显性现象,更要注意隐性现象,要从观念上和行动中彻底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产生的原因

1、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社会的教育价值观,并且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幼儿教育领域,成了促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

2、政府部门监管不力,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对幼儿园的监管不力,缺乏对幼儿园进行审批、考评、奖惩的法规,幼儿园随意制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内容,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很多幼儿园只有一些简单的娱乐设施,根本谈不上幼儿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再加上教育观念的滞后,幼儿教育“小学化”就出现了。

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

由于不少家长不了解什么是幼儿教育,不懂得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方式方法,导致很多家长就把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作为衡量幼儿园好坏的标准。如果幼儿园不教孩子“识字”“计算”和“背诗”,家长就认为这样的幼儿园不合格、老师不会教。

4、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

幼儿教育社会化的改革,使不少幼儿园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要自给自足,生存问题首先摆在了眼前。有些幼儿园认为,如果不教孩子“识字”“计算”和“背诗”,家长就会对幼儿园的教学有意见,为了迎合家长、吸引生源,就要进行“小学化”教学。

三、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及建议

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提出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即“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这一理念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书本为主、忽视幼儿存在的教学模式。教育应当顺应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任何违背这一规律、揠苗助长的行为都将得不偿失。

2、强化政府行为,增加经费投入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提高教育政策的执行力度。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对幼儿教育的监管、评审力度。只有不断增加政府投入,才能改变幼儿园基础设施差、幼儿教师待遇没保障等一系列的问题,才能为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创造条件、打下基础。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这些条件的创设,没有政府的投人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完全靠政投入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是公办园以财政投入为主,民办园给予部分投入,即根据民办园的盈利情况作适当投入。

3、大力宣传有关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

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使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一方面,可以通过大众媒体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另一方面,幼儿园要承担起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科学知识的重要任务。通过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加深家长对幼儿园及幼儿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好做好教育工作。使家长既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政策、文件,又掌握了幼儿的在园情况,密切了家庭与幼儿园的关系,为更好地教育幼儿提供了平台。

4.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通过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彻底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把好入口关,从源头上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其次,建立幼儿教师培训体系,切实做好培训工作。最后,幼儿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学历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才会有希望。

5、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要使家长明白,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知识准备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要在心理素质、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社会交往等方面做好准备。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惯,尽量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虞永平“小学化”现象透视 [J] 幼儿教育 2011 第7-8页 [2] 赵艳燕 浅谈如何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J] 课程教育研究 [3]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编 百年中国幼教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7页

[4] 于京天 对学前教育研究自身去向的思考 陈帼眉 刘焱主编 学前教育新论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第29—43页

[5] 赫.斯宾塞[英]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M]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2 [6]朱敬光 幼儿教育 [M]五南图书出版社 2005 [7]崔华芳.教育的奇迹—把笨小孩培养成天才的12种方法 [M]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8] 王小丽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研究 [J] 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第9页

[9] 唐典芳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成因及对策 [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第四页

篇8: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1.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概念

1.1游戏角色定位

游戏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的师生角色, 将教师与学生同时定位为游戏者。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求教师平等对待学生, 将学生看做朋友, 并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 使教学模式更富有人性化特征。 另一方面改变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游戏, 通过游戏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行为教学

将数学知识渗透进入游戏教学环节, 通过具体的行为引导学生学习。 游戏化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 学生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 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规律, 通过反思获取知识, 最后通过课本验证知识的正确性, 游戏化教学可以将行为教学与知识教学进行有机融合, 开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1.3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游戏化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结果。 除此之外, 游戏化教学模式中的教学游戏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调整,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构建要点

2.1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必须服从教学目标, 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游戏。 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打好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 学校可以将游戏化教学纳入长远教学规划,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游戏时应该注重侧重点, 以免影响学生正常学习。

2.2保持教学严肃性

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掌控能力是影响教学严肃性的主要因素,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很容易发展成为课堂娱乐, 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 对游戏的参与积极性较高, 很容易导致游戏化教学的课堂脱离老师的控制。 因此, 教师在保证教学游戏趣味性的同时, 必须保持教学严肃性, 在关键时刻引导学生回到学习重点上, 同时密切关注教学游戏的过程, 防止学生思维过于发散。

2.3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以教师口述知识为主, 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游戏化教学支持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探究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七巧板的学习中, 鼓励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各种形状的图形, 让学生将图形进行归类, 教师将学生讨论后的结果进行汇总, 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陈述观点,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正确答案, 并根据各组问题进行解答。

3.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实例

下面以《克与千克》及《年、月、日》的游戏化教学为例。 在《克与千克 》的教学活动中,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给每组分配一瓶矿泉水与一本词典, 要求各个小组讨论矿泉水与词典的重量, 并利用秤进行验证, 教师将各组的结果进行汇总, 比较各组答案, 对答案最精确的进行奖励, 同时鼓励各组分析误差的来源。 这种小组研究的方式,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 将《年、月、日》的知识点设置为小游戏, 比如:将月份的知识点编成口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 三十一天永不差”, 或者将月份的知识点编为竞答游戏, 大月份举右手, 小月分举左手, 二月份举双手, 让所有同学参与竞答游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表达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 直接关系到中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育部明确规定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创新精神。 目前, 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但数学课堂教学仍然难以摆脱定向思维模式, 本文深入探究了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构建与运用, 并根据实例分析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吴祖敏.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32:96.

[2]鲁文静.计算机环境下中小学数学教育游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6.

篇9:试论幼儿教育小学化

关键词:教育观念;评价体系;均衡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表现分析

1.办园理念传统,幼教思维僵化

在当前幼儿园的开办过程中,部分幼儿园管理人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有一些幼儿园更是将儿童知识学习的数量与难度作为招生与教育的特色,以此来拓展办园规模。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急于求成,认为孩子的长远发展一定要赢在起跑线上,因而出现重实体、轻素养、重成绩、轻内涵的错误思想,这些现象都违背了孩子发展的客观規律,大大增加了儿童的学习及思想负担。

2.教学内容过于繁重

在当前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中,部分家长认为只有全面打牢学习生涯的基础,才能使儿童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因而不顾实际将初中及高中的知识向下摊派,导致各类培训机构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不得已创办越来越多的“幼升小”培训班。除此之外,当前幼儿教育教学材料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各种长单词、生僻词、唐诗宋词以及加减乘除法纷纷出现在幼儿教育体系中,这些学习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儿童所能接受的限度,因而对其学习与发展极为不利。

3.各地幼儿教育资源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我国现阶段对于学前教育的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但由于受到积聚效应、发展速度以及地域差异等多方面的影响,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的格局。东南沿海地区有着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而西北内陆地区的教育资源则较为贫乏,并且城市居民子女的学前教育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在我国一些山区幼儿教育事业中,留守幼儿数量较多,并且这些地区缺乏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教育水平与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幼儿教育模式简单、教学体系混乱

在幼儿教育的方式与体系方面,特别是在课程安排上,我国当前的幼儿园教学老师采用最多的模式依然是传统的“满堂灌”,忽略了儿童在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特征。在有些地区,虽然幼儿园师资力量较为雄厚,但由于幼儿园办学规模较大,导致很多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教育模式难以正常开展,这就对当前幼儿教育事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制约与影响,最终导致“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二、应对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相关策略

1.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引导与宣传,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

相关部门应当引导部分教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幼儿教育形态,摒弃传统的幼儿教育竞争意识与狭隘观念,进一步拓展儿童发展与成长的渠道,同时注意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使其获得全面发展。此外,教师与家长应当注意培养儿童的个性化发展,全民推广科学合理的幼教模式,从而使科学幼教理念得到普遍推广。

2.改革传统的幼教体制,全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幼教评价体系

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全面改革传统的幼教体制,推动高等教育模式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全面拓展教育渠道,淡化中考与高考对小学及幼儿教育的影响。构建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考核与评价体制,进一步规范幼儿教育中的招生与教学模式,坚决避免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幼儿园教育理念的滋生,同时注意避免各幼儿园教育机构之间开展以超前教育为目的的错误竞争行为,从而推动幼儿教育的健康均衡发展。

3.合理配置幼儿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及合理分配幼儿教育资源,制定严格的准入管理制度,推动民办幼儿园教育与公办幼儿园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加强幼师师资力量的建设,从整体上提升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此外,对于偏远地区的幼儿园,国家及政府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进行扶持,并且加强对其的软件、硬件设施建设,使其教育条件尽可能达到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使适龄儿童能及时获得与自身成长规律相符合的幼儿教育。

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种现象,更能反映出当前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为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切实发挥引导作用,在获得家长、教师以及学校三方的支持下逐步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更多的适龄儿童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获得知识与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1-43.

[2]秦秀娟.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94.

[3]谢玉坤.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5):150-151.

[4]杨叶恒,刘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调查与思考:以长春市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15).

作者简介:唐斌,男,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学,任职单位:重庆市酉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篇10:幼儿教育小学化论文

一、必须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3—6岁的幼儿正是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丁性品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最佳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和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该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深刻反思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成因。

1、教育部门监控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严峻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行政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没能及时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更有甚者,还从活动组织、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不自觉地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推波助澜。

2、办园宗旨不端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对幼儿园提前学习写字、算算术等呼声较高,特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迎合家长的需要,教授一些小学的学习内容。向幼儿提出过高的水平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家长把学前教育单纯的理解为智力开发。

使幼儿家长对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知识、技能的关注度远高于量化的,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审美、情绪等非智力因素。

三、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良好的教育是一个人性格、习惯、能力、自我意识等的初步形成阶段,如果这一时期能够接受规范的学前教育,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将会有利于他一生的发展。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必须做好“三个转变。

一是必须转变办园理念。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小学化”,而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的领导者,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起决定作用,园长有什么样的办园理念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因此,园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以“幼儿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不能只注重办园的功利性,更不能因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二是必须转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法规的培训学习,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开展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分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三是必须转变家长的错误认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和需求加大了幼儿园办园压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开设一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因此,家长对“起跑线”错误认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大助力。作为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教知识讲座、请家长走进课堂等多种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教育教学计划、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带给孩子一生发展的危害性等知识讲座,使幼儿家长懂得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四、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策略。

一是早期阅读策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书面语言,获得全方位的早期阅读的经验,从而知道文字的具体意义。

二是数学教育策略。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和数有关的问题,如分类、比较、测量甚至加减运算。幼儿的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

三是书写活动策略。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具有游戏性、图画性、过程性、兴趣性等特点,与小学的书写活动有明显的不同,不考虑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械训练是不可取的。

四是游戏活动策略。游戏是促进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情感、认知、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创造力及自我表现能力,使幼儿体验到自豪感、成就感。

上一篇:席慕容作品赏析下一篇:400字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