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2024-05-22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

篇1: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

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一、学校概况

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成立于1997年,学校由校本部与王茅分校组成,199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验收为“合格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0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山西省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通过山西省人民政府督导室“县级职教中心”验收,2012年通过了省“四星级学校”验收。学校先后获得运城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民健身先进单位”、“市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先进单位”、“市高中特长教育先进学校”、“市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先进学校”、“市办学特色质量奖”、“市平安学校先进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全省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百余项荣誉。被认定为“山西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山西省扶贫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运城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运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培训基地”。

根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精神,结合县委、县政府“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发展,落实中职免费政策,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的要求,学校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高校输送优秀新生”的培养目标,制定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科学管理,抢抓机遇”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主动地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服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

23456789-

篇2: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总 论

第一节学校基本情况

***职教中心学校成立于1998年6月,由原县农村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龙江电大分校合并成立。学校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500平方米,教职工108人。各类在籍学生2875人,年进行专业技能培训6000余人次。开设学前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电脑美术设计、焊接、财会、计算机应用、服装工艺、电子电器、现代农艺技术、畜牧兽医10个专业。

学校办学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领导和大力支持。2001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珮云来校视察时,对学校为农服务工作充分肯定,并题词“为农服务天地宽”,给学校师生以鞭策和鼓励,使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被认定为以一产专业为主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又被评为全省职教系统先进单位、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精神文明标兵单位,还被确定为省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扶贫培训基地和市再就业培训基地。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前身是农学专业,1976年开始举办,是原龙江农村成人中专的拳头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本科学历8人,是全校学历达标率最高的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现有全日制、非全日制在校生1365人,每年培训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400多人次,培训农民3000多人次。按照***“十二五” 教育发展规划,将在全县14个乡镇重点建设14所综合中学,开设职业教育课,为中等职业学校储备生源。

现有学农试验基地20000平方米,建有400平方米温室一栋、240平方米保护地葡萄日光温室一栋,食用菌制种室200平方米,大田、蔬菜、花卉、果树及食用菌等相应配套设备基本是90年代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建设适合我县职业教育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科技试验实训基地势在必行。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职教中心学校。

三、项目法人代表:

***职教中心学校校长:***

四、建设地点:

***职教中心学校学农基地

五、项目实施范围:

项目主要进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实习设备购置、基地建设,新建成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综合设施,满足专业科研,教学、生产实习需要

六、项目简介:

利用一年时间,新建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用智能温室1500平方米,建设350平方米高效节能温室2栋,建立800平方米标准食用菌出菇实验室,建立500平方米现代农艺技术标准实训室,购置实训必备的设备及农用机械。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在未来几年,将按照“四大工程、四个计划、四项改革”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结合目前发展实际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我校将立足龙江农业大县的实际,发挥县级职教中心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全力提升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水平。

1、***为全国产粮第一大县,全国农田水利、农业机械推广普及重点县,在多年的办学中,学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现有实习条件,专业设备数量不足,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实习需要,更无法满足学生接触现代农艺技术自动化管理以及高效节能生产实际。增加专业设备,建设标准实训基地,可以较好地满足实习课及实训的要求;

2、生源逐年增多,实习课要分批、分组进行,不利于教学,设施不完备,很多实训无法完成,而且增加了教师工作量。

3、国家实施建设新农村、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对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由于设备不足,实习课课时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增加专业设备,新建实习室,可以为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增加更多的岗前实习机会,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就业水平;

4、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储备农村应用型技术人才,建立以学校为中心,乡镇综合中学共享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龙江农业科技展示的窗口。

第二章建设规划设计

本项目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符合县级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实训、试验示范的综合基地,以便与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学校教学实训环境相匹配。

新建1500平方米智能温室及配套设施设备;新建350平方米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2栋;新建500平方米标准实训室及相应设备;新建800平方米标准食用菌出菇试验室;现代农艺专业整地、中耕、植保、节水设备。

第三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一、建设规模

1.建设用地规模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3250平方米。

2.建设规模及内容

新建1500平方米智能温室;新建350平方米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2栋;新建二层500平方米标准实训室;新建800平方米标准食用菌出菇试验室。总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

第四章项目总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一、总投资概算

新建1500平方米智能温室及配套设施设备 115万元;

新建350平方米标准化高效节能温室2栋60万元;

新建500平方米标准实训室及相应设备105万元;

新建800平方米标准食用菌出菇试验室50万元;

现代农艺专业整地、中耕、植保、节水设备 40万元;

合计:380万元

二、资金来源

资金筹措:中央财政奖专项资金380万元。

第五章项目组织实施

本项目法人单位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本项目的工程实施管理工作采用代建制方式,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由工程承建单位负责,对工程项目实施进程作业进度统筹安排,在建设过程中工程承建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并由监理公司全程质量、安全监督。

第六章效益分析

***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上,学校将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特长,培养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实训基地每年接待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学生2500人(含农村中职校学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人员6000人次。

一是可以增加学生实习课人均独立操作时间,达到中职涉农专业实践操作课时。

二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合格的农业科技人才。三是展示现代高新农业设施、设备和成果,为全县涉农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教学、实训基地。

第七章结论

1、***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学农基地始建于1976年,多年来逐步完善,可进行相应的实习和实践教学。但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农村对科技推广的需求。现有基地和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学校的基本要求,成为当前制约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职教中心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工程项目是势在必行的。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德政工程,一项民心工程,一项关系教育乃至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扩大教学规模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职业学校扩大办学规模,完善教育设施,更有利于学校职能作用发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保持***粮食生产乃至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项目建设场址位于在学校学农基地,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场址地质稳定,各试验区规划合理,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

3、***有普通高中2所,年招生2100人左右。全县每年初中毕业生近4500人,约有3000名初中毕业生走上社会。全县农村劳动力26.7万,其中富余劳动力14万,通过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终身素质提升,保证形成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主线,多种农业科技并存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因此,加快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项目建设规模、总平面布置、建设方案、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是可行的。

5、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及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使用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都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6、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并使用,一是解决学校在校生的实习实训问题,保证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校生实习课的正常开课需要,为学校种植、庭院经济、经济管理等临近专业的部分学科提供实习条件;二是为各类培训及乡镇综合中学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条件;三是保证劳动力转移培训农艺、庭院经济、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岗前实习需要。促使学校办学吸引力增强,办学规模扩大,办学效益提高。

篇3: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担负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训练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训练环节是通过实训基地来完成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高低、师资队伍的配备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培养水平的高低。

南通市现有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共近20所以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若干,各个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具有公共性。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各个学校都在建设专业的实验实训室,但由于各学校都是独立的单位,各学校的实验室相互之间不可共享资源,这就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金的严重浪费,有比较多的教学设备需要投入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然而它的使用率却很低,一学期只用了十来天时间,如数控车床、财经类贸易类实训软件等。各学校实验实训师资力量不足,不同学校老师缺乏交流,教学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来解决前面所述问题呢? 建立公共实训基地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二、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联合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开放给辖区内各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使用。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内拟建设财会手工实训室、税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审计实训室、中小企业ERP实训室、ERP沙盘演练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物流设备实训室、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建筑面积约6 0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约7 000万元,其中建筑及其相关费用约5 000万元,实训室软硬件设施费用约2 000万元。

三、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功能定位

公共实训基地是提高职业培训和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主要面向区域内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放,具备服务性、公益性和公共性等特点。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辖区内高等职业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南通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市之一,依据南通市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在大力推进南通市职教集团建设,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南通市职教集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合作共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一个平台。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之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就业。

四、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实训基地具有开放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特点。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由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依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而设置,被行业所共享,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更新,这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它的公益性体现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联合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开放给辖区内各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使用。它的服务性体现在公共实训基地是公共资源,它的服务对象是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有需求的各类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在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如深圳、青岛、上海、广州、无锡等城市,每年培养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将各个学校的实训老师集中起来,又可吸纳行业或企业高技能的技术人才来实训基地任教或指导,有利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训教学团队。

当然,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也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不便之处,如学生须往返于学校与公共实训基地之间,交通方面有所不便,同时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总体来说,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利大于弊。

五、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 一) 经济可行性

公共实训基地是为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设立的政府公益性服务平台,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实训条件,集技能培训与鉴定和职业指导服务于一体,并对产业升级、技术开发起到引领作用,通过配备高端技术和设备,成为社会的高技能实践场所。鉴于公共实训基地的上述特征和要求,只有政府投资建设,才能确保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能够真正符合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也才能保障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由政府全额投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并没有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而是将原本政府拨给各高职院校的相同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集中起来,由政府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建设,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资金分散后的投资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学校自身条件不足无法建设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的缺陷问题。因此,从经济上来说是可行的。

( 二) 技术可行性

众所周知,经贸类专业实训室是由计算机 + 专业软件构成的,只有少数的实训需要专业设备。也就是说,建设经贸类实训室需要的设备有服务器、PC机、专业软件、网络连接设备和一些专业设备,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三层交换式网络结构。服务器、PC机、专业软件、网络连接设备及一些专业设备都可以直接购买到,三层交换式网络结构也是成熟的网络技术,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 三) 管理可行性

1.基地的开放模式。为体现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基地免费开放给辖区内所有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使用,基地与各使用单位签订使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协议的具体内容这里不便详细叙述) ,不收取任何单位任何费用。实训使用的材料和实训指导教师由社会培训机构或职业院校提供和派出。基地负担管理成本、设备维护与更新费用,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需成担因实训课程开出需要的实验材料成本、教师上课费用、交通费等。

2.基地的日常管理模式。基地组织机构 ,基地可设有基地管理办公室和实训室管理办公室两个部门,基地管理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办事员两名,主任负责基地全面工作,一名办事员负责基地与各职业院校方面的事务,另一名办事员负责基地与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方面的事务,实训室管理办公室设3名工作人员 ,他们负责管理和维护实训室设备 ,这三人实行轮休制度( 每天两人上班,每人上4天休息2天,每天工作时间10小时( 即从8:00至21:00点,剔除中间休息时间,与基地开放时间相吻合) 。基地实行全年无休( 重大节假日除外) ,每天10小时开放制度,从周一到周五白天通常安排给各职业院校使用,晚上、周末以及寒暑假通常安排给各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使用。实训指导老师有使用单位派出或聘请,基地协助考核。

3.基地的实训项目的开发模式。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在劳动局组织牵头下,由各职业院校的实训指导老师、社会培训机构老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开发的,依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而设置,被行业所共享,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更新,这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基地的软硬件实验设备就是根据实训项目的需求而配备的,并且随着实训项目的更新、项目需求的变化而更新。

因此,在实训基地管理上来说是可行的。

六、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配置方案

南通市经贸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内拟建立如下实训室:财会手工实训室、税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审计实训室、中小企业ERP实训室、ERP沙盘演练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物流设备实训室、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关于实训室数量、软硬件设备配置、可开设的实训项目等情况具体如下:

财会手工实训室:配备财会手工模拟实训设备3套,可开设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报表分析实训。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配置PC机180台,安装会计电算化软件,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

审计实训室:配置6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审计实训教学软件,开设审计实训

ERP沙盘演练实训室 :配置用友ERP沙盘3套 ,开设企业沙盘模拟应用实训。

中小企业ERP实训室: 配置PC机180台,服务器1台,安装ERP软件,开设财务软件实训、ERP软件应用实训等。

国际贸易实训室:配置PC机120台,服务器1台,安装国际贸易实训教学软件、外贸跟单实训教学软件,开设进出口业务实训、单证实训、外贸跟单实训等。

市场营销实训室:配置6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开设市场营销实训等。

电子商务 综合实训 室 : 配置PC机100台 , 服务器1台 ,安装电子 商务模拟 教学软件 、劳动部电 子商务师 认证考核系统、网页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开设电子商务实训、电子商务师考证实训、网页制作实训、网店经营与管理实训等。

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配置3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酒店管理模拟教学软件 + 客房一间及相关设施 + 中餐厅及相关设施 + 西餐厅及相关设施等, 开设酒店管理实训、餐厅摆台与管理实训、客房布置实操等。

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室:配置5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物流模拟教学软件、劳动部物流师认证考核系统等,开设企业物流运作实训、物流师考证实训等。

物流设备实训室:配备货架、叉车、升降机、包装机械、仓库、输送机、工作台、起重设备等,开设物流设备操作实训等。

按照上述方案建设,南通市经贸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将拥有八百多台计算机,基地内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三层交换式网络结构,以H3C S5500- 28C- PWR- EI企业级三 层交换机作为主控设备,以H3C S1526二层交换机作为连接设备来连接实训室计算机,将所有交换机、服务器、机柜等设备集中放置在设备控制间,三层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基地内路由器相连,二层交换机通过网线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将每一个实训室设置成一个单独的VLAN,既可独立管理,又可各实训室之间相互连通,路由器连接防火墙,再连接到Internet。

七、结论

篇4:计算机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关键词 区域共享 互利共赢 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计算机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以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背景,基于日照信息产业发展落后的现状,着力于设计一个在弱势产业下发展计算机应用与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之路,并在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提倡学生自主管理,探索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1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过程中,“就业难”和“招工难”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反映出我们在培养技术工人上的严重滞后,说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这一任务还没有满足社会需求。日照大学城的建立,吸引了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山东体育大学等本科院校和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水利学院、外国语学院等高职院校,涵盖了师范、医疗卫生、体育、机电、汽车、信息、旅游、水产、食品、外语等多个专业领域。每个学校,特别是職业技术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基地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日照市经济起步晚,工业基础薄弱,人口相对较少,高科产业落后,大中型企业较少,产业链不完整等现状,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建设一个高水平的、能够区域共享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建一个创业实践平台,能有效解决上面所述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特色

校外实践基地是学生融入社会大市场参与经营竞争,建立按市场化运作企业的创业实践、实习的主要场所。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在建设中首先要坚持走校企联合之路,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基地顾问,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指导学生的创业计划等举措,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其次在遴选与学校合作企业的问题上要进行严格的筛选,确保其能够接纳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并指导学生创业。通过校外实践基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以学科为依托建设实训基地,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术参与实训室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管理能力等。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专长不同,设计多种职业岗位,具体实施之前,通过测试搜集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岗位,安排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工读结合,顶岗工作,培养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技术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企业通过教学实习、顶岗实习认识了解人才的状况,为储备和招聘做准备,同时缓解劳动力紧缺的压力。学校获得企业提供的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需求,同时锻炼提高实习带队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结合我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及时调整学生培养目标,增设就业岗前专业辅导强化训练,让学生向社会需求靠拢。

3 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企业参与的方式分为:“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中,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它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那部分培养任务。“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这种模式中,参与高职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企业对学校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参与,管理上实行一体化管理。如以设备、场地、技术、师资、资金等多种形式向高职学院注入股份,进行合作办学,对高职学院承担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分享办学效益。这种合作模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避免企业由于追逐利润而出现短视行为,背离学校引入企业参与的初衷,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4 结论

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建设的原则以及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特色,在与企业共建共赢的基础上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实现行业、学院各方的利益,实现了学生、教师、政府、企业、行业、学校的多方共赢,所以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卢宝岩.吉林省西部高职教育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6):22-24.

篇5: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对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标准”,进行了严谨细致的社会调研和分析论证,对加强“示范性机械加工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提出了详尽的可行性实施规划与方案,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学校基本情况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1979年,2002年在武汉市市中职学校中率先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国办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隶属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校址位于武汉市后花园---木兰故里黄陂,目前学校占地140亩,建筑面积74779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000余万元人民币。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现有学生4500人,教职工220人,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等九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也是武汉市示范性专业。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自建校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学校领导锐意改革、务实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培养技能型、实用性、创新型人才,走出了一条专业实体化、学生市场化、课程设臵综合化、教学方法创新化的强校之路。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得一技之长,服务社会,报效家乡。在省、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比赛中,师生多次摘金夺银,仅我校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就在2010、2011.2012年武汉市普通车工大赛中分获团体二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在2010、2011.2012年武汉市钳工比赛均获团体二等奖;在2010、2011.2012年武汉市数控车比赛中获团体三等奖;在2013年市电焊比赛、普通车工比赛、钳工比赛分别获 得团体一、二、三等奖;另外,在近两年普通车工比赛中都有我校的学生突出重围代表武汉市参加省赛。受到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十几年来,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区各大知名企业,绝大部分成为了企业的技术和生产骨干,有的成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技术开发专门人才,拥有多项技术专利。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以其优异的教学质量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用工单位的赞誉。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职校。

2、实训基地相关专业开设时间及现有实训基地的基本情况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2002年开设机械加工技术专业。2008年,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机械加工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原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学校开设车、钳、铣加工等专业。并相继开设数控技术等专业。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专业得到了较快较大的发展,已成为学校实力最强、在校生人数最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专业。目前该专业教师30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全部具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证书。高级教师5名,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16名;根据该专业目前实际情况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学校拟聘请6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到该专业来任教。同时学校面向市场,不断创新机制,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是面对市场竞争,创新管理机制,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部门主任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考核评估制、结构工资制。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强化专业建设。坚持“改造、调整、加强、提升”的专业建设思想,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紧紧抓住机械制造业迅猛发展的有利时机,做大机加工专业,形成了数控技术、车工、钳工、焊工门类齐全相互统一的机械加工制造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从 2 2010年开始有效实施以“2+1”为主的“学校-企业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优就业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定期组织优秀毕业生回校作创业报告,加强就业信息反馈力度,及时调整课程设臵。近几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工资均在两千元以上,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我们不断加强与企业联合办学,已经初步形成10余个规范的校外实训基地,提升了学校办学层次。

目前我校机械实训基地已配备校内数字化实训工厂1个、CAD/CAM实训室2个、电焊实训室2个、钳工实训工位80个、数控仿真实训室2个等。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其中车间面积1850多平方米,配备数控加工中心2台、数控车床12台、数控铣床4台、普通车床20台、各类钻床、磨床电火花设备10余台及各种软件、附件等,总价值1000余万元。

3、与专业相关技能鉴定站的建设情况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设有玉田区唯一一所技能鉴定站,该技能鉴定站具有车工、钳工、电工、计算机等六种技术资格鉴定功能,是唐山市先进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学生中级工取证率99%以上。争取到2007年,本专业具有技术资格鉴定功能。

4、近两年来该专业的基本情况

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订单培养的办学之路,成立了由天津钢管集团、河北星烁锯业集团、玉印集团、海贺集团、天津蓝巢集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等企业、高校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不断调整完善课程设臵和技能标准,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了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学校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实施弹性学分制,采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管理,各项教 3 学管理制度健全。学校注重强化该专业教师技能培训,每年有计划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生产实践,为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80%以上的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都能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十余万元用于教师的业务培训,使专业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2000年7月开设以来,成为学校报考人数最多(计划招生人数与报名人数比1:2.5),生源素质最高(录取生均分数355分以上),推荐就业最好(就业率100%)的专业。2004年全校招生1200人,其中该专业招生228人,占招生总数的19%;2005年全校招生1300人,其中该专业招生285人,占招生总数的21.9%。

学校面向京津两大就业市场,大力实施就业拉动战略,先后和天津钢管集团、中海油渤海分公司、内蒙古托克托电厂、山海关船厂、玉印集团、海贺集团、河北星烁锯业集团、信旺机械等18家企业,实现了“订单培养”。根据统计,2005年,唐山市各大企业共有数控机床 3万余台,玉田区有数控机床1000余台,在今后五年内,数控机床的数量将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企业技术操作人员中数控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社会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从该专业近两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看,供求比达1:3.6,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基本上是学生尚未毕业,已被各企业“订购”一空,目前一些企业已“预定”了2007年毕业生。预计未来3年内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对该专业毕业生需求总量将达到5000人以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到2008年,将有120余家大中型、特大型企业落户玉田,其中60%以上的企业是机械加工制造业,并且这些企业科技含量较高,设备比较先进,数控机床是其主要的机械加工设备,此专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肩负着为企业在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4 下岗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任务,目前每年培训达650人次以上。今后几年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数控技术人员的培训人次将以35%的速度递增;为更好发挥该专业职能作用,学校拟在7、8月份举办数控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在380人次以上。

5、基地建设概况

学校根据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部颁设备配臵标准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等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的调研分析论证,特申请“示范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项目设备价值总额500万元。该项目建设内容为仪器设备购臵,申请资金用于数控技术专业设备和配套基础附件的购臵,包括:VMC630立式数控加工中心2台、CAK6150D数控车床10台、汉川XK系列立式数控铣床8台、DK7740A数控线切割机床2台、D7140D数控电火花成型机床2台、CA6140A普通车床10台、CA6140普通车床10台、配套微机60台、PLC20台及各种软件、附件等。

基地建设的发展,要确保数控技术操作及相关实训条件满足一至两个教学班(40-80人)的需要(达到部颁设备配臵示范级标准),实现每二人一个工位。设备配臵既要考虑紧缺、急需的现实,更要着眼于专业未来发展,创建品牌特色,使专业可持续发展。设备配臵与教学改革是一项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基础工程,缺一不可,必须同步加强。

为了切实搞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必须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为此,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成立了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孙建岭任组长,副校长苏士华任副组长,杨忠、郑国民、王安喜为成员,王宏伟、单忠生、张晨玉参与这项工作,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技术指导和建设论证,机电专业主任杨忠、主任助理郑国民、王安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确保项目的 5 顺利运行。

二、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实训基地完全建成后,预期实现目标:

(1)成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教学改革研究实验基地,探索形成一套适应学分制要求的中职人才培养新型教学模式;(2)成为唐山市中职教师培训基地;

(3)成为唐山市乃至河北省数控技术服务基地,与企业开展多元化的技术合作,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实现产教结合;

(4)成为唐山市数控加工企业教学资源服务基地,实现资源共享;(5)成为河北省市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基地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数控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更为紧缺。数控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党、国家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五年100万数控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和“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虽然近几年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仍然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1)由于制造企业生产迅速发展,效益的不断增加,今后十几年加工制造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广泛采取新工艺、新技术,使用新的机械设备,因此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需求呈上升趋势。学校历届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均不能满足用人单位 6 的需要,部分企业竟到该校进行“预定”,有的企业采取优厚的条件,挖其他单位的“墙角”,形成了企业与企业间人才竞争的局面。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逐年扩大该专业的招生规模,现有的专业教学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数控教学设备紧缺已成为人才培养的瓶颈。

(2)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是玉田区职业技能鉴定站,担负着全区技术工人6项职业技能鉴定任务,每年鉴定数量在4000人次以上。同时,还担负着全区各行名业的技术培训任务,每年培训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达8000多人次,其中数控技术培训每年达650人次以上,数控设备的短缺已不能满足培训任务的需要。

(3)教学改革需要良好的硬件设施作支撑。目前企业急需数控技术人才,特别是要求实际操作能力更要贴近生产实践要求,进入企业后能尽快适应生产岗位需求。企业已逐步从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方向发展,因此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校本开发,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更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学校正在实施“项目教学法”,就更加需要数量充足、性能精良的专业实训设备来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技术的训练和能力培养。

因此,申请数控技术专业设备建设项目支持,加快专业建设的步伐,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适应社会需求,更好地为企业培养急需适用人才,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有效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学校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3、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示范性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是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经历了6年多专业建设发展基础上的再建设,具备较大的师资力量和较为 7 雄厚的设备设施基础。为了使这一项目尽快实施,学校在中共玉田区委、玉田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3000多平方米的实训场地,能够合理地安臵该项目实施所购臵的设备;专业教师能够胜任设备的市场调研、预算、购臵以及安装调试、验收工作,保证设备有效的投入使用和功能开发。

数控设备到位之后,使3000平方米的数控实训中心和其他配套的实训车间和基础实训室,具有更完备的实训条件和更强的培训能力。保证每年不低于360人的招生规模,每年可为社会和其他部门培训不少于650人次的技能培训,使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办学达到全省乃至全国一流水平。

4、基地建设的项目风险与对策

(1)存在的风险

尽管该项目是必要的,并且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可能会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具有一定的风险,其主要风险是:

①目前数控技术科技含量较高,发展迅猛,企业数控设备不断升级,更新换代,设备类型也不断增加。由于学校用于数控实训的设备数量大,价格和档次相对偏低,不可能随时淘汰原有设备,购臵当前新型设备,因此用于教学的数控设备很难跟上企业数控设备的变化状况,只能力求接近,因此对于学生掌握当前先进的技术,存在一定的困难。

②目前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给数控技术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带来可喜的态势,但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也会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开办数控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会得到缓解。到那时,学生也会对学校有更多的选择。如果不加强该专业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就会使该专业停步不前,不能吸引足够的生源,将直接影响该项目的绩效,造成资产浪费。

8(2)拟采取的对策

针对以上风险情况,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拟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①在设备选型上,注意先进性和实用性(即教学型与生产型)相结合,既要符合我国企业当前设备现状,又要体现一定的技术先进性。特别要考虑数控系列的普及性,做到功能齐全,覆盖国内外主要系统的绝大部分功能,要有局域网接口和二次开发与扩展接口,软件升级方便,使设备容易改造升级,保证数控系统能不断自我更新。

②充分发挥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利用企业技术人才与现代化设备的优势,不断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臵和培养目标,培养技能型、实用型高素质的劳动者,以保证教学与企业需求的同步,人才培养与劳动就业的衔接,确保技能教学的实效性。

③充分发挥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教结合”的办学优势,组织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定期到有关企业实习,利用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弥补学校师资及设备的不足。

三、项目实施保障和机制

1、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目前,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已制定了学校建设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对今后五年内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10年,在校学生达到7000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达到2100人,并把该专业建设成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学校要在2008年前跨入“全国千所”职业学校行列,争创“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教学改革先进单位”。

2、项目经办人员条件

该项目负责人(组长)孙建岭,先后担任玉田区有关单位领导职务,有着多年的管理 9 工作经验,思想解放,有很强的改革精神和开拓意识,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较高领导艺术,多次被省、市、区授予各种先进称号。对项目的立项分析、组织管理有丰富的经验。

副组长苏士华,有多年从事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对于数控技术应用,具有很高的造诣,在全区机械制造领域有较高的威望。

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杨忠、郑国民、王安喜均具有本专业高级教师或高级技师资格,曾应有关企业邀请,进行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和对工人的技术培训。并在学校组织数控技术专业设备的购臵和使用,对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项目其他参与人王宏伟、单忠生、张晨玉等均为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精通数控设备操作,具有丰富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经验。

3、资金条件

项目预计需要设备价值总额500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00万元、省财政支持100万元,市财政支持80万元、区财政配套 60万元、学校自筹60万元。

4、基础条件

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本专业已有数控加工实训室4个、CAD/CAM实训室8个、控制技术实验室5个、机械加工实训车间10个、电工电子实验室4个、电气控制实训室4个、单片机、PLC实训室2个等;数控加工中心2台、数控车床9台、数控铣床2台、普通车床60台、普通铣床5台、刨床5台、磨床3台、配套微机20台、PLC5台、钳工工作台位100个及各种软件、附件等。

四、建设项目实施与管理

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由项目小组具体负责。

项目的全面工作,由校长孙建岭和副校长苏士华负责。

项目调研、设备购臵和安装调试、设备管理,由机电专业主任杨忠,主任助理郑国民、王安喜负责。

项目资金管理,由财务处主任田文岭负责。

设备采购,通过区政府采购办进行。

项目执行与监督,由校务委员会和区政府采购办进行。

篇6: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论文

1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其中,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是在培养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但更多的是结合社会就业岗位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期间体验社会工作,使学生可以更早地适应社会,缩短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时间.

1.1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学生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学习,获得计算机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校内实训基地教育活动主要根据学校教学体系进行安排,因此能更加合理、全面地安排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校内实训基地的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课内实践活动为主,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在校内计算机服务中心的学习,可以增加校内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对校内计算机设施的维护和运行工作,可以初步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工作内容,加上教师的指导,计算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也能得到强化;学生通过在校内计算机专业项目组的学习,可以提高对计算机专业软件和项目的开发能力,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2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7:实训基地建设下计算机专业的论文

1、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计算机专业的实训项目主要包括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计算机系统管理与维护、数据库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图形图像处理、音视频编辑、三维动画与三维模型等,可以把这些实训项目分为四类,即软件开发、软件应用、网络系统管理、硬件应用。在以往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室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电脑使用年限长,设备老化、性能落后;

2)不同专业实训室的软硬件环境不同,导致机房维护管理困难,更改软件工作量大;

3)硬件设备资源有限,难以满足一个班级同时进行实训,实训效率低;

4)由于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共享同一个实训室,导致实训结果对应的设备状态不能保存,使实训过程缺少连续性;

5)实训场地只能在实训室,不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实训项目。针对计算机专业实训室的实训特点及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要求:

1)实训环境部署在服务器端,降低对客户端的软硬件资源要求;

2)采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资源共享,解决硬件资源有限的问题;

3)使用虚拟机保存硬件设备状态,解决实训过程的连续性问题;

4)基于网络环境部署实训系统,使学生在实训室和宿舍都可以正常进行实训。

2、云计算的三种应用模式

为满足计算机专业实训室的建设要求,采用云计算技术是目前解决实训室建设问题的主流方案。云计算有如下三种模式:

1)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是云计算的最底层服务,通过虚拟化技术为用户提供CPU、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可以把一台服务器资源虚拟化为多台虚拟主机,每台虚拟主机有各自独立的虚拟CPU、虚拟存储等硬件资源,每台虚拟机都可以安装独立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代表性的系统有AmazonEC2、Hadoop。

2)平台即服务(PaaS):是构建在基础设施即服务之上的应用,在云平台上部署有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各种应用API等软件资源,底层的CPU、存储、网络等硬件资源对用户是透明的,用户直接在平台上部署自己的软件运行环境和配置,进行软件开发。代表性系统有GoogleAppEngine、Mi-crosoftAzure。

3)软件即服务(SaaS),是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和平台即服务的基础上直接部署应用软件,用户直接通过简单客户端运行云平台的提供的应用软件,用户不需部署任何软件和硬件,可以向提供商定制自己需要的应用软件,用浏览器方式运行定制的应用软件。代表性系统有SalesforceCRM、GoogleDocument。

3、基于云平台的实训基地构建与设计

云计算的三种应用模式可以分别应用在计算机实训基地的不同类型实训室建设方案中,其中网路技术及硬件类实训可以采用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应用模式,软件开发类实训可以采用平台即服务的应用模式,软件应用类实训可以采用软件即服务的应用模式。

1)网络技术及硬件类实训项目的建设方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硬件类实训项目主要有网络操作系统实训、交换机与路由器实训、网络安全实训、物联网技术实训等,这类实训项目的特点是分组实操、每组均需多台硬件设备、且实训设备价格较贵,基于成本考虑,采购的硬件设备数量一般无法满足一个班级同时开展实训,往往需要分组分批进行实训。对于这类实训,特别适合应用基础设施即服务的应用模式。具体的云平台结构如图1的IaaS,实训硬件设备通过网络接入云平台,服务器集群通过虚拟化技术形成多个虚拟机,学生实训时通过本地网络或互联网接入云平台,通过虚拟化管理软件获取虚拟机资源,通过虚拟机操作实训硬件设备,并把硬件设备的工作状态保存到存储设备中,下次实训时再恢复设备的工

2)软件开发类实训项目的建设方案软件开发类项目需要部署开发环境,主要有.Net开发环境和Java开发环境,学生实训部署的开发环境都是相同的,因此采用平台即服务的应用模式符合这类实训项目的应用要求,具体的云平台结构的.PaaS部分,在IaaS的基础上部署软件开发环境,包括各种中间件、Java开发平台、.Net开发平台、大型数据库系统等软件。学生实训时通过网络使用云平台的开发环境。

3)软件应用类实训项目的建设方案软件应用类项目的具体应用软件主要包括ERP、OA、CRM、电子商务等应用软件,把这些软件部署在云平台上,学生通过客户端直接运行这些软件,云平台的应用模式为。基于云平台的三种应用模式建立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实现硬件资源共享,提高硬件的使用效率,降低硬件建设成本。软件即服务模式和平台即服务模式均要以基础设施即服务模式为基础,因此三种应用模式可以统一部署服务器、存储、实训硬件设备,然后根据实训项目要求,分别部署开发环境或应用软件,计算机专业的绝大部分实训室均可按此方案建设。

4、结语

篇8: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社会迫切需要大量具有信息化处理能力的优秀人才, 高校是培养此类人才的主要场所, 担负起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科院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 为培养信息化处理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 不可否认的一个现象是, 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教学上, 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达不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学生缺乏严格的项目训练, 加之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 毕业后很难独立从事相关的工作, 因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高校都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 把实训纳入专业课程中的主要的教学内容, 并围绕着社会需求对学科进行综合的改革。从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教学的效果。

2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本科计算机专业除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应具有较好的实践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很长一段时期以来, 在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学上, 还存在较多问题。比如, 由于教学时数少和教学环境的差异, 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因而不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求。为此, 教学单位提出了不少有效的措施, 比如增加实践课时数, 以项目或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邀请行内专家来和师生进行交流等。而建设计算机实训基地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 实训基地通常是与学校有合作的IT企业, 实训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教学平台和教学环境, 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实现操作技能训练的场所, 同时也为学生在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前提供一个相似的可能的工作场所。对于不少老师而言,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 因而在某些课程的教学中, 还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教学中来, 因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践课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进行, 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具体工作安排, 带队到基地实训, 与基地单位技术人员合作,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实训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积累实际经验, 把这些经验应用到理论课的教学, 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 教师可以和基地技术人员进行合作, 申报相关科研课题、开展项目研究、提供技术服务, 为基地建设和教师教学与科研提供一个合作平台, 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3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 建立实训基地是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个发展趋势, 不少学校在实践当中,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 在实施过程中, 也确实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学校对基地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为更好地给实训一个良好的场所, 使之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学生和企业, 基地建设应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比如从选择基地到实训要求、实训内容的设定, 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的途径和过程、效果都要作很明确的规定。但目前不少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虽然有实践教学的计划, 但没有一个在基地实训的长远规划, 因而, 实训工作不连贯, 处于一个较为松散的过程,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2企业和高校对基地建设目标不同

企业和高校各自从自身的需要出发, 对基地建设有着不同的目标追求。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希望来基地实训的学生能够为企业作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比如, 能够辅助员工进行某个特定的生产过程, 或参与进行某项活动的管理, 等等。 而高校希望学生通过实训进一步加深专业知识的理解, 能够将理论知识转换成具体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出发点不同, 导致在实训中, 可能企业带班人员并不过多关注学生本来要实训的内容, 比如, 可能有些企业员工仅让学生做一些与技术无关的事, 或者让学生处理一些行政事务, 总之, 从事一些没有和专业技能相联系的实训工作,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实训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3.3学校和企业对基地建设不够重视

很多高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对学生的实训环节的教学不是很重视, 实训工作往往走过场, 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 对于实训工作, 学校通常就是为学生联系实训单位, 但对于实训单位所从事的业务是否和实训内容密切相关没有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给予必要的分析, 因此, 会存在实训内容没法得到很好的执行, 指导教师也由于不熟悉单位业务而可能无法解决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近年来,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激增, 因此, 高校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申办新的计算机类专业或不断扩大已有计算机专业的招生规模。 但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办学观念上, 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时, 基础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发生冲突时, 学生在校教育与社会实习教学冲突时, 均以牺牲后者为代价[1]。对于企业来说, 企业希望学生能够为企业做些实事, 创造一些效益, 但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 无法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另外, 有些企业由于存在商业秘密, 不太愿意接收学生来实训, 加上可能要付一定的实训费用, 而很多企业不愿意投入这笔经费。

4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思路与内容

为充分发挥基地在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实训基地建设要遵从一定的原则、沿着正确的途径进行, 基地建设的原则, 主要有质量优先原则、示范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产学研相结合原则[2]、量力而行的原则。

4.1基地建设原则

4.1.1质量优先原则

选择一个信誉好、实力强大的企业作为基地, 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实训环境, 学生在这样的企业实训, 可以满足实践教学中的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实力强大的企业通常拥有先进的设备, 技术精湛的员工, 企业研发项目多, 员工具有项目开发与管理的经验, 学生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 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 实力强大的企业在业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可以在一段相对较长的时期内生存下去, 因而, 实训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企业进行, 可以保证实训内容的顺利开展。

4.1.2示范性原则

在建设实训基地时, 选择在行业中具有较高声誉的企业作为实训基地, 这些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 优秀的员工, 良好的企业文化, 在项目开发、组织管理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建成无论是在实训规模、指导实力、管理方式、最终效果方面, 还是在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均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的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导向激励和推动基地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不断有序高质量向前发展[2]。

4.1.3开放性原则

在某学科专业建成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不局限具有实践教学要求的在学学生到基地实践, 还可以允许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随时到基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4.1.4产学研相结合

基地建设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密切合作, 学校在合作过程中, 要发挥其在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 为企业的基础性研发提供支持, 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 企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 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工程技术和项目研发经验, 企业也可以为教师从事本单位科研提供资金支持。所以说, 基地建设对于学校和企业应是一个双赢的合作。

4.1.5量力而行原则

如果不和现有企业进行合作, 或者主要以校方自身力量来创建基地的, 则要考虑学校是否有足够财力给予资助, 不能为了创建基地而加重校方财政负担, 从而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 创建基地可以不必一步到位, 而采用渐进式的方法来建设基地, 逐步完善。另外, 基地选址要考虑到方便师生出行, 如果选得太远, 会增加师生出行成本, 也不方便校方对实训工作的管理。

4.2基地建设思路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基地的建设:第一, 从低年级学生到毕业生, 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实训计划, 有计划选送一些优秀学生和毕业班学生分批次到基地实训, 通过实训, 使学生掌握软件项目开发的过程、学习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 了解IT公司运作与管理的流程和制度, 为下一步的学习和毕业生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第二, 与IT公司进行深入交流与加强合作, 邀请业内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深入课堂进行讲学, 通过讲课,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课本知识的理解, 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每年要开设的多场讲座与交流活动, 以促进学生对实训的了解。第三, 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 在学生实训中, 教师不是旁观者, 而是参考者, 教师要全程和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一起指导学生实训工作。特别要利用企业现有的设备和人力资源, 在科研上可以有所合作, 共同申报科研课题, 促进双方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第四, 学校平时要加强与基地的联系, 要指定专人负责与基地的建立、管理与联系工作。双方单位领导每年应该定期若干次见面研讨, 明确每年双方合作与开展工作事宜, 为实训基地开展工作打基础。

4.3基地建设内容

4.3.1基地建设要有长远规划

如前所述, 基地建设的一个原则是质量优先原则, 选择一个实力强, 在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作为基地是成功进行实训的第一步, 但仅有这一步, 还远远不够,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企业的业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 所以, 要制定一个基地建设的长远规划, 以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实践教学与企业业务提升的需要, 基地规划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 内容可以包括一切与实训工作有关的事项, 基地建设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根据企业业务需求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 规划一旦制定, 就要严格遵照执行, 以便能够日后对实训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 进一步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制度保障的前提下, 高质量地完成相关实践教学。

4.3.2实训内容设置

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课程体系结构一般包括通识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通过这些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培养和构建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与分析能力[3]。实训为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搭建一座桥梁, 由于每门课有各自的特点, 如果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后都需要到基地进行实训, 既无必要, 也很难实现, 因而, 如何设置实训内容, 是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训内容可以分为面向毕业设计的实训和面向课程阶段学习结束时的实训, 可以融入多门课程的知识来确定实训内容, 比如, 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数据库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 网站开发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实训内容来进行设计。实训以面向任务或案例、项目的方式进行, 要尽可能覆盖课程涉及的知识点, 实训内容可以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确定。

4.3.3师资培训

做好专业课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是搞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必需, 虽然学生到基地实训有企业相关技术人员指导, 但任课和带队老师也必须掌握企业相关项目设计、 管理的知识。而现在大多数据高校的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加强对任课和实训带队教师专业实践锻炼, 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开发锻炼, 显得十分的必要, 师资培训能够建立校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 通过培训, 使老师能够走出校门进入企业, 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运作管理活动, 在企业学到的相关技术和管理带回课堂, 为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做必要的知识及能力储备。

5结束语

要使基地成为培养合格人才的场所, 基地建设必须要有周密的建设措施和严密的组织管理手段, 基地建设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科学地制定建设规划, 学校要负责实训基地的规划, 发挥宏观管理、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教学单位是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和第一责任人, 根据本单位专业发展规模, 制定示范性实训基地规划,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基地要成立指导小组, 制订管理文件, 将学生的管理纳入实训基地管理范畴, 同时建立管理工作和学生资料档案, 做好实训工作总结。

参考文献

[1]陈振武, 张继炎, 梁俊平.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龙岩学院学报, 2012, 30 (2) :74-79.

[2]杨亚会, 史旅华, 张友兵, 等.基于卓越计划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2, 32 (6) :45-48.

上一篇:2022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及今后的工作计划下一篇:win10 build 10120系统Edge截图曝光 现代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