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私育人无悔

2024-05-06

大爱无私育人无悔(精选4篇)

篇1:大爱无私育人无悔

大爱无私

吕映红是诸城市织构小学的一名普普通通教师,她被称为“最美女教师”的称号在诸城广为流传,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她献身教育事业28年。扎根农村,热爱儿童,对儿童有神圣而永恒的感情,是吕老师执教生涯中最突出的特点,更是支撑她执著坚守、教书育人,取得人生辉煌的思想动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村留守儿童大幅增多,父母外出打工,大多数由爷爷奶奶带的实际情况,吕老师把家办成了8小时之外的课堂。每到学校的放学铃响起,就会看见孩子们排着队往吕老师家走去,因为那里是孩子们心灵的港湾。

吕老师对孩子有独特的爱,吕老师所在的农村小学属于偏远地区,孩子理发比较困难,一是会理发的人太少,二是学生家长大都顾不上孩子。看到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孩子,她决心学会理发,还孩子们一个“精神”的面貌。她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向镇里的理发师傅请教,最终学会了理发。从那以后她就成了孩子们的义务理发师,就这样一直坚持了10年。吕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像对待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她的爱像一缕阳光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特别是对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留守儿童,更是给予了无私的爱,不但关系学生的学习,而且在生活、思想、身体健康、道德养成等方面给予了关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当地群众送她“老师妈妈”、“爱心妈妈”、“留守妈妈”的雅号。

通过对吕老师优秀事迹的学习,联系到自己的工作实际,顿感自己与吕老师相比,显得是那样的渺小。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要以

吕老师为榜样,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社会满意的教师,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

篇2:大爱无私育人无悔

——观《天河》有感

“从前有人对我说,天上有条古老的河,七夕鹊桥,鹊桥来相会,浩瀚苍穹不寂寞······”一首《人间天河》唱响了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南水北调。一部《地上天河》展现了一代代可歌可泣的水利人。

半个世纪前,南水北调还只是一个宏大的构想,当时限于技术和人力等诸多因素,这项浩大的工程难以实施。今时今日,南水北调已经成为现实。2014年4月,总长1274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竣工,进入通水筹备阶段。但谁能想到有多少默默无闻的水利工程人员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几代人都为了实现这个构想而不懈坚持,才成就了这项上惠及以群众的水利工程。

电影《天河》就展现了建设南水北调的人和事。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的总工程师、总指挥董望川,他给妻子的语音提示永远是那句“我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去工地的路上。”;水利青年江浩,他虽然跳槽去了高薪公司,但他的心却没离开过南水北调;还有“女将”子彤,她负责五棵松暗涵打通工作。工程难度极高,若地面下沉5毫米则会导致暗涵上方的整个地铁线路的瘫痪。正是在这种刻薄的条件下,子彤与技术工人团结一致,凭借出色的技术完成了贯彻工作······

这一个个敬业爱岗的水利人,折射出这一工程背后是一个有爱的世界,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中国。影片中,最让我有所感触的人物是江浩。江浩是董望川的学生。他的原配去世多年,家中有年迈体虚的老父,还有一个仍在上学的女儿。年轻的他也需要挣钱,也需要照顾家人,无奈离开了董望川。但他的心却没离开过南水北调工程,跳槽去了高薪公司后,他依旧站在南水北调一线。岩洞渗水,他奋不顾身,带领几个“心腹”冲入现场,水位不断暴涨,岩洞随时坍塌,江浩不顾一身泥沙和脚下尖锐的岩石块,以他的沉着与冷静,命手下调整水压,终于排除了隐患。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外购的盾构机出现故障,江浩果断下令停运,面对外国人的轻视,他再次冒着生命危险,凭借自己赴德读博的学识深入地下,更换刀盘。最终他出色的完成了最艰难的“穿黄”工程。他的事迹,让董望川另眼看待,让外国人刮目相看,让世人为之感动。

篇3:大爱无私育人无悔

“世间唯有妈妈好, 浩荡春晖照寸草, 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尽孝还须早”。当有幸拜读刘文艳的著作《爱的诉说》, 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 方能体味文中这首诗的真正内涵。《爱的诉说》分上下两卷, 上卷笔者所记录的是母亲从诊病、病重到辞世的“侍疾日记”, 同时更是一部“死亡日记”, 令人痛彻心扉, 潸然泪下;下卷是记载着母亲辛劳一生的一部“小传”, 文风朴实、真情荡漾,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追忆之苦、哀思之痛。“爱的诉说”, 倾诉着母爱的神圣, 抒写着母爱的纯洁, 诠释着母爱的真谛;“爱的诉说”, 更是笔者对逝者的祭奠告慰, 对母爱的弘扬传承, 对生命的虔诚向往。

母亲就是家, 家就是母亲。七十八年的人生旅途印证着母亲的平凡与伟大。出身的贫寒、凄苦的童年, 还有操劳的岁月对她身体无情地吞噬, 那满头的银发、深深的皱纹、龟裂的双手, 母亲确是平凡。母亲也着实伟大, 粗布衣裳衬托着她的端庄, 酷暑严寒抒写着她的坚强, 参天大地感动着她的贤良。这位伟大的女性, 从嫁入刘家的那一刻, 就已经成为牵系刘家几代人幸福和命运的“领路人”, 她用操劳的一生阐释了“持家之道”的深刻内涵。

勤劳为本是真理。“财富有缘勤是本, 经纶满腹志为先。咱们家能过上好日子, 靠的就是勤劳有志气, 这也是我们以后的传家之道”。解放前刘家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 而现如今已是四世同堂、人丁兴旺。母亲作为刘家的女主人, 用她勤劳的双手撑起了整个家。“一家之计在于和, 一生之计在于勤”。自从嫁到刘家, 在母亲一年的作息时间表里, 是只有“作”没有“息”的。从凌晨四点, 到夜深, 六十年如一日。年轻时的母亲“端庄漂亮是远近闻名的”, 但常年艰苦的劳作, 母亲的双手已长满了厚厚的老茧和肉刺, 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子, 但母亲从不说苦, 她早已经把这些当作“习惯”, 她常说, “过日子哪有不吃苦受累的, 为了老人, 为了儿女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母亲是一位“艺术家”, 她有一手好农活、一手好针线、一手好厨艺, 她也是一位“指挥家”, 那拉动的风箱、那嗡嗡的纺车, 在母亲的指挥下演奏出了一曲曲壮丽的家庭劳动交响乐。

恪守孝道是真经。“内睦者, 家道昌”。家庭幸福的标志是家和, 而家和的要素就是孝顺。“孝顺孝顺, 顺着就是孝, 顺着老人的心思, 就是孝顺”。母亲如是说。母亲已经把孝道作为责任、义务和对家庭的“担当”。这份“担当”, 是作为妻子与丈夫六十年的相扶相携、患难与共和生死相依, 无论是年轻时独挑家庭重担, 还是在病危时仍拖着羸弱的身体倒痰盂, 相濡以沫的岁月诠释了爱的真谛;是作为女儿与父母的血脉情深, 为父亲挑拨“鸡眼”的“孝女侍父去疾图”令人动容, 弥留之际对亲人的呼喊令人心碎;是作为儿媳与婆母的贴心相伴, 从生活起居, 到病重时的不离不弃, 儿媳的悉心照顾带给老人家的是“美滋滋的笑容”;更是作为母亲对儿女的日夜操劳。矸子山上的煤倾诉着溺爱, 家乡的大枣寄托着思念, 玉米面锅贴记录着辛劳, 喷香的血肠抒写着无私, 正如《劝孝歌》所云:“老母一百岁, 常念八十儿。尊前慈母在, 浪子不觉寒”。

尊师重礼是真谛。重视教育, 诗礼传家是刘家的家风。“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德, 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 这也是母亲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她常说:“我没有机会上学了, 可我非常喜欢念书的, 你们都好好念书, 长大了也好有出息”。母亲虽未曾饱读诗书, 确是一位天生的教育家。“从小要有志气”是母亲“教学大纲”的第一堂课。母亲常常教诲儿女, “志高意自远, 器大声必宏;要从小有志气, 要立志做个有文化的人, 要用文化改变生活”。母亲主张孩子要早上学。在六、七十年代, 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是七、八岁上学, 而母亲要求儿女的孩子六岁上学。正是母亲这种超前的教育理念, 才造就了刘家一批大学生和研究生。母亲一直主张“好孩子不是管出来的”, 她所提倡的循序善诱、褒贬结合的教育方式, 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母亲就是家, 家就是母亲。七十八年的人生旅途抒写着母亲的睿智与崇高。如果说母亲是一本书, 那么在母亲的世界里, 华丽的辞藻, 高深的理论, 从来都不可能会和她沾边的, 但她却用脚踏实地的付出升华成朴实无华的语言, 记载了最睿智的人生哲学让刘家子孙世代受益。如果母亲是一幅画, 那么在母亲的世界里, 没有奢侈的点缀, 没有豪华的装饰, 但她却用崇高作为画笔, 描绘了生命的色彩, 点燃了生命的激情。这位伟大的女性, 虽不曾学过生活“辩证法”, 但是她却用“真善美”的实践解读了“为人之本”的内在精髓。

一生从来“不麻烦”。不给子女添麻烦, 不给别人添负担是母亲为人的原则。母亲总觉得, 麻烦别人“自己心里会过意不去”。她常常把“没事儿”挂在嘴边。在自己身体不适的时候, 她会对电话里儿女的关心说“没事儿, 家里挺好的, 你们别惦记, 好好工作”;在每次儿女想陪她一起坐飞机旅游时她会委婉地拒绝, “身份证这次没带来, 没事儿, 下次再去吧, 你们挺忙的”, 直到当她知道自己患重病已时日无多, 为了让儿女不留遗憾才会去世博园参观;在帮病中的亲人家喂猪, 而不小心被狗咬伤后, 她仍会忍着病痛对儿女说, “没事儿, 这点事儿, 我一个人承受就行了”。一辈子不麻烦别人, 却宁愿别人给自己添麻烦, 彰显了母亲“大善”的高贵品质。

做了好事“不张扬”。做了好事不张扬, 还想方设法不让人感觉是为别人做好事, 这是母亲为人的境界。母亲精辟地总结了为人的“三种境界”。一个人做好事容易, 做了好事不张扬不容易, 此一境界;一个人做好事不张扬不容易, 做了好事尽量不让人知道不容易, 此二境界;一个人做了好事尽量不让人知道不容易, 做了好事并想办法不让人感觉是为人做好事, 不让人承载感情债就更不容易, 这才是为人的最高境界。而事实证明, 母亲的情操已达到了为人忘我的境界。当村里人聚到家里看电视时, 她在默默地烧水沏茶;当邻居家的孩子来洗热水澡时, 她在细心地注视着水温;当邻里有纠纷时, 都愿意听从她的劝解;当家家户户有为难事时, 都愿意听她的意见。母亲常说, “好事不可为, 不是不做好事, 而是不刻意地为做好事而做好事, 做了好事也不要记着”, 要懂得施恩不图报。这是母亲为人的“辩证法”, 也是她一生做好事的真实写照。

受了委屈“不计较”。从不挑剔别人, 从不说他人的“不是”, 这是母亲为人的情怀。她常说, “自恨根无叶, 莫怨太阳偏”。母亲是处理婆媳关系的“专家”, 面对婆母提出的“三从四德”的苛刻要求, 她即使受了委屈也不说出来。她说, “她是老人, 老人哪有对错之说, 我们小辈的尽孝就是了”。母亲从未抱怨过婆母, 在临产的时婆母不在身边照顾她没有任何怨言;婆母给外孙女“开小灶”, 母亲不但不生气, 而且会把自己的儿女领出去。母亲讲, “做事情不要看人家对你怎样你就怎样做, 而是要把事情做在理上, 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能都拿到大面上, 让人家评评, 都说你做得对才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摸摸自己的良心”, 这是母亲心中的“笨理”, 也是她一生坚持的真理。

母亲就是家, 家就是母亲。七十八年的人生旅途讴歌着母亲的价值与意义。母亲是家庭的重要成员, 她的角色是旁人无法替代的, 老人的赡养、儿女的抚养、爱情的经营、亲情的链接, 这不仅仅是性别分工, 更是母性、母爱使然。母亲是社会的重要细胞, 家庭和谐、社会进步、人类文明, 这些人类精神的繁衍生息相比物种的传宗接代更具价值, 而母亲是“双重”创造主体。母亲作为具体的“个体”塑造着“个体”的文明, 而正是这些具体“个体”和“个体”文明汇聚成的“类文明”, 才是缔造璀璨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

“诉诸于德, 而达于美”。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说, 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 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而这两样让人感动的“东西”, 在母亲那里不仅能找到, 而且绝不会因为母亲的逝去而褪色, “德”会永存世间。“什么是乐?为善最乐”, “做好事就是行善积德, 不用让人看见, 老天爷有眼, 在天上看的清清楚楚”。母亲从小就给予儿女璀璨的星空、圣洁的信仰和幽静的世界。春, 母亲播下“德”的种子;夏, “德”的种子已生根, 发芽;秋, “德”之花已盛开, 犹如母亲最爱之兰花, 花中真君子、清芬能解秽。母亲是爱的“大使”, 是德的“传人”, 更是“美”的化身, 即使在她一生中唯一的也是最后一次生日, 母亲仍不忘施德于人, 把儿女精心准备的玉雕的寿桃送给了年长的婶婶。母亲的“美”是永恒的:“妈妈, 你看到了么?那轮火红的太阳在照耀着你, 那颗太阳在用笑脸迎接着你!我们相信, 你的善良感动了上苍, 你一这一去一定是去向了天堂”。

“大道相继, 薪火相传”。马克·吐温说过, 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 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 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的确如此。母亲虽然无法带给儿女奢华的出身, 但却给予了儿女健康的体魄;虽然无法带给儿女锦衣玉食的生活, 但却给予了儿女粗茶淡饭的朴实;虽然无法带给儿女奢华的童年, 但却给予了儿女成长的起点;虽然无法带给儿女丰厚的遗产, 但却给予了儿女奋斗的信念……骨肉之亲, 血脉相连。“指穷于为薪, 火传也, 不知其尽也。”母亲的大公无私是最好的遗传基因, 如今已在儿女的血液里流淌:母亲病重之时, 女儿会因为工作, 没有专门请过假陪陪母亲, 即使在母亲弥留之际, 女儿也“没有张开嘴”请假, 以至于老人家“就请几天年假陪陪我”也未尝如愿。

“母爱兴家, 大爱兴国”。高尔基曾说,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 都来自母亲。母亲是光荣和骄傲的缔造者, 她把家庭当做事业用心经营, 知名企业家、机关干部、海归硕士, 优秀的儿女是母亲的荣耀, 更是母亲一生最好的“作品”;母亲是苦难与操劳承担者, 她把勤劳作为职业, 菜园地、灶台边, 都是母亲施展才华的舞台;母亲是仁爱与孝顺的先驱者, 婆媳情深, 夫妻和睦, 儿女孝顺, 都是因为母亲率先示范;母亲是积德与行善的践行者, 她把吃亏当作享福, 让村里人津津称道。七十八年的人生旅途, 不仅见证了刘家的事业兴旺,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农村家庭的历史变迁, 见证了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的伟大复兴。从30年代开始, 刘家几代人就始终坚信“没有共产党, 就没有新中国”。七十八年的光辉岁月, 正是有着像刘家人一样爱党、爱国的人们, 才使国家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成为可能。

逝者长已矣。母亲在天堂, 微笑着说, “你们都好好的, 我就放心了”。拜读此书, 肝肠寸断, 泪湿衣襟, 三百五十个日夜, 与著者共侍疾, 同悲伤, 对生死, 七十八年人生旅途, 敬母亲为儿女, 兴家业, 献大爱。勿忘记, “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生尽孝还须早”, 勿忘记, “以母亲之心为心, 以母亲之爱为爱, 以母亲之善为善, 以母亲之德为德”, 这是神圣的告诫, 这是灵魂的呐喊, 这是虔诚的祝愿;这是母爱的传承, 这是生命的延续, 这是人性的绽放;这是道德的力量, 这是民族的追求, 更是人类的精神。

篇4:甘为人梯 大爱无私

——叶企孙

1931年8月的一天,北京清华大学理学院的高级会议室济济一堂。两月一度的理学院内部教授讨论交流会在此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有物理系、数学系、化学系等七个系的领导和教授。当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提出“建议升数学系资料室职员华罗庚为教员,并负责讲授本系大学微积分课程”的意见时,现场大部分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有人甚至开始窃窃私语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华罗庚虽是系里的数学天才,但明显不合格,其中三点很突出:一是仅为初中学历,二是残疾人,三是到校资历尚浅,不足两年。

这时,只有坐在主席位的理学院院长若有所思地微微点头。这位从小接受“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教育的理学院船长,对每一位学生都倾注了阳光般的儒家爱心,而自学成才的华罗庚更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止一次的了解华罗庚的事迹,这小伙子家境贫寒,又命途多舛。初中毕业考入职校后,因家贫交不起学费退学。18岁时,因得伤寒病伤了脚,走路要拄拐杖。但是这些困难,在华罗庚眼里不算什么,他反而因此更加热爱学习。熊庆来教授曾讲过过,华罗庚在整理图书报刊、收发文件、绘制图表工作时认真细致,从没出过差错。工作之余,哪里也不去,躲在屋子里博览中外数学书籍。前不久,华罗庚在一本日本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数学论文。文章逻辑之缜密,语言之精练,让中外数学教授大加赞赏。

看到会议室乱成一片,院长压抑住内心的激动,站了起来,严肃地说:“清华出了个华罗庚是好事,不要为资历所限制。以我个人判断,不久之后,他将成为我国数学界最闪亮的星辰。”有理学院院长的保举,大家还有何意见?于是顺利通过议程。5年后,院长又安排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硕果累累的华罗庚直到晚年还时时感叹:“我一生得他爱护无尽!”

这位院长就是被誉为我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叶企孙。叶企孙教授一生大爱无私,桃李满天下,为中国培育了很多的科技人才,其中李政道是他最为得意的学生之一。

在1946年,时任西南联大理学院院长的叶企孙接到上级通知,有两个公费留学美国的名额,希望他能推荐有资质的专家去“镀金”。叶院长马上想起正在本校物理系进修的学生李政道。李政道虽然年少聪敏、潜力无限,但没有资历,按说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但是一向大爱无私的叶院长毅然在举荐表上写上了李政道的名字,并在名字下方署“非常支持”的四个字。同时他叮嘱教员要关注李政道在美国的生活,尽量予以帮助。李政道果然不负所望,10年后与杨振宁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好多人都称赞叶企孙教授目光如炬。

除了华罗庚和李政道外,王淦昌、赵九章、吴健雄等科学家也受到叶企孙的教诲和提携。在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之中,有19人是他的学生,2人是他学生的学生,2人是他举荐的。叶企孙仿佛是科学界的一架云梯,许多人“踩”着他爬到数学、物理学、气象学、化学等领域的顶峰,但他却默默地呆在一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上一篇:网络研修促进教师成长下一篇: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