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考研高分快题

2024-05-10

工业设计考研高分快题(精选6篇)

篇1:工业设计考研高分快题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

Architecture Sketch Design

辛塞波 等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第一章 概述

1.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概念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特点

1.2.1 时间的要求 1.2.2 知识的积累 1.2.3 考试的性质 1.2.4 试题的特征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试题类型 第二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知识要点解析 2.1元素归类及基本尺度 2.2常见问题及对策

2.2.1 功能分区问题 2.2.2 房间朝向问题 2.2.3 交通组织问题 2.2.4 一些细节问题

2.3基本规范问题

2.3.1 不同建筑类型规范举例 2.3.2 常用疏散规范

2.4网格结构处理

2.4.1 开间尺寸的决定因素 2.4.2 跨度选择 2.4.3 基本方法 2.4.4 注意问题 2.4.5 具体操作

2.5剖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2.5.1 呈现问题 2.5.2 刨面要求 2.5.3 解决办法

第三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表现技法 3.1材料与工具 3.2线条表现

3.3马克笔及彩铅表现

3.3.1 马克笔、彩铅表现的技法运用

3.3.2 马克笔、彩铅表现的应用技巧 3.3.3 马克笔、彩铅的表现步骤 3.3.4 马克笔、彩铅对材质的表现

3.4其他表现

3.5建筑速写在快题设计表现中的作用

3.5.1 建筑速写的价值

3.5.2 建筑速写学习的方式方法

3.5.3 建筑速写的基本步骤

3.5.4 快递设计对建筑速写的亮点基本要求

第四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图纸内容 4.1总平面图 4.2各层平面图 4.3立面与刨面 4.4效果图 4.5分析图 4.6文字说明

第五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程序 5.1考前准备 5.2时间分配

5.2.1 考试时间的安排 5.2.1 考试时间的把控

5.3审题分析

5.3.1 任务书的大致分析 5.3.2 场地分析

5.3.3 任务书的细节分析

5.4方案构思

5.4.1 设计思维分析

5.4.1 快题设计的推演过程

5.5正式图表达

5.5.1 排版构图

5.5.2 手绘表达 5.5.3 深化细节 5.5.4 完善事项

第六章 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实力分析 6.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常见类型

6.1.1 办公楼建筑

6.1.2 教学楼建筑

6.1.3 纪念款、博物馆建筑 6.1.4 疗养建筑 6.1.5 文化类建筑 6.1.6 旅馆建筑 6.1.7 餐饮类建筑

6.2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集实例分析

6.2.1 试卷一

6.2.2 试卷二 6.2.3 试卷三 6.2.4 试卷四 6.2.5 试卷五 6.2.6 试卷六 6.2.7 试卷七 6.2.8 试卷八 6.2.9 试卷九 6.2.10 试卷十 6.2.11 试卷十一 6.2.12 试卷十二 6.2.13 试卷十三 6.2.14 试卷十四 6.2.15试卷十五 6.2.16 试卷十六 6.2.17 试卷十七

第一章 概念

1.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概念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特点

1.3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试题类型

快题设计已经成为攻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等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注册建筑师考试以及设计单位招聘员工考试的标准考试类型,收到建筑院系师生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共同关注。

1.1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概念

快题设计又称快图设计,是指在限定的较短时间内完成方案构思、表达的过程及成果,是建筑设计过程中方案设计的一种特殊形式,或指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建筑设计从文字的表述转换成图形的表达(见图1—1)。在方案设计的初级阶段,快题设计的工作方法无论是在灵感捕捉上,还是在多方案比较上,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快题设计可以培养考生在较短时间内综合分析设计能力问题、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以及图纸表达能力。快递设计考试相对公平,能够短时间内看出应试者的设计能力、图面表达功底以及培养潜力等综合素质。

1.2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特点 1.2.1时间的要求

建筑快题设计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周期,从建筑任务书的制定,完善到方案设计,再到成果表达,各个环节都要求有一定的时间以确保方案的质量,这个过程需要设计者付出大量的劳动。而快题设计则是把合理的设计周期压缩在较短的时间内,但设计任务和方法并没有随时间的缩短而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建筑方案设计。快题设计对设计者实际上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规定的设计任务,速度要快,效率要高,设计强度也是较大的。快题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浓缩形式,气过程是建筑师业务知识、思维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快题设计要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一个设计方案,首先要对设计任务书进入深入研究的分析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凭借平日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与逻辑性思考,并借助图式思维的构思方式提炼出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运用快速手绘使其形象化地表达出来。快题设计简化。

浓缩了通常方案设计中的构思、推敲和表达过程,是建筑设计的特殊且高效的工作形式。

1.2.2知识的积累

建筑方案设计是一个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综合解决立意、环境、功能、空间、形态、结构等各方面问题的复杂过程。

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要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形成建筑方案的构思、推敲方案设计以至最终完成方案的表达几乎是可能的。基本功既包括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也包括运用基础知识和理论进行构思、设计和表达的能力、比如,有的考试任务书没有没有给出诸如报告厅,多功能厅的面积,而是指明要求满足100人或150人的设计要求,就是在考察房间面积与容量关系的问题;还有的只给出餐厅的整体面积,这要求我们对餐厅面积比以及配套房间的比例关系有一定的认知。

1.2.3考试的性质

(1)基本功的体现

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的快题设计重点考察的是基本功,不是想法和创新,快题立面尽量要少做想法,因为想法要牺牲一部分功能,做起来也比较浪费时间,而是否满足功能要求是评价快题优劣的重要标准,反常规的方案对研究生入学考试没有太大的意义。可供我们参考的书目有东南大学黎志涛老师编撰的《快速设计100例》,清华大学送哗皓老师编撰的《快速设计40例》,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荆子洋老师编撰的《快速设计80例》等。

创造力的体现

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鼓励出彩,这要体现设计主题和建筑空间特征,这是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例如,在空间组织上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即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层层推进的“叙事情节”,有了主题和相应的逻辑关系的设计要比仅是功能分区清楚的设计更高明一些。国内建设部院作品集以及《建筑学报》《建筑创作》等主流杂志中体量较小、较为有趣的建筑方案是我们获得启示的来源,在把握建筑设计趋势,寻求立面突破上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也有些高校的考试出题人的思路立足于考察考生的创造性思维

与表达能力,或是考察考生对某一题型的应对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作为考生来讲,有必要了解不同院校的应试风格,包括考试要求、考试性质以及考察的重点等,如中央美术建筑学院某年考题要求改造天安门广场,以为考生没有画图,而是以文字的形式表达了天安门广场不用在改造的理由,表现处理独立的思考能力。

1.2.4试题的特征

以考试形式表现出的建筑快题设计题目的设置往往便于考察设计者的专业素质、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研究生入学考试快题设计大致具有以下特点:

(1)建筑类型比较普通、常见,如图书馆、名人纪念馆、社区活动中心等;

(2)场地比较宽松,有发挥的余地,如场地面积较大、周边环境好、技术指标要求不太苛刻等,便于考生有所发挥;

(3)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如强调建筑与地形条件、周边环境、城市文脉的结合等;

(4)空间富于一定变化,一般设计任务书里对功能空间大小及性质等有不同的要求,有小空间的行政办公、标准客房等,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活动室等。

1.3建筑专业快题考试的试题类型

快题设计考试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设计方案与表现,因此很少出现复杂、建筑面积大或者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如医院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等。常见的类型是中小型民用建筑,因此应熟悉公共建筑原理,熟悉设计方案的深度要求和制图规范的有关规定,掌握常见建筑类型的功能要求和基本的规范数据。

此外,从时间限定上来看,考试快题设计有两种基本形式。(1)3小时的快题设计

这类快题一般要求在短促的时间内完成一个面积有限、功能简单的建筑单体设计,常见的建筑类型有小区售楼服务部、游船码头、报刊亭设计、大门及传达室设计等。此外,此类快题也可能要求完成一个建筑方案设计的部分任务,比如总平面布局及个平面设计、平面或

剖面设计或是教主效果图的绘制。如图1-2(2)6-8小时的快题设计

这类快题设计一般在一日内完成,时间大概从8、9点钟开始到下午3、4点钟结束,要求绘制建筑的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透视图,写出必要的设计说明和技术指标等,在设计过程中不得与他人讨论,更不得翻阅设计资料,要求独立思考完成任务书规定的全套图纸,常见的建筑类型有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建筑师事务所设计、楼盘展示中心设计、培训中心设计、俱乐部设计、科技球馆设计等,见图1-3.此类快题在规定时间内一般能够表达出设计者的答题构思和方案的整体关系,因此这类快题设计考试能比较准确地放映出设计者的基本功和综合表达能力,所以常被用来作为设计考试的基本形式,如设计所招聘员工考试、注册建筑师方案考试以及高等院校研究生考试等。

第二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知识要点解析 2.1元素归类及基本尺度 2.2常见问题及对策 2.3基本规范问题 2.4网格结构处理

2.5剖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建筑设计基本要求大体上那个是一致的,一般是功能合理、空间有序、形态良好等,能够满足设计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才有可能产生更好的设计,就快题设计而言,首先应该满足基本要求。快题设计的基本功是平日学习过程中的课程设计为基础的,课程设计长期积累的问题往往也会习惯的集中反映在快题设计当中。我们应当认识到,任何建筑设计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是,避免和减少不该出现的错误是建筑设计基本素养的体现,在以考查基本功为主的快题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

2.1元素归类及基本尺度

很多不同的建筑元素或构建(也称为建筑语汇)存在建筑之中,这些元素和构建具有共通性,几乎所有建筑都不可能离开它们而存

在,在建筑设计时,我们反复使用这些基本元素来实现建筑的功用和塑造建筑的形体。这些基本元素还是活泼建筑造型、丰富空间特征的有效媒介。只有平时加强建筑语汇的积累,考试时的方案设计才会变得饱满和生动。另外,在快题设计时,某些日常建筑设计中的环节无法展开,如查阅规范、调查研究、踏勘地形等,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建筑设计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在快题设计时,为了游刃有余地调用、选择这些基本元素,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元素加以整理并归类,心脑并记。

(1)入口 基本特征

入口是进入建筑物的前导空间,其引导性和可识别性通过踏步、坡道和进入方向等强调出来。

形态与尺度

入口的形态以主、次入口为依据,以大小不同的入口空间形成对人流的引导。一般对门的基本尺寸要求为:单扇门宽0.7-1m之间,公共建筑的门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按多股人流来确定门的宽度,可开双扇门、四扇或以上的门,是最大层人数计算总宽。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宽度不应小于1.4m,且必须向疏散方向开启,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临近应另设普通门。其入口设置台阶时,必须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坡道应成直线型、直角形或折返形,不宜成弧形,期最大坡度1:12,最小宽度大于等于1.2m。需要注意的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不宜大于0.15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1m时,宜有护栏设施,见图2-1,2-2

平面或空间实例(2)门厅

门厅是专供人流集散和交通联系使用的空间,其可以把各主要使用空间连接成一体。门厅是设计的重点部位,丰富的空间效果可以由门厅展示出来。

形态与尺度

门厅的尺度在设计任务中没有直接给定,需要按照空间形态和建

筑面积自行估算,估算原则是方便前台接待,满足人流出入、短暂停顿、休息等功能要求,见图2-3(3)雨棚

基本特征

雨棚一般以支撑、吊拉、构架、特殊造型等形态出现,其尺度视入口空间而定。当代建筑中常见用首层平面推进的手法形成虚空间,起到雨棚的作用。见图2-

4(4)阳台

基本特征

阳台用来塑造光影效果、增强虚实变化、丰富里面层次。

形态与尺度

阳台的尺度根据房间性质和面积而定,常用伸出、凹进以不同的形态、角度构成,见图2-

5(5)外窗

基本特征

外窗的形状,大小、位置、材料、颜色等造型手段非常丰富,其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和表现力。

形态与尺度

窗该怎么开,开创面积有多大。这要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来定,不同民用建筑采光面积比不尽形同,窗台低于0.80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以伸出、凹进等不同形式和不同的材料构造形成。见图2-6

(6)楼梯间

基本特征

楼梯作为竖向交通联系的孔道,是建筑物的交通枢纽,因此它必须选择在适中的位置,从而顺畅地分散到各个房间。楼梯是非常重要的造型和活跃空间的元素,具备很好的可塑造性、具有丰富的形态类型和极强的表现力。

形态与尺度

楼梯要考虑防火安全疏散、日常交通人流通过、搬用物件等通行的需要,要有防火跌、防坠落措施。快题设计对楼梯间面积没有明确要求,但我们必须掌握楼梯间基本尺寸规范:楼梯的长度取决于层高,休息平台宽度不得小于梯段宽度,连续步数不应超过18级,平台上下过道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处净高不应小于2.2;梯段净宽按每股人流0.55+(0-0.15)m计算,并不应少于2股人流的宽度,楼梯按每层人数计算总宽,一般情况下主楼梯4m开间,次楼梯3.6m开间,出于需要可自行增减。电梯厅候梯深度大于等于1.5倍轿厢深度等,见图2-7(7)卫生间

基本特征

卫生间是建筑当中必不可缺的的元素,但它常常被忽略,而且会私密性问题困扰设计。设计好卫生间除了满足卫生器具所必需的空间尺度外,基本要点首先是位置,一般卫生间总是与楼梯间相伴,其次是设计好卫生间的前区空间。

形态与尺度

快题设计对卫生间面积没有明确要求,要根据任务要求判断建筑应当具有多少侧位满足使用要求,从而定出卫生间个数。2000平米以下的建筑除特殊要求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每个功能区宜各设置卫生间,供各自使用,其位置用于公共区有联系,不应设在使用区内。一般男卫比女卫略大,并配有公共盥洗室。隔间外开0.9m X 1.2m,内开0.9m X 1.4m,单侧隔间至对面的净距及双侧隔间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池之净距:但风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1.1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3m,见图2-8 2.2常见问题及对策

2.2.1 功能分区问题

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分区一般以动静、主次、公私等关系进行,具体而言,可以水平分区,也可以垂直分区,基本原则是避免或减少个功能区的相互干扰,功能分区的问题常常体现在分区缺少依据,如图2-9所示,首层平面教室与活动中心应与设备体块进行位置互换,二层应将行政办公与研究、陈列房间置换,以便符合合理有效的行为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厅、多功能厅、餐厅等大空间至于首层时应考虑入口、人流、交通等制约关系,格外注意其对整体功能和空间

形态的影响。另外,按照规范要求,公共厕所、盥洗室、浴室等用房的直接上层,在功能配置的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2.2.2 房间朝向问题

对于经常使用、停用使用时间较长的空间,如教室(美术教室外,应北向采光或利用天窗)、客房、办公等一般面朝向或主要的景观方向。如图2-9所示,首层平面可将报告厅、阅览室、教室与展厅置换,二层平面工作室、研究室、办公等房间可与库房置换以便争取更好的朝向。此外,对于对功能厅、餐厅等主要空间不应放于偏僻处,应当为其争取良好的朝向形象。

除了经常停留时间很短、很少见使用的空间或要求避光的房间(如储藏室)之外,楼梯间、卫生间也不应完全封闭,宜有天然采光和不向临室对流的直接自然通风,但这些辅助空间尽量辅助空间尽量不要占据好的朝向,顺便一提的是,楼梯间与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建筑入口或端部,置于入口时应位于既方便寻找,能方便快捷地服务人流,又相对隐蔽的地方,并尽量不使用卫生间合楼梯间正对大厅和入口(传统对称式建筑除外);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题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

厨房、锅炉房等可能造成污染的空间布置在下风向,风向和地域,季节有密切关系,这就需要了解任务书关于城市地理环境的规定,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以我国北方为例,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夏两季虽风向不同,但以北方为主导风向,故有可能将厨房布置在建筑南向,然而,南向又是光照条件最好的方向,厨房并非对朝向有很高要求,这需要我们在各种矛盾中抓主要矛盾综合解决问题。

2.2.3 交通组织问题

关于交通组织问题,基本原则是流线顺畅、方便快捷。快题设计中常见问题是交通空间尺度失调,尤其是在建筑主次入口、特殊空间主入口、流线交叉转折等节点部位放大空间尺度形成门厅或过厅。见图2-10所示,主入口门厅不仅是人流集散的场所,在解决垂直交通问题的同时,还要成为多功能厅的入口,面积就显得过于局促。

2.2.4 一些细节问题

通常情况下,室内外,干湿空间之间应有高差,高差之间的踏步在们开启范围内应有足够的缓冲平台。

对于建筑内部空间而言,诸如餐厅,会堂、展厅等特殊功能的房间,需要明确净高要求。

在平面尺度上开间与进深比多大会破坏空间形态,对于小空间而言,比例超过1:2时易造成采光通风不良。

2部电梯不应再转角处紧邻布置,电梯出入口应布局放大形成缓冲空间——电梯厅。

内走廊等条状空间应在端头设采光通风外窗,这样才会使空间显得明亮、透气。

一般情况下,建筑入口要设置残疾人坡道。

2.3基本规范问题

在快题设计中为保证我们设计的建筑符合试用、安全等基本要求,我们需要具备一些规范方面的知识。规范无非是我们再设计、使用建筑时恩能够达到或不能达到的最大或最小限度的规定,是生活尝试在建筑设计上的反映。最基本最常用的规范是《民用建筑设计通例》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3.1 不同建筑类型规范举例

(1)图书馆建筑

图书馆个空间柱网尺寸、层高、荷载设计应有较大适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藏、阅空间合一着,宜采用统一柱网尺寸,统一层高和统一荷载。基本书库的结构形式和柱网尺寸应适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和所选书架的排列要求,框架结构的柱网宜采用1.2m或1.5m的整体数倍莫属。

书库、阅览室藏书区采用积层书架的书库结构梁或管线底面之净高不得小于4.7m。

报告厅应满足幻灯、录像、电影、投影和扩声等使用功能的要求: 300座位以上规模的报告厅应与阅览区隔离,独立设置,并应独立设置安全出口,且不得少于两个,应该设专用的休息处、接待处及厕所。

300座位以下规模的报告厅,厅展使用面积没座位不应小于0.80平米,放映室的进深和面积应根据采用的机型而定。

使用频繁,开放时间长得阅览室宜临近门厅布置。阅览区不得被

过往人流穿行,独立使用的阅览区不得设于套间内。

阅览区应光线充足、照度均匀,防止阳光直晒、东西开窗时,应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阅览空间每座战使用面积设计计算指标为1.8-2.3平米/每座。

图书四层及四层以上设有阅览室时,宜设乘客电梯或客货电梯。图书馆内书库、非书资料库的数算楼梯,应设计为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

图书馆卫生间成人男厕按每60人设大便器一具,每30人设小便斗一具;成人女厕按每30人设大便器一具。

(2)博物馆建筑

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盖率不宜大于40%。

大、中型馆内2层或2层以上的陈列室宜设置货客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书库房应设置载货电梯。

藏品库房净高应为2.4-3m,若有梁或管道等突出物,其底面净高不应低于2.2m,藏品的运输通道应防止出现台阶,楼地面高差处可设置不大于1:12的坡道。

藏品库房和陈列室内不应敷设给水管道,在其直接上层不应设置饮水点、厕所等有可能积水的用房。

陈列室的面积、分间应符合灵活布置展品的要求。

陈列室净高除工艺、空间、视距等有特殊要求外,应为3.5-5m等。

普通陈列室应根据展品的特征和陈列设计的要求确定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合理分布和组合。

陈列室单跨时的跨度不宜小于8m,多跨时的柱距不宜小于7m,室内考虑在布置陈列装具时有灵活组合和调整互换的可能性。

(3)饮食建筑

40座及40座以下为小餐厅,40座以上为大餐厅。

餐馆的餐厨比宜为1:1.1。

食堂的餐厨比宜为1:1。

饮食建筑的基础出入口应按人流、货流分别设置。

在总面积布置上,应防止厨房(或餐饮制作间)的油烟、气味、噪声及废弃物等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就餐者专用的洗手设施和厕所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二级餐馆及一级饮食店应设洗手间和厕所,三级餐馆应设专用厕所,厕所及废弃物等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一、二级食堂餐厅捏应设洗手池和洗碗池。

厨房与饮食制作间按原料处理、主食加工、副食加工、备餐、食具洗存流程合理布置,严格做到原料与成品分开,生食与熟食分隔加工和存放。

辅助部分主要有各类库房、办公用房、工作人员更衣室、厕所及淋浴室等组成,应根据不同等级饮食建筑的实际需要选择设置。

2.3.2 常用疏散规范

(1)疏散距离要求

对疏散距离的要求为双向疏散时幼儿园25m,医疗、学校35m,其他建筑40m,袋形走道时幼儿园、医疗20m,学校及其他22m。开敞外廊时增加5m,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其安全疏距离可按规定增加25%,非封闭楼梯间双向疏散减5m,袋形走道减2m。

任何情况下,房间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不应超过袋形走道时的规定最大疏散距离。

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内由最远一点到房门口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4m,且人数不超过80人时,也可设一个向外开启的门,但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m;一个房间的面积不要超过60平米,且人数不超过50人,可设一个门。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其中建筑面积不大于50m平米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其疏散出口总宽度应使其通过人数不少于每一百人1m,此类建筑如超过地上3层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一般面积在2500平米左右的防火分区至少应有两部疏散楼梯,当然,多设楼梯虽然有利于疏散和方便交通,但梯均服务面积的降低却表明设计不够合理。楼梯底层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对外出口布置早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2)疏散方向要求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特别注意封闭楼梯间各层防火门和首层防火开启方向不一样,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侧拉门,严禁采用转门。

不难看出,只要我们能切身体会其规范的合理性就会在设计过程

中不自觉地加以考虑。

2.4网格结构处理

关于格网结构处理,在快题设计中也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2.4.1 开间尺寸的决定因素

对于各类建筑而言,由于各自功能要求、尺度比例、造型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开间尺寸也有不同,影响开间尺寸的因素,见表2-

1、2-2 表2-1 开间尺寸影响因素分析

表2-2 开间尺寸内部因素分析(设备、家具、车辆等)分析举例 2.4.2 跨度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跨度可以是等跨也可以是不等跨,这需要之前的方案雏形大致形状来定。例如,分开为20平米和16平米的来那个累房间南北布置与一个大空间,开间定位4m,所以20平米的房间进深为5m,16平米的房间进深为4m,考虑到中间有走道,可另加2m跨度,为了减少柱子数量,4m和2m两个小跨度合并为6m跨度。这样,大空间进深进深为两跨5m和6m(见图2-11)。将建筑总进深尺寸的要求,还可在大跨之中再划分若干合适的小跨度尺寸,直到每跨度尺寸都确定下来为止。

把建筑总进深划分成几个大跨一般一下有两种方法:

(1)在两个功能分区应有一条跨度的轴线;

(2)在水平交通线一侧应有一条跨度的轴线。

2.4.3 基本方法

建筑快题设计一般多要求为框架结构形式,而且格网宜简单。对于方格网和矩形格网的采用要看方案的基本平面和多数房间的面积以及使用要求来定。如果总平面为板状,则框架结构格网多为矩形格网,如果总平面长宽总尺寸相当,多为方格网,也可抽掉室内扩大空间中的几排柱子使布局成为矩形格网。

格网尺寸的设定首先要确定平面总尺寸。对于平面比较规整的方案来讲,根据功能布局所获得的一层平面范围,大体上可获得平面的外轮廓长宽总尺寸;对于平面布局富于变化的方案来讲,可按比例估计长宽总尺寸,然后进一步确定开间和跨度的尺寸与数量,并与有总尺寸的平面进行互调,保证总平面符合面积要求的同时纳入结构总框架之内。

2.4.4 注意问题

结构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后,接下来要将各层平面功能配置关系有秩序地纳入架构格网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

(1)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按部就班落实房间的安排;

(2)不能因为房间具体面积的大小等因素打乱已确定的房间功能配置关系。

2.4.5 具体操作

(1)将大的功能分区在整体格网中分成几部分,并估算个功能区所需占有的格网面积或格网数。

(2)在格网系统中,建筑公共空间的尺度与面积,如走道宽度或门厅面积等,需要以方案构思过程中确定的交通流线或节点为依据进行转换。

(3)每个房间定位时需要注意一下三点 考虑房间比例关系;

房间面积不可过大或过小;

必须结合架构尺寸的规律,不应该完全按房间面积分格格网。(4)按房间面积配置格网大小

采取数格子的方法可以避免在格网中安排房间时遇到的矛盾,我们可以先计算每个格子的面积是多少,如8m X 8m的方格网,一个各自的面积为64平米。

一个250平米的大房间需要4个格子;

一个30平米的小房间需要半个格子;

一个60平米的房间一个格子即可,少4平米在允许范围内;

一个200平米的房间,3个格子虽然面积合理,但格子并排会导致房间形态失常,恰当的办法就是开间给两个格子16m,进深给一个格子半12m。在保证房间形态合理的前提下,剩下那半个格子可以作为走廊还是其他用途,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见图2-12 矩形格网如6m X 8m,一个格子的面积为48平米。

如果一个大房间为200平米,则需要4个格子;

如果一个小房间为54平米,则半个格子即可;

如果一个房间为150平米,给它3个格子,虽然面积合理,但格子并排会导致房间比例多余狭长,或房间形状呈L形,恰当的办法就是开间给2个格子,进深给一格半9m 见图2-13(5)功能配置关系的悠闲保证

时常会有个别房间纳入格网内的情况出现,那么,保证功能关

系的合理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可让房间大一点或小一点,牺牲面积因素来实现合理的功能配置关系,也就是说房间的位置重要与它的面积。类似这种在结构格网中纳入所有房间出现的矛盾应该是比较普遍的,常常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但只要能综合各种因素,善于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总能平衡得失。

2.5剖面设计的相关问题

2.5.1 呈现问题

剖面设计是平面与造型的一种表达和推敲,但很多考生的这种表达式没有概念的或是空间、结构概念不强。表现在剖面图上的问题有:没剖到但能看见的梁没有表示,剖到的梁也没有表达出来,尤其是构造概念单薄,比如梁板柱,挑檐、女儿墙等的节点以及应对立面变化的节点都交代不清。作为影响快速建筑设计方案质量的因素,结构和构造的要求虽然不占主导地位,但这些问题多了就会影响考官对方案的整体考评,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也能反映出设计者方案设计能力的欠缺。

2.5.2 刨面要求

(1)根据平面设计的尺寸反映出剖面位置的柱网关系,并根据设计要求在剖面上确定室内外高差和各层层高,以及正确表达梁、板、柱三者的结构关系,吊顶隐藏内容可不显示。

(2)根据立面设计的要求,研究屋顶剖面形式。如果是平屋面,考虑是出檐还是女儿墙,以及它们的结构、构造概念的表达;若为坡顶,考虑坡顶及檐口屋面形式。此外还要考虑各层外墙与外框架柱的进出关系,表达外墙洞口标高,反映立面设计要求并为立面设计创造依据。

(3)通过剖面设计考虑特殊房间如何满足特殊功能的要求。如影视空间规模超过300座时,必须满足各项工艺要求,遵循放映、还音本身规律,着重解决好观众厅的视、听条件与地面坡度,以及疏散各项高差;剧场空间还要进行实现设计,作为实现升起曲线作为剖面设计的依据。

(4)通过剖面设计,思考对坡地的利用。坡地建筑设计的一个原则是依山就势,依据地形剖面坡度采取相应对策,常见错半层或骑砍形式布局平面。2.5.3 解决办法

结构、构造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的考生,需要在考前进行补习,其

实剖面设计并不复杂,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1)剖面设计应反映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建筑内补空间的组合关系、房间的剖面形状、个房间的竖向高度、建筑层数、结构布局及形式、梁柱关系、室内外空间处理等。

(2)剖面位置要恰当,需抓住一两个最典型的剖面说明建筑外部体量和内部空间形态,剖面位置应在可表达内外空间变化的内院,表达内部空间流通的中庭等地方。由于考试时间有限,也可剖在画图工作量少的地方。

(3)剖面中的所有结构,构造概念一定要清楚。梁柱断面关系要清晰,女儿墙、檐口要到位,采光顶要滑边梁、泛水,室内外高差必须明确等。这些不但反映出基本知识掌握得是否牢靠,也会影响到立面设计与表达的正确与否。

第三章 建筑专业快题设计的表现技法 3.1材料与工具 3.2线条表现

3.3马克笔及彩铅表现 3.4其他表现

3.5建筑速写在快题设计表现中的作

对表现和设计关系的误读会使学生的认知出现偏差。3.1材料与工具

篇2:工业设计考研高分快题

http:// 2011-4-27

建筑同城市的关系有三个基本方面:

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及其位置对建筑相应的要求。基地同城市道路的关系有三种: 1、基地面临交*路口。要求建筑具有一定标志性,并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和休息空间。2、基地面临主要道路。立面处理最为重要,可入口,停车,但在城市主干道上不宜开入口和停车场,因为会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基地面临次要道路。立面处理可稍简化,适合入口停车并宜退让红线较大距离,以使对行人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基地面对着道路。建筑适宜有一定的层次感,通常使用的手段是在建筑上开口。、道路需要疏浚。当道路转折角度过大,视线不便时,需考虑使一部分基地作为舒缓道路的过渡部分,有适当面积的铺地及不遮挡视线的绿化,以满足人行交通。

建筑与周边旧有建筑的关系。1、建筑同周围建筑围合成庭院。2、建筑遮挡旧有建筑。

3、透过建筑能看到旧有建筑。4、建筑同旧有建筑在高度上或形式处理上的统一或对比。

停车场的设置。

停车场一般应位于城市次要道路边上或L型道路的交*端口。

快速建筑设计的设计过程:内部功能分析和外部环境分析。

内部功能分析

1、功能组成;动静,公私分类;面积方块图;空间的特殊需要;门厅,楼梯间,卫生间的大小,数量,位置;注意是否有面积过大的房间。、根据建筑密度和基地面积估算出一层面积和层数,并在总平面图上确定建筑的主次入口,停车位置和基本流线,并按比例画出建筑的基本布局。

3、功能流线图。

4、层高和结构形式,柱网布局。

外部环境分析

1、城规要求:建筑密度50%,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化率,入口要求,消防疏散要求,日照间距。

2、地形地貌分析。

平整地形建筑布局可适当灵活扭曲,复杂地形建筑布局宜完整简洁。

十字路口或缺角地形中建筑处理宜为锯齿型或弧型,城市边角料地形中不宜多实际功能。坡地地貌依据其起坡角度的大小,可采取全埋,半埋,架空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建筑与等高线一般有平行和垂直两种关系;根据落差的大小可选择跌落半层,一层;落差应结合停车场等功能进行有效利用。

临水地貌应注意两点原则:建筑平面舒展,立面轻盈;建筑可适当延伸至水面并与水面产生关系。

3、基地周边环境景观,视线,噪声分析。

4、基地周边原有建筑物的高度,布局,立面及屋顶形式。

5、基地内部原有绿化,遗址等要素分析。

6、基地所在地的气候和风土传统。

建筑造型分析

1、办公楼与旅馆立面处理外窗较为规律化,可通过窗的设计和突出局部构架使构图活跃。

2、博物馆,展览馆类建筑主要依*天窗采光,故外立面较实,可通过对天窗造型;运用片墙,构架;墙体内陷做洞口处理;具厚重感的体块咬合;墙面突出片墙或凹进做侧窗;墙面做影壁;建筑与水结合等手法进行活跃化。

博物馆,展览馆的用窗常用形式主要有天窗,高窗,侧窗,局部有高角窗处理,由于功能的文化性需要,经常有局部与大片玻璃幕墙对比的运用。、综合体建筑的处理没有固定原则,依据气候,位置,功能的不同可运用墙体,虚构架,廊道,窗等建筑元素进行活跃。

常见问题: 1、平面中易忘指北针,剖切符号,主次入口,室内外不同地平的标高,房间名称,楼梯指针,消防楼梯,室外台阶,通高线,上层悬挑的投影虚线,在2层以上平面中若能看见屋顶,要将屋顶打格同室内空间区分开来。有要求时需进行无障碍设计和电梯设计以及停车位设计,室外地砖一般到1500X1500左右。、剖面中易忘画女儿墙,室内外高差,标高,梁线,不宜画阴影和材质表现,可画人表达尺度。

3、总平面中易忘指北针,主入口标识和标层数,宜打阴影,并应与平面图方向一致。(避免理解混乱)、立面处理形式感应较强,多用虚实对比,突出的片墙和框架,隔栅,遮光板,百叶窗以及各式的窗(横竖条窗,大小点窗,方窗圆窗,侧窗,天窗,高窗,玻璃幕)雨蓬等突出。光影关系应强烈,适当辅以绿化,时间充裕时应将建筑外轮廓线加粗,并画出材质(木,砖,石,涂料,铝板,玻璃,混凝土等)、2000M2以下的建筑楼梯间一般不多于4个(特殊需要除外),卫生间不多于3个,楼梯间和卫生间合并设置时位于入口或建筑端部,位于入口时宜与人流进入方向一致,尽量不使楼梯中间平台正对大厅和入口。(视觉效果差)分开设置时常位于主体功能之间,形体上可做凹进处理。、建筑形体布局常用的有一字型,L字型,T字型,十字型,工字型,王字型。设计时按功能灵活使用,比如工字型的一边可扭转或改变形状。7、流线宜简洁通畅,景观丰富。、透视图畸变不宜过大造成变形。透视图背景是天故比轴侧图方便绘制。、楼梯间一般3M X 6M左右,卫生间(男女合计)6M X 6M左右,蹲位900X1100,应至少配有公共盥洗室。、单间面积较大时,需考虑独置或置顶以及疏散。

建筑设计手法笔记

建筑设计手法

手法的涵义:建筑形象的构图、建筑形象的气质、以及通过什么方法达到形态的和谐性,手法比技巧抽象和有情趣,它贯穿于立意构思到细部处理。

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内容:

立意性手法:通过什么素材和手法,表现什么意境和思想。解决心理需求、情态和审美的内涵。如空间的缓冲处理、空间的延伸作用、形态的人情味。布局性手法:将意具体化,把形式转化为形象。如将建筑语言化、符号化,产生众所周知的共识性符号,然后纳入自己的作品中,门窗、檐部、栏杆、踏步等。[把朦胧、抽象的想法落实到具体的建筑形象,首先要善于思考,即形象思维,或称视觉思维,心目中的建筑形象,既包括历史和现实的,也包括自己萌发出来的形象。]单体处理手法:布局完成后要研究具体形象的细节安排,如门窗要考虑比例、高低、大小、前后、明暗、色调,材质。细部处理手法:细部即细小处、局部,室内装饰视距近、对象具体,细部很重要,尤其材质、色泽、转折、过渡、收头更为重要。建筑造型设计手法实例:

古希腊波赛顿神庙(正三角形的稳定)。日本京都人脸住宅(明喻)。美国纽约利华大厦(垂直与水平裙房的比例、高层下端内缩收头、高层顶端的收头)。美国科罗拉多州空军士官学院教堂(尖三角隐喻飞机,群体的秩序感、韵律感)。苏州拙政院香洲(仿船坊,由平台、廊亭、外廊、内厅组成,整体比例确当、既分又合、虚实-全虚、半虚、实-处理有序、高低错落)。几何分析

把建筑抽象为最简单的基本形体,研究其形式关系,这就是几何分析法。是一种从大处着眼的方法。

黄金分割:直角三角形直角边比2/1,以短边长截钭边,钭边剩下长度截长直角边,交点两侧比为黄金比。此比构成的矩形最和谐。

古典主义三段式:

檐部、柱廊、基座之比为1/3/2。

几何分析实例:北京故宫太和殿(等边三角形的下半部叠两个圆形)。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九宫母题,渐次减少方柱体)。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位于国会前广场三角地,贝聿铭大胆把它安排成两个平面为三角形的建筑,用块体的切割、挖补、移位的手法设计立面。

建筑形象的轮廓线:

上海外滩建筑群、巴黎埃菲尔铁塔、阿尔及尔英雄纪念碑、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西安小雁塔、印度泰姬陵,都是抛物线、圆尖顶外隐含圆尖线。

建筑的轴线

中轴线或视觉重心线。把握轴线是很有用的设计手法。

对称轴线:特征是庄重、雄伟、空间方向明确,有规则。性质1:左右物对于对称轴线的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越强。性质2:限定物的自对称性越强,轴向强度反而减弱。非对称轴线:一般与建筑形象的重心相一致。

轴线的暗示:

1、用功能性的墙体、坡道。2、用形的有序排列,如柱列、窗。3、线型连续的点列。4、墙面漏窗。5、形的轴向暗示。

轴线的转折手法:轴线的交叉、转折、过渡较难。处理方法为1、作暗示性的饰物,起指路标作用。2、加强主要轴线的强度。比如说作起首处理。

轴线的起讫及收头: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建筑,墓碑形似终端,但实际轴线未终了,应在墓碑后处理过渡物,如用松林,正如天王殿,正 面是弥勒,后面是韦驮,就避免了造成轴线终结。

建筑的虚实处理

虚和实即物质实体和空间,墙、屋顶、地面实,廊、庭院、门窗虚。虚又可以引伸到实墙的凹面,因为凹面增加了阴影和空间,而实又可以引伸到凸面。建筑立面的虚实法则 左右的虚实法则是对称性的,左虚右实和左实右虚等价。分几种节奏关系:大虚大实、小虚小实,以实为主和以虚为主都可以。随机的、似对称非对称的较难把握。上下关系的虚实是不等价的。一般说,上下的虚实可以用三段式来处理。罗马斗兽场,三层虚的连续拱圈上是一层实墙,显得有一定视觉重量,立面形象完整,券间墙都作倚柱,其凹凸和阴影的作用,也增加了形象的虚的成分。某体育馆顶有一个宽大的尾盖,把原来外面的空间放在里外之间,增加了层次。

空间和实体的关系

1、空间为虚,实体为实,虚因实而生,实之目的是虚。2、构成空间的实体,因其大小、位置、形状、质地等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构成空间的视觉能量。3、空间之应用,必须用实体来限定和表达。实例:上海教育会堂中庭空间,用水池切入,实楼梯联系上下,玻璃引入街景。中国园林一般一面紧,一面松。上海商城入口,既封闭,又通透。杭州西湖小瀛洲水中有岛,岛中有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建筑群的虚实分析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组织了外实内虚的空间。现代居住区将密集的住宅做成开放式,然后与公园相邻,空间结构是公园(公共空间)-中庭(半公共空间)-小路(半私密空间)-住宅(私密空间)。苏州网师园东部为多进式布局的居住性建筑,中轴线规划,密集,中部为园林主体,水池形成大空间,为了增加层次,将水池东南角和西北角做成港湾形式,以小桥分割,西部以一墙之隔引向建筑,墙下一廊,引入的院子以池水和建筑收头。杭州玉泉以两个观鱼池为中心,组织起两个院落,以景区之空始到建筑之实,又到鱼池之空结束。西泠印社把山顶空间围起来,但围而不闭,宜于远眺,疏密有致。建筑的层次

层次与造型 [距离的远近不同产生景物的层次,没有层次,景物一览无余,也就没有情趣了。欧阳修蝶恋花写道,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增加层次的手法有,设围栏物、改变地面材料、改变地面或空间的高度、使用家具围护、使用玻璃隔断。大凡层次处理,一定要注意格式塔法则,即凡事都应当注意自身的形状,不但注意实的、使用部位,还要注意空的、不使用的部位。单视场:一眼望去能见到数个层次的。桂林榕湖饭店四号楼入口内庭院,门斗到门厅,门厅通过大片玻璃看到内院,内院又有水池、绿地、廊、楼梯,进入内院又须转弯抹角。广州白云宾馆入口小院与门厅有大片玻璃相连,视线通透,院子中小桥、水池、廊、山石林木尽收眼底,一座小平桥把水池分成两个,大的方正,小的曲折,更觉生动[两个空间形态,如果是视觉层次的,有两种做法,要么完全一样,要么完全不一样]。上海某别墅客厅,在客厅可见餐厅和门厅,形成三联空间,使客厅与门厅间有过渡,厕所在客、餐之间的廊边,既有暗示,又隐蔽,客厅餐厅间用高低步、对柱分隔。昆山中国银行底层空间,中庭和营业厅用柱子分隔,中庭与门厅用不同层高处理,中庭与后部,用柱又用不同层高区别。多视场:多视点感受时的建筑形象,从入口到出口沿线都能感受到,有如展览馆内的人不断改变视角。此时人对空间的层次感受,以记忆的形象为主,辅以逻辑思维完成。多视场层次,不可能让每一空间都有强烈个性,只须使人记住流线,即层次的结构,也就突出了要记住的主要空间。多视场的层次,设计在关系。一组空间,有大路、小路,有亭子、草地,大路让人快行,小路让人慢步,亭子用于休息,草地可以随意,空间形态与功能是一致的。苏州留园的入口非常巧妙。上海鲁迅陈列馆,进厅后向右参观,一路三折到休息厅,上楼亦如是。大型江南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空间构图必须注意多视野层次。拙政园原东部是明王心一归田园居,西为张氏补园。从原来中部腰门入院较为合理。长弄堂从东北街到头是腰门,开门见山,以山障景,造成非视野层次,绕过假山,豁然开朗,是个十分丰富的单视野层次,可见到远香堂、南轩、荷风四面亭、池水、小山、见山楼、香洲等;可供选择的路有三条;园中还有园,东南角的枇杷园、西部之园都自成一体。还有更小的层次小庭院,如海棠春坞、玉兰堂,层层深入,其趣无穷,这就是空间层次手法。小沧浪是单视野层次观景佳处,通过小飞虹(廊桥)可见荷风四面亭,属典型空间层次手法。

建筑层次的运用 用多层次来解决私密功能要求,如住宅、办公中的经理室(经过秘书室到经理室)。还可以解决有聚有分的功能要求,如展览馆建筑,不封闭空间,只起隔挡作用;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空心圆形建筑,玻璃顶,人乘电梯上,沿螺旋形展览空间走下来;洛杉矶海特旅馆中庭是美国建筑师波特曼的共享空间理论的典型表述,在一个大空间里,划分出限定不太强烈的小空间,产生空间层次效果,体现当代社会的交往精神。空间层次还可以用来解决深度感要求。住宅的空间性质和关系比较单一,空间不大,处理时不能大手大脚,应该精打细算。起居和餐厅在一起时,要适当作一些暗示以交代分隔,有大空间需要时则可以合二为一。[有的空间对内是外部空间,对外是内部空间,这被称为重置空间。][有的空间分隔用的手法很特殊,比如把一个西方古典式的门廊倒置、斜放,非同一般,不但有了层次,还令人激动,这被称为手法主义。]广场是没有顶盖的建筑,也有层次问题。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起始于一个长方形广场,然后是一个正梯形,再加一个椭圆形,然后是教堂。效果是气势非凡,有利于远看的教堂视觉形象。美国圣地亚哥霍顿广场,三大块,用廊式符号化了的分隔来处理,上下内外都有交织,有分有合,十分有机。现代广场空间层次手法有多种形式,廊、绿化、雕塑,还向高度方向发展,使用下沉广场、天桥、楼廊等,使空间更多样。收头方法

一个形体的边界,或起始,或终止,或转折,进行处理使之有一个完美的交代,这就是收头。基本法则为:形象终止要有交代。不理想的形象要设法隐蔽。不同的材料平面交接要用凸凹缝。不同的材料立体交接,阴角可直接交接,阳角处理要用线脚、凹槽、压条把阳角转变为阴角。近年来,建筑形象上多用空架子表述形式,作为收头,有的不合逻辑,显得虚假。有的建筑形象由地面钻出来,好像没有作完,就是没有在地面上作收头。两个立方体相贯,需要有咬合部,不能面面相贴。坡屋顶的相贯也要咬合,这样才符合逻辑。窗和洞口在面上通过对位关系,确定收头之处,如果边界与边界的位置含混不清,其形态就不会好看。几种材料的交接最好不要作平接,要有凹凸处理,不能凹凸处理作凹线也行。建筑的尺度

建筑形式以多大尺度为合适,建筑的内部形象尺度如何统一,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建筑的尺度以人的尺度为基准。人的基本尺度是:站高1700、头顶距目120、重心高1000、垂手指尖至地700、两手距1700、举手高2100、肩宽500、坐小腿高440、坐肘高660、坐顶高1320。人的空间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适度,6平方米以下适合1人书房,6-12平方米适合4人以下交谈,12平方米以上可供5人以上活动。人与人的空间关系的参照:相好者的空间距在两臂内(1.5米),不识者在四臂外,排斥者在六臂外。日本的席为空间单位,一席2平方米,两个人的情感空间是四席半,9平方米最理想。建筑尺度反映在建筑体量、内部空间尺度和建筑空间场-建筑物、空间、人之间的统一关系。宗教建筑之所以祟高,是以大的空间压倒心灵,要有升腾感,高度要超过人的20 倍。上海南京东路建筑的高大是因为路狭的原因。对建筑的尺度判断来源于人的经验:认知部件门、窗、台级、檐部、栏杆、阳台等大小基本固定的局部形象上。有一些巨大体量的建筑,不能用窗来作尺度参照,就要完全取消熟知的建筑构件和心理模式,得以用车、人来参照,千万不能似是而非,令人难以捉摸。同一建筑形象中,尺度要统一,德国莱比锡的联军纪念碑(战胜拿破仑)拱门巨大,门下的台阶不是台阶,高达一层楼,使建筑尺度混乱,人们不觉其伟大,只觉其巨大。建筑与环境的尺度应当统一,特别是风景名胜区,杭州西湖周围的高层建筑,体量与西湖不协调,显得西湖小了。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的场空间,对人的影响可以用等值线表示,内侧一面的房角、门、窗、饰物的影响要大一些。内部空间一般较外部空间小,视场收,视距近,还要亲切可人,处理手法有:室内空间太高,可把墙角降低作圆角;空间太低,可以把墙角向内移,作圆角。适宜的高度与面积的关系是:H=lg(S+1),如果是走廊,S=16.18*宽。卧室、书房、阅览室等需要静的地方,高度宜低,一般为2.5米,就寝、写字还可更低。跳层大厅一般不宜太狭,宽至少不小于高度。

空间的组织

空间的眼即建筑的关键空间。公共建筑中一般为路线相交的门厅,园林建筑中一般是院子,住宅中是起居室,饭店里的餐厅,宾馆里的中庭。空间的组成由围(可以有缺口,更生动)、覆盖(有关怀、保护作用)、凸起(如台、坛)、凹入(有隐藏、安全感)、设立(如碑,空间边界不确立)、地面材料不同等七种构成方式。空间的类别有并置(性质相同排比)、重置(大套小,前套后)、主从(一主数从)、宾主(两个空间性质不同,地位相近,最好有一个过渡空间)、顺序(有顺序关系)、综合性(多种关系)六种空间。空间的组合手法一是每个单体空间形式的选取,二是这些空间怎样组织。实例:麻省理工学院宿舍(并置,蛇形弯曲,单元并列);客厅里沙发围出的一圈(重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宾主,秘书处和会议厅间用门厅过渡)。空间既要分隔,又要流通,分平面和立体两方面。平面实例:美术馆;金鱼廊;杭州玉泉;上海豫园。立体:两层合一不宜太狭小,宽不小于高,上下层的高宽比最好一样,不宜太扁,如太深感觉较差,上下之间流通部分最好作曲线形状,有动势,并用吊灯或其它有形之物(楼梯栏杆、观光电梯)沟通上下。空间的方向性即导向性:长方形长为主向;正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有静止感;圆形有运动感又有旋转的感觉;直角三角形有四个方向作公共空间较好;非直角三角形有六个运动方向有来去匆匆的感觉。实例:体育馆作成圆形,适合观看比赛,圆形有向心的兴奋性,但开会不宜;帐蓬结构空间自由多变,宜于展览会、运动场、健身房、候机楼及文娱游乐场。

建筑形态的意象构思

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建筑形象不含其他意义,建筑形象只要符合自身的艺术法则的要求-变化和统一、均衡和稳定、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以及层次、虚实、方向性。二是认为建筑形象要反映文化,表达某种意义,表现船帆、飞翔。形的基本心态:立方体静穆、理性、方直;长方体理性、划

一、有方向性;柱体确定性、严肃性、纪念性、祟高性;锥体和棱锥稳定性、永恒性;圆柱体如果高大,运动感强烈,严肃性减弱。建筑形体是由以上这些母体构成的。而建筑设计的文化有一些是由象征符号如蝙蝠、鱼,隐喻如黑瓦白墙中黑喻水以避火,文字如匾额、楹联等表现的。西方古典手法:古希腊古罗马用柱式(陶立克平直,喻男性美;爱奥尼奥带卷涡,喻女性美;科林斯带藻叶,来自科林斯一位少女的墓碑,少女的奶妈把祭篮放在长有茛菪草的碑顶,到了春天茛菪草伸出篮子,沿着它成长起来,成了涡卷形的曲线)、柱廊、山花、水平檐部、连拱。中世纪用尖拱,拱中向上升腾,用尖塔,用作成拉丁十字的平面象征耶稣受难。文艺复兴时期形上多用圆和正方,强调水平构图。文艺复兴以后的古典主义强调严格的比例关系。中国古典手法:长期稳定不变,宫殿高大,开间11间,饰物多;宗教建筑中的塔又是楼阁,又高耸入云,既世俗又至高无上。民居都是分进布局,显示内向。园林布局自由,强调人的个性,树姿顺其自然,池水则求静。现代建筑手法:形象从原来的建筑抽象出来。表现出为人的情态。赖特说我喜欢抓一个想法,戏弄之,直至最后成为一个有诗意的环境。建筑方案设计的运作

篇3:工业高分子材料使用状况调查研究

1 工业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情况

在当今高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 工业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使用越来越普遍, 甚至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工业发展基地都对工业高分子投入了巨大的资金, 为此工业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各行各业都对高分子材料献出了很多的精力, 而且工业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所用资金较少, 从化学方面来说, 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三种即塑料, 纤维和橡胶, 这三者的成本较低, 研究过程中需要的启动资金少, 此外在科研方面, 工业高分子的科研危险度较低, 不需要担心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这是工业高分子发展进程快, 发展效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另一决定因素是, 工业高分子材料的使用范围广, 无论是在机械操作, 工业元件制作等情况工业高分子材料都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 工业高分子材料不仅仅工作领域宽, 还有着便于使用、便于操作的特点。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工业高分子材料一直被普遍使用到至今, 但是也造成了诸多恶性影响, 其中垃圾污染是工业发展中最大的限制因素, 它不仅仅大大污染了城市环境, 还对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 工业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点

2.1 高分子材料的生产

工业高分子材料作为新时期的全新全能型材料, 它的生产过程不是非常复杂, 主要是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工业高分子材料主要来自于石油, 开采的石油内含有丰富的化合物, 但是由于石油作为一种用途广阔, 发展前景良好的稀缺能源, 所以不能将石油全部用于高分子材料制作, 需要先把石油进行分馏处理, 将石油内部的其他化合物分离出去, 获得制作工业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化合物, 然后经过缩聚两种化学反应, [1]才能得到高分子结合的工业材料, 但是由于缩聚反应的过程较为复杂, 产物较多,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严格处理, 防止混合物进入, 污染高分子材料, 影响工业高分子材料的工作与发展。

2.2 高分子材料的具体性能

工业高分子材料普遍使用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这么迅速, 使用范围这么广阔, 主要是因为其性能较其他工业材料优越。高分子材料的密度较低, 约是纯铝的一半, 其密度可见一般, 因为高分子材料的密度低, 所以它的质量较轻, 这是高分子材料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工业高分子材料的强度韧性好, 致使工业高分子材料不易断裂, 普遍适用于工业的发展与使用, 而且高分子材料具有减摩的作用, 在遭受剧烈摩擦的情况下, 其他金属材料可能早已因剧烈磨损断裂, 或者不能使用, 但是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优越, 耐磨性比一般金属要好的多, 因此特别适用于工业过程中的运作。

2.3 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虽然高分子材料的工作性能好, 拥有很大的强度, 韧性以及耐磨性, 比一般的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长, 但是它还是会因为工作时间久, 达到工作极限, 或者磨损特别剧烈等情况, 进入老化阶段, 俗话说万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如果说工业高分子材料的较高的使用性能是好的利, 那么其老化后的处理问题就是一弊, 因为高分子材料老化之后, 由于其降解困难, 自我腐烂处理要求高, 所以就形成了所谓的“白色垃圾”, 而且大部分人在工业高分子材料老化之后, 毫不犹豫的选择随手扔掉, 致使“白色垃圾”污染城市环境, 影响城市规划发展, 这是一项非常严重的污染问题, 所以急需我们进行新的研究改革, 改变高分子材料的这一难题, 以促进工业高分子材料的更快速的发展。

3 工业高分子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弊端与改进

3.1 工业高分子材料使用存在的问题

经过对于工业高分子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我们发现工业高分子材料存在诸多的使用问题, 尤其是在使用过程中的危害, 因为工业高分子材料在制作时, 为了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或者强度, 难免会添加一些有害物质于高分子材料之中, 虽然至今, 科学家或者科研调查者未发现什么, 但是就不代表这种产品对于人体没有危害, 为此, 此种工业高分子材料的使用还是让人感到心惊胆战, 内心不安;与此同时, 在使用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还是当属工业高分子材料的垃圾处理问题, 工业高分子在使用寿命结束后, 其该有的工作性能已经渐渐消减, 如果继续使用, 不仅不会为工业工作提供帮助, 甚至还会危害到工业元件的正常工作, 所以只好把其丢弃, 但是这又会形成严重的“白色垃圾”, [2]“白色垃圾”在现在这个阶段还是很难处理的, 虽然科技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一个阶段。所以在当前社会, 高分子材料在使用中还是存在了很多问题。

3.2 工业高分子材料改进措施

在工业高分子材料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我们要对于这些高分子材料进行一定的改进处理, 以来完善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与老化处理两方面, 对于工业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危害来说, 这不仅仅需要相关部门的检查与监督, 还需要厂家的自我觉悟, 对于高分子产品生产, 厂家要秉持着良心生产, 以大众的利益为主, 不添加有害物质, 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也要随时进行抽查, 对产品进行药检, 以维护公众的安全。而在工业高分子材料老化处理方面则需要运用到我们常提的光解作用, 虽然当前的光解研究还不够彻底, 但是我们已经能够简单处理一些难降解的物质, 终有一天光降解的研究会更加深入, 但是对于这些老化的高分子材料, 我们当前的光解处理手段还是绰绰有余的, 将“白色垃圾”光降解, 不仅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还能够能够减少污染, 健全城市发展。

结束语

通过对工业高分子材料的调查研究, 我们了解到了高分子材料的主要特点及其优越性能, 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其优越的性质进行工业生产, 促进城市与国家的工业快速发展, 但是对于其存在的老化处理难题, 我们也不应该忽视, 要时刻接触高科技处理手段, 及时对于“白色污染”进行光降解处理, 以促进工业高分子材料更高更快的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科研技术的发展壮大, 我国工业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也迈进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型的工业高分子材料不仅能够代替原本的工业材料进行高速运作, 还有着保护工业元件、延长工业材料使用时间。为此, 本文分析了当前工业高分子材料的特点, 对于高分子材料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提出了工业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工业高分子材料,使用状况,改进

参考文献

[1]何天白, 胡汉杰.功能高分子与新技术[M].2011:206-219, 158-177.

篇4:考研写作三大高分句式

高分句式一——短句拉长

在考研英语作文中,一般短句都可以拉为长句,而且,从理论上讲,一个句子的长度可以是无限的,但是出于实际情况,大家要学会写有限度的长句。

虽然《考研英语大纲》没有明确规定作文中长句的长度和数量,但是基于考研作文实战的需要,考生需要有一种“长句设置”意识,即通过在文中设置若干个长句,向阅卷老师展示考生对于复杂语言结构的掌握能力,从而征服老师的心,获得满意的分数。

写作要领

1.名词+形容词,+同位语,+定语从句;

2.动词+状语(时间、地点、目的、方式)。

实战举例

例1:Officials have built highways.

In recent years, responsible, hard-working and warm-hearted officials have built a great number of highways which have brought much convenience to the local citizens.

例1中短句拉长的步骤:

1.在句首,加上时间状语in recent years;

2.在名词officials前面加上responsible, hard-working, warm-hearted 三个形容词修饰它;

3.在名词highways后面加上定语从句which have brought much convenience to the local citizens。

例2:Factories have discharged gas and liquid.

The newly-built chemical factories have discharged harmful and even poisonous gases and liquids which have had a seriousl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例2中短句拉长的步骤:

1.在名词factories前面加上两个修饰形容词newly-built和chemical;

2.在名词gases and liquids 后面上加上一个定语从句which have had a seriously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高分句式二——插入语

增加句式复杂性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使用插入语。中国学生写的英语句子喜欢一通到底,没有任何语气的间歇,像一根笔直的竹竿,因此笔者称之为“竹竿句”。而英美人士写的句子则不同,他们偏爱插入语,通过插入语表现出作者语气的间歇和停顿。有了插入语,读者眼中的句子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感觉,这种句子像海浪一起忽起忽落,笔者称这种句子为“海浪句”。试比较:

Ancient men made tools out of stone. For instance, they always used flint because it is easier to shape than other kinds of stone. (不使用插入语)

Fortunately, however, ancient men made tools of stone, especially flint, because it is easier to shape than other kinds of stone. (使用插入语)

由此我们看出:英语句子要写得跌宕起伏才地道。考研的同学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写作“海浪句”,从而使自己的作文“波涛汹涌,错落有致”。

写作要领

1.插入语可以是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一个句子;

2.插入语多半用逗号跟其他成分隔开;

3.插入语最好放在主语之后,便于掌握。

实战举例

例1:副词插入语——frankly, especially, fortunately, indeed, however

坦率地说,旅游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Tourism, frankly, may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nations.

例2:短语插入语——generally speaking (总的来说), to tell the truth (老实说), in a sense (从某种意义上说),in a word (总而言之), strange to say (说来奇怪)

总而言之,家长不该无视电脑游戏对小孩的副作用。

In a word, parents should never lose sight of the side-effects of computer games on their children.

例3:短句插入语——I suppose, as I see it, I believe, what is important (重要的是)

在我看来,环境对人的性格有深远影响。

Environment, as I see it,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one's personality.

高分句式三——并列结构

使用并列结构写出精彩句式,请大家欣赏以下两个精彩的例句: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Francis Bacon)

学习可以怡情,可以博采,可以长才。(培根)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 (Abraham Lincoln)

……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 (林肯)

写作要领

用and或者or 连接两个词性相同、意思相近的单词,就构成了并列结构。

比如:give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o...

...benefit from education and instruction.

...develop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实战举例

1.The American girl,dressed in a traditional Chinese costume and ornaments,indicates and symbolizes the multin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s and customs. (选自2002年考研作文真题,一句话包含三处并列结构)

2.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the drawings aim at revealing a common and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how to educate and cultivate the young. Let's take a closer look at the drawings. In an ideal condition, the flower blooms. But when moved out of the greenhouse, it perishes under the rain and wind. It is obvious that flower grown in greenhouse can't withstand wind and rain. (选自2003年考研作文真题,一个段落包含四处并列结构)

篇5:工业设计考研高分快题

一.快题策略(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1.灵魂是设计,考的是积淀

快题的特殊性,时间短任务紧,考察的目标是建筑学素养,建筑学素养最后都落实在设计上。一份优秀的快题反映的是平时课程设计积累,准备快题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厚积薄发。

2.表现是辅助(因学校不同要求不同)

良好的表现功底是高分必须,表现太烂直接被刷。但是不要喧宾夺主,表现永远是为表达设计服务的。

3.图纸的完整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宁滥勿缺,缺一必挂。图面的表达要成体系,构图和表现都要有图纸完整性的考量。

4.扬长避短、效率至上

能画到多好?能画得多快?心里要有数

二.我的一点经验

1.收集资料,客观分析,找方法找捷径,针对性的训练

我几乎收集了市面上所有能够看到的快题书和网络上的图片,看评语找差距,从准备考研开始,都是抱以重新学习建筑的心态来复习快题。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捷径,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特别针对于重庆大学常出的题目,如厂房改造,我至少画过5个以上,个别题目做过两次。

2.类型化,模板化,模块化

针对不同的功能类型、建筑性格,不同的地形都有一套自己的处理手法。

万能模版的套用和活用,不变应万变。柱网的适应(7.5/8.4)

功能模块的收集,常见尺寸的厕所、楼梯间、门厅成模块,考试时直接套用。

3.绘图工具尖端化

平行尺的应用以及一些自己用来顺手的工具(自己可开发并申请专利),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考场上节约时间。4.分拆训练 根据所报考的学校的要求有意识的单独训练总平、一平、剖面、透视,节省时间各个击破。单做方案不画大图。

5.同学互评和自评,总结经验教训,互相学习,形成氛围 6.大量的训练,量的累计和质的提高

我至少已画20来个快题,争取各种功能都见过,每次画完自己总结,争取每次都有提高有收获。画得越多,累计得越厚实,考场上越有底气越不慌张!

三.我认为的高分快题共同点

1.不缺图

2.考察目的大部分涵盖到了,细节可能不够完善和深入

3.非常明显的套路化和模版化,熟练!

4.线条飘逸,表现霸气外露!

5.分数极高的有模仿大师的迹象,空间处理别具匠心,细节之处见功力

6.工程图规范,表现图潇洒,总图精致

7.字写得好,分析图,室内透视图都画得漂亮

四.就重庆大学考研快题而言

旨在帮助大家理清如何去分析所报考学校的套路

1.风格明显

海上艺号手绘·快题培训中心

1海上艺号手绘·快题培训中心(手绘培训·快题培训)

山地、厂房改造、加建常考,柱网规整,爱出一些貌似新颖但是解决手段很简单的题目,甚至很多题目的平面布置答案与重大出版的建筑构造教材上的部分平面图有渊源(08/09年教学楼加建),部分题目的地形来自重大建筑学本科的课程设计;又如山地建筑中高差的利用(10年),厂房改造(07年/11年)的注意要点,都是近十年轮番出题的热门。

2.表现学《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

2005年戴志中,卢峰,陈纲,杨震等老师出版过一本《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我的手绘甚至一些手法都是学习这本书上的表现线稿。这本书的表现技法甚至是造型风格,都体现出明显的师承套路,而且我在学习这本书上的表现手法之后,很快就收到了时间短见效快的效果,一般透视图在熟练之后,加上上马克笔的时间能控制在45-60分钟之内。

3.重视剖面和构造

因为重大本来就是山地建筑设计和构造强校,所以在快题上,评分老师对这两点很重视。于是我们在后期集训了山地建筑的设计和构造大样。

篇6:工业设计考研高分快题

2018考研指导:机械设计407高分考生

考研经验分享

【前言】

我在这里想告诉各位,四六级成绩并不代表考研成绩,像我这种英语一直是短板的人也可以砍下75。所以,只要你想,没有什么不可能。考研之前的大学生活我也几乎从来没学过习,考试只求不挂,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打羽毛球上。所以完全可以这样说,考研的成绩并不取决于你之前的成绩。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讲述一下看帖子的方法,我相信大家一定会看很多学长学姐们写的帖子,有些有用,有些无用,在这里我想强调八个字: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这里的“我”,指的是以自己为主,看到的东西要为你自己所用,不要盲从。我一直很认同一句话:成功是无法复制的,这句话的后半句是:但失败是可以避免的。在这里我只强调前半句,我考了407不是因为我模仿了谁的学习方法,采用了谁的日程安排,而是因为我在看了很多学长学姐的文章之后,吸取了他们的经验教训,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创造出了一种只属于我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方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法,不同人的方法是不能套用的。所以我在这篇帖子里所讲的东西你一定要找到适合你自己的部分,但如果你很牛掰,那我觉得这篇帖子不一定适合你,你完全可以跳过。

上一篇:消防工作经历证明下一篇:园林工程质量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