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调查报告

2024-04-18

习俗调查报告(共8篇)

篇1:习俗调查报告

过年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习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一种文化底蕴,一种精神上的追求,然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过年习俗。无锡春节

无锡旧俗,年初一早晨开门,要放3声开门爆仗。早餐吃糕丝、圆子、面条,取团圆、高升、长寿、长春之意。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饭,寓意“有余”。吃饭时不能以汤浇饭,也不吃粥,怕出门遇雨。还忌向邻居乞火、汲水,告诫不骂人,不发怒,不讲不吉利的话,祈求全年平安吉祥。春节期间,晚辈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类似“恭贺新喜”等话,互相祝贺。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10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祝。无锡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无锡民间很多人家还有在门楣上张挂吉庆语句的红单联和剪纸门笺挂络的习俗。无锡风俗新年中小孩来到,主人就得拿茶点糖果招待馈赠。亲友中有孩子前来拜年都要赏给压岁钱。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小年朝——年初三。无锡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安徽春节民俗调查

在安徽,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总是通过各种各样的习俗来庆祝春节,迎来新的一年。

腊月初八的早晨,安徽人要喝腊八粥。喝过腊八粥,人们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

腊月二十三,人们要祭灶王爷和大扫除。相传只要祭了灶王爷,一年都会平安。而扫除则需要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干净,以迎接新的一年。

腊月三十是除夕,这天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这一天,人们要去祖坟祭祖,以求祖先保平安。春联也是在这一天贴的。在除夕之前从各地赶回来的家人们要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吃饭前要放鞭炮,还要点一柱香。饭后,大家在一起吃瓜子,看春晚。晚辈给长辈“辞岁”,长辈给晚辈压岁钱。而午夜大家还要一起吃顿饺子。

正月初一大家都要早起,身着新衣,给家里人拜年。从初二开始人们就可以去四处拜年了,拜年者要带礼物,受拜者要设宴款待。

另外,过年时还要做甜甜的“过年糖”,迎来一年的平安幸福。

篇2:习俗调查报告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

胡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乡村民俗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身为大学生,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可以利用假期时间全方位、多层次地调研家乡民俗文化,并在活动中真正接受文化熏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

国家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家乡民俗文化简介

我的家乡位于河北保定,我以保定历史文化进程为主线,先后开展了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历史景观、特色小吃等搜索探寻活动,希望以此全方位、多层次地深入调研家乡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我的家乡,了解我家乡的民俗文化。

(一)、民间艺术

1.雄县赵岗古乐

雄县赵岗村音乐会一本民国年间的手抄本乐谱,记载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古代乐曲,经专家鉴定,其中几首在其他地方的古乐中从未发现雄州古乐存天籁,该村音乐会演奏技巧较高超。由于民间活动是自发性的,而且音乐会不以赢利为目的,所以常常较难继续,而该村音乐会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从88岁的老人到20多岁的年轻人,四代传人共同演奏,正是这种传承有序地继承,所以该村的演奏非常有生气,在管子等乐器上音准控制很好。

2.定州子位吹歌

子位吹歌是冀中民间鼓吹乐的典型代表,定州市子位镇是子位吹歌诞生和流传的地方。据子位村老艺人王成奎讲述,他家已有六代家传技艺,推测子位吹歌的历史在200年以上。代表曲目有《放驴》、《打枣》、《万年欢》、《一支花》等。新中国初期,音乐家杨荫浏、曹安和整理出版了《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有乐曲34首,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1996年文化部命名子位镇为中国民间音乐之乡。

3.涞水高洛古乐

涞水县义安镇高洛村古名高乐。这里距北燕侯国的初都涞

水县司徒村村北4公里,距轩辕黄帝家庙所在地涞水、易县交界处的洪崖山20公里。高洛村有一种村民自愿参加、义务排练、义务演出的民间器乐演奏会社音乐会,全名高乐蓝旗音乐圣会,也称音乐大善会。经专家学者鉴定,它是一种古老的、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其中的祭祀音乐相传是华夏音乐始祖伶伦4800年前所创的黄帝家庙祭祀音乐的变存。高洛古乐现有奏乐曲80首、打乐曲10首、唱乐曲15首。高洛古乐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

(二)、民俗风情

1.春节

在保定的许多农村里有着这样的习俗,每到除夕夜人们就会去家里亲人的墓地旁燃放烟花炮竹,而且还会烧一些冥钱。这个习俗叫请家意思就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将去世的亲人接到家里与家人团聚。还有每到立春的前一天家里就会找出一些红色的布料,然后将它们剪成葫芦的形状,家里每个小孩子的衣服上会被贴上一个葫芦,然后家里的窗户和门上也会贴上,人们以这种特别的方式来迎接春天的到来。

过年贴对联分为红对联和蓝对联两种,如果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自己的亲人去世那么要忌贴红对联,因为贴红对联是对死者的不敬,于是就用蓝对联代替,他代表了对死去亲人的缅怀与哀悼。如果在过去的一年中,家中并无丧事的话就贴红对联。

2.龙抬头

保定流传着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民谚。传说二月二是主管降雨的龙王露头的日子,人们企盼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便在这天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保定市西南郊有座专为龙王建造的龙潭庙。据清同治年版《清苑县志》载,龙潭庙为北宋元佑年间萧德修。每年的二月二这里都举行热闹的龙潭庙会,为保定两大庙会之

一。这一天,人们有吃煎饼和炸食的习俗,炸食的形状很像龙体。妇女在这天不能做针线活,以免扎伤龙眼。二月二这天有个特色活动即插小鸡。在二月二来临之前用秫秸(甘蔗的一种)皮扎成小鸡的形状,在二月初一晚上插在自家的门窗上面。取鸡吃毒虫之意,借秫秸皮的小鸡来驱逐毒虫。要插到二月二晚上再取下来。据说这样一年家里都不会有蝎子,蟑螂等虫子。

3.保定敬老健身节

长寿之城保定,自古以来,就有强身健体的习惯,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无论是老人,还是中、青年都是如此,保定人由于这一特殊原因,其平均寿命明显高于全国,为了纪念保定人这种对人类有益的活动,每年由保定市人民政府组织民间自愿参加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保定敬老健身节于10月1日至10月10日在保定市召开,这是保定独有的节日。

4.回娘家

保定有新娘回门的风俗。回门就是回娘家。新娘要在出嫁的第三天(单日成亲则第二或第四天,回门选双日表示成双成对),带上礼品和新郎一起回娘家探望双亲。在这天,娘家的嫂子们要与

新姑爷戏耍,小辈则藏新姑爷的东西要喜钱,丈母娘则让女儿回婆家时给新女婿带好吃的。回到新郎家后,新娘由婆家的妇女领着到同族的长辈家行礼,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长辈也送给新娘一些礼物和喜钱,显示长辈对晚辈的关照。在回门后的第十日,新娘的父亲会接新娘回家住七天,七天结束后再由新娘的母亲的母亲把新娘送回夫家。

5.烤柏冰

烤柏冰即烤柏树枝。是指在正月十六的下午,很多人会去太子庵(山名)的庙上拜佛,然后折很多柏树回家。晚上的时候会好多人聚在一起烤柏树枝,也可以把家里的扫把仍进去一起烤。烤的时候要烤遍全身,这样就能百病不是生。烤柏冰就是取考柏病的谐音,据说在正月十六这天烤了柏冰就会一年身体健健康康。

(三)、历史景观

1.直隶总督署

篇3:江淮嗨子戏戏班演出习俗调查

关键词:嗨子戏,习俗,演出

嗨子戏是流布于河南省(南部)、安徽省(西北部)、湖北省(北部)沿淮河、大别山一带的一个地方剧种,是江淮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江淮嗨子戏历史悠久,戏班成员为了戏班和演出的需要,经历代艺人的精心摸索,创造和建立起一套有别于其他剧种的习俗。这些班规习俗使嗨子戏在封建社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繁衍。解放后,有的被摒弃,有的保留至今。笔者通过对江淮嗨子戏戏班习俗中的演出习俗调查整理,希望能使我们对江淮嗨子戏戏班的运行及嗨子戏生存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同时也对江淮嗨子戏戏班习俗这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大有裨益。

一、暖台

戏班到一个新台口1,出于礼节性,第一夜的演出既要演好,又不要戏钱,称之暖台。

二、开台

开台也叫“大开台”或“闹台”,即在演出之前由乐队锣鼓师敲打一、二十分钟。其用意:一是驭妖避邪,二是催促观众快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开台,即使因为别的原因演不成戏,比如刮大风、下雨等,请戏一方也要给戏班照付戏钱。艺人行里说的“锣鼓一响,黄金万两’即是这个意思。

开台以后,一个丑角打扮的演员就踩着小锣的点儿摇摇摆摆、慢慢腾腾地上场了,他就是“头面官”。头面官走到舞台前,先念两句定场诗,比如“站在朝廊下,侍奉忠义臣”之类,就坐到舞台正中的椅子上了。然后,头面官再念四句通俗易懂的坐场诗。坐场诗大多都是现成的,万一没有了现成的,头面官也可以应景而编。坐场诗念过,头面官就状若木偶,坐在椅子上,动也不动了,称之为“头面官坐场”。“头面官坐场”用意有两个:一是等观众,二是等演员化妆。

后台演员全部化好妆,就用暗号告诉给头面官。这时头面官一声叫板儿:“待我走动!”就站起来跟着乐队唱一段妙趣横生的戏,头面官唱的这段戏一般不和正本戏相关联,而是叙述一个较完整的故事。头面官唱完这段戏就从舞台上下来,这时候正戏也就开始了。

三、赏台

赏台是由当地逢会2的会头,或乡宦写戏3之家、对暖台的答谢,名为赏台,其内容是:要举行一次祭台,燃烧香、蜡、纸、炮。除了要付所演戏的戏价外,另外要给戏班每人半斤酒、半斤肉、半斤挂面和烟(适量)4。

四、保台

戏班若遇天下雨或其它事故不能演出,由会头或乡宦写戏之家,日包给戏班斗米(40斤)担柴(100斤)三大金(油、烟、菜)5。

五、一台

正常的一个上午、下午、夜晚演出的时间都叫一台戏,即一本戏,可取得一本戏的报酬戏钱。若遇天下雨和其它事故,只是一个男角或一个女角上演,别的演员没来得及上场而演出停止,就不算一台。只有男、女角在台上见面,才算一台。

六、登台

登台是嗨子戏艺人第一次加入一个新戏班唱的第一个戏,出场时,不是面对观众而是背对观众。演员面对鼓师,向鼓师作揖为礼,鼓师点头首肯后,才能开始演唱。

七、把台

凡自己的艺徒,打一次饰演主角或大的角色登台演出,其师父除向武场和同行打招呼外,本人应立于上场门给徒弟把台。把台,给徒弟做必要的提示外,主要是给其精神上的支持,使其把戏演好。

八、结语

历史留给我的东西,永远无法抹去。戏班习俗这一传统的民族文化,是值得我们去了解、学习和借鉴的。这样才能全面地了解嗨子戏的精、气、神,才能立足于当代、当地的文化生态环境,去芜存菁、集成创新,从而保证嗨子戏戏班的良好的运行,才能促进嗨子戏的改革发展,为其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河南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M],1993年第1版第1次印刷

篇4:广西鹿寨冲口村捡金丧葬习俗调查

关键词:广西鹿寨冲口村;捡金;丧葬习俗

中图分类号:C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4)02-0134-06

一、田野社区背景概览

鹿寨县属桂中典型的多民族山区,位处广西中部的洛清江下游,湘桂走廊东部,南接柳州,北通桂林,隶属于柳州市。介于北纬24°14′至24°50′、东经109°28′至110°12′之间。县境东北部为架桥岭余脉,东南部为大瑶山余脉,两余脉相连,约占全县面积的1/5。县境西北部为峰林谷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既有不连座的稀疏孤峰和连座的密集峰林,也有和缓的低丘。县境中部和南部地势低平,主要为和缓的丘陵、台地和小平原[1]。

鹿寨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县份,境内共有壮族、汉族、瑶族、回族、侗族、苗族等35个民族。全县总人口4132万,其中壮族人口2178万,占总人口的5271%以上[2]。该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为9965万亩,占总面积的1977%,丘陵27102万亩,占总面积的5378%[3]44。全县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面积共40976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159%[3]43。

本文考察的民俗文化为鹿寨县的捡金二次葬习俗,鉴于捡金习俗在该县山区壮汉等民族中普遍存在,选取交通相对便利,壮汉族群交错杂居的江口乡冲口村为深度田野调查点,以鹿寨县其他各乡(镇)为泛型田野考察点。

冲口村所在的江口乡,位处鹿寨县西南部的洛清江与柳江的交汇处。该乡丘陵面积247047亩,占总面积的6592%[3]45。目前人口18万,当地汉族居民占总人口的63%,壮族占37%。江口乡下辖6个村,73个自然村[4]。冲口村是一个自然村,在行政上隶属于丹竹村,居民176户,共865人,其中汉族人口占67%,壮族人口占33%。该村历史悠久,是一个位于鹿寨山区的壮汉族群杂居的村落,其捡金丧葬习俗至今仍较为完整地留存着。

二、冲口村捡金丧葬仪式

捡金是一种捡骨二次葬的丧葬习俗。所谓捡骨葬二次葬,是指采用土化方式使死者的皮肉等内脏软组织腐烂之后,再由捡骨师将其骨骼收拾起来作1次或2次以上处置的葬式[5]36。这一习俗在鹿寨山区的壮汉等族中广为流行。鹿寨山区人们普遍认为凡有子嗣的且年龄大于50岁的人死后(包括寿终正寝者、在家病故者),家人必须为其举行捡金仪式。但无子嗣的老人、在外病逝的老人、未成年夭折者、50岁以下英年早逝者、意外身亡者等则禁止捡金,当地人认为这些人死后怨气很重,会化为厉鬼,因此不能再去惊扰其墓。例如,“雷击触电死者……不准祭拜,也不准捡筋骨” [3]730。此处的“捡筋骨”即“捡骨”,在民间俗称“捡金”。

冲口村捡金大致由“寄土(土葬)、捡骨、埋骨”3个阶段构成。寄土前包括弥留、报丧、沐浴、入殓、治丧、出殡等仪式环节。一般情况下,子女都会事先为老人准备好寿材,材质不过分讲究。待老人辞世时才上漆。老人弥留之际,则移至堂屋地上预先铺放的席子上,子女们均要围上前来恭听老人的临终遗言。老人气绝之后,立即在院中立一根顶端系着白布条的竹竿以告村人。然后请专门的人去报丧,① ①按风俗丧家直系亲属不能去其他人家里,以免带去晦气。并请房族内得高望重的长者前来协助治丧。若逝者为男性,家人则为其沐浴剃头,若为女性则为其沐浴梳头,然后穿上寿衣方可入殓。入殓时,需在逝者头部两侧及下方放入数张瓦片以用于固定头部,同时还须在逝者口中放入一枚钱币,谓之“含金”。棺材中则需放入玉器或一些逝者生前使用的物品作为陪葬。待亲戚皆来吊唁后,第三天则按照风水先生择定的吉时出殡。出殡时,由8名身强力壮的男性(当地俗称“八弟兄”)抬棺至风水宝地浅葬。第二年的清明节前,须对其进行 “扫新墓”仪式。此后每年清明节祭扫时对时间就不作严格的规定了。

一般寄土四五年之后方可择定吉日举行捡金仪式。捡金需由捡骨师主持完成。冲口村一带捡骨师分两种:一种是全能型的捡骨师——既会看风水又会捡金;另一种是单一型的捡骨师,他们不会看风水,而是按照风水先生择定的吉时进行捡金。由于全能型捡骨师常常是供不应求,因此单一型的捡骨师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这两类捡骨师虽有差别,但都是兼职性的且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冲口村捡金仪式的过程可分为仪式序幕、仪式核心、仪式尾声这3部分。

(一)仪式序幕

1.确定捡金年份等事宜。鹿寨山区土葬后四五年待遗体腐化后才可进行捡金仪式。据《鹿寨县志》记载:“待死者葬后四五年,再掘开坟地捡出骸骨放入筋坛,② ②“筋坛”与“金坛”意同,估计是当时记载的别字。然后择吉日另找好地安葬。”[3]730冲口村一带也有按照老人辞世时的年龄计算捡金时间的。例如,70岁左右亡故第七年捡金,80岁左右亡故第8年捡金,依此类推。此外,还有些家庭因生产忙碌而延迟至10多年后才进行捡金,但多数家庭会选择5-10年内举行捡金仪式。而具体的捡金日期相对固定,一般选择清明节或大寒。关于埋骨的地点,一般是请风水先生按照当年的风水利方③ ③风水利方即风水中吉利的方向。来确定风水宝地。

2.了解捡金相关知识。一方面应了解相关禁忌。产妇、近期准备结婚者、病重者、幼小者(四五岁以下)不能参加捡金仪式。据说是阴气太重对他们不吉利。孕妇也禁止参加。孕妇在民间俗称“四眼人”,常被认为是对红白喜事不吉利的人。除此之外,女子例假期间虽可以参加仪式,但不能给逝者烧香,村民认为这是不洁和晦气的象征,故须回避。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捡金属于丧葬仪式,因此仪式当月主家不宜办喜事,也不能参加别人的喜事。当年忌建新房,直到第二年立春后方不受限。当地人认为若是当年建新房,祖先的灵魂便会认为新房是子孙为他所建而住进来,这是非常不吉利的。另一方面,要视开棺情况,而决定是否继续捡金。倘若遇到如下2种情况,则禁止捡金。其一,掘开坟墓后,若棺材表面有“龙丝”则立即停止捡金。所谓龙丝是一种覆盖在棺材表面的丝状物,当地人认为这对逝者和家人都是大吉大利的象征,说明此处是风水宝地,只需“棺复原样”并将土坟重新修筑,立上墓碑即可。笔者询问了村中多位老人,他们均说此种现象十分罕见。其二,倘若遗体变成干尸或腐化不完全(这样的墓地俗称 “养尸地”),须将棺木打开,使遗体与空气充分接触加速其腐化,待来年再捡金。

nlc202309040526

3.准备仪式所需物品。冲口村捡金仪式所需物品主要有:新黑伞、高度白酒、箩筐、红纸、香烛、纸钱、火纸④ ④火纸是一种黄色的长宽各约一米的纸张,材质与当地普通的纸钱相同。、鞭炮、手套、锄头、铲子、铁锹、柴刀、镰刀、绳子、扁担、供品(水果、烫熟的鸡和猪肉)等。此外,还须准备1只金坛,金坛是一种黄色的外部雕刻龙或凤的陶缸。一般杂货店都有出售,价格在几十到上百元钱不等。当地人之所以称之为“金坛”,是因为金代表富贵,既象征着逝者得以安息于“金屋”,又寄托了子孙们对获得财富的美好愿望。金坛的选择还须注意性别:逝者为男性应选择绘有龙图案的金坛,女性则选绘有凤图案的金坛。金坛若选定了就不可再更换,否则会不吉利。现在村民大都选择价格为100元左右的金坛,这类金坛高约50厘米,直径约30厘米,有内外2个盖子。

(二)仪式核心

1.祷告掘坟。举行仪式家庭(在当地也称“主家”)的子孙们与捡骨师携带工具、供品到达坟地后,先由长子在坟前上1炷香,一则申明目的,告诉祖先今天要为他换“新房”;① ①于在当地将祖先从木质棺材移至陶缸中,俗称换“新房”。二则要请示土地公,将要在此动土。因鹿寨山区的农村往往采取简单的土葬,不对坟墓进行水泥固化,也不立碑,所以坟墓上草树杂生。加上多年雨水冲刷,原本高耸的土堆坟墓会被冲平。故而需要仔细辨认坟墓位置。子孙们协同捡骨师往往耗费约半个小时辨认坟茔后方可开掘坟墓。

2.开棺捡骨。开棺后,捡骨师将腐朽的棺木弃置一旁,不再理会。棺木一开,在场的子孙立即用黑伞遮挡遗骨头部,意即阴间的人不能见光。接着捡骨师戴起手套开始捡骨。捡骨的顺序,从足到头。以逝者面部朝向的位置为基准来区分左右两边,再按照男左女右的原则来确定捡出来的遗骨所摆放的方位。捡骨师将捡出的骨骼按照活体平躺的姿势摆放于火纸上。在场子孙此时要带上手套用纸钱将骨骼上的污物擦掉。捡骨师会尽量把所有的遗骨都捡出来。这一点与广西金秀大瑶山瑶族捡骨时不捡手指骨的习俗不同。当地瑶族人认为“如果这些部分的骨头捡了,下代子孙手多,喜欢偷盗别人财物,给自己丢脸”[6]。而鹿寨山区捡金则讲究保持遗骨的完整性。遗骨的颜色和完整程度是家人十分关心的问题。当地人认为遗骨发黄,证明所葬之处风水好,会给子孙带来好运。倘若遗骨发黑的话,则证明所葬之处风水不好,是不祥之兆。遗骨若是被虫蚁啃噬而残缺了,家人也会觉得非常遗憾。此外,陪葬的物品也必须一并捡出来。但陪葬物品不能放入金坛,冲口村人认为:金坛里只能放置骨骼。捡出来的钱币和玉器这类陪葬品家人会留做纪念。在村民们看来陪葬过的钱币,能保佑家人财源广进。而陪葬过的玉器可让小孩佩带用于辟邪,或者也可用于刮痧除病。这与广西邕宁一带壮族的“务使坛内不存任何金属布帛”[7]63的做法是相同的。

待所有遗骨被擦拭干净之后,捡骨师就人体按照从足到头的顺序将其逐一放进金坛里。具体而言,先把脚趾骨、跗骨、蹠骨等细小的骨头放进坛底,而后放入盆骨,然后将股骨、腓骨、胫骨等竖靠坛壁,再则放入胸椎骨、肋骨、肩胛骨、胸骨、锁骨、颈椎骨等。肱骨、尺骨、桡骨也要区分左右竖靠坛壁,最后将头骨端正地架放在最上面。尤为应注意的是,股骨、小腿骨(胫骨、腓骨)折叠后,膝关节所在的这一端应朝上放入金坛中,仿佛与活体蹲坐时腿的姿势一样,即 “坐金”。若是膝关节所在的这一端朝下则视为“跪金”,这是对逝者的大不敬。遗骨摆放好后,捡骨师把酒含在口中,朝金坛连喷3口,据说可防虫蚁。也有人认为这样可使遗骨变黄。喷完之后即可封盖。盖子和金坛之间放入一张红纸或者红布,俗称给阴人“挂红”。当地村民认为给逝者的“新房”“挂红”能使其在阴间的生活红红火火,而且后人也能获得祖先福荫而生活幸福。

3.处理墓坑。在场子孙从周围挖来一株小树(或是野草)放入墓坑中,让其生长。当地人认为虽然祖先移出了土葬时的墓穴,但是树还在这里生长着。草木的茂盛象征子孙满堂,人丁兴旺。事实上,若干年后,茂盛的树木能够还原此处的生态。移动金坛之前须在墓坑前烧香,燃放鞭炮,表示请祖先离开这里,前往“新居”。

4.埋骨祭祀。捡金当天必须将盛放遗骨的金坛安放好。一部分子孙要在前边撒纸钱开路,2人抬着盛放金坛的箩筐紧随其后。到达新造的墓穴时,要进行“暖井” 仪式,也叫“暖坑”仪式。 这一习俗由来已久,且在土葬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谓暖坑习俗,是指挖好墓坑后,用柴草烧燎墓坑,意在让死者长眠。这一习俗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流行,尤盛于我国南方地区”[5]42-43。暖井后即可安放金坛。安放方式有2种:一是当天安葬;二是寄放。如果是当天安葬,则掩土砌坟,大部分坟茔与土葬时外观一致,少数人会使用水泥、砖石等修建坟墓并立墓碑。如果是寄放,待来年再择风水宝地安葬,则无须立碑。寄放时一般选择在斜坡处凿一浅洞,大小以恰好能容纳金坛为宜。暖井后将金坛移至洞中,用草皮遮住金坛,以不使其外露。不论是安葬还是寄放,都不能完全封闭,须在中部留1个气孔,据说是为方便祖先灵魂出入而设。金坛安放好后则进行墓祭仪式。

(三)仪式尾声

参加仪式的人回家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驱邪仪式。进家门前要通过一个跨火盆仪式。火盆上通常会熏烤柚子壳,柚子因其清香在当地被看成是能驱除晦气的植物。当地人认为参加过丧葬仪式的人,其身可能会被鬼魂附着,只要跨过火盆后鬼魂就会被挡在门外,无法作祟于人。进门后须在用柚子叶煮的水中洗手,以此来巩固驱邪的效果。仪式的主办人(一般是长子)会给参加者派发一个用红纸包裹少量钱币(5块钱左右)的“利是”,寓意大家今后的生活顺顺利利、红红火火。“利是”须过3个早上(也有说7天之后)才能打开。捡金用过的工具,则须摆放在庭院待日晒雨淋3日祛除邪气后始收回家中。

当晚,还要进行家祭仪式。此次祭祀十分重要,既是向祖先禀报捡金仪式已经完成,请他放心。同时也是向其他祖先汇报情况,希望他们能够在阴间团聚。祭祀之后,家人会请捡骨师一同吃饭。席间家人对捡骨师道谢并象征性地付给捡骨师辛苦钱,数额根据财力和诚意决定,一般为几十元。辛苦钱也有稍多点的,这类情况一般是由于捡骨师与主家是平日往来较为密切的亲戚,且对主家平日较为关照。

nlc202309040526

三、冲口村捡金丧葬习俗文化意蕴

我国捡金习俗源远流长。“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二次葬很盛行。北起黑龙江、南讫广东、广西,西至云南以及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有二次葬的遗存”[8]。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发现的两具母子同葬的二次葬是壮族地区的史前时期二次葬代表之一,“初步推断甑皮岩遗址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中较早的类型” [9]。说明广西从史前时代开始就有二次葬习俗即捡金习俗。商周时期这一习俗在广西地区仍有流传,这在考古资料中得以反映。1986年3月,有关专家在对广西岜马山岩洞墓葬发掘后,认为该岩洞是商代末期或西周早期的一个集体二次葬墓葬[10]。战国时期的《墨子·节葬》与《列子·汤问》中都记载着:“楚之南,有炎人国,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而据考证“楚之南”所在的方位,“当在湖南南部和广东、广西、贵州一带”[7]64。到了唐宋时期广西的捡金风俗仍有流传,“民之贫者,归罪坟墓不吉,掘棺栖寄他处,名曰出祖”[11]。明清时期,关于广西捡金习俗的记载俯拾即是。至今这一风俗仍流传于广西各地山区,只是仪式形态各异,而鹿寨山区的冲口村即是其中之一。以下对冲口村源远流长的捡金习俗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予以简要分析。

1.捡金习俗蕴含着神圣的祖灵崇拜。我国远古先民普遍认为遗骨是神圣的,并且与灵魂有密切关系。正如拉法格所云:“灵魂可以自由离开躯体,但是必须依附在某物之上;它同尸体联在一起,而当皮肉腐烂和消解时,它就走入骨头里去,主要是头盖骨。”[12]而冲口村捡金埋骨时,在坟墓中部留一个气孔让灵魂出入,这正是村民们相信祖先灵魂存在并且可以自由移动的体现。他们认为:祖先的灵魂依托于遗骨,只有遗骨安好,祖先才得以安息,才能给子孙带来财运、健康、平安等。倘若遗骨被虫蚁啃食、遭水浸泡以及其他方式的损坏,则祖先不安,势必给子孙带来灾难。村民们对遗骨颜色、完整程度、安放方式的重视等捡金礼俗将祖灵崇拜体现得淋漓尽致。 “捡金”这一民俗语汇本身也折射出村民们崇敬祖灵的文化心理。当笔者向村民了解“捡金”一词的来历时,他们认为捡金就是指把先人的遗骨当金银财宝一样保存下来,遗骨在,则祖先灵魂在。他们对“骨”避而不谈,而以 “金”指代之。倘若村民多年不进行捡金而导致祖先遗骨损毁,其子孙们将会遭受不孝的骂名。这种村落内部对“孝”的评价机制,也是祖灵崇拜在现实生活中的强烈反映。正如《墨子·节葬》所云:“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因而,“这种根据生之欲求的宗教抚慰基于情感,而非诉诸理智。其实现途径一方面是仪式,通过丧礼、祭礼及与死者相交通的各种礼俗,通过对祖灵的崇拜使这一信仰表里充实,具体而可捉摸”[13]。

2.捡金丧葬习俗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丧葬仪式是人生礼仪的句号,是生者与死者的告别,也是一种生与死的区隔,更是沟通此岸与彼岸的桥梁。而冲口村的捡金仪式正是这种沟通阴阳两界的桥梁。捡金不仅连接生与死、阳间与阴间、肉身与灵魂,更渗透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当地人在举行捡金仪式时,亲友们不论多忙都会主动前来参与。不论是仪式现场的事物,还是家中宴席的准备,他们都会主动竭诚相助,甚至对亡者仍活着的至亲们,再三抚慰,关怀备至。这种情绪性疏导起到了抚慰个体精神创伤的作用,凝聚了亲情和友情。正是在仪式的互动与交流中,使得家族亲友群体成员能够情感联系起来,从容应对死亡这一沉重话题。捡金习俗已超越了现实的金钱雇佣关系,折射出浓烈的互助精神。在冲口村捡金仪式中,举行仪式的家庭不仅得到亲友们的义务相助,而且与捡骨师之间也是一种邀请与协助的关系。这种关系也体现了捡骨师对生者和逝者的人文关怀。捡骨师们通常将捡金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他们从不讨价还价,并且在整个仪式中除做好分内之事外,还协助完成诸多琐碎之事,虽然仪式家庭会回报一份辛苦钱,但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远非是几十元钱可以回报的。捡骨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沟通阴阳两界,给予生者心灵上的满足、安定以及给予逝者一份“终极关怀”。正如美国殡仪师托马斯·林奇所言:“几千年来,我们作为人类种族,而不是殡葬人员,一直或多或少地做同样的事:一边俯身挖坑一边仰望,试图找出其中的道理。安葬死者经过那么多程序,就是要表明,他们曾经生活过,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别于一块石头、一棵杜鹃花或一只猩猩,他们的生活值得叙说和回忆。”[14]

3.捡金习俗具有较好的生态保护意义。冲口村所在的鹿寨山区属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带,高温多雨,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村内土葬与二次葬所筑大多为土坟,新筑土坟不逾数月就会长满野草,而老坟更是芳草萋萋。该村坟墓所占用的面积较小,墓地一般会选择荒山或树脚下的空地,因此形成了 “只见树木,不见坟茔”的景象。捡金后处理墓坑的植树习俗则能促使原墓坑区域植被迅速恢复,并且这一区域不会因为曾是墓地而被禁用,这就使得土地资源得以循环使用。即便现在少部分家庭在捡金后会建造水泥坟茔,但坟茔一般会建造得很小,不会占用耕地或者妨碍山林树木的生长。可见,“捡金”是生活在鹿寨山区的壮汉等民族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探索出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丧葬习俗。

四、结语及反思

冲口村一带的捡金是广西鹿寨山区壮汉等民族村民继第一次简易土葬后为祖先举行的又一次丧葬仪式。两次葬礼共同构成了鹿寨山区人们人生礼仪中完整意义上的葬礼。捡金是一系列仪式和禁忌的集合,其仪式繁复程度非比寻常,但却被当地人视为无比神圣和重要的习俗而代代相传。正因为捡金习俗对广西鹿寨山区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故该习俗在当地仍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由广西冲口村捡金习俗,笔者联想到当今我国广大农村日益推进的殡葬改革。农村殡葬改革的宗旨是推行火葬,以节约土地、资金,减轻百姓负担,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而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这是对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要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农村殡葬改革具体推进过程中,不用讳言,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某些地方相关部门的行政命令作风,致使民间对“火葬”存在着某种抵触情绪,不少地方出现“先火化,后土葬”等换汤不换药情形,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偷埋土葬”行为。可见,“一刀切”式的农村殡葬改革容易流于形式,并不能杜绝“青山白化”现象。与其如此,不妨在部分农村推行类似广西鹿寨山区的生态土葬方式,骸骨深埋地下,不起坟头,以种植树木代替墓碑。这样既尊重了传统,也从根本意义上保护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廖献红. 鹿寨县概况——地理位置[EB/OL].(2008-01-03)[2013-05-01].http://www.luzhai.gov.cn/html/2008/01/03/37736.html.

[2] 鹿寨政府门户网站.壮族民族风情[EB/OL].(2012-05-04)[2013-05-01].http://www.luzhai.gov.cn/html/2012/05/04/61061.html.

[3] 王航.鹿寨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4] 崔乃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辞典[M].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863.

[5] 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6] 谷家荣.从此岸到彼岸:瑶族传统灵魂观念阅识——广西金秀大瑶山古陈村坳“二次捡骨”葬俗调查[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4):90.

[7] 梁敏.捡骨葬——壮族的主要葬制[J].民族研究,1982(06):63.

[8] 郑超雄,覃芳.壮族历史文化的考古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93.

[9]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考古训练班,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 广西桂林甄皮岩洞穴遗址的试掘[J].考古,1976(3):179.

[10]广西文物工作队.广西武鸣岜马山岩洞葬清理简报[J].文物,1988(12):23.

[1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上:广西[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294.

[12]拉法格.思想起源论[M]. 王子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124.

[13]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着.中国民间丧葬礼仪与传统生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35.

[14]托马斯·林奇.殡葬人手记:一个阴森行业的生活研究[M]. 张宗子,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25.

[责任编辑:曾祥慧]

篇5:潮汕婚嫁习俗调查报告

组员:2011106125 吴玉丽2011106126 肖雯雯

2011106128 谢紫婷2011106139 翁巧贞

饱受鸦片战争、外国入侵之苦的近代中国,不仅在经济、政治上受到了巨创,文化上亦产生巨大的影响。此次,我们就近现代中国的潮汕婚俗的文化资源展开了调查。

潮汕文化中的婚嫁习俗,在时代的变迁中执着地保留了传统婚俗的流程。它在各个不同的时代不断吸收和发展,不仅丰富其文化内涵,亦展现了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变化过程。

从古至今,潮汕人对于婚礼习俗是有一定讲究的,旧时较注重“明媒正聘”。潮汕婚俗大抵效古六礼,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合八字)、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

总体上,六礼可分为三大方面:

其一、托媒提亲 合婚定亲

“提亲”、“合婚”、“定亲”,即“四礼”的“文定”。媒人提亲过后,便是合婚。这个礼俗分为两个环节,先由媒人将女方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祖宗三代写成庚帖送交男方,若男方家里三日内没有发生不吉利的事(俗称“三日顺”),男方便把自己的庚帖交与女方,双方即可占卜合婚(也称合时日)。而后,男女双方会各自再请人合婚,确认对方是否相克,若相克,则婚事告吹。合婚择吉后,就进入了定亲阶段。“定亲”是由男方备礼物送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男女双方还要给亲戚朋友、四邻街坊送饼食、甜面汤等。至此,亲事基本得以确定。

其二、行聘择吉 操办嫁妆

“行聘”又称“送聘”,是比较隆重的礼节。婚书帖式、聘礼等都有严格规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送金银外,还送收音机(电视)、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而现在多数是纳聘金。女方收到男方的聘礼后,具帖复聘,并回以一定的礼物,如鸳鸯蕉(双孖的香蕉,喻夫妻亲密无间)、猪肝猪心(表示肝胆同心)等。女方在复聘时,还要考虑男方堂上的老人,再因具体情况回馈不同的礼物。

“请期”也称“择日”。行聘后,男方便择定结婚吉日,并通知女方。此时,男女方的亲戚朋友都要送贺礼。出嫁时,女方还会携带嫁妆及其他物品。

其三、迎娶新娘 仪式隆重

最后一礼是“迎亲”,这是一个仪式,也是婚礼中最主要最重要的程序。旧俗迎亲有两种:一种是新郎迎亲,另一种是男方请“好命人”代迎,一般是以前者为主。在迎亲时,男女双方要各自举行一些活动,如“食五碗头”、“分钱米”,吃“姐妹桌”。新娘上轿前,家人会向花轿洒清水。虽然现在迎娶工具有所改变,但仍有人保留此习俗。婚娶之日,男方家门要贴上婚联,门楣正中要贴上一条 “麒麟到此”的红纸条。新娘到时,新郎还要“踢轿门”、“扎如意”,而新

娘要“跨火烟”。新郎新娘进入洞房要吃“合房圆”,还要“做四句”。另外,迎娶之日还要设婚庆喜宴,宴请前来庆贺的亲朋好友。

除上述仪礼外,新娘在新婚的第三天要举行“开井”等仪式;满十二天或四个月要行“归宁”礼,即 “返厝”。

以六礼为内容的潮汕婚俗,经历代演变而有精简和变异。虽然当代大多旧俗已被废弃,从简从新,但部分恋旧者,依旧保持旧婚俗。

此外,我们也通过上网查询了一些资料,在汕头都市报里就曾报道过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汕头妇女与其儿子结婚时的不同情景。刘丽婵回忆到,1965年她结婚时,先是男方到她家提亲、下聘。结婚当天,她便带着嫁妆,坐上丈夫骑来的单车,嫁到婆家。中午,丈夫家中会“宴请”亲友,随后便办理结婚证。这样,婚礼就算正式结束了。41年后,即2006年,她为其儿子打点婚礼。对于儿子的婚礼,刘丽婵讲述到,他们在订婚时给女方的聘金是“8800”元,为的是讨个好意头。结婚之际,儿子和媳妇除了要买结婚对戒、拍婚纱照外,还共同“按揭”买房,买车、买空调等等。结婚那天,他们在酒店摆了八桌酒席,娘家人也一起过来,婚礼办得十分排场和气派。

从上述两代人结婚的例子中,更加凸显了婚嫁习俗的变化及社会的发展。从简朴到奢华,从单一到个性,潮汕婚俗在社会发展中产生巨变。然而,在它不断变化的背后,我们隐约可以窥探到不同时代下的背景特征,如文革时期,以毛泽东语录作为聘礼正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征。“新三件”的变化体现出改革开放的经济腾飞。过去,潮俗婚礼几乎涵盖“六礼”的方方面面,而时至今日,虽然有很多参考

西方婚礼的地方,但某些习俗依旧保留下来,例如“迎亲”、“纳吉”。总的来说,希望有个好婚姻、好家庭的愿望还是不变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速度变快,新一代潮汕人普遍追求效率。简单、奢华而不失个性的婚礼更是这一代的追求,与此同时,旧日习俗的存在在其脑海中犹如炊烟,模糊不清。这也在折射出旧时文化的流逝。

篇6: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所以,在这个节日里面也有很多的习俗.借这个调查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 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 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篇7: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0年2月16日

调查地点:山东省诸城市后寿塔村

调查人:林慧

调查问题:春节习俗中的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压岁钱。被调查者:家长、老前辈、有关资料

调查结果:

1、贴对联

春联是从两千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2、吃年夜饭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汇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这是新年的第一次正餐,既可以在自己家吃,也可以在长辈家吃。对于年夜饭的菜式和菜数都是很讲究的,在我们当地,年夜饭至少要炒六个菜,然后再煮上一大盆大锅饭,焖一盆大米,在午夜12点还要吃饺子,第二天就不用再吃太多饭了,都忙着到处去拜年。

3、拜年及收压岁钱

正月初一拜年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日子,因为我们可以受到许多压岁钱。相传,在古时候,有一个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吃小孩的妖怪,有一对夫妇用红纸包了几个铜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妖怪来了以后,这个小孩身上冒出红光,妖怪吓得赶紧跑了,其他人也学者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妖怪果然不敢来了。所以,现在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孩子压岁钱,以祈求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

4、调查体会:

篇8:习俗调查报告

写春联

张祖寅现在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在宜兴市徐舍镇中学教书。他从小热爱书法,最初给村里的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大伙儿反映不错,后来就尝试着在镇上卖春联。一般从9月开始,他每天晚上写春联,放寒假了就去镇子上摆摊卖春联,从1990年至2000年的1 1年间,张老师写了二三十万副对联。最初卖春联的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是其教师工资年收入的近5倍,写春联成了他发家致富的一种方法。张老师说为了能让春联卖得更好,他还动了一番脑筋。他认为,首先要内容好。春节期间他骑着自行车在周围的村子里转,看到好的春联就记在本子上,下一年再用,有的内容则要改动一下,因为农民大多喜爱通俗易懂、有发家致富寓意的春联。其次是形式新。他是镇子上最先用金粉写春联的人。为了更好的装饰效果,他还用墨汁书写后再让他夫人用金粉描边,以突出装饰效果,这样一副春联可以多买五角钱。再者是字体要有变化。一般来说,老百姓喜欢行书、楷书、隶书,也有极少数人会指定要草书或篆书。有些字要做一些创造,比如“福”字,写得胖胖的就比较受欢迎。相比之下,镇上新华书店印刷的春联,就没有他写的卖得好。但是2000年以后,他就不再卖春联了,张老师说“一方面是工作调动到了宜兴城里,另一方面是新春装饰品的大量上市,买手写春联的人也慢慢少了起来”。

写了多年春联的张老师有了很深的春联情结。虽然现在不卖春联了,但是偶尔也会参加“送温暖”或“文化下乡”等写春联活动。他说,在这些活动中以老年人(书法爱好者及少部分书法家)为主,也有一些学习书法的儿童,中青年专业书法家往往只出现在文联、书协组织的写春联活动中。民间书法力量是写春联的主力军。由于春联和书法作品有着较大区别,春联要求字体匀称美观、方便识别,而书法作品更多考虑视觉上的艺术效果,有的书法家的作品风格过于强烈,反而不受群众欢迎。

摄影/胡鸣逸

贴春联

201 1年1月25日,在无锡市图书馆写春联的现场,我们看到老钱正站在刚刚写好的春联旁边,开心地和周围熟悉的人们打着招呼,一脸喜气。我们便和老钱聊了起来。他说:“每年家里都会贴春联,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每到年前都会催促他去买春联。有了春联才有过年的样子,看着喜庆,老父亲又高兴,一举多得,所以每年我都会请人写春联。这次我请人写了两副对联、三个‘福’字,由于父亲、自己、儿子都是分开住的,父亲家、自己家的门口分别贴一副春联,‘福’字就贴在里屋的门上,儿子家不贴春联,贴了他反而不开心,随他们吧!”老钱退休前是做会计工作的。父亲解放后从查桥镇到城里工作,他就出生在无锡。听父亲说,贴春联在乡下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一般是由长子、长孙来贴。时间也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的,立春那天贴,立春在春节后的,就春节贴。贴春联和祭祖是一样,都要赶在立春前。最后我问老钱:“以后老人家不在了,你还年年贴春联吗?”“贴呀!都习惯了,还是贴的好!”老钱笑呵呵地说道。

张祖寅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也说起了宜兴以前贴春联的习俗与无锡有不少区别。宜兴是无锡下属的县级市,地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汇区域,因此也融合了三个省的习俗。宜兴贴春联的风气比无锡要浓得多,每个房门甚至窗户上都会张贴春联,猪牛羊圈、谷仓、灶台也会张贴相应内容的春联。在贴好春联的窗户外用白石灰划一道警戒线,在大门口的地上用石灰画出猪、牛、羊,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类的吉语,再画上一把拉满弓的箭对着门外。这种做法与“年”的传说有关:猪、牛、羊是给“年”进贡的,弓箭则是警告凶猛的“年”不要进屋伤人。如果家里有长辈去世了,三年不贴红春联,第一年写在白纸上,第二年是绿纸或蓝纸,第三年用黄纸,这种习俗也符合“守孝三年”的传统规矩。虽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习俗也越来越简化,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与无锡相比,宜兴贴春联的风气还是十分浓厚的。

通过今年对无锡春联习俗的调查,我们发现市区中贴春联、“福”字、贴生肖图案以及不贴任何东西的家庭比例各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郊区的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杂居的地带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贴(春联、“福”字等新春装饰品);本地人集中的地带,贴春联的家庭就明显多起来,没有贴任何东西的家庭也会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乡村中的大多数家庭张贴了春联,这一点与市区有着很大不同。在春联的选择上,市区和乡村都不约而同地选用机制或印刷春联,手写春联极少,甚至在有的小区中找不到一个贴手写春联的家庭,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对手写春联的态度。

逝去的春联习俗

为了了解春联在年轻一代中的记忆和认识,我利用美术课学期小结的方式对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说出关于春联的相关习俗,其他同学则是语焉不详,或是说家里从不贴春联,或是说家里只贴“福”字,或是说买个现成的春联往门上一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或是说从来没有关注过春联,等等。对春联有一定了解或体验的学生大都有在乡村生活或过年的经历,少数学过书法的学生还动手写过春联。通过学生的叙述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印象中写春联、贴春联是一件十分郑重的事情,裁红纸、想对子,长辈写、晚辈看,熬糨糊、扫卫生,贴春联、祭祖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的不仅仅是春联的相关知识和对书法的认识,更是一个习俗传承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他们心中埋下的这些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发芽开花。这些有过春联记忆的“90后”学生,除了对春联习俗的式微表达了惋惜和眷恋之外,还对远去的邻里之情和年味不在的春节表示担忧。

首先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先乡村的单门独户到都市水泥森林的公寓式住宅,现代城市居室与乡村院落格局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公寓的单扇门,使春联的上下联、横披怎样贴都需要费些思量,于是有些家庭便将春联简化为“福”字或生肖图案。在无锡,很多贴春联的家庭将“福”字夹在上下联的中间,成了新的春联张贴样式。在许多人看来,室内西式的装修风格已经不适合贴春联了。另外,如何粘贴春联也成了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糨糊、双面胶粘上了不好清理,其他的粘不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愿意贴春联的都市人。这说明春联的材料和粘贴材质都存在着革新需要。都市里厚重的防盗门将邻里亲情隔绝得一干二净,也就少了春联的交流与欣赏,人们更关心的是室内,门外则是简单的好。春联习俗的衰落看起来是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居住环境以后带来的,而实质上是传统的闲适生活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代替,依附其上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衰落了。

其次是传统诗词文化衰落的表现。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等蒙童课本都具有朗朗上口的音律之美和诗词特性。春联是楹联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讲究平仄押韵、工整对仗的诗词特性。虽然每年的春晚和部分报纸还在征集春联,但已经是应者寥寥,辉煌不再。春联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和群众基础,曾受到格外地重视。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父辈带着我们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时,还会教我们看哪家的对联内容好,字是谁写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城市化割断了邻里间的联络,人们的文化素养降低了,也就很少有人有兴趣、有能力对别人家的春联品头论足了。

再者是书法“工具性”的丧失。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高度精炼地体现着中国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神。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极少有用毛笔书写的需求了。前些年,一位练习书法的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他的书法只在写春联和挽联的时候还能派上些用场,可是现在连这样的机会也要丧失了。电脑互联网的普及,打印机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进入了无“书写”时代,很多人可能只有在需要签名的时候才拿一下笔,提笔忘字都快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在最有书写需要的群体——中小学生中,一方面他们没有得到书写技巧的训练和指导(无锡中小学仅有极少数书法特色学校开设部分年级的书法教学),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大量作业压得直不起腰来,书写的美感根本无暇顾及。毛笔和宣纸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最起码的实用功能,书法成为极少数人的“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技艺,与社会生活隔绝了。作为和现在的百姓能够产生广泛联系的重要形式,手写春联上的“书法”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此境况真的令人沮丧和担忧。

新的过年方式正在形成

上一篇:形影不离造句下一篇:辞职书怎么写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