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2024-04-09

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篇1: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摘要: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习俗在现代发生了很大的变迁。本文在查阅了长沙及湖南省多种本土新闻报刊报道的前提下,对相关居民进行面对面口述采访的辅助下,考察个人及家庭实践视角下的春节习俗变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

一、在家庭经济视角下,春节习俗具有“层化实践”的倾向,并举例呈现这种“层化实践”的运作逻辑和状况。

二、社会发展对春节实践的影响和重塑,以及个人及其家庭的应对。

三、在社会发展的视角下,人们对于这种春节习俗变迁的看法。本文试图以新颖的口述史材料,在个人实践和记忆视角下解释春节习俗的变迁,并提出作者关于节日研究的反思。

关键词:长沙,春节习俗,变迁,影响,进步

一、调查目的了解长沙春节习俗的变迁情况,并且分析这种变迁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二、调查对象

中老年人,以成长生活在长沙的群体为主要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式

采用面对面采访调查和资料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四、调查时间

2011年4月15日——2011年5月12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长沙春节习俗的变迁情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进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其影响进行分析。

六、调查报告

导论

公元六世纪中叶,梁朝宗懔(公元约498~561年)在《荆楚岁时记》中记录了荆楚之地过年的习俗,学者们盛赞这部典范性的岁时志一改先前月令式的政

教体例和文人式的玩赏究奇,是“一种动态的古代田野记录”。时至今日,起源于年终“腊祭”的春节仍然是中国人头等重要的节庆。然而,《荆楚岁时记》所力图规避的两点毛病却依然存在。介绍春节习俗的文章汗牛充栋,内容虽繁简不一,侧重不同,但其叙述模式不外乎年节传说、溯源、历史记载、各地习俗事象及其解释。研究性的民俗著作或是孜孜不倦地梳理古籍,或是思索节庆习俗背后的深层涵义。但无论是介绍性还是研究性著作,都参照一个固化的春节前设。这种既群象化又无时效性的记述模式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即芸芸众生几乎是毫无二致地进行春节实践的,并且这一“传统”看似如磐石般牢固。

但今天,我们赫然发现,“捍卫春节”的呼声此起彼伏。需要“捍卫”,即意味着这一“传统”有遗失的危险。团年饭搬到酒楼,拜年用短信了事,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旅游、上网,潇洒自在;对此,老人们哀叹年将不年、淡而无味,而一部分民俗学家则宣扬回归“传统”。但春节“传统”是什么样子的?从文献到文献的抄录、对内在涵义的穷索将春节变成了专家学者的“内部知识”。研究者们忽视了的问题是,所谓的春节“传统”在普通的民众当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实践形态?他们的春节实践都是整齐划一的吗?是什么导致人与人之间在春节实践上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人的春节实践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是什么影响了这些变化?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和变化?

正文

这下面写正文。可能还要把正文稍微拖长一点,各个部分。

记得加上特别鸣谢:湖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资料室主任刘志勇老师这样会不会洋气一点我觉得这样可能好些我们要把做的事让他看到比较好

心得

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对于能研究长沙春节习俗的变迁是特别兴奋的。当然,当我们只是随着时间的脚步前进的时候,我们很难感受到一些正规

东西的变化。但是当我们停下脚步开始往回追溯的时候,我们才能终于发觉很多东西已经时过境迁了。长沙春节习俗就是这样。我没有开始研究的时候,我永远也想不到原来已经变化了那么多。一开始真的是一种很复杂的情绪,一方面,我们这样的新新人类确实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来说,我们是不是又从某个程度上加速了一种历史的消逝。现在的我们加上以后许许多多的我们也许都在充当着这种历史的创造者和破坏者的双重角色。我们骄傲着又同时无奈着。也许,我们其实不那么愿意,只是时代和人的本性推动着我们要这样做,并且,一直这样继续下去。

在这些研究当中,我还是很兴奋的能看到那些由古老中国留下来的传统精髓还依旧灿烂着。比如饺子,爆竹,灯会。并且,它们随着中国的开放将更加发扬光大,将让更多国家的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这正验证了一句话:传统的就是世界的。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融合下透露出一种经过时间洗礼和历史锤炼后的精辟和单纯,这种精辟和单纯对里面和外面的人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它将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有更强的生命力。

其实,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改变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没有人能成为一种孤岛,传统也是,停滞不前只能成为第二个濒临崩溃的清王朝。而在这种变迁之中,我们已经保留下了最珍贵最核心的部分。那么,我们为何不让时代发展,让习俗升华到一个适合时代和生活的方式呢?

我很欣慰的是,在这样的变迁中,我们依旧没有破坏传统本身拥有的最美好的部分。并且,随着人们开始提高在世界文化融合中对传统文化的捍卫,我坚信,我们的传统习俗正在经历一次良性的变迁。

篇2: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先锋小学六年级一班 颜凤麟

问题提出: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是几千年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许多风俗相传至今。我自小就听到父母乃至祖父母辈说起他们小时候过年如何比现在热闹有趣,我就想知道春节的由来与变迁是怎样的?人们眼中的春节是如何变迁的?与现在有哪些相通与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 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

寒假期间,我通过四种方法来作调查。①上网查询春节的由来与习俗,古代文人关于春节的诗词描绘。②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讲述他们眼中春节的变迁,感受城市与农村春节习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③爸爸、妈妈以及他们的朋友小时候过春节的心情与现在有哪些变化,他们希望中的春节又是怎样的。④跟随父母去家在农村的亲戚家探访,感受农村春节期间的文化娱乐。

调查情况:

①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

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描写春节热闹景象的诗词中,北宋王安石的《元日》最具代表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②祖父母辈眼中的春节变化最大。他们年少时中国经济困难,过年最盼望的就是吃顿饱饭,能吃上掺了肉的白菜馅饺子就是最幸福的事了。那时城市与农村差别不是太大,物资都极贫乏,两家分一棵白菜并不是稀奇的事,新衣服也不能年年有,因为布凭票供应,一家人的布票也许做不了一身衣服。城市过年只有三天年假,农村也仅是热闹到初五就要在生产队出工了。现在他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他们眼中年没有以前热闹了,以前过年不要说亲戚,就是同事朋友也是合伙今天来我家吃饭喝酒,明天又去他家,来来往往很亲热,现在春节亲戚朋友的来往多是坐坐就走了,不经常在家待客。幸好再不缺吃穿,祖父母辈忆苦思甜,对生活最满意。

③爸爸、妈妈和他们的朋友一致认为现在过年没意思了,因为再没有小时候盼年的心情,那时候盼年觉着年来得好慢啊,盼年主要是盼好吃的和新衣服,还有就是烟花爆竹,这些过年都会有。现在美食与新衣都不再让他们兴奋,可喜的是过年有一年中最长的公假。大家都希望过年吃吃喝喝的习俗要改一下,假期里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些。④妈妈的老家在农村,每年我都会跟着爸妈回去探访亲友。穿村

篇3: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一、春节习俗

春节与原始社会的农业祭祀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远古时期, 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靠天吃饭”, 因而到了冬去春来之时, 人们杀猪宰羊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 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在农村,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 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 其中又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这期间, 几乎每一天都有特定的习俗内容与庆祝方式, 如, “腊月二十三, 糖瓜粘”, “腊月二十四, 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 推磨做豆腐”,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 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 打糕蒸馍贴花花”, “腊月二十九, 上坟请祖上大供”, “三十晚上守一宿”, “初一崽、初二郞、初三初四拜街坊”, “正月十五闹元宵”等等。经过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 中国民族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春节习俗。这些习俗不仅为人们乐于接受, 而且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习俗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祭灶。祭灶是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一项春节习俗, 是春节的序曲。在旧时农村, 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灶王爷是一家的保护神, 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时, 要把“灶王爷”旧像揭下, 用稻草为“灶王爷”扎一个草马, 并用一块黏稠的糖瓜粘在他嘴上, 贿赂他, 让他“上天奏善事, 下地降吉祥”, 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的“灶王爷”画像, 将“灶王爷”请回贴上。祭灶后, 标志着过年的开始, 各家各户开始卫生大扫除, 洗澡、理发, 置办年货等。

(二) 年夜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是春节的高潮, 年夜饭不仅是一顿全家团圆的晚餐, 而且还是对祖先的献祭。在全家人吃年夜饭之前, 首先要对祖先进行献祭, 然后全家人共进晚餐。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 年夜饭特别讲究, 要有饺子、长面、元宵等。部分地方, 除夕夜全家包饺子, 在零时吃饺子, 意味着新旧交替, 子时来临。除夕之夜, 无论相隔有多远, 无论工作有多忙, 人们都要回到家里, 吃上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赶回家时, 家人们也会为他留下一个位子, 摆上一副碗筷, 表示与他团聚。年夜饭充分展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之间的互敬互爱, 尊老爱幼, 团圆和谐优良传统。

(三)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 晋朝人周处《风土记》记载, “终夜不眠, 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除夕晚上, 全家老小围坐炉边, 欢聚酣饮, 欢谈达旦, 共享天伦之乐。守岁之际, 长辈给孩子们压岁钱, 以压住邪祟。民间认为守岁具有为父母祈寿的效用, 这是孝道的表现。守岁到午夜十二时后, 大家放爆竹, 迎接新年。

(四) 拜年。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一项活动, 是人们辞旧迎新, 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体现着礼敬尊长、和睦宗亲、友善邻里的优良品德。拜年是小辈给长辈叩头施礼, 表达问候;同辈亲友之间相互道贺。大年初一是村落内宗亲、村民之间的拜年, 各家对给人拜年和被人拜年都很看重, 等自家孩子拜年回来后还要检查拜年的“成绩”。大年初二开始, 去亲戚家拜年和招待来自己家里拜年的亲戚。先是携妻带子去丈人家拜年, 之后去姑家、姨家、舅家等拜年, 拜完了近亲再拜远亲, 一直延续到大年初十。

二、春节习俗的变迁

我国春节习俗, 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为人们所传承。然而, 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 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春节习俗也正经历着变迁, 并引起人们在仪式、行动与心理上的诸多变化。

(一) 一些春节习俗已渐渐消失。随着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 生活方式的改变, 生活节奏的加快, 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已经慢慢消失了。

1.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每年腊月二十三, 家家户户都要烧一桌好菜, 对着厨房灶台的“灶王爷”烧香拜祭, 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 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祭拜完后又要送走“灶王爷”。但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后, 绝大部分农村家庭告别了柴火做饭, 没有了传统柴火做饭的灶台, 也就缺乏祭祀的礼仪, “祭灶”仪式渐渐远离农民的春节礼俗。

2.腊月二十五磨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 磨豆腐。”据说是灶王爷上天汇报后, 玉帝会下界查访, 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 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 瞒过玉皇的惩罚。如今村民家的石磨都找不着了, 也就不用推磨做豆腐了。

3.初一不扫地。正月初一是聚财的日子, 同时也是扫帚的生日, 这一天不能动扫帚, 否则会被扫走运气、扫走财运。如果非要扫地不可, 也必须从外头往家里扫, 而且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如今, 这些春节禁忌习俗早已不存在了, 正月初一该扫地就扫地, 洗衣做饭与平常无异。

4.正月初三不出门。正月初三称为“赤狗日”, 据说, “赤狗”是“火焰之神”, 出外如果遇到它, 难免会有凶事, 这一天不宜出门拜年, 而应该在家中祭拜天地神明和祖先。现在没有人会在意这个说法, 照样出行。

(二) 一些春节习俗发生新的变化。

1.一些传统春节仪式不断简化。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 城乡流动人口的加快, 交通工具的发达, 一些传统的春节习俗已在悄然发生变化, 传统春节仪式不断简化。如, 除夕的年夜饭, 有部分农村家庭已经开始在酒店吃年夜饭了, 传统年夜饭的隆重与神秘少了许多, 年夜饭前对祖先的献祭也就省略了。又如, 部分农村家庭在超市里购买速冻水饺代替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虽然方便了, 但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的乐趣和亲情与友情的交流与沟通已不见了。

2.一些传统春节习俗仍然存在, 但仪式已发生了变化。如, 守岁, 除夕夜,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年轻人守岁,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然而, 现在守岁仪式还在, 但能够坚持守岁至天明的人并不多。而且, 几乎无人静下心来守岁, 要么看春晚, 要么玩电脑, 要么玩微信和朋友聊天, 传统守岁中的“对逝去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 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的功能已经消失。又如拜年, 随着城镇化及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 亲朋好友之间见面拜年越来越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电话拜年, 短信拜年和微信拜年。

3.出现了一些新的春节习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大批农民外出务工经商, 只有过年才回家, 需要将一年来积累的事情在春节期间完成, 因而导致春节习俗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春节期间是村民相亲、结婚喝喜酒的最佳时机, 相亲结婚变成了新的年味体验。在农村, 由于亲朋好友长年外出务工, 很难聚集起来, 如果在平常的日子办酒席, 请不到人。只有到了春节, 大家都从外面陆续回到家, 办喜事人才最为齐全, 而且对于那些到了结婚年龄还没对象的人, 春节期间是他们最好的相亲时机。二是赌博成了部分农村新的“年俗”。依靠耕种土地为生的农民基本上不太会参加赌博。春节期间, 散布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的村民回乡聚集在一块, 手里头又有点钱, 而农村娱乐活动设施又没有其他可玩的去处, 自然就会滋生赌博。同时, 这部分人的赌博更大程度上是一种炫富心理表现。

三、春节习俗变迁对农民生产方式的影响

(一) 春节习俗变迁是社会的必然规律。根植于传统农耕文明的祈福、辟邪、祭祖等春节习俗, 源于对大自然的感恩。然而,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 伴随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人们对自然的依赖逐渐减弱, 同时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工业化和信息化对农民的生活方式影响日渐显著, 农村家庭朝核心家庭和小型化方向发展, 再加上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春节习俗变化是农村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 春节习俗变迁与农民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和现代化, 与之相适应的春节习俗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也是一种必然, “年味”变淡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 经济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 物质条件得到改善, 所以“杀年猪、穿新衣、戴新帽”等传统春节习俗不再是过年时才能有的享受, 因而农民对过年的期盼不是很热切, 甚至许多农民说, 我们每天都在过年。另一方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居住条件得以改善,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民的生活方式日益向城市靠拢, 使得邻里之间和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利益化倾向明显, 人们之间的关系日益淡化和陌生化。此外, 伴随生活压力的增大, 生活节奏的加快, 那种“慢节奏”的走亲戚拜年方式没有市场了。

(三) 要重视农村春节文化习俗的传承。春节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资源, 是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审美情趣于一身, 我们不能将其随意舍弃, 而应该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继承和发扬。我们不仅要把一些好的春节习俗, 如贴春联、扫尘、拜年等很好地传承下去, 更要把春节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传承下去, 春节习俗中体现更多的是和谐精神, 包含人与祖先的和谐、与家庭成员的和谐、与社会成员的和谐、与自然界的和谐。

(四) 消除春节习俗中对农民生产方式的消极影响。变迁的农村春节习俗中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影响农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应通过正面引导, 宣传教育等手段来规范农民的行为, 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 囿于传统的习惯, 许多农民在年前还会囤积大量的年货导致食物过期变质, 过年红包成百上千, 甚至过万, 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春节农民的大操大办之风盛行, 浪费严重等等。

摘要: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习俗。然而, 随着农耕文明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发展, 春节习俗悄然发生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 我们应正确认识春节习俗的变迁, 并对春节习俗加以传承, 克服其不良影响。

关键词:春节习俗,环境变迁,农民群体,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高瑜爽.拜年方式的变迁及其引发的思考——以山东淄博为例[J].城市地理, 2014, 18

[2]王淼.论苏北传统春节习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10

篇4: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摘 要: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传承载体。通过了解唐山,沧州,保定居民对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变迁的看法以及他们文化行为的变化,分析出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发展趋势及前景。

关键词: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变迁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03302

1 研究背景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传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习俗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吃”上。同时,国家对法定节假日的设立,为人们营造传统节日氛围,使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发展更有利。另一方面,当今全球化发展日益明显,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度降低,传统的文化节日变成了单纯假日,其文化意蕴在人们心中日趋淡漠。

2 传统文化节日习俗变迁情况调查結果

我们选取“唐山,保定,沧州三个城市”为调查对象在实地调查同时用问卷星网络问卷进行辐射,共发放1021份问卷,回收1000份,回收率达98%。

2.1 节日度过方式分析

由图1看出,72.5%的被调查者选择根据不同的节日选择不同的过节方式,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选择走亲访友增进感情,多数被调查者仍保留了传统的过节方式,但是8.5%的被调查者也选择不过节。

2.2 节日习俗方式改变的看法分析

由图2看出,随新兴事物的出现,大众过节方式发生了改变,26%的被调查者认为改变非常有意义表示赞同;26.5%的表示这些改变有意义,便捷生活,其中33%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意义,14.5%表示认为这种改变无所谓。

2.3 节日习俗变化的看法分析

由图3看出,66%的被调查认为洋节日的冲击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渐渐被人们所忽视,52.5%表示自己想坚持传统文化节日习俗,但是缺乏氛围,29%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的庆祝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24.5%的被调查者认为传统节日习俗太过繁琐,受到束缚。

2.4 节日习俗变化的态度分析

由图4看出,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变迁65.5%认为随时代发展风俗被人们淡忘,61%认为我们因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习俗发生改变。45%的被调查者认为节日习俗的改变更好的贴近生活,39.5%表示传统节日习俗的改变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2.5 节日习俗变化的建议分析

由图5看出,78%被调查者提出在宣传上弘扬民族文化,74%认为应从现在创造有趣的活动,54%的表示对于外来文化应秉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425%的被调查者表示应开放更多的节假日。

2.6 节日习俗变化态度的分析

由图6看出,未来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传承415%表示有危机感,39%选择了比较乐观,14.5%的被调查者表示很乐观,其中有5%的被调查者表示节日习俗在未来的传承令人堪忧。

2.7 不同职业被调查者对不同节日习俗的方式

由图7可以看出,不同职业的人群对于节日的度过方式也不尽相同,大部分的人们会依定不同的节日而过节,通过职业不同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人群对于度过节日的不同喜好。

2.8 访谈分析

我们对唐山、保定和沧州政府部门负责人、文体局方面负责人和一些民俗博物馆,唐山市丰润区民俗专家周学军,香涛华学社负责人等进行了访谈,我们针对三个城市的数据进行归纳,对下列三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对于现在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变化,对于当地居民的影响有哪些?

伴随节日习俗的变化,居民的节日习俗也发生变化,人们之前繁琐的礼节变得简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拜访方式更加有亲和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交流更多的依赖电子信息产品,加大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传统文化文献方面的参观宣传较弱。

(2)对于现代传统文化节日习俗构建,相关部门有没有相关政策?

有。在传统文化节日方面的政策,部门与国家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断改革创新,将我们的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下去。

(3)对于未来的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变化,有何创新性建议?

相关部门会深入贯彻国家政策,在节日习俗方面秉承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节日的习俗应更多被大众人们知晓,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

3 意见及建议

通过我们的调查,对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抵住外来文化的冲击。在信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文化节日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西方节日渗入中国,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节日进行保护。

(2)政府等部门加大传统节日的宣传和保护力度。弘扬民族文化,大力宣传传统节日,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节日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以后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要加大对传统节日的资金投入和支持,以促进传统节日更好的发展。

(3)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组织相关活动,为传统文化节日进行创新。例如端午节吃粽子,春节吃饺子等,政府应针对不同节日开展相关趣味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树立人们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意识。

篇5: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而且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地方风俗虽然大致相同,但也会有细微的差别。在此我以我的家乡安徽凤阳婚嫁习俗的变迁为题采访了我的老姨和姨夫,他们于1997年结婚,是以传统方式结的婚,对过去婚嫁习俗有很好的了解,在他们生活的这么多年里,又数次帮别人做媒,对当下的婚嫁习俗以及变迁也有很好的了解。通过采访可以了解到我的家乡凤阳婚嫁习俗的变迁。

首先,我先详细叙述在我老姨和姨夫结婚时的婚嫁习俗。

相亲那时婚嫁基本还是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要门当户对,程序繁琐。凤阳县内各地婚嫁风俗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男女双方先央请媒人各二,称“四大红媒”。由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见面,称为相亲

看门头如若相亲时男女双方看对方都很满意,媒人便和男方家商量一个好的日子,由媒人带着女方以及女方的“七大姑八大婆”到男方家吃一顿饭,商量订婚的日子,俗称看门头。饭后,男方要带着女方上街,给女方买两套新衣服,男方家也可给女方几百元见面礼,以图喜庆。然后由媒人定一个好日子定亲,即订婚。

定亲 通过媒人交换“庚帖”,即“生辰八字”,也叫“合口八”。媒人将书写的男方生辰八字送与女方以合属相,男方红帖面书“敬请金诺”四字,如无相克,女方即回“恭允玉音”绿帖,表示正式婚约已成。庚贴由男家保存,至此,男女两家的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这就是俗称的“结发夫妻”。当时订婚,男方需要准备四样吃的礼物,有几十斤猪肉,两箱酒,两条鱼,六包糕点赠送女方,还有缝纫机,脚踏车,手表,录音机,照相机作为订婚礼,俗称“三转一响一嘎叽”。正式婚姻关系确立后,人情之事,相互往来,家长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婿、媳,都赠送见面礼,皆以钱为主。订婚后,每逢节日,男方都要带几件礼物,如研究鸡鸭鱼肉等到女方家,同时男方也要把女方接待自己家过节,过节时男方要给女方买几套新衣服,也要给女方红包。

择日 选择结婚日期,也称“看日子”、“看喜期”。到结婚的年龄,男方初步择好迎娶的日期,因禁忌较多,托媒人征求女家意见,经协商后,大约在初步定的日期前一个月,请媒人定下结婚日子。日期一般都选择二、四、六“双头日子”,不用“八”,意在“结结巴巴”不吉利;三十也不用,说是一个月的“尽头日子”。

下聘 又称“过礼”、“下礼”,有大礼和小礼之分。首先下的是小礼,又称同心礼。结婚前一个月,男方准备四折礼,肉,鱼,糕点,酒到女方家,通知结婚日期,叫做同心礼。结婚前三天前,男家要备大礼送给女家,大礼多为衣料、衣服、聘金等,衣服数目取双忌单。大礼一般是是猪半个,要含猪头和猪尾巴、白酒24瓶、糕点24包、香烟两条、鲤鱼2条、鸡2只、大馒头24个、衣物若干等。女方置嫁妆,婚期送往男家,称为“陪送”、“陪嫁”。陪嫁品有箱柜、桌椅、衣料、桶、盆、灯、化妆品、日用品等。

迎娶 旧时迎娶多用花轿,男为“带亲”,女称“出嫁”,伴有民族乐队和仪仗。贫苦人家的闺女骑毛驴或坐二人抬小轿,或自己走到男家。当时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结婚当日由媒人带着迎亲车队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新郎在家等候,车队基本都是面包车,新娘所乘车为轿车,由兄弟或叔伯背上车前往男家,上车前,车门下放两条步步糕,新娘踩着糕上车。车队出发后新娘不能回头看,否则有穷娘家的说法。新娘母亲也要端一碰水泼出门外,意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同时车队也将女方陪嫁的被子,桌椅,沙发等随车拉走。车队临近男家门时,绕过一段,俗说“新人不走旧路”。车队到门前放下,放鞭炮。开车门门后,车门下再放两条糕,新娘踩着,由新郎背或抱入家中。男家选“全命人”(公婆、丈夫、儿女俱全的人)搀亲、布置新房,将红枣、花生(染红色)、栗子、钱等撒在新人床上,以求早生、多子、富贵,俗称“撒床”。送亲者宴席后到新房中看望。房中备有茶点。新郎、公婆迎接,送亲者托以关照、原谅之辞,名为“瞧房”。送亲者离去之后,邻里亲友进入洞房,祝贺取闹,称为“闹房”。闹房不分辈份老小,俗称“三天不分大小”。次日,新娘绞去脸上汗毛,以示与未婚女子的区别,称为“开脸”。上坟祭祖,到宗堂前叩拜,称为认亲。

从相亲到结婚,媒人在此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好处也是很多,单单是在男方家就要吃上八顿饭,俗称媒八嘴。分别是1.介绍 2.看门头 3.订婚礼 4.定日期 5.下小礼 6.结婚前三天,男方请四大红媒到男方家吃饭,准备第二天下大礼 7.下大礼当日晚上回男方家吃饭 8.结婚当日。

回门 婚后第三日,新娘回娘家省亲,称为“回门”。与丈夫同往,称为“双回门”,娘家以酒宴招待,同时女方家要找和新郎同辈的人同桌吃饭,因为当日新郎新娘要坐在上位,长辈不能坐在下位,所以只能找同辈人陪同吃饭,回门是新娘要提两包糕点,此糕点在回门期间不能食用,要来回提一个月才能食用。饭后新郎新娘要在日落之前赶回男方家,不能在娘家过夜。回家时女方家要烙两个油饼,一个咸的,一个甜的给新郎新娘大会给婆婆吃,意思是少说新娘娘家的话。婚后第六日,娘家要派送亲的中男的去男方家接新娘回娘家吃午饭,当晚再送回男方家吃晚饭,不得在娘家过夜,两包糕点还是要提去再提回来。婚后十二天,女方父亲到男方家接女儿回家住两天,再送回。两包糕点还是要提去再提回来。一个月后,娘家来人接回,住满一个整月,期间新娘给男方家媒人做一双鞋,称为“住对月”,俗语有“三天回门六天接,一个月回去住对月”。至此,就算结婚正式完毕。

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普遍好转,普通百姓逐步走向富裕,时至今日婚娶的习俗大部分保留了原先的婚嫁风俗,但是也有相当多的部分随之而改变,婚嫁的规格有所提高。下面我将叙述当今家乡的婚嫁变化。

当今基本没有媒人介绍,大多都是自由恋爱,男女双方恋爱后一般都是互见双方家长后就是直接订婚。订婚当日就是男女双方家长及亲戚,比如说男女双方的叔叔舅舅,姑姑姨姨等大家一起吃一顿饭。虽然现在自由恋爱,没有媒人,但订婚当日男女双方还要象征性的找四个媒人,即四大红媒到场,以示有保留传统之意。订婚当日男方给女方买一枚订婚戒指,两套新衣服,男方在给女方一万零一块钱,寓意万里挑一。订婚没有以前那么繁琐了。订婚之后就是选择一个吉日结婚,在初步选的结婚日期的前一个月,男方邀请四个象征性的媒人吃一顿饭,以定下结婚日期。之后就是下小礼,基本和以前没有什么变化,礼物包括半个猪,两条鱼,两箱酒,六包糕点等,基本和以前一样,甚至比以前有所简化。在结婚前三天,男方要给女方家下大礼,男方要给女方家八万八或者六万六,男方要给

女方买金银首饰,新衣服,还要给女方父母买立娘衣等,另外还包括猪,鱼,糕点等,以示保留风俗之意,现在大多数人也不太在意这些猪鱼等彩礼,下礼时只保留少数,意思一下便可。结婚时和以前差别较大,主要是因为现在经济条件都较好,婚礼排场比以前好豪华很多。现在结婚时都是新郎亲自带着车队到女方家接新娘,车队一般都是奔驰宝马等豪华轿车,更有保时捷,法拉利等豪车婚车队,现在婚嫁酒席基本都是在大饭店定的,酒席排场比以前豪华很多。新郎到女方家接新娘时要带半袋米,新娘要坐在米上,新郎跪在搓板上给新娘洗脚,穿袜子,穿鞋,以示婚后要听女方的话。女方穿上鞋后脚不能着地,由新娘兄弟背上车后,车队出发去新郎家。

现在婚后三天回门,不必像以前回门那么多规矩。当今的婚礼除了上述不同外,其他基本与以前相差不多,但都有所简化,不像以前如此繁琐,规矩繁多。再有就是现在结婚成本比以前高很多。比如女方要看男方有没有房子啊,车啊,现在家乡还有一句俗话叫做“一动不动”,一动代表动的,即车,不动代表不能动的,即房子。

篇6: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安徽师范大学13级应用化学(2)班

摘要: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 21 世纪的今天,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关键词:

关键词1:过年前的家家户户的准备;

关键词2:除夕夜;

关键词3:春节的习俗与活动; 正文

一、前言

在中国,不一定每个节日都要过,但有一个节日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会团聚在一起过;在中国,不一定每一个节日到来的时候都会有家人团圆,高兴快乐地吃一顿团圆饭,但就是这个节日到来时,必定是家人欢聚在一起,快快乐乐地吃上一顿一年里最好并且是最美的团圆饭,这就是春节,在我的印象里关于春节的记忆好像都是吃的,玩的,还有穿的......儿时的春节充满的都是快乐的,高兴地,让人难以忘记。春节不仅仅只是可以全价为在一起吃一顿美美的团圆饭,更重要的它也是一个季节性的象征,旧的时光的结束,新的美好的曙光来临,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有很多,这也使得民间基于此衍生出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这些活动在岁月中逐渐消淡了本身的含义,演变成为了春节的民俗习惯,从辟邪之技幻化成对新一年的庆贺和美好希冀。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大范围的农村步入城市化的进程当中。春节的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无声地变迁,一部分无法适应新时期而悄然消逝,一部分在找到了新的方向后焕发生机。处在中国不同地方的民俗习惯在早有其特色的同时面对相同的挑战,本文综合不同地区的春节民俗习惯进行分析对比研究,找寻在 21 世纪的今天,春节民俗习惯新模样。

二、调查时间:2015年3月20号-2015年4月1号

三、调查地点:芜湖市镜湖区以及周边地区

四、调查人:王如海、谢东、王涛、吴成新、吴亮、杨军、武柯旭、王建

五、调查方式:主要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镜湖区及其周边地区的青年、中年、老年等各个阶段的人群进行询问调查,并且再通过上网搜索资料、走访调查来调研当今社会与过去的春节习俗的差异。并且通过对比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发展前与发展后经济水平的对比,深入挖掘经济发展对春节风俗与春节传统活动带来的影响。

六、调查目的:

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镜湖区不同人群传统春节习俗的变化。2.通过深入各家走访调查,调研不同时期的春节习俗表现以及春节习俗的变化。

3.通过对镜湖区不同人群传统春节习俗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与总结,从中归纳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春节传统习俗变迁的影响。4.通过自身的生活体会,感悟时势变迁对传统春节的习俗的影响,分析研究春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5.通过访问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历史发展,明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春节活动改变所起的作用。

七、对春节的介绍: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 春节已有4000 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春节源远流长,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从古至今都 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 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大多得以继承与发展,但原本的面貌都发生不小的变化。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 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色的春节文化。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日重新受 到了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文化的崭新发展,伴随着许多春节。

八、芜湖市的春节习俗:

在过年前的那几天,差不多到了腊月20几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了起来,开始了过年前的精心准备了,瓜子、葡萄干、花生米、糖果这些春节必备的干货快开始准备起来,烟酒这些过年必须要有的东西也开始到街上购买起来了,家家户户也开始了杀鸡、杀鸭、卖猪肉等一系列肉类的准备,这些牲畜养了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为了在过年的时刻派上用场;除夕夜,家家户户放鞭炮,全家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个团圆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年夜饭,彼此在一起交心地谈着一年的得与失,以及来年的目标与愿望。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沟暗渠。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送灶神:

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会在这天的晚上吃上芜湖人称呼着的“送灶饼”,这有点跟我们家乡的习俗相似,对于吃“送灶饼”,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这天的时候,灶王神会上天庭去向玉帝报告这一年凡间的具体情况,有好事当然也有坏事,而人们希望让灶王神多吃点“送灶饼”,让灶王神吃的合不拢嘴,好让他在玉帝那里说些好话以祈求明年有个好的收成与年份,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人们都把这个习俗传承下来了,不仅仅芜湖这边是这样子的,我们家里同样也是这样子的。

3、炸圆子:

圆子意味着年年岁岁全家团团圆圆。安庆民间凡是为红白喜事举办的宴席,圆子必会登场。做圆子的主要原料有糯米、山芋粉、香油及葱、酱油、鱼或肉等佐料。圆子炸得又大、又松柔,香味可口。在一些乡村,村民们还会把炸好的圆子送给他人,相互尝尝不同的味道。

4、贴春联:

春联蕴含日子永远红红火火之意,除此之外,它还渲染节日的喜气。腊月三十那天,太阳下山之前,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一些乡村人家不仅在门上贴,还会在仓房、猪圈、牛栏、厕所和窗子上贴。

5、接祖: 除夕夜的早上,家家户户也都会早早地起来,吃过了早饭之后,便开始了到各自亲人祖先的坟地上面进行祭祖,通常都是在祖先的坟地上烧些纸钱,放个炮竹,然后会、回家准备除夕夜的年饭了,在临近傍晚的时候,年夜饭要开始的时候便要先进行接祖,把桌子位置调换一下,摆上好饭菜酒席,进行接祖,先让祖先们吃上一顿好的,听个芜湖这边老人们说,接祖是需要十分慎重的,如果除夕夜没有进行接祖或者没有让祖先吃个尽兴的话,那么来年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芜湖这边的人对接祖这件事看得很重,有的家里接祖时间持续十多分钟,有的家庭甚至会持续半个多小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也开始在餐桌上摆上祖先们先前没有见过也没有吃过的新东西,为了就是我们在一起欢天喜地过年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祖先们不要忘本,让我们的祖先也可以过个开心的年。

5、开大门:

除夕之夜“守岁”至零点之后,选择一个吉时,由家主开门放鞭炮,是为“开大门”。安庆人对大年初一的开大门很讲究。开大门的寓意是:开门纳财财盈门,抬头见喜喜满面。

6、出行:

正月第一次出门,叫“出行”。大多数人是出门拜望年长者,如外公外婆、舅舅、岳父岳母等。芜湖人“出行”一般选择在上午。

九、现代人春节怎么过:

1、在我们所调查的人群中,超过被访者选择在家休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调查数据表明,在本次调查中有75%的被采访者选择在家休息,而计划春节期间走亲戚的只有 20%(主要原因是有的亲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确实有必要见个面,叙叙旧)选择旅游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被采访者的 5%。

2、九成被访者选择在家自己做饭。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甚至增添了各种优惠、特色服务和娱乐活动来吸引顾客。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 85%的 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 15%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在交谈中了解到,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一位受访者这样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一年当中有大半的日子都在外面吃。过年了,就有几天时间呆在家里,还是自己一家人在一起做饭吃有意思,热闹、有气氛。到饭店吃是省事,但过年不就图个热闹吗?”

3、三成多被访者选择短信拜年。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 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本次调查发现,人们在拜年方式选择中,短信拜年所占比例最高,达到 35%。31%的被访者选择打电话拜年,23%的被访者选择登门拜年,还有 6%的被访者选择发电子邮件拜年,另外,5%的被访者选择了其他方式。现代通讯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力在过春节中也可见一斑,越来越简洁的拜年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4、近一半被访者过春节不会祭祀。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灶。调查表明,32%的被访者表示过春节会祭祀,22%的被访者说无所谓,而 46%的被访者却表示过春节不会祭祀。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还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淡去。

十、春节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

在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中,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包括青年、中年、老年他们一直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春节的年味也变得越来越淡了,许多的春节传统习俗活动也慢慢给淡化了,人们开始不再热衷于春节以及春节这些传统习俗活动了,甚至有不少的习俗活动已经被人们淡化与摒弃,春节再也没有昔日的那番隆重了,这些被调查者大多认为春节年味变淡的原因缘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与社会发展太快而引起人们人际关系的冷淡,我们调查小组根据这些问卷调查以及上网搜索相关方面的资料,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人们不仅鼓了腰包,同时也解放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更提高了人们的口味。人们也是社会中的主体。思想解放的人们也逐渐打破一些旧俗,为春节活动的多元化创造了条件。

2、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人们生活开始变的好起来了,人们也逐渐开始富裕起来了,与此同时,一系列高新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方便是显而易见的,电脑、手机、电视、平板.......这些在以前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平常百姓家里,并且变得十分平凡了,这些先进设备尤其手机、电脑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方便,真的体现出“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让我们可以轻松地了解每天发生的大事件,通过手机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虽然朋友远在天边,但仍然可以通过手机交流自如;但也正是因为手机,让人们开始沉迷于手机了,到处可见人人来这手机自玩自乐,朋友彼此坐在一起,但都是拿着玩各自的手机,似乎手机开始取代了正常的人们面对面的交流了,朋友见面开口的就是这里网速好不好,这里有没有无线网,这些原因也慢慢地使得人们对春节的认识开始淡化,有的人开始认为春节过不过也无所谓了,也就是那回事了,慢慢地春节将会被淡化,春节一些传统习俗活动也将被人们摒弃。

3、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富裕起来,但同时给人们带来的社会竞争压力也是巨大的,过年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因忙于工作或工作的压力而选择不回家过年,除夕夜的时候也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一顿饭,然后又开始继续工作,为了工作,为了保住饭碗多挣一些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回家过年,希望可以多挣一些钱好让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社会发展的同时,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也是逐步加大的,未来这种工作的压力会变得更大,这种压力慢慢地让人们开始逐步将重心转移在工作上,越来越淡化对春季这样传统节日的关注与重视,这也是春节味道慢慢地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2、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一些人对吃喝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意,所以人们对于制作年饭的方式、途径有所改变。同时,人们生活中的享受资料所占比例增加。对于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春晚的高要求也是人们对高文化生活追求的反应。旅游爬山等活动中所含的精神上的享受也逐渐为人们所追捧。使外出旅游爬山等活动的风气渐盛 经济上的发展,政治上的稳定,文化上的繁荣,都对春节活动的多元化提供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那过年丰富多彩的活动又从何谈起?过年方式多元化其实也就是国家稳定发展的表现,也只有国家的稳定发展才有现在以及将来丰富多彩的过年方式。受现代生活冲击,如今春节习俗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是春节习俗在坚守中显示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十一、总结: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领导下我国经济迅速 发展,各国各民族文化有着更多的交流,春节习俗也在其他文化的影响下发生变 化,期中一些不科学的习俗正在消失,人们的生活更加的健康。但是也要看到春节中一些习俗的消失、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多老人发 现现在过年时年味越来越淡了。这些都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有关,加上现代各种 通信手段的不断发展,人们拜年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更多的选择快捷、方便的拜年方式,这样自然少了人与人直接沟通的亲切,让人自然感觉少了“年 味”。过年回家、团圆、喜庆热闹等依然是这个春节所坚守的文化价值,也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都认可的文化观念。希望在兼顾留住春节文化价值的基础上,科学的发展。

篇7: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通过上文《长沙网络营销解析企业品牌数字营销背景》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企业品牌走上数字营销之路的必然性有了极大的认可。下面,长沙网络营销奇谋天下在这里针对这种数字营销带来的变迁特点做一简单说明。

第一,信息传播模式的变化

从单向的1.0,即一对多的传播到互动的2.0,即多对多传播,再到有更多的圈层和融合关系的交叉扩散和聚合的3.0的传播,进入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以及没有中心的点对点的传播时代。

第二,信息形式和载体的变化

信息从文本信息、图片的信息变成图文+视频的信息。

第三,信息依赖主体的变化

过去消费者在网上寻找信息,更多依赖网站上提供的文本图像的信息,但是现在消费者却更多依赖人,什么网站不再是核心,而是什么人说的很重要,如果是关系圈中的人说的,或者是自己崇拜的人说的,对于消费者就是一言九鼎,消费者更关心自己所熟悉的人的消费体验和所发表的意见。

长沙网络营销奇谋天下认为,在这样的一个“社交化”的时代,无论是作为传播渠道的媒体还是作为广告主的企业,都需要应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影响。媒体不具备社交化的属性,消费者的黏性就很难建立,因此现在无论是像新浪这样的门户,还是像淘宝这样的电子商务平台,都在加入社交化元素来提升用户价值。而消费者的变化以及媒介

行为的习惯变化,也在进一步改变企业原有的营销模式,今天的企业已经无法通过单纯的广告传播去控制和左右品牌的声誉,在SNS、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常可能由于一个小事件引发品牌的大危机,因此对于今天的企业而言,不了解社交媒体,不接触社会化媒体营销,已经很难跟得上消费者的步伐。

接下来,长沙网络营销奇谋天下再来谈谈消费者的社会化特点:第一,消费信息和所知新闻来源主要通过社会化媒体网站;

第二,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社会化媒体知悉喜欢品牌的新产品; 第三,消费者更渴望与品牌进行互动交流;

第四,消费者相信社会化媒体上人们对于品牌的评价;

篇8:对长沙春节习俗变迁的调查报告

写春联

张祖寅现在是无锡市第一中学的数学教师、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在宜兴市徐舍镇中学教书。他从小热爱书法,最初给村里的乡亲们免费写春联,大伙儿反映不错,后来就尝试着在镇上卖春联。一般从9月开始,他每天晚上写春联,放寒假了就去镇子上摆摊卖春联,从1990年至2000年的1 1年间,张老师写了二三十万副对联。最初卖春联的年收入在1.2万元左右,是其教师工资年收入的近5倍,写春联成了他发家致富的一种方法。张老师说为了能让春联卖得更好,他还动了一番脑筋。他认为,首先要内容好。春节期间他骑着自行车在周围的村子里转,看到好的春联就记在本子上,下一年再用,有的内容则要改动一下,因为农民大多喜爱通俗易懂、有发家致富寓意的春联。其次是形式新。他是镇子上最先用金粉写春联的人。为了更好的装饰效果,他还用墨汁书写后再让他夫人用金粉描边,以突出装饰效果,这样一副春联可以多买五角钱。再者是字体要有变化。一般来说,老百姓喜欢行书、楷书、隶书,也有极少数人会指定要草书或篆书。有些字要做一些创造,比如“福”字,写得胖胖的就比较受欢迎。相比之下,镇上新华书店印刷的春联,就没有他写的卖得好。但是2000年以后,他就不再卖春联了,张老师说“一方面是工作调动到了宜兴城里,另一方面是新春装饰品的大量上市,买手写春联的人也慢慢少了起来”。

写了多年春联的张老师有了很深的春联情结。虽然现在不卖春联了,但是偶尔也会参加“送温暖”或“文化下乡”等写春联活动。他说,在这些活动中以老年人(书法爱好者及少部分书法家)为主,也有一些学习书法的儿童,中青年专业书法家往往只出现在文联、书协组织的写春联活动中。民间书法力量是写春联的主力军。由于春联和书法作品有着较大区别,春联要求字体匀称美观、方便识别,而书法作品更多考虑视觉上的艺术效果,有的书法家的作品风格过于强烈,反而不受群众欢迎。

摄影/胡鸣逸

贴春联

201 1年1月25日,在无锡市图书馆写春联的现场,我们看到老钱正站在刚刚写好的春联旁边,开心地和周围熟悉的人们打着招呼,一脸喜气。我们便和老钱聊了起来。他说:“每年家里都会贴春联,八十多岁的老父亲每到年前都会催促他去买春联。有了春联才有过年的样子,看着喜庆,老父亲又高兴,一举多得,所以每年我都会请人写春联。这次我请人写了两副对联、三个‘福’字,由于父亲、自己、儿子都是分开住的,父亲家、自己家的门口分别贴一副春联,‘福’字就贴在里屋的门上,儿子家不贴春联,贴了他反而不开心,随他们吧!”老钱退休前是做会计工作的。父亲解放后从查桥镇到城里工作,他就出生在无锡。听父亲说,贴春联在乡下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一般是由长子、长孙来贴。时间也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的,立春那天贴,立春在春节后的,就春节贴。贴春联和祭祖是一样,都要赶在立春前。最后我问老钱:“以后老人家不在了,你还年年贴春联吗?”“贴呀!都习惯了,还是贴的好!”老钱笑呵呵地说道。

张祖寅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也说起了宜兴以前贴春联的习俗与无锡有不少区别。宜兴是无锡下属的县级市,地处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交汇区域,因此也融合了三个省的习俗。宜兴贴春联的风气比无锡要浓得多,每个房门甚至窗户上都会张贴春联,猪牛羊圈、谷仓、灶台也会张贴相应内容的春联。在贴好春联的窗户外用白石灰划一道警戒线,在大门口的地上用石灰画出猪、牛、羊,写上“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之类的吉语,再画上一把拉满弓的箭对着门外。这种做法与“年”的传说有关:猪、牛、羊是给“年”进贡的,弓箭则是警告凶猛的“年”不要进屋伤人。如果家里有长辈去世了,三年不贴红春联,第一年写在白纸上,第二年是绿纸或蓝纸,第三年用黄纸,这种习俗也符合“守孝三年”的传统规矩。虽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传统习俗也越来越简化,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与无锡相比,宜兴贴春联的风气还是十分浓厚的。

通过今年对无锡春联习俗的调查,我们发现市区中贴春联、“福”字、贴生肖图案以及不贴任何东西的家庭比例各占到总数的三分之一。郊区的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杂居的地带有一半以上的家庭没有贴(春联、“福”字等新春装饰品);本地人集中的地带,贴春联的家庭就明显多起来,没有贴任何东西的家庭也会占到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乡村中的大多数家庭张贴了春联,这一点与市区有着很大不同。在春联的选择上,市区和乡村都不约而同地选用机制或印刷春联,手写春联极少,甚至在有的小区中找不到一个贴手写春联的家庭,从中可以看出大众对手写春联的态度。

逝去的春联习俗

为了了解春联在年轻一代中的记忆和认识,我利用美术课学期小结的方式对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书面调查,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可以说出关于春联的相关习俗,其他同学则是语焉不详,或是说家里从不贴春联,或是说家里只贴“福”字,或是说买个现成的春联往门上一贴,哪有那么多的讲究,或是说从来没有关注过春联,等等。对春联有一定了解或体验的学生大都有在乡村生活或过年的经历,少数学过书法的学生还动手写过春联。通过学生的叙述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印象中写春联、贴春联是一件十分郑重的事情,裁红纸、想对子,长辈写、晚辈看,熬糨糊、扫卫生,贴春联、祭祖宗……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了解的不仅仅是春联的相关知识和对书法的认识,更是一个习俗传承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他们心中埋下的这些传统文化的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发芽开花。这些有过春联记忆的“90后”学生,除了对春联习俗的式微表达了惋惜和眷恋之外,还对远去的邻里之情和年味不在的春节表示担忧。

首先是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原先乡村的单门独户到都市水泥森林的公寓式住宅,现代城市居室与乡村院落格局存在着很大差异。现代公寓的单扇门,使春联的上下联、横披怎样贴都需要费些思量,于是有些家庭便将春联简化为“福”字或生肖图案。在无锡,很多贴春联的家庭将“福”字夹在上下联的中间,成了新的春联张贴样式。在许多人看来,室内西式的装修风格已经不适合贴春联了。另外,如何粘贴春联也成了很多人头痛的问题,糨糊、双面胶粘上了不好清理,其他的粘不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愿意贴春联的都市人。这说明春联的材料和粘贴材质都存在着革新需要。都市里厚重的防盗门将邻里亲情隔绝得一干二净,也就少了春联的交流与欣赏,人们更关心的是室内,门外则是简单的好。春联习俗的衰落看起来是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居住环境以后带来的,而实质上是传统的闲适生活被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所代替,依附其上的传统文化也随之衰落了。

其次是传统诗词文化衰落的表现。诗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三字经》、《幼学琼林》、《弟子规》等蒙童课本都具有朗朗上口的音律之美和诗词特性。春联是楹联文化的一部分,也具有讲究平仄押韵、工整对仗的诗词特性。虽然每年的春晚和部分报纸还在征集春联,但已经是应者寥寥,辉煌不再。春联作为一种民间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和群众基础,曾受到格外地重视。记得在我们小时候,父辈带着我们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时,还会教我们看哪家的对联内容好,字是谁写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城市化割断了邻里间的联络,人们的文化素养降低了,也就很少有人有兴趣、有能力对别人家的春联品头论足了。

再者是书法“工具性”的丧失。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高度精炼地体现着中国哲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精神。由于书写工具的改变,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极少有用毛笔书写的需求了。前些年,一位练习书法的朋友开玩笑地对我说,他的书法只在写春联和挽联的时候还能派上些用场,可是现在连这样的机会也要丧失了。电脑互联网的普及,打印机的广泛应用,使我们进入了无“书写”时代,很多人可能只有在需要签名的时候才拿一下笔,提笔忘字都快成为现代人的通病了。在最有书写需要的群体——中小学生中,一方面他们没有得到书写技巧的训练和指导(无锡中小学仅有极少数书法特色学校开设部分年级的书法教学),另一方面他们又被大量作业压得直不起腰来,书写的美感根本无暇顾及。毛笔和宣纸在日常生活中丧失了最起码的实用功能,书法成为极少数人的“专业”,变成了单纯的技艺,与社会生活隔绝了。作为和现在的百姓能够产生广泛联系的重要形式,手写春联上的“书法”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如此境况真的令人沮丧和担忧。

新的过年方式正在形成

篇9:长沙照相馆的变迁史

每个人家里,或多或少总还留有一些老照片,也许那白色的边边已经泛黄,但照片上的人却清晰如画。当一家人翻开这些老照片时,一个个故事和片段涌入脑中,随着指尖的触摸,岁月在流走。

留住生活中值得记录的每一个瞬间,对于现代人来说早已不成问题,带有强大拍摄功能的手机、相机等设备层出不穷,抓拍、摆拍各有乐趣。当都市人用一种热情去迎接拍摄带来的快感时,传统照相馆也开始转型,走上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见证辉煌的凯旋门

在上世纪80年代,到照相馆照相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一件相当“奢侈”的事情,除了证件照之外,大多数家庭会去照相馆记录孩子出生的日子,还有生日留念、结婚留念,以及拍摄全家福。

老照相馆里,全家福的是热门业务,逢年过节,照相是要排队的。当时的照相馆比较少,技术设备齐全的更少。很多人为了早点拍照,照得好看些,或者早点拿到照片,是要给照相的师傅点烟的。那是传统照相馆最为辉煌的年代。

在长沙,几乎80%的老人都知道一家老照相馆。它创建于1946年,最初的店址在长沙市药王街,时逢抗战胜利,以祝贺为名,取名“凯旋门摄影社”。1954年,凯旋门与白宫照相馆合并,迁址五一广场。

由于設备先进,摄影室宽敞,道具精良,树木花卉、亭台楼榭几可乱真,摄影的师傅技艺精湛,善用灯光,善抓角度,凯旋门在老百姓中口碑极佳。最亮眼的在于照相馆当街处有一个大橱窗,展示着拍摄的放大人像招徕生意,当时相片中人物的发型和衣服一度成为长沙时尚的风向标,被人争相效仿。行人路经此处,往往会驻足欣赏,说不定还能在橱窗里发现熟悉的面孔。

凯旋门曾为梅兰芳、李谷一、左大玢等文艺名人及国家领导人拍摄过照片,在上世纪90年代创下单店营业额上千万元的辉煌业绩,成为行业内标杆。其它照相馆的价格定位都以凯旋门为参照。

也许很多老长沙人的家里还保留着在凯旋门拍的照片,在他们的记忆中,在相机还不普及的年代,去那里拍照,是一个隆重的仪式。

影像时代的积淀

在这样一个视觉时代,影像已经成为记录生活的主流方式之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世纪90年代,个体照相馆和婚纱影楼遍地开花,“婚纱摄影”、“婚纱影楼”日渐闯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款式多样的婚纱,精致设计的化妆,以及创意十足的拍摄手法,让婚纱照一度成为追捧的热潮。很多老夫老妻还特地补拍了婚纱照作为纪念。

特别是在1995年,长沙市进行五一商业特区建设,长沙摄影业进入了快速扩张期。那一年,涌现出了大批港台品牌的婚纱影楼、前卫新潮的照相馆以及创意十足的私人工作室。它们具有营销力强、装修精良、布景细致、视觉冲击力强以及后期制作技术高潮的特性,很快就受到了年轻人的亲睐。

同时,照相机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有些家庭购买了照相机后,除了拍摄证件照、婚纱照,基本不再到照相馆拍照。当时还是胶片机的年代,花上20多元钱买胶卷,无论是家庭聚餐、朋友聚会,还是外出游玩,自己做摄像师,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拍完之后冲洗照片相对麻烦,除了少数玩家配有自己的专业暗房之外,老百姓基本都到照相馆去花钱冲印,相信很多人都有因为直接抽出胶卷,导致整版胶卷直接曝光毁了的经历吧。

2000年后,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和拍照手机的日渐成熟,胶片相机也只被一些真正的玩家所使用,日益退出历史舞台。

发展到今天,更多的小型摄影工作室诞生,拍照,视频,甚至微电影,摄影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行业而言竞争已然进入白热化。然而,依然有一些老字号的照相馆,能够与时俱进做出转变从而生存下来。

上一篇:初中初二家长会教师发言稿下一篇:迎省督导评估评估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