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文化发展刚要

2024-04-30

江西旅游文化发展刚要(精选6篇)

篇1:江西旅游文化发展刚要

学习《山东省中小学传统文化学科德育实施指导纲要》体会

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自己肩膀上的重任,让我清楚自己工作的艰巨;让我增强自己要把这项教学工作做好的信心。在通过学习刚要以后,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好自己的德育教育工作:

1、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师德是学校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就像俗话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何况我们是教育者,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其实,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的家庭,有什么样的师风,就有什么样的校风,有什么样的班风,就会有什么样的学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首先做到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这样才会为学校德育工作起一个好的开端。

2、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已成为未成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是学生的德育老师,帮助他们树立德育意识,培养他们的各种生活生存能力,促进他们个性发展。

3、做好法制宣传工作。当前社会中,学生的违法违纪行为已非常突出,这警示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这一问题。相关的法制我们讲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面,我想我们要认真做好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让学生知法懂法,这样才会要求他们做到守法、不违法等。

4、做好各种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安全工作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之一,不管做什么工作,我们都要按照“积极预防,人人会参与,各负其责”的安全管理方针,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来约束和指导工作,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这样班级的安全工作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也是学生的第一个老师,要想把学生教育得好,管理得好,就必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努力教育。如开展家校定期会议、家长座讲会、定期家访等,都应是我班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很多人认为,“德育工作可有可无,只要学习好,成绩好,考得高分就好”等等。其实不然,德育工作是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教育的核心。因为只有培养出有良好品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才算是取得成功,就像讲课的老师们讲到一样,我们是要培养出考取大学而像马加爵一样会杀同学的尖子生还是培养出有品德、知善恶的一般学生呢?我想答案是不容置疑的。因为要培养出能遵纪守法、有礼貌有道德而又有知识有理想的接班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教育,我们应该走出误区,既要重视智育,更要重视德育。3

篇2:江西旅游文化发展刚要

一、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答:(1)《规划纲要》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描绘了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开启了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2)《纲要》最重要的特点是瞄准了目前我国教育上所存在的问题,力图突破难题,进行创新,《纲要》的出台主要立足于解决教育公平、教育质量问题。

二、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

答: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对他们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的根源;在学生思想德育上,对待“调皮”生我多用观察+帮助+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绝不武断的去直接批评。

三、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 “三个优先”?

答: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四、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答: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消除辍学现象,夯实教育公平的基础。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提升我国新增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加强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六是发展继续教育,通过建立学分转换、完善自学考试、办好开放大学等制度措施,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推进双语教育。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五、《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

答: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强调更新培养观念,创新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按照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思路,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四是改革办学体制。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大力支持、依法管理民办教育。五是改革管理体制。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六是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我国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提高我国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六、《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答:A.《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把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我觉得素质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的问题,这也涉及到全体公民的素质问题。

B.纲要里面首先说明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重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国家的责任感,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本质。怎么推进?在素质教育里,我们在纲要里提出三个方面,一个是德育为先,一个是能力为重,一个是全面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这方面,纲要里面不仅反映在这一段,这段是一个指导思想,还反映在方方面面,反映在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负担这个问题上,为什么要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学生负担就是为了把时间留给学生、留给老师,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留给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留给学生参加他所喜欢的一些活动,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的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推进素质教育还体现在我们考试制度改革,还体现在我们一些规定上,比如规定不以各种竞赛的成绩作为入学的依据,这都是为了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能够自由的学习,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得以推行。另外,这里还讲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学校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课上好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自然他的负担就会减轻下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学校减轻了负担家长不要再增加负担,家长不要再让孩子上辅导班,拿很多辅导材料让学生去做,所以推进素质教育有一个解放思想、改变观念的问题,要树立一种人人都能成才,但是才又不同,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施加最适合于他的教育,使他能够最好的成长,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推进下去。

我是这样把“素质教育理论、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大方向,我们需要研究探索出一条全方位的、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之路,让各种唯分数、唯应试的喧嚣不再有市场。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我在课堂中追求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主动、探索学习方法中探索受到感染,充分享受到心灵的自由,获取成功的喜悦。其次是从学生的兴趣着手,郭沫若说:“兴趣能创造勤奋;勤奋能创造天才”由此可以看出兴趣是一切成功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枯燥的知识有趣化,尽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是个快乐的活动,同时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学习,学习道德东西处处服务于生活。

七、《规划纲要》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有提出了哪些重要举措?

答:(1)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

(2)提高教育质量方面,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要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八、《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哪些要求?

答:信息化不仅要有物质基础,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内容,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要加强师资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我们教师的信息素养,在整个规划纲要求中对教师的培养培训是重要的内容。在信息化飞跃发展的今天是一个不能放松的环节。

(1)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2)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远程学历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使农村和边远地区师生能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3)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

(4)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加快学校管理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推进政府教育管理信息化,积累基础资料,掌握总体状况,加强动态监测,提高管理效率。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搭建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信息,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九、《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1)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关系。在课程内容多、有考试压力的条件下,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效率,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要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公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有矛盾的心态和困惑,既要讲教学效率又要讲公平,有时似乎难以兼顾,这就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处理艺术,不能只从一件事上去权衡,而是放在更大的机会范围(多种机会)、更长的时间(比如一个学期)里考虑二者的平衡。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我们日常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公平,尤其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作为教育过程中一个具体而重要的环节,对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公平课堂”对教育公平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大使命。同样的学校硬件、同样的师资水平、同样的学习资料、同一个课堂上,我们努力使学生得到平等的教育。教学内容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生活化和可选择性。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其内容的选择摒弃过去那种过于重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严密性、从概念出发的旧模式,把关注的目光更多投向学生的生活,从中选取为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作为学习的载体,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2)在教育评价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公平对待学生。教师们认为在评选优秀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时最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的公平性。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基于他们是成长中的一代,都是各有所长的人才,都有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一碗水端平;也只有基于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原则,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在评价上就既能因人而异,又不会出现偏颇。

(3)在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公平对待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做出对学生“不公平”的举动,如习惯性地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喜欢表达的学生,把关注的目光始终投在离自己所处位置较近的区域内的学生,对自己欣赏的学生赞赏有加,等等。我们不经意间的“不公平”举动,可能会影响某些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甚至是对整个人生的态度。而这种结果显然是与基础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背道而驰的。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公平是相对的。作为教师,我们应尽量克服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偏见,时刻提醒自己“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并对自己以往“不公平”的教学行为作出适当调整,使其努力接近“教育公平”。

(4)要在大班额集体教学的环境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都是具体的人,都是有个性的人,就像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现实的问题是,我们仍在实行班级授课制,而且班额较大,这是促使“教育不公平现象”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试想,面对几十个孩子甚至上百个孩子,我们的教师该有多大的“神力”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呢!但是,教师也不是完全的无能为力,也不能因此就放弃对学生个性的关注。我们的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集体教学条件下关注个体的好经验、好方法。比如,组织小组教学,就是关注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充分开发学生资源的一个好策略。改变形式僵化的排位方式,实行座位轮换或实行“小组圆桌”式排座,也能实现学生在教室这个“学习场”中有公平的机会,是解决由于空间位置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有效途径。

十、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如果说教育是花的事业,那么,中小学语文教育就是根的工程。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乃至繁华似锦,因此,只有让祖国教育事业之花奠基于良好的母语教育根基上,才能常开不败。为了花的事业、为了根的工程,中小学语文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有关精神。具体表现在:

(1)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

《规划纲要》对我国未来十年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方针”,但就中小学语文教育而言,由于“育人为本”彰显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而显得尤为重要。

《规划纲要》指出:育人为本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根据这一精神,语文教育只有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才能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坚持“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

《规划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应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要着重研究语文素质究竟指什么,如何全面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如何着力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语文问题的实践能力等问题。这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语文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b.坚持能力为重。优化语文知识结构,丰富语文社会实践,强化语文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c.坚持全面发展。坚持语文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3)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规划纲要》有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精神,首先,语文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具体包括:a树立全面发展观念。这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是一致的。b树立人人成才观念。这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获得成长。c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要求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语文潜能,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爱好选择,鼓励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个性化发展。d树立系统培养观念。要求努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积极促进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机衔接及其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其次,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具体表现为:a注重学思结合,就是中小学语文教育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加强语文教材建设,建立健全语文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语文学习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语文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语文教学资源共享。b注重知行统一,就是要坚持语文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学习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发语文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语文实践和语文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语文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语文活动场所建设。c注重因材施教,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优势潜能。推进语文分层教学改革并建立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再次,要改革语文教育质量评价的方式方法。根据中小学语文教育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由各级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语文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做好语文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十一、分析论述题

A、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小学课业负担原因?

答: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因形形色色,归结起来,最有影响的原因有三种:

(1)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校长的主要依据是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不少学校把期末奖金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挂钩。小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过重的根源仍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上。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不改变,校长要求教师提高升学率的压力就不会改变,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孩子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比成人工作的时间还长,回家后还有那么一大堆所谓的“家庭作业”等着他们去做,甚至还要时刻担心因为作业没有写完或者没有完全正确而招致老师的批评。

(2)家长过高的“期望值”。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 是导致孩子失败的原因之一。不少家长没有反思自己的期望值是否符合孩子的实际, 是否超出孩子能承受的范围, 没有充分认识孩子在学校面临的激烈竞争局面, 却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们知道, 学生之间的比较, 有助于帮助学生找出差距, 弥补不足。只是当能力、水平相差不多时, 这种对比才有一定的可行性, 有助于激发孩子争强好胜的意识, 但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 这种对比只能使他们无奈, 产生可望而不可及的慨叹。只能一点点消磨他们原本还有的进取心。如果家长固执地认为只有高标准严要求才能促使孩子奋发努力, 提高成绩, 那为什么在如此严格要求屡屡催逼督促下, 孩子的成绩还是不如人愿, 差距依旧存在。

(3)小学生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文化资本是一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专业技术、社会交往能力、个人受教育程度以及对成功机会把握能力等。小学生拥有较少的文化资本,给其接受教育和学习进步增添了一个障碍。与国外儿童相比,中国小学生具有同样的时间入学,但他们进入学校时,或进入学校学习过程所具有的文化资本是有差异的,其实,国内城乡也有这种差别。当他们学习同样多、同样难的知识内容时,其接纳能力因其家庭文化和教育水平不同影响而表现出差异。鉴于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受传统精英教育的影响,小学生不得不承受过重的课业负担。

(4)出版社和书商通过各种关系卖给学生大量的教学辅导材料,老师必须让学生写完这些教辅材料。很明显,买了教辅材料而不用还不如不买,少数懂得国家教育政策的家长还会投诉学校乱收费。

此外,传统作业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作业的设计者,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传统作业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传统作业注重内容的统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相同的作业。传统作业注重量的多少和题目的难易,忽视了作业的有效与无效。作业,习惯上我们根据学习场所把学生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并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作业就是需要学生课堂之外完成的学习任务,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目前课堂作业不能在课内完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转化成课外作业,将应该在课内完成的学习任务转加到课外进行,家庭作业成了课堂作业的机械重复,千篇一律,形式单一,造成优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陷学困生于恶性循环之中。学生对作业没有兴趣,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品尝不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作业的弊端还不可避免地使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固守在对作业结果的评价上,教师往往只根据学生作业的正误来评价学生的作业结果,而没有把学生作业的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的范围。

B、《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做了哪些要求? 答:“关于减负问题,《纲要》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

对于学生学习负担问题,我们也要辩证的看。现在学生主要是在文化课学习上作业量多、学习时间过长,但是实践性学习时间是不够的,无论是从孩子的发展角度还是人才培养角度来讲都是欠缺。我们现在要改变单一的学习结构、内容、状态,让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习,引领学生更加个性、多样化学习。

《规划纲要》对减负问题非常重视,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推进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解决思路,就是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而且要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共同来推进这项改革。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推进的话,应该说我们的这个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决。

C、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答:大量事实说明,来自学校,来自学生家长,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因而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应该综合治理,全社会给予关心和支持,但主要是来自学校和教师。学校教育思想不端正,教师水平不高,教学方法不得当,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直接原因,因此,有些学校探索出一条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实施愉快教育,是应该肯定的。愉快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不是简单的教学力法。实施愉快教育的目的是要把教和学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要求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求教师采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愉快教育并不否定刻苦学习,而是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因此,实施愉快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有些同志对愉快教育是种种误解,以为愉快教育就是“玩一玩,乐一乐”,就是不负责任,不讲质量。可见要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个积40年的老大难问题,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还要拿出更多的令人信服的实验成果,从而使人们在认识上有个转变。首先,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观念。其次,教师和学生要转变教学方式

(1)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是减负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老师压堂,学生花钱补课是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表现。本来当堂就应该会的知识却要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甚至花父母的血汗钱通过补课来完善。久而久之就造成学生恶性循环状态,厌学,课堂效率不高。针对这种状况首先要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高水平的教育教学知识;高质量的切实可行教案;高艺术的教法和学法。真正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关键是上好每一节课。一节苍白无力的课。学生毫无兴趣。老师讲的糊里糊涂,学生能够听得模模糊糊,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如能多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技能,那么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获得“金子”,还能得到点石成金的“指头。

(2)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有效方法。减轻学生的负担,不是削弱学生的能力。我们推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突破口。也是减负的有效方法。我们在教学要注意“三重与三轻”:重视思维,轻题海战术;重视能力考查,轻频繁考试;重视本课基础,轻课外杂书 总之,要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必须从提高认识入手,辅之以行政措施。否则,就不会是诚心诚意地减,或者明减暗不减,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

十二、材料辩析题 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

答:(1)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要完成国家对教学要求,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的特点,使你的教学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术般的体验。要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十分丰富,怕真是空谈。这就要求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如果育人的我们不如正教学生更能融入社会,更能接受新知识,更能跟上时代的脉搏。

(2)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不管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都不代表他的学生水平高低。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桥梁,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一堂课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

(3)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差。老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去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把不该带入课堂的在教室外就消化掉。教师其实是学生优良心理的大部分,是他们真正的榜样。

(4)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我们都说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更何况越是生活物质无忧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越能使得心理问题突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有了错不管不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了错就劈头盖脸的不讲方式不讲场合的批评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我们的管理是学生更愿意在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把学生的形象当众撕毁。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

篇3:“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旅游产业, 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 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 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之, “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 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 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 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 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30多年来, 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 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当然, 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 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 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 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当前, 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 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因而, 从某种意思上来讲,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 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 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 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 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 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 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 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旅游规划欠科学。

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 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 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 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 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 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 旅游设施不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 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 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 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 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 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 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 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 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 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 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除此以外, 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 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 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 产品创意缺亮点。

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但是缺乏创新点, 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 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 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 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 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 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 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 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 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当然, 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 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 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 给游客造成了错觉, 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然而, 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 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 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 服务水平不够高。

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 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 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 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 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 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还要和游客互动, 激发游客的兴趣, 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 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 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 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 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 保护力度不健全。

20世纪80年代时, 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 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 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 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所以, 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 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 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 进行掠夺式开发, 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 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 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 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 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 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 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长此以往, 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 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 民俗文化旅游地, 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 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 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 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 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 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 投资方式范围小。

旅游业的良好发展, 既要有政府的支持, 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 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 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 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 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 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 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 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 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 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背景下, 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 树立起创新的意识, 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 整合区域化资源。

“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 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 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时, 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 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 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因此, 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 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 达成“大带小, 强带弱, 先带后”的规划思路, 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 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 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 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 打造创意化产品。

“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 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 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 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 56个民族集聚发展, 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 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 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 搭建信息化平台。

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 “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 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 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 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 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 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 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 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 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 除了加强在线上的定期沟通以外, 积极促成线下旅游相关会议的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 培育优质化人才。

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知识及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 其发展的速度、竞争力的强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响, 优质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此, 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 政府部门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体来讲, 就是在高等院校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合作, 构建科学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 或者考虑成立职业性学校, 培养旅游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必要的培训, 以及开设模拟导游和讲解员课程, 实地强化基层人员素质;二是是扩大从业人员的来源, 吸纳社会未就业人员, 组织旅游专业培训, 引进从事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策划、纪念品开发等专业人才;三是激励机制, 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 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机会, 让员工亲身的参与进来, 既能锻炼自身的能力, 拓宽职业生涯的通道, 同时可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 同时为一些紧缺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设立高职高薪的回报体系,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外流。

(五) 开发多元化产品。

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是商养学闲情奇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 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空间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区存在特色性和体验性较低的娱乐项目的问题, 因此要将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活动设置与“旅游+”深度融合, 用民俗文化要素丰富旅游的体验项目。首先, 应把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 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其次, 要积极借鉴经验, 尤其是国内外成熟民俗景区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经验, 建设融合休闲、文化、购物、体验、观光的现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 严肃整顿不恰当文化, 主动融入时尚元素, 合理开发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娱乐休闲旅游产品, 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 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 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 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游客的需求角度来看, 要开发特色化、专一化旅游线路, 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 如对中小学生推出“教育游”、“少数民族风情游”, 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体验不同文化;针对大学生推出“民俗探险游”、“文化体验游”, 以此来满足90后大学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针对情侣推出“浪漫蜜月游”, 可体验少数民族的婚庆事宜;针对银发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游”来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针对短途游客推出“一两日游”;对国外游客主推“民族历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 塑造一体化品牌。

营销的概念源于管理学。现将营销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上, 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 对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进行融合, 统一发展的目标, 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单个民俗景点来说, 要从景区内部提高民俗文化内涵。具体来说, 就是根据不同民族区域的特色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对于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民俗旅游产品, 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理念, 在具体发展时, 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成旅游产品, 在原真性基础上打造精品旅游区, 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的高端旅游产品;对即将失传或者已失传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查找历史书籍记载, 挖掘历史面貌, 以人造微缩景观的方式再现出来。从游客角度来讲, 基于游客对民俗特色文化的兴趣, 应进行不同开发层次及营销整合。如调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龄比例、职业构成、旅游方式等, 做到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当;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在旅游方式上, 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等, 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主流, 因此应该加大对道路、宿营地等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总之, 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 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是有重要意义的。

(七) 持续生态化发展。

从长远发展来看, 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 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 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性。在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期, 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发布游客数量信息, 实现对游客人数的合理控制;在景区, 设置节能型、环保型车辆。着重听取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意见, 尊重当地居民意愿, 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适度的利用, 使得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地进行传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 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 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体生态发展规划, 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中的的宏观调控职能, 协调各级分管部门的力量, 加强民俗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论证与生态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 严厉制止滥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商业性行为, 营造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总之,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文化已经融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成分, 在大众度假时代到来之前, 研究其与“旅游+”的深度结合, 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创新型生态发展显得格外重要。 (图1)

四、结语

旅游活动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复杂的活动内容, 其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业边界都是不断扩展的, 随着“旅游+”的提出, 旅游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心理等多个领域, 同时也带动了工业、农业、教育、物流、养老养生、婚俗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 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 以旅游中的各种融合为研究基础, 分析了民俗文化这种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 在实际旅游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 包括观念认识不足、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 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当然, 推动“旅游+”还需要市场的配合和政府监督, 既然研究的是“旅游+”, 就不妨称之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我们知道, 在经济学中市场总是被称为无形的手, 这只无形的手在旅游市场中为旅游资源配置、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需求的满足、旅游景区的规划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系统;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 “旅游+政府”相对来说就是实物形态存在, 不妨称之为有形的手, 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法律条例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政府的公报、政策也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导向性, 正如我们所研究的“旅游+”, 就是在政府的号召下新兴的研究方向。同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一样, 既要通过市场的力量, 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 拓展旅游的边界, 扩大旅游的影响;也需要依靠行政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进行资源配置, 在“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这样的匹配性, 同时也要融合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 这样对“旅游+”的融合、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就会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与“互联网+”一样, 具有平台的功能, 在这样一个平台上, 不仅要实现“旅游+互联网”, 也要实现“旅游+产业”、比如农业、工业、文化、物流等, 互联网毋庸置疑, 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十分需要关注在“旅游+”下旅游发展各个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来景区”可以实现“旅游+技术”, 也就是发展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实现形式, 就体来讲就是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技术手段, 为景区打造集电子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平台的于一体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 同时也是践行旅游行业“互联网+”和实现从供给侧改革, 来推进旅游行业全新发展的有益尝试, 标志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作为“旅游+”带领下的未来景区, 将会以更美好的姿态迎接访客的到来, 如扫码支付景区门票、景区地图电子导览和解说系统等在内的全线产品。

摘要:在“旅游+”背景下, 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关注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问题。本文基于“旅游+”视角, 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以期为新时期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一定的战略指导。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 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 2015.9.18.1.

[3]马勇, 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8.

[4]刘敏, 潘贵渝.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经济, 2015.17.

[5]曹亮, 陈明明, 杨榕, 钟宏钰.分析大理民俗文化旅游[J].城市旅游规划, 2015.1.

篇4:江西旅游文化发展刚要

摘要:由于旅游形象遮蔽效应、产品开发单一和进入条件差等因素制约,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处于替代性竞争的不利地位。为了进一步促进旅游发展,文章研究提出的对策是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实施区域旅游联合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 旅游空间竞争 旅游形象遮蔽

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藏文化所体现的艺术形式、建筑风格、民族风情,以及宗教文化与雪域高原的自然风貌相互融合,所展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环境与氛围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把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手段。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民族文化旅游概莫能外。目前,我国藏文化区的旅游空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藏文化旅游资源的高聚集性,诱发形象遮蔽效应和替代性竞争,导致旅游资源整体效能下降,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威胁。为此,本文基于旅游空间竞争的基本理论,分析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探寻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为政府实施旅游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一、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按照旅游空间竞争理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产生的基本条件一是多个旅游地处于同一旅游区域内;二是各旅游地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成分。

我国藏文化区分布于辽阔的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大部分地区,以及甘肃、四川、云南的部分藏族自治州县。以青海民族文化旅游为考察对象,旅游空间结构形成从东到西(甘肃—青海—西藏)、从北向南(青海—四川—云南)各旅游地相互比邻的藏族文化旅游圈。藏文化的标志,比如寺院、殿堂、佛塔、转经筒、唐卡、壁画、法器等,在各旅游地区都有突出表现。所以从旅游需求角度而言,甘肃、云南、四川、西藏都是青海藏文化旅游的潜在竞争对手。

旅游资源的相似度决定着旅游空间竞争的程度和类型。甘肃以雅丹地貌和戈壁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旅游形象,四川、云南的藏文化旅游特征较为明显,但是,九寨沟、黄龙、香格里拉等奇山秀水旅游早已文明天下,因此青海与甘肃、四川、云南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性竞争。青海是继西藏之后的第二大藏区,藏民族聚居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7%,在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西藏一直是青海旅游空间竞争的主要对象。

二、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在空间竞争中的地位

旅游空间竞争是在旅游区域内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旅游流在各旅游地之间发生此消彼长和旅游市场结构再组织的现象。旅游空间竞争的最终结果反映到旅游人数及收入等指标上。从2000年到2014年旅游指标上看,两地的旅游人数和收入都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但西藏的增长速度比青海的快,西藏旅游总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6.04%,青海的为13.98%,仅为西藏的一半。旅游收入2010年以前,西藏的绝对量虽不如青海,但增长率却大于青海;自2010年开始西藏的旅游收入绝对量也超过青海,2010年青海的旅游总收入为71.02亿元,西藏的达到71.44亿元,比青海高出0.6个百分点,自2014年高达204亿元,高于青海1.1个百分点,且西藏的年均增长率为27.57%,青海的为23.47%。无论是从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人数来看,西藏的增长速度都要快于青海,长此下去,西藏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形成绝对优势,逐渐抑制青海的旅游发展,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导致优者更优,劣者更劣,形成“马太效应”[1]。同时西藏因为“马太效应”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导致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青海难以展示其应有的魅力。又因为西藏的旅游产业链也较长,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为游客提供较全面的旅游产品,青海的旅游收入来源主要是旅游点门票,而西藏主要来自旅游住宿和购物等,据统计,2006年,青海省国内过夜游客人均在青花费1146元,而西藏自治区国内过夜游客人均花费4400元[2],仅过夜人数,青海就远不如西藏,青海的弱竞争力致使西藏最终成为旅游目的地,青海成为西藏的旅游过境地。

三、青海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竞争的影响因素

(一)旅游形象遮蔽效应

旅游地形象遮蔽效应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其中旅游资源知名度高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的形象形成遮蔽[3]。西藏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青海多了一半,产业开发的资源基础较深厚。而且所有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与当地藏族居民的生活和宗教习惯息息相关。从知名度来看,西藏的知名度远大于青海,西藏旅游业起步较早,历史渊源久远。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留下了著名的布达拉宫;元朝时期蒙古大汗忽必烈划分了西藏地方行政区域;清朝确定了西藏与今云南省、四川省和青海省的界线等。同时它还是我国西部地区藏传佛教的发源地,藏族的民俗传统也保留的较为完整,因此游客愿意去西藏体验藏族与佛教文化。特别是大尺度和中尺度旅游者,会选择西藏旅游而放弃青海,入境游客人数能体现出这一点,无论是从入境游客的绝对量还是增长速度来看,西藏都要明显优于青海,青海的入境游客最高有5.17万人,而西藏的入境游客最低达到5.11万人,基本每年都在10万人以上,并且基本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由此看来,青海的民族文化旅游一直处于青海旅游的形象遮蔽之中。

(二)旅游产品开发单一

民族文化旅游者到民族地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追求的是感受一种民族文化氛围、体验一种民族文化生活,其不仅仅用以观赏性的游览,体验旅游和科考旅游的价值也很高,同时能够带动吃、住、行、购、娱多个行业的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然而青海旅游资源仅以观光为主,景点门票占旅游经济的绝大部分。能够让游客切身感受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也不成熟,体验型的资源未能充分开发,不能提高游客重游率。据统计,来青海旅游的游客60%以上皆是以观光为主,商务和文化科学研究活动不多,不能很好地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三)可进入性条件差

可进入性也是青藏两地替代性竞争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国际旅游者和省外旅游者进入旅游地的难易程度以及省内的旅游条件和设施等。2006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大大增加了西藏的游客,从2000年至2005年西藏的入境游客最高只有14.94万人,而2007年创历史新高达到36.54万人,旅游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对青海的旅游发展构成了威胁。根据“距离衰减”规律,两个具有替代性旅游资源的旅游地中,距离客源市场较近的有较大吸引力,西藏属于边疆地区,距离客源市场明显比青海远,但更多的游客选择了西藏。这是由于,近年来西藏的旅游发展较快,旅游设施较为完善,在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方面要优于青海,据统计2010年青海的星级饭店有84家,西藏的达到102家,在其他设施方面,西藏也略胜一筹。据此,西藏的交通一旦更加完善,青海的竞争力就会更弱。

四、青海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塑造差异化旅游形象

旅游空间竞争主要是旅游形象的竞争,要着重开发最有特色的资源,避免旅游形象定位重叠,实施旅游形象差异化定位策略。由于西藏是纯藏族自治区,西藏民族文化旅游的形象定位就是藏族歌舞表演、藏民族艺术品等文化产业项目,形象定位清晰、简单、明确。虽然青海的藏族人口分布也颇多,但是如果青海着力发展藏族文化形象,在资源特色和产品差异上无法与西藏抗衡。人们一提到西藏就会最先想到布达拉宫,提到青海想到的是青海湖,所以西藏的“特色名片”是布达拉宫,青海的“特色名片”应该是青海湖,还有青海的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也是一大品牌优势。因此,西藏突出了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旅游形象定位,那么,青海应该借鉴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关于九寨沟的旅游形象定位策略,将人文和地文相结合重点突出地文形象带动人文旅游形象,不妨将青海民族文化旅游形象定义为“万水之源”。充分利用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和“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传播途径,打造旅游品牌。

(二)实施区域旅游合作

建立协调的旅游空间竞合关系是解决旅游地间过度竞争、规模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必由途径,青海应与周边省份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旅游空间合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将青海和西藏单一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不同的旅游资源类型结合起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使青藏地区作为一个民族特色旅游地区在中国旅游地中占据有利地位,从而提高藏族旅游区的整体实力;游客在感受藏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到青海感受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旅游市场的共同开发。旅游空间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区域组合,青海和西藏旅游资源具有高原特色和民族特色,两地属于毗邻区域,要打破两地的行政区划界限,通过交通线设计合理的旅游路线,建设特色旅游区,联合塑造旅游形象,实现资源使用最大化,使游客尽可能的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二是产品组合,以青藏铁路为依托发展区域联合,其中著名的景区景点有:青海湖景观带、昆仑山景观带、长江源头景观带、羌塘草原景观带、那曲到拉萨景观带,这些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将联合打造出青藏高原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垄断资源,此外,青海湖在滇青、陕青、青川等跨省旅游枢纽干线上,与周边的甘肃、四川、陕西、宁夏、贵州等省份联系,共同打造中国最完整的西部旅游目的地,联合开发西部风光游和民族风情游,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青海省的交通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青海的交通体系存在两大缺点,一是国外游客和其他省游客进入本省难,二是省内旅游景点交通不便。因此增加国际航线非常必要,同时要完善省外与本省的交通体系,另外尽快完善省内旅游景点的交通路线也很重要,可以增加直达旅游景点的公交车以及旅游专线,同时设计更多的旅游线路,使游客可以用最经济的方式游玩更多的地方。另外加大对青海旅游的支持,使其不只是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吃住和购物的条件也要提升上去,使其旅游服务设施也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参考文献:

[1]韩晶晶等.试论旅游目的地空间关系马太效应的成因及影响[J].商业研究,2005(10)

[2]张巧莲.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区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篇5:前台文员礼仪培训(刚要)

培训目标

1、提高员工高素质的形象魅力;

2、企业的形象代言人:前台是企业的形象代表,懂礼、知礼、守礼,尊重;

3、了解和掌握各种接待工作中以及职场上的礼仪行为规范;

4、以客户意识服务心态为中心,把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体现在每一个工作细节中,5、树立前台接待人员专业的职业形象。

一:

培训项目: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培训主题:《服务意识与礼仪》 内容:

1、职场礼仪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影响;

2、服务意识是如何体现在礼仪行为中的;

3、良好的个人形象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培训目标:

1、首先让学员意识了解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其重要性;

2、只有具备了服务的意识,才能在工作中用好礼仪,并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二:

培训项目:职场礼仪的行为规范是什么?如何打造个人的职业形象?

培训主题:职场礼仪-行为举止篇 内容:

1、行为举止礼仪的原则:站姿、坐姿、步姿等仪态控制。在职业场合的行为限制,控制负面行为的技巧;

2、规范得体的行礼,鞠躬的尺度与节奏

3、表情、眼神、视线、手势的范围区分与得体运用;与客户距离、位置的把握;递送物品的要求与规范;

4、微笑:微笑的训练方法、以及不同情况下微笑展示的尺度,特殊情况下的情绪控制,用“心”微笑的方法; 培训目标:

打造形体语言的魅力。规范前台人员的行为举止,到位的仪表、神情、肢体语言,让人感觉端庄幽雅、大方得体、训练有素。

培训主题:职场礼仪-电话礼仪篇

内容:电话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

1、有声语言的传递:电话的“声音表情”

2、无声语言所传递的思想与情感

3、如何接电话、转电话、打电话

4、运用“同理心”进行电话倾听与沟通

5、电话礼仪六要素,以及打电话的注意事项 培训目标:

*使用电话时,表情、眼神、肢体语言对电话沟通效果的影响; *电话沟通的语气、语态等对树立公司整体印象的重要性。

培训主题:职场礼仪-办公室礼仪篇 内容:

1、办公接待区域礼仪3S(整理、整顿、清洁)

2、给客人奉茶(咖啡)的礼仪

3、给宾客引路的礼仪

4、与客人共乘电梯的礼仪

5、会客室接待与座位的礼仪

6、乘车礼仪 培训目标:

*办公环境是提高工作效率、取得顾客信赖的重要因素 *宾至如归,感染客户

培训主题:职场礼仪-接待礼仪篇 内容:

运用“同理心”抓住客户的“感觉”

1、准备礼仪:接待客户的Key-man之道

2、说话礼仪:礼貌得体的话语,说话的清晰度与亲和力技巧,控制负面语言的技术

3、称呼、问候、寒暄的要领

4、介绍礼仪

5、得体礼貌的握手、错误的握手

6、接递名片的礼仪,与忌讳动作 培训目标:

*无论是前台的接待人员,还是客户服务人员,和客户交往中,抓住客户的感觉,留下自己的“真实瞬间”,为以后的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所有礼仪规范的学习都是为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真实瞬间”

培训主题:职场礼仪-仪表仪态篇 内容:

1、工作时间内头发、面容、指甲、香水规范

2、男士仪容仪表的着装规范

3、女士仪容仪表的着装规范

4、工作时间内首饰佩带的规范要求

5、良好的个人仪容仪表习惯 培训目标:

*懂得着装技巧与着装规范,以及着装的TPO原则 *各种场合的得体的着装术

三:

礼仪文化的形成 培训主题:《礼仪文化与企业影响力》 内容:

1、礼仪对个人的影响力,良好礼仪习惯的力量;

2、礼仪对企业的影响力,礼仪文化的形成与企业经营管理之间的关系;

3、成为良好个人修养的高素质人才的执行力关键;

4、态度→思想→行为→结果!培训目标:

*高素质的企业造就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成就高素质企业;

篇6:中国近代史刚要总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包含了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一、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内容主要涉及: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6)这三部分内容。

二、大纲说明

课程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前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基础课。它使学生懂得一些中国历史,了解国史、国情,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奠定历史知识的基础,又为学生在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基础上,学好各门专业知识,明确为中国的明天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奠定思想教育的基础。

基本要求: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1、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基本要求:掌握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侵略和文化渗透。掌握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的斗争历程。掌握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掌握民族意识的觉醒。

重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侵略和文化奴役。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粉碎瓜分中国图谋的斗争历程。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民族意识的觉醒。

难点:文化渗透。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基本要求: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掌握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了解洋务事业的兴办。掌握洋务新政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了解戊戌维新运动。掌握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重点: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性。洋务新政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难点: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3、辛亥革命和封建帝制的终结

基本要求: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掌握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掌握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了解封建帝制的覆灭。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了解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掌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重点: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掌握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难点: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4、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基本要求: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了解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掌握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了解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掌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掌握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掌握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掌握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重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难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5、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基本要求:了解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了解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掌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了解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掌握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掌握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重点: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难点:掌握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6、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基本要求:了解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了解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了解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了解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了解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了解全国性抗战的开始。了解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了解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掌握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掌握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掌握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掌握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了解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掌握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掌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建设。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难点: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7、为新中国而奋斗

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了解国民党发动内战与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了解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掌握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了解第二条战线的形成。了解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掌握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掌握第三条路线的幻灭。掌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了解南京国民党政政权的覆灭。掌握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掌握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第三条路线的幻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难点: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基本要求: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了解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了解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掌握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了解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掌握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重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难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9、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基本要求:了解良好的开局。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掌握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了解“大跃进”及其纠正。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掌握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了解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掌握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了解国际地位的确立与国际环境的改善。掌握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原则。

重点: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原则。

难点:“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大原则。

10、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基本要求:掌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了解改革开放的起步。了解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掌握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了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掌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了解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重点: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教育。

难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四、中国近代史对中国的影响

上一篇:美高校尝试以中国高考成绩录取正式本科生下一篇:成语不合时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