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文化的传承

2024-04-13

法律文化的传承(共6篇)

篇1:法律文化的传承

中 山 大 学 自学考试本科生毕业论文

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inheritance law protection

专 业: 法 律(本科段)专业代码: C030106 学生姓名: 黄 立 准考证号: 030610101326 指导教师: 李正华

论文成绩: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二○一四年

内容摘要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着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我国于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取得很大成功和突破,但是,对传承人的规定十分含糊,在法律、法规以及司法解释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国家保护经费、权利与义务的界定、保护仍然是一片空白的。关于传承人权利的纠纷层出不穷,非遗传承人的法律保护问题备受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征及其所涉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主体。其次,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制度的建议:完善传承人的认定制度,进一步明确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构成,应加强对传承人的社会社会保障措施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法律保护

目 录

内容摘要.................................................Ⅰ 目录...................................................Ⅱ 引言......................................................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述..............................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概念..........................1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特征..........................1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有关主体......................2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与法律保护..................3

(一)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3

(二)存在的问题..........................................3

(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立法......................5

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制度................7

(一)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7

(二)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9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保障机制..................10 结语.....................................................12 注释.....................................................13 参考文献.................................................1

3引 言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使得我们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散失和消亡。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桥梁,国家并没有提供实质性的专门法规去保护传承人,与此同时,传承人也面临的高龄化、生活保障、医疗服务以及时代潮流的冲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受到阻碍。年轻人追逐的新鲜、潮流的文化的同时开始疏远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导致传承人积极性下降,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毁弃和频临灭绝,正是针对这种情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是希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早日拉上法制建设的轨迹上,从而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于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大力宣扬、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2011年我国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具有深刻意义,说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看到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保护传承人的重要性,使我国兴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潮流、工程。

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的趋势、法律的缺失,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成为了我们新一代人的任务和使命。只有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以及对传承人保护,才能提高全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的认识,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传承人带来许多困难,政府资金的不到位、分配不均、传承人的生活困难、老龄化等方面问题,导致我们对传承人的保护始终没有落到实处。在这种形

势下,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①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新一代人的伟大使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概念

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轨道,使得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其中在《非遗法》中第29、30、31条,都对传承人简单做了形式上的规定,并没有对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和保护、经费等方面进行规定。

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的生活文化的历史见证。很早之前祁庆富先生给予传承人下了一个定义:“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②我认为祁庆富先生下的定义中包括两个核心部分:精湛、影响力,这两个词是贯穿于传承人的核心内容。我们同时在看出台的《非遗法》第二十九条对传承人的条件做了详细的规定。让我们深刻了解到什么是传承人,主要是指掌握本民族精湛技艺,并能够理解该技艺的所承载的意思,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能被老百姓所熟知和认可的。

(二)传承人应具备的特征 1.地区性

所谓地区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生活习惯上充分反映该地区的特色。比如说:广东的粤剧,就反映了我们广东的生活上的习惯,包括语言我们是用粤语来讲述我们广东人的故事。所以,传承人具有一定的地区性。

2.传承性

我们都希望我的中华文化一直流传下去,让别人知道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样,我们的非物质文化也是一样的,作为传承人都希望所掌握的文化、技艺传下去,不想就这样断送了。传承人应当通过一定的形式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下去,传承性使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3.利益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同时,隐隐约约带来了潜在的利益,一定国家争先

恐后抢夺他国的文化,并将其注册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当地的旅游业,带动当地的经济。比如:我们的端午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韩国把我国的端午节、祭屈原作为自己的文化,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使很多人都去韩国看端午,带动了当地的经济,给当地的百姓带来了丰富的报酬。

(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涉及的主体

不管在什么领域在利用和传播过程往往会涉及不同的主体资格,比如说:购买一件电子产品,而构成电子产品的主体,主要有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等等。那更何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的过程涉及的主体往往有政府、利用人、传承人,这些主体在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上述已经论述传承人,在此不再论述,对其他主体给予论述。

1.国家政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过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践已经证明,没有政府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就很难得到有效的保护,但是,如果政府越俎代庖,反客为主,取代传承人,不但会影响到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源生态性、民间性与真实性,使民俗变成官俗。”③所以我认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资金,在政策、法律等各个层面进行规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予积极扶持、热情鼓励和推动的话,才能文化遗产将不断传承下去,比如说:政府制定和提高传承人的资金分配各项工作,那么传承人就不会因为没有生活来源而放弃传承,所以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少不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才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人

我们在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同时,并没有忘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人;在很多时候利用人并不是传承人,但是利用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人通常利用一些形式将文化展现给老百姓,我们通常能看见得就是电影。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利用人在传承过程的作用和意义。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与法律保护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观念、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老百姓的价值观、审美观和需求欲望也随着社会发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接受的范围也受到了阻碍和影响。传承人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化,仅靠所传承的技艺谋生,生活将难以维持下去的,导致许多传承人寻找别的出路来维持生活和开支,把技艺作为一种生活上的业余爱好罢了。随着时间的走势,许多传承人都面临、走向衰老和死亡,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走向衰落、甚至消亡。为了挽救濒临灭亡的文化。我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虽然说改变了不少的现状,但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说第30条对传承人的资助问题作出了规定,但是,我认为:它并没有明确对传承人的资金作出规定,而是做了必要的经费,是一个很含糊的概念,对生活上的费用以及分配,怎么样才能到传承人手中等问题没有明确。在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的是国家级的传承人,而对非认定的传承人并没有实质性保护,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并没有通过认定等方式进行注册,而国家在法律上没有对这一类的人进行保护。

(二)存在的问题 1.认定的缺陷

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发展的核心,只有充分保护传承人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生存下去。而认定成为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传承人的资格的审查制度。作为一项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和不合理之处。

(1)人员冲突

《非遗法》第29条规定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认定,即“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积极展开传承活动”的条件,无疑是对传承人最好的解释,可是在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传承人不应当是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有些研究生员为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他们会选择国家的保护,因此,选择申请传承人。

我们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是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发展和生存下去,作为从事收集、整理和研究的人员可能比原汁原味的传承人更能完全掌握该项技术,并能够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人员上有不少的冲突。

(2)先后冲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第4条规定,成为传承人的方式应自行申请或被推荐,以申请为主。我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往往生活在信息通讯落后的地区,他们根本不法了解相关制度,导致他们保护意识淡薄,从而使得他们没有申请,而有些人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或其他原因,去充当传承人,并提出申请;而原传承人要提出申请时,却发现被他人以申请,从而使得传承人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和救济。只有进一步拓宽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机制,才能将真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纳入保护体系之中。

2.国家经费投入不足

许多传承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技艺,去寻找可以维持生活的工作,那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呢?很重要的原因是:经费问题。主要是:拨款的资金少和分配不到位。

我们从福建省文化厅于2008年七八月间组织过摸底调查,该省首批省级传承人232人(含国家级55人)中,平均年龄59岁,61岁以上的占47%,最高年龄为:90岁,而且,大部分传承人处于中低收入的状态。年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约占32%,平均每个月大概有833.33元左右,在1万元到3万元的约占47%,平均每个月大概有833元到2500元,3万元到5万元的约占12%。其中45.5%的传承人没有社保,27.6%没有医保。④这是我国的拨款的情况,《文化财保法》中被认定“人间国宝”⑤的人,每年政府都会给予20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15万8千)补助金,用于培养和传承“技艺”、改善生活、条件。以上对比说明我们的拨款很少,其实国家给予的经费只是用于活动的开展,很少对传承人在生活费用上进行补助,即使有也是十分少的。国家应该加大对传承人生活、活动的补助资金,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热心和积极投身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的工作中。

3.老龄化 ⑥

老龄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查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第三批》广东目录中发现:100岁以上有1人,90岁-99岁有1人,80岁-89岁7人,70岁-79岁9人,60岁-69岁7人,50岁-59岁1人;这份资料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在广东第三批传承人中并没有一个是50岁以下的,⑦说明我们的传承人趋向老龄化,他们的岁数每年的增长,也伴随着文化遗产的新与亡,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冲击,新一代的年轻在新时代的潮流冲击下,宁可学习现在的文艺,不愿意去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导致老一代的传承人不知道传给谁,谁愿意学。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灭亡。

(三)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立法

在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促使我国越来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经济、政治上的重要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并于200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大力宣扬、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2008年,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我国出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文件,标志着我国对传承人的保护更进一步。国家文化部先后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2月25日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的立法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期间,各级地方政府也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相当多的省包括自治区都制定和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条例,由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和阶段。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中国出现了一个新的里程牌,于2011年2月25日我们期待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并于2011年6月1日实施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走上一条有法可依的阶段和模式,是的,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走向衰落,再不给予保护,那我们怎么对的起祖先和后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弥补了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空白之处,在我国文化法制建设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由于《非遗法》在内容上并不完整,对传承人尚未给予实质性的保护,导致传承人在经济、医疗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衰微。应出台相应的专门性法规,充分发挥和尊重传承人的精神上的权利,使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

2.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对中国人民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为了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灭亡;当时政府或者自治州都高度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并先后制定和颁布相关条例,以地方和自治区为例:江苏省(2006)、宁夏回族自治区(2006)、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008)等等,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和抢救给予规定和帮助。

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遭到过种种破坏,再加上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起步太晚,既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又没有成套的经验。但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模式,带给我们许多有利之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资金、技术方面较落后于美国,但是,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去看,我们的文化却优于美国,随着文化成为综合国力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在当前的形势下,我们更加应该分析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和所面临的挑战,针对具体的问题给予具体的解决,并制定许多保护政策、条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承人的保护,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代代的传承。

三、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法律保护制度

“在全球化得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日益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世界文化的大走向是本土化。这里因为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之所在,是民族特征与个性最鲜明的表现,是民族文化的根基与源头。我国是文化古国与大国。民间文化博大而灿烂,但由于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及盲点,同时有没有法规保护,尤其在现代大潮中面临着‘催拉柱朽’般的灾难。无数珍贵民间技艺随着老人逝去而销迹;大片大片风格各异的古老民俗及其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精华正被推土机推倒铲除;大量民间文化的典型器物流失海外。

民间年画、皮影、剪纸、传世刺绣、面塑等等经典民间艺术随其生存土壤与环境的破坏而日渐衰微。那么我们这一代文化人,我们的学人,就有一个使命,一个义不容辞的使命,就是抢救民间文化。因为我们的民间文化在每一分钟都有消亡。”⑧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新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非遗法》但是没有明确对传承人的保护、救济(生活补助、传承、活动开展等等);所以在此呼吁,政府尽快制定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法制及其相关措施,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久保存和传承下去,这具有深刻的意义的。

(一)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制度

上述我们在讨论存在问题时,指出了认定制定所存在的问题,机制的不完善只会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只有充分保护传承人,对他们进行科学化的认定制度,无疑是对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肯定和支持,只有完善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传承。

现阶段我国广泛实施的传承人认定制度主要是以国家进行认定的方式,典型的代表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实施为标志,政府颁布的认定制定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程序性较为繁琐。从暂行办法第十条中很多传承人并不是哥哥有文化的,有些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你叫他申报,程序那么繁琐,他嫌麻烦,往往会不申报。第二:认定的影响力不大,导致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有些在小农村的传承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第三: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并没有明确认定后给予怎么样的保护和扶持。从而使许多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使得传承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应加快建立科学管理的机制,科学管理的机制不外乎就是对传承人进行有效的认定,只有在认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与它相适应的制度。

1.国家认定制度

国家在对传承人认定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强有力的后盾。国家认定制度往往是基于法律的基础上去实施的,我认为国家制度应与普查相结合,才能发挥功效,各级政府对本区域进行普查和统计,认为某人或者团体备具相应的资格、条件并符合国家所制定的认定标准,进行上报,国家将给予一定保护,普查制度应

走进各个角落。由于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的关系,更应该把国家对传承人的认定落到实处并与结合申请备案制度、普查制度、群众推荐制度相结合,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使得更加全面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申请备案制度(传承人申请)

申请备案制度是指利用我国现有的法律的认定标准,在各个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传承人自我申报、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审查、政府最终认可的一种制度。其核心部分是传承人自我申请。申请备案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省政府有限的行政资源,最大程度的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发挥传承人自我维护权利的积极性。

3.群众推荐制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存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分布的比较广,有些分布在小山村里面,信息、经济存在很大的困扰,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没有去申请备案或国家普查不到,在这个时候,群众推荐制度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弥补了申请备案、国家认定的空缺;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制度更加完善。

我们所构建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制度主要分为三类:国家认定制、申请备案制、群众推荐制。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申请备案制,国家认定制和群众推荐制都是对申请备案制的有益补充。我们相信在这三类制度共同发挥作用的基础上再将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深入推进下去,形成良好互动,相信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一定能够取得长足有效的进步。

(二)进一步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

在《非遗法》第31条明确了传承人的义务,但是,查阅了整篇的文字,也没有权利的字眼,法律并没有对传承人的权利作出明确的规定,我认为:任何一种法律关系,都有一个明确的内容,主体在整个法律关系享有什么权利,应履行什么样的义务。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也不例外,法律明确了他的义务,并没有明确他的权利,难道说我们所说的权利与义务不是对等吗?我认为要进一步明确权利这个内容,因此,我将对权利与义务进行分析:

1.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1)传承权

传承人有权利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传承给自己所选择的传承人。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肩负了该项文化的所赋予的使命,也是让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持续的发展下去,它是反映了祖先、本区域的生活习惯、情感等等,是让我们子孙了解我们前人的状况的真实写照。所以,传承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律权利的核心,必不可少的权利。

(2)署名权

在传承人的表演、传承、开展的活动中及因此活动所产生的作品中,可以适当的方式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源或出处。署名权是传承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权利或身份权,意味着对其活动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不可以出让或买卖。

(3)获得报酬权

传承人基于其开展表演以及活动而依法享有的表演者的权利,主要有:(1)表明表演者身份、(2)保护表演形象不受歪曲、(3)许可他人从现场直播和公开传送其现场表演,并获得报酬、(4)许可他人录音录像,并获得报酬、(5)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录有表演者表演的录音录像制品,并获得报酬、(6)许可他人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其表演,并获得报酬。

(4)获得国家帮助权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了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了保证传承人的生活的保障,可以要求国家和社会提供经济上和政策上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的权利。国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其提供支持是必须的,还应该从各方面的政策上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振兴。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义务

其实在《非遗法》第31条不宜给传承人的义务作出的解释,内容有:(一)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二)妥善保存相关的实物、资料;(三)配合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我对它进行了总结,主要有:

(1)传承义务;当一个某人被政府认定为传承人后,有义务将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下去,不让所拥有的技艺失传、消亡,并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繁荣、创新。

(2)正确使用;正确、合理的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不得对它进行捏

造、恶搞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独特性。

(3)接受政府监督;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开展的活动、演出、传承都离不开政府都离不开政府的指导和监督,在政府的保驾护航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三)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社会保障机制

我国肯定传承人的地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立法的同时,却没有建立传承人的社会保障机制,但是,有些地方已经建立比如:安徽省于2011年提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的《关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依法建立机制,进一步从法律层面常态化保护传承人。⑨但是我只有地方建立了,只保障了该地的传承人,因此,呼吁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障机制,我认为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几项内容:

1.崇高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国内学者萧放谈到此时曾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我们应该从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认识他们的文化贡献,在某些政策待遇上,将他们与当代社会生产者、劳动者的优秀人物

⑩以同等对待,给他们类似的社会保障。”政府应极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并同时对传承人的公布,同时要赋予他们一个明确的崇高的地位;传承人是中国国宝级人物,一个荣誉是对传承人的肯定和鼓励。

2.提高经费扶持

在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经济、生活的困难,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各个传承者在传承过程中,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我国政府应该提高和制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高资助标准,日本每年给予传承人人民币16万左右,而我国呢?这个确实让人堪忧,所以我国有必要借鉴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3.开展、展演等交流的平台

“‘活鱼要在水中看’。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犹如池中养鱼,关键是要为:“鱼儿们”营造出一个适合于它们生长的客观环境。不论是保护、恢复还是重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都要让这些文化事象真正回归民众,在他们生产生活中扎下根” 传承人如果空有一腔热情,但是没有条件来推动传承艺术的发展,这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鱼没有水源让它去游荡。这是很可悲的。11所以,在发展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有必要开展交流平台。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文化遗产展览,开设剪纸、捏泥人及民间传说、民间舞蹈等文化遗产课程,我们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活动作为大学生的选修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的传承。

结 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里,许多物质、经济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例外,这个时代中得到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其中之一就是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保护。针对当前的环境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应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好的发展模式。

为了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主要以当前的什么背景作为切入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的概念进行剖析,同时,分析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特性,它所给我们来的启示,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现行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还不是很到位,欠缺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没有处理好认定问题、经济补助费用、精神权利等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和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只有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才能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对于,所存在的问题,中国应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体制和立法。

在一定程度上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整个文化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也重视警示我们应该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审视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的经济效益,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希望能为一些法律学者乃至政府作为一个小文本来研究。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要时刻守护我们的优秀文化,不让它消失和灭亡。

注释

①胡锦涛.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报告,第七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新华日报,2007-10-24(1).

②祁庆富.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与传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 ③李建荣.传承的力量-陇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3. ④黄小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⑤根据日本文化财保护法的规定,掌握“重要无形文化财”的“技艺”或“技能”者,被认定为传承人。⑥晓光.从“人间国宝”说起[N].人民日报,2007-05-23(16).

⑦广东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D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2011年08月16日发布,2012年8月05日访问.

⑨高城.安徽将建立机制保护非遗传承人[DB/OL].http://news.163.com/11/0622/14/775KGTLG00014AEE.html,2011年06月22日发布,2012年08月01日访问.

⑩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J].文化遗产,2008(1). ①苑利.活鱼要在水中看[M].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6-14(7).

参考文献

①冯晓晴.知识产权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②乌比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③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④李建荣.传承的力量-陇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宁夏出版社.2007年.⑤苑利.活鱼要在水中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06月14日 第7版.⑥黄小娟.少数民族非物质文佑遗产传承人的权利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⑦王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⑧王文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文集[A].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与分类认定[C].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⑨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探索与争鸣,2007(7).⑩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5〕18号.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26日.指导教师评语:

(签章)

二O一四年

指导小组或教研室意见:

(签章)

二O一四年

篇2:法律文化的传承

调查显示,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西方节日及“双十一”等人造节日却得到了不少人都热捧。这一现象得以证实多数国人的从众心理还是挥之不去,宁愿替外国文化买单也不愿对自身文化加以传承。对西方文化热捧之人,你们是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什么不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呢?

不要盲目从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但那些盲目追随西方等节日的国人,是要传统文化淡忘啊。“哇,双十一快到了”,我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在无意间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何尝不是一传十,十传百。在当今学生众多的时代,补课大军已成为补课现象的代名词,许多学生都有无处安放的补课心理可学习就需要补课吗。一些状元的事例我们不补课还更好。你可能会留意,诗人自杀,留学生不回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值得我们反思。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众多民众已经顺从腐朽思想的情况下,毅然选择用自己的观点及思想引导人民。在此过程中,竟不顾统治阶级的反对,不与众多人们一样追随错误思想。假如他从众了会有如此一般的成就吗?

文化的发展需要脱离从众。画家李可染曾说:“踩着别人的脚步前进最佳的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我国要发展自身文化就必须要国人加以修缮,而不是当前热捧西方节日及狂欢人造节日的现象。这种盲目从众只会让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差更远,你只要想到我国孔子等也被他国人崇拜时就不会这么盲目了。诚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独行,也需要与他国文化互相借鉴一下。

篇3:法律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文化资本,苗医药文化,传承人,法律保障

一种文化传承制度的建立, 或者一种文化产业的推广, 其根基都需附着于商品流通最基本的要素———市场, 政策的有形之手影响着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主观能动性, 培养着消费习性;市场的无形之手作用于资源配置的原始状态, 最终由消费来对其进行选择。因此, 文化的传承、传播者及制度推广措施的制定者, 必须将其传承、推广措施置于资本市场之下加以考量与检视, 使其根植于资本观念的活水源头, 方能触发旺盛的生命力。苗医药文化是苗族人民世代所流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历史悠久, 又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加以传承, 这种传承方式使其一度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遭遇困境;苗医药文化包括大量非物质形态文化, 其传承形式并非是静态的、物质的, 而是活态的, 以传承人为主体发挥能动作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承人的活动对苗医药文化的继承、弘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苗医药传承人现状

一般认为, 非遗传承人包括代表性传承人和普通传承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指那些全面“充分地掌握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术”技艺和技能, 被社会公认至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公认的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大体上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完整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者具有某项特殊技能的人员, 二是积极开展传承活动, 培养后继人才者。而普通传承人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的所有成员, 这些传承人约定俗成地"无意识地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此也被称为普通传承人。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上传承人, 既包括代表性传承人, 也包括普通传承人。

目前, 我国已相当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 相关部门对苗医药传承人的保护主要在于促进其社会性传承, 即由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团体通过各种行为对传承干预和支持。社会性传承主要由相关机构通过采取法律、技术、行政、财政等力量支持或保障自然传承活动的实现, 如建立传承人保障制度, 提供相应的生活待遇和社会待遇, 为其带徒授业、创作成果、展示技能等创造条件, 促进苗医药文化的传承。根据我国所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地方性法规, 各级政府在传承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上, 具体采取以下措施:首先, 每年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需要, 利用行政资源和手段, 通过对传承人的普查、记录和整理, 建立档案和名录, 最大限度地避免重要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的消失, 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的基因和血脉;其次, 在资金保障上, 拨付资金扶持帮助传承人的传承活动, 例如提供经费支持, 提供相应生活待遇和社会待遇, 提供项目资金资助传承人对苗医药文化的抢救、整理和传播。此外, 政府在苗医药文化传承人的宣传、引导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各级政府通过大众传媒、舆论工具大力宣传传承人的成果, 积极维护并创造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活动的文化环境、社区环境和公众环境。这些政策对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二、传承人制度的执行现状

(一) 制度缺乏执行的土壤, 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自2011年颁布以来, 已实施4年, 目前的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了一纸空文。单从条文上看, 许多规定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 但与我国实际农村土壤脱离严重。中国传统村落的特征是“空巢化”、“空心化”, 村民依靠种地收入难以为继, 而继承苗医药文化也很难立刻取得令人满意的收入, 甚至难以养家糊口, 因此年青人的选择是纷纷离开村庄外出打工, 无心传承。即使政策上给予代表性传承人经济上的优待, 但进入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已是较有名望的专家, 而普通学徒不能得到相同待遇, 待遇低下没有保障。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监督机制, 代表性传承人的权益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为代表性传承人提供了许多传承上的便利条件及经济支持, 但其实施结果正如我国全国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在两会上提出的, 在各地踊跃的“申遗热”下掩盖着强烈的功利主义, 非遗项目重申报、轻传承, 有“传承人”, 无“承接人”。“正因为有了保护经费, 非遗项目成为了‘唐僧肉’, 一方面伸手向上要钱, 另一方面漠视传承的现象又十分严重。”其根本原因是非遗保护经费的使用缺乏监督, 存在不少漏洞。“有些地方政府只伸手要国家的非遗保护经费, 该由地方政府配套的经费不支付。有些地方基层部门则将非遗保护经费挪作它用。每年这笔非遗保护经费用在何处, 有何成效, 是一笔糊涂账。”

(二) 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中的客观性难以保障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与《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25条等都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认定的条件:首先, 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应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为基础, 因为列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 都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和突出的代表性, 同时也征询了各方意见, 具有相当的权威性。第二, 代表性传承人一定要在该非遗项目上有影响, 宁缺毋滥, 否则就失去了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性, 使认定活动违背了初衷。第三, 代表性传承人要授徒传道, 尽到传承的义务。第四, 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必须以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为前提, 各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依法组建非遗专家委员会, 并对委员会的工作程序做出详细规定, 以增强认定工作的权威性和社会性。第五, 政府的认定必须征求群众意见, 特别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对传承人认定的有效参与, 征求他们对传承人认定的意见。

实践中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工作虽未全面完成, 但在一些地方已出现了因认定不公而产生的矛盾, 其主要原因是组成专家委员会和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并未完全了解当地情况, 由此确定出来的代表性传承人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在认定传承人上存在一些行政权力的滥用等。纵观国际传承人保护实践工作, 韩国在传承人的认定方面也采取类似的政策, 近年来, 韩国屡屡出现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有者 (在韩国非遗传承人被称为无形文化财保有者) 认证资格被撤回的消息。如2006年, 大学教授、时任某国会议员的妹妹被认证为无形文化财伽耶琴散调保有者时, 就有反对者质疑称, 这一认证受到了政治因素影响。2015年1月, 韩国文化财厅撤回对重要无形文化财保有者———彩画漆匠李义植的认证资格。此前曾有消息称:“担任审查委员的4名专家中只有一名的专业与‘漆’相关, 而李义植的技法为日式技法。”该消息在韩国国内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媒体认为, 此次李义植的认证资格被撤回, 与这一争议不无关系。

2011年, 为确保无形文化财保有者资格认证的透明公开、客观正确, 韩国文化财厅曾在认证程序中引入新规, 具体包括避免审查者个人主观意识判断、具体考察被审核者的实际能力、确保指标精细化等。李义植的认证资格是依据新规的流程和要求评选出来的, 却还是在被认证后不久就遭到质疑, 甚至被撤回。对此, 韩国工艺艺术家协会会长表示, 为了制定新的认证规则, 相关部门召开了各类听证会、进行模拟认证, 花费了长达两年的时间, 然而, 新规却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 可以称得上是时间与金钱的浪费。

综上所述, 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传承人进行确认和支持, 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固有的缺陷。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所面临的艰难濒危状况、以及抢救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情况下, 行政行为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政府行为的合理性质疑, 行政权力的滥用致使传承人发展不良影响, 也是政府自身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此, 要建立传承人保护的长效机制, 不能单单依赖行政手段, 而应结合市场的力量, 鼓励文化市场的发展, 以制度来建立、引导市场对苗医药文化的接纳, 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来共同形成苗医药文化传承人保护的长效机制。

三、文化资本与苗医药文化传承人保护

文化资本概念提出的初衷是为消解文化与资本或者说市场的对立面, 说明两者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现代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广泛探索的是文化与资本的在特定场所中转换的可行性及转换路径。在保护苗医药文化传承者的问题上, 政府的行政保护只能解一时之困, 只有将苗医药文化遗产引进市场序列, 由市场来保持其生命力, 让其传承人从市场中获得利益, 才能破解传承人传承活动的困境, 激发传承人的积极性。同时, 还应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商业化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味, 对其传承产生不可挽回的破坏。这就要探索苗医药文化遗产与资本转化之间的合理路径, 并依靠政府政策及资助, 以制度形式确立合理的市场化运作长效机制。

(一) 文化资本的主要观点

文化资本是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理论术语, 这个概念不仅描述文化与资本二者之间的关系, 而且用来表示本身即作为一种资本形式的文化。布迪厄认为任何文化与其发源场所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并反映出不同场所内各行动者的地位, 是一种原则和分类标准。布迪厄将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及无形资产称为文化资本, 除了不能进行定量化操作外, 其仍然具有与金钱、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十分相似的特征。

1. 资本与习性

文化资本中的习性指的是各种既持久存在、又可变更的、开放的性情系统, 是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图式和感知图式。习性受生活背景的强烈影响, 早年的生活经验驱使其形成, 并经由教育系统的强化或者调节而不同。习性概念偏重于刻画行为主体的心理和身体方面, 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性质的主观意识。习性构建了行为主体寻求自身社会位置感的模式, 该模式又不断地影响塑造着习性。人们在消费习性上表现出不同的嗜好和品位, 正是与他们拥有文化资本的差异相对应的, 是行为主体文化资本积累的结果。

苗医药文化起源于苗族人民生产和生活实践。苗族生活在药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又因苗族药医不分的特点 (苗医师同时也是药师) , 在贵州各苗族聚居区, 认药、采药、用药和种药已成为传统民俗, 几乎每个苗族人都能认识掌握几种甚至几十种药物治疗方法, 有些地方家家户户庭前屋后也种植一些常用药物, 形成人们应用草药极为普遍的习性。这样的习性决定了他们在治病求医方面会优先选择苗医苗药。而在远离苗乡的地方, 由于苗医缺乏理论基础, 其文化也不为城市人所知, 人们认为应当接受现代西医或中医的正规治疗, 而苗药土方不会有作用。但对知名的苗药成方制剂, 如咳速停、仙灵古葆胶囊等, 消费者仍然会购买。这种习性差异正是因消费群体接受文化的不同所导致的。

2. 文化资本与消费方式

文化本身是一种符号, 作为文化消费主体需要具有理解和解读的能力。消费可看成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一个文化译码或者解码的过程, 文化解码能力的具备是产生消费意愿的先决条件。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了解读文化的能力, 能以特定代码对文化产品进行编码, 才能看到这种文化产品所展现出的特定意义和旨趣。可见, 消费主体是在具有相应的文化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特定方式的文化消费的, 消费主体的消费习性、嗜好、品位极大地影响着他的文化解码能力, 构建了他的文化鉴赏观和价值观。因而, 不同的消费主体因文化能力的不同在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

苗医药文化资源资本化的过程, 实际是民族文化传播与扩大影响的过程。文化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进行转移的时候, 文化资本本身所蕴涵的隐性价值和符号意义被消费者认识和接受, 才能影响消费方式的选择。“巫医合一”是苗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中的一种特殊历史现象, 是由于苗族特殊的历史造成的, 说明了苗族医药在形成及发展过程中, 脱离巫术的不彻底性和复杂性, 虽然巫术思想是苗医药文化中不科学的一环, 但并未影响其精华, 这是由于苗族医药已深深扎根于山区的群众之中, 又有几千年的实践经验作为基础的缘故, 因此不能以此作为怀疑否定苗医药文化的理由, 但由于很多人对此不了解, 加上苗族中至今仍有个别人利用巫术行医骗人, 因而使很多人对苗医药文化产生误解, 影响了文化被正统文化所接受。

综上所述, 消费习性与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选择文化消费的方向, 因此, 通过政策来调节和引导上述选择, 可从市场上引导特定的文化传承的复兴。而该文化是否能转换为资本或者是否具有可转换的路径, 是文化资本理论在传承上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

(二) 苗医药非物质文化与资本的转换可能性

文化资本提出的目的在于消解文化和利益的对立性, 破除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苗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积淀和丰富多元的表现形式, 在保护、挖掘和传承上, 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1. 苗医药文化资源具有收益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 文化消费是重要的消费形式。苗族医药民族文化, 不仅在医学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由于其具备较强的异质性、地方性、也能够为文化消费者提供特别的体验, 越来越受到文化消费者的关注, 如苗族传统的养生之法草本沐足、草本热敷、精油推拿 (精油刮痧) 、穴位揉搓 (牛角拔罐) , 苗族草茶等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民族医药文化如果通过与市场的更紧密联合, 适当市场化的产品开发和运作, 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为传承人带来更为可观的收益。苗医药文化中崇尚的“天人合一”理念, 有助于倡导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同时, 对于城市消费者来说, 尊重和欣赏苗医药文化的过程, 也是获得生态环境教育的机会, 苗医药文化能够为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路借鉴, 为更广泛的区域实现人地和谐发展提供思路拓展。

2. 苗医药文化资源能够实现积累和增值

在文化产业化繁荣发展时代, 苗医药文化能够被开发成养生产品及旅游商品, 商品通过市场交易产生经济增长, 而这部分经济价值将会逐步增多和积累, 用于新的投资, 实现新的经济增长, 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正是吸引外界投资投入当地的过程, 这样, 民族文化资源就顺利进入了资本不断积累的良性循环轨道, 能够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大经济收益, 进而提升当地人的文化自信。

四、文化资本视阈下苗医药文化传承人法律保障的思考

本文基于这样的认识:现有苗医药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主要以行政保护为主, 长此以往, 传承活动过于依赖行政力量, 将会失去其生机与活力。因此, 可考虑以文化资本的观点为出发点, 以保障传承人的经济利益作为支撑, 以市场需求作为传承的活力之源, 以传承人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策引导的前提, 思考苗医药文化传承人法律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 实体文化资源实现的法律保障

1. 苗医药文化的产品化法律保障

实体文化资本的实现主要是指苗医药文化的产品化, 苗医药文化具有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 能够满足人们观赏、学习、体验、娱乐等多方面需求, 苗医药文化的物质文化部分能够直接感知, 能够治病救人, 而非物质文化需要通过一定的实物载体才能实现消费。因此, 苗医药文化价值实现之前, 需要对苗医药文化进行包装、开发、形成产品或商品, 实现游客的消费和购买, 以此实现其货币化价值。苗医药文化存在于苗族村寨村民日常治疗疾病及养生的每一个角度, 是村民的生活方式, 甚至苗寨村民本身也是苗医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未经任何加工的文化本身可能可以成为旅行者的欣赏对象, 但并未形成一种产品, 不能因此获得收益, 因此苗医药文化资源资本转化的第一步是将苗医药文化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和恰当的载体包装成产品, 被城市消费者所了解和接受。

促进苗医药文化的产品化, 首先, 需要从政府层面提供相应的税收激励政策, 对苗医药文化产品给予税收优惠, 引导和激励传承人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和开发, 加大对传承人经济利益的保护。其次, 应通过创新融资贷款模式解决传承人在将苗医药文化产品化过程中会遭遇的资金短缺问题, 可通过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根据文化产品的特性及盈利模式创设针对小规模文化产品开发的贷款产品, 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 以鼓励苗医药文化的产品化。

2. 消费习性和消费方式的引导

韩国和日本传统文化推行获得巨大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广大民众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 这种自觉意识的形成与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分不开的。近年来, 日本人开始越来越注意传统文化的保护, 以保护“和服”文化为例, 就设立了专门的机构“和装振兴议员联盟”, 联盟的议员在参加国会活动时, 通过身穿和服来表现对传统服装的传承意识。此外, 还以专门的节日来强化文化意识, 将每年的11月15日定为“和装节”。这种传承思想还被引入到教育层面, 2002年, 日本文部科学省决定在初中进行和服教育, 让青少年们了解传统文化, 培养他们的社会礼节意识。在韩国, 自“文化立国”的战略提出后, 先后颁布多项政策促进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 成立了各种行业协会, 具体负责协调每个行业的发展, 设立多个专项基金, 如文艺振兴基金、文化产业振兴基金、广播发展基金、电影振兴基金等。在首都首尔设立众多博物馆宣扬传统文化, 如民俗博物馆、地球村民俗博物馆、丝绸刺绣博物馆、韩国钱币博物馆、农业博物馆、泡菜博物馆、瓮器民俗博物馆等, 博物馆全面陈列了韩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衣食住行、婚丧、祭祀、娱乐等各种民俗场景和实物。韩国结合本国和其他周边国家地区传统文化中的共同特点, 利用自身的文化和地理优势, 以现代传媒为平台, 巧妙地多方位地传扬了自身的传统文化, 产生了有着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 为韩国带来了旅游、文化产业等一系列商机, 成功地引导了消费习性及消费方式。

我国苗医药文化消费习性和消费方式的引导, 需要从制度上加以重视。首先, 应颁布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法律, 制定扶持计划, 设立专项基金, 经费可用于对文化传承进行有影响力宣传的书籍介绍、音像制作、网络资源传播等;其次, 可鼓励地方设立苗医药文化节, 通过举办节日大型活动来传承和宣扬苗医药文化, 加深了苗医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 特别是加强普通民众对苗医药文化的了解和接受。

(二) 虚体文化资本实现的法律保障

苗医药文化的传承, 是虚体化形态文化资本获得的过程, 目的在于提升传承人个体对文化资本的占有量以及提高苗医药文化被主流文化中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苗医药文化的传播包括师徒相传与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师徒传授是村民从代表性传承人或从生活中获得的苗医药文化知识及文化信仰等, 这些文化信仰与知识成为苗医药文化特征的核心构成物, 也是传承人重要的文化资本。但对于现有村寨的大多数当地村民来说, 其苗医药文化知识的继承和传播受到两方面的限制:一是由于在少年时期教育保障机制的匮乏或者所受高等教育的缺乏, 习得的苗医药文化知识高于对主流文化的占有量。对主流文化占有相对偏少制约了村民对自身苗医药文化的理论阐释能力和开发能力, 自身没有意识到苗医药文化本身所蕴涵的巨大价值, 不具备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能力。如果将两者结合, 让苗族村寨村民在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接受苗医药文化, 在学校教育中获得主流知识体系文化, 将会提高民族旅游村寨村民的虚体文化资本占有量。二是由于地域局限中的个人阅历与能力的发展限制, 导致村民缺乏由思想信念、意识形态、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生活态度所构成的, 并由个人的经历与阅历的自我生产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在对企业家精神的研究中, 发现这些价值观体系制约着企业家对资源、技术、制度等要素的选择, 这类同于经济增长学说中的文化因素影响论, 基于此, 传承人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 除了获得生存能力, 还应该掌握文化生产能力。具体文化生产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参与苗医药文化开发决策的能力的培养, 市场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的培养, 文化资源整合营销能力的培养。因此, 除了掌握苗医药文化知识外, 应从制度上提供传承人学习全国统一的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知识的机会。这部分教育资源的获得需要对教育追加投资, 在村寨落后的经济状态下, 需要政府投入经费, 为传承人培训、教育提供政策支持。

(三) 文化资本运营管理的法律保障

由于苗医药文化是由普通传承人和代表性传承人共同传承, 在利益分配和保障上不应只考虑代表性传承人的利益, 这需要加强文化资本的运营管理,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成立传承人协会, 建立传承人分配制度

在苗医药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 可以将传承人的分配方式给予制度化的认定, 建立传承人协会, 代理传承人与政府、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和协商, 充分保护每一位传承人的利益, 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

2. 建立传承人利益保障监督管理机制

在传承人可获得经济利益的保障下, 各方传承人对各自的利益诉求更高, 彼此间可能产生利益冲突, 也可能引发行政权力的滥用。因此, 在苗医药文化资本化的过程中, 需要通过政府建立协调各方的利益分享机制, 对传承人是否进行可持续化的传承活动应建立评估机制, 对利益分配及资金到位情况应监管机制, 对传承人及相关行政机关加强监督和约束, 推动文化保护和传承, 现实文化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叮波.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困境与发展模式研究——以广西百色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11) .

[2]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 2011.

[3]杜芳娟, 陈晓亮, 朱紘.民族文化重构实践中的身份与地方认同——讫诸族祭祖活动案例[J].地理科学, 2011, 3 (12) .

[4]李富强.让文化成为资本一中国西部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5]王鹤云.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立法模式思索[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6]袁金平.文化产权下的传统文化保护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2.

[7]陈彦均.文化产权下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问题[D].重庆师范大学, 2008.

篇4:法律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廉政文化;传承与发展;反腐倡廉;现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及其特征

(一)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廉政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原始氏族部落联盟时期。夏商周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萌芽和初步形成时期,而此后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治国之道,在后来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承袭,这种思想对化解中国封建社会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基本特征

1.民族性和独特性

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是在中国传统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统治思想。廉政文化的核心是从政道德和价值取向各朝各代的廉政之道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思想,但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贞观之治”唐太宗倡导勤俭治国,宋太宗主张厚俸养廉,明朝朱元璋创制“割皮实草”,重典治世,等等,体现了不同时期所独有的廉政治国观念。

2.历史性和传承性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有相应的廉政建设,为促进廉政建设,遏制贪污腐败之风,古代的统治者都设立了监督审查机制并颁布了一些法律规定,统治者将历史上的廉政建设方式继承下来,汲取历代廉政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加强立法建设,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各朝各代对于廉政的建设均体现了对历史的敬重和对文化的传承,从而也有利于朝代的延续。

3.渗透性和包容性

传统廉政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元素,必然也具有文化所具有的特征。廉政文化从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对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行为和生活中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与教育,对人们尤其是从政官员们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传统廉政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统治者们汲取历朝历代的经验,进行改革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因而,传统的廉政文化也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二、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历史传承

众所周知,政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传统廉政文化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传统的廉政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经久不息,历久弥新,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但其传承的道路也充满了曲折。

(一)传统廉政文化传承的前进性与上升性

1.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转变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告诫统治者们,只有体察民情,才能安邦定国,维护统治。而传统社会中的“民本”思想是与君主专制统治联系在一起的,“民本”仍然是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工具,并不意味着官民地位平等。而现代社会中的“民主”观念,则意味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有权监督政府工作。

2.从为政以德向依法治国的转变

古人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治理国家首先要修身,即增强个人的道德修为,中国古代的廉政建设要注重修身养性,树立清官的典范,而后才能为人师表。但是,道德是往往是通过自律形式实现的,没有强制约束力,很多的官员贪腐问题并不能遏制,因此,现代社会更加强调法治的作用,树立法治观念,才能更好地遏制贪腐之风的盛行,避免腐败文化的滋生。只有依加强法治国,才能更好地整顿社会秩序。

(二)传统廉政文化传承道路的曲折性

传统廉政文化传承道路的曲折性,主要体现在新旧思想观念之间存在冲突。在社会历史的大波动、大转折时期,往往也會带来制度的新建和文化的更迭等问题。作为一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其传承必然会遭受到时代的冲击,充满了曲折与坎坷,导致廉政建设的道路很难前进。

三、传统廉政文化在当代中国的现实价值

中国古代的传统廉政文化是一笔丰富的历史遗产,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智慧结晶。纵观近年来层出不穷的惩贪案件,屡禁不止的腐败现象,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廉政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功能和价值是不可替代的。

(一)促进和优化廉政文化建设的功能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统廉政文化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中,中国古代的各种廉政思想和行为已经为人们所熟知和倡导。当代廉政文化建设,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传统廉政文化中的思想为其思想根源的。因此,批判继承传统廉政文化,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当代廉政文化的建设。

(二)引导和规范党和政府作风的功能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传统廉政文化,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引导党和政府树立廉洁作风的观念,遏制贪腐观念和行为的蔓延。

(三)推进和保障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

党的十八大非常明确的指出“反腐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继承和发扬传统廉政文化,积极建设当代廉政文化,加强官德建设和强化制度保障,有助于引领主流社会价值,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助于形成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结语

贪腐问题是一个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的难题,面对层出不穷的贪腐案件,廉政文化建设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只有更好地了解并继承古代传统的廉政文化,打好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根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顺应时代的潮流,才能够更为有效地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规范和保障社会秩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覃剑.中国特色廉政文化的问题研究[J].求实,2005(02).

[2]柯汉民.以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工作[J].检察风云,2005(12).

[3]刘志秀.论古代的廉政思想[M].黑坨江史志,2008(03).

作者简介:

王琳(1993.12~),女,江苏泰州人,本科,现就读于江苏大学文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篇5:文化的传承专题

对于现在中国的一些情况实在是不能让人满意啊,首先是全民都在学英语,但是对于我们的母语却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好在“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给了我们一个警示,还是很高兴看到高考改革中的提高汉语的分数比重,降低英语的分数比重,算得上是一个反思吧。还有对于文化的保护意识国人也不强,首先不提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难道那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不强而造成的吗?还有影视文化,有好的的人喜欢韩剧,美剧,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的影视文化缺少一种东西,所以说不能让人满意。也正是因为如此,韩剧,美剧才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还有端午节被韩国申遗,这算什么,我们的传统节日被别的国家申遗,这就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不强。为什么没有保护意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传承文化的意识,没有这种意识,也才使得我们的许多文化被别人所申遗。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大国,这个大国这么丰富的文化难道要断送在我们手上吗?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这种现象的发生,因为那样的确很悲惨,对于这么丰富的文化我们要做到首先是传承,只有先传承了才有资格去说创新,连一个已经存在的文化都不能传承,那还谈什么创新。因为创新是需要资本的,而只有传承文化才能然我们获得文化创新的资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我们进行这次的研究活动啊就是为了达到一个警醒的目的,让大家警觉起来,对文化的传承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同样在这次的活动中我学到了好的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比如说,曾经我不会背离骚,但是通过这次的活动我已近会背了,就觉得收获很大。本来我们的文化就很多,很杂。有的读起来就特别的拗口,现在看来算是比较的轻松了,因为我通过这次的活动深切的感受到我们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魅力,以前看到有很少的同学会写古风,觉得不怎样,但是在现在看来我真的好羡慕他们,因为他们很早的时候就见识到了我国文化历史底蕴的魅力,而我现在才明白,是不是有些晚呢。其实还好,因为最起码我不是最后一个认识到这种问题的,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真的是是深切的见识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的魅力,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现在才意识到的这一点,反思自己的以前觉得对文化的确是有很大缺失,首先是在学校学的古诗词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对付考试,并没有真真切切的去感受,领会她的美丽,现在看来还是有些后悔当初的的行为的。其次是对古诗词的掌握,都只停留在记得的情况,没有好好的去感受它精彩绝伦的意境,没有实实在在的去体会那些诗文背后的故事及所蕴含的情感。

篇6:有关文化缺失文化传承的文章作文

中国在面临传统文化的缺失吗?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能给我们的现在和未来带来什么?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吗?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当然,社会变革也不总是一帆风顺,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十年浩劫。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长期占据中国文化主流的儒释道文化及其传统也几经受到质疑,批判,甚至在今天仍然不时引起学界争鸣的声音。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

19、20世纪的中国社会现实和世界发展潮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本民族文化丧失了自信,只有少数思想家仍然能在新旧体制交错的夹逢中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固有文化事业百废待兴,然而其发展道路十分坎坷,在很大程度上使传统文化丧失了民众基础。今天,有些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和造诣已经达到相当水平,甚至超过我们大部分国人。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国内早已被锁入故纸堆无人问津,反而是在日、韩还有一些西方国家中掀起热潮,然后外国人的关注学习热情反过来刺激了中国人,使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发掘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有人提出,设立

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而发问者并不在少数,实在发人深省。走在街上,无数年轻时尚男女的生活、思想内容里除了一些国骂,其余已相当“西化”,可即便是他们,对西方文化又能了解多少呢?难道西方文化仅仅就意味着“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吗?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又能有多深的体会呢?日前火得不能再火的“超级女声”在今天中华大地上引发的热情如此之高,甚至超过了2500年间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娱乐事实,更是一个凸显了中国当今文化走势的文化现象。

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难道仅要靠几句口号和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诚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果将高科技比作立国之骨,市场经济比作立国之肉,那么民族文化将是立国之气。三者互相依赖,缺一不可。气强则筋骨健壮,气弱则根基扶摇。而气之不存,骨肉焉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中国今天的战略性发展如失去人文精神与素养的滋润,尤其是属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精华的滋润,那么中国文化最终将失去自己的根基和特色,可悲地被西方文化同化。放眼西方世界今日的成就,任一项都能与西方历史上的文化传统上寻到根源。民主与法制在古希腊、古罗马时即有其萌芽,“以人为本”在文艺复兴时期呼之欲出,思想解放与创新在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踪迹大显„„。有人可能说,美国历史不过几百年,为什么拥有当今社会无与伦比的国际地位?对此我要声明两点:

一、使美洲得到发展的不是美洲原住民,而是带着一定欧洲文化积淀的拓荒先锋;

二、美国历史的特殊性使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科技,然而未必拥有最灿烂、最智慧的文化。拥有科技和如何使用科技完全是两个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鲁迅先生关于“拿来主义”的声音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回荡好久了,一向善于学人长处的日本也给我们作了一个多世纪的生动教材。可是我们建立新文化的任务直至今日却仍嫌宭迫。使我经常感到危机的是,就在我们很多人十分惬意地沉浸在“星巴克”、宝马车和CD香水营造的氛围中时,西方人不仅很好地继承并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更在积极努力地研究《孙子兵法》和《论语》的真谛。中国人从西方学来了马克思主义,更应该从西方发展历

程中学到发展壮大自己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那些走在大街小巷里的“西式”男

女,那些将要成为明日中国主流的人们,难道就仅靠以张扬个性为荣的气质和对中国、对西方一知半解的常识要将中国的火车头驶向未来世界吗?

然而,整理传统文化并建立新文化的任务实在有其艰巨性,因为它牵扯着历史和现实多条神经。它不可能仅靠数条口号、数篇学术论文和数场国际会议就能得到解决,虽然这些努力不可缺少。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光荣而重大,然而在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今天,其力量终显得有限。具有巨大影响力量的不是别的,而是靠多方面协调而成的社会风尚,好比当初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其影响渗透到千家万户,其力量最终催枯拉朽,从而催生新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人自信心遭遇摧残的状况下渐渐失落,也必须在中国人正视自我、恢复自信的条件下复兴。中国人在此方面仍然任重道远,想当初,我们崇尚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后来猛攻外语,一致对“外(外贸)”;再后来是狂学经济,MBA泛滥成灾。现在呢?好象真正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了。我们做事太喜欢一窝风(Follow the Suit),仿佛打太级拳般飘忽不定,这也恰恰说明我们缺乏自主思考、缺乏巩固传统文化根基力量的时间已经太久!如果说这种非理性的社会行为是中国文化重生前的必经阶段,那么我只能衷心祝愿这个阶段不要太久。中国文化在今天全球化进程中的自主性,不是取决于别的,就是看我们能否扎扎实实吃透自身文化,然后有效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从而在新时期建立起中国的新文化。只有这种文化才是符合当今乃至今后中国发展之潮流的先进性文化。(完)

平安夜堵车算不算是传统文化的缺失?

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过洋节、说洋文、一切哈韩,这不是好现象。昨日,教育部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在武昌开题,专家们会上热议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12月26日《武汉晨报》)

专家就是专家,研究的理论也很神奇。譬如“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的缺失”,仿佛中国的小汽车都是一夜之间上路的,又或者上路的汽车都是去做弥撒、报佳音的,于是悲叹一声――传统文化完蛋了!当然,我觉得有了这个伟大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为北京等城市解决一下“堵城”的心病:你看,堵车就是因为洋节,那么,禁止过洋节,道路不就畅通起来了吗?

节日就是文化的表情。但怎么过节,意义还是不一样的。圣诞在中国,恐怕早就消弭了其宗教意义,剩

下的就是一场盛大PARTY,大家热闹热闹,借洋节赶集而已,商家多卖点货,市民趁机亲热一些,跟宏大的文化本身,似乎关联度不是很大。至于“过洋节、说洋文”等不是好现象――这话让人很有时空逆转的错觉。地球是平的,全球金融危机都能让中国西部小镇上的小摊贩“亏本甩卖”了,我们这些走在潮流前沿的专家学者,怎么就偏偏见不得洋节、看不惯洋文?总不能因为自己穿的马褂油迹斑斑,你就说穿西服是大逆不道的吧。

西风东渐,与东风西渐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的春节等传统节日,在不少国家和地区也是很有市场的,外国人甚至也懂得贴窗花、挂灯笼,甚至还参与节日里的花车游行、舞狮子表演,也没见人家的专家学者脸色凝重地说:遭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受辱了!更离奇的是,有专家认为,“有些学校组织学生给长辈洗一次脚,是一种形式主义,弘扬传统要扎扎实实体现在生活中”。又要弘扬传统孝道,又看不惯学生给长辈洗脚,解构起来一套一套,就是从不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思路。给长辈洗脚还不算“扎扎实实”的现实生活,难道要让孩子们给外星人洗脚才算?

提到传统文化,就让人头大。诵读经典不算,给长辈洗脚不算,过洋节又叫丢了传统,说洋文又令传统很神伤――那这个传说中的“传统文化”究竟是“神马”玩意?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到传统,我倒想起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一句话: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才是硬道理,除旧布新才有未来。好的东西不能丢,但我们也不能总是活在过去。再说了,传统文化要赢得更多的粉丝,你不能搞得像个怨妇似的自怨自艾,你得和洋文化勇敢PK,以实力证明自己受得起现代人的膜拜与臣服。

当然,研究“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也不是没有必要。只是,现在的孩子也不是好忽悠的,千万别以为自己都拎不清的东西就能蒙得了聪明的下一代。类似“平安夜堵车是传统文化缺失”的伟大成果,还是敝帚自珍的好,千万不要拿到孩子面前去显摆,不然,孩子们会以为传统文化就是玩脑筋急转弯的。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精华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的古都和现代化国际都市。作为生活在这个大都市中的一员,每天都会在不经意间感受着首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交通事业

清晨,在上班的路上,交通事业的发展是我每天都会看在眼里的。从平坦宽敞的环城公路,到错落有致的立交桥;从日益蓬勃的铁路干线,到空中枢纽的国

内外民航。六环路的开通,四号线的运行,这点点滴滴地变化都在提醒着我们,北京正在向一个崭新的文明城市进发。新的道路带来新的希望,新的起点点亮 新的航程。城市在变化,文明在提升。公交车上的黄色座椅充满了老人慈祥的微笑;地铁站里到处可见工作人员在为乘客耐心解答;站台前,一列列的候车队伍秩序井然„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俨然成为北京文明的路标,带动着全国人民向着文明的方向迈进。

旅游业

旅游是我的兴趣爱好之一,从天安门、故宫、颐和园等名胜古迹到雍和宫、卧佛寺、潭柘寺等宗教寺院;从世界公园、中华民族园、北京游乐园等当代人文景观到十渡、百花山、灵山等郊野风光。旅游业的大跨步发展成为北京经济的另一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观光者用赞叹的眼光欣赏着北京,身为祖国首都的一员,从内心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旅游业的蒸蒸日上代表着北京正大跨步的走在世界的前沿,也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推向世界。

文化事业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文化产业也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前景。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活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在茶余饭后选择走出家门,或去影院看看电影或去剧场听听京戏,甚至一些曾经被人们遗忘的歌剧、话剧等舞台剧表演也渐渐变得兴盛。社会的精神文明在进步,也为更多的普通人带来了高品质的艺术享受。

除了文化艺术的鼎盛发展,图书馆也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场所之一。分布在全市各地的二十余家公共图书馆使市民的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补给。无论是老、中、青哪一代人,都会在闲暇时来图书馆转一转,看一看。故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知识的扩充是提升城市文明的最有效途径。全民读书热潮的兴起,将为城市文明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民俗

除了发展创新,一些代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民俗也在朝着更新更远的目标发展。源于辽代的庙会是北京传统的风俗习惯。而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庙会也在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元素,为百姓带来新春快乐的同时也为古都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东岳庙、莲花池的传统庙会,还是石景山游乐园、朝阳公园的洋庙会,甚至是具有现代风情的金源新燕莎室内庙会,尽管形式上各不相同,却营造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共同构建出北京春节多姿多彩的 新时代风俗画卷。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使人们在对春节年味儿的细细品味中,既有对古老过去的不尽回忆,又有对幸福今天的深深沉浸,更有对和谐未来的无限憧憬。

放眼望去,从中关村到金

融界,从奥体中心到CBD。北京正在以高速迅猛的趋势不断发展。城市的进步带动着文明的提升,也让北京——这座举世瞩目的文明古都,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永恒。越来越多的北京人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建设着新时代的北京,让这座国际都市在世界的舞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彩,让我们一起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精华。(赵麟)

漫谈中国文化的传承

中国文化或称中国传统文化,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蔚为壮观。其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任何一种文化所不及 的,且长期居于世界文化之先头,只是近二百年来落后了。我们研究中国文化就是要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创造的这份宝贵的、灿烂辉煌的文化遗产,以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 义,发展和繁荣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什么是文化?“文”和“化”在汉语中是由两个词素组成的,最早“文”与“化”是不并用的,如《易经*贲卦*传》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到西汉时,才出现“文化”一词。如刘向的《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 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致,然后加诛。”这里“文化”一词的含义是指与武力镇压相对应的文治教化。我们现在用的“文化”一词,是在19世纪末由日文转译,由西方引进的,英国学者 泰勒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一切的能力与习惯。”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达成今日之大成境界,关键在于文化发展的历程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这才是深刻了解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规律及深远影响的有效途径,以期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中华文化之崇高境界。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但她主要是根植在封建农业经济的土壤中,且长期 以封建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政体和宗法制度社会为依托。所以,她也具有很深的两重性。一方面,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农业经济处于支配地位,故其主导思想是“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天人合一”的思

想揭示了人的精神与自然物质的统一性,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的统一性,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的统一性。它充分肯定人的力量和价值,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又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他们之间是互相依赖的,人可以调节

自然、利用自然,却不可摒弃自然和破坏自然。天与人,自然与社会都是一个有机整体,从这一整体观念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把国家和家庭、个人与社会都看成一个整体。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国家的每一个百姓,都有维护国家、民族这个整体 利益的义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个体的价值要通过整体的价值才能体现。为整体,可以牺牲个体。所以中华民族特别具有整合力和凝聚力。现下那些整天挂着所谓民族劣根性不放,以贬低中华精神为乐的所谓“精英”们,都是些没能真正理解中华文化内涵的可怜虫而已。虽然中华曾无数次遭受外敌的入侵,但是没有任何力量能把它摧毁,悠悠数千年她一直屹立于 世界的东方。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中国文化认为社会人际关系也应该是相互融洽的、和平共处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该是和谐、和睦和协调的。因此,中国文化主张“致中和”,充分肯定“人和”是一切事情能成功的根本。中国文化这一中和思想,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老百姓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崇高品质。所以,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崇尚团结、热爱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穷兵黩武,具有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优良传统。现在,世界已进入多级化时代,提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中和”精神必将有力地推动世界和平、进步、发展的伟大事业。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在强调“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同时,古人却将天和人作简单的比附,以至流于“天人感应论”和宗教化,并孽生出“君权神授”,“皇权尊上”的观念,使中 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政体一直延绵了两千余年,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中国文化的整体至上性,虽然在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沉积了集体主义精神和顾全大局的情操,但同时也带来了抹杀个人,忽视个人价值,安时处顺、奴性自卑的依附心理,严重地妨碍了个人奋斗和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成了阻碍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历史惰力。无论如何,中国传统文化是前人创造文明的史诗,是中华民族以自己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创造出来的精神总体,是前人的智慧的伟大创造的结晶。其主流是积极的、优秀的,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对于中国文化的整理和研究,目前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应

该加强对当代青年的中国文化史 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全面提高当代青年的人文素质的创新精神,秉承先民包容宇宙,化成天下的天赋,继承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精神,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迎头赶上世界潮流,使我 们的国家永远站在世界最前列!(后附“砍柴工”回帖)中国

上一篇:电厂工程部岗位职责下一篇:好运和你不分离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