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2024-04-21

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共8篇)

篇1: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 2009-02-20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石生龙

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基本要求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深刻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作风体现着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的变化,我们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和严峻的形势,这就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更加注重提高执政能力。党的80多年的实践表明,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党是否能提高执政能力,必须通过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来体现和检验,党能否保持和发展先进性,能否提高执政能力,必须以优良的作风来保证。正是由于我们党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才能在前进道路上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我们在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党员干部不注意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队伍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不正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和威信。各级党组织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体现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按照中央部署和要求,全力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任务,也是反腐倡廉建设必须长期抓好的重要任务。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促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立足于发展大局,把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作为维护政治纪律的重要任务,突出抓好对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对重大项目建设监督检查,保证把重大项目建设成“廉政项目”、“安全项目”和“优质项目”;突出抓好对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纠正破坏、浪费、闲置土地资源以及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中弄虚作假的问题,严肃处理违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的行为;突出抓好对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反国家能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既要建设金山银山,更要保持绿水青山;突出抓好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行为和腐败问题。

促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亲民为民的作风,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关乎百姓民生、关乎国家稳定,是纯洁党员干部队伍、端正党风政风的有效手段。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亲民为民的作风,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切实加强对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打造“安农工程”;切实加强对医疗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打造“安康工程”;切实加强对救灾 1

救济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使款物安全,让群众放心,打造“安济工程”;切实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和新农合基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维护群众利益,打造“安金工程”;切实加强对国家各项教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公民学有所教,维护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打造“安教工程”。

促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作风,认真解决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端正党风政风的关键。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禁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要针对当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严禁领导干部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收受干股;落实领导干部配偶和子女从业、投资入股、因私出国(境)、到国外定居等事项报告登记制度,加强对其经商办企业情况的监督检查,严禁发生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行为;认真治理违规组织集资合作建房、超标准建房、在风景名胜或公园区建房等问题,严禁领导干部多占住房、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置住房或以劣换优、以借为名占用他人住房;认真解决领导干部招商引资中违规违纪的问题,严禁利用和操纵招商引资项目,为本人或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严禁领导干部相互请托,违反规定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就业、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继续治理“小金库”,规范津贴补贴,纠正超预算、超标准新建和装修办公用房,纠正超标准超编制配备使用小汽车,从严控制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坚持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为重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延伸,向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拓展。

按照“四个对”的要求,全面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纪检监察干部身处反腐败斗争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切实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就要按照“四个对”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在建设一流队伍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认真解决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思想观念和思想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人员素质和工作作风上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质,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在创造一流业绩上见到新成效。无论是工作任务的确定、工作重点的把握、工作方法的选择,还是工作精力的投放,都要服从服务于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使纪检监察工作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上创一流业绩,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渠道。努力在推进工作创新上创一流业绩,认真总结反腐倡廉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深入研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纪检监察工作理念创新、实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工作层次和水平。

在树立一流形象上取得新进展。牢牢把握“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和“四个对”的深刻内涵,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在政治上清醒坚定,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关键时刻和重大事件中经得起考验,进一步树立可靠形象。切实做到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坚决斗争,弘扬清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树立可敬形象。切实做到对广大干部和群众关心爱护,进一步树立可亲形象。切实做到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树立可信形象。(中国廉政网——中国纪检监察报)

篇2: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领导班子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组织保障作用。中心支行领导班子作为人民银行一级机构的领导集体,在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履行好中央银行分支行职责、推进中央银行事业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斗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组织和推动作用。近年来,人行成都分行党委抓中心支行领导班子建设形成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优化结构、增强能力、完善机制”的方针,深入推进中心支行领导班子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健全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为履行中心支行职责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坚定政治方向

中央银行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中心支行领导班子要带领全行干部职工履行好职责,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坚定政治方向,使管辖范围内各项工作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班子同志要带头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真正做到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加强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把握中心支行工作的正确方向。中心支行领导班子要把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作为日常学习的重要内容,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方向、任务以及对金融工作和人民银行工作的新要求,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工作水平,为做好人民银行分支行工作打下基础。三是自觉地把中央银行分支行工作放在大局中去认识,切实找准定位。把新时期金融工作放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中来看待,把中央银行事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相连,增强做好分支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班子来讲,要注意运用好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委务虚研究等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促进班子成员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使班子的领导工作符合党的事业大局要求,保持正确的方向。

营造干事氛围

人民银行分支行是中央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央银行工作目标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心支行领导班子要带头干事,带领干部职工干成事,这是上级党组织把中心支行党委一班人集中在一起的职责要求,也是班子成员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首先,动员组织各种力量,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有利条件,把中央银行各项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其次,结合当地实际和工作的阶段性特点,努力把分支行有关业务工作和管理工作做出自身特色,收到应有的效果,并争取取得实实在在的经验。第三,围绕中央银行的目标任务,努力开拓工作领域,创新工作思路,增强分支行工作影响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使干部队伍得到锻炼。这三个层次实质上都体现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职责履行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实现之间的紧密联系,要求我们牢固树立营造浓厚干事氛围的指导思想,把心思用在工作上,集中精力干成事。营造干事氛围,要求班子成员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克服墨守成规的惰性,增强开拓进取的勇气,带领干部职工奋发有为、解决问题、争创业绩、展示价值。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凝聚班子、凝聚队伍、凝聚人心,这也是领导工作发挥事业凝聚力、向心力作用的具体体现。营造干事氛围,决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或小群体利益,而是履行好分支行职责、为实现中央银行目标任务作出努力,这应当是基本的立足点。如果一个班子既能够把干事的氛围营造得很浓,又能有效引导和鼓励干部职工团结干事,一个行的工作必然会蓬勃向上、生动活泼。形成干事的良好氛围,靠倡导,靠带动,更靠党员干部的内在动力,“一把手”要发挥主导作用,班子成员都要见贤思齐。

注重相互补充

在一个班子中,各个班子成员的年龄、性格、经历、气质特点和专业背景各不相同,这是正常的,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强求一律。班子作用的发挥是在不同班子成员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追求整体最优。因此,在班子配备中,要合理搭配、优势互补,从中心支行班子自身建设来讲,要注意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一是领导工作要群策群力。从党委议事决策来讲,作为班子的一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领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民主集中制原则下把个体智慧升华为集体的科学决策。集体决策中大家有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这不是坏事。因为党委成员认真负责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各有理据,各有长短,这些意见相互印证,相互补充,为党委班子正确决策提供参考,以利于最终形成党委同志共同遵循的集中意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既要积极负责地表达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意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多方面的意见甚至不同意见,并勇于修正或放弃被事实证明与客观实际有距离的意见。在领导工作中需要的是群策群力、民主集中,反对的是“一言堂”或分散主义。二是班子成员都要履行好分管职责。对中心支行党委班子成员的分工以及分工调整,当然应该有多重考虑,但其中基本的一点应是工作需要和干部的具体情况,或者从有利于发挥班子成员的长处、优势和特点出发,或者从干部多方面熟悉情况、加强全面锻炼出发,但都要努力做到在工作中相互补充,促进整体最优。除“一把手”外,副行长、纪委书记、工会主任都各有其职责,都是领导班子的重要组成,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职位的轻重高低,都要在班子中发挥应有作用,形成有力的领导力量搭配。三是班子成员要密切配合。中心支行工作是一个整体,班子成员要注意站在党委领导工作应有的高度,从大局和全局出发,加强班子成员之间、分管工作之间的协调配合,相互衔接、相互支持和相互弥补。上级组织把一级行的领导管理责任交给党委一班人,这个行的工作干好了,是班子集体的成绩,班子成员也引为自豪;工作干糟了,出了问题,班子有责任,班子成员也脸上无光。四是班子成员要相互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才能进步。切忌看别人只看短处,看自己只看优点,相互不服气。实现班子相互补充、发挥合力,“一把手”负有重要职责。要带头营造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团结一致、共同担责的风气,批评和纠正班子成员之间力量相互抵消、相互不配合、相互不服气的不良倾向。从班子成员合理分工来讲,在发挥每个同志长处的基础上也要有意识地加强班子成员多方面锻炼,促进班子同志多方面熟悉工作,以利于增加综合性和全局性,避免或减少片面性和局限性。要通过一些必要的形式促进班子成员相互沟通分管工作开展情况,以利于班子成员了解自己分管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情况,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相互激励。

解决自身问题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领导班子运行也是相同的道理,总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的,也是符合班子运行客观规律的。一个班子成熟与否,不是看班子运行会不会出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看班子有没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能不能在动态调适中实现班子的健康运行。一个能够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解决自身问题的班子,才是健康的、有战斗力的班子。有的中心支行领导班子出现问题长期不能解决,造成领导作用削弱和领导工作掣肘,给一个单位工作带来负面影响。这反映班子在解决自身问题方面能力欠缺和不足。解决班子自身存在的问题要形成正确的思想基础,班子成员都是党的一级领导干部,讲党性、讲原则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牢牢把握这一点,解决班子自身问题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班子出现问题要敢于正视,积极面对,创造条件主动研究解决,决不能掩饰回避。涉及党性原则的重大问题不容许迁就、含糊,任何个人恩怨、利益纠葛都不能凌驾于党性原则之上。非原则性问题要发扬风格、求同存异、互谅互让,班子成员都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境界。解决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一把手”的作用很关键,要发挥好“班长”主导作用,对班子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对班子成员之间的矛盾、隔阂及时疏导,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班子成员之间要经常性地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开诚布公、换位思考,这对于澄清误会、放下包袱、解开疙瘩、及时解决问题有利无弊,怕的是藏在心里、相互猜疑,以致积重难返。与此同时,要真正运用好民主生活会这一机制。民主生活会要开得好,功夫在会外。征求意见、交换看法、相互谈心等大量工作都要在会前做,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问题也要通过会前工作打好基础。民主生活会要开得好,根子在思想。班子同志要真正理解和认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意义,把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解决自身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开展有益的思想交流。对待批评要闻过则喜,不要叶公好龙;批评同志要实事求是,真心帮助;自我批评要思想见面,不遮遮掩掩、评功摆好。

重视培养干部

篇3: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一、从严治党,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强有力、务实高效

1.强化班子建设, 发挥龙头作用。坚持“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思路, 把选准、配强、管好“一把手”作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中之重。注重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的优化, 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团队综合能力。医院通过“三公开四差额”提拔任用了1名副院长, 1名院长助理, 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培养, 大胆交任务、压担子, 通过主持工作等方式把班子中的优秀副职作为“一把手”后备人选加以考验和培养。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2.抓好队伍建设, 提高执政能力。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 在一些重点岗位开展了“公推竞岗”的干部选拔方式, 形成了公开、民主、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继续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制度, 进一步加大了临床科室、机关、后勤之间, 医院与拓展业务单位之间的干部轮岗交流力度。

3.探索考核模式, 健全考核机制。医院制定了干部日常业绩考核表, 规范对领导班子和干部的考察、考核工作, 2012年, 进一步扩大了党政职能部门、职工代表和民主党派人士的参与度, 增强了考核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2013年, 将党政职能部门和二级院系目标管理工作首次纳入年度考核范畴, 建立了干部年度考核结果反馈制度, 促进了组织与干部之间的双向沟通。同时, 建立并完善了临床科室、职能部门, 后勤部门分级分类考核机制, 使测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二、深化改革, 机构和干部职数设置更加科学、队伍结构更加优化

医院党委自始至终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改革工作, 深化和完成了2008年和2012年两轮机构改革和干部聘任工作。

1.机构设置更合理。近年来, 在保持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注重改革的渐进性基础上, 进一步理顺了部门职能, 明确了职责分工, 优化了人员结构, 逐步精简优化党政后队伍, 加强充实了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全院目前有临床科室25个, 党政管理及群团机构8个;党委1个, 党支部5个, 基本适应了医院精简机构、强化管理、提高效率的需要。

2.职数设置更科学。中层领导干部职数原则上按比例设置。医院目前有职工数340名, 其中临床科主任、护士长33名, 职能科长19名, 基本符合和适应了医院事业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现实需求。

3.队伍结构更优化。队伍结构更优化。目前, 全院有现任中层干部52名, 平均年龄为45岁, 35岁及其以下为11人, 占21%;46岁及以上者为26人;最小年龄27岁, 最大年龄59岁。中层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25人, 占48%, 副高以上职称者10人, 占19%;女干部32人, 占61%;党外干部16人, 占31%;管理学类专业7人, 占13%, 医学类专业45人, 占87%。

三、培训提高,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开拓创新、蓬勃向上

1.加强培训管理, 完善培训制度。医院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将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每年划拨专款, 保障干部培训经费投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 为参加调训的干部提出要求, 明确学习目标, 指出学习方向。医院制订年度干部教育培训计, 积极鼓励在职干部通过继续教育学习, 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先后外派4名康复治疗组组长参加日本、香港等地的短期培训班, 选派妇产科副主任到市级医院进修学习;参加北京、南京、上海及市医学会举办的学术交流会25人次。

2.强化培训调研, 突出培训重点。医院党委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基层座谈以及举办参训干部学习交流座谈会等, 充分听取各方意见, 把培训需求分析情况作为制定培训计划、安排培训内容、完善改进措施的重要依据, 按需确定培训方式, 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创新培训方式, 提高培训实效。医院党委按照“不拘一格、灵活多样”的思路, 大胆创新培训形式, 拓展培训渠道, 努力提高培训质量。坚持主阵地培训与多样化培训相结合, 积极开展在职在岗培训、半脱产培训;举办了党务干部和教学管理等专题培训班;鼓励支持中青年干部积极报考在职研究生攻读学位, 提高其学历层次;选派干部深入基层挂职锻炼;利用“江苏大讲堂”, 建立政工干部集中学习。近2年来, 医院选送多名干部到市委党校、北京培训学习;先后选派了10余名一线干部下社区锻炼;先后有2名领导干部通过参加公选的方式走上了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岗位。

篇4: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摘要: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政策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变干部队伍形象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

0引言

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促进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党和政府改善民生政策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变干部队伍形象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要想打赢决战二季度攻坚战,发挥好集团公司能源基地的效能作用,把党的惠民政策办好、办实、办牢,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1加强党员干部“新三观”教育,努力提高执政素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些通俗易懂的话都蕴涵着一个朴素而真实的道理:无论干什么工作,做什么活,办什么事,只要领导干部带头扑下身子、躬身实践、真抓实干,群众就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跟着你走,跟着你干,就不会有完不成的任务。树立“新三观”也是如此。这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因此,我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干部带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新三观”,必须自觉做到“五个正确对待”,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职工的期待,更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需要。

1.1正确对待权力。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的权力是谁给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给的,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邓小平同志也曾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权力行为的参照系。而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权力往往是不法分子追逐和进攻的重点目标。因此,作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一切权力源于人民、一切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切权力必须接受人民的监督的观点,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把体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践行“新三观”的最高标准,以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惕性,自觉维护权力的尊严,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思进创新,有所作为。

1.2正确对待学习。当前,面临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企业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阶段,改革的任务更繁重,对领导干部素质的要求更高。然而,时下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口头上也讲学习,但一到具体行动上,却仿佛腿脚生风,桌椅长刺,坐不稳屁股耐不住性,表现了一种“浮躁”心态;有的自以为是“半桶水”常溢,不学习也能对付一阵子;还有的悟不清“磨刀不误砍柴工”之真谛,借口“工作忙、没时间”,给不学习找出许许多多堂而皇之的理由。这是极其错误的。学习是一种勤政,也是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新三观”的需要。一个领导干部学习的勤奋程度,决定着他的思想深度,决定着他的施政力度,决定着他的群众威信度。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但一个好的领导必须是一个刻苦学习的人。

1.3正确对待群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体和历史主体,也是党的事业发展主体。党的事业是人民的事业,离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将寸步难行,一事无成。因此,领导干部只有正确对待群众,摆正自己与群众的关系,才能正确看待事业、看待工作、看待政绩,正确看待自己所起的作用。正确对待群众,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境界。能够正确对待群众的人,其道德修养、人格修养和政治素养就能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就不会在成绩面前把帐记在自己的本上,就会看到群众的力量和贡献,看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就不会在贡献和利益面前产生心理失衡,滋生贪婪腐败的萌芽。

1.4正确对待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缺乏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讲监督的信任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是纵容。监督是对领导干部的约束,更是对领导干部的关爱,拒绝接受监督的领导干部必然要走向腐败。因此,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充分认识到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是一面镜子,经常想一想、照一照,检查一下自己的不足,闻过则纠,有错即改,使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成为践行“新三观”的有力屏障。

2采取得力有效措施。确保干部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2.1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我们要结合当前的形势和工作实际,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查摆问题,剖析根源,找准症结等活动。尤其是对决战二季度攻坚战中党员干部的腐败问题,要做到发现不正之风苗头,主动跟踪纠偏和堵塞漏洞,解决和处理问题要有冷酷之心,铁面之脸,硬性之手,要加大查办和惩处力度,一旦发现问题,一查到底,从严处理,就地免职,积极为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保驾护航。

2.2对症下药切实纠正和解决一些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解决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放在突出位置,领导班子成员要敢于正视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查问题,带头改作风,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广泛引入群众参与,充分利用班子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会、干部群众座谈会、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形式,逐一对照检查,倾听各方面意见。要力求把干部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到位,把存在的问题根源分析到位,把整改的措施夯实到位,把查摆出的问题解决到位。具体工作中要把握三种情况:属于一般性作风问题,立足批评教育,帮助整改;属于干部群众检举揭发出来的严重问题,要就事论事,认真调查,严肃对待;属于制度缺陷问题,要建立完善制度。

3把握“三个关节点”,提高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

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防止抓作风建设流于形式,各级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促进落实的工作制度和长效机制。实践中要把握好三个关节点:必须明确便于执行、便于考核的标准。要把转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结合本企业实际,对作风建设的总体要求进行分解,要尽可能地量化、细化,制定出便于执行、便于考核、便于监督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把单位和个人的作风状况与绩效考核、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等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干部自觉弘扬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优良作风。要建立抓落实的目标责任制,在明确“一把手”负总责的基础上,要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责任到人。

必须建立管长远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一项治本之策。要着眼作风建设的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认真解决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用制度引导干部保持好的作风。当前,尤其要建立党委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工作制度,完善党内民主、党务公开制度,健全领导干部学习和调研制度,坚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解决问题的制度。通过认真落实各项制度,不断培养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

必须加强日常性的监督和检查。这是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要重点加强对与干部作风建设密切相关的关键环节的监督,讲求事前防范;要建立信息反馈、情况通报等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领导干部的作风状况;要通过聘请党风监督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各项公开制度和各种举报机制等措施,前移监督关口:要把领导监督与群众监督、职能部门监督与舆论监督、经常性监督与阶段性监督结合起来,提高监督的整体效应。

篇5: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只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时期,新的体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建立起来,旧体制也不可能马上消 失,难免产生摩擦和碰撞。在这样的情况下,必然出现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政策不配 套等薄弱环节,这就为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如果不及时坚决纠正和采 取相应防范措施,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就会滋长蔓延起来,发展下去必然祸国殃民。因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反对腐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

只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保证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对外开放不可避免地带来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些腐朽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采取“两手抓”的办 法,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活 动”,从而坚持开放的正确方向,保证开放的顺利进行。

篇6: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加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报告明确提出了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思路和主要任务,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指明了方向,是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发挥整体功能,增强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制度保证

民主集中制既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也是党的领导制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民主集中制。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竞争性和法制性等特点,这就给领导班子建设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了效率,大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供了新的有利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等价交换、利益最大化,人们自我利益的追求及拜金主义的影响,使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背离或淡化了党的宗旨,强调局部利益等,使一些领导班子产生并滋长自由放任等倾向。有些领导干部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民主集中制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民主集中制讲究统一性、一致性,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人认为,民主集中制原则会束缚人们的手脚,不利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因此,摘市场经济,没有必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显然,上述认识是错误的。班子建设的实践证明,越是发展市场经济,越是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二,进行科学决策离不开民主集中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十六大提出的要求。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在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如果班子内部无民主可言,死气沉沉,长官意志,个人说了算,正确意见集中不上来,就很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领导班子更应当从提高决策水平人手,切实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特别是在确立发展战略、制定发展规划,实施重大决策时,要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过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取得共识后,再做出决策。

第三,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离不开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搞得好不好,与贯彻民主集中制有直接关系。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领导干部都面临着权力、金钱、物质的考验,这对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较差,组织观念、纪律观念淡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有的甚至阳奉阴违另搞一套。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要紧密结合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加强制度建设

第一,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有一套严谨科学的制度体系作保证,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中,特别是在组织制度建设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制度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有的制度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性;还有的制度缺乏应有的配套性,等等。因此,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有关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有关规定,结合领导班子建设的实际,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进一步把民主集中制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如,完善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委会工作制度为重点的党的组织制度;又如,制定有关全委会、常委会职责,工作规则、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制度,要使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特别强调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发挥党委全委会议的作用。

第二,“一把手”要带头贯彻民主集中制。“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负有第一位责任。因此,贯彻民主集中制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集体领导是我们党的领导的最高组织原则,也是领导班子实施领导的最基本的形式;分工负责则是实现集体领导、落实集体决策的途径和手段。“一把手”既要做到坚持集体领导、统领全局,又要做好实现集体领导的分工落实工作,把握好“度”。二是要处理好“一把手”与班子其他成员的关系。“一把手”既要担负起第一位的责任,又要自觉摆正在班子中的位置,作为班子中的一员,必须具备民主作风,发扬党内民主,善于集中正确意见,绝不允许搞一言堂。三是要处理好个人与组织制度的关系。作为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一把手”,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上,要遵循民主集中制等组织制度和原则,而不能违背组织制度、违反组织原则。“一把手”要带头按组织制度办事,按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原则去处理问题。

第三,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质量。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党的老传统。坚持开好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既是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的要求,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思想基础。一是要坚持和完善有关民主生活会方面的要求,使之经常化、制度化。通过民主生活会,增强班子团结,真正发挥其作用。二是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联系班子成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通过认真、有针对性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出以公心,展开思想交锋,而不是敷衍应付走过场的“批评”,从而达到相互帮助,消除隔阂,化解矛盾的目的。三是要注意增强领导班子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能否很好地处理和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是衡量领导班子生活会质量的重要标志。要注意通过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解决班子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努力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三、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领导班子战斗力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目的是增强领导班子团结,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水平和体现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那么,怎样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呢?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书记和委员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常委会和全委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发展党内民主和科学决策的关系。党委书记作为领导班子的“班长”,处于核心地位,在领导活动中起着组织、指挥和决策的作用。书记要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意见和集体智慧,最

大限度地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而且要有从善如流、集思广益的民主作风。在常委会或全委会讨论重大问题决策时,书记和委员一样平等地发表意见,表决时实行一人一票,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策。

第二,增强班子团结,增强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增强整体功能,发挥好合力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班子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如何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保证其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关键在于其能否有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性;是否具有民主作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否具有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保持班子的和谐统一。实践证明,哪个领导班子能够自觉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这个班子就会团结协调,形成合力,即使在困难条件下也能顶住压力,不断进步,取得胜利;反之,则会是一盘散沙,丧失战斗力。

篇7: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哈尔滨日报/2017 年/2 月/20 日/第 007 版理论

郭岩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着力点就在于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切实选好用好干部。

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要紧密结合哈尔滨的市情,截至 2015 年末,户籍总人口 961.4 万人,市辖区人口 548.7 万人,是个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式二元结构。农村基层党组织正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和根基,村干部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坚实骨干力量,是党根植于农民群众的血脉。应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不断加强哈尔滨市村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推动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更好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应明确选人用人标准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村干部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使命,能否正确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基层群众,让基层群众深切领会党的大政、精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首要选人用人原则。必须要选择那些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德高望重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五湖四海,任人为贤。选村干部要跳出圆圆圈圈、定势思维,坚持五湖四海,任人为贤。不拘泥于本村、本乡、本镇等地域限制,不拘泥于家族式传承、宗族式接班,不拘泥于特定行业、特定产业、特定协会,不拘泥于内部选拔、上级指派,冲破地域、传统、领域、形式等限制,不拘一格广纳贤人。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公道正派是指选人用人应民主、公道、公平、公正,坚决禁止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行为,还要纠正唯票、唯分等取人偏向,坚决克服由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倾向,要营造既民主又竞争、既科学又透明的选人用人氛围。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应丰富教育培训手段 差异化村干部培训模式。实行县、市、省差异培训,发挥各级党校基础培训、补充培训、提升培训方面的不同作用。各级党校应动态管理村干部培训电子档案,采取定时调训模式。灵活村干部培训方式。要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既能提升学历水平,又能掌握实用技能。实行课堂培训、网络培训、基地培训、交流培训相互交融、相互联动;将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相互依托,实行继续教育和农技实用技术学习结合,定期选派,定点培训。多样化村干部培训内容。既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省、市会议精神,又要把提升党性修养作为培训首要目标,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既要有理论教育培训,又要有能力提升拓展,不断提高村务管理能力。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应完善激励保障措施 完善经济激励保障措施。保障基本工资收入。参照乡镇公务人员工资标准,科学考核,奖励绩效,定期上浮;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于在村务管理、村级组织建设、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干事创业、创业创新的村干部,由所在乡镇、所属市、县、省各级财政专项拨款,进行奖励;完善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由省级财政负担大部分,市级财政有益补充,乡镇财政配套不足,自己缴纳个人部分,实行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后续保障制度。提升村干部因公死亡抚恤金,制定和完善离任补贴制度。完善政治激励保障措施。畅通职业上升渠道。对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村干部,严格考核,列为乡镇后备干部;单考单录乡镇公务人员或事业单位人员;优先录用三年考核优秀的村干部;优先提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乡镇行政副职领导干部。提升人文关怀保障措施。对于真正想干事、干成事、敢干事的村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他们在工作中特别是在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要勇于为他们担当和负责,保护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改革的积极性,还要给予有力支持、正面宣传。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但积极为民分忧排难的村干部,要提升人文关怀力度,保障其各项权利,为其营造温馨、舒心、暖心的良好氛围。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应履行监督考核职责 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建立村民及村民代表会议制,建立村委会例会制,建立村务重大事项公开制,建立“村两委”合签联章制,建立一事一议投票表决制,建立“四议两公开”民主听证制。加强村党组织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党建工作与村务工作一起抓,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集中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说清楚,解决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不放松,定期发展党员,民主评议党员,监督党员履行义务。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形成市县乡党委党建监督考核体系。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管党责任、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考核。健全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健全村干部的民主测评制度,由村民、上级乡镇组织实行考核。要将公道正派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民主、科学、严肃、动态、定性、定量考核。村干部实行定期签订岗位目标责任状制,履职践职,公开承诺,述责述廉,考核后公示。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完善村干部任免制度和离任审计制度,定期开展廉洁教育和作风自查活动,改进工作作风,监督其行为的合法化、制度化及人性化。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应提供创业成才支持 引导创业创新意识。从本地发展特色和优势出发,依托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突出村干部的自身特点,发挥其专业特长,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结合实际需求,引导村干部选择创业创新方向,从而提供一条龙式项目服务。再根据每名村干部的特点、长处,结合创业意识的引导,明确培养方向,建立培养档案,搭建创业基地,提供专家服务,实行技术支持+村干部的结对帮扶机制;加强实战锻炼,结合技能培训,让村干部充分挖掘本村实际,利用本村优势,将创业项目开花结果。强化创业资金扶持。各级财政应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放宽金融贷款条件,实行贴息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细化各项金融扶持政策,明确具体资金使用用途,规范各项扶持操作,对符合扶持政策条件的应提供贷款优惠,对用于非农业项目、非个人经营项目等不符合扶持条件的不予支持。提供创业激励支持。开辟绿色通道支持村干部创业创新。通道包含从申报项目、项目审核、项目批准、项目办理所需的一切辅助设施支持。实行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对于村干部自主创业创新的项目,纳入税收优惠政策扶持范畴,符合减免税费的全部减免。

篇8: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公司治理, 是指通过正式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来协调该企业广泛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以保证决策和执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从而维护和实现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公司治理的牵涉面很广, 包括了从内部决策制度、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等到外部环境、监督、立法和制度等各个方面。

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乃至我国经济的优秀代表和精华所在。在上市公司中建立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有充分的现实意义。首先, 完善的公司治理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和保障;其次, 完善的公司治理可以保障投资者利益,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第三, 公司治理较好的企业可以吸引投资资金不断流入, 支持自身的发展, 并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回报, 从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 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上市公司由于其公开上市的特性, 利益相关方远比一般企业要多, 牵涉的面非常广。因而一旦上市公司治理出问题, 影响也十分大。大范围的公司治理不完善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的发展, 从而拖累中国经济的发展。

因此, 上市公司治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做好上市公司治理, 就是夯实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石。

二、上市公司治理框架基本建立

资本市场自成立以来, 中国证监会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上市公司的治理。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引入“公司治理”理论以来, 在监管层领导和各方的推动下, 上市公司治理在理论领域、实务领域都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寻找适合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的过程。股权分置改革成功地解决了股权割裂问题之后,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环境进一步完善。《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2002) 》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和完善也使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法律基础更加完备。2007年起, 中国证监会还推出了“公司治理专项活动”, 每年都有不同的专题, 推进了上市公司治理的进步。

郭主席上任之后, 更是将上市公司治理放到举足轻重的位置, 2011年12月19日在第十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上做了《良好的公司治理与成熟的资本市场互为前提》的主题演讲, 全面讨论和总结了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情况。之后推出的包括强制分红、退市制度、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在内的多种措施, 都有效促进了上市公司的规范治理。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的上市公司治理从无到有, 逐渐走上了规范发展的道路, 取得了不少成绩。基本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治理框架;规范了利益相关方的行为, 上市公司独立性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 加强了对投资者, 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与此同时, 企业逐渐担负起应负的社会责任, 2011年, 沪深两市共有582家A股上市公司在披露年度报告时同步披露其社会责任报告 (含可持续发展报告) , 比去年增长约12%。但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着“形似而神不似, 形备而实不至”的现象和问题, 亟待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上市公司治理存在问题

(一) 国有上市公司代理关系过于复杂、行政干预影响公司治理

1. 国有股所有者缺位诱发严重的代理人道德风险。

国家实际上通过双重的委托代理来行使国有股的所有者权利, 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是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如国资委) 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上市公司的董事等高管人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 即国家———国资委———上市公司董事等高管人员。在这样一个委托代理链条中, 国资委和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并没有强烈的激励约束机制去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道德风险存在的情况下, 这些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就有可能通过损害国家利益来为自身谋私利。

2. 行政干预影响公司经营。

上市国有公司市场化的目标与带有行政色彩的管理手段存在冲突。在上市公司国有控股的情况下, 政府监督往往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 导致过多地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 特别是当其行政目标与所有者目标发生冲突时, 政府可能会以牺牲公司的利益为代价追求其行政目标。

(二) 民营企业“一股独大”

中小板 (含创业板) 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股权集中特征, 前三大股东之间持股比例悬殊, 多数民营上市公司除控股股东以外股东持股比例较小。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中小板 (含创业板) 民营上市公司属于典型的股权集中控制类型, 外部并购治理机制很难对我国中小板 (含创业板) 民营公司治理发生实质性影响。

(三) 经理人市场不成熟且缺少激励约束机制

1. 经理人市场不成熟。

在经理人活跃的市场, 一旦现任经理人员不能有效地治理公司, 导致公司声誉不好, 业绩下降, 董事会就会通过经理市场聘请对公司更忠诚、更有能力的经营者来经营公司。目前我国经理人市场严重不发达, 上市公司经理人产生方式主要由上级部门委派, 很少由市场竞争产生, 使得经理人一定程度上只关心上级部门的政治导向, 而忽视甚至偏离股东的利益这一公司治理应有的导向。

2. 经理人激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已经推行或者准备推行激励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量过少, 绝大部分上市公司尚未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在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中对经理人员的薪酬构成, 依然以工资和奖金为主。设计股权激励方案的上市公司很少, 即使有股权激励预案, 股票分红或者期权在经理人报酬中也不占主要部分。二是利润操纵问题。由于实施股权激励的条件多以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来衡量, 就有可能通过利润操纵的方式来达到激励所必须的条件。三是市场操纵问题。管理层在行权期临近时, 通过推高公司业绩、高额分红、资产重组等手段制造各种利好, 以抬高股票价格, 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3. 经理人约束机制缺失。

首先,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机制目前还不够健全完善, 公司的股票价格难以反映公司经营的真实业绩, 股东难以凭股票价格评价公司经理层的业绩表现, 股东运用“用脚投票”机制约束经理层受到限制。其次, 经理人的信息披露机制不规范,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很难对经理人的非生产性寻租行为进行约束。

(四) 董事会缺乏独立性、监事会监督作用有限

1. 董事会及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强。

其一, 董事会的产生和构成缺乏独立性。一些公司的董事会并没有严格执行《公司法》相关规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 董事的任命或解聘也不通过股东大会来决定, 多是上级任命或选举前与主管部门协商, 并征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方才产生。在丧失了独立性与积极性的前提下, 董事会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且董事会成员的产生通常直接代表控股股东的利益, 体现大股东的意志, 中小股东在董事会中缺乏代言人。其二, 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够, 勤勉度不高。独立董事的任命过程中多数公司是由董事长或上级主管部门聘任, 有些独立董事并不十分熟悉公司运作和相关法律法规, 也不具备履职必须的工作经验, 致使独立董事独立性和专业性不强, 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时服从于大股东或董事会的意志, 客观性的、独立判断作用的发挥非常有限。

2. 监事会监督作用有限。

其一, 虽然我国的监事会与董事会在法律上属于平行的地位, 但监事会仅有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 更无董事和经理的任免权, 因而仅具有部分监督权的监事会实际上成为董事会之下的一个机构。其二, 我国的监事会主要由公司职工或股东代表组成, 他们在行政关系上受制于董事会或兼任公司管理层的董事, 导致了监事会职权过于弱化, 很少真正发挥对董事会、经理层的监督作用。

(五) 缺乏外部监督机制

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政府,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二是中介机构, 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证券交易所等;三是利益相关者, 包括公司的债权人、客户等。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这些环节的外部监督都比较薄弱。我国的上市公司由于大部分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 往往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政府很难站在绝对市场化、绝对公平的角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此外, 我国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由于发展不规范, 频频出现于上市公司合谋作假账, 披露虚假信息的行为, 这些中介机构不仅没有起到外部监督作用, 反而成为上市公司违规的帮凶。从银行等债权人的情况来看, 其外部监督力量也是薄弱的。由于银行既不能拥有公司的产权, 又没有日本银行的那种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机制和能力, 使其无法对贷款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督。

(六)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存在问题

当前, 无论是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还是新兴市场的相关制度安排, 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 即在形式和程序上符合要求即可, 却无法避免实践中出现大量的形式上符合规范, 而实质上有重大欺诈或虚假信息的事件发生。究其原因, 一方面应归咎于监管规则一般要滞后于各种创新, 另一方面外部中介机构的调查与审核很难突破上市公司集体造假的防线, 不能有效地避免系统性风险与危机的发生。

(七) 立法缺位、违规成本低

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关于公司治理的法规体系, 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公司法》、《企业法》、《证券法》和《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条例》等, 此外, 还有一些部门规章, 包括《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范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企业财务报告条例》和《国务院稽查特派员条例》等。这些法规和规章从不同的角度对国家、经营者和职工等利益主体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和界定, 但还不够完善, 现有的法规内容过于原则化, 操作性不强。例如《公司法》在对保护投资者追究控股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法律责任等方面缺乏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安排, 上市公司治理相关规则强制性规定少, 偏重指导公司自治, 缺乏责任追究机制等。《证券法》也有与资本市场发展不和谐的部分。此外, 经理人市场运作、上市公司监管等缺少专门的法规。

另一方面, 经营者违规成本低。如我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二条明确规定“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从过往的处罚结果来看, 大多数处罚以行政警告或罚款了事, 真正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少之又少。罚上市公司的款, 直接减少的是公司的所有者权益, 尤其是二级市场上的中小股东。此外, 证券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过小, 缺少集体诉讼、代表诉讼等选择形式以及人为设立证券民事诉讼前置程序, 都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也削弱了相关法律法规对公经营者的威慑力。这客观上也导致了董事疏于履行法律所要求的诚信勤勉职责。

四、对策建议

(一) 优化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减少行政干预影响

1. 培育有效的国家持股主体。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国有资产行政管理的专职机构, 并不是最终的所有者而仍是可能存在代理人的道德风险, 可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审计部门强化对它的监督, 使之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真正负起责任。二是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成为专门经营国有资产的独立的法人企业, 自身具备完善的治理结构, 才能真正代表国家有效地行使股东权利, 同时减少行政干预对上市公司经营的影响。

2. 扶植理性成熟的机构投资者。

大力培育成熟理性的机构投资者有助于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投资、遏制投机, 促进市场规范、文件、高效地运作。同时, 机构持股者不应该由政府来控制, 而应该按照市场化的模式来运作。比如,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 将会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基金组织, 诸如养老基金、住房基金等, 可以考虑通过招标的方式, 通过市场来运作这些基金, 引导这些基金对上市公司持股, 有效改善上公司股权结构。社会保障基金入市将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 构建民营上市公司控制股东的监控制度

积极改革独立董事的选任制度, 建立影子董事制度, 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增加中小股东的知情权途径, 加大对持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深度挖掘, 使得股权可以及时反映其公司治理的信息, 让市场成为遏制实际控制人的重要工具;根据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进行分类监管;完善《公司法》和相关配套监管规范, 建构对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制度。

(三) 完善对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 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

通过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 将上市公司的经理人的利益同公司以及股东的利益联系起来, 提高经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提高公司业绩。

2. 加强对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监管。

加强对股票市场实时的监控,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等, 完善与股权激励机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设。

(四) 加强董事会和独立董事独立性、强化监事会职能

1. 保证上市公司董事会应有的独立性。

上市公司必须在《公司法》的约束下, 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在董事会制度中确立职工和中小股东代表的董事地位, 完善董事会结构, 平衡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职工地位。董事会的选举中可采用累计投票制, 弱化大股东的控制权, 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此外, 独立董事可以在董事会内组成专门委员会, 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发挥履职、决策能效。

2.. 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扩大监事会规模, 调整监事会人员构成。

建议随着上市公司经营规模、总资产的不断增长调整监事会成员人数, 从而保证监事会与公司规模相匹配。同时, 监事会成员除了由中小股东、员工担任以外, 必须引入公司外部的利益相关者, 才能消除大股东监事和高管监事的影响。

3. 赋予监事会足够的权利。

从职能上来说, 独立董事应该负责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经济业务事前与事中的监督, 监事会负责事后监督。为了更好地发挥两者的监督为了更好地发挥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 可由监事会负责 (至少要参与) 选择与任免独立董事, 使监事会与独立董事能协同合作, 共同起到对公司经营管理有力监督的作用。

(五) 发挥外部组织的监督作用

一是发挥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审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中的作用, 中介机构要勤勉尽责、诚实守信, 形成对公司治理的专业约束。

二是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要把新闻媒体作为强化社会监督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对于媒体反映的问题, 要建立高效快捷的舆论监督反馈机制。

三是拓宽和畅通投资者监督渠道。切实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 真正维护好、落实好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六)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增强上市公司透明度

1. 上市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

应当严格按照《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指引》等相关规定, 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平地向所有投资者披露可能对上市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以使所有投资者均可以同时获悉同样的信息, 不得有选择性地、提前向特定对象单独泄露。

2. 大力加强证券监管, 规范上市公

司的信息披露行为, 严厉打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和虚假陈述等违法犯罪行为, 促进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

3. 上市公司除按强制性规定披露信

息外, 还应主动、及时地披露所有可能对股东和其它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信息, 并保证所有股东有平等的机会获得信息。同时增强信息披露的灵活性, 借助网络技术更有效地披露相关信息。

(七) 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违规责任和成本

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违规行为, 要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 坚决予以查处, 并积极推动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司法保护制度建设。通过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控股股东、董事、监事、高管的监管和问责, 加大对不当行为的惩处力度, 促进上市公司形成规范运作的内在机制。

上一篇:山丹育才中学文化建设汇报材料下一篇:校舍维修工程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