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2024-05-20

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精选6篇)

篇1: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材料研究方法在微量物证中的运用

冯恩科(091623)

(同济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04)

摘要:通过一些典型的案例的说明和分析,介绍了材料研究方法(扫描电镜、XRD、红外光谱、热分析、核磁共振、质谱分析)在盗窃、枪击、爆炸以及交通肇事等刑事案件中的应用。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XRD 红外光谱热分析核磁共振质谱仪刑事侦查微量物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当前犯罪活动日益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即犯罪分子日益狡猾,他们为了逃避罪责,采取各种手段破坏现场痕迹,使传统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物证提取率逐渐下降,给刑事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困难。但是,不管犯罪分子多么狡猾,绝不可能将其犯罪的遗迹全部消除,必然会留下微量或痕量的物证。发现提取分析鉴定这些物证,可为案情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为审判提供确凿的证据。微量的物证分析的样品量少、来源有限、种类多、范围广、未知程度大。物性分析不仅要求种属认定,还要要求确定产地、厂家牌号和批号,做出同一认定。物证鉴定结论事关重大,要求分析数据准确可靠,不能有任何差错,在侦破案件和实际斗争中,还要求尽快完成分析鉴定。

针对以上特点,解决微量物证分析鉴定中的技术难题,除了采用一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方法外,近年来主要应用和发展的分析技术是《材料研究方法》这门课程中所提到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技术,在这里我总结了刑事侦查中微量物证分析常用的几种分析技术,并配以相应案例,让同学们对材料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的实际应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增添学习的兴趣。

1、扫描电子显微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由于放大倍率、分辨率、灵敏度高,同时具有快速、简便、检材用量少且不破坏检材等特点,是刑事案件技术检验的重要工具。如以下两个案例:

(1)在刑事案件和交通案件中,经常遇到被撞碎的灯泡残片,确定涉案中灯泡是在开灯或者闭灯状态时被撞碎,对案件的侦查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扫面电子显微镜对残存灯丝状态进行观察和检验,确定热断或者冷断,说明灯泡的开闭。

[1]2010年10月7日18时20分许,高某驾驶车号为冀RF0280的大客车由北向南行驶至大兴区京开高速路33公里处时,与前方同向行驶的小货车(冀RB3610)尾部相撞,造成两车损坏,大客车上乘车人受伤。需要检验小货车(冀RB3610)后尾灯灯泡内灯丝断面状态。送检灯泡见图1。所送灯泡玻璃完好(见图1),内有两根接线柱,灯丝均从接线柱断开(见图2),灯丝残留在玻璃罩内,残留灯丝两端及接线柱上残留灯丝的表面均整齐,且断裂断缘面痕迹的边缘棱角清晰,均未发现热熔性球状体及受热拉伸变形,符合冷断拉伸变形,符合冷断的形态特征(见图3、4)。结论就是:所送肇事小货车(冀 RB3610)后车尾灯灯泡内灯丝断口呈冷断形态特征。图1 送检灯泡

图2 灯丝断开

图3灯丝端口1

图4 灯丝端口2

(2)确定水中尸体是溺死或非溺死是刑事侦察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通常用检验尸体内脏器官有无硅藻(水中的浮游生物)来判断,因其误差大、准确性差,常常给工作带来困难,准确解决水中尸体是否生前入水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但是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功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准确度达到100%。

参照硅藻检验方法解剖尸体,取尸体的肺脏,肾脏,心脏,肝脏。取肺时先用缝线结扎气管,防止异物进入肺组织;肾脏连包膜一起取下,用干净容器装标本,将标本用10% 中性福尔马林(分析纯)固定,在边缘取下一小块(大小约3cm ×2cm),放入分析纯无水酒精中,一天后取组织块用刀子剖开直接放在AMRAY 3200C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台上,在低倍下用背散射像对样本进行整体观察,逐渐提高放大倍数寻找组织切面上的异物(亮点),如有亮点将其放大,用能谱仪检测亮点成分,如有别于碳(C)、氧(O)、磷(P)、硫(S)、钙(Ca)等元素,就应是外来异物。如果异物较多,此尸体就是生前入水,反之就是死后入水。如图5所示[2]。

图5 生前入水尸体肺的背散射像, 亮点为外来异物

图6死后入水尸体肺的背散射像

2、X射线衍射分析

X 射线衍射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直接提供样品分子的结构信息,准确确定样品的具体组成。同时,XRD 分析还具有无损物证检材、制样简单、快速等优点,在刑事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中草药价格持续攀升,尤其是部分名贵药材,所以有不法商贩就以假充真,用一些色泽、味道差不多的东西来冒充名贵中药。因此公安机关要对此进行大力打击,但第一步就是要鉴别出真伪,中药与西药不同,不是单一的化学物质,而是天然的动物、植物或矿物。对中药的识别从来是靠形象描述。由于形态的复杂性,在许多情况下容易搞错,一名多物及一物多名现象并不少见。而X射线粉末衍射谱具有指纹性,混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谱是单一物相衍射谱的叠合,仍具有指纹性,因而可作为一种表征中药材的现代测试手段。图7(a)(b)

[3]分别是人参与冬虫夏草真伪品衍射谱的比较。

图7 真伪人参与真伪冬虫夏草的X射线衍射图

XRD 的应用非常广泛,理论上讲,只要样品具有晶体结构,就可以进行衍射分析。波兰法庭科学工作者者Jolanta[4]曾用XRD,结合显微红外、SEM/ EDX 法对受热后发生变化的纤维进行检验。Cortis[5]用XRD 对大量的可卡因样品进行了定性分析,利用衍射谱图指纹区的不同,可以推断出可卡因样品的来源。此外,油漆中的有机或无机颜料均可用X 射线衍射进行分析[6]。Massonnet[7]对瑞士1992 年到1993年间交通事故中提取的51 种多层油漆进行XRF 和XRD 分析,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方法,只有两种油漆不能区分,区分率达到97%。

3、红外光谱

高分子材料往往是以一种或多种高聚物聚合改性而成,为了加工成型时获得更优越的机械性能,常加入各种添加剂、助剂、无机填料等,因此使得材料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用途极为广泛,因而也频繁出现在许多作案现场。红外光谱凭借它独特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此类物证的检验,而且在法庭科学领域也承担着重要的检验鉴定任务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2001年4月18日[8],昌平县某路口,一辆白色面包车与一骑车人发生交通事故。在车前角提取蓝色熔融物,纤维检验检索得知,熔融物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并在死者衣服擦蹭部位也发现有相同熔融状韧性较强的物质,经检验比对,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与衣服纤维相同。破案后,肇事司机供认不讳(见图8)

图8 上曲线为PET标准图;下曲线为汽车上熔融物

4、热分析

热分析技术作为研究物质受热或冷却时发生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有力工具,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公安消防机构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热分析技术应用于火灾原因分析与鉴定。在严重烧毁的火场中,常见的有重要证明作用的痕迹物证大部分被毁灭,给火灾调查造成极大困难。为顺利展开火灾调查,就要寻找那些不易被彻底破坏而有一定证明作用的痕迹物证(如木炭、混凝土构件、金属等)。通过对这些物证进行分析鉴定,发现它们的特征及证明作用,以此为依据判断火场温度,分析火势蔓延方向,确定起火部位,认定火灾原因。

对火场上采集的混凝土样品进行热分析,可以测得其受火灾热作用后的吸放热性质和热重变化,把这些性质和变化与受火场影响的标准样品的热分析结果相比较,利用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可推断这些样品在火场的受热程度。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标准样作热重和差

[9]热分析,热谱图如图9所示。

图9 普通钢筋混凝土标准样热谱图

【在升温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分别在81~187℃,430~590℃和732~907℃三个温度区有失重和吸热峰。

(1)在8l~187℃,钢筋混凝土发生自蒸发作用,逐渐失去自由水。

(2)在430~590℃,钢筋混凝土中的Ca(OH)2发生脱水(Ca(OH)2→CaO+H2O↑),同时混凝土中的石英出现同质异相的晶形转化,即а—石英→β—石英。(3)在732~907℃,钢筋混凝土中发生CaCO3→CaO+CO2↑

(4)在降温过程中,在573℃附近出现一个放热峰,是β—石英→а—石英,它是升温过程中石英晶形转变的逆过程。

对火场上采集的混凝土样品按普通钢筋混凝土标准样品相同的测试条件作热重和差热分析。如果测得热谱图如图10所示,图10 混凝土样品的热谱图

将图10同普通钢筋混凝土标准样品的热谱图(图9)比较可知:缺少81~187℃的TG失重和DTA吸热峰,而430~590℃和732~907℃峰仍存在,证明试样在火场中的受热温度至少为187℃,但低于430℃。

5、核磁共振

对有些疑难物品用核磁共振分析,能取得很好结果。

某地区发生一起奸杀案[10],现场留下一料直径为143mm、厚1.3mm、边缘呈内倾式斜面,斜面宽1.8mm,具有黑色光泽的纽扣,经调查提取嫌疑人一条长裤,该裤前腹部一排纽扣共四粒,其中一粒虽大小颜色与原裤上三粒纽扣相似,但位置明显偏离,一眼可见是后补的,但无科学依据,为验证裤上原纽扣与现场相同而与后补纽扣不同,我们用EM360L核磁共振分光光度计,H核分析试验,获得成功,如图11至14。

图10为空白TFA溶剂,图12为原裤上纽扣,图13为现场提取纽扣,图13为后补纽扣,可见图12与图13扫描谱峰A、B、C 一致,与图14谱峰不同。

图11空白TFA溶剂

图12原裤上纽扣

图13现场提取纽扣

图14后补纽扣

6、质谱分析

应用质谱计,可从爆炸现场的碎屑中鉴定出炸药的品种[11],检测灵敏度为1 0-12g。季戊四醇四硝酸醋(PETN)的电子轰击(El)及化学电离(CI)质谱图(图15),为案件处理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指纹”,实验结果可与计算机中的谱图库相匹配,在几十秒内获得定性结果。不同来源的炸药具有不同的纯度、不同的组成,用HPLC / MS 方法不但可鉴定炸药中的主要成分,而且通过对组成的测定去判断此炸药的来源(图16)。混合火药TETRYTOL 中的二个组分: TNT(三硝基苯)和TETRYL(三硝基苯甲胺),HPLC既可提供它们各自的含量,亦可进行分离。负化学电离质谱(N C IMs)可供鉴定这两种化合物的“ 指纹”。应用这种技术可以迅速鉴定和比较各种炸药及火,如可用于子弹壳中的残留物与抢击受害者体内存留无烟火药的比较。

图15PETN 的EI(上)和CI(下)质谱图

图16TNT和TETRYL的HPLC/ NCI质谱 结语

以上就是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应用最突出的几个方面,当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物证分析鉴定的水平会不断提高,我个人认为微量物证分析将朝一下方向发张:

1、综合应用多种分析手段和技术,建立各类微量物证的系统鉴定方法。为了做到同一认定,只有利用多种分析手段,充分应用显微分析和各种联用分析技术,选择最佳分析程序,建立物证的系统鉴定方法,才能从有限的物证样品中,获得尽可能多的分析数据,使鉴定结果准确可靠,给同一认定提供必要条件。

2、用模式识别等先进技术和方法处理分析数据,提高数据的综合应用水平。物证样品类别、品种和牌号繁多,如果用多种手段和技术分析,将得到大量数据。用常规方法处理这些数据,很难得到预期的结果。若用模式识别等先进技术在多维空间确定分类界面,将充分利用各种分析数据使鉴定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进一步建立、扩展和充实各种物证样品数据库,以加快物证鉴定速度,提高同一认定能力。物证鉴定主要是比对分析,只有大量收集各样品,测其多种特征和分析数据,建立相应的计算机数据库和检索系统,才能有效地提高物证鉴定的速度和水平。如织物纤维数据库、火药数据库等等。

参考文献:

[1]李胜林等。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在刑事案件技术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仪器.2011年 [2] 张忠。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在检验水中尸体中的应用,电子显微学报。2001年 [3]马里敦。近代X射线多晶体衍射——实验技术与数据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 [4]Jolanta W.Identification of t thermally changed fibers[ J].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1997,85(1): 51-631 [5]Cortis G,Chessa C.The X-ray diffractometry,a methodfor cocaine samples classification[ C] / / Current Topicsin Forensic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Meeting of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Sciences,14th,Tokyo,Aug.26-30,19961 Ottawa: ShundersonCommunications,1997: 365-3661 [6] Curry C J,Rendle D F,Rogers A.Pigment analysis inthe forensic examination of paints.I.Pigment analysis byx-ray powder diffraction [ J].Journal of the ForensicScience Society,1982,22(2): 73-771 [7] Massonnet G.Comparison of x-ray fluorescence and x-raydiffraction techniques for the forensic analysis of automobilepaints[ C] / / Advances in Forensic Sciences: Proceedingsof 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Sciences,13th,Duesseldorf,Aug.22-28,1993 [8]张淑芳,姜华.红外光谱在刑事案件中的应用,刑事技术。2001年第6期

[9]任松发,任汉信,陈延军.严重烧毁火场的现场勘查.武警学院学报,2001年第17卷 [10]杜定准,王张富.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在刑事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2004年第四期

[11] Yinon J.Mass spectrometry of explosive: Nitro compounds,nitrate esters,and nitramines.Mass Spectr Rev 1998

篇2: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第一,司法会计技术可以用来查实、审核犯罪线索和举报材料,为确定立案侦查提供依据。公安机关担负着繁重的侦查任务,尤其是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大部分是由公安机关来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与普通的(或传统的)刑事犯罪案件有明显的不同,它在受理立案时,往往无明显的犯罪现场可供勘查、检验。因此,是否需要立案侦查往往难以确定。而经济犯罪行为,大多会涉及到财务会计业务,财务会计业务和财务会计行为一般均会被记录在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中。因此,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对于受理的线索和举报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工作,运用司法会计技术对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或帐目进行检查,便可查实是否存在犯罪事实,是否需要立案侦查。如在偷税案件的立案审查中,可运用司法会计技术检验有关纳税申报资料和相关的帐目,核实经营情况、利润情况,便可查明是否存在偷税行为,是否需要立案侦查。

第二、司法会计技术可以为公安机关发现、揭露和证实犯罪提供线索和证据。刑事侦查原理说明,任何犯罪都必留痕迹。由于会计技术的广泛应用,经济犯罪行为必然会在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中留下犯罪痕迹,犯罪痕迹中蕴含着大量的犯罪信息,因此,侦查人员通过查帐、查物,便可从财务会计资料中发现有关的犯罪线索和犯罪事实,并可提取记录着犯罪行为的财务会计资料作为证据,以证实和揭露犯罪行为。如在职务侵占犯罪案件或挪用资金的犯罪案件中,侦查人员通过对财务会计资料进行检查、验证,便可证明嫌疑资金的运动轨迹和真实运用情况,以便查明犯罪行为人侵占和挪用的犯罪事实。

第三、司法会计技术可以为公安机关鉴别、固定证据,为诉讼提供科学的结论。在刑事侦查实践中,对于案件中的有关事实,公安机关必须收集、审查与案件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在通过查帐所收集到的有关财务会计资料中,有些财务会计资料可以直观地反映有关的案件事实,如收付款的单据可以直观地反映货币的收付情况。而有一些财务会计资料却往往不能直观地反映出案件事实,如对财务会计行为和财务会计业务的会计处理,则往往涉及到技术性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来鉴别和确认,以揭示其具体的财务会计含义,以便证实有关案件事实。如对单位走私案件,往往需要通过司法会计鉴定对走私物品的金额和走私牟利收入进行鉴别确认,从而为及时、正确地处理案件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

第四,对有关证据进行审查,为案件的正确处理提供帮助。司法会计技术因其科学性、专业性而常被作为审查其他证据的`技术手段。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的侦查中,会遇到有关的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经济合同以及有关的票据、卡证等,对这些涉及财务会计业务或财务会计行为的证据资料进行审查判断,则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可以通过运用司法会计技术对其进行审查,以查明这些资料是否科学、客观、真实,能否作为证据使用,以便给案件的及时正确处理提供帮助。

篇3: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1. 有效发现、收集和整理犯罪现场痕迹。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 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都会遗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的发现、收集和整理就是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现、收集和整理, 可以实现再现犯罪活动现场的目标, 从而为刑事案件侦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能够确定痕迹形成机制与犯罪事件之间的联系。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各种类型的痕迹, 其背后都有独立的形成机制和产生的过程及方法, 这些痕迹形成机制是与犯罪事件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只要有效地揭示出痕迹形成机制, 就可以据此进行合理推断, 进而达到还原犯罪事件和锁定侦查目标的作用。

3. 能够直接指认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身份。在犯罪现场之中, 还有一部分痕迹是与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身份信息直接相关, 包括手印和足印等等。通过对这部分痕迹进行侦查和鉴定, 可以直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 推断其体貌特征、年龄、职业、性别等, 并最终通过分析比对详细准确地揭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二、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指纹是人体手指表面凸起的纹线, 是由个体遗传基因与外部环境共同造就的。正是由于指纹的形成基础与众不同, 因此指纹也就成为了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标志。在痕迹检验技术中, 指纹痕迹检验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作用:

1. 可以有效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由于指纹信息具有唯一性, 因此通过对犯罪嫌疑人遗留下的指纹进行提取和分析, 并将分析结论输入指纹信息数据库, 就能够实现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个人身份的目标。与其他痕迹检验技术相比, 指纹痕迹检验无疑最为直接和有效。

2. 指纹痕迹信息, 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直接证据。证据是认定犯罪行为的最直接依据。修订后的 《刑诉法》 对于证据的类型进行了重新规定, 而指纹检验的结论就可以作为直接指认犯罪行为或被法院所采信的证据。特别是在一些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的过程中, 犯罪嫌疑人不主动承认犯罪事实, 只要通过指纹痕迹检验技术, 即可以推断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 这对于提高司法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三、足印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国内痕迹检验技术应用实践中, 足印痕迹检验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与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相似, 足印同样也带有大量的个人身份信息。通过在犯罪现场提取犯罪嫌疑人的足印, 也能够实现重要的作用。

1. 足印痕迹检验能够有效推断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足印带有鲜明的个人体貌特征,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 等等。例如, 足印的深浅便与个人的体重直接相关, 而足印的大小则可以作为判断性别和年龄的重要依据。

此外, 通过对现场足印痕迹进行检验, 还能够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 这对于明确侦查目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 足印痕迹带有鲜明的职业特征。犯罪现场遗留下的足印往往还能够集中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 其鞋底所带的花纹可以带有明确的指向性, 可以据此作为指认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重要凭据。

3. 能够为警犬提供参考线索。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遗留的足印, 很多都是赤脚时所形成的, 这对于警犬的侦查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足印的气味浓重, 警犬通过灵敏的嗅觉, 很容易实现辨识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的目标。

四、对提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的建议

笔者认为, 为了有效提高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水平, 应对采取下列对策和措施:

1. 对其他痕迹检验技术给予足够重视。对于各级公安机关和司法鉴定机构来说, 除了要重视指纹和足印痕迹检验技术以外, 还要提高对工具痕迹检验、枪弹痕迹检验等技术的重视程度, 全面提高各类痕迹检验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根据新时期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复杂性, 及时更新原有的痕迹检验技术, 满足刑事侦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2. 全面提高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对现有痕迹检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培养, 让他们定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业务指导, 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还要广泛引进社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痕迹检验技术人员队伍, 全面优化知识和素质结构, 提升痕迹检验工作的总体水平。

3. 全面提升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要根据修订后《刑诉法》等对于证据的最新要求, 合理优化和改革现有痕迹检验工作模式, 提高痕迹检验结论向刑事诉讼证据转化的效率, 全面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摘要:痕迹检验是刑事侦查技术的重要内容, 在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痕迹检验技术中, 指纹痕迹检验和足印痕迹检验应用较为广泛。结合痕迹检验技术发展新趋势, 就主要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痕迹检验,刑事侦查,指纹,足印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动态中的同一认定.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 (02) .

篇4:材料研究方法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

关键词:痕迹检验 刑事侦查 指纹 足印

在痕迹检验技术中,指纹、足印检验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指纹和足印痕迹检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但是却能够直接实现痕迹检验的预期目标,进而实现刑事侦查工作效率的提高。当前,国内刑事犯罪领域的发展趋势日趋多样而复杂,提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一、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1.有效发现、收集和整理犯罪现场痕迹。在刑事案件的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都会遗留下一些痕迹。这些痕迹的发现、收集和整理就是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发现、收集和整理,可以实现再现犯罪活动现场的目标,从而为刑事案件侦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能够确定痕迹形成机制与犯罪事件之间的联系。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各种类型的痕迹,其背后都有独立的形成机制和产生的过程及方法,这些痕迹形成机制是与犯罪事件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只要有效地揭示出痕迹形成机制,就可以据此进行合理推断,进而达到还原犯罪事件和锁定侦查目标的作用。

3.能够直接指认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身份。在犯罪现场之中,还有一部分痕迹是与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身份信息直接相关,包括手印和足印等等。通过对这部分痕迹进行侦查和鉴定,可以直接缩小嫌疑人的范围,推断其体貌特征、年龄、职业、性别等,并最终通过分析比对详细准确地揭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二、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指纹是人体手指表面凸起的纹线,是由个体遗传基因与外部环境共同造就的。正是由于指纹的形成基础与众不同,因此指纹也就成为了个人身份信息的重要标志。在痕迹检验技术中,指纹痕迹检验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作用:

1.可以有效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由于指纹信息具有唯一性,因此通过对犯罪嫌疑人遗留下的指纹进行提取和分析,并将分析结论输入指纹信息数据库,就能够实现精准锁定犯罪嫌疑人个人身份的目标。与其他痕迹检验技术相比,指纹痕迹检验无疑最为直接和有效。

2.指纹痕迹信息,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直接证据。证据是认定犯罪行为的最直接依据。修订后的《刑诉法》对于证据的类型进行了重新规定,而指纹检验的结论就可以作为直接指认犯罪行为或被法院所采信的证据。特别是在一些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的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不主动承认犯罪事实,只要通过指纹痕迹检验技术,即可以推断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这对于提高司法工作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三、足印痕迹检验技术的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国内痕迹检验技术应用实践中,足印痕迹检验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与指纹痕迹检验技术相似,足印同样也带有大量的个人身份信息。通过在犯罪现场提取犯罪嫌疑人的足印,也能够实现重要的作用。

1.足印痕迹检验能够有效推断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足印带有鲜明的个人体貌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等。例如,足印的深浅便与个人的体重直接相关,而足印的大小则可以作为判断性别和年龄的重要依据。

此外,通过对现场足印痕迹进行检验,还能够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这对于明确侦查目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足印痕迹带有鲜明的职业特征。犯罪现场遗留下的足印往往还能够集中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特征,其鞋底所带的花纹可以带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以据此作为指认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重要凭据。

3.能够为警犬提供参考线索。犯罪嫌疑人在现场遗留的足印,很多都是赤脚时所形成的,这对于警犬的侦查工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足印的气味浓重,警犬通过灵敏的嗅觉,很容易实现辨识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的目标。

四、对提高痕迹检验技术水平的建议

笔者认为,为了有效提高痕迹检验技术的应用水平,应对采取下列对策和措施:

1.对其他痕迹检验技术给予足够重视。对于各级公安机关和司法鉴定机构来说,除了要重视指纹和足印痕迹检验技术以外,还要提高对工具痕迹检验、枪弹痕迹检验等技术的重视程度,全面提高各类痕迹检验的专业技术水平。要根据新时期打击刑事犯罪工作的复杂性,及时更新原有的痕迹检验技术,满足刑事侦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2.全面提高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对现有痕迹检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培养,让他们定期接受专业的培训和业务指导,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还要广泛引进社会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痕迹检验技术人员队伍,全面优化知识和素质结构,提升痕迹检验工作的总体水平。

3.全面提升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要根据修订后《刑诉法》等对于证据的最新要求,合理优化和改革现有痕迹检验工作模式,提高痕迹检验结论向刑事诉讼证据转化的效率,全面提高痕迹检验技术应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动态中的同一认定.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02).

篇5: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摘要: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包括可以准确认定案件的性质,为侦查划定范围、指明方向,并认定罪犯。但是目前刑事技术仅处于次要的地位,只有在侦查破案出现困难或者重大疑难案件时,才使用技术侦查。随着社会法制的健全,应当提高刑事技术的应用范围,转变思想观念,使刑事技术更好地为侦查破案服务。

关键词:刑事技术;侦查;破案

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也不例外,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要求刑事科学技术的建设应当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职能作用,实现其多破案、破大案、破好案的工作目标,为改革开放和完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和保障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过渡。目前,司法队伍中有部分同志对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价值、功能和作用认识不十分清楚。因此在刑事技术的机构设置、人员调配、技术研究和运用以及技术设备的购置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笔者试图对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在侦查工作中的价值、功能及作用作些探讨,以引起同行们的高度重视并供其工作和决策参考。

一、现代刑事科学技术的基本功能

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一经被侦查人员用于侦查活动之中,就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斗争的破案力。随着刑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其功能也不断拓展。现代刑事科学技术除具有侦查的基础功能外,还具有侦查的破案功能,尤其还具有人类器官和思维的延展功能,为侦查破案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具有侦查工作的基础功能

因为现代犯罪活动,侦查部门采取侦查活动都离不开刑事科学技术。对犯罪信息的记的发现、提取、保存等需要技术手段去实现。因此,刑事科学技术是开展侦查活动的基础。现代技术设备储存的侦查情报资料和技术资料,是非常重要的线索依据,是发现、审查、确定重点犯罪嫌疑对象的依据,同时又是监控犯罪动态的手段。因此,刑事科学技术是推动侦查工作的支点。许多案件证据都要通过技术检验鉴定加以核实,确定该物痕与案件和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从而为定案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刑事科学技术是最终认定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不可替代的重要证据。

2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具有侦查工作的破案功能

现代刑事科学技术检验鉴定本身就是一种侦查活动,它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研究犯罪现场存在的痕迹物证,并作出科学的检验结论,为侦查破案服务。就刑事案件而言,无论什么案件,无论犯罪分子如何伪装、破坏现场,都会在现场上留下痕迹。因为其犯罪行为和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只要我们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去勘验现场,总会发现蛛丝马迹的。如现代侦查中,微量物证分析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为刑事技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前景。另外,在许多民事案件的处理中,也离不开刑事科学技术。

3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具有人类器官、思维的延展功能

同当代刑事犯罪作斗争,客观上要求侦查人员必须掌握相应的刑事科学技术知识,否则“科技强警”将是一句空话。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人类器官功能的延长和扩大,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形式。现代社会中,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只有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扩大与加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能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最终实现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的使命。现代刑事科学技术也下例外,它是侦查人员认识现代犯罪现象的有力手段。因为犯罪现象极为复杂,不可能完全凭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是需要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去扩大自己的感知范围,为理性认识提供丰富的资料和依据,确保对犯罪案件认识的客观性与完整性,从而正确指导侦查实践活动。

二、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

现代刑事技术是刑事侦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侦查破案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刑事技术通过运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查明案件的法律性质,为刑事侦查提供有效的证据和线索并帮助刑事侦查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同时还可以根据刑事诉讼程序的要求为刑事侦查提供现场勘验到的文件、文案和涉及的相关证据进行鉴定。

1规范管理,依法办案

由于在办案过程中对证据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所以文明力、案、依法办案是顺应刑事侦查的发展要求。只有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起来的证据才能成为刑事诉讼的有效证据。因此赊了收集的证据主体要合法以为取证的手段、方法以及证据的表现形式也必须合法。增强侦查人员的法制意识依法审讯禁止逼供在法庭上法官要对证据的合法性和充分性进行核实。完善法制建设,增强侦查人员的法制意识重视刑事技术在搜集证据的过程中的作用。

2从思想上转变刑事技术破案的观念

要充分发挥现代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和地位。首先,要转变刑事技术破案的思想观念,重新认识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价值,打破长期以来对刑事技术的不重视、不善于利用的思想。在日常侦查办案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加强刑事侦查人员的刑事技术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刑事技术科学动态肩意识地开发和利用刑事技术。

3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刑事技术人才队伍

重视人才培养组织刑事技术人员进行规范的、正统的培训,培养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工作人员的自主学习意识,为充分发挥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指导作用奠定人才基础。加强队伍的团结合作力、案能力开事侦查和刑事技术是刑事案件侦查中要相辅相成,之间要保持紧密合作相互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出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才能在现代高明的犯罪手段下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要加大地方财政的投入,高度重视刑事技术的基础建设,改善技术装备进口一些实用性设备,提高刑事技术的标准化程度。拓宽技术领域应用多重前瞻性设备和技术,结合长期工作的宝贵经验,改革创新刑事侦查手段,切实巩固和提高刑事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益。

三、结语

总之,要使刑事技术在侦查破案中充分发挥其该有的作用,除了要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用于先进的刑事侦查技术和先进的设备之外,还需加大刑事侦查和刑事技术的合作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紧密联系精诚合作洪同办案。

参考文献:

篇6:浅析刑事侦查中的因果关系

第一,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动机是推动人从事一定行为的主观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的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的,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思想支配的。犯罪行为是一种有明确动机的自觉行动。犯罪动机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犯罪行为是犯罪动机的外部表现。动机引起行为,没有某种犯罪动机,即不会产生相应的犯罪行为。一个人没有产生杀人的念头,就不会驱使他实施杀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总是相应相随的。在各种不同类的案件中,犯罪动机是不同的。在同一类案件中,犯罪的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犯罪动机的不同,犯罪行为也就各不相同。犯罪动机是内在的、隐蔽的,犯罪行为是外在的、暴露的。只有通过犯罪行为,才能判明犯罪动机。把握犯罪动机与犯罪行为的因果关系,对于寻找犯罪嫌疑人和确定犯罪性质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动机产生行为,行为引起结果。一定的犯罪动机必然产生一定的犯罪行为。一定的犯罪行为,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犯罪结果。有行为必有结果,有结果必有行为。不同的犯罪行为,产生不同的犯罪结果。在各类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的不同,犯罪结果也不同。每一案件中,由于犯罪主体行为方式的不同,犯罪结果也反映出不同的特点。由结果推导行为,判明犯罪者行为的特点,能为确定侦查范围指明方向。

第三,犯罪行为与犯罪痕迹的因果关系。犯罪行为不仅造成侵害的后果,形成行为与结果之间必然联系。而实施一定的犯罪行为,必然遗留有犯罪痕迹和物证,形成了犯罪行为与犯罪痕迹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痕迹和物证,是分析案情,揭露和证实犯罪的重要证据。

第四,犯罪行为与感觉反映形象的因果关系。犯罪行为不仅形成物质性的有形结果,而且形成人们感觉反映形象的无形结果。犯罪行为在受害人、证人和其他有关人员头脑中的反映,就是这种因果关系的主要表现。把握这种因果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调查和认识过程。除了反映者与案件的利害关系及个人品德,可能误认因果处,还决定于反映人注意、记忆及再认事物的能力。由于个体注意、记忆特点和能力的不同,对于犯罪行为的感受印象也不同。一个诚实的感受者,也可能对犯罪事件作出歪曲的反映。为了准确地确认案件的因果关系,必须对感受者的陈述作慎重的审查,排除假象,去伪存真。

第五,犯罪人的反常心理与反常言行的因果关系。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性格等的总称,是客观事物在脑中的反映。犯罪人与正常人反映出不同的心理特征,具有反常心理状态,与一般正常人的心理不一样。畏罪、抗拒、侥幸和逃避侦查是犯罪人心理的主要特征。这种反常的心理通过犯罪人的言行表现出来,就成为反常言行。反常言行是不正常的、失去常态的一种行为。把握反常心理与反常言行的因果关系,就能透过反常言行揭露案情的真相,为查明犯罪人提供依据。

刑事案件中因果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刑事案件中的因果关系不仅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辩证性。辩证性就是案件因果关系的对立统一性及多样性和复杂性。

案件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每一案件都是由一系列的矛盾所组成的,内部包含着各种复杂的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因果关系是案件整体联系中的一环。当我们把案件的内部关系加以分解,从整体联系中把具有因果关系的两种现象抽出来分析,就会发现原因和结果是相互排斥的。案件中的某些现象既是原因,不能同时又是结果;反之,既是结果,不能同时又是原因。如果颠倒这种因果关系,就会歪曲事实真相,导致出错误的结论,把侦查引入迷途。比如,在一起抢劫案件中,甲抢劫乙,甲行抢是案件发生的原因,乙被抢是结果。如果倒因为果,倒果为因,就会得出乙被抢是原因,甲行抢是结果的错误结论。显然,这是歪曲案件的事实真相的。案件因果关系的统一性表现为如下两种情形。第一,案件中的原因和结果两个方面,各以和自己对立着的方面为存在的前提,互相依存,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原因和结果中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没有原因,就没有结果;没有结果,也无所谓原因。例如,没有犯罪行为,就没有犯罪结果,结果是对行为而言的;没有犯罪结果,也就无所谓犯罪行为,行为是对结果而言的。刑事案件中的任何原因和结果,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结,组成对立的统一体。第二,案件中的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各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从案件发展的整个过程来看,原因和结果是经常变换位置的,在此环节中是结果,在彼环节中就成了原因;反之,在此环节中是原因,在彼环节中则又成了结果。案件中的因果联系是交错复杂的。

刑事犯罪活动的发展过程是复杂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表现为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从案件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上看,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在刑事案件中,一种结果往往不只是一种原因所引起的,而是多种原因所形成的。不同的原因,产生同一种结果,即一果多因。例如,法医学认为,由于外来的暴力作用所引起的死亡,叫做暴力死亡。暴力死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机械性窒息死亡、损伤致死、电击死、烧死等。而机械性窒息死亡,又有缢死、勒死、扼死、捂死、溺死等多种原因所形成。侦查中要揭露案情真相,必须寻找死亡的真实原因,才能确定自杀或他杀,判明案情的性质。不注意一果多因的复杂情况,势必对案件的因果关系作出错误的判断。第二,同一原因,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一因多果。在刑事案件中,由于某一犯罪行为的实施,引起多种不同危害后果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由于侦查机关集中兵力严密组织,在侦破大要案过程中,往往带动一批中小案件的破获。审讯中,侦查人员在掌握一定证据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审讯策略,攻心斗智,常能收到挤清余罪,扩大战果的成效。这些都是一因多果的不同表现状态。第三,某种特定原因,产生某种特定结果,即一因一果。例如,法医学把用手压迫颈部引起的窒息死亡,叫做扼死(俗称掐死)。扼死只见于他杀,自扼不能致死。但在检验扼死尸体时,要判明有无扼死后伪装自缢的情况,注意尸体其它部位有无损伤或挣扎搏斗的痕迹。刑事案件中这种因果关系的情况虽不普遍,但对判明案情,确定侦查方向是很有意义的。

刑事案件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所反映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由于犯罪动机的复杂性,犯罪侵害客体的广泛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案件的发展过程是纵横交错的。因果关系既反映有形的、物质性的关系,也反映无形的、心理性的活动;既包含犯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因果关系,也包含侦查过程中侦查行为与侦查结果的因果关系。

探明案件因果关系的意义

人们对于案件因果规律的认识,是在侦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把握案件的因果规律又是侦查破案的根本条件。侦查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活动。人们要在活动中获得主动权和自由权,就必须正确认识案件的客观因果规律,并根据对规律的认识规定正确的行动方案,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一,把握案件因果关系,是侦查破案的重要前提。我们在案件中遇到的每一现象,都有其发生的具体原因。要认识案件中的各种现象,首先要探明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是认识案情的基础。脱离这一基础,其他的认识活动就无法进行。在对各类案件的性质进行分析时,第一步就要查明案件形成的原因。在侦查凶杀案件中,先要判明杀人的原因,是政治谋杀?财杀?情杀?或流氓杀人?在纵火案件中,先要判明纵火的原因;在盗窃案件中,先要判明盗窃的原因,是外盗或内盗。有了对案件形成原因的分析和判断,就为开展其他侦查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循着现象产生的原因的方向,一步一步、一环一环地探索案情的真相,认识和掌握案件的全貌。对案件全貌的认识过程如此,对案件中个别现象的认识过程也必须如此。各种痕迹物证的形成,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某种特定的原因引起的。要确定某一痕迹物证在证明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也必须对形成这种痕迹物证的原因进行分析。犯罪现场遗留的某种痕迹,是犯罪者遗留的,还是事主或其他人员遗留的,这是判明痕迹形成的首要问题。不弄清这一情况,就会偏离侦查方向,把侦查引上邪路。在判明痕迹为犯罪者遗留后,还须进一步查明痕迹是在何种状况下形成的,形成的过程如何,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亦即查明形成痕迹的特定原因,以为分析判断案情、确定侦查方向提供线索。如在现场发现遗留的手印,为要确定手印与犯罪事件的关系,或推断犯罪人的某些状况,就要首先判明手印是否为犯罪人所遗留,是哪只手所留,或是何种性别及年龄的人所留,为发现嫌疑人指明一般方向。

当我们对案件因果关系的状况进行深入探索时,发现案件中出现几种不同的事件,即必然事件、偶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把握各种事件出现的根据和规律,也是侦查破案的必要前提。刑事案件的发展进程中,某一现象发生,另一现象也随着发生;某一现象不出现,另一现象也必不出现。这种状况即称为必然联系。必然事件是案件内部矛盾本质的暴露,是原因和结果之间必然联系的表现形式,是案件发展的必然趋向。侦查中发现了某种特定结果,就可推断必然是某种原因所形成,从而竭力寻找引起这种特定结果的原因,扩大对案情的认识领域。由于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尽管对某些现象的原因,在一定时间内,暂时还不认识它,但却是必然存在的,或迟或早会被人们所认识。刑事案件中,有些现象的出现并无必然性,它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这就叫偶然事件。偶然事件也是案件客观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案件普遍联系的不同反映形态。偶然事件的发生也是受因果规律的制约的,任何偶然事件也都是有其发生的原因的。把握偶然事件的发展规律,为分析案件因果联系的复杂状况,估计案情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指明了正确的认识方向。在刑事案件中,还有这一类现象,即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某种现象是根本不会发生的,这称为不可能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案件必然联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环境、状况、条件下,某种行为是不可能形成某种结果的,这种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在凶杀案件中,死者身上发现有多处致命伤,无疑这是他杀所形成的,自杀不可能形成多处致命伤。在盗窃案件中,运走赃物的数额远超一个人运输能力的最大限量,即可断定为合伙行窃,单人作案是不可能的。在纵火案件中,现场发现有多种引火物和贵重财务被盗,即可排除过失起火和自然起火的可能,断定为故意纵火。不可能事件的结论,是根据已有知识和案件的客观情况,运用科学推理的方法作出的。它对推断案情、缩小侦查范围、审查证据的可靠性是很有意义的。

把握案件因果关系,是侦查破案的前提,也是推进案情发展的动因。因果关系贯穿于案件过程的始终。案件中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形成一个统一体——因果链。这个链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侦查中抓住了因果关系的“链”,解剖它,分析它,由结果推导原因,由远及近,由浅及深,由原因(前一现象的结果)再导原因,直至侦查破案,查明全部案情。在侦查凶杀案件中,依据因果的相互制约性,分解因果链,寻求因果关系,推进侦查发展的情况至为明显。当发现一具尸体,首先要判明是自杀还是他杀,或者是不幸事故,即查明死亡的原因,以便确定是否立案侦查;然后,在判明他杀的前提下,进一步寻找致死的手段和方法,即死亡的直接原因,如药物致死、机械性窒息致死、损伤致死、电击死、烧死等,为分析案情提供根据;再一步,则要查明为什么杀人,引起杀人的原因是什么(政治谋杀、仇杀、情杀、财杀等);最后,根据杀人原因的分析,调查摸底,发现嫌疑人,查明杀人凶手。因果链的分解和查证过程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过程,是辩证地统一,截然分开或对立起来是有害的。

第二,把握因果关系的规律性是提高侦查自觉性的必要条件。案件的因果关系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但人在客观的因果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它,利用它,做规律的主人,驾驭规律,积极为侦查目的服务。把握案件的因果关系,认识因果关系发展的必然性,就能在侦查中获得自由权,力争主动,利用和发展优势,避免被动,顺利地实现侦查目的。

侦查中的成功与失败,得利与失误,无不与对因果规律的认识相联系,受因果规律制约。成功与失败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形成的,成功必有经验,失败必有教训。成功与失败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成功转化为失败,失败转化为成功。人们要想在侦查中获得成功,避免失败,必须自觉掌握成功与失败的转化规律,善于发掘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提高侦查的自觉性,排除产生不利结果的原因,创设产生有利结果的原因和条件,推动侦查过程向有利于我、不利于敌的方向积极发展。

侦查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互交错的。人们在考察因果关系时,必须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其地位,分清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本质原因和非本质原因,内因和外因等等。通过分析,弄清各种原因的性质和作用,分别对待,逐一解决。在复杂的因果关系中,有的原因在形成结果中起着主导的、决定的作用,制约着侦查向着成功或失败的方向发展;有的原因则处于次要的、辅从的地位,影响着侦查的发展方向。在许多原因中,要抓住主要原因,集中全力,重点解决。对次要原因也要予以足够的注意,发展其有利于侦查的积极因素,限制其干扰侦查的消极因素。

从主客观因素上分析,侦查中导致失败或失误的原因,主要反映在下述两个方面。首先,侦查中所以出现失败或失误,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案件因果关系判断的错误,或者是对案件因果规律缺乏深刻的了解。因果关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如实地反映它,只有主观符合于客观,按照因果关系的客观规律指导侦查行动,才能揭示案件因果关系的必然性。误认因果,势必导致侦查行动的失误。侦查中这类失误的事例并不少见。比如,把内盗误认外盗,纵火误认失火,他伤误认自伤,自杀误认他杀,等等。失误的原因,都是因对案件因果关系认识和判断的错误。不仅如此,有时因对案件因果关系缺乏全面的了解,也会影响侦查的成功。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人们通常将杀人的原因分为政治谋杀、仇杀、财杀及情杀。在侦查凶杀案件时,一般即按上述原因寻找嫌疑人。但后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案件虽经反复调查,不具备以上几种杀人原因。这种犯罪突发性强,见情起意,恶念急生,酿成巨祸。由于杀人犯与被害人之间原先并无利害冲突和因果关系,在原有的几种杀人原因中不可能找出嫌疑人来。其次,侦查中所以出现失败或失误,是由于组织上和方法上的错误所形成的。认识案件因果规律,为查明现象的因果关系指明了方向。但要获得侦查的成功,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组织与指挥。组织的科学性和完善化,是侦查成功的重要原因。许多案件久侦未破,固然有着复杂的原素,但往往与方法的不当分不开的。科学的因果观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是侦查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

第三,把握案件因果关系,是控制犯罪的重要依据。侦查机关的任务,一是侦查破案,一是控制、预防犯罪的发生,任何刑事案件都是在一定的条件和原因下发生的,犯罪者也都具备一定的动因而实施犯罪的。犯罪事件的形成,有犯罪人的主观故意,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即社会原因。掌握刑事案件形成的原因、条件和规律,是实现侦查机关任务的基础,是控制、预防犯罪的重要依据。预防、控制犯罪是侦查机关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主动进攻、先发制敌的战略性措施。要研究案件形成的原因,针对犯罪分子的活动特点,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消除犯罪因素,防止事件发生,减少犯罪危害。要加强防范控制工作,对刑事犯罪分子易于活动的重点地区和复杂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易被犯罪分子用来落脚藏身,销售赃物和伪造印信的特种行业,要按照管理从严的原则,严加控制,以便从中发现嫌疑线索和犯罪分子。对刑事犯罪嫌疑分子要加强调查控制,及时打击现行犯罪活动,力争在预谋犯罪时即予制止。要加强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改造,着眼于治本,以防患于未然。

人们的麻痹大意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是滋长案件发生的一个客观原因。广泛进行提高警惕性的教育,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堵塞漏洞,消除隐患,是预防和减少案件发生的重要条件。

把握案件因果关系的方法

人们在长期的侦查实践中,通过对案件中许许多多的因果关系的反复观察,总结了认识案件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逐步掌握了案件的因果规律以及把握这一规律的科学方法。案件的因果关系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因果关系的方法也是多样性的统一。这种认识方法是在侦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随着因果关系形式的变化发展而日趋完善。通常把分析比较法、模拟实验法和排除法作为探求案件因果关系的一般方法。

分析比较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即对案件结果进行剖析,从结果推断形成案件的原因,并将这种假定的因果关系同相类似的案件作比较。如果被比较的两个对象的特征是基本相同的,即可作出两者形成原因相同的结论。当对一起盗窃案件进行侦查时,要分清是内盗、外盗或内外勾结作案,即查明形成这一案件的原因,首先要对被盗的时间、地点、作案手段、财物存放情况、发现案件经过等很重要案情进行逐一分析,作出初步的推断,同时结合以往的经验,详细对照内盗、外盗或内外勾结作案的特征,从中找出符合点,以便对这起案件形成原因作出正确的结论,为确定侦查范围指明正确的方向。运用比较法探求案件因果之间的关系,其结论具有或然性。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取决于被比较特征的数量和质量。被比较案件的类似特征愈多,质量愈高,形成结果的原因相同点即愈多,结论的可靠性亦愈大。很显然,如果根据两、三个相同条件,即可确定不同的案件系内盗所形成,那么,用更多的相同条件证明案件系内盗的可靠性就会大得多,因而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科学性。

所谓模拟实验法,就是以确定在某种条件下某一现象是否为某种原因所形成,而将该现象加以模拟表演的一种方法。在侦查过程中,对案件形成的某种原因未证实以前,常常根据已掌握的初步侦查材料,提出对某种原因的假定,要验证这种假定,须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加以解决。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确定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形成某种结果;确定在某种场能否完成某种行为;确在一定时间内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确定某种结果是否某种原因形成的。通过实验方法,可以证明案件中的某种事实,肯定某种现象可以发生某种结果,或否定某种现象不可能发生某种结果,以寻找形成结果的真正原因。实验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它可以借助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扩大人们的认识视野,对案件的微观世界进行探索,提高观察能力,发掘目力所不能见的未知原因。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一般应按照形成结果的假设条件进行实验,并要对同一情况,采取不同的实验方法反复实验。要注意排除实验过程中的偶然因素的干扰,使实验过程纯粹化,以提高实验的可靠性程度。

所谓排除法,这是寻求案件因果关系的一种反证法,即对形成某种结果的各种可能原因,按照同一标和条件,逐一进行排除,剩余的原因即为该现象的原因。这种方法,在一果多因的场合下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某种结果为两种经上的原因所形成时,为要求证形成结果的原因,运用排除法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分析火案现场时,根据现象环境及各种条件,当排除失火、自燃起火、电线走火和雷击起火的可能后,即可推断为纵火。排除法常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探明因果关系的情况。在为灾案件中,当判明现场不具备非纵火的条件,而又发现下列情况时,即可直接证明为纵火案件:起火点发现有引火物;现场物品被盗;现场消防或电讯设备被破坏;档案或帐册烧毁程度严重;同一时间内多处起火,或同一火场发现多处起火点。运用排除法的根据应是充分的,无可怀疑的,否则,排除的结则是不可靠的。在一果多因的场合,原因的量的不同,其证明过程呈现不同的特点。如果某种结果只存在两种原因,证明过程即单纯化,排除某一种原因后,另一种原因即为寻求的原因。法医检验缢死尸体时要注意判明真假索沟,索沟有无生活反应是判断生前上吊与死后悬吊的主要根据。如系生前上吊,其索沟有生活反应,索沟呈棕红色,边缘或索沟之间的皮肤有出血点和水泡,胸锁乳肌及颈部深层肌肉中有出血现象。如无上述(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特征出现,无生活反应,则可排除是生前上吊,而系死后悬吊。如果某种结果存在两种以上多种原因,证明的过程则比较复杂,必须逐一排除无关的原因后,才能确定某种现象的因果关系。纵火案件一般都有较明显的因果联系,通常分为私仇纵火、谋财纵火及流氓纵火。欲确定某一案件为某种原因纵火,即要将其它原因一一加以排除。由多种原因逐步排除为单一原因。每排除一种原因,都是向案情的真实领域推进一步,是对案件形成原因认识的一个深化。

参考文献:

1《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2《哲学专辑》浙江省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上一篇:一节数学课作文下一篇:防洪防汛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