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

2024-05-10

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精选7篇)

篇1: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

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杭甬运河宁波段水上巡查管理工作明确巡航检查工作要求及时发现、制止、查处各类违法行为维护正常水上通航环境和秩序保障航道安全畅通和航道设施完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及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辖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市境内杭甬运河水上巡查工作辖区内其它干线航道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局稽查科负责杭甬运河宁波段水上巡查工作的组织、督查和协调

业务指导工作。运河沿线各港航管理处所具体负责本辖区的日常巡查工作。

第四条 各单位开展巡查工作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综合履行航政管理、港政管理、运政管理、港航规费稽查、抢险救助等工作任务。

第五条 各港航管理处所应根据本规定的总体要求和辖区航道管理、港口管理、运输管理等需要

月巡查工作计划明确每次巡查工作重点和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本规定落到实处。

第六条 巡查次数

一、各处所对本辖区全线航道巡查次数每月不少于2次。对局部航段实行不定期上航检查

出艇不少于2次。

二、各港航管理处所负责人每月参加巡航检查不少于2次。

三、局各业务部门参加水上巡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第七条 每次执行巡查任务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带班人员必须是正式在编人员必须2人有执法证。检查人员应当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着装整齐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巡查出发前检查人员应做好巡查工作所需的相机、对讲机等设备携带情况及执法艇技术状况的检查。巡查时艇载GPS必须开启。

第八条 日常巡查的主要内容

一、涉航建筑物的设置情况建筑物是否按规定取得行政许可。

二、航道护岸完好情况:已修筑好护岸航段是否存在淘空、塌落等情况。

缆桩是否完好标志、标牌及宣传或告示牌是否存在缺损、严重褪色、倾斜、被树木遮挡等情况。

四、航道绿化养护管理情况是否存在绿化枯死或虫害、被偷砍、树木倒伏航道绿化带内是否存在堆放建筑材料、种植其他作物和违法搭建等情况。

五、航道通畅情况是否存在渔网渔簖、沉船等碍航物的情况。

六、跨航桥梁、过河管线的安全、助航标志设置及完好情况标志是否按规定设置标志是否存在缺损、倾斜、被树木遮挡等情况。

七、船舶通航秩序情况主要包括是否存在水泥船、挂桨机船上航道、渔船在航道内捕捞作业、未经许可在航道内进行吸砂及排放泥浆、船舶严重超载、未经许可开展水上项目训练等

八、码头建设情况码头建设是否取得港口岸线许可 是否按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工程建设是否完成竣工验收。

九、码头经营资格情况码头是否按规定取得港口经营许可港口经营许可是否有效码头标志牌是否按规定设置等情况。

第九条 现场巡查中发现问题处理基本方式

一、发现涉航建筑物未按规定取得行政许可进行建设的应责令其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及时做好现场调查取证上报港航工程科

二、发现航标未正常发光、系缆桩倾斜缺损、护岸存在一般的淘空和塌落等情况的应拍照、记入巡查台帐按规定要求定期上报局港航工程科由各港航管理处所负责处理。发现护岸有大面积淘空、塌落或有严重影响安全倾向的应立即报告港航工程科由港航管理处所负责处理。其中企业码头护岸的应督促业主限期修复。

三、发现航道标志、标牌及宣传牌存在缺损、严重褪色、倾斜、被树木遮挡航道绿化枯死或虫害、被偷砍、树木倒伏应拍照、记入巡查台帐按规定要求定期上报港航工程科由各港航管理处所负责牵头处理。

四、发现航道绿化带内存在堆放建筑材料、种植其他作物和违法搭建等情况应及时制止、跟踪至纠正为止。

五、发现桥梁、过河管线安全及助航标志存在缺损、倾斜、被树木遮挡等情况应报港航工程科。

六、发现航道内渔网渔簖、沉船等碍航物的应拍照、记入巡查台帐及时上报港航工程科。由港航工程科会同有关单位处理限期拆除或打捞。

七、发现未经许可建设码头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实施建设未经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应及时制止上报港航工程科处理。

八、发现未经许可从事码头装卸作业的或未经批准擅自增加码头装卸设施或超许可经营范围装卸作业的应及时做好现场调查取证督促码头业主限期整改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有关信息及时上报港政管理科。

第十条 各处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遇到船舶碰撞、搁浅、沉船、人员落水、船员生病等紧急情况时应无条件地组织抢险救助。

第十一条 各处所应将每次巡查具体情况按规定详细记录在《航行日志》和巡查工作台帐。

第十二条 巡查中发现涉及海事、水利、城管等有关单 位工作职责的应及时抄告有关单位。

第十三条 局稽查科对各处所现场巡查规定的落实情况和

要求定期上巡查工作完成质量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并在局内网上通报抽查情况。抽查结果纳入各单位部门绩效工作考

核和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中。因未认真落实本规定要求造成重大影响或后果的将追究相应部门负责人和巡查人员的责任。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篇2: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海事水上巡航管理工作,提高海事现场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水上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海事系统使用海事执法船(以下简称“执法船”)开展的水上巡航工作,使用飞行器开展水上巡航的有关工作规范另行制定。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海事系统水上巡航工作,负责大型执法船统一调度,负责制定大型执法船海区巡航计划(以下简称“海区巡航计划”)。

大型执法船是指80米级以上执法船。

第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指定巡航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水上巡航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辖区巡航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挥、调度执法船。

(三)为执法人员备齐执法资料和执法取证器材,包括各类执法文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等。

(四)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定执法船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训练和演练。

(六)加强岸基值班,保持与执法船的有效联系。

(七)做好巡航工作记录的填写、统计、总结及报送工作。

(八)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 巡航内容

第五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开展以下巡视检查:

(一)巡查、监督船舶遵守有关航道、航路、船舶定线制、避碰规则、船舶引航、交通管制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巡视船舶锚泊秩序。

(二)巡查通航水域是否存在碍航漂浮物、沉船、沉物;巡查水上冰情;巡查航道状况;巡查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巡查是否存在非法碍航水上养殖、捕捞、采砂、施工作业和水上活动。

(三)巡查水域是否有污染物;巡查船舶、设施是否有违法排放污染物情形。

(四)巡查助(导)航标志、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影响航标正常效能的设施、建筑物、植物或其它障碍物。

(五)巡视船舶是否遵守船舶载运、拖带、明火作业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六)巡视水上水下施工、水上过驳作业是否存在违反有关安全和防污染规定的行为。

(七)巡视外国籍船舶是否存在侵犯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为。

(八)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

(九)监听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监督船舶是否遵守水上无线电通信有关规定。

(十)核查海岸电台、AIS、VTS等系统工作效能。第六条 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执法人员应核查附近船舶AIS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并对附近船舶、设施进行询问检查。询问包括:船名、船旗国(船籍港)、总吨、船长、始发港、目的港、装载货物、是否发现海面有污染现象等。

第七条 执法人员根据需要组织实施护航和水上交通管制(包括限航、禁航);在VTS覆盖区,应与VTS相互配合,维护水上通航秩序。

第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发现第五条相关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并进行调查取证。

第九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接报或发现船舶、设施、人员遇险,在不严重威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参与水上抢险、搜救,并维护现场通航秩序,同时还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第十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应根据需要对外发布有关航行安全和极端危险天气预警信息。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 为提高辖区巡航针对性,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掌握辖区基本通航环境状况,做好以下信息、资料收集:

(一)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有关公约、法律、法规。

(二)码头、系泊点、装卸站、船闸、船坞、渡口、锚地、油气平台、沉船、沉物等。

(三)事故多发区、通航密集区。

(四)助(导)航设备、设施。

(五)水上捕捞区、养殖区、渔船活动情况。

(六)重点跟踪和协查船舶。

(七)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信息。

(八)水文气象、航道信息。

(九)气象、海况、潮汐信息。

(十)重点船舶进出港作业计划和动态。

(十一)其他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应文明执法,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巡航执法时,每艘执法船上持有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不少于2名。根据执行任务的具体情况,应安排足够执法人员和专业人员,以保证实施连续、有效巡航检查。执行跨辖区巡航执法时,应安排拟巡水域当地执法人员参加。

(二)执法人员检查时应着装整齐,向被检查者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表明目的,检查过程中应使用规范、专业用语,检查记录上至少应有2名执法人员签名。

(三)执法人员应能熟练使用录像、照相、录音等设备进行取证。

(四)除有明确证据证明在航船舶有违法行为且如不对其立即制止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情况外,不得登临检查在航船舶。

(五)检查时不得危及船舶、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未经船方同意检查人员不得擅自操纵船舶设备。

第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结合现有巡航力量、监管设施和辖区水域情况,科学制定巡航计划,合理安排巡航船舶、巡航水域、巡航时间和频度,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的监管。在天气、海况许可的情况下,港区重点水域的重点时段应安排执法船连续不间断巡航。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还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及专项工作部署,确定辖区重点水域和时段,安排执法船巡航和值守。

第十四条 中国海事局于每年12月25日前印发下的全国海区巡航计划。相关单位在执行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巡航任务前,应制定巡航方案,并于开航5个工作日之前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第十五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于每年12月5日前制定辖区下巡航计划,并报中国海事局备案。计划中应核定不同水域、不同类型执法船每年在航小时数(指离开基地码头、海事趸船的实际巡航、值守时间)。

第十六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做好执法船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为执法船配备足额适任船员,为执法船配备拟巡航水域的航海图书资料及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相关设备,保障执法船适航。

第十七条 执法船应制定应对搁浅、失控、溢油、进水、人员落水、消防、救生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程序,大型执法船还应制定防海盗和防外界干扰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演练。

第十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船上乘员不应超过船上救生设备核定人数。执法人员及船员应按规范穿戴好工作服、帽、鞋,并熟悉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第十九条 巡航过程中,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保持有效的通信联系。在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定时交换信息。

第二十条 执法船应每天定时抄收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及海况。当气象条件可能影响执法船航行安全时,船长应协商巡航执法人员,根据气象条件对巡航计划及巡航路线等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上报巡航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应妥善处置巡航时发生的涉外突发事件,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

如发现外国籍船舶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施工作业、勘探、测量,执法人员应核实是否得到我国主管机关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应责令其停止作业,并进行调查取证,如遇阻挠或不配合调查,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

如发现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在我国管辖水域活动,应做好记录和取证。

如遇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干扰我巡航执法行动,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与对方舰船保持安全距离,并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与对方展开周旋和斗争,避免过激行为,慎防事态扩大。

第二十二条 当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籍商船在我国管辖水域(专属经济区、毗连区、领海、内水)涉嫌违反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公约、法律、法规并逃逸时,按《外国籍商船违法逃逸应急处置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和水上救助水平和能力。

大型执法船所属单位应制定随船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充分发挥大型执法船作为流动培训基地的作用,组织随船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

第五章 督查和评估

第二十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对辖区巡航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督查内容包括:

(一)巡航计划执行情况。

(二)相关巡航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执法和处理过程是否文明、公正、规范。

(四)辖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巡航、值守情况。

(五)夜间巡航开展情况。

(六)是否存在巡航检查不作为现象。

(七)台账记录是否规范、完整。

(八)报表统计是否准确、上报是否及时。

第二十五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每半年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应结合督查内容,以及辖区通航环境、通航秩序、事故四项指标等方面,评估巡航效果,查找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 工作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应对巡视、登轮检查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对在巡航过程中发生、发现的重大违法事件、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等的情况,应及时形成专题报告,视情逐级上报。

第二十七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月5日前及次年1月15日前按要求填报月度和《巡航工作统计表》(海通航05表)。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巡航工作总结报中国海事局。内容应包括:

(一)巡航计划制定、完成情况。

(二)巡航工作督查和评估情况。

(三)巡航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巡航过程中发现和处理的重大违法事件。

(五)开展的重大巡航活动。

(六)巡航工作好的经验、做法。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八)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九条 相关单位应在完成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任务后7个工作日内将巡航报告报中国海事局。

第三十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巡航工作台帐,包括:巡航管理规定和工作制度、执法船资料、辖区通航环境资料、巡航计划、巡航工作记录、巡航声像资料、培训和演练记录、督查报告、评估报告、工作总结等。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由中国海事局负责解释。

篇3: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 当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1 内河水上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随着内河行业的迅猛发展,当前的内河运输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而且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利益而忽视了水上运输的安全问题。运营管理者往往把资金投入到扩大再生产上,投入到安全运输方面的资金却非常少,这就极易发生安全问题。例如,船舶设备老化、设备维护不到位、管理者责任心不强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造成内河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就在于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到位。

1.2 水上执法机构职责交叉

由于我国内河总面积很大,这就使得水上执法部门的监管范围广、工作量大,而且目前水上船只类型众多,只是单纯地依靠海事部门进行管理,显然力量是不够的,所以国家规定了农业、水利、海事、交通等部门共同履行相关的安全执法工作,不过在执法的工作中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势必会存在交叉管辖的现象,这对于落实安全执法制度是十分不利的。此外,当前的执法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这不仅影响到了水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弱了水运安全管理的执法力度。

1.3 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不足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加快了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海事领域也不例外。虽然我国海事领域已经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但是在内河的动态监管的管理工作上缺乏比较有效的方式和方法,相比其他国家的监管手段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特别是在海事巡查、船舶安全检查等方面的技术更是不够完善。此外,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海事安全巡查还只是沿用过去的现场水上监管的方式,使得监管力度不够,存在安全隐患。

1.4 内河水上搜救体系建设落后

在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中水上搜救体系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由于内河的范围比较广,使得内河搜救的水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到达。而且当地政府对水上搜救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并不是很重视,相应的资金投入就比较少,使得海事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缺乏专业的水上搜救人员以及先进的救援设施,人员处理事故的方式还不是很科学,严重影响到整个水上搜救的效果。

1.5 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国家根据目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很多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等,这些法律法规虽然对相关的管理内容进行了规范,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内河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这些法律法规已经开始不适应当前的安全管理需要,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管理。

2 加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措施

2.1 提高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认识

国家在重视水运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对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的认识,因为水上安全问题直接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水上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做好思想工作,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对当前经常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并根据问题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作为安全管理人员对于安全应该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态度,积极采取预防政策。同时作为水上交通监管部门应该以法律为准绳做好水上运输安全的监管工作,水上企业也应该积极配合政府部门的监管,更加深入地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2.2 完善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

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是在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下开展的,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就必须不断地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由于水上安全管理分为很多内容,例如海事管理、航道管理、水资源管理等等,必须由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建立起统一完善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水上交通的安全性。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工作,各个部门之间能够相互配合,加强各自之间的协作,实现对水上交通安全的综合管理。

2.3 强化现场监管,开展专项治理整顿活动

强化现场监管,以“四客一危”、支流、封闭水域的客渡船、挂浆机船及采砂船为重点,加强日常巡航检查,重大节假日和重点时段,海事执法人员深入渡口、码头、港口进行现场“傍站式”监管,加大船舶安全检查力度,重点船舶逐船检查。加大海巡艇巡查力度,严厉打击船舶超载运输、强化超载源头管理,对超载船舶卸载和处罚。规范客渡船管理,开展对船舶超载专项治理和客渡船专项整顿活动,加大现场对以上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以维护内河水上交通的安全和航行秩序。

2.4 建立事故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搜救应急能力

海事机构要建立和完善内河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切实加强海事搜救主导力量建设,建立现代化的搜救基地,进一步完善各救助设施和相关制度。建立“12395”海事搜救应急值班电话,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事故救援演练,提高救援的反应能力。政府部门要结合本地水运发展及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现状,加大经费投入保障,给海事机构配备信息化程度高的海巡艇和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扩大海事搜救覆盖范围,落实各类应急防范预案,提升安全预控能力,尽最大程度满足海事搜救工作需要。

2.5 为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水上安全管理机构应根据当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的新形势,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制定可行的规定,对政府和企业的义务和权利出台详细的法律进行规范,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河水上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为政府及内河水上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内河资源十分丰富,这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发展内河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内河水上交通安全问题,因为这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还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当前影响水上交通安全的问题很多,作为海事人员必须充分利用自身所学知识来分析造成安全问题的因素,通过总结和分析过去海事人员留下来的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进一步适应目前的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证我国内河航运的健康发展。

摘要:水上运输方式是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上运输方式的重要性越来越高。我国内河众多,错综交错,为内河沿线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作用。在内河水上运输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到整个运输过程的顺利开展。文章首先对当前水上交通运输安全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内河运输,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彪.建立吉林水上安全长效管理机制[J].中国水运,2009(7).

篇4:水上安全巡航工作制度

【摘 要】 以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为例,结合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特点和考评内容,选取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3个方面内容及18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该项目绩效考评的最终结果为优秀。该评判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有关海事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重庆海事局;AHP;行政事业类;绩效考评

0 引 言

2007年以来,重庆海事局先后承接了由中央财政拨款的4个行政事业类经费项目,即“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引航管理和安全监管经费”“水上安全监管支出”,对于确保长江水域重庆段的安全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属于中央财政支出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的要求,需要对项目绩效进行考评,其侧重点在于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了使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又能够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开展和实施,有必要对各项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的投入和所产生的效益开展绩效考评,考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科学评估使用效益,为未来重庆海事局申请财政经费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1 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

1.1 绩效考评内容

根据财政部《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行政经费项目绩效考评分为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业务考评内容主要是项目执行情况,财务考评内容主要是资金和财务管理状况等。结合重庆海事局4个行政事业类项目自身特点,以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为例,绩效考评重点在于项目运行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3个方面的内容。

1.1.1 效率性考评

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的投入,维持了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体系的有效运转,并转换为安全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海事单位的职能目标。

从项目转换为海事安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看,要注重效率性并可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评。根据当前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发生规律以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工作重点,效率性考评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巡航检查实效、工作机制完善和实施、重点船舶监管、安全预警管理、人员培训演练、装备资源合理配置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1.1.2 经济性考评

从项目经费的投入过程看,要遵从经济性。经济性考评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及资产配置和管理情况。

1.1.3 效果性考评

从海事职能目标的实现过程看,要讲求效果性,即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海事安全产品和服务必须保证海事职能目标的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服务需求。因此,效果性考评侧重于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反映在船舶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及载运安全情况等方面。

本项目选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确定权重的主要方法。AHP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计算,是将定性、半定量分析转化为定量计算数据的有效手段。

根据专家判断,构建两两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见表1)。

1.2 绩效考评指标

根据财政部绩效考评的基本要求,设置考核目标,即项目绩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特点和考评内容,设计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见图1)。

1.3 指标权重确定

2 项目绩效考评

2.1 绩效考评思路

(1)统计、计算评价指标值;

(2)根据重庆海事局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说明,针对不同指标,利用定量、定性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值和得分值,并汇总各项绩效评价指标总分;

(3)评定绩效等级,根据绩效总得分,评定出项目绩效等级(见表2)。

2.2 考评过程及分项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设计的考评指标和考评思路,对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进行考评(见表3)。

从考评得分看,该项目完成了相应的绩效目标,财务管理、预算执行及资产配置和使用等情况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即“三性”――效率性、经济性、效果性均十分理想。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规范合理地使用资金,并通过全盘考虑和综合运行产生联动效应,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在人命救助成功率、安全渡运人数和车辆数及挽回经济损失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尽管该项目评分结果达到优秀等级,但仍然存在不足。从经费使用上看,经费仅基本满足海事监管中心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难以适应现代水上交通发展的需要;从项目评价指标看,船舶所有人满意度为93%,说明为船舶所有人服务的意识有待增强,服务和执法的方式有待改进,社会效益有待提升。

3 结 语

通过对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得出该项目支出绩效等级为优秀的基本结论。同时,重庆海事局通过试行绩效评价制度,增强了资金管理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使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形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与外部评价、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发现并分析资金使用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预算项目支出决策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重庆海事局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开展项目前、中、后3个阶段的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执行过程及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建立工作信息库;建立考评工作规范程序;全面推行绩效预算管理,在海事系统推行绩效预算,将绩效理念贯穿于整个部门的预算管理过程中,提高预算支出的效率和效益,推动海事系统又好又快发展。

【摘 要】 以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为例,结合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特点和考评内容,选取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3个方面内容及18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该项目绩效考评的最终结果为优秀。该评判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有关海事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重庆海事局;AHP;行政事业类;绩效考评

0 引 言

2007年以来,重庆海事局先后承接了由中央财政拨款的4个行政事业类经费项目,即“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引航管理和安全监管经费”“水上安全监管支出”,对于确保长江水域重庆段的安全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属于中央财政支出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的要求,需要对项目绩效进行考评,其侧重点在于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了使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又能够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开展和实施,有必要对各项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的投入和所产生的效益开展绩效考评,考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科学评估使用效益,为未来重庆海事局申请财政经费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1 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

1.1 绩效考评内容

根据财政部《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行政经费项目绩效考评分为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业务考评内容主要是项目执行情况,财务考评内容主要是资金和财务管理状况等。结合重庆海事局4个行政事业类项目自身特点,以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为例,绩效考评重点在于项目运行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3个方面的内容。

1.1.1 效率性考评

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的投入,维持了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体系的有效运转,并转换为安全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海事单位的职能目标。

从项目转换为海事安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看,要注重效率性并可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评。根据当前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发生规律以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工作重点,效率性考评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巡航检查实效、工作机制完善和实施、重点船舶监管、安全预警管理、人员培训演练、装备资源合理配置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1.1.2 经济性考评

从项目经费的投入过程看,要遵从经济性。经济性考评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及资产配置和管理情况。

1.1.3 效果性考评

从海事职能目标的实现过程看,要讲求效果性,即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海事安全产品和服务必须保证海事职能目标的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服务需求。因此,效果性考评侧重于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反映在船舶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及载运安全情况等方面。

本项目选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确定权重的主要方法。AHP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计算,是将定性、半定量分析转化为定量计算数据的有效手段。

根据专家判断,构建两两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见表1)。

1.2 绩效考评指标

根据财政部绩效考评的基本要求,设置考核目标,即项目绩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特点和考评内容,设计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见图1)。

1.3 指标权重确定

2 项目绩效考评

2.1 绩效考评思路

(1)统计、计算评价指标值;

(2)根据重庆海事局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说明,针对不同指标,利用定量、定性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值和得分值,并汇总各项绩效评价指标总分;

(3)评定绩效等级,根据绩效总得分,评定出项目绩效等级(见表2)。

2.2 考评过程及分项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设计的考评指标和考评思路,对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进行考评(见表3)。

从考评得分看,该项目完成了相应的绩效目标,财务管理、预算执行及资产配置和使用等情况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即“三性”――效率性、经济性、效果性均十分理想。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规范合理地使用资金,并通过全盘考虑和综合运行产生联动效应,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在人命救助成功率、安全渡运人数和车辆数及挽回经济损失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尽管该项目评分结果达到优秀等级,但仍然存在不足。从经费使用上看,经费仅基本满足海事监管中心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难以适应现代水上交通发展的需要;从项目评价指标看,船舶所有人满意度为93%,说明为船舶所有人服务的意识有待增强,服务和执法的方式有待改进,社会效益有待提升。

3 结 语

通过对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得出该项目支出绩效等级为优秀的基本结论。同时,重庆海事局通过试行绩效评价制度,增强了资金管理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使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形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与外部评价、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发现并分析资金使用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预算项目支出决策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

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入,重庆海事局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还需进一步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开展项目前、中、后3个阶段的绩效评价工作,对项目执行过程及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建立工作信息库;建立考评工作规范程序;全面推行绩效预算管理,在海事系统推行绩效预算,将绩效理念贯穿于整个部门的预算管理过程中,提高预算支出的效率和效益,推动海事系统又好又快发展。

【摘 要】 以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为例,结合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特点和考评内容,选取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3个方面内容及18个二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该项目绩效考评的最终结果为优秀。该评判结果可为决策者制定有关海事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重庆海事局;AHP;行政事业类;绩效考评

0 引 言

2007年以来,重庆海事局先后承接了由中央财政拨款的4个行政事业类经费项目,即“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长江干线水上安全监管系统运行维护经费”“引航管理和安全监管经费”“水上安全监管支出”,对于确保长江水域重庆段的安全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重庆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属于中央财政支出项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的要求,需要对项目绩效进行考评,其侧重点在于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为了使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又能够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开展和实施,有必要对各项行政事业类项目经费的投入和所产生的效益开展绩效考评,考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科学评估使用效益,为未来重庆海事局申请财政经费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1 考评内容和指标体系

1.1 绩效考评内容

根据财政部《中央级行政经费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行政经费项目绩效考评分为业务考评和财务考评,业务考评内容主要是项目执行情况,财务考评内容主要是资金和财务管理状况等。结合重庆海事局4个行政事业类项目自身特点,以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为例,绩效考评重点在于项目运行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3个方面的内容。

1.1.1 效率性考评

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的投入,维持了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体系的有效运转,并转换为安全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海事单位的职能目标。

从项目转换为海事安全产品或服务的过程看,要注重效率性并可用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考评。根据当前水上交通事故、险情的发生规律以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工作重点,效率性考评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巡航检查实效、工作机制完善和实施、重点船舶监管、安全预警管理、人员培训演练、装备资源合理配置和维护保养等方面。

1.1.2 经济性考评

从项目经费的投入过程看,要遵从经济性。经济性考评的主要内容侧重于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及资产配置和管理情况。

1.1.3 效果性考评

从海事职能目标的实现过程看,要讲求效果性,即巡航与救助一体化的海事安全产品和服务必须保证海事职能目标的实现,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服务需求。因此,效果性考评侧重于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主要反映在船舶所有人和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及载运安全情况等方面。

本项目选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确定权重的主要方法。AHP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计算,是将定性、半定量分析转化为定量计算数据的有效手段。

根据专家判断,构建两两判断矩阵,运用特征向量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见表1)。

1.2 绩效考评指标

根据财政部绩效考评的基本要求,设置考核目标,即项目绩效,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海事局行政事业类项目的特点和考评内容,设计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见图1)。

1.3 指标权重确定

2 项目绩效考评

2.1 绩效考评思路

(1)统计、计算评价指标值;

(2)根据重庆海事局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说明,针对不同指标,利用定量、定性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值和得分值,并汇总各项绩效评价指标总分;

(3)评定绩效等级,根据绩效总得分,评定出项目绩效等级(见表2)。

2.2 考评过程及分项结果分析

根据以上设计的考评指标和考评思路,对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绩效进行考评(见表3)。

从考评得分看,该项目完成了相应的绩效目标,财务管理、预算执行及资产配置和使用等情况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即“三性”――效率性、经济性、效果性均十分理想。在经费相对紧张的情况下,规范合理地使用资金,并通过全盘考虑和综合运行产生联动效应,从而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在人命救助成功率、安全渡运人数和车辆数及挽回经济损失率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尽管该项目评分结果达到优秀等级,但仍然存在不足。从经费使用上看,经费仅基本满足海事监管中心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难以适应现代水上交通发展的需要;从项目评价指标看,船舶所有人满意度为93%,说明为船舶所有人服务的意识有待增强,服务和执法的方式有待改进,社会效益有待提升。

3 结 语

通过对长江干线水上巡航与救助一体化专项工作经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得出该项目支出绩效等级为优秀的基本结论。同时,重庆海事局通过试行绩效评价制度,增强了资金管理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的责任意识,使项目资金管理和使用部门形成自我评价、自我监督与外部评价、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有利于发现并分析资金使用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促进预算项目支出决策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快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

篇5: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特点

一是仔细评估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针对今冬明春特殊时期的监管特点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并确保能够落实到位,工作总结《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特点》。

二是努力克服不良天气影响,加大现场巡查和船舶安全检查力度,仔细排查水上交通运输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予以纠正,着力消除大隐患、防范大事故。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对象的安全监管,对载运钢材、精矿粉等特殊货物的船舶,进一步加强对货物积载和系固的现场抽查。

四是切实做好恶劣天气下的水上安全监管,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恶劣天气预警信息,严把船舶抗风等级关,避免船舶冒险航行。

五是积极做好防抗海冰工作,密切关注冰清的发展态势和影响范围,及时提醒船舶注意辖区冰情,合理编排船舶进出港次序。

六是着力夯实砂石船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摸清辖区砂石作业船情况,完善管理措施。

七是加强应急防范和值班值守,加强与相关应急力量的沟通联系,切实做好预防预警和应急准备。

篇6:2009年水上安全工作要点

根据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今年是安全工作“隐患治理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稳定我街道水上安全形势,特制定我街道2009年安全工作要点:

一、安全工作目标

1、严格控制各类事故发生,杜绝死亡事故及10万元以上经济

损失事故发生。

2、确保不突破市、区下达的水上控制目标。

二、2009年主要工作

1、对2008年工作进行总结,扎实开展2009年“春运”工作。控制水上无伤亡事故发生,保证经济损失“零目标”的实现。

2、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大投入,提高全区应急抢险能力。针对我街道水上应急抢险薄弱环节,完善应急抢险预案,落实必备物资、队伍,并与“安全生产月”活动同步进行。

3、继续开展水上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客渡船的管理,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实现。

4、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对重点码头、渡口安全管理“一盯一”状况进行公示,提高群众监督力度,组织一次船员消防、救生的实作学习培训。

5、优化水上资源结构,完善企业保险机制,提高企业、船主抵御风险能力。

6、认真做好各季节性安全生产活动和市、区组织的各项专项活动。

7、深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完善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

三、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2009年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任务繁重,为确保全年工作圆满完成,各单位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制,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及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为我街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贡献。

篇7:水上游船安全管理制度

(一)游船经营部门要设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防火组织机构。

(二)定期要对成员进行灭火、扑救、打捞、抢救现场演练,使全体成员都能掌握基本抢救要领,对出现险情能够及时进行抢救。

(三)所有型号的船只要按规定配置救生设备,设有专职或兼职救生人员,如遇落水能及时赶到现场,采取救生措施。

(四)对救生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其数量和质量必须达到海事部门要求。

(五)发生事故要迅速汇报及时组织人力进行抢救,当事人需积极配合调查事故原因。

二、船舶驾驶员岗位责任

(一)按航行规则履行职责,坚守岗位,集中精力谨慎驾驶,填好航行日志。

(二)遇大风、大雾、暴雨、视线不清等不能保证安全情况下,不准航行,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准航行。

(三)按规定客位载运游客,不准超载航行。

(四)两船相遇,做到小船让大船,及时避让危险区域,减速行驶。

(五)超越其它船只时,做到正确判断前船动态,保持安全距离,被超越时要减速航行。

(六)遇有障碍物或航道不明确时,做到认真躲让或测水前进,不盲目行驶。

(七)有碰撞危险时做到及时鸣笛,警告对方准确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八)离靠码头要观察好周围有无船只及危险物,方可航行。

(九)遇有意外情况,须保持冷静,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十)船舶驾驶员要取得交通海事部门的驾驶证书,持证上岗。

三、船员职责

(一)船员要按照海事的行船规定进行航行。

(二)驾船员必须持海事主管部门颁发的船员职务适任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三)必须配备水上安全救生器材及灭火器材方可出船。

(四)必须按客位进行载客,不得超载。

(五)驾驶员和船上工作人员不得酒后上岗。

(六)在四级风以上不能出船。

(七)出船前必须对船舶进行检查,保证行船万无一失。

(八)船上救生人员必须忠于职守,遇到紧急情况要做到舍己救人。

四、轮机员岗位职责

(一)确保发动机处于完好状态。

(二)按保养条例每日进行技术保养维修,做好出航准备。

(三)起动前应检查电池组蓄电情况和其它附件是否正常。

(四)经常检查蓄电池组、电解溶度和电压,电解液不足应及时补加充电。

(五)观察舱底有无渗透现象,及时处理。

五、游船安全管理制度

(一)游船负责人对船上的安全工作负有直接安全管理责任,一定按海事部门的要求对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职责明确,因个人违章操作出现后果由本人负完全责任。

(二)码头明显处设立乘船须知及注意事项,特别是租赁手划船时工作人员向游客讲明不准超员,划船时不得打闹游泳,不准超出划船区域游玩等注意事故,检查有无漏船,做到漏船不得出租,同时有人监护救生。

(三)按海事要求四级风以上不得出船,所有船只按要求严格海事核定人数载客,配好救生设备,严禁超员。

(四)游船经营负责人要把好安全关,驾驶员、轮机员、救生员按分工各负其责,杜绝事故隐患发生。

(五)不明区域没有安全保障前提下不得出船。

(六)杜绝酒后驾船,对乘船者特别是租赁手划船的游客酒后不予租赁。

(七)船上严禁存放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六、码头安全管理制度

(一)码头的设置,必须经东平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及海事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严禁擅自经营。

(二)码头经营要在岸边明显处竖“员工守则”标牌。

(三)码头经营人员要积极配合景区管委、景区执法局的检查,并严格接照海事部门的要求,做到“三证一牌一线”齐全在效。“三证”即:船舶检验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员证书,“一牌”指船名牌,“一线”指船舶载重线。

(四)码头经营人要与管理部门建立层层责任书,接受管理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责任书做到每年签字一次。

(五)遵守码头“五定”原则,即:定船员、定游船、定制度、定客位(载重量)。

(六)遇有以下情况严禁游船出航。

1、水面达4级风以上;

2、水面视线不清天气;

3、汛期水流湍急时;

4、超员超载;

5、游船和安全设施存在故障或配备不足;

6、船员酒后上岗。

七、码头守则

(一)必须在码头和每一游船显著地位上标明载客额。

(二)乘客要遵守码头守则,维护乘船秩序,不得抢船;上船后要听从船员指挥,防止发生事故。

(三)遇洪水暴发、大风或其他恶劣天气,开航有危险的时候,必须停止出航。

(四)破漏失修或驾船工具缺损的船只不准开航。

(五)严禁、病和醉酒的船员驾船。

(六)为了维护安全,乘客和船员都有责任互相监督,共同遵守。

八、救生员岗位职责

(一)救生人员必须苦练基本功,熟练掌握水中救护要领,在游客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奋力抢救。

(二)坚守岗位,注意了望,发现有人溺水及时采取办法施救。

(三)身着泳装定期到泳区内进行巡查,发现有越过安全警界线的游客,应劝其返回到规定区域内。

(四)备好救生救生设备,使之处于完好状态,不可挪做它用。

(五)经常检查水域深度,水下有无障碍物,做出明显标志。

九、乘船须知

(一)游客先购票,持票排队乘船,请听从工作人员指挥,遇有问题及时向工作人员反映,但不得阻碍航行。

(二)一米二十以下儿童需有成年人带领,一米二十以上儿童须购成人票,精神病患者、醉酒者禁止乘坐。

(三)保护船上设施,不得损坏,不得动用救生、消防器材,损坏需赔偿。

(四)严禁在船上打闹、嬉戏,严禁在船上使用明火、吸烟。

十、手划船管理制度

(一)游客购票后,按工作人员指定船员下水划行,自行操纵。

(二)不得超员超载,严禁在船上打闹戏水。

(三)酗酒者,心脏及精神系统有严重疾病者严禁乘船。

(四)船只要在指定区域划行,不得在船上钓鱼、捕鱼。

(五)四级风天气不得出船。

(六)保持船只整洁、甲板无污迹,保证环境优雅。

上一篇:阳朔县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下一篇:镇政府村级干部三秋安全生产动员会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