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孟子学习长寿之道

2024-04-14

向孟子学习长寿之道(共6篇)

篇1:向孟子学习长寿之道

孟子长寿之道

孟子是继孔子后又一名儒。他活了84岁(比孔子多活11岁),可谓古代养生的典范。细究起来,其养生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平淡,喜好运动:

他平时吃饭一般只是一小竹篮饭和一小壶汤。他认为只要吃饱就行,因而是什么都吃,什么饮料都喝。孟子还喜欢“田猎”运动,并成为教学的必修课。

2、品德高尚,善养成德:

“修其身而天下平”,即以修养身心的道理和方法来治理国家。孟子提倡:要保养良心,减少私欲;先正己而后正人,要与人为善;要交品德端正之友;要守分安常,不忧穷困;要“苫其心志,劳其筋骨”;少说话,不自满;要与民同乐,与人共享音乐的快乐;要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恭敬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3、终生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把自己喻为“大丈夫”,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养浩然之气的最好方法。孟子平时做事处处以“义”作规范,久远恒练,渐入佳境。

篇2:向孟子学习长寿之道

2013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请来刘德华表演30分钟,刘德华以饱满的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力完成30分钟,充分展示了他的敬业与娱乐精神。由此,我思考这个演艺界常青树不灭的成功之道,利用工作之便将我所熟知的刘德华展现给大家,其中不乏很多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不见得能够坚持的地方。

周到的刘德华

刘德华永远都知道,艺人是要“给”,要“提供”,他会特别照顾观众和媒体,他很“周到”,他明白,人们想在他身上得到什么。

有人说,刘德华的表演未必到了顶尖,但他用了其他因素去补充,在能力范围内他做到了最好。

所以,就算大环境有变化,他也永远是站在顶尖。比如说,早期的表演未必需要身体的,但后来有了这样的潮流,刘德华就跑去健身,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去满足观众的需要。对于媒体来说也是一样,他提供了足够的材料给媒体,甚至为媒体设置了报道的议题,所以他是艺人中最少被狗仔队跟踪的,他和媒体的关系好。

“周到”这一点,是很多艺人不愿意去做的,这很辛苦,要花很多的心力。但刘德华明白,什么是Entertainment Business(娱乐业),他的积极性是香港艺人中少见的。

不会成为笑话的刘德华

对于华人演艺圈来说,年龄永远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这是刘德华今后要去面对的。原来喜欢他的观众,年龄在增大,年轻人的市场越来越难掌握,即使不过气,也可能和年轻人产生距离。对于这一点,刘德华表达过焦虑。

香港的电影减产,对刘德华其实有好处。他的选择性强了,身不由己的时候少了,他可以更多地为自己拍片子。我觉得他现在懂得选择,懂得平衡和控制。

原来他每年拍20部电影,只要有5部 OK就好了,但现在每年就拍5部,不容有失。所以他很投入,做很多的资料搜集,做很多准备,经常学习,他的流行,不是没有基础的。有人说,他现在拍戏会凌驾于导演之上,可如果他比导演还努力,功课比导演做得还好,那也没什么可说的。

刘德华与下一代的明星的差别,很重要在于他的自律性。他在工作上要求极高,他守信,准时,永远都做到最好。自律性对于艺术家是特别重要的。艺术是讲求规律和自律的。现在的年轻艺人缺乏这个。

我们看到,刘德华也在转型了,他开始演父亲,演成熟的角色,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阶段,他是分寸感很好的一个人。比如说,在唱歌上,他绝对不会去尝试Hip-hop,他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笑话。

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张同祖

他比张国荣更入世

1980年代中期,刘德华由电视转入电影。到现在20多年过去,他也由一个演员成为了一个制作人。我们看到,他的确是这个行业的有心人。每次我们评金像奖,即使他知道自己可能拿不到,也一定来捧场。到了《暗战》,他终于拿到了,这是这么多年的累积分,评奖的时候,很多人都感慨,“华仔啊!”那是人心所归,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

上世纪70年代,是刘德华的成长期,80年代开始获得成功,到90年代,他走向高峰。即使在香港电影业低迷的时候,他也依然有活力。几十年过去,我相信,我们都无法忘记他曾演绎过的那些角色,他已经存在于他的角色之中。

刘德华和张国荣有很多相似,都是靓仔,先是明星再当演员,但张国荣没有刘德华那么入世,他对一些事太过执著,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而刘德华经历过风风雨雨,也曾陷入官司,亏了投资,这样反而让他过了自己那关,放开了,自由了。这几年我们看到刘德华从容了很多。

他一直在寻求转型,我们看到他做了很多尝试。和杜琪峰合作之后,他放下了架式,不再走明星路线,找到了自己的空间。

他在香港电影圈红了20多年,长青树,这一方面是他的活力,也说明后继无人。比如说,谢霆锋,一出来就很Sharp,有冲击力,但他的性格就是这样,是非缠身,还需要一些沉淀。

刘德华中四班主任杜国威

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刘德华从中三就开始搞话剧,当时他在可立中学,我是他中四的班主任,可以说,一路看着他入行。

我记得,在学校的时候,他很机灵,说话得体,很得老师欢心。他家里条件不错,没吃过苦的。我记得他爸爸是消防员,他姐姐很疼他。他住宿舍,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他穿一件新衣服,总是很精神的样子。他一直是懂得讨好老师的一个学生,后来他进入演艺圈也是这样,不是一个我行我素,太过自我的人。

1981年,他加入无线电视的艺员训练班,后来,他对自己要走的这条路一直很清晰。中间,他曾问过我,到底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到现在看起来,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他刚入行的时候,香港电影业正好是很蓬勃的时候,机会很多。当时的电影业主要是寻开心,好玩,所以他演了很多追女仔和江湖片,很多导演找他,只要找到他,电影就变得很有噱头。

到了1990年代中后期,香港电影出现低迷状态,很多低成本制作的电影。香港拍电影的很多人想赚快钱。但在低迷时期能坚持下来的才是真正有理想,真正喜欢电影的人,这个阶段中,刘德华常常问我,是不是有好的本子,他可以投资来拍摄。

1994年,我拍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想让他演沈家宏一角,但当时已有太多因素影响,合作没有成功。

我是刘德华的老师,看着他一路走来的,所以我对他有偏爱,很多人也说他的演技并非最好,但我总要说,在我看来,他是最好的。

这么多年过去,他当了大影星,大歌星,拿了许多奖,样子也还是那么靓仔,我想他应该是无悔了。一路走来,他留下的是永远都迷人的偶像姿态。

刘德华“映艺”公司旗下艺员林家栋

他工作时,永远一丝不苟

8月21日,星期天,刘德华在九龙会展开Birthday Party,90多围客人,来自各个国家的1000多人前来祝福他。作为刘德华“映艺公司”的成员,林家栋也参加了Party,然后他与记者相约在尖沙嘴一家酒吧见面,跟记者讲述,他眼中的刘德华。

酒吧外面,一队人马正在拍电影,收工的时候也都进酒吧吃东西,街上行人熙熙攘攘,酒吧的侍应生也依然故我,没有丝毫一惊一诧的表情。仿佛,这些人从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明星。

平时我们都难得有这样的休息时间,刘德华总是把时间安排得很紧。有时晚上拍了通宵的戏,每个人都累得不行,他还在那里压腿,拉筋骨。就算特别累的时候,他也是合上眼睛3分钟就解决问题。

有一次,他在内地工作,白天拍了广告,晚上拍了电影,然后坐飞机回香港,我去看他,他从身上掏出一首歌词给我看,说是刚才在飞机上写的。

他工作时候,永远一丝不苟的。我们拍摄《童梦》时,他要化老妆,几个小时,每个人都特别小心,NG一下,就要重新开始。即使在休闲,比如打保龄球,他也是一板一眼,说出一套套的理论来。

在圈子里,有成就的人,其实很多,可一旦有了江湖地位,他们往往就容易松气。这一点刘德华从来不会。所以,现在才有很多来自政府的公益广告要找他拍。

在香港,有人可能不喜欢他的歌,但都欣赏他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在他的演唱会上,我看到很多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挥着荧光棒,给他喝彩。

现在他管理“映艺”公司,很多事务,还要开会,他总是井井有条的。有时开会,他点一份菠萝包和一杯咖啡,算是吃饭,从不浪费一分一秒。二十多年来他对事业的态度一直如此,这是我最佩服的。香港艺人的工作就给我一种完全不同的印象。记得以前喜欢张学友是因为他的歌好听,非常注重家庭感情,很少有关于他的绯闻。这一次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后又有了新的感触。

他非常敬业,从雪狼湖的演出就能看出来,每一首歌他都是用真情唱出来的,经过了24号整个晚上和25日晚1个多小时后他的嗓子好像都有点招架不了了,有些很高声部分他不得不使用了假声。作为一个歌星,他用自己的歌声就能征服观众,但他并没有满足于这些,而是执著地在艺术上进行探索,希望能够创造出华人自己的音乐剧,且不说是不是能够和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比美,至少这种追求艺术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事实上《雪狼湖》也是一个不错的音乐剧,希望能够开创华人音乐剧的先河。

香港艺人也很守时,说好11点钟来到节目录制现场,就准时来到现场,不会耽误大家的时间。另外张学友的谦逊与和气大大出乎我们的想像,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名人而高高在上,给人的感觉是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的,大家是平等的,节目录制前他要求了解我们每一位的基本情况,不希望对我们一无所知的时候就面对我们,那样似乎显得对我们不尊重,而欢乐传媒的工作人员却没有将我们的资料给他们,而是现场又让我们一一重新登记。在我们向他祝福的时候他也不停地向我们说谢谢,他还幽默地告诉男士说女士比较小气,让男士们多多迁就女士,是以一位过来人的身份给予新人建议和祝福,那是真诚的,决不是现场做秀。虽然张学友的精神面貌不能代表所有的香港艺人,但是我们权且让他代表香港艺人的工作精神,取其精华吧。

篇3:向《朱子读书法》学习读书之道

《朱子读书法 》第一篇的第一句为:“读书乃学者第二事。 ”读书是求学的第二件事, 那么什么才是求学的第一件事呢? 朱子随后提到我们读书是因为“未曾经历见许多”, 圣人写书, 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 这就告诉我们, 求学最重要的是“经历”。 从学习规律来看, 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是从生活中和经验中学习。 但是个人的经历和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所有知识都可以从自身的经历获得。 此外,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 越来越趋向于书本和理论知识的灌输, 学生越来越像考试和背书的机器。 面对这样的现实, 对于不能改变整个社会评价标准的我们, 可以改变对学生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去体验、去经历。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时多游历名胜, 见过庐山瀑布的孩子, 肯定更能把握“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陪家长体验生活; 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充实和丰富学生的见识和经历。 朱子说圣人能写出书来, 主要就是因为“经历见得许多”。 我们不能为了考试分数, 剥夺了学生成为“圣人”的机会。

“ 大凡看书, 要看了又看, 逐段、 逐句、 逐字理会, 仍参诸解、传, 说教通透, 使道理与自家心相肯, 方得。 读书要自家道理浃洽透彻。 杜元凯云:优而柔之, 使自求之, 厌而饫之, 使自趋之。 若江海之浸, 膏泽之润, 涣然冰释, 怡然理顺, 然后为得也”。 读书是一个从容不迫、自我求取和满足的过程, 就好像江海浸泡, 油膏滋润, 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 心中的困难和疑惑都会冰雪消融。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道理, 都是一个将外在的东西内化为个人思想的过程。 “润物细无声”式的浸润会比“暴风骤雨”式的灌输好得多。 学习知识, 要有预习、学习、复习的过程, 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如果一味求快, 那么不可能有好的效果。比如背唐诗, 每天逼着学生背5首、10首, 不如每天背2首, 剩下的时间复习巩固前一天所背诵的。 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 并且能获得成就感, 学会坚持。 至于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必须有耐心地等待学生的成长, 有爱心地容忍学生犯错, 有恒心地接受学生反复。 一遍遍地教, 更加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一遍遍地引导。

朱子认为:“圣贤之言, 须常将来眼头过, 口头转, 心头运。 ”朱子的读书法, 主要是针对儒家的经典所说的, 因此他说如果看书看到和圣人的想法不一样的, 就要对照自己反思改正, 这就是假设书上总是对的, 而自己总是错的。 但是在知识爆炸, 观念更新的时代, 从书中读到和自己原有的知识、观念不同的内容, 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质疑书上的内容, 通过探索和钻研, 寻求真理。 遇到问题时, 既要反思, 又要记得“尽信书不如无书”, 不能单单盲从书本, 也要有独立的思考, 深入探索知识。

读书是一种休闲娱乐还是一种人生追求呢? 朱子说:“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 此乃自怠之一说。 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 虽不可急迫, 亦不放下, 犹可也。 ”读书和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 要达到良好的效果, 就要下工夫、出力气, 这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每一个学生都有阅读偏好, 有喜欢读小说的, 有喜欢读散文的……从培养习惯的角度出发, 要将学生的兴趣作为培养阅读习惯的动力, 鼓励学生要么不读, 读了就要认真读, 不要让阅读过程变成一场走马观花的游戏。 读小说, 不要光看情节;读散文, 不要只关注优美的语言……有些学生会觉得集中精神、态度认真地读课外书是没有必要的。 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 读自己有兴趣的课外书你都不能全情投入, 那怎么可能在读书学习这样艰苦的过程中做到认真刻苦呢? 如果能把阅读习惯的培养和学生自己的阅读兴趣结合, 就会比逼着学生刻苦读书更有效果。

读书一定要读到位, “人言读书当从容玩味, 此乃自怠之一说。 若是读此书未晓道理, 虽不可急迫, 亦不放下, 犹可也”。读书要下工夫、动脑子、弄得懂、记得住。 但有些学生每天都有做不完的题、看不完的书, 成绩却没有进步。 这就是因为功夫没有做到位。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没有目标和计划, 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学习的目的就是交作业和应付考试。 如何才能做到位呢? 要在学习过程中, 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力求真正理解掌握。 作业和考试只是检测学习的手段, 而不是学习的目的。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 做作业之前要先回顾消化。 做作业的时候要结合所学知识, 开动脑筋, 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 就认真写到自己能做的那一步, 等待老师批改, 第二天主动和老师进行交流。 考试和作业里的错题, 老师讲解订正后要及时进行整理归纳, 考试前将错题集拿出来研究巩固。 单词和课文这些记忆性的内容, 根据艾宾斯浩记忆曲线, 背下来后要时常回顾, 从而将短期记忆转化成长期记忆。

读书太慢、看不懂时该如何呢? “读书看义理, 须是胸次放开, 磊落明快, 恁地去。 第一不可先责效。 纔责效, 便有忧愁底意。 只管如此, 胸中便结聚一饼子不散。 今且放置闲事, 不要闲思量。 只专心去玩味义理, 便会心精;心精, 便会熟”。 朱子说读书不要“责效”, 不是说读书不要效果, 而是说读书不能急功近利, 要以理解和懂得道理为先。 如果在开始读的时候就是奔着一个功利的目标读, 就很难有成就。 要解决这个问题, 家长和老师在思想上要有正确的认识, 要让孩子健康、快乐、积极向上, 读书的目的也在于此。 读书就要一心一意地体会书中的道理, 放下其他想法, 让阅读和学习恢复本真的快乐, 深入体会书中的道理, 学到了道理, 再用来指导自己的成长。 一个多读好书、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的孩子, 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才能真正学好知识, 做好人。

“读书, 只看一个册子, 每日只读一段, 方始是自家底。 若看此又看彼, 虽从眼边过得一遍, 终是不熟”。 看一本书, 就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这本书上, 先不要想其他书。 老师应该告诉学生, 学习一门功课的时候, 就要全心全意地解决这一门的问题, 暂时不要想其他学科。 一本书、每一章的内容, 都要仔细读, 才会有好效果。 文科生为了高考看《红楼梦》, 很多人是赶着进度往下看, 可是不把每一回认真看懂, 记下来, 就不可能把后面的内容理清楚。 理科的学习更是这样, 一本本、一章章的内容都是密切相关的, 只有扎实弄懂, 才能学得好。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精华版的教辅书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但是教科书上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 对学生的理解非常重要。 教师备课, 是希望能把书上的内容, 配上合适的例题和解析, 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和运用。 学生买了这些精华版的教辅书, 就觉得足以应付考试, 上课不专心听讲, 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这样学来的知识, 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很难牢固掌握。

“‘诵数 ’云者, 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 ‘贯 ’字训熟, 如‘习贯如自然 ’;又训 ‘通 ’, 诵得熟, 方能通晓。 若诵不熟, 亦无可得思索”。 诵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之法。 过去的私塾先生, 教学生读书, 不是先讲解, 而是自己诵读几遍之后, 让学生先跟着齐读, 再各自读, 反复读, 直到学生熟读成诵。 一般来说等到书能背下来, 书上的意思就懂了一大半。 学生不喜欢出声诵读, 只习惯无声默读, 而且往往是年级越高的学生, 越不喜欢出声。 就算在学校组织的早读课上, 也常常看到学生不肯张口, 不愿意出声。 但是诵读具有一系列好处, 比如说可以感受文章的韵律和节奏;可以锻炼发声, 培养说话、表达、交流和演讲的能力;可以锻炼专注力, 融入书本中, 等等。 诵读时, 要做到“口到、心到、眼到”, 边看、边读、边听、边想, 多种感官综合运用, 就会增强记忆效果。 特别是在文科记忆性内容的学习上, 诵读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该建议学生每天都拿出固定的时间诵读课文, 从而加强记忆, 才能理解透彻, 掌握更加牢靠。

朱子收录了黄庭坚的读书法即“泛滥百书, 不若精于一也。 有余力, 然后及诸书, 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 盖以我观书, 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 则释卷而茫然”。 他认为, 读书就是要踏实、深入地读到每本书的精髓, 再主动融入自己的理解, 才能真正有收获。 如果只是死读书, 被书上的内容束缚了理解, 那么只会越读越糊涂, 越读越茫然。 学生习惯于接受老师的分析, 等待老师的答案。 老师常会有一种莫名的悲哀:课堂上, 精心设计了问题, 想要和学生讨论对文章的理解, 可是学生却拿着笔, 望着书, 默不作声。 即使老师想尽办法去鼓励、去引导、去启发, 只有少数学生参与到讨论和解题中, 大部分学生都在等待老师的标准答案。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呢? 首先, 要让学生知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在学习中只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才是关键, 在课堂上要积极动脑, 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力求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其次, 要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 鼓励孩子大胆提出疑问, 不要盲从权威, 要主动思考, 把思考的问题与老师和学生讨论。 再次, 学生要能够主动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新学到的知识相融合, 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 民族的教育, 必须追求现代化, 同时也必须坚持民族化”。 《朱子读书法》书中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值得借鉴和思考的读书方法。 因此, 我们应重视继承优秀传统, 通过对朱子读书法的解读, 寻找其与当代读书方法的联系, 学习民族读书方法中的宝贵经验, 使优秀的读书方法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彩。

参考文献

[1]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朱子读书法[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黎靖德.朱子语类[M].长沙:岳麓书社, 1997.

[3]朱熹.朱子大全·读书之要[M].北京:中华书局, 1936.

篇4:向童话电影学习婚姻之道

就像《哈利·波特》未必是给孩子看的,迪士尼的童话电影教给我们关于爱情的道理,又岂是童话世界专属。虽然童话一般只告诉我们,“王子和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一直到老”,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窥见王子和公主那些欲说还休的婚姻之道。

1.不要太快就做决定非他不嫁。

心里特别渴望爱情的时候,恰巧又迷恋上了某个人,冲动之下,人很容易做出非理智的决定。《冰雪奇缘》里,安娜就得到了教训:太着迷、倾心太快,会让自己耳目不清,落入汉斯那样的花花公子手里,甚至要把自己的王国托付出去。

婚姻课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但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无论你和他看上去是多么完美的一对,在决定嫁之前,你都要多花点儿时间和心思了解对方。唯有耐心观察,才能知道他是不是那个能与你厮守到老的人。

2.不要将对方局限在某个“类别”。

在遇见意中人之前,我们都爱想象他是个什么样子。不过,别把对方局限在某个类型的圈子里,一旦见到谁长得或者穿得合乎你的想象,就认定这辈子就是他了。《阿拉丁》中,茉莉公主对围绕在她身边的王孙贵胄左挑右选,奈何谁也比不上阿拉丁会逗她开心。阿拉丁身份似乎不够高贵,可他是唯一愿意为她献出一切的人!放开眼界,放开成见,茉莉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婚姻课程?真爱出现时,往往不是你想象中的模样。生活有太多的可能性,说不定哪天你迎头撞上一个人,他打动了你,你也喜欢他,那就别再执着于想象中的对象了。

3.做自己。

《小美人鱼》中,美人鱼爱丽儿以为,要赢得埃里克王子的心,只有把自己完全改头换面。她是这么做了,可她放弃掉的偏偏是他最喜欢的东西!正如塞巴斯蒂安告诉爱丽儿的:“你有你的风格,该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好了。记住,无论如何,要忠实于你自己。”

婚姻课程?你一心想要改变的缺点,或许恰恰就是他喜欢的你的优点。不管婚前还是婚后,都别把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藏起来。

4.给爱情和婚姻留出成长的空间。

爱意味着事事为对方着想,即使没有回报甚至失去,也无怨无悔。《美女与野兽》中,野兽放手让贝儿离开,让她去照顾生病的父亲,其实他心里明白,就凭自己这副形象(还有瘆人的举止),她这一走,有可能不再回头。但到最后,正因为事事都想着让贝儿开心,野兽赢得了贝儿的芳心。贝儿不仅回到野兽身边,而且使出魔法,让野兽变身成了一个眉清目秀的王子。

婚姻课程?你的心有多大,你的爱情婚姻世界就有多大。

5.身外之物有时候不重要,有时候又很重要。

《灰姑娘》中,可怜的辛迪瑞拉被继母洗脑洗得太狠了,她真以为自己找不到爱情就是因为自己没有好衣服穿,没有漂亮的首饰戴!后来,灰姑娘变身为公主,以为王子会因为她的身份而爱上她,可王子根本不在意她是什么家世,就算她刷洗壁炉也无所谓。但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那双魅力夺人的水晶鞋——没有它,灰姑娘和王子也许永远不能欢喜团圆!

婚姻课程?不为外物所困,忠实于自己才能迎来真爱。但也别忽略生命中最重要的物件,有时候缺了它还真不成。

6.诚实可贵。

《花木兰》中,木兰假扮男人在军中服役并把这件事瞒着所有人,当然她是有苦衷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除非万不得已,我们还是选择诚实面对自己亲近的人比较好。

婚姻课程?在婚姻中永远诚实看起来很难,总有这样那样的原因让我们言不由衷。但是除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善意谎言,尽量做到诚实是婚姻坚实的基础之一。

7.有时候,爱情不能地久天长。

大多数童话的结尾都很美满,不过《风中奇缘》的故事却来得很现实。宝嘉康蒂和约翰·史密斯是天差地别的两个人,可是初次相见这俩人就产生感情,宝嘉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救约翰的命!但是,现实往往多遗憾,有时候无论你爱得多深,生活会让人天各一方。

婚姻课程?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唯有在相爱的时候好好爱,不留遗憾。

8.不要忘记朋友。

《白雪公主》中王子的一吻拯救了公主,但别忘了那七个小矮人,是他们收留了白雪公主,保护她免受狠毒王后的加害,给了她最纯真的友谊。

婚姻课程?热恋的时候,你忘了给朋友们留点时间;结婚了,跟另一半赌气的时候,还是得有朋友陪着你。长点心吧!还有,别随便吃陌生人给的苹果!

9.自信的女人最有魅力。

《青蛙王子》里,蒂亚娜一心一意实现自己开餐馆的梦想,她的抱负、冲劲还有充实的生活让王子惦记上了她。事实上,很多男人认为,女人最有吸引力的时候是她们全神贯注投入工作的时候。你忙着做自己的事情,全神贯注投入其中,完全没有时间和心思顾及身边的男人,反倒会吸引他的目光和他的心。

婚姻课程?一个满怀自信投身工作的女人,有眼光有激情,无论走到哪里,魅力都无法阻挡!

篇5:向著名军校学习管理者培养之道

被称为“美国将军摇篮”的西点军校,以培养具备高尚品德的领导者而著名。在新的战争环境和全球局势下,西点的教育有何变与不变?从西点第58任校长戴维·亨通(David Huntoon)中将口中,我们可以了解今天的真实西点。

信息素养并非西点主要工作

记者:西点在培养军官的领导力方面最看重哪一点?

亨通:西点每年为美军输送19%的陆军军官,陆军军官还来自各院校的后备军官训练队项目和军官候选人学校项目。这些项目都为美国陆军输送了杰出的人才,我们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并彼此分享培养领导者的最好理念。

西点学员具备一些独特成功要素。具体来说,西点的与众不同在于其特殊的文化——在西点,我们时时刻刻都注重发展学员的领导力。这首先是从学员与指挥系统的互动开始的,然后通过全美陆军军官指挥系统得以强化,该系统由西点36个队的技术军官和技术非指挥类军官领导。

此外,各专业的老师和野战军的领导人,以及了解我们文化的人更进一步加强了学员的领导力。他们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榜样,一般教室里的师生比是1∶15。

除了授课之外,教练也会帮助学员进一步加强其领导力。教练深知西点的价值观和“责任、荣誉、国家”的内涵,也明白在体育竞技中获胜的重要性。

西点为学员提供了一种全方位的、紧密联系的、积极的领导力培养模式。从长期来看,我相信这种氛围是西点209年来得以成功的主要原因。我们一直努力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领导者,并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他们的领导力,从而服务于他们一生的事业。记者:西点如何在信息战时代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

亨通:西点每天都在关注这个领域不同寻常的变化,关注过去20年里各种媒体应用的指数级增长,以及信息技术在军事方面的运用,即信息战的本质。和其它军事院校一样,我们也在4年中的每一年培养我们学员的信息技术技能。

但信息素养并不是西点主要的工作。我们认为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我们这些较老的领导则是数字时代的移民,学生们更懂更理解什么是最新技术,并且能很快适应变化。我们的教育基础非常扎实,是多学科的综合教育,需要数学、科学及工程基础,同时也注重文学。这种平衡教育使得学员在4年后能够掌握任何信息技术。

记者:西点如何培养学员的服从意识?

亨通:服从意识是纪律的内容,是军校的基石,是学员必须拥有的三项基本素质之一。这三项基本素质是:信任、健康和纪律。简单来说,当新学员来到西点,他们要学会如何立正并服从高年级学员的命令,理解军队的等级并能够在危机时刻迅速反应,并培养良好的军事技能,知道快速反应有怎样的要求。

但我认为,在21世纪对军官的成功起更核心作用的是批判思维技能,这是在西点47个月的所有学习、军事体能训练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用历史的观点来思维,对于复杂的21世纪作战环境是必须的。这个时代充满了极具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批判性思维的途径。

我举个军事训练方面的例子。每年4月,西点都有一个军事比武,用来衡量我们的学员完成特定军事任务的表现,例如架设路桥来通过水面障碍,以极快的速度翻越险陡的障碍。我们把西点的学员分成32组,每组代表西点学员旅的一个连队。我们通常把竞赛安排在天气非常糟糕,又下雨又寒冷的时候,这样使得竞赛更有难度,压力更大,完成任务的标准更高。

请想象一下我们设置的第一个障碍:一个合成板做成的架子,大约20英尺(约合6米)高、30英尺(约合9米)宽。要求是要让9个人的小组以最快的速度通过这个障碍。在这里,批判性思维就发挥了作用。每个小组的组长来受领任务并了解完成任务的要求。只有组长能够看到这个障碍以及完成任务的条件,其他人都是蒙着眼睛的,由组长给予小组成员必要的指导,他们必须搬运10个20磅重的沙袋以最快的速度通过障碍。

我发现批判性思维已经在西点深深扎根的证据是,那天我站在那里一个半小时,看到6个小组以6种不同方法通过障碍。每个小组都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方法来通过障碍。我想,如果我们在军事领域、体能领域和学术领域创造这样的条件,就能为我们的初级军官在复杂的当代战场环境条件下履职尽责创造条件。

自己寻求生存平衡

记者:能否介绍西点的野外训练?

亨通:野外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新生来说,野外训练开始于第一个夏天,是长达6周的基础训练。这种训练教给他们射击基础知识、军事地形学知识和处理野外生活的技能。现在我们注重最近在海外作战中获得的经验,没有以冷战的思维去教育他们。他们已经创立了四个作战基地,并处理作战行动中遇到的复杂情况,比如反**行动。第二年,我们的二年级生会经历更高级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和责任感。他们参与使用更复杂的美国武器系统,并认知陆军的各兵种:炮兵、装甲兵、步兵,学习弹药技能和工程知识。他们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和领导素质,并承担军校生活的重负。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我们在西点也开设一些训练课程。但对于我们高年级学员来讲,更多的是把他们送到美国陆军学校、空降学校、空中突击学校或工程学校,或者把他们送到世界各地参加军事训练计划。我们也让高年级生在世界各地的作战部队中担任代理中尉,以使他们理解作为真正的美国陆军中尉应当具备的领导才能和责任感。

我们每一年都有更加复杂、更加困难的训练,并让学员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可以让他们做好成为美国陆军初级军官的准备。

记者:学生如果违反了纪律,你们是如何惩罚的?

亨通:和其它军事院校一样,我们关注程序,因为西点所有学员都受制于和陆军同样的军事法规。如果学员严重违反了纪律,学员的直接领导将会调查违反纪律的情况,然后将案件上报给美国陆军军官训练司令部,按程序审查每个案件。最后的判决将基于事件的严重程度,并考虑该学员的品德和他在军校的时间,以期了解他对西点道德系统的认可度。总之,一切还是以统一的军事法规为准。

记者:西点学员是否存在睡眠不足的问题?

亨通:有。我认为这是我们军校共同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安排时间来避免学员疲劳和精力不集中?我们知道睡眠不足会导致学习效果差、领导能力差。我们一直都在想办法解决,我希望有人能有万能药。

中尉、上尉或是将官的生活通常都是很辛苦的,但多年来我们发现了对抗压力的办法。我们的睡眠时间安排从入学第一年就开始,并且有序且渐进地推行。为此,我们很注重让学员学会放松的技巧,也很注重让学员参加终身性的运动,这会有所帮助。

在我们的时间表上可以看到,学员的一天生活始于一大早,整天都要进行繁重的文化课学习和体育活动,晚上熄灯前还有大量的学习任务。但学员们应该有主人翁的意识,他

们每天要找时间和空间来进行自我平衡。我认为每个学员都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很快意识到这一点,以便在军事院校中生存下来,但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改进。

记者:西点的学员服役义务是怎样的?4年学习后有多少学员能顺利毕业?

亨通:在西点的前两年,如果学员受伤或因为其它原因离开西点,他们将没有服役的义务。从第三年开始,他们再次集合并宣誓,这个誓词代表了他们要在美国陆军服役的正式义务。所以第三年之后的任一时间,不管学员因何种原因离开,他们都有义务以士兵的身份在陆军服役一年至两年。

4年学习后能顺利毕业的学员比例大概是85%到88%。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绝对必需”

记者:和其他学校相比,西点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亨通:我一直很自豪的是,每年西点和美国其他院校相比,录取分数都较高。这是好事,我们有勇于创新、学历高和服从命令的教职员工,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西点对学员领导力、价值观和荣誉感的培养一以贯之,使之更不同于其他院校。西点的所有指挥官一直和我们的学生在一起,引导和指导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明辨是非,并负责帮他们建立起终生受益的主人翁意识。这些都是我在其他院校看不到的。

西点和其他学校相比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如果你去普林斯顿大学或威廉姆斯学院上学,每年的学费大概是15000美元,而在西点读书却是我们付钱给你。我想从长远来看,我们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而且还能为您省很多钱。

记者:能否介绍西点的国际交流情况?

亨通:国际学员制度在西点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国际学员有三类,第一类是来自33个国家的53名学员将学满47个月完成本科学业;第二类是来自5个国家的学员,他们将参加四学期的学习;最后一类是来自多个国家参加暑期训练的学员。

国际学员的存在对西点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对美国学员的教育和军事培养也很重要。为什么?我们知道,在长达47周的时间里和国际学员一起上课,一起运动,课内外共同讨论,在未来会有深厚的回报。在未来的某一危机时刻,在西点结下的情谊将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此过程中培养的信任与信心,对不同声音和观点的关注对我们所有人都有益:

它能在艰难时刻、复杂问题情况下,在危机迫近时带来理解与沟通。我们知道由于这样的经历,我们可以相互帮助,所以我们非常重视西点的国际学员。

篇6:向孔子学习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

照一照“镜子”, 经常反省一下。孔子曾勉励自己:“一日三省吾身”。要想与他人和谐相处, 首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 事事做到反躬自省, 严于律己, 通过自省使矛盾得以自解。一是严于律己少犯错。正如孔子所言, 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自己:少年戒色、中年戒斗、老年戒贪。这三戒如同人生的三个关隘, 闯过去便是踏平坎坷成大道, 闯不过去便是一张不合格的人生答卷。不管处于什么阶段、什么境地, 与人交往时都要时刻牢记这三戒, 以理性约束自己的欲望, 尽量避免自身犯错误。二是静坐常思自己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 要时常反省自己, 不断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 看工作中有哪些失误, 生活中有哪些不足;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别人, 拿别的人长处, 弥补自己的短处, 从而达到思想上的统一和认识上的一致。三是闲谈莫论他人非。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不管一个人学历水平有多高, 工作时间有多长, 资历有多老, 都不可能一点过错或失误都没有, 都不会是始终的、一贯的正确。君子可以和而不同, 但不可背后议论是非。既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 又要有理解他人的肚量。千万不能人前不作声, 背后来作梗, 对他人说三道四, 论长道短。四是换位思考出迷局。换位思考是自我反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时, 要站在对方的位置上全盘衡量, 综合考虑, 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体谅对方, 审视自己。从而, 认清对方所想、所言、所行的原因、理由, 查找自己所做、所为的不足和过错。

忍一忍“性子”, 学会退让一步。“以约失之者, 鲜矣”。《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孔子对忍字的解释。他说, 君子处世, 要达成自己的目标, 可以屈则屈, 可以伸则伸。屈节是为了有所期待, 求伸是要把握时机。日常工作生活中, 当与他人发生摩擦时, 我们要发扬忍的精神, 以免招致不幸或者坏了大事。一是小不忍则乱大谋。古语说:忍字心上一把刀, 遇事能忍祸自消。一个忍字, 被许多人奉为为人处世的良方。唐朝宰相张公艺, 有幸九世同堂, 为世人羡慕。唐高宗问他成功的秘诀时, 张公艺挥笔写了一百个忍字。宋朝的王安石也说过:莫大之祸, 起于斯须之不忍。日常工作生活中也如此, 能包羞忍辱者方是真男儿。共同工作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和矛盾。如果一方能够高风亮节, 忍让一下, 显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宽阔胸襟, 站得高一些, 看得远一些, 识大体、顾大局, 就可轻而易举地化解这些矛盾。二是轻松幽默地化解矛盾。有一次, 苏格拉底跟一群学生谈论学习问题时, 他夫人突然跑来, 无端地大发雷廷, 先是一顿大骂, 随机抄起一桶水浇在了苏格拉底的身上, 这使苏格拉底非常难堪。学生们感到, 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的“斗争”。但苏格拉底却诙谐地笑了一下说:“我就知道, 打雷之后, 一定会下雨的。”大家听后禁不住都笑了起来。就这样,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幽默摆脱了尴尬局面, 避免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与他人发生矛盾时, 不妨学一学苏格拉底, 也许很多矛盾和不愉快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三是退一步海阔天空。人往往是自私的, 就像便宜谁都想占, 而吃亏人人避之, 故人生在世, 与人产生矛盾是在所难免。这就需要我们心胸宽广些,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心胸狭窄绝对是坏事, 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而影响个人事业。唐太宗面对魏征直言进谏时的尖酸刻薄, 顿时怒火中烧心中不快, 但他闭上眼睛把魏征以往进谏立下的功绩在脑中过了一遍, 就觉得魏征的话虽有些直言不讳, 但却言之有理有据, 便怒气顿消。对待他人的直言不讳, 我们也应象唐太宗那样, 多想一想对方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常思一思对方的优点和长处, 你的胸襟就会越来越宽阔, 并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拉一拉“袖子”, 时而帮上一把。孔子的一个朋友死了, 后事却无人来管, 在紧要关头, 孔子主动提出由自己来承办这丧事。殡葬之礼在古代是很受重视的, 花费很高, 而孔子也不富裕, 这就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圣人之智。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 患难与共、相濡以沫, 这些感人至深的情意值得我们发扬光大。一是要排忧解难。大家在实际工作生活中, 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实际困难, 要努力做到有事没事常来往, 大事小事多捧场, 急事难事多帮忙。当他人生活有难、身体不适、家遇不幸之时, 我们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急之所急、帮之所需, 倾之全心抚慰、用之全力相助, 使其时刻感受到人间的关怀和温暖。二是要雪中送炭。成功可以招引朋友, 挫败却可以考验朋友。只有大恩不言谢的人患难才能见真情。“求人须求大丈夫, 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 醉后添杯不如无”。两人结伴穿越森林碰到狗熊时, 一人爬到树上逃生而弃另一人于不顾的故事, 几乎人人皆知, 充分说明了患难见真情。一个人身处险境, 如果其好友都来雪中送炭, 关键时刻拉上一把, 那他的朋友就是可以信赖的;如果其好友都如鸟兽散, 见其有难绕道走, 那他的朋友不要也罢。只有自身具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 能与朋友同生死、共患难, 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 才能得到更多的良师益友, 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与信任。三是要锦上添花。人一生中碰到过雪中送炭的事情绝对远远少于锦上添花, 古往今来, 锦上添花也都是作为一门学问, 出现在各种所谓兵法、人生必读之类的书中。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人也都喜欢锦上添花。当他人处于较好、较顺的状态, 其事业、生活程蒸蒸日上之时, 我们锦上添花, 在好的事情面前多说几句顺风话, 成人之美, 实在是一种不错的人情交际。很多人也正是因为精通此门学问而得以升迁、发财。

控一控“嗓子”, 宽恕他人一些。“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恕, 是指的儒家的推己及人, 仁爱待人的思想。恕, 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它可以使人终身实践, 让人永久受益。人生在世, 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事纠葛, 牵丝攀藤, 盘根错节, 错综复杂。只有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 才能避免心荐芥蒂, 消除隔阂。一是宽容待人。宽容不是迁就, 也不是软弱, 而是一种修身之法, 是一种做人的原则, 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就是告诉我们对己要严, 对人要宽。宽容的人能够理解人之难, 补人之短, 扬人之长, 谅人之过, 从而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人只要在社会中生活, 就必须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宽宏大度者, 会尊重、悦纳与自己志趣不投, 抑或格格不入的人或事。面对非议、误解, 如能冷静、忍耐、谅解, 容时间作证, 最终可以冰释前嫌, 握手言和。“六尺巷”的故事, 张廷玉失去的仅仅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 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相处及流芳百世的美名。我们称颂为人厚道、宽以待人的君子, 欣赏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举动。二是不强人所难。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不是只顾自己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而是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对待别人, 不把自己的喜恶强加于别人的头上, 不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能够允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大度者, 能够善待他人, 以德报人,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能够与他人和平共处, 更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追随。革命途中, 共产党善待士兵, 允许意志不坚定者离开部队, 并承诺发放回家路费, 这与国民党到处强抓壮丁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终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支持。其实,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不强人所难, 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长一长“脑子”, 防范他人一点。孔子认为, 君子不逆诈, 不亿不信, 但要有先觉。当今社会, 人心不古, 居心叵测。对谁都坦诚相对, 毫无戒备之心, 固然是一个善良、浑厚的人, 但也容易遭坏人暗算, 让好人吃亏。为人处事要善良正直, 但也要长点脑子, 不能任人宰割。一要有防人之心。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实生活是非常残酷的, 人际交往过程中更是随时可能成为他人的垫脚石或者牺牲品, 所以, 每人都要学会防范他人, 加强自我保护。当年刘禹锡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 屡遭小人陷害, 两次被放逐达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让他深感世路艰难, 凶险异常, 故而有“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的感慨之言。平时,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没错, 同事间互信互助也没错, 但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那些喜欢拨弄是非的小人就得处处留心, 小心防备。孔子主张不要无端地怀疑人、猜测人, 而是要先觉防人, 既不猜测别人的不善, 又能在不善者刚露马脚时察觉,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 才能让坏人无法得逞, 才能在复杂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二要有交友之道。“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 损矣”。孔子主张先分辨益友与损友, 再决定亲疏。他的交友择友之道, 实际上也是一种为人处事之道。《佛说孛经》中说:“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这与孔子对朋友的界定大同小异。只有自己做到了诚信、正直, 并有上进心, 才会得到他人的认可, 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只有多交益友, 远离损友, 才能真正从与他人交往中得到进步与快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向孟子学习长寿之道】相关文章:

孟子学习心得范文05-30

学习孟子有感范文06-03

学习孟子心得范文06-03

孟子学习体会范文05-30

孟子二章学习要点04-13

感悟孟子范文05-16

孟子故事范文05-16

孟子简介范文05-16

孟子人和范文05-17

孟子国学范文05-17

上一篇:学校冬季取暖方案下一篇:不进位加法竖式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