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书笔记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孟子读书笔记范文

《孟子》读书笔记

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之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史,清晰地学习孟子的理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子的理论?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孟子》这本书。

孟轲老先生是儒家学派的男二号,人们一谈起儒家,就会自然而然的将创始人孔丘老先生和他相提并论,称为孔孟之道,但孟子并不是孔子的学生,而是晚生于孔子一百多年的儒家第五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写道:“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也就是说,从辈分上论,孟子是孔子的曾徒孙,但正是这样一位晚辈,却PK掉了孔老圣人的三千弟子,尤其是那其中精通六艺的七十二位高材生,成为与圣人并驾齐驱的“亚圣”,足见孟子思想的博大和精深,孟子的智慧既然可以承上,更可以启下,能够既往,一定能开来。学习孟子,向孟子求教智慧,是拜对了码头,而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就是带着我们拜圣人码头的引路人。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第二篇:孟子读书笔记(通用)

孟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子读书笔记范文(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孟子读书笔记1

孟轲的文字,已经是论点论据俱全,长于说理,不若《论语》般读整书方知逻辑,也不若《道德经》玄妙牵强,读起来萌化感比较强。《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从一般事物说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让别人不知不觉间承认自己的错误。孟子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的东西,却举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视力足以看清秋天野兽毫毛的尖端,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柴禾。大王会相信这话吗?”话中所说的显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说:“不会。”孟子说:“显然,一片羽毛举不起来,是因为不肯用力气;一车的柴禾看不见,是因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爱抚,是因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统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这样,孟子让君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比起直话直说的谏臣,孟子所说的让至高无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层层递进,就像是设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让人不知不觉走进去。

又如“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译: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万物都是这样,人心更是如此。这样地向人说明道理,能让人不服吗?“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的重民思想。真是啊,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怎么能忽视的呢?《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多大的江山也能保住吗?“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译: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这个思想一直延续到现在。以人为本,“三个代表”,党的宗旨,无不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现。《孟子》中有许多具有哲理性的句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译:动用心思的人治理别人,动用体力的人被人治理;被人治理的人养活别人,治理人的人靠别人养活。这句知看似现在的社会分工关系。想想看,远在古代的人就能有这种思想,能让人不敬佩吗?

2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 持志养气

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二) 深造自得

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三) 专心有恒

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

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四) 教亦多术

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孟子读书笔记2

《孟子》全书我并没有通读,对于孟子思想的整体把握上,十分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的查阅背景资料去加以了解。在读到告子章句上第四篇时,感触颇大。此篇主要是告子与孟子在讨论内在的心理善恶与外在的行为关系上。

告子认为,仁是内在,义是外在,二者毫不相干。他说“彼长而我长之,非有长于我也。” 他年长而我尊敬他,见面问声:爷爷好,也许还扶他过马路。但这并不代表我心中对他有尊敬之情,因为从小父母老师就告诉我,要尊敬师长,而他为什么值得尊敬,尊敬之处在哪里,我不知道。这是我的家教、习惯使然。就好比那东西是白色的,而我把它作为白色的东西,是随从它外表的白色,里面是啥,我不知道啊。这就是义是外在行为的表现。为什么说仁是内在呢?他觉得,是我的弟弟,我就好好去爱护她,秦人的兄弟,我就不爱,亲人之间的爱,是存于内心的,是内在的,这是无可争议的。而孟子呢,他很厉害,雄辩之术十分的了得,以告子之例反攻告子,以吃肉为例:“嗜秦人之炙,无以异于耆吾炙。夫物则亦有然者也,然则耆炙亦有外与?”万事万物,道理相通,你吃秦人的烤肉难道和吃自己的烤肉有什么不同吗?难道秦人的烤肉有毒吗?你吃东西的时候不分敌我,不分种族,因为喜欢,你就去吃了。为什么谈到爱人的时候,你就开始挑三拣四,不能如你吃东西一样,去包容呢?

细细揣摩一下二者的观点,不难发现,告子的所言,可以归结于一个“性”字。开篇便讲:“食色,性也。”我吃东西,喜欢吃辣的还是清淡的,红烧还是清蒸的,这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性子啊!口味淡了,我吃点辣的,上火了,我就吃点清淡的,或者说,我还要吃辣的!随着我的性子来嘛,人活着为了什么,不就是去追求幸福和快乐吗?何必非要拘束自己呢?孟子你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对啊,我也可以试着去做,但是你不能强迫我去爱我敌人的兄弟啊!万一有一天,他拿起了长戈,刺向我的亲弟弟呢?这不等于我害死了我弟弟,这我还能就开心吗?这是违反了我的本性啊!

孟子呢,他的心胸十分宽广,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才会有善恶之分。“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这不怪他,既然环境影响使他变坏了,那么给他换个环境,以我之仁心、爱心,去改变、净化他的恶,不就可以了吗?所以孟子认为君王要施行仁政,讲究仁义,感化邪恶,发扬人善本性。但是人究竟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很难说清,各家都有各家的观点,难以讨论个透彻。其实,孟子所提出的“仁义”,已经包括了告子所言的“性”。例如,公孙丑章句上中,讲:“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浩然正气是集仁义所生,若是行为有违反自己内心的,气便会消失。气都消失了,况乎仁义?更不用说性了。

告子和孟子所说,是很多儒家知识分子在后期成长中主要选择的两条路,随性如诗仙李白,讲仁如诗圣杜甫。但在当今社会,主张人的解放,大众意识的苏醒,这种随性的思想越发的被人接受。反倒是过分提倡物质,讲究现实,爱谈柴米油盐,孟子的这份仁,却是淡出大众视线。为什么呢?因为他太理想,没有现实性,没有利益可捞,只谈奉献,不可能实现,谁又会去做呢?事实上,孟子的仁义,是站在至高点上提出的,他是一个宏观指引我们的大方向,他不可能告诉你去哪家买醋会比较便宜。但是我们要去学习,要去做,要去爬这个至高点,不能因为不能实现就放弃。因为仁义,好比海里的灯塔使航船不易迷路,学好、做好仁义,可以使我们不在道德上迷失。孟子读书笔记3

不忍人之心,什么意思?以前我也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寒假里,我看了一本《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之后,我才懂得了什么叫“不忍人之心“。若大家有兴趣,不妨听我一一道来。

《孟子:行为与责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聪,小顺,铁蛋和孟子哥哥。孟子哥哥本是一位无工作的青年,后来遇到了一位老道爷爷,那位奇怪的老道爷爷偏说孟子哥哥是转世的孟子,经过一系列的酸甜苦辣后,孟子哥哥将成为下一任总统但奇怪的是,他在听完老道爷爷的一席话后,毅然决定:不当总统了!

这本书只要体现了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著名观点“仁政”。仁政是指施行“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让我想到有一次和奶奶一起看“第一时间”里的一件让人为之动容的事情。

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人们出去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与祥和的。可谁又会注意到,三楼的一个三四岁大的小宝宝正趴在阳台上呢!也不知怎么的,小宝宝的身体开始倾斜。一开始,他的一只小脚离开了阳台,渐渐地他的一条腿腾空了,又过了一会儿,他的半个身子都离开了阳台。多么令人胆战心惊呀,可是,没有人注意到。最后,那个小宝宝的身体以趴着的姿势往下坠。天哪,很快就要掉到地上了!有的居民正要快速地赶往这里,也有的居民眼睛睁的老大,很想去救那个小宝宝,但腿脚都如灌了铅一般,脑子瞬间短路。一秒,两秒,三秒,“嗖——”一个身影如飞箭一般窜过人群,那小宝宝正好落入一位年轻妇女的怀里,一个小生命免于升天!原来,那小宝宝的爸爸上班去了,妈妈又去买菜,便把小宝宝放在了阳台旁的推车里。而小宝宝又阴差阳错地爬上了阳台,这才导致了刚才这一幕的发生。不过,这小宝宝上辈子一定积了不少的福,有位善良的阿姨看到了,勇敢地接住了他。记者采访那位阿姨是,她正在病房,因接那个小宝宝而手臂骨折了。但她仍然笑着说:“我的手臂虽然骨折了但挽回了一个小生命,我觉得很值得!”于是,记者又问她,你为什么能如此处变不惊地去救那个与你非亲非故的小宝宝呢?那位阿姨轻松地说道:“其实我当时也没想什么,就是想着一定要接住他,”那位阿姨并没有讲太多话,但她的话却是足以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中!

其实,当别人遇到生命危险时,不管是什么人,只要看到了,一定会去救他。那不是为了得到他父母的报酬,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更不是为了不想听到“见死不救”的谴责。这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同情之心。

我们要坚信:不忍人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读书笔记4

坦白地讲,一直没有读过孟子及其作品,因为本人喜欢道家,尤其是《庄子》。现在拜读过这本书,才明白孟子和孔子一样都为我们留下了非常灿烂的文化,他们和诸子一道形成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亚圣”的孟子对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久,我们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概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凤毛麟角,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早已穿越了千年的岁月,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在谈及学习时,有一点叫做“尚友”。怎样跟古人交朋友?吟咏他们的诗,阅读他们的书,同时还要讨论他们在当时的所作所为。比如,大家喜欢读历史、传记方面的书,了解古人的生活、志向与作风,就等于跟古人做朋友一样。《孟子·滕文公上》中说“有为者亦若是”,他做得到我也做得到,很多人正是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成长。

在谈及教育时,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持之以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

再来看看孟子对“人格”的看法吧。他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认为人格的重要远远高于财富、权力、地位,孟子还主张做人要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怎样产生“浩然之气”?那就是:一要持志养气,坚持崇高的志向追求;二要“动心忍性”,有意识地在逆境中磨砺意志;三要“存心养性”,就是要清心寡欲。做有“浩然之气”的“大丈夫”,自古以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孟子读书笔记5

《孟子》的作者孟子,字轲,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第四代弟子。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最高峰。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书中有的许多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

如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人的本性虽然善,但是有时侯也会迫于本性的情势与欲望,作出非善的行为来,这样就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人在生与义两者不可兼得时,就应舍生而取义。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因此我们就该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第三篇:《孟子的智慧》读书笔记

1、道既通

2、韩非子批评孔子的学生——贱儒

3、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4、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5、孔子——圣人孟子——亚圣

6、孟母三迁——环境教育

7、子不学断机杼——机会教育

8、买杀猪吃身教和言教要结合起来

9、孟母明礼

10、守礼行义

11、战国时期中期诸侯争雄

12、如果你讲仁义 它就是最大的利益梁惠王

13、齐宣王

14、梁襄王不想杀人就可以统一天下

15、第十族就是老师

16、孔孟之道——司马迁

17、天地万物 仁义道德 性命祸福 无所不包——赵琦

18、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套价值观才有意义(选择)

19、周幽王周厉王

20、杨振宁30岁以后做人处事靠《孟子》

21、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22、虽生犹死虽死犹生

23、学习一种好的哲学就会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

24、一个人肚子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渴了什么都好喝

25、饱食暖衣逸而无教则近欲禽兽

26、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7、教育就是教授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28、易子而教父子不相责善

29、家庭教育的底线就是不能伤害亲情

30、人之患 在好为人师(自我修炼 开拓心胸 知行配合 有教无类)

31、广博学习 详细阐述扼要说明

32、当老师要比学生更用功

33、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4、好学生:取法乎上 专心学习 持之以恒 诚心请教

35、跃跃欲试

36、有为者亦若是

37、伯夷——叔齐(听到伯夷作风的人,贪婪的变得廉洁了,儒弱的立定志向了,廉顽立儒)

38、柳下惠 (随和)【刻薄的变得敦厚了,狭隘的变得开朗了】

39、弈秋下棋

40、念兹在兹

41、挖井——持之以恒

42、五种情况不回答问题:仗着地位高、仗着才干多、仗着年纪大、仗着有功劳、仗着老交

4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44、因材施教

45、教育有五种方法:及时雨①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三种职业要配合:农夫(老天要配合)、医生(病人按时服药)老师(学生配合)有如时雨降至者 有成全品德者 培养才干者解答疑问者私淑艾者以不教为教(乡愿:不真诚)自暴自弃学问之道无它脱缰野马

46、求学请教的目的就是把失去的心找回来

47、心代表一个人的自觉

48、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49、每一个人都是可造之才

50、百善孝为先

52、举孝廉

53、五种不孝:手脚懒惰喝酒赌博贪图钱财作奸犯科好勇斗狠

54、匡章:齐国大将军

55、不孝有三(①恶意曲从 陷亲不义②家贫亲老不为禄仕③不娶无子绝先祖祀)无后为大

56、日以杀舜为事

57、曾参父亲打我打到满意为止

58、舜的孝顺

59、善待他人 不是为了回报 而是尽自己的责任

60、真诚引发力量 因为道德的价值在内不在外

6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62、孝顺是原则 而孝顺的方法是可以变通 可以调整的

63、无论怎么亲密的关系 都有说不的时候

64、人和个人相处应该真诚地沟通 找到一种稳定的模式

65、孟子的学生桃应:舜的父亲杀人怎么办(舜把天子辞掉背着父亲沿着海边逃走)

66、百口莫辩

67、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矣

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9、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70、孝悌——尧舜之道仁义

71、家庭式每个人生命的出发点家庭是需要每个人去经营的

72、赵梦之所贵赵梦能贱之

73、人人有贵于己者心

74、心是区别于动物最可贵的部分

75、五十而知天命——孔子

76、修养就要从心下手

77、心的特点:①会找不到方向②会被茅草堵塞③很容易陷溺④有时会丢失

78、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

79、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80、四十不动心

81、北宫黝

82、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83、士希贤 贤希圣 圣希天

84、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

85、修养的方法:寡欲 知耻 慎言自我反省提升志向

86、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87、反求诸己

88、温良恭俭让

89、自反而缩 虽千万人 吾往矣

90、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 有为者亦若是

91、人皆可以为尧舜

92、知言善养吾浩然之气

93、子曰不知命 吾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 不以立也 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94、恋爱:有经验的人不讲你也懂得,没经验的人讲了你也不懂。

95、如何培养浩然之气直(真诚)义(正当)道(正路)

96、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唯义所在

97、惟义所在强调的是适当性正当性

98、若固有之

99、穷亦乐通亦乐 所乐非穷通

10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0

1、阳儒阴法:表面打着儒家的招牌 实质是法家的做法

10

2、尊君卑臣

10

3、教育教忠教孝

10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0

5、民本:民为邦本 本固邦宁

10

6、民贵

10

7、架漏牵补

10

8、只有以仁政为基础构建的社会才能成为百姓的乐土

10

9、仁政:①经济条件仁政必自经界始井田制度;②有恒产才有恒心,安居乐业;③人伦教育: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10、王道:养生、送死、无憾

1

11、饥寒起盗心

1

12、孝亲敬长

1

13、仁义是最大的利益

1

14、事半功倍

1

15、倒悬的痛苦

1

16、仁者无敌

1

17、王道让人心悦诚服

1

18、夏商周(王道)春秋五霸(霸道)

1

19、与民偕乐

120、推己及人

1

21、天下无敌

1

22、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大臣

1

23、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1

24、匡正国君、尽忠职守、好善优先、修养德行(修其天爵【仁义 忠信 乐善 不倦】而人爵之)

1

25、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1

26、喜而不寐

1

27、好善优于天下

1

28、人们做好事的目的不是要得到别人的称赞 而是为了完善自己的内心 1

29、杯水车薪

130、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1

31、兼爱

1

32、薄葬(墨家)——厚葬(孟子)

1

34、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1

35、推己及人

1

36、相同的事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决定,这是人生高明的只会 1

37、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1

38、子路闻过则喜

1

39、天视自我明视,天听自我明听

140、告子:食色性也

1

4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1

42、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

43、养其小者为小人 养其大者为大人

1

44、衣食足然后知荣辱

1

45、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

46、上游好着下必有甚焉者

1

47、外在的环境会带来恶的结果

1

48、富岁子弟多赖凶多子弟多暴

1

49、人人有贵与己者

150、养心莫善于寡欲

1

51、失其本心

1

52、良知良能

1

53、在忧患中可以得到生存 在安乐中会获至灭亡

1

54、做易者岂有忧患乎、

1

55、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

1

56、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1

57、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俯仰不愧)

1

58、践行

1

5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160、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16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6

2、反身而诚

16

3、德行、能力、智慧

16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四篇:读书笔记之《孟子译注》

读书笔记:孟子译注感

书名: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译注者:杨伯峻

责任编辑:聂丽娟

出版发行: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版次):2008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初识“孟子”是在中学的课本中,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各代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到烂熟于心。确并未揣测他更深的意义。

再次走进“孟子”,又有了一种不同的感受。感到孟子有一种雄辩的气势,他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感受到他性善论、仁政、王道等重要思想。

其中民本也是其中之精华所在。“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摘自《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p1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摘自《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下p258》)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所向是一统天下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摘自《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上p129》)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重要,所以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摘自《孟子译注.公孙丑章句下p64》)民本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有联系、共同点的。“保民”“富民”“教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但是也有所不同,“以人为本”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比起民本的范围就扩大了,社会进步的体现,眼界也就放得更大了。“以人为本”就像是孟子思想的发展进步的成果,历史文化的借鉴与继承。

细细品味《孟子译注》,同时读到杨伯峻老师的注释,更加通俗地明白儒家思想,中华千年的文化精髓,倘佯在浓浓的“之乎者也”中,更觉一种享受。

《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3》: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4》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是不是正命。”

纷繁复杂,美丽奢华的大千世界,每个人的遭遇和经历相差甚远,怎样的生活,是苦是累,是快乐是难过,在孟子看来,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但是他说,如果我们遵循命运发展的规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屈服,不懈努力,奋斗不止,无论结果怎么样,都符合“正命”。在主观努力中,顺其自然。相反的,如果有人明知危险,却偏要留恋于此,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最终压于围墙,落得“非正命”。在我看来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尽管人无法与命运抗衡,但是人们在命运面前也不是消极的,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心态,在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的最终结果,能够知道危墙即将倒塌的情况下,就会努力躲避开行将倒塌的危墙避免无谓的伤亡。同样的道理,不违法乱纪,不做坑蒙拐骗偷的坏事,坚持仁爱善良本性,认真的去对待生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命。”

人身难免诸多的缺憾,人生难免诸多的坎坷。如果我们一味消极的听命于,等待于命运的安排,生命便会在命运的锁链下枯萎窒息,失去应有的光彩。让我们主动的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这就是先哲遗训的丰富内涵了。

在孟子的言语中,似乎张口便是哲理,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可以总结的真谛。

《孟子译注·尽心上p24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43》译文: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

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而“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译:“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这里,杨伯峻老师的翻译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怎样理解原文。想要自己能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不能够盲目的寻找。有了目标、方法,我们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朝着已定的方向,前进、前进!

并且,在此书中,我还可以扩展知识面,了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谓受益匪浅。

我想流传千年的璀璨文字,是需要一遍一遍读的,反复琢磨、推敲,然后运用、传播。Disiye77

第五篇:《孟子》读书报告

孟子的道德修养理论探析

——读《孟子译注》有感

摘 要:孟子作为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建立了一套以性善论为基础、以“内求外修”为特征的道德修养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时代背景下,诠释孟子道德修养理论的主要内容,为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现代创新提供更多的思想源泉与精神动力,对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和规范社会道德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性善 养气 道德修养

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的思想非常丰富,孟子主张施行仁政,以民为本,“民事不可缓也”;孟子提出性善论,人皆有“恻隐之心”。同时,孟子言“吾善养浩然之气”,提出了很多道德修养理论。他提倡做人应该舍生取义,重气节,人要有信念,有理想,而且要坚定,为人不能贪财好色,迷恋享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他自己一生也在身体力行自己的主张。如果他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君王的认可,即使自己被授予高官,他也绝不为厚禄所动,宁愿辞官回家,过着布衣素食的简朴生活。孟子讲究气节,重义轻财,看重精神层面上的愉悦,不过度追求物质享乐,宁愿简衣陋室,悠然过活,也不肥马轻裘,奴颜婢膝。这也是孟子寿高达84岁的原因之一。

《孟子》一书为儒家的重要著作,共计14章,1对后世在思想上、文学上均有重大影响。此外,书中还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和道德修养理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善论 1 本文主要参考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论”的思想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进一步发展为“性善论”,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前提。孟子认为,“人之初,本性善”,也就是说,人生而具有潜在的“善”的本性。《孟子·告子章句上》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认为,正是这四心,形成人们的“仁义礼智”四德的发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第200页)“仁义礼智”即“四端”是人性善的集中体现。同时,孟子又认为,人的道德根源于人性,表现为人的善行,但人与生俱来的善端,能否保持善的本性,在后天的实践中加以自觉的培育修养,使其得到充分的扩展,从而才能真正体验人性之魅力,成就“大丈夫”式理想人格,达到至善境界。故而,“人皆可以为尧舜。”

同时,孟子常在书中提到“恒产”与“恒心”。“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13页)可谓,衣食足,知荣辱。如果让民众食不果腹,那道德文明建设从何谈起。所以,孟子主张君主应施仁政,不与民争利,使民以道,以仁治天下。

诚然,孟子的以“性本善”为基础的道德本原说,虽然在理论上陷入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但开创了比较完善的性善论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我们要批判地继承孟子思想的精华。

二、养心性,重理义,存心寡欲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何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第233页)孟子认为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种安身立命的方法,可使人颐养天年。存心养性之要在于通于理义,故在《孟子·告子章句上》中曰:“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当豢之悦我口。”(第202页)心之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也。所以理义使我高兴,如同牛羊猪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在养心性方面,孟子很看重孝,一再以舜为例,推崇孝道。“大孝终身慕父母”。孝乃首善。 明人心通理义,就能不被物欲所蔽,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能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顾人之文绣也。”(《孟子·告子 章句上》)(第210页)意思是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但每人自己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它罢了。别人所给与的尊贵,不是真正值得尊贵的。赵孟所给与的尊贵,赵孟同样可以使它下贱。《诗经》说:“酒已经醉也,德已经饱了。”这是人的仁义之德很富足,也就不羡慕别人的肥肉细米了;到处皆知的好名声在我身上,也就不羡慕别人的绣花衣裳了。应该说,孟子这种存心养性,重理义而养神志,与人的健康长寿有利。

三、养浩然之气

孟子关于“善养浩然之气”的论述见于《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46页)。孟子在齐为卿相,高足公孙丑问他是否因此而动心,孟子答道:“我四十不动心。”接着,师生二人逐个评论北宫黝、孟施舍、曾子和告子之勇及其不动心之道。谈到自己之所长,孟子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孟子所说的气,是指表现于实际行动中的精神力量。孟子强调这种精神力量的获得,一方面是靠理性认识掌握了道与义形成的;另一方面,还要靠持久不懈的修养和锻炼,即所谓“以直养而无害”,持续地以直道、正义来培养。同时,孟子也认为,养气以达到不动心,是一个长期、艰苦的道德践履过程。人们以仁义道德为指导,积极地、循序渐进地、顺其自然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道德的践履,久而久之,当人们自反其身感觉到“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时,内心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一种理直气壮的正义感,从而表现出无所畏惧,一往无前的大无畏气概。

从养生上说,有了“养浩然之气”,人就有了凛然正气,就立得正、站得直,铮铮铁骨,活得潇洒洒脱,自然会长寿。与此相适应,孟子在伦理养生又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有舍才有得,这种超脱,相反会成为人抵抗厄运、抵抗戕害、保证生命质量的精神动力。他提出重气节的主张,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从境界上说,有了这种“浩然之气”,人就达到了“至诚”的境界。“至诚”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而这是“明善”“诚身”的结果,“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

娄章句上》)所谓“明善”“诚身”的过程也就是“养浩然之气”或曰“思诚”的过程。通过“诚身”,人把抽象的道义、潜在的善性转变为个体身上的真实的存在。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也。但“至诚”是后天艰苦修养的结果,而不是先天的本原状态。

四、大丈夫的人格 孟子很喜欢讲“大丈夫”,这里所说的大丈夫,不同于阶层的“士大夫”,它是指很有作为,且具有高尚人格的人。孟子将“大丈夫”与几种人比较后,得出的结论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105页)真正的大丈夫,孟子认为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这“广居”即是“仁”,这“正位”即是“礼”,这“大道”即是“义”,“仁”、“礼”、“义”是大丈夫立身行事的基本原则。这就与朝秦暮楚、巧舌如簧、玩弄权术、唯利是图、没有操守的人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了。 二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是说大丈夫在得志时,偕同人民循着大道前进;不得志,也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向权势妥协,亦就是说“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说大丈夫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诚然,大丈夫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

结 语

孟子是儒学的重要代表,他既是贵民轻君的思想家、气骨铮铮的大丈夫,又是鹤发童颜的长寿老人。孟子的节情欲,养心性,乐观豁达和善养浩然之气等养生思想,对于当今充满金钱至上思想,过度追求物质生活和身心感到俱疲的现代人而言,将会起到有益的启发和帮助。篇二:《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三:《孟子》读书笔记 5000字

《孟子》读书笔记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孟子》一共七篇,梁惠王章句、公孙丑章句、滕文公章句、离娄章句、万章问句、告子章句、尽心章句。主要内容两方面,一为孟子与国君讨论政治,另为孟子与门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为人之道。对于道本体、个人自修自立的探讨,在七篇当中所占篇幅较之《论语》少许多。而更多的是放在王道政治的阐述上,这是孟子政治哲学思想的中心。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战国各诸侯国所走的霸道路线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欢迎,这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真实写照。 孟子提出,实施道德政治,“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子思在《中庸》中提出: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可以作为孟子王道政治的本源,“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这也是儒家一贯观点,《论语》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王道中心为仁和义,由仁义行,“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其旨在教导国君,心怀天下,与民同甘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与人为善,推行大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实现“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而霸道政治,是当时各国君及如苏秦、张仪等说客倡导的路线,苏秦、张仪之流擅长谋略、纵横之术,唯利是图,追求的是眼前的权和利,这种思想所以被当时执政者所接受,和战国时期周朝衰微,朝纲紊乱、道德伦理堕落,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弱肉强食的世道风气分不开。

几千年来,中国政治乃至个人为人处事的一个大原则,都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春秋战国时期,以力假仁称霸之风极盛,真正为仁义而发动的战争,如商汤之征“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不复得见,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也只做佳话,供世人流传。故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说:“《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复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王道与霸道,这两条路线,看起来针锋相对,但若于利的角度来看,可找到共同点。

王道求大利、长远的利,霸道求小利、眼前的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名利浓于酒,有谁不想酣畅淋漓的喝几杯。实行王道,推行仁政,为的是利泽众生,济天下利,求万世名;讲修身,行仁义,图的是个人自适。是人就有离苦得乐的思想,圣人、高僧清心寡欲,“帚影扫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的境界和修养,我想也不完全否定七情六欲,毕竟真佛只说家常,《中庸》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河。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备焉。所以为圣人,就是“致中和”,能明心见性。并非绝对的无欲无求,“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你看,连神仙也有所求嘛!故圣人是不会违背人情事理的,《论语》讲: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也;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些都是对人性的肯定,而后来的心学派代表人王守仁,更是提出天理即人欲的思想。足见,人活一世,要么功名富贵,要么修身养性,终有所图,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圣贤又何尝不是?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无形中!

孟子提出的许多政治学观点,都有着相当的参考价值,诸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仁者无敌”;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君臣之道,五伦之首,孟子曰:“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犬马,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粪土,臣视君如寇

仇” 。于君,当“以君命将之,再拜稽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

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于臣,则“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这即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对君子的诠释,延续了儒家一贯思想。做君子,为仕之道,“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 。“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修身之道,“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处世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交友之道,“友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与《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同)。事亲之道,“不以天下俭其亲”,“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

好事半从苦中来,欲修得此番功夫,须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意志,“君子之志于道,不成章不达”。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吃苦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有正视过错的勇气,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过则勿惮改,《论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孟子也说“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篇四:《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读书笔记 《孟子》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我们寻常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我认为,即使中华名族经历过近现代史上各种西方文化的充斥和本民族文化的怀疑,中国人民的内心深处还保留着对中国传统礼法秩序的深厚感情。我们可以从《孟子》这本书中再找出一点往昔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大体的样子。 中国封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对“君子”以礼相待,且不论其真实面目如何,到底不会到处宣扬自己是小人。那么要想成为“君子”,就要遵循“君子之道”。“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从很多方面,我都读出唯心主义的味道。孟子对于君主想要称霸问题的回答,对于他人各种不理解前人怪异举动的解释,都是由心出发,强调心中有仁有义就好。以仁义正心,行出来的就会是王政。就算不被人理解,也不用在意那些“小人”的眼光。对于此,我还是心存疑虑的。“修身”最重要的是“修心”,我认为是对的。《圣经》中也说到:“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但是在行仁义的方法上,还是要有智慧才行。仁义和智慧不是因果关系,不能指望,只要心对了,智慧就会自然而然。否则,便是做了坏的示范了。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修身完毕,就该注重家庭了。孟子的眼光不在小,他指出,要把对于家中老幼的关怀推而广之。孝悌友爱,依礼而行,才能家和万事兴。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主张“以民为本”,可以说他较早发现了人民的力量。在孟子看来,治理国家是需要一套方法的。推行王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对于君臣,“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主治理国家固然不易,贤才辅佐也是稀罕。中国封建历史那么久,鼎盛有之,衰微有之,也不全是没有按照孟子他老人家所吩咐的去做之错。朝势王权,素来纷杂风云,并不是愿景中的朦胧。

《孟子》读书笔记

提起儒家,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我们马上会想到孔孟之道。但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一个简单的渠道去真正了解孟子的历史,清晰地学习孟子的理论,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他是简单的把孔子的理论整理并系统化了,还是他有超越孔子的理论?尤其是还流传着对孟子的误解,比如,孟子的好辩,如果他的理论真的可信,为什么他的仁政从来没有被帝王好好利用过等等。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阅读《孟子》这本书。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未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则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那末,此“仁义”还有永恒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熟练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思考”,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用毛泽东的话“干振而枝披,将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义之道最为恰当不过了。而抓不到仁义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终生疲命于随时浮现的海市蜃楼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若有机会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则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定,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则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则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现在文风上则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则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体现。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孟子读书笔记范文】相关文章:

孟子译注读书笔记07-10

孟子读书笔记800字09-23

孟子读书心得范文05-30

孟子读书体会范文05-30

读孟子随手笔记04-14

读书笔记范文05-16

读书笔记的范文04-10

围城读书笔记范文04-14

爱读书笔记范文05-18

初一读书笔记范文05-24

上一篇:梦想主题作文范文下一篇:农村低保标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