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2024-04-19

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精选6篇)

篇1: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吉林宇别尔运输集团

关于珲春市物流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我市物流业当前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物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我市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迅速增加,比2007年大幅增长,全市总比重有明显提高。

2.我市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加快了物流服务行业的发展,一批新型的中小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层次,多服务的物流群体。从2008年开始,物流总费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物流行业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近些年来,随着珲春开放开发脚步的逐渐加大,交通设施规模也迅速扩大,尤其是长吉图规划纲要的实施,形成了以长春为腹地,延吉为核心,珲春为窗口的发展局面,在此基础之上,珲春的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与良好的设施条件。与此同时,以吉林宇别尔运输集团为首的物流园区也在逐步完善,仓储,配送设施等现代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

但是,与其他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相比,我市的物流业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这一些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

首先,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园区占地面积狭小,发展空间不足,库房设施不够完善,物流配套设备陈旧,物流配套设施欠缺,仓储,加工,运输能力有限,尚未建立起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体系,物流技术装备有待加强等等诸多因素限制我市物流行业的发展。

附表1:(珲春宇别尔国际物流中心营运情况及存在问题)

其次,物流行业发展起步晚,发展时间短,一些较小的物流企业尚未发展成规模,处于刚刚创业阶段,资金不足,技术实力落后,底子单薄,发展方向不够明确。发展定位不够清晰。

再次,物流市场发展杂乱,无法形成规模。当前我市物流市场上大大小小各种私营配货站林立,且分布全市各个角落,大多中小型物流企业各自为政,重复运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一体化,物流市场缺乏明确规范。

最后,从国际物流的形式来看,针对中朝,中俄关口的通关能力亟待提高。以中朝物流通关为例,日均通关车辆不足10台,效率低下,且通关后运输安全无法保障,通关手续繁琐,来回往返车辆往往事倍功半,给物流企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附表1(对俄,朝,运输存在的问题)

关于提高物流行业整体实力的几点建议:

1.政府应高度重视物流行业的发展,大力扶植有潜力,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从政策上支持企业发展,为企业搭建发展的平台,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建设一批高效,多样,专业的物流企业。

2.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依靠政策与地利位置优势引进一批大型企业,以企业项目带动物流行业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输效率。以发展经济的手段拉动物流行业增长。

3.整顿物流行业市场,建设规模化物流工业园。规范物流市场运行,合并中小以及私人物流企业,集中建设规模化,高效化物流园区,整合重复资源,实现物流运输一体化,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建设,清晰定位。

4.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争取专项资金,升级港口通关能力,打通中朝,中俄,国际物流通道,整体改善通关各个环节,提高通关效率,建设中朝,中俄,中日,的国际物流中心。

附表2(关于落实合作规划纲要的意见报告书)

篇2: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珲春对贸易现状:

1、珲春市东南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边境线长232.7公里,拥有吉林省唯一的对俄罗斯陆路口岸,设有珲春公路和珲春铁路两个国家级对俄罗斯运输口岸。位于珲春市的中俄互市贸易区是吉林省唯一对俄开放的边境贸易功能区,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距离中俄珲春口岸8.7公里。珲春市已开通了珲春至俄罗斯斯拉夫扬卡和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多条国际运输线路;中俄珲马铁路完成试通车,同俄罗斯的口岸和港口城市建立起大通道的联系,实现了陆、海联运,充分发挥了对俄罗斯运输贸易窗口的作用,但是由于俄方口岸基础设施差等原因,目前珲春经俄罗斯扎罗比诺港到韩国束草航行线和中俄珲-卡铁路都处于停运状态,运输主要靠一条高速公路对外运输,运输能力差、成本高,严重制约着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截止到2012年12月份,延边州正常对俄开展边境贸易的企业35家,其中珲春市对俄贸易投资企业有18家。多年来,珲春充分利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力发展对俄贸易,双边贸易得到了较快发展,剔除对俄互市贸易,边境贸易额由2009年的35240万美元增至2012年的53050万美元,4年间增长1.5倍多。在珲春对俄贸易中,贸易方式主要以旅游购物为主,兼有边境小额贸易,一般贸易,互市贸易等方式。珲春对俄贸易进口商品主要为原木,废钢,锯材,海产品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服装,鞋类制品、塑料制品,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

3、2012年对俄边境贸易额比2009年增长了1.5倍,且在2010年达到了顶峰81077万美元,虽然2011年相比2010年对俄贸易额下降了,但是相比2009年还是在稳步增长。总体上,珲春市对俄边境贸易从2009年至2012年规模呈现持续扩大,但相比珲春对外贸易总额的所占比,珲春市对俄边境贸易规模偏小,对此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长期以来珲春以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取俄罗斯的原材料和初级加工品,贸易层次比较低,高附加值商品小;俄罗斯交通口岸设施等还不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有关的法规以及相关的服务都不够规范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珲春企业在俄发展的积极性。

4、从贸易差额看,2009年以来,珲春对俄边境贸易的进出口额均保持贸易顺差的趋势,出口增长速度快于进口增速,其中对俄罗斯运输出口额由2009年的34830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51162万美元,增长了0.46%;进口额由2009年的410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1888万美元,累计增长了4.7倍。虽然对俄贸易处于贸易顺差的趋势,但是出口额远远大于进口额,进出口呈现严重不平衡状态。必须调整对俄贸易进出口结构,重视出口的同时要考虑增加进口,继续增加木材、水产品、煤炭、铁矿粉等资源性原材料的进口。加强境外资源性项目的投资力度,以此带动进口,逐步缩小进出口比例失衡问

篇3: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关键词: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现状,前景

引言

吉林省珲春市毗邻俄罗斯和朝鲜,遥望日本海,具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称,珲春市是吉林省最东端的城市,是我国面向东北亚的主要窗口城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八个县市之一,1992 年3 月9 日,批准珲春市为进一步对外开放沿边城市。2012 年4 月13 日,国务院批准在珲春市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1(以下简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位于珲春市区的南部,于1992 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国家级开发区,区内设立合作区党工委、管委会。合作区与市区仅一条河之隔,通过两座公路桥相连。行政区划面积73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1.77 平方公里,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以及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四大板块。近几年,珲春市发展迅猛,逐渐由一个边陲小城发展成开放开发的窗口城市。除了旅游业和农业带动其发展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合作区的发展。如今的合作区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综合实力大幅度增强,形成了集“多区”于一体、开发方式独特、开放条件优越的发展格局。已成为珲春市乃至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潜力的增长极。

一、合作区的发展现状

2014 年,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 亿元,同比增长16%;全口径财政收入3 亿元,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195 亿元,同比增长18.2%;固定资产投资55.2 亿元,同比增长15%;进出口总额11.5 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具体发展状况如下:

(一)招商引资蓬勃发展,项目建设成绩显著

合作区自设区以来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第一要务,加大“走出去、请进来”力度,组织队伍赴长三江、珠三角、环渤海、江浙闽沿海地区和朝鲜、韩国和俄罗斯开展招商,先后在东莞、杭州、泉州、大连成功举办了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投资说明会,积极参加省、州组织的泉州、广州、深圳、上海等地项目对接会以及第十届“图洽会”、赴韩国参加科技、医疗器械产业项目对接会、俄罗斯海产捕捞企业对接会等大型招商活动,大力宣传和推介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珲春市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为促进投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累计外出招商34 次,广泛接触了500余家企业、千余名客商,接待考察与回访达86 个团组、700 余人次。成功地引进了华润、雅戈尔等一批知名企业,此外,恒大、红豆、亚泰、杨春等国内民营百强企业也有意投资珲春。

2014 年,合作区项目建设呈现良好态势,截至2014年9 月末,全区共有项目89 个(包括基础设施项目),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6 个。按进度划分,续建项目16 个,新开工项目29 个,计划新开工项目16 个,重点促进项目28个。全年预计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 亿元。

1.项目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一些产值大、利税高、企业实力雄厚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将成为合作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多金属复杂金精矿综合回收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9 亿元,年内计划完成全部土建工程和部分设备安装。总投资10 亿元的雅戈尔(珲春)国际服装城项目已完成签约,正在筹备建厂事宜。吉林天亿基金总部经济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近期将到珲春注册。

2.项目数量明显增多

今年迎来项目开工高峰期,新开工项目29 个,较去年在数量上增长了45%。兴阳水产加工、沅沅水产加工、海一鑫源水产品加工等项目开工建设;瑞龙中成药加工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整理;总投资1.6 亿元的三元新型建筑节能板材项目厂房基础已经完成;矿山机电设备建设项目年内投产。有多个续建项目如期复工,大多在年内完工。国际边贸物流集散配送中心项目9 月份复工并开盘销售;东扬水产品二期、欧标低温冷库等项目主体工程完工。

3.项目推进速度明显增快

许多项目在洽谈时间、资金到位率等方面明显加快。总投资20 亿元的恒大集团人参产业园正在办理珲春公司的注册手续;总投资7 亿元杨春集团水产物流及加工项目已达成投资意向;总投资6 亿元的佰山木业地板与木塑型材加工项目已完成注册,正在进行开工前期工作;舒朗女装加工项目已在东博会签订投资协议,现与小岛衣料开展来料加工业务;总投资2 亿元华润管道燃气项目已达成投资协议或意向。

(二)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1.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2014 年完成投资9808 万元。开工道路总长5 公里,完成滨河南路、森林山南路、创新路、永兴路等8 条道路路面11 万平方米,架设桥梁1 座,铺设排水管网1400米、供水管网1100 米,敷设电力线路10 公里。

2.保障性住房工程大力实施

2014 年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074 套。其中:示范区公租房项目预计1376 套年内竣工,其余1500 套正在施工建设;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1800 套,其余900 套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684 套预计年内全部竣工。

3.综合管理初见成效

全区烂尾建筑整治工作基本结束,完成了通关路、兴隆路、多金属厂区周边、振邦彩印包装厂区等绿化工程和口岸大路、永兴路等重点路段亮化工程,对主要路段及建筑物周边的车辆乱停、私搭乱建违规行为开展了数次集中整治,全区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4.土地收储稳步实施

预计全年征收集体土地200 公顷,储备土地375 公顷,完成供地41 宗81 公顷,依法处置闲置土地15 宗28.8 公顷。共计征收房屋51 户,拆除建筑物面积1.57 万平方米。

(三)各区平台发展良好

出口加工区积极开展组织申报综合保税区工作,与国检等部门密切协作,合力攻坚,洪昊水产公司、大宸水产公司、盛海工贸公司成为省内首批出口欧盟注册认证企业。区内海产品加工企业和物流工贸类企业拉动作用显著,园区经济强势增长,全年预计完成进出口额6 亿美元,同比增长10%。国际商品交易市场将在年内正式运营,互贸区以此为契机,积极与海关协调沟通,正在争取在进口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上有所突破。同时,组织成立了互贸海产品进口商协会,统一商品标准和价格,规避内部压价等行为,增强珲春在对俄贸易领域的整体竞争力。实现对俄果蔬出口常态运营,已出口各类果蔬3000 多吨,年底争取达到5000-10000 吨。互贸区预计全年实现俄边民入区人数15 万人次;对俄旅游贸易出口额3 亿美元。

(四)管委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

管委会上下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坚持服务理念,积极帮助企业和群众解决困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外来客商投资兴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便利环境。

1.积极引进朝鲜技能人才

加强协调,拓宽渠道,大力引进朝鲜技能人才。截至2014 年9 月末,实际在珲朝鲜技能人才1465 人,其中今年引进朝鲜技能人才599 人,有效缓解区内劳动力短缺问题。

2.加强对企服务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总部经济综合楼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与长春理工大学、省科学技术协会达成了合作协议,大学生创业园作为理工大学创业实训基地,共建引智平台,目前,大学生创业园已入住企业6 户,为2 户企业办理了创业贷款。

3.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

截至9 月末,受理来信来访案件19 件,接待信访群众120 余人次,涉案金额12.7 万元,已处理解决18 件;受理劳动争议投诉案件77 件,接待来访人员2039 人次,涉案金额1986.82 万元,已调解结案54 件。4.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区深入开展“夏季攻坚”、“粉尘防爆”、“打非治违”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活动,联合市、区相关部门开展安全检查100 多次,查处隐患200 多处;配合省、州专家组对5家液氨制冷企业进行全方位检查,排查隐患100 多项,完成整改90 多项。

二、合作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相比其他地区的经济开发区,如上海浦东自贸区,合作区在发展过程中扔面临着困境,导致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资金的紧张导致不能“放开手脚”去发展

一个地区想要发展,资金是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同样,大量资金的投入成为合作区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没有资金投入,就无法完成项目建设。珲春市的财政情况可以维持全市各个部门正常运营和支持社会事务的发展,但是想要大规模的投资到合作区还是有一定负担的。

(二)产业布局单一,导致经济发展延缓

受东北传统老工业基地发展方式影响,珲春地依旧保持着粗放型工业增长态势,经济转型并没有完全实现,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区域产业无法相互协调发展。为投资方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时间成本较高,一时之间难以见效。珲春凭借自身的各大优势,在出口加工业、矿产能源业、生态农业、国际旅游业等产业上初见成效,但未形成固定的产业基地,产业链条不完善,产业延伸不够,集聚效应不明显,无法凸显规模经济的优势,导致了国际竞争力不高。同时,受周边国家的经济政策影响,跨境产业合作开展不是很频繁,经济技术交流更是有待加强,严重制约了合作区的快速发展。

(三)人才资源短缺,无法为合作区的建设献计献策

合作区的发展是一个长久大业,需要有人长期为其发展出谋划策。而人才资源短缺成为了制约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珲春市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经济不是十分发达,难以引进外地专业人才。而珲春本市教育和科技发展水平有限,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所需要的教育系统也比较缺乏,专业研究机构也屈指可数,根本无法提供合作示范区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员和劳动力,从而导致专业技术人才储备严重缺乏。

(四)通道不畅,制约合作区快速发展

通道不畅通一直以来就是制约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瓶颈。有两个口岸可以通向朝鲜,有一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造了的公路,符合省二级公路标准,可是没有建高速公路也没建铁路,通人通货能力有限严重制约着物流效益提高。其次就是对俄对朝的通关手续繁杂,严重影响了通货效率。

三、加快合作区发展的对策

于2013 年9 月和10 月由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珲春无论是回顾渤海国时期的日本道,还是作为长吉图先导区的窗口、东北亚的新门户,都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着重要支点作用。在“一带一路”新路线中,珲春被纳入五条路线中的北线A中,由珲春向东,经俄罗斯扎鲁比诺港,日本海航行,可到韩国、日本、北美,向西经延吉、吉林市、长春,可到蒙古国、俄罗斯、欧洲、欧洲。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合作区作为珲春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必须顺应这个新局势,要想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打破面临的困境。

(一)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多渠道融资

资金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没有资金的支持,就无法为前来投资的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无法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前来就职,因此资金是首要问题。为了掌握强力的资金支持,首先要引进国内和境外的金融机构在合作区设立分支机构,从而带动全区的经济发展。其次,需要珲春市政府出面,与吉林省甚至中央金融机构协调,每年给予合作区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用于合作区相关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通道建设、科技创新及人才引进与培养及投资环境的建设等方面,从而推动合作区建设跨越发展。

(二)产业布局要有新的突破

除了发展传统的工业以外,合作区还可以针对周边国家的需求发展相应的产业。例如面对工业强国俄罗斯,其轻工业较为薄弱,因此可以在合作区多建几个诸如针织厂、皮革厂之类的一些轻工业产业基地,从而加速对俄通货流通。其次,朝鲜的农业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农业不发达,可以相应的在该区建立专门对朝出口的农田基地、农场等。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合作区的产业链条,使各个产业都能协调、有序地发展。避免呈现“多产业萧条”的态势。

(三)做到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双管齐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对全国各地人才的关心和重视,突出了人才工作在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内涵。可见,人才是发展一个地区的不可或缺的因素,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合作区发展的关键点。对此,可以采取引进与培养人才双管齐下的方法。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加大对外地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度,可以到各大高校进行推介宣讲通过提高对人才的薪水待遇以及以产业的广阔前景来吸引更多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首先,可以采取高校委托培养的方式,可以与吉林省教育机构协调,与各大高校达成协议,对一些技术型人才定向培养,可以在其毕业直接引进合作区来就职;另外,珲春市政府正投资12 亿人民币,建一所规划占地面积84 公顷的东北亚国际学院,竣工后,可以在该校内大批培养技术型和语言类的人才。与此同时,合作区还要出台相关的人才制度体系,可以涉及到对人才的福利和薪水的优惠,从而避免人才流失。

(四)对优势产业进行大力宣传,使“珲”字号产品走向世界

目前,珲春凭借自己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推动了水产业的迅猛发展,而水产品加工厂大多都位于合作区。要在“一带一路”的新局势下,将珲春的水产品广告打到世界各国,让“珲”字号水产品在世界各国都能家喻户晓。首先要加大水产业招商引资力度。依托珲春市水产工业园区的基础优势和区域优势,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水产加工贸易转移。组织承办中、俄、朝地方水产行业系列会议,推动本地水产企业与俄、朝水产捕捞企业直接对接,更好地促进水产业快速发展。其次要全面优化水产业发展平台和环境。强力推进水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出口加工区申报综合保税区,进一步拓展出口加工区功能和区域。逐步扩大中俄互市贸易区海产品进口规模,在项目用地、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新入驻水产企业大力倾斜。

(五)加强通道建设,推动全区更快发展

对于通道建设,宏观上首先要与周边国家达成共识,然后完善通往周边国家的公路和铁路建设,再加上珲春- 束草(韩国)的航线也开始通运,可以多渠道、多方向地进行货物流通。除了公路、铁路和海运外,还应该向中央申报在珲春这座在“一带一路”中发挥到关键作用的城市建一座机场,与上海浦东自贸区相比,合作区产业之所以单一,很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航运,导致很多产品无法“引进来”,本地品牌也很难“走出去”。此外,在微观上,笔者认为对于通关的手续要进行相对的调整,在严密把关的前提下,手续不能太过繁杂,这一点可以借鉴上海浦东自贸区,要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监管制度。其海关推出“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23 项监管服务创新举措。检验检疫推出“通关无纸化”、“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等23 项改革措施。海事推出了船舶安全作业监管、高效率船舶登记流程等15 项新制度。同时,海关、检验检疫联动实施“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监管试点,并在一线出境、二线入区环节实现通关单无纸化。笔者在此建议根据合作区的现状,对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的一些相关的过境手续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可以简化过境程序,优化通关环境,以免延缓了货物流通的效率,阻碍了合作区的快速发展。

总之,合作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享有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外,还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在政府和各大企业的鼎力支持下,继续以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过节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将更多的知名企业引进合作区,同时通过这条运输链也将“珲”字号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只有这样,合作区的经济才会稳定持续发展,珲春也才会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全香实,李慧男.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商业研究,2014(1)

[2]崔宋玉.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存在的困难与对策[J].延边党校学报,2013(4)

[3]梁明.建设珲春国际经济合作示范区战略思路[J].研究与探讨,2010(11)

[4]张楠胡冰.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区域经济,2013(9)

[5]郭文君.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新窗口[J].延边大学学报,2015(1)

篇4: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关键词】珲春 ;对外贸易 ;开埠 ;阶段性

珲春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面同俄罗斯接壤, 西隔图们江与朝鲜为邻,从图们江出海与日本相望, 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充分的自然资源。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根据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附约的规定,清政府同意将辉春开为商埠。在珲春开埠之前,它已经承担起了一些贸易功能,但更多的是面向国内;当地也出现了集市类的简单贸易为开埠奠定了一些基础;同时随着清末政局的动荡,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刺激下,客观上为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珲春口岸这一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跟政治局势和国外列强尤其是俄国(1917-1922年称苏俄,1922年后称苏联)、日本和朝鲜(受日本控制)密不可分,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1910年开始写起,是由于珲春口岸1905年开埠后还有一段的准备时间,1909年开设珲春总关成为延边第一关、1910年珲春开关、龙井村分关归珲春领导后,珲春的对外贸易模式真正的运转起来;并且从《中国旧海关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珲春口岸从1910年才开始有详细的贸易记载,所以把1910年作为一个节点。而选定1931年作为截止时间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到日本的手中,珲春口岸的性质就已经改变,成为日本对中国贸易侵略的工具,并且随后珲春口岸便并入到图们江口岸中,《中国旧海关史料》自1932年后珲春也再无记载,所以1931年可以作为珲春口岸对外贸易的另一个节点。

一、混乱与动荡的开端——萌芽期

这一阶段大致从1910年到1912年,这两年间珲春口岸在跌跌撞撞的发展中逐渐走向成熟,称之为萌芽期。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到达灭亡的边界,国内的革命势力兴起,政府机构的运行混乱无序,管辖力度大大的弱化,珲春口岸进出口货物大部分掌握在外国列强的管辖之下,虽说受到动荡局势影响,但反而成为了其发展的机遇。

珲春口岸此时对外贸易以波谢特湾为中心,利用海参崴港进行。当时陆路交通落后,海上贸易盛行。海参崴为吉、黑两省出口农产品最近的通海要路。吉省东部各县和老爷岭以北广大地区的农副产品均集中于珲春,经波谢特湾输往俄国沿海各地。不少身居珲春的商贾在上海设有本店,在海参崴设有分店。把上海等地出产的日用轻工业品通过水路运往海参崴和波谢特湾,然后又以珲春为据点运往广阔的内陆各地。当时珲春以专靠往俄沿海州输送贸易品以跑车为业的长途贩运商很多。这一时期占对俄贸易的7%~8%,此外,還有洋布、套布、洋毡、火柴、煤油、蜡烛、砂糖等。

珲春出口的货物以农作物为主,尤其是大豆及其制品、高粱、小麦等,“日本农民皆以豆饼为肥料,而德、比、荷、美化学及食品工业皆使用满洲之原料。近东及远东,皆依靠满洲之豆油以为用。”珲春的进口货物以工业制成品为主,棉织品、工业机械、钢铁等。此时的珲春对外贸易种类还是相对的单一,并且珲春口岸整体的贸易总额没有同期的口岸多,但作为一个新开埠口岸已经奠定了日后的基础。

自开埠后给珲春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外国的货物大量的进入珲春,冲击了当地的手工业,也导致了当地经济的波动;外国的势力尤其是日本的入侵,掌握了口岸很多重要的职位,1910年就已经在珲春商埠内设领事分馆及警察署,进行经济上的掠夺并对关税条例的制定插手,使得更大的利益归于列强;但同时也将比较先进的管理制度引进了口岸的管理中;在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也改善了珲春交通不便利的问题,口岸建设逐步完善,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也逐步加强。

二、接二连三的打击——低迷期

这一时期大致从1913年到1915年,由于袁世凯当政期间对外妥协退让,承认一切列强所取得的权利,使得日俄进一步加大对中国的资本侵略,但本应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也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持续低迷。

民国元年,在海关报告中记载,由于政局的变化,珲春经济出现了波动,俄国和日本对于经济也开始进行限制,为了鼓励贸易,一方面珲春开始修缮道路,“即当将道路修理,使车行便利,少倚天时。”另一方面鼓励将“森林金银煤各矿以及农产,日后更加进步于贸易上,鸡鸭及值果各项亦必大为相宜也。”这一年,猪、牛、鸡鸭等也开始列入贸易名单。进口外洋货物价值400310两,从俄国进口114934两,从朝鲜(多为日货)273595两,其余外洋杂货11781两,而这一年出口的豆饼及豆油达到163875两,杂粮53595两,家禽鸡蛋菜蔬为60676两。

到了民国二年,由于气候干旱和延吉发生兵乱,冲击了贸易,中俄之间的岩杵河的贸易几乎中断。这一年外洋进口货物达到405083两,基本与上年持平,但主要同日本贸易增加,达到252496两,英美也开始推销香烟,但俄国在油料上占据优势,共出口中国25270加仑石油,而日本仅为7050加仑,珲春主要对外输出产品仍然是豆类。

国内外形势给珲春口岸的贸易带来很大的影响。首先,海关和税收部门人员变动导致财政出现了运转问题,而沙俄也担心局势变化,对自己本国商人到中国的检查,和中国商人对俄国贸易检查都极为严格,一段时间甚至拒绝中国商人同俄国贸易,而中国政府交涉也未果;其次,中国币值兑换卢布也忽高忽低,多则可以高达1200卢布,低时跌到400卢布,这种经济波动对珲春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再受各省独立浪潮影响,中央对于珲春的管控已经很有限,给了外国势力的介入提供条件,加上以往条约的签订,日俄双方对于珲春乃至东北的战略争夺,使大量日本和俄国商品进入珲春。

通过这3年的观察,珲春自行开埠早期贸易处于贸易逆差(1814年以前对外贸易处于出超阶段),主要以豆类及豆制品为输出对象,但货物种类还是有所增加,而且外国势力也开始介入珲春市场,但由于刚刚开埠,海关的制度仍然不完善,加上周围不断有动乱,珲春经济经过刚刚开埠后的快速增长后逐渐处于缓慢提升过程。

三、国内外势力的“促进”——恢复期

这一时期大致从1916-1920年,欧洲地区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些欧洲列强由于忙于应付战事,对于中国的掠夺放缓。但是远离战场的日本与俄国却趁此时加大了对东北地区的资本掠夺和粮食输出的力度。1916年珲春海关在奉系控制下宣布断绝同内地贸易,自然而然贸易转向对外,即大量同奉系所依靠的日本进行贸易。同时,吉林省土地的开发利用进加快,政府鼓励垦荒,大批垦殖公司设立起来,从1916年,珲春县耕地面积从原来的28,000垧增为68,726垧,增长了一倍有余。同时,农产品也进一步商品化,输出额也越来越大。

日俄在东北势力的争夺首先体现在经济上,俄国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完成后,迫不及待的同珲春贸易,收购大量廉价农产品,售高价卖一些低廉的工业品,而日本则始终要求控制“南满”经济,后期又提出在俄国控制的“北满”也得到控制权。珲春在这一时期进口了大量工业品,也积极进行改革,早期海关税收记录还不是很完整,这一时期对于币值,船舶及牛车数量都有了详细记载。1916年,日本先后准备在5月27日刺杀张作霖和汤玉麟,但行动均宣告失败,8月13日中日发生“郑家屯时间”,引发军事冲突,为了缓解日本的军事政治压力,同时也为了避免加入黎元洪,段祺瑞之间的争斗而陷入割据势力争夺,张作霖宣布同内地断绝贸易往来,将贸易逐渐转向日本。

除了日俄,美国也插手珲春地区的经济,通过调停周旋的手段攫取珲春附近交通运输权,为运输粮食到口岸提供了方便,也是为本国的利益获取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也是发展了珲春的道路建设,促使口岸的经济腹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以后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而此时的国内军阀林立,控制北京政府的皖系主要受领段祺瑞亲日,依靠日本打压其他军阀与压制百姓,所以在经济上也给予日本很多的特权。1917年在段祺瑞重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后,不惜出卖国家权益,向日本大量借款,合计借款5亿日元,其中的西原借款一项多达1.45亿日元,包括有吉会铁路、满蒙四铁路、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森林和金矿、有线电信、参战、交通银行等八项借款,珲春周围森林,煤矿资源也被划入抵押范围内,导致珲春对外贸易资源的减少。虽说这一时期很多的对外贸易的利益被列强掠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珲春口岸已经走出了前一个时期的低迷,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国内国外控制下的“自主发展”——增长期

这一时期大致从1921年延续到1931年,珲春口岸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发展期,终于在国内国外势力相对平衡的牵制下快速的增长。国内还处于军阀争权的混论局面当中,第一次直奉战争后,东北地区被奉系控制包括珲春在内的口岸有了较为稳定的管理,为其贸易奠定了“和平”发展的坏境。

但此时与俄国对外贸易上发生了改变,1922年苏联政府接管远东地区,苏方禁止边境私人贸易,珲春的中苏贸易开始急剧下降。到1925年,经由朝鲜的贸易占珲春总贸易额的96%,相反,盛极一时的经由俄国的贸易仅占贸易额的0.3%。且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改为军港,它是珲春口岸进口重要的道路之一,所以珲春口岸在俄国方面的对外贸易有很大的损失。还封锁了边境,除了小额贸易(1925年停止)和私人密运之外,停止了对华贸易。

在1922年中俄贸易丧失后,珲春被迫“日化”,遭受日帝的经济统治,根据1929年珲春县商工会统计,珲春对日输出额高达907,909海关两,占输出总额的95.7%;输入日货902,850海关两,占输入总额的97.8%。并且日本为奉系所投靠,利用珲春口岸向东北输入了大量的棉织品、钢和铁、衣服及附属物,大量运出豆饼、大豆、煤及焦炭、柞蚕丝、铁及其制品,即使从1912年已经颁布“防谷令”,但是日本还是通过外交手段强行运出谷物到本国。在珲春随处可见日本的火柴、香烟、罐头、化妆品、眼镜、牙刷牙膏,就连信封信纸都从日本进口。朝鲜此时被日本控制,珲春码头和西崴子码头的对外贸易也全都于1922年转向了朝鲜,珲春和朝鲜间的运输全靠河运,帆船从珲春码头(现酒厂南侧河边)起航顺河而下,经西河口进图们江,驶向朝鲜雄基等地。到1925年,经由朝鲜贸易占珲春总贸易额的96%,相反,盛极一时的经由俄国的贸易仅占总贸易额的0.3%,与清来民国初的珲春贸易出现了相反的局面。1926年至1930年珲春码头比较兴盛,吞吐量逐年增加,1935年后逐渐萧条而停办。

国内,自1924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争取民心以及巩固其在党内派系斗争中的地位,也为了打击北京政府、树立“独立国家”的形象,便开展了关税自主运动,与美英日签订了关税自主的协定后,在一定的程度上为对外的自主贸易提供了政策上的优势,与此同时国内也有抵制洋货的风潮。“1924年在珲春吴珍、孙东生等人创办民生火柴股份公司,资本大洋3.5万元,产品不仅与垄断珲市的日本火柴竞争,还输出到延吉、汪清、和龙等县;1924年4月,孙东生创办大同汽车公司,资本5000日元,经营从县城至图们江沿的交通,营业年见发达。1928年8月,孔宪琳创设利通电话公司,资本大洋1万元,机电料购自日本,在城乡内外及商埠新市街、旧市街为营业区域,营业甚为发达。”

除此之外,随着农业工具的提高和机械生产的推动,农作物增产并且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为珲春农业和手工业向商品化发展提供了条件。“1918年珲春有粉坊33家,年产粉条20万斤;珲春除去商埠街,尚有木铺、铁匠炉、银匠铺、纸匠铺、皮铺、成衣铺、鞋铺、酱房及咸菜铺、油房、果饼铺、豆腐房、粉房、磨房、染房、写真馆、印刷铺、黄酒馆等铺户百余家。”在很多商品能自产自销以后,出口的货物结构也不再是单一的农产品及其制品,而是涉及到很多的机器工业产品,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此时,珲春城镇交通通讯也有了进一步发展。“1919年政府开始筹集财力、人力对各处损坏道路进行修缮,此后珲春通邻县道路有通延吉、通东宁、通汪清、通吉林等四条,通朝鲜境有通庆源郡、通雄基港、通庆兴郡、通训戎镇等四路,通俄境道路有通岩杵河、通蒙古街、通海参崴等三条。”

由此可见,在与日朝的密切贸易、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珲春乃至整个东北地方的发展,都为珲春口岸对外贸易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地攀升提供条件。

但随着贸易网的改变,珲春口岸被日本一家独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珲春对外贸易的一蹶不振和日本帝国主义二港二线计划的初步实现,以及吉会铁路的通车,使图们清港的对外贸易日胜一日,致使珲春再次失去图们、延吉一线的货物来源和消费市场。”珲春失去了远到吉林,近至延边地区所占有的经济地位,人为的封锁使珲春变得偏僻、闭塞、萧条,从此珲春口岸失去了它本应有的对外贸易的价值,也使得它直到现在与同时期的商埠相比显得落后。所以,本文的目的在于回顾珲春口岸历史上在对外贸易方面的特点,以使更多的人能关注到珲春口岸地理环境及贸易区位的优势,也为现在的东北亚新出口珲春口岸提供历史借鉴,以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中国再一个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参考文献:

[1]《东省经济月刊》民国19年,第16卷.

[2] 马扎亚尔:《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第19章.

[3] 《中国旧海关史料》,1912年册.

[4]《东疆史略》第101页,转引自《蒙满丛书》、《吉林新志》.

[5] 方敏,金敏雄主编 《东北亚明珠——珲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65页.

[6] 《珲春文史资料第三辑》 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6頁.

[7] 海关两为清朝计算进出口物资的基本单位,按1889年(光绪15年)比价每两白银兑换中国制钱或官帖三千文.

[8] 《延边历史研究第三辑》 延边历史研究所,第27页.

[9] 《珲春市志》 珲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吉林人民出版社,第338页.

[10] 《珲春县志》 吉林文史出版社,第356-358页.

[11] 《珲春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第515-516页.

[12] 《珲春县志》吉林文史出版社,第515页.

篇5: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析

学 号:

姓 名:

专 业:

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分析

由于历史、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原因,广西经济发展还较滞后。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也迅速发展起来,可是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广西的对外贸易较之中、东部其他省市还有一定差距。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深入,促进广西等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广西的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渐缩小广西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广西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1、广西对外贸易形势喜人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对外经济的不断扩大,使广西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08年,广西已与世界五大洲的一百七十三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等地区设有贸易机构,出口商品达一千多种。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对推动广西经济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的战略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

2、广西对东盟贸易进一步巩固发展

广西与东盟山水相连,文化相通,发展历史相似,人民友好交往历史悠久。近年来,特别是每年一次的东盟博览会在广西首府南宁落户以来,不断深化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广西与东盟经贸关系全面发展,给双方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从而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制约广西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1、没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优势为广西对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加快了广西地区发展对外贸易的步伐。但广西在发挥优势方面还显然不足。一方面,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不明显。广西优势资源开发程度低,特色经济不明显。广西缺乏煤炭等战略性资源,而拥有的优势资源也没能得到很好地利用和开发,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另一方面,优越的地理位置作用发挥不足。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口的重要地位初具雏形。但与广东口岸的对接仍旧相当长。广西等周边省区具有丰富经济资源,尤其是矿产、人力和电力资源,但缺少资金、管理经验和市场网络,而珠江三角洲资本雄厚,融资能力强,可以充分互补。

2、外贸出口对东盟市场过于依赖,对欧美市场略显不足

广西在不断拓展东盟市场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对欧美市场的开发。目前广西与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的主要出口产品的种类、档次都比较接近,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这些产品的增值量相对较小,而且双方的主要出口市场又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商品结构和贸易方向的趋同性将使广西与东盟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对区域间进一步的产业分工带来了客观上的制约。因此,不断扩大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将为广西外贸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三、广西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1、加强与广西边界各国的外贸交易 1.1 继续加强边境小额贸易的发展

在边境地区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与毗邻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享有较多的优惠待遇。发展边境贸易,不仅可以增强边境地区的经济实力,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增进与邻近国家边民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交往,广西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内陆沿边地区开放政策后,贸易行为逐步规范,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广西边境小额贸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1.2 出口应采取因人而异的贸易策略

要根据广西与东盟各国的经济结构、需求状况和市场供应状况,采用不同的贸易策略。对发展层次较高的原东盟六国(文莱、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出口应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努力提高出口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以适应该地较高的消费水平。同时,要加强传统的初级产品和十特产品的出口扩大品种,以满足当地居民的传统需要。1.3扩大对东盟的投资.提高投资效益

广西与东盟的相互投资近年来持续升温,就目前而言,广西对东盟各国的投资额大大低于东盟各国在广西的投资额,广西在东盟投资的空白点还很多。这种情况说明广西资本“走出去”的管道不多,且积极性不高,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因此,对广西而言,下一步更重要的是必须“走出去”,在东盟各国投资办企业,借地生财。要充分利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搭建的平台,抓住难得机遇,科学地选择投资对象和领域,通过扩大对东盟的投资,开拓境外市场,增加需进口的原料来源,获取超额利润。同时要建立企业集团,增强“走出去”的国际竞争力。

2、强化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优势

广西的地理位置优越,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只凭借区位优势远远不够广西面临着来自云南、港澳台以及越南等地区国家的竞争,广西不应只停留在利用比较优势发展进出口贸易的阶段,也不能只充当连接东南亚与内地的通道要真正进入国外市场,并在其中占有更大的贸易份额,必须走出单纯的比较优势为主的发展模式,强化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提升竞争力观念既要考虑静态利益,更要注重长期的动态利益。例如在农业出口方面,应逐步减少单纯农产品的份额,注重产业内部贸易,形成产业链,扶持产业集群。又如在边境地区,应放手发展出口加工贸易,提高产品附加值。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广西经济发展

广西作为西部省区,基础设施落后。当前广西经济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北部湾开发等项目的启动,落后的基础实施,尤其是交通运输的阻碍作用显现出来。有学者提出将广西打造成北部湾地区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的设想,如果将交通运输及配套服务进一步完善,将对发展广西对外贸易提供良好的平台。

4、加大工业发展,发展优势产业

要最大限度发挥工业竞争优势与大多数东亚国家相比,广西工业基础相对较好。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我们应发挥广西的工业优势。首先要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有色金属产业、汽车产业、食品加工业、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广西的传统产业,也是在进出口贸易中占主要地位的产业。发展好以制造业、铝工业为主的柳州工业基地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桂林工业基地,加快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沿海经济区临海大工业的发展,才能提升广西工业化水平,带动全区工业的迅速发展。其次要加强产业合作开发,促进广西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广西可利用自身有利的地理和人文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强与周边省、区、市和东盟的全面经济合作,双向承接国内和东盟的产业转移。

5、政府在加强技术经验交流方面发挥引导作用

类似中国-东盟博览会性质的交流平台,为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全面了解国外市场、投资环境等各方面信息提供了良好基础。政府应大力发展博览会品牌,将其推入商业化规范运作轨道,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国际化色彩的城市名片。这不仅有利于广西发展对外贸易,更有利于广西提升国际知名度、吸引外资。政府在其中应充分发挥服务企业、政策引导的作用。

四、结语

篇6:珲春对外贸易发展分析

2011年作为我国入世的第十年和“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调结构,促平衡”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外贸发展由高增长转向逐步企稳。2012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受欧债危机的持续和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外围经济环境将更加恶劣,我国外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主要有以下不确定性因素:

一、世界经济复苏过程艰难曲折,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仍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步伐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缓解。欧美日三大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动力依然不足,就业状况不佳,私人投资乏力,个人消费低迷,发达国家市场需求继续萎缩。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虽保持稳定增长,但仍面临诸多压力,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压力增大以及随着货币政策收紧和利率上调可能诱发的热钱涌入等。2011年第四季,汇丰“新兴市场指数”(EMI)处于52.2的水平,与第三季度(52.0)差别不大,反映出经济扩张乏力。

二、全球性通胀压力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通胀压力正从快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向发达经济体扩散蔓延,当前,世界多数国家都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2011年,为应对通胀,主要国家的财政刺激政策陆续退出,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然而,随之而来的经济持续低迷使各国再次将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从抗通胀转向刺激经济发展,以避免经济再次陷入衰退。金融危机后G20国家实施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产生过剩的流动性,在全球实体经济低迷、投资活动不振的背景下,必然涌入商品市场以避险增值,从而推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

三、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及部分发达国家选举政治周期等因素影响,全球主要国家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限制外资和商品流入倾向明显,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27日),去年我国遭受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特保调查案共计67起,涉案金额59亿美元,被调查产品主要涉及钢铁、机电等领域,涉案产品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逐步向高科技产品扩散。就在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构裁定我国违规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预计今年各种形式的贸易摩擦将进一步加剧,我国外贸环境将更加严峻。

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进出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国内中小企业面临着重重挑战,我国在外贸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亟待改善。尽管如此,总的来看,2012年我国外贸平稳发展尚具备基础和有利条件。首先,国内通胀压力正逐月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有力控制,国内经济发展平稳,经济基本面保持良好,这对我国外贸发展将形成强有力的支撑;其次,外贸政策基本稳定,对外贸易结构调整明显,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推进,外贸发展方式加速转变,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再次,广大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抵御风险、解决问题、开拓创新的信心和能力都有所增强;最后,我国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产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步伐加快,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贸易新格局逐步形成。

上一篇:加拿大硕士留学 商科专业名校有哪些?下一篇:相伴一生的马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