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2024-04-27

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共14篇)

篇1: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广西博白自行车厂第九届

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闭幕词

【2014年00月00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广西博白自行车厂第九届第一次职工

代表大会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全体职工的关心和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大会各项预定任务,即将闭幕了。

第九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是一次认真审视企业当前形势,思考如何走出困境的群会。是发扬民主、动员广大职工参与改革的民主大会。

这次大会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对企业今后的工作作出指导意见,体现了上级领导对本届大会的重视和关心。

大会期间,各位代表认真听取和审议了代理厂长唐子林同志所作的《*******》的行政工作报告;听取和审议了财务科长沈葵同志所作的《********》的财务收支报告。代表们在讨论、审议时认为,上述报告对第八届职代会的总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今年工作任务的安排目标明确。代表们,会议闭幕以后,我们要贯彻以本届大会精神,动员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完成大会提出的工作任务努力工作。

篇2: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1.第九届职工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2.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主席团名单【草案】

3.通过本届职工代表大会议题和议程【草案】

4.附件:第九届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议程

篇3: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田文, 北京市社会工委综合处处长唐志华, 北京市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王晖, 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巡视员杜少中,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潘曙达、北京市环保局原副总工宗祝平、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陈炳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党支部书记张旭红等, 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23所高校的25个环保社团志愿者代表, 共300余人出席了闭幕式。会场充满了青春气息和活力。

全体参会人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本届环保周的精彩视频。短短15分钟视频里出现的一张张灿烂、阳光的脸庞, 以及每一个精彩瞬间, 都反映出各高校学生和工作人员为环保活动所做的努力, 充分展示了活动的魅力和高校大学生的风采。

本次活动对8个优秀社团、50名优秀社员以及主题征文、摄影比赛、调查报告、歌咏比赛等获奖社团或学生进行了表彰。中华女子学院绿心环保协会志愿者为大家表演了自己填词的歌曲《心愿》。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部党支部书记张旭红和北京化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邢舟分别代表老师和获奖学生发言。

篇4: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秘书长桑史良主持会议。大会审议并通过了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上海海运(集团)公司总经理徐辉所作的题为《融入国际航运中心 增强创新驱动意识 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上海市航海学会章程》修改案、第八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等,表彰了2011年度学会优秀论文作者,向原上海海事局局长王志一、原中远集团副总裁雷海、原中国船级社常务副社长张治湘等首批高级会员颁证。

经各会员单位推荐,会员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由70名理事组成的学会第九届理事会。

随后,参加九届一次理事会的理事及代表,投票选举常务理事27人,并推选徐辉连任理事长,中远集运总经理万敏担任常务副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党委书记於世成、中波轮船总经理孙敏、上海海事局副局长俞成国、上海船研所副所长陆嘉明、上海中远物流总经理叶敬彪、海军91668部队副司令夏志法、上海锦江航运安全总监施振兴担任副理事长,桑史良担任秘书长。

理事会成员鼓掌通过了关于聘任学会顾问、副秘书长、三个工作委员会主任的提案,聘任原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方嘉德船长、上海海事局徐国毅局长、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孙建平局长担任学会顾问,聘任上海海事局办公室主任陈煜、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处处长杨勇生担任副秘书长,聘任上海海运组织人事部部长江帆担任组工委主任,林升良担任财经委主任,桑史良兼任科普委主任。代表们还通过了关于聘任上海市航海学会第九届专业委员会主任的提案,包括:1.中海集运董事总经理黄小文担任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主任;2.中海国贸副总经理王宁担任船舶机电专业委员会主任;3.中海电信副总经理江帆担任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主任;4.中远集运管理部经理顾伟华担任航运安全管理体系专业委员会主任;5.中海油运总经理严志冲担任危险品运输专业委员会主任;6.上海中远物流总经理叶敬彪担任物流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7.上海海事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胡正良担任海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8.上海海事大学副校长孔凡邨担任航运信息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9.华海石油常务副总经理陈长城担任环境保护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10.中远集运计算机中心总经理王新波担任计算机专业委员会主任。

篇5: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4月1日上午,隆尧县供电公司隆重召开工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职代会。公司经理宋彦泽及全体工会会员代表参加了会议,县工会领导郭新增、张博良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该公司工会第八届委员会自2006年成立,已历时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有关规定,任期已满。该公司工会严格按照换届程序,认真组织换届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前提下,经推选、拟提名、公开投票选举,顺利产生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圆满完成此次换届选举工作。

会上,新一届工会委员会向与会代表郑重承诺,在今后工作中将严格按照《中国工会章程》所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以“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为指导,坚持“贴近中心、贴近职工、贴近实际”,服务企业中心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值得信赖的职工之家,为公司更快更好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县工会领导和该公司党委分别向新一届工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篇6: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贺志刚

(2011年8月 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全州县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全体委员和与会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就要胜利闭幕了。

会议期间,各位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行职责,听取和审议了政协全州县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列席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其他重要报告。大家围绕“十二五”时期全州的发展,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此外,会议还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政协常委会领导班子。大会开得很成功,是一次团结民主、求实鼓劲的大会,是一次统一思想、凝心聚力的大会,是一次催人奋进、共谋发展的大会。在此,我代表中共全州县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对新当选的县政协常委会领导班子,表示热烈的祝贺!

过去的五年,是全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全县

1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的五年。在县委的团结带领下,全县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加快推动全州由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工业强县跨越,由桂北重镇向桂林市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全州,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工业发展态势最好、城市建设力度最大、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干部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同时,也是县政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及全体政协委员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的结果。

过去的五年,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牢牢把握民主、团结两大主题,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发挥优势,服务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做了大量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全州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积极贡献。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全州县委、县人民政府,向全体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和

关心、支持、参与全州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未来五年,是全州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黄金期。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我县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发展蓝图。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广西北大门中等城市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突出“强工业、建新城、兴旅游”三大引擎,兴业造城,继续做大做强工业,大力推进城北新区开发建设,努力实现以旅游为龙头,以商贸物流、房地产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新突破,继续保持发展良好势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城市、现代农业城市、特色旅游城市和魅力宜居城市。

各位委员,同志们!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为人民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课题和更为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共

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重要作用,这是人民政协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黄金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关系到我县经济发展的全局,关系到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全州县委,对新一届县政协提几点希望:

一要始终围绕大局,在服务科学发展上有新作为。继续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为推动全州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要围绕“十二五”规划和当前的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参政议政,积极献计出力。要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组织专项视察,开展民主监督,提出意见建议,有效推动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

二要坚持履职为民,在推进民生改善上有新成效。要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贯穿于履行职能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与人民群众联系广泛的优势,注重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建言献策。要把重大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协商的重点议题,把关注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建设与管理作为参

政议政的重要领域,把推动民生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作为民主监督的主要方向,使政协履行职能的过程成为推动民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协助县委、县政府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要坚持民主团结,在促进和谐发展上有新举措。县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以促进社会和谐为己任,坚持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把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好、发展好;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把人民政协的独特优势运用好、发挥好,把不同党派、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人凝聚起来,把各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紧密团结起来,努力营造和衷共济、合力发展的社会氛围,不断巩固全州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四要立足开拓创新,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有新建树。新一届政协要紧紧围绕新的使命,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切实把握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提高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要注重加强政协委员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广大委员深入实际、走向基层、贴近群众,在参政议政、服务人民的实践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各位

政协委员要担负使命,自觉履行职责,切实发挥作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清醒,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时刻牢记自己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争取在自身建设上有更多更新的成绩。

篇7:第五届教代会暨第九届工代会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在第五届教职工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2013年5月29日)

郑有良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过去两年工作回顾

2011年4月第五届教职工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二次会议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秉持人才培养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社会服务是兴校之策、文化传承创新是荣校之魂的办学理念,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团结奋斗,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明显成绩。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为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授牌,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陈小娅,副省长黄彦蓉、曲木史哈先后来校考察,对学校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过去的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学科建设为纲,核心实力明显增强

牢牢抓住“211工程”这个“牛鼻子”,大力促进学科建设 上水平、见成效、出成果。西南区作物科学与技术、西南区动物生产科学与技术、西南区动物疫病监测与防制、长江上游林业生态与环境工程、四川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以及创新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等“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一致通过包括7名院士在内的专家组验收,且均被评价为优秀,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最后验收结论为总体情况较好。

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两年共投入7000余万元(4年共计1.28亿元)实施双支计划和科研平台建设计划,学科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新增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草学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生物学、林学、园艺学、农林经济管理、生态学、风景园林学、草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在2012年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6个参评学科有3个、2个和1个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和第七。两年来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7个,建设资金合计2700万元。

(二)以立德树人为本,教育质量稳步上行

按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持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推进计划,扎实抓好本科教学工程申报与建设。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出台了本科教学工作管理文件,确立了学术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到2012年12月,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达32593人,比两年前增加1586人。新增本科专业10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5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 项,以及教育部和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入选国家级教材17种,在挑战杯和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家国际奖励11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召开了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到新水平。到2012年12月,在校研究生达3522人,其中博士486人、科学硕士2430人、专业硕士606人。荣廷昭院士指导的卢艳丽博士的学位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另有1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24人获国家公派研究生出国留学项目资助。加强研究生导师的选拔管理,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壮大,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71人、硕士生导师591人。

远程与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到2012年12月,成教、网教和自考在籍生达5.05万余人,比两年前增长88.2%,新增校外学习中心18个。非学历继续教育进一步拓展,新建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推广中心1个。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教育部第二批高水平大学建设签约高校,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12所海外大学新签合作协议,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海外培训和学生参与境外实习,中美草坪项目累计毕业116名学生并获得中外双学位,新增国际合作项目45项。

(三)以创新驱动为重,科技工作高位有进

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不断提高科技支撑引领能力。召开了科技工作会议,修订了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拟出 台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抓住“2011计划”这一重要契机,深化和拓展校际、校所、校企合作研究,共建培育了“川猪”、“川粮”等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经费跃上新台阶,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67项,其中新增458项;科研经费累计达2.94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经费1.95亿元。科研成果产出实现新突破,主持或合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9项,四川省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新增国家级植物新品种保护授权6个、新品种审定9个、授权专利170项以及SCI、EI、ISTP和SSCI收录论文1101篇。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正式运行,新增农业部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3个,获准建设水稻和玉米遗传育种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共建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研究基地和国家茶检中心川农大研发中心,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一期建设基本完成。

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和育繁推三个结合,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2012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批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之一,此后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率先启动,目前试点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效益,被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称为“四川农大的雅安模式”。两年来,入选农业部和四川省农业主导品种27个、主推技术2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6项,遴选校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7项;先后与11个县市区、19家企业新(续)建合作关系,新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个、博士工作站10个,选派科技特派员190余名,在20多个省(市、区)推广科技成果200多项(次);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四)以队伍建设为基,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坚持培养、稳定、引进和使用四位一体,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2012年学校成为四川省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首批10个试点单位之一。两年来,继续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博士招聘计划,采取措施重点吸引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人才,先后引进高端人才2人、拔尖人才2人、优秀人才15人、学术骨干6人,公开招聘录用博士102人。两年共投入4700万元实施“211工程”双支计划和国家杰青后备人选培养计划,一批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脱颖而出。荣廷昭院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李仕贵教授获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准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2个,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省百人计划人选4人。加大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提升学位、进修深造、产学交流和合作研究,落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和助教制度。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考评制度。

(五)以制度改革为主,治理结构更加完善

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抓好大学章程研制工作,把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 的要求落到实处,特别是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和学术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彰显。按照教育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持之以恒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深入实施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切实保障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与监督权。2011年学校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积极稳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调整组建了宣传统战部、研究生院、国资基建处、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和档案馆。召开了人事工作会议,修订完善了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文件,构建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人事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继续实施教职工奖励办法,两年共奖励1280人次,奖金达1440万元。

(六)以服务保障为要,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成都校区一期工程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动科楼、林学楼和学生公寓已完成主体封顶,新的教职工公寓进展顺利。雅安校本部高层次人才公寓交付使用,“4.20”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都江堰校区“5.12”灾后重建全面完成,土地置换工作顺利完成。

继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三校区网络一体化管理、一卡通系统、闭路电视联网、无线网络覆盖、视频会议系统、远程高清综合视讯系统等基本建成。图书文献资源进一步丰富,两年新增纸本图书16.5万册、电子图书27.4 万册、期刊3万余种、学位论文28万篇。召开了档案管理工作会议,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七)以文化建设为魂,校园文化更具特色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抓住建党90周年、创先争优和党的十八大等重要时间节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知名校长为导引、优秀专家为榜样、杰出校友为标杆,大力培育以“川农大精神”为内核的大学精神。深入开展名师讲坛、科技文化艺术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着力营造求真向善尚美的浓厚氛围。加强展览馆、电视园地、艺术社团等阵地建设,积极构筑立体化交互式主题教育平台。学校获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八)以民生改善为先,生活质量持续向好

遵循民生优先和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解决好师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2011年1月大幅提高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标准,2012年1月、2013年1月先后增加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基数,2012年9月课时津贴和坐班津贴上调20%,2013年1月为在编在岗和合同制聘用人员增发春节慰问费,通过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教职工待遇实现了可持续包容性增长。在为教职工考虑“票子”的同时,还尽力解决好“房子”,为校内无房和退出产权房的教职工分配公租房475套,为教职工办理以小换大产权房54套,为合同制聘用人员分配公租房56套。

继续实施寒梅飘香工程,重点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 帮扶。同时以奖、助、贷、勤、补、减等形式资助学生5.88万余人次,资助金额7801万元。2011年起每年投入1800余万元奖助研究生,研究生生活保障水平明显改善。大力实施阳光心理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更加健全。

总结回顾过去的两年,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长足进步。这些成绩是广大教职工发扬“川农大精神”,开拓进取,团结奋斗,共同努力取得的。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广大教职工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由衷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一是学科整体实力有待提升。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尚处空白,优势特色学科领域偏窄,学科间发展不够协调和均衡,近农非农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亟待加快。二是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分类培养模式需深入推进,专业和课程建设不够平衡,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制度改革有待深化,教学质量监控还需进一步落实,毕业生整体就业质量还不够高。三是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待增强。标志性创新成果偏少,国家重大研究课题数量不多,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创建尚需加快,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有待深化,成果推广转化效益需再提升。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有待加大。教师队伍的总量仍显不足,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提升,院士、长江学者、教学名师、千人计划人选、国家杰青等领军人物和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紧缺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五是现代大学制度有待完善。大学章程的制定和核准需抓紧,多校区管理体制机制 尚需理顺,学术委员会还应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文件“废改立”工作还需加强。六是民生改善有待加力。绩效工资改革还有一些难点需要突破,一些困难教职工的住房条件有待改善,特别是成都校区教职工住房供需矛盾突出。

以上这些问题,一些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老问题,一些是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解决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广大师生的期望,努力办好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是贯彻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期,是全面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机遇期。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加快建设有特色高水平“211工程”大学。

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学科建设这个战略举措,进一步提升学科专业水平扎实开展“211工程”续建项目论证,做好四期建设项目的申报立项,力争立项项目领域更广、数量更多、质量更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好新一轮学科建设双支计划,推动学科上台阶、队伍上质量和研究上水平。按照扶需、扶特、扶强的原则,采取措施建设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突出抓好新一轮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学科授权点的遴选申报,加大 已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力度。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本科专业目录和设置管理规定,做好学科专业长远规划与动态调整,既支持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形成品牌,又不断加强近农非农和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抓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加强对已入围项目的跟踪指导和监督。

(二)围绕人才培养这个根本使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切实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体现在管理服务工作各方面,支持和帮助每位学生努力实现自己的成才梦。进一步稳定招生规模,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做好本科生自主选拔录取工作。下功夫抓好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与建设,积极争取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深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推进计划,落实好人才分类培养方案,推进双分式课程体系建设,强化课程训练和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改善教学基本条件。加强教改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力争更多项目纳入省级教改项目,积极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申报工作。搞好教学工作督导督查,健全质量监控保障机制,编制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实施创新训练和实践育人项目,深入推进创新性实验、科研兴趣培养、专业技能提升和文化艺术教育等四大计划。抓好就业工作“三个百万工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推动更高质量就业。深化德育立体化工程,实施学风建设行动计划和全员辅导员建设计划,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抓住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契机,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力度,提高生源质量。深化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改革,探索多形式的培养模式,推进各类型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加强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建设,强化科研训练,提升创新能力,培育优秀论文。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强化导师责任意识和育人作用,实施导师聘任考核和动态管理,推行以科研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

统筹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稳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和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与培训。支持开展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抓好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进一步加强合作办学项目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留学生。

(三)围绕科学研究这个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原则,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种业发展、主要农产品供给、生物安全、农林生态保护等优先领域和主攻方向,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科技问题,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其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等独特作用。坚持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改革科研组织和资源配置模式,积极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打破校区、院所、学科界 限,多形式建立校内协同和外部协同机制,加快“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和申报。积极组织承担更多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力争实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持续增长。建立与立项相衔接的成果培育机制,抓好科研项目的总结、验收和成果鉴定,挖掘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扎实开展国家重点培育实验室创建,加强部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哲社基地建设,构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知识和技术创新平台。探索柔性加入、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建方式,加快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创新团队。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树立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导向,真正做到论文看水平、成果看质量。实施《科技工作管理办法》,强化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和科研行为监管,把科研工作的责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四)围绕社会服务这个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快成果推广转化 树立以服务求支持、在贡献中发展的意识,建立发现、筛选、撮合、转化服务体系,努力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库、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和区域经济建设的智囊团。深化育繁推结合和农科教融合,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巩固、提升和拓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支持和鼓励教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项目,结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4.20”灾后重建的迫切需要,重点抓好主导新品种和新产品以及主推新技术 的示范、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提高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发展的能力,鼓励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咨询建议。主动参与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深化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园区、博士科研工作站、农业科技110等的联建共建,依托现代农业技术和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开展农技培训,鼓励多形式开展送科技下乡服务。按照“一院四体系两基地两创新”的思路,以雅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为示范,以崇州现代农业研发基地建设为重点,更大力度地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五)围绕师资队伍这个基本依托,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造就高端人才,倾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继续实施海归人才和博士招聘计划,重点引进一批具有1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杰出人才、高端人才、拔尖人才、优秀人才和学术骨干。深入实施学科建设双支计划,健全人才发现、评价、培养和资助体系,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力争有更多人选跻身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百人计划等人才项目。把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鼓励申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项目,完善进修深造、产学交流、合作研究等资助办法,落实助教、集体备课、讲课竞赛、参与教研团队等制度。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真正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聘用、评优和晋升的首要内容和重要依据。

(六)围绕改革创新这个现实需要,进一步深化管理机制改革 牢固确立“改革是最大红利、创新是最大动力”的观念,按照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加快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以章程为核心的依法治理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完善党政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重大问题都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发挥学术委员会的重要作用。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推进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尊重教职工办学治校的主体地位,支持教代会和工代会依法履行职能。加强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进一步完善校区布局结构调整,健全多校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厘清校区、院所、系室层级关系。按照中办《关于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分类设岗,实行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全面实施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业绩评分、津贴奖励等系列文件,切实发挥政策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中的杠杆作用。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配置水平和使用效益。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健全财务监督制度,依法公开和披露财务信息。

(七)围绕条件建设这个基础保障,进一步改善设施服务条件 树立“抓重建就是抓发展”的观念,科学制定“4.20”灾后重建规划,努力建设好震后美丽雅安校区。稳步推进成都校 区二期建设,确保按期完成林学楼、动科楼、学生公寓和教职工公寓等工程。完善土地置换后都江堰校区建设规划,积极推进有关工程项目实施。进一步加强图书档案文献资源建设,推进图书档案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三校区服务工作一体化和自动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网络终端设施普及,实施“i川农”移动互联工程,建设共享数据库及交换平台。打造开放灵活的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学模式,开展高质量高水平的远程学历教育。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自主学习。

(八)围绕改善民生这个基本取向,进一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始终把民生改善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多谋师生之利,多解师生之忧,做到对师生倾情关心、倾心爱护、倾力帮助。一以贯之地改善教职工待遇,坚定不移地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持之以恒地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抓好“4.20” 受损教职工住房的安全鉴定和维修加固,把住房调整后续工作做实做细。更加关心广大教职工的身心健康,依法落实老同志“两个待遇”。完善学生奖励和资助政策体系,继续实施寒梅飘香工程。加强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全面推进阳光心理工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师生法纪和安全教育,扎实推进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合、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九)围绕改进作风这个内在要求,进一步密切联系师生员工 原原本本落实上级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有关精神,不折不扣 执行学校《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师生的规定》,务求在改进调查研究、联系帮助基层、热情服务师生、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因公外出、改进新闻报道、简化接待工作、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取得实效。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为抓手,以“四好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和惩治四位一体的惩防体系。按照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的目标要求,推进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结合大学文化建设和节约型校园创建,引导广大干部主动改作风、习惯转作风,努力营造勤俭办学、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篇8: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6月18日, 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广东省空间结构学会共同举办的“2009第九届中国 (北京) 国际建筑钢结构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姚兵、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哲参加开幕式, 姚兵会长为展会开幕致词。

本届展览会有沪宁钢机、长江精工钢结构、安徽富煌钢构、宝钢钢构、山东法因数控、北方空间钢结构、北京东方诚、巴特勒 (上海) 、北京首嘉钢结构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家钢结构企业展示了钢结构及配套体系、焊接技术、新型住宅房屋技术及配套产品、住宅钢结构外围护体系等。展览为钢结构建筑设计与建筑材料领域创造一个近距离接触的互动平台。

为促进建筑材料领域的交流, 推动国际钢结构建筑向更高水平发展, 展会还举办了高级论坛研讨会。本届的高级论坛研讨会的内容有国际现代体育场馆建设;国际钢结构与建筑规划设计论坛;抗震技术研讨及成果展示;施工安全防护、防爆、防腐、防水、耐火材料、消防技术发布会;空间膜结构与人居环境和谐观论坛;五金工具、钢绳、紧固件产品推广会;房屋技术、墙体保温、节能环保产品推广会;钢管、不锈钢工业在建设行业中的应用;铝型材工业的推广与发展前景等等, 特邀行业专家、学者进行了演讲, 与会代表深受启发, 受益匪浅。

篇9:第九届中国住交会

易居中国·上海克而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广中心李明峰

我们从2004年开始参加上海举办的“住交会”,此次展会移师北京,而我们正要在全国推广企业研发的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这次展会可谓来得正是时候。

易居中国有三大主营业务,一手房营销代理、二手房中介经济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房地产咨询及信息服务,而CRIC中国房地产决策咨询系统就是第三大业务中的主要部分,目前该系统已覆盖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部5大区域24个重点城市,2008年将覆盖40个重要城市,参加一些不错的展会将对我们完成计划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企业的品牌宣传也是我们参加展会的目的之一。从目前来看本届展会的效果非常不错,专业观众很多很到位,相关的设计规划单位和同行也有很多参展参观,来我们的展台进行意向洽谈的也比较多。

展会期间组织了很多相关论坛,我们只参加了展会第一天下午的一个,感觉论坛的方向把握的不错,但专业性还需要再加强一下。

山之田模型艺术北京公司总经理刘缘

我们参加了每届的“住交会”,相比较而言,这次展会办的还算不错,我们展出的产品是别墅小区模型,参展目的不是为了签回定单,只希望借此机会能和新老客户有更多的交流。另外就是想为企业和产品做一个宣传,把我们“山之田模型艺术”的品牌打出去,希望有更多的开发商来关注我们,因此我们的宣传品也是有的放矢,只给开发商,一本也不乱发。

福建冠林科技有限公司张经理

我们公司一直参加这种展会,每年对展会的投入相当大,甚至可以说“逢展必参”。本届展会,企业主要展出的是小区智能化数字家居系统。

从这几天的展出效果来看,本届展会的效果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可能是主办方宣传力度不够,或者跟首次移师北京有关系。希望主办单位以后在各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吸引更多的观众。

江苏东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黄小姐

公司是第一次参加“住交会”,以往经常参加其它方面的展览。

篇10: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秦小刚书记)

各位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经过四天的紧张激烈角逐,郑州科技职业学院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就要降下帷幕了。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院党政及大会组委会,向本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和运动员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为本届运动会而付出辛勤劳动的裁判员、教练员及大会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届运动会,充分展示了我院师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展示了我院体育健儿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时代风采,是一届隆重、热烈、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在这次运动会上,各赛场高潮迭起,竞争激烈,所有运动员在各个项目比赛中顽强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期间,各位裁判员坚守岗位,公正评判,尽职尽责,广大师生热情服务,加油助威,争做文明观众,保证了本届运动会取得圆满成功。可以说,这次体育盛会充分展示了我院良好的运动水平和高尚的体育道德,同时也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向心力,展示了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拼搏的力量!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发扬在运动场上这种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精神,努力实现我院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双丰收。

2006年,我院成功举办首届教职工运动会也为我院第九届运动会增添了新的气息,也体现了我院教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体育风范,尤其是我院体育老师们,在不参加教职工

运动项目的情况下无怨无悔,认真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体现出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整个运动会,裁判员严于律己,坚持原则,作风严谨,裁判公正;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以身作则,严肃纪律,认真负责;运动员更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成绩斐然。在整个比赛中,首届教职工运动会项目共分6大项9小项,参加人次达300余人,共有54人获奖;学生大专组项目共分16大项27小项,参加人数达3752人次,共有264人获奖,其中6人次打破3项校运会纪录;中专组比赛项目共有11大项20小项,参加人数达361人次,共有120人获奖,其中1人打破1项校运会纪录。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也是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它必将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院第九届田径运动会就要胜利闭幕了,让我们以本届运动会为契机,继续保持和发扬在运动会上表现出的不畏困难、团结协作、敢于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指导思想,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为学院今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实现学院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最后,祝郑州科技职业学院教育事业兴旺发达;祝郑州科技职业学院全体师生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篇11:市第九届运动会开幕词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工作人员、同志们: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1个生日即将到来的今天,在我鹤山籍运动员陈小敏奥运举重力压群芳,荣获金牌,为中华民族争光,为鹤山人民争光的今天,我们又迎来鹤山市第九届运动会的隆重开幕之际,借此我谨代表大会组织委员会,向出席今天盛会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工作人员,向一贯重视、关心、支持我市体育事业的上级领导、港、澳同胞以及为本届运动会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本届市运会是我市进入新千年的首届体育盛会,也是对全市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一次大检阅。举办本届运动会将进一步推动我市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促进我市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展示我市人民跨进新世纪的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市民的体育意识,提高市民的身体素质。同时,又为选拨人才参加二oo一年江门市第五届运动会做好准备。我希望全体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在本届市运会各项目的比赛中,严格执行各自的工作《守则》,遵守大会各项规定,团结一致。尤其希望我们的运动员要向陈小敏学习,努力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夺取好成绩,创造新纪录。力争体育成绩、体育道德风尚双丰收,“团结、拼搏、发展,更快、更高、更强”,从而推动我市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鹤山二次创业作出新的贡献。最后,预祝本届市运会开得“隆重、热烈、精彩、圆满、成功”。

多谢各位。

篇12: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提案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好!我受学校十一届职代会提案小组的委托,向大会做提案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本次职代会筹备期间,学校工会于2012年12月5日发文征集提案,截止到2013年1月10日,各年级办公室教师都提交了议案,经归纳共征集提案意见16条。

为开好本次职代会,学校对老师们提交的议案十分重视,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经校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并对所有提案逐一做了审议和复议,现将详情向全体教师汇报如下:

1、第一条:关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每人应拿出同样的钱数进行考核。剩余部分全额发放给各位老师,提案答复: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应按上级文件办,如照上述进行发放,对年轻教师及超工作量的教师不公平,不能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绩效效应。

2、第二条:多媒体功能室管理课时太少,电脑室管理没有课时。

提案答复:多媒体功能室、电脑室的管理课时可参照上级文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可增加补足课时,其它个功能室的管理课时也应完善好。

3、第三条: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应以本校教师中最低绩效工资为基数进行考核,剩余部分如实发放到本人。

提案答复:此条建议不予采纳,应按上级文件办。

4、第四条:本质量奖已发,不能再从绩效工资中发放。提案答复:绩效工资发放严格按上级文件办,至于其它款项列支可斟酌。

5、第五条:其它绩效工资余款(退养教师的绩效余款)应放在出勤上发放。

提案答复:此条建议不予采纳,因为离岗退养教师的工作是由在岗教师负担。所以放在工作量上发放较合理。

6、第六条:教师请了假,应由教导处安排教师代课。

提案答复:此条建议予以采纳,但请假教师负担代课费用。

7、第七条:已发项目款不可重复发放,如教育质量、班主任、论文等。

学校复议:绩效工资严格按上级文件办,可不在其它款项发。

8、第八条:在岗教师应拿出相同数目的款或以上级拨款最低人为标准,持平后进行接受学校考核。

提案答复:绩效工资发放应按上级文件办。

9、第九条:教学成绩在全县统考排列前五名的不能受罚。学校复议:此条建议予以采纳。

10、第十条:工作量奖金发放行办法计算公式中,其它绩效工资余款是指什么?如是退养老师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不应纳入这里发放,而是按4块进行发放,这样更和谐。

学校复议:此条建议予以采纳。

11、第十一条:科学属于考察科目应与其它考察科目同等对待。学校复议:此条建议予以采纳。

12、第十二条:绩效工资除离岗退养的上缴学校部分外,在岗教师的绩效工资应按财政拨款数额如实发放。

学校复议:此条建议予以采纳,按上级文件办。

13、学校是以质量为生存,教学质量分在绩效考核中应占一定的比例。

学校复议:按上级文件办,质量奖可在绩效工资中体现。

14、非教学工作量与教学工作量应分开。

学校复议是:按上级文件办,可根据实情、实绩上下浮动。

15、班主任每周是否可以加两个课时。

答复案按:不予采纳。已有班主任工资,体现了劳动价值,且在其它制度中加以侧重。

16、后勤人员的质量奖按人均分数的85℅太低,是否提高一点,平均工作量计算太低,是否再提高三、四位。

提案答复:待讨论决定。

各位代表,本次职代会的提案工作在各位代表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提案精简、求实,反映了学校的实际情况,也充分表达了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关切之情,体现了广大教职工参政、议政的主人翁意识,达到了凝聚人心,促进学校工作顺利发展的目的。今后我校

提案工作将更加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究实效的方针,提高水平,促使学校教育教学迈上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第十届职代会提案工作小组

篇13:第九届第一次职代会闭幕词

此届盛会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批准,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员会、地面供暖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等单位主办, 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具体承办。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原建设部领导、总工程师) 姚兵和有关协会领导以及国际知名企业代表出席了开幕式并剪彩, 开幕式后还到一些展位参观和了解情况。

本届博览会启用了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老国展) 1A、1B、2、3、4、5号馆六个展厅, 近1200个展位座无虚席。展会以“降低建筑能耗、推进节能减排”为主题, 有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丹麦、土耳其、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全球最领先技术的近500家精英企业将同堂展示, 展出面积近35000平方米, 共分为锅炉、壁挂炉, 采暖散热器, 通风空调, 地源热泵, 再生能源, 室内环境等展区。展示了更多的采暖散热器、供热空调等最新节能科技产品, 有更多的国际最新节能技术在展会期间被推广, 为中国的民用建筑能源高效利用提供新产品、新技术。此类企业集中亮相供热展, 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民用建筑领域的信心, 也能为分户供暖的普及做出积极的贡献。展会历时三天, 共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海内外知名企业参展, 迎来了近35000人次国内外观众的共同关注, 场面可谓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从本次展会的展品内容看, 采暖散热器企业则集中展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体现行业最新成就的领先技术和产品, 全面展现当代采暖散热器企业的发展水平, 本次展会的亮点真是可圈可点。

“组展实力强”是本届展会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是由北京中装华港建筑科技展览有限公司和北京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股份制公司。为进一步推动暖通空调行业发展, 顺应众多企业的市场要求, 合资双方将各自在业内拥有近十年良好品牌口碑的“中国国际采暖、供热通风、空调产品与技术展览会” (CIHE) 及“中国国际供热空调及城建设备与技术展览会” (HVAC CHINA) 一举整合成“中国国际供热、通风及空调产品与技术博览会” (CIHE&HVAC) , 以实现专业观众、媒体等核心资源共享, 形成优势整合及规模效应, 带来巨大的行业影响力。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凭借着展会资源整合优势, 丰富的操作经验和对市场及客户的敏锐触觉, 以最前沿的会展管理理念和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经营视角为国内外供热暖通空调供需群体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专业化交流及贸易服务, 推进中国供热暖通空调行业的全面发展!

“展品范围广”是本次展会的另一显著特点。除原有的采暖散热器、电采暖、地暖、热泵科技等产品外, 节能控制、壁挂炉、换热器、暖通泵、清洁能源等领域均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积极参与, 使展会的展品更加丰富, 展会的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其中意莎普·金泰格、旺达、佛瑞德、意乐都以十个特装展位, 展示其新研发的产品;佛瑞德工业有限公司更是在本次展会上推出了十余款铜管对流散热器新品, 其新品在展会上吸引了诸多观者的目光, 并召开了题为“缔造时尚·传播经典”新品发布会;宁波中龙高科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展出的塑料合金采暖散热器也是倍受关注。

“展商质量高”在众多参展企业中不乏意大利默洛尼集团、美国SPX集团等众多的知名企业。尤其是在锅炉、壁挂炉领域, 本届展会得到众多国际顶级企业的支持, 有阿里斯顿、德国欧科、八喜、依玛、依琦、德地氏、大成、法格、迪森、海顿、万和、万家乐等近50家国内外企业参与, 且大多展出2009款最新节能、舒适、安全型高档产品。其中采暖散热器企业有56家企业参加了本次展会, 展出面积6100多平方米, 其中行业知名品牌企业有圣春、邦泰、金海、意莎普·金泰格、旺达、派捷、昴彼特堡、万家乐、北录树等企业。

“专业观众多”是本次展会在专业观众组织上的又一亮点。主办方全面整合各方资源, 实现优势互补, 吸引了诸多的专业观众参观, 提高了专业观众的质量。据观众填表数据统计, 本届展会共吸引近35000人次的国内外观众关注。

“配套活动多”更彰显展会的日益成熟。无论是内容丰富的专业论坛、研讨会及展商的新品发布会, 或是多场针对展商的商务配对活动, 还是展前一对一严谨的观众调查, 都充分体现出主办机构“展览高档次, 服务深层次”的理念和宗旨。由CIHE&HVAC 2009中国国际暖通空调博览会会务组、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和中法能源培训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首届“CHC2009中国供热大会”得到了国家权威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 国际顶级企业的积极参与, 吸引了数百名行业人士的前来参会交流。会期, 来自中欧的专家们围绕着人们共同关注的内容展开演讲和讨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城市开发委员会节能小组、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院、中国分户燃气供暖分会、中法能源培训中心等单位的领导也就目前节能形势进行了精彩论述。此外, 代表世界尖端水平的意大利默洛尼集团、八喜集团、意乐集团, 德国欧文托普、贝尔茨, 丹麦丹佛斯, 西班牙法格, 美国马利、埃施朗、LONMARK国际协会, 法国爱拓利等企业也以研讨的方式对来自欧美的先进理念及新型节能技术作了宣讲, 也对我国建筑节能的市场和产业问题进行深刻分析与探讨。

创新、国际化、活力、凸显趋势和现代性体现了本届展会的特色。展会及论坛的结合, 节能新产品与节能新技术的同期亮相, 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同台亮相, 使此次博览会的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程度推向了又一高峰。作为行业领先的国际展会, 采暖、供热、通风及空调技术博览会在参展投资回报、商务洽谈质量、行业增值等方面都有效地响应着参展商的预设目标。

据了解, “CIHE&HVAC 2009第九届中国国际暖通空调博览会”, 目前作为我国暖通空调行业大型盛会, 在致力于我国暖通空调行业品牌提升的同时, 给业界同仁提供分享、沟通、交流、贸易的平台, 也给业外消费者带去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希望北京中装泰格尔展览有限公司继续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在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下, 为暖通空调节能型企业及业内更多高新技术产品提供最佳展贸平台。

相关链接:

2008第八届展会采暖散热器行业参展简要回顾

篇14: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名誉主任:赵实

主任:覃志刚 李前光

副主任:罗成琰 王郑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悦 王瑶 王文澜 王玉文 邓维 朱宪民 李学亮

李伟坤 张宇 张桐胜 罗更前 顾立群 高琴 罗江华

秘书长:高琴(兼)

办公室主任:罗江华(兼) 包旭东

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会

主任:李前光 罗成琰

副主任:王郑生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文澜 孙京涛 杨恩璞 吴鹏 张华斌 李伟坤 李学亮

陈长芬 周朝荣 闻丹青 高琴 宿志刚 盛希贵

裴植

1919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1945年任《晋察冀画报》社摄影科长;1946年调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曾随军转战冀鲁豫前线,并随军横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拍摄有《刘伯承司令员打靶》、《邓小平与陈毅同志在河南宝丰会议上交谈》等照片。1955年调国家体委工作,主持编写《体育摄影》一书。1983年筹建中国体育摄影学会,任第一、二届主席。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裴植是中国战地摄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晋察冀画报的创始人之一。解放战争期间,他随野战部队参加了多个重大战役的摄影报导,留下了许多珍贵军事影像,并为中国军事博物馆、革命博物馆陈列珍藏。1948年,裴植参与创办《中原画刊》,1950年创办《西南画报》,任社长。历任人民体育出版社副社长,《中国体育报》副总编辑。主编过《第一届全运会》等20余本摄影画册。著有《体育摄影》。

张祖道

1922年生,1949年任中南军区政治部《战士画报》社军事摄影记者;1952年在北京《新观察》杂志任记者、摄影记者。1961年任《中国摄影》编辑。曾任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

1954年,张祖道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访问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草原;1956年陪伴潘光旦赴鄂川地区考察土家族情况。1957年至1999年的42年间,他先后5次随同费孝通访问调查“江村”,用相机记录了江南小村从传统农桑状态到现代工业的变迁过程。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7年《江村纪事》出版。2008年出版《1956,潘光旦调查行脚》。

评语:1940年代考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社会学的训练和背景奠定了张祖道一生摄影的基调。他在革命时期随军转战南北,和平时期进入媒体继续从事报道工作。他带着学者的思考,以文化自觉的态度纪录下丰富的人文世界。1940年代清华园的校园生活和北平天桥街头的艺人,随潘光旦、费孝通学术调查拍摄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献,以及众多的文化名人影像,都是中国摄影史上的珍品。他是中国纪实摄影的先行者。

顾棣

1929年生,1940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9月参加八路军,入晋察冀军区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学习新闻摄影。先后在《晋察冀画报》、《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社任职。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荣立过二、三等功。1958年转业山西,后任《山西画报》总编辑等。1980年前后,顾棣开始寻访、收集、整理、编辑摄影史料等工作。2009年出版《中国红色摄影史录》,收录100多位著名摄影家的经典作品970幅等,被誉为战火纷飞中的摄影家们的一部壮丽史卷。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顾棣一直在竭已之力完成中国战争摄影史的梳理,2009年,出版两卷《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用完整坚实的大批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严谨、翔实的有关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这也使他由一名摄影史料的保护者成为一名历史学者。他完整保存了战争年代革命摄影的数万张底片,及相关文献资料。他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历史档案的保护神和纪录人”。

钱嗣杰

1928年出生,1946年入伍。历任《东北画报》社、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摄影记者,中央新闻总署新闻摄影局摄影记者,拍摄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的大量优秀作品。1964-1970年任毛泽东随身专职摄影记者。2008年在上海举办“‘领袖风采’—著名新闻摄影家钱嗣杰作品展”。曾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荣誉顾问。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他曾先后参加辽沈、平津和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踏上非洲大陆的摄影记者和首任驻联合国摄影记者,先后到40多个国家采访拍摄,成为中外友谊的“巡回大使”。他曾长期工作在毛泽东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身边,拍摄下许多经典历史瞬间。为历史写真的责任感始终伴随着他奋斗至今。

孟昭瑞

1930年生,1948年从事摄影工作,先后担任《华北画报》《解放军画报》摄影记者、研究员。参加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新政协开幕、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发射等多次重大事件报道。1986年出版专著《历史的瞬间》;1992年11月,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孟昭瑞摄影艺术展》。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家”称号。

评语:孟昭瑞先后拍摄了平津战役、新政协会议和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两弹一星等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他是开国大典现场最年轻的摄影记者,亲临并见证了此后数十年间几乎所有重要历史时刻。晚年时光,他致力于传播和弘扬属于新中国的光荣,更为保护摄影家的合法权益大声鼓与呼,以鲜明的个性赢得摄影界的敬重。

时盘棋

1932年生,1949年参军,先后在中原、第二野战军、川东军区、西南军区任摄影记者,参加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川东剿匪等战场采访,参加四川土改、修建成渝铁路、康藏公路通车摄影报导。抗美援朝期间,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摄影组长。1955年转业,历任新华社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分社摄影记者。1990年举办《时盘棋新闻摄影40年作品展》,出版同名作品集,2006年被中国摄协授予“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nlc202309041015

评语:1948年投身革命,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1949年重庆解放时,他作为第一个进驻重庆的解放军摄影记者,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了国民党特务在中美合作所的大屠杀、21兵工厂大爆破等事件,留下了珍贵的影像。1955年转业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他用照相机反映现实、记录历史,拍摄的10多万张照片,有近万张被国内外报刊采用,上百幅作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影展。

刘宽新

1952年生,《数码摄影》杂志编委,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副院长。长期研究摄影理论和数码技术,论著近300万字。累计发表摄影作品千余幅,多次荣获国内外大奖。

评语:刘宽新从1994年开始钻研数码影像原理,勤奋刻苦,自学成才,10多年来撰写近300万字,发表于业界报刊,并出版《数码影像专业教程》、《数码影像核心原理和关键技术》等专著。他的关于“理文双修”、“技术服务于创作”的数码理念普及各地;他提出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运用数码影像技法不同的原则,为倡导纪实摄影真实性作出积极努力。

韩丛耀

1957年生,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华图像文化研究所所长。从事摄影图像传播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近30年,在国内外发表摄影作品2000余幅,播出电视作品900多分钟,出版摄影著作26部。

评语:韩丛耀主编的《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6卷本)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影像史论专著。该书从学理层面所建构的影像场域与影像形态分析理论,及其创新性影像研究模式与方法,不仅为影像史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也为今后的开拓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研究范例。

丁遵新

1933年生,自1958年起,从事摄影创作及摄影理论评论工作50余年,出版摄影理论著作11部,在已举办的10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上9届均有论文入选。在国内10余所高校授课。

评语:丁遵新从影半个多世纪,是我国摄影理论界的领军人物。在学术上他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他以严谨的思辨、犀利的文笔批判文革遗毒,架构符合美学规律的摄影评价体系。同时,他对中国民族摄影作了实事求是的研究,大胆剖析20世纪大陆和香港沙龙摄影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黄一璜

1957年生,华中师范大学视觉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教授。1990年起先后发表理论评论文章100余篇,曾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代表作《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2006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授予的“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

评语:黄一璜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专业媒体上发表理论评论文章逾百篇。他富有批判精神,敢于针砭时弊,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具有理性分析评判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其代表作之一《中国摄影界有一种病叫“自恋”》尖锐地批判了长期存在于我国摄影界的“自恋”倾向,引起了热烈反响,并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

晋永权

1967年生,供职于中国青年报。1993年起从事摄影工作,系列摄影作品被法国国家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机构收藏。长期潜心摄影理论研究,集10年心血的研究成果《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出版后得到业界高度肯定。

评语:晋永权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和摄影家的敏锐,毕数年之功,推出新中国首部具有摄影断代史价值的著作《红旗照相馆—1956-1959年中国摄影争辩》。对历史事件及意识形态表象的梳理,对中国摄影观念、语言的分阶段研究,周详的历史考证等,奠定了该著作的历史文献价值;以历史案例切入,同时观照现实,使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张蔚飞

1950年生,浙江日报社图片总监,从事图片编辑18年。先后荣获第十二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评比金牌奖、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创新奖”,中国新闻图片编辑“金烛奖”、中国新闻奖等。著有专著《我所理解的新闻摄影》。

评语:张蔚飞曾以职业摄影记者的敏感,记录下时代的宏大与精彩。中年退居幕后,甘为人梯,为大量年轻新闻摄影工作者的成长提供广阔平台。他勇于接受和探索新型媒介,创办图片网站、应聘图片总监,年过花甲仍以新颖的观念奋战在图片编辑一线,为图片编辑这个新兴的职业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张小文

1956年生,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论委会员委员、新闻纪实委员会委员,1996-2007年任《南方周末·写真》版图片编辑,现供职于南方都市报视觉中心图片部,从事图片编辑工作长达16年,撰写了多篇摄影理论文章。

评语:张小文开创的《南方周末·写真》是中国媒体摄影版面从画刊向报道摄影专版转型的重要标志之一,《南方都市报·视觉周刊》更以其整合传播效果,获得业界好评。他以不同寻常的视觉传达手段,呈现平凡生活场景,更关注当下摄影新生态。他既理解传统的纪实语言,又关注新鲜的摄影语言,体现了一个资深编辑的素养和品质。

王琛

1965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深圳市新翔广告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图书出版、编辑、策划、印刷等工作30余年,曾获中国杰出“时尚”摄影师,全国广告摄影“十佳优秀摄影师”。《地球的温度》荣获第62届“美国印制大奖”。

评语:王琛是一位活跃在摄影实践、摄影组织和摄影图书出版领域的有心人。近10多年来,他策划、编辑、装帧设计的摄影画册近40本,坚持把艺术品位放在首位,注重时代感和民族性,力图将民族元素和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在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最佳的收藏级画册的尝试方面,不断做出努力。

张新泰

1957年生,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总编辑。1986年起从事摄影创作,出版有摄影画册、专著7部。策划编辑大型摄影画册近20部,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七届亚洲印艺大奖赛金奖等多个国内外大奖。

评语:张新泰策划、编辑的图书,尤为彰显摄影图像的学术功用,使之具有与文字表达的学术研究互为依存、有机结合的特点。在《天容国色—中国国宝和田玉》中,摄影图像的作用被创新应用,照片与文字阐述平行并进。而《中国新疆壁画艺术》(6卷),每卷有学术专论,每处有详尽拍摄,文献价值不凡。

王达军

1953年生,重庆人,《四川画报》社社长、总编辑。从事摄影30多年,擅长人文摄影,曾获第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先后策划拍摄、编辑出版了摄影画册20多本,其中《安岳石窟艺术》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评语:王达军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他数十年钟情于青藏高原和巴蜀大地。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图书编辑,编辑出版了近20部影像著作。这些著作立足西部,选题丰富、策划独特,或从宏观或从微观角度,对西部的人文、历史、自然遗产进行了梳理,留存了翔实的文字描述与厚重的影像珍藏。

上一篇:在绿色生态示范村建设现场动员会上讲话下一篇:加西亚的信读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