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听课有感

2024-05-23

年月日听课有感(精选10篇)

篇1:年月日听课有感

《认识年月日》听课心得

今天我们参见了“三区”人才及党员教师送教下乡联片教研活动,我们听了红寺堡三小姬老师执教的《认识年月日》,整节课结构严谨,课堂气氛轻松活泼,教学方式多样化,使人受益颇深。

上课前,姬老师就通过自我介绍和学生互动,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一上课,姬老师提出了问题1.你们的生日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学生们通过短暂的思考,纷纷举起了小手,说出来自己的生日。姬老师给于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紧接着姬老师抛出问题2.你知道一年中有哪些特殊的日子?学生纷纷说出十一国庆节、六一儿童节、九月十日教师节等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姬教师通过节日图片的展示,加深了学生对节日的理解,让学生初步的认识了年月日,并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姬老师采用的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学生手里面4张年历卡和统计表,让他们小组通过观察年历表,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完成统计表。学生通过展示自己小组的统计表,发现一年有12个月,其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1月有31天,4月、6月、9月、12月有30天。2月有的是29天有的是28天。姬老师通过师生互动,共同总结出一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4个小月和一个特殊的2月,大月有31天,小月30天。你有记忆大月小月的好方法吗?姬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说出了歌谣法和左拳法,师生共同互动,学习掌握了歌谣法和左拳法具体的运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结论的获得,尽可能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姬老师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探究材料,如通过4张不同年份的年历表,探究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等,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有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里,教师真正的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姬老师教学的思路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一年有多少天?一年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等规律。我觉得这种设计思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小组合作意识。这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在《认识年月日》的教学设计中,姬老师设计了许多的活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兴趣很高,整堂课都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还激起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听了姬老师《认识年月日》一课后,我深感自己的教学存在很多不足,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思路的设计、语言的逻辑性等等,我将在今后教学中不断努力,改进不足。

篇2:年月日听课有感

今天我听了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经纬小学赫英哲老师讲授的三年级数学《年月日》一课后,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我听课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它是小学阶段“量与计量”知识板块中的一节概念课,“年、月、日”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赫英哲老师抓住教材特点,层层深入,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重点突出。通过交流、练习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渡自然,教学中善于鼓励,真诚关注学生自信心的树立。能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营造了一种宽松、平等的教学气氛,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充分让学生表达,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我受益匪浅。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习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赫英哲老师首先通过播放音乐“时间都去哪儿了”,引入到时间,通过“嘀嗒”一声,一秒钟,逐步回忆学过的时间单位,然后再问,你还知道哪些与时间有关的单位?引入到新课内容。整个导入自然、实效。即有复习,也为课尾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埋下了伏笔。不仅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整节课都是通过赫英哲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胡老师组织大家通过观察四年的年历表,统计各月的天数,发现规律,从而知道大小月的知识点,再着重发现二月天数的规律,并利用历史小知识,让学生了解历法发展的历程。孩子们不仅在探究中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还了解了有意思的历史小知识,孩子们不仅学得认真,还觉得有趣。整节课,赫英哲老师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去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学生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教学“一年有多少天”这一教学活动时,孩子的算法多样化,老师反馈时的层层深入,都能让听课老师有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赫英哲老师就是这样,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及时进行激励评价,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适时恰当地运用赞赏、鼓励的评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充分地表现自我,不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功”和“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情感逐步在教师恰当的评价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师恰当而充满激情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探索活动中动态生成,而且学生学习情感也在探索活动中动态生成。

篇3:语文教学研讨会听课有感

语文课堂上, 也是可以寻找到这样的幸福的。自然、人间、心灵都是绝美的山涧;挚爱、童真, 所有纯净的情感都是清澈的溪流……语文, 承载着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学语文, 享受这世间最美的一切, 不也是很幸福的吗?

语文课, 就应该是让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这自然与人文的盛筵的。而要达到这样一境界, 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把握这样几点:一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由浅入深地去读课文, 渐渐地读出韵味, 读出深情, 读出哲理;二是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的思维跳动起来, 让学生心底的情感流淌起来;三是要淋漓尽致地展现老师的学养与智慧, 老师的旁征博引, 就是不断地在溪流里投一些巨石, 让本已曲径通幽的山涧再多加一些山势回环, 让溪流与山石撞击出更多更灿烂的水花。去年年底, 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教学研讨会, 听到的那几节课基本上都能把握以上原则。那几节语文课上, 我们畅饮了流淌在山涧里的清澈的溪流, 享受了一次自然与人文的大餐。

一、《社戏》———由点到面, 长文短教

四十五分钟的时间, 去学习一篇近五千字的小说, 唯一的选择就是要“长文短教”, 实现长文短教的关键就是要选准一个切入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潍坊的杨老师非常准确地由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切入了整堂课的教学。

“戏”是好戏, 那么, 就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 (具体的片断) 谈一谈戏究竟好在哪里。

学生分组讨论后, 纷纷发言, 认为“戏”之“好”, 一是“景美”, 二是“过程美”, 三是“人情美”。在此过程中, 则是师生一起赏析“月下行船”和“月夜归航”的美景;赏析看戏前的“波折”, 看戏后的“偷豆”;赏析双喜的机灵和善解人意, 赏析阿发的纯朴、大方, 赏析“八公公”和“六一公公”的热情、善良……

“景美”、“来回路上的过程美”、“人情美”, 可是“戏”呢?真的不怎么美, 老师又引导学生去品味迅哥儿与伙伴们所看到的戏:豆浆没有喝成, 铁头老生就是不翻跟头, 唯有老旦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没了, 先是坐着唱, 一会儿又站起来了, 以为要走了, 可是没想到, 一会儿又坐下了……孩子们最终没有老旦更有耐性, 只好划着船骂着老旦离开了……

“戏”的确是不怎么好, 可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的结尾非说是好戏, 这就是鲁迅文章之耐人寻味处。戏之“好”, 就是因为迅哥儿永远怀恋那一座纯净的乡村、那如仙境一般的月夜、那一群纯真的孩子们和那些朴实而善良的大人们、那一片自由的清新的可以忘却“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空气……

语文课就应该是洋溢着这样一片清新的自由的空气的。

二、《土地的誓言》———融入土地, 咀嚼语言

威海张老师执教的《土地的誓言》一课, 最突出的特点是老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拉近了学生与那一片沦陷了的在日寇铁蹄下流血哭泣同时又涌动着一股无穷力量的黑土地的距离。

在课堂刚展开的时候老师播放了东北黑土地的视频, 先让那片土地融入学生的心里, 在此基础上, 师生一起品读文章语言, 体会作者对土地“炽痛地热爱”的情感, 感受那一片土地的美、那一片土地的忧伤和仇恨、那一片土地坚强不屈的个性、那一片土地胸膛里奔突涌动着的无穷的力量, 还有那一片土地与漂泊在关内的她的儿女们发出的铮铮誓言。

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 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 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 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 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 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老师估计到了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这几句话, 于是在备课时准备了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 让学生感受土地所蕴含着的力量, 感受那种力量爆发时的气势, 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那些语句。

师生一起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 学生心中的情感也愈来愈强烈, 他们朗读课文的感染力也愈来愈强, 同时也非常自然地体会出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拟人, 用了许多作者心灵中感觉很美的形容词来描绘那片土地。如果没有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与深切的怀恋, 是写不出这样的语言的。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 使作家、作品、学生、教师四方面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 使语文课成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升华的乐园。

三、《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花人合一, 感悟花魂

当济宁的马老师在如花开一样弥散着醉人的芬芳的音乐中声情并茂地背诵完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老师已经真正把自己当成了那一株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边上生长着的小小的百合。学生又何尝不是呢?然后师生一起品读语言, 咀嚼字词, 体会百合稚弱却又倔强、执着的内心世界, 体会百合曾经咬着牙忍受过的嘲讽和寂寞, 同时也体会百合盛开之后的“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 欣赏那“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更让学生反复品尝是她用“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老师、学生以及这世间所有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像这断崖上的百合一样, 都正执着地开着属于自己的美丽, 不理会嘲讽与寂寞, 陶醉在自己“极深沉的欢喜”里。

也许, 老师是要祝愿, 所有的生命都要勇敢地绽放, 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这世上“最美丽的颜色”。总之, 这节语文课, “唯美”, 如百合花魂。

四、《大自然的语言》———专题研讨, 揣摩语言

淄博苗老师的课上得非常成熟、潇洒, 其成功得益于三点:一是教学设计非常科学, 且富有个性;二是学生智慧得以淋漓尽致地开发;三是老师的语言表达幽默, 左右逢源。

这堂课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课文现标题“大自然的语言”与原标题“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比较;二是“生动语言我品味”;三是“生动语言我来写”。这三个环节, 也是老师设计的三个专题, 全部都由学生分组研讨, 所以学生的智慧能充分地得以开发。而且, 老师还这样鼓励学生:一节课, 回答一次问题, 可以算“良好”, 回答问题两次以上, 就算是“优秀”, 学生当然更要畅所欲言了。

另外, 这一节课上, 老师还设计了一些小的专题, 如“如何让文章语言做到生动形象”、“怎样把抽象的东西写得生动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些物候现象 (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 ”……这些专题均由学生研讨, 学生研讨得出的一些见解有时比老师个人的观点还要独到, 有更新的角度, 所以让大家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文的语言新颖别致, 引人入胜, 这节课也在让学生积累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让学生欣赏积累了生动优美的语言并得到了充足的语言训练。

篇4:听课有感

阅读教学到底该教什么?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用通俗的话说,阅读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品味。课改至今,我们对阅读教学要义的把握应该是比较到位了,撇开那些历练多遍的公开课不说,就是普通老师的家常课,也已将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品味工作做到了家。如昨天听z老师上的六年级的《山中访友》,学习第四自然段整整用了25分钟,听c老师上的五年级的《窃读记》,围绕窃读的滋味——既快乐又惧怕展开的教学,用了27分钟。细读课文,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课文确实写得很好,几乎每一句话都很有“嚼头”,每一句都让人“有话要说”,学生、教师都舍不得放弃任何一句话。于是,无形中,阅读教学就成了感悟的天下。

其实,感悟语言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阅读教学的任务还很多,如引导学生学习概括、提炼,学习谋篇布局方法,把作业放进课堂,读写结合等。以《山中访友》第四自然段为例(这段话比较经典),假如我教这段,我会从语言的表达形式入手(因为这段话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结合课堂作业第5题,体会每个“朋友”的特点,感悟“我”和“朋友”的深厚感情,并且把句式训练融于其中。这样的整合包含了语言的感悟和语言的表达,作业也完成了,一举多得。

我觉得,当某个观点、某种教法盛极一时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想想,是不是只有这个观点、这种教法了?其他的都不对了、不需要了?我以为,阅读教学好比一日三餐,感悟是中餐,我们不能只吃中餐,我们还需要早餐、晚餐,甚至点心。

本周一听了市语文教研员老师的《伯牙绝弦》,唯一的感觉便是酣畅淋漓,找不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满脑子只有“绝”这个词。撷其一二与大家共享。

一绝:真正的以生为本

“以生为本”的理念贯穿课堂全过程。无论哪个环节,徐老师始终站在一个引领者、组织者的角度,关注着学生真实的阅读状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层层深入,不断地引领学生获得知识,习得方法。“以生为本”的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如初读课文时:

师: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叫——古文(学生语),这节课,我们一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读懂这篇课文。

感悟:强调通过自己的努力习得。

再如引导学生自学研读时:

师:这是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古文学习你们有什么方法?

生:难懂的、不懂的分析一下,再连起来理解。

师:对,先理解难懂的字词,再一句一句地理解,我们在理解难懂的字词时,可以借助工具書,我们手头有哪些工具书?——《词语手册》、课文下面的注释。

生:我们还可以进入课文的情境,体会人物的情感。

师:是的。大家看看老师这儿的建议去读课文。

出示自学建议:

A.借助文下注释、词语手册,逐字逐句理解课文。

B.利用文后资料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C.通过同伴(同学、老师)互助,重点解决疑难问题。

D.感情朗读,把理解感悟读出来。

感悟:分析四个自学提示,立刻就能发现每一个要求都是有目的地提出来的,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方法指导,并且,这些要求是逐步提高的。

在整个自学过程中,教师融进了学生队伍里,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这个环节整整花了10分钟!因为教师深入学生,因为给足自学时间,所以之后的交流探讨全是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绝:扎实的语言学习

语文课就是要理解语言,理解语言应该是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和理解语言的表现形式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还要关注“怎么说”,即“怎么写”。

如学习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时:

生:这句话说伯牙在弹琴方面很有才华,钟子期善于倾听。

师:你关注了哪个词?

生:善。

师:善就是——

生:擅长。

生: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生:伯牙弹琴的水平很高,钟子期欣赏音乐的水平很高。

师:读一读,读出一个弹琴水平高,一个欣赏水平高。

感悟:既关注重点词“善”,又关注整个句子,还关注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词到句,再到文字背后的含义,学得扎实。

总之,这是一堂以学生为本的经典示范课,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每个听课教师更加清楚语文教学前进的方向。

篇5:年月日听课有感

【教学实录一】

先通过提供一个整数乘法等式, 让学生写出两道除法等式;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再通过倒数的训练题, 让学生完成乘法等式的填空, 并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去概括分数除法的意义, 并体会、明确整数除法的意义与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一样的, 只是数的领域扩大了。 (个人评价:这样的教学安排还是比较简洁、实用。)

师生共同归纳方法。 (但没有出现教材中的相关法则)

随后加以训练, 要求把刚才用“分子除以整数”方法做的4道习题用“通用的方法”再做一遍。但有一半的学生还是用“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再做了一遍。

由于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强调让学生用通用做法计算上, 这节课没有再做其他的训练就下课了。

评价:这位教师采用的是“讲授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教师的数学语言十分严谨,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学比较成功, 把操作活动引入到“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但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如何合理安排本节课中的操作活动, 使其能有效、有序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点。本课中的操作活动的安排给笔者的感觉是为了操作而操作。笔者认为该课中的操作活动的开展应该是为推导、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服务的。如:运用操作活动去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3’可以写成”, 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完成新知建构。同时本节课中教师还要努力减少师生之间一一对话的次数。本节课最大的失误在于学生没有感受到“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 , 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种方法的好处, 究其原因:教师完全可以用“分子直接除以整数”的训练题, 却非要让学生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的方法去做, 学生在做这样的题目时, 始终觉得“分子直接除以整数”的方法最简单。根本不能体会“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 , 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这种方法的好处, 即教师一再强调这种方法是通用的方法。学生觉得很麻烦, 根本没有产生认识的冲突, 也没有激发学生积极解决问题的主动情感。教师把学生当做了装知识的容器,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 机械地“鹦鹉学舌”。让笔者感到可惜的是:如果老师能抓住学生提出的“÷3”, 引导学生尝试计算并探究计算法则就好了。这是一个难得的、宝贵的教育契机啊!我们应该表扬这位能自主提出问题的学生, 可来之不易的教学资源就这样被教师轻易地忽视并放弃了。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该由“执行教案”向“互动生成”转变。同时, 本节课中也没有归纳、呈现、理解该法则, 学生对“0除外”能否理解, 还是个问题。整节课只做了四道简单的分数除法计算, 训练量太少。

【教学实录二】

教师先进行了分数乘法复习和整数与分数互化的训练, 后出示:3袋面粉, 每袋250克, 一共750克。学生根据信息列出3个等式,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整数除法的意义。后要求学生“把克改成千克, 然后重新列出等式”, 比较:和整数的三个等式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归纳分数除法的意义, 并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该教师在这里教学过于琐碎, 用时17分钟。

学生在试做中明确了: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而“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更通用一些!

评价:这位教师采用的是“牵引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本节课中表现出了惊人的表达能力, 说明教师平时的训练很扎实。整节课的设计有一定的新意, 学生对“分数除以整数”的

法则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课始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计算训练牵引着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课中间教学“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时, 学生根据要求呈现了七种不同的做法。有些做法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 但教师却引导学生逐一进行了解释、说明。对学生的“七种做法”是否需要让学生一一说理呢?笔者认为大可不必, 这七种做法中, 有用小数的方法做的, 有用化整数的方法做的。我们只需让学生认同并确定这些做法正确就可以了, 应把主要时间用在对教材中“两种方法”的理解、对比、掌握、应用上, 可以引导学生把非教材做法作为探究时的验证方法。因为教师在这上面花费了过多的时间, 导致本节课上到学生明确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后就下课了, 还没有呈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相应的巩固训练一个都没有做就下课了。同时引发了笔者对“自主学习”方式的思考。自主学习是课标中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之一, 但在教学中应该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指导有机结合。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或者教师什么都不能说了吗?连一些教师应该讲解或明确指出的地方也三缄其口?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构思】

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又是怎样构思的呢?简介如下:使用第一位老师对“分数除法意义”的教学, 简洁明了。后出示一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口算训练, 让学生猜测结果。拿出其中一个为例研究算法。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计算, 并在黑板上板演。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自主探究:

2.操作方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如何能够使全体学生都能认同、理解这两种做法呢?引导学生用一张纸 (也可以是一条线段、一个圆形等) 去操作:把一张纸的3/4平均分成3份。在操作前就操作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师生共同商讨, 并作简要的说明。后学生操作, 教师呈现学生的操作结果:

引导学生观察、说理。说理和操作不能截然分成两部分, 两者如何合二为一才是最关键的。

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算法:你认为哪一种算法更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分数除法计算呢?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是特殊方法, 如果“分子不能够被整数整除”, 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而“用分数乘除数的倒数”这个方法是一般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时举出“分子不能够被整数整除”的例子, 如第一节课中学生举例: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说一说计算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吗?根据学生的表述出示相应的法则:分数除以整数 (0除外) , 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并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要“0除外”?

最后进行多样的巩固训练并师生共同总结全课得失。

自评:笔者采用的是“自主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 自主分析问题, 自主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的方式 (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算一算、想一想) , 体现了教师的引领作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 认识由模糊到清晰, 逐渐明理;同时技能得到了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和升华。

相信学生吧, 给他们充分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篇6:有感于校长来听课

说来奇怪,今天这堂课我上得特轻松,孩子们懂事得很,争着配合。同样的孩子,同样的我,不同的是多了个施校长,课就變得如此有滋有味了。课后,我努力地回忆着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询问了几个孩子,他们共同的答案都是说要在校长面前好好表现自己,为班级争光添彩!我听了之后非常感动,想不到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竟然这么强烈!连平时课上一直喜欢做小动作的李佳峰也坐得端端正正,认真听课了;平时不主动举手发言的陆冬杰、陈虎威、张佳栋三个孩子也高高地举起了手;平时回答问题含糊不清、站立不正的尹伟成今天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回答问题时不仅声音洪亮,还站得笔直……特别是在进行即兴小小辩论赛这个环节,正方的孩子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读报几乎和吃饭一样必不可少;反方的孩子不甘示弱、唇枪舌剑说明自己的观点:人不读报不看书照样生活。双方都非常投入,很有激情。施校长在旁边也不住地点头微笑。随堂课上能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我还真没料到。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

感谢校长来听我的课,让我发现了每一个孩子原来都是那么天真可爱,那么讨人喜欢。回想以前还时常在办公室抱怨这些孩子,现在真是后悔不已。知道维护集体荣誉的孩子,一定是个好孩子。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会一起享受语文课堂中带来的无穷乐趣,在学校里共同快乐幸福地成长。

篇7:年月日听课有感

听着这些年轻教师的课, 让我反思, 让我畅想, 更让我回味。平时的教学中大都是教师一味地“填”知识, 给学生一个劲地“灌”下, 教师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发挥学生的思维, 更没有让学生的思维火花闪现。我们在平时如果能像比赛一样精心准备课堂, 不是为了功名, 应立足于自己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 在平时每节课都能像比赛一样精心准备, 都能看到更多“智慧”的火花闪现该多好啊!

听着一节节青年教师的课让我反思, 让我畅想, 让我更好地理清以往教学的思路。为了年轻教师的发展和成长, 我觉得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应从以下几点做好:

一、“探究”是课堂的“命脉”, “问题”是课题的“心脏”

教师应尊重学生, 以生为本, 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精心设计有效问题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乐于探究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学习的能力, 掌握从问题出发探究学习目标的本领。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启, 有启才有发。

二、教师要“授之以渔”, 多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便于学生成长发展

教师要抓住“课眼”, 导在关键处, 让学生学在真实处、学在发展处、学在闪光处。

1. 最富激情高效的课堂

廖芳芳、冯丽丽、廖秋玲老师平时就是个快乐、开朗、性格豪放的教师, 年轻上进, 平时上课就富有激情, 教学能力强。在“黄荆杯”年轻教师大赛中, 她们大放光彩, 精心设计课堂,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扎实高效地完成了课堂的主动脉, 炫出一堂堂激动人心的高效课堂。你看冯丽丽老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听啊!大灾有大爱, 温暖了多少人的心, 鼓舞了多少孩子, 让每个人都记住: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学生流泪了, 更让全体听课的老师流泪了, 最后, 在学生与老师共同的朗读声中结束了课堂。再看看廖芳芳老师的设计:在游戏中分享快乐, 在思考中完成重难点, 在智慧中与阿凡提比拼, 让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的智慧在孩子们心中开花。再看看廖秋玲老师, 声情并茂的导入与讲解, 让全体老师和学生沉浸在《七颗钻石》的童话世界里……

2. 最细腻而深刻的课堂

王小兰、李棠老师平时就是细腻而智慧的人, 她们上的《可贵的沉默》《口算乘法》,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让思维充满整个课堂, 让智慧闪现在学生心中, 整堂课一而再、再而三地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由学生提问, 学生解答问题, 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是教师精心的设计, 是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善于引导学生, 充分尊重学生才呈现出这样的一道道精神大餐, 让我们一饱眼福。

3. 授之以渔的课堂

蓝金平老师的古诗教学, 就是以非常经典的方法教学古诗:释, 看注释;留, 联系课文留住重要的内容;调, 适当调整语序;补, 补充教学内容。再看看廖秋玲老师:她的教学方法是:学习课文, 一要找语句, 二要抓词语, 三是悟原因。

篇8:语文教学研讨会听课有感

语文课堂上,也是可以寻找到这样的幸福的。自然、人间、心灵都是绝美的山涧;挚爱、童真,所有纯净的情感都是清澈的溪流……语文,承载着这世间最美好的一切。学语文,享受这世间最美的一切,不也是很幸福的吗?

语文课,就应该是让老师和学生一起享受这自然与人文的盛筵的。而要达到这样一境界,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把握这样几点:一是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由浅入深地去读课文,渐渐地读出韵味,读出深情,读出哲理;二是要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的思维跳动起来,让学生心底的情感流淌起来;三是要淋漓尽致地展现老师的学养与智慧,老师的旁征博引,就是不断地在溪流里投一些巨石,让本已曲径通幽的山涧再多加一些山势回环,让溪流与山石撞击出更多更灿烂的水花。去年年底,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教学研讨会,听到的那几节课基本上都能把握以上原则。那几节语文课上,我们畅饮了流淌在山涧里的清澈的溪流,享受了一次自然与人文的大餐。

一、《社戏》——由点到面,长文短教

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去学习一篇近五千字的小说,唯一的选择就是要“长文短教”,实现长文短教的关键就是要选准一个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潍坊的杨老师非常准确地由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切入了整堂课的教学。

“戏”是好戏,那么,就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的片断)谈一谈戏究竟好在哪里。

学生分组讨论后,纷纷发言,认为“戏”之“好”,一是“景美”,二是“过程美”,三是“人情美”。在此过程中,则是师生一起赏析“月下行船”和“月夜归航”的美景;赏析看戏前的“波折”,看戏后的“偷豆”;赏析双喜的机灵和善解人意,赏析阿发的纯朴、大方,赏析“八公公”和“六一公公”的热情、善良……

“景美”、“来回路上的过程美”、“人情美”,可是“戏”呢?真的不怎么美,老师又引导学生去品味迅哥儿与伙伴们所看到的戏:豆浆没有喝成,铁头老生就是不翻跟头,唯有老旦咿咿呀呀地唱个没完没了,先是坐着唱,一会儿又站起来了,以为要走了,可是没想到,一会儿又坐下了……孩子们最终没有老旦更有耐性,只好划着船骂着老旦离开了……

“戏”的确是不怎么好,可是鲁迅先生在小说的结尾非说是好戏,这就是鲁迅文章之耐人寻味处。戏之“好”,就是因为迅哥儿永远怀恋那一座纯净的乡村、那如仙境一般的月夜、那一群纯真的孩子们和那些朴实而善良的大人们、那一片自由的清新的可以忘却“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空气……

语文课就应该是洋溢着这样一片清新的自由的空气的。

二、《土地的誓言》——融入土地,咀嚼语言

威海张老师执教的《土地的誓言》一课,最突出的特点是老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那一片沦陷了的在日寇铁蹄下流血哭泣同时又涌动着一股无穷力量的黑土地的距离。

在课堂刚展开的时候老师播放了东北黑土地的视频,先让那片土地融入学生的心里,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品读文章语言,体会作者对土地 “炽痛地热爱”的情感,感受那一片土地的美、那一片土地的忧伤和仇恨、那一片土地坚强不屈的个性、那一片土地胸膛里奔突涌动着的无穷的力量,还有那一片土地与漂泊在关内的她的儿女们发出的铮铮誓言。

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话:“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这声音便是从那里来的。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老师估计到了学生有可能不理解这几句话,于是在备课时准备了一段“火山喷发”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土地所蕴含着的力量,感受那种力量爆发时的气势,然后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那些语句。

师生一起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学生心中的情感也愈来愈强烈,他们朗读课文的感染力也愈来愈强,同时也非常自然地体会出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拟人,用了许多作者心灵中感觉很美的形容词来描绘那片土地。如果没有对那片土地的热爱与深切的怀恋,是写不出这样的语言的。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教学,使作家、作品、学生、教师四方面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使语文课成了学生情感体验和升华的乐园。

三、《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花人合一,感悟花魂

当济宁的马老师在如花开一样弥散着醉人的芬芳的音乐中声情并茂地背诵完林清玄的散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老师已经真正把自己当成了那一株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边上生长着的小小的百合。学生又何尝不是呢?然后师生一起品读语言,咀嚼字词,体会百合稚弱却又倔强、执着的内心世界,体会百合曾经咬着牙忍受过的嘲讽和寂寞,同时也体会百合盛开之后的“那灵性的白和秀挺的风姿”,欣赏那“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更让学生反复品尝是她用“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老师、学生以及这世间所有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像这断崖上的百合一样,都正执着地开着属于自己的美丽,不理会嘲讽与寂寞,陶醉在自己“极深沉的欢喜”里。

也许,老师是要祝愿,所有的生命都要勇敢地绽放,每一个生命都拥有这世上“最美丽的颜色”。总之,这节语文课,“唯美”,如百合花魂。

四、《大自然的语言》——专题研讨,揣摩语言

淄博苗老师的课上得非常成熟、潇洒,其成功得益于三点:一是教学设计非常科学,且富有个性;二是学生智慧得以淋漓尽致地开发;三是老师的语言表达幽默,左右逢源。

这堂课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课文现标题“大自然的语言”与原标题“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的比较;二是“生动语言我品味”;三是“生动语言我来写”。这三个环节,也是老师设计的三个专题,全部都由学生分组研讨,所以学生的智慧能充分地得以开发。而且,老师还这样鼓励学生:一节课,回答一次问题,可以算“良好”,回答问题两次以上,就算是“优秀”,学生当然更要畅所欲言了。

另外,这一节课上,老师还设计了一些小的专题,如“如何让文章语言做到生动形象”、“怎样把抽象的东西写得生动形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某些物候现象(如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 ……这些专题均由学生研讨,学生研讨得出的一些见解有时比老师个人的观点还要独到,有更新的角度,所以让大家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文的语言新颖别致,引人入胜,这节课也在让学生积累科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欣赏积累了生动优美的语言并得到了充足的语言训练。

教了这么多年语文,听了那么多节语文课,现在想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为了不辜负这最为厚重最为丰富多彩的学科,只有用教师读书、生活的全部经历去备每一节课,倾尽教师全部的情感与智慧去上每一节课,才能让师生一起享受到这自然与人文的盛筵。

篇9:年月日听课有感

1.“音乐”与“技术”的关系

在同一首钢琴教学作品中,首先解决技术问题还是音乐问题,或者说“技术”重要还是“音乐”重要,相似的问题一直困扰在国内音乐圈。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不少教授的见解是这样的:在初学阶段,应该从技术入手,这种技术不仅仅指的是手指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听的能力;国立音乐大学招生考试时,首先其技术能力要达到学校的要求,主课学生需要参加非常难的入学考试;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学生本身的素质影响到他对音乐的理解和练习。“音乐”与“技巧”的问题还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予以灵活回答。

2. 强调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课后交流中,教授们再三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国际比赛中,评委们也更看好有个性的选手。在教学中,教授们并不希望每个孩子都一样,而是希望各有其独特性,各有其自我感受与对旋律的体会,文化与性格在各人音乐发展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放松课”的开设

众所周知,压力与紧张往往会直接影响音乐灵感的发挥。针对既是演奏家又是表演者的音乐系学生,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有专门的“放松课”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课程内容以音乐治疗加精神训练为主,其中也涵盖了风度举止的内容,任课教师是具备临床经验的医生。这门课虽然不是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却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中,大家既体会到了多样化的教学系统重要性,更让大家意识到了心理状态对一个演奏家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感受到了维也纳音乐人的心理特点:乐观、放松、不紧不慢不着急……

4. 钢琴家必须学会演奏现代作品

随堂听课时,老师们都选择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作为教学曲目。这说明古典音乐难以得到所有年轻人的喜爱,现代钢琴技巧越来越难。这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欣赏格局,需要将近现代钢琴作品融入钢琴教学中去。音乐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再严格地区分流派,各种风格的音乐不再隔绝,而是互相融合,互相碰撞,更讲求个人特色。所以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也要更多更快更早地接触了解各个音乐时期的音乐特点,尤其要学会演奏近现代作品。

5. 环境对音乐学习的影响

与我们共同交流的三位教授中,大家都谈到了环境对自身的影响。甚至有一位教授直言自己从十五岁才开始接触钢琴,他再三强调环境对他个人产生的影响:亲人的鼓励、老师的激发,甚至来自妻子的肯定与赞美。作为教师,必须高度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的帮助建立起学习信心;真正的学习并不只在钢琴课上,而是自己的练习;年龄小时需要规范,随着年纪的增长,则需要培养其独立性。音乐教育应该在既追求高精尖,强调其独特性的情况下,又能够保证大多数人得到享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6. 舞蹈伴奏专业的开设

在国立音乐大学,音乐专业更为细分具体。专业设置上,除音乐表演、音乐治疗、音乐教育以外,还专门设有舞蹈伴奏专业。其课程设置中,必修课有音乐与动作实践、音乐与动作理论等。选修课有舞蹈和安排处理、动作技巧等。虽然由于时间有限,笔者对当地的音乐情况只能大概了解,但是,钢琴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将会是必然趋势。

维也纳孕育了众多举世瞩目的音乐机构,音乐史上的奇闻轶事几乎遍布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与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的教授们的交流探讨让我感受颇深: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二十四小时教授,随时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修养水平。放眼将来,我们更要多思多想,博古通今,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教艺与时俱进,更上一层楼!

摘要:笔者有幸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交流,亲历了钢琴系教授的授课,尤其在课后访谈与教授们的交流中,不仅回答了笔者在工作中所遇见的专业问题,也更感受到了中西方钢琴教育中很多细节上的差距。

关键词:关系,课程,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徐.钢琴教育课程设置说“三化”——简析东京“国立音乐大学”钢琴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J].艺术教育,2007,(4).

篇10:年月日听课有感

【关键词】诗歌语言;同课异构;情景设置;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期十天的“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活动中,我有幸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二十几节课异彩纷呈,让我对各学校一线骨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设想、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叹服不已。其中,来自外国语高中的陈晓翠老师和来自新亚中学的高志军老师对《古代诗歌鉴赏——语言》的同课异构,使我有了较深的感想。

一、情境设置,同样精彩

对于学生来说,古代诗歌已是阳春白雪,再加上抽象的“诗歌语言”,真要让人望而却步了。如果按部就班地由诗歌演变过程过渡到诗歌内容,再引出承载诗歌主旨的语言,虽流畅但又显得普通、枯燥,并且耗时,难免使学生在刚开课时就会呵欠连天;如果要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课堂内容是紧凑集中了,但又显得单调、生硬、无趣。如何上出一堂学生投入、有趣高效的古诗文课,真让人颇费思量啊。两位老师匠心独运,开场精彩,情境设置巧妙。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爱学,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听了陈晓翠老师的公开课后,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

陈晓翠老师在上课前播放了一首歌曲,并将歌词展示在多媒体投影上。优美的旋律、典雅的歌词使师生们共同沉浸其中。上课后,陈老师请学生们畅所欲言,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初步印象。除了曲调抒情唯美,歌词大量化用家喻户晓的古典诗词成了学生的共识,这样,整节课的重点“诗歌的语言”就被凸显出来。然后,陈老师揭示谜底,这首歌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曲《海上升明月》。今曲古词,让现代人立即穿越回古代,品味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这种设置情境法不露痕迹,巧妙自然。

与陈晓翠老师不同,高志军老师刚一上课便和学生围绕“高三生活苦与乐”这个话题互动起来。高老师平易的态度、风趣的语言、具有亲和力的表情和接地气的话题很快就使学生们摆脱了陌生感与束缚感,在一阵阵笑声中畅所欲言,轻松的课堂氛围随即形成。高老师由学生们的“苦”引出了“痛并快乐着”的白岩松的三个爱好之一——“善于调整心态”,并引导学生,心态良好的人生会充满诗意的快乐,然后回溯到古人的诗意人生,由此,高老师水到渠成地串出了整堂课的“苦——乐——诗意——诗歌——语言”这条主线,清晰的脉络、流畅的节奏让人叹服。

二、不同内容,异样效果

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想把自己的知识、本事倾囊相授,于是,面面俱到依然是新课改课堂的常貌。这些教师是否深思过,当自己对下课铃声置若罔闻一厢情愿地传道授业解惑时,当自己苦口婆心地反复说教时,为什么换来的是学生的怨气和与期望、付出不成正比的成绩。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每个知识点细细讲来都可以讲成专题。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应从知识体系出发,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理解能力确定教学重难点,大胆取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使学生的精力用在“刃”上,并借此培养学生举一反三、思考领悟的学习能力。

高志军老师和陈晓翠老师,正好是这两类教师的突出代表。我们都知道,“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专题内涵丰富,而高考考点也遍布了这些内容,要想让学生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上全面掌握,绝非易事。高老师整堂课对读诗的步骤、如何炼字、如何炼句、诗歌的语言风格、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一一列举,内容不可谓不全,可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每个内容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给人蝶穿花丛的感觉。由于课时限制,压缩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时间,整堂课几乎变成了“一言堂”。

而陈老师在给出歌曲名字《海上升明月》后,有深意地将“升”改为“生”,让学生自己品评二字的区别;这个练习引出了诗歌语言的一个考点——炼字,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初步感知了古代诗歌中语言推敲的重要性。然后陈老师紧扣“炼字”,进行了有针对性、系统、全面地复习讲解,帮学生明内容,给学生讲方法,让学生练答法,一节40分钟的课省时高效,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课堂中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这一特点。有了“如何炼字”做示范,学生对于其他考点自然也是触类旁通。

一节课是面面俱到,一节课是重点突出,哪节课的学生有实质的收获自然不言而喻。

甘肃省实施新课改已进入了第四年,如何在授课时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基础水平、理解程度、个性差异,充分、合理地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问题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无疑给了我借鉴和思考。

上一篇:修改病句三下一篇:爱心护学岗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