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知识整理

2024-04-09

年月日知识整理(精选6篇)

篇1:年月日知识整理

课题 年月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

教材62也红点

1、红点2及相应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教学重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三球运动”的动画演示,和学生一起回忆儿歌《太阳地球月亮》,引入新课 “年 月 日”。

老师和同学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然后老师用课件演示并向学生解释:“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月;同时,地球还在不停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大约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年 月 日”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年、月、日

(1)引导探索

谈话: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学生交流)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3)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教师应交代清楚:二月份是28 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平年。二月份是29 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闰年。

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片,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在2007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再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等。

请你想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如:父母的生日、妇女节、教师节、建军节、元旦、春节、圣诞节等。

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在此渗透情感教育。

(2)、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谁能举例说说?

谈话: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个月呢?一日呢?

3、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谈话: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各月的天数?(1)、左拳记忆法(尝试让学生教,再集体教)(2)、歌诀法(出示投影)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学生记忆)师应指明:“腊月”指的是十二月,“冬月”指的是十一月。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观察年历卡,看看你年历卡上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把观察到的结果告诉同桌。谁能说说应该怎样判断平年、闰年?(2)、引导学生探究

A、谈话:同学们通过看年历卡能判断平年、闰年,如果没有年历卡,应怎样判断呢?现在,我们做个小游戏:老师不看年历卡,只要你说出年历卡上的年份,老师能很快判断出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不信,我们试试看!(学生说年份,老师判断)

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样判断的?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不看年历卡片就能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B、请同学们观察1980——2006年二月份的天数,看看平年、闰年的出现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小组讨论)

C、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出现跟数字4有密切的关系。D、请你用所有的年份都除以4,看看会有什么结果?(分小组合作,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E、说一说:如果给你一个年份,你想怎样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3)考一考:请你判断哪是平年?哪是闰年?1984、1990、1996、2000、1900、2008、2100 1900年是闰年吗?看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教师应指出:因为像1900年这样是整百年份有点特殊,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算算1900除以400有没有余数?确定1900年是平年。

这个问题和宇宙中三个星球的运动是有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看看太阳、地球、月亮在宇宙中怎样运行的?师解说:我们居住的地球总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需要365天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将一年定为365天,叫做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1天来,把这1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闰年。

谈话:对这方面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阅一下《十万个为什么》(4)总结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学生相互补充)

引导学生运用歌诀记忆:“四年一闰,一百年不闰,四百年才闰。”(出示投影)

4、教学计算全年的天数

(1)、师:大家都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和每个月的天数,那么你能计算出全年的天数吗?(小组讨论并计算)

(2)、学生汇报:(以平年为例)

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简便的计算方法。

(3)、谈话:为什么有的年份是365天,而有的年份是366天?(学生思考后说出原因)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40 分钟的课堂学习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愿意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告诉大家吗?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用的年里都是科学家编制出来的。其实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都能成为小科学家,编出合格的明年一月份的日历。不过,请同学们编日历前先看看今年最后一天日历,明天我等着同学们的好消息!

作业:自主练习1—3题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填空。

(1)、今年一、二、三月一共有()天。(2)、五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3)、北京奥运会将于()年召开,这一年是()年,有()天。

(4)、今天是2月28日,离儿童节还有()天。

2、判断(学生出示反馈牌)

(1)、每年都是365天。

(2)、今天是9月1日,明天是国庆节。

(3)、凡是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

3、想一想

小明说:“我今年12岁,可我只过了3个生日。”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1天)

一年

小月: 4月、6月、9月、11月

(30天)(12个月)

(平年28天)

平月: 2月

(闰年29天)

教学反思:

年、月、日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时、分、秒的基础上。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掌握平年、闰年。年、月、日的相关知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挖掘可以为学习所用的素材供应学生学习,并让学生在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的过程中去理解、内化知识。

在最后我安排了一些实际生活中,与年月日有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

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爱、不愿下课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篇2:年月日知识整理

一、单选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为防止交叉感染,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是:(D)

A 进行无菌操作时要戴口罩、帽子B 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干燥、宽敞

C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分开放置D 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人一次使用

2、在日常换药、护理操作及其它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敷料,一次性镊子、棉球、棉签、纱布、绷带等治疗废物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垃圾袋中(A)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3、MRSA肺部感染者如不能单间放置最好与下列哪类病人同室安置?(D)

A 昏迷患者

B 气管切开患者

C 开放性创口患者

D MRSA尿路感染患者

4、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D)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5、下列选项不是外源性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的为(B)

A病人。B病人自身的常居菌。C污染的医疗器械

D病原菌携带者。E污染的血液制品

6、关于洗手不正确的描述是(A)

A要有充足的水洗手不必考虑是否为流动的。B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C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

E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用干毛巾或纸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7、关于手术前手术部位皮肤的准备,正确处理(D)

A清除手术切口局部的污染即可。B术前均应去除手术部位毛发。C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前一日进行。D术前备皮应在手术当日进行。E应使用刀片刮除手术部位的毛发

8、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不正确的是(A)

A手术前一日及手术当日分次、足剂量使用抗菌药物。B手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或麻醉诱导期使用抗菌药物。C需要做肠道准备的患者,术前一天分次、足量口服非吸收性抗菌药物。D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术中应当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E术中失血量大于1500ML时,应当追加抗菌药物

9、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有(B)

A接触患者切口前后不必进行手卫生。B更换切口敷料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及换药流程

C术后为了充分引流,尽可能延长引流管留置时间。D鼓励家属帮助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情况 E切口出现分泌物时,应当立即使用抗菌药物

10、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敷料的使用,不正确的是(D)

A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B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更换C无菌纱布每2天1次更换。D穿刺点有出血、渗出的患者每日更换敷料。E更换敷料时,应当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11、关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输液管路的维护,正确的是(A)

A输血后,应于24小时内更换输液管路B输注脂肪乳剂后,应于48小时内更换输液管路 C持续输液每8小时更换输液路一次D输液开始时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E输液过程中定时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12、医院消毒、灭菌基本要求正确的是(A)

A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先清洗,再消毒或灭菌B重复使用的物品应先欲消毒,再清洗,再消毒或灭菌C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D环境与物体表面应常规消毒。E环境受到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消毒,再清洁

13、干保存的无菌持物钳和持物罐启用后更换时间为(A)A4小时

B6小时

C 8小时 D 2小时

E4~8小时

14、使用后的体温表消毒方法正确的是(A)

A 500㎎/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B 250㎎/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

C 500㎎/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D 250㎎/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E 压力灭菌

15、灭菌后的无菌物品包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应视为污染不能再使用(B)A在有效期内

B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完全

C 包装完好无损 D 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完全 E外包装干燥

16、使用化学消毒剂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消毒剂

B消毒剂的使用方法及范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C消毒前物品应清洁、干燥。D消毒物品应于消毒剂充分接触。E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清洁等

17、手术器械使用后消毒方法为(C)

A 1000㎎/L含氯消毒剂消毒 B高温消毒 C灭菌 D 75%乙醇消毒 E 0.5﹪碘伏消毒

18手卫生是指(D)A 医务人员洗手 B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 C 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 D 以上都是

19、医务人员洗手的定义(B)

A 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B 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C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D 以上都是

20、.暂居菌的特征(D)

A 指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B 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C 指能从大部分人的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者。D、A+ B(二)多选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哪些?(ABD)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

B、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精液 C、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汗液

D、感染艾滋病病毒母亲的乳汁

2.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如何处理?(AB)

A、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B、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C、仅用清水擦拭

D、以上都不用

E、没必要处理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指征:(ABCD)

A、导管有严重感染,不能控制

B、导管失去功能,如血流量低

C、导管内有血栓形成并不能抽出

D、导管周围出血不止,压迫也不能止血 4.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当洗手?(ABDE)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C、对同一病人静脉输液操作后,测血压前

D、接触不同病人之间。E、摘手套后

5.某病区住院病人1周内出现6例MRSA感染病例,经调查病人均为院内感染,以下哪些可能是传播途径?(BCE)A、自来水

B、医务人员手

C、呼吸机管道

D、食物

E、病室内抹布

6.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A、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手套 7.各种诊疗活动所致的医院感染的传播,常见有以下几种(ABCE)

A 血液及血制品

B 输液制品

C 药品及药液

D 诊疗器械和设备

E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

8.下列哪些情况应穿隔离衣(ABC)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D、在治疗室加药时

E、铺无菌治疗盘时

9.标准预防是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ABCDE)A、手卫生

B、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C、安全注射。D、穿戴PPE(护目镜、手套、口罩和防护服)正确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E、医疗垃圾规范处理 10.下列哪些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ABC)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D、在治疗室加药时

E、铺无菌治疗盘时

11.哪些内镜必须灭菌(ACD)

A、腹腔镜

B、气管镜

C、膀胱镜

D、关节镜

E、喉镜 12.戴医用防护口罩的注意事项是什么?(BCDE)

A不应一只手提鼻夹 B、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C、口罩潮湿后,应及时更换。D、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应进行密合性检查。E口罩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13.医务人员的隔离防护措施包括(ABCDE)

A、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B、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C、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D、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E、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14.下列哪些属于常用的中度危险物品

A 气管镜、喉镜

B 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

C 透析器、导尿管、膀胱镜 D 体温表、压舌板

E 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镜

15.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ABC)A、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B、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C、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后。D、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E、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16.关于皮肤暂居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A、机械清洗容易被去除。B、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被污染的环境表面获得。C、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D、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有很大关系。E、不具有致病性,与医院感染没有很大关系

17、耐药菌监测的目的是(ABC)

A 将不同时期的细菌耐药性及耐药菌分离率进行比较。B 了解细菌耐药的发生发展趋势 C 为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策略等提供依据D 了解医院感染发病率E 提供医院感染本底率

18、医院感染暴发处置原则包括(ABCDE)

A 控制并积极治疗感染源B 切断传播途径C 对易感人群实施保护措施D 积极查找病原体E 制定预防措施

19、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时应注意(ABCDE)

A 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要求。B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C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即进行有效的封口。D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E 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

20.手术室应加强医务人员的下列那些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ABCD)A制订具体措施。B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做好手卫生。C进行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培训教育 D标准预防

(三)判断20题,每小题1分,共20题

1.围术期预防手术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1小时,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再加用一次,手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错)2.血管内导管置管部位应当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对)

3.废弃的体温表、血压计属于生活垃圾。(错)

4.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或者隔离透析治疗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或者治疗区、血液透析机相互不能混用。(对)

5、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对)

6.导尿管留置后应妥善固定,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对)

7、洗手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对)

8、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a)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代替洗手。

(对)

9、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对)

10、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对)

1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手消毒可以选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对)

12、《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外科刷手不必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错)

13、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对)

14、《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工作人员进入ICU要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对)

15、只要手套没有破就不用担心有害微生物会污染到手。(错)

16、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对)

17、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

性等。(对)

18、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对)

19、手术室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根据手术间的数量设置,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对)20、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错)

医院感染知识考试试题(医技)

(一)单选20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卫生手消毒原则正确的是(D)

A 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B 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C 以上均正确D 以上均不对 2.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C)A、环境消毒B、合理使用抗菌素C、洗手D、隔离传染病人 3 医务人员在下列哪些情况下应进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D)

A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B接触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C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D 以上都是

4、外科洗手与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以下正确的是(D)

A不用洗手,消毒就行B不同患者手术之间,仅需进行外科洗手,不用进行手消毒 C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不需要外科洗手,只需进行手消毒

D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5.对朊毒体污染的器材和物品的消毒程序是:(A)A、消毒--清洗--消毒或灭菌。B、去污染--清洗--消毒或灭菌。C、清洗--消毒或灭菌 D、消毒--清洗

6、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次序应为(A)

A、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

B、感染伤口-隔离伤口-清洁伤口 C、清洁伤口-隔离伤口-感染伤口

D、隔离伤口-感染伤口-清洁伤口

7、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床单元进行的消毒处理是(B)

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初步消毒

8、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途径是(D)

A、空气传播

B、接触传播

C、共同媒介物传播

D、以上都是

9、使用无菌容器时不正确的方法是(A)

A、无菌物品取出后,未用应立即放回B、打开无菌容器盖后,盖内面须朝上 C、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D、手不可触及无菌容器的内面

10、流行性感冒可在全病区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的(A)A、空气传播

B、经水传播

C、食物传播

D、药品传播

11、.取得满意消毒效果的前提是(A)

A、彻底清洗

B、合理的消毒剂

C、消毒液浓度高

D、消毒时间长

1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什么水平。(C)A、清洁

B、消毒

C、灭菌

D、清洗 13.传染病房医务人员在诊查不同的病人之间应如何进行手卫生(B)A、洗手

B、洗手并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手消毒

14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C)

A、不必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B、应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C、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即可

15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D)A患者住院次日晨尿常规检查显示,WBC30个/高倍镜视野。B患儿住院48小时内出现麻疹

C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D手术后30天以内发生,切口局部红、肿、热、痛,并可见化脓性分泌物。E手术缝针通过处有轻微炎症

16、下列选项不符合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的是(C)

A患者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并伴发热。B患者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粘痰、肺部啰音,并伴发热。C患者住院期间行面罩吸氧治疗,5天后出现肺部感染临床表现,并伴发热。D病人在原有肺部感染基础上施行人工机械通气治疗,3天后痰培养证实有新的病原体感染

E患者解除机械通气48小时内出现黏痰、肺部啰音,X线显示肺部有炎

17、医务人员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必洗手(C)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易感病人前

C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清洁部位移动到污染部位时D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E摘手套后

18、关于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错误的是(E)A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B医务人员要认真洗手,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C置管过程中尿管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D导尿时应该正确铺无菌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E应采取开放式引流装置

19、在日常换药、护理操作及其它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敷料,一次性镊子、棉球、棉签、纱布、绷带等治疗废物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垃圾袋中(A)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

D、以上都可投 2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耐药菌,其英文缩写是(C)A、VRE B、PRSP。C、MRSA D、ESBLs(二)、多选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普通手术室有人情况下空气消毒可以采用下列哪种方法消毒(BC)

A、紫外线照射。B、紫外线循环风空气消毒机C、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机。D、消毒液喷洒 2.关于医院感染监测,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E)

A、包括全院综合性监测和目标性监测。B、具有长期、系统、连续的特点。C、研究对象是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D、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E、所有医院都必须开展医院感染监测

3.关于戴手套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

B、戴手套前应当洗手C、摘手套后应当洗手D、若不是无菌操作不同病人之间可以不换手套。E、戴手套前不用洗手 4.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主要包括____。(ABCDE)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E、疗程不合理

5.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__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ABCD)A、溃烂面 B、血液和体液 C、分泌物

D、伤口

E、正常皮肤

6.手卫生包括(ABC)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外科手消毒

D、消毒剂泡手 E、手消毒剂使用 7.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下列哪些规定(ABCD)A、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B、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C、实施标准预防 D、围术期抗生素应用E、以上均不是 8.手卫生设施包括(ABCDE)A、洗手池

B、水龙头

C、清洁剂

D、干手用品

E、手消毒剂

9、关于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描述是(ABCD)

A、使用流动水洗手。B、洗手的每步顺序不必有先后。C、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应注意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E、洗手的每步顺序必须有先后

10、手消毒指征(ABCE)

A 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脱隔离衣前后 B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 C 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 接触消毒物品后E 无菌操作前

11、什么情况下必须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再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ABC)A 手被感染性物质污染时 B 处理传染病病人污染物之后C 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时

D 为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前E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

12、易发生医院感染的人群为(ABDE)

A 所患疾病严重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者。B 老年人

C 女性D 接受各种免疫抑制治疗者E 接受各种侵袭性诊疗操作的患者

13、医院感染常见耐药菌有(ABCDE)

A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C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D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

14、医疗废物分为以下几类(ABCDE)

A 感染性废物B 病理性废物C 损伤性废物D 药物性废物E 化学性废物

15、下列关于医院内肺炎的预防措施中正确的有(ACD)

A 对医院内肺炎高危患者,建议使用含0.2%的氯已定漱口或口腔冲洗

B 如无禁忌证,应将患者床头抬高10°C 应鼓励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D 控制患者血糖在正常水平。E 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来预防医院内肺炎

16、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进行手卫生?(ABCDE)

A、直接接触患者前后。B、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C、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D、处理清洁物品后E、摘掉手套后

17、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BCD)

A、认真洗手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D、消毒隔离 E、禁止院内吸烟 18.对医院感染病例应该做到以下哪一项:(ABC)

A、经治医生进行临床诊断。B、经治医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卡》48小时内上报

C、可疑医院感染病例要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D、可疑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依靠病原学

19、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隔离要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E)

A 当条件受限时,可将感染或定植相同病原体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

B 优先安置容易传播感染的患者

C 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污染 D 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

E 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 20、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包装时应注意(ABCDE)

A 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要求 B 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应当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C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即进行有效的封口

D 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或增加一层包装。E 包装物、容器外表面应当有警示标识(三)判断20题,每小题1分,共20题

1.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对)

2.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预计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戴护目镜。(对)

3.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等,不得混合收集,放射性废物可以和感染性废物一起收集。(错)

4.在整个外科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对)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血液从中流过的器械必须达到无菌要求。(对)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盛装碘酒、酒精的容器每周灭菌2次。(对)7.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单间隔离。(对)

8.血液净化室应严格执行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原则,不得复用。(对)

9.在导管介入治疗室一次性使用导管无菌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错)

10.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住一室。(对)

11.血液透析室应当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相关检查,并应每3年复查1次。(错)

12.手上有可见的污物或有可见的血液、体液、引流物、分泌物等的污染,称为可见污染,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对)

13.医疗机构应当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对)14.连台手术之间不必对手术间进行及时清洁消毒处理。(错)15.患有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在佩戴好外科口罩的情况下可以参加手术。(错)16.胃镜、肠镜、气管镜、喉镜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对)

17、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先消毒,后洗手的原则(错)

篇3:注重知识整理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考复习,地理知识,整理方法

从近几年文综地理试卷来看, 彰显能力立意, 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俗话说“基础不劳, 一切徒劳”。只有坚持“回归基础”, 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地理学科考查范围非常广, 知识内容庞大复杂, 复习时间又相当有限, 若单纯机械地“炒旧饭”, 不仅时间不容许, 而且达不到高考文综试卷的能力要求, 同时还会导致学生感到没有新意, 激发不起学习的积极性。整理知识的过程就是在人的思维参与下, 对知识进行加工的认知过程, 即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方法, 对知识进行处理, 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之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网络化的过程, 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知识的内化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在高考复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 通过对地理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即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 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梳理, 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规律化、网络化, 是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科内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考能否获胜的关键。

一、构建知识模式, 形成认知结构

希卢姆认为: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原理, 有利于理解其他类似的事物。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中, 就不容易忘记。构建地理知识模式揭示知识的构成状况, 是构建认知结构的重要方法。运用地理知识模式, 指导学生学习, 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使学生认识地理问题有个基本思路, 分析地理问题有章可循, 以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二、总结知识规律, 加深理解记忆

地理规律是指地理事物或现象在发展中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趋势, 是对许多零碎地理知识地有机统整。在高考复习中, 采取分类、归纳、整理、比较、假设推理、简图导出等方法将教材中的具有规律性的知识内容, 从部分到整体, 从一般到特殊, 逐步加以归纳分析,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其知识结构系统条线分明、脉络清晰, 化繁为简, 便于知识理解记忆。并引导学生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图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起来对比, 运用“是, 不是”“不是, 是” (即应该是这种气候类型, 但为什么不是;应该不是这种气候类型, 但为什么却是) , 引导学生抓住共性的基础上掌握个性, 如赤道附近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在赤道上的东非高原为什么不是?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部远离赤道, 本不是热带雨林气候, 但为什么却是?

三、分析知识内在联系, 构建思维线索

实践证明:孤立地死记硬背地理知识, 只能学到一些零散的知识, 如果以某一思维线索整理, 就能获得一串的地理知识。因此, 在教学中, 要力求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知识结构, 通过变换角度 (如空间的分布、时间的顺序、因果的联系等) 或以某种载体来整合知识, 内化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运用知识的线索, 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 由“知识点”连成“知识线”, 进而结成“知识网”。如以区域地理为载体, 对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进行重组:位置 (经、纬度及海陆位置) ——地形、地质——气候、自然带——河流、地下水——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环境问题——发展方向;在哪里 (区域定位) ——有什么 (区域特征) ——为什么 (地理特征成因) ——怎么样 (有哪些优势和存在哪些问题) ——怎么办 (如何解决和发展方向) 。

四、比较知识异同, 突出本质特征

比较法是地理学的重要方法。比较法可分:类比法———对同类事物比较, 包括同类同型事物的比较、同类异型事物的比较、异类而共性事物的比较等。纵比法——对发展过程各阶段、等级系统各层次、延伸方向各部分的比较。横比法——对不同地区的同一地理事物、或两个以上同类地理事物的各个方面等进行比较。中心内容比较法——以一个对象为中心, 分别与几个对象为参照进行比较, 以突出中心地理事物的内容。综合比较法——比较对象和比较内容都较多的比较方法, 内容全面、角度多样, 有助于全面了解完整的地理事物。通过比较知识异同, 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深对要领的理解;加强知识联系, 便于掌握和扩大新知识;同时促进对知识的综合分析, 利于发展思维能力等。例如, 非洲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在成因和特征上存在的异同;中亚地区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和特点上的异同。

五、突出主干知识的多向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现代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和编码储存在大脑中, 待遇要时提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 越能表现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就越利于信息的储存和提取。系统论明确指出:各部分知识的相加不等于各部分知识之和, 知识的整体要大于各部分知识之和。因此, 在高考复习中, 我们可以从一个问题 (信息) 出发, 突破原有的知识圈, 充分发挥想象力, 以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主干知识的内在联系, 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如气候知识, 我们可以从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气候评价、与土壤和动植被的关系、相关自然带、与地形的关系、与河流的关系、对工业的影响、对农业的影响、对水利建设的影响、对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影响、对交通的影响、对军事的影响、对洋流的影响、对旅游业的影响、对聚落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六、抓住主导因素, 把握区域总体特征

地理环境是由诸多环境要素综合的产物, 这些环境要素, 既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组成因素, 又处于与其他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 对于每一处环境的形成, 必定有一个主导因素。因此复习时, 根据地理事物形成、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抓住主导因素, 构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篇4:知识的加工和整理

1、通过游戏等活动,学生能够认识到知识的加工和整理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通过比一比赛一赛活动,去体验自己在记忆过程中所运用的加工和整理的方法,并初步掌握几种知识的加工和整理的有效策略。

2、所有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学习如何认识自我、分析自我的方法,并在比赛、练习等过程中,了解知识加工和整理的方法。

3、学生能够在游戏、实例分析、比一比赛一赛等活动中锻炼自己积极参与课程的意识,提高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一、认识“知识的加工和整理”

游戏 “撕撕撕”

材料:长方形白纸一张/人;要求:游戏过程中不准提问、不许偷看;步骤(第一:1)请闭上眼睛,拿起刚才那张白纸,将纸对折;2)再对折;3)然后在纸的右上角撕下一块;4)左上角再撕下一块;5)然后在两个缺口之间再撕个半圆形;6)现在,将纸的右下角再撕下一块;7)睁开眼睛,将纸打开,看是什么形状?8)有没有人跟我的一样?有谁跟我的不一样?找找本组内有几个和你一样的人。第二:你找到了几个?----一个?两个?没有? 说一说你们在完成这个游戏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概括并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这个游戏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学生自由发言

我们的大脑不是复印机,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大脑并不是简单地将接收到的信息、知识原封不动地照搬下来、印在脑子里,而是会依照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思维习惯、喜好、认识、理解、个人当时的情绪状态等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然后才做出相应的反应,而由此做出的反应也会不尽相同。但不同的反应结果又可能会为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干扰我们的思路。那我们如何才能正确理解知识的本意,并做出正确的反应?也就是要如何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才最有效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主题---知识的加工和整理

在这里有两个基本的观点是大家要记住的。一个是: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大脑对知识的加工和整理---这一点在刚才的游戏我们已经得到了验证。另一个是:知识的加工和整理是存在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学完今天的课程后,也会得到验证。

知识的加工和整理是完成学习必不可少的、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更牢固的记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这里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

二、有效的加工和整理策略

(一)分类法(归类法)

活动:比一比 赛一赛-----看谁记的快,记的准

1、指导语:请看我即将出示的材料,上面有16个词语,请你在30秒内尽量把这些词语记下来,可以不按顺序,要求不许用笔写下词语。

2、出示16个词语:大别山、天坛、黄河、首尔、博物馆、北京、昆仑山、潮白河、故宫、长白山、动物园、尼罗河、泰山、悉尼、恒河、东京

3、统计学生记住的词语个数(举手),请几名记得比较多的学生起立,测试他们能背诵出多少个词语。

4、讨论:谁来说说你刚才用了哪些策略、方法来帮助记忆? ----自由发言

(再次出示词语)上面这些词语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真的是这样吗?--不是,这些词语,其实是有章可寻、可以归类的资料,如果能把这些词语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归类,组成几个较少的部分,例如:刚才这些词语,可分为四大类:城市、河流、旅游景点、山脉。

这次你们再试着背诵一下(10秒),是否觉得比第一次容易了?这里当然有前次记忆的基础,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进行了分类整理,使它们处于短时记忆的范围内(7±2个单位),背诵起来就比较容易了。由此可见这种分门别类进行记忆的方法可以使记忆更快、更准确。----这种分门别类进行记忆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加工和整理策略,我们称之为“分类(归类)法”。

为什么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提高记忆效果呢?

人的大脑就像一个大衣柜,如果我们先将这个大衣柜分隔成多个抽屉,然后再把来自外界的信息放入适当的抽屉中,分门别类的进行管理,不仅量少而且联系紧密,这样知识便可长久而正确的保留下来,需要时方可随意取出,也就是说容易想起来。

下面我们通过两个练习来验证一下:请你运用分类法记忆下面这些词语

[练一练1]:15秒

A列:狗、帽子、挂钟、眼镜、桌子、猫、衣柜、鞋子、鹦鹉、戒指

B列:按动物、穿戴在身上的、家庭用品进行分类。

[练一练2]:30秒

A列:(分类前)桌子、纽约、粉笔、工人、椅子、黄河、医生、黑板、农民、狮子、病人、美国、老虎、律师、长江、法官

B列:运用结对子法归类:桌子——椅子、美国——纽约、老虎——狮子、粉笔——黑板、工人——农民、长江——黄河、医生——病人、律师——法官

教师评价

对知识进行归类标准有两条:一是按知识的内在联系或本质属性归类(数理化的公式、定理,语文、英语的语法);二是按知识的外部联系或非本质属性归类。如可按单元归类、同类知识归类、易混淆的知识归类。

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了解到了在学习的最初环节可以运用分类法帮助识记知识,在保持、巩固知识的环节----也就是复习的环节同样可以运用分类法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整理,从而建立起知识体系。

提问:这时我们怎样做呢?你有什么具体的归类方式呢?

---学生自由发言

归纳:

种属关系结构图:例1:食物图例2:生物(“生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二)整合法:有些知识以小板块的形式分散在教材的不同章节里,在复习时可将它们整理在一起。

一览表(列表法):例1: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知识;例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间的关系

图示法:

例1:包含关系图:数学四边形

例2:交叉关系图: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

例3:循环图:物质的三种形态转化图、地方文化与旅游业关系图

例4:棱锥图:学习效果金字塔、我们与周围人的关系金字塔、中学生一日食谱金字塔(也可以列表)

(三)发散法(思维导图法):以一个知识内容为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知识,进行发散思维,找到知识间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联系,使之形成由点到面的知识结构。这个核心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一个图解、一个实例。如:“伪装”。 (出示图)

三、课堂检测交流:

请你运用今天学过的任何一种加工、整理的方法,对下面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建立起相应的知识体系

选择一:生物---“植物体的器官”

选择二:心理---“知识的加工整理”

【分类(归类)法、结构图、整合法、列表法、图示法、包含关系图、交叉关系图、循环图、棱锥图、思维导图、有效的加工整理策略、知识加工整理存在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课后延伸

篇5:薪酬管理---整理知识

四、简答题(P27)

1、简述薪酬的功能。

答:(1)对组织而言 :控制经营成本;有效配置资源;

改善经营成本;支持组织变革。

(2)对员工而言:补偿和保障;心理激励功能;价值引导功能。

(3)对社会而言:关系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2、简述战略性薪酬管理的内涵及其作用。

答:战略性薪酬管理(对待薪酬管理的思维):当企业的战略确定以后,薪酬管理的目的是支持战略实现,而不仅仅是公平、合理的分配。

3、薪酬管理决策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答:(1)薪酬水平;(2)薪酬构成;(3)薪酬体系;

(4)薪酬关系;(5)薪酬形式;(6)薪酬政策。

4、薪酬管理与其他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关系。

答:(1)、薪酬管理与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进行薪酬支付的基础。

(2)、薪酬管理与人员招聘。科学合理、灵活的薪酬制度总能从不同角度满足优秀人才的优势需要,这会使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具有吸引力,便于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从而赢得竞争优势。(3)、薪酬管理与培训发展。培训及发展机会,都属于非货币化薪酬的畴。是广义的薪酬管理的一部分内容。(4)、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绩效考核有很多目的,主要有加薪、支付激励性报酬、培训与晋升机会等几个方面的容,都是跟薪酬的给付有关。(5)、薪酬管理和劳动关系。劳资双方就工资等问题的谈判协议描述了管理层和工会达成的聘用条件,薪酬是关键议题。

第二章薪酬体系设计

四、简答题(P83)

1.职位薪酬体系有何特点?实施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职位薪酬体系的特点:

(1)“只对工作(岗位)不对人”是职位薪酬体系的核心;

(2)岗位等级的确定依据客观和通用性:以工作复杂程度、职责大小、繁重程度以及劳动条件等为依据;先有职位序列,再有职位薪酬序列,工作等级之间的差别决定了工资级别之间的差距,员工根据岗位任职情况获得相应等级的工资收入。

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

(1)职位的内容明确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2)职位的内容应当稳定,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动;

(3)企业具有合理的人员配置机构;

(4)企业的层级关系明确;

(5)企业的最低级薪酬水平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2.能力/技能薪酬体系的实施基础是什么?

答:(1)从工作性质的角度来看,技能薪酬体系适用于以下三种技能维度上得分比较高的职位类型:深度技能;广度技能;垂直技能。

(2)技能薪酬体系能否在一个组织中得到应用还取决于管理层的认识。

(3)在技能薪酬体系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组织和员工双方需要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

第三章薪酬水平决策

五.简答题(P112)

1、薪酬水平决策有哪些类型?各自适合的企业具有什么特征?

答:薪酬水平决策的类型主要有:薪酬领袖政策;市场追随政策;拖后政策和混合政策。

(1)薪酬领袖政策又被称为领先型薪酬政策,采用这种政策的企业通常具有这样的特征:规模较大、投资回报率高、薪酬成本在企业经营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者少。

(2)市场追随政策,也可以被称为市场匹配政策,是根据市场平均水平来确定本企业的薪酬定位的一种常用做法。大多数企业都是这种政策的执行者。实施这种薪酬水平政策的企业往往是既希望自己的薪酬成本与产品竞争对手的成本保持基本一致,从而不至于在产品市场上陷入不利地位,同时又希望自己能够保留一定的员工吸引和保留能力,不会在劳动力市场上输给竞争对手。

(3)采用拖后型薪酬政策的企业规模往往相对较小,大多处于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上,边际利润率比较低,成本承受能力很弱。很多种这一类型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受产品市场上较低的利润率所限制,没有能力为员工提供高水平的薪酬;某些拖后型薪酬政策的实施者并非是真的没有支付能力,而是没有支付意愿。

(4)混合政策是指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是根据职位的类型或者员工的类型来分别制定不同的薪酬水平政策,而不是对所有的职位和员工采用相同薪酬水平定位。实行这种政策的企业有各种类型,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行这种政策。

2、行业因素和产品市场对薪酬水平决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薪酬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 调整薪酬水平

 调查薪酬结构

 估计竞争对手的劳动力成本

 了解薪酬管理实践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趋势

第四章薪酬结构设计

五.简答题(P140)

1、怎样设计企业的薪酬结构?试述其主要步骤。

答:(1)

(2)步骤:薪酬调查;确定薪酬等级数量;确定薪酬区间中值;

确定职位等级序列;设计薪酬结构模型。

2、什么是宽带型薪酬?试述宽带型薪酬结构的特点及其作用。

答: 宽带薪酬结构就是指对多个薪酬等级以及薪酬变动范围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变成只有少数的薪酬等级以及相应较宽的薪酬变动范围。

薪酬宽带主要有以下的特点与作用:

(1)薪酬宽带支持扁平型组织结构。宽带薪酬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的严格等级制,有利于提高效率以及创造学习型的企业文化,同时有助于企业保持自身组织的灵活性和有效性,适应外部环境竞争。

(2)薪酬宽带的价值引导作用。宽带薪酬能够引导员工重视个人技能增长和能力提高。

(3)宽带薪酬有利于职位轮换,培育员工跨职能的能力的成长和开发。宽带薪酬减少了薪酬等级的数量,使员工对职位轮换不仅不会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会积极争取职位轮换的机会。

(4)宽带薪酬有利于管理人员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宽带薪酬的薪酬等极少,区间变动比率大,对于员工薪酬水平的界定留有很大的空间,有利于管理者管理,更好地引导员工关注企业目标的实现。

(5)宽带薪酬能够更好地配合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宽带薪酬的薪酬等极少,薪酬变动范围大,简化了管理流程,保持了薪酬结构的延续性。

(6)宽带薪酬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宽带薪酬的结构通过弱化员工之间的晋升竞争,强调员工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共同进步,以此来帮助企业培养积极的团队绩效,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3、国内企业进行宽带型薪酬结构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应注意的问题:

 先从内部公平性开始

 宽带薪酬与企业管理特色的适配性

第五章薪酬水平决策

五.简答题(P165)

1、团队激励薪酬的优势是什么?

答:(1)从工作角度来看,工作产出是集体合作的结果,无法衡量员工个人对于产出所做出的贡献;(2)从组织状况来看,在组织的目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个人的绩效标准需要针对环境的压力而经常性地变化,并且生产方式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的要素组合也必须适应压力的要求而经常做出调整;(3)从管理方面来看,企业中存在良好的绩效文化和团队合作文化,这是

因为在组织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并且能够就绩效标准与员工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员工会对这种薪酬计划有充分的信任,同时也有更为充分的信心去达成预定的绩效目标。

2.收益分享计划同利润分享的区别?

答:在应用上,收益分享计划同利润分享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1)收益分享计划并不使用整个组织层次上的绩效衡量指标(利润),而是对某一群体或者部门的绩效进行衡量,准确地说,它不是要分享利润的一个固定百分比,而常常是与生产率、质量改善、成本有效性等方面的既定目标达成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是因生产率和质量改善所导致的成本节约)。(2)收益分享计划下的奖励支付通常比利润分享的支付周期更短,同时更为频繁。(3)收益分享计划具有真正的自筹资金的性质。

3.可变薪酬在薪酬系统中有何作用?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优缺点?

(1)可变薪酬是固定薪酬的辅助形式,是薪酬系统的动态部分,与经营业绩紧密结合,其

支付是以预先确定的方式或团队与组织的业绩为基础。

(2)从适用对象的数量划分,可变薪酬主要包括:个人可变薪酬和团体可变薪酬。

第六章员工服务与福利的管理

五.简答题(P192)

1、弹性福利计划的事实目的是什么?优缺点以及是事实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目的:给予员工更大的福利选择权,满足员工差异性福利需求;

使有限的福利成本支出发挥最大的效用。

(2)优点: 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提高福利计划的适应性;

有助于进行福利成本控制,增强福利支出的有效性。

(3)缺点:使福利管理更加复杂;

可能出现“逆向选择” 和非理性的情况;

削弱统一性模式所具有的规模效应。

(4)注意事项:合理确定必选福利项目;

进行调查,确定供选福利项目;

帮助员工进行福利规划;

福利项目的设计和表述易于理解;

员工参与度高。

2、员工福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答:(1)存在问题:企业和员工在对福利的认识上存在一些混乱;

福利成本居高不下;福利的激励性差;

福利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2)发展趋势:弹性福利计划大行其道并且日臻完美;

寻找与其战略目标、组织文化和员工类型匹配的福利模式。

3、简述福利规划的流程。

答:(1)了解国家立法;(2)开展福利调查;

(3)制定与组织特点相匹配的福利计划;

(4)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5)选择经济有效的福利方案。

第七章不同员工群体的薪酬管理

四、简答题(P223)

1、简述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特点和薪酬管理特点。

(1)工作特点:智力含量高 ;

工作业绩不容易被衡量 ;

工作时间不易估算 ;

工作压力大;市场价格高。

(2)薪酬管理特点: 薪酬设计主要以其能力和为企业所做的贡献为基础;

注重长期激励;

福利的设计充分体现“自由”。

2、简述销售人员的工作特点和薪酬管理特点。

(1)工作特点:企业的生存和销售业绩密切相关 ;

工作时间不确定 ;

工作过程无法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

工作场所不固定 ;

工作业绩能够衡量 ;

业绩不稳定,波动性大。

(2)薪酬管理特点:薪酬管理的公平性 ;

薪酬方案的激励性 ;

薪酬数额主要由业绩决定;

第八章薪酬预算、控制与调整

四、简答题(P259)

1、简述薪酬预算的流程。

(1)发现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确定薪酬预算的目标 ;

(3)收集资料 ;(4)制定薪酬预算的方案 ;

(5)评估和选择薪酬预算的方案 ;(6)确定薪酬预算的方案。

2、简述薪酬控制的途径。

(1)通过控制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对薪酬成本进行控制。

主要指通过控制企业总体上的平均薪酬水平,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在总的薪酬成本中

所占比重的大小以及各具体组成部分所占比重的大小来控制薪酬成本。

(2)通过控制雇佣量对薪酬成本进行控制;主要指通过控制员工人数、有效工作的时间来控制薪酬成本。

(3)通过薪酬技术进行潜在的薪酬控制。

第九章薪酬管理的常用法规

四、简答题(P299)

1.简述我国劳动工资立法的发展历程。

答:(1)建国初期的主要任务目标是恢复国民经济,根据这一任务目标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劳动立法,主要涉及劳动关系和工资方面;

(2)从1953年至1966年,随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劳动法规已成为确保国家经济计划的贯彻实施、维护劳动者正当劳动权益、改善劳动者生活状况的根本保障手段;

(3)1966年至1976年,我国的劳动与工资立法受到了严重破坏,基本上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劳动法制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国开始了法律现代化的进程,众多领域的立法活动得以恢复和进行;

(5)1995年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关系调整迈入法制轨道,为工资立法奠定了基础。

2.简述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

(1)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就平等协商作出原则规定;1996年原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国家经贸委、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出《关于逐步实行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的通知》;

(2)2000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2003 年,颁布了《集体合同》;2006 年,原劳动部、全总、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开展集体协商的意见;

(3)2008年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提出,要“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报告把“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上升到了政府行政层面的具体要求;

(4)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对开展平等协商、订立集体合同进一步做出了明确规定;

篇6:基础知识整理

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土地改革必须注意的两个

基本原则:

①必须满足雇农和贫农的要求

②必须坚决的团结中农,不损害中农的利益 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

毛泽东1946年6月30日——《论人民民主专政》,标志着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最终

形成

毛泽东1955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

作的生命线”

毛泽东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

国情况”

毛泽东 1925《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八七会议——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

《井冈山的斗争》 1928.11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文献之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30.1 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理论

《反对本本主义》1930.5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首次明确反对教条主义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12 首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部

《新民主主义论》 1940.1.9 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两步,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 《<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10 提出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提出建立一个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政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这个根本思想原则。

《论十大关系》1956.4.25 主要阐述了正确解决我国经济建设方面存在的某些矛盾的基本原理,强调要处理好矛盾的各个方面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957.6.19 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43.6 第一次从哲学高度对群众路线做了理论概括。“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论联合政府》 1945.4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讲话。提出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八周年而写的一篇论文。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

《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12.30 第一次使用“人民民主专政”的概念。

《反对党八股》 1942.2 延安整风的文献

八七会议 1927.8.7 属于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雏形阶段。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统一战线、农村问题、军事和组织问题作了多次发言,针对大革命失败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带有根本性的意见,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起了重要作用。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性作用是在八七会议上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体现的

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七大 1945.4.23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标志毛泽东理论系统化确

立。

七届二中 1949.3.5 解放前夕的重要会议。全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是毛泽东开始由革命理论向建设理论

过度的探索。

八大 1956.9.15 完全肯定了党中央从“七大”以来的路线是正确的,同时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集中体

现。是毛泽东理论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国营经济

邓小平理论: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写入宪法

十五大————写入党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二大————第一次提出

十三大————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十二大————首次概括

十三大————全面阐述

先富和共富的关系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正式的法律解释有: 立法解释

司法解释

行政解释

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210.印章(除会议纪要、电报外都需加盖印章)

印章下弧无文字时,下弧压在成文日期上

印章下弧有文字时,印章中线压在成文日期上 21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212.财政部门发现赔偿项目、赔偿计算标准违反国家规定的………………………….213.1920年8月,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

“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21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可调和得矛盾:①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得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教条主义

绝对主义

思想僵化 215.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导致 怀疑主义

相对主义

诡辩论 216.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和关键:转变城乡二元结构 217.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与经济基础:

(1)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体现在:①是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②二是促进自己的经济基

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③经济基础的变化发展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发展

218.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

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剩余价值的出现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国家政权的问题

219.矛盾解决的形式有3种:①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

②矛盾双方同归于尽

③矛盾双方相互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220.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工业

221.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核心内容——依法治国

本质要求——执法为民

价值追求——公平正义

重要使命——服务大局

根本保证——党的领导

222.企业制度形式:①个人业主企业

②合伙制企业 ③公司制企业

223.物权具有独占性、排他性、追及力的特点 224.城市的婚姻登记机关:①街道办事处

②市辖区的民政部门

③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225.可用来发布规章的公文有:命令、通知

226.《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实施:①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技

术交流

227.赔偿请求人申请国家赔偿的,应当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生效判决书、复议决定书、赔偿决定书、调解书、请求人身份证明

228.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①原处理机关

②同级政府人事部门

③行政监察机关 受理公务员控告的机关:①上级行政机关

②行政监察机关 229.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是要式行政行为

是羁数行政行为 230.发文字号由()组成:发文机关代号 发文年号

发文顺序号

231.政府部门的“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人员编制

23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1)同西方文官制度相比较: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④坚持德才兼备用人标准

(2)同传统人事制度相比较:①具有比较完善的法规体系

②具有比较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③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④具有兼政勤政的保障机制

233.我国的八个非领导职务: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

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234.法制是加强依法监督的保证,加强依法监督的基础司教育

235.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要有:①限购行为

②市场封锁行为

③搭售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

④招投标串通行为

⑤虚假宣传行为

236.公务员考核等次包括: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237.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是人心向

238.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认识主体 认识者 离不开社会

实践(相互作用、制约)

239. 认识活动 认识客体 认识对象

认识中介

240.行政诉讼案件移送的必备条件:①移送的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②移送法院发现对已经受理的案件无管辖

③接受移送的法院对该案件有管辖权 241.物质和意识对立有绝对意义的范围——物质和意识何为第一性

242.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43.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四个尊重——尊重劳动(核心)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244.《2011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我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245.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论

246.系统最本质的特点是——结构有序性

247.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要深化()改革:

①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②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工作机制改革 248.辩证法三种历史形式: ① 古代朴素辩证法

② 唯心辩证法(黑格尔)

③ 唯物辩证法(马克思)249.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间接调控为主): ① 促进经济增长

② 增加就业

③ 稳定物价

④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250.生产社会化指的是:生产过程的社会化

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产品的社会化

251.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各国的:利率水平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资本无限增殖的内在要求,即利润最大化 .252.公务员职位按性质、特点、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

专业技术类

行政执法类

253.企业参与竞争的手段:①价格竞争

②非价格竞争

③企业兼并

254.我国的六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喀什

我国的四个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内陆唯

一)、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255.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封建经济为主,大部分主权丧失,使得中国革命

必须是民主革命

256.1951年12月 中共中央开展“三反”运动:反官僚主义、反浪费、反贪污 257.胡锦涛在清华百年校庆的讲话(三点希望):① 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

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

② 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

密结合起来

③ 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

密结合起来

25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赔款最多的条约——《辛丑条约》

259.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

定的

260.水稻杂交中的“三系”育种理论指的是: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

26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262.义务教育的本质:国家强制性

263.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有:①宪法 ②法律 ③行政法规 ④地方性法规 ⑤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⑥⑦行政规章 ⑧国际条约 264.上诉成立的条件:①上诉人必须具备上诉权

②必须有适当的被上诉人 ③必须在法律规定的上诉期限内

265.规范 性 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 ①法的清理

②法的汇编

③法的编纂

266.特别法其效力体现在:特定地区、特定事件、特定公民

26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根本区别: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不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268.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①依法成立

②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③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④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特点:①独立的社会组织

②独立的财产

③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69.公文的四个特点:①广泛的实用性

②直接针对性 ③全面真实性 ④格式规定性

270.十七大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271.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72.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因素:①社会环境的变迁

②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③技术手段的创新 ④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

273.公务员制度的三大要件:人事部、公务员法规、国家行政学院(公务员培

训最高机构)

公务员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核心)、择优、德才兼备、因事择人

试用期一年

公务员奖励的种类:嘉奖、记三等功、记二等功、记一等功、授予荣誉称

公务员行政处分种类: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274.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275.江泽民的“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276.治安管理处罚分为:①警告

②罚款 ③行政拘留

④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277.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

278.婚姻无效的情形:①重婚的 ②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③婚前患有医学上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未治愈的

④未达到法定婚龄的 279.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的)产生和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

①存在社会分工

②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80.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281.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

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282.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结束了30年之久的不正常状态

苏美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283.国家行政赔偿的方式:①支付赔偿金

②恢复原状 ③返还权益

284.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

值中占得比重

285.我国公开市场业务即买卖国债,以此调节基础货币数量

286.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指的是无产阶级、地

主大资产阶级

287.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288.地方各级人大选举该级人民法院院长,无需报批

地方各级人大选举该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需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

及该级人大常委会批准

289.共同犯罪的种类: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290.七一讲话

(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胡锦涛重要讲话)

(1)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

(2)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完成推进的三件大事: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4)两个“硬”: 发展是硬道理 稳定是硬任务(第一次提出)(5)四项“考验”:执政考验

改革开放考验 市场经济考验 外部环境考验

(6)前进路上的四项任务:①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

展道路;

②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7)成就集中体现: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8)两个时代重大课题:中国发展怎么走

党的建设怎么办

(9)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

能力不足的危险

脱离群众的危险(最大危险)

消极腐败的危险(10)两个宏伟目标:

①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

②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91.刑法规定不得假释的情况包括:①累犯

②暴力犯罪被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注:假释针对的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92.缓刑适用的范围:①拘役

②有期徒刑(三年以下)

缓刑考验期:2个月≤拘役≤1年 1年≤有期徒刑≤5年

293.关于委托:

①对于受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的复议,由受委托的行

政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管辖

②提起的行政诉讼被告为原委托机关

③赔偿义务机关为原委托机关

294.收文标志包括:收文机关名称、收文编号、收文时间、档号

295.《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试用期的规定:

劳动合同3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个月

劳动合同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

劳动合同3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个月

注:劳动合同生效即从用工之日起计算,劳动者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劳动

合同约定工资的80%

29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发的阶级发展为自己的阶级

297.哲学的党性和党派性是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298.实践的特点:自觉能动性

客观物质性

社会历史性

299.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的特点: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 300.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垂直领导的工作部门一般采用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形

301.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义务:①提供证据

②不得妨碍行政诉讼活动的执行

③执行生效的判决、裁定等

302.“交易”是分析经济制度的基本范畴

303.政府机构只有精简,才能实现高效、廉洁的目标

精简与效能原则:精简政府机构

减少人员编制 简化办事程序

304.农村税费改革的几个确保:①确保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

②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③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 305.公共危机的特点:①公共性

②突发性和紧急性

③高度不确定性

处理公共危机必须坚持的原则:时间性原则

效率性原则

协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306.再审改判无罪的,作出原生效判决的法院为赔偿义务机关,二审改判无罪的,作出一审判决的法院和作出逮捕决定的机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时效

为2年)

注:赔偿义务机关应该在2个月内给予赔偿 请求人若有异议 3个月内提

起诉讼

307.吴邦国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表现在: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治根基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的法治体现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治保障

30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①建立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②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

③民主监督 30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重要环节:

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经济

③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系统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310.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

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311.行政确认的法律效果具有前溯性,行政许可具有后及性 312.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 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313.职业道德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它是个体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

保证

314.诉讼时效问题:

(1)短期诉讼时效(1年):①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②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 ③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④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2)长期诉讼时效:2年—20年(3)20年以上的法院不予保护

315.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

316.“人因工程”——为人使用而设计的 317.我国首个南极内陆可靠站——昆仑站

318.2007.2.4中国在非洲赞比亚建立了第一个经济贸易合作区

319.2011.9.1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320.国家的实质——以军队为主要成分的暴力机关(是阶级不可调和得产物)321.2011年11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石油、天然气改为从价计征。其他5项税目仍是从量计征

322.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323.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

324.海南成为全球第四个离岛免税区

325.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德国证券交易所2月15日正式宣布合并,组建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集团

326.“五四”青年节温家宝总理对青年成才提出五点希望:——有理想。——善学习。——讲道德。——要自立。——勇奋斗。3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要职权:①修改宪法

②监督宪法的实施 ③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④组织其他国家机关 ⑤批准国家计划、预算 ⑥监督常务委员会

⑦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制 ⑧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制度

⑨决定战争与和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要职权:①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监督宪法的实施

③制度和修改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④任免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决定重大国家事项 ⑤审查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合宪、合法性

⑥决定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⑦对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⑧其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权利 国务院的主要职权:①制定和发布行政法规

②提出议案

③组织和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

④对所属部委和地方行政机关的领导权及监督权

⑤行政人员的任免、奖惩权

⑥其他权利

328.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可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律案

一个代表团或者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联名,可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案

329.中共党史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1921、上海 宣告中共成立 中共二大——1922、上海 制定革命最低最高纲领

中共三大——1923、广州 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四大——1925、上海 明确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问题

中共五大——1927、武汉

八七会议——1927、武汉 纠正陈独秀左倾错误,决定武力反抗国民党反

动派

遵义会议—— 遵义 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领导位臵

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 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次国共合作)

洛川会议——1937、洛川 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共七大——1945、延安 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指导思想、《论联合政府》、三大作风

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 工作重心乡村转城市

一届人大——1954 制定宪法

中共八大—— 概况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

设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主的第二代领导体

系)

中共十二大——1982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大——1987 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基本

路线,三步走

中共十四大——1992 江泽民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江泽民为主的第三代领导体系)

中共十五大——1997 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提出依法治国 中共十六大——2002 “三个代表”、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中共十七大——2007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次提出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30.十七届六中全会(2011.10.18):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会议主题:科学发展观

根本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落脚点和出发点: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动力:改革创新

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31.我国四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我国最长的六大河流是: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我国六大湖泊是:翻阳湖、青海湖、洞庭湖、太湖、呼伦湖〈内蒙境内〉、洪泽

我国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我国主要平原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332.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3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海洋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 334.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3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36.政务公开:公开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职能、职责

公开工作纪律;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

用人、财务和分配公开

337.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

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

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34.马克思主义哲学(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

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

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

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①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

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

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

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

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

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

物的形而上学观点(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

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

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

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

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①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

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②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③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

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

提。

②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③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①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②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③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②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①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

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②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③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

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

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

生产力的制约。(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

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339.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表现 本质 成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

济过热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

中的纸币量过少

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因

上升等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经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

适度的通货紧缩可以挤掉经济泡沫,抑制投资过热;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居民生活有好处,但从响 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长远看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居民的消费心理,导致恶性的价格

竞争,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对可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货

可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策 币政策 币政策

340.东北易臶:张学良1928年宣布东北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臶。北洋军阀时

代结束,国民党

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统治

341.八一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领导,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

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342.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与南昌起义不同的两个特点: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

动湘赣秋收起义。

特点:首次使用工农革命军旗臶和名号;首次吸收数量众多的工农参加 343.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的原则性改正: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

收一切公共土地及 地主阶级的土地”

344.“中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

345.地方性法规与国务院部委规章之间的规范冲突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全国人大

常委会

上一篇:我的一张照片下一篇:“开心果”妹妹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