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赋高一学生作文

2024-05-10

星星赋高一学生作文(通用8篇)

篇1:星星赋高一学生作文

高一作文:青春的星星

高一作文:青春的星星

高一(1)班汪琼

世上有千种拥有,但有一种拥有最珍贵,你也许丝毫觉察不到这种拥有,感觉不到它的价值。随奋斗目标悠悠风貌的流逝,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更迭,无数个夜夜星空,在你生命的某一天,当你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自己不再拥有,它不是地位,也不是金钱,而是瑰丽的青春。

世上有万般失却,但有一种却很无奈,它让你追悔莫及,以一生作代价,你纵有回天之力,也只能仰天长叹,顿足捶胸,它不是权势,也不是美貌,而是无价的青春。

青春痘是青春的象征,它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了我身体的一部分,尽管它还是和以前一样不是我所喜欢的,但我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要想消灭它,就像猫总想置老鼠于死地一样艰难。这样看来,我的境地几乎和猫一样,倒不是说完全没那个能力,只是两者之间,一个善于跑,一个善于追,一个善于找,一个善于藏。

由于青春痘的侵战,我抛弃了我的最爱??辣椒。因为辣椒是青春痘攻战性的武器,我害怕它在我白皙的净土上添加几块烂石,这时我倒希望正如美国在长崎岛上抛下的炸弹,使长崎岛寸草不生。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况像我这样刚刚踏入青春之门的少女呢!夜暮降临,天空中有着无数颗星星,一闪一闪,眨着自己明亮的眼睛,我徘徊在悠闲、寂静的小路,抬头望望天,月亮在笑,好像对我说祝贺你,你长大了,低头看着地,微风吹过我的脸颊。吹动着地上的花草,它们好像在对我说,祝贺你,你已经进入了青春的大门。

天上的月亮对着我笑,星星对我一眨一眨的,照着我脸上的青春痘,时而浮现光芒,时而消失。

莫叹息,莫停留,拥有青春,就会拥有青春的星星,加快脚步向前走。

篇2:星星赋高一学生作文

身披着汗味的袂,因为这是工作回来的模样,确实很狼狈。

又一次站在台阶上,拿着面巾准备做下个一冲澡者。夜,墨一般的浓,没有多少星星装饰。看着远处,飞蛾淘气又执着的用身子撞着灯光,连续着一个个的堕落,唉!真的很好强。

今儿的月没了踪影,不知溜到那儿玩去,天,显出一片死寂,退谈了些精神。用手托着下巴,感觉到一股舒畅。星星很廖少,也很谈,像是没有熟的果实一般,显不出人喜欢。对视着天空,我发觉最亮的星星也就只有一颗,闪着,那一滴光好像足够撑着天空似的,它是那么的自信。没像别的星星那般死寂,那般冷清。静静的,我凝视着它,反也是它在对视着我,那种眼光好情切,好如母亲那双温柔的,给人安慰的眼。

是的,我想家了,而且是特别的想。我的眼对视着那颗星星,犹如对看到家的种种一切。母亲不会再吃饭时叫起声来,也不可能问我;‘咱晚上要吃啥’那时一切还真是好美,在家犹如鱼得到水那般的喜悦。那般甜好迷人,好诱惑,我的心开始有点追求起。看着,看着,心有了滴水的声音,那声音是那么的清晰,那么的显明,我哭了!是啊,要强的自己也会流泪的时候,这不是懦弱的,而是正常。

那耀眼的星勾起我的思恋,那滴滴泪也许传不到家人的眼前,但自己也是不想让他们看见,是自尊不想受到可怜,还是自己要强的性儿不想对此而像家人发诉。

那晚,妈打了电话给我,接听时我又流了泪;‘你吃的好吗?工作辛苦吗?累的多喝点水,要啥妈托人给你送去。真是没法待的话回来,家人不会嘲笑你的。’呵,我那时不知道说了什么,只记得,我没在电话里透漏出苦涩的话语。也没就此放弃回去。

······

岁月不留人,那么的一晃,我到家了。那些苦涩,那些劳累的样悄悄化成了忆。到家的那霎,我有点认不出来了,好像有几十年不见那般。坐在一旁,我的眼睛依旧打转着,摸索着,看着这个有点陌生又熟悉的家具。电视播放着平时爱看的搞笑节目,但一眼也没去瞄看,这种节目,已经在心中起了一点幼稚感。家的两盆植物抖着叶片,发出一阵窸窣的响声,呵!它还会认人呢。不时的呆着,一阵吠叫把我惊吓,呵,还是那么的`滑稽,家的宠物依旧勾人莞尔。

回来的那时,痘痘又增了些,是熬夜熬出个礼物。家人也有点哀叹,但对于自己,难受又能如何呢?自然也就没去理了。至今,自从回来到现在,已经又不觉的过去几个月。开学了,学习的任务有点让人烦躁,心多出了一种闷,有时发起牢骚也未免。

10月30,天还是让人毛骨竖起。

家的夜晚不一样,没有太过寂静,时不时的混在静中一两声车喇叭。路人有点无聊的来回打着转儿,谁又知道他们是散步还是打发点时间什么的。没空理,也无趣管着等闲事。蟋蟀声浓浓,好如海浪一般的时时翻涌上,那声音真的有点醉人了。叶哗哗的,是风在拽着它们把玩,也怪是高兴的抖着那么的响亮。伫在门旁,今天的夜时不时的给人一种凄凉感。不知是天气改变,还是夜空变了。风一过,身上的鸡皮疙瘩起伏,有点冷的交叉着双手,我想这可以给自己一点暖。

抬起头,看到月亮残笑着挂在半空,脸依旧憔悴,但还是给人一种坚强感。今儿的星星很廖少,也如往日看时那般谈而无色。看着,发觉了还是那颗着眼的星星勾起自己的关注。还是那么的亮,还是那么的自信感,现在看着它,又发觉它在与月亮媲亮,看谁可以支持这片阴暗。还是那么的无知,还是那么的不认输,我看着起了心。愀然心灵,现在再与它对视,我又看到不一样的情景。看到每天劳累不成样的自己,一身臭气。看到宿舍的友人对我严教的模样,让我明了。往日哀叹的一声声,传到现在声音已谈的听不着。是呢,毕竟之间隔着有一段了。‘你们还好吗?现在少了好多的安慰了,很想听听你们对我的训言了。’尽管他们是听不到了,但自己还是想要对着那颗星星说,正如它那般自信着,我也执着着它会帮我传达到。

篇3:应试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等

国人自古以来看重“文章”,往往相信“墨写的谎言”,忽视“血写的事实”。魏人曹丕《典论》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汉朝王充《论衡》讲得更透彻,“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李大钊的“鉄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可谓是千古之绝唱。由此联想到今年北京高考的作文题目。语文考试,不过是检验应试者的语文素养及文字表达能力,考察应试者的思维创新潜力,仅此而已。“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朝诗人刘长卿《送严士元》诗中的颔联句。其实,“诗眼”当在尾联——“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诗言志。诗人曾为天宝进士,因事下狱,两遭贬讁,这是一句牢骚话,一个“青袍”(八品或九品)官员的政治失意之憾尽在其中了。尽管出题的考官从“景语”的视角作了多种解读,“诗无达诂”,也只能权作一家之言。窃以为,这种牵强附会的题目让中学生去意会,似有“隔世之感”,找错了对象。在“应试教育”沉重包袱下的少年学生,实难写出真情实感。应试作文,“为赋新词强说愁”,写出的文字,多是逼迫出来的“大话”、“空话”,甚至“假话”。时下大兴“国学风”。就连高官讲话也喜欢旁征博引古人语,诗词名句当然是首选。这让老百姓懵懂,就是有文学素养的人,倘若不去翻检资料,也实难立马搞明白。国人的当务之急,正是“国学”不屑的“科学”与“民主”,“发展”与“创新”。语文试题考的是学生,反映的却是先生的思想境界。解铃还须系铃人,那就是出题的考官们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国学”精华“融化在血液里”。

《解“毒”于丹》:狗咬吕洞宾之误

央视热播于丹教授读《论语》的“新得”,收视率陡增;售书洛阳纸贵。《论语》作为“业儒”的敲门砖,借“和谐之风”卷土重来,纵观中国历史,不过是一种流转,不足为奇。于教授巧用古今中外的动人故事,送给读者“心灵鸡汤”,赢得掌声,本无可厚非。蓦地,却冒出“十博士”与于丹教授“过招儿”,很是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时代,浮躁成风,作秀盛行,出书“亮剑”,展示才华,何况还能换“银子”,何乐而不为!日前,“码银”20元,购得一部《解“毒”于丹》,拜读过后,恍然大悟,原来“十博士PK于丹”实属一场“狗咬吕洞宾——自家人不识自家人”的误会。“十博士”和于丹教授都是“当代尊儒派”,孔老夫子在博士和教授的心目中是至尊的“祖师爷”;两派的“论争”乃是“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龃龉。如果按孔夫子自嘲的“丧家狗”之说,只有“杂种”和“纯种”之别;倘若博士与教授都能高瞻远瞩,看到“物种”的进化,也许就意见一致起来了。“都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坐享其成的却是“儒生相争书贾得利”,比起孔夫子教书只收“几束肉”可是天壤之别;这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进步。至于“十博士”为旁证自己才是原汁原味的正宗传人,搬出“洋人”思想家助阵,宣扬“贵族制度”比“民主制度”更能出“精品”,认为《哈利•波特》与垃圾无异,讥笑“文化快餐”,不屑“超女”……这些论调,实在是在“象牙塔”里发出的“哀鸣”,无异于孔夫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奈。须知,“洋巴儿”绝不会比“本土狗”更会看好“孔家店”。

李零:“敢遣‘辛辣’上笔端”

李零教授新著《丧家构——我读〈论语〉》可谓是“孔子热”中的一副清醒剂。在孔子学院的大纛遍插全球的时候,一些“国学家”借此片面夸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鼓吹中国传统文化不但救中国而且能够救全世界……李零教授不以为然,“真正的西方文化,他们内心的想法,其实根本没有把中国当回事”。这正像黑格尔嘲笑孔子的《论语》不过是“处世格言”而已。李零教授用“丧家构”这样一个符号告诉人们,孔夫子原本只是一个落魄的思想者,出身卑贱却又富有君子之风,四处游走却无人理睬,徒有一腔热情却终身无立命之地。“谁要说,不读《论语》就无以为人,现在世道这么坏,都是因为不读《论语》,不敬孔子,那就过了。”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不过是话语霸权者的一种虚张声势而已”。在两千多年的儒学发展史上,人们断章取义来肢解孔子,将其符号化,而对孔子的内心真实不感兴趣。李零教授认为,“文革”中“批孔是政治,不是学术”。当下的“孔子热”、“国学热”,难免有人不会认为“是商业而不是学术”或者“是游戏而不是学术”。李零教授“敢遣‘辛辣’上笔端”,针砭时弊一针见血又形象生动。诸如,针对图书出版的“丛书热”、“全集热”——“书不是白菜”;针对一些大学的“扩招热”、“盖楼热”——“学校不是养鸡场”;针对高校人事改革的弊端——“千里马的价钱买了一批驴”……言语虽尖刻,却一语破的,让人在忍俊不止中看透本质,受益匪浅。那是因为,用李零教授的话说,“批评是要怀有极大敬意的,是要存宽仁深厚之心的。”

俞敏洪:用哲理鼓舞人生

读罢“留学教父”俞敏洪《为生命背后那神圣的使命感而活着》的文字,不胜感慨。作者是性情中人,站在加拿大佛雷瑟河上游的亚当斯河段,看到那千百万条三文鱼从太平洋逆流而上,在产卵受精完毕之后,筋疲力尽,双双死去,结束了为繁殖后代延续生命而进行的死亡之旅,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三文鱼的一生贯穿着明确的生命主线:成长,不惧艰险;经历,顽强拼搏;使命,追求完美。于是,“子在川上曰”:“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有太多的人忘记了应该去经历,变得胆怯、狭隘和固执;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变得苍白、迷茫和失落。那些成千上万在三文鱼回游的季节来到河边的人们,在观看三文鱼生与死搏击的同时,是否从它们身上得到一点点感悟,并且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历程呢?”读到这里,蓦地让我联想起俞敏洪在《挺立在孤独、失败与屈辱的废墟上》的文章中的倾诉——“用理想和信念来支撑自己的精神;用平和和宽容来看待周围的人事;用知识和技能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用理性和判断来避免人生的危机;用主动和关怀来赢得别人的友爱;用激情和毅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用严厉和冷酷来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已经成为我和我的同仁的座右铭。Thank you!

“红楼梦中人”际遇“我的千岁寒”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躁动了10个月的“红楼梦中人”终于降生,尽管宝玉阙疑,但不失为圆满。圆满者,出资方乐意,导演中意,北京电视台惬意;有了这“三意”还怕拍不出让曹雪琴满意的新《红楼梦》吗?且慢,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一是“七成多的公众担心‘新红楼’掺杂过多商业元素”;二是“从选秀开始,‘新红楼’就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了”。观众有着自己的担心,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新版《红楼梦》剧中人,很难超越邓婕饰演的王熙凤、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欧阳奋强饰演的贾宝玉等角色。但观众对新版《红楼梦》的布景、道具、化妆、服装等充满着希望。我们冀望制片方和导演能同曹雪芹“心有灵犀一点通”,立足艺术,巧借商业元素,联袂奉献给观众满意的新版《红楼梦》。王朔新作《我的千岁寒》面世,未能出现期许的洛阳纸贵,却殊荣美名——“天价天书”。“天价”者,还未上市,作者便轻松地“拿到365万人民币”,即一年365天中每日入囊万金。“天书”者,众多的读者“基本没看懂”。可见王朔“码字”的功夫已锤炼到不食人间烟火、炉火纯青的地步。当《新京报》记者问及《我的千岁寒》遭遇退货的传闻时,王朔吐真言:“告你个秘密,他(出版商路金波)光那三条夹书广告就挣了几百万纯利,图书实销25万册,马上加印……现在谁指着纯卖书挣钱啊!”听到如此惊人之解密,彷佛让人听到出书前路金波的叫卖声:“王朔的新书是本哲学小说,信息量非常大,内容晦涩,有宗教和哲学方面的内容。你阅读这本小说,完全想象不到这是王朔的作品,我觉得是本奇书。但如果肯花一点时间还是能读懂的。”聪明的作家和精明的书贾联袂忽悠,被蒙的自然是读者。

何祚庥院士:语不惊人死不瞑目

篇4:星星赋高一学生作文

我叫了几位小伙伴把星星送到我家。在路上,几位小伙伴异口同声的说:“咦?这星星怎么会在这里?星星不是应该在天上的吗?怎么掉下来了?”小伙伴的脑袋里有一大串问号,我跟小伙伴说了星星的遭遇后,小伙伴那一大串问号终于解决了。我拿来医疗箱,把星星的伤口包扎好,让星星躺在床上休息。

过了几天,星星的伤已经痊愈了。白天,我们和星星做游戏;天黑了,星星金光闪闪的。我看了看天上,星星都垂头丧气的,好像在说:“星星一号,你怎么还没回来呀?”

第二天早上,我找来几个小伙伴,我对小伙伴们说:“你们有什么办法把星星送回家?”有一个小伙伴说:“我们可以用手扔!”我用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往天上一扔,不一会儿,星星又掉下来了。我说:“天空这么高,怎么扔上去?”我接着说:“我们用弹弓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我拿来弹弓,把星星射上去,看着星星射向天空,我说:“星星快回家吧!”等我话音刚落,星星又从天空上掉下来了。我们坐在椅子上发愁,突然有一个声音传来“你们拿泉水在太阳下晒一天,再在月亮下晾一天,就会变成让星星升起来的神泉。”这是太阳公公说的,我们照太阳公公的方法做。

过了几天,我们把制作好的神泉洒在星星的身上,星星就像被一股神奇的魔法升到了天空。

篇5: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8

【教学目的】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1、诵读和鉴赏。

2、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

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文章的作者是苏轼。

二、展示赏析重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三、教师范读课文

1、目标:订正字、词的读音。

2、关注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师生共同解读赏析

(重点、难点)

1、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琢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2、解读赏析:

(重点: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

景:

(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是什么样的景?

(景: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点拨:

写得真美!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这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心旷神怡之情。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再来欣赏一遍。

(全体女生读)

3、知人论世:

(以第二段〈过渡段〉为契机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铺垫。)

第三段:

情:

⑴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⑵ 学生齐读、体会。

⑶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⑷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⑸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无枝可依

英雄安在悲

人生无常

第四段:

理:

(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⑴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 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 与子共适

⑵ 这样深奥的道理,远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们读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

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补充《定**》(帮助理解):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⑶ 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

教师明确: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苏轼借此抒怀,有无并不重要。

教师强调: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⑷ 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赏析构思选材技巧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如下图:

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 先生未亡

教师强调: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今天我们重读此篇佳作,无论是作者的文学才华,还是他的人格品质,都让我们感到: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苏轼《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篇目: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 轼

景(乐──山水之乐)

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 景以情显 移情于理

篇6:高一语文《赤壁赋》教案22

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一高级中学 张晓辉

【课程分析】

本文是苏轼写的一篇赋,它不是纯粹的散文,却也不能看作一般的诗歌来看待,而且它更不等于今天的散文诗。它是比较自由的句式来构成的带有韵脚的散文,却又饱含着浓厚的诗意,作者在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问答最后文章的主题又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辩论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文章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所以在设计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味文章的语言特点,表达特色,以及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的感情上。

【学情分析】

所教两班为学生基础较弱,对于课文的理解首先是一个难题,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的包办,不能代替学生去逐字逐句的翻译。但是如果不翻译文章大多数学生理解文章就会产生障碍。所以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翻译课文交给学生自己课前预习时进行。这样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学生就会提前理解课文内容。对于基础较弱班级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自主预习基础知识也是预习的首要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预习学习中自己先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课堂的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最终使学生全面的,自主的掌握知识,真正的理解了接受知识。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2、鉴赏本文景、情、理的交融特色,以及理解作者的情怀。

3、会“主客矛盾”所体现的处世哲理。

4、学习古人身处困境仍然乐观的精神、感悟生命的意义。

【设计理念】

老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陶冶品德。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往往忽视手段的运用,使得我们的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而学生的积极性也没有得到发挥,因而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做为一个新时期的教师,那么必须要从传统中走出来,让自己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去自主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被填充。老师只作为一个路标,去帮助学生自己正确的前进。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层面上拓展知识面,提高认识,所以设置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身实践谈苏轼的处世哲学,带动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和看法,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见解和看法,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也会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会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得到自身的提高。

【教学媒体设计】

制作 powerpont 课件,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节约课堂时间,增大课堂容量。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元丰五年,漫步长江岸边的苏东坡,望着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看着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情难自已,于是把酒临风,挥毫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了,震烁千古。后来在这里,他还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前赤壁赋》。

(点评:学生学习过的古代山水记游散文很多,但学生没有做一个系统的归纳,所以先通过这一段简短的导语简单的归纳了学生以前学过的著名的山水游记,让学生在大脑中能够回顾一下以前所学知识。)

实录:学生认真的听,仔细的思考。尤其是背诵时,有的学生闭上眼睛,好像是被赤壁的景象所感染。

二、作者背景

师:学习一篇文章必须要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及背景的了解更有助于深刻的领会文章。本文的作者是苏轼,苏轼的文章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苏轼的相关知识我们更是耳熟能详,就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吧!

(点评:让学生自己回顾作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的了解,对旧有知识的回顾,也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兴趣。)

胡玉茹:1037年~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代大文豪。

丁凯航:和苏洵、苏辙合称“三苏”。

叶先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在文学上称为“唐宋八大家”。

张勇:和辛弃疾合称“苏辛”。

罗阳:在书法上也很有造诣,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苏黄米蔡”。

(点评:对于作者的情况,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老师不必再去做详细的讲解。讲回顾知识交给学生自己,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使我们比较全面的了解了作者,有那位同学能够结合以前所学知识为我们讲一下本文的创作背景?

余存存: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实录:余存存同学看来是在课前已经很好的预习了课文,因此在谈到本文背景时显得很有条理,很自信,其余同学都流露出赞赏和钦佩的目光。之后多媒体显示这一部分知识,有些同学赶快记下笔记。

三、简介赋体

师:同学们,本文的标题是《赤壁赋》,从标题上看是属于赋体文,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曾经都了解过哪些赋体文,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学生甲:《登楼赋》。

学生乙:《二京赋》,还有江淹的《别赋》。

师:二位同学说的很好,可见二位同学的阅读面很广,其他同学要向这二位同学学习呀。那么关于赋体谁能够给我们一个全面的概括?

学生乙: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从先秦诗歌派生出来,到汉代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律,兼有散文与诗歌的性质。其常采用主客问答的手法来展开描写。

散文赋,也叫文赋,是中唐之后出现的一种文体。它兼有诗歌和散文的特点,较多地吸收散文的笔调和手法,形成了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本篇就是这种文体的典型。

(点评:一篇文章的文体必须要明确,否则,会直接影响对文章的理解的。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同学们了解了本文的文体,也有助于下面的知识的学习,让同学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就会加深理解,这正体现了诱思探究理论中的三维教学理念,效果很好。)

四、听配音朗读、了解文意

实录:多媒体放本文配音朗读,优雅的音乐加上鲍国安洪亮的嗓音,让学生沉浸在美妙的世界中,有些同学闭目享受,有些同学拿出笔在书上划出生字的读音,有些同学悄悄跟读。同学们都很认真。

师:那位同学给我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实录: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举手,由于时间关系叫一位同学谈,以下是简要内容:本文写景状物非常独特,采用灵活的形式行文,骈散结合,以散为主,抒发了作者的旷达的胸襟。

其他学生还想说,但是由于时间原因,不能再谈。

(点评:让学生自己谈对文章的感受,有助于学生全面的把握好文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点。

2、熟读课文。

3、自主翻译,并写成书面形式。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了解了《赤壁赋》的一些简单的文体,这一节课我们解读文章。

首先我们请三位同学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同学们毛遂自荐。

实录: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位读苏子,一位读客,一位读旁白,由于学生课下认真的朗读,三位学生读的都很好。

二、解读课文

(解读课文的把握方法:熟读课文)

1、学生读自己翻译的课文,其他学生找出翻译不准确的部分,相互探讨。

2、学生归纳本文闻言知识点。

3、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点评:扫除文言文字障碍,整体把握文章思想内容,这事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工作可以交给学生在课前预习和可下复习中完成,不需要老师越俎代庖。)

实录:教师在学生自主翻译的基础上,安排学生合作交流,最后统一了意见,完成了文章的翻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讨论很激烈,课堂气氛很活跃。

第二步工作,老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展示多媒体课件,补充了一些遗漏的知识,学生们认真的记下了这些知识点。

第三步工作,学生在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很快的解决了文章的思路,得出如下结论:

全文共五段: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

第二自然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自然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的美妙风光的豁达心情。

第五自然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三、教师引导思考

1、学习一篇文章,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考虑:一是思想内容的把握,二是艺术特色的鉴赏。一言以蔽之,即“写了什么?怎样写的?”这样我们才会领会一篇文章的精髓,才能在我们日常的写作中借鉴,那么这一课到底写了什么?

(点评:虽然学生能够整体上把握文章,读懂文章的内容,但是在概括能力上还是比较薄弱,语言罗嗦,不准确,概括不全面是最明显的表现。)

实录:学生再次读课文,提炼文章主旨,把握作者感情。2分钟后,学生交出结果,只是大部分学生回答了表现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和旷达的胸怀,答不出消极情绪这一点。所以利用多媒体加以补充,如下: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2、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篇,自然在写法上有其独到之处,那么请大家鉴赏一下。

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是一项即简单又复杂的工作,大多数同学找到了一两点,但是有个别同学说的特点本文没有体现。大多数同学能结合文章内容说出,有个别同学找不到相关内容。所以教师加以补充,多媒体显示,如下: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教师解说1: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也“不变”的哲理。

教师解说2: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有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逍舟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心下直到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教师解说3: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润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俱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文章中客人的“悲”和作者的“乐”?

(点评:苏轼的诗、词往往是表现一种豪迈的感情,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振奋,这篇文章也表现了这种感情,但是从文章的浅层次来看文章中的主客对于人生有两种不同的感受,主为“乐”,客为“悲”,结合文章背景,这种浅层次的感情是值得商榷的。)

实录:学生在经过重读课文,深思熟虑以后在随笔本上写了一段文字,时间:5分钟。然后教师找几名学生朗读,其余的由课代表收起教师课下批阅。

以下是几位学生的发言摘录:

生甲:1080年的7月16日夜晚,苏轼确实在几位客人的陪同下游览了赤壁,文中的客确有其人,而客人的“悲凉”心情是在看到历史苍苍巨变,人生变幻无穷后产生的,我们知道古人大凡游历大山名川都会产生这种情怀,孔子“逝者如斯”,就是一个明证。那么面对如此美好的夜景,加上苏轼拥有一颗超出常人的博大心胸,于是乎便沉浸在一片大自然的快乐之中了,所以我认为,文中的“悲”和“乐”反映了苏轼和客人的不同的胸襟,是实实在在的两个人的感情。

生乙:我认为文中的主客的“悲”和“乐”是合为一体的,也许历史上就没有苏轼携友夜游赤壁的事情,完全有可能是苏轼杜撰的,理由如下:从文章的背景看这篇文章是作者被贬黄州之后所写,当时苏轼的心情我们完全是可以揣摩到的,那是一种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苏轼会因被贬而内心悲戚,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作者又想排遣这种心情,于是想到寄情山水,那么作者杜撰此文就是要反映自己当时的这种心情。

五、课后作业

自读《后赤壁赋》,与本文进行对比。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虽然进行完毕,但学生还是意犹未尽,沉浸在愉悦的讨论中,他们从课堂中找回了自我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教师的引导地位也体现了出来。尤其是在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把握中,学生的表现非常突出,看得出他们真正的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真正的得到了苏轼这位哲人的深刻思想的熏陶。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他们真正的找回了自信,找准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位置。这一课的设计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思维为主攻,体验为红线的”诱思教学理念。

不足之处:在探讨过程中发现一些同学表现的还是不够大胆,想说不敢说。有些同学语言组织能力较差,再有,就是教学设计上不够完善,以至于课堂时间稍显紧张,讨论不够充分。

篇7:高一语文《赤壁赋》教学反思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 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等较深层次的问 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在语言的赏析上,有学生提出 “徘徊”是来回走动的意思,而月亮一晚上只能走一次,如何“徘徊”? 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这是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有认为这里的“徘徊”是写月亮移动缓慢的意思。有认为是侧面写了作者的心理,他觉得月亮对游人含情脉脉,不 忍离去,因而对冰清玉洁的月亮产生愉悦之情。 我对后一个回答评价道: 这位同学的解答把景与情交融在一起了,很好。“徘徊”一词真是一字千钧,体现了苏轼语言的精练生动,词简情真。由此可见,只要学生积极思考,有时会给老师 意外惊喜。

篇8:高一语文赤壁赋课文译文赏析

赤壁赋原文

宋代: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赤壁赋赏析

此赋通过月夜泛舟、饮酒赋诗引出主客对话的描写,既从客之口中说出了吊古伤今之情感,也从苏子所言中听到矢志不移之情怀,全赋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实是文赋中之佳作。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兴之所至,信口吟诵《诗经·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把明月比喻成体态娇好的美人,期盼着她的冉冉升起。与《月出》诗相回应,“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并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云:“望美人兮天一方”,情感、文气一贯。“徘徊”二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游人这时心胸开阔,舒畅,无拘无束,因而“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乘着一叶扁舟,在“水波不兴”浩瀚无涯的江面上,随波飘荡,悠悠忽忽地离开世间,超然独立。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这里所说的“美人”实际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这段歌词全是化用《楚辞·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之意,并将上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内容具体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竟引得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在孤舟中的寡妇悲泣。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文理转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陈其事,而是连用了两个问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问道:“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胜问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次发问使文章又泛起波澜。接着,追述了曹操破荆州、迫使刘琮投降的往事。当年,浩浩荡荡的曹军从江陵沿江而下,战船千里相连,战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槊赋诗,可谓“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这类英雄人物,也只是显赫一时,何况是自己,因而如今只能感叹自己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才把悲伤愁苦“托遗响于悲风”,通过箫声传达出来。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客曾“羡长江之无穷”,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认识。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过是转瞬之间;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则事物和人类都是无穷尽的,不必羡慕江水、明月和天地。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须臾”了。这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赞成从多角度看问题而不同意把问题绝对化,因此,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状态,并能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脱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而后,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此情此景乃缘于李白的《襄阳歌》:“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进而深化之。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这篇赋在艺术手法上有如下特点: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文章分三层来表现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首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动不居,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写景、抒情、说理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郁郁顿挫,如“万斛泉涌”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它相对更为自由,如开头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意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并且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

意象连贯,结构严谨。景物的连贯,不仅在结构上使全文俨然一体,精湛缜密,而且还沟通了全篇的感情脉络,起伏变化。起始时写景,是作者旷达、乐观情状的外观;“扣舷而歌之”则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乐甚”向“愀然”的过渡;客人寄悲哀于风月,情绪转入低沉消极;最后仍是从眼前的明月、清风引出对万物变异、人生哲理的议论,从而消释了心中的感伤。景物的反复穿插,丝毫没有给人以重复拖沓的感觉,反而在表现人物悲与喜的消长的同时再现了作者矛盾心理的变化过程,最终达到了全文诗情画意与议论理趣的完美统一。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星星赋高一学生作文】相关文章:

数星星的孩子_星星的作文350字05-22

星星,理想作文04-16

摘星星作文04-19

折星星作文04-23

摘“星星”作文04-27

看星星学生作文04-26

太阳、月亮、星星作文05-24

像星星一样作文04-10

烟火与星星作文04-30

描写星星的作文05-17

上一篇:残联系统题库下一篇:学习尤良英故事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