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

2024-04-09

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精选8篇)

篇1: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

但是一直以来都在我看完你们无论怎么样努力都还是原本的,正的你们根本就没有把自己全部都奉献出来,你们所讨论的那些问题和价值都是没有多大的意义的我们可以很好的做朋友,但是在这一条路上,你们却人们就保持了一段距离。

以前的时候我也不是很可以切这样的距离到底意味着什么?可是人们之间再好的关系,再好的朋友都是需要保持距离。

如果没有一点点的距离会憋到大家都喘不过气来。

后来我们也明白,原来好人,这些也会互相伤害,并不是只有坏人才会做出那样的事情。

应该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到更多的东西,却看得更加全面,想的更加全面。

当时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明白那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到底有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就好像你一直都在追求的那些东西可能距离你还是是非常的遥远。

甚至现在的梦想对于我们来说其实都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停止步伐。

继续努力下去,才应该是我们生活的常态。

陈应该是我们相互联系和交接的纽带。

篇2: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

我国古代的文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人生来就是罪恶,所以要不断地忏悔、赎罪”又是西方基教里的人性哲学。人的本性究竟是恶还是善,这并不重要,要看中的应该是人的最终品行。

我看到了这样一个新闻,揭示了这个社会的两面性。

一个收破烂的银发老人,不小心将一年轻女子的牛仔裤划了一道小口子,因此,那女子要求老人赔偿50元。老人的手里颤抖着拿着一叠陈旧的毛票,一共8元零4分。穿灰色羽绒服的中年妇女推搡着老人,嘴里喊着:“赶紧赔钱!”老人噙著泪水不停地恳求。“不就破一个小口子吗,至于这样为难人家嘛。”路人纷纷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面对路人的指责,中年妇女毫不在意,坚决要让老人赔钱。无奈之下,老人“扑通”一声跪下,不想对方丝毫没有反应,老人连续下跪十次。这一下把围观的群众惹怒了,保安愤怒地说:“对待这样一个年迈的老人,她们真是欺人太甚。”说完,他将口袋?的23元钱塞在老人手里。

路人为老人凑钱赔偿。民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但该中年妇女认为赔偿的钱不够,拒绝和解。这时,围观群众自发掏出钱来,一元、两元、十元……最后凑够了50元。老人再次向围观群众下跪,并不断地说:“谢谢,谢谢。”中年女子拿到钱后,拉著女儿一声不吭离开了。

几分钟前,明明就是一条路上走着各自的路的人,为何就在一瞬间,这对母女会与群众有如此无边的距离?这母女与那些围观群众之间心灵的距离就如同德雷克海峡的宽度那般遥远。这对母女辜负了我们祖先的希望,白白地抹去自己善良的.本性,宁愿让恶毒控制自己的灵魂。

那些纷纷为老人筹钱的群众便与她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社会上丑恶的人群并不只有她们母女,但她们正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的科学技术确实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然而当人与人真正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我们太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来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

篇3: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

1 经验引导概念形成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 人的经验有直接、间接之分, 根据经验抽象程度的不同, 戴尔把经验分为三层, 形成三角形的“经验之塔”.第一层是“做的经验”, 位于塔的底层, 是最直接的、最具体的, 学习者最容易理解, 也便于记忆;第二层是“观察的经验”, 位于塔的中部, 是替代经验, 能弥补直接经验的不足, 且易于培养观察能力;第三层是“抽象的经验”, 位于塔的顶层, 是关于符号和语言的经验, 是最抽象的, 易获得概念.“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 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

从数学概念的来源看, 一是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直接抽象, 二是在已有数学理论上的逻辑建构.[2]数学概念具有“过程—对象”的双重性, 既是逻辑分析的对象, 又是具有现实背景和丰富寓意的教学过程, 学生对一个概念的形成过程, 要进行心理建构, 建构过程要经历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和概型阶段.[3]两点的球面距离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正好契合了“经验之塔”理论中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

1.1 做的经验

学生已经懂得采用侧面展开图的办法求柱、锥、台体表面上任意两点间最短距离.现在碰到两点的球面距离, 学生自然会想到, 同样是旋转体表面的距离问题, 能否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对于学生的认识是有欠缺的, 因为“个体知识的发生遵循人类知识发生的过程”、“数学发展的历程也应在个人身上重现”.先让学生类比, 待学生发现由于球无法在平面内展开, 已有的经验不能解决问题后, 再进一步思考效果会更好.

接着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从日本东京乘飞机到美国纽约, 捷径是 ( ) . (A) 东行通过太平洋和北美大陆上空; (B) 北行通过北冰洋上空.在经过学生讨论、争论后, 教师说明事实上航空公司的航线, 应该选B.

这样做的目的, 使学生体会到两点的球面距离不仅是数学中的旋转体表面的距离问题, 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带着现实问题观察地球仪, 他们会发现, 东京与纽约两地几乎处于同一纬度圈上, 但航空公司的航线———两点的最短距离, 很明显不像是纬度圈上的一段劣弧长度.引发学生思考, 这是一条怎样的连线?航空公司的这条航线是怎样确定出来的?

地球仪实验, 直观明了, 学生印象深刻, 充分体现了利用实物、模型进行立体几何教学好处的同时, 通过实际操作, 使学生积累了具体内容的经验, 体验了两点的球面距离和飞机航线的对应关系, 使学生由面对陌生的数学概念成为实际经验的参与者, 真实事件的观察者, 完成了概念建构第1阶段———操作阶段的认识与体验.通过真实的、具体环境中的认知体验, 完成认知的第1步, 获得学习内容, 获得“做的经验”.

1.2 观察的经验

先进行实物内部观察.地球仪实验虽然直观, 但不便于学生深入观察.把地球仪换成由两个半球合成的球模型, [4]截口上有两点 (可用图钉表示) , 用橡皮筋紧紧连着, 用力向不同方向拉开橡皮筋, 使之离开原位, 但是手一松, 橡皮筋就立即还原到同一位置.这一动态观察让学生明确, 两点的最短球面距离是存在的, 而且是惟一的.

再利用电脑观察.电脑显示一般情况, 经过纬度圈上两点P、Q的小圆和大圆, 让学生观察、比较两条弧线哪个更长 (图1) .由于图1中的弧线较多, 为便于学生观察, 又可以分为3个层次.

第1个层次是“分离”.为了便于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 可去掉图1中的一些干扰线, 把大圆和小圆从球体中分离出来, 如图2.分离图形是立方体几何学习中常常采用的策略.

第2个层次是“压平”.分离出来的大圆和小圆, 虽然是两个相交圆, 但仍然是空间图形, 仍然不容易看出有公共弦的两条劣弧的长短, 甚至在目前的图形视角下, 不少学生坚持认为小圆的劣弧更短!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处理, 即把它们“压平”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如图3, 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中公共弦所对的两条劣弧长度的比较.这一转化不仅是方法上的简化, 更主要的是促进学生在认识上形成飞跃, 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铺平了道路.

第3个层次是“对称”.如图4, 显然位于公共弦同一侧的两条劣弧, 在弦的同一侧从远到近长度变小, 即越靠近弦的弧长越小, 极限位置是两点间的距离———弦长.

电脑观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真实情境”, 尽管这种“真实情境”不是学生现实生活中飞机航线的真实环境, 但是学生可以在其中获得比现实生活中真实环境更加真实的认识体验, 并且在观察的同时确信操作是真实的, 多数人很享受从中获得“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由实物观察到电脑提供的间接观察, 全体学生都成为了“间接事件的观察者”, 都获得了“观察的经验”, 实现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 完成了概念建构第2阶段———过程阶段的认识与体验.

1.3 抽象的经验

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和观察的经验, 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就球面距离定义的合理性来说, 其存在性和惟一性学生已经确信不疑, 关键是最小性的讨论, 即球面上任意两点, 经过它们怎样的一段曲线最短呢?为什么是一段圆弧呢?为什么是一段大圆的劣弧呢?不少教师以为学生既然已经从地球仪实验中“看出”橡皮筋位置重合于截口, 就理所当然地会知道是两点间大圆的一段劣弧长度.这显然有 “想当然”的嫌疑, 明显是把教师的认识强加给学生, 或者是以教师的认识来代替学生的认识, 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认识上的疑惑, 更加没有能够分解概念形成过程中思维的层次性.有的教师以为学生现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以“可以证明”为借口蒙混过关, 成为学生学习的一块“心病”.

第1次抽象, 截面是圆吗?要分析证明这一点并不难, 关键是寻找圆心, 突破口是截面和球面的交线上的任意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这些点与球心的连线在截面内的射影也相等, 即截面上的任意一点到球心在截面内的射影的距离都相等, 则截面一定是圆, 而且球心在截面内的射影就是截面圆圆心.

第2次抽象, 为什么截面是大圆?地球仪上是没有办法看出橡皮筋是大圆的一段劣弧长度的.这一点必须要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分析.这时又可以分3个层次理解.其一, 由橡皮筋位置的存在性和惟一性, 可以确定两点最短连线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其二, 经过球面上任意两点 (不是直径的两个端点) , 要存在惟一确定的弧, 由平面的基本性质“经过不共线的三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因而除了两个已知点外必须经过另外一个确定的点, 这个确定的点一定是球心, 因而交线是大圆;其三, 大圆的劣弧长最短.

以上两次抽象, 不仅解答了学生心中的疑惑, 更促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可视化的“真实情境”中的观察经验上升成为“抽象的经验”, 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飞机航线, 抽象到数学中的问题———大圆的一段劣弧长度, 完成了概念建构的第3阶段———对象阶段, 学生已经知道可以把两点的球面距离上升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处理了.

学生经过地球仪实验的实际操作, 经历了探索“个”的阶段, 积累了做的经验, 完成了概念建构“操作阶段”的认识与体验;经过实物模型观察到类似于“真实情境”的间接观察, 通过分析“类”的阶段, 积累了“观察的经验”, 完成了概念建构“过程阶段”的认识与体验;经过两次抽象分析, 认识产生质的飞跃, 达到掌握“规律”的阶段, 完成了概念建构“对象阶段”的认识和体验.经过多次认识与体验积累的经验, 学生自己完成了 “两点球面距离”概念的建构.这是由经验到概念的过程.根据濮安山、史宁中先生的分析, [5]我国高中生在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中, 大部分学生达到操作阶段和过程阶段, 很少学生达到对象阶段.现在学生能自已完成两点球面距离概念的构建, 说明教师分享经验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已经把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纳入到概念体系之中, 使头脑中原有的知识点逐渐被综合成知识面, 对数学的局部的认识逐步发展为整体化的认识.反过来, 概念建构最后的“概型阶段”, 学生在体会了概念中蕴涵的数学思想之后, 通过“算法化”, 进一步发展抽象经验, 在各种具体的实际问题的应用之中, 获得问题解决的具体经验, 又完成了从间接经验 (对概念知识的学习) 到直接经验 (内化为自身的数学思维方法) 的转化.[6]经过双向思维, 学生达到对概念深层次的认识, 并由此获得数学抽象过程中思想性和方法论方面的提高.

2 教师分享的经验是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经验

由上述概念建构过程可以发现, 教师分享的经验, 主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替代经验”, 它不仅是本学科的内容知识, 还可能是跨学科的知识, 它也含有教育学、心理学在内的课堂教学的教学法知识, 更包括了在课堂中使用教育技术的知识和能力, 以及怎样巧妙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 是整合了技术与学科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于一体的知识经验与能力.[7,8]

教师必须掌握充足的学科内容知识, 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 数学观念, 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史知识, 以便能够认识学科特点和展现学科的深度;教师必须理解和掌握足够教学法知识,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教育观念、课程知识以及教学知识, 以便充分理解如何把学习理论运用于课堂中的学生身上, 理解学生如何构造知识和获得技能, 以及学生如何养成思维习惯和对学习的积极倾向, 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和教师相似的对学科的理解.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技术, 无论是传统教学技术还是现代教育技术, 尤其对信息技术要有更深、更本质的理解和掌握, 以便超越传统的计算机素养定义来进行信息处理、交流和问题解决, 以便利用信息技术成功地完成一系列不同的任务以及对同一任务开发出不同的解决途径.

在三者的基础上, 教师要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知识经验, 熟练运用多种途径表征学科知识, 改编和裁剪教学材料以适应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类型的学生, 更好地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灵活转换教学内容为教学所用;教师要进一步发展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经验, 依据教学目标开发和使用合适的技术工具, 技术的选择支持学科内容的类型, 某一学科内容也决定了使用技术的类型, 深刻理解技术和学科内容相互影响和相互限制的关系;教师要进一步发展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经验, 利用恰当的技术把已经转化为教育形态的知识巧妙地呈现出来, 对具体技术应用时教与学如何改变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要进一步发展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经验, 同时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的知识经验, 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经验, 不仅需要在3个领域发展认知灵活性, 也要在领域的交叉中发展这种灵活性, 使自己能够得到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分享的经验是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经验, 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于哪些内容应该运用怎样的技术和教学方法的认识上.

3 教师如何分享经验

教师分享经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同的案例有着巨大的差异, 其复杂性体现在师生的交互过程之中, 它高度依赖于具体情境, 同时又没有最佳方案.

从教学过程的角度看, 教师分享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阶段.

一是教学准备阶段, 也就是教学设计阶段.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 教什么、怎么教、使用什么技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选择做什么、怎么做、和谁一起, 以什么样的节奏做, 教师通过教学设计实现课程再造, 分享教学经验.将学科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技术知识整合起来, 仔细选择与技术有关的例子或问题, 把与技术有关的经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优先考虑使用计算机, 在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展示, 是教学设计阶段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

二是教学实施阶段, 表现为教师对 “组织、呈现和调整”方式的灵活运用.[9]教学和学习的多样性意味着没有一种方案能适用于所有人, 课堂教学实施阶段是一个高度复杂和动态变化的实践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设计中已经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经验, 根据具体课堂教学中变化的师生互动情境, 在技术、知识和学科内容间不断地协调出一个新的平衡的方案.

从技术整合的角度看, 教师分享经验要能在“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两个角色之间自由穿梭.大多数传统教学技术具有 “明确性”、“稳定性”和“功能透明性”, 而数字技术本质上是千变万化的, 对于不同的人, 它是不同的事物;它是不稳定的, 无论硬件和软件几年就更新一代, 虽然是零星改变但是发展迅猛;它的功能是不透明的, 大多数软件工具是为商业或娱乐设计而不是为教育设计的.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工作, 使为商业或娱乐设计的通用工具或软件能够适应课堂教学需求, 重新调整已有的技术为教学目的所用.这是教师要想成功分享经验在技术上首先要做的工作.其次, 许多因素制约了教师整合技术的努力, 而且不少教师常常认为技术是别人的问题, 致使一般教师常常不具有足够的使用数字技术的经验.一方面, 技术人员看不上教学人员, 认为他们的教学毫无技术可言, 另一方面, 教学人员容易将技术人员看成是徒有热情、忽略了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实际的人.教师要成功分享教学经验, 要能在“教学人员”和“技术人员”两个角色之间自由穿梭.

软硬件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的迅猛发展, 不可能展示所有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事实上这些应用往往是在使用技术处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遇到的, 因此, 关键的问题是以一种灵活的、深思熟虑的实验性方法培养一种使用这些技术的“倾向”, 在当下计算机技术应用十分普遍的教学环境下, 这一倾向尤其重要.

整合了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经验, 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反思和总结, 在此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不同基础、不同需求的学生.仅仅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业已阐明的原理与技术而从事的教学是“技术性实践”, 教师直面“教学”这一复杂的问题情境, 运用来自经验的知识来反思教学、从而创造教学的实践是“反思性实践”.当教师的教学从“技术性实践”转型为“反思性实践”时, 才有助于增长教师教学的临床知识与实践智慧.而教师的临床知识与实践智慧恰恰是创造精彩教学的源泉.[10]

参考文献

[1]阮晓明.高中数学十大难点概念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 2012, 21 (5) :29-33.

[2]邵光华, 章建跃.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29 (7) ∶47-51.

[3]李莉.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层次分析[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11 (3) :12-15.

[4]徐训锋.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J].中学教研 (数学) , 2000, (8) .

[5]濮安山, 史宁中.从APOS理论看高中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16 (2) :48-50.

[6]谭奕.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教育学报, 1995, 4 (3) :70-72.

[7]任友群等主译.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育者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8]陈子蔷, 等.中国目前MPCK研究综述[J].数学教育学报, 2012, 21 (5) :15-18.

[9]李渺, 宁连华.数学教学内容知识 (MPCK) 的构成成分表现形式及其意义[J].数学教育学报, 2011, 20 (2) :10-14.

篇4: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

关键词:主旨 理解 缝合 创新

一、经典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繁星(三四)冰心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低下细小的泥沙。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技法导航

(一)读懂材料,把握主旨

写作中依托立意的材料都是短小的现代诗歌,所以当审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现代诗歌的特点和一些理解鉴赏的方法。这些材料一般都是形式短小、思想深刻的几行现代小诗,虽没有太浓烈的情感抒发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它往往托物言志,借助一两个事物体现作者的思想。因此,理解诗歌首先要抓住关键的词语,主要的事物(作者依托的对象)的特征,然后思考分析诗中事物间的关系,借助想象联想得出诗歌的内涵主旨。诗中如果只有一个事物,就分析该事物的特点,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利用联想渗透主旨;如果诗中的事物是两个或多个,就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包含或其他。并列的类型就从事物共同点得出主旨;对比类型主要从相异之处得到主旨;包含关系的看范围大的事物的特点,代表着一般、典型,从中理解主旨。

如阅读冰心的《繁星(三四)》,这是一首典型的微型哲理诗。找关键词“新陆地”“波浪”“泥沙”,是诗中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看事物特点和关系,“滚滚”和“细小”,事物间是对比的关系,表明诗中情感倾向的词语“不是\却是”很容易得出诗歌的主旨:“创造新陆地的”,或者说,创造伟大事业的,究竟是什么呢?诗人在“波浪”和“泥沙”的鲜明对比间,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

(二)全面理解,最佳切入

材料作文忌貌合神离,偏离材料主旨。不能把枝叶当成主干同时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造成审题失误,导致行文脱离题意。因此,全面理解诗歌材料,不仅要抓住关键还要看到细微。还要看清“要求语”,有的要求中明确了话题,指明了写作的方向,而有的则要依据诗歌的内蕴含义,自己确定话题,确定恰当的写作方向。

这首微型诗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对比,其一,波浪滚滚惊天动地,泥沙细小不屑一顾;其二,波浪滚滚而来风光无限,泥沙深埋地下默默无闻;其三,波浪常在动态中喧嚣,泥沙似在静态中沉积;其四,波浪借风乘势奔涌,泥沙靠内力凝聚;其五,波浪滚涌激情阵阵,泥沙淤积历经沧桑。总之,波浪是外在的现象,泥沙是内蕴的力量。“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种看似有着滚滚气势的波浪,而是这种微细但却坚韧的、在悄无声息中奋斗的泥沙。

全面理解了材料之后,就要选择合适自己写作的角度,进入到构思环节。要善于化大为小,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小处入手会使文章更充实而深刻。从本诗的主旨出发写创造新事业的不是波浪般的豪言壮语,而是细小的泥沙坚持不懈的积累,这固然是最为稳妥正面切入,也可以从浮躁、喧嚣造成失败的反面例子入手,然后正面写那些默默积聚获得成功的例子。也可以写景切入,如写浮云、写雾气、写沙滩上的足迹……切入最好简短、有新意,但不要离材料太远。

(三)善于缝合,消化使用

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写作的引子,全文的中心、观点、论证都是由此材料生发出来的,写议论文不能“过河拆桥”,抛弃试题材料,其他文体也不能整篇脱离所给材料。写议论文时开头应概述材料,结尾还应回扣材料。可把材料变成作文内容的一部分,也可在原材料基础上加以挖掘和提炼,使文章高人一筹。这样还可以避免作文信马由缰、脱离话题的弊病。本则材料可以用在开头或结尾,以此诗的句子为主干,写几个排比的句子,这样既彰显了你的文采又扣住话题,同时还增加了作文的思想内涵。此外,材料中的“陆地”“波浪”“泥沙”,也可以在自己的文章中出现,深入准确地赋予其比喻含义就可以。

(四)准确为文,开拓创新

现代作文鼓励个性张扬,激励创新思维,要缝制新的形式外衣,力求结构形式超乎常规,别具一格。文章有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来“包装”。可以摆脱一般的结构形式的束缚,写成日记、书信、演讲稿、寓言、童话、网络论坛等等,使文章生动活泼,摇曳多姿。如果把这个试题写成寓言应该是很容易出彩的,通过正反方面的叙述达到吻合中心话题的目的。同样写成议论文可以找到很多成功在于默默积淀、点滴积累的事例论据,如课本内外、古今中外、社会各个行业的例子。写记叙文可以用小小说的体裁,欲扬先抑,注意安排情节,使之波澜起伏。写书信的体裁可以从反面写,如一个失败的人物思考回忆自己的往昔故事。写成演讲稿,则要角度换位,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追述自己奋斗的历程,叙述中注意详略和线索。

总之,以现代新诗为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中除了遵循材料作文写作的原则外要注意:主旨是关键,理解要全面,缝合与消化,创新务为念。

三、模拟练习

阅读欣赏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

《故乡》杨孟芳

李白的霜,染白,一条小路。沿着小路,我,走回去,走到母亲床前才知道,我是她的故乡。

读这首诗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在最后的三句,“故乡”的含义在这里又有了新的诠释。平时,我们常常会这样问自己:我的故乡在哪里?出生地?父亲的出生地?祖父的出生地?是,又似乎不是。然而当我吟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时候,我们似乎都在心灵的深处呼唤着“我的故乡”。对母亲来说,“故乡”就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游子来说,“故乡”就是梦牵萦绕的故土。这时,我们才知道“故乡”只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寄托。

篇5:以保持距离为话题的满分作文

从一处到另一处,是路程的长短;两人分隔于异地,是人与人的之间的距离。那么,心的距离呢?又是什么造成的,是分离?是小别离?还是,长久的别离?或许都有吧。

我家有只小狗,花色的,名字叫“花花”,是个“女孩子”。呆萌呆萌的,很讨人喜。我喜欢她趴在我腿上,喜欢她看着我吃饭,时不时在我怀里蹭一下,我会对她笑笑,帮她顺顺毛发,然后继续吃饭。

上周末回来,她看着我,愣了一愣,好像一时没认出来我,但也就一两秒,就摇着尾巴跑向我来,围着我转,甚是欢喜。我一如既往抱着她吃饭。可这周回来,她不仅不欢喜,反而躲着我,见了我连连后退,像是受到了惊吓,那小模样很是可怜。我想抱她,她却躲开了,我的心瞬间凉了,但又觉得没什么,毕竟她只是一只狗。一周的小别离,拉远了我们的距离。

今天下午,家里没有一个人,只有自己。我觉得有些孤单,便在QQ上找到我的好闺蜜,满怀期待地发消息给他们。可是,等到下午了,仍然没有任何回应,两个人,无一人答复我。想想也觉得可笑,我们不在一个学校,又何必那么在意。

再想想,好像还有点在意。

她们对我的称呼从以前的“小攀儿”渐渐变成了“王攀盈”;回复我的消息从以前的秒回到现在的几天后才回;以前向他人介绍我时是“闺蜜”,现在是“小学同学”;以前喊她们出来玩都是立马答应,而现在则是一句“我不想出去”就打发了……

回忆后发现,原来有很多都发生了改变,原来我们早已不再是以前的我们,原来我们的心,早已因为一个又一个小别离越来越远。

篇6: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这样的景致,繁华是有,却总归是落寞的。也总是会让人想起来一些事情。

我坐在冰冷的椅子上,头低着,肩小幅度的颤抖。

片刻,我的头微微抬起,望向身侧门上,“手术中”这三个清晰的字。

我脑中止不住地浮现出我和婶婶昔日相处的情景。画面不停转换,最终停留在婶婶温柔的笑容上,定格住了。

我心中一抽一抽的痛感,再也止不住,小声抽噎着,回想起医生说婶婶醒来的几率很小。

我再次抬头,环视四周,昏暗的灯光照射在没有一丝温度的医疗仪器上,反射出刺眼的光,浓郁的消毒水味以及心中的伤心,险些把我吞没。

妈妈看我这个样子,想要安慰我,却又几番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说,会没事的。我微不可见地点点头,谁不希望呢?

手术室的门推开了。

医生说到宣布死亡那一刹那,我强烈的感觉到,有一簇很小很小的火苗,猝不及防地灭了。

我身子慢慢直起来,又脱力般垂了下去。

心中很悲伤,又觉得可笑。我们那么在意的一条生命,老天爷这么就能这么不管不顾呢,生与死就在他的一念之间。

生命怎么就这么脆弱呢?生与死的距离啊,有时候很长,有一百年那么长,有时候却又很短,像一瞬间那样。

宇宙是多么浩大,有多少个星球,有多少个星系,一个人的生命显得如此渺小。然而当这个生命,从此以后再也不复存在的时候,带来的悲伤、破灭的希望,却丝毫不渺小。

突然觉得手背冰凉,抬手垂眸抹了抹眼睛,顿然了悟,原来是泪水啊。

妈妈柔柔地拍着我的背,对我道:“婶婶那么爱你,她肯定希望你开开心心的,是不是啊?”我轻轻点头,泪水却仍然忍不住。

那场葬礼,黑压压的人群,沉肃的气氛,我挥泪如雨。

哪怕至今为止,我仍然不相信这个事实。

生命何等脆弱,为什么要轻视,而不珍惜呢?

有些是失去就再也挽回不了的。

不知道秒针转了多少圈,过了多久,看着天上冒出了的一颗星星,再次了失神。

篇7:以距离为话题作文

———题记

他,来自农村,没有什么文化。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他打了个简单的包袱、拜别了父母就准备启程去大城市打工。

就这样在长途汽车上奔波了几个小时,出农村的喜悦便所剩无几。当走出站台的那一刹那,他瞬间感觉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小到如同地上的一颗灰尘,风一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偌大的城市却很难找到一个可以让他容身的地方。他白天的时候,就去人才市场碰碰运气,晚上就随便找个公园的长椅或地下通道将就一晚。饿了就买包方便面,把它碾碎,吃上一小撮。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钱包也越来越扁,甚至连给家里寄信的钱都付不起了。

这时的他,格外想家,想念家乡的大圆饽饽,想念家里的热炕,想念村里淳朴的乡邻,想念那种纯粹而踏实的生活。每晚,他总是瞭望家乡的方向,希望能够找寻到亲人的影子。然而现

实总是残酷的,每晚回应他的只有冰冷的星星,和那怎么也望不到边的黑暗。纵使星星再怎么明亮,也无法温暖他的心。他想她了,那个瘦骨嶙峋的女人,那个喜欢抱着他在夜晚用不怎么好听的乡音唱儿歌哄他入睡的母亲。一个月没有音讯,不知道她好不好。

终于有一天,人才主管把他叫了过去,说门口有人找他。他有些惊讶的冲了出去,还没出门口,便停住了。他突然坐在地上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没有人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只看到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佝偻着背站在门口。

后来,谁也没在那儿看过他了,只听说他回家了。临走前,只留下了一句话:回家了,真好!

无论相隔再怎么遥远,爱是可以跨越一切时间和距离的。无论人们再怎么想走完那从农村到城市的几百公里,也永远不会忘记有个叫家的地方在等着他们。外面世界的冷酷无情常常会让人们感到失望,甚至绝望,人与人之间心的距离就这样被越拉越大,但家才是永远的避风港,能够让人无时无刻不感到温暖的地方,只有这样的温暖才能让心重新贴合到一起。

篇8:以距离为话题满分作文

策略一:课前参与, 充分激活已有活动经验, 为探究新知打开通道

课前, 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特点, 向学生提出指向性明确的信息收集与整理任务, 促使学生参与到自我探究式的学习过程中, 为课堂探究新知、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做好准备。

高年级学生有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搜集信息等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将相关的生活经验、数学活动经验进行筛选、比较和整合, 并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形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这些经验或许是模糊不清的, 或许是稚嫩片面的, 但它们必定会成为探究新知的经验基础, 是有效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必经阶段。

学习本节课之前,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积累了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验;在二年级积累了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和用东、西、南、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以及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与其他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的经验;在五年级积累了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上位置的经验。课前让学生经历搜集确定位置相关信息的过程, 并在整合既有经验的思维过程进行体会和感悟, 能够形成表象:描述物体在平面图上的位置, 既可以用方向确定, 也可以用数对表示, 但无论何种方法都需要有参照标准, 不能只考虑一个因素。如:用方向确定位置时需要有参照物, 用数对表示时必须是纵向、横向同时考虑。通过对未知信息的搜集和了解, 在扩大学生视野的同时, 也能够形成表象:确定位置方法是多样的, 不同确定位置的要求需要选择不同标准。如:锁定物体位置时既能用GPS定位, 也可以用经纬二维定位法等。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积累了实践活动经验, 学生在形成表象的过程积累了思维活动经验。这些经验对学生进行“确定位置”的进一步探究会产生很大影响。

“课前参与”作为一种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必须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和经验筛检整合的过程。只有这样, “课前参与”才能为新知的探究积累相关经验, 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为了保证课前活动的效果, 需要注意:

所谓基本数学经验, 当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 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 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只有这样, “课前参与”才能为新知的探究积累相关经验, 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1.指向明确, 针对性强。课前参与的活动形式多样:操作实验、搜集信息、调查访问, 等等。不管哪种活动形式, 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以课前搜集信息为例,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信息;搜集的信息有什么用途;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如搜集信息时, 我们在课前必须让学生明确要搜集的是确定位置的方法的信息;搜集的途径, 可以采用回顾旧有知识、查阅资料、向他人咨询等方式。如果考虑搜集的信息量太过庞杂, 要把学生分好小组, 给每个小组分配好搜集的任务。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 明确的搜集目标能帮助学生把握信息的重点。

2.筛检整合, 初步感悟。这里既有对所参与活动结果 (信息) 的整合, 也有对已有活动经验的筛检整合。当然, 更多的是两项整合的融合。对于搜集到的资料必须进行筛检整合, 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 促进学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重组和提升已有经验。搜集信息时, 学生搜集的信息可能是旧有知识, 可能是来自于查阅资料, 这些信息是以原始的、零散的、无序的状态存在, 因此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筛检和整合。在交流和比较中, 让学生谈谈通过搜集信息对确定位置的感想, 并让学生说说自己选择和摒弃信息的理由。

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 他们能够加深原有的相关体验, 并在提升经验中明确:无论采取何种方式, 要确切地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需要多个条件来固定某个点的位置。这种体验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策略二:课上体悟, 在充分经历新知探究过程中, 形成新经验

体, 就是体会、体验;悟, 就是感悟、领悟。学生有课前整理信息的经验基础, 课堂学习时, 他们就会在新知与旧知的冲突中, 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观察思考、比较分析、讨论交流、操作实践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过程中不断体悟, 将原有经验调整、组合并重建, 逐步完善并积累新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从形象向抽象转型的特点, 其体悟的能力已经发展到较高阶段。我们要遵循这一特点设计课堂教学, 让学生以形象为依托, 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完成向抽象的飞跃。经历飞跃的过程中, 要突出强调学生的体和悟, 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奠定基础。

【片断一:借助课前活动经验引出探究的问题。】

师:二十年后的某一天, 我们聚在一起到海上游玩。分为五个组, 一个组驻守在基地上接应, 另外四个组从基地出海去游玩。

(学生快速分为五组, 并确定自己属于哪一组。)

师:海上天气突变, 第一小组需要向基地请求支援。结合课前搜集整理的信息, 想想他们应该怎样汇报自己的位置。 (学生思考后准备全班交流。)

师:救援组的同学在听到求救信息后, 认为可以出发的就可以走了, 其他同学判断他是否是个合格的救援员。

本环节用假设情景和方位图的结合, 给学生创设一个形象与想象参半的思维背景, 为学生获得“确定位置”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种开门见山的呈现方式源于课前信息的整理, 学生是有相关经验作准备的。如此创设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也能快速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 为后继学习过程中的体悟、积累经验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 教师让学生结合“确定位置”的经验, 尝试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并让救援组的学生根据求救信息自主判断能否出发, 同时号召其他学生评判救援组员是否合格。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 旨在让学生亲历实践, 并在实践中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和讨论交流等思维活动, 不断加深体悟, 让学生在新知与旧知的冲突中, 利用已有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将原有确定位置的经验加以调整、组合并重建, 形成新的确定位置的活动经验。

【片断二:交流体验, 在新旧知识交织融合中实现经验重组。】

生1:要说清自己的方向, 也就是北偏东。救援组个别同学出列后, 又返回。

师:你咋又飞回来了?小声告诉我。 (学生小声说理由, 其他同学猜测。)

生2:还得知道路程是多远, 否则都不知道飞到哪儿停……

(其他学生赞同, 有部分救援组同学出列, 其中有少部分人又返回。)

师:不是告诉北偏东和实际距离了吗, 咋又回来了?

生3:只知道方向和距离还是不行, 因为在北和东之间所有的区域都属于南偏东。如果以这个距离作半径, 以基地为圆心, 从纵轴到横轴在北和东之间画一条弧线, 可以找到无数个点。飞机要是出发救援, 无法找到确切的点的位置。只能沿着这条弧线飞行, 很费时。 (师生共同鼓掌)

生4:有方向和距离了, 还是不能确定第一组的位置, 究竟要怎么办才能一下子找到他们呢?

生1的发言显然是建立在已有经验上的, 这个经验也是学生探究新知的起点经验, 为所有学生接受。当救援组个别学生出列准备出发又折回后, 这一举动迅速点燃了学生的体悟激情。体悟伴随着思维火花出现, 学生的既有经验遭遇了第一次冲击, 迅速在需要汇报方向的经验基础上寻找还需要些什么。有了现场的操作实践,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很快就会调动另一知识经验——实际距离。第一次冲击, 促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出第一步, 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大量的思维经验, 使确定位置的基本活动经验也经历了第一次重组, 即方向和实际距离的结合有可能描述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确定了方向和实际距离, 少部分救援组的学生出发了。出发的学生中有几个学生再次折回后, 我若有所思地频频点头, 又一次燃起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学生自主研讨分析, 并在比较中得到了生3和生4的精彩回答, 使课堂教学越来越靠近本课探究的根本。特别是生3运用画圆经验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将已有经验发挥到了极致, 从而引发了生4的问题, 也是全班学生的疑惑。此时学生会对经历过一次重组的确定位置的经验, 再次产生不确定感, 从而产生迫切的探求的欲望。

【片断三:回应课前参与, 在辨析中加深体悟, 促进经验再生。】

师:想想课前已搜集的信息, 对我们是否有所启发?

生5:课前搜集信息, 知道雷达扫描有俯仰角的区别, 而且还有的雷达是360°扫描的。如果把角度移到这个平面图上来, 用北或东为0刻度线, 确定第一组所在的位置与北或东轴的角度, 这样的方向就固定不变了。

师:采用这个方法试试。不过, 既然描述方向是以南北轴为基准的, 在测量夹角时为了统一标准, 依然用南北轴和0刻度线重合。在你的作业纸上找到第一组的确切位置。

经过一系列的深刻思考、集体交流和激烈辩论等活动, 引发了学生二次创新思维——引入角度。学生在运用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继续加深体悟, 逐渐积累实践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 使确定位置的活动经验在原有的经验体系上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片断四:回顾整理, 固着新经验。】

师:回顾确定位置的过程, 想一想在这样的图上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在描述时会提醒好朋友注意什么?

生 (齐答) :需要知道方向、角度、实际距离……

回顾与整理是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任何一节课都应该强调让学生“回头看一看, 想一想, 再理一理”, 在深度思考中体会和感悟, 使获得的经验更稳固。

学生在运用经验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 继续加深体悟, 逐渐积累实践活动经验和思维活动经验, 使确定位置的活动经验在原有的经验体系上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课上体悟是学生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只有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亲历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 并在进一步的体验、感悟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对获得经验的回顾整理, 通过归纳、概括和总结的方式, 使新经验融入原有经验体系, 逐步完善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 我们需要注意:

1.尊重经验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必须结合高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创设能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只有保证思维活动的高效, 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质量。

2.注重回顾整理, 强调体验感悟。所有的体验和感悟必须要经过回顾, 才能深化和巩固经历探究过程中生成的“经验点”。通过整理这些“经验点”, 促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经验体系, 并通过调整和重组的方式向原有经验体系中渗透, 顺利完成基本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策略三:课后实践, 促使新经验在多样场域中逐步积累与形成

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应用”, 而经验的应用又可以促进经验的发展和积累。所谓课后实践, 就是将在课堂上体悟出来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再次应用于实践, 将静态的经验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过程, 以此达到在实践活动中应用经验、发展经验、积累经验的目的。

高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数学地思考”是思维经验的核心, 把形象思维转化成抽象思维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形成思维经验的重要途径。操作就是一座很好的“桥梁”。教师要利用课后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操作基础上通过多样场域下的不断实践达到发展和积累思维经验的目的。

课堂教学结束后, 引导学生确定一个观测点, 小组合作, 通过观察、测量、计算等实践活动, 自己制作一个比较精确的学校平面图, 并进行集体展评和交流活动。这样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 让他们亲历“做”的过程, 启发学生思考并发现感性经验背后的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提高数学思考能力, 避免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感性经验的层面上, 从感性经验中获取理性经验, 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促进思维经验的积累。为此, 课后实践需要注意:

1.遵循认知规律, 规划实践活动。高年级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 有一定实践经验。教师要遵循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 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 以学具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主要手段, 在实践中运用和推广既有经验, 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和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2.及时评价反馈, 有效积累经验。客观、正确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在实践活动结束后, 必须组织学生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方式, 多鼓励、多表扬实践活动中的闪光点, 客观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交流各种心得体会, 总结并升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上一篇:质监系统赴南方学习考察报告下一篇:托班幼儿学期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