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人文地理特征

2024-05-22

南非人文地理特征(精选6篇)

篇1:南非人文地理特征

六安市人文地理特征研究报告

丁冉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1)班 学号 170207001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六安市。对这个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将来的我会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我的家乡,那个美丽又充满活力的地方。

一、自然地理概况

六安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六安地势西南高峻,东北低平,呈梯形分布,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自然区域。全市界于东经115°20’-117°14’,北纬31°01’-32°40’之间,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转换的过渡带,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在特定地域和气候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境内物产富集,矿产众多,可谓“大别山藏珍蕴宝,淠史杭泻玉流金”。

图一 六安市区鸟瞰

全市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占全省12.9%,分为大别山北坡山地、江淮丘陵、江淮岗地和平原圩畈四大单元。西南山峦起伏,中部为丘陵、岗地,东部和北部为沿淮平原和杭丰圩畈区,是全市优质粮、油、棉的主要产区。江淮分水岭使境内形成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淮河流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3%,长江流域面积占17%。全市现有耕地660万亩,山场1100万亩,水面351万亩(其中可养水面95.5万亩),土地利用结构是“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土

壤类型有黄棕壤土、水稻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等,其中水稻土占36%。

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9.9亿立方米,具有南多北少、年际变化较大、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5—9月份,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70—80%。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的淮河干流,从霍邱县临水镇入境,于寿县郝家圩出境,流经六安市长达125公里,约占淮河总长度的12.5%。境内有淠河、史河、杭埠河等7条主要河流。

全市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带、皖中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境内有维管植物186科、714属、1638种;裸子植物8科、18属、30种;被子植物150科、644属、1518种。野生香料植物有桂花、兰草、蔷薇、香附子、蒿本、白芷、独活等。野生猕猴桃、野山楂等野果,年产量均在3000吨左右。药用植物共203科、1360种,其中霍山石斛、安徽贝母、断血流、茯苓、天麻、灵芝、银杏、西洋参开发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全市159个乡镇、8个街道、85个城市社区、2846个村民委员会。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总人口695.5万人。有29个民族,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占0.7%,以回族居多。

图二 将军山渡槽

二、人文地理概况

六安历史上经济开发较早,曾享有“金六安”的美誉。近代以来,战事频仍,自然灾害较多,一度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建设发生历史性巨变,培育起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建立了地方国民经济体系,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

在经济方面有如下几点:农业经济:六安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品种多,产量高,质量优。具有多家知名企业,六安瓜片在中外享有盛名。

图三 白鹅之乡

工业经济

六安工业门类齐全,初具规模。近年来,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发展迅速。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5.2亿元。粮油工业,纺织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化工业,建筑业等。

另外还包括房地产业,个私经济,开放型经济,金融保险等。

在教育方面,六安具有先进的教育方式,我的高中六安一中更是在全省排前三名,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生源。

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跻身于安徽旅游大市行列,成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目前,已形成4条主要旅游线路:

1、西北线古文化揽胜旅游:寿春古城、八公山、淮南王墓、廉颇墓、珍珠泉、孙公祠、安丰塘、水门公园、李家圩地主庄园。

2、西南线山水观光旅游:天堂寨、梅山水库、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胡氏祠、大王庙、铜锣寨、佛子岭水库、小南岳。

3、东南线休闲娱乐旅游:万佛湖、万佛山、万佛温泉、周瑜城、七门堰、启德文化院。

4、六安近郊旅游:大华山、洞天湖、东石笋、昭庆寺、皋陶墓、横排头、西古城遗址、皋城双塔、皖西烈士陵园。

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目,“六安”之名沿袭至今。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此后,庐江

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古诗赞曰:“屏障东南水陆通,六安不与别州同。山环英霍千重秀,地控江淮四面雄”。发生在这里的不少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战国后期,楚考烈王迁都寿春,使寿春成为楚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公元383年10月,东晋迎战前秦,在寿阳(今寿县)淝水取得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的胜利,改变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开始了南北朝对峙。辛亥革命时期,寿州崛起的淮上军,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一支劲旅,先后光复了六安、霍邱、颍上、阜阳等23个州县,推动了江淮地区的革命发展,在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六安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0年,以辛亥革命老战士朱蕴山为代表的六安进步知识分子,就组织了“中国革命小组”,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反帝反封建活动。1923年,寿县小甸集成立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直属党中央领导,是安徽建立最早的党组织。1929年,相继爆发了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诞生了红十一军三十二、三十三师,创建了皖西革命根据地。皖西成为红军的摇篮之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2年3月,徐向前在这里指挥了历时 48个日日夜夜的苏家埠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空前的大胜利。抗战初期,六安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一度成为安徽省首府,国共两党的重要机构设驻于此。1938年2月,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董必武曾在这里指导和推动抗日救亡运动。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中国革命战争中的重大转折。

古往今来,这块土地英才辈出。上古有辅佐舜禹而劳卒的皋陶,汉有“开巴蜀教化之风”的文翁,三国有“雄姿英发”的名将周瑜,宋有名冠“宋画第一”的国画巨擘李公麟,明有我国兽医学鼻祖喻本元、喻本亨,清有一代帝师孙家鼐。近代有辛亥名杰柏文蔚、张汇滔,抗日名将方振武、孙立人,著名左翼作家蒋光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了以许继慎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在五六十年代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军中,皖西籍就有108名,占全省130位的85%。全国9个将军县,六安就占2个(金寨县、原六安县),被誉为“将军之乡”。

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312、206、105国道、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淠淮航道纵横全境,六安至合肥骆岗机场仅需1小时,交通十分便捷。

六安资源丰富而独特。这里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五大水库总蓄水量为67.3亿立方米。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 多种,各类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粮、油、棉、麻、茶、茧、板栗、肉禽、羽绒、水产等产量多数居全省第一,六安瓜片、皖西白鹅及其羽绒、霍山石斛等称甲全国。境内已探明矿藏30多种,铁、金、铅、锌、石英石、花岗石、水泥灰岩等储量甚丰。

境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八公山等风景名胜区,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有万佛湖、安丰塘、水门塘等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文化积淀深厚,给人以智慧,催人以遐想。还有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的革命纪念地,真实地记载着革命战争以来,皖西地区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先后视察六安。1991年,六安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江泽民、李鹏等亲临灾区,慰问灾民。六安还是全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978年,为鼓励抗旱秋种,肥西县山南、官亭(时属六安地区)和六安县三十铺等地,群众自发搞起了包产到户,并由点到面在全地区推开。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1年,农业总产值71.8亿元(90年不变价),规模工业总产值195.7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1.56倍和39.7倍;三产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8.4%提升到32.4%;旅游经济、个私经济、开放型经济蓬勃发展,正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水平由1978年的8.2%提升到19.8%。农村面貌大为改观。村村通电、通邮、通广播电视,85%的农户住上了新瓦房,95%的村通了公路。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多年来,全市认真落实和完善扶贫优惠政策,着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施科教扶贫、开发式扶贫、劳务输出扶贫,271万人口摆脱了贫困。200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36元,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8312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教育“两基”目标,创办了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发展了广播电视,繁荣了地方文化,改善了城乡医疗卫生条件。全市进入了总体脱贫致富、迈向小康的历史新阶段。

六安市是革命老区,是资源富市、农业大市、旅游新市,是一方后发优势很大的希望之地。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

旗帜,忠诚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敢于争先”的六安精神,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市、大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建设新六安,再创新辉煌。“十五”期末,基本形成建成区4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0 万人、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备的中等城市,全市实现小康目标。

六安是一个新城,以前的六安是比较穷的地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六安如同一颗逐渐成长的大树,越来越繁荣!

篇2:南非人文地理特征

一、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原则

(一)农业区位分析 (二)工业区位分析

(三)城市区位分析 (四)交通区位分析

(五)商业区位分析 (六)旅游区位分析

1.全面性原则——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1)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形成思维模式

①经济位置要素——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如临经济区交通要道。

②自然区位要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文

③经济区位要素——资源、市场(腹地)、交通、劳动力、技术等

④社会区位要素——开发历史、产业基础、国家政策、民族国防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2.主导性原则——结合产业、寻求主体需求

农业地域列举

主体需求

云贵高原梯田农业

地形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

热量

新疆的哈密瓜、长绒棉

光照和温差

南方蔬菜冬季供应东北

交通运输

花卉业

市场、水源

乳畜业

市场、多汁牧草

旅游休闲业

环境、市场信息

3.因地制宜原则 ——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

因不同的自然环境制宜;因不同的经济环境制宜

(1)语言表达要因地制宜

例1: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交通区位——

①五大湖廉价的水运; ②密西西比河发达的水运;

③圣劳伦斯河与纽约河之间的运河; ④大西洋沿岸优良的港口.

例2:渭河平原的农业区位 ——

①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②夏季高温多雨,水热组合好;

③渭河冲积,土壤较肥沃; ④渭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2)把握区位联系的特殊性

例1:美国“硅谷”的特殊区位——军事订货(政府政策)

例2:潘帕斯草原农业的特殊区位——曾是欧洲的殖民地,欧洲市场广阔

例3:“珠三角”的特殊区位—— ①邻近港澳台、面向东南亚,有众多的华侨外援; ②中国南方“门户”。

4.因时制宜原则——把握区位联系的变化和发展

(1)自然要素的改变 (2)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

例: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与区位因素的变化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区位因素的变化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生产结构单一

 

世界钢铁过剩

二、人文地理区位分析---设问类型

1. 评价区位布局是否合理——区位布局定了以后作出评价不合理。

①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该地盛行风向为西北风),造成城市大气污染;②位于流经城区的河流上游,污染城市水源;

③位于河流谷地,工厂废气不易扩散。

2.分析某类最佳区位的选择——区位布局之前作出区位选择

3.判断影响区位布局的主导因素

例4 :北京昌平县兴寿镇从开始种植草莓,现有草莓温室大棚500栋,产品销往北京、香港等地。据此回答第1—2题。

1.昌平县发展草莓温室大棚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A.距市场近B.雨热同期

C.平原地形 D.水源条件好

2.从社会经济因素考虑,昌平县发展草莓温室大棚的区位优势是

A.距市场近B.国家政策扶持

C.技术力量强 D.收购价格高

4.分析某区域某类布局的条件、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例5: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下表和下图所示。

方案

经过主要城市

铁路总长度

需新建铁路

东线

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

5520

433

中线

曼谷—万象—昆明

4180

1245

西线

曼谷—仰光—昆明

4321

1017

①运营里程长;②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 投资少;③铁路主要经过平原, 兴 建难度低;④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5.分析某地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①资源变化——煤炭资源枯竭;②交通变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③政策变化——改革开放、振兴东北.

命题趋向:1.对农业区位选择的考核转向为给出材料(文字或图表)多角度考查的方向发展。2.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要善于迁移,分析评价同类区域的特点。3. 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注意区域差异的认真筛选提炼。

三、人文地理区位分析分类分块如下

(一)农业区位分析

◆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地形——类型、海拔、坡向、坡度

气候——光、热、水、温差

土壤——肥力、厚度

水源

市场、交通

土地、廉价劳力

农业技术

政策税收

饮食偏好

◆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某区域某农产品生产的区位分析

——从生活习性入手,主要考虑自然条件需求;商品性强的农产品还要考虑质量要求、营销特殊要求。

农产品类型

作物习性

粮食作物

小麦

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水稻

喜高温多雨、地势低平

玉米

喜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

纤维经济作物

棉花

喜高温

黄麻

喜高温湿润气候和肥沃的沙质土壤

糖料经济作物

甘蔗

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农产品类型

作物习性

油料经济作物

花生

喜温干燥、砂质土壤

油菜

喜温暖气候,肥沃土壤

大豆

为中温作物

饮料经济作物

喜高温多雨、怕涝

热带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

喜高温多雨

水果作物

葡萄

喜光 需水

苹果

喜光、较耐寒

柑橘

喜温润,怕寒冷

例:陕西中部黄土高原地区苹果生产的区位优势

2.某区域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分析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混合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例:潘帕斯草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都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地价(地租)与运输的影响,单位面积产值高的集约型农业接近城区,离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面状”城市商品农业(都市农业)的区位选择,市区----- 郊区 由近及远 布局如下:

①旅游观光休闲农业园 ②乳肉畜蛋区 ③蔬菜区、花卉区、水产区 ④粮食产区 ⑤水果产区

(二)工业区位分析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要素

经济位置要素

自然要素

经济要素

社会要素

环境要素

相对位置

土地

水源

土地租金

资源配置

交通通信

市场容量

科技教育

劳动力

社会协作

政府政策

工农业基础

发展历史

国防需要

个人爱好

工业惯性

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

命题趋向:工业区位分析由单一主导因素向综合因素针对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要重视中外工业地域的比较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要素的发展变化

土地租金

土地租金高低影响工业转移

资源配置

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动力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交通通信

发达国家交通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

信息通信网络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市场容量

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科技教育

工业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

例: 美国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

1.某区域某工业区(带)的区位分析——传统工业区(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 、新兴工业区(意大利型工业区、高科技型工业区)

位置

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地理位置优越

环境

属于地中海气候,冬暖夏热,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科技

大学与高技术公司多,科技力量雄厚

市场

美国国防部一直对硅谷的半导体元件维持着稳定的订货量

交通

邻近旧金山航空港,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交通便捷

2.某区域某工业部门区位分析---我国宝钢的区位分析

水源

近邻长江,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大量水源

交通

滨海临江,水运发达,便于原料能源输入和产品输出

市场

邻近消费市场,为上海工业提供优质钢材

劳动力

上海科技发达,高素质劳动力多

社会协作

工业发达,社会协作条件好,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环境

远离市区,对城市污染较小

3.城市工业微观区位选择

——从“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角度采点

“风”

根据图中风向条件,保证有污染的废气物不吹向居民区

“水”

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保证有污染的废水物不流向居民区

“宝”

有好的经济效益。依据产品生产过程中对要素的特殊需求,接近原料地、燃料地,接近市场,接近廉价劳力,接近科研中心等

“地”

地域空间联系和地形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地区地形环境对工业区的影响

4.某地经济发展区位分析—完全借用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要素来分析

例: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城市区位分析

◆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要素

自然要素

经济要素

社会要素

新要素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交通

政治

军事

宗教

科技

旅游

国家政策

◆影响城市发展的区位要素的发展变化

1.某 “点状”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区位分析(宏观分析)

城市形成

多与自然条件相关

地形平坦

气候优越

水运、水源便利

矿产丰富等

城市发展

多与经济壮大相关

政治地位变化

交通的发展

经济的开发等

分析西安市发展的自然条件:

地形

位于黄土高原南部的渭河谷地 ,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农耕,利于对外交通联系

气候

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气候温暖湿润

河流

有黄河中游大支流渭河流过,为该城市城址选择提供条件,并为城市提供充足水源

2.某 “点状”城市带(圈)形成区位分析(宏观分析)

例:分析“长三角” 都市圈形成的自然、社会条件.

3.某城市内部功能区的区位分析(微观分析)

自然要素

历史要素

经济(地租)要素

社会要素

地形

气候(风向)

河流流向

植被

城市职能与知名度

城市风貌

距市区远近

交通通达度

收入水平

知名度

种族与宗教

4.某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分析——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

例: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区位优势。

(四)交通区位分析

◆影响交通建设的区位要素

自然条件

经济效益

政治效益

技术条件

地形

地质

气候

水文

自然资源

交通

人口与城市分布

经济发展

政治

国防

科技进步

◆应从“两头地域、沿线区域”建设的自然条件、政治效益、经济效益、技术条件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1.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区位的宏观分析

例:分析青藏铁路建设的区位。

2.港口建设区位的宏观分析

有利条件

经济腹地

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是我国华北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腹地广阔

建港用地

位于华北平原沿海地带,地形平坦开阔, 保证

港区用地

不利条件

泥沙淤塞河道; 港区开阔、风浪很大

陆域水

域条件

A港港阔水深

B港为河海港,泥沙淤积严重

国际航运

A港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后, 接近国际航运要道

腹地条

件变化

A港经济腹地广阔,成为该国大部分地区的集散中心

B港由于孟加拉国的独立而缩小了经济腹地

3.内河航运发展区位的宏观分析

例:分析欧洲西部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4.大比例尺图上城市交通区位的微观分析

(1)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与城市关系的微观区位

——多从城市的边缘通过,以维护城市的环境为目的,减轻城区的压力。

(2)港口的微观区位

河港要求河宽水深;位于或靠近城市、陆上交通便利的地方。海港要求有水深、背风、避浪的海湾;与陆上其他交通干线联系方便的地方 。

(3)航空港的微观区位

气候——低云雾、少暴雨、小风速、能见度高 ;跑道沿盛行风方向修建

地形——开阔、平坦;地势——较高;坡度适当、排水通畅 ;地质——地基稳定 ;距城市距离——较远(地价、烟雾、干扰) ;有快速干道与之相连。

(4)汽车站的微观区位——位于城市交通干线两侧 ,与市内干线或其他对外交通联系方便的地方。

◆影响商业的区位要素

(五)商业区位分析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地形

气候

交通、市场(人口数量

居民职业构成民族构成 )

付租能力

商品生产能力

1.点状城市的商业区位分析

例:分析上海市成为全国商业中心的条件。

2.面状城市商业区位的微观选择

(六)旅游区位分析

◆影响旅游发展的区位要素

游览价值

旅游资源的质量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旅游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市场距离

经济距离长短

交通位置及通达性

 

开发程度

地区接待能力

旅游配套设施

服务质量

旅游的环境承载量

容人量的大小

1.某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区位分析

例15:近年来,泰国旅游业“一枝独秀”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创汇最多的行业,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例16:贵州省与喀斯特地貌相关的旅游景观观赏价值较高,但其旅游业还有待大力发展和提高,试为其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2.某区域旅游发展的区位分析

例17:对比分析黄山与庐山旅游发展的区位差异。.

传统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NO.1 东北地区

我国东北地区虽然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但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其民居风格体现着高寒民居的特点——窗口小少、墙壁厚重。

保温防寒是东北地区民宅的显著特征。提到东北民居,不得不说“火炕”,这是一种用做饭余热加热室内土炕来取暖的设施,为东北房屋普遍采用。内间的卧室,以炕代床。炕用砖与水泥砌成,横贯内室,一侧与外间的灶相连,一头通烟囱,可见一日三餐提供的不仅仅是热腾腾的食物。

NO.2 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侵蚀,地形支离破碎。窑洞,这种就土山山崖挖洞用来供人居住的“民居”,则是这里的古老民居形式。

由于黄土高原属于典型的大陆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暖热,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建在10-11米深处的下沉式窑洞则显示出其“冬暖夏凉”的独特优势。

下沉式窑洞的窑脸上开大窗,白天可以吸收大量的太阳能,提高室温;窗上设毯子、茅草、牛皮纸等材料做成的保温帘子或窗板,白天卷起,晚间放下。窑脸上部开设的高侧小窗,仅用于夏季通风。到了冬季,双层木窗上加设的塑料薄膜,减少了传热耗热量;门窗缝隙采的棉布条封糊措施,也是为了抵御冷风渗透。种.种做法的保温效果甚佳且节约能源,同时也解决了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大的问题。

另外,黄土高原夏秋季多雨,而冬春季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为150~750毫米。因此,下沉式窑洞的顶部与入口稍高,窑洞内设有十几米深的渗井,此举有效避免夏秋季多雨天气对建筑与居民的伤害。

NO.3 江南地区

江南,意为长江之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江南旧民居一般为连排建筑,左右屋之间开有侧门和通道,相邻之间可以穿行;连排屋在上下之间的一边或两边建有厢房,中间露出的为天井或小庭院。这种连体民居建筑使一个自然村庄户户相连,由于通风效果好,阴凉范围大,在气温偏高的夏天特别凉爽。

相比于北方而言,江南地区在地形地貌上的主要特征是多丘陵。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房屋组合比较灵活,以适于起伏不平的地形。另外,民居建筑外墙多用白色,利于反射阳光,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南方一年四季花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素白色的墙体时常给人清爽宜人的感觉。

NO.4 华南丰沛雨带地区

华南,即中国的最南部。华南地区多数地方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天数在300天以上,年降水量为1400—毫米,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南带区域。

避雨遮阳是华南地区民居的重要功能之一。在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地的“行人走廊”则是为适应这种炎热多雨气候而建造形成的建筑。“行人走廊”又称骑楼,是一种建筑物底层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间的近代商住建筑物。骑楼从街道两旁的商店二层楼向街心方向延伸到行人道上,或者将屋檐延伸以构成行人走廊。有了这种行人走廊,人们在街上办事可以不带雨具,在太阳毒辣的夏天也可遮挡太阳照射。

住宅和特色建筑与当地气候特点息息相关,自然也与人们生活起居密不可分,或防风沙,或避寒,或防潮,或避雨,不同地域的人们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文化。

房屋背后的地理知识:

(本文来源于地理研学吧,标注)

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因素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因此,各地民居的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和细部特征也就不同,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下面通过几个案例的分析,带领大家领略不同的民居特色。

案例1 胶东海草房

在原始石块或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有着高高隆起的屋脊,屋脊上面是质感蓬松、绷着渔网的奇妙屋顶。这就是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海草房。当你走进山东省的渔村,就可以看到这些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外观古朴厚拙,极具地方特色的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民居。

海草房的修建与当地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胶东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且风速较大。由于海草屋顶的整体性较好,层层叠压的海草不用任何粘合、捆绑材料加以固定,也不会被大风吹走。而且海草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耐久性可达四五十年之久,用它们苫成的厚实房顶,可以防漏吸潮,持久耐腐,且不易燃烧。

同时海草房的进深通常不足4米,海草房的屋顶的三角形高脊大陡坡结构设计,适应了当地风多雨频的自然条件,还便于快速排泄雨水,进一步避免了海草的腐烂。厚厚的草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墙体所用石料也是很好的热稳定材料。因此,传统的海草房冬暖夏凉,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

【典型例题】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草房是我国胶东半岛极富地方特色的民居,主要分布如左图。

材料二:海草房是在砖石块混合垒起的屋墙上,用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的海草层层叠压铺盖而成。(如右图)

(1)请分析胶东半岛多修建海草房的有利条件。(4分)

(2)胶东半岛现存海草房中有许多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请结合房子的特点说明其保存悠久的原因。(8分)

(3)图中房屋后面甲墙壁长满青苔,请分析其原因。(4分)

(4)近年来,沿海养殖使海草资源大量减少等多种原因,导致海草房不断减少。请为海草房的保护提出可行性建议。(8分)

【答案】(1)地处山东半岛,丘陵地貌,当地有丰富的石材(花岗岩)(2分)。地处沿海,浅海海草资源丰富。(2分)

(2)海草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和胶质,具有防虫蛀防霉烂特点,易于保存。(3分)

胶东沿海地区,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3分)

沿海多大风天气,海草屋顶整体性较好,层层叠压结实,保暖性和抗风性优良。(2分)

(3)沿海降水较多,空气湿度大(2分),甲面为海草房背阴面,光照少,气温相对较低,蒸发弱,潮湿易长青苔。(2分)

(4)培植海草,为海草房的修复提供材料资源。(2分)

保护水草的生长环境,恢复生态系统。(2分)

做好海草房建造技术传承。(2分)

建立海草房生态博物馆,加强宣传保护(2分)

发展休闲渔业旅游,开发渔家民俗生态休闲旅游,提高其利用价值。(2分)

(每点2分,任答4点给满分8分)

案例2 兰屿“地下屋”

兰屿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西北距台东市49海里,距绿岛45海里,西南距鹅銮鼻41海里。岛上风景优美,椰风蕉雨,一派热带风光,有世外桃源之称。兰屿岛地处热带,年平均气温为22℃,全年月平均在20℃以上的时间长达9个月,全年多雨,年降水量高达3055毫米,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平均,没有明显的雨季、旱季之分。夏季和秋季多台风,冬季东北季风强劲。

岛上住有2000多名达悟族同胞,仍然保留着传统和原始的生活习性。他们性格温和,忠厚纯良,能歌善舞。每个家庭的居住环境是由三个主要建筑物构成:分别是供睡眠及煮炊使用的主屋,供工作及储藏使用的工作房,与供乘凉及看海使用的凉台。其中主屋是建在人工挖掘的凹地,外围再累石成墙,使得整个房屋比地面低,这就是“地下屋”的由来。

又由于兰屿堪称“风岛”,是全世界著名的多风地区之一;夏季易受台风侵袭,而达悟族人为躲避风灾,所以巧妙地设计出此种住屋方式。所以兰屿的“地下屋”大都有百年历史,而且住起来冬暖夏凉,极具特色。

【典型例题】

兰屿是屹立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西北距台东市49海里,岛屿面积约45平方千米,岛上河流发育,为了适应当地严酷的环境,岛上传统民居大都建在约2米深的人工挖掘的凹地内,四周用鹅卵石堆砌,房屋的坡面一半高出地面,一半在地面以下,屋前向海的一面留有出入口。读兰屿地下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与地上住宅相比,兰屿地下屋更

A. 抗震 B. 防潮 C. 防风 D. 保暖

2. 建造地下屋所用的鹅卵石多取自

A. 山顶 B. 河畔 C. 地下 D. 海滨

3. 兰屿地下屋顶的坡面

A. 前坡为迎风坡,坡度缓

B. 前坡为背风坡,坡度陡

C. 后坡为背风坡,坡度缓

D. 后坡为迎风坡,坡度陡

【答案】1.C 2.B 3.A

案例3 河南陕县地坑院

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当地人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了。

地坑窑院建造十分巧妙,颇具匠心,窑洞与大地相通,卧于大地之中,随大地脉膊跳动,实用价值具有防震功能。艺术功能方面从上往下看,整个窑院为方形,站在院中间看天空,天似穹窿,是天地之合的缩影,体现出方园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应,是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主人装饰地坑院必不可少的工序。春暖花开,人们犹如生活在花丛中,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院子里再种上几棵果树,夏天既可以乘凉,挂果季节还有新鲜可口的水果吃。

【典型例题】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山西陕县,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 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

2. 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3. “地坑院”四周修建栏马墙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防止地面雨水灌入院内

B. 防止人们跌入院内

C. 使地坑院美观协调

D. 阻挡风沙、雨雪

【答案】1.C 2.B 3. D

“地坑院”是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2月,《航拍中国》以空中视角立体化展示了这个“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全貌。左图为“某地坑院村落景观图”,右图为“某黄土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 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 作为“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今后应

A. 有选择地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B. 对各处地坑院完整保护

C.对废弃的地坑院大力修复

D. 加速地坑院的推广建造

【答案】3. D 4. A

案例4 海南船型屋

黎族船型屋是黎族民居建筑的一种,流行于海南的黎族聚居区。黎族同胞为纪念渡海而来的黎族祖先,故以船型状建造住屋,因外形酷似船篷通常称为船型屋。

船型屋是黎族最古老的民居,有高架船型屋与低架(落地式)船型屋之分,其外形像船篷,拱形状,用红、白藤扎架,拱形的人字屋顶上盖以厚厚的芭草或葵叶,几乎一直延伸到地面上,从远处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其圆拱造型利于抵抗台风的侵袭,架空的结构有防湿、防瘴、防雨的作用,茅草屋面也有较好的防潮、隔热功能。而且能就地取材,拆建也很方便。鉴于这些优点,船形屋得以世代流传下来。

【典型例题】

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如下图)。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A. 海南岛 B. 辽东丘陵

C. 青藏高原 D. 黄土高原

2. 该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A. 炎热潮湿 B. 高寒缺氧

C 地表崎岖 D. 多滑坡泥石流

3. 船型屋采用下空结构可

A. 防寒、防冻土

B. 防雨、防水淹

C. 防风、防滑坡

D. 防潮、防蛇

【答案】1. A 2. A 3. D

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请总结影响传统民居特点的因素有哪些呢?

1. 气候(气温、降水、采光、昼夜温差、风、空气湿度等)

2. 地形、地质(岩石、土壤、冻土、黄土等)

3. 水文 河流

4. 材料获取(就地取材、价格低廉)

5. 蚊虫鼠蚁(湿热)

篇3:南非人文地理特征

1、统计尺度

在统计中, 将前场射门角度、距离划分1、2、3、4区域 (见图1) 。

2、统计结果与分析

2.1、射门区域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所进行的五场比赛中, 射门达到93次, 进球10个, 命中率为11.5%, 每场平均射门18.6次, 进球2个。其中:1区射门20次, 进球2个, 占10%, 2区射门39次, 进球6个, 占15.4%;3区射门15次, 进球1个, 占6.7%;4区射门19, 进球1个, 占5.3%。

分析原因:射门位置好, 运动员视野开阔, 角度合理因而成功率高。采取以中路进攻渗透为主的打法, 边路进攻因受到严密的防守和抢断受阻因而给射门增加了难度

得出结论:在以后的比赛和训练之中应着重提高2区的射门能力, 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应加强对此区域的运用。

2.2、射门方式

通过分析2010年世界杯阿根廷队的比赛录像可把射门方式或分为:直接射门、间接射门。

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5场比赛中直接射门为43次, 进球3个, 占6.9%, 间接射门为50次, 进球7个, 占14%, 由此可见直接射门和间接射门次数差不多, 但命中率却相差较大, 间接射门的威胁性及成功率高于直接射门。

分析原因:直接射门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和射门队员自身技术水平的制约使射门效率较低。直接射门是由于防守者的密集防守而无法更接近球门而采用的射门方式。间接射门是因为进攻队员经过高质量的传切球、跑位, 短传或者长传而一步步接近对方球门的射门方式, 成功率较高。间接射门的迷惑性和诱导性较强, 让防守队员不确定进攻路线, 导致防守策略失败, 因此更容易破门得分。

得出结论:通过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五场比赛的分析, 得出间接射门比直接射门的威胁及成功率更高, 因此在以后的训练和比赛之中应着重提高间接射门的能力和应对间接进攻配合的防守能力和意识。

2.3、射门部位

按照足球射门技术动作的要求分类, 可把射门部位分为脚内侧、脚前内侧、脚背外侧、脚背正面和头顶球这五类。

随着现代足球的竞争性及对抗性越来越强, 攻防转换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因而对运动员射门得分及把握机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射门部位对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射门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五场比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阿根廷队的运动员在射门时对于射门部位的运用更加灵活多样并且目的性更强。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以2区的射门效果好并且成功机率高。2010年南非世界杯阿根廷队运动员的射门特征以脚背内侧、脚背外侧为重点在比赛中具有相当大的威胁。间接射门的威胁性高于直接射门。罚球区前的传切配合是创造射门的重要途径, 也是较为行之有效的进攻手段。

3.2、建议

教练员在训练中应该有意识的增加运动员在2区的射门练习, 并且提高运动员在告诉的攻防转换练习中的射门质量。加强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训练, 是运动员有自己的射门特点。提高运动员之间罚球区前的传切配合能力。提高运动员的间接射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桂林.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情况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09, (B1) .

[2]胡靖.第十四届亚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射门进球的统计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08, (B2) .

篇4:神奇的国度:南非(人文篇)

南非共和国:tho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

国旗释义:象征民族和解

国歌:《南非的呐喊》《上帝保佑南非》

国庆日:4月27日

国土面积:1221037平方千米

人口:4305万

货币:兰特

民族:分黑人.白人、有色人、亚洲人四大种族,黑人主要部族有祖鲁。哲豪萨、斯威士等,白人主要为荷兰血统的阿非利卡人和英国血统的白人

经济特点及经济发展水平,南非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

①Swazi maiden event:8月底或9月初举行的一个8天的仪式,女孩们割芦苇,然后把芦苇献给女王母亲,只有没有孩子的未婚女子才能参加。仪式的意义在于保持女子的贞节、向女王母亲献礼、通过一起工作增进团结

②KhoiSan Hunter:百步穿杨的克瓦桑语族猎人

③Market Thealcr:约翰内斯堡中央商.业区一角淘货的好地方

④Zulu dancers:鲁族舞蹈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舞蹈形式一般会在庆祝的时候请来Zulu dancers

南非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家之一,多样的民族和文化是这个充满活力的国家的真正动力来源。南非之所以被称为人类的摇篮,是因为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250万年前的远古化石和10万年前的人类遗骸。许多南非文化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南非拥有丰富的文化宝藏。从现代艺术画廊到古代岩画艺术,从第一座世界博物馆到奇特的文化村,从爵士乐俱乐部到露天音乐节,从户外烧烤别名厨大餐……到处都洋溢着一种由艺术、美食、历史和文化所组成的独特韵味。

篇5:黄山太平湖人文地理特征研究报告

王赟

地理科学专业2007级(1)班学号170207010

我的家乡是在美丽的太平湖镇,一个被誉为“东方日内瓦”的地方。它属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太平湖位于泾县桃花潭镇东面,南依黄山,北邻九华,是九华山进黄山公路必经之津。是青弋江上游一座人工大水库。她又有“黄山情侣”,“未经雕琢的翡翠”之美誉。故初称陈村水库,1979年才改成今名。

太平湖本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兼有航运、水产养殖之利。近年来,它又以秀丽幽深的景色闻名于中外,成为广大游客所向往的旅游胜地。

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距黄山北大门和九华山南大门皆仅30余公里,是连接黄山、九华山的天然纽带。景区面积275平方公里,从空中看,太平湖就象两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横卧于群峰之间。2000年6月,省四大班子领导集体调研太平湖时,提出了“抓两山一湖,促全省旅游,带安徽经济”的15字方针,太平湖被提升到与两山(黄山、九华山)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昵称“黄山情侣”。太平湖镇以其中太平湖得名,太平湖乃人工拦坝形成的内湖,最终流入长江。湖四周均有山围之,出门尽看青山绿水„„。她有着独特另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一、区位独特

位置:太平湖地处黄山市黄山区北部,北纬30°07`—30°32`,东经117`50`—118`04`,介于黄山、九华山之间,距黄山北大门和九华山南大门皆仅30余公里,是连接黄山、九华山的天然纽带。景区面积275平方公里,从空中看,太平湖就象两条栩栩如生的巨龙横卧于群峰之间。

地质地貌: 黄山太平湖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群峰林立,以黄山各峰可看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如黄山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

黄山太平湖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分布在前山的东南部,典型的冰川地貌有:苦竹溪、逍遥溪为冰川移动创蚀而成的“U”形谷;眉毛峰、鲫鱼背等处是两条“V”形谷和刨蚀蚀残留的刃脊;天都峰顶是三面冰斗刨蚀遗留下来的角峰;百丈泉、人字瀑为冰川谷和冰川支谷相汇成的冰川悬谷;逍遥溪到汤口、乌泥关、黄狮垱等河床阶地中,分布着冰川搬运堆积的冰碛石;传为轩辕黄帝炼丹用的“丹井”、“药臼”,也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冰臼。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黄山阴雨天多,云雾天多,接近于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四季平均温度差仅20摄氏度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7℃,冬季最低气温-22℃,年均气温

7.8°C,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温度为0℃以上。年平均降雨日数183天,多集中于4-6月,山上全年降水量为2395mm。西南风、西北风频率较大,年平均降雪日数49天。

二、生态优良

太平湖为高山峡谷型湖泊,水域面积(水位于117米)88。6平方公里,畜水量24亿立方米,东西长6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6公里,最窄处仅150米。湖水全由黄山和九华山的溪水汇聚而成,清澈见底,凫鸟信飞,达国家一级水质标准;两岸山峦叠嶂,林海葱笼,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水相环,翠绿互挽,被世人誉为“江南翡翠”。

自然生态是太平湖最大的王牌。湖水终年清澈碧透,达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可直接饮用。湖畔青山起伏连绵,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5%;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树种41科400余种,动物320 余种。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四季鲜果不断,盛产各种土特产品,著名的如太平猴魁、黄山毛峰、猕猴桃、香榧、野生干鱼、太平湖银鱼等。

湖处南北种混杂的过渡地带;动物种类繁多,主要为东洋界型和古北界型。禽类有飞禽170种,分别隶属于17目40科。其中白鹳、白颈长尾雉等属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白鹇、草鹗等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哺乳类?? 景区内有哺乳类动物70余种。其中梅花鹿、黑鹿、云豹、金钱豹等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猕猴、短尾猴、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獐、毛冠麂、苏门羚、黑熊、糜鹿、水獭等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 爬行类?? 已知的爬行类动物40 余种。常见的有鳖、乌龟、鹰嘴龟、草蜥、蛇蜥及竹叶、金环、银环、小百花、乌梢、蝮蛇等。

两栖类已发现境内有两栖类动物20余种。主要有大鲵、黑斑蛙、竹叶蛙、棘胸蛙、蟾蜍、沼蛙、花臭蛙、蝾螈等。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鱼类有鱼类43种,分属6科。其中肉食性鱼类23种,底栖生物食性鱼类

5种,周丛生物和碎屑良性鱼类5种,浮游生物食性鱼类8种,草食性鱼类2种,杂食性鱼类20种。

此外,还有蟹、螺、蚌、虾等水生动物和蜂、蝶、蜻蜓、蟋蟀、螳螂、蝉等种类繁多的虫类。

植物:景区内常见植物有木、竹、药材、花卉、农作物等400余种。

常见阔叶林树种主要有青冈、苦楮、石栎、紫楠、木荷、大叶锥栗、樟树、青栲、甜楮等。

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麻栎、小叶栎、枫香、栓皮栎、黄檀、山杨、黄檫、黄连木、香椿、臭椿、野漆、黄山柃木等。

针叶树种主要有山木、马尾松、黄山松、刺柏、香榧等。??

稀有珍贵树种41科72种,主要有银杏、金钱松、三尖杉、南方红豆杉、红楠、杜仲、香果树、华东黄杉、南方铁杉、黄山木兰、天竺桂、青檀、天目紫荆等。竹类有屯竹、淡竹、金竹、圆竹、苦竹、木竹、箬竹、实心竹、罗汉竹。药用植物:有药用植物上千种,属国家管理的一类药材有杜仲、厚朴;二类有黄连、生地白术、白芍、麦冬、茯苓、贝母、银花、菊花、牛膝、元胡、鹿茸、臾肉等。

花卉:有观赏花木6类上百种。其中观花植物有黄山杜鹃、望春花、黄山木兰、天女花、山茶花、春兰、惠兰、百合、屯叶山樱花、梅花、桂花等71种;观景植物有南天竹、油桐、黄山花楸、枸骨冬青等15种;观叶植物有棕榈、鹅掌楸、石南、紫竹、红枫等26种;绿荫植物有厚朴、香榧、合欢、银杏等28种;爬藤植物有猕猴桃、周藤花、冠盖藤等20种;覆被植物有白须草、金兰、虎耳草等23种。

牧草类主要有芭茅、白茅、小青草、灯芯草、蒿草、葛藤、屯栗、野荞麦、马兰头、荠菜及蕨类等。

水生植物。主要有水葫芦、水浮莲、浮萍、水花生、野舌草、滋菇、莲藕、水草、芦苇等。

总的来说,太平湖自然环境条件复杂,生态系统稳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群落完整,还保存有高山沼泽和高山草甸各一处,是绿色植物荟萃之地,森林覆盖率为56%,植被覆盖率达83%。黄山野生植物有1452种,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水杉,二类保护的有银杏等4种,三类保护的8种,有石斛等10个物种属濒临灭绝的物种,6种为中国特有种,黄山特有2种,首次在黄山发现或以黄山命名的植物有28种,尤以名茶“黄山毛峰”、名药“黄山灵芝”驰名中外。黄山动物种类300多种,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苏门羚、长尾雉等14种中国国家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三、景色优美

太平湖东西长48公里,南北最宽处4公里,最窄处仅百米左右,总面积88平方公里。湖水碧蓝清澈,恰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青山翠林间。湖平均水深40米,高约70米、长约400米的库坝雄峙在泾县陈村,荡舟其间,可尽情地欣赏湖光山色之美。湖中点缀着大小不同、高低不等的岛屿,它们错落有致、似断似连地飘浮在万顷波澜间,仿佛是一座座海上仙山,令人遐想联翩。湖周青山隐隐,炊烟袅袅,好一派美丽恬静的山野风光。

太平湖上游与下游曲折,中游开阔,集太湖山水,漓江风情于一身,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游黄山而不游太平湖,好比游苏州而不游虎丘,终为一憾。现在,从黄山有汽车直达库坝。而且湖上既有游船,又有渡船,为旅游者创造了较好条件。如游客把游太平湖作为游黄山的余兴节目,必能尽得山水之佳境,从而为黄山一游画了个圆满的句号。

太平湖中部宽阔,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上下游峡谷曲折幽深,山峦错落。主要景区有平水突起的陵阳山、奇石林立的太平湾、天下无双的黄金岛、两峰排闼的三门峡、香火燎绕的乌石龙等五大景区。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在下游的黄金岛。著名诗人塑望1980夏与冯牧、陈登科、张志民等40余位作家、学者游览太平湖时,曾赋诗赞到:“天池无此亲切,太湖无此幽深,三峡无此青翠,漓江无此烟云,富春无此高寒,西子无此胸襟,乾隆无此眼福,江南无此水程。”

四、物产丰富

湖岸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共有树种41科400多种,可供观赏的花木有183种。有禽类动物170种,哺乳动物70余种,淡水鱼40多种。四季鲜果不断,盛产各种土特产品,比较著名的有太平猴魁、黄山毛峰、龙门冬柿、猕猴桃、樵山香榧、野生干鱼和太平湖银鱼等。

五、文化深厚

黄山历史悠久,远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纪,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人类就已经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山区劳动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时期,这里就居住着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先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行郡县制,这里为会稽郡属地。南朝时开始设置新安郡,郡府搬迁又始终未离开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称新安,其源盖出于此。

从公元前109年建陵阳县,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湖之中部陵阳山下就一直是县治所在。而陵阳山传说是汉代陵阳首任县令窦子明得道升天之处。李白曾在此流近,屈原放逐到过此山,还有古色古香的龙窑,扑朔迷离的太平城,雄伟壮观的太平湖大桥等。在太平县还有历史悠久的六角楼,是黄山区的标志性建筑物。

太平湖风景区的人文景观也是比较丰富的。有白垩纪晚期的恐龙蛋化石和新石器时代众家山遗址,有传说汉陵阳县令窦伯玉得道升天之处仙坛宫、市境内唯一的一座尼姑庵永庆庵,有太白楼、罗隐墓、杜荀鹤故里和当代文学巨匠苏雪林故居海林学舍,还有变幻莫测的八卦岛、古色古香的龙窑寨、雄伟壮丽的太平湖大桥等。2001年,太平湖风景区被授予黄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太平城:太平城是仿原太平县旧貌而新建的一个集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又名八卦岛。登此岛,自北向东依次可观陵阳山、太平湖大桥、鳄鱼戏水、青龙、白虎诸景;自下而上可赏太平牌楼,可走生肖门、八卦坛,可在太平楼上击好运鼓,撞太平钟;在门牌楼两侧有三进堂、太极宫,检测运气;还有茶楼供您品尝黄山名茶,赏茶艺表演。

龙窑寨:龙窑寨地处太平湖中心湖区北岸,新华乡赐田马冲组,占地40亩,该寨龙窑系明清年代所建,用青砖砌拱而成,长40米,高1.8米,宽1.5米,内有手工作坊,内按5座制作转盘并备有陶工。是一个融陶瓷文化、原始风貌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景点。窑寨三面环水,山青林幽,龙窑卧坡,陶具香古,门内的情侣松,三姊妹松轻摇绿意,益发衬托寨内陶轮、陶坊、龙窑的古朴、原始。游人可在陶坊内亲手制作陶器,观看陶器展品。

太平湖大桥:1996年11月26日,太平湖大桥建成通车。该桥为独塔单索斜拉桥,全长380米,桥面宽18.2米,双向四车道,在当时同类桥型中居亚洲第一。太平湖大桥的建设,结束了太平湖轮渡的历史,大大缩短了黄山至合肥的距离,也为太平湖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人文生活:在太平湖镇的居民中,大多数都是汉族,当然也有少数回族和其它民族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居民主要以渔业,旅游业,小商品业为生。很多人都是由周边乡镇迁移过来的。人们信佛教为主,也有道教。

前景:独特的区位、优良的生态、秀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为太平湖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两山一湖”发展战略的实施,明确的市场定位(休闲度假)和合铜黄高速公路的开通,为太平湖的未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中国安徽省“两山一湖”总体发展规划》和《太平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中,中外专家将国际旅游发展趋势、度假区规划先进理念与太平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优美的山水资源相结合,提出将太平湖打造成国际级循环型旅游度假区的目标,为太平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们可看到的是,太平湖一幢幢漂亮的房子都出现了,还建成了19高层大楼。各项旅游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善。但这一切远远还不够,现在知道太平湖这

篇6:地理《自然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并进行评价。

2.运用地形图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4.举例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

2.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工具

教师:教学课件、导学案 学生:1.各小组整理本课资料,为讲解做准备。2.导学案的基础部分填写。

教学过程

【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活动:

①播放《北国风光》风景视频。

②组织学生在情境中板书本课主要内容。

学生活动:

①学生们感受北方地区的风景壮阔。在朗诵诗词《北国风光》中学生感受北国风光的壮美。

②第一小组书写本节课知识脉络。

(点评:由学生初读教材、先写板书是一个创新,能让学生对课本的阅读更仔细些。)

【活动】小组展示讲解北方地区地理位置并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

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倾听学生讲解,作必要纠正。

学生活动:

第二小组为大家讲解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学生到白板上画出北方地区范围,画出区域、标注分界山脉、河流等。如未完成可由组内同学补充。

教师活动:北方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呢?

学生活动:主要从位置对气温、降水和运输三个方面的影响来进行评价。

拓展

教师活动:出示中国政区地图拼图。liuxue86.com

学生活动: 第三小组学生用白板拼哪些省级行政区在北方地区,如未完成可由其他学生补充。

(点评:让学生在白板上画出比指图说出效果更好,对相对位置和界限的印象会更深刻。)

【活动】小组讲解北方地区地形

学生活动:第四小组学生讲解、标注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互评,教师辅助点评。

(点评:学生互评,能使学生精力更集中,同时思考更深入。)

【活动】小组讲解北方地区气候

教师活动:出示问题,自主探究。

出示图6.5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提问:

1.三个城市气候共同特征是什么?

2.结合图6.3说明导致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图6.3说明导致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

第五小组学生在白板标注北方地区气候,结合图6.5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三个城市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回答问题。

学生互评,教师辅助点评。

【活动】小组讲解北方地区河流

学生活动:

第六小组学生讲解、标注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

教师活动:

学生互评,教师辅助点评。

【活动】课堂小结:学生自主总结,填写表格,教师辅助总结

【活动】情感升华:再次朗诵《沁园春·雪》

情感升华:再次朗诵《沁园春·雪》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第七章第四节我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那么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台湾省的位置,说说台湾省的地理特点、人口分布以及经济特征。

引入新课

我门前两章已经学习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他们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非季风区的西北地区。我们来先看第一节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草原和荒漠

1.先看课本,然后与同学们共同认识干旱的西北地区。

2.看73页图8.3西北地区地形图了解西北地区的大概位置: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

西北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3.与学生一起看73页活动并让学生回答活动里的问题。

4.归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比较湿润,特别是南方地区更加湿润,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本区因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年降水量多小于400毫米,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5.西北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北的自然特征:干旱

原因:西北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西北地区高原、盆地为主的地形,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的雅丹地貌。

西北地区降水变化规律是:本区降水从东部向西逐渐减少。胡杨林耐盐碱、生长快,是西北地区重要造林树种。

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看74页图8.5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和畜种分布示意图,了解西北地区的牧区和畜种。

2.联系西北地区地形图分析一下西北地区牧区和畜种分布的原因和特点。

3.看书上73页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活动里的题目。

4.看75页图8.7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区的分布,了解灌溉农业区的分布特点,并由76页的四幅图来了解灌溉农业。

5.看76页活动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活动题目。

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节,我们了解了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气候干旱以及河湖、植被方面的自然特征,也了解到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

通过“干旱”这一主导因素,逐层分析区内其他因素、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

课后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说一说.

课后习题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以下区域最合适的( )

A 南方地区

B 比方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北地区

2.西北地区河流少,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多样

B 植被稀疏

C 降水少

D 海拔高

3.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

A 准噶尔盆地

B 塔里木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4.地区的耕地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及灌溉条件较好的绿洲、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气候因素

C 植被因素

D 土壤因素

5.西北独特的水利工程是( )

A 都江堰水利工程

B 坎儿井水利工程

C 葛洲坝水利工程

上一篇:部门合并通知怎么写下一篇:婚姻家庭继承法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