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2024-04-11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精选3篇)

篇1: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刘云山: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总之,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这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今天,我围绕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担当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近代以来,中国面临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无数仁人志士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始终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担当中奋力前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完成这三件大事,才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正是以这样大无畏的担当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敢于担当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三座大山压迫的旧中国,内乱外患使中华民族面临深重危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革命理想、坚守民族大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斗,终于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面对十年“文革”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严重政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在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巩固和发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先后经历了非典、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经历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历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性活动,面对这些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果断决策,成功克难事、办大事,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夙夜在公、励精图治,以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拓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地提出“三个责任”: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担当。

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展现了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共产党员心怀崇高革命理想,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像李大钊、方志敏、瞿秋白、刘胡兰、董存瑞,像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像孔繁森、牛玉儒、杨善洲、沈浩等,就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他们的名字已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值得人们学习。这些杰出的共产党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优秀品格,那就是敢于担当。

二、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

领导岗位不是一般的工作岗位,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做领导干部理所当然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没有担当,何谈领导,何以率下?总书记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要求。领导就是责任,领导就要担当。有多大的担当才能干多大的事业,尽多大的责任才会有多大的成就。担当精神体现着领导干部的党性和觉悟,体现着领导干部的胸襟和勇气,也决定着领导干部职责的履行、作用的发挥、贡献的大小。对领导干部来说,责任无处不在,担当义不容辞。党把我们放在重要的领导岗位上,就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遇到事情就要担责、负责,出了问题还要追责、问责。对职责范围的工作不认真负责,就不是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就没有资格做领导工作。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干部就应当先之劳之、以身作则,就应当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强化担当精神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紧迫课题。现在,我们的干部队伍总的是好的,大多数领导干部能够做到日常工作敢负责、关键时刻敢担当。同时也要看到,有不少干部存在不愿担当、不敢担当的问题。有的在其位不谋其政,推诿扯皮、敷衍塞责,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有的怕得罪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有的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平平安安占位子、庸庸碌碌混日子。最近一些地方还反映,有的干部借口中央出台八项规定要求严了、紧箍咒紧了,为自己不担当、不作为找理由,该抓的事不抓,该管的事不管。如何强化担当精神,已成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是推进伟大事业的迫切需要。现在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开启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征程,这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未来、艰辛与辉煌的新的历史进军﹔我们面临着国际国内的新环境,国际格局深刻变动、国内社会深刻变革、社会思想深刻变化,这种变动、变革、变化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我们肩负着新的更为艰巨而繁重的历史任务,不熟悉、不确定的因素很多,难以预见的风险考验很多,许多问题的挑战性世所罕见。特别要看到,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伟大事业,必然是一个攻坚克难的过程,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有直面矛盾的勇气,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总之,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格,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职责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石。无论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需要培养一大批敢作为、敢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树立宽广眼界和博大胸襟,大力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锻造敢于担当的品格。

三、敢于担当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内涵和要求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正如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是对担当精神的科学阐释,指明了在什么情况下要敢于担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该认真领会、自觉践行。

要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党员领导干部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必须讲党性,有正确的是非观,在根本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精神,很重要的是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有没有正确立场和鲜明态度,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守,看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是否坚定。在社会思想多样、多元、多变的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是经常的、现实的,制度模式、发展方向等重大原则问题的考验也是经常的、现实的。面对否定共产党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观点,领导干部应当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并给予有理有据的正面回应,绝不能沉默失语,也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如果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无动于衷、避退三舍,那不配做共产党的领导干部。

要做到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矛盾问题面前,最能考验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敢于担当,就是遇到矛盾不怕事,碰到问题不回避,而是敢于直面矛盾,跳进矛盾漩涡中去解决问题。实践証明,我们党的事业就是在攻坚克难过程中不断向前推进的,我们许多优秀领导干部也是在解决复杂矛盾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下,需要啃的硬骨头很多。面对改革中的深层次难题,就要知难而进,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积极寻找克服困难的具体对策,决不能被困难所吓倒。面对工作中的具体矛盾,就要勇于担责负责,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具体办法,决不能在挑战面前缴械。要敢于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到群众意见大、怨气多的地方去化解矛盾,到工作推不开、情况很复杂的地方去打开局面。

要做到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紧急关头上。这些年经历了不少大的急事难事,许多领导干部挺身而出,展示出敢于担当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在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大事难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关键时刻一定能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真正成为带领人民群众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遇到紧急情况,要有胆有识、果断决策,决不能优柔寡断、患得患失﹔遇到大灾大难,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临危不惧、靠前指挥,决不能玩忽职守、躲闪回避、贻误时机﹔遇到突发群体性事件,要及时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抓紧研究解决办法,决不能见事迟、行动慢,敷衍塞责、激化矛盾。应当充分相信,不论遇到什么危急情况,只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我们的党旗就能在那里高高飘扬,就能够安定民心、凝聚力量。

要做到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工作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思其过、改其行”,不敢正视错误、承担责任。知过能改需要勇气,面对失误敢负责也是担当。作为领导干部,揽功诿过是一大忌,决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现在,每个领导干部肩上都有千斤重担,人人都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误,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一个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应当是一个敢于对失误负责的干部,是一个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提升能力和修养的干部。古人说,“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做到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是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还是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对每个领导干部都是现实的考验。对庸懒散奢现象,对工作不思进取、推诿扯皮,要敢抓善管、严厉整治﹔对纪律观念淡薄、作风松懈涣散,要定铁规、出重拳﹔对生活糜烂、骄奢淫逸,要敢于动真格、实行零容忍﹔对违法违规违纪行为,包括各种社会丑恶现象,要不留情面、坚决依法打击。要始终相信,邪气压不过正气,罪恶见不得阳光。只要每个领导干部都发扬认真精神,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就会使歪风邪气没有市场,就一定能够实现风清气正。

四、敢于担当就要做到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担当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是能力。只有加强学习修养,注重实践锻炼,砥砺意志品格,才会有敢于担当的自觉、善于担当的本领。

要有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信念坚定不移,意志坚如磐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格。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之基。特别是现在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挑战多、干扰多,风口浪尖的考验也多,如果信仰不坚定,精神“缺钙”、骨头不硬,就容易在风浪面前东摇西摆。这就需要领导干部在政治上有定力、有坚守,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生必修课,炼就思想上的金钟罩、铁布衫,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有政治定力才会有政治勇气,领导干部应当敢于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始终保持一种敢于担当的政治勇气。

要有敢于担当的理论素养。讲担当,要有政治上的坚定,还要有理论上的清醒。如果理论上不清醒不明白,遇到复杂问题就会迷失方向,甚至被错误的东西所俘虏。马克思主义是党的行动指南,是我们的主心骨,主心骨强起来,就能把握担当的方向、增强担当的能力。要有加强理论学习的紧迫感,有终身学习理论的自觉性,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切实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强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三个自信”一定要刻骨铭心,自信才有力量,自信才能担当。要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要有敢于担当的无私情怀。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担当。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更应该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无私情怀,更应该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领导干部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是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就应当始终秉持公心。革命是做大事不是做大官,做大事就要舍得奉献,就要吃苦、吃亏。现在有些干部只想做官不想做事,只想索取不想付出,这怎么能做到敢于担当?“为官不易”就是“担当不易”,只有权没有责当然容易了。共产党的领导干部就要以天下为公、为人民担责,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

要有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清正廉洁才能刚正不阿,自己行得正才能敢担当。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自己不干净,就无法要求别人,群众就不会跟你走。破一次规矩就会留下一个污点,搞一次特殊就会丧失一分威信,谋一次私利就会失掉一片民心。公生明、廉生威,廉洁自有正气来。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廉洁从政作为至关重要的生命线,把党纪法规作为带电的高压线。要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把好小节关、亲情关、社交关。要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只有自己炼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有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底气和胆气。

要有敢于担当的过硬本领。担当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艺高人胆大,有了硬本领才能真担当。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领导干部敢于担当,首先是敢于决策。要提高科学决策的本领,善于用战略思维、辩証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进行正确的、有效的决策。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必须勤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要着力提高狠抓工作落实的本领,发扬认真精神、务实作风,靠实干开创新的局面,靠实干凝聚广大群众,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领导干部敢于担当,还要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科学是无畏的,是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在总结实践经验中升华规律性认识,在集中群众智慧中完善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思路办法。

五、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必然触动一些人的“奶酪”,讲一些得罪人的话,做一些得罪人的事,由此有可能受到误解和非议。如果组织上不撑腰,谁还会做敢于担当的人,谁还敢做需要担当的事。这就要求各级党组织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褒奖担当者,为那些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撑腰鼓劲,使敢于担当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追求,使勇担当、敢作为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就要有激励敢于担当的选人用人机制。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重要的风向标和指挥棒。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什么样的人是贤人?就是总书记讲的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标准就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要求。一定要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贯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注重选用那些在重大是非面前敢于坚持真理的人,选用那些在困难矛盾面前敢于担责负责的人,选用那些解决问题有思路有办法的人,选用那些开拓局面卓有成效的人。要通过强化正确用人导向,健全干部考核评价体系,让那些有锐气、勇作为、敢担当的干部得到重用,让那些日常工作不负责任、关键时刻畏首畏尾的人受到警醒。

在领导干部中弘扬敢于担当的精神,需要领导干部自身加强修养,也需要良好氛围的支撑。要进一步健全严肃的党内生活,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大力倡导讲原则、敢负责、勇担当的良好风气。要把担当精神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日常教学之中,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切实解决当干部为什么要担当、怎样担当的问题,增强敢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营造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社会氛围,大力宣传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动真碰硬的好干部,宣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的好干部,宣传心系群众、爱民敬民、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让全社会向他们致敬、为他们喝彩,推动形成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环境。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2014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篇2: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

2012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求是》发表《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一文,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要在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大力倡导担当精神,努力形成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用人导向”。今年3月初,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强调: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强烈的担当意识,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是领导干部的时代责任。他具体解释说:担当的本质要求是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就要坚持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面对重大原则问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面对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要豁得出来、顶得上去,面对各种歪风邪气要敢于较真、敢抓敢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的要求,努力形成对党和人民“极端地负责任”的作风。

一、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

共产党的名称,表明我们党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目标的政治团体。党员干部讲担当,首先就要把党的事业担在肩上,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总书记说:“坚定理想 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

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显而易见,一个人在“缺钙”和患“软骨病”的情况下,自然是不可能担当什么重任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培养担当精神的重要地位,这是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

“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党章对党员条件的明确规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了党的事业胜利,担负起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使命,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据不完全统计,有近2000万烈士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解放战争中仅三大战役我军就阵亡24万人。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担当起改变国家一穷二白面貌的重任,成千上万党员干部保持了战争年代的那么一股劲,在团结带领群众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的奋斗过程中,形成了穷棒子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98抗洪精神、汶川抗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系列崇高精神的背后,无不蕴含着共产党员的担当意识、担当精神。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对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规定了新要求。在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共圆中国梦的征程上,在创造出“中国奇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我们的目标的形势下,党的队伍中充满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担当意识越来越明确,担当精神越来越高涨,有力地鼓舞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但也不能否认,在社会转型、思想多样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发生了动摇和迷茫,致使担当精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失和弱化。有人看到资本主义“腐而不朽”,社会主义“多灾多难”,就感到共产主义“渺不可见”,于是便放弃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的 信念,只想个人的前程和后路;有的不辨美丑,只图享受,不尽责任;

有的陷在违纪违法的泥潭里难以自拔,成了在革命队伍中担当“反面教员”的角色。这些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只有坚定了理想信念,才能登高望远,心胸开阔,提高担当的自觉性,做到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抵御住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涵养敢于担当的无私底气

无私才能无畏,无畏才敢担当。雷锋说:“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 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正是这种无私的情怀,激发起了他无穷的力量,用22岁的年轻生命担当起了 “自己活着,就要让别人更幸福”的宏愿。恰如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党员干部只有像雷锋那样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才能涵养出敢于担当的强大底气。

有人说,大公无私的品质虽然高尚可敬,但在现实中不过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实际上谁也做不到;自私自利虽然说起来不好听,实际上人人都在这么做。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国家好,民族好,个 人才会好,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们讲大公无私,并不是否定个人利益,而是强调在整体利益面前,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把整体利益、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此不 惜舍弃个人利益,必要时甚至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决不是说大话,因为很多共产党员早就这样做了。且不说在战争年代的那些革命先烈,都是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人民利益至上的光辉榜样;就是在和平建 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市场经济使得个人利益越来越受到重

视的情况下,我们党的队伍中也出现众多雷锋式的先进典型,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大公无私、克己奉公不仅可以做得到,而且可以在“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过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例如,“郭明义爱心团队”2009年成立后,已经由最初的3名志愿者发展到近2万名,并在全国有600多支分队,志愿者总数超过130万人。今年3月习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写信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对于执政党的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像郭明义那样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与各种以权谋私、损公肥私的思想和行为划清界限,才能真正担当起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保持住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带头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树立敢于担当的浩然正气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四风”得到整治,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的清新之风吹向了全党全社会,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取得这种成效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自己有了好的德行,“行不言之教”,对良风美俗是一种引领;“不怒而自威”,对坏人坏事是一种震慑。

新中国成立不久,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给毛主席写信,希望毛泽东能为他在北京安排一份工作。对于杨开智,毛泽东是心存感激的。因为杨开慧牺牲后,是杨开智料理了她的后事,后来还把毛泽东与杨 开慧的儿子毛岸英护送到上海,交给党组织照顾。但收到来信后,毛泽东还是拒绝了杨开智的请求,告诉他不要有任何想法,希望他安心留在湖南,通过正规渠道接受“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收到回信,杨开智仍不甘心,又给毛岸英写了一封信,表达出想在长

沙谋一个“厅长方面职位”的想法。在毛泽东授意下,毛岸英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同样是态度鲜明地拒绝了杨开智的请求。在历史上,正是因为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能这样在“立德”上率先从严要求自己,所以才使旧社会留下的种种歪风邪气、污泥浊水得到迅速清除,整个社会呈现出弊绝风清的良好局面。而在今天的现实中,有人口头上讲的是反腐倡廉冠冕堂皇的一套,心里想的却是贪财贪色乌七八糟的东西,干的是违法乱纪不敢见人的勾当。巨贪成克杰曾表白:“想到广西还有七百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连觉也睡不好呀!”这种“台上讲一套,台下做一套”的做法,只能使“担当”变成“演戏”,成为群众挖苦嘲笑的对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与这种表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一刀两断,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担当起引领带头作用。

四、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掌握敢于担当的过硬本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敢于担当的愿望和决心,还必须有能够担当的手段和本领,才能把担当落到实处。否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在需要自己担当时只能退避三舍,摇头叹息。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将本领恐慌与政 治恐慌和经济恐慌相提并论,足见本领恐慌是多么可怕。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世界面临着“知识爆炸”的局面,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需要我们自己在前人未曾涉足的领域去探索。在这种形势下,不管承认不承认,本领不够已经无可回避地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克服“本领恐慌”的唯一办法,就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这种学习是全面的,即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特

篇3:不断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品格

关键词:持续创新;制度构建;中国共产党

中国梦的提出,是我党在十八大基础上再一次给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的一次总动员,也是对中国今后面临的形势、民族复兴的任务和目标的总概括。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需要以创新精神深化改革开放,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其中不仅包含着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而且包含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中国共产党来在新的时期之所以有高度的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具有不断创新的品格,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

一、用创新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变革涉及面广,难度大,影响深远,因而,需要一个持续变革的渐进发展过程,而推动这个过程的动力之一就是持续的创新,渐进的发展和持续的创新之间的有效互动正日益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而保障这个机制稳定有效的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保障社会发展的整体平衡,这其中包括党、国家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平衡、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平衡、国内发展与国际变化的平衡、区域发展与全国发展的平衡等。为此,中国共产党强调要继续坚持成功的社会发展战略:即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平衡的前提下,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互动共进的格局中,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无论改革还是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当前我们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万众一心,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二、用创新推进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尚未走出农业经济时代,尚未完成工业化历史进程的中国社会,要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社会发展,除了依赖科学技术,还是科学技术。因而,科技的创新和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根本的决定性意义,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是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器,而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本身的创新能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努力推进这个战略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战略能否取得最终的成功,直接关系到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巩固和发展。

三、用创新推动理论上的与时俱进

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消除教条主义的思想方式、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就需要两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大力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在时代进步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的。它是革命导师广泛研究前人的思想材料,批判地吸取前人的思想成果而形成的超越前人的学说,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运动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以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直都是着眼实际,着眼历史条件的变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二是在解放思想中形成理论创新的一是勇气和能力,在我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里程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就是在解放思想中形成理论创新的能力。这两方面的努力,不仅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理论动力,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民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现实的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理论一旦失去了发展的空间,这种指导就成为现实发展的阻碍力量。所以,理论的伟大,不在于其结论的具体价值,而在与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力量,不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更在于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而,大力弘扬这种理论品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体现,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首要前提。

四、用创新构建新的制度环境

创新的主体是人,人是社会动物,决定人的创新能力的因素,除了人的思想活动所具有的空间之外,就是人的社会实践所具有的空间和能所得到的保障。从后者的角度看,创新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合理的制度安排能充分释放出人的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培育出创新的民族与国家。因而,制度创新的根本目标在于建设和发展实现人的解放所需要的基本社会秩序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主义社会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制度创新是其内在的本质,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以发挥和展现的最好途径和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标志,就是包括创新能力在内的人的全面拥有良好的制度空间和制度保障。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前景,必须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五、大力增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力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创造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先进性的保持与发挥,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建设,要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来加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永恒主题。党的先进性是历史的、具体的,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得以保持。在这方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明确了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与方向。二是党的创造性的拓展与增强,为此,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路线,努力从世界的形势、中国的大局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战略,当前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在这其中,人才资源的积累、智力支持体系的构建以及民主协商机制的完善具有战略意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相关文章:

什么是敢于担当范文06-15

敢于担当是一种04-15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08-12

敢于担当是一种范文06-11

敢于担当是一种境界08-12

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03-11

敢于负责敢于担当07-02

敢于担当善于担当07-02

敢于担当的教师范文06-11

敢于担当的老师范文06-11

上一篇:记曾经的一次停电作文下一篇:不足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