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足改进

2024-04-11

不足改进(通用9篇)

篇1:不足改进

个人缺点以及改进措施

一个人的缺点自己最清楚。不同的人们关注着不同的方面,而相同的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

综合大家的意见,自己再琢磨琢磨,还真能罗列出一堆缺点:磨蹭,钻牛角尖,缺乏耐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够大胆,缺乏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懒~~~

首先,我觉得磨蹭是没有条理和不够坚决的体现。我知道,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形象应当是果断的,坚决而有条理地面对任何事情,因此这个毛病我一直需要改进。做事情前要想想怎么我要把这件事情做成什么样就可以了,如何安排时间采取什么方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不要犹豫,往往复复地斟酌只是浪费时间。

关于钻牛角尖,对于做研究来说精神是好的,但是把持不住重点,会把精力和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事情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保持钻劲而能够分清主次。但是我本人只要觉得某一点是对的,就会坚持下去,不会全面分析。以后遇到问题,我会主动和大家讨论分析,做到可以全面分析问题,改掉钻牛角尖的毛病。

缺乏耐心和持之以恒,从小到大这都是我的毛病,我在尽量改进,但是还有一些缺乏耐心。

不够大胆: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很多时候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胆怯,比如不敢在一堆人面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敢独自坚持心中的想法,不敢独自尝试新鲜的事情,不敢面对出乎意料的问题。很多时候希望有人能鼓励我去坚持,去面对,而自己常常选择逃避。一个优秀的人,一个要求进步的人,应当是一个坚持上进、有责任心的人,胆怯将无法支撑一颗有优秀的灵魂。

缺乏创新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关于这点,没有人提到我缺乏这种精神和能力,但是也没有人肯定我具有这种精神和能力。我就和“最广大”的人们一样,在这方面平平常常。但是我想,一个大学生应当是可以去改革创新,去影响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去鼓励和组织群众贯彻方针、解决问题的。我认为创新精神要从发表自己的意见开始,哪怕是很平庸的意见,在能够说出哪怕最可笑的话之后才更有可能发表高深的见解;而在和大家的讨论中才能有更多新鲜的想法。至于组织协调能力,就从小事开始做起。

懒 也许懒可以归结为对事情、对自己缺乏某种责任心。也许是我平时磨蹭,所以让人觉得我懒。古话说懒人有懒福。这就好比过于苛求一样东西却往往不能得到。我不愿刻意地去寻求什么而拼命地去做,但我会努力做到“尽力”。对于我应该做的事情找到合适的方法,做到我能做到的最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缺点如同优点一样,更多地来源于习惯。改变缺点需要三样东西:诚意、思考、时间。我相信我有诚意,我也经常地思考着我如何去做好,而这一切就用时间去见证。

总是说别人是自己最好的镜子,可以让自己知道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人总是自负的,总觉的自己比别人活得正确,而与总是自卑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自己对自己的评判,总会有失偏颇。在我,特别如此,所以虽然不能说是从善如流,但是我的确希望了解一个别人眼中的自己。

也许有各种各样的顾虑,那一页纸上的优缺点只是我自己生活中的一点形象,但是这已足够我去改善的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毕竟只是无畏者对于天地的感叹,一个希望有所成就,有所奉献的人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做好学习生活中的很多事。

我在过去的大学生活中,能够积极要求上进,在社会工作上努力工作,为同学解决一些切实的利益,也能够在生活中热情地对待别人,解决别人的一些困难。对于这些同学们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我自己要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巩固,并进一步做好。

我自我感觉在以前的大学生活中,悔恨总比怀念要多,因此,对于自己过去的缺点更加重视。从同学们对我的意见来看,还真是又挺多缺点需要自己去改正的。首先是在学习上的,作为一个学生,其实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是最重要的,而忘我正非常欠缺这一点,学习的荒废,似乎已经成为我首要解决的问题了。其次是在性格上的,我这个人性格相对比较冲,自己分析了一下,主要还是是独生子女,把自己看得比较重的原因吧!因此,很多时候对于自己的行为相对更多地考虑了个人的痛快,而忽视了别人对自己的感受,所以时不时会冲动,会偏激地去处理一些事,而且往往在事后会感到后悔。其实都只是一时之气,如果自己更多地去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很多不开心的事都不应该发生的。再次是在思想上,我是个多元化,多色彩的人。针对这些缺点,我觉得自己是可以一步到位地改正的,而且是必须一步到位地有大幅度的提高的。在学习上,关键是努力的学习,养成努力学习的习惯,其实在学习动力上,我是很足的,只是有时候禁不住这样那样的诱惑,会把更多的时间荒废在玩上,久而久之,学习就下降了。相信通过同学的提醒,自己的努力,这个缺点可以在近来很快的改正;在性格上,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我觉得这种本性却是非移不可的,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追求先进的进程,其实,很多时候,只要自己稍微多想一些就可以避免的,以后做事的时候,三思而后行,那么这样冲动偏激的行动就可以在以后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中消失了。

篇2:不足改进

一、重视学生,忽视老师。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很多老师眼里这些就是新课改的表现形式,似乎无之就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于是,课堂热闹非凡:分组讨论、学生演讲、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使我们眼花缭乱。教师忙于追求一个个异彩纷呈的“自主形式”,忙于在课堂上营造一种 “热烈、活跃”的气氛,这些看似让课堂有了盎然生机,而实质上是一种“牧羊式”的教学。比如在一节课上,老师只是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然后一声令下“开始”,学生就分成六个小组开始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老师又一声“停”,学生马上安静下来,接着由几个学生展示讨论成果,而其余学生则无可奈何地被边缘化了。这种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事实上,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不仅仅体现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形式上,更体现在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善于从老师的讲授中汲取知识并加以提炼,概括使之为己作用的能力上。很多学生,要他在下面讲,他是很积极的,但要他去倾听别人的意见的时候,往往是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对的,没必要去听别人讲,老师没点到我发言,我就没事做。因此,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同时,兼顾教师的引导传授作用,无疑是新课改教学的当务之急。

改进措施: 影响教学质量因素很多,教师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一个最积极、最活跃的、能左右其它因素的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领导者。他的领导不以地位,而以他的“好学”的气质、充盈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和对学生的真挚的爱。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几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师本人应有求知的热忱,具体表现在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孜孜不倦地钻研教材,善用教材,教学时还要随时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得学生就可以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①教学生使用学习的工具。

②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尽量让学生用“发现法”学习。

二、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差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明显特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有意识的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当中,但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提供的问题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但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合作。

2、为合作而合作,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问题都合作。

3、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起来在争论,场面非常活跃,其实偏离了主题。

4、合作学习成了优生表演的舞台,学困生被撇在一边,无人过问,成为合作学习的牺牲品。

改进措施:

1、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合作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多为他人、集体着想;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自卑,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很重要保证,也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

2、精心设计设计问题、认真准备教具,尽量减少干扰因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太简单了,没有合作的必要,太难了学生解决不了。教具也要认真准备,尽量减少教具学具的缺点,使它们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习。

3、做到科学分组。在分组时,应尽量做到科学合理,可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争取小组间的零差距,做到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二是组内成员的异质互补,就是将有各种特长的学生放到一个组内,让他们取长补短,尽量做到最佳组合。

三、学困生关注不够,学习方法不当。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差,课堂效益低,集中表现在优生对学习内容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互相制约,教师无法科学配置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无形浪费了课程资源。改进措施:

1、教师要下力气研究不同程度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心理发育水平,对不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难度和所需的时间应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在教学目标确定上要指定从易到难的具体要求,在施教中多进行铺垫引导,降低难度,让学生顺利实现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

2、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在数学课中教给学生多种学习方法,比如尝试练习法、学具操作法、推理判断法、分析综合法等,先从一种基本的方法入手锻炼学生的能力,然后大胆尝试其他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个别交流,认真指导。在课上和课后,老师和学生能有个别交流,特别是对于落后的学生,了解他的学习困难,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在有效学习当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课堂提问不讲究艺术

课堂提问局限于部分同学参与。老师提了问题,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积极举手发言,可是有的老师一节课总是叫学习好的或前排的同学回答问题,课堂活动仅局限于固定的几位同学,没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坐在后排的同学,尽管一次次把手举得很高,但却得不到老师的“关照”,这些同学完全没有表现的机会。于是,这些被老师冷落的同学在一次一次的失望中产生了消极情绪,手越举越低,最后干脆不举手了。

改进措施: 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力争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积极参与课堂。

五、小组活动安排不合理

1、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

有的老师分活动小组,只是按座位或大小个就近分组,这样可能造成有的小组全是好学生、有的小组全是较差的学生,这样就达不到先进带动后进、好生帮助差生的良好效果。

2、小组角色分工太固定

有的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我发现每个小组当中小组长、代言人、记录员等总是固定的一个人,这样,有些学生总也没有锻炼的机会,造成学生的不均衡发展。

改进措施:

1、制定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制度

分数固然能看出一个学生对这些应试科目掌握的程度,但这并不表示考试分数低的同学就没有出息。有的同学学习成绩差,但或许他口才好,或许字写得棒,或许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例如有一篇文章报道,有一位大学的高材生去外企工作,由于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表现为自私、缺乏奉献精神,而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又有好多用不上,最后被老板解雇。这说明,分数高低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多方面才能和品质。有的高材生一贯得到老师和家长的赞扬,到了工作实践中,却因一点点挫折而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绝路。而有的在学校被老师贬得一无是处的所谓的“差生”,因一直受到老师家长的冷落和渺视,对人间的苦辣酸甜早已适应,到了工作岗位却能经得住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并对人情世故有所适应,工作得心应手。所以考查一个人不应只以考试分数定高低,应该从多角度去考核评价一个人。

2、老师要精心设计需要讨论的内容

课堂上需要讨论的内容最好是开放性、有争议的话题。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编号码》一课,老师布置任务要求给全校学生编号码,存入电脑,这样,在电脑中随便调出一个学生的档案就能查出他在哪个年级,哪个班,性别是男是女,年龄多大,那么这样编号码有几种编法,哪个编法最好,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

六、重视电脑,忽视人脑。

新课标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加强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因此很多老师认为,新课标就是大量使用多媒体。有的老师设计的课件中,包装华丽,时而插入一段音乐,时而演示卡通动画,使数学课成了多媒体功能展览,这样喧宾夺主的行为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课堂教学,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所学内容的积极性,违背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当学生看到这些课件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哇”的一声,但我相信他们肯定不是被课件里的数学知识所吸引,而是里面的华丽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制作数学CAI课件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不应当过分追求画面的虚饰和所谓的技术含量,而忽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于多媒体教学。例如,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类知识的时候,只用三角板、粉笔、剪刀、纸,就可以体现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本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思考和模仿老师是如何将这些图形很好的画出来的,这样比计算机更简洁、快捷,更易于接受。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其中,并在实践中感悟、思考、加深理解,比单纯的视觉接纳效果好得多。

改进措施:

利用电脑来配合我们的教学很重要,关键是要用好,用对。课件的演示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来理解知识的重难点。去掉课件里的那里华丽的装饰,依然能上出一节出色的课,而且数学味更弄。如,数学特级教师张齐华老师上过的《圆的认识》,这节课张老师在全国拿过一等奖,当时他做的课件可以说是非常的华丽,里面充满了美丽的画面,并配合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圆。后来就有人质疑这节课不属于数学元素的东西太多,如果去掉那些华丽的外表,还能上好这节课吗?张老师后来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就重新思考,把那些不属于数学的元素全部去掉,只留下“数字”、“点”和“线条”,没有了华丽的外表,这节课更加成功,向老师、学生展示了纯数学的美,学生学起来更加的投入,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所以,课件要起到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不是用音乐,用美丽的画面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去分散学生对本质的理解。

七、重视表扬,忽视批评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大家都开始注重“赏识教育”,认为实施新课改就不能批评学生,对学生只是一味的表扬。记得有一次外出听课,不管题目的难易,只要答对了题目,老师就会要学生拍着有节奏的掌声,并说着“棒棒,你真棒”,或“你真聪明”“你回答的可真好”等等,甚至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答对后,都不忘进行表扬。凡事都有一个“度”,表扬也不例外,过分的褒奖有时会适得其反,不仅缺乏激励性,还有可能回误导学生。其实新课改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的发展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并不是让我们的批评、惩罚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消失。适当的批评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认识到今后改如何改正,认清前方的路。因此,在发现学生的问题时,不应有所顾虑,应该以一种直接而真诚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学生及早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正。表扬与批评都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共有的作用。没有激励的教育,是刻板的、没有动力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虚伪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只有在不断完善与激励中,才能实现教育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提供最大程度的帮助和促进。

改进措施:

批评学生也要有一定的方法,不能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对于有惰性、依赖心的学生,宜用触动式批评法。即批评时措词较尖锐,语调较激烈;但绝不能挖苦讽刺、肆意辱骂。

2、对于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宜采用渐进式批评法。即批评时对所犯的错误不和盘托出,而是逐步传达出批评信息,使学生逐步适应,逐步接受,这种方式不至于一下子谈崩。

3、对于盲目性大、自我觉悟性差,但易于感化的学生,宜用参照式批评法。即借助他人的经验教训,运用对比的方式烘托出批评的内容,使被批评者感受到客观上的某种压力,促其自我反省。

4、对于脾气暴躁、性格倔犟、容易激动的学生,宜用商讨式批评法。即以商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使其在一种友好的气氛中自然接受批评意见。

5、对于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各方面比较成熟的学生宜用发问式批评法。即将批评的信息,以提问的方式传递给他们,学生自然而然就会意识到,并加以注意。

篇3:废品损失核算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目前, 我国的废品损失按照废损程度和经济上是否有修复价值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 而且所需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不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不可修复或虽技术上可以修复, 但所需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有以下两种核算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不设置废品损失科目, 将废品损失有关的费用直接计入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废损较少的情况, 在这种方法下, 没有设置“废品损失”科目, 而是将发生的废品损失直接计入“生产成本”, 即由正品承担废品的一切相关成本。第二种方法是单独核算废品损失, 所谓单独核算, 就是单独归集生产损失, 计算发生的生产损失数额, 必要时还可以设置“废品损失”一级科目或“生产成本———废品损失”二级科目核算。第二种采用先归集废品损失再分配的方法核算废品损失, 即先将不可修复废品的实际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等先记入“废品损失”或“生产成本———废品损失”的借方, 如果不可修复废品可作材料或废品回收, 则回收的材料应该冲减损失。分配时直接将所有的废品损失从贷方转出, 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二、我国废品损失核算的缺陷

(一) 不利于存货的成本核算。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该在发生时确认为当期损益, 不计入存货成本。而上述两种方法都把废品成本计入了产品成本且未划分正常消耗和非正常消耗, 从而导致正品成本的增大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进而可能导致定价过高, 产品竞争力减小, 不利于管理层对各责任部门的考核评价。

(二) 废品损失的界定不清。

对废品损失的定义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只要因生产工作失误造成的均应视为废品, 与废品发现的时间、地点无关;另一种认为发生的废品报废损失超过合格产品正常成本的多耗损失才为成本会计上所讲的废品损失, 一般只包括生产完工前发现废品而产生的各种直接损失。这两种定义对废品损失的时间划定有明显的不同, 第一种可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现, 也可以在入库后甚至在销售后才被发现;而第二种仅指生产完工前的废品损失, 这种差异容易使使用者对废品损失的确认混淆。

三、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不足, 我们可以参照西方会计的方法解决。在西方会计中, 按废品是否在正常可接受范围内产生划分为正常废品成本和非正常废品成本。所说的正常废品是指即使有效生产, 在特定的生产过程中依旧不可避免的废品;非正常废品是指在有效的生产条件下不应该产生的废品, 它不是特定的生产流程的必然结果。为了便于管理、控制并减少废品成本, 企业应将这些成本单独列出来, 而不该把他们混合在合格品产品成本中。综合上述, 笔者对废品损失的核算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 对于经常发生废品损失的企业可以单独设置“废品损失”一级科目, 并在该科目下设置“正常废品损失”和“非正常废品损失”两个二级科目进行核算。为方便核算可修复废品的追加费用, 可在两个二级科目下再分别设置“可修复费用”和“不可修复费用”三级科目。“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用来归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可控制的正常废品损失。发生废品时, 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 借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 不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 借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 统一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可修复正常废品继续追加修复费用时, 借记“原材料”、“直接人工”科目等, 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残料回收入库时, 借记“原材料”科目, 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结转三级科目, 借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和“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 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结转废品净损失时, 借记“生产成本”科目, 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用来归集正常生产条件下不应该产生的非正常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计入产品成本, 扣除由责任人应承担的赔款, 其他损失全部计入期间费用。发生废品时, 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 借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 不可修复的正常废品损失, 借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 统一贷记“生产成本”科目。可修复正常废品继续追加修复费用时, 借记“原材料”、“直接人工”等科目, 贷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科目。残料回收入库时, 借记“原材料”科目, 贷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科目。结转三级科目, 借记“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可修复费用”和“废品损失———非正常废品损失———不可修复费用”科目, 贷记“废品损失———正常废品损失”科目。期末根据废品发生的原因找出相关责任人时, 借记“管理费用”、“其他应收款”科目等, 余额作为“产品成本损失”项目增列在利润表中。最后根据废品发生原因找出相关责任人, 借记“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冲减“管理费用———非正常废品”科目。采用此方法, 既符合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 又可以促使车间负责人不断改进设计, 改善生产流程, 减少不必要的废品, 并使得工人工作更加认真, 生产正品率提高, 市场竞争力更强。

(二) 对于一些生产损失偶尔发生, 金额较小, 对产品生产成本影响不大的, 企业可采用第一种方法, 即将发生的废品损失直接计入合格产品成本。

篇4:财务报表的不足与改进

关键词:财务报表;企业;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报告的核心,是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它由报表本身及其附注两部分组成,而报表部分,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的报表至少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四张主表)。

财务报表是企业会计系统的产物,是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基础。每个企业的会计系统,都受到会计环境和企业会计战略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财务报表会扭曲企业的实际情况。这种财务报表的不足导致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进而影响投资决策、经营管理的结果。

一、现行cause报表存在的不足

1.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现行的会计系统模式遵循“财务资本保全”原则,会计核算的基础是历史成本。但是,通货膨胀影响的加剧与扩展,会计核算的基础发生了动摇。此时,企业的经济资源被扭曲,资产的账面金额脱离了资产的现行成本;产品成本不真实,以原始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的体系,物价上涨造成利润虚多;货币性项目因内含购买力的变化而产生的持有损益未能在财务报表上加以披露。所以,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财务报表出现了严重的低估资产价值和高估企业收益的现象,不能如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相关性。

2.可比性较差

会计战略是企业根据环境和经营目标做出的主观选择,各个企业会有不同的会计战略。会计战略包括决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的选择,补充披露的选择以及报告具体格式的选择。不同的会计战略会导致不同企业财务报表的差异,并影响其可比性。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会计估计,使得会计报表中的某些数据并不是十分精确的。即使在同一集团下的子企业,执行的会计政策也有不同,使用的会计估计方法也有不同。虽然财务报表附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一定的表述,但报表使用者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调整工作。

3.时效性不强

为了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报表采取了定期报告的制度。而如今,随着竞争的加剧、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动,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会适时转换,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会计能够随着业务变化而变化,提供“实时”信息。财务报表对外披露的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及时性。过时的信息已无助于决策甚至有害于决策。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讲,会计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是越快越好。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表的方法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同时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其不足之处也越来越突出,目前的财务报表编制要求提供的报表已经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笔者提出以下改进方法。

1.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影响

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采用一定的方法

对财务报表加以调整,以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例如:(1)在存货计价方法上,鼓励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采用后进先出可使现行的收入与近期成本相配比,避免了由于通货膨胀使企业存货价值补偿不足而引起的虚盈实亏,使计量的收益较为接近实际。(2)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上,鼓励采用加速折旧法。这一方法有利于企业固定资产成本在使用期限中加快补偿,避免企业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

2.分行业建立起标杆性数据,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加强立法,统一企业会计战略,提高财务报表可比性是一种理想化的方法。各个企业面对各自不同的情况,搞一刀切的会计战略显然是不切实际和有背于科学规律的。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在时刻清晰地知道它在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占据的位置。我们可以建立起分行业的会计战略,出具指导意义的标杆性财务报表数据。这样有利于行业内企业以及集团内企业的比较和分析,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同时,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职业判断能力。

3.缩短财务报表披露时间,编制财务预算报表

尽可能及时提供财务报表,必要时可以缩短财务报表提供的周期,例如,适当发表临时财务报表,实时财务报表等:编制财务预算报表可弥补报表使用者在经验、技术和对行业了解程度上存在的欠缺,对企业的未来情况做出合理的预计。另外,编制财务预算报表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信息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毕竟能克服历史信息的不足,增强报表使用者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

三、结语

篇5:自我认清、改进不足

回顾近两年的上班情况,我深刻思索,总结了我这两年来的工作,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现在主要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剖析。并引以为戒,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原因和分析

1、工作上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工作比较被动。具体表现在:自觉主动抽时间学习不够,现在在镇社会事务办、文化服务中心、团委工作,除了平时工作上的学习,下来自己很少学习,学习深度也不够,做工作比较被动,理论知识与实践也比较欠缺。遇到工作不知道如何下手,三个部门的工作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经常出错,工作效率较低。

分析原因:对于平时知识积累的学习未引起高度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做事情不动脑筋,从而工作质量不高,效率较底。

2、专业业务知识掌握不深不全,工作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具体表现在:一是虽然有时候也学习业务知识,但有实用主义思想,急先急用,造成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全面、不广泛、不深刻。二是工作中缺乏创新思维,对存在的问题认识不够准确,在三个部门的工作没有下功夫去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工作业务能力。

分析原因:说明自己在钻研业务上有惰性,还缺乏“挤”和“钻”的刻苦精神,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把工作当成一种责任,对工作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学习不够。

3、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主动性较差。

具体表现:没有很好的在工作中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对领导交办的任务不够主动,对待工作态度不积极,主动性较差。

分析原因:就是责任心和责任意识不够强,工作态度存在很多问题,工作懒散、粗心大意。满足于完成表面上工作,创新意思淡化,忽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工作安于现状,缺乏激情。

4、与同事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不够。

具体表现在:一在平常工作中,只想尽快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而忽略和同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相处。相互不甚了解各自所做工作的具体情况,或者是了解不多。二是在生活小事上,好认死理,爱钻牛角尖,使个别同志认为自己不好接触。三是对自己有过误解的同事,自己也没有主动的去解释,去沟通。

分析原因:就是自己思想不够成熟,遇事欠考虑,为人做事不讲究方式方法。对同事关心不够,不够热情,使得与同事之间产生隔阂,彼此间缺乏交流。

针对自己存在以上四点问题,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今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认真的思考,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要树立刻苦学习精神,在工作上要化被动为主动。因为工作涉及三个部门,更应加大学习力度和深度。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像结合,化被动为主动,更好的协调三个部门的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2、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工作业务能力。要不断改进工作手段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业务能力。要积极钻研部门业务知识,多在三个部门的工作上下工夫。

3、端正工作态度,做到敬业爱业。

以后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作好职责内和领导交办的各种工作任务。要积极表现,多和同事、领导配合自己的行动来表现自己的觉悟,以加倍努力工作来做出突出贡献。

4、多与同事沟通交流

在平常工作,首先该与同事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关系,注重自己人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充分的健全自己的品格,施展自己的才华。使自己的品格、能力、才华不断的提高,真诚、热心的对待同事。要学会宽容豁达。学会体察对方的心理。做到以诚相对,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同事的认可,把工作中出现的被动情况变为主动。

针对以上4点整改措施,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继续深刻反省,要从思想上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心理接受这次考核结果,并且要认真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怎么去做,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踏踏实实的工作。不仅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还要学会与同事之间的相处之道,将不足之处进行改正,让自己在今后工作中有所进步。

篇6:不足与改进

自从去年五月来到新港城工作以来,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这一年中,在本人的不断学习,以及同事、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不断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工作的需要。经过一年的学习和工作,我已完全融入了港城这个大家庭,也适应了规划科的工作,个人的工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回首翘望,有优点可待继承发扬,还有不足需学习改进。

一、自我反思

(一)岗位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近一年的工作,已经让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岗位必需的知识技能,但是有的时候在工作上存在自我放松的情况。由于规划科的工作任务比较繁杂,处理事情必须细致高效。在这方面,我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有的时候考虑问题简单化,没有做到细致全面;对工作程序掌握不充分,对自身业务熟悉不全面,致使自己在工作中偶尔会遇到手忙脚乱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

(二)对工作缺少前瞻性和主动性

工作中,经常都是听领导安排,对于领导布臵的任务能够积极去完成,但是缺乏自身对工作的计划与安排,没有思考工作的方向与目标。而且工作中会有“做得多,错的多”的现象,导致做工作只满足于不被批评,没有按照岗位职责去思考、去推进工作。不敢于、不善于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习惯于承担轻松、程序化的工作。究其原因,是我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不够而导致的。

(三)缺少对工作方式方法的思考

在平时的工作中,只想着把工作尽快完成,没有在开始工作之前先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这一项工作。有的时候一味盯着工作本身,这样反而导致事半功倍。另外,在部门工作中,忽视了团队协作精神,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考虑到大家一起协作完成,这样会产生工作任务很零散,没有一种凝聚力。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不断学习岗位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社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工作中的需要是最佳的学习动力,尽管我从事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但只要一直有虚心学习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积累,就能慢慢培养自己的工作能力。刚踏入社会的我满怀工作的热情,但缺乏社会和工作经验,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向周围的领导、同事学习。

(二)拥有敢于犯错的勇气,增强工作主动性

工作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做得多,错的多”,也就是往往做得事情越多,犯错的几率就越大,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缺乏工作主动性。我认为在工作中还是应该有敢于犯错的勇气,犯错是正常的,只要积极改错,并做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这个错误就是值得的,我们收获了一份工作经验,错误会让我们记忆更加深刻,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格外小心处理。

(三)注重讲究工作方法,培养团队精神

篇7:工作不足与改进总结

1. 专业水平不高,急救潜力不强。通过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但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仍然低于其他老同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特别重视日常生产工作,却忽视了思想素质的提高。我们没有意识到在工作中起带头作用的重要性。

2. 工作中满足于常态化,缺乏主动性和开拓精神,有时浮躁,急于实现稳定,缺乏创新;有时不够深思熟虑来处理问题,想得更多,做得更少。在工作中,我总是想到缺点,缺乏打破规则的勇气和勇气,打破风风火火,敢于开拓。此外,政策理论水平还不够高。虽然我们通常更注重学习,但学习材料并不全面和系统。企业政策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和深入。有时他们放松自己的要求和标准。

3.整体意识不够强。有时候做事情和做工作只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公司和车间做出的一些重要决定并没有完全理解,虽然也会根据领导的要求去完成要做的工作,还有一些其他心理上的想法。在工作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听到和思考,但是我们还没有做到。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不断拓宽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在日常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多查阅文献,熟悉相关知识,从而提高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2.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深化我们的研究中,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加强我们的职业和责任感,用新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提高我们的能力,提高潜在的控制工作,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学习应用程序。

篇8:认真审视不足改进教学管理工作

一、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 1) 教学管理信息不够通畅。教务处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需要强化与各教研组、备课组、班级以及教师的联系,及时将各种教学工作文件、要求以及规范传达到位,以保证学院各项教学工作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教务处教学秘书没有能够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导致工作环节出现失误,不仅学院的教学工作要求没有能够及时传达到相应的层面与群体,并且教学一线存在的问题也没有能够及时地进行搜集和汇总,影响了整体教学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

( 2) 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粗放。教学管理档案是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教务处需要定期搜集各科目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总结,整理学生成绩资料以及实验报告等档案,便于教务部门准确地评价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但是大多数时候,这一工作并没有被提到应有的重视位置上,部分工作人员认为档案资料的整理可以等到学期末甚至学年结束的时候一并进行,导致过程中部分资料遗失,在事后难以搜集,影响了整个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进行。

( 3) 学籍管理未能规范精确。学籍管理属于非常严谨的工作,学生入学、休学、退学、复学、缓考、免修等方面管理都属于此范畴,高职院校在学籍管理方面的规范性程度普遍低于其他类院校,尤其是在学生休学、复学等手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甚至出现遗漏的现象,这就对整个学籍管理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 4) 考试管理工作杂乱无章。教务处工作人员要协助各系、专业安排好考试工作,如安排考场、发布通知、组织监考与阅卷,将学生成绩进行系统录入并汇总。部分院校教务部门在考试整个工作组织安排中考虑不够周密,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考试秩序混乱,试卷分发、批改以及成绩审核录入等环节容易出现失误,为整个教学成效评价的科学性造成了消极影响。

( 5) 课程管理工作不够严谨。教务处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当切实承担起教学组织、协调、督查、考核、研究等方面职责,然而,部分院校教务处满足于常规的教学检查,停留于看看教室是否有老师上课,而没能做到推门听课,进而对教室讲课的质量进行深入分析,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解决的方法途径,没有有效发挥教学研究在提升教学成效方面的重要作用,导致课程管理工作浮于表面,成效低下。

二、针对存在的不足,扎实有效推进工作创新

( 1) 及时上传下达,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畅通。教务处应当强化教学信息的上传下达,一方面,要做好各项教学要求的传达落实,无论是教学进度要求、教学活动通知,还是其他一些与教学活动有关的信息,都要及时传达下去,保证学院以及教务处的教学工作整体安排能够有效落实。教务处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将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到具体的人头,在工作计划以及责任状签署过程中囊括进去,保证各项信息与资料能够令行畅通。另一方面,还要做好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资料、信息搜集,教学秘书及其他人员要深入到教学一线进行调研,与教师进行交流,认真分析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之后上报教务处,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辅助信息。通过这样有效的教学信息上传下达,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才能够有效掌握教学动态信息,提高管理成效。

( 2) 规范档案建设,建立科学完善资料体系。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资料,教务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将档案规范化建设要求贯彻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从平时就严格要求,认真抓起。首先,要对学年度应当建立的档案制定详细计划,具体细化到每一种类,使教学档案工作具有明确的方向与原则,保证教学资料的搜集与整理齐全。其次,要落实专人负责不同种类的教学信息资料,如教学计划、检查资料、成绩登记以及学生实验报告等,将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料搜集与整理、归档工作落到实处,实现责任到人。最后,教务管理部门还要将教学档案建设工作纳入教职员工的工作考核,以此推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 3) 严格学籍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教务处教学秘书要切实承担起学籍管理及其相关的工作职责,首先要认真领悟学籍管理的规范性要求,尤其是要深刻领悟学籍管理条例的内容,保证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规范科学。其次,教学秘书要规范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为学生办理学籍注册、休学、退学、复学等手续时,严格按照学院的学籍管理规定完善材料和审批程序,手续不全的坚决不得办理,防止出现钻学籍管理空子的现象。以往就曾出现过因为教学秘书学籍管理把关不严,而出现负面影响事件的情况,应当引以为戒。最后,作为学籍管理的具体工作人员,还要定期审视自己的工作,从工作成效以及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总结与分析,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到位,提高管理规范程度。

( 4) 周密安排工作,保证考试各项流程顺利。教务处教学秘书在教学考试管理方面要发挥主要作用,首先要制定好工作计划,一学期有组织哪些科目的考试考核、什么时间考试等,要有明确的计划安排,上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公布下发。其次,在每一次的考试安排中都要高度重视、周密运作,确保考试活动顺利进行。对于试卷的出卷安排、试卷保管、监考人员安排、考试场地安排以及阅卷成绩审核登记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亲自参与、全面考虑。教学秘书在考试活动组织过程中,要严格遵守保密原则,落实好各个环节的安排,协调好场地、人员等因素,做好组织与服务工作,保障考试活动有序进行。

( 5) 有效履行职责,提高课程整体管理水平。教务处日常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课程管理,教务处教学秘书要将这一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首先要强化教学秩序管理,对照院系课程安排表进行教学检查,防止出现空课堂或者随意调课的现象。凡是需要调整教学安排的,必须报教务处备案和批准。同时,教学秘书还要配合教研组、备课组进行听课评析,通过参与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等形式,组织广大教师进行教学分析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此外,教学秘书还要利用教师沙龙、座谈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大家进行教学研究,将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打造优质师资队伍。

篇9:超市场细分理论的不足及改进

关键词:市场细分;超市场细分;改进

一、超市场细分的内涵

超市场细分理论认为,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的需要,现有的许多细分市场应该进一步细分。[2]因为每个顾客都有着不同的需要,因而,通过市场细分将一群顾客划归为有着共同需求的细分市场的传统做法,已不能满足每个顾客的特殊需要,而现代数据库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已能准确地记录并预测每个顾客的具体需求,并为每个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而增加每个顾客的忠诚度。[3]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进行超市场细分,对每个细分市场进行个性化的营销。

二、超市场细分理论的不足

认为顾客总是忠诚的。超市场细分理论认为,顾客总是忠诚的,通过顾客数据库中反映出的顾客过去的偏好,就能判断出顾客将来的需求。但是,事实上是,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变的,消费者都存在求新求变的心理,特别在个性化愈来愈张扬的今天,这种心理将更加明显。[4]根据顾客过去的需求特点设计未来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恐怕就会陷入失去活力的境地,最终会被顾客背弃。

认为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就是市场。超市场细分过分依赖数据库提供的消费者的显性需求,并根据消费者过去的消费显性需求进行营销决策,这样的后果是企业很可能脱离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知道顾客的真正需要是什么。

管理学家哈默和普拉哈拉德认为,企业的未来维系在顾客没有表达出来的模糊需求上,特别是那些潜在顾客的模糊需求上,探求这些顾客需求并满足他们才是真正的顾客导向。正是这些顾客数据库中找不到的东西,才能指引企业的未来之路,保证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5]

认为个性化服务是必须的。超市场细分要求企业设计出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这样可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降低他们付出的经济、时间等成本,从而增加顾客获得的让渡价值,以便获得更多的顾客忠诚度和潜在的顾客数量。然而,实施超市场细分,很多企业必须把大量精力投入那些顾客并不一定重视的细枝末节,投入那些并不能明显增加顾客价值的方面,这必然加大企业的营销成本,从而减少经济收益。

研究表明,并非所有的顾客在购买商品时都需要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并非所有的商品都需要个性化的设计。

认为数据库是万能的。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学者已经证明,顾客的许多购买行为是冲动的,不是所有的购买行为都是重复的,此时,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分析消费者的历史购买行为病根本不能有效的预测未来的购买行为。此外,在顾客由产生购买欲望到发生最终采购行为,影响因素非常之多,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达,把这些海量数据全部纳入企业数据库中,并借以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都是不可行的。

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过高。超市场细分不仅要求销售人员具备服务理念和可靠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三、对该理论的改进

鉴于超市场细分理论的上述不足,结合经典的营销理论观点,本文认为,超市场细分理论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四个假设的基础上:

假设一:顾客总是忠诚的。让顾客保持忠诚的途径就是让顾客得到更多的让渡价值和心理满足感。企业在产品设计、品牌推广、售后服务上要尽可能的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在今天这个市场疲软的年代里,追求顾客忠诚度成为商业中永不过时的哲理。提高顾客忠诚度还可以增进企业与顾客间的友谊与交流,拉近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并可从中了解到顾客的真实需求及需求变化,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从而为顾客提供适时的商品和服务,更好的满足顾客需求。

假设二:目标客户是有价值的。超市场细分后的每一个目标客户都必须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应该大于企业的期望利润,否则,这个客户是没有价值的。

假设三:数据库是动态更新的。超市场细分的基础是数据库数据的可靠性,所以,数据库的数据必须是真实的、最新的、最能反映顾客真实需求的。

在开始接触顾客前,要通过市场调查等途径了解顾客,搜集顾客的有关数据及信息。企业收集到数据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检查、挑选、巩固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及时性。[6]

假设四:企业的产品必须具有高附加值。进行超市场细分需要付出较大的生产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所以企业的产品必须是高附加值的,并且这个附加值必须大于企业进行超市场细分所增加的成本,只有这样,企业的超市场细分才有价值。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高的附加值,利润空间比较小,在整个产业的價值链上又不占主导地位,那么企业无须进行超市场细分。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营销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56-158.

[2]王培才.市场细分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4,4:25-27.

[3] Don Peppers, Martha Rogers, Bod Dorf.王玉荣编译.一对一营销,你准备好了吗[J].哈佛商业评论,1999,5:265-267.

[4] (美)菲利普.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56-185.

[5] 郭国庆等.市场营销新视野[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29-46.

[6] 中国营销传播网:www.emkt.com.cn

上一篇: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下一篇:信息系统审计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