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杨春平律师民间借贷代理词

2024-05-22

武汉杨春平律师民间借贷代理词(通用4篇)

篇1:武汉杨春平律师民间借贷代理词

武汉杨春平律师代理词之 李某诉张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

武汉杨春平律师TEL:159 0277 9095 尊敬的审判长:

湖北浩颂律师事务所依法接受原告李某的委托,指派我担任李某诉张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代理人。接受委托后,我与委托人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参与今天的庭审活动,我对本案已全部了解,现结合事实和法律,依法发表如下代理意见,供法庭参考:

一、通过法庭调查,原告向法庭提交的债权凭证(五份借条)真实合法有效,足以证明被告向原告累计借款¥278,500元的事实。

其中四份借条(2011年8月25日借款¥3万元、2011年10月24日借款¥5万元、2012年2月28日借款¥43,500元、2012年3月1日借款¥35,000元)由被告张某本人出具、被告张某也当庭确认其真实性;2010年2月6日借款¥12万元的借条由袁某和被告张某共同出具,被告张某同样认可在借款人后的签名系本人亲笔书写(被告申请出庭的证人袁某的证言也证明了该事实)。

可见,被告张某本人亲笔出具的四份借条累计¥158,500元的借款事实、以及作为共同借款人之一签名确认¥12万元的借款事实,均是不容争辩的。

那么,被告张某辩称自己借款的数额仅为¥78,500元(仅认可2012年2月28日借款¥43,500元、2012年3月1日借款¥35,000元两次借款)的说法,完全与事实不符,亦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二、被告张某向法庭提交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言,均无法否认其向原告累计借款¥278,500元的事实。

关于被告提交的书面材料:(1)不符合法定的证据形式,不应作为证据使用;(2)从形成的时间上看,都产生于原告提交的债权凭证之前,无法确定与本案存在关联性;(3)即便与本案存在关联性,也可以视为袁某和被告张某之间发生了债务转移行为且获得原告同意,故被告张某作为借款人出具所有借条的行为,足以认定被告张某就是实际债务人,理应承担还款义务。

关于证人一的证言:(1)证人一与被告系老乡且相识二十多年,其作出的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言,可信任度极低;(2)该证言恰好再次证明了关于¥12万元的借条中,被告张某紧接借款人之后的签名,确系被告张某亲笔书写;同时也证明了被告张某本人另外向原告出具的四份借条累计借款¥158,500元的真实性;(3)该证人无法证明关于¥12万元的借款,与被告张某无关。

关于证人二的证言:证人向法庭做出的证言内容,均表示是听说的,系传来证据,无法确定其真实性。同样,该内容同样无法证明被告张某不是借款人。

可见,被告张某作为借款人,累计向原告借款¥278,500元的事实毋庸置疑。

三、被告张某于2010年2月6日出具借款¥12万元的行为,属于共同借款人,具有连带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原告据此要求其偿还该借款,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首先,关于借款¥12万元的借条中,被告张某是紧接着借款人袁某的名字之后,书写了自己的名字进行签名确认的。被告张某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借款人一行且紧着前面的借款人名字之后,这足以证明,被告张某就是共同借款人之一。

其次,被告张某辩称该笔借款中自己只是“介绍人”、“见证人”的说法,与该借条体现的事实完全不符,亦无任何证据证明该说法。

再次,证人袁某向法庭表示愿意向原告偿还借款¥12万元,也丝毫不能影响原告向被告张某主张该笔债权。因为证人袁某本身就是该笔借款的共同借款人之一,他承认偿还但毕竟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偿还,在该笔债务没有偿还之前,原告完全有权利选择向袁某、或者被告张某其中的任何一方、或者双方方主张债权。

还有一点至关重要,证人袁某谈到,关于¥12万元借款的借条中,借条最后被告张某书写了一句话“有义务协助追偿款项,保证不落空”等类似表述,一方面,基于证人袁某和被告张某是老乡且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关系,以及在该笔借款中的法律地位,该证言的证明力极低;另一方面,即便真的存在那句话,被告张某也应该视为连带责任保证人,且对保证期间的约定属于“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故仍在保证期间内,同样具有偿还债务的义务。但无论如何,无须争辩的是,被告张某事实上就是在借款人后面进行签名确认的,足以认定其为共同借款人之一。

综上所述,原告依据真实合法有效的债权凭证,要求被告张某偿还借款¥278,500元及利息,具有充分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法庭理应依法支持。

以上代理意见,恳请法庭充分考虑并予以采纳。此致

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

代理人湖北浩颂律师事务所

杨春平律师 TEL:159 0277 9095

2012/7/18

篇2:武汉杨春平律师民间借贷代理词

武汉杨春平律师(159 0277 9095)之

民事再审申请书

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原再审被申诉人):李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武汉市硚口区****退休职工,住武汉市******小区**栋**单位**楼

再审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原再审申诉人):蒋某某,男,****年*月*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武汉市洪山区*****职工,住武汉市*****村*号*楼

再审理由

申请人因与被申请人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9年*月*日作出的(2009)武民再终字第*号民事判决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项、第六项规定的原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以及第二款规定的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等“应当再审”的事由,提出如下再审申请。

再审请求

一、撤销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武民再终字第*号民事判决书第一项和第二项,改判驳回再审被申请人的诉讼请求。

二、判令再审被申请人承担全部的诉讼费用及鉴定费用。事实与理由

20**年*月,被申请人以伪造的借条向武汉市**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申请人“偿还借款5万元”。经武汉市**区人民法院一审,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后,驳回了被申请人的诉讼请求。被申请人不服,向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申诉。省检察院抗诉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再审。再审期间,委托武汉赢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借条上的指印进行鉴定,确认位于12.2处的红色指印系李某某右手食指所遗留,并以(2009)武民再终字第*号民事判决书,改判申请人向被申请人偿还借款5万元及利息。

申请人认为,基于如下理由,本案应当再审:

一、原再审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本案在一审审理期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已经认定,借条上的字不是申请人所写。那么,就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借条上的字是在指印的上面(即先有指印,后在指印上添加字),就不能认定借条是申请人所出具的。可是,原再审判决根本没有任何证据排除这种可能性。而事实上却正是如此。因为,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此纠纷发生之前,就有债务往来,申请人也曾向被申请人出具过盖有指印的借条,并且将自己的工资折交给被申请人取款以偿还借款。但是,自20**年*月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之间的债务已经履行完毕。可是,被申请人却没有按约定退还申请人的工资折和借条。事后,申请人还用挂失的方式重新办理了工资折。也就是说,被申请人处留有本应当归还

给申请人的盖有指印的借条。那么,被申请人完全可能在该借条的基础上,伪造出“新的借条”,再向申请人主张“所谓的债权”。原再审判决,仅仅凭借一个指纹鉴定就支持被申请人的诉讼请求,显然很草率。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先写字,然后按捺指印的情况下,原再审判决就认定借条是申请人出具的,完全没有排除借条系伪造的可能。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客观事实,该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都缺乏证据证明。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原再审判决书中第二页第四段这样叙述:“武汉市**区人民法院一审查明,蒋某某以李某某于20**年12月5日出具的50000元借条诉讼于法院”,该叙述明显错误。借条上的借款时间实际上应当为20**年12月25日,原再审判决连最主要的证据都叙述错误,又谈何查明案件的基本事实?可见,该判决的严肃性、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都不得不让申请人不服。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在本案一审中,被申请人对借钱的过程是这样陈述的:在借钱的一个星期前,申请人打电话给被申请人,要向被申请人借款5万元。一个星期后(即借款当日),被申请人再没有与申请人联系过,不知道申请人是否在家的情况下,携带5万元现金到申请人家中,当时只有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场,是申请人当着被申请人的面,亲笔写的借条。然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司法鉴定已经确认,借条不是申请人所写。很显然,这就已经证明,被申请人关于借条来源的陈述是虚假的。可是,原再审法院却根本没有查清该主要证据的来源。仅仅凭借一个

指纹鉴定,根本就不能解决该案存在的疑问,更不能证明申请人就一定向被申请人借过钱。原再审判决是依据伪造的借条做出的不当认定。如有必要,申请人完全可以申请鉴定,以证明借条上的字迹和指印的先后,从而证明借条是伪造的。

三、原再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

本案再审期间,委托武汉赢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对借条上的指印进行鉴定,该鉴定结论表明:位于该借条叁万处的红色指印与李某某右手食指的指纹纹线流向、形态相同;位于12.2字处的红色指印系李某某右手食指所遗留。根据指纹认定的同一性标准,在不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特征点的吻合数最少达到十个。可是该指纹鉴定没有排除明显差异点的存在,特征点的吻合数也只有八个,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而且,该鉴定结论并没有明确“位于该借条叁万处的红色指印”就是李某某右手食指所遗留。而原再审判决却一概认为,借条上的指印均为李某某右手食指所遗留,这样的认定显然有失严谨。针对这样的鉴定结论,申请人本有权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提出重新鉴定申请,即当事人对人民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作出的鉴定结论有异议申请重新鉴定,提出证据证明鉴定结论明显依据不足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可是,原再审法院却没有准予申请人的合理合法的申请,属于法律适用明显不当。

四、原再审判决存在以下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

1、原再审判决对申请人重新鉴定申请不予准许,没有向申请人告知,影响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2、在本案出现新的证据的(指纹鉴定)后,申请人有权发表新的辩论意见。可是,申请人法定的辩论权利却被非法剥夺。并且,原再审判决在庭审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就做出判决,明显违法法定程序。

综上所述,原再审判决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适用法律错误也存在错误、还有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理应再审,以维护法律的公正、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此致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再审申请人

篇3:武汉杨春平律师民间借贷代理词

第二审代理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受上诉人六盘水某某矿业有限公司(下称“上诉人”)委托,山西晋一律师事务所指派本律师担任被上诉人田某诉其与被上诉人石某民间借贷纠纷案二审代理人,现就本案争议焦点发表代理意见如下:

一、本案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根据本案庭审的情况,本案的第一个争议焦点实际上是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条第一款、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法律关系是否存在的由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的由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举证责任。本案当中上诉人主张不存在借贷协议,借贷关系不成立、不存在,被上诉人也从未履行过所谓“贷”的义务,而被上诉人的主张与之相反,其主张借贷关系这一法律关系存在、且其履行了借贷协议中“贷”的义务,故举证责任自然应当由被上诉人对法律关系成立、履行过所谓借贷协议的义务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如果被上诉人无法完成该举证责任,则二审法院应当以事实不清发回重审或者运用举证规则判决驳回被上诉人原一审之诉求。

二、被上诉人并未完成借贷法律关系存在、贷款义务履行的举证。

(一)借贷关系的形成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协议均要遵循“邀约”、“承诺”的程序才能达成,而被上诉人田某对谁代表上诉人与之商谈陈述自相矛盾。

本案当中关于谁发出邀约、谁作出承诺的问题,被上诉人的陈述自相矛盾,既然被上诉人田某主张双方的借贷关系成立,那么必然需要证明有人代表上诉人作为借贷协议的当事人与被上诉人达成借贷协议,然而被上诉人一审时当庭陈述借贷事宜是与无法代表上诉人的张某光商谈,二审时又变成了与石某商谈,明显自相矛盾。

(二)被上诉人履行能力的问题没有足够证据予以证明,此处需要明确的问题是借贷的是现金而不是资产,因此有没有资产不等于有没有现金、也就是不等于有没有履行贷款义务的能力。

根据被上诉人二审时的当庭陈述,其在借贷发生时有两三千万的资产,但是两三千万资产与一千余万现金可不能划等号。同时根据被上诉人的陈述,其在三立集团有股份,但据本律师查询,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均为法人而无自然人、主要高管也没有被上诉人。只是在其对外投资的江华瑶族自治县立江矿 业有限公司的高管名单中出现了“田某”的名字,职务为董事长兼总经理,但股东中依然没有田某,而是朱旗芝、何健、湖南三立集团股份有限后公司。在其余三立集团的子公司中均未出现“田某”的名字。因此,被上诉人田某陈述的其用于借贷的资金有数百万元来自于三立集团的分红显然不实。对于其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公司早已因不营业被吊销执照,因此其资金来源于工资的陈述亦当然的不实。当然,如果贵院拟采纳田某关于资金来源的陈述,则建议贵院能赴相关税务机关调取被上诉人田某的纳税证明,以进一步对田某的陈述证实或者证伪。

(三)借条和流水均是有被上诉人田某和彭森两人即可完成,同时基于该两份证据不论是否真实发生均可形成等诸多方面的疑点,被上诉人有必要对相关的疑点作出合理性解释。

1、借条以及流水是可以串通制造出来的,被上诉人说不可能七八年前就设局确实不假,但是借条上签署的日期却未必是实际形成的时间。

对于大额民间借贷仅有借条无法认定借贷发生,于是需要借助银行流水,但是银行流水是可以在没有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此时流水真实但与借贷、与本案却毫无关系,或者在流水密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经过拼凑可以与借条相对应,再进一步讲,借条可以按照流水的密度进行伪造。事实上,在庭审当中确实出现了该种情况,几次转出的款项的金额拼凑一个借条的金额,这种证据伪造太过于容易导致该流水和借条的证明效力极低。

2、被上诉人提供的银行流水是谁的、账号是多少、转出后的收款账号是多少、是谁的必须要有证据予以证明。

从被上诉人提供的银行流水中看不出转出账号、转出后的收款账号是多少、更因为没有户名无法判断流水到底是谁的。对方庭审当中说被上诉人能持有当然是被上诉人田某的,但别人的流水难道田某就拿不到么?本律师通过复印案卷后就拿着该份流水,能都说这份流水是本律师的?

3、如果流水确实是真实的,确实是从田某的账户打入彭森的账户,那么资金的去向则需要证据予以证明。

因为在所谓的借贷发生时,田某本人就是公司的总经理,资金由其作出处分,那么该部分款项的去向就成为必须要证明的内容。如果该部分款项没有用于上诉人的经营而是被彭森或者是彭森与田某串通使用,则上诉人当然不能承担清偿责任,反而该二人涉嫌职务侵占罪。

三、假设本案借贷关系确实真实,那么石某系作为债权人的共同原告而非被告,上诉人有权与作为借贷关系债权人以及股权转让协议的债务人石某行使抵销权,抵消后上诉人还可向田某追索工商年检资料中的四百余万元。

(一)如果借贷真实,那么借贷发生时石某与田某系夫妻,田某与石某也 2 当然的同为债权人,对于此节双方没有争议。

(二)假设借贷真实,双方的争议点在于石某在本案当中的地位是债权人、贷款人与田某同为“原告”、还是应当是作为债务人、担保人作为“被告”。

根据被上诉人田某的陈述,其在与石某离婚时对该所谓的债权进行了口头约定,约定该债权由被上诉人田某一人享有。此节,对内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对外则属于债权转让,即石某将其所有的债权转让给了被上诉人田某。当然实际上是否存在着这样的口头约定目前尚无法证实。因此代理人谨做假设:假设没有所谓的口头约定,在假设借贷真实的前提下,被上诉人田某石某则当然为共同债权人;假设有所谓的口头约定,如借贷确实发生,那么这个所谓的债权转让约定同样不能对抗第三人,同时,既然出现了所谓的债权转让,那么作为债权人的石某理应通知上诉人,此《合同法》第八十条第一款有明确规定“……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法律效力”。如此石某的身份不论其与田某是否有过所谓的口头约定,都当然为所谓的“共同债权人”。这还是在假设借贷真实的基础上,何况借贷本身就未发生。

(三)石某在李某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书》中明确约定,股权转让前的债权债务由其承担,据此,如本案借贷真实,则上诉人应当偿还给田某、石某借贷款,而石某又得依据前述约定承担该债务。

如此,该案继续诉讼的必要性将不复存在。同为货币债务、互为债权人债务人,当然可以行使抵销权。这种逻辑悖论也就只有在像本案如此奇葩的出现借贷虚假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否则提起诉讼的意义何在?

四、对被上诉人答辩意见的几点回应意见

(一)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确实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但被上诉人的增加、变更是在最高人民法院调整级别管辖标准前后应该不是单纯的巧合,因为从诉讼效率角度考虑,既然借贷存在一并起诉即可,没必先起诉一部分再进行变更,也正是基于被上诉人对吉首法院如此的情有独钟,我们怀疑吉首法院无法秉公办案。

(二)国家法律是统一的,但是审理的法院、法官不同则可能出现因主观上对法律的理解不一致导致对证据的采信出现不同甚至徇私枉法出现同案不同判,因此基于该考虑,确实可能出现在六盘水审理、以及贵院一审湖南高院二审对上诉人有利,实际上吉首法院的审理确实已经出现了对上诉人不利的判决,在六盘水审理或者贵院一审湖南高院二审,即使不利上诉人也更愿意服判,因此我们强烈对管辖权提出异议。同时上诉人上诉状中对管辖权的上诉意见也并不矛盾:“对住所地在水城县当事人的案件有管辖权的法院”不等于“水城县法院”。

(三)在被上诉人的答辩意见中可以明确对于本案的诉讼二被上诉人田某与 3 石某是存在合意的,特别是在最后的答辩意见中,田某的答辩意见竟然写着石某的想法和初衷(收到1150万履行离婚时的承诺),这个与田某陈述的离婚时与石某对所谓的债权进行过分配明显矛盾,更使本律师确信该点的是对方的答辩意见中明确写着“如果李某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答辩人愿意立即撤诉”。

五、本律师对引发本案虚假诉讼脉络的梳理

从贵院在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未按照发回重审处理而是愿意不厌其烦的休庭、二次开庭看,或许贵院发回重审的可能性不大而是会作出判决,因此在本案终审前,代理人谨依据本案的证据、法律文书梳理本案的脉络:从被上诉人的答辩意见中基本可以看出引发本案的原因和脉络:石某与田某或许有过某方面的约定导致石某欠田某的钱(或许是那个所谓“离婚时的承诺”),但在李某未履行与石某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情况下石某无法或者不愿履行那个莫须有的约定,于是田某便伪造证据将上诉人诉至了法院。实际上,如果确实存在田某与石某的莫须有约定,那么该案的正常诉讼应当是田某去诉石某、石某诉李某,或者田某直接对李某提代位权诉讼,而不是将上诉人拖入诉讼。但是本跟上诉人完全无关的事情硬是给操作成了所谓的民间借贷。

综上所述,本律师认为本案的借贷虚假;即使借贷真实上诉人也有权行使抵销权,自然也不存在偿还的义务,一审审理时事实不清,故恳请贵院支持上诉人之上诉请求即撤销原判、发回重审或者改判驳回被上诉人原一审之诉求。

以上代理意见谨供合议庭参考!

此致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代理人:山西晋一律师事务所刘鹏飞律师

篇4:武汉杨春平律师民间借贷代理词

房屋买卖纠纷二

武汉杨春平律师TEL:159 0277 9095 答辩人:汪某,男,1986年6月21日出生,汉族,武汉市人,中国工商银行*员工,住址武汉市青山区建*路*号*门*号,被答辩人:刘某,女,52岁,汉族,华粮集团退休工人,住址武汉市青山区*路*街坊*门*号,被答辩人:徐,女,28岁,汉族,武汉市人,青山区华粮集团*工人,住址武汉市青山区*路*街坊*门*号,答辩人现针对被答辩人诉答辩人房屋买卖纠纷一案,提出如下答辩意见:

一、答辩人是在被答辩人刘某及其丈夫徐某(本案第三人)夫妇的要求下,纯粹是为了帮助他们办理银行贷款,才同意将被答辩人的房屋过户到自己的名下。当时,答辩人并不知道被答辩人刘某与本案第三人徐某在闹离婚。(被答辩人刘某提交的离婚协议书证实:被答辩人刘某与第三人徐某于2010年*月*日协议离婚)。答辩人根本不知道被答辩人刘某与第三人徐某之间的矛盾与纠纷。

二、答辩人办理银行贷款16万元的行为,是在被答辩人刘某与第三人徐某的授意之下进行的,而且16万元也由被答辩人刘某与第三人徐某获得。答辩人为了帮助被答辩人刘某和第三人徐某获得银行贷款,就配合他们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成为了青山区*街坊*门*号房屋名义上的所有权人。被答辩人刘*和第三人徐*,由此获得了银行贷款16万元,答辩人并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

三、答辩人办理“借款12万元”的行为,是在第三人徐*的要求下进行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徐*获得12万元。(被答辩人刘*提供的证据五报案材料中,也证明了汪*是在第三人徐*的授意下进行的。)答辩人办理相关手续后,获得了贷款12万元,并立即将12万元交给了徐某(徐某亲自出具的收条可以证实)。答辩人办理该贷款事宜的过程中,仍然不知道被答辩人刘某与第三人徐某离婚的事实,答辩人始终都是出于一番好心,为了帮助被答辩人刘某及其丈夫徐某办理贷款,解决他们资金周转的困难。答辩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四、答辩人在帮助被答辩人刘某和第三人徐某办理贷款的过程中,从来没有拿到过“房屋两证”(被答辩人提交的证据三也证明“房屋两证”不在答辩人手中),更没有制造虚假的“房屋两证”交给被答辩人刘某。关于“房屋两证”的相关情况,答辩人并不知情。

五、至于答辩人与被告邓某签订的“委托书”,仅仅是为了帮助第三人徐某获得借款12万元。之后发生的房屋买卖行为,答辩人已经无法控制。而且,答辩人从来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售房款。

综上所述,答辩人完全是出于帮助被答辩人刘某和第三人徐某获得贷款,才成为了武汉市青山区*街坊*门*号房屋名义上的产权人。答辩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任何利益、答辩人没有制作虚假的“房屋两证”、答辩人更没有拿过分毫的售房款。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查明事实,依法驳回对答辩人的所有诉讼请求。

此致

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法院

答辩人汪某

代理人湖北浩颂律师事务所

上一篇:星级酒店客房部经理助理述职报告下一篇:规范基层民主监督制度 深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