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2024-05-01

错误的行为读后感(共12篇)

篇1: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杂想

读《错误的行为》有感

【背景介绍】《错误的行为》为现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理查德·泰勒(Richard H.Thaler)于2016年所著的关于行为经济学的著作;此书与卡尼曼的《快与慢思考》同购,同属行为经济学的范畴。与《快与慢思考》主要阐述两个思考系统如何影响人的纯学术书籍不同,此书更像是作者的行为经济学研究之路。有点编年史的味道。且看目录:

第一部分1970-1978年 行为经济学的发轫 第二部分为1979-1985年 心理账户 第三部分为1975-1988年 自我控制

第四部分为1984-1985年 我与卡尼曼合作的时光 第五部分1986-1994年 埋首于经济学研究的日子 第六部分1983-2003年 金融市场 第七部分1995年至今 助推计划 第八部分2004年至今 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读书所感】

一切从错误开始

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理性人”基础上,以“理性预期学说”为主体;再后来引入数学公式(统计、概率、模型等)进入经济学,形成现在的主流经济学。一直以来,不管是什么原因,基本上主流经济学都未改变过。当有挑战的时候,主流权威即刻会回击,通过凯恩斯的“看不见的手”、小样本等理由;也能自圆其说。主流经济学的研究,必须确定一些定量,才能研究另一些变量。它的逻辑BUG在于假定的定量是实际上是变量。那么其结果注定就是学术的,不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行为经济学实际上的区别在于考虑了“普通人”的特质,融入心理学的知识,进而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但是只是部分考虑了人性,并不完善。真正要研究经济学,出发点肯定是“人”。最近有点感受就是,其实表面上看没有问题的事情,最后有问题,一定是忽略了人性这个潜规则。从开始个别人怀疑主流经济学开始,被团灭;再到后面慢慢联合其他经济学家,通过几场重要的辩论,几次经济期刊的正面交锋,行为经济学逐渐树立了自己一定的地位;再到后面联合其他心理学家、法律界人士,理论进一步突破,并且形成了一些实证实验成果,进而进驻政府帮助其更好的公众决策,行为学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

一切从错误开始,不管是否“正确”。从你怀疑的那一刻开始,就萌芽了另一个世界。

算账

书里提到一个心理账户。举了个栗子;比如购买电视机,标价4000元,便宜20元;比如买水壶,标价100元,便宜20元。从总量来说,都是便宜20元,但是前者便宜20元的时候,不会影响购买;后者购买时常常有划算之感。而这个划算之感就是所谓的心理账户:其实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导致错觉。如能减少心理账户的影响,在总体投入产出比上,会优化我们的经济行为。

看到此处时,我联想到了一个词:“算大帐”与“算小账”。算大帐的人类似理性人,站在理性的全局看待投入产出比是否划算;算小账的人类似普通人,心理账户影响较大,易于在每一件事中计算投入产出比,而难于在全局去谋划。

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现象。如:不会算时间的大帐——在买菜的讨价还价中花费时间,却不在重大决定中(如婚姻、如事业)花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不会算精力的大帐——在每一件小事上追求投产比最大化,却不在重大事项上加大投产比。所谓战术勤奋、战略懒惰。

摸象

不管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能解释世界;不管是1为基数;还是以1和0的二进制,都能正常运行数理;理性预期经济学与心理行为经济学,两个出发点不一致,一个从宏观出发,设立模型,探索实践;一个从微观出发,实证实验,反证规律。因为经济学家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学说不同。就如同盲人摸象,都是象的一部分,但都还不是象的全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在摸象,都以为对方不是象,自己才是象。其实,只是相。

2016年12月28日

篇2: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1、原地热车

很多司机都有个误解,认为在冬天启动车辆时应该原地热车,等水温上来之后在开动,其实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原地热车会造成发动机过早磨损,并且油耗也会升高。

正确的做法:启动后低速行驶一段距离,等水温上来即可以正常驾驶。即使是在冬天低温环境下,1分钟的原地热车也足够了,1分钟之后都是没必要的。

有三个弊端:

弊端1:产生积碳。长时间怠速运行发动机燃烧不完全,会产生较多的积碳,如果温度低则会产生更多,所以说长时间原地热车没有有效的保护发动机,反而让发动机的健康打了折扣。

弊端2:污染空气。因为原地怠速热车时三元催化器是达不到正常工作温度的,这样有害气体不能有效被净化,保护空气,人人有责……

弊端3:消耗汽油。白白的停在那里烧掉10分钟怠速的汽油,和平时堵车没什么两样

2、下坡时空档滑行

很多车主下坡时为了图方便喜欢将档位挂在空挡位置,用刹车来控制车速,但是殊不知如果在距离比较长的下坡路上频繁使用刹车的话,会造成刹车系统过热导致刹车效果骤减甚至失灵,从而导致发生事故。

正确的做法:将档位挂在合适的档位,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用刹车来辅助控制车速,这样才是最安全有效的。

3、先踩离合后刹车

很多开手动挡的司机,尤其是新手居多,他们认为刹车先踩离合器,这样就可以切断动力,刹车就更安全了,但是这样做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当踩下离合器时,发动机的转速会迅速降为怠速时的转速,这时真空助力器的辅助力度大大降低,反而使刹车距离边长。

正确的做法:先踩下刹车,等车速降低后再踩下离合踏板。

4、磨合期不敢开高速

很多司机买了新车,可能是爱车的缘故,也可能是些老旧的思想,认为车速越低,对车的磨合就越好,所以不敢开高速。其实这也是错误的,磨合是要在一段时间内将车内的发动机变速箱等磨合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实现更好的润滑。若长时间低速行驶,会使曲轴连杆轴瓦承受的冲击过大,造成早起磨损,而且也容易积碳。

正确的做法:保持正常行驶,适当拉高转速,让发动机在各个转速区间段都能进行全面的润滑。

5、高档低速行驶

很多老司机认为转速越低就越省油,于是经常拖档行驶。转速低省油没错,但是过低的转速还导致拖档,容易发生发动机爆震,燃油爆发的力量不能完全做功,造成发动机的磨损。而且由于扭矩不足,导致加速无力,同时油耗增加。

正确的做法:保持合理的转速,让转速在最大扭矩转速偏低的区域工作。

6、加档超车

加档超车也是新手很容易犯的错误,很多新手认为档位越高,加速越快,所以超车时总会加档。其实车辆加速是靠扭矩,加档之后转速变低,扭矩也就下降,加速反而变慢。

正确的做法:手动挡车型超车前降一档或两档,自动挡则深踩油门就可以。

以上这些错误的驾车行为,相信很多车主都会有遇到过,如果由以上行为的车主,希望能够尽快改正过来,不管对于老司机还是新手司机来说。

1.驾驶员禁忌“十忌” 安全驾驶

2.2016驾驶员考试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行为要求

3.驾驶证扣分

4.驾驶证分类

5.驾驶证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扣几分

6.C5驾驶证申领条件有哪些 能驾驶哪些车

7.驾驶证年审新规

8.驾驶证使用规定

9.哪些行为属于无证驾驶?

篇3: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

到了第四节课, 我才找王力壮谈话。此时, 我心中的怒气基本上消了, 一开始并没有与他谈论今天这件事, 而是从同学们、老师平时对他的点滴帮助谈起, 从他的每一次进步谈起, 从相信他的做法谈起, 这样不断地用鼓励、肯定的语气与他交流, 终于使他认识到今天的做法是错误的, 并且知道错在哪里。后来, 王力壮泪流满面地承认了错误, 并向老师、同学诚恳地道歉。事后, 我及时地与他的家长联系, 了解了一些他以前的情况, 明白了他性格形成的原因。学习之余, 我隔三差五地找他谈心。渐渐地, 王力壮变得开朗起来, 时不时地还能听到他“嘿嘿”的笑声。

一、尊重, 赢得晴空一片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何况是小学生。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 该如何正确处理呢?是讽刺、挖苦、严厉批评?还是鼓励、肯定、和颜悦色地说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时, 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 特别是一些“差生”, 他们有着较之一般学生更为强烈的自尊心, 敏感而柔弱。这更需要教师的关注与护卫。作为一名“心中有生”的教师应该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错误。“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正如上文案例中老师的做法, 她没有当时作出处理, 而是事后单独找学生谈心, 既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退一步海阔天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特别是对那些自尊心受到过严重伤害, 丧失上进心的学生, 当他们犯错时, 直截了当地批评往往会适得其反, 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 而采取冷处理、“退一步”的方法则不失为一种良策。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他的《教海漫记》中写道:“表扬和鼓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事实证明:在批评中长大的学生, 会形成自卑、挑剔的习性;在表扬中长大的学生, 则会形成自信、合作的习性。一位真切关注学生的教师, 应该为他们的成长创设一个充满宽容和鼓励的氛围, 努力使他们少一点自卑, 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挑剔, 多一些合作, 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从而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 树立自信。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说:“人像树木一样, 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 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 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 于出头处谋自由。”尊重, 将赢得晴空一片。

二、关爱, 信赖之源

关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 孩子就不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成功的教育来源于老师的真切关爱。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 他们都希望老师像自己的父母一样, 爱的目光永远聚焦在他们身上。一个真诚的微笑, 一个善意的眼神, 一句暖暖的话语, 一个轻轻地拍拍肩膀的动作……都能让学生开心不已, 赢得他们的信赖。上文的王力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他之所以有如此过激的行为, 源于他以往的经历。这是位性格内向、拙于言辞的孩子, 每次与同学发生纠纷, 似乎错都在于他。老师严厉的处罚, 家长失望的眼神, 使他受到了伤害, 以致出现了心理障碍:他把自己深深地裹藏起来, 不愿接受他人。我不好评说他人的教育之法, 但我以为, 每个孩子是在不断犯错和改正中认识社会, 走向成熟的, 要允许他犯错, 理解他的行为。只有真诚的关爱才会有动情的教育, 才会换得学生理解和信任, 才会不断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 这是一把屡试屡胜的“万能钥匙”。“只要你全心全意地爱孩子, 孩子们就会爱你, 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们”。就让我们将关爱之情化为一场及时的雨, 滋润孩子干涸的心灵, 让那儿生长出一片浓郁的绿色。

三、沟通, 走进心灵深处

交流沟通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惟有沟通, 方能和谐发展。师生之间亦是如此。只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 才能真正了解学生, 走进学生, 最终达到关爱的目的。除此之外, 还应与学生的家长多联系, 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性格形成的原因、喜好, 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等, 在教育学生的问题上达成共识。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健康成长。“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新课标精神的核心。一位真心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师, 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 会以一颗宽容关爱之心, 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引领着学生快乐前行。

摘要:每个孩子都是在不断犯错和改正中认识社会, 走向成熟的。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 一位真正关注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师会以一颗宽容关爱之心, 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引领着学生快乐前行。

篇4:火灾逃生中的错误行为

这是人们最常见的火灾逃生行为模式。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慣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才被迫去找其他出入口。殊不知,此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大楼或宾馆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人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多想万一,以备不测。

向光朝亮

这是在紧急危险情况下,由于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决定,人们总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光和亮就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它能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乱撞而更易逃生。而在火场中,90%的可能是电源已被切断或已造成短路、跳闸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盲目追随

当人的生命突然面临危险状态时,极易因惊惶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当听到或看到有什么人在前面跑动时,第一反应就是盲目紧紧地追随其后。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模式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只要前面有人带头,追随者也会毫不犹豫地跟随其后。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而随波逐流。

自高向下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火焰向上飘。当高楼大厦发生火灾,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火是从下面往上着的,越高越危险,越下越安全,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这时的下层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楼下逃生,岂不是自投火海吗?随着消防装备现代化的不断提高,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冒险跳楼

人们在开始发现火灾时,会立即作出第一反应。这时的反应大多还是比较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但是当选择的路线逃生失败发现判断失误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就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的人们也不要跳楼、跳窗等,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以避免未人火海而先下地狱。

篇5:错误投人个简历的行为

如果你对一家公司所有招聘职位分别投个人简历,最终的结果将会是你的个人简历铁定被淘汰。也就是说你这种集中投简历的行为是错误的,你觉得按你的想法多投简历可以多增加机会,但是你多投不表示乱投也不表示对一家公司任意投,下面就看看为什么此种行为不是正确的。

首先,从时间方面来说招聘者会在你一个人身上耗费很多时间,比如你朝着企业的.十个岗位投个人简历,如此招聘者是不是需要看十次有关你一个的求职简历?即使招聘者看了两三次你的简历后发现你重复投求职简历给他们,对于后面七次发的简历不予阅读,但是每次看到你的简历是不是也浪费了时间?这样计算浪费了最少七次时间,要是允许求职者乱投简历那么在每个求职者身上都浪费这么多的时间,则总得来说是不是浪费了很多时间?何况招聘者能够一下子记住那么多的个人简历吗?

其次,不便于招聘部门的工作,你把个人简历分别投向好几个岗位那么如果有几个部门都看重你怎么办?此时招聘部门应该怎么安排你才是合适的?如果因为你而影响了这些部门的团结性是不是对企业造成了危害?尤其是一些部门本来关系就不好而后为了抢夺一个优秀的求职者导致其关系更加恶化,所以你影响的不仅是招聘部门还可能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关系。

篇6: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Acting too confident is a common issue with young professionals. It is sometimes hard for recent college graduates to transition from top-of-the-food-chain seniors to professional “freshmen.” Now that you’re out of the collegiate bubble, you must remember to be humble and know your place in the company. Just because you might have graduated cum laude, doesn’t mean you’re too good to make photocopies, and that attitude will hurt your chances of being promoted.

年轻人普遍表现得过度自信。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的确很难从食物链最高等级转换到职场的新人。既然你已经远离了象牙塔,你必须要学会谦虚,要知道自己在公司所处的地位。仅仅因为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屑于做复印这样的杂事,这样的态度会严重减少你的晋升机会。

篇7: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Appearance is everything. You could be the hardest worker in the office or do extra work from home, but if you are consistently late to work, you give off the impression that you’re a slacker. People notice who stays late and who comes in early and will form an opinion about you, whether it’s accurate or not. Your professional reputation is a vital part of getting ahead in your industry and being late to work sounds trivial, but it can gradually undermine all your hard work.

表象就是一切,你有可能是办公室最努力的员工,时常在家加班,但如果你经常迟到,也难免会落个懒鬼的名声。无论是否正确,那些最晚离开、最早上班的人都会对你有看法。职场名声可是晋升的重要一环,上班迟到听起来无关紧要,但确实能逐渐毁掉你所有的辛勤工作。

篇8:美国对企业错误行为的法律矫正

矫正乱市敛财行为

美国虽有较完善的市场机制,但也经常出现企业欺行霸市、垄断经营等、背弃道德与法制的行为。对此,美国突出以法治市,强化依法兴市,确立法律至上的市场运行机制。

在美国,无论什么样的企业,无论什么样的人都要遵守法律法规,只要出现市场违法行为,司法部门都会扬起法律之剑。微软公司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对美国经济和社会贡献巨大,盖茨近几年就对社会捐款高达10多亿美元。然而,当微软出现垄断经营时,美国司法部门立即对其采取措施,将其推上被告席,令其承担法律责任。

矫正非公平拓销行为

对于市场上司空见惯的种种拓销行为,人们往往忽视其是否合法规范。然而,近来美国默克公司就因此被推上了被告席,吃了一场官司。

默克公司是美国第二大制药企业,在全球市场具有较大影响。前不久,美国纽约州司法部长的发言人称,包括纽约州在内的美国26个州的司法部长和联邦检察官已经开始对默克旗下的一个药品福利管理公司进行司法审查,诉该公司违反了各州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药品经营许可法等法规。原因是该公司经常给有处方权的医生打电话,并通过给医生药品回扣的方法,非公平地扩大了默克公司处方药品邮购市场份额,使默克产品以此方法销售的份额大大高于默克的实际市场占有份额。如默克公司的哮喘病处方药欣流的邮购销售额达76%,高于其市场占有率的67%;另一种处方药舒降之的邮购比例为41%,超过了其在全美市场实际占有率的22%。同时这些药品的价格也高于市场同类产品,侵占了消费者的利益。

一般说,默克公司的做法是正当竞争。然而,从法律的角度看,这是一种“非公平拓销”行为,已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和对其它企业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因而,默克公司受到美国司法部门果断严厉的制裁。

矫正利益贪婪行为

针对美国一些企业经营者不断膨胀的贪婪欲,美国有关部门最新制定出台了“SA8000社会责任”认证,范围涉及企业对雇员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同时从质量经营、资源利用与节约、生态发展等方面,规定了企业社会责任。许多企业确立回报社会的战略经营观,实现企业与社会利益的相互转化,追求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沃尔玛公司提出,企业不光是赚钱,还要回报社会。公司在每年的业绩评价会议上,都要检查为社会做了多少公益事业,向社会福利基金捐了多少款等。

美国运用道德的和法律的措施,迫使企业时刻关注社会问题,主动扮演解决社会问题的角色,把社会问题的解决、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作为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加快了重建企业社会价值规范。

矫正会计作假行为

学者研究发现,2002年美国对公司财务造假丑闻进行了大面积的揭露,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一方式,加大对企业与市场的法治,修补企业制度漏洞。美国一家权威机构认为,美国公司财务作假,反映出美国企业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一是CEO与约束机制缺陷。作为职业经理人,企业的首席执行官CEO需要以成败得失论英雄。企业的成功,会给CEO们带来财富与荣耀;企业的失败,首先是CEO的失败。这就使得美国企业CEO们必须千方百计保住企业利润,而在达不到预期目标时,就会铤而走险进行会计造假。二是企业薪酬制度缺陷。美国企业的薪酬制度一般由基本工资、奖金、股票收入、福利计划四部分构成。在CEO薪酬结构中,工资收入仅占17%,奖金占11%,福利计划占7%,股票期权占到65%。这种CEO制与薪酬制,使更多的CEO为保住位置和股票期权利益,冒险选择造假的概率极高。三是企业文化缺陷。

在企业财务作假问题披露后,美国政府用严厉的法制在企业界根除腐败。一是完善会计制度。针对美式会计准则GAAP存在会计核算覆盖面窄,易于弄虚作假等漏洞,从彻底变革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保证企业财务的真实性。法律与经济界对股票期权、银行与资产债务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以及获得财产的分期偿还等提出规范和改进意见,严防出现新的会计作假事件。二是完善企业CEO和薪酬制度。突出加强了企业董事会及其作用的发挥,改变美国企业多年来存在的“弱股东层,强管理层”做法,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强化对CEO及公司高层人员的行为监管,增加透明度。三是建立企业信用文化。突出塑造和提升用户至上的价值取向,提倡平等竞争原则等优秀企业文化,防止对企业与个人价值的过分化追求。

矫正白领诚信偏废行为

针对金融犯罪与企业财会作假对公众利益的侵害,美国总统布什多次郑重宣告要彻底追究违法公司主管的责任,重建美国企业与投资者的信用和信心。之后,布什总统签署有关企业与金融监督的多项法律,加强对企业白领高层的法治监管。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对企业白领违法的制裁要比对其它的犯罪惩治严厉得多。最近,美国一家企业的财务主管被发现曾在2002年将公司贷款报为收入,借此为公司争取到47万美元的奖金和加薪,因此,被判处12年徒刑。据《福布斯》最新统计,2002年7月前美国金融犯罪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经理人,最多被判3~5年徒刑,现在对白领层违法犯罪的惩处更为严厉。

美国加大对企业白领层诚信的法治力度,对于制止企业法人违法,切实维护公众利益起着关键性作用。

矫正社会中介信息失真行为

企业会计、审计、法律监督等机构失去作用,中介监督系统与企业利益相互依存,在体制上未能形成监督,是美国企业腐败问题集中发生的外部因素。对此,美国政治经济界一致主张,严格法治,规范社会中介,改革企业监管制度,纠正企业腐败行为。

篇9:一般人常见的N种错误行为美文

二XX年九月,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来了一对儿非常惊人的情侣:女方为了招待自己的女性朋友,花光了自己与男友三万元的所有积蓄,一天的时间花光男友一个月的工资。涂磊对这对儿情侣狠批,女方如此发展下去,终究会走到穷奢极欲的一天。

看了这期《爱情保卫战》,禁不住慨叹:真是败家!

这是典型的败家,还有很多行为也很败家,不妨把一般人常见的N种错误行为陈列如下,给相关人士提个醒。

1、贪慕虚荣,死好面子。虚荣心如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本不足为奇;不过分的虚荣还能够刺激人奋发图强。但是,过分就是问题了。如同上面提到的这位,就不是一般的虚荣了。不过,凡事最难把握的就是一个度,何为过分,何为不过分呢?过分者什么都不管不顾,只管眼前,不管日后,没有任何计划。

细看虚荣者常常有以下这些表现:(1)攀比,比较也是多数人的习惯,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过分的是,有些人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什么都要向别人看齐。近年来,越来越高,不断刷新记录的的高额彩礼即是它最好的佐证。(2)讲排场,喜欢热闹也没有什么错儿,这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习惯。可是,讲排场往往只是部分人的做法;好面子,打肿脸充胖子,硬撑,自己难受,别人也麻烦。(3)浪费,不顾自己的实际需要,只为显得自己豪气,能少花的钱不省,该打包的饭菜不打包。

殊不知,别人的成功与失败,都不能证明自己怎样。每个人的人生篇章,都只能由自己书写。所以,最好的状态是做到:不羡慕,不奢求,顺其自然。

2、爱占小便宜,乱买东西。该你得的东西,不用抢也是你的;不是你的东西,也抢不到。小便宜往往掩盖着大陷阱;相信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东西是让你白得的,就能减少上当受骗的几率。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没有人会真的白白让利给你,所谓的促销、降价、优惠,等等,常常不过是商家的销售手段而已。买东西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非要用的东西,贵也得买;用不着的东西,再便宜也不买。不要轻信那些“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一类的说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生有太多种种样样的“机会”,你不可能都占有,有的错过不必遗憾。

3、不读书,不看报,不听新闻,沉迷追剧,玩手机,打游戏,打麻将,等等。因此,了解的有价值的信息非常有限,很少分析、总结之类的思考,久而久之,人不仅没有进步,反而越来越落伍。很容易游手好闲,惹是生非。俗话说,“庄稼越好,杂草越少”,一个人不好的东西占用时间多了,和家人的沟通时间就少了;沉迷于执着追剧,哪里还有时间与家人聊天说话?正经事情都忙不过来,自然就少了乱七八糟的“毛病”。所以,纠正那些错误很简单,那就是――多做正经事。

4、家中没有任何工具书,没有任何藏书,没有一点儿阅读迹象,更不写家庭日志。一个正常人,只要生活着,就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问,所以,工具书是必需的。虽然说,现在网络查阅也很方便,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络不能完全代替工具书,因为网络良莠不齐,很多信息需人有相当的辨别能力,方可去伪存真;而正规的工具书,一般比较权威。一个现代人,如果没有阅读,几乎就是没有生命力。阅读不只是带给人信息,更带给人新的思考。而书写家庭日志是一个家庭成长与幸福的重要手段。

5、懒惰邋遢,不做饭,也不做其它家务。勤,一向都是国人崇尚的美德,关于勤的谚语数不胜数,多数人都能随便说上几句来,在这里不再赘言。没有饭菜香味,没有烟火的.味道,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这样的家庭,有何幸福可言?

6、多吵架,少沟通,家庭成员之间没有真正的交流。吵架在一般的家庭中并不鲜见,关键是为什么而吵,吵架之后,当事者会做什么;如果两个人没有原则性的分歧,三观一致,不会进行伤及感情的吵架,常常不过是拌嘴;如果两个人总想争个高低输赢,吵架多了,就会越吵越远。吵架后,分开变得冷静,他们自己就能够解决问题;吵架后,没有反思,他们的问题,谁都难以解决。经常亲密相处,多一些有效沟通,说话之前不带情绪,吵架自然就会减少。

7、缺乏相互的尊重,互相指责,不能形成“统一战线”。实质是相互了解不够,当然不会真正尊重彼此。尊重是所有人相处的基础;缺乏尊重的共处只能是相互指责成为常态,也就不可能形成“统一战线”。而“一致”是共同生活的必需,达不成“共识”的人怎么能够共处呢?

8、不敬老,不爱小,不友邻。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说,老年人的宝贵生活经验和智慧,常常对后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如果只是嫌弃老年人的落伍,不把老年人当宝,也不可能学习到老年人的人生智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但是,因为孩子未成年,很多事情还需要学习,需要被照顾,被爱护;不爱护孩子的家庭就是不爱护自己的未来。一个人要想受益于人,必先有益于人。一个聪明人是懂得首先对别人好的;世界上最愚蠢的人就是不知道应该对别人好。

9、见浅不见远,看表不看里,对人不对事,向人不向理。看问题片面,短见,只看表面现象,不看问题的实质,见小不见大,很多事常常“捡了绿豆,丢了西瓜”。

10、爱说大话,耍小聪明。很多事情,尤其面临比赛,说大话,壮气势,是可以的;但是,过分夸大自我,常常使自己面对窘境。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生活需要的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小聪明;偷懒耍滑、拈轻怕重、瞒天过海、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之类,或许有时候让人得到一时的安逸,不可能一世安逸。

11、轻信、迷信,容易被迷惑、上当、受骗。把“人家说”,挂嘴边,自己不动脑,不分析,缺乏主见,没有一定之规,像很多人不理会电视上远离非法金融的提醒,一而再,再而三,受非法金融的坑骗。

12、从来都是别人的过,自己永远不会错,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俗话说,“好汉子怨自己,赖汉子怨别人”,有些人总是什么事都迁怒于人,遇到问题总能赖到别人身上。很少去想,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很多优点。

其实,何止这些?

篇10:让错误行为重现培养良好习惯

内蒙古锡林浩特油田学校 徐丽卉

我们知道,习惯就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自然的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它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地、“自动化”地表现出来。人类的行为十之八九是习惯,习惯养得好,终身受益,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累。许多古今中外的著名教育家的名言都说到了习惯养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以下两句话不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还告诉我们,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是可以训练的,是需要教育者不断加以强化并直到习惯养成为止的;王尔德说:“起先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曼恩的话同时道出了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持续性。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长期培养,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好的行为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活动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可是乌申斯基又说到:“如果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道德资本,那么,在同样的程度上,坏习惯就是道德上的无法偿清的债务了。”

由于种种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做出一些不符合规则的事,经常会犯一些小错误,甚至经过老师和家长的说教、管教还会重复犯同一个错误,形成一种坏的习惯;很多时候,孩子经常是当面说得很好,转身却又故态复萌。这时老师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屡教不改?如何对待孩子的这种行为?你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是否合适?有些时候孩子性格内向,或者有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当面说教孩子会感觉受不了或者会当面顶嘴怎么办?还有可能错误的行为出现后班级没人承认或者不止一个人犯同样的错误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行进在习惯养成的大道上,怎样有效地纠正错误行为,改掉坏习惯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请看下面的案例。

案例描述一

夏令营里,孩子们住在干净的寺院里。可是与之很不和谐的是,走在路上随处可见孩子们吃完扔掉的糖纸和卫生纸。说过几次后不见成效。其实我知道是几个大点的学生已经形成这样的习惯,改起来很难的。那天,又走在路上看到不少糖纸。我灵机一动一边走一边把垃圾捡起来,把它们一一塞到随身带的包里。走到教室,我没有立刻上课,等孩子坐下,我先不说话,他们静下来后,我把手放到小挎包上,慢慢拉开最后面一层的拉链,放慢动作,不再进行下去,手就放在那儿。学生开始好奇地问起来:“老师包里到底是什么?”“宝贝儿”我故作神秘,笑着等待他们更加好奇、更想参与的最佳热情。看到差不多了,“想看看吗”“想”。“想要吗”“想”。我从包里掏出第一张糖纸,给了第一个孩子。又费劲地从包里拽出第二张,然后是第三张直到第六张。我的包满满的,是我使劲塞进去的所以才这样费劲拿出来。“啊,是糖纸”说着有孩子就要随手扔下去,我不说话把它们一一收回来,暂时轻易阻止了他们扔糖纸的举动。孩子们感觉到什么,看着我等我说话。“这是刚才我一路走来捡到的,故事已经讲过很多了,真希望那个一路走来的是你!捡到糖纸的是你,而扔糖纸的不是你!上课!”

这次过后,扔糖纸和卫生纸的明显少了许多。

案例描述二

小强放在口袋里的一百元钱不翼而飞了。

我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从农家小院花高价买来的苹果干,却不想让孩子看到。|“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趴在桌子上。”“老师你要做什么?”孩子们边问边闭上眼睛,当然也有几个调皮的家伙不愿意按照要求去做,甚至闭上又反复睁开,最后大家都闭上眼睛趴在了桌子上。“请大家耐心等待我说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好吗?”“好了,睁开眼吧!”“这是什么?”“苹果干儿,我见老师买的。”“这是老师给你们的惊喜,每人两小块。”看到大家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但是随即我又说:“接下来还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会发生什么?”

趁着苹果干还都在桌子上,我把其中三个同学的苹果干又拿走了。“睁开眼睛吧!看看发生了什么?”“我的没了,我的也没了”三个人相继喊起来。“现在请没了的同学说一说现在的感受。”“很神奇”“很好玩”“还想让苹果干回来。”

“是呀,假如真的我们身边的东西没有了,钱丢了,我们还会感到神奇吗?还会感到好玩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唯一的感受就是难过吧,总想让它再回来吧?平日里我们都愿意的到惊喜,而谁也不想失去什么,尤其是失去快乐的感受,不是嘛?所以我们尽量不去做让别人失去快乐感受的人,而要做给人快乐的人。真希望小强的钱也能游戏般的回到她身边!”

几天后,一个同宿舍的男同学告诉我,他们看小强不顺眼,把钱放在了床上的褥子底下了。

案例描述三

孩子们在为广播操比赛做最后的努力,几个孩子的动作明显的不够标准规范。教练让大家停下来,笑着对大家说:“请大家看我的几个动作”,接着他把头一甩,学着女生。把衣服使劲向下拉,大家哈哈大笑。接着他说:“在比赛过程中千万不要这样子。”孩子们很快纠正了动作。

案例四描述

期末考试了,我们两个班的孩子们跑到别的班考试了。考完试,我有事去考场找他们却看到满地狼藉,看不下眼去。拿来簸箕和扫帚把那个教室打扫干净,锁上了门。赶紧端着簸箕到了其中的一个班门口,把簸箕放在门口。孩子们见我沉着脸进来,大多不说话了。这时我把簸箕端起来让大家看有什么,大家说这说那,明摆着吗,废纸团、乱纸屑,灰尘吗。我问:“你们说我从哪儿端来的?”他们说什么的都有。最后我说:“这就是从你们刚刚走出来的教室端出来的。假如那班班主任看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们在自己教室知道保持卫生,为什么到别的班就不行呢?”他们低下了头,垂下了眼。

以上这几个案例是我在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一丁点经验之谈,与大家共勉。

案例分析

其实我们知道,孩子都有这样那样不好的习惯,儿童就好比小树,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可能要有多余的枝杈,教育者就好比园丁,要把小树多余的枝杈及时修剪掉。如果方法恰当得体,小树就能健康茁壮成长,最终成为有用的栋梁之材;如果方法不对头或进行硬性处理,就有可能使小树受到伤害,甚至枯萎。可见,教师在教育孩子时对孩子进行的批评或赞扬,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只有正确地运用了这种教育艺术,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育孩子是需要教师的耐心、爱心的,因为儿童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儿童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应该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能使儿童感受到被接纳、关爱、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儿童社会品质不是讲解灌输的产物,也不是说教命令的结果。儿童社会品质的培养需要一个宽容和接纳的环境。而这种宽松的教育环境同样是需要教师付出努力的。

宽松的环境有助于儿童良好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而这种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又将反过来激励儿童形成对社会的良好认识、情感和行为。

宽松意味着教师要善待孩子的错误。我们应从儿童自身学习发展的角度,从他们自己积累经验的角度来看待儿童所犯的错误,而不仅仅是将儿童的错误看作是不符合正确标准的,更应看作是他们自身获取经验的必经途径。当教师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并屡教不改时,说明孩子对错误并未察觉,此时的孩子对错误甚至是麻木的、无知的。这时就要求老师用心找到孩子犯错的根源,然后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在原谅孩子错误的同时,抓住孩子的错误不放,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要像润物的细雨,在无声中悄悄到来,创造性地、机智灵活地让错误重现。在孩子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让孩子对所犯的错误行为进行一次再体验,让错误行为对孩子进行一次看似无声却很可能是强有力的刺激,让孩子慢慢接受和懂得自我检查、自我反馈和自我反省,让孩子自己体会到错误行为是不美的,体会到错误行为的危害以及负面影响,然后加以正面的引导后,孩子就比较容易或更为自觉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以认真、积极、热情的态度,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灵活地创设环境、情境,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儿童的有效发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有教育、点点滴滴皆教育”。我们要随时观察,把孩子的错误记在心中,相机行事。要善于激发儿童思考、探索,调动与激励儿童主动、有效地学习,促使儿童自我反思、自我判断,促进儿童道德水平的提高。案例中,老师就是抓住一个个时机,设计了一个个让错误行为变相重现的情境和场景,让孩子们再度发现问题,从而让孩子自己醒悟到所犯的错误,明了自己行为的错误所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篇11: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1、把耗时当努力

很多学生觉得学习的时间长短等于你有多努力,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的,如果你学习的时候不够专注,你学习一个知识点要一小时,但是别人却只要十分钟,那么学习的效率就非常明显了,努力学习就是要你专注去学习,高效去学习,这样才算是努力。

2、把重复劳动当努力

重复劳动是指在远离核心的事情上周旋,反复地去做对事情结果没有实质影响的事情。其实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把时间都浪费到这些地方上了,最后剩下给我们真正学习的时间就不多了,所以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事情分好轻重缓急,把重要的先学习,其他的可以压后。

3、把虐待自己当努力

篇12:错误的行为读后感

容忍宝宝小怪癖

受访专家:周继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原主管护师、北京市海淀区计生委“春晓工程”特聘讲师

是不是发现你们家宝宝有很多“怪癖”?然后,你都使劲儿地去给“纠正”?其实,在专家眼里,这些怪癖都再正常不过了,你也赶紧停手吧。

摇头晃脑——可能想引起注意

情景再现:宝宝经常摇头晃脑,有时会拿头撞墙或撞别人,或者喜欢用手打自己的头。

解读:宝宝这样做可能是在放松自己,如果宝宝发脾气时撞头,他很可能是在试着排解心中的一些情绪。

另外,这也可能是宝宝想获得关注的一种方式。因为家人看见宝宝在做自我伤害的事时,通常会表现得非常担心,宝宝就想借此获取关注。

对策:摇头撞头与孤独症、多动症等有关,但大多数情况下,如没有其他特殊表现,问题就不严重。另外,如果宝宝有出牙或耳部感染等疼痛时,也可能会通过这种方式转移注意力,家长要密切观察,看宝宝是否有身体不适。

收集“破烂”——占有欲作怪

情景再现:对新玩具不感兴趣,反而喜欢收集空盒、空瓶子、小棍子、石子等小玩意。

解读:这其实是孩子占有欲的体现。孩子眼中的“玩具”与大人理解不同,他们不用价钱来衡量物品能不能玩,而是希望通过占有物品来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对策:孩子在收集的过程中,会观察、比较物品的颜色、形状、声音、质地等,并享受获得收集物后成功的快乐。因此,只要保证安全,就由他去吧。

爱捡垃圾——探索欲的体现

情景再现:只要地板上有垃圾,宝宝就马上冲过去捡到垃圾桶里。在外面玩,看到路上有碎纸片、烟头、树叶、石头类的也想去捡。

解读:捡垃圾是孩子用手探索世界的行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驱使他们用手去感知世界,感知不同形状,不同质量的东西。

对策:只要看着孩子,别让他什么都往嘴里送就可以了。

撕扯抽纸——是在模仿大人

情景再现:一张接着一张,不一会儿,整盒卫生纸都被抽完,还喜欢撕纸或把纸揉成团。

解读:宝宝的这种行为可能是好奇心使然,也或是在模仿大人。这是孩子从大运动到小运动再到精细运动的一个过程,能很好地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对策:千万别对孩子大声训斥,最好让他先玩够,再让他和你一起收拾,让他体会到这样做后果很麻烦即可。(马淑燕)

冲奶粉的错误行为

一、用矿泉水冲牛奶 矿泉水富含矿物质,而宝宝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健全,长期用矿泉水冲牛奶会引发宝宝消化不良和便秘。

二、奶越浓营养越多 如果奶粉浓度过高,宝宝饮用后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

三、先倒奶粉再加水 冲调宝宝奶粉浓度要精确,因宝宝发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谢与排泄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浓度要尽可能接近母乳。如果先加奶粉后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浓了;而先加水后加奶粉,会涨出原定刻度一些,但浓度合宜。

四、冷掉的奶重新煮沸 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会使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

上一篇:我喜欢我自己绘本下一篇:水位为什么会升高的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