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

2024-04-29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精选2篇)

篇1:《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

银企信用扭曲的根源与治理论文

摘要:依法清偿和债权人清偿是银行债权保护的两个手段。但由于判决执行难,国有银行体制,企业所有权模糊,法律对政府行为的约束乏力,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存在,使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弱化。要通过公布“黑名单”制度、实行债转股、实行债务重组、破产申请、健全法规及社会保障制度来强化银行的债权保护能力。

关键词:银行债权保护;破产;债权转股权;债务重组 文章编号:1003-4625(2000)03-28-02中图分类号:F832.0文献标识码:B

本文旨在通过银行债权保护手段对企业偿债行为的影响,探讨目前我国银企信用扭曲的症结及其治理途径。

一、银行缺少强有力的债权保护手段是银企信用扭曲的主要原因

银企债务契约的存在,赋予银行对其资产的保护权:其一,在企业有偿债能力而不承认或不履行债务时,通过法律上的民事债权制度和民事诉讼与执行制度保障债务的.履行。《民法通则》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有能力偿还而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其二,在企业丧失清偿能力,对到期债务无力还清时,可以运用迫使企业破产等手段实现对企业的控制,《破产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

可见,依法还债和债权人破产申请的提出是促使企业如约履债、银行债权保护的基本手段。两种手段运用效果好,则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强,反之,则弱化。目前,我国银企信用扭曲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两大手段的运用不力而引起的银行债权保护能力弱化。

(一)依法偿债对企业偿债行为的约束力有限,银行债权保护难

依法偿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偿债判决执行难。现实生活中,银行打赢了官司得不了钱的现象,十分普遍。来自基层的情况表明,近两年来,银行通过依法起诉手段收回贷款的比率愈来愈低。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我国整体执法环境欠佳,另一方面源于地方政府的干预。

(二)债权人破产申请提出作为企业债务约束、银行债权保护手段的作用几乎没有得到发挥

目前,我国的破产案件几乎都是在债务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实施的。从驻马店地区的情况看,尚没有债权人提出破产的先例。原因无外乎有以下两点:

1.银行缺乏宣告企业破产的主动性。现实的情况是:银行不愿意提出企业破产,不仅如此,而且还在企业申请破产时,千方百计加以阻挠。这是由于:①银行经营目标短期化。破产使银行信贷资产损失清晰化,明朗化。由于破产企业债权清偿率低,破产的直接后果是银行信贷资产总量的明显减少及由于呆账损失的冲销而引起的银行经营收益的减少或亏损的增加,从而直接影响经营者的政绩。②破产操作不规范,银行资产风险加大。现实生活中,以破产为名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相当突出,这种行为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屡屡得逞。1996年我国颁布了《贷款通则》,明确规定了逃废银行债务的处罚细则,但收效甚微。③破产手段的启用难以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产生应有的威慑作用。在我国现有企业体制下,企业破产与否,与经营者关系不大,而且,由于缺乏来自所有者的有效监督与激励,经营者缺乏为消除破产隐患而对企业付出最大努力的动机与压力。

2.银行左右企业破产的能力受到牵制。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破产决定是债权人或债务人为保护自己权益而做出的独立的、市场化的行为选择,在我国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很难想象,破产能够在地方政府的反对下进行。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维护社会稳定职能决定了其对企业破产的消极态度―――破产必然引起失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当然,这种消极态度是针对真正的破产而言,至于以逃债为目的的假破产,则另当别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制度性因素是形成这种现状的根源。

其一,大

[1] [2] [3]

★ 信用建设与中小企业融资

★ 环境监测与治理简历

★ 信用承诺书

★ 信用承诺书模板

★ 讲真诚与信用的名言

★ 环境污染与治理社会实践报告

★ 银企座谈会企业发言稿

★ 银企对接会议主持词

★ 政银企座谈会主持词

★ 银企活动主持人主持词

篇2:高油价与扭曲的银企关系

现在,企业日子非常艰难,可是,银行为何还能赚钱到“不好意思公布”业绩呢?简而言之,这跟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密切关系:银行准入门槛较高,形成事实上的行政准入垄断;大银行多已上市,作为上市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使得贷款利率居高不下,一定程度挤压了企业利润;时滞性的存在,企业不景气传导给银行的影响,会在半年到一年后才能反映出来。 2011年,银行和企业均属于过得比较好的时期。

企业和银行的关系全面扭曲,应该是发生在今年的事儿。

根据统计,今年一季度,16家上市银行在今年一季度共实现净利润2748.61亿元,同比增长19.75%。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449亿元,同比下降1.3%。私营企业实现利润3264亿元,同比增长22.4%。

上述数据显示,进入2012年,企业利润明显下滑,而银行利润增长未受影响。企业只要能按期支付银行利息,银行的收入就不会受到影响,只有当企业破产倒闭后,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才会受到影响。

银行缺钱么?不缺。

那银行为何不愿意放钱给企业呢?银行贷款不是随意发放的,首先,《商业银行法》要求银行要保持贷存比低于75%;其次,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另外对银行单一客户贷款也有限制,等等。

6月初的降低存贷款利率会刺激银行放贷吗?不会。因为,这次一年期存贷款利率都下调了0.25%,但是,存款可以上浮1.1倍;贷款利率可以打八折。为了巩固存款,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上浮存款利率到顶,而贷款利率基本没有打折。起码,降低贷款名义利率不会给企业带来利润。

那如何能让银行放贷呢?只有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为何不适当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呢?主要是高油价限制。似乎不沾边的,但是,关系密切,这也正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背后的逻辑是:不管什么类型的国家,其央行的天职是反通胀,而不是保增长,因此,加息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反应比较超前;在经济增长放缓时,采取降息,下调准备金率上往往会滞后。中国央行也不例外。

与之对应的是发改委在国际油价上涨时,提高油价反应快,提高的幅度大;面对国际油价下跌时,反应慢、降幅低。这么做是有其道理的,涨价最大的受益者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都是国企,从大处说,涨价最终受益是国资和股东。另一方面,高油价从根本上拉高了CPI,遏制了中国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

高油价间接影响了CPI。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何大白菜从农民的田间一毛钱一斤,到超市就成了两块?除了路上的收费、菜霸外,高油价是重要原因。推而广之,所谓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都是类似上述原因造成的。这也是国内很多产品比在海外购买价格还高的原因之一。

CPI权重最高的是农产品,而农产品无论生产、运输都跟石油有密切关系。

国际油价从年初的每桶110.55美元/桶,下跌到6月24日的77.56元,跌幅高达29.8%,但国内的成品油下调的幅度远远不够。

只有当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下调,CPI大幅下跌,央行可以不再忧虑通胀,方能大幅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而银行才会不再担心央行上调准备金,才会给企业放贷,进而会恢复到企业活、银行兴的良性轨道上来。

上一篇:考健身教练证什么条件下一篇:公司借款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