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关系

2024-04-21

银企关系(精选9篇)

篇1:银企关系

论我国银企关系改革

改革银企关系是今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选择我国银企关系改革的方向,必须从我国的.客观经济实际出发,以推动银行、企业的经济效率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做出科学决策。...

作 者:刘兆发 姜再勇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97级博士研究生,北京市100872;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银行二处,北京市100045刊 名:长白学刊 PKU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篇2:银企关系

对建立新银企关系的一些思考

□李秀凤

一、我国银行与企业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银行与企业债务危机

由于财政无力承担国有企业的巨额亏损补贴,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和维持国有企业运转就无可回避地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国有银行承担。从表面上来看,银行与企业间是商业借贷行为,但实际上偿还的可能性极小。另外,银行和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非契约化。银行贷出的款项,既无法律保证,也无抵押担保。由于经营不善等原因,企业逃债、废债、赖债,造成银行的呆帐、坏帐,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在这种形势下,银行就会倾向于不愿向企业提供贷款,或减少贷款量。由此形成的债务危机无疑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企业运营和正常的银行信用,是深化国企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严重障碍。

2、银行与企业产权残缺

目前,我国银行与企业双方都没有真正地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还未成为规范的市场主体。在现行产权框架下,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在实质上均属于同一主体―――国家。在这种产权残缺的安排下,银行与企业关系会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与国有产权制度相适应,银行的经营权、收益权、转让权等都高度集中于国家,银行的金融行为完全由国家安排。二是作为债权人的国有银行和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最终为一个产权主体所拥有,所以银企之间无法进行真正的资金交易。三是非排他性的产权安排产生了滥用公有资源的“公海效应”,导致部分国有企业在不具备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仍敢于争贷款、争资产。四是产权的不可交易性。银行与企业系统不可避免受到来自外部的行政干预,导致银企间资源配置的高成本和低效率。

3、发展直接融资的障碍

由于多年国有企业亏损向国有银行转移,使国有银行沉积了巨额不良资产,存在严重的潜在货币信用危机,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只能通过两条途径进行维持:一是储蓄存款高增长,以“借新还旧”;二是国有企业非破产,使众多呆帐可以“挂帐”形式存在,而不需用银行资本金冲销。资本市场发展在短期内无疑会对以上两条途径形成冲击,从而加剧甚至引发国有银行货币信用危机。

二、对建立新的银行与企业关系的一些设想

第一,在银行与企业间划出清晰的`利益边界。银行和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它们都应该受到《公司法》的约束。银行和企业间完全是一种平等互利的对等关系,所以应该在银行和企业间划出清晰的利益边界,均要以利润最大化为各自经营目标,行为都应受到法律规范和市场调节。

第二,使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契约化。银行与企业间应该是一种真正的债权债务关系,在经济交往中,双方关系的基础应该是受法律保护的契约。贷款合同、抵押文件、存单等契约性文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任何超越行为边界的侵权行为都应该受到制裁。

第三,使银行与企业的交易变为一种双向选择的竞争过程。企业可以根据各家银行提供资金与金融服务的价格、成本、质量、效率等状况,自主地选择开户银行。而商业银行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货币经营者,也根据企业自有资本的大小、经营绩效、发展潜力、信用记录等来决定是否对一个企业发放贷款或提供其他金融服务。所以银行与企业之间交易的达成应该通过双向选择的竞争过程来完成。

第四,在银行和企业之间建立共同的风险防范机制。从信贷资金的周转过程来看,企业直接支配的就有三个,因此,银行除了实行和完善抵押、担保贷款,加强对风险资产的比例

篇3:银企共生关系探讨

一、共生理论的引入

共生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1879年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首次提出“共生”的概念, 并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范明特、科勒瑞和斯哥特等生物学家发展了德贝里的共生思想, 并形成了系统的共生理论。在现代生物学中, 共生一般被定义为一种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共生理论在经济、管理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在大多数社会科学文献中, 共生被定义为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共存共荣的状态。袁纯清 (1998) 尝试将生物学的共生学说创新为社会科学的共生理论。他借鉴生物学的共生概念及相关理论, 通过创新和界定一系列重要概念, 运用数理分析, 进行哲学抽象, 构建了共生理论作为一门社会科学所必需的概念工具体系、基本逻辑框架和基本分析方法, 从而将作为生物学的共生学说创新为社会科学的共生理论。袁纯清 (2002) 在其博士后论文中, 将共生理论引入金融学领域, 并将金融共生理论的概念分析方法应用于城市商业银行改革研究。他认为, 最优的金融共生模式是连续、对称性互惠共生。何自力、徐学军 (2006) 从共生视角研究了银企共生界面的测评, 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 构建出基于共生理论进行银企关系的量化研究的技术基础, 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检验。之后, 国内学者对产业共生、企业共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银企共生理论构建

银企共生是企业与银行共生境中其他生物因子基于某种共生基质, 通过共生界面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产生和分配共生能量而形成的一种组织间关系。

(一) 银企关系共生要素的构成

1、银企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 是形成共生体系的基本物质条件。在银企共生体系中, 银企共生单元为银行和企业。质参量决定着银企共生单元内在性质及其变化的因素, 大多情况下, 它不是唯一的, 而是一组, 一般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 只有一个质参量起主导作用, 称为银企主质参量, 它在共生关系的形成中具有关键作用。银行与企业都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 银行的特质从其服务的角度来讲就是其所提供业务的特质, 企业的特质从生产的角度来讲就是其产品的特质。银行的质参量有存款数量、各种业务服务、资本充足率、资产利润率等, 从银企共生的角度, 银行的主质参量界定为贷款数量;企业的质参量有企业规模、产品的性质功能、员工数量、员工学历水平等, 从银企共生的角度, 企业的主质参量界定为生产数量和企业利润。

2、银企共生的组织行为模式。

银企共生模式是银企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 它既反映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作用方式, 也反映作用强度;它既反映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交流关系, 也反映共生单元之间的能量互换关系。从行为上可分为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和互惠共生关系, 从组织程度上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形式。同时, 银企共生关系并非固定不变的, 它随着共生单元性质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银企共生环境。

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 即银企共生模式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银企共生单元以外的所有因素的总和构成了银企共生环境。银企共生关系存在的环境是多重的, 不同种类的环境对共生关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按影响方式的不同, 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按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主要环境和次要环境。银企共生环境的影响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环境变量的作用来实现的。银企共生环境相对于银企共生单元和银企共生模式而言是外生的, 往往也是难以抗拒的。在我国, 影响银企共生的主要环境是经济法律制度环境, 包括各种金融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及政策。

4、银企关系共生要素之间的关系。

银企共生单元、银企共生模式、银企共生环境作为银企共系的三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银企共生关系是单元、模式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银企共生关系的三要素中, 银企共生模式是关键, 银企共生单元是基础, 银企共生环境是外部条件。共生模式之所以是关键, 是因为它不仅反映和确定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生产和交换关系, 而且反映和决定银企共生单元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或贡献, 同时反映出银企共生关系对共生单元和共生环境的作用。

环境与共生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正向环境对银企共生关系起激励和积极作用, 而反向环境则对银企共生关系起抑制和消极作用, 中性环境对共生关系既无积极作用也无消极作用。这种积极和消极作用是通过对引起共生过程中物质、信息和能量的生产和交换的抑制和激励来实现的。反之, 共生体对环境的影响也可表现为三种类型:正向作用、中性作用和反向作用。

共生体与环境的关系用共生界面来反映。银企共生界面的动力是收益, 阻力是成本。只有当动力大于阻力时, 也就是收益大于成本时, 银行和企业间才有可能有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

(二) 银企共生模式选择。

银企共生作为经济体系中的一部分, 它的共生模式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采取何种银企共生模式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首先, 银行与企业要有分工。企业寻求投资机会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实施;银行负责筹集资金, 并转移给有投资机会的企业。这种专业化的分工有利于提高整体储蓄投资转换效率, 并最终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

其次, 银行与企业要有稳定的相互关系, 不至于使企业在有投资机会而寻找资金来源的时候搜寻成本过高。

再次, 银行与企业要共同发展。企业发展后, 资产规模变大, 相应的它从事投资项目的规模也要增大, 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 而银行只有在资产规模变大时才能满足这种增加的资金需求。

最后, 银行与企业要均匀分配共生利润。银行与厂商要共同发展, 这种发展的基础是各自的资本金要增加。市场经济里, 杠杆融资是有极限的, 企业只有增加资本金才有可能增加融资数量的机会;同样, 银行也有资本重组的要求, 银行也只有增加资本金才有可能增加融资数量的机会。银企共生系统有两类模式, 一类是银企共生组织模式, 另一类是银企共生行为模式。银企共生组织模式侧重反映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组织方式, 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组织模式。银企共生行为模式侧重揭示银企共生系统的各单元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类别, 包括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四种行为模式。

(三) 银企共生关系界面及其基本功能。

银企关系的广义共生界面是银行与企业所处的整个社会、经济环境, 从狭义上来讲, 银企共生界面是指在这些社会经济环境中能够对银企关系的模式、效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产生显著影响的经济法律制度, 主要包括了借款贷款对象选择机制、借款贷款行为规范制度、利益分配和调节制度等, 其中借款贷款对象选择制度主要是以禁止性规定的形式对禁入范围做出的规定, 借款贷款行为规范制度主要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风险管理的过程与结果的约束, 利益分配与调节政策主要是利率政策、激励政策等。

银企共生界面作为银企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媒介, 具有以下基本功能:信息传输功能、物质交流功能、利润传导功能、共生序的形成功能和分工与合作的中介功能。

银企共生界面与银企共生的共生动力机制和共生阻尼机制具有密切联系。银企共生界面在银企共生动力机制中的作用表现在, 银企共生界面是共生动力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先决条件。银企共生动力机制反映共生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通过银企共生动力机制的作用, 银企共生单元、银企共生体得到发展与进化。银企共生动力机制的核心或本质是什么条件下相互促进、什么条件下相互促退。

银企共生界面对共生阻尼机制的影响体现在银企共生界面是银企共生单元作用的通道, 但这种通道的使用是有代价的, 即存在银企共生单元或银企共生体系的能量损耗。能量损耗的程度即反映了共生阻尼的程度, 能量损耗的过程和机制则反映共生阻尼的过程与机制。前述共生界面的特征量λ即是反映共生阻尼的程度。

为达到目标的银企连续、互惠共生模式, 银企共生界面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银企共生界面必须持续稳定; (2) 银企共生界面必须减少银企共生单元之间的交流阻力; (3) 银企共生界面必须使银企共生利润均匀分配。银企共生界面是经济法律制度规定, 它直接影响银企共生的状态。

相对于人, 经济制度是可控变量, 可以调整经济制度, 使银企共生达到理想状态。这里可以把经济制度细分为: (1) 内部制度, 银企共生单元内部治理制度和组织制度; (2) 外部制度, 规定协调银企共生单元间的法律制度。

三、银企关系是一种共生关系

通过以上银企关系之间构建分析得出, 银行与企业之间应当是一种共存的关系, 具备共生关系的条件。

在实际经济运行过程中, 企业是主要的资金短缺者, 居民是主要的资金供给者, 银行在其中起着使资金短缺者和资金供给者联系起来的中介作用, 这就是银企关系的本质。

生物学中的共生是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而生活在一起。从经济学意义上说, 经济学上的共生是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银行与企业这两个经济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融资关系。现代经济体系中, 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商品的特殊企业, 主要为企业融通资金, 充当企业运行的润滑剂, 如果没有企业, 银行就失去了存在的主要依据。企业的发展需要扩张资本, 而通过自身积累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因此, 银行与企业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 它构成了金融共生关系的核心, 并在此基础上, 同时衍生出银行与银行之间, 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共生关系。

金融共生是以银行与企业之间共生关系为核心, 涵盖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共生关系的共生体系。

共生理论试图从一个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来探索系统之间、系统内要素之间的共生规律。银行与企业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可以运用共生理论来研究这一系统中的状态和规律。在整个宏观经济中, 银行与企业是最为重要的经济元素, 对整个经济的贡献值占相当的比重, 把银行与企业看为一个共生的共同体, 可以解决当前银企之间很多矛盾, 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环境, 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飞驰.企业的共生理论———我看见了看不见的手[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2]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3]翟卫东.银行市场结构理论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6.

[4]王昭凤.银企关系制度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11.

[5]青木昌彦, 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6]金晓斌.现代商业银行与工商企业关系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

[7]郑跃文.银企关系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篇4:论新型银企关系

1993年的宏观调控后,十多年的轮回迎来的又是一次宏观紧缩。在金融街论坛第五次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和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此次宏观调控所显示的一些新特点会对以后的宏观经济体制,同时对银企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将重点体现在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将越来越独立化,银企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也将越来越市场化,对外经贸大学的邱兆祥教授也认为构建新型银企关系重信守诺是建立和维护良好银企关系的前提。尽管市场环境已经与以前迥异,但首当其冲还是从市场的“神经中枢”银行开始。

市场经济就是公平、诚信经济,各个经济主体都是平等的,其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也是正常的、以利益均衡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利益关系。但是,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经济主体间却往往会有扭曲,从而形成了值得我们反思的经济关系。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银企合作实现双赢,本来是很正常的经济关系。但是企业如果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总是在“巴结”银行,而个别银行又以“施舍者”的面孔出现那就不正常了。企业与银行都是平等的经济主体,他们之间应该是平等互利经济关系,他们不是“鱼水”关系,更不是父子关系;借你钱还你利,企业还是银行的衣食父母,共同的利益追求使二者结成了平等的经济关系。

可喜的是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从以前的“好企业求银行”到现在的“银行求好企业”的一些转变,这种转变反映的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其中体现的无疑是银企之间的市场化的价值取向,构建我国银企的新型关系,实现银企的双赢必须按照市场的原则来做以确立银行和企业的市场主体从而建立银企之间信用契约关系模型。

当今从银行角度看信用契约关系,作为一个信贷合约银行和企业都应该看作是市场行为的主体不应该有强弱和主次之分,作为市场的主体其行为就必须按照市场的原则来进行。以前银企之间信贷合约的签署中银行是强势群体,手握生杀大权,企业则是弱势群体,只能唯命是从,从而就出现了银行的不屑一顾、停止贷款,提前追贷行为屡屡发生,视信贷合约如同一张废纸。从企业的角度看待信用契约关系,企业赖账不还、假破产、真逃债等等不正当的以逃废银行贷款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也使得银企信用契约关系大受打击。

二、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中银行的行为

1.识别放贷的对象

我国银行的呆、坏账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政府的几次剥离都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剥离的呆、坏账马上就会被新的所代替,我觉得这就是我国银行的贷款的盲目性以及政府的干预作用的结果。解决这种盲目性的主要方式就是要求企业加大信息披露的力度,同时还要银行充分运用先进工具加深对客户的认识程度。

目前,许多国内银行的数据库虽然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料,但银行的这些信息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不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也缺乏一套有效的数据分析系统进行信息分析,银行的业务处理流程还是沿用旧的体制,仍基于内部管理和内部核算的需要。对银行来说,这些信息资料没有充分利用起来,从这些客户资料中很难分析出正确的信息,从而不能为银行的管理层提供正确的决策支持,对银行本身提升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都是极为不利的。建立CRM(custom relationship manage)系统,它能加强对客户的管理,寻求对客户最大程度的了解,从而使客户与银行的关系以及银行从客户身上获取的利润得到最优化。同时采用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信评级,银行也参与企业的资信评估,其中不仅要考核其财务状况还要考虑到经营者的行为与信息、技术成长性和发展前景。在同业之间互通信息、协调行动让没有信用的企业无容身之地,对于风险大的客户贷款可以采用银团贷款,共担风险,降低了单个银行的借贷风险,这样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又改善了银行和企业的关系。银行还可以根据贷款的质量和自身的需要采用“信贷转让”,将该笔贷款卖给另一家金融机构,此项业务能够解决银行和企业对贷款质量的争议,进一步稳定银企的关系。由于对贷款对象的有力识别,工行2001年末新增贷款不良率仅为0.17%,信贷资产质量较上年明显好转。

2.服务放贷群体

银行长期以来对客户仍然采取的是传统的“一视同仁”的服务模式,不能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需求。虽然中国银行业这几年花大力气改善自身的服务质量,更新金融产品,但总体而言,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仍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了解客户的潜在需求,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客户变化,不能抓住真正的赢利客户,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作为改进的措施,对已经接受贷款的企业银行可以作为投资顾问,设计出与授信企业相符的金融工具或衍生金融工具为其服务。招商银行就先后与宝马汽车集团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中港集团和华能集团签署了全面的服务合作协议,银企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构建出新型的和谐的银企关系。同时银行还可以考虑向某些企业提供投资,银行作为企业的股东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企业本身的运作状况,银行就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制定或创造出更为有效的金融工具为企业服务。德国的银行对于其投资的企业,会派驻专门的董事监督企业的决策、指导企业的投资。

3.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

首先,中国银行业必须转变观念,做到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CRM是与“客户关系一对一理论”密切相关的。该理论认为每个客户的需求是不同的,只有尽可能地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银行才能提高竞争力。并且每个客户对企业的价值也是不同的,通过满足每个客户的特殊需求,特别是满足重要客户的特殊需求,企业可同每个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客户同企业之间的每一次交易都使得这种关系更加稳固,从而使企业在同客户的长期交往中获得更多的利润。2002年3月22日作为“2001年度中国500家最大外商”中排名第八的南京爱立信有限公司提前向南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归还贷款19.9亿元人民币,转而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贷回同样数额的巨款,这就是被媒介称为的“爱立信地震”。其起因就是2001年底南京爱立信公司为了降低应收账款,增加现金回流,向中资银行提出无追索权保理业务需求,但在目前此项业务在中资银行仍然是个空白。创新一直都是银行生存的最佳的途径,不断创新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品种有助于固定一些优质的客户。深发于2002年在全国各分行统一推出了商票保贴、福费庭、保理业务、财务顾问业务、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动产积货权质押业务、离岸业务、企业透支账户业务八项产品,这一“公司产品套餐”,深受广大客户的欢迎,进而也带动了其他传统业务的发展,进一步稳定了银企关系。

三、构建新型的银企关系中企业的行为

从我国企业的融资的结构来看,我国企业的融资主要还是间接融资。贷款融资占融资总量比率2002年为94.8%,2003年为97.9%,2004年为94.3%。在现今企业资金紧缺的时候,为了得到发展的资金,企业首先要转变“躺在”银行身上的老习惯,要量力而行;同时要生产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注重产品的生命,保持好企业的良性发展,适应时代的要求,跟上社会的需要。

其次,企业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决策、内控机制,健全财务成本,健全质量、人力资源等制度;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科学决策水平、专业技术水准和职业道德素质;加大信息披露力度,提高信用观念,管理好资金用途,确保资金有借有还;积极稳妥地推进自身改革。企业贷款时向银行提供真实、可靠、完整的信息,信息不仅应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和公司的组织结构,还应包括真实的贷款用途。如果是特定项目,提供真实的项目信息。不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银行贷款,维护自己的信用等级。因为一些在金融市场出现问题的公司在出问题后,往往暴露出此前利用复杂的、不透明的、外人往往摸不清的公司组织结构,利用复杂的股权控制结构,通过控制多种融资渠道,甚至是通过参股控制一些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进行关联融资,最终不仅害了银行,而且还毁了自己。

篇5:银企关系

景县联社成功召开2011年银企座谈会

作者:潘国英、马洁

2011年2月16日,在素有“中国塔业基地”美称的广川镇政府会议室,来自县政府、镇政府、县联社的领导和广川镇60多家企业老总、个体工商户老板共聚一堂,参加景县联社银企座谈会。在欢快、祥和的气氛中,县联社领导与商界企业老板坦诚己见,共商社企繁荣发展大计。

企业老板:坦诚布公交谈 真情吐露心声 座谈会上,许多企业老板纷纷发言:铁塔商会会长、亿鑫公司老板王长春首先发言,他说道:“信用社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景县金融部门的楷模”。王老板自80年代初就与信用社打交道,真正见证了景县联社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从起初的一个小企业发展到广川镇当地最突出的铁塔行业代表,甚至是全县铁塔行业的佼佼者。“没有信用社,就没有三信公司的今天,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三信公司总经理魏可红如是说。三信公司成立于1996年,十五年来在信用社的支持下,生产规模日益壮大,生产的产品遍布全国各地,自有资产达47332万元,年盈利5114万元。

“信用社既是我们信赖的朋友,更是我们依赖的朋友”、“只要信用社不嫌弃咱,咱就跟定信用社了”、“信用社真正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银行”……各位企业老板争先恐后畅谈自己的感受,随后,各位企业老板对县联社会前下发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认真填写,在信用社服务态度、贷款价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坦诚了各自的意见或建议,并填写了贷款意向书。经汇总后,调查问卷客户满意度均达到了97%以上,另外还有22户企业有贷款需求意向,统计金额达44180万元,其中:保证担保贷款39620万元,抵押担保贷款3040万元,质押担保贷款1520万元。

农信联社:拓宽信贷品种 提供优惠政策 座谈会上,联社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介绍了去年景县联社的经营情况和今年的经营目标,提到了今年景县联社将转型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并借助银企座谈会这个良好时机,适时向各位企业介绍了今年新推出的信贷产品,如:循环贷款、存货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贷款和商会联保贷款等新业务品种,进一步开拓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为客户提供更灵活的金融服务和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同时,联社领导针对刚才企业老板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客户的实际需求,在信贷投放上对企业经营好、信誉高的优质老客户和黄金客户给予最大的让利,在政策和规章制度允许的前提下,贷款利率方面将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为银企间密切合作奠定了基础。

政府部门:搭建银企金桥 力促合作共赢

篇6:银企联谊活动方案

201x年5月中旬(13日或20日)周五晚至周六早。

二、活动地点

**省地税局培训中心(*山风景区)

三、参加人员

市烟草公司主管领导及员工约60人;分行领导、相关支行行长及部分青年员工约40人。计100人。

四、活动内容

1、当日下班后,联谊单位人员乘车至省地税局培训中心,人员交叉,共进晚餐。

2、餐后,在培训中心礼堂举行联欢互动活动。

双方各指派一人主持活动。双方员工表演节目、跳舞。互动游戏2项。中间穿插双方领导现场抽奖活动。

3、活动结束后,按照自愿原则,组织部分人员在客房内进行其他活动,次日早餐后,返回市内。不参加活动人员,安排车辆送返市区。

五、相关费用

1、餐费。当日晚餐10桌、次日早餐(人员待定)。费用标准由分行与培训中心商定。

2、活动场地租金及客房费用(待商定)。

3、布置活动场地费用(灯光、音响等)(费用待议)

4、抽奖活动奖品。(数量、标准待定)

5、活动人员纪念品。(是否发放,费用标准待定)

6、互动游戏道具费用。(待定)

7、市区至*山往返车辆租金。(待定)

篇7:银企战略合作协议

有限公司

银 企 战 略 合 作 协 议

二〇一 年 月 甲方:晋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运城分行 住所:运城市红旗东街1999号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联系方式:

乙方: 地 址: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联系方式: 以下简称甲乙方

为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促进长远合作和共同发展,乙方自愿选择甲方作为金融业务的主办银行,甲方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与乙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合作。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双赢的原则,经充分协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合作原则

1、平等原则。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前提下签署本协议,协议内容经过双方充分协商。

2、长期、稳定合作原则。双方的合作基于彼此充分信任,着眼于长期利益,双方致力于长期、稳定的合作。

3、共同发展原则。本协议旨在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且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4、重点支持、梯次推进原则。双方通过重点领域的深入合作,最终实现全方位的战略对接和持续合作。

5、诚实守信、市场化原则。双方恪守本协议中所作之 承诺,确保双方的共同利益,具体合作事项应按市场化方式运作。

第二条、甲乙双方合作内容

一、甲方

为满足乙方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资金、结算、理财等方面的需求,甲方利用自身的优势,向乙方提供以下广泛而有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融资服务

甲方在符合人民银行、银监会及本行有关规定及内部风险管理制度的前提条件下,根据乙方的融资需求及实际情况,为乙方提供两种融资方式。

1、为乙方提供融资服务。

甲方将根据乙方的资金需求,在不违反监管部门及甲方内部规定的前提下,全面为乙方解决资金需求并根据乙方在甲方的贡献度给予乙方利率优惠。

2、以乙方的加盟商为借款人提供授信业务。

(1)对于乙方加盟商经营3年以上的商户可采取“信用贷”的模式:甲方给予乙方的加盟商户一定金额授信,并为满足条件的商户颁发授信通知书,进行集中授信。在授信期间内随借随还,无需担保。

(2)乙方推荐其认可的加盟商办理授信,并为其加盟商 提供保证连带担保责任,其加盟商发生逾期的由乙方代偿。

无论采取以上哪种融资方式,甲方为乙方加盟户办理贷款后需及时到甲方财务处进行备案,并由乙方配合甲方做好两项工 作:将加盟商返款全部转入加盟商在甲方开立的账户,加盟商有撤销加盟的意愿时通知甲方。

(二)结算服务

甲方将充分利用本行的结算平台和优势,最大限度满足乙方日常的结算业务需求,并提供以下服务,力争为乙方提供快捷、方便、灵活的银行服务。

1、甲方为乙方提供自助设备服务。

2、甲方为乙方提供代发工资及商户返款服务。

3、甲方为乙方提供每年所需零币兑换服务。

(三)信息咨询服务

1、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甲方可接受乙方的委托,为乙方提供资信证明、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等服务。

2、甲方根据乙方的需要,对推出的各类公司及个人理财金融产品、信贷产品,及时向乙方及乙方内部中高层高级管理人员推荐,并对符合条件的人员优先给予办理。

(四)其他服务

1、二、乙方

乙方在与甲方的合作中,按要求使用信贷资金,并要确保甲方的信贷资金安全,同时要协助甲方做好以下事项。

1、乙方在存款、资金托管、账户管理等业务方面选择甲方作为主办银行。

2、乙方内部要建立规范完善的资金使用计划和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甲方信贷资金的使用管理,确保甲方的信贷资金不被挤占和挪用,贷款本金和利息能够按约收回。

3、乙方根据业务所需向甲方提供真实财务报表,以利于甲方全面了解乙方的经营情况,更好的评估银企关系,提供金融服务。

4、乙方将业务流水全部在甲方发生。

5、乙方将员工代发工资业务逐步转移由甲方进行办理。

6、乙方根据经营场所所需安装甲方的POS机。

7、乙方各经营主体的商户返款业务由甲方进行办理。

8、乙方需保证其商品的质量与安全卫生性。

第三条、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义务

1、甲方有权对乙方执行协议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按照协议的约定向持卡人提供优惠服务,若因乙方的违约行为给甲方造成不利影响的,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并要求乙方以其所有客户当月持甲方银行卡在乙方消费总额的30%支付违约金;

3、甲方应积极宣传乙方的优惠服务和产品,积极向甲方客户推荐乙方的优惠服务和产品;

4、甲方应对乙方的收银员、营业员及相关人员进行甲方与本协议相关业务、POS机的使用、银行卡的受理使用、协议内容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完毕后,甲方为其授权。

二、乙方权利及义务

1、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在制作包含全部战略商户的手册时,在手册中刊载本协议约定的优惠内容和乙方单位的信息;

2、乙方享有通过甲方指定的宣传渠道宣传本协议合作内容的权利;

3、乙方有权向甲方了解在本协议签订后,甲方持卡人在乙方交易统计的信息;

4、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进行与本协议相关的业务培训;

5、乙方应在显著位置张贴甲方提供的海报,并在收银台位置摆放甲方提供的战略商户授权牌,设置战略商户授权标识;

6、乙方应告知其每个分支机构的收银员与甲方合作的具体折扣或其他合作事项;收银员须在顾客消费时主动提示客户本协议规定的优惠活动;

7、乙方应积极向客户推荐使用甲方发行的银行卡、积极受理客户使用甲方发行的银行卡进行结算,并按照本协议规定向约定的持卡人提供相应的优惠;

8、乙方应及时将新的优惠服务标准或新增加服务内容书面通知甲方,经双方协商之后,签订补充协议,并将补充协议的有关内容进行宣传;

9、乙方原则上应使用甲方提供的POS机具等设备并妥善保管、在使用过程中遵守甲方的有关规定;

10、乙方同意向甲方提供乙方的标识及相关信息,同时授权甲方在协议期内进行战略商户业务宣传时,免费使用乙方提供的标识和相关信息;

11、若甲方持卡人在乙方指定场所未能享受约定的优惠,乙 6 方须自接到甲方转来客户投诉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查实并履行约定的优惠,无法履行时,应给予甲方持卡人相应的补偿;

12、乙方不得因提供上述合作优惠和服务而向甲方持卡人加收任何附加费用或拒绝接受甲方持卡人刷卡付费,也不得将刷卡手续费转嫁给甲方持卡人。

13、乙方与甲方战略合作期间,不得与其他银行进行除融资业务以外的银行业务,一经发现,合作终止。

三、共同义务

1、通知义务

在合作期限内,若乙方出现以下问题,应及时书面通知甲方,否则视为违约:

(1)经营状况出现问题,包括不限于经营困难、停止经营;(2)被工商、税务等行政机关给予吊销相关执照、罚款等行政处罚的;

(3)经营范围、规模、经营商品或名称发生变更、调整的;(4)乙方推出新的优惠活动、会员增值服务或调整优惠活动范围、金额、折扣等措施的;

(5)其他可能影响到本协议继续履行的情形。

在合作期限内,若甲方出现下列情形的,应及时书面通知乙方,否则视为违约:

(1)甲方发行的卡种、封面设计出现调整、变化的;(2)甲方的宣传资料、海报等宣传内容发生变化的;

2、保密条款

未正式合作前,不得将合作内容透露给第三方。

在双方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双方的商业秘密,双方有保密的义务,非经双方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透露给第三方。

第四条、合作机制

1、建立信息通报制度。甲乙双方在涉及到双方合作方面的相关信息时要及时进行沟通、协商。

2、双方各自指定具体牵头机构以及负责人,负责日常协调、传达、布置、汇总、反馈和跟踪有关事宜。

第五条、附 则

1、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实行,如需对有关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时,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友好协商和解决。

2、本协议为双方战略合作的框架性协议,在开展具体合作业务时,另行商洽签订具体合作协议或业务合同。

3、本协议书经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生效,有效期为两年,协议书到期后是否续约由双方商定。

4、本协议如与国家相关政策抵触时,按国家有关政策办理。

5、本协议书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每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应。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或委托代理人(签字):

篇8:试论新型银企关系

关键词:银企关系,融资,信用

一、银企关系不协调及其原因

近年来, 银企之间的利益走向存在不协调现象。企业“贷款难”与银行“放贷难”现象同时并存。近年来, 工业贷款的投向主要集中在少数效益好, 还款有保障的优质骨干企业。贷款难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其一, 社会信用状况差。企业不守信用, 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现象时有发生, 使银行由慎贷转为惜贷。其二, 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性难以判断, 银行在短时期内难以决策。这主要是由于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 报表普遍不实造成。一些企业的财务报表, 上报主管部门、税务部门、银行的是各不相同的三套报表, 致使银行工作人员对企业的资信状况真伪难辩,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 只好从紧掌握贷款。其三, 我国金融法律体系不健全, 使银企信用关系的良性发展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国家对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处罚和制裁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金融企业维护正常的金融信用关系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 最终使守信行为的社会价值得不到体现, 而不守信用者在法律和经济上所受的处罚往往小于所获取的利益, 从而进一步助长了一些不守信用企业的逃债心理和失信行为。其四, 缺乏合法有效的担保中介机构, 中小企业抵押难、担保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目前“企业贷款难, 银行放款难”, 主要症结在“抵押和担保难”上。以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为前提的道德信用尚未建立, 不具备信用贷款的基础。为防范金融风险, 银行转向以企业资产信用为前提的贷款方式也就具有客观的必然性。抵押贷款是以企业自身的财产作保证, 担保贷款是以担保企业的资产作为担保, 二者均属于资产信用。况且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通行的信用方式, 尽管发达国家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程度较高。目前, 我国的资产信用严重不足, 如果严格执行贷款标准, 按照我国目前企业的资产信用, 银行贷款可能会有一大半放不出去, 也就是说, 我国尚不完全具备信用贷款的经济环境。

在银行方面主要原因有: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较高, 亏损较严重, 新增贷款投向受到上级规章制度的限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经营机构, 对信贷风险的管理进一步加强, 权限上收, 贷款条件较高, 手续繁琐, 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很难达到要求;我国金融业的激烈竞争为不守信用企业提供了可乘之机。一些金融机构为了争夺客户, 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 随意为企业降低开户条件, 为企业逃废银行债务提供了可乘之机。企业多开户头, 存款户和贷款户分离, 使资金不按正常渠道流动, 银行难以掌握其资金动态;银行在“抢市场、争份额”的思想指导下, 不惜资金成本拉存款, 表现为对外高息揽存、对内高额物质奖励, 从根本上背离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原则;银行只注重对企业现实经营状况和抵押品是否足值进行审查, 而对企业深入了解尤其对企业的发展前景研究不够, 决策能力和水平较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不灵活, 对信贷人员只强调无限责任, 而缺少应有的激励机制, 责权利不对称, 商业银行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改善银企关系的对策建议

1. 政府的策略选择。

一是加快金融信用制度体系的改革。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性、谋利性和开放性, 使得控制金融信用风险单靠个人及一些简单的制度规范是不够的, 必须加速金融信用制度体系的改革。国家需要有一整套严格、透明、规范的信用制度体系来约束多变的金融信用活动, 以规范银企之间的信用行为。二是加大治理外部信用环境力度。从强化管理入手, 加强全社会的信用教育, 尽快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风气。对不守信用的各种案例, 要运用适当的形式予以披露, 金融同业实施联手制裁, 引导社会公众增强信用观念, 强化信用意识, 使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选择。三是加强对银行与企业的协调, 积极推动银企合作。市场经济条件下, 银行信贷政策的改革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样, 企业改革的成效也将直接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与协调作用, 促进银企之间互通情况, 加强银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为银企共同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四是加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是关系到我国信贷资金能否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有些不良资产是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国家应把盘活银行信贷资产存量与处理企业债务统筹考虑。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时既要保证银行资金运行安全, 又要搞活企业生产资金的流动,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用好政策, 妥善解决好当前银行不良贷款和企业债务。五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市场经济既是信用经济, 又是法制经济, 法律制度是保证金融秩序良性循环的基础, 而健全的金融信用制度要靠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 要靠国家机器的强制效力来维护。

2. 银行的经营策略。

一是深化金融改革, 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适当放宽分行或支行的信贷审批权限, 提高分支机构信贷投资能力, 减少审批层次, 提高其市场适应能力, 创新抵押品种。积极推行企业专利、产品品牌、仓储产品等作抵押品的贷款抵押方式, 解决中小企业和部分困难企业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创新经营机制。选派客户经理经常深入到企业了解情况, 为企业提供服务, 帮助企业出谋划策和解决实际问题。企业资金实力增强了, 无疑又为金融信用奠定了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彻底转变观念, 成立专门部门, 认真研究企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可派出专业人员直接参加企业的项目论证, 收集第一手资料, 用新眼光、新视角去看问题, 做到对企业的资信状况全面掌握。三是银行要增强服务理念, 提高服务质量。各商业银行要真正完成从“存款立行”向“贷款立行”的转变, 从坐等客户上门到主动上门为客户提供服务, 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融资环境, 促使企业资金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 企业的奉行原则。

篇9:新型银企关系考验银行创新能力

第一,理念。我认为,怎么样在新的形势下,把我们以客户服务中心的理念,真正贯穿到我们工作的始终,恐怕是我们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自我调整。

第二,创新。创新是银行发展的灵魂。目前我们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也就是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不到10%;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比重也就是12%、13%。国际上大家都知道,他们的中间业务是50%以上。要取得非利息收入,就要提供良好的客户服务。现在我们中间业务的产品有400多种,国家定价的有9种,基本上都是亏本的。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能在为高端客户、大中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收取相应的费用。我给你服务了,你享受我这种服务,那你就要交费,这是一种关系,不仅是观念上的。我给你贷款,你付给我利息,这种关系已经陈旧了,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行长们、高层管理者们都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因此,创新业务是我们银行稳健运行的基石,是我们的灵魂所在。我想,作为我们银行主体来讲是这样的。作为企业来讲,企业的融资形式、融资的方式都在发生变化。随着今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对银行的需求不仅仅是贷款需求了,而是要求银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高端的客户要有高端的服务,对中小企业、微小企业的服务则更要有特色。我们银行要慧眼识别企业,关注它们的成长性,它们的市场发展前景。我一开始就给你做全方位的服务,你逐渐成长的过程中,这个服务一直是跟上去的。

上一篇:解除合同赔偿下一篇:笼中鸟和自由鸟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