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上课好

2024-04-23

小学生上课好(通用8篇)

篇1:小学生上课好

主持人,各位评委,各位同学,以及对方辩友,大家好。就逃课和上课睡觉问题,经过我方辩手的论证和对方辩手的旁证,这已充分证明我方的观点,那就是:学生上课睡觉比逃课好!理由有4点,如下所述:

1.学生行为规范守则明确规定,学生按时上学,不早退,不逃学,有事有病要请假。每个学校都

有自己的考勤制度,就广医而言,无故旷课一定数量将做严肃处理。换而言之,就算你不小心在课堂睡着了,那也不会算是缺勤。就此而言,上课睡觉当然比逃课好。同时,学生上课到场相对于上课逃课来说,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尊重!当然,我们并不是赞成同学们上课要睡觉,而是相对于逃课而言,上课睡觉显然是比较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2.对方辩友认为,学生逃课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美其名曰可以节省时间去自学,实践。央

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表示,我们要知道什么时候就该做什么事情,现在我们还是学生,就该做学生该做的事情,而不是逃课。况且,逃课之后,面对课堂外形形色色的诱惑,你就能保证你一定是在学习吗?我们都知道,人在课堂上,即使是睡觉,至少还有机会可以知道老师教授的东西,但是如果逃课的话,那么连这种可能性都将失去;孰优孰劣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啦。

3.上课睡觉相对于逃课来说,安全系数更高。历年来,学生逃课出去,发生的危险事件层出不穷,车祸溺水,强奸抢劫屡见不鲜;原本你可以老老实实待在课室,那怕是睡觉,那至少也是安全的,为何非要让至亲至爱者为你的行为担心不已呢?!可见,上课睡觉比逃课好!

4.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来说,睡眠是人的基本需求,短暂的休息更有利于学习;生理需求是

“被迫”的,但主动的逃课行为却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为之辩护的。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尊师好学,自我安全还是生理需求,我方都坚决认为,学生上课睡觉比逃课好。谢谢大家!

对方辩友提到,“有目的性有选择性地逃课”,但是我要告诉对方,请不要五十步笑百步,逃课即使程度不同,但性质都是一样的。有目的的逃课,这样无异于把“逃课”正当化,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万一大家逃课出了意外,那谁又该为之负责呢?

篇2:小学生上课好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作为教育者,我们都知道,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不但能使受教育者在学习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而且能使其终身受益。

学生认真听讲是学好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保证。所以主要从培养学生专心听讲入手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深入浅出,使学生都能听得懂;

3、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讲刺激学生的语言,教态和蔼可亲。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教师讲的主要部分、关键问题一定要提醒学生,引起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注意听课的习惯;

2、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边听边想的习惯,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时举手,向老师提出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把疑难问题放在课堂中解决;

3、边听边记。听课必须有手的活动,要把随时听到的重点随手记到本上或书上,养成这种听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对今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此外,教师讲课时要善于察看学生听课的表情,如果学生对所讲内容反应淡漠,就应及时调整讲课内容和方法;如有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要及时提醒。

其次,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持久性差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这是直接影响学生听课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相对的稳定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灵活巧妙地讲课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如果教学语言生涩、呆板,学生学起来就乏味、疲倦,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因此要特别重视课前导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片的特点把课的开始,故事导入,并制成幻灯片出示。这样孩子们对本课很感兴趣也因此激起孩子们认真听讲的欲望。

2、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因,对于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是极为不利的。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才能真正做到专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习是主体自主建构的过程,就数学学习而言,优化学生主体与教材的深层对话,是促进课堂建构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材,主动获取信息、发展思维、训练语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受到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课本内容抽象,但让学生会看书,从书上间接获取新知,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习惯培养的问题,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总之,对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在如何集中学生注意力上去做文章,一定回成为一名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突出新教材的特色情境化教学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的突出特色是情境化教学。在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创设一定的乐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发现并掌握知识,时刻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具体教学中要注意:

1、从学生身边事情入手,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就有很多数学知识,唤起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设置悬念,创设合理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3、抓住知识的“生长点”,合理创设认知情境。要设法创设学生认知过程中的新旧冲突,要抓住新知识的知识基储思维基础,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并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4、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巧妙创设操作情境。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因探索而产生兴趣。

5、练习中创设情境,发展能力,启迪智慧。通过采用学生较受欢迎的练习方式如数学游戏,小比赛、测量实物等,以及设计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练习题,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策略

新教材体现的是在过程中学习数学,在过程中感悟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策略。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学习目的、班级学生情况等,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学、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表现,同时也是培养“问题自主解决”的能力。

2、创设和谐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探索问题的氛围,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从畏学、厌学转到想学、乐学。必须满腔热情地激励他们大胆地发问,敢于质疑,即使他们的问题幼稚可笑,有的甚至茺诞,也要保护他们的这种热情,加以表扬鼓励。因为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是从低质量的问题开始的。只要教师善于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激励学生,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那么数学的问题学生就自己懂得提,通过讨论就能把问题自己解决。

何培养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关于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中己作了较为明确的表述,“能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这使我们对空间观念的含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这样的认识,可以避免教学活动的盲目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方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空间和图形”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呢?

一、加强操作活动,积累空间感知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这是他们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可以说,小学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的。就学习方法而言,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是通过操作、实验而获得的,几何推理也以操作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操作活动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与认知,这样才能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为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打好基础。

1、观察活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是小学生获得初步空间观念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观察活动是多种多样的,大致可分如下几类:第一,对实验演示的观察。如在教学“图形的变化”时,学生对下面的变化理解十分困难。

这时,教师作了将一个圆形纸片水平旋转的演示,学生观察后,马上得到了领悟。并由此判断出下面的变化是垂直旋转,这一演示观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实物、模型操作。

空间观念的形成,仅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有了触觉的参与,可以使空间感知更准确、更为深刻。教学中,以下的操作活动是比较常用的。

⑴“比”。这里的“比”是“比划”的意思。“比划一下”用来建立长度单位的实际观念十分有效。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小拇指的宽度大约是多少?1分米相当于从中指指尖到手掌的哪个位置?双臂张开到怎样的距离大约是1米?„„

⑵“摸”。如“角的认识”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课本的“角”,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通过触摸,学生发现“角”是“尖尖的”,两条边“直直的”、“光滑的”等等,这就为认识“角”的特征积累感性基础。

⑶“折”。认识平面图形的特点,经常通过“折一折”的方法。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长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动手折一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活动(如图4),逐渐认识到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边相等。

⑷“拼”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操作手段。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割拼法”进行推导。

⑸“剪”。一位老师在教学“正方体的展开图”时,组织了“剪一剪”的操作活动。通过将正方体沿棱剪开,学生得到了很多的展开图(图5)。这样的操作活动不仅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了正方体的展开图,而且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是十分有益的。

3、绘图操作。

绘图操作是一种比实物、模型操作更高层次的操作活动,这是因为绘图操作带有更多的抽象成分。学生绘制的图形已经是数学意义上的几何形体,因此绘图操作是建立和巩固几体概念的有效手段。

(1)绘图操作能使学生从生活图形中抽象出数学图形。如在“角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物体中的角,并用最简单的线条将它勾勒出来”。

(2)绘图操作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几何图形的特征。平面图形的学习中,我们要求学生能用尺规画出各种平面图形。这很重要,学生尺规作图的过程也是反思、把握并表现图形特征的过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核心,因为感知的积累才能形成表象,而表象的再现是识别图形的依据,学生只有掌握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才能正确分辨各种图形的本质区别。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中,进行变式训练是深化学生表象的主要途径,同时也只有通过变式训练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区分图形的各种因素,确定哪些是主要的、本质的,哪些是次要的、非本质的,从而使形成的表象更加清晰。

二、注意虚实结合,发展空间想象

空间想象能力是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想象能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依赖于空间感知,只有学生对几何形体特征有了充分的认识,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虚实结合,有意识地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如低年级“搭积木”的游戏就很有意思,如图8,共用几块立方体积木搭成的?

在这个图形中,有一块积木被遮盖了,要找到这块积木,需要空间想象。低年级儿童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比较弱的,怎么办?可以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以实见虚,效果就比较好。

三、计算机多媒体,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教者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由地展开想象,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我们应当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要充分挖掘一切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跃的因素,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从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来看,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试卷中均占85%以上,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问题,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加强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我认为注重口算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任何一道题都是由若干个口算题组成的,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直接影响到笔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口算能力强的学生,笔算的正确率高且速度快;口算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笔算速度慢且错误率高。所以每天安排2分钟的口算训练,使口算成为学生每天的必修课,养成天天算的好习惯。

二、注重算理,提高计算技能

计算,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解算理上。小学生对计算法则的运用,往往出现一些错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算理不理解,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一定要注重算理。

学生只有理解了算理,才能真正的提高计算的能力。

三、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很多学生计算结果不正确是马虎,粗心等不良习惯的造成,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

首先,要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现在的学生读题目的时候是一看而过,没有认真的去读。其次,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训练学生作题要有耐性,不急躁,认真思考,即使做简单的计算题也要谨慎。演算时要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就是在草稿纸上计算也要书写清楚,方便检查。最后,培养及时检验的习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篇3:如何让学生专心上课

关键词: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运用评价

专心上课是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保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专心上课的习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 怎样培养学生养成专心听课的习惯呢?

一.明确要求, 做到五心

教师要对学生专心上课方面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一是课前做好准备, 按要求摆放课本及文具;二是课堂上遵守课堂纪律, 认真接受教师指导, 专心致志地参与探索,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三是课堂上认真听讲, 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四是要善于合作学习。

还要做到”五心”:一要专心, 无论是听老师讲课, 还是听同学发言, 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二要耐心, 不随便插嘴, 要听完别人的发言, 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 当别人读词语或者课文时, 要求学生认真听并进行评价;四要虚心, 当别人指出自己的发音不足或者回答不完整时, 要能虚心接受并改正。五要用心,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 要有选择地接受。

二.姿势动作, 反馈信息

虽然有了明确要求, 但是有的学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经常会出现学生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一心只想自己表现的现象。因此, 必须通过一些姿势动作强化学生的专心上课意识。如:听同学发言时, 要求学生眼睛看着发言同学的脸, 做到神情专一。如果觉得同学回答正确, 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教师就可通过一目了然的观察, 了解学生听课的质量, 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三.锤炼语言, 激发兴趣

课堂上学生不愿意专心上课,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教学不够生动有趣, 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语文学习本身比较枯燥, 如果教学语言生涩, 呆板, 小学生学起来就乏味, 疲倦, 很难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 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 更要生动、活泼, 增加形象色彩, 以激发学生认真听课的兴奋点。

四.掌握方法, 培养习惯

老师的课讲得再好, 学生不愿听则不能起到教学的作用,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就要求老师让学生掌握专心上课的方法, 培养专心上课的习惯。

1.培养边听边记的习惯。只是用耳朵来“听”, 是一种肤浅的过程。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听”, 还要培养学生“会听”、“爱听”、“听懂”, 在“听”中有更多的收获。边听边记, 是一种“听”的好习惯。在听别人说的过程中, 要鼓励学生用笔来记——记观点、记疑惑、记要点、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为了减轻学生和老师们的负担, 建议不要专门建立“专心上课的记录本”, 可以使用日常学习中的“好词佳句”记录本、预习记录本、经典诗词记录本等。

2.培养边听边问的习惯。“专心上课”的过程, 也应该是提问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如果过多地让小学生被动地听教师讲授, 这种听讲势必缺乏一种“我要学”的参与意识。只有处于积极主动学习状态下的听讲, 才能真正做到专心上课。

3.培养边听边质疑的习惯。教师要注意培养在专心上课中敢于质疑的精神。因为老师、同学、专家的观点都不是权威, 所以鼓励学生善于发现, 勇于实践, 对不懂的问题主动向教师请教, 敢于将自己的疑问公布于众, 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养成独立思考、细心观察的能力, 主动探索的习惯。

五.运用评价, 培养习惯

正确适当地评价学生,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也是培养专心上课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中, 教者适时运用过程性评价, 对于专心上课的学生及时致以表扬的眼神;对于倾听并思考, 表达独特见解的学生以口头表扬、手势表扬、或者奖励贴纸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除了教师丰富多彩的评价, 更应广泛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这对培养学生专心上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听的学生来说, 只有认真地倾听同伴的发言, 才能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说的学生来说, 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同伴对自己的评价, 也会自觉地倾听同伴的评价。

篇4:上课说说故事好!

我校学生普遍是一二类高中选拔后剩下的。由于地处偏僻乡镇,家长们为了生活多外出打工,留下爷爷奶奶照顾孩子,因此孩子们缺乏有效的引导。加上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的蔓延,学生们普遍对学习感到厌倦,有些甚至就是父母逼迫而来。因此上课情绪低落,学生看小说,玩手机,打瞌睡……屡见不鲜。

教师大多是毕业不久的本科毕业生,有满腔的热情,丰富的知识,但教学经验欠缺,往往急于把高深的知识交给学生,而学生却兴趣缺乏。二者形成矛盾,结果教者的满腔热情却换来学生的满腹牢骚。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开展了“成功课堂”的课题研究并举行教学比武。

主题

故事教学法在幼儿教育和英语教学中被广泛运用,但是否对高中生有用呢?通过教学比武,我发现在每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有意识的引入恰当的故事,不仅会增强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目标,从而走上爱上课,爱学习,爱进步的良性循环的道路。这种办法对高中生依然有用。

过程描述

片段一

政治课:老师在学生中间调查,如果你去买手机你愿意买什么牌子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诺基亚”。老师又做了个别调查,同学们有的回答“三星”,有的回答“摩托罗拉”,有的回答“海尔”。这些都是一些品牌,老师又问学生你们为什么选择这些产品,同学们的答案是质量好,服务优,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老师引出了企业的信誉这一概念。并就如何竖立良好的社会信誉这一问题讲了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客户订购了一台洗衣机,但是由于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出现故障,货物不能准时送到客户手中,怎么办呢,是打个电话解释一下,还是等会送去时解释?这个时候销售人员毛忠良想也没想,扛起洗衣机,顶着烈日步行两公里把洗衣机背到了用户的家中。故事讲完,我观察了一下学生,所有的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这时候老师在大屏幕上显示了张瑞敏的一句话和海尔的服务宗旨,服务承诺,学生们在没有老师要求的情况下不约而同的读了起来。一个故事火热了一群孩子的心。

片段二

音乐老师讲关于休止符的知识,在进行练习之前老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夫妻两人吵架,妻子一怒之下,抱着九个月的儿子跑回了娘家,哭诉种种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成家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坐在一旁的小弟忍不住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个时候老师写出这样一个训练题:

同学们在下面开始低声打起拍子,老师要同学们齐声来一次,效果竟然特别好。

片段三

语文教师在一个基础稍好的班级讲述如何运用历史人物做素材写出华章。课堂开始的时候老师声音高亢,激情四射,学生们也正襟危坐,认真听讲。有的学生拿出笔记本开始做着笔记。老师对每一条规律都做了详细的讲解,讲完第一条,纵向理清人物的生平事迹时,学生的眼神中透露出些许不解。讲完第二点,把握人物经历中的地点转换,用地点转换空间转移来突出人物经历的转折,精神的特点时。有些学生放下了笔,老师也开始不断走动。最后这堂课草草收了场。学生黯暗退了场。

结果:课后调查政治课的部分学生,你们为什么会自己读起来,学生回答,那个故事太感人了,我们觉得自己读书不也是和他一样吗?他要对顾客负责,我们要对自己负责。上了音乐课的学生说那个故事太有意思了,而且题目也很有趣,我们不知不觉就开始练了起来。对上语文课的学生我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讲得不好吗?你们怎么越听越不认真呢?”有的学生说内容太多了,有的则说太难了,有的说课上的很好但没有味道。

反思:这次教学比武的三个片段给我的启示是:高中生其实依然喜欢听故事,如果我们能恰当的加以运用,既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这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和戏剧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并成为一代又一代名家伟人成长的必读作品,这就说明了故事的教育功能强大。我国先秦诸子文章有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故事多,并且许多已在街头巷尾流传,如“庖丁解牛”“掩耳盗铃”“刻舟求剑”等,这些故事依然为人们的成长提供精神食量。我想如果不是具有故事性,那么要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估计很难吧。另外流行各地的“说书”艺术广受人们的喜爱,并出现了单田芳等一批名家,是不是也证明了,故事不仅小孩子喜欢而且成人也喜欢呢,当然高中生也不例外。在高中生教学过程中研究故事化教学,情节化教学我觉得是必要的,尤其是对基础较差的班级。

点评:在进行故事化教学时,要注意①故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否则就成了"侃大山"。②要善于就地取材,从生活中,电视上,报纸上选择合适的材料。③选取的故事必须具有较好的教育功能,不能哗众取宠,在片段二中如果教师不是有相应的教学练习,那就成了取悦学生了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教师很好的将故事转化成了习题。④不能指望一次就会有特别明显的效果,要坚持成为一种持久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各科教师齐心协力。才会把学生的心吸引回课堂。

篇5:老师上课上得好的段落

2.卓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校长,四年级时担任过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卓老师的上课很生动,她的语言似乎有魔力,可以让平时上课一向沉默的同学活跃起来,并屡屡发言。所以,我们一直很喜欢卓老师给我们上的语文课。

3.今天上午,李老师先让几个同学上黑板上默写第一课3。4自然段,默完之后,便让我们一起来读。我们在一些地方读的生硬硬的时候,李老师便让我们停下来。他给我们示范一下,读到“我很快乐”的时候,李老师声如洪钟。气壮山河,怀着最大的激情这好象一把火,点然了我们班全部人的激情,只见李老师的双手向两边伸开,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当读到“也很惧怕”的时候,声音一下子下降了许多,双手紧贴聚拢在胸前,像很害怕的样子,表情也配合的非常好。他读得引人入胜!李老师的感情也随着文章变化着。起伏着,他的读书声如美妙的音乐,让我们如痴如醉的听。李老师就像一个专业的演员,也像一个乐队的总指挥等等···

4.讲台上的她第一句开场白就是:“哎,怎么还在闹啊?”学生转过头来傻呆呆的.望着,“这里是游乐场?”“没听到钟声啊?”“简直太不象话!”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他尿裤子了。”这时师生默然,一个男孩子慢条斯理地说:“老师,他是怕你才。。。。。。”话音未落,老师立马接过话茬儿,说“什么怕呀怕的,他怕谁呀?”“刚才还那么闹,现在就怕了?”“去去去,班长帮忙处理一下,”“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都不敢抬头,两手赶紧拿着书,猫着腰,低着头,屁股点着椅子,强装等待上课。当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课题的当儿,学生却在歪歪扭扭的目送那尿裤子的学生。。。。。。

5.你每天扳着脸走上讲台,我们刚下课玩后的愉快心情又被破坏了。这时我多么希望你能笑一笑啊!开始上课了,你一直眉头紧锁,忽然叫起一个正在开小差的同学回答问题,那个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答得牛头不对马嘴。老师顿时火冒三丈,问他怎么回事。“后面的同学告诉我的”,他解释道,全班哄堂大笑,但老师不笑,仍然眉头深锁,用箭一样的目光盯着我们,我们只好马上闭上嘴巴,正襟危坐。这时,我们多么希望老师你也能笑一笑啊!这样,你的不快、同学们的不认真,也许就会在一笑之中飘然而去,我们与你的距离会因这一笑而变得亲近起来。

6.语文老师:他个他中等,一头乌黑的头发总是让人感觉那么的干净,总是在预备铃声响起之前就来到了教室的门口。铃声响起时,他来了,穿着还是那件夹克,很干净,手里只捏了二支粉笔。他不慌不慌地走上讲坛,将粉笔轻轻地放一支在讲坛上,生怕触折了粉笔。然后面带着微笑,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平视了一下同学们,然后将那只捏了粉笔的而显得枯瘦的手背在背后,往巷道里走了遭,似乎在看同学们的课前准备得怎样。他的微笑告诉我们,同学们很听话的,很乖!此时无声甚有声。

7.数学老师:数学老师随着那刚响起的铃声直奔教室,他的每一步都显得那么的稳重,似乎让人觉得他在用步伐来计算从办公室到我们这教室的距离,一走上那讲坛,便将那个大大的三角哐啷一下放在讲桌上,职业让他一下子发现了班里的那几位爱逃课的家伙,随后说:“班长,跟我把没有来的同学记下来,我待会请他们喝茶。”下边依稀地响起一阵笑声。

8.老师在那备课。读书时他在哪写写画画,涂抹勾勒;思考时右手扶头,左手疾书略有所思。激动时一会儿用双手在空中比划着,手臂微屈,手指摆出个奇特的造型,似乎世界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一会儿又转身离座,眉头紧锁,还不时的停下来沉思久久,像是在解决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描写老师的优美段落大全

2.赞美老师的优美段落

3.感恩老师的优美段落

4.感谢老师的优美段落

5.关于感恩老师的优美段落

6.歌颂老师的优美片段

7.赞美老师的优美片段

8.赞美老师的优美片段100字

9.赞美老师的优美段落大全

篇6:小学生上课好

——上课专心听

一、导入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做了一个小调查,老师有了一个发现,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一看这次问卷调查的内容。

出示演示文稿问卷调查内容并读题介绍。出示演示文稿统计结果并介绍。观察统计结果你有什么发现?(选择专心听讲的特别多)

在班参加调查的26位学生中有20人认为专心听讲特别重要,也就是说在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中专心听讲太重要了,因此我们今天通过主题班会来探讨专心听讲的话题。

二、感性认识专心听讲

1.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吗? 举手说一说(不玩东西,看着老师)2.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大家对专心听讲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一起看一看老师准备的图片,判断一下哪张图片的内容是专心听讲。出示图片

图片1

聚精会神 图片2

专心致志 图片3

不认真 图片4

边听边记 图片5

目不转睛

图片6

全神贯注 学生进行对错判断。

3.同学们都判断对了,我真为你们高兴。通过我们判断了哪些图片专心听讲,这些图片我们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描绘一下“专心听讲”呀。

学生举手说黑板出示词语

目不转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专心致志、1 一心一意

谁能说一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4.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专心听讲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基础,是我们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前提,那么我们班有没有同学在专心听讲方面做得好的呢?

学生1.上课时,老师讲的问题如果没听懂,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讲,不懂的地方留待课下再去问。

学生2.我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3.我为了能够做到专心听讲,我身体坐的特别直,两手放在桌上,专心致志地听讲。

5.这些同学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们在专心听讲方面的做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名叫张子贺的同学上课专心听讲的故事,内容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张子贺坐得端端正正地专心听讲,同桌李林凑到张子贺的耳朵边,悄悄地对他说:“我们来玩爆丸吧!”张子贺正用心听老师讲课,李林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过了一会儿,李林又轻轻地碰了碰张子贺,张子贺还是一心一意地在听课,眼睛一直看着老师。李林心里挺不高兴,使劲拉了一下张子贺的衣服,这一来,张子贺回过头来了。李林指指手里的爆丸,张子贺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爆丸。他对李林瞪了一眼,又专心地听老师讲课了。

下课了,李林不高兴地对张子贺说:“刚才你为什么不理我,我不和你做好朋友了。”张子贺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刚才是上课,上课是学习的时间,我要是理你就不能专心听讲了,会影响学习。所以我就不理你。今后上课的时候,我们可都要认真听讲。”听了张子贺的话,李林赞同地点了点头。

听完我们班三位同学专心听讲的做法和张子贺同学专心听讲的故事,我们有什么感受?

6、下面我们再来听两位同学搜集的关于专心听讲的小故事。

三、专心听讲的秘诀

大家应该向他学习,做到专心听讲。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只有专心听讲,才能学到文化知识,掌握各种本领,取得好成绩。我们能不能具体说一说专心听讲的小秘诀。

学生说一说

师归纳:

眼睛注意看

盯着老师 动作 板书

耳朵注意听

听老师讲课、问题 同学发言

脑子跟着想

讲课内容、问题的思考

两手要操作

操作学具

记录重要的内容

我们同学这节课上做得多好说的多好,都能很好的听讲,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帮助提醒你们专心听讲的吗?

学生说一说(奖励小奖品)

教师演示

1、手敲黑板(同学们要记住这个公式,记住,敲黑板)

2、声音变化(适当提高音量)

3、目光(警醒提示的目光多停留一下)

4、接触(自然走到学生身边,摸摸头等)

5、鼓励(及时肯定学生鼓励表扬)

当老师对你有了这些警醒提示后,你应该意识到我要专心听讲了。有了同学的努力和老师的帮助提示能不能保证我们做到专心听讲,为了大家都能做到专心听讲,需要大家遵守纪律,不乱说话,保持安静的环境,我们才能专心致志的上课,下面通过一个游戏来体验一下环境对于专心听讲的影响。

传话游戏,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环境嘈杂,词长,不成功。二次传话,保持安静,成功

比赛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话比赛。每组的第一个同学看清纸条上的内容,依次在下一个同学的耳边轻轻说出传话内容。不能让第三个人听见。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中,听话的同学不能说话,只能听,可以作眼神或动作 3 的交流。多名同学监督。

第一次全班除去监督和制造噪音同学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话比赛。结果不成功。

二次传话,保持安静,成功

同学们通过游戏有什么体会?学生对比发现保持安静的环境对专心听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做到不在走廊和教室内高声喧哗,不做有碍上课和他人学习的活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保持安静,努力做到“入则静”,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总结

1、通过今天的班会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通过课堂探讨及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了专心听讲在提高学习效果中是非常重要的。上课专心听讲是学会知识、掌握本领的前提,希望同学们上课时都能做到眼睛注意看,耳朵认真听,脑子跟着想,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同学们,只要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能坚持,不久之后我们就都会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这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果,而且也为我们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贡献着一份力量。

2、小结

篇7:中学上课晚一点,学习成绩好一点

生物学研究显示,人在幼童时期倾向于早睡早起;而当人步入青少年时期后,昼夜节律会发生改变,导致青少年睡得更晚,起得也更晚。这种改变是由大脑内褪黑素的变化引起的,这一过程大约开始于13岁,在15到16岁明显增强,而在17到19岁时达到高峰。那么这个现象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吗?根据明尼苏达大学应用研究与教育改进中心主任凯拉·瓦尔斯特隆(kylawahlstrom)今年2月发表的论文,答案是肯定的。她跟踪调查了在明尼苏达州、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8所公立中学里就读的9000多名学生。结果发现,如果上课时间调整到早上8:35或者更晚,一个学期之后,学生们的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学成绩普遍提高了1/4个等级,例如从b提高到了b与b+的中间位置。

另有两篇由瓦尔斯特隆评议但还未发表的研究论文也获得了相似的结论。在美国空军学院进行的一项对照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因为在大学一年级时不同组的学员开始上课的时间不同。此外,一项研究显示,由于交通问题导致北卡罗来纳州不同地区的学校上课时间不同,结果上课时间较晚的学校,学生的数学和阅读成绩较高。还有其它研究表明,推迟上课时间可以提高出勤率,以及减少青少年抑郁和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这些都因为晚点上课可以让青少年获得更充足的睡眠。

多项研究表明,与把上课时间从早上7:15调到7:45的学校相比,上课时间从7:30改为8:00的学校里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来自巴西、意大利和以色列的研究也获得了相似的结论。之所以上课时间推迟会获得这些好处,其关键是青少年保证了至少8个小时的充足睡眠,而如果能达到9小时就更好了。相比之下,在欧洲,很少有中学会在上午9点以前开始上课。

不支持推迟上课时间的人们曾担心这样会影响学生的正常作息。不过结果表明,学生们在进行课余活动或是兼职工作时,并没有受到上课时间改变的影响。瓦尔斯特隆表示:“一旦学校推迟到了上课时间,学生们就再也不想早起了。”

篇8:不妨用学生的思路上课

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思路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的学习思路要绝对服从教师的教学思路, 而且教师也很少考虑学生有什么想法, 教育管理者在听课时考察的也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符合学校的要求。这就造成了教师教学思路和学生学习思路的冲突。而新课改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思路为主导, 教师的教学思路则起着优化、提高、指导及推动学生学习思路的作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保证, 学习的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

一、通过学生的预习, 可以问学生“这节课你打算解决哪些问题”

新课改关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 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提高, 并且使课堂的学习有效性更强。因此, 教师应格外关注课外预习。预习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 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到课上, 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了使学生预习的效果更好, 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教材中的知识信息, 收获最多的知识, 使课上需要解决的知识难题少而精, 教师必须事先对预习的内容从知识类型、范围、性质、知识联系以及文本类型予以说明, 进而根据教学要求初步预设学习目标, 并预设几个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 作为学生预习时的参考, 从而使学生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知识, 过滤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 教师怎样知道一节课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一) 个人问题

每个学生可以把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写在纸条上交给自己所在学习小组的组长。因为有些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是相同或相近的, 所以小组长要把这些问题进行记录、归纳并整合下来。

(二) 小组问题

小组长组织组员探究交流个人问题, 在小组通过“兵教兵、兵练兵、兵带兵”的方式, 解决一部分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然后, 组长再把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 这些整理出来的问题就是小组问题。

(三) 共同问题

小组长将本组的问题交给教师, 教师再把各组反馈上来的问题, 一一板书在黑板上, 供全班学生观察思考。由于学生在学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上存在差异, 所以这个组的学习难题, 在另一个组可能就不是了。通过让学优组学生的讲解、分析, 让存疑的学生学会、弄懂。剩下的问题仅靠学生是很难解决的, 那么这些问题就成了全班的共同问题, 需要教师给予解决。

正因为学生的知识视野及学知水平有限, 他们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及探究程度有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对于问题的发现也往往不能达到教学要求, 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评估, 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预设一些问题, 作为学生学习问题的补充。这些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 可能会出现不同情况, 所以教师应提示学生:这些问题中, 哪些是你需要解决的?

通过这种方式确定的问题, 才是学生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它避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现象,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根本性的落实。

二、对于出现的问题, 可以问学生“你希望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引起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展示必须要及时:个人问题在组内展示;小组问题在全班展示。由于学生在学知水平和个人能力上存在差异, 所以不同学生会选择不同的探究方式。

(一) 自我探究

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探究的意识和要求, 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学差生都喜欢把自我探究作为解决学习问题的首选。每当教师教学一个新内容时,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意无意地打开教材, 看看里面是什么内容, 都有哪些图、表等知识载体形式, 篇幅长短情况以及基本的知识阐述是什么样的, 等等。

(二) 同桌交流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当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疑问需要求助时, 其首先想到的不是教师而是同桌, 然后是小组的其他同学, 最后才是教师。这说明同桌交流是学生寻求合作探究的首选。

(三) 小组合作

我们平时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就可以知道学生的话题其实很广泛。 (1) 说感悟。不但包括对学习体验的感悟, 也包括对方式方法的认识, 以及在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体验。 (2) 说学习方法。依据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点,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交流有助于学生间相互借鉴, 提高其学习效率。 (3) 说评价。相互指出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看法。 (4) 说解题技巧。通过学习, 掌握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学习技巧, 相互交流, 共同提高。 (5) 相互总结传授其他技能, 包括动手、思维、方法等。

(四) 教师讲解

当问题实在难以解决或解决问题用时太长, 以致影响了其他方面的学习时, 学生才会想到教师。所以从心理学角度看, 学生非常注重主观能动性及探究能力的体验, 因为其从中能体味收获成功的快感。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少讲, 一旦遇见知识问题, 一定要征求学生的意见:这个问题需要老师讲一讲吗?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自身教学经验, 争取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解决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超出学习范围、不符合大纲要求的不讲。学生更需要的是出现问题时教师的点拨和提示。那么, 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点拨呢?首先是对知识逻辑层次的点拨。教师应提示学生由浅入深, 注重知识间的因果关系和逻辑顺序, 学会用前知解决后疑。其次是对课堂进行调控。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课堂纪律、合作方式等进行管理和指导。再就是对疑难问题的点拨。当学生的探究出现困难希望得到教师的点拨时, 教师应在思路、问题切入点、方法等方面给予启发。

教师应侧重讲解。 (1) 拓展提高。在给学生展示时要注意举一反三, 对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练习题, 要教会其运用以点带面的方法, 最终达到掌握并能解决其他同类型问题能力的目的。 (2) 思路方法。告诉学生如何审题, 怎样从题干的字眼、词眼甚至在给予的选项中发现有助于问题解决的信息, 尤其是新方法、新思路、新技巧的传授,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规范要求。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类型问题的要求和规范, 从思考的角度、答题的方式等方面给予说明。

对于探究过程中知识成果的展示, 学生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知识展示方式, 往往是由知识的难易程度以及知识的载体形式决定的。教师绝不能依据自身爱好和能力决定展示方式, 因为那样会使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对教师所展示的内容也失去兴趣, 以致出现各种违纪行为。对知识内涵的解读, 学生喜欢教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与讲解;对于知识间的联系、新旧知识的整合以及过程性原理的分析, 学生更喜欢利用课件、视频的方式给予展示;相对容易理解的问题的解答, 学优生以“小老师”的方式通过板书展示更受学生欢迎, 因为从学生自身特有的思维角度出发所选择的方式、方法, 学生更易接受, 针对性也更强。

三、对于知识的巩固, 可以问学生“你习惯用什么方式来进行”

教师在完成一个知识点或一课的教学任务时, 都需要学生对其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消化、巩固、提高的过程。不同的学生由于能力以及学习习惯不同, 其巩固的方式也不同。常见的方式有四种。 (1) 有的学生需要反复领会揣摩教师所传授的理论、过程, 逐渐消化和理解, 这样才能把握知识内涵, 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在大脑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 再通过教师布置的作业或自主查找一些相关的练习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 有的学生习惯于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的完成逐步与教师课上所传授的理论、过程进行对比与分析, 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的内涵, 查找不足, 并通过做题逐渐完善所学知识, 掌握解决一些特殊案例的方法。 (3) 有的学生有先理论后实践的思维和学习习惯, 也就是说先倾听教师对理论的阐述,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推理、总结对理论给予诠释, 从中了解知识的内涵、分析及推理过程。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通过事先预设, 列举一些角度不同的各类典型案例, 让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内在的知识信息, 然后通过练习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4) 有一些教师习惯于要求学生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 理解掌握其一般规律, 然后再将一般规律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上。

在实践中, 教师在完成某个教学任务后,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巩固时间, 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选择适合自己的巩固方式。教师应巡回指导、解答, 以不同方式应对不同学生的各种问题, 及时发现、鼓励各种行之有效的个性化学习方法, 并加以推广, 因为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四、对于学生的表现, 可以从学生的心理考虑“你喜欢什么样的评语”

评价需要创新, 具有创新性的东西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心情愉悦。

(一) 以诚恳的态度创设新奇的评价情境

教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因此评价不应局限于面对面或作业本上, 我们应学会利用QQ群、博客、电子邮件等, 传递各方面的评价信息, 使评价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应有效应。评价的地点也不应局限在办公室等严肃场合, 而是可以在任何与学生不经意“偶遇”的地方, 三言两语都可, 如“你这次作业的解题思路真棒”“刚批完试卷, 你成绩上来了, 努力”等, 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只是“偶遇”到自己, 百忙之中还会想到自己, 一种被教师肯定、被格外关注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二) 以意想不到的评价方式创造惊喜之情

无论当初的评价方式是怎样富有创意, 不管开始是如何受学生欢迎, 可时间长了也就俗了、烦了, 因此一成不变就是俗套。所以, 评价的创新其实就是教师思维的创新。如果我们把传统的、已经俗套的评价方式, 重新注入一些充满童趣、新奇的东西, 那么评价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的教师习惯用文字方式点评, 可是一旦文字没有了新鲜感, 学生也就懒得看了。其实, 如果把它做成幻灯片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示出来, 并把点评的方式赋予全新的手段, 那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如用“笑脸”“大拇指”等图案作为评价的等级:甲同学的“笑脸”在音乐声中跳跃到所应评价的栏内;乙同学的“大拇指”在旋转中飞入;丙同学的“点评”里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卡通男孩动画, 一滴滴泪水冲出的文字是这位男孩近期一些“伤心”的表现;等等。这些就大大增加了评价的愉悦性和可视性, 又使学生感受到评价的感召力和亲和力。

评价的方式是多元化的, 针对性要强, 要注重实效。所以, 我们要求教师无论采用何种评价语言 (如口语、书面语、图语、肢体语等) , 针对的学生不同, 采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好的评语要有亲和力、感染力、驱动力和号召力, 能让学生心情愉悦地接受。评语的内容要有引导性、调控性和探究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多角度地观察、思考, 最大程度地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

上一篇:社会治安分析报告下一篇:饭盒丢失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