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2024-05-09

时代光华学习课程(精选8篇)

篇1: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学习课程:双赢谈判

单选题

1.如果对方两手抱于胸前,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避开或通过沟通、举止言谈去影响他通过各种方法去吸引他争取他的合作促使他做出决定

2.增进或至少不损害双方的利益,反映了谈判的哪个标准?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结果明智性谈判有效率谈判的友善性以上都不是

3.你认为哪种方法不适合攻克最后一分钟犹豫?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不到最后一刻,不报价签完合同后不要马上离开现场允许对方提出相应的建议或相反的建议鼓励对方,为对方喝彩

4.下面4种让步方式哪一种在谈判中更有利?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十五块、十三块、十块、五块十五块、十二块、九块、六块十五块、十二块、十块、八块十五块、十一块五、十块、九块三毛七

5.对合作型谈判理解不正确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合作型反应一般是赞许性的大部分谈判都属于合作型谈判如果对方的报价有利于当事人,当事人又希望同对方保持良好的业务关系,作出合作型反

应是恰当的4.D 合作型谈判属于谈判层次中的一种

6.对理性谈判说法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集中精力于利益,而不是阵地不信任对方坚持运用客观标准为共同利益寻求方案

7.对于遭到拒绝的建议,以下采取的哪种方法不正确?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与对方争论首先要肯定对方的观点寻找共同的利益仔细聆听

8.谈判中语言技巧的运用方面,哪一个不正确?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避免使用无声语言谈话的过程中要灵活应变表达的时候,要用婉转的方式语言要有针对性

9.调查调整阶段属于谈判中的哪个阶段: 回答:正确

1.A

2.B 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3.C

4.D 第四阶段第五阶段

10.哪一个不是阵地式谈判的特点: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结果不够理想谈判没有效率给友谊带来危险多方参与效果更好

11.对软磨型和硬泡型谈判的特点理解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前者容易改变阵地,后者固守不前前者会改变最低界限,后者对于自己的最低界限含糊其词前者坚持达成共识,后者坚守阵地前者目标在于胜利,后者目标在于达成共识

12.哪一个不属于红脸的责任?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需要时中止谈判削弱对方提出的任何观点和论据指出对方论据中自相矛盾的地方胁迫对方并尽力暴露对方的弱点

13.在谈判中哪种礼仪不正确?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让对方先发言第一次开会要保持低调尽量多用些专业术语谈判时要准时

14.在设定谈判目标时,错误的是: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目标要分清轻重缓急一般来说,最终目标定得越高,最终结果就会越好谈判中也要列一个竞争对手的目标所列目标都是不能让步的目标

15.在谈判中,强硬派应被安排在何种位置? 回答:正确

1.A

2.B

3.C

4.D 会议室中能够统领全局的位置己方首席代表旁边对方首席代表旁边坐在离谈判团队比较远的地方

篇2: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今年公司开通了***学院课程,结合工作实际,我选择了office办公系列软件学习和《有效沟通》这么课程,对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进行全面提升。

Office办公软件主要学习了WORD和EXCEL表格的运用,尽管平时工作中也在经常使用这些软件,但是课程中依然提供了很多有用的小技巧,比如如何录入身份证、数据分析管理等功能,一个很简单的操作就可以让原来复杂、耗时的工作变得很简单,提高了自己对办公软件的应用水平,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沟通时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在工作、生活中都无处不在,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摩擦时有发生,在网络课程中,我就看到了这门有用的课程《有效沟通》。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沟通的基本概念,沟通即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相互交流沟通,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通过学习和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了有效沟通要达成,其中的沟通的三大必备要素少不了,沟通的三大要素包括:

1、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2、达成共同的协议

3、沟通信息、思想和情感。对三要素的第一点:只有大家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叫沟通,如果大家来了但没有目标,那就不是

沟通,是什么呢?是闲聊天。第二点:沟通结束以后一定要形成一个双方或者多方都共同承认的一个协议,只有形成了这个协议才叫做完成了一次沟通。如果没有达成协议,那么这次不能称之为沟通。第三点: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是信息还包括着更加重要的思想和情感。

其次,在沟通的过程中除了三要素具备后,我们还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沟通三原则。

1、谈论行为不谈论个性

2、要明确沟通

3、积极聆听。这三条原则看似普通,但却对沟通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的,不能想什么说什么,不能不注意一些细节,否则就会使我们的沟通无效甚至引起别人的误解,这样只会对我们的初衷起到负面的作用。

篇3: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学习环境的变化对学习有了新的界定

从E-learning到M-learning、U-learning,直至今日的智慧学习,一个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基础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不仅在外观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空间,更为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提供着无限的可能。然而,环境的建立与熟练的技术使用并不等同于有效地利用技术实现更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单纯的技术使用也不能自动导致学习能力的提升。相反,环境的变化对人们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网络、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普及,数据已从关涉人类生活的局部扩展到关涉人类生活的全景,基于海量数据建立模型,并提取富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形成个体知识和组织知识的能力被认为是数字时代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进而形成问题解决的智慧是对“学习”的新的理解。现今,我们对信息的使用从屏幕前的单向接受逐渐走向随时随地的信息创造与分享,我们的学习从个人的内化活动转向基于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协同创造活动。可以说,数字时代的学习更加强调人们自信地、批判性地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在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在有效的信息管理和高效的解决问题中学会自我监控、协作分享与批判创新。

信息素养内涵的变迁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自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的概念以来,随着数字化生活方式的日益大众化,信息素养越来越成为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信息素养中的核心成分。此外,信息及信息技术在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更加强调在广泛的信息交流与互动中建立个人的知识与观点,重视个体在开放的信息环境中拥有平等的信息与知识的使用权,并为建设更为民主的信息社会负起责任。今天的“信息素养”特别关注人们在政治与经济生活中的社会适应性、文化适应性和技术适应性,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能够获取的资源,调用不同的信息和知识处理个体事务和社会事务。由此,今天的人们已不再只是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为了应对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迎接不断变换的信息环境带来的适应性挑战,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信息社会公民将需要在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中,利用共享的社会认知网络高效地学习,将信息快速地转化为知识,并提供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可以说,今天的“信息素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调用多种资源,包括“人”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协同创造、解决问题和参与社会。

对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建议

尽管伴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出生的“数字土著”一代被看作是与生俱来的数字化学习者,然而相关的调查研究却并未指向这样的结论。为此,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信息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在迎来“数字土著”一代的今天仍然有存在的必要。而且,信息技术课程非但不能取消,反而应该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目标仍然是“提升信息素养”。然而,信息素养的内涵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适应性地动态变化,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也需要随之调整。综合上述论述,建议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应做出如下调整。

1.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目标需关注数字时代学习能力的提升

回顾2003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毋庸置疑,“信息素养的提升”作为课程总目标也是应该要坚持的。但关于“标准”中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表现和具体的课程目标设计方面,也许可以考虑:1在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上,更加强调个体在数字化环境中的能力表现,如数字化环境的适应性、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自我管理、基于社会网络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批判性的信息接受与创新性的知识生成等。2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具体目标设计上,将以信息活动为线索转换为以数字化环境中的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突出其数字化能力的表现,为信息活动搭建一个问题解决的载体。

2.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需关照复杂任务情境中的问题解决

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调用知识和积累经验的结果。数字化环境中的适应性、自主性、批判性、合作性、创新性等能力表现,并非是学习如何使用数字化环境中的工具所能实现的。自我监控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批判创新能力均属高阶思维能力范畴,对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需依托具体的问题或任务,在问题或任务情境中通过问题解决或任务处理等活动逐渐形成。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不应只是简单任务的处理,还需关照复杂任务或真实问题的解决。

3.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需涵盖问题解决中的心理品质

如果我们在信息素养的内涵中涵盖数字时代的学习能力,那么关于自我监控、合作交流、协作分享和批判创新等学习品质的评价就不能缺少。为了促进学习者在数字活动中的高级思维能力的提高,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品质是很关键的。学习品质的评价一方面可以通过活动参与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加以评价,通常是外部评价,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鼓励学习者从元认知的角度反思自己的学习,从心理品质上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式的自我评价。

摘要:本文阐释了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环境日益凸显移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可能。面对新的数字化环境,环境适应、自主学习、协作分享和批判创新等数字能力逐渐成为信息素养新内涵的核心成分。剖析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需在新时期做出调整,在信息素养表现、课程目标和学习方式上回应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篇4:终身学习时代城市社区课程开发

关键词:终身学习;学习共同体;社区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学习概念不断演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有关学习的隐喻经历了一个从行为强化一信息加工—知识构建一社会协商的发展历程。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随着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出,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以及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城市社区教育越来越成为终身教育的主阵地。

一、学习概念的演变

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因而形成了许多学习理论的流派,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本文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终身学习理论四大学习理论阐释学习概念演变的历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作出的反应,学习是被动的学习是因刺激而引起的行为变化学习的发生就是刺激与刺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学习即习得新的联结。

认知学习认为学习是主动的,是个体作用于环境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组。学习的发生是由学生积极地认知,心理推断引起心理结构的变化。

个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个人建构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知识,更强调知识的非结构性和非确定性。社会建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通过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学习者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本质内涵,是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是一个主动学习者。社会建构主义的学习通过协商过程共享对象、事件和观念的意义。

终身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由原法国总理,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委员会主席的埃德加富尔(Edgard Faure)及其同事。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埃德加·富尔及其同事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因此,“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地进行学习”。

如果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心理学家关于学习方法论方面的探讨的话,那么终身学习理论则是教育家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理念。仅仅从心理学视角研究学习,亦已不足以反应学习的本质,“学习其实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没有什么特殊的“学习”,只有根据文化背景差异而不断变化的参与性实践。”我们对于学习方法论层面的认识也从个人化的训练、教授转向集体协商和实践探索,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的、专业的、知识的共同体随之构成了学习的一个重要变量。共同体是产生知识——即学习的结果(共识)的前提和基础。学习的实践本质和社会性,继而强调学习过程的社会协商本质,以及知识和共同体的融合使得学习共同体成为当代知识创生的平台和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境域。终身学习要求打破正规学校教育系统的藩篱,实现人人可学,时时皆学,处处能学,因此,城市社区形成的居住共同体成为终身学习的天然土壤。

二、基于学习社会文化视角的社区课程开发

(一)关于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community)作为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雯迪南·腾尼斯早在1881年的社会学名著《共同体与社会》(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提出。滕尼斯在提出与“社会”相区分的“社区”(Gemein-schaft)这一概念时,旨在强调人与人之间所形成亲密关系和共同的精神意识以及对Gemeinschaft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他强调得更多的是一种研究的路径、一种“理想类型”。因此,在滕尼斯的视野中,Gemeinschaft的涵义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人与人之间具有共同的文化意识是其精髓。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共同体的意义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共同体在今天的意义已经逐渐摆脱了血缘和地域的天然约束。原始共同体的本质特征是:有共同体所内嵌的本体性的共同理解决定了成员及活动的一致性;现代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却是成员的异质性特征决定的经过协商的“共识”。共同的理解和共享的理念不再是共同体固有的属性,而是需要参与者在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努力,在多种交往行动中达成。

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将学习隐喻为社会实践中的意义协商,因而实践共同体可以作学习共同体恰当的分析原型。实践共同体作为一个完整概念的提出,最初是由莱夫和温格(Lave&Wenger)在《情景认知:合法的边缘参与》中提出,用以表达一种“基于知识的社会结构”。并借助这一概念,产生了“学习即实践参与”(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参与)。

“实践”和“身份”是实践共同体发展的两个平行线,二者之间具有深刻的联系。实践(学习)的发展要求形成一个共同体,其成员能够相互介入到彼此的行动中,彼此承认各自都是参与者(学习者)。这样该境脉中不同参与者的为人处事的方式之间的协商,就成为实践(学习)的需要。实践(学习)因此涉及到参与者如何做人的问题。在此意义上,实践(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也是就是身份的协商过程。

温格认为,人类对于实践的参与,首先是一个意义协商的过程。意义协商由两个部分组成:参与(Participation)和物化(Reification)。关于参与的解释:个体作为共同体成员积极介入到社会事物,参与既是个人性的,又是社会性的。参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动者能够彼此相互认知;在相互认知中,参与成为身份的来源。参与是共同体成员身份背景中从事的意义协商。物化即实践共同体中成员共同创造一些共享,每位成员都能理解的工具、符号、名称和概念等。温格这样形容参与和物化,参与和物化作为意义协商的两个方面,使意义获得了完整性。面对面的交往中,词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词(意义的物化形式)通过对话者之间的共享参与,产生了交流(意义协商)。

“建立一种身份的过程,是对我们作为社会共同体中成员的应验进行意义协商的过程”,而“身份”是“人的外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特征”。认知革命的倡导者布鲁纳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教育要从仅仅关于“学得什么”转向关注“学做什么人”,必须联系人类身份的发展来理解学习。在学习做人及成为一名共同体成员的过程中,个人在发展着一种社会身份,反过来,分析“学什么”和“怎样学习”必定受到“成为什么人”的限制和制约。学习的目标从认知的发展到身份的建构,把认知发展纳入到身份发展的框架中,人拥有某种身份

某种意义上不仅意味着他头脑中拥有哪些观念,同时也意味着他知道在某种情境中作出某种行动。

由此,学习共同体既遵循了实践共同体意义协商的机制,同时融合了学习者成长成就的身份形成过程。

(二)基于学习社会文化视角的社区课程开发

Community在英语中的意义非常广泛,以“社区”对应Community,更加突出Community地理意义上的属性,而Community概念中的其他部分由于缺乏有意识的培育而被逐渐淡化,精神共同体所承担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体的精神意识(共同的理解和共享的意识),以及对Gemein-schaft的归属感、认同感渐渐淡化。

我国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等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社区教育在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步伐的推进过程中越来越处于重要战略地位。社区教育工作者也从没放弃对于社区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探索,坚持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原发型课程是社区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具有社区地域性和问题取向性。但是,到目前为止社区课程开发仍然没有走向正轨,对于社区课程开发的前瞻性、科学性和专业性,以及课程建设的稳定性都具有负面影响。因此,社区课程需要进一步挖掘,引发居民深层学习兴趣,提高社区归属感。基于学习共同体中意义协商机制和个体发展的身份构建,本文提出我国城市社区课程开发的四个原则:

1,社区课程开发理念——“为了学习的设计”

社区是居住共同体的天然优势,决定了社区课程可以成为引发居民深层学习兴趣,提高社区归属感的载体。社区从一个单纯的居住共同体到具有共识和共同精神的精神共同体,学习成为这一形态转变的捷径(学习可以通过协商达成身份和意义的建构),而学习共同体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平台。我们可以识别、支持、培育学习共同体,但是学习共同体是不可以被设计的。所以对于社区课程开发来说,我们可以做得是“为了学习的设计”而非“学习的设计”,这种设计不是给出一个“如何如何”的“处方”,而是界定一个设计的环境。

2,社区课程开发目标——参与式设计

社区教育的目标是重塑失落的共同体精神,共同体精神的塑造需要一种自然而然的实践(交往、参与、学习)来实现。要真正的理解实践,必须使得适当的人在适当的地方和关系中,通过参与的过程产生意义的协商,那些物化和知识对于学习者来说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因此,社区社区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物化和参与的平衡。物化代表着实践中提取知识,参与代表着回到实践,因此,社区教育课程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参与的设计,给更多的人提供一种实践的入口,并使实践本身成为课程,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有效的意义协商。

3,社区课程开发的空间——设计的自然发生

实践(学习)共同体中意义协商和身份建构所隐喻的学习,有着自身所遵循的实践逻辑,那么社区课程开发所设计的课程实施(不一定是学习共同体)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必然是间接的不确定性的。课程实施中“教”是“被组织”发生的结果,而学是“自组织”发生的,满足一定条件的自然发生。学习的发生既存在设计的因素,又有自然发生的机制,考虑到为了学习自然发生的社区课程开发,要求我们将课程开发的空间置于“被组织”和“自组织”之间的张力中。“如何实现学的自然发生?”如何通过“教”与“学”、及“学”与“学”交互,使意义协商达到最充分?为了学习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将学习本身自然发生的机制考虑在课程设计中。

4,社区课程开发的评估——认同与协商之间的平衡

现阶段,我国社区课程的问题取向性,决定了社区课程可以为符合知识的社会本质的学习方式寻找一个合理的社会空间。个体在实践共同体中建构身份过程中也在逐步找到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精神。个体的发展的目标——身份的形成存在于共同体中认同和协商之间的张力。认同强调个体由于追求同质性而归属于所在环境的力量,协商则强调个体本身的异质性对环境施加的控制和影响的力量。因此社区课程开发评估的终极目标,对于社区成员来说是异质的个体在身份认同和协商张力之间所取得的平衡;对于社区课程整体来说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不同个体身份认同和协商之间平衡,达到成员之间互相认知,每个人都能够在和外界环境认同和协商的博弈中自由而自然的成长。

篇5: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1.专家告诉我们如何应对逆境积极正面思考的理念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不是不可能 太棒了 我是一切的根源 山不过去我就过去

2.成功的三大核心要素是意愿、方法、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加法 乘法 乘方 三次方

3.持续的运气来源于()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努力 技能 态度 外部有利的条件

4.与时俱进表明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选择环境 适应环境 改变环境 埋怨环境

5.ABC情绪理论说明我们的情绪主要根源于()回答:正确

1.A

2.B

3.C我们面队的客观环境 我们的信念和对生活情景的评价与解释 我们的技能

4.D我们的品质

6.假设成功的三大核心要素中意愿、方法都实现了100%,但过程实现了80%,那么成功的概率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100% 80% 120% 8%

7.成功最核心的捷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努力 掌握技巧 每天进步一点点 把握机会

8.假设成功的三大核心要素意愿、方法、过程都实现了50%,那么成功的概率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50% 150% 225% 12.5%

9.今天的技能取决于()回答:错误

1.A

2.B

3.C

4.D今天的态度 昨天的态度 前天的态度 后天的态度

10.本课程的讲授者易老师常使用的塑造企业文化的运动方式是()回答:错误

1.A

2.B羽毛球 跑步

3.C4.D俯卧撑 游泳

11.百万训练计划中的第五项训练计划告诉我们要习惯将目标()回答:错误

1.A

2.B

3.C

4.D量化 视觉化 记在心里 口头化

12.60%的目标不明确的人认为成功靠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态度 运气与机遇 努力 别人的帮助

13._____决定_____,_____决定_____()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目标,行动;未来,目标 目标,行动;目标,未来 行动,目标;未来,目标 行动,目标;目标,未来

14.愚公移山的故事表明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选择环境 适应环境 改变环境 埋怨环境

15.成功的捷径是()回答:正确

1.A

2.B没有 努力工作

篇6: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时代光华网络学习课程答案(100分)

1.与有效沟通连在一起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组织的关系组织的智能组织的构成组织的规模

2.领导的核心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服从命令沟通执行

3.外在的行为表现的基础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人的理性内在的情绪人的信心人的感性

4.沟通中语音语调所占的比例是:回答:正确

1.A

2.B

3.C88%38%28%

4.D18%

5.对于性格的描述,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是一个人经常的行为特征因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惯性行为倾向包括显性行为特征和隐性心理倾向包括隐性行为特征和显性心理倾向

6.人格特质在很深层次上影响着: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的认识方式人们的行为方式人们的思想信念

7.力量完美型的投诉的特点不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直奔结果是目标导向的条分缕析,有根有据注重过程

8.听众错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应该与上司沟通的,却与下属进行沟通应该与下属沟通的,却与同事进行沟通应该与同事沟通的,却与上司进行沟通应该与上司沟通的,却与同事进行沟通

9.沟通组织很差的一个表现是:回答:正确

1.A慢

2.B等

3.C快

4.D强

10.明确把有效沟通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的是:回答:正确

1.A戴明

2.B麦克卢汉

3.C比尔·盖茨

4.D彼得·德鲁克

11.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调查报告在所有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因素当中,沟通占的比例是:

1.A75%

2.B85%

3.C65%

4.D95%

12.活泼型的人格特质是:回答:正确

1.A记愁

2.B稳定

3.C安静

4.D感染力

13.什么性格的客户投诉最好处理:回答:正确

1.A力量型的客户

2.B活泼型的客户回答:正确

3.C

4.D和平型的客户完美型的客户

14.以下沟通方式不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与完美型沟通,情绪要中肯,别太饱满与活泼型的人沟通时,情绪要饱满一点与完美型沟通,情绪要中肯,要饱满与活泼型的人沟通时,讲话的声音语调要上扬

15.典型的空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篇7: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单选题

1.不论是初识还是旧识,你能在短时间内和对方很“谈得来”的一个诀窍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带着欢喜、欣赏的眼神来看对方 做到完全的自我接纳,眼神就会灵活起来,并很自然地带着关怀的情感 通过观察对方的“眼神”,来调整和他言语沟通的切入点 通过观察对方的“手势”,来调整和他言语沟通的切入点

2.学习礼仪首先要: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客随主便,尊重客人 主随客便,尊重客人 态度和蔼,缩小距离 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3.对事不对人,是将对方的成就做一个事实的确认的语言模式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评估性赞美 开放性沟通 描述性赞美 实事求是谈话

4.下列话语中属于描述性言词的一句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比起小陈那一组,你们的进度差太多了 哇!你真厉害,全办公室没有一个同事比你干得更好了 你的努力和创意让公司收获很多,实在应该好好感谢你 你真有办法,要不是你,我们这个公司早就垮了

5.一般而言,沟通有四个要领,即:回答:正确

1.A

2.B找对时间、找对空间、找对人、说对的话 找对切入点、找对空间、找对人、说对的话

3.C4.D找对时间、摆正态度、找对人、说对的话 找对时间、找对空间、找对人、使用眼神

6.化解误会下列的正确方法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不要意气用事 不要急于辩解 学会一笑置之 以上都包括

7.管理学上有一个倒金字塔模式,表示若要对方接纳我们的意见,首先是要: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原谅他人的过错 了解对方的需求 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建立信赖关系

8.在沟通管理学上,肢体语言占了55%的分量,而肢体语言中居首位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微笑 点头 手势 眼神

9.人际关系是互动的,需要你摆正位置,端正态度: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客随主便,尊重客人 主随客便,尊重客人 态度和蔼,缩小距离 摆正位置,端正态度

10.我们不应该使用的语言表达模式是:回答:正确

1.A

2.B赞赏性语言模式 破坏性语言模式

3.C4.D描述性语言模式 建设性语言模式

11.通常我们在和别人沟通时,和有些人挺能谈得来,和有些人却三句话都嫌多,这是因为对话时: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双方没有共同语言 没有使用肯定语词 他的自我防卫和攻击性过于强烈 个人主观意识太强烈

12.下面列举的衔接句在同事之间不宜运用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太棒了,我佩服你的见解 哇!你真厉害,全办公室没有一个同事比你干得更好了 我了解你的意思 有意思,你的见解很特别

13.美国知名婚姻咨询专家,也是畅销书作家的约翰·葛雷博士,他在《相爱到白头》一书中提到一个男性有趣的时间:洞穴时间。关于洞穴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只有男性有洞穴时间 只有女性有洞穴时间 男性的洞穴时间才需要尊重 男女的洞穴时间都需要尊重

14.同理心沟通法的主要诀窍在于:回答:正确

1.A

2.B

3.C

4.D尊重对方有自由空间的要求 我跟你一样,以前有一次糗大了 组织同事一起参加培训 陪对方下楼,再带领对方上楼

15.“葡萄藤式的沟通”指的是通过非正式管道传递沟通信息,也就是所谓的:回答:正确

1.A借言

2.B3.C

篇8:时代光华学习课程

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对教育的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就是因为它在彻底改变知识传播方式的同时, 也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 实现从“只读学习时代”向“互动学习时代”的跨越。

只读学习时代和互动学习时代

只读学习是指教师使用黑板板书、PPT或Flash等演示型教学课件进行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学生通过纸质教材、VCD、DVD等学习资料进行的单向学习。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和交互式电子白板是只读学习时代的代表性教学设备。在只读学习时代, 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主要为教师服务, 教师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 但是学生没有现代化的学习设备和学习资源。虽然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并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室的现代化装备也已经非常先进, 但是由于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也始终难以改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无线网络和以iPad为代表的智能终端的出现和普及, 为互动学习时代的到来敞开了大门。互动学习时代不是对只读学习的否定, 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学习工具和学习方式。

互动学习是指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 学生利用智能终端实现人机互动学习, 通过网络学习空间, 实现师生互动、家校互动、生生互动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在互动学习时代, 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将直接为学生服务, 智能终端将成为学生的现代化学习工具, 基于智能终端的电子教材、教育APP和网络学习空间中系统全面的微视频课程,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教师的角色和课堂教学模式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得到真正落实。

只读学习时代和互动学习时代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模式

在互动学习时代, 以iPad为代表的智能终端将成为学生的重要学习工具, 因此, 对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 基于智能终端的教学应用模式大致有五种。

1. 基于快速反馈系统的应用模式

快速反馈系统最早的形式是每位学生手持一个类似遥控器的终端设备 (Clicker) , 教师通过投影仪显示题目, 学生使用Clicker选择正确答案, 并可以立即反馈给教师, 教师可以快速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统计, 这种系统俗称“按按按”。现在这种快速反馈系统在平板电脑上已经得到实现, 基于平板电脑的快速反馈系统比Clicker系统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和扩展空间, 除选择题和判断题外, 平板电脑快速反馈系统还可以实现连线题、排序题、拼图题等更加复杂的客观题型的快速反馈。

快速反馈系统可以实现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基于问题的互动, 为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方便, 但是快速反馈系统不关注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它只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测试和快速反馈, 因此, 这种应用模式具有通用性, 无论在哪一个学习时代, 快速反馈系统都是一种重要而且必要的应用模式。

2. 基于备授课平台的应用模式

随着智能终端进入课堂, 很多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开发了一种基于平板电脑的备授课平台。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授课平台, 上课时, 学生登录平台, 下载教师提供的课件或学习资料, 教师使用平板电脑进行课件的演示, 演示画面可以广播到每一位学生终端。一般这种备授课平台都实现了简单的快速反馈、电子举手、学生抢答和随机点名等师生互动功能。为了进一步增加师生互动效果, 这种平台还实现了主观题目的答题和上交功能, 如拍照上传、图片标注上传、学生课堂作业分享等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 通过平板电脑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是这类平台极力要实现的目标, 但这是一个应用误区。平板电脑最大的优势是“人机互动”, 而不是通过平板电脑实现师生互动, 尤其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直接面对学生, 师生间的互动没有必要通过平板电脑来实现, 教师的教育观察能力才是保证师生互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因此, 这种课堂应用模式总会给人一种平板电脑可用可不用的感觉, 甚至有时感觉还不如不用。

这种备授课教学平台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 教师在熟悉了平台操作和功能后, 就能够很容易地在平台上进行授课, 任何一节课都可以使用, 实现所谓的“常态化”应用。但实际上这种应用模式依然停留在只读学习时代, 技术仍然为教师服务, 平板电脑被当成教师的教学工具, 而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平板电脑的人机互动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改变, 课堂教学模式也没有发生本质变化。

3. 基于电子教材的应用模式

电子教材整合了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 而且具有人机交互性。电子教材充分发挥了平板电脑的人机互动优势, 学生在使用平板电脑阅读电子教材时, 可以随意放大或缩小文字, 使字体更加方便阅读;可以点击插图或视频, 对插图进行放大浏览或直接播放视频资料;在电子教材中使用音频技术, 可以实现点读机功能的英语教材;学生在做电子教材中的练习题时, 完全是一种互动模式, 做完题目后, 可以立即得到结果反馈。

电子教材直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 不受内容篇幅的限制, 具有多媒体和交互性, 在纸质教材内容基础上, 可以更加全面直观地体现知识内容, 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电子教材对传统的纸质教材是一种革命性的改变, 因此, 电子教材是智能终端不可缺少的应用模式。

4. 基于教育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

基于教育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是最能体现平板电脑教育价值的应用模式, 是真正实现学生一对一互动学习的应用模式, 也是最吸引家长为孩子购买平板电脑的应用模式。

教育APP的内容比电子教材更加丰富, 互动方式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新知识的阅读学习、知识的背诵记忆、知识的应用练习和技能的熟练掌握。基于平板电脑的教育APP能够实现每一个过程的一对一互动学习, 这种互动学习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是对学习方式的革命性改变。

基于教育APP的人机互动应用模式是欧美、香港、新加坡等国家的主流教育应用模式, 几乎所有的实验学校都在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在美国的App Store中, 教育APP数量已经超过十万个, 内容可以覆盖K12所有学科。但在中国, 这种模式还没有被大多数实验学校认可, 其主要原因是国内公司所提供的应用方案几乎都是基于备授课平台的, 很少有公司开发教育APP。教育APP的数量和质量是决定平板电脑能否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并得到普及应用的关键因素。目前, 国内的教育APP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大多数学校和家长对教育APP不了解, 这种应用现状和观念亟需改变。

5.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

电子教材和教育APP充分发挥了平板电脑的人机互动优势, 实现了一对一的人机互动学习, 但是只靠人机互动是无法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系统的学习方案指导、需要教师或家长的引导、评价和鼓励, 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 需要一个共同成长的自主学习氛围, 在互动学习时代, 这些需求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实现。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例如, 美国的可汗学院, 以丰富的微视频课程资源、科学精细的知识点分级体系、优秀的互动学习体验、全面的评价管理系统和学习进度管理系统, 吸引了上千万的美国中小学生进行在线自主学习, 这种学习模式在国外被称为“翻转课堂”。

网络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网络学习空间打破了课堂的界限, 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一体化学习, 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 网络学习空间的互动学习体验更加优秀, 智能终端和网络学习空间的有机结合, 将成为互动学习时代的主流学习方式。

互动学习时代的教育资源建设

我们正身处只读学习时代。在只读学习时代, 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几乎都是直接为教师服务的, 学生只能间接受益。在互动学习时代, 这种观念必须改变, 只有当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直接为学生服务, 并且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极大丰富时, 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发生变化, 互动学习时代才能够真正到来。

直接为学生自主学习服务的富媒体电子教材、人机互动的教育APP和学习空间中的微视频课程, 将成为互动学习时代教育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

1. 电子教材资源建设

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环境下, 富媒体电子教材是一种发展趋势, 电子教材改变了学生的阅读方式,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是实现人机互动学习的重要资源。电子教材资源建设主要分为三种模式。

模式一:出版社模式。由教材出版社开发或授权公司开发电子教材, 教材内容与出版社出版的纸质教材内容基本相同, 但可以实现人机互动, 知识内容的体现也更加直观生动。

模式二:校本课程模式。这类电子教材由学校自主开发, 版权归学校所有, 电子教材为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教材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

模式三:独立章节模式。学校或教师针对教材中的某一章节或某一知识领域开发的电子教材, 是目前国内较为常见的电子教材形式。

在三种模式中, 第一种模式最为重要, 影响也是最大的, 但由于版权问题, 这种电子教材只能由教材出版社进行开发, 学校目前能够做的只是校本课程或单独知识章节的电子教材开发, 这样的模式无法产生较大的影响, 也无法解决电子教材资源缺乏的问题。由于国内的电子教材市场还没有形成规模, 所以大部分教材出版社还在怀疑和观望, 电子教材资源建设基本属于空白。

平板电脑是电子教材的最佳阅读器, 是体现电子教材应用价值的重要载体, 只有当平板电脑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 并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普及应用时, 电子教材才能成为一种真正的市场需求, 教材出版社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发电子教材, 电子教材资源才能逐渐丰富。

2. 教育APP和APP内置资源建设

第三方教育APP比电子教材的互动学习体验更加出色, 每一个教育APP都包含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源, 而且取材广泛, 内容多样, 充分体现平板电脑教育应用价值。丰富的教育APP资源是吸引家长为孩子购买平板电脑的直接理由, 因此, 大力开发适合中国中小学生使用的高质量教育APP, 是推动和普及智能终端教育应用的关键。

在美国的苹果App Store中, 教育APP的数量已经超过10万个, 内容覆盖K12的所有学科和年级, 基于教育APP的一对一互动学习模式已经成为国外iPad教育应用的主流模式。ESPARK是美国著名的K12教育APP推荐平台, 公司雇佣大量的专职教师在App Store中挑选适合学生使用的教育APP, 并为不同的学生制定APP自主学习方案。

但是在中国, 关于K12教育APP的应用很少有人关注, 中国的苹果App Store中, 教育应用虽然已经超过4万个, 但大部分都是国外开发的, 国内开发的教育APP应用还多停留在学前少儿阶段, 为中小学学生开发的教育APP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学校与公司的有效合作是开发和推广高质量教育APP的必要条件, 也是形成教育APP应用生态系统的重要推动力量。在App Store的商业模式下, 一款高质量的教育APP在得到教师、学生、家长的认可后, 其下载收入很可能会远远高出开发成本, 而且这种下载收入是可持续的。这为教育技术公司提供了新的市场和盈利模式, 也为创新学校与公司的合作机制提供了可能。

学校只需提出具体需求, 无需向公司支付开发费用, 在确定合作关系后, 公司按照学校需求开发APP, 产权归公司所有, 开发完成的教育APP在App Store中发布, 公司通过APP下载、广告或内置资源购买等方式获取利润。教育APP的最终消费者是学生或家长, 因此, 按照这种模式生产的教育APP一定是高质量的, 符合学生需求的优质教育资源产品。

按照这种合作模式, 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与北京乐知行软件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正在合作开发两款教育APP产品, 一个是“小乐拼音”, 另一个是“教育推”。“小乐拼音”是一款基于iPad的互动拼音学习APP, 以卡片的形式实现了拼音认读、拼音拼读和拼音拼写的互动练习, 可以完全满足小学一年级拼音课堂教学和家庭亲子学习的需求。“教育推”则是一款定位于教育APP推荐、查询和应用模式分享的平台, 类似美国的ESPARK, “教育推”将成为国内第一个以服务教师、学生、家长为目标的教育APP应用门户。

这种合作模式的前提是要有市场环境的支持, 但是目前国内很多教师和家长还没有认识到教育APP对学生学习方式带来的变化, K12教育APP的市场还有待开发。因此, 我们要建立一个教育APP开发和应用联盟, 在全国范围内积极邀请实验学校和公司加盟, 扩大开发者队伍和应用者队伍, 通过学校的应用推广、组织教育APP年度评奖活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 逐渐形成教育APP开发和应用生态系统。这个市场一旦形成, 将极大促进平板电脑的教育应用普及, 电子教材也将成为真正的市场需求, 教育APP和电子教材的市场总值将达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只有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才能孵化和吸引更多的教育技术公司, 为学生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产品。

3. 网络学习空间和空间学习资源建设

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难点不在技术, 而在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习资源的建设。网络学习空间分为平台建设和学习资源建设两部分, 优秀的网络学习空间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 可同时满足大量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拥有完整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一般以微视频形式体现, 视频长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对学习内容进行科学的分级或建立知识点路径, 对每一级知识点的学习内容提供在线检测, 并实现自动反馈和过程数据记录;教师可以方便地建立学习组, 并通过学习进度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或编班;教师或家长可以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评价和鼓励, 为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在线交流的功能。

网络学习空间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为学生提供了多维互动的个性化自主学习环境, 对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教育均衡、破解教育公平等教育问题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采取政府出资、公司出力的合作方式,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免费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自主学习, 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该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思想, 要敢于打破现有的教育体制, 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实验。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不能对现有教育体制带来冲击和改变, 那么就永远不会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

转变观念, 迎接互动学习时代的到来

我们的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提倡的理念也是以学生为本, 但是却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教师身上, 为教师服务的教学设备武装到了牙齿, 学生却没有现代化的学习工具, 为教师服务的教学资源建了又建, 结果却总是失败。我们总在思考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资源, 却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资源。谁才是教育资源的主要消费者, 是教师还是学生?在互动学习时代, 学生必定将成为教育资源的主要消费者。

为学生做资源就等于为教师做资源。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如果只为教师服务, 那么教育技术注定只能成为教师的辅助工具, 无法发挥引领作用。如果我们转变观念, 让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直接为学生服务, 则学生的学习方式必然因技术而发生变化, 从而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变化, 教育技术的引领作用显而易见。

上一篇: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初中作文下一篇:《五四运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