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华德育论文.doc

2024-04-16

刘松华德育论文.doc(精选2篇)

篇1:刘松华德育论文.doc

畲族情润育幸福山哈------“走进畲族”德育探索与实践

霞浦县民族小学:刘松华

“教育不抓智育,可能要出次品,不抓体育,可能要出废品,而不抓德育,那就要出危险品”寥寥数语道出了德育的重要性;“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点出德育的现状。如何持之以恒的把思想道德教育做到全体师生心坎上,这是当前摆在每一位德育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霞浦县民族小学创建于2009年7月16日,是一所县级寄宿制小学,现有9个教学班,其中畲族学生占66〃7%,留守儿童占34%。做为一所以畲族学生为主的新办小学,如何充分利用学校德育这个广阔而富有弹性的教育平台,以抢救畲族文化、弘扬畲族文化、传承畲族文化、保护畲族文化为德育契机,引领师生开展“走进畲族”教育活动,成了霞浦县民族小学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中,让浓浓的畲族情浸润幸福山哈,有效增强全体师生热爱畲族文化的意识,争当民族文化传承先锋。让学校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一、学校德育管理----注重畲族文化传承

历史在前进,人类在进化,社会在进步,文化在遗失。传统文化如同易坏的陶罐子,稍不谨慎就会破掉,等它消失了发现生活还是需要她时,那一切已无可挽回。畲族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山地文化,又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去其糟粕,汲取精华,充分挖掘畲族文化中“乐天坚毅、开拓拼

搏、自主自强、精忠英勇、圆融平和”的育人功能,把学校德育管理与传承畲族文化有机结合,争创有特色、上品位的“畲族文化魅力校园”。“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组织,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限制弘扬畲族文化、传承畲族文化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笔者认为在构建学校德育管理模式伊始,提升教师素质是关键,尤其要不断增强畲族教师自信、自尊、自强、自觉意识。学校有计划的组织行政班子带头学习有关畲文史典,着力提升思想境界,增进畲汉教师的民族认同感;带领全体教职员工深度挖掘畲族文化中的廉洁文化,努力塑造教师廉洁从教的品质。引导教师树立民族教育意识,从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用高尚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教育学生。根据学校的办学思路,德育工作以传承畲族文化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利用、整合畲族文化资源,凸显潜在的教育导向,组织教师分步编写《走进畲族》校本教材,为传承畲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做好初步准备。通过学校教育教学的研究实践活动,让师生从了解畲族风情、传习畲族语言、传唱畲族歌谣、学练畲族武术等系列教育活动中,感受浓厚的畲族传统文化,有效的增强教师、员工、畲娃、汉娃们共同热爱畲文化的意识,争当民族文化传承先锋。

在德育中渗透和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承和保护优秀畲族文化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每位教职员工都参与到学校德育工作上来,形成“德育无闲人、人人育人”的德育合力,依托校本课程和学科教学的有效渗透,形成民族小学德育特色,彰显民族学校办学亮点。

二、学校德育氛围----彰显畲族风情特色

教室、楼廊、宿舍、餐厅等校园环境是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环境育人的主要阵地。营造文明、艺术、道德、人文的校园畲族文化氛围,让师生由感知逐步内化的过程中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激发,身心得到舒展,言行得到规范,为学校德育工作添砖加瓦。

“德育无空地、处处育人”。一个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对陶冶学生高尚情操会起到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加强宣传引导,加大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畲族文化教育氛围。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精心构造校园布局,在绿化、美化校园的同时,设计富有畲族特色的民族小学大门;校标、校旗;畲族学生鼓号表演服饰、武术锻炼服饰;教学楼、餐厅、寄宿生寝室的走廊墙壁上,布臵优秀畲族文化宣传壁画;学校宣传栏不断更新畲族风情;红领巾广播站专门安排宣传畲族文化专栏;班级设立畲语角……让畲族精神文明之花在校园绽放。积极营造“墙壁文化”--约束人,“教室文化”--激励人,“寝室文化”--感染人,“餐厅文化”--影响人、“行为文化”--规范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师生在自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资源每一要素都是育人的园地,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山哈的心田。畲娃们时时臵身于浓浓的畲族文化中,真切受到畲族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实践证明,良好的校园畲族文化给学校的整个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做到环境育人。

三、学校德育资源----整合畲族口头文艺

德育的外延基于生活的外延等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外延。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德育工作者要将种种生活资源去粗存细、去伪存真,找准与教育 的“结合点”,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新、改造、延伸和增容,将教育功能发掘得越来越深,提升为德育资源。畲族由于历史上的迁徙性和大分散、小聚居特点,传统畲族文化基础已缺失,更关键的是畲族群众自我思想意识的淡化。这一代山哈肩负着传承畲族文化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畲族文化只能口传和仅有汉字记载的特点,学校充分挖掘、利用、整合畲族口头文艺资源,注重学科教学与畲族口头文艺相结合,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渗透,有效的激发畲娃热爱本民族语言的激情,调动汉娃学习民族语言的兴趣,共同为弘扬畲族文化出力。

“德育无雕琢,无痕育人”。开设快乐的畲语兴趣班:教师从学生掌握畲语的基础、能力等实际出发,自由、灵活、快乐的进行畲语教学。积极营造畲语交流的氛围,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使广大的畲族孩子和有兴趣的汉族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提高。唱响原生态的畲族民歌: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收集到的畲族歌谣资料进行整合,开设富有民族特色的畲歌传唱课程,努力创新、做到歌舞结合,让学生学会唱畲歌、跳畲舞,感受畲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唱原生态畲族民歌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变德育为“涓涓细流”,使其伴随自己的教学,与孩子的生活紧密相连,长年累月地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

教育资源的整合、挖掘和更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德育资源进行的一种充实和发展,“德育无雕琢,无痕育人”,应倡导德育生活化,学生经常性参与体验,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逐步提高畲语表达能力。

四、学校德育实践----体验畲族情缘教育

我们“重视德育实践、分享体验收获”,牢牢抓住实践环节,广泛开展德育活动,吸引全体师生普遍参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让全体师生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进一步增进感情,获得友谊;使畲汉师生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

“德育无小事、事事育人”。遵循“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原则,以综合实践为抓手,发挥少先队大队的阵地作用,开展“关爱特殊群体行动”: 为解决边远山区畲族留守学生上学难问题,学校筹措资金200多万元,新建学生宿舍楼、食堂、调整学校布局,极大地改善了广大畲族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克服畲族师生的自卑、不自信心理,努力营造活泼向上的生活、工作氛围;定人定点定时为畲族留守学生提供与远方亲人的电话联络,切切实实地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重视畲族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性开展教师谈心、电话家访活动,及时了解畲娃思想动态,帮助解决特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难处;同时借助一些重大的活动,帮助畲族留守学生摆脱远离父母那种孤单无助的痛苦,增进师生的感情。如不定期的举行寄宿生干部轮换寝室“挂职”体验、寄宿生生日大Party、“爱在冬至 情暖校园”、邀请县畲族研究会的长辈举行关于“心系民小、牵手畲娃”讲座、“文明礼仪牵牵手,畲娃、汉娃向前走”、“迎新年、畲族情”手抄报展……让学生在异彩纷呈的德育实践中受到教育,感受自主管理和自律的重要性,体验寄宿大家庭的温暖及浓浓的师爱,同时分享师生之间不解的畲族情缘,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为学生今后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11月27日,学校第一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名片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那是身着民族服饰的101名畲娃,在2011年宁德市航模比赛开幕式上精彩的少先队鼓号方阵亮相表演,震撼了全场观众,畲族特色鲜明的民族服饰吸引的是观众的眼球;现代节奏感强的少先队鼓号方阵表演,震撼的是大家的心灵;经过13天艰苦训练成型的鼓号演奏,磨练的是全体师生的意志,陶冶的是这些山哈的情操。这将对他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陶行知先生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它只有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只要民族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循着传承、改革、发展、创新的特点,带来的将是生动活泼的民族德育工作新局面和丰硕的德育成果。我们坚信,随着“走进畲族”活动的深入开展,畲族文化这朵民族奇葩将在县民小更加尽情地绽放!浸润在畲族情中的山哈在县民小会更加幸福的成长!由于时间仓促,水准所限,缺漏、讹误之处在所难免,肯请批评指正!

【参考资料】1、2、3、4、5、中国畲族网、畲族网

浙江景宁:《构筑传承平台 弘扬畲族文化》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严小卫

《带着乡野气息,展示民族魅力》 教学月刊 2010年11期 杨胜红 《浅谈德育资源的整合、挖掘及更新》2006-09-16 资讯库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点滴思考》 2011-10-15 6

篇2:刘松华德育论文.doc

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践

沙市六中刘拥军

班级文化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

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是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班级的精神文化与学生精神风貌无不体现着班主任的治班理念与班主任的处事风格。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要做到位,首先是班主任这个核心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其次是班主任的执行力,最后是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共同创造和展示属于自己本班级的文化。因此我在这里就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与实践谈几点体会。

策略一:班主任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赢得班集体的认同。

第一,班主任作为某一学科的教师,要具备过硬的学科业务素质。

学生很看重教师的学养,也就是业务知识水平,通俗一点,说你的这门课学生爱上,爱听,进而爱学这门课,最后达到喜欢这个老师。如果说一个教师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他就连当任课教师的资格都没有,哪里又能谈得上当好一个班的班主任呢?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平时很注重自己的课堂建设,做到自己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做到了以下几点:一是教案认真准备,而且提前很多天准备了之后,上之前再看看,自己对这些知识点还有没有疑问之处,教学的设备的准备是不是很到位,自己的设计是不是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进来;二是上课之中眼睛始终关注着学生,让学生与自己有一种很好的交流与沟通;三是对知识点加强检测,以利落实,让自己的课堂做到真正有效。

作为语文学科我们做得精彩的部分是学生的朗读与教师的范读,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实际上是师生共同展示自己水平能力的课堂,学生当然就喜欢这样的课。作为“文以载道”性最强的学科,我们的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又是一大亮点。我总是问学生: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收获是什么?学生的回答是很精彩的,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出自己的感悟,这就是我们语文教学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感悟。实际上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就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当然我们的语文课不等同于思想政治课,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在生动的故事或令人感佩的人物身上学习到优秀的品质。

第二,班主任必须懂得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知识,结合实际创新。

班主任不仅仅是任课教师,更好学生的导师,还应该具备班级管理的知识。班级文化的概念在前文中已经界定了,概括起来说就是物质的与精神的两大块。凡是以班集体为主体,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出自教师或是学生之手的各种载体都是班级文化的物质部分的体现。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目标的确定。

很多人喜欢抄人家的东西,这样的结果往往是迷失了自我,一遇到具体的问题就手足无措。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班级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目标。我在开学之初就确定了本届学生的管理目标:砥德砺行、强身健体、日有所进。这个要求是实事求是的,将行为习惯的规范管理放在了第一位,身体的锻炼放在了第二位,学业成绩的提高放在了第三位。本届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很差的,众所周知,但是我们强调“日有所进”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哪怕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做好了就是进步。

我在班级里很注重两点:一是早到,二是清洁卫生。每天我很早就到了,看看哪些学生来得早;每天的清洁卫生,包括清洁大扫除很多时候我都是亲自检查,晚自习之前必须有总结,对做得好的学生提出表扬。班级内的卫生随时走进去都是干净的,桌椅的排列都是很整齐的,这体现出一个班级的精神状态,不存在无人管理的邋遢之感。

因为这两点背后隐含着深意:能否早到,可以看出你能不能吃苦,是不是勤快,能否持之以恒,能否自我安排好自己一天的生活等。清洁卫生中我们看出学生做事情是否认真,是否有较强的责任感,是否怕苦怕累,是否遇到问题想办法去解决等。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做起码可以起到促进的作用。所以本班的迟到与清洁卫生的情况是很到位的,学生已经形成这样的习惯。至于偶尔迟到的现象是有的,但是我从来不去处罚,只是提醒就够了,唤醒其羞耻之心。特别懒的我联系家长家长配合。但是这些都是手段,真正要达到自觉,最主要的好事解决学生思想上的问题。

2、班级墙壁文化的建设。

我以为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将墙体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突出一个主题,而这些主题又是一线贯穿的。比如我班这次的墙壁文化建设,我就给学生明确主题,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去做,结果还是很不错。现在我把这个思路展示一下:

一、任务分组及主题:

第一小组:主题:梦想从这里起航

第二小组:主题:习惯就这样锻造

第三小组:主题:成绩靠勤奋铸就

第四小组:主题:风采在这里展示

二、方法提示

第一小组:

1、我们的理想。可以征集学生的心声。

2、可以用图画、名言等展示。

3、自我创新设计。

第二小组:

1、班规制订。

2、操行等地分数栏。

3、表扬与批评消息。4有关习惯养成的名言等。

第三小组:

1、荣誉证书、奖状等的展示。

2、学习方法的介绍。

3、还可以组建图书角。

4、各科作业的展览、优秀作文的展览等。

第四小组:

1、主要是活动内容展示。

2、可以有照片、剪纸、美术作品等特色的展示等。我班在墙壁文化建设中,除了固定的一些内容以外,还有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三块:一是优秀作业的展示,二是黑板报,三是读报之后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内容,四是手抄报的张贴。

作业,主要是课堂检测,都是用便笺做的,一次一张或是几张,教师批阅很方便,完毕之后,组长将优秀的作业张贴在墙上,大家都可以看,家长也可以看到自己小孩的作业展览;没作业出现在墙上的学生,就是有差距的。

黑板也是一块阵地,平时用来做学生课堂展示用的;特定时候黑板报,这也是很锻炼学生能力的,办报纸花脑筋,也费工夫,办出来了对办报人是个促进。

手抄报是促进课外阅读开展的好办法。本学期我们就办了“重阳节知识问答”“我了解的北大”“苏轼的文学成就”等手抄报,一般是以小组为单位,每期一个小组完成,张贴在教室的风采展示栏内。

3、班级文化氛围的营造。

这一点在各个班级基本上都有的,我们高一年级组处在课改的风口浪尖上,所以营造课改的氛围是主题,所以我们在班级的前墙、横梁、侧面墙上方都做了标语。下面我们拟定的标语展示一下:

(1)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

(2)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课堂的点滴落实。

(3)课堂是展示的舞台,口才是能力的体现。

(4)推进教学改革,促进自我发展,营造勤学氛围,共度美好时光。

这些标语很好地反映了我们的实践,也时时警醒着老师学生很好地推行教改,践行教改的理念。

4、学生及干部职责的确定与任务划分。

这一点很重要。班干部有班干部的职责及任务,学生的平时的清洁卫生、大扫除的卫生、班级活动时的任务,班主任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任务,张贴在公布栏上,班长、劳动委员、值日生、小组长对自己的任务都铭记在心,按照职责与任务去执行。

要注意,不是说职责制订出来了、任务分到位了班主任就可以罢手了,班主任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检查落实,亲自到场,一一指明不足之处,现场加以改进,直到到位为止,这是刚开始的使用的方法。一段时间之后,有意识地放手,让班级的职能部门去处理,班主任听汇报,或是抽查情况,看看汇报的情况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这就要对干部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干部去开展工作。一定要及时总结检查的情况,好的要表扬,不足的要指出不足,下次的检查就有了重点,工作也就有了针对性,也可以省很多事情。

策略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班级精神。

班级的建设光有死的条例和墙上的文字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是有血有的人的人,所以我们的教育与培养的手段也必须是活动的。我们的班级精神就是“砥德砺行,向上向善,提升自我”。要体现这些精神,就需要在活动中磨练学生。我们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下面的活动。

1、主题班会是教育的主阵地。

很多班主任认为主题班会是做给别人看的,做不做都是可以的。但是我认为,主题班会恰恰是我们教育学生的主阵地。主题班会如何开展呢?以前我也觉着这是个难题,但是经过两年来的摸索,我以为这件事情并不是很难做的,而且越做越有兴趣,也感觉越做越有意义。我总结有几条原则:一是结合实际,有针对性;二是结合传统节日,宣传传统文化;三是搜集时事材料,确定教育主题来进行教育。

我们班级本学期做了十多次主题班会。其中有针对性的教育主题班会有三次。

一是“走近我们班的党员教师”,起到了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的作用。

二是“有关养尊处优的问题”,是针对学生中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身上出现的拖沓、懒散、不在乎的毛病来教育的,起到了廓清思想的作用。

三是“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是针对留守家庭的学生来做的。有的留守家庭的孩子不听爷爷奶奶的话,对父母抱怨,从而自由散漫,不守纪律,我们做这期班会的目的就是要学生理解在外打工的父母是多么的艰辛,从而认识到自己对父母的误解,反思自己的行为,做到在家里听爷爷奶奶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的目的。

还有几次是做的传承传统的教育。比如“重阳节——做一个孝顺的儿女”。

更多的是从报纸上剪辑下来的资料来做主题班会的。比如“感受从沙市走出去的国际影星——袁泉”、“反对邪教,崇尚科学”、“感动荆州的好人”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都是可以拿来作为教育学生的目的的。

2、以大型集会或活动为契机教育学生。

学校的大型活动不是很多,无外乎新生军训、秋季田径运动会、年级小型运动会、国旗下讲话、课间操、冬季长跑等活动。这些活动的本意就是用来教育或锻炼学生,作为班主任你不能放松,要挖掘其中可以锻炼和教育学生的因素,把握教育的机会来培养班级精神。

我在这些活动中提出的宗旨是“积极参与、行动规范、尽心竭力、尽职尽责”。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是要有争先的思想基础,然后是按照要求去努力做好,尽到自己的职责就行了,不需要太多的功利成分。每一次的活动班主任都要有一个计划安排与思想动员,计划中对每一个环节、操作要点与活动的目标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在思想动员中鼓动学生积极参与、奋力争先;在活动之后一定要好好总结,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学生的思想引导到班主任的指引的方向上来,班级的精神风貌就会慢慢地按照班主任的设想来形成。

在军训之中,我的要求是按照教官的要求把动作做到位,做不到位的在课下努力按照要求训练。我参与了整个军训的监管工作,学生还是有一部分动作是不到位的;而且我们中队的教官换得最多,我很担心比赛中出洋相,所以,在教官不在的时候,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指挥组员训练。结果在比赛中,我们拿到了第一,超额完成了我们保三争二的目标。

在集会的时候,要向学生讲明集会的要求,姿势立正、昂首挺胸、目光注视主席台、队列整齐、保持肃静。用到达到这些要求,我很注意巡查,学生工作不到位的要及时纠正,不能让他们养成懒散的习惯。我自己也在列,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运动会上我们确定的目标是运动成绩一定实现0的突破,且力争多拿分,不要看名次了;确保“道德风尚奖。这次活动我亲自制订了计划,人员安排做到了人人参与、各个有份;且将奖励的方案也拿了出来,只有合符要求,就照实奖励。结果我们拿到了73分,虽然名次是倒数第一,但是运动动员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且将“道德风尚奖”收入囊中,顺利地完成了我们的计划。

高一年级的拔河比赛中,我将五个班级的情况看了之后,确定了不做最后一名的目标。我们班的实力真是太弱了,只赢了两场,我没有批评学生,相反地我们还大大表扬了学生,因为学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且完成了目标。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在拔了三场一场都没有赢情绪低落不想拔第四场的时候,在我的一番“斗争到底、不当逃兵”“我们可以输比赛,但是不能输志气”的激励之下勇敢地参与了第四次比赛,居然拔赢了。大家都兴奋不已,眼泪都出来了。这就真正体现了班主任这个主心骨的作用,无疑激发学生斗志,培养了顽强拼搏的精神。

策略四:以读报为抓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读报活动开展,我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进行的。但是随着活动的一步步深入,我发现其中还蕴含着很多好处,所以从高一第一学期的10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们的读报活动连续不断,而且越发地深入了。

报纸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学校为班主任订阅的《江汉商报》,二是我主管的教科室的《湖北日报》,三是保卫科的《人民日报》。我平时爱浏览报纸,但是我主要是寻找可以作为教育学生用的资料。找到了就剪下来,让学生在晚自习的前十五分钟的空档里阅读,然后做成剪报。

我以为这样的活动可以有以下的几个作用:

一、可以培养学生课前安静、守时的习惯。学生在吃完晚饭之后,散散步、打打球,之后就要回到教室上自习了,如果不好好组织的话,学生就会吵闹。所以利用这个空档时间读报纸,可以养成学生守时、安静的习惯。

二、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学生刚刚进入新的学校,环境熟悉,同学之间也不是很熟,所以都很拘谨,胆子不大。我就借着学生读报纸的机会,让学生到讲台上来读报纸,而且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声音洪亮、吐词清楚、语言流畅。学生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早早地就开始准备了。经过几次的尝试,学生的胆量大了,上场也不着慌了。

三、可以发现很多艺术人才。我校的生源质量不是很好,所以学校提出走艺术特色的道路,学生参加金话筒培训的比较多。我通过这个活动发现了不少的播音支持专业的人才。目前我班参加播音支持的学生达到了15人。他们通过专业培训之后,读报与主持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两者相互促进,效果很好。每一次学校大型的活动的主持人,一半是我班级的;诗歌朗诵比赛获得一等奖、学校广播站的主要播音员也是我班级的学生。

四、可以向学生宣传很多健身、读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报纸的内容中有关于健身、养生、心理调节等知识,让材料说话,教育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还有读书方法的介绍、学习方法的介绍,都为学生提高了参考。

五、先进人物的事迹介绍,我学生树立榜样。这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很好的材料。我们先后介绍了小巷总理、居委会老姨妈、见义勇为的典型等。

六、专题宣传引导学生。我们最近读的报纸是有关“关注艾滋病”群体的资料与荆州历史名人的材料,这些材料一是作为科普宣传、二是宣传传统文化,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有关方面的知识很有好处。

七、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前一段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一系列评论性文章,学生读完之后,教师做点评,结合当前的形势谈谈作为学生该做点什么事情,效果很好。同时学生在准备朗读的过程中,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议论文的写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八、材料与班级小结挂钩,使得班主任的日小结有的放矢。例如一次学生读的报纸的有关旅游文明的事情,我结合学校进行的“学生礼仪”教育展开了评论,这样的小结比一般事务性的小结要好得多。

以上就是本人在一年半就班级文化建设所做的一系列的事情,既是对自己班主任工作的总结,同时也作为一个小的课题贡献给班主任们。

上一篇:学生高考前自我鉴定下一篇:辰溪县学校食堂食品卫生专项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