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还是加载,这是一个问题交互设计

2024-04-27

分页还是加载,这是一个问题交互设计(共7篇)

篇1:分页还是加载,这是一个问题交互设计

无论是在web页面还是手机应用,信息往往无法在一个页面全部展示,这就需要用到一些可以扩展页面信息的交互模式:分页(Pagination)和加载(Continuous Scrolling),分页和加载都是非常常见的交互模式,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也正是因为太常见,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浏览到页面的底部时,看到分页就顺手点一下,自动加载了就继续阅读。但正是这小小的一点,也会带给用户很不同的微妙感受。下面就来聊聊这些小差异带来的大不同。

分页

分页可以将大篇幅的内容分成小块,显示在单独的连续页面上,便于用户理解和查找。可以让用户清楚的知道,自己所要浏览的内容到底有多少、已经浏览到哪个部分、还剩余多少。分页可以使用户对所浏览的内容有清楚的预期。

篇幅较长的文章是一定会用到分页的。一是给用户内容多少的预期,二是可以给浏览者提供一个停顿。如果用户看一篇文章已经翻了十几屏,滚动条还是停留在浏览器中间靠上的位置,那该多绝望。

再来看看搜索引擎和电商网站,也一定会看到分页控件。

在搜索或是查看商品列表时,内容的多少根本无法预期,分页的第一个作用自然还是告诉用户要浏览信息的量。第二,分页可以让用户快速的跳过一些不想看的信息,或是快速跳转到首页或尾页,自主的选择想要浏览的内容。第三,分页非常便于定位和回找,也许在搜索一条裙子时,我已经翻到了第五页,突然想起第二页有条好像还不错,可以直接跳转快速找到它。

分页控件实际上是给网站的内容创造了一个自然的停顿,这个停顿运用得好的话,可以让产品更有节奏感。但是当用户浏览完一页的内容时,就必须停下正在进行的阅读,通过点击进行跳转来获取更多内容。不可否认,这个停顿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断用户的思路。在遇到分页时,用户很有可能会去思考,是继续浏览呢?还是离开网站呢?所以遇到分页时,往往会流失一部分用户。

连续加载

连续加载是一个与分页相反的交互模式,信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或是停顿。当页面滚动到底部,新的信息就会被自动加载进来。

各种社交网络就特别喜欢用这种控件,用户不会被打断,可以顺畅的一直浏览下去,沉浸其中,

但是由于信息是自动加载的,页面看起来好像没有结束,很难预测页面的内容到底有多少。一味的加载会让用户产生迷失感:这一页的内容到底有多少呢?我已经浏览了多少内容?我什么时候才能读完这一页呢?对于这种没有停顿的页面,用户想要搜寻之前看到过的信息时,也有些困难。但对于这种以休闲娱乐为主社交型的产品来说,使用不打断用户信息流的加载方式,还是非常合适的。

使用分页控件时,用户必须通过点击才能查看到更多的内容,所以说,信息获取是用户主动请求的。而使用连续加载时,新的信息是被自动加载进来,用户是被动的接受。

折中的方式

分页和加载各有利弊,如今的很多网站也会采取一些折中的方式:分页加载一起用。

如Quora,会在自动加载4次后出现一个“More”按钮,在连续的信息流之后,给用户一个停顿,让他们去主动的获取更多信息。

也采取了这种折中方式,自动加载两次后出现分页。对于大多数用户,在闲暇时浏览微博,加载两次的内容已经能够满足他们,对于需要浏览更多信息的用户,也让他们知道自己到底浏览了多少。

为了使用户可以快速看到更多图片,Google图片搜索也采用连续加载的方式,但在搜索图片时,用户也非常需要明确的自己的位置,也很有可能会回去找刚才看到过的图片,所以Google在同一页中也会标出页码,便于定位和查找。这也是另一种折中的方式。

手机客户端

在屏幕更小、使用场景更多变的手机端,滑动显然比精确点击更简单更不容易误操作。手机端产品信息架构相对简单,用户浏览时长相对较短,使用时注意力也相对分散。所以大多数app都会使用连续加载的方式。而且加载也比分页控件更省空间。

但像搜索引擎这样的产品,还是保留了分页的设计。

选择加载还是分页只是设计中一个很小的点,但出色的产品都是由无数个这样的小点组成的。根据产品的特点,选择最合适它的交互方式,就是交互设计师要做的事。

篇2:分页还是加载,这是一个问题交互设计

弗洛伊德认为,推动人进行一项活动的能量来源于人的本能。本能的能量不断刺激着个体,使人们处于紧张、焦燥的状态。个体需要立即释放能量以消除不愉快的感觉、恢复原来舒适的状态,这就推动我们不断地采取各种行动,在活动中适放这些能量。能量释放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弗洛伊德看来,寻找食物、追求安全的行为固然是本能的驱使,而科学家的发明、艺术家的欣赏、文学家的创作,也都是本能行为在人类社会中的升华。

每一个生命体都有一种生存下去的愿望,这就是生的本能,它是在几十万年的物种进化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是一种维持个体生存、种族延续的力量,代表着爱和建设,弗洛伊德给了这种能量一个名字:里比多。与生本能相对应,人还存在另一种本能:死的本能。生命本是从无机物中演化而来的,因此人的生命一开始就有一种返回无机状态的(毁灭生命)的欲望。死的本能可以是指向外在的,表现为破坏、损害、征服、侵犯等,也可能指向自身,表现为自我谴责、让我惩罚、敌手间的妒忌、对权威的反抗、自杀等行为。

每个人的生本能与死本能能量的多少不同,有的是波涛汹涌的海,生活就像太阳,滚烫而灼热,有的则是水平如镜的湖,人生就像月亮,宁静、安祥,

生的本能又与死的本能相互交叉、既合作又对抗,这塑造出了形形色色不同的人,奏响变幻无常的生命乐章。

维特本能的能量很强大,不管是生本能还是死本能。在幽静宜人的峡谷,有岩缝中的清泉、浓荫匝地的大树,沉湎于静谧的自然的怀抱里,人的心总该是不静的吧,而维特依然感到“心不平静”,“我需要催眠曲,……为了使自己沸腾的血液冷静下来,我常常哼这首曲子”。熊熊燃烧的生本能的火焰使得维特以超出常人的热情去体会生活的幸福,“上帝留给他那圣徒们过的日子想来也不过如些吧。不管我将来会怎样,反正我不能再说,我没有享受过快乐、没有享受过最纯净的生之乐趣”、“在这里我充分感觉到作为一全人所能享有的全部幸福”。然而在生本能的释放受到阻碍开始转化为死的本能时,维特激越的能量又使他感受到了对心灵的加倍炙烤:“我浑身充满活力,却偏偏无所事事,闲得心烦”、“处于一种坐卧不安的状态,就像人们说的那些被恶鬼驱赶着四处游荡的不幸者一样。有时,我心神不定,这既非恐惧,也非渴望,而是一种内心的莫名的狂躁,几乎就像要撕裂我的胸脯、扼紧我的喉咙!难过啊!难过啊!”

篇3:分页还是加载,这是一个问题交互设计

关键词:还乡,天边外,人物形象,悲剧

一、前言

哈代的小说《还乡》和奥尼尔的戏剧《天边外》都堪称文学作品中的经典, 在英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两部著作都分别塑造和刻画了个性鲜明, 追求自我理想和具有叛逆精神的人物形象。《还乡》中的尤苔莎一心追求浮华的城市生活, 不惜一切代价逃离乡村生活;克林却从舒适的城市生活中还乡, 希望在乡村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天边外》中的罗伯特向往出海, 去实现多年的梦想, 去“追求那隐藏在天边以外的秘密”, 去拥抱大海、体验大海;罗伯特的哥哥安德鲁一心想经营自家的田庄, 不料自己的心上人露丝却喜欢上了自己的弟弟, 于是违背自己的原意替弟弟出海。

《还乡》中的尤苔莎和《天边外》中的罗伯特向往着“天边外”的生活, 却都没有实现, 而《还乡》中的克林和《天边外》中的安德鲁渴望在乡村生活的过程中实现各自的愿望, 不料理想也灰飞烟灭。两个渴望“走出去”的人尽管望眼欲穿也寸步难行;两个一心想“扎根于乡土中”的人却被迫放弃。他们都徘徊于梦想与现实之间, 徘徊于“还乡”与“天边”之间, 这就是造化弄人, 命运曲折的悲剧所在。本文从细读文本的角度对比研究了这两部作品及其作品中的几位主要人物。

二、《还乡》与《天边外》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比较

1. 人物形象在性格上的异同

这两部作品的四个主要人物中, 尤苔莎是女性, 她体现出了特有而复杂的性格特点。一方面。游苔莎是一个与周围旧有传统相抗争的现代人物。她热情、反抗、不服从社会习俗。另一方面, 受荒原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游苔莎骨子里存在着与落后的传统的价值观念相妥协的局限性。在强大的社会力量面前, 作为女人的游苔莎是脆弱而渺小的, 在自己没有能力冲破荒原桎梏的情况下, 她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和其他她所鄙夷的荒原女人一样的方法——凭借男人改变自己的未来。[1]她从来都没有想过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一点也是她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

罗伯特生性充满幻想, 渴望看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他的愿望虽然强烈, 但是却因一时冲动的爱情而放弃了实现愿望的机会。虽然后来他无数次渴望走出去, 但是因家庭的责任和身体的虚弱, 这已无法实现。他就是在这种无法实现走出去的意念和自己生活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之中徘徊, 矛盾一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他是一个只会幻想却不会采取行动的人, 他的理想真的是“理想”, 不可能成为现实。只有到死的那一刻, 也许他才是“真正地走到了天边外”。这一点他比不上尤苔莎, 尤苔莎为了自己的理想, 不惜采取一切方式, 想尽该想的办法, 虽然结果不尽人意, 但至少她还是努力过, 奋斗过。

克林有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跟其他的年轻人一样, 怀着对理想的憧憬, 他激情洋溢, 但是他做出了错误的职业选择, 还乡开办学校的理想是高尚的, 但他却低估了计划的难度, 同时又把这个计划当做全部生活目标。尽管他是以一种高尚的方式, 但实质上, 他和尤苔莎一样被自己的想法所控制并且一意孤行。在所有努力都徒劳无获后, 他只能孤独地四处传教。他从最开始就准备成为牺牲者, 他的选择自然不可能带给他幸福的生活。[2]

安德鲁长得粗壮、魁梧, 天生一副适合做粗活的模样, 而且他自己也打定主意要经营好自己家的田庄。然而没想到的是, 命运跟他开了个玩笑, 本来该爱他的露丝却爱上了弟弟, 本来该由他来经营田庄的却落到了书生气十足的弟弟身上。他选择了逃避, 毅然离开了家, 跟舅舅出海, 选择了不适合他的生活, 成为了“天边外”的人。几年的经历使他开阔了见识, 同时也改变了他淳朴的性格, 他成为了一个投机商,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克林和安德鲁这两个人物, 开始都有着自己的追求, 然而后来却改变了, 虽然克林是自己改变的, 安德鲁是被迫改变的, 他们都走错了行, 做了自己不该作的选择, 均不得志, 失败收场。

2. 不同人物, 相同结局

《还乡》和《天边外》都是悲剧, 这两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命运都是悲剧, 这一点是相同的。从背景上说, 这跟作品的创作者还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还乡》是一部人类“生存”的悲剧, 所有人物之间的情感和思想冲突都因为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和境遇的作用而变得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尤苔莎在出走中掉进河中溺水而死, 克林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身心疲惫, 穷困潦倒。《还乡》标志着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托马斯·哈代作品创作的一个转折点, 是其持久的悲剧创作中的第一次全面尝试。自此, 哈代告别了早期的田园诗般的牧歌文学, 笔锋转向叙述主人公的悲惨传记, 突出了个人叛逆精神与不可知的命运之间的矛盾。在这部小说中, 我们看到了哈代在后来的悲剧小说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思想, 即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和内心冲突决定着个人命运, 并造成悲剧。

而奥尼尔认为:“我们本身就是已经写成和尚未写成的悲剧中最令人震惊的悲剧。”他还解释道:“一部真正的悲剧里的幸福比古今一切皆大欢喜结局的戏剧里的幸福还要多。把悲剧看成不幸无非是当代人的看法而已……悲剧在精神上鼓舞他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义。”[3]奥尼尔在自己的人生悲剧和剧中人物的悲剧命运中积极地探索和寻找摆脱命运的生存出路。对他们来说, 现实生活难以承受, 他们需要为自己找到一种抵御现实的力量, 使他们从痛苦的生活中得以解脱。而现实不仅是敌对的, 也是匮乏的, 现实中没有可以作为这样一种解脱的资源, 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4]《天边外》的三个主要人物, 在关于梦想与爱情的追逐中, 全部受到生活的捉弄。受到一种看不见挣不脱神秘力量的摆布, 每个人都各自经受了生活的严酷考验而全都以悲剧结束。

《还乡》与《天边外》这两部作品, 从题目上看, 即是一个“走回来”, 一个“走出去”, 虽然寓意相反, 但是正是这种相反造就了二者的相似。两部作品中的几个主要人物的经历刚好是两条相反的平行线, 一条是克林和安德鲁走的:“离乡—还乡”;一条是尤苔莎和罗伯特走的:“在乡—想着离乡”。他们都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挣扎, 最终在理想的幻灭和现实的冷酷中悲惨结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通过对他们命运和结局的审视, 不仅感染了笔者, 同时, 也给更多的读者以启发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冯小妮.一场偏激个性引发的悲剧—《还乡》的人物性格分析, 科教文汇, 2009 (9) :224.

[2][3][4]王宁.尤金·奥尼尔:论悲剧,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谈创作,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126.

[5]袁可嘉.外国现代派作品选·前言第一册 (上) ,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5.

篇4:说还是不说:这是一个问题

还是先从我平时的工作状态说起吧。我们这家合资公司的办公室是一个非常宽阔的大通间,其间整齐又细密地分布着若干工作方格。所谓“工作方格”,就是每个人的办公桌和电脑台旁边的三面高高的白色栏板,站起来也只能看见旁边忙碌于电脑前人们的一顶黑发。每天早上9点钟,公司里宽阔的写字厅里先后涌进几十个年轻的男孩儿女孩儿,这些被人们称作白领一族的年轻人都从早到晚地忙碌着,各自工作在自己的方格中,谁也难得跟谁说上两句话。我与大家一样,每天坐在属于我那一方天地里忙活着自己手头的工作。我的工作方格布置得属于挺女孩儿气的那种,电脑旁的栏板上贴着从旅游杂志上剪下来的风景图片、憨态可掬的卡通小熊画片和一面小镜子,在白色电脑台较远的一端,放着一个长长的、晶莹剔透的玻璃花瓶。每天早上我开始工作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玻璃花瓶去卫生间里刷洗、换水,再插上刚路过菜场时从老婆婆手里买的水灵又价廉的鲜花:有时是红色的非洲菊、有时是淡黄的康乃馨,工作时偶尔抬头看看它们,就能排遣我一天的烦闷和劳累。

平时工作忙时挺盼着周末的,可实际上每到周末来临我的心情反而常常变得很低落:每个星期天的上午,阳光透过窗帘照在我脸上,环视安静的房间,心里不禁叹气,又是一个不知该去哪里的星期天。以前学校里的朋友先后掉进“玫瑰陷阱”,忙自己的爱情去了,可是我心里的“他”至今还不认识呢!看来这个星期天还得像往常一样,在吃着零食看着无趣的电视节目中百无聊赖地度过。

星期一早上九点整上班,还带着无聊周末的后遗症,坐在自己工作方格中轻轻叹口气,没想到与此同时听见旁边传来感情色彩极其相似的叹气声,我吓了一跳:那是个男孩儿的叹气声,似乎是来自隔着一条走道的相邻方格中(距离虽近,但已是另一个组了),我不禁悄悄欠起身,看到的是一个留着清爽发型的陌生男孩儿脑袋,原来他替换了上周还在这儿工作的女孩may。他长什么样?我突然起了好奇心,于是借故离开座位。经过他的方格时,我的脚步似乎使他惊了一下,回过头看了我一眼。这一对视闹得我不好意思了,急急走开。仓促中看到他的脸:是个清秀斯文型的男生,戴一付林志炫式的细边眼镜。

第二天一早我洗花瓶路过他的方格时,竟发现在他电脑台的一端也摆着同样一个长长的、晶莹剔透的玻璃花瓶,清水中插着一束正在盛开的“勿忘我”。我心里不知怎么回事挺微妙地动了一下。从此,公司里多了一个拿着玻璃花瓶去卫生间里刷洗、换水的人。每次洗花瓶时在走廊上相遇,我总怀疑自己的脸有点红。而他与我四目相对的瞬间,眼睛里也似乎泛起些欲言又止的光彩。但我们却除了点头微笑一下外,始终未有交谈的话语。一天天过去,我的花瓶中依旧是黄色、红色、紫色的花变换着,而他花瓶中却是永远不变的“勿忘我”。

我觉得我和他应该是那类很相似的人,都有很多感觉,但又都只是把感觉放在心里。我有时会想像他的性格、他的生活,他住在哪里?有什么爱好?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看什么样的电影?后来,我发现自己每天用来想象他的时间越来越多。他离我那么近,我却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呢!在公司里,我只和同组的同事们熟一些,偶尔聊天,结伴吃中饭,其他组的同事大多就只是面熟,没说过话,甚至名字也叫不全。我又是这么平凡沉默的女孩,他什么时候才能认识我呢?我于是又开始幻想有一天他突然主动和我说话……

这样过了好几个月。有天早上,我走过他的方格时,紫色的 “勿忘我”仍养在花瓶中,可是他的位子却空着,一整天听不见他的脚步声、敲击键盘的声音……他病了吗?这一天我都在默默期待。我甚至想,也许明天,我是否该鼓起勇气问问他“身体好些了吗?”。可是到了第二天,我又没勇气了。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人才流动得很快,我很怕有一天来到公司看到他已经离开,而我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每当这样想时就会觉得特别地孤单无助,几乎无法抵挡了!

小单

心理指导:

人人都有人际交流的强烈心理需求,这是仅次于基本生理:吃、睡、性和安全的心理需要。美好的男女间交往更是年轻人渴望的,如果缺乏这种交往,人们往往会陷入无奈、焦虑的情绪之中,不少人甚至患上抑郁症。

我在几个国际、国内著名公司做心理咨询时,都曾听到许多类似的心情:“在学校上学时,同学们都朝夕相处,亲如兄弟姐妹,而在公司里,大家都整天忙于工作,疏于交流,甚至同事一场而分别之时都不知对方姓什么!”也不乏如小单这样由于缺乏人际沟通,与自己心仪的人虽每日相见,却始终与爱情失之交臂的故事。

既然明知人际交流如此重要,为什么要“只把感觉放在心里”呢?尝试一下主动说第一句话,你会发现这并非你想像的那样艰难。

第一,抱着积极的态度。不要把交流看成一件困难或是很特殊的事。抛弃“同事不如同学,不好交往”的旧有印象,其实,同龄人之间很容易交流和认同,同在一个环境工作的同伴更有天然的交流契机,请试着自自然然地与同事增加交往,这不存在什么难堪:相信没有人会拒绝你。

篇5:记忆还是遗忘,这是一个问题

这个时候,有人会义愤填膺地说“灾难的伤痛不可以遗忘,我们必须永远牢记被灾难摧毁的家园与生命”;而也有人说遗忘并不是问题,遗忘的能力本身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机制,相反的,如果什么都记住,才会让我们寸步难行。

记忆还是遗忘,于是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辩题。

悲剧记忆的后遗症

911事件过去多年之后,一些媒体和心理学家开始使用一个词语,叫做“911疲劳”。每年的9月11日,有关昔日受害者的故事依旧铺天盖地,尤其是在网络的传播下,几乎每分每秒都能看到一篇新的与911相关的文章。在最初的时候,相关的新闻与纪录片确实有助于鼓舞灾难的受害者们团结起来面对困境、重建生活,也激励更多局外人提供他们的援助。然而随着悲痛与哀悼的逐渐淡化,人们是否还需要年复一年的“提醒”?对此,美国精神诊疗医师与作家马克·西切尔(Mark Sichel)表示出极大的质疑。

911之后,马克就一直为灾难的幸存者提供心理帮助,他的一个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说道:“这整件事都让我感到厌倦。我在这场灾难中活下来了,如今我觉得我可以在任何情况里活下去。在灾难之后我逐渐学会了处理自己的记忆和伤痛,虽然我依旧会想起在灾难中丧生的朋友和同事,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学会了将911事件封存到记忆的角落里,而健康地继续自己的生活。可是每年这个时候报纸、电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911消息真的让我感到厌恶。我厌烦了那些不停的‘提醒’,它们只会勾起我的伤痛,而更让我觉得伤心的是人们似乎十分乐意被这些媒体的声音包围,这让我觉得我自己被利用了——那些局外人和媒体利用了我的痛苦来制造一些赚人眼泪的‘故事’。我实在不想再看到任何有关的报道,不想再想起那个悲惨的日子,对于我遭受的伤痛的提醒已经太多了,已经够了!”

事实上想要遗忘的不止是那些灾难的受害者,也有那些旁观者。一位在远处目睹了911袭击的女性始终驱散不了脑海中飞机撞向五角大楼、爆炸引发的熊熊大火和人们从半空坠落的场景。“即便是几年之后,我都不知道如何去面对那场悲剧。”她说,“其实我并不是灾难的直接受害者,我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也没有失去朋友或亲人,但目睹那样的场景让我寝食难安。随着日子的过去,对于事件的记忆终于慢慢淡忘下来,可是每年的‘纪念日’,媒体和人们又开始大肆讨论那个让人撕心裂肺的日子,所有的记忆又都回来了,让我再次陷入恐惧里,再次精疲力尽。”

当许多人认为一遍遍反复播放殉难者名字是对死者应有的尊重与悼念,死者的亲人、朋友是否真的需要这些反反复复触痛他们内心的悼念呢?那场灾难,那个伤心的日子,是否真的需要人们不灭的记忆?

我们为何会遗忘

遗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之一,事实上也是人类用以保护自己的一种能力。早在100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提出,人的记忆是有选择性的,有些痛苦的事情,人不愿意再想起,就会被自动抑制而遗忘。在人生的经历过程中,并非每件事情都是按照我们原有的意愿发生的,常常会有我们不曾意料甚至难以面对的事件出现。我们的生活并不需要这些突发事件,可是这些突发事件带给我们的感受和记忆往往是刻骨铭心难以释怀的,这些记忆在我们随后的生活中并没有意义,甚至还可能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有意义的事情中分散,让我们无法安心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刻忐忑类似的事情是不是会再次发生。

细想,小到我们每个个人,大到整个国家或民族,多少都曾经历过难以承受的伤痛,如果时刻铭记着这些伤痛,那人类还能有什么力量继续生活?国家或者民族还能有怎样的信心发展?背负着这些回忆,恐怕有很多人都会失去面对未来的勇气。一个人的精力和思维有限,花费在记忆痛苦的时间越多,能够享受快乐或是开拓将来的精力也就越少。所以正如美国俄勒冈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指出的,“遗忘有很多积极的意义。如果不将那些陈旧或是痛苦的信息从脑子里驱除出去,将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注意力甚至是健康。”

记忆的选择机制

选择性遗忘是我们自我防御的一种方式,在人的潜意识里会把那些最能给自己伤痛的记忆忘掉,而要处理这些事情产生的后果的时候,就要用一些方法调动一下,把这些东西在意识层面浮现出来,比如说催眠。从这个理论看来,如果能够记起的伤害,恐怕都不是真的伤害。选择性记忆的一个用处是为了拿来用的,在人的大脑中会自动筛选出来一些作为一个论点的诸多论据,来给自己的论点服务的。

新南威尔士大学一名澳大利亚博士生希丽亚·哈里斯研究显示,如果我们有目的,我们就会选择性地遗忘掉某些记忆。她说:“这表明,动机会驱使我们记得或者忘掉一些事情。我的研究支持了记忆的选择性状态的说法,特定情境会促进我们拾取某些记忆,抵制或者阻碍提取其他信息。”悉尼近期举办的第4届国际记忆会议上报道了哈里斯的研究。

灾难的遗忘与记忆

灾难终究是会被渐渐遗忘的,人们对痛苦回忆的本能选择就是遗忘。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长期沉浸于痛苦的回忆中无法自拔,必然对人的心态产生扭曲,轻则形成心理阴影或心理障碍,严重的话就为厌世、绝望、仇恨等心理阴暗面的滋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逐渐忘掉灾难历历在目的痛苦细节,可以让我们以后的生活、心态更加健康、安宁。

同样因为,我们的生活还要继续。我们不能将灾难的记忆全部弃之脑后,有句老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灾难给予我们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不该忘记,而且应该牢牢记住。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避免再一次遭遇同样的灾难,再一次经历那些无法承受,不愿回忆的痛苦。

篇6:宽容还是懦弱,这是一个问题

讲述者:秦可(女,28岁,瑜珈教练)

我将包甩到沙发上,气咻咻地关上卧室的门,今晚,肖文甭想进来睡。

他在卧室门外低声道歉:“老婆,别气了,我马上去做你最爱的五香瓜仁,乖啊。”

又是这招,他好像以为把我的嘴堵住了,就什么事儿也没了。可这回,不是几粒五香瓜仁能解决的事。

今天是周五,去瑜珈馆的OL比较多,下班时间也随之变晚。肖文说接了我一起去餐厅吃饭,不回家做了。我当然很高兴,就让他在会客室里等我。

因为是几个班一起结束,人有点多,我被挤得东倒西歪。随后听到一声痛呼,有人摔倒在地上,裙子也被扯破了。

我心里惦记着肖文,没理会这茬事继续往会客室走。可是那个摔倒的女人拉住我不让我走,非说是我绊倒的她。

真是莫名其妙,我当然不承认,谁知她拽着我大声嚷嚷,说什么没素质,绊了人不道歉态度恶劣。我真是喝凉水也塞牙,倒霉到家了。

动静闹得有点大,肖文也来了,我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其实我知道,那女人只是借故发作,谁都有可能被她当成靶子,所以我想,假如肖文出马吓吓她,应该就没事了。

不管怎么说,肖文1.85米的个子,身材魁梧、眉目生威,我就不信镇不住那个女妖孽。可是他的第一句话却是对那女人说:“你没伤着吧,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我听了气不打一处来,这不等于变相承认是我错了?

那女人借坡下驴说,骨头痛啊,怕是骨折了,还作势哀嚎了几声,惹得馆长都出来问出了什么事。

双方僵持不下,后来有人提出查监控。结果证明,我非但不是“犯人”,反而是受害者,因为监控上清清楚楚地显示,是女人用肩膀挤兑了我—下。

想到方才受了那么大的气以及馆长投注在我身上怀疑的目光,我更不想放过她。可肖文倒好,一脸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表情。

他老婆受委屈了,他反倒当和事佬?忍无可忍,我饭也不吃了,直接跑回娘家。

肖文说我性子火暴不能忍。是,性子火暴这点我承认,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学瑜珈的原因,修心养性。可事情总要分能忍和不能忍吧?

别人欺到我头上了,难道我还要笑着说“谢谢”?

我—星期没理肖文,他还是那副老样子,鞍前马后地讨好我。说实话,我不知道这算是肖文的优点还是缺点,从认识到现在,我从没见肖文发过脾气。不管我再怎么生气,有理还是无理,他从来都不会摆脸色给我看。

按这个标准,他就是网上所说的“十佳好男人”——老婆说的一切都对。

可我总想,这样的性格确实避免了我们婚姻里的争吵,但亦混淆了是非。有些争吵,明明是我不对,他却没有反驳,反而会纵容我的坏脾气。

这不,连我妈都说肖文太惯我了,小小一点事就往娘家跑。妈妈很传统,认为嫁出去的女儿频繁回娘家就是过得不好,所以在妈妈家吃了饭就被赶出来了。

想想妈妈说得也对,你让他一个大老爷们跟一女人吵,也确实伤形象。

何况别人卑鄙,不意味着你要回馈同样的手段,那岂不是说明你和那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看着已经剥好的半盘核桃,心想就打和吧,再加上他约了我周末去郊游,都做到这份上了'再不原谅就显得我不通情理。

本来气氛不错,郊外空气好,还从当地农民那儿买了不少有机蔬菜。但倒车时,一辆自行车径自冲过来,喊都喊不住,结果跟车屁股来了个亲密接触。

这事的责任本来不在我们,站在车外的我向他打过手势,肖文也不停地按着喇叭,但自行车就是不管不顾地冲过来。

可人家不那么想,认为我们没有把握好倒车时机,才会撞上他。

笑话,我们的车在停车场里规矩地倒,怎么就错了?谁知那人把手臂和膝盖露出来:“你看看,都出血了。”

可我们的车屁股也撞出一个大凹痕,拖到修车厂,随便也得好几百。这事说到哪去,无理的也不是我们,可肖文却掏出两百块给那人,说是医药费。

我恼得夺过钱,冲着肖文吼:“凭什么!又不是我们的错。”

肖文重新掏了两百递给那人,一面回头跟我说:“我们这车反正也挺旧了,撞了这么点不要紧,可他是真的受伤了。”

就因为他受伤了,所以他的错就可以被忽略?

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怎么能随意混淆?

我知道肖文宽容大度,但总要有个是非的原则吧。我不敢想,假如将来他这样教育我们的孩子,那TA是不是会变成一个毫无原则的老好人?

万事和为贵

讲述者:肖文(男,31岁,人事主管)

我是被祖母带大的,她没读过书,但该懂的道理都懂。她这一辈子,就没跟人吵过架。她总说:“说那些伤人的话,一辈子都会留个伤痕。”也因此,我深受她的影响。

我想,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和平解决的。不是有句古话叫万事和为贵吗。少个敌人,总是好的。可我的这种价值观,却被秦可认为是懦弱无能,说因为害怕,才不敢去争取。

说真的,人这一生,有多少东西是真正重要的?

三两知己、一个家就是最重要的,其他的,说白了,都是身外物,没有什么不可失去。既然不怕失去,不惜伤害别人争来又有什么意义?

就像前段时间公司升职的事。

我和另一个主管同样有机会,但最后升职的是他,我当时没往多处想,竞争本来就大,他能上位,也只能说明他比我厉害。

只不过事实并非如此,公司高层出现问题后,才知道,是那个主管使用非正常手段笼络了高层,才得到升职的机会。

知道此事的秦可,非要我去公司讨个说法。我不肯,她便说我不像个男人,自己的利益被损害了都不会哼几句。

可是我说了就真的能改变吗?我有近十年的职场经验,非常清楚就算我把事情抖出去,我也得不到任何好处,还会让部门看起来像宫心计的战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还有意思吗?

是,这对我不公平,但这个不公平我已经尝到了,再提旧事,也不过是把这不公平的伤口再揭开一次。

我并不是那么脆弱的人,因为一次不公平,就弄得怨天尤人。我坚持认为,你不把自己当弱者,你就绝不会是弱者。

但秦可却与我背道而驰,她所认可的是社会大众眼里的强者,吵架先逃的那个,就会被人看不起。

其实人过日子,哪里不会有磕磕绊绊、矛盾重重,就连去超市买个酱油,都有可能因为只剩下最后一瓶而跟人发生争执。

但,把精力投注在这上面有什么好?吵架,是看似有输赢其实是双输的局。多骂别人一次,那些伤人的词语都会在脑子里多停留一次。所以,我不主张秦可遇到什么事都用强硬的办法解决。

是,这看起来就像我服了软,可就像那次瑜珈馆里她被一个女人冤枉的事,我也不喜欢那个女人没有弄清真相就指责秦可。但换位思考下,自己在众人面前摔倒了,漂亮裙子又尴尬地破了,出于女性的爱美心理,她是

想抓个靶子发泄,这也想得通。

后来调出监控后,那女人也知道自己错了,对秦可道歉。秦可却不肯收手,认为那女人不够诚意。

本来,因为这个意外,已经耽误了吃饭时问,难道还要继续吵下去,饿着肚子不说,还影响心情。要知道那可是宝贵的周末。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予人方便,予自己也是方便。秦可却不懂,硬是生了我一星期的气,好不容易消气了,又因为个小插曲而跟我怄气。

她说我是非不分,假如那人有心敲诈我们,那肯定赔惨了。

我知道现在是个道德感稀缺的时代,到处都在喊要传递正能量,可我们又怎么能一开始就抱着被骗的心态去面对?如果我们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就不可能平和无事。

我想起前段时间微博上流传的一个很感人的事迹:初中生刮花了车,因为要赶着去学校,便留下纸条说明原委,还有联系方式。最后车主感动于这个孩子的正直,没有怪罪于他,而有修车店听说了此事后,答应免费为车主修复刮花的部位。

你看,是非是以责任来划分的,但更要讲人情,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用是非对错来处理。初中生是做错了,假如错了就必须被车主指责,那么也不会出现后来感人的一幕了。

我想退一步海阔天空,不那么计较,活得自在点,不行吗?

专家解析:

忍还是不忍,这是个问题。就文中出现的几例事件来看,并没有伤害到男女主人公真正的利益,所以肖文的处理方式也无可厚非。毕竟就像他所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是秦可的担忧也有道理,因为这个世上的确存在着不公平,不是所有事件都能用“退让”解决,有时候,“退让”甚至会滋生某些不良的风气。

至于秦可提到的“不是男人”,就有点杞人忧天了。所谓男人的标准,并不是他在争吵中能多出风头,而是担得起多大的责任。在这一点上,肖文明显做得很到位,他顾及了秦可的情绪,变着法子讨她欢心,这恰恰是他有责任心的表现。

篇7:碗还是盘子 这是一个问题

去婆家过年的时候,也许是南方冬天没暖气的原因,几乎所有的菜肴甚至隆重的年夜饭都放在大碗里。当然除了鱼以外,整条鱼是没法放进碗里的,年夜饭又少不了鱼,年年有余嘛。鱼块当然是可以放进碗里的,刚注意到“鱼块”和“愉快”谐音,所以过年烧点鱼块寓意还是很美好的。年年有余,物质丰裕;年年愉快,精神丰富。

一只只大碗装得满满当当,并且冒尖,有红烧肉、蛋饺、肉丝雪菜炒冬笋、什锦菜和糯米丸子烧小油菜什么的,放在桌上,颇有一种五谷丰登的富足和满足。保温又满当,大碗和过年居然是这样的协调合拍。这样的效果是碗口深带来的堆砌感造成的,而盘子显然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和摄影的原理有些相似,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要显示富足感,就用碗;而想展示菜肴,就用盘子。

“我的盘子”展示我的食物

美国农业部曾用金字塔食物结构图向民众推荐健康的饮食比例以减少肥胖,可收效甚微。后来农业部官员灵机一动,将金字塔食物结构改成人人都一目了然的“我的盘子”,也就是一张看似盘子的示意图,显现饮食中应该包含哪类食物以及不同类别的食物在饮食结构中应占的大致比例。一贯关注健康的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亲自上阵,出席“我的盘子”发布会,她解释:“家长们没有时间称几盎司蛋白质,但一定会有时间看一眼孩子的盘子。”盘子的直观展示性直接决定了推广的效果,家长是孩子健康的管理者,而“我的盘子”正是一个很有效的健康管理工具。

用碗盛装的菜肴吃着更香?

微博里看到电台主持人罗兵说的一段关于碗的话非常诱人,简直闻到了香味:“用大碗盛菜,比用盘子盛显得香。不光是多汤多汁的,一般炒菜也要放大碗里。这碗要么粗瓷要么搪瓷,比吃饭碗要粗犷,绝不能是细瓷的,一细,视觉的香味儿就没了。家中晚饭,三菜一汤,四个大碗放在桌上,里面盛着好吃的炒菜,端起盛的冒尖儿的饭,夹一筷子菜,放在米饭上,埋头就吃了起来。”

的确,一碗肉听着好像是比一盘肉要好吃热乎,无论是扣肉、东坡肉还是红烧肉,都用深口厚壁的粗碗盛放,显得更加诱人。

宜碗者碗,宜盘者盘

袁枚在《随园食单》的“器具须知”里写到:“古语云: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然宣、成、嘉、万窑器太贵,颇愁损伤,不如竟用御窑,已觉雅丽。惟是宜碗者碗,宜盘者盘,宜大者大,宜小者小,参错其间,方觉生色。”大师已经说了:适宜用碗的就用碗,适合用盘的就用盘。而蒸菜,显然是宜碗者。营养还是蒸的好,蒸菜还是用碗好。

荤菜尤其是蒸菜特别适合放在碗里,民间很多蒸制的菜肴都是用碗来蒸,然后直接用碗端上桌的。比如四川的“九大碗”和河北的“八大碗”等。蒸对食材的要求较高,只有新鲜肥美的肉蒸出来才味道鲜美。比如扣肉,不仅肉要新鲜,型还要好,最好取特定部位的,有皮有肉,肥瘦相间,方方正正。选好的肉,放在大锅中煮到七成熟,捞出来把肉皮上的杂质抹净,再趁热在肉皮上抹一层面酱或蜂蜜或红糖,随后,过油炸,直到肉皮变成黄红色出锅。出锅后,将肉切成薄片。我自己的小经验,就是将肉放凉以后甚至冻一冻再切会非常好切。然后将肉皮朝下一层层码好,再码上梅菜或者芋头,浇上酱油,撒上糖、葱丝和姜片,就可以开蒸了。蒸两个小时左右,香味蹿得满屋都是。

用于蒸的家什不少,蒸盅适合蒸制一人份的菜肴,比如日本有名的蒸物“空也蒸”,几个人就需要用几个蒸盅。德国的Miele蒸炉是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发烧级设备,独特的自动温控技术,能将温度控制在40~100℃之间。无论是什么样的食材,在Miele蒸炉的完美温控下,都能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完整的营养成分、色泽与鲜味。当然,价格也非常辣手,高达数万元。

上一篇:大学生实习期心得体会模板下一篇:大学生落户需要的资料-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