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性还是自我

2024-04-15

是个性还是自我(精选8篇)

篇1:是个性还是自我

是个性还是自我每个周末带儿子去菜市,儿子都会去光顾一家手工豆制品的小作坊。原因有三:一是那儿生产环境比较干净,二是那儿的食物比较新鲜美味,三是老板的服务态度让我儿子心满意足。能让儿子如此开心,我欣然同往。儿子买的最多的是豆浆,但他每次要的豆浆不是摆在摊桌上的冷的,嫌太凉,也不是保温箱里的热的,嫌太热。所以每次老板都另外给他把豆浆放在微波炉里热一下,不冷不热,刚好是我儿子喜欢的温度。更麻烦的是他不让老板帮他插吸管,要自己动手。好几次老板忘记了他的习惯,又得另外给他热一杯。面对儿子如此无理的要求,我一脸生气和无奈,只好连连给老板赔不是。还好,老板是一对40多岁的中年夫妇,性格比较好,也很有耐心,每次都笑容满面地满足他。而且看到我责备孩子,还一个劲的劝说我:谁不是从孩子走过来的?孩子从小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人就是要有个性…让我既尴尬又无言以对,只能一次次给对方说抱歉。

空闲的时候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儿子这样的行为是不是我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比如给他买衣服,他一定要自己喜欢的款式和颜色,虽然有时候在我的引导下,买下了另外的我认为比较合适他的,但在接下来的日子也发现他还是不喜欢穿它。所以每天早晨起床穿什么衣服成了我们大人最头痛的事,每天我给他准备的、放在床边的衣服,只要是他不喜欢的,最后穿在他身上的一定是他自己到衣柜里挑选的,而且是他觉得上下搭配合适的。对此,我只能安慰自己:儿子喜欢画画,是不是对色彩本身就很挑剔?但生活中很多事实证明:他总是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有时老公很热心的帮忙都会遭到他的拒绝,有时因为大人的帮忙还会搞得大家不愉快。诸如此类的事实让我真的很困惑,也很担心他这种习惯不是有个性,而是太自我。长此下去,他的未来让我隐隐不安,也没有把握。

因为小时候自己的很多生活(包括穿衣吃饭)都是父母一手包办,感觉自己今天的性格有太多的顺从和软弱。所以我不敢对儿子有太多的压制和管束,更多的是放手。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按他的兴趣爱好来。但在现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这样的放手会不会给孩子的将来带来更多的忧虑?

篇2:是个性还是自我

新闻回放

目前高考录取工作已接近尾声,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已在陆续发送中。部分高校今年推出的录取通知书,淘宝版、游戏版、手写版、存折版、抒情版等,花样繁多,颇具个性,让考生耳目一新。对此,一些考生和家长认为,脱下“正装”的录取通知书太过花哨、华而不实;也有专家表示,与在录取通知书上别出心裁相比,更期待这种创新的理念能在今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中看到。

各种版本录取通知书让考生耳目一新

“邹涛,亲,祝贺你哦!你被我们学校录取了哦!南理工,不错的哦!奖学金很丰厚哦!门口就有地铁哦!景色宜人,读书圣地哦!亲,交不起学费也没有关系哦!我们有‘绿色通道’哦!……”

近日,乌鲁木齐八一中学高三(10)班学生邹涛收到了南京理工大学的录取短信,第一眼看到短信内容,他感觉自己被“电”到了:“天哪,这所大学这么‘潮’啊,太有趣啦!”邹涛告诉记者,“没想到一贯严肃的大学录取通知也可以做得这么有创意!”

乌鲁木齐市第七十中学高三(14)班学生王安琪拿到了北京大学(微博)的录取通知书,让她意想不到的是,里面还附赠了一张名为“北大英雄”的游戏光盘。她发现,这张光盘主要由“北大漫记”、“出发”、“预习北大”和“北大英雄”四部分组成。其中,“北大漫记”是一系列漫画,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展示大学生活;“出发”是北大学子饰演的一部六集情景剧;“预习北大”是一本电子书,主要介绍北大及其校园社团、住宿等学生生活情况。

记者采访发现,相对于“某某同学你被我校录取到某系某专业学习,请于×月×日入学报到”的传统录取通知书,如今高校的录取通知书颇具创意。中山大学教授篆书手写“录取通知书”,华南理工大学附上校园生活地图,上海财大把通知书设计成“存折”,都受到了考生的欢迎。“惊喜,没想到,确实不错,挺好的,有创意。”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用这样的词语来评价个性化的通知书。

“有创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个性化的录取通知书抓住了中学生的心理,‘有创意’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能够得到学生认可。”新疆社会学者张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张峰认为,由于网络的发展,中学生接触的信息量与过去相比大了很多,特别是时尚新潮的信息,不停地在他们面前出现。各种有创意的东西都是中学生愿意接受并认可的。因为新奇,因为出乎意料,这些惊喜符合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

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学生李芳认为,过分死板的东西不大容易被中学生接受。现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很多想法也与过去不同,所以看到有创意的东西,总是能够激发起自己的好奇心。

拿到某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学生赵丝雨认为,当今社会就是一个创新的社会,个性化的录取通知书带有时代气息,紧跟潮流,不仅让人看了有愉悦感,还能迅速拉近高校与新生之间的距离。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教师吴玲很赞同高校录取通知书的这些变化。她认为,彰显个性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与当下年轻人追求时尚的特点相呼应,亲和力十足,尤其是一些配合专业和育人目标的设计理念更是大大提升其高度,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寓意,认真规划好自己的未来之路。

为高校转变教育理念带来启示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与学生相比,家长对个性化录取通知书存在较多不同的看法。

乌鲁木齐一位王姓家长看到儿子的`个性化录取通知书后说:“这种录取通知书太花哨了,高考录取是严肃的事情,不应该用调侃的口吻来表达。”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有所改革是好的。从录取通知书个性化的细节可以看出高校谋求变革的意愿。

对此,张峰认为,个性化录取通知书的出现,实质上是高校在服务学生工作中的一种创新做法。呆板的录取通知书,当然可以达到录取通知书传递信息的目的,但高校也知道,如今的学生在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对待新事物等方面,都与以前的学生有了很大的不同。作为高校,迎合学生这一点是没有错的。但也不能太过头了,否则有哗众取宠之嫌。

学生们对个性化录取通知的认可和给予的积极评价,让张峰看到了学生对创新理念的认同。张峰告诉记者,创新不是每个人都能认同的,但作为中学生,他们对个性化通知书的认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代中学生对创新理念的认同和追求,这与当代教育改革有关。高校应该以个性化录取通知书为契机,转变教育理念和方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教育效果一定不会差。这是个性化录取通知书带来的最大启示。

一位专家表示,与在录取通知书上别出心裁相比,更期待这种创新的理念能在今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中看到。一所高校只有在教育制度、教学方式上让学生感到温暖和亲近、感到钦敬和向往、感到知不足而后学,这才是一所成功的学校,才是一个真正让学生成长进步修身提质的殿堂。记者 蒋夫尔

(中国新闻网)

篇3:是个性还是自我

一、韵味风格

关于《二泉映月》的标题与内容是否一致的问题, 曾经一度颇具争议。一是描绘“天下第二泉”与月亮的纯写景之作;另一是寓情于景的写意性的非标题音乐。对此, 音乐界对后种解释逐渐达成广泛共识, 认为《二泉映月》名虽风雅, 实际却是华彦钧对其坎坷一生的倾诉。纵观古今中外的作曲家, 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抒发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内心情感体验的1。华彦钧这位身背二胡穿梭于街巷、饱受欺凌的民间盲艺人, 终其一生的苦难铸造的《二泉映月》, 是对生命的呐喊、对苦难的拼搏, 又岂是华美、娇嗔的莺莺之声所能背负?

华彦钧演奏的《二泉映月》谱长为88小节, 曲长为7分04秒, 速度为每分钟48~58个四分音符的节奏。静听华彦钧的演奏, 让你的心也不由自主的进入了他那沧桑凄凉的世界里, 使你随着他情感的波动而荡漾——“陈述事实-憧憬光明—向往和拼搏-再次失意-拼死拼搏—留有一丝憧憬”。引人当下不禁浮问:是怎样的天地悲悯之怀, 让那盲人拥有了这般回肠荡气的绝世深曲?而这又岂是凄惨、悲凉的宫怨之情所能表达?

音乐作品可以说是作曲家的生命与灵魂的结合体;而“音乐表演在整个音乐实践的过程中, 实际上是体现了一部作品的创作从精神的表现向物质的表现转化的一个逻辑继续。2”对于表演者来说, 具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表演, 方是打动听众心灵的关键所在。与此同时, “音乐表演应该具有真实性, 但这个真实性又仅仅是一个真实的框架, 它给表演者留有充分创造性的余地。2”然而, 胡志平本人对《二泉映月》的解读为:“它寓刚健于沧桑之中, 行遒劲于柔美之内……”“一弓一指皆著人世沧桑之色彩, 而技巧的运用又毫无斧琢痕迹。3”因此, 他并没有肤浅地将乐曲诠释为无锡惠山泉的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是严格按照《二泉映月》的无删减版本演奏, 并将华彦钧一生的坎坷与磨难、饱尝人间的辛酸和欺凌等种种不幸遭遇在音乐中表现得酣畅淋漓, 各种复杂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进行细腻而深情地伸展开来。胡志平的演奏还原了华彦钧在历尽沧桑之后心静如水的心灵的独白, 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抚慰。可以说, 胡志平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华彦钧的创作个性及其作品的艺术特征的总体把握和再现。

二、演奏技法

《二泉映月》作为华彦钧的代表作具有典型的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美学特征, 其音乐风格形成与华彦钧的特殊生平经历、内心精神世界、性格特点有直接的关系。虽说华彦钧深受江南文化之浸润, 但音乐中却诸多阳刚之气;因此, 必须从表演技巧的角度对华彦钧的演奏艺术进行研究。

华彦钧演奏《二泉映月》特点是——独特的运弓与小三度同指滑音及压颤的润腔手法。他的行弓多沉涩凝重, 力感横溢, 给人以抑郁感、倔强感, 表现出一种含蓄蕴藉而又艰涩苍劲的美。在乐曲的律动上常用的十六分休止符节奏型与相应的顿挫收刹弓技法, 而他这一独特的运弓特点, 是因其长年行街演奏的生活现实所形成的, 故运弓多短促、顿挫。又由于华彦钧本人的纯朴个性与乐曲的情感特点, 其演奏并没有出现太多夸张的润腔, 而是用质朴的手法表现他内心丰富的情感。

表演技巧对于音乐表演来说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基础, 然而它并不是音乐表演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它只不过是音乐表演的手段;只有当表演技巧为艺术表现的目的服务, 并且获得与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时, 它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1胡志平演奏的《二泉映月》, 尊重并采用了华彦钧演奏录音的速度, 从第一句开始的的宁静、平稳到其后变奏中的高潮迭起、铿锵有力, 他都高度的尊重谱面, 力图最忠实地再现原版的《二泉映月》。同时, 他运用二胡上五个把位的宽广音域, 对华彦钧演奏中极具特色的重力运弓、浪弓等技巧都做到了完美的还原;同时配合小三度同指滑音、指面按弦、压颤及打音的润腔手法以突出节奏的重音, 犹如人的脉搏, 铿锵有力。胡志平的演奏无论吟猱绰注, 压吟擞打, 顿挫收放都紧扣乐曲本意, 流露出亦咏亦诉、似悲实静的情调。

三、结语

纵观胡志平演奏的《二泉映月》, 无论是音乐风格的把握, 还是表演技巧的统一, 都说明了其艺术造诣的深厚。然而, 演奏者在忠实还原原作的基础上, 还应自觉发挥表演者自身角度对音乐认识的再创造, 而这正是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的魅力所在。

注释

11 .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44, 16.

22 .王次昭.音乐美学新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3:154-156.

篇4:是个性解放,还是生命的诉求?

关键词:蘩漪 个性解放 生命诉求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曹禺是一位以抒写女性形象、关注女性命运而著称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个个丰满生动,褶褶生辉,而在这众多的女性形象中,蘩漪被公认是最丰富、最复杂也最具光彩的一位。在对曹禺作品的众多研究中,对蘩漪的评价基本上都倾向于褒扬的态度,认为她敢于反抗封建道德,敢于大胆追求自由与爱情,体现了个性解放思想和现代女性的自我意识。在这类评价中,朱栋霖先生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说:“这个旧式女人瘦弱的手已经把个性解放和反封建的旗帜举到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度。”[1]

《雷雨》中蘩漪这一人物形象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复杂,任何简单的政治标签都可能会掩盖这一鲜活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也容易忽略作者在这个人物身上投射的浓烈情感。笔者认为,用个性解放和反封建来描述蘩漪是不符合这个人物本来面目的。蘩漪并没有明确地意识到要去反抗封建秩序,相反,从蘩漪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身上存在着严重的封建思想。比如她瞧不起四凤,用“喂”的语气和她说话;看到周冲对四凤说“谢谢”就觉得意外,觉得周冲对四凤太客气;认为四凤“是个没受过教育的下人”,“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2]在第二幕结尾,当周萍明确告诉蘩漪他喜欢四凤时,蘩漪鄙夷地说:“你受过这样高等教育的人现在同这么一个底下人的女儿,这是一个下等女人……”[3]这些都表明,蘩漪的身上有着明显的封建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志。在追求爱情上,蘩漪也不是完全无所顾忌,而是时刻被封建伦理观念束缚着。自从“闹鬼”一事被鲁贵知道后,她就在鲁贵的旁敲侧击中不敢强硬。她在绝望中对周萍说:“自从我把我的性命,名誉交给你,我什么都不顾了”,“是你,把我引到一条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路上去的”,[4]这些语言都表明蘩漪潜意识里还是在乎名誉的。在个性解放上,有研究者把蘩漪称作“中国式的娜拉”,笔者认为这也不甚恰当。在冲出旧家庭,追求个性解放方面,蘩漪远没有娜拉那样坚决和彻底。她根本就没有打算过要冲出周公馆,到更广阔的自由世界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相反,而是更多地依附于这个封建家庭。她不是没有看到周萍的软弱和退却,但她却紧紧抓住周萍不放,甚至愿与四凤分享周萍的爱情,这种缺乏独立人格和尊严的行为怎么能谈得上个性解放呢?所以用个性解放和反封建来概括蘩漪这一人物形象有失真实,也有失作者的创作本意。

在笔者看来,蘩漪的反抗与追求更多的是出于对生命的强烈渴望。“热情原是一片浇不息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5],这句话可谓是作者对旧家庭女子悲惨命运最深切的体察和最精确的描述。遇到周萍前的十八年,蘩漪和大多数旧式女子一样,“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在阴沟里讨生活”,是周萍的出现,将蘩漪从“枯干的砂上”唤醒,重新燃起了她对生活的热情和生命的激情,于是她抓住周萍不放手。“我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我,要真真活着的女人”[6],这是一句源自女性生命最深处的呐喊,为此,她拒世抗俗,奋力抗争,将生命激成了一朵艳丽的火花。

作为一个女人,蘩漪是不幸的。十八年前,还是青春少女的蘩漪,带着一个少女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婚姻爱情的幻想来到周公馆。但来到周家之后,她才发现周朴园并非她想象中的白马王子,而是一个极端专横的伪君子,想象的期望值和现实的反差残酷地摧毁了蘩漪所有的幻想,她和周朴园名为夫妻,却形同路人。周公馆像一口黑暗无边的残酷的“井”,压抑磨灭了蘩漪全部的热情。从《雷雨》第一幕“喝药”一场戏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到蘩漪对生活的全部热情、人格和尊严逐渐被泯灭、销蚀荡尽的屈辱历史。

就在蘩漪对生活绝望到极点时,就在蘩漪打算在“牢笼”似的周公馆里安静等死时,是周萍的出现,重又给了她对生活的希望,唤醒了她压抑了十几年的生命热情。为了获得一点点人的情感、人的生活,蘩漪毅然抛弃了母亲的身份,和周萍走到了一起。然而周萍却是封建文化铸造出的一个软弱而又怯懦的灵魂,他不堪忍受伦理观念带来的煎熬,选择了逃离,对于蘩漪来说,刚刚被唤醒的生命重又面临着被风干的境地。她不甘心也不愿意重新坠入“干枯的砂上”,她死死抓住周萍不放手。在第一幕中,她先用“闹鬼”提醒周萍他们曾拥有的过去,企图唤回周萍的感情,但周萍不为所动;第二幕中,蘩漪向周萍摆出了自己的处境,“我希望你明白方才的情形,这不是一天的事情。”“你知道我没有你在我面前,这样,我已经很苦了。”“你不能看见了新的世界,就一个人跑。”[7]希望能唤起周萍的同情,然而周萍亦不为所动。当提醒和诉说都不能让周萍的态度有所改变时,蘩漪再一次降低了姿态,向周萍哀求道:“我从来不肯对人这样低声下气说话,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我,这个家我再也忍受不了了。”[8]她甚至把姿态放到最低,“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儿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你不离开我。”[9]可是当这点最卑微的要求都无法满足时,蘩漪心底的恶终于无可遏止地爆发出来,在那个暴风雨的夜晚,她彻底抛弃了母亲神圣的天职,试图用儿子的爱情做赌注来阻止周萍和四凤的出走。当周冲不能让她如愿以偿时,蘩漪绝望了,她歇斯底里地疯狂地喊着:“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的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的我不是你的母亲。她是见了周萍又活了的女人,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我没有孩子,我没有丈夫,我没有家,我什么都没有,我只要你说:我……我是你的。”[10]蘩漪由情欲解放而重新焕发的生命力,终于得到了一次彻底的释放,在追求自我的生命中来了一次痛快的燃烧。

蘩漪原本就有着一颗不安分的灵魂。戏剧在蘩漪出场时这样写道:“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地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可是人家说一句,我就要听一句,那是违背我的本性的”,[11]蘩漪的身上本就有着与生俱来的反抗力,这一点从周朴园对她的态度上也能看出来。面对周冲对罢工一事的关注,周朴园呵斥他“说话太多”,并对蘩漪说:“这两年他学得很像你了”,可见在周朴园的心目中,蘩漪一向是不大听话,不太顺从的。正因如此,他才对蘩漪采取了不近人情的严厉态度。周朴园给蘩漪喝的表面上是医病之药,实际上却是精神之药,是要对蘩漪的反抗施加压力,使她屈从于自己给他做的安排。周朴园的专制越强烈,蘩漪被压抑的痛苦就越强烈。可即使如此,在遇到周萍前的十八年里,蘩漪虽有语言上的对抗,却没有行动上的反抗。她一直压抑着自己,使自己成了“像石头一样的死人”,是周萍的出现,唤醒了她心底那压抑了太久的情感渴望,使蘩漪被压抑的生命力所积蓄的郁热找到了喷发口,她没有委屈自己,而是任随内心深处潜藏的生命力的流奔涌而出,她不错过任何活着的机会,她不顾一切地和周萍走在了一起,即使是偷偷摸摸,她也很满足。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周萍没有逃离,而是继续留在蘩漪身边,那么周家的一切都会照旧:周朴园依然维护着家庭的“体面”,蘩漪表面上应付着周朴园,她可能还会表现得更顺从,以维护周家表面的平静,而背后却和周萍在一起享受着迟来的爱情……这个情形看起来非常别扭,甚至令人尴尬,但在这种情形中,蘩漪的形象反而更真实。她从没想过要冲出旧家庭,她只需要情感的慰藉和生命的激情。蘩漪的反抗是源于周萍的撤离,如果周萍走了,就意味着她又要坠入干枯与寂寞之中,她不愿意也不甘心,她要死死抓住生命里的这点活水来拯救自己,于是我们看到了蘩漪的表白、哭诉、哀求与玉石俱焚的抗争。蘩漪的反抗是随着与周萍关系的渐趋紧张而愈来愈强烈的。所以说,蘩漪的反抗源于她想拼命留住这生命的活水,想极力留住这生命的激情,用她的话说,就是要“真真活着”。

曹禺先生在《雷雨·序》中写道:“写《雷雨》是一种情感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是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是自己来主宰着”,“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12]正是站在人本主义的立场上,作者用“悲天悯人”的目光关照着人类,关照着女性的命运。“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到这一口自由的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有多少吧”,“在遭遇这样的不幸的女人里,蘩漪自然是值得赞美的”,“虽然依旧落在火坑里,情热烧疯了她的心,然而不是更值得人的怜悯与尊敬吗?”[13]正是从旧式女子切身的痛苦出发,曹禺先生对蘩漪的生命追求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就这一点来说,曹禺先生比起那些站在启蒙的立场上,空洞地呼吁女子从家庭中走出来的作家更让人感动。

注释:

[1]朱栋霖:《论曹禺的戏剧创作》,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3][4][5][6][7][8][9][10][11][12][13]曹禺:《曹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5:简历要个性,还是要干净

huhuaji(网友):我认为“花哨”只是个人的审美观不同而产生的不 同看法。简历做得有魅力,除了能吸引招聘者外,还能突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审美观。我想招聘者一定喜欢看有个人设计风格、清新流畅而不呆板的简历。

jem(自由策划人):我是写简历的“老手”了。依我的经验,简历要个性 还是要干净关键是要“对症下药”,比如广告、策划这些本身就很要求创意的行业,能通过简历表现你的个性当然不坏。而如果你是去应聘会计,那还是老老实实地 写一份“干净”的简历吧!

黄振贤(人力资源部经理):曾经有一个广州大学的学生来我们公司应聘,他 是学酒店管理的,却用了3D技术来制作他的简历,做得很漂亮,我第一个就拿起 他的简历来看。作为一个招聘者,我更喜欢有个性的简历,它们的确抢眼很多,可 以帮求职者“sell”到自己。

贾小敏(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喜欢个性的招聘者当然会有,但是在你还没有 弄清看你简历的那个人的脾气之前,慎重起见还是按正规、传统的方式写一份“干 净”的简历好。尤其是到大公司应聘,一份整洁、清楚的简历是肯定没有错的。

王燕儿(读者):最讨厌那种卖弄“个性”的简历,又没有内容,还“我,性 格开朗,能说会算”什么的,一看就头痛。

bu(读者):我们首先要清楚的是简历的个性在哪里。只是在形式上玩花样 那不叫个性,与众不同的真才实见才应该是你的简历中最光彩照人的地方———有 这种“个性”的简历相信没有哪个招聘者不爱。

篇6:是个性还是自我

现今世界知名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视人才如生命。如何广纳贤才,知人善用,似乎都各自有套看家的“兵法”。一时间,不少大小企业纷纷效仿,取来的“真经”中就有一条——即被外企所推崇的个性面试。

于是,许多久经应聘之“沙场”的求职者们,在面试这一道入门关上,常常栽在了一些个性试题上。智商情商测题,血型星座分析,笔迹测验,虚拟情景题等……应聘者在面试中原本就要经受不小的压力,这样一来更是头晕目眩,手心冒汗。莫非是走错了地方,到了电视台的综艺节目里?!

真的是游戏一场也就罢了,可这毕竟事关个人前途,怎可儿戏。如此怪异面试,究竟是招聘方理念开放,还是存心刁难;究竟是创新之举还根本就是一场闹剧?

知人才能善用

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出现这些形式各异的个性测题,暂不论其本身是否科学,首先这一现象体现了一种社会和企业对人才个性的关注和重视。

回顾过往,用人单位通常只按学历文凭和工作经验招聘人才,纳至麾下后一般都让其从基层做起。由于从一开始,管理者就没意识到要怎样去了解属下的个性和擅长之处,也就往往将其安排在当时空缺的位置上。

然而是否真的合适,那只有做着瞧了。放对了位置自然好,若是错了位,人不能尽其职,对企业自然就造成了损失。对个人而言,干了好几年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根本就不适合这个位置,那时再转行在时间上已是一种损失。若是没有信心重新开始自己事业的人,或许就一辈子做着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自身的才能和潜力也就这样被埋没了。

由此可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的结合,来招聘自己真正所需的人才,并按其自身特点就位以发挥其最大的个人优势,这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应是一种进步,也是对人才的尊重。

其实,个性面试在国外已相当普遍,也确实是他们郑重其事地考察一批批优秀应聘者的录取标准和常规题目。

“怎样移动富士山?”这是比尔·盖茨曾提出过的一个经典“怪题”,翻阅众多名企招聘时所提出的问题,类似这样的“怪题”比比皆是。名企这么做,究竟意欲何为?嗜才如命的他们极为重视网络人才,应该不会拿招聘这样的重要活动来作秀,玩噱头。比尔·盖茨如是说,我们要考察应征者是不是按照逻辑来解决问题,正确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这也许就是微软所需的人才。

前些天,记者参加了一场由杭州人才市场举办的外企招聘会,当时火爆的场面是原本没有预想到的,挤在人群中让人简直透不过气来。几个出入口处虽有管理人员在维持秩序,但也几度出现失控之势。外企的门槛向来不低,为何应聘者仍是趋之若骛,而且不少还是无太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想必外企的高薪和工作机遇就是魅力所在。

就外企在面试中所采用的“怪”题,百威国际啤酒有限公司的方小姐对记者说,在招聘会上的初试阶段,一般都根据求职者基本素质和能力进行筛选,等到后面几轮的复试时就会出现一些智力题,从而测验其思维灵活性。

日本高丝的春丝丽有限公司此次需要招聘美容指导方面的工作人员,因此该公司的范先生就表示,在选择应聘者的过程中,会特别注重其与人交流的能力。面试中也就会出现一些心理测验之类的题来判断其个性是否开朗,是否具有亲和力。

篇7:顺乎世情还是坚守自我

——读青年作家王跃文小说《国画》有感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社会现实得让人有点可怕。很多丑恶行为也在这个逐渐变得冷漠的社会中暴露出来,“官二代”“富二代”的“新奇事儿”刺激着人们的眼球。在这样现实的社会里,还能坚守自我的人们有多少?数据应该不是那么乐观吧!不坚守自我难道我们就应该顺乎世情吗?这样的一个结果谁的错?

读国画中最让我感想良多的就是两个人物间的比较。这两个人物是同乡、同学和朋友,内心深处也有相通的地方,但又绝对是两种性格两种道路两种人生。这两个人是:主人公朱怀镜和曾俚。

朱怀镜来自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这种生活在他心灵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即使当官后也仍然时不时地想起贫穷的乡村。他买双鞋,买件衣服或下馆子吃饭,总会突然想到花的这些钱,父亲得辛辛苦苦做半年或者是一年。他太熟悉乡村,太熟悉父亲一样的农民了。那是他心灵和情感的腹地,他有着永不消散的“农村情结”。但他毕竟离开了农村,离开了父老乡亲,已经逐渐融入到现代城市、现代官场直至权利中心之中了。故事开场时,朱怀镜从家乡乌县副县长调任市政府某处副处长已经三年。三年来他饱尝官职低微所带给他的压抑和屈辱,他下决心要改变自己的处境。要改变处境,就必须升官;要升官就必须让领导赏识(他说如今有时候最大的法不是宪法,而是上司对你的看法);要取得领导的赏识就必须同领导拉关系套近乎。这一套果然有效,终于引起了市长和秘书长的注意。但光是引起注意还不够,还得有投资,即需要送钱。他说,现在玩得活的,是那些有权支配国家钱财的人。他们用国家的钱结私人的缘,靠私人的缘挣手中的权,再用手中的权捞国家的钱。如此循环,权钱双丰收。可我处于这个位置,就只好忍痛舍财,用自己的血本去投资了。于是他以祝贺市长儿子出国的名义向市长送礼两万元。妻子担心人家不收反落无脸面的下场,他笑妻子妻子太落后不了解行情。他说:现在送礼一不需要理由——千条理万条理送是硬道理;二不要送货物——这样货那样货钱是硬通货。你别不担心有人会拒礼。正派的不要钱的领导肯定有,但我可能还没有这个福气碰上。当然好人肯定有而且比坏人多,但我不知道谁是坏人,也不能指望谁是好人,因此必须送。送礼成功,朱官升一级,被提拔为财贸处处长。后来他在官场上如鱼得水,直至副厅长。再后来由于官场波诡云谲的权利之争,他也曾一度翻船丢官,但终因关系网络的法力,重又当上某地区地委副书记。

曾俚呢,与朱从小学到高中是同学。大学时朱上的是荆都财经学院,曾上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从第一个寒假起,朱就发现曾俚像是变了一个人,总是慷慨激昂、指点江山的样子,思想深沉而激愤。大学毕业后,曾先是分在北京的一家报社,后来常换地方,去过许多家报社和杂志社,皆因性情耿直倔强,笔锋尖锐犀利而为俗世所不容。小说对曾俚的描写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是他调查并报道了乌县黄桃假种案。第二件事是,他坚持报道乌县一起骇人听闻的人命案。这件事主要责任在县领导。面对如此惨绝人寰的人命事故,县领导准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死者家属安抚下来算了。但此事偏偏被回家探亲的曾俚知道了,他愤怒到极点,无论如何坚持要报道。朱受县领导之托前来说服曾俚。恰在这时,正赶上曾俚弟弟下岗,家里生活极为困难,曾俚帮弟弟找工作,县里已答应给予安排。七十多岁的曾母听说大儿子要与县里过不去,小儿子的工作要黄老,气得服毒自杀,弟弟气得冲着他又打又骂。曾俚万般无奈,悲怆欲绝,仰天长叹,泪流满面。朱对曾俚很愧疚很同情也很无奈,心想曾俚在为正义慷慨陈词的时候他家中的老母亲却因为他的正义正走向死神,他为正义要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如此现实,除了让人世故、委琐和庸俗,还能叫人怎样呢?”通过以上的素描,朱怀镜与曾俚两个人物形象的大体轮廓基本呈现出来了:一个是扭曲

着自己的灵魂以顺乎世情的“成功”者,一个是坚守着自我的人文情怀,拒绝与污浊的社会现象同流合污的“失败”者。

朱怀镜对世情的顺应最主要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接近领导”。对于这一点,他是由开始的不顺应到虽然无奈却是自觉主动地扭曲自己去顺应。他向妻子解释过他的这一变化过程。他说,我的为人你是知道的。这么多年我一直是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从不曾在谁面前低三下四过,从没有去拍过谁的马屁。我刚三十岁就当上副县长,一是运气,二是自己的能耐。可如今世风变化太快,你在官场上就不能再全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了。我来 三年多了,我忍耐力三年,等待了三年,观察了三年,也痛苦和矛盾了三年。这三年中我越来越清楚,再也不能抱着自己过去认定的那一套处事方法了。那样只会毁掉自己的一生。我也想过,不是自己没本事,而是没人在乎你的本事;我不去同领导套近乎不是我目无官长,而是长官无目。所以我一直等待领导的赏识。可是在这种体制和世风下,再好的组织原则、组织路线,也得看他们的个人道德啊!什么是组织?组织最后就是一个人!所以说到底,你把自己的命运赌在他们的个人道德水平线上是很危险的事情。你幻想他们道德完善、良心发现,太可笑了。因此他决定用金钱铺平接近领导的道路,结果他的目的达到了。二是他熟练地掌握了官场的“游戏规则”,编织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他曾学某高官的经验将能决定他命运的、能用得上的人,根据重要程度分成等级,编上号码(如市长为A1,秘书长为B1等),描出社会交际网络图,用以指导自己什么时候该去拜访哪位人物。他的行为终于不负他所望,当他落难时,果然是升了官的曾被他“帮助”过的县委书记张天奇帮了一把,他才又重新坐到官位上。

与朱怀镜相比,曾俚“失败”就在于他始终坚持正义立场,拒绝与种种社会邪恶同流合污,坚守自己心中那份至真至纯的正义感。用朱怀镜的话说就是,曾俚活得太认真,活得不现实,活得太迂腐,活得像现代堂吉诃德。所以他处处受现实的嘲弄,在现实中四处碰壁。对曾俚,社会上理解的人不多,倒是朱有所理解。朱不只一次地说他敬重曾俚的社会责任心,佩服他在利益面前不为所动的真性情,没有被现实的社会所玷污,认为在现实中曾俚是卑微的,但他比任何一个道貌岸然的君子都更高贵更可敬。虽然如此,朱又不同意曾的活法,反复劝曾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现实的生活。但是,如果曾俚放弃了社会良知,像朱怀镜那样“现实的生活”,还有曾俚的高贵和可敬吗?

从朱怀镜与曾俚的对比中我们看到,高贵的可敬的在现实中行不通,在现实中行得通的却并不高贵;放弃自我、放弃社会良知、活得圆滑世故的成功了,而坚持自我、坚持社会良知、活得认认真真的人却失败了;在生活中善玩游戏只对自己负责的人一个个都好像正人君子,活得有滋有味,而一本正经想做点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的人一个个却穷困潦倒,一事无成,成了生活的局外人。这„„实在是一个荒诞的逻辑,一个让人难以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痛苦现实。

也许《国画》这篇小说在某些人看来会有那么点偏激和愤世嫉俗。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和身边的现实,你不觉得这确实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大的缩影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生活苍白得让人有点无力,现实残酷得让人有点悲哀,渐渐地磨平了人们的棱角。人们变得不再单纯,变得幽深莫测。

生活太现实,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行走的步伐变得沉重了,与家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行也匆匆,去也匆匆,很少人能够停下来轻松地交谈了。现在的人们喜欢拎着一篮子的面具行天下,到处都潜藏着危机。人们变得越来越多疑,说奉承话的人多了,踏实勤恳工作的人少了。现在还是一脸好意的对你微笑,转个身,便把你给出卖了的事实太多了。

不明白社会为何变得如此复杂,不明白生活为何变得越来越现实。人们为了爬得更高,走得更远,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甚至是家人。现在的人们总是戴着虚伪的面具,不断地趋炎附势,连饭桌都成了隐形的战争。这年头的生活实在不易,唯有用沉默和淡然来掩饰所有的不安与无措。

生活太现实,友情也在这场考验中渐渐沉沦,朋友间再也不能敞开心扉地谈论自己的喜与悲,自己的担心焦虑,生怕一不小心就会留下祸根。朋友间也渐渐地怀有警惕感,暗暗地较劲,在生活面前逐渐利益化,最后只能落个利益面前各自飞的下场。物质化下的友情总是而脆弱得让人难以置信,让人失望后怕。纯洁无暇的友情,互相帮助的朋友在这个太现实的生活里逐渐褪色了,慢慢地变成一片空白,真让人有点伤悲。

生活太现实,连爱情也变得越来越世俗。人们承受不了生活的重压,难以在这个物质化、利益化的社会上立足,一心想要靠自己闯出一片天的人在这个现实的社会里屡屡跌倒,对生活开始失望,于是“做得好不如嫁得好”这句话就成了很多女生的口头禅,“娶个有钱人,至少奋斗几十年”也成了很多男生的口头禅。因此,现在的爱情变得不那么的单纯。所以,总听到很多社会人士说,在大学一定要谈恋爱,那个时候的爱情才比较单纯,比较真实,到了社会就很难遇到如此纯洁的爱情了。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世俗化,社会越来越现实,官场也越来越黑暗。正如朱怀镜所说,要想自己的事情能够顺利的办好就得与领导套近乎,与领导套近乎就得送礼。前不久一个同学的亲身经历把这句话演绎得“完美无瑕”。事情是同学的姐姐发生了车祸,后来牵涉到人身利益的问题要打官司,然后不得不去找资料,了解信息,这就需要经过一些官府部门的协助。当他们去向相关部门了解信息时,该部门的一个人毫不避讳地说:你们求别人办事也不会拿礼呀,这样怎么能办好呢?你们那什么地方不是很多水产海鲜吗?同学的爸爸陪笑说:现在天气冷,都没有收获啊!后来的结果是:你们回去等消息吧!当时听了后,我无语了。

再看看这“狂言背后的深思”。。。+在原电脑

而那些始终坚守自我,用生命维护自我利益的人的结局却让人痛心。一个星期之内就看了两起村民不满施工而被车轧身亡,而那些负责调查的人都说是意外。我不禁感叹,真的有那么多的意外吗?底层的老百姓的生命就真的那么“贱”吗?真相应该只有相互庇佑的“为人民服务”的官员才能知晓吧!我,真的不懂了。看着这些现实,站在顺乎世情和坚守自我的路口,真的迷茫了。

真的不明白现在的生活为何变得如此现实,许多人都在这现实生活中渐渐地迷失,真的很不喜欢如此现实、世俗的生活。

篇8:是“?”还是“!”

这句话是反问句确定无疑, 其中的反问词是“怎能”。不妨先来看几个出现在课本里的句子:

1援您说, 这比山还高, 比海还深的情谊, 我们怎么能忘怀呢? (《再见了, 亲人》)

2援可是这潮湿冰冷的地面, 怎么能睡呢? (《大森林的主人》)

3援鲁肃说:“都是你自己找的, 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草船借箭》)

上一篇:小升初满分作文:秋天的玄武湖下一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