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

2024-05-03

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共8篇)

篇1: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

关于印发《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卫生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中国福利会,市、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市医学会,市级医疗机构:

为加强对本市执业医师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上海实际,我局制定了《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经2012年第21次局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卫生局

2012年12月11日

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本市执业医师管理,提高医师素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师定期考核是指受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以下简称考核机构)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进行的考核。

第三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本市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其定期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第五条 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

第六条 医师定期考核每两个自然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应在次年6月底前完成。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新录用的医学毕业生,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满两年后参加医师定期考核。

第七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市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组织管理。具体职能包括:

(一)制定全市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和标准;

(二)建立全市统一的医师定期考核相关题库;

(三)承担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四)对全市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第八条 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成立区(县)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指导和组织管理。具体职能包括:

(一)承担本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对本辖区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评价;

(三)完成市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公室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九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和保障。

第二章 考核机构

第十条 市、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以下统称考核机构),承担相应范围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

(一)设有200张以上床位的医疗机构;

(二)医师人数在50人以上的预防、保健机构;

(三)具有健全组织机构和必要设施、人力等条件的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第十一条 考核机构内医师、考核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内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由该考核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非考核机构内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由其医师执业注册主管部门委托符合条件的考核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三条 承担医师定期考核工作的机构,应当向其考核对象的执业注册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医师定期考核机构信息登记表;

(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复印件(医疗、保健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预防机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医疗卫生行业、学术组织);

(三)拟成立的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组织架构、成员名单及个人简历;

(四)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

第十四条 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辖区内的考核机构名单和考核对象报市卫生行政部门。

考核机构名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并上报卫生部备案。

第十五条 考核机构负责医师定期考核的组织、实施和考核结果评定,并向委托其承担考核任务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

第十六条 考核机构应当成立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对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按照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完成考核工作,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

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成员应当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关医疗卫生管理人员组成。

第十七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考核机构提供其考核对象考核周期内的行政处罚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

第三章 考核内容和形式

第十八条 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考核机构复核。

第十九条 业务水平测评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二)与被考核医师的执业范围、专业技术职务相适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能力。第二十条 考核机构可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开展业务水平测评:

(一)个人述职;

(二)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

(三)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的检查;

(四)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每个考核周期必须采用的业务水平测试形式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确定并提前通知考核机构和考核对象,其中采用第(二)种形式进行测评的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命题;各考核机构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实际,增加其他考核形式。

第二十一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的,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免于业务水平测评的对象由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审核并上报考核机构,考核机构进行复核。

第二十二条 工作成绩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在执业过程中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情况;

(二)遵守有关规定和要求,考核周期内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等情况;

(三)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情况。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制定本机构医师工作成绩评定的具体办法,并与医师的考核情况相衔接。

第二十三条 职业道德评定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遵守职业道德、医德规范、医学伦理道德情况;

(二)践行服务承诺,和谐医患关系情况;

(三)遵纪守法,廉洁行医情况;

(四)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医师的医德档案制度,开展医德考评,并将医德考评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中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第四章 考核程序 第二十四条 医师定期考核分为一般程序考核和简易程序考核。一般程序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考核。简易程序为医师本人书写述职报告,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对医师进行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报考核机构审核。

第二十五条 医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其定期考核可执行简易程序:

(一)具有5年(含)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执业行为记录的;

(二)具有12年(含)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

第二十六条 非考核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每年3月1日前向考核机构提交本参加考核的医师名单和相应的《医师定期考核表》。

考核机构应在一月内完成材料的审核工作,对符合简易程序考核的医师在《医师定期考核表(简易程序)》上签署意见,对不符合简易程序考核的医师应当通知其接受一般程序考核并补填《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

第二十七条 考核机构对参加一般程序考核的医师应当综合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及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评定意见对医师作出考核结论,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一般程序)》上签署意见。

考核机构应当在考核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将考核结果报委托其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医师,考核机构应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

第二十八条 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机构提出复核申请。考核机构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第二十九条 本市采用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信息系统》开展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医师及其所在机构、考核机构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和权限完成信息录入、复核等工作,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三十条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由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开具证明向考核机构申请,经考核机构同意可延期参加考核。

第三十一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一)拟变更执业地点的;

(二)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

(三)不良执业行为记分达到一定限值的。

需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机构报告。提前考核工作应当在发生上述情形后的1个月内完成。

第三十二条 医师发生第三十一条第(一)款情形的,提前考核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该考核对象本考核周期结束时仍需参加考核;发生第三十一条第(二)、(三)款情形的,提前考核应当适用一般程序。

第三十三条 医师在本市范围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应同时向执业注册主管部门提交考核机构出具的《医师定期考核表》,如考核不合格的,执业注册主管部门暂不受理其执业地点变更申请。第三十四条 医师认为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机构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机构应当予以同意。

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第五章 执业行为记录与考核结果

第三十五条 本市实行医师执业行为记录制度。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执业行为记录和不良执业行为记录。

良好执业行为记录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区(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或卫生行业协会的奖励、表彰;区(县)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与业务工作相关发明专利的科技成果。良好执业行为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记录。

不良执业行为包括违反与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医师职业道德等行为,不良执业行为记录按照本市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评定或测评不合格者即为考核不合格。

第三十七条 考核机构完成医师的定期考核工作后,《医师定期考核表》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存入医师档案。

第三十八条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执业注册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相关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原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再次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由执业注册主管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考核不合格医师的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由原考核机构组织实施。

本周期因业务水平测评不合格而导致定期考核不合格的医师,经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后再次参加考核的,应当通过考试形式进行业务水平测试。

第三十九条 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机构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一)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二)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三)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四)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五)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六)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七)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八)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九)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十)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十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十二)非法为他人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终止妊娠手术的;

(十三)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十四)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十五)其他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四十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以及考核机构的医师定期考核工作进行监督,并对评定结果或考核结果进行抽查核实,对于相关机构未按本市规定组织评定或考核的,其对医师作出的评定或考核结果无效。

各机构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料,不得拒绝和隐瞒。

第四十一条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注册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或者弄虚作假,以及不配合医师定期考核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经责令仍不改正的,对该机构及其主要责任人和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第四十二条 考核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两个考核周期以上考核机构资格。

(一)不履行考核职责或者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的;

(二)在考核工作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的;

(三)在考核过程中显失公平的;

(四)考核人员索要或者收受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财物的;

(五)拒绝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或者抽查核实的。

第四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考核机构工作人员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医师以不正当方式取得考核结果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判定为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且连续3个考核周期不得适用简易程序考核。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五条 多点执业医师的考核机构为医师第一执业地点所对应的考核机构。其中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由各执业地点分别进行评定,并由第一执业地点汇总后形成最终的评定结果。医师因定期考核不合格被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的,应暂停所有执业地点的执业活动,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第一执业地点对应的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多点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第一执业地点的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并书面告知该医师所有执业地点的卫生行政部门。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的医疗机构为取得本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四十七条 在本市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执业证书》的港、澳、台医师按照本办法规定参加定期考核。

第四十八条 军队注册医师、外籍医师以及港、澳、台短期行医医师不参加本市的医师定期考核。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上海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13年1月15日实施,有效期为2年。

篇2: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和卫生部《执业医师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医师定期考核是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等情况进行考核。适用于依法取得医师资格(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经注册在我院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医师。

(二)定期考核应当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三)医师定期考核分为执业医师考核和执业助理医师考核。考核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包括中医、中西医结合)、口腔和公共卫生。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四)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应当于定期考核前60日书面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五)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由考核委员会组织相关人员测评,对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后,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委员会。考核委员会对被考核医师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评定意见进行复核。业务水平测评采用形式(具体条款参照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

(六)在考核工作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将考核结果书面报县卫生局,由县卫生局根据考核结果依法对被考核医师作出相应处理。

(七)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能认真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能坚持日常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并确保工作质量;能服从医院的调遣和科室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医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医师恪守职业道德、遵守医德规范情况,以及工作作风、医患关系、团结协作情况等。考核委员会应当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作为对院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医师业务水平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熟悉医疗卫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熟练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执业医师能独立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一般急症和常用专业技术问题;执业助理医师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能处理上述问题;相应的外语水平等。医师业务水平考核方式分为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

(八)院考核委员会办公室应当建立医师定期考核档案,将有关考试、考核资料存档。

(九)院考核委员会综合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填写汇总表,在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报县卫生局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单位。

(十)医师认为院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院考核委员会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院考核委员会应当予以同意并调换考核人员。院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

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十一)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具体条款参照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十二)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良好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取得的技术成果等;不良行为记录应当包括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十三)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一般程序为按照《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的考核。简易程序为本人书写述职报告,考核委员会办公室签署意见,报院考核委员会审核。

(十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易程序: 1.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2.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 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十五)凡本院有医师考核执行简易程序的,考核委员会办公室要在定期考核前45日内向院考核委员会提出申请。

(十六)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任何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十七)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十八)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院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院考核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十九)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委员会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再次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再次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二十)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中判定不及格情形之一的,院考核委员会应当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二十一)院考核委员会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违反《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或本《平阳县人民医院医师定期考核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二)医师以贿赂或欺骗手段取得考核结果的,应当取消其考核结果,并确定为该考核周期考核不合格。

篇3: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4-5月份苍南县卫生系统首次对全县856名临床医生进行CPR考核。考核对象: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满1年 (包括1年) ;执业医师资格在12年以内者免考除外。856人中执业医师624人 (72.9%) , 执业助理医师232人 (27.1%) 。年龄:22~30岁317人 (37.0%) , 31~35岁36 8人 (43.0%) , 36~40岁12 6人 (14.7%) , 40岁以上4 5人 (5.3%) 。

1.2 方法

苍南县卫生局根据医师定期考核实施方案, 在住院床位>50张的各级医疗机构成立考核组。笔者参与整个实施方案。考核内容:2010心肺复苏国际指南, 分理论知识问答和成人现场心肺复苏模拟操作, 包括救护者对开放气道法、面罩气囊人工呼吸法、接压/人工呼吸、生存链、肾上腺素、阿托品、血管加压素、胺碘酮及电除颤的掌握情况。将856人分为执业医师组 (简称执业组) 与执业助理医师组 (简称助理组) , 统计回答正确率。

1.3 统计学方法

S P S S 1 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现场模拟心肺复苏技能操作正确结果 (表1)

由表1可见, 执业组现场模拟心肺复苏各项操作技能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助理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2010心肺复苏知识掌握情况 (表2)

由表2可见, 执业组2010心肺复苏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助理组, 除应用阿托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CPR是所有急救技术中最基本的救命技术, 它不需要高深理论和尖端的仪器设备, 只要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去做, 就有可能使猝死的患者转危为安。但在实际工作中, 临床医生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是否熟练, 直接关系到复苏的成功与否。本组资料显示, 虽然执业组对心肺复苏的掌握情况好于助理组, 但也不理想。为此, 我们将在考核中常见的错误进行了总结分析。

3.1 现场C P R技能考核错误分析

3.1.1 判断意识

(1) 呼唤患者“喂!你怎么了!”声音太低, 如果在噪音大的现场, 将有意识的患者误判为无意识; (2) 拍打患者面颊部或摇动患者肩部用力过猛, 容易造成二次损伤; (3) 施救者面部与患者面部距离太远, 不能捕捉到患者微弱的气息。本组资料判断意识的正确率执业医师组刚过半数, 助理组也仅占1/3, 表明临床医生对判断意识知晓率不高, 应加强培训。

3.1.2 呼救

施救者没有请别人协助拔打急救电话, 启动急救医疗体系, 其结果是“生存链”即早期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击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心脏停搏后综合治疗五个环节终止在第一环节上。

3.1.3 开放气道

(1) 施救者未将患者口鼻中的泥沙、血块、呕吐物、分泌物、假牙等异物清除, 无法实施有效的人工呼吸; (2) 清除异物时, 未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不能有效清除异物; (3) 开放气道时, 未将患者的衣领、领带等解开, 影响患者气道通畅; (4) 对气道异物或窒息患者, 不知道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来清除气道异物; (5) 对疑似颈髓损伤患者, 仍然使其头后仰 (仰头举颏法) , 增加了颈髓损伤的危险性 (正确为托颌法) ; (6) 对仰头举颏法可以解除舌后坠的有效性认识不足[1]。本项执业医师组与助理组开放气道正确率分别为52.9%与32.8%, 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3.1.4 面罩气囊人工呼吸

部分临床医生只知道气管插管通气是心肺复苏“金标准”, 而不晓得面罩气囊给氧与气管插管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效果, 尤其是心肺复苏初期, 面罩气囊人工呼吸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组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对面罩气囊人工呼吸的知晓率分别为51.4%和28.0%。因此, 基层医院院前、院内心肺复苏早期应强调面罩气囊进行人工通气, 且应熟练掌握。

3.1.5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回答3 0:2的执业医师占64.3%, 助理医师为45.7%, 其余回答是单人15∶2, 双人5∶1。2010心肺复苏指南胸外按压/通气比推荐为30∶2, 目的是为了提高胸外按压次数, 减少可能过度通气, 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如果有2人以上施救者, 应5个按压/通气周期或每2分钟交换1次[2]。按压频率回答至少100次/min的执业医师占50.0%, 助理医师为35.5%, 其他回答是80~100次/min。按压深度回答至少5cm的执业医师占62.5%, 助理医师30.0%, 其余回答4~5cm。CPR步骤回答CBA的执业医师25.5%, 助理医师10.0%, 其余回答ABC。3.1.6电击除颤成人室颤或室速时, 回答给予单相波除颤能量360J, 双相波首次电击能量为150~200J的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分别为60.6%和31.0%。2005指南指出, 多形性室速常预示病情不稳定, 应按照室颤处理, 给予高能量非同步电复律 (360J) ;对于单形性或多形性室速鉴别困难, 且病情不稳定时, 花费时间去分析心律失常性质是不明智的, 应立即给予高能量非同步电复律[2]。并建议第二次电击应选择相同或更高的能量。

3.2 C P R基本药物考核分析

3.2.1 生存链概念

2 0 1 0年美国心脏协会 (AH A) 提出“生存链”的新概念, 包括对心脏骤停患者需要采取的5个紧急行动环节, 即 (1) 尽早对心脏骤停患者识别和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 (2) 尽早得到第一目击者CPR救助; (3) 尽早电击除颤; (4)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5) 心脏停搏后综合治疗。“生存链”的新概念形成了急救技术和社区公众急救相结合的新理念, 是心脏复苏的一次飞跃。它认定了心肺复苏的成活率与“生存链”的“五早”息息相关, 其中早期CPR、早期除颤最重要, 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这三个环节构成了救治伤员生命的“生存链”, 三者缺一不可[3]。本组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7.0%和58.6%, 表明其内涵掌握程度远远不够。

3.2.2 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阿托品、胺碘酮

几乎所有临床医师都知道肾上腺素是CPR的一线药物, 而对血管加压素认识不足。本组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对后者的知晓率分别为44.9和35.3%。2005指南中, 血管加压素可在第一或第二次除颤后经静脉或气管给药1次, 并提出有可能替代第一或第二剂肾上腺素。这表明血管加压素具有许多优点。大约有90%的临床医师知道阿托品在心肺复苏中能提高心室率而常规使用, 但2010 CPR指南不推荐心脏停搏者常规使用阿托品。在CPR过程中室颤除颤3次无效或难治性室颤抗心律失常药应用时, 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回答胺碘酮的分别为52.2%和41.4%, 其他回答均为利多卡因。2005指南就认为, 对难治性室颤/室速应考虑应用胺碘酮。

总之, 我国目前CPR成功率低, 主要原因是早期生命支持/生存链的重要意义未得到足够重视, 许多医务人员对心肺复苏术的操作不规范, 平时缺乏演练培训, 对CPR理论一知半解, 甚至有的医生对基本生命支持的ABCD步骤都不会做, 公众对CPR技术陌生。因此, 努力推广实施标准的CPR程序, 加强对临床医生急救技能培训, 普及和推广CPR技术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显凯.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35.

[2]李章平.AHA心肺复苏指南:成人基础生命支持[J].温州医学, 2006, 22 (2) :4.

篇4: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

謝某属于某医院事业编制职工,双方未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谢某参加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后复考仍不合格。某医院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卫医发〔2007〕66号)第二十六条“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和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2〕18号)第三条规定,以谢某的《医师执业证书》被注销注册,丧失了医师执业资格,不符合医师执业岗位要求,并对某医院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为由,作出辞退谢某决定。谢某认为某医院以考试不合格和丧失医师执业资格为由辞退不合法,要求撤销某医院作出的辞退决定,并安排谢某参加医师定期考核和培训。

[争议焦点:]

1.某医院对谢某作出辞退解除人事关系决定是否合法;

2.要求某医院安排谢某参加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和培训是否属于人事争议仲裁范围。

[案情分析:]

1.关于某医院对谢某作出辞退解除人事关系决定是否合法问题。谢某和某医院均主张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等规定处理纠纷。根据财政部、原人事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行政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暂行办法》(财行〔2000〕1号)第三条、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的规定,对于财政供养人员实行“编制部门核准编制、人事部门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核拨经费、银行发放到人、及时足额到位”,谢某经编制部门审核纳入某医院事业编制,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纳入财政统发工资范围人员和工资。即谢某属于列入事业单位编制、由财政性资金支付工资人员,谢某依法应当与某医院建立人事关系,应当适用人事法律规范处理争议。

谢某与某医院在发生辞退争议时没有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所以不适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解除聘用合同的规定处理争议。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医发〔2007〕66号)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考核机构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上述规定仅授权卫生行政部门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注销注册并收回医师执业证书,但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辞退工作人员。且在某医院作出辞退谢某决定时,谢某的《医师执业证书》仍然没有被卫生行政部门注销,《医师执业证书》也没有被收回。某医院适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的通知》(卫医发〔2007〕66号)作出辞退谢某决定,属于适用法律和认定事实不当。

根据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2〕18号)第三条规定“单位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经教育无效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辞退:(一)连续两年岗位考核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服从组织另行安排或重新安排后在一年之内仍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九)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首先,谢某不符合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辞退条件:一是内容不符合。岗位考核是对完成工作任务的考核,医师定期考核是对《医师执业证书》年度考核,明显属于不同的考核内容。二是时间不符合,谢某仅在一年内考核不合格,不是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三是程序不符合。某医院没有另行安排或重新安排谢某,也没有在安排后一年之内再次考核并确认谢某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其次,谢某也不符合第三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辞退条件,判断谢某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是否为严重错误,应当根据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判断,即谢某的考核不合格行为是否给某医院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或造成当事人双方之间的人事关系完全破裂,从根本上无法继续履行。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行为显然没有达到上述严重程度,谢某也不符合第三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被辞退条件。再次,某医院也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已履行教育谢某,且教育无效的程序。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考虑,某医院可以通过批评教育或调整岗位的方式对谢某的考核不合格行为进行处理,作出辞退处理也不是对考核不合格的唯一处理方式。所以,某医院作出对谢某辞退处理决定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应予以撤销。

2.关于要求某医院安排谢某参加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和培训是否属于人事争议仲裁范围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条第(二)项的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审理范围,但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安排定期考核和培训的争议不属于人事争议仲裁审理范围。所以,谢某关于要求某医院安排其参加执业医师定期考核和培训的主张,因不属于仲裁审理范围,依法不予支持。

篇5:医师定期考核通知

各单位:

根据卫生部《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办法》规定和《广宁县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参加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试人员,要求你们于2011年12月29日前考试完毕。

此通知。

考核机构:广宁县人民医院考核委员会

2011年12月24日

另补充考试方式:

篇6:医师定期考核

关于做好岷县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医疗卫生单位: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县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的通知》(卫办医管发〔2010〕208号)、《甘肃省医务人员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甘卫医发〔2009〕113号)和《关于确认岷县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管理工作考核机构的通知》(岷卫发〔2011〕25号)的相关要求,我院被确定为岷县定期考核单位,现将我县医师定期考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县医师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包岷武

副组长:马秉录、包翔宁

成员:常玉亮 谈玉英 周伟胜 韩宝才

负责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医师定期考核管理工作。

二、考核办法及时间安排

考核办法:

1、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业务水平测评由考核机构负责;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由医师所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负责,考核机构复核。

2、考核日前6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3、各医疗单位应当按要求对执业注册地点在本机构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评定意见,并于业务水平测评日前30日将评定意见报考核机构。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本机构医师进行工作成绩、职业道德评定应当与医师年度考核情况相衔接。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按规定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作为对本机构医师进行职业道德评定的依据。

4、先对报送的评定意见进行复核,然后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业务水平测评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几种形式:

(一)个人述职;

(二)有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考核或考试以及技术操作的考核或考试;

(三)对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的检查;

(四)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五)省卫生厅规定的其他形式。

5、考核组综合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并于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将医师考核结果报卫生局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及其所在机构。

6、医师认为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机构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机构应当予以同意。

考核机构的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应当主动回避。

7、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有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

需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机构报告。

时间安排:

1、2011年6月1日-6月30日考核以下单位医师: 岷县人民医院、岷县中医院、岷县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2、2011年7月1日-7月31日考核以下单位医师:

岷县茶埠卫生院、岷县梅川中心卫生院、岷县西江卫生院、岷县中寨卫生院、岷县小寨卫生院、岷县文斗卫生

院、岷县维新卫生院、岷县堡子卫生院、岷县西川中心卫生院3、2011年8月1日-8月31日考核以下单位医师: 岷县西寨卫生院、岷县十里卫生院、岷阳中心卫生院、岷县麻子川卫生院、岷县寺沟卫生院、岷县秦许卫生院、岷县岷山卫生院、岷县马坞卫生院4、2011年9月1日-9月30日考核以下单位医师: 岷县禾驮卫生院、岷县闾井中心卫生院、岷县蒲麻中心卫生院、岷县申都卫生院、岷县锁龙卫生院

二O一一年六月十五日

抄送:卫生局、各位院长存档

篇7:医师定期考核方案

为做好医师定期考核工作,保证考核的客观性、科学性、公平性、公证性和公开性,使此项工作能够长期有序的开展,特制订本工作制度如下:

第一条由医师定期考核委员会负责考核工作,医务科于医师定期考核日前60日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第二条考核规则

(一)、医师定期考核每两年为一个周期。

(二)、考核对象:依法取得医师资格,经注册在本院执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含临床医师、退休返聘医师)。

(三)、考核坚持客观、科学、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四)、考核工作接受市卫生局的委托和监督,并向市卫生局报告考核工作情况及医师考核结果。

第三条考核内容及方式

一、医师定期考核包括业务水平测评、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评定。

二、考核委员会应当于定期考核前60日书面通知需要接受定期考核的医师。

三、医师工作成绩考核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能认真履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能坚持日常工作,完成相应的工作量,并确保工作质量;能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和本机构的安排,及时完成相关任务。

四、考核委员会应当先对被考核医师工作业绩、职业道德评定意 见进行复核,然后根据规定对参加定期考核的医师进行业务水平测评,并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业务水平测评采用以下形式:

1、个人述职;

2、有关法律、法规考核或考试;

3、相关专业知识考核;

4、相关专业技能操作考试;

5、检查其本人书写的医学文书;

6、患者评价和同行评议。

五、考核委员会综合评定意见及业务水平测评结果,对医师做出考核结论,在《医师定期考核表》上签署意见,填写汇总表,在定期考核工作结束后30日内报市卫生局备案,同时书面通知被考核医师。

六、被考核医师认为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考核客观公正的,可以在考核前向考核委员会申请回避。理由正当的,考核委员会调换考核人员。

考核委员会的考核人员与接受考核的医师有利害关系的主动回避。

七、在考核周期内,拟变更执业地点的或者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但未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师,应当提前进行考核。需要提前进行考核的医师,由其执业注册所在机构向考核委员会申报。

第四条执业记录与考核程序

(一)、医院实行医师行为记录制度。医师行为记录分为良好行为记录和不良行为记录。

良好行为记录:医师在执业过程中受到的市级以上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奖励、表彰、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的个人,取得市厅级以上技术成果的第1-3名作者等;

不良行为记录:因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受到的行政处罚、处分,以及发生的医疗事故等。

(二)、医师行为记录作为医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三)、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医师定期考核程序分为一般程序与简易程序。

一般程序:按第三条规定进行的考核。

简宜程序:本人书写述职报告,所在科室签署意见,报 考核委员会审核。

(四)、符合下列条件的医师定期考核执行简易程序

医师考核执行简易程序应由医师在定期考核前45日内申请,考核委员会在接到申请审核批准后15日内书面通知申请医师。

1、具有5年以上执业经历,考核周期内有良好行为记录的;

2、具有12年以上执业经历,在考核周期内无不良行为记录的;其他医师定期考核按照一般程序进行。

第五条考核结果

1、考核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工作成绩、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中有一项不能通过评定或测评的,即为不合格。

2、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按规定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通过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考试,可视为业务水平测评合格,考核时仅考核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

3、被考核医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考核结果之日起30日内,向考核委员会提出复核申请。考核委员会在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医师考核结果进行复核,并将复核意见书面通知医师本人。

4、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医院将参照市卫生局的处理意见执行。(处理规定:暂停执业活动3个月至6个月,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暂停执业活动期满,由医院再次进行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允许其继续执业,但该医师在本考核周期内不得评优和晋升;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

师执业证书)。

5、根据规定,医师在考核周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委员会认定为考核不合格:

(1)、在发生的医疗事故中负有完全或主要责任的;

(2)、未经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擅自在注册地点以外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进行执业活动的;

(3)、跨执业类别进行执业活动的;

(4)、代他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的;

(5)、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索要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6)、索要或者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或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者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7)、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者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收取回扣或者提成的;

(8)、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9)、未按照规定执行医院感染控制任务,未有效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造成疾病传播、流行的;

(10)、故意泄漏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11)、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医师未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理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12)、考核周期内,有一次以上医德考评结果为医德较差的;

(13)、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考核,或者扰乱考核秩序的;

(14)、违反《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被行政处罚的。

篇8:上海市医师定期考核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师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该院200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63份,有效回收率为81.50%。其中,男性医师有52名,占31.90%,女性医师有111名,占68.10% ;20~30岁的医师有53名,占32.52%,30~40岁的医师有55名, 占33.74%,40~50岁的医师 有38名,占23.31%,50~60岁的医师有17名,占10.43% ;71名医师为初级职称, 占43.56%,50名医师为中级职称,占30.67%,42名医师为高级职称,占25.77% ;本科学历的医师有110名,占67.48%,硕士学位的医师有43名,占26.38%,博士学位的医师有10名,占6.14%。

1.2方法

本研究采用国际权威的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4],量表由33个项目组成,其中,5项衡量“绩效考核内容”,5项衡量“绩效考核程序”,6项衡量“绩效沟通”,10项衡量 “绩效考核评价”,3项衡量“绩效结果应用”,4项衡量“绩效目标提升”。每个项目均采用Likert五点评分量表答题, 其中,“非常同意”为5分、“同意”为4分、“无所谓”为3分、 “不同意”为2分、“非常不同意”为1分。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绩效考核方案

2.1.1绩效考核内容。围绕患者满意、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病种难易度、临床科研产出和教学质量、成本控制和医药费用控制、医德医风等核心内容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杜绝把药品收入、检验检查收入、耗材收入等经济指标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个人的考核指标。

2.1.2绩效考核程序。以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实行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的分级分类考核。

2.1.3绩效沟通。年度考核结束后,由院领导与科主任进行沟通反馈。对科员的绩效沟通则由科主任负责,无时间、次数的限制。

2.1.4绩效结果应用。月度绩效考核与月度绩效奖励紧密衔接,年度绩效考核与年终绩效奖励、科主任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和表彰奖励等紧密衔接,并作为科室学科人才建设投入等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2.2医师对绩效考核的各项测量指标的满意度值

从表1可以看出,医师对绩效考核各项测量指标是总体满意的,该院现行的绩效考核方案基本获得了医师的认可,即该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有助于医院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2.3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结果

问卷的KMO值为0.957,Bartlett球体检验P<0.05,说明数据具有相关性,样本资料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通过SPSS中因子旋转的方法,得出4个影响因子, 旋转后的特征值、解释方差、累积解释方差如表2所示,4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3,累积方差达到65.91%。也就是说,这4个变量解释了所有33个项目的65.91%。因此,本研究选取这4个因子作为研究对象,依次重新命名为 :绩效反馈、绩效互动、绩效考核内容、绩效考核程序(表3)。 绩效反馈因子的特征值高达17.22,累计方差为49.09,绩效反馈因子解释了33个原始变量总方差的1/2,是影响医师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

进一步从4个衡量因子角度测量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值,绩效反馈的得分最低(表4)。

2.4人口统计变量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由表5可见,不同性别的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P>0.05,说明不同性别的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无显著性差异 ;而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教育程度的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均P<0.05,且F值均大于P值,说明不同年龄、职称和教育程度的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年龄、职称和学历水平的提高,医师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水平也是逐渐增加的,年龄处于31~40岁之间、职称水平中级以上的博士满意度水平最高,为3.71(表6)。

3讨论

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及市场经济环境下,绩效工资是平衡员工付出与所得的重要杠杆,也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的重要途径[5]。研究医师对医院绩效考核的满意度,探讨影响医师对绩效考核满意度的因素,有助于提高医院绩效管理的水平。但要更为有效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杠杆作用,尚需注意以下3点。

一是加强绩效反馈和沟通。通过绩效反馈,及时向医师反馈绩效考核的结果,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在消除管理者与员工之间隔阂的同时, 促进医师自身职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努力、团结向前的双赢效果[6]。沟通是管理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管理者,双方达成充分的共识与承诺的过程。只有员工的认可度高了,整个目标才会得到很好执行[7]。沟通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包括公开沟通,如以召开科务会的形式,实现科内的“上传下达”,既让医师了解本科室的工作进展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又让科室及时掌握每一位医师的工作动态,从而为年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 ;包括单独沟通,即领导就每位医师的工作表现及工作还需改进的方面等内容与医师进行单独的沟通, 员工则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 ;还包括工作会议、 电话、闲聊等。但无论选择哪一种沟通形式,均需对沟通内容形成书面记录,以此作为年终考核依据之一。

二是注重考核结果的应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能够在员工与其同行之间划定一些标准,使他们也能够有一次真正的对比,进而为员工的晋升决策、培训计划和薪酬设定提供合理性的依据。医院应该将医师的绩效考核结果与其薪酬的设定、晋升和培训需求结合起来,以此调动医师的积极性并大幅度地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8]。建立完善的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将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对员工进行物质、精神激励的重要依据,并且建立与绩效考评挂钩的绩效奖金分配、薪酬调整、晋升调配、 培训教育等制度。对于那些考核结果突出的医师,一定要兑现其承诺,而对于那些没有实现绩效目标的医师,也应该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只有做到真正奖惩分明,才能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体现出来。

上一篇:初二数学教学反思集下一篇:校园里的银杏树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