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画画的感觉作文

2024-04-07

爱上画画的感觉作文(共9篇)

篇1:爱上画画的感觉作文

爱上画画作文450字

画画可以满足我所有的愿望!喜欢什么?画什么,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形状,有着不同的美感,也代表了不同的心情,有时色彩缤纷、绿意盎然;有时又漆黑如墨、暗淡无光,随心所欲,真是有趣极了!

记得幼儿园时期的我,总是喜欢拿着笔随意涂鸦,连家中的墙壁都成了我创作的天地,有花朵、车子、房子等……我尽情地画画,自编故事,天马行空,常常令家人 感到哭笑不得,尤其是我的涂鸦作品还曾经得到师长的称赞与奖状,于是我更加地爱上了画画。如今看着以前一张张的涂鸦作品,温馨甜蜜的幸福感觉顿时涌上心头,也成为幼时美好的回忆。

红色是喜气r橙色是温暖r黄色是希望r绿色是和平r蓝色是宽阔r靛色是沉静r紫色是神秘……,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深浅浓淡,彼此交错混合又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千变万化、高深莫测,却可以创造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直的、横的.、粗的、细的、圆的、斜的……,不同的画风,不同的技巧,有着不同的意境,总是万众瞩目,令人瞠目结舌,于是我深深地爱上了画画。

画画可以抓住瞬间的永恒,纪录生活的点滴,也是纾解压力的好方法。沉迷在点点、线条与色彩交织成的画画创作中,我乐在其中,也乐此不疲,尤其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肯定时,我充满自信,兴奋的感觉溢于言表,也督促自己必须精益求精,更往上一层楼。画画真的很有趣!何妨现在就拿起笔来试试看?您将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喔!

篇2:爱上画画的感觉作文

梦幻是真实吗?真实是梦幻吗?当然不是,残酷的现实之快,让我没有喘息的机会,现实与梦幻之间,如何来去自由?一支笔,一张纸,即刻从现实飞到梦幻。

笔在纸上所彩绘的,不只是一个发泄、一时的画意涌泉,更是我的心灵休憩所,精灵小屋是我的秘密基地,公主王子等我为他们打扮,星际大战要我运输炮弹,千山万岳都是我的领地。整个纸世界都欢迎我。

纸和笔两位都是魔术师,千变万化,让我的生活多采多姿,从一个平民,变成明星,变成博士,变成王妃,变成她一生永远没有想过的梦想,闯出一片天空。

假如这个世界,全躺在画纸上,而我,手上拿着画笔,我一定会竭尽所能的去改变一切,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改变,一个人、一件事,让世界从冷酷变成温暖、从无情变成有情,我想要改变整个世界。

篇3:开放习作:给孩子爱上作文的理由

一、巩固所学知识, 习作向学科教学开放

每天, 学生在学校都经历着各学科的学习活动:语文课生动活泼, 老师动情的朗诵、精彩的课件、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句, 常常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数学课严谨有序, 公式的推理、有趣的运用, 常常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有用的知识;英语课快乐的歌曲、流畅的对话;科学课好奇的探索、神奇的发现;音乐课优美的旋律、明快的节奏;美术课漂亮的色彩、变幻的构图;体育课激烈的竞争、刻苦的训练……丰富多彩的各科教学活动, 给孩子们提供了大量的习作内容。只要做个有心人, 在习作前就有针对性地观察, 不仅能让习作内容丰富详实, 而且通过习作, 有效地巩固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 一举两得。

二、丰富活动体验, 习作向精彩活动开放

学校生活丰富多彩, 除了各科教学, 学生还会参加各种有趣的课外活动:升旗仪式庄重自豪, 升旗手事迹催人上进, 国旗下的讲话富有感召力;在校午餐营养合理, 有效克服偏食的坏习惯;饭后操场散步, 享受轻松快乐时光;参观学校的科学长廊, 激发了探索科学的兴趣;观察假山、鱼池, 感受鱼儿的自由自在;课外活动打乒乓, 竞争中的合作;特长班的各显身手, 展示少年风采……没有了条条框框的限制, 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 才让习作焕发出真实、有趣的光彩。

三、享受多元文化, 习作向缤纷节日开放

作为中国的孩子,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除夕等传统节日一般都能放假, 让学生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开放的苏州孩子, 他们又能过上感恩节、万圣节、圣诞节等各种国外的洋节日, 充分享受多元文化带来的新鲜和快乐。各种国内外的缤纷节假日让孩子们享受节日的快乐, 教师同时也可顺势切入, 给了他们把这种快乐宣泄在作文纸上的理由。

四、饱览自然风光, 习作向外出旅游开放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出国门去旅游、去修学、去走亲访友。他们把自己出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 跟学生们分享, 让没去过的同学有了初步的体验。这个暑假, 不少学生都有了出国旅行的机会, 他们被异国风情所吸引, 写出来精彩纷呈的作文让老师也目不暇接。

五、抒发真情实感, 习作内心真话开放

开放习作是孩子们畅所欲言的地方, 是他们倾诉心声的一个秘密空间。今天被同学起外号了, 不太开心, 在习作里好好说说起绰号的不妥;今天因没有专心听讲被老师批评了, 不好意思跟老师当面解释, 在习作里好好跟老师表个态;今天得知妈妈怀孕了, 心里充满担心, 会不会不喜欢自己了, 在习作里问问老师, 该怎么办;今天跟同学闹别扭了, 明明知道自己也有很大的责任, 可面子上下不去, 那就借助开放习作跟同学诚恳地道个歉吧;考试成绩突然下降了, 很不开心, 在习作里找找原因或请同学、老师帮忙想想办法……各种快乐和烦恼, 各种酸甜苦辣都可以来写一写, 写得有滋有味。写好了, 既丰富了自己的体验, 又解决了自己的烦恼, 还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举多得, 何乐不为!

六、尝试独立创作, 习作向童话寓言开放

现在的孩子阅读面广, 大量的课外阅读让他们提高语感的同时也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和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于是, 他们在开放习作这块“自留地”里开始放心地尝试独立创作童话故事、编写寓言故事, 甚至小说连载。虽然他们的文笔还很稚嫩, 构思还不够巧妙, 情节也许还不够引人, 但这有什么要紧呢?就在兴致勃勃的创作过程中, 学生知道要写好一篇作文, 就要平时多留心身边发生的一切。这就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长期保持创作的热情, 有创作的动力, 说不定他们中间将来会出几个知名作家呢!

篇4:爱上了淋雨的感觉作文

爱上了淋雨的感觉作文

我一点都不活泼了,每当有雨,我就会抛开伞,站到雨地里去,那黯然的目光,显示出了我的迷茫,就这样子,一滴滴雨打到了我的身上,我反倒觉得这很舒服,就好似天使的眼泪,这时候,我似乎也快哭了,和天使一起流泪,尽管妈妈怎么劝我,我就是不肯回去,我多想远离他们,跑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去淋雨,那感觉,真的是天地间最好的待遇了。

就算淋了雨会感冒,但是,过程真的很舒服,就像在那淋雨的一瞬间,把心中的痛都发泄出来,就是在雨中哭,也不会有人看到,这种举动难免会引人注意,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不过,雨,真的很温柔,

每次,淋雨的时候,经常会想到我的葵花,它们喝了雨水,会不会解渴?它们在夏雨中,会不会……

篇5:让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爱上画画

庞文荣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以游戏为载体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幼儿园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幼儿进行的学习活动。游戏的价值在于幼儿通过游戏实现了认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它具有顺应幼儿发展的价值;教学的价值则在于将幼儿的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它具有促进幼儿发展的价值。但是它们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每一个教育活动中应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结合,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及其价值,并根据幼儿个性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等因素来确定教育方案的价值趋向。在这个月中我将游戏与小班美术教学活动进行了交替结合的尝试,有了以下一些心得。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并带有游戏性的教材小班的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往往只对日常社会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物体有绘画或制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小班美术活动教材时应选择幼儿熟悉或感兴趣的题材。比如小班幼儿喜欢小动物,我们就可以设计“给小兔喂青草”、“小鱼吹泡泡”等绘画内容。还可以选择他们熟悉的人、玩具或食物为题材,如“我帮妈妈绕绒线”、“画气球”、“捏糖葫芦”等等。同时选择的教材还必须具有游戏性,单调的涂色练习和临摹活动都不是小班幼儿所喜欢的,他们更喜欢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习,所以教师在选择小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教材时一定要注意以上两点。

二.美化美术活动的物质环境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且能使画面产生较好效果的材料,才能使幼儿既能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又能让幼儿轻松获得成功,而且还能使画面产生很好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各种印章让幼儿进行印章画,提供纸团让幼儿压印,提供弹子让幼儿滚画等。如在吹画活动“放烟火”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水粉颜料和吸管,幼儿只需轻轻一吹,纸上便会散开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活动结束时有的幼儿仍乐此不疲地吹,有的幼儿还在为自己的杰作而欢呼雀跃。丰富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小班幼儿觉得绘画原来就是“玩”游戏,绘画是件快乐的事情。

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美术活动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小班幼儿 更离不开游戏。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而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幼儿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就会通过游戏活动来学习,成长。

1.以游戏的口吻导题,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小班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因此在活动中我首先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赋予幼儿适当的角色,即运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导题,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利用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来设计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把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引过来,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2.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幼儿的美术技能虽然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但仍需要掌握一些剪、贴、画、撕、捏等简单的美术技能。只是这些美术技能是幼儿在边做边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的。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在和幼儿一起玩吹泡泡,让幼儿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对着白纸吹泡泡,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幼儿不但愉快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而且对美术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教师指导时应注意语言的游戏性小班幼儿的思维属于直觉行动性思维,因此他们在美术活动中,不可能象中、大班的幼儿一样会先想好了再画,而是画到哪里算哪里,甚至有时画上几笔就不愿意动手了。这时,教师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化语言提示、指导或鼓励幼儿。比如练习画直线教师可以说“开火车”,让幼儿用画笔在纸上开火车。

篇6:爱上了被爱的感觉生活随笔

爱上了被爱的感觉,于是不计较对方的地位、权利、相貌;不计较对方的真实与虚幻;甚

至不计较对方的年岁,喜欢上了撒娇时被人哄的感觉于是频繁的与网络打交道。真真假假、虚虚

实实、都只会因一个字——情

情何以堪,情为何物,只是固执的追求被爱的`感受,却忘了网络了有几分真爱?

时间在流逝,心依旧孩子气般的追逐现实中不曾有的东西。于是昨天泪雨连连,今天天马行

空、高空万照。明天没准又是乌云密布。365天里天天天蓝的日子里便有了丰富多彩的心情。生活

或许也不会虚度。但总觉得这种多愁善感是另一种隐藏了的空虚。

还是没有依靠,就如浮萍一样,飘啊飘啊……飘到何方?一无所知。

喜欢上了被人爱的感觉,茫茫人海中于是多了这样的一种人,到处寻找爱,却找不到真爱。

到处留情却处处无情。于是学会了随风来就随风走。网络里爱了就爱了啊,现实中还是一个人,

独自望月,独自醉。夜半无眠酒来陪。

习惯了被爱的感觉,于是孤独无眠时就会沉迷网落,寻找一种即陌生又熟悉得感觉。恍恍惚

那就是天堂,那就是幸福。一觉醒来还是孑然一身,这样的生活轻松自在?

什么是真正的爱。爱上了被爱的感觉,匆匆体会着爱,却不懂真正的爱。与叶公好龙有异?

夜半无人时。才真正感觉到爱的虚无飘渺。空即是色色即为空?高深不懂。只是夜里好冷,

时间好快,真爱难寻。

篇7:让作文多些“想妈妈的感觉”

第一部分:忆, 擦亮五个名字的圣洁之光。

教师请学生在最干净的一张稿纸上写下自己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 并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情绪高涨, 课堂上暖意融融。

第二部分:划, 体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教师让学生在五个名字中划去一个, 并陈述理由, 且以自己的语言渲染气氛, 逐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接着, 再划去第二个, 第三个……直至最后一个。学生的情绪陷入低谷。

第三部分:写, 倾听自己最隐秘的心灵之声。

教师请学生把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都用文字记录下来, 时间为15分钟。写后, 请学生诵读自己的习作, 教师进行引领点评, 其他学生作适当修改。

第四部分:悟, 点亮习焉不察的成长之思。

教师请学生根据课堂发生的这一幕, 为自己写的文字起一个题目, 在题目中表现“爱”这一永恒的主题。

整个设计浑然天成, 课堂一起一伏, 张弛有度。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 极富感染力, 点评引导循循善诱, 从容自如, 很好地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课堂上, 教师掌控自如, 学生回答精彩,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 最后提升主题亦是水到渠成, 顺理成章。这样的课, 是一顿视觉大餐, 带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这样的课, 亦是一顿思维大餐, 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其一:什么是作文

这堂课曾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并展开争辩。其中一位网友这样说:“这位老师真是够‘狠’的, 为了一篇作文, 就要让六年级的孩子体会一次‘生离死别’。而且, 还是让尚且年幼、纯洁的孩子亲手用笔‘做掉’自己的亲人。结果正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 仅用15分钟, 一篇篇感人的文章挥笔而出, 可是读着这些只能算是问号与感叹号叠加的所谓文章, 实在如鲠在喉。”我不知道别人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什么感受, 但于我来说, 的确如此。这样的课堂, 不缺激情, 却少了一股温情;读着澎湃, 却少了一些回味。这不禁让我想起那篇小文章《妈妈回来了》:前段时间, 妈妈去杭州学习, 去了好长时间, 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 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 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 因为妈妈回来了, 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 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我很想她, 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文章很简短, 很质朴, 可是那一句“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们不管用多么生动的语言都不能写出小孩子内心这种最真实的感受:想哭的感觉。于是, 我就想问:究竟什么是作文?

以我肤浅的理解来说, 我认为作文就是抒写生活, 反映生活;抒写自我, 表达需要。所以, 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是生活的缩影。那么, 在小学, 我们为什么要开设作文课呢?为什么要进行作文教学呢?在我这个一线教师看来, 原因有两点:一是小学生对日常生活视而不见, 不知如何观察;二是小学生有时想写, 想要表达, 却无从着手。这样看来, 我们要教给学生有序地观察, 有序地表达。这是作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再回过头来看王老师的这堂作文课, 是以“生命意识”立意的, 他想通过深度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沉睡的言语诉求, 从而让学生想写并乐写。这样的本意是好的, 但我认为, 难道我们教师非得通过这种逼迫的方式唤醒学生沉睡的语言吗?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立意新颖高超吗?并非如此。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平平实实, 却自有一番温情在;比如那个获得冰心作文一等奖的7岁小童写的“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最为朴实的语言, 却表达了最为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 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柔柔的, 没有澎湃的激情, 却感人异常。

其二:作文课该承载什么

王老师的课无疑是精彩的, 课堂无疑是诱人的。然而,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 面对十二三岁的小学生, 我们的课堂有必要承载这样的生命之重吗?我觉得没有必要。面对这些十二三岁的孩子, 我们应更多地给予他们灿烂的阳光, 温暖的亲情, 让他们懂得生命的珍贵, 而没有必要用这样“残酷”的方式让他们经历情感的大起大落。

我们现在的作文教学, 总是讲究立意, 立意高远、深刻, 分数就高。写老师, 必定要写到“兢兢业业”的园丁精神;写妈妈, 必定要写到“无私”的母爱;写山水, 必定要感叹“祖国的美丽富饶”……如此一来, 学生们的作文便多了共性, 少了个性, 因为太有“个性”的文章往往得不了高分, 立意不高的文章总是因为“没有深度”而招致“棒杀”。这是否扭曲了作文教学的本意?《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总目标中对“习作”的目标描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如此看来, 在小学阶段, 我们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怎样写”, 而不是过多地去思考作文课该承载什么, 否则, 目标不明, 也就难免南辕北辙了。

其三:作文内容该如何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 仅从作文角度来说, 给予学生的东西的确很少, 如果作为一节思想品德教育课, 面对的若是高中、大学的学生, 我相信给予他们的东西会更多。在这节课上, 学生的确沉浸其中, 有了情感的体验, 但却没有挖掘生活的源泉。王老师让学生想想亲人的音容笑貌, 想想与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这原本可以打开学生的记忆之匣, 那些温馨的、感人的小细节原本可以进驻学生心间, 充实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体验, 可惜也只是匆匆带过。除此之外, 就是在点评作文的过程当中, 对学生进行了一些引导, “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一些语言的运用, 整堂课中更多的是情感的渲染。然而, 我们为什么要拼命追求作文语言与情节的“生动感人”, 而忽视作为作文血肉的点滴生活呢?不一定大喜大悲才能写出好文章, 唯有对身边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予以自由、自然表达, 才是好文章。否则, 何来《背影》?何来“想妈妈的感觉”?

篇8:爱上作文微课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扎根教坛28年,钟情于小学习作教学。

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历来受教师们关注。一直以来,小学习作教学有两种教法:

一是“先教后写”,即首先由教师对习作从审题到选材、从构篇到描写、从内容到立意,每个方面都进行详尽的指导。由于有了教师的指导,绝大部分学生的习作四平八稳,不会有大的问题,这能让教师颇感欣慰,而且觉得习作指导颇有成效。然而,学生的习作都是按教师要求生产的复制品,创新价值基本为零。教师事无巨细的指导捆住了学生的手脚和大脑,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化言语活动。

二是“先写后教”,即先让学生审题立意,自行成文,然后教师阅卷归纳问题,接着组织作文评讲课。由于学生在写作前没有教师指导,所以相对来说绝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存在不足,但语言较鲜活,感悟个性化,且题材多样丰富。然而,教师如果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就必须选择个别化教学。

到底是该“先写后教”还是“先教后写”?从内心来说,我认同“先写后教”,这种方法更能凸显“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精神主旨。然而,当学生的习作不尽如人意时,又不得不回过来再用“先教后写”帮助学生。究竟要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呢?我常迷茫,常深思。

清风徐来:初试微课,云开雾散

2014年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在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参加了基地学校管理者培训,接触到了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理念、新事物。回家后,我利用网络搜索学习了这些新的理论与概念,恶补了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到微课是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8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视频的录制需要使用录播软件,我又积极地向学校的电脑高手学习如何应用视频录制软件。

2014年我校的课题“基于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小学‘五环五有’课堂研究”作为省级专项资助课题在湖南省规划办立项,学校将研发小学主要学科微课视频作为研究目标之一,并要求教师们勇于创新、研发微课,这成为我实践翻转课堂的转折点。

第一次尝试做微课,做什么呢?当时我主持的省级课题“小学感性化作文教学研究”正处于结题阶段。我想,应该从最难的习作教学下手,于是,我从课题的校本教材《天空妈妈的孩子》中选取了《蓝天白云》这一课作为教学素材。《蓝天白云》一课的内容属于观察写话。在制作微课前,我曾经在二年级展开了本课的传统习作训练,训练中学生习作语言鲜活灵动,但内容较少,三言两语就结束了描写,虽然关注了蓝天与白云的变化,但也不能把变化写得具体生动。因此,在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我除了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多彩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外,还带着学生观察蓝天、白云,引发他们的思考,并用例句启发学生抓住写作对象的特点、形状及其变化,学习用各种修饰手法描述,最后还对学生进行文章结构的整体梳理与指导。那么,使用翻转课堂后教学效果怎样呢?

我提前两天要求学生观察天空、白云及其变化,并拍摄一张喜欢的蓝天、白云照片,把照片中的景色及其观察到的情景描述给爸爸、妈妈听。提前一天把微课视频发到家长群里,要求学生在家观看视频,并完成习作。习作还没交上来,家长群里就热闹非凡了:“谭老师,这种学习方法真的很好!孩子写作文不用一句一句教了。”“是呀!是呀!让奕萱看完视频,她自己迫不及待要写了。”“谭老师,你知道今天我多高兴吗?宏伟的作文写了很多呢,而且语言很有趣。”……家长们高涨的情绪让我欣喜不已,我多么期待清晨的到来。

果真,学生的习作让我收获了惊喜。他们根据微课中的引导对蓝天、白云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描绘,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微课中的训练句型写作,并且写得条理清楚,语言生动。90%的学生的习作是合格的,且有自己的特色,40%的学生能够达到优秀的写作水平,这与往日的习作对比,完全是一个质的飞跃。学生们更是喜不自禁地跑到我面前“请赏”:“老师,妈妈夸我写得棒极了!”“老师,你觉得我的作文好吗?我可喜欢蓝天、白云了!”“老师,这篇作文是我独立完成的!”……

蓝蓝的天空就像无边无际的海洋。(杨俊宇)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就像一块明亮的玻璃,美丽极了。(潘思彤)

厚厚的云层就像无数的马儿在奔腾。(肖湛宇)

几朵雪白的云飘浮在空中,就像几团柔软的棉花,许多云聚在一起,又像一位老人在赶着一群调皮的小羊。(陈睿)

云儿还会变戏法:有时变成一只只飞翔的雄鹰;有时变成一串串棉花糖,咬上一口一定会甜滋滋的;有时又像一群淘气的小娃娃,时而抱成一团,时而又分开各自玩耍。(苏小鹏)

太阳下山了,天上的白云不见啦!原来它玩累了,要回家睡觉了。(姜云妃)

蓝天白云多么美丽,多么奇妙啊!(邹家曲)

这些灵动的语言、独特的感受让我发现了学生习作表达上的精彩之处,引出了一些让全体学生得益的训练点,同时也找到了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缺陷,延伸出一系列让学生需要矫正的训练点。习作讲评的课堂上,我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成绩,分享了他们的特色语句,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情绪高涨。另外,我对习作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趁热打铁让学生辨别、诊治、修改。

微课的介入填补了“先写后教”缺失的“作前指导”,解决了习作质量低劣的现象,也改善了课堂上“先教后写”的千篇一律,有效降低了“先写后教”的巨大成本。清风徐来,我自盛开。

云蒸霞蔚:利用微课,实现翻转

翻转课堂从概念到教学模式的引进,特别是微课、慕课支持的教学视频的“单刀直入”,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增添了羽翼。

微课视频介入习作教学,在课前为学生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条件与情境,弥补了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经验的短板,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传统的“作前指导”相比,自主学习过程中,微课内容体现的是学生已有的感性体验,精美图片、声色视频能够有效地唤醒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其习作兴趣;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设计、富有引领价值的“观察指导”和“习作指导”为学生提供了方法指导,消除了学生不会写的畏难情绪;学生基于感性体验,在家完成学习与习作,每个学生的认识与体验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学生的思维与习作素材呈现了多样性,习作语言也呈现出鲜活灵动的特征;视频内容,可以暂停,可以反复播放,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按需选择学习。另外,使用微课进行习作教学,教学流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具体变化流程如上页图所示。

图中所示的第一步由学生在家自主完成(中低年级学生可以在家长陪同下完成,如果遇到集体游戏项目可由教师在学校组织课外活动),主要完成观察、体验、游戏等类似的学习任务。第二步由学生在家自主完成,有了生活素材、感性体验,再加上微课中教师的引导唤醒,学生完成习作已没有难度,基本能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习作写得文通字顺,还能做到有侧重,有细节。第三步和第四步则由教师查阅习作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讲评指导,这样一来,教师上习作课的重心落在了第三步和第四步。教师阅读每一篇学生习作,发现学生习作表达上的精彩之处,引出一些让全体学生得益的训练点;发现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的一些缺陷,延伸出一些让学生得以矫正的训练点。基于第三步的“习作评讲”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在习作讲评课上对习作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有意识地让学生辨别、诊治。学生在欣赏佳作中汲取经验,在对习作问题的审视中修正错误,使习作质量更上一层楼。

这样一来,习作教学轻松地实现了“翻转”,“先写后教”的教与学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大大降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点评

关于微课视频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争论一直都很激烈。争论的焦点之一是:视频形象化、视觉化的呈现方式是否会导致学生对文本运用的弱化。谭春艳老师巧妙利用微课解决了习作教学中的难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微课与语文教学的可结合点——当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不足以支撑其对内容的学习时,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就有用武之地。

(点评人:重庆市聚奎中学校张渝江)

篇9:让学生爱上作文

一、活动,让学生上瘾

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等,都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社会生活中的人情风俗、人际交往中的深情厚谊、家乡变化的日新月异、校园活动的丰富多彩、家庭气氛的温馨和谐,都给学生切身的感受。“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时,我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备有一本素材积累本,让学生走向生活,去领略大自然中的“趣”,搜集社会生活中的“奇”,记录学习生活中的“得”。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更应引导他们投入社会生活中: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获得对生活的真实的体会和感受。每周的实践活动课,是孩子们的最爱。我把搜集或想到的活动内容“搬”到课堂上。“添鼻子”游戏,让他们体验盲人的无助;“光着脚丫跑校园”,让他们感受亲吻大地的欣喜;“清仓大甩卖”(把自己喜爱的玩具带到教室进行现场拍卖)的模拟,劝告他们要珍惜父母的劳动……几周下来,孩子们都在期待着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像企盼着微机课、体育课一样,甚至心情更强烈。我知道,他们上瘾了。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论是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还是兴趣盎然的实践活动,都将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作文积累,为展示童心铺平道路。

二、阅读,引学生上钩

一个学生视野再广,没有广泛的阅读作支撑,表达形式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描绘的语言也常常是吹不“皱”的一潭“死”水———生动不足。《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注重积累,它要求小学生“有较丰富的积累,小学课外阅读在145万字以上。”阅读量之大,前所未有。为此我让每天都读课外书成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每天都要做读书笔记,摘抄精彩的词句或片断。我定期收阅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并指导他们读以致用,把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这样日积月累,作文中的语言定会绽放光彩。

三、模仿,扶学生上路

活动,让生活充实起来;阅读,让语言丰盈起来。但许多学生“心中有话,笔下却无法表达”。的确,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却往往难以倾吐。其实,作文训练过程是一个由模仿到创作的过程。

小语教材精选的各类课文,语言优美、规范,是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典范。我依据这些范文,要求学生从模仿句子和片断着手,提高习作水平。如《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的先总述后分写的构段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可以“花坛里的菊花千姿百态”等为总起句,指导学生观察、想象,把菊花的各种姿态写具体,写生动。一篇文章,由于构思方式的不同,结构安排的不同,人称使用的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便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这正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好范文。这里的模仿,不单单是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一篇篇情感真挚的课外读物、妙趣横生的学生佳作、贴近生活的教师“下水文”等,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学一篇课文,要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长时期地强化课文范例效果,坚持不懈地进行读写结合,学生对技法的运用和写作也就会慢慢地得心应手了。

四、创新,领学生上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特别强调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如何让学生“不拘形式”而“乐于表达”呢?为此。我们要打破“以命题为中心,以解题为主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内容和形式上出新,让学生写“新”作文。

五、欣赏,激学生上进

人的手指都有长短,何况作为形色不一的人;同样,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各不相同,笔下流露的世界也五彩斑斓,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会有所差异了。我们要懂得欣赏,“蹲下来”看孩子们的习作,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评价每篇习作。你会发现,稚嫩的习作中,总会有圈点之处、精妙之笔:要么是好题诱人;要么是情节感人;要么是描写动人;要么是一“词”惊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和过去相比,看到他们的进步,好学生应与发表之作对比,树立更大的信心,让全体学生都能成功,而不是“一枝独秀”。

上一篇:的智慧高中作文精选800字下一篇:人教七年级下英语Unit7 阅读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