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产业的发展历程

2024-05-11

西宁市产业的发展历程(精选8篇)

篇1:西宁市产业的发展历程

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思路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分别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由此可见,发展文化产业成为我国今后一个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分析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和分类

2004年4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发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进行了规范。明确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上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包括了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3个层次。核心层:包括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主要反映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和其他文化服务,主要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主要反映相关文化服务。核心层和外围层是文化产业的主导部分,称为“文化服务业”,相关层是文化产业的延伸,分别称为“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文化产品贸易业”。文化及相关产业的行业范围涵盖我国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80个中小类。

二、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末,西宁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有888个,按文化产业层次分:在核心层中共有法人单位296个,其中:新闻服务2个,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93个,广播、电视、电影服务21个,文化艺术服务180个;在外围层共有法人单位432个,其中网络文化服务2个,文化休闲娱乐服务285个,其他文化服务145个;在相关层共有法人单位160个,其中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生产62个,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98个。按国民经济行业分:制造业78个,贸易业138个,信息传输业120个,租赁及商务服务业264个,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2个,水利、环境和公共管理业14个,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8个,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17个,文化社团117个。

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17223人,总资产为323481万元,实现增加值78825万元,占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各行业从业人员7366人,实现增加值28277万元;外围层的各行业从业人员4653人,实现增加值23089万元。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各行业从业人员5204人,实现增加值27459万元(详见下

表)。西宁市文化产业初具雏形,成为西宁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别 文化产业分类 增加值 从业人员

绝对数

(万元)占文化产业

比重(%)绝对数

(人)占文化产

业比重(%)

合计 78825 100.00 17223 100.00

层 核心层小计 28277 35.87 7366 42.77

一、新闻服务 684 0.87 79 0.46

二、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3388 4.30 3754 21.8

三、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9633 12.22 1564 9.08

四、文化艺术服务 14572 18.48 1969 11.43外

层 外围层小计 23089 29.29 4653 27.0

2五、网络文化服务 27 0.03 26 0.1

5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16392 20.8 3382 19.6

4七、其他文化服务 6670 8.46 1245 7.2

3相

层 相关层小计 27459 34.84 5204 30.21八、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18981 24.08 3906 22.68

九、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8478 10.76 1298 7.53三、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特点

(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非公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2008年末,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888个,其中:公有经济单位(包括国有、集体和股份合作、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国有独资公司)226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25.45%;非公经济单位(包括:合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私营独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他非公经济单位)662个,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的74.55%,其中,三资经济单位(港澳台、外资及中外合资)5个。

以上数据显示,西宁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格局。特别是近几年来,省、市政府积极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

于鼓励发展民营文艺表演团体的意见》、《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营造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舆论和政策环境,引导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健康地发展。

(二)文化服务业比重逐步提高,内部结构得到改善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结构来看:2008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78825万元,占全市GDP(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实现增加值28277万元,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35.87%;外围层实现增加值为23089万元,占29.29%;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实现增加值27459万元,占34.84%。文化服务业在总量、规模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产业结构得到改善。

(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吸纳从业人员17223人。分层看,核心层共有从业人员7366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42.77%;外围层共有从业人员4653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7.02%;相关层共有从业人员5204人,占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30.21%。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有近70%的人员集中在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和外围层。

分行业情况看,从业人员最多的是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达到3906人,其次是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达到3754人,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22.68%、21.8%;从业人员最少的行业是网络文化服务,仅有26人,其次是新闻服务,为79人,分别占0.15%、0.46%。

(四)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较高,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西宁市全部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89%、16.37%、23.01%、30.89%和27.83%。在我市文化产业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全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1.77%、17.59%、25.59%、30.36%和24.6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尽管学历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状况良好。

(五)文化产业投资的重点趋向文化服务业,产生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西宁市加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文化服务业的事业发展的观念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文化服务业投资重点趋向文化服务业,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2008年,西宁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总计为187142万元。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核心层”固定资产原价94477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的50.49%,“外围层”固定资产原价60042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32.08%。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固定资产原价占文化产业固定资产原价的比重达到82.57%。以从事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的“相关层”固定资产原价32623万元,占全部文化产业投资比重的17.43%。

2008年文化产业全年营业收入合计17393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738万元。在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西宁市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

(六)新兴文化服务业迅速崛起和壮大,文化艺术发展亮点纷呈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化及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业门类和比较齐全的文化服务业体系,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电服务

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等行业。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兴文化服务业发展迅猛。旅游服务业、娱乐服务业、广告服务业、会展服务业、租赁服务业、网吧服务和休闲健身娱乐活动等新兴行业发展较快。

文化艺术发展亮点纷呈。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主办,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西宁市旅游局共同承办,西宁市歌舞团演出的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以新颖独特的构思、气度恢弘的场面、精雕细刻的编排、精湛到位的表演,充分展示了青海独特的地域文化,展现了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昭示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神韵;大通皮影、古建筑彩绘、湟中堆秀、唐卡、酥油花、农民画、千户营高台、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湟源排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显了我市区域特色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创意无限”为主题,亮相北京国际文博会的昆仑玉品、手绘唐卡、掐丝唐卡、堆绣、藏绣、挂毯、藏毯、木雕、银铜器、农民画、精品图书等极具高原民族特色的精美工艺美术产品展示,以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三江源国际摄影节、青海国际水与生命音乐之旅——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音乐会、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世界攀岩赛、抢渡黄河挑战赛等创意文化品牌的密集型推介,都真实反映了青海及西宁各民族历史发展的进程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了“大美青海、夏都西宁”的风土人情和近年来在文化产业领域取得的成就。

四、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西宁市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进行了积极探索,推动了文化产业良好发展势头的形成,但是我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仍处在层次较低的起步阶段,这种状况与西宁市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还不相适应,存在着观念不新,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入不足,规模小,实力不强,缺少品牌,政策不完善,专门人才缺乏等困难和问题。

(一)西宁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较小,低于全国水平

2008年,全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是7630亿元,占同期GDP的2.43%,西宁市只有7.88亿元,占同期GDP的1.7%。低于全国水平0.73个百分点。西宁市文化产业仍处于低层次和弱小产业的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文化产业发展结构仍需优化,文化服务业比重偏低,总量不足

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中“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实现的增加值分别为28277万元、23089万元、27459万元,三者之比为35.87:29.29:34.84,“外围层”和“相关层”所占的比重和总量明显偏低,不利于提升西宁市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因此西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结构仍需调整,特别是要尽快采取措施,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发展,推进文化创新,加快文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同时通过相关层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

(三)利用、挖掘文化资源不足,传播、影响能力较弱

西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会城市,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较大的经济开发价值。目前,西宁市文化产业生产能力不足,部分文化资源闲置,文化活力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同时西宁市文化产业的传播能力和影响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四)文化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进展缓慢,落后于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十一五”期间西宁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西宁跨越式发展战略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还存在规模较小、资金短缺、缺乏品牌、竞争力弱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与城市的总体发展不相适应。文化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精神文化消费支出的增长将会

大大高于物质消费支出的增长。当人均GDP达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约占23%。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西宁市人均GDP为2852美元,接近3000美元,而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城市为10.89%、农村为4.7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由此可见,西宁文化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不断增长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

五、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文化是具有高度战略价值的资源,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和地方的“软实力”。文化产业兼具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属性以及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力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后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应以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工艺美术行业为突破口,发展具有西宁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特色的文化产品,培育具有市场规模和产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不断增强西宁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特色浓郁、效益显著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和在国内有影响的文化品牌,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国办、民营和个体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加快经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需求

经济的发展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提高居民满足程度的必然途径。经济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充分发展了经济,才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收入,使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居民文化产品需求和消费水平,进而使文化产品的需求成为带动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拉动。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西宁市文化服务水平

文化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加大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投入,对于调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发展只有得到资本的支持,才能高端起步,跨过原始的自我积累阶段,直接地走向规范、规模经营。因此必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把文化服务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首先,政府要保障社会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扶持公益性服务行业发展,增加对文化公益事业投入的增长。其次,在政策上进行扶持,促其发展。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项目,并且要给予国有文化企业、民营文化企业和城乡文化产业项目以同等待遇。

(三)以做大做强品牌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要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倾力打造品牌文化项目,以品牌开拓市场,以品牌赢取优良的产业效益。西宁市具有一批声誉度高、内涵丰富且具独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打造文化品牌的优质资材。一是以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高原花儿红》以及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成功上演为契机,打造一批展示青海独特地域文化,展现青藏高原神奇静谧的自然景观,深厚浓郁的民族精髓,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气质的精品音乐舞蹈巨作;二要做好“非物质文化”这个品牌。一方面要对大通皮影、湟中堆秀、唐卡、酥油花、农民画、湟源排灯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挖掘、整理、抢救、研究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开阔思路,通过举办民俗活动,艺术制作等形式,进行非物质文化产业开发,达到推进非物质文化研究与经济发展的有益结合和相互促进。三要做好“宗教文化”这个品牌。塔尔寺、北禅寺、南禅寺、东关清真大寺等在宗教界具有相当高的影响和地位,它们既是西宁市的宗教文化的标志性场址,其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雕塑文化的内涵,把它们加以开发转化为文化旅游资源,瞄准顶尖水平进行大策划、大制作、大包装、大营销,以品牌开拓市场,在市场中做响品牌。四是打造精品传统手工技艺品牌,如湟中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湟源陈醋酿造技艺等。

(四)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推动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要求文化领域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从内容到形式不断推陈出新、令人赏心悦目。文化产业的自身发展也

要求文化产业活动主体以科学的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增创收入、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提高竞争实力。西宁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也迫切需要依托科技,通过技术发明、引进和改造,使产品、服务技术工艺陈旧落后、缺乏竞争优势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念以及先进的制作技术,吸引高技术企业和高端文化技术人才进入文化市场,在文化服务、文化产品生产、销售中提高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经济附加值,使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发展、结构不断改善、效益不断提高。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推动文化产业走上以科技创新为先导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激活旅游市场活性要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实践表明,旅游是文化的重要经济依托,文化是旅游的引力来源,特色是旅游之魂,而文化则是特色的基础,民俗是最有特色、最具活力的文化。因此,要努力将地方文化优势尽快转化为旅游优势,同时,借助旅游事业的繁荣,将我市蕴藏于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进一步推向市场。以精品意识开发和包装民俗文艺,提高其艺术欣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并融入现代高新科技,使其成为西宁文化旅游产业魅力不减的重要精神支柱。学习借鉴四川省成都市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做法和经验,以农户为载体,以文化为内涵,以西宁郊区为重点,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家乐,促进农家乐上档次、上水平。以土族、藏族为重点,发展全面展示民族饮食、建筑、服饰、歌舞文化的民俗风情园,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民族风情。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造就一批文化产业精英人才队伍

要加快西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加快培养一批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既了解文化,又懂经济、懂管理、善经营的人才队伍。为此,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二是要重点支持和培养一批文化产业职业经理人队伍,确保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要建立人才培养和交流的工作机制,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本。要重视民族文化、区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要鼓励高校培养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专业人员,要加大文化人才的国内外交流学习等。

篇2:西宁市产业的发展历程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征

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当年价)大幅度提高,但可比价比重升幅很小

2.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增长速度呈现前期峰谷交替、后期平缓的态势

3.第三产业绝对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与世界的差距正在缩小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呈现明显的升级趋势

5.第三产业成为劳动力增长最快的产业

6.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在曲折中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推动力

7.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

篇3:对遂宁市水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水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四川遂宁

遂宁市渔业资源丰富, 水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按照遂宁市委提出“三个加快”和建设“六个遂宁”的决定, 要求加快特色水产业发展。为此, 就如何促进遂宁市特色水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调研。

1 遂宁市水产资源利用现状

1.1 水产资源较为丰富

全市有宜渔水面4.244万hm2, 其中塘、库、堰可养殖水面0.868万hm2, 溪河养鱼水面2 000 hm2, 江河捕捞水面0.92万hm2, 冬囤水田2.26万hm2。有鱼类17科89种, 其中有胭脂鱼、白甲、中华倒刺鲃、岩原鲤、长吻鮠、鲈鱼、鳜鱼、鳊、鲂、黄颡鱼等珍稀名贵鱼类, 还有大鲵、水獭、龟、鳖等国家和省级保护动物。

1.2 水面利用形式多样

大部分养殖户承包租赁水面进行水产养殖。除此之外, 水面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一是自有水面养鱼, 分散, 水面小, 多属承包地经改造开展水产养殖;二是承包租赁溪河、山平塘和水库开展大水面养鱼;三是部分水库水管单位实行集体责任制养鱼;四是少量山平塘拍卖开展养鱼。

1.3 水面利用与养殖水平偏低, 发展空间大

通过水产干部职工努力, 水面利用与养殖水平不断提高 (表1) 。

2012年, 全市生产鱼苗4.99亿尾, 鱼种4 609 t, 投放鱼种5 321 t, 出水成鱼4.03万t, 人均占有量10.6 kg, 渔业经济总产值8.06亿元, 农民人均渔业收入288元, 农民人均比2011年增收28元。比2010年出水成鱼3.58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7.04亿元、人均渔业收入251元, 分别增长12.57%、14.49%和14.74%。水产业已成为遂宁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发展前景广阔。

2 存在的问题

2.1 水面利用效率低

水面资源利用主要集中在工程水面, 天然河流水面资源增殖利用率相对较低。一是池塘类型中“望天塘”“等天塘”“浅水塘”和水源排灌不方便, 水面资源利用时间的养殖水面, 占30%, 养殖产量低, 难以适应名优品种养殖的要求, 且有1/5的塘无法正常开展水产养殖;二是溪河养鱼水面利用不到1/3, 还有逾1 333.33 hm2未开发。近年来, 涪江建设金华、螺航、过军渡、三星等梯级电站形成湖泊, 加之涪江支流琼江、梓江、郪江、明月河等, 其水质和环境十分优良, 为水产增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三是稻田水面利用效率低, 产量低。如安居三家、西眉, 大英蓬莱、蓬溪附南、赤城等乡镇, 已在多年前建成66.67 hm2以上成片的规范化稻鱼工程, 以分散个体养殖为主, 未实施专业化、规模化开发, 加之部分工程受水源条件制约, 其养鱼水平低, 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2.2 水资源保护压力较大

水产养殖业主为追求自身利益, 过度施肥养鱼, 使养殖水域富营养化严重,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1,2]。

2.3 产业化程度偏低

全市仅有水产协会9个, 会员1 700余人;专业合作社13个, 社员4 357人;家庭渔场8个, 成员57人。年渔业产值在50万元以上水产龙头企业 (大户) 不到50户。其龙头企业小、产业化程度低, 且产业链松、短, 养殖、加工、销售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 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 鱼产品加工业还是空白, 水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等, 尚未形成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截至目前, 遂宁市无一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3 遂宁市水产业发展对策

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农民增收为目标, 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休闲渔业, 努力建成现代渔业大市。

3.1 优化资源配置利用

一是水库渔业养殖分类实施。对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库禁止施肥养鱼, 实行人工增殖, 净化水质, 发展生态渔业;对非饮用水功能的水库实施科学精养, 严格监控, 有效解决水质富营养化问题, 水库网箱养鱼设置控制在水域总面积的千分之一;加大力度推广名特优养殖, 努力提高水库水产品质量和渔业效益。二是大力推广池塘精养。大力改善水域环境, 在水源条件好、群众渔业基础好的区域, 强化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推进渔业新村、渔业专业合作社建设。三是狠抓稻田养鱼。应充分利用2.26万hm2宜渔稻田推广多种养殖模式。对成片的稻鱼工程, 可加以改造完善, 实施土地流转, 对外招商, 业主开发, 龙头带动, 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促进农民渔业增收。同时, 结合新农村建设走“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渔业发展路子, 鼓励农民搞好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稻鱼藕、稻鱼鸭、稻鱼果等稻田养鱼综合模式, 广泛推广稻田养鱼技术, 实现稻田利用效益最大化[3]。四是拓展江河生态养殖。全市已有32段承包, 面积1 723 hm2, 年出产优质成鱼3 626 t。认真执行市政府 (2007) 3号通告, 对涪江干流禁止开展设施渔业养殖;对涪江的支流琼江、梓江、郪江流域, 要科学规划网箱养鱼, 控制在水域总面积的1/3 000;充分开发琼江、梓江、郪江流域和三星、螺航、金华、过军渡等电站湖泊的水面资源, 发展生态渔业、休闲观光渔业。实行业主管理, 人工增殖, 科学放养, 既修复渔业资源, 吸纳和降解水域污染, 净化水域生态系统, 改善生态环境, 又为社会提供更多质优价廉的水产品。

3.2 加快渔业的现代化

以“五化”大力提高渔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一是积极推进渔业区域化。大力推进水库生态群、溪河水产生态增养殖、稻鱼藕的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和渔业新村与水产园区的建设, 形成渔业区域化。优化水产养殖品种, 重点发展大口鲶、叉尾鮰、江团、加州鲈、青波、丁鱼岁、白甲、石扁头、黄颡鱼、青鱼、罗非鱼, 做好产品市场和反季上市品种的科研开发。二是积极推进渔业标准化。加速渔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标准化进程。加强质检机构建设, 强化渔业投入品管理和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进一步加强原产地保护, 地理标志认定和无规定疫病示范区建设。三是积极推进渔业产业化。引进、扶持、培植水产龙头企业, 促进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 与渔民在产权上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四是积极推进渔业机械化。大力推广渔业机械, 包括养殖、捕捞、水产品加工以及装运等生产过程所配备的各种机械与仪器设备[4]。五是积极推进渔业市场化。以批发市场为中心, 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和超市为基础, 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

3.3 落实好保障措施,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加强惠渔政策扶持, 优化渔业发展环境。一是政策保障。落实渔业扶持和补贴政策;转产转业补贴政策;促进水产加工、休闲渔业等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加大名特优水产引种补助、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和龙头企业与水产园区的支持。加大公共财政对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资金支撑,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二是法制保障。完善渔业综合执法体系, 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严格水域滩涂养殖证、水产苗种证、捕捞许可证管理。三是服务保障。要加强干部队伍, 特别是基层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构建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渔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服务网络[5],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谢松保.加快鄂州水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 2002 (3) :49-50.

[2]田国明, 夏仲卫, 张弘.北安市水产业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水产, 2009 (4) :39-40.

[3]卞建明, 黄鸿科.汉寿县水产业发展的现状、思路与建议[J].湖南农业科学, 2013 (21) :85-88.

[4]任永斌, 王云.大力发展生态水产业增强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于宁夏平罗县生态水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渔业致富指南, 2013 (16) :24-26.

篇4:会议产业30年发展历程

回顾改革开放前的会议产业发展历史,武少源介绍说,从1950年到1970年,新中国刚刚建立不久,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数量有限的国际会议都是纯粹的政府行为,根本就谈不上投资回报率。中国发展会议产业面临着重重困难,整个北京城,可接待外宾、举行一定规模会议的场馆,只有北京饭店和友谊宾馆。友谊宾馆前身是供苏联专家住宿的招待所。1964年,为了举办国际科技会议,才在友谊宾馆院内增盖了一座可以容纳500人的科技会堂。那时的国际会议,政治意义远远大于经济意义。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会议产业迅速成长。会议产业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1988年,会议产业初露端倪。与此同时,形成了很多专业会议管理机构,如中国国际会议交流中心、中华医学会等等,接待国际会议的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提高。后来新建了很多国际饭店如昆仑饭店、建国饭店、丽都饭店等,这些饭店的建成极大地提高了北京市的外宾接待能力。但最大的不足是,可用于同时接待数百名外国来宾的大中型饭店、会议场所,仍只有友谊宾馆、香山饭店、昆仑饭店、国际饭店等区区数家。而能同时接待千人以上的国际会议场所在当时基本上没有。

第二阶段是1988-1998年,会议产业飞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以后,在北京召开超过千人以上有外宾参加的大型国际会议就有数十次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1990年9月的亚运会、1995年的世界妇女大会、1996年的世界地质大会等。加上中国科协举办的数十个大小会议以及数量众多的饭店、宾馆举办的国际会议,每年会议量数以百计,几乎天天都有国际会议召开。

第三阶段是1998-2008年,会议产业的转型阶段。根据国际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政府逐步调整了会议产业的发展政策,纯商业运作的国际会议渐渐提上了日程。典型的代表是博鳌亚洲论坛、财富论坛以及冬季达沃斯论坛等。

目前,会议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但是会议产业的发展还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管理政策不完善、会议扶植机构缺失、申办国际会议资金短缺、税收优惠政策有待提高、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思想观念滞后等。

篇5:海宁市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海宁市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对海宁市蔬菜产业生产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就当前产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在产业投入、区域规划、科技创新、专业人才开发等方面提出海宁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对策,确保海宁市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 者:陈琦 作者单位:海宁市农作物技术服务站,浙江海宁,314400刊 名:长江蔬菜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JIANG VEGETABLES年,卷(期):“”(6)分类号:关键词:海宁市 蔬菜产业 现状 对策

篇6:六盘水市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霍仲英朱 江

〔内容摘要〕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市建市以来房地产业发展历程进行分析,为社会了解我市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和积极为我市房地产业建言献策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 键 词〕 房地产 发展 回顾

〔作者简介〕 霍仲英 六盘水电视台朱江 六盘水市房产管理局

六盘水市的房地产业是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发展历程相适应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经历了由计划经济的实物分房向市场经济货币化分房转变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需求日益的增强,房地产业作为满足群众住房需求的新兴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循序渐进的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制度

以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为标准,我市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2年的实物分配阶段、1992年10月至1999年6月的有偿分配阶段和1999年7月以来的货币分配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特征,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共同致力于住房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具体如下:

(一)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实物分房阶段。(1978年-1992年9月)。我市建立于1978年,建市之初,住房建设工作发展较为缓慢,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仅为3.8平方米,住房分配制度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实物分房制度,全部房屋由国家(单位)统建、统分,充分体现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住房分配特征。

(二)符合转型期特征经济体制特征的有偿分房阶段(1992年10月-1999年6月)。1992年,根据《贵州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法规要求,我市成立了六盘水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于当年10月1日全面启动住房制度改革工作。针对我市经济落后、职工收入偏低、购买力不足、承受能力低、人均住房面积较少、住房环境相对较差、成套率低等实际,先后制定出台了《六盘水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六盘水市公有住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六盘水市解决居住困难户住房实施办法》、《六盘水市公有住房分配管理实施办法》等16项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并通过提高租金、稳步出售公有住房部分产权、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按成本价补交房款出售住房全产权、鼓励职工集资、合作建房、房地产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符合的行政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出售住房。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出售住房71193套,面积572.28万平方米,为货币化分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下的货币化分房阶段(1999年7月以来)。一是于1999年6月30日停止了我市住房实物分配工作,本着按劳分配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严格按照资产职工分头算帐,过去将来两相衔接,存量按工龄补偿,增量分步理入工资,租售价格统筹调整,多种支付并存过渡的总体要求,于7月1日在全市全面实行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模式,对各单位所收取的住房款项和住房租金由产权单位统一存入建行房地产信贷部专户,实行专款专用。截至目前,共兑现离休干部住房存量补贴103万元,已基本完成市直离休干部存量补贴的兑现工作,正积极着手启动兑现市直单位剩余人员存量补贴工作。二是为进一步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工作,鼓励已购公有住房上市交易,积极活跃住房二级市场,于2004年对已出售的房改住房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至2007年底,全市共办理房改房上市准入证6150户,收取土地收益金3100万元。

二、持续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

2000年以前,我市商品房开发投资力度相对较小,全市房开企业仅有20余家,每年商品房开发面积不足5万平方米。2000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也蓬勃发展,尽管受消费者预期心理、房地产经营企业投机心理、物价上涨、经济过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度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下降、需求不

足、房价攀升等现象,但随着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作用的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日益趋于规范和平稳,开发力度总体上仍不断加大,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物业服务业务进一步拓展,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总体上正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不断壮大。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迅速发展到134家,物管企业55家、房屋中介企业12家。

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总体呈增长态势。2000-2007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51.84亿元,其中:2000年为0.49亿元,2001年为1.59亿元,2002年为3.36亿元,2003年为5.03亿元,2004年为4.32亿元(呈下降趋势),2005年为6.6亿元,2006年为11.88亿元,2007年为16.2亿。除2004年外,各年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至2007年达到历年最高水平,占全市固投130亿的12%,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二)商品房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一是商品房施工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2000-2007年,全市施工商品房总面积1100.30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为6.79万平方米,2001年为33.97万平方米,2002年为89.71万平方米,2003年为130.98万平方米,2004年为122.43万平方米,2005年为11.41万平方米,2006年为270.22万平方米,2007年为434.77万平方米。2000年至2003年持续增长,2005年至2006年呈下降趋势,至2007年迅速回升达历史最高水平。

二是商品房竣工面积总体呈增加态势。2000-2007年全市工竣工商品房总面积186.18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为2.42万平方米,2001年为6.98万平方米,2002年为17.69万平方米,2003年为49.20万平方米,2004年为37.54万平方米,2005年为18.54万平方米,2006年为17.74万平方米,2007年为36.07万平方米。2000至2003年持续增加,并于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后于2004年开始回落,而2007年则又迅速回升至近3年最高水平。

三是商品房销(预)售势态良好。2000-2007年,全市共销(预)售商品房总面积259.66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总金额38.87亿元。其中:2000年为2.54万平方米,0.28亿元;2001年为6.05万平方米,0.55亿元;2002年为14.16万平方米,1.17亿元;2003年为41.68万平方米,3.81亿元;2004年为30.82万平方米,2.59亿元;2005年为17.9万平方米,2.33亿元;2006年为54.66万平方米,8.92亿元;2007年为91.85万平方米,19.22亿元。2000年至2003年,我市商品房销(预)售总面积和总金额均呈不断增长态势,2004年至2005年出现不同程度下降趋势,以后两年持续增长,至2007年两项指标均达到历年最高年水平。

(三)房产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工作成绩明显。我市房屋权属管理工作起步于198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各项工作日趋规范,成绩逐步显现,得到了上级部门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可。至2007年底全市管理的产权产籍档案已达 132600卷,档案管理水平达科技事业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标准。

(四)物业服务管理业务逐步拓展。我市物业服务工作起步较晚,经历了从起步到发展,再到逐步规范的过程。截至目前,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共有55家,接管物业总面积已达500余万平方米,累计归集住宅共用部位设备设施维修基金2037万余元,共举办物业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三届。

(五)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入。我市城市房屋拆迁规范化管理工作于2001年全面启动以来已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几年来,共制定和出台了各项地方性文件、法规和管理制度30余;共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102份,批准拆迁房屋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拆迁安置2000余户,涉及拆迁补偿资金近3亿元;共组织当事人调解40次,下达行政裁决12份,申请法院强制拆迁1宗;共解决长达2-8年的拆迁遗留案件20宗,接待信访咨询150余件次。

三、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制度建设工作是党和政府注重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由之路,是缓解住房市场化过程所带来房地产市场内部供求矛盾、结构矛盾的重要手段。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作被写入了

政府工作报告,纳入2008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实事”,成立了由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了市人民政府对各县、特区、区政府的目标考核范畴,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纪律和组织保证。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正常开展。我市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主要是通过国有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组织修建的职工集资建房为主的方式进行建设。几年来,全市共完成安居工程开发建设投资4.3亿元,面积61.89万平方米、5898套;共有98家单位通过合作建房的方式建设合作建房51万平方米、4204套。

(三)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工作逐步深入。我市廉租住房建设工作启动于2004年4月,工作开展之初,主要是采取以发放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的方式,对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也称“双困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以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2007年,根据国务院和贵州省关于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相关精神,制定出台了我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方案和廉租住房保障规划(2007—2011年),明确提出了至2008年底前,对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不足8平方米的城市低保家庭做好应保尽保;至“十一五”末,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工作目标。截至2007年底,全市累计向符合条件的1663户发放廉租补贴108.61万元,实物配租家庭686户,享受租金核减家庭376户,共引导大企业建设廉租住房1.5万平方米,争取到中央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资金812万元,有力促进了工作深入开展。

篇7:伊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一、基本情况:

伊宁市行政辖区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总人口45.9万人,市辖10个乡(镇)场、46个行政村,农村耕地总面积24.14万亩,农村总户数3.2万户、总人口14.5万人,属典型的城郊型农业。2009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78万元。其中:年收益10万元以上的村有11 个,占23.91 %;5-10万元的村有16个,占34.78 %; 5万元以下的村有19个,占41.31 %。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290元,其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2695元,占42.8%,来自第二产业的收入1184元,占18.8%,来自第三产业的收入2411元,占38.4%。农牧民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略高于来自第一产业收入。

1、产业发展情况:2010年全市总播面积21.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小麦)7.9万亩,经济作物4万亩,饲草料9.8万亩,粮经草比例为3.7:1.8 :4.5。全市千元田面积达到10.3万亩,占47.5%,其中5千元以上田2.2万亩,已建日光温室2.06万座。

全市草场面积120万亩,2009年末,牲畜存栏20.07万头,其中奶牛存栏2.77万头,各类肉食产量1万吨,鲜奶2.91万吨,禽蛋2837吨。

全市经济林保存面积7.2万亩,已挂果面积2.38万亩,其中苹果保存面积3.8万亩、挂果面积1.8万亩;杏保存面积1万亩、挂果面积0.2万亩;葡萄保存面积0.2万亩、挂果面积0.1万亩;其它保存面积2.2万亩、挂果面积0.28万亩。设施园艺定植面积0.48万亩。

2、产业带动能力建设情况: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09家,其中粮油加工企业35家、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畜产品加工企业44家;年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2家,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10家,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企业89家;已创建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已创建国家级地方名优品牌1个、自治区级地方名优品牌7个。吸纳从业人员3188人,带动农户14176户。

已组建各类农牧民专业单干组织65个(各类协会20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单干社26个、畜牧业专业单干社15个、农机专业单干社1个、其它专业单干社3个。专业单干组织会员3597人,辐射带动农户12467户。

3、技术队伍建设情况:全市现有市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493人,其中农业213人、林业140人、畜牧业140人。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331人,占67%,中专学历140人,占28.4%;高级职称18人,占3.6%,中级职称117人,占23.7%,初级职称262人,占53.1%;汉族148人,占30%少数民族345人,占70%;全市每千名农民拥有技术人员3.6人。全市共聘用各类农民技术员161人。

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8.2万亩,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6个;已完成绿色食品原料(玉米)基地认证10万亩;已完成有机农产品基地认证3554亩,认定有机农产品7个;制定了5个绿色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已建立5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室,并配备了检

测人员和仪器设备。在金鲁红农产品批发市场、天山街农贸市场、阳光超市、家乡好超市、一家超市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平安检测点,市农产品质量平安检测中心项目年内实施完成,初步构建了市、乡、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体系。

4、农村金融服务情况:目前我市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共有基层服务网点21个。从信用社2009年9月末农村信贷余额统计情况来看,共计发放8009笔信贷业务25120万元,涉及15类用途,基本覆盖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其中种植业贷款4907笔金额13158万元,占52.38%;养殖业贷款1870笔金额3821万元,占15.21%;农机及运输贷款59笔金额1419万元,占5.65%;农资贷款74笔金额1074万元,占4.27%;商业等其它贷款1099笔金额5649万元,占22.49%。贷款需求呈现出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多样化的特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牧民商品意识、市场意识比较淡薄,发展观念相对滞后。主要是受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模式和种植观念的影响,同时伊宁市农村人均耕地只有1.7亩,而且随着乡村建设的需要和不断扩容,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如果农村大量人口不能转移和融入乡村,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化生产问题。

2、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经济主导产业的规模和带动能力还亟待提升。从现状上来看,目前我市种植业中粮食作物还占有相当比重,而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特色经济作物所占比重不大,优质、高效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才刚刚起步。由于养殖业发展的需要,饲草料(玉米)种植面积还占有很大比重,种植业结构调整任务还相当繁重。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有一定数量,但从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广泛较小、科技含量较低、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不高,市场开拓能力较弱;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占13.8%,而且企业与产业基地之间的联系不紧密,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4、农民专业单干组织运转质量广泛较低。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年来,已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经济单干社45个,涵盖农、林、畜牧养殖等农村经济主导产业,但由于缺乏规范的运转体制、有力的政策扶持和有能力的单干社带头人,各专业单干社广泛运转质量不高,辐射带动农户增收的能力较弱。

5、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支撑能力薄弱。从现状来看,全市每千名农民有专业技术人员3.6人,但乡镇一级有相当比例专业技术人员在编不在岗,而且由于长期以来专业技术人员在岗在职培训缺乏,常识结构老化,造成乡镇基层农牧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服务水平不高,基层技术服务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

6、农村产业发展融资困难。一方面农村信用社服务基层、服务农业的创新机制不够;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缺失现象较为广泛,信用体系建设滞后。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有放贷的意愿,农民有贷款的需求,主要的问题是在市级层面上还未搭建起农村产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农民生产性资金贷款难的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总体来说,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相当大的融资困难。

三、规划发展目标:

规划目标的依据:根据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今后5-10年,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奋斗目标是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积极发展优质畜产品、特色林果业、生态有机农业和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有新疆特色的农牧产品生产和精湛加工出口基地,围绕劣势产品打造劣势产业,提高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

规划发展的思路是:紧紧围绕大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和大幅度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产业化发展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手段,重点解决农牧民观念落后、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和涉农资金融资难等关键问题,不断增强伊宁市农牧业的比较劣势和竞争能力,加快推进伊宁市现代农牧业建设步伐。发展目标分为两个阶段:

2010年-2015年:以产业基地建设为基础,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形成以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核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为支撑、产业发展基地为基础的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1、建设3万亩设施农业出口基地、2万亩设施园艺生产基地、10万亩特色林果基地,新建30个500头优质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全面实现“11532”工程建设目标;

2、建设1个占地3000亩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面积1万亩;

3、扶持培育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州级、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引进对口援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流通企业,建设1个立足国内、区内市场,面向中亚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5、组建、规范、完善50个农民专业单干组织,重点培育5个农民专业单干组织成为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单干组织的规范运作水平和组织带动能力;

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8%,达到9150元。

2016年-2020年:加快推进现代农牧业的发展,确立转型发展目标,把我市农业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效农业、精品农业,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6%以上,达到12000元以上,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四、建设内容

为实现规划目标,在“十二五”规划期内主要开展产业基地建设、产业化带动能力建设、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市场营销平台建设四项内容,通过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化经营水

平、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加快推进伊宁市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如图2所示。

(一)产业基地建设

1、“11532”工程建设:“十二五”规划期内,建设形成3万亩设施农业生产基地、2万设施园艺生产基地、30个500头优质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10万亩特色林果生产基地。使设施农业、奶牛养殖业、特色林果业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基地的空间布局和建设见表1。

表1 “11532”工程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 产业基地

建设内容和基地布局 设施农业生产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克佰克圩孜乡、潘津乡。

建设内容:到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万亩,建设标准日光节能温室1.5万座。设施园艺生产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克佰克圩孜乡、潘津乡。

建设内容:到2012年,全市设施园艺总面积达到2万亩,建设标准日光温室5000座。特色种植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克佰克圩孜乡、园艺场。

建设内容:以红薯、山药、芦芛等为主,形成5000亩特色种植基地。特色林果生产基地

空间布局:以英也尔乡、巴彦岱镇北山坡宜林地和达达木图乡、潘津乡北部自流灌溉区为主。建设内容:到2012年,结合北山坡生态建设,形成以本地品种为主的特色林果生产基地10万亩。

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巴彦岱镇、潘津乡、达达木图乡、英也尔乡、托格拉克乡。

建设内容:到2015年,建设30个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500头优质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场),养殖小区(场)规模养殖奶牛存栏达到2万头以上。特色养殖基地

空间布局:主要布局在巴彦岱镇、英也尔乡。

建设内容:以肉鸽、鹌鹑、肉兔等特色养殖为主,以满足乡村居民的供给为目标,形成特色养殖基地。

2、示范基地建设:“十二五”规划期内,建设1个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1万亩。

(1)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建设地点托格拉克乡,规划建设面积3000亩,园区建设4个示范小区,可集中展示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优质蔬菜种苗繁育、优质林果标准化种植、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4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设内容和功能见表2。表2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的建设内容和具体功能 示范小区 建设内容和功能

设施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建设内容:建设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500座、1000亩。具体功能:主要进行优质出口蔬菜的标准化种植示范。优质蔬菜种苗繁育中心

建设内容:建设面积300亩。建设连栋智能温室1座、5000平方米,日光育苗温室24座,标准化种植示范温室12座。

具体功能:形成集优质种苗供应、试验示范、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为一体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优质林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

建设内容:建设面积700亩。其中,育苗区200亩,种植示范区500亩。

具体功能:育苗区形成年供优质林果苗木80万株的能力;种植示范区集成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特色果品标准化栽培示范,示范品种主要以本地苹果品种为主。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建设内容:建设面积1000亩。

具体功能:综合运用节水灌溉、测土配方、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等技术,形成优质、高产、绿色、平安的特色农作物种植示范区。主要示范品种为优质小麦、优质玉米、大田蔬菜和特色经济作物。

(2)4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包括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设施园艺(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特色优质林果示范基地、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各个示范基地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见表3。

表3 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的空间布局和建设内容 示范基地

建设内容和基地布局 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空间布局:达达木图乡。

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日光节能温室800座、2400亩。包括基础设施配套(水、电、路)、基地培训中心500平方米、分检交易中心4000平方米、冷藏保鲜库5000吨。设施园艺(葡萄)标准化示范基地 空间布局:克佰克圩孜乡。

建设内容:建设日光节能温室1000座、3000亩,主要定植品种为优质红提葡萄。建设果品分检交易中心2000平方米和冷藏保鲜库5000吨。

(二)产业化带动能力建设

1、农产品加工工业

园区建设:在东郊喀尔墩乡工业园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个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集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农副产品精湛加工业,重点转移和增加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

2、龙头企业建设:以中洲乳业、天宝祥、向新禽业为重点,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百信蜂业、天药生物科技、御极鹿苑为重点,培育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引进对口援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流通企业和口岸国际竟天公司、金鲁红批发市场为重点,培育和打造设施农产品和特色林果产品营销和出口的物流集散中心。扶持和培育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个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农民专业单干组织建设:围绕设施农业、奶牛养殖、特色林果等主导产业,组建、培育、完善50个农民专业单干组织,重点扶持和培育5个专业单干组织成为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专业单干组织的规范化运作水平和产业带动能力。

4、农产品名优品牌建设:以生产绿色、有机、平安农产品为目标,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培育10个地方农产品名优品牌,其中设施农产品品牌3个、畜产品加工品牌3个、林果产品品牌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2个,以品牌建设为引领,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5、农产品质量平安体系建设:建立1个市级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站、5个乡(基地)农产品质量平安检验检测室、50人的农产品质量平安技术服务队伍,加强农产品质量平安监控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平安水平。

(三)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1、技术服务体系及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加快以市级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核心、乡镇农牧业技术服务中心为骨干、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基础的三级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到2015年建设一支800人的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其中农业专业技术人才300人、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300人、林果业专业技术人才200人。抓住援疆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江苏农业大专院校、农牧业科研机构,特别是江苏(宿迁)设施农业研发中心对我市的对口帮扶和科技支持,形成农牧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长效机制。

2、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以现有的农民技术员为骨干,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大规模技术培训,5年内培训农村实用技术骨干人才3000人,培训农牧民25万人次。

(四)市场营销平台建设

1、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1)引进对口援疆江苏省农产品营销流通企业,建设1个面向中亚,辐射带动区内、国内市场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

(2)以口岸国际竟天公司为依托,加强企业与产业基地的紧密联系和单干,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把我市设施农业基地建设成为向西出口的设施农产品出口基地。

(3)以金鲁红批发市场为中心,建设以面向河谷八县一市为主、辐射周边博乐、奎屯、石河子等乡村的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扩建农产品市场交易面积3万平方米,新增仓储保鲜能力1.5万吨。

2、农产品综合市场建设: “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1)城东综合市场,建设地点喀尔墩乡,建设面积265亩。(2)巴彦岱镇农贸市场,建设面积18亩。

(3)英也尔乡水果批发市场,建设面积100亩。(4)托克拉克乡农贸市场,建设面积10亩。

(5)在新市委片区建设1个便民市场,建设面积13亩。

五、建设计划 项目

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 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优质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场)(500头规模)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特色林果示范基地 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2010年

完成园区内设施农业育苗中心建设

完成达达木图800座2400亩(江苏援建)建设

篇8:西宁市产业的发展历程

光伏产业,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直接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环保型新能源产业。太阳能电池分为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非晶(微晶)硅电池等。光伏产业包括高纯多晶硅、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制造、光伏并网电站、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等。

1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世界常规能源供应短缺,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寻找新兴能源已成为热点问题。在各种新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无污染、可持续、总量大、分布广、应用形式多样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伴随着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各国政府大力推动发展光伏产业,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据统计,最近10 a世界太阳电池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48.5%(至2009年),最近5 a为55.2%(至2009年)[1]。2010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0.5 GW,多晶硅产量为1.6×105t。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2007年至2010年连续四年产量世界第一,2010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0 GW,占全球总产量的50%[2]。2008年,中国光伏企业还不足100家,目前,中国从事光伏产业的企业数量达到580余家。2009年,全球太阳能电池企业产量15强中中国企业占据9席。

然而,在经历了这几年的迅猛发展之后,目前中国光伏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受欧债危机的影响,2011年以来,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光伏补贴,原本占据世界光伏装机70%以上的欧洲市场需求大幅下降。需求大幅萎缩导致了光伏产品价格的急速下滑,2011年初至2011年10月,多晶硅、硅片、组件、电池片分别下跌了约45%、52%、53%、42%。

2011年,光伏企业经营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如海外上市的中国光伏企业2011年三季报显示,尚德电力、赛维LDK、天合光能均出现亏损。其中,尚德电力亏损最为严重,三季度净亏损达1.164×108美元,去年同期则盈利3.31×107美元[4]。2012年,中国大部分光伏企业仍然亏损。

2011年起,欧美等发达国家相继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双反”立案调查。2011年11月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称将启动对华光伏太阳能产品反倾销调查。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就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做出终裁,中国企业反倾销税率从18.32%到249.96%不等,反补贴税率从14.78%到15.97%不等[5]。

1.2 中国光伏产业的存在问题

分析认为,全球经济震荡、欧债危机恶化下的市场萎缩和产能过剩是光伏产业进入寒冬期的重要原因。而笔者认为,中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境有更深层的原因。

1.2.1 盲目投资发展过速

出于对光伏市场的盲目乐观、高利润诱惑及部分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2007年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了空前的投资热潮。盲目扩张导致严重的产能过剩。2008年中国多晶硅产能2×104t,产量4 000 t左右,在建产能约8×104t,产能已明显过剩。

1.2.2 缺乏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中国光伏产业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设备主要依赖进口。数据显示,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20×108多美元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此外,尽管光伏企业被外界誉为高科技企业,但迄今为止中国光伏企业获利的主要途径依然是简单的来料加工。低廉的劳动力及污染成本,导致很多企业追逐短期回报,根本不搞研发,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1.2.3 行业标准缺失缺乏正确引导

中国光伏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与中国产业和市场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差距。尽管中国已经正式出台了数十项光伏产业国家标准,但相距整个产业的标准规范还相去甚远,缺失率高达80%,特别是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建筑集成系统等方面,标准化几乎还是空白。

1.2.4 中国需求不足对外高度依存

中国光伏发电市场装机量占比极少。2009年,中国光伏发电市场装机量约160 MW,占全球当年装机总量的2%;2010年,预计装机量约380 MW,在全球总装机量中占3%。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a)成本问题是造成中国光伏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的成本明显偏高,光伏发电成本为煤的11倍~18倍;b)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定价机制悬而未决。这使得中国开发光伏电站利润空间前景不明朗,打击了光伏电站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影响了中国光伏的市场需求;c)智能电网改造发展滞后。太阳能光伏发电不具备调峰和调频能力,其接入对电网接纳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的电网也未能升级到与其匹配的程度。

在中国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太阳能电池产品多数出口海外市场,产业发展受金融危机和海外市场变化影响很大。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企业靠削价竞争来占领市场,引发了国际上的反倾销诉讼。

2 中国页岩气的发展现状

页岩气是指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或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

中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南方地区、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发育海相页岩,华北地区、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广泛发育陆相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较大。据专家预测,页岩气可采资源量为25×1012m3,超过常规天然气资源。

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准将页岩气设为独立矿种。中国页岩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地区主要盆地。截至2011年底,中国石油企业开展了15口页岩气直井压裂试气,9口见气,初步掌握了页岩气直井压裂技术,证实了中国具有页岩气开发前景。

3 中国页岩气发展与光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比及建议

3.1 中国页岩气发展遇到的问题

a)资源情况尚不清楚。中国具有页岩气大规模成藏的基本条件,但尚未系统开展全国范围内页岩气资源调查和评价,资源总量和分布尚未完全掌握;b)关键技术有待突破。页岩气勘探开发需要水平井分段压裂等专门技术,目前中国尚未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c)资源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页岩气作为1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需研究制定资源勘探开发准入资质和门槛,以加快其发展;d)地面建设条件较差。中国页岩气藏普遍埋藏较深,页岩气富集区地表地形复杂,人口密集,工程作业困难,经济性较差;e)基础设施需要加强。页岩气资源富集区很多集中在中西部山区,管网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不利于页岩气外输利用和下游市场开拓;f)缺乏鼓励政策。页岩气开发具有初期投入高、产出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点,需要制定页岩气开发的鼓励政策,加快页岩气产业化。

3.2 与光伏产业存在问题的对比及建议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刚起步的页岩气产业遇到的问题与光伏产业有一些类似性,对比二者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促进页岩气产业科学发展。

3.2.1 加快制定行业标准规范企业准入条件

2012年9月,中国启动了第2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招标公告门槛很低,大大拓宽了参与投标的企业范围。诚然,国家政策是鼓励所有国营、民营企业参与到这个行业,但是中国真正具有开采资质的只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少数企业。吸引大量民间资本参与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国家必须规定只有具备相应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配套设施的企业才有资格参与页岩气的开发。

3.2.2 加快研发投入掌握关键技术

中国光伏产业因不掌握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在页岩气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开始就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通过国家科技立项,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国外合作等途径,形成自己的勘探开发核心技术。

3.2.3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经济社会效益并重

中国光伏发电由于成本过高在中国应用较少,主要以出口为主。目前中国页岩气开发成本要1.5元/m3~2元/m3,而中国天然气成本是1.35元/m3,美国页岩气成本0.8元/m3左右。降低成本、加强管网建设及提升市场需求势在必行。在试开采到商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中国页岩气产业很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4 结语

发展光伏产业和页岩气产业是中国解决能源紧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在光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目前已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中国的页岩气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有必要从光伏产业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规避风险,提高效益,奠定良好开端。

参考文献

[1]赵玉文.光伏产业战略前景与政策思考[J].有色冶金节能,2010,12(6):1-5.

[2]金融界.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EB/OL].[2012-2-24].http://finance.jrj.com.cn/industry/2012/02/24114812333867.shtml.

[3]李雷,郭焱.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外能源,2010,15(9):38-42.

[4]中国经济网.三季度业绩大幅下滑光伏行业入冬小企业1/3停产[EB/OL].[2011-11-24].http://finance.ce.cn/rolling/201111/24/t20111124_16676108.shtml.

上一篇:三年级读后感200字:米小圈上学记下一篇:Fedora 15 x64下如何配置Android 开发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