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2024-05-0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共11篇)

篇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家政种植DIY(一)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花卉种植的基本知识。

2、了解几种家庭常见的观赏花卉。

3、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教学重点:

对几种常见的花卉的种植方法有基本的了解。教学难点:

对几种常见的花卉的种植方法有基本的了解。教具准备: 花卉图片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过种花的经历吗? 交流自己的种花经历,与大家分享。

2、种植和做其他的事情一样,也要讲窍门的。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相信大家学过后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二、了解家庭常见的花卉

1、教师率先介绍几种花卉。出示相关的图片,指导观察。

(1)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别名大理花、大丽菊、地瓜花,为菊科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其栽培品种达3万多个,是世界上园艺品种最多、花色最丰富艳丽的花卉之一。它原产墨西哥,性喜温暖凉爽、阳光充足,不耐高温和干旱,但又畏涝。适宜在冬季不冷、夏季凉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与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长。(2)杜鹃花,花色艳丽,热烈却不失清逸,繁盛却不显臃肿,具有殷红、嫩紫、粉白诸色。殷红花瓣,薄如红绢,恍若茜罗裁就;粉白花朵,更显出娴静淡雅之美,仿佛西施素妆而出,玉容雪肌,朴素俏秀。白居易诗云:“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媖母”。(3)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姿态端庄挺秀,枝叶婆娑;枝干苍劲铁骨,斑驳古媚;花开时节,金粟万点,香气溢人。她象征着友好、和平和吉祥如意。战国时期的燕、赵两国曾以桂花作为珍贵的礼品相送,以表示长久友好往来。人们喜欢桂花,更敬仰其品性和神韵。

(4)芦荟 〔Aloe vero var。chinensis(Haw。)Borg〕,花开黄色或橙红色,极其醒目。盆栽芦荟的形态矮小多姿,色彩斑烂,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它适宜点缀客厅、书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房、阳台和庭院等处观赏。

(5)兰花,花开幽香淡雅,是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古人称它为“香祖”、“国香”、“天下第一香”。它的花、香、叶“三美俱全”,古书写道:松、竹、梅世称三友,松有叶而无香,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惟兰独并有之。兰花的可贵更在于它品质高洁,它原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故有“空谷佳人”、“花中君子”之美誉。

(6)水仙属石蒜科水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此属植物全世界共有800多种,其中的10多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水仙原分布在中欧、地中海沿岸和北非地区,中国的水仙是多花水仙的一个变种,种名为: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

(7)花中皇后月季又称“月月红”,自然花期5至11月,开花连续不断。月季花种类主要有切花月季、食用玫瑰、藤本月季、大花月季、丰花月季、微型月季、树状月季、地被月季等。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之一。至于现代月季,血缘关系极为复杂。

2、学生介绍自己课外搜集的几种花卉资料。

3、说说自己喜欢哪种花卉,为什么?

三、几种防虫害方法

过渡语:家庭养花经常会出现虫害,这些害虫不但影响花木的健康生长,而且还有碍观赏。随着气候的变化,梅雨季节即将到来,虫害亦将进入高发时期。那么,如何防治一些常见的虫害呢?

1、具体措施:

(1)选择空气流通、光照充足处作栽培点及盆栽花卉放置地。

(2)清洁园地,保持盆花摆放地或栽培的环境卫生,并清除盆内或摆放地周围的杂草(日常养护所施用的肥料也要注意,譬如,牛奶水等残渣。这些都会引来小虫)。(3)对生长过密的植株适当疏枝,使之通风见光。

2、使用方法:喷洒、或用旧牙刷蘸刷、毛笔蘸涂害虫均可。

四、总结全课

只要全身心地投入种植,你的付出必有收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家政种植DIY(二)—做花圃管理员

教学目标: 让学生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动脑、动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第一手感性知识,获得亲身体验。了解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设计小花圃管理方案,让儿童的智慧在劳动实践中生成。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使学生懂得美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的劳动,美化环境,美化生活。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学习管理小花圃,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管理学校小花圃,美化校园环境。教学难点:

设计小花圃管理方案 教具准备:准备花圃图片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题

投影出示事先拍摄的小花圃照片,播放山里人家庭院的视频录像,展示傲雪的腊梅,报春的梅花,骄人的桂花,傲霜的菊花,热情的杜鹃花。看后请学生说说感受,问学生小花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美是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人人都爱美,人人都能创造美,爱美是人的天性,吸引眼球的花圃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引出了讨论的话题:小花圃美化了环境,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怎样使这些小花圃一直美的呢?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探究互动

1、依据课前准备和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书上的“看一看,记一记”和“写一写”的要求,填写空白处。

2、小组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花圃,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

3、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就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或访问、调查后得到的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提示管理小花圃时浇水、施肥、整枝、松土、除草、打扫等注意点。给学生友情提示:“浇水干透浇透好,施肥薄肥勤施妙,整枝适宜二、三月,松土不伤花木根,除草要在草小期,打扫卫生要及时。”

三、动手试试,完成作品

教师可以先动手制作几幅叶贴画,种子贴画,果实贴画的作品,请学生欣赏,引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然后指导他们阅读教材说明,介绍一下制作过程,让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叶贴画,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较复杂的作品。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注意事项:1 使用劳动工具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2 事先去了解下学校附近社区的小花圃情况。

四、教师总结

总结上课内容。了解中国十大名花是哪些,什么时候开花,有什么特点。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家政种植DIY(三)—种瓜种豆乐趣多

教学目标:

1、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种植南瓜和毛豆的有关资料。

2、分小组栽培南瓜和毛豆。

3、通过栽培南瓜和毛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善于观察,团结协作等良好品质。教学重点:学习种瓜种豆技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教具准备:(学生)准备查阅资料。(老师)准备课件。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题

教师可以出示搜集到得各种南瓜和毛豆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让那个学生描述一下他们各自的形态特征及习性。二 查一查,议一议

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信息,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怎样栽种这两种植物,明确栽培方法。

三 试一试,做一做 1 学习种植南瓜。

步骤:(1)选种(2)浸泡(3)催芽(4)播种(5)定植(6)调整植株(7)授粉(8)管理(9)采收 2 学习种植毛豆

步骤:(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2)肥水管理(3)采收 四 注意事项 操作实践时,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做到井然有序。2 使用劳动工具时要注意安全。3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五 课后延伸

总结自己的种植体会,品尝劳动成果。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插花艺术

教学目标:

1、收集各种花卉的资料,了解它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2、走进插花世界,体验插花艺术的魅力。教学重点:了解花卉知识,学习和欣赏插花 教学难点:能独立完成一个插花作品

教具准备:(学生)收集的插花图片(老师)插花艺术课件,插花步骤图。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题 教师可以出示课文中或事先拍摄的关于插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插花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怎样设计才能让插花更独特? 二 欣赏与观察 收集各种花卉的资料,了解他们所代表的象征意义。

如:红玫瑰象征爱情,表示真心爱你,百合花象征高洁,表示百年好合,康乃馨象征母爱,表示健康长寿„„ 了解插花的不同类型,讨论在各种不同的场合适用什么类型的插花? 四 探究制作 倒T形插花 将泡好的花泥放入花器 2 修建散尾叶片 用修建好的散尾叶片插入花泥两端,长度与花器的直径大致相当 用剑叶垂直拆入花泥中,剑叶的长度与底部散尾的长度为2:1,整个造型大小要与花器相协调 底部沿散尾叶插入两支泰国兰,让底部丰满起来,左右对称 6 中间部分倾斜插入焦点百合 用玫瑰确定作品的高度,一般为花器的1。5~2倍 用玫瑰定出倒T形的轮廓,同时在空隙插入剪开的小片散尾叶和情人草加以点缀。五 课后延伸

欣赏不同材料完成的插花作品,探索花的世界,试着做一做,把花的美丽长久保留。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构思设计美丽的校园

教学目标:

组成学习小组,设计和制作“美丽的校园”的模型的方案,并写出文字草案。教学重点:

设计和制作“美丽的校园”的模型的方案 教学难点:

设计和制作“美丽的校园”的模型的方案 教具准备:模型图片。教学步骤: 一 导入:

童年的日子快乐幸福,校园的生活纯真美好,快要毕业了,你是否愿意和你的同伴一起,亲手做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校园模型呢? 二 新课:

1、图片展示王佳璐同学和她的同学们在劳技课上制作的“美丽的校园”模型。2欣赏各式各样的校园模型图,说一说它们的特点。(1)大学校园模型(2)中学校园模型(3)小学校园模型(4)幼儿园模型 你还见过其他模型吗?说一说。如:住宅小区模型,润扬大桥模型„„ 三 小结:

提问:你们愿意和同学们一起做一个校园模型吗?那么,我们该从哪儿开始呢?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美丽的的校园模型制作明细

教学目标:

1、根据设计图,列出模型的各种制作项目,讨论和研究各制作项目的材料配备并确定负责人;

2、同时知道运用多种材料做出的物品功能更齐全,从而培养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材料的质地、性能和特点 教学难点:

知道运用多种材料来制作 教具准备:书上36页明细表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和制作“美丽的校园”模型的方案。二 新课

1、提问:你认为我们学校最美的景物有哪些?实地观察,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角度,经观察到的校园景物及其周边环境用画图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2、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讨论本组设计和制作“美丽的校园”模型的方案,并写出文字草案;(1)制作前的构思设计

构思设计是制作模型的第一步,对于整个模型的制作至关重要,构思设计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模型的总体效果。

参照王佳璐所在小组的构思设计图(书上32页),画出本小组的构思设计图。提醒:可以仿照规划平面图来画草图,画设计图前要先定出模型底座的大小尺寸。(2)小技巧

画设施草图前要先选定模型的制作材料,然后才能根据材料的性质进行设计,不同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制作方法是不一样的。(3)制作前的材料准备 一般根据现有的材料进行设计。3填写36页制作明细表 三 小结

这个过程难度较大,希望同学们能完成的好一些。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制作模型底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完成底座的电路部分 教学难点: 电路部分 教具准备:材料袋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模型制作的核心在于构思设计和总体布局,校园模型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模型底座

2、教学楼、体育馆、操场等建筑物和设施、设备。

3、道路。

4、草地树木。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制作模型底盘 二 设计制作

1、制作模型底盘

将组内四个同学材料袋中的木板拼接合成一块大木板,作为校园模型的底座,底座的尺寸就是模型外围的尺寸。

2、小技巧

用四块板子拼成模型底座,链接的龙骨须有足够的长度,底座下面也需预留布置电源导线的空间和孔洞,还要注意底座的美观和摆放的稳定性。

3、在组长的组织下,依照校园模型图完成底座的制作,按照分工,各组员依据已完成的底座,进一步核对,修正各设施的制作材料和设计制作图。提醒:留出电源导线接头。三 小结

各小组汇报完成情况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制作校园设施

教学目标:

1、借用一定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校园设施

2、学习线路的串联和并联,对其中的原理有个初步的了解。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培养他们积极动脑、乐于动手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制作教学楼,花房,篮球场„„ 教学难点: 制作路灯

教具准备:钳子、针、美工刀、剪子、图纸、材料袋等。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制作校园设施 二 分工制作

1、制作之前,比对已完成的底座,最后一次核对各设施的制作材料和设计制作图及具体尺寸,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制作。

2、按照分工,各组员依照“美丽的校园”模型设计制作明细表,按计划逐个完成校园设施的制作。(1)教学楼的制作(2)亭子的制作(3)花房的制作(4)篮球架的制作(5)篮球场的制作(6)路灯的制作(7)乒乓球桌的制作(8)升旗台的制作(9)树木的制作 生制作。

3、考虑如何把制作好的设施安装、固定在模型底座上。三 小结

同学们制作情况如何?小组长汇报。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组装和调整

教学目标:

1、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热爱校园,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本节课我们把即将完成的校园模型进行组装和调整。二 动手操作

1、把制作好的校园设施逐个安装、固定在底座相应的位置上

2、从整体效果审视校园模型,若有需要修整的地方,可用颜色或其他辅助材料进行最后的修饰。

3、提醒:在组装前,要先将所有已经做好的物件放到底座的相应的位置上,调整距离后,才能做最后的安装固定。三 自评和互评

各小组参观别的小组的作品,参观结束后交流。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劳动与技术 姓名:朱黎锋 班级:六(6)

拓展活动—欣赏

教学目标:

欣赏别人设计的作品,并说说好在哪里,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作品欣赏 教学难点:

你能做的更好吗?试一试 教具准备:图片 光盘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别人设计的作品,看看好在哪里,你能做的更好吗? 二 欣赏

1、欣赏作品

2、了解: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一种集材料技艺造型色彩等综合组成的特殊工艺品,是俺一定的比例缩小或减少,并采用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材料所制作的景物仿真体,或称为比例模型,沙盘。三 拓展

欣赏他人制作的“沙盘”,有兴趣的同学尝试制作。

篇2: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知识:学会本课的生字,能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大意。

技能:学会观察画面,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展开联想,加强朗读品味,感受三亚落日的美景,感悟作者的情感。

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体会,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品味优美的语句,体会感悟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语句,理清文章的思路,结合课件演示,感受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美丽的三亚落日风光。

看看课件,说说有什么感受?初步说说美在哪儿?是什么地方的美景?

板书课题:三亚落日

齐读课题,用一句话赞美三亚落日的美景。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而我们今天就要跟随作者,来到美丽的三亚,欣赏“三亚落日”的美景?

二、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描写三亚落日美景的句子边做上记号。

2、再读做记号的句子,尝试写写批注。

3、小组交流批注,探究重点内容的意思。

4、全班交流。

指名读描写三亚落日美景的句子,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

同学补充发言,加深体会,深化理解。

鼓励与表扬。

5、学生同桌探讨课文的分段情况,说说分段的理由,练习概括段意。

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

第一段(第1节)三亚看落日真有意思。

第二段(第2-4节)具体描写三亚落日的自然美景。

第三段(第5节)呼应开头,点题总结。

6、指名分段阅读课文。

三、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出示词语,学习词语。

逊色赤朱丹彤溅出收敛光芒硕大无比

玫瑰涨溢一盏蘸椰子树摇曳搔着

指名读、齐读。

手指比画,记住。

当堂上台默写。

2、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含义。

指名读句子,结合上下文,说说词语的含义。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情感。

2、说说这一节的中心词语。

板书:真有诗意

你是怎么理解“真有诗意”的?

文中用哪个词语概括了落日的美景?

板书:精妙绝伦

说说精妙绝伦的含义,体会文中用精妙绝伦的妙处。

3、指导情感朗读第一自然段。

五、描红练习。

书写后说说应该注意哪些字的写法。

投影显示描红较好的字,指出优点,交流写好字的关键。

拿出习字册,练习书写钢笔字。教师巡视。

六、作业布置。

1、完成习字册的作业。

2、熟读课文,练习初步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中心。

4、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

2、说说课文默写了三亚落日的哪些美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指导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阅读提示:

自由读第2段,说一说三亚是怎样一个地方?

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哪些美丽的落日画面?

2、学生自读,自学,思考后小组讨论。

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对第二节的学习情况。

指名阅读第二节。

交流。

课件出示热带风情的画面,欣赏,阅读相应的句子。

板书:热带风情

从哪些词句可以体会到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光。主要写到了哪些景物?

板书:海水、天、白鸥、椰子树和海滩上的细沙

课文中是怎样描绘这些景物的?

情感引读:三亚的海那么蓝,鸥那么白,树那么齐,沙那么亮,这样美丽的景色在你的面前,你的心情如何呢?(喜爱、由衷赞美)

学生情感朗读,注意读出这种喜爱之情。

4、交流第三、四节的学习情况。

自由轻声读3、4自然段。

思考:两个自然段描绘了几个日落的画面?

学生阅读,找一找,交流。

板书:像孩童、像灯笼、像跳水员。

选择最喜欢的画面,细细阅读,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全班交流。

先读自己喜欢的画面,注意情感的突出,再说说喜欢之处。

课件准备相应资料:

画面一、顽皮的美;

抓住绘色、描形、摹态的重点词语,感悟孩童形象以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细细阅读,体会作者喜爱之情。

画面二、温和的美;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火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比较这两个句子,说一说哪个好,好在哪里。

第二种写法好,用比喻的方法,把夕阳的颜色美和形状美具体、形象地写出来了。

细细品味,阅读。

画面三、平静的美。

比较: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这两句写法有什么不同?第二句好在哪里?

把夕阳落下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引读:太阳入水悄无声息,水波不惊,消失得那么自然,要读出一种平静之美。学生阅读。

5、感情朗读第二段,总结三亚落日的全过程。

学生总结交流,板书概括。

金红一色――收敛光芒――慢慢下沉――顽皮地蹦跳――悄然地入水

6、看到这么美的日落景象,我们会发出怎样的赞叹。

学生写一写,交流自己的情感。

7、练习反复阅读第三、四节,尝试背诵。

三、指导学习第三段。

齐读第五自然段,注意突出怎样的语气?

这一节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呼应开头,点题总结。

四、总结课文。

自由阅读全文,表达赞美之情。

课文中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文章显得这么优美?这些方法有什么好处?

描写的中心明确。

环境的描写,突出中心,充满诗情画意。

学习课文,你有什么话语要说一说,想表达一下怎样的情感?

对伟大祖国、对美丽的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五、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语句,表达对三亚落日美景的赞美之情。

3、模仿描写一处美景。

篇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1.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下来,能把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视频。

2.学生准备:询问家长搜集童年趣事。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聊一聊童年趣事。(板书课题:童年趣事)

2.咱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播放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图片)

3.师:看了这组图片,你们都笑了,为什么笑?

二、聊趣

1.师: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我们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请看屏幕:

下面这些事是童年趣事吗?先读一读再判断,说出理由。

2.师:看来呀!要写好作文首先要精心选材,只有情节丰富、波澜起伏的事才能吸引人,只有亲身经历、有情感的趣事才能打动人。(板书:精心选材)

三、写趣

1.师:选取了有趣的事,怎么把有趣的事说具体呢?前几天,我班上有一个叫栋栋的学生经历了这么一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

2.播放视频,播放后讨论:

你们笑了,哪些镜头让你印象深刻?(学生交流,体会有趣)

3.猜结果。

师:就在这时,“咚咚……”敲门声响起了,猜猜看,下面会发生什么?学生想象。

师:把出乎意料的想象写进作文一定会很有趣。

4.师:到底谁来了?后来亮亮把这段有趣的经历记录了下来,谁来读一读。

出示教师的下水文:

星期六早晨,我在写作业。妈妈对我说:“栋栋,妈妈去买菜,你在家抓紧时间写作业,字要写认真。”“嗯。”我随口答应,心里窃喜:“哈哈,自由喽!”

妈妈一走出门,我立刻站起来,伸了个懒腰,拿起桌子上的香蕉,掰开,塞进嘴里,随手把香蕉皮扔在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耶,我玩会儿电脑吧!”我一阵狂喜,该我大显身手了!我打开电脑,进入游戏,一会儿就把“敌人”全消灭了。

“咚咚咚……”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一惊。坏了,老妈回来了。我关掉电脑,急跃而起,猛一转身,不巧踩到我刚才扔的香蕉皮上,摔了个四脚朝天。我一瘸一拐地去开门,心里忐忑不安,这回得挨打了。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楼上的邻居来串门。唉,做贼心虚可苦了屁股喽!

5.师:品一品,这个片段中哪些细节描写把有趣的地方写得具体生动呢?

【预设一】

生“:站、伸”写出了栋栋的动作。

师:除了这些动作,这里还写了其他动作。(教师圈画)

师:“站、伸、拿、掰、塞、扔”这一连串准确的动词具体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形,还写出了小作者的心情。追问:什么心情?

【预设二】

生:“关掉、一跃而起、转身、踩到、摔”写出了小作者紧张的心理。

师:假如没有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那么这件事也就不会显得那么有趣了。

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栋栋在写“贪玩”这个片段时抓住了自己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来进行细节描写,具体生动,一波三折。所以我们写童年趣事时,过程曲折,注重细节,就会吸引人。(板书:描写具体)

6.师:今天的习作要求就是写一件童年趣事。

出示习作要求:

(1)从生活中选一件有情有趣的事情写下来。

(2)把有趣写具体,用词要准确。

(3)题目自拟。

7.师: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小事,昨天回去和爸爸妈妈聊过吧?说一说你经历过什么有趣的事?

师: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课上就写最有趣的那个部分。想一想,你准备写哪个片段呢?准备怎么写具体?(指名交流)

师:(指板书总结)刚才的讲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抓住语言、动作,或者抓住心理活动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下面,请拿出练笔纸,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写下记忆中最有趣的那个片段,力求一气呵成。(时间8分钟)

8.学生写作

四、评趣

1.师: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通过增、删、调、换等方法就能把文章修改好。给你两分钟,请你用学到的方法改一改自己写的片段。怎么发现问题呢?轻声朗读,对感到别扭的地方加以修改。

2.师: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习作。(指名读)

差一点闹笑话

今天体育课上,老师要考一分钟跳绳。我因为体育成绩不好,而跳绳却是我最拿手的体育项目。(师:听出问题了吗?关联词不准确,“因为……而……”应该换成“虽然……但是……”)我焦急地等待老师叫我,想让自己好好露一手。(师:这段话写出了小作者急切地想露一手的心情) 终于轮到我了。

“预备,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飞快地跳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就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了。(师:把这句再读读,你会发现啰嗦。把“可是”去掉)又过了一会儿,我才明显感觉到裤子在一点儿一点儿地往下滑。我感觉到同学们都在盯着我,我的脸上火辣辣的,心里不停地念叨,一分钟快点到,快点到……(师:心理活动描写真实细腻,比较成功)

“停!”听到老师的命令,我松了口气。好险呀!差点闹笑话。(师:此时小作者是怎样的心情)我伸长舌头,拌了个鬼脸。

3.师: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趣事写完整,把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清楚,再加上题目,那么一篇精彩的习作就在你手中诞生了。

4.总结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值得我们回忆,这些有趣的事让我们的童年散发着生活的气息,充盈着感动的情怀,用心记录它们,我们将收获与众不同的快乐。

篇4: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关键词]古典诗词 想象 体验 比较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78

传统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师将诗歌大意的理解作为教学的重点,逼迫学生将意境深远的诗词进行不切实际的肢解,而忽略了隐藏在诗歌背后的诗人。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古典诗词的教学要将学生的精神与诗人的内心世界连接起来,才能使诗词教学由机械肤浅的层面逐渐走向丰厚灵动的境界。

一、在逐层诵读中明晰故事,感知词人

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策略。很多古典诗词传达情韵的不仅仅是文字本身,更是通过诵读过程中的音律、声调营造出相应的意境。因此,读得正确、流利、富有节奏是古典诗词教学的保底工程。在诵读过程中了解词人的故事,是学生读出古词韵味的重要方法。

在执教《如梦令》时,我引导学生经历了以下诵读过程。

1.在最短的时间内读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教学“兴”“藕”的读音。

2.以《人间词话》中“词之为体,要眇宜修”的论述引领学生感受宋词的精妙和韵味。

3.标出此词节奏,依托注释掌握词中的故事。

纵观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对宋词的诵读并不只停留于篇数的累积,更不是枯燥单调地重复,而是有较强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的诵读。

二、在想象体验中再现画面,揣摩诗人

每一首诗词都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古诗词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诗词中的画面进行想象体验,让学生逐步朝着诗词的内蕴出发。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诵读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李清照笔下生动的画卷。

1.词人乘着小船,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通过对“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等关键词进行想象)

2.组织学生交流。

“溪亭日暮”:突出溪水潺潺和黄昏的景象,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描述,并激情诵读第一、第二句。

“藕花深处”:借助“深”字想象词人被各种形态的荷花所包裹的画面,体悟“人陷荷花中”的景象。

“一滩鸥鹭”:引导学生从鸥鹭齐飞的壮观景象入手,感受别样的动态画面,并想象鸥鹭齐飞、双桨划水、词人叫笑的各种声音。

经历了这样的想象过程,学生才能深刻品悟词中的语句,才能还原词人真实直观的经历。

三、在资料介入中掌握背景,体悟诗人

古诗词由于其用词的语法习惯和蕴含的情感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给诗词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怎样才能让天真烂漫的孩童,洞察诗歌中蕴藏着的丰富的情韵,真正感受词人独特的心境呢?笔者在执教《如梦令》一课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将词人的生平事迹,尤其是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进行整合处理,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

1.紧扣“兴尽”“沉醉”感受词人当时豪放豁达、开朗乐观的心境,从而推测感知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2.教师补充李清照的资料:少年家境富裕,且在父母的影响下能诗善词,生活优越自在,可在“靖康之耻”后,李清照背负着国亡家破的阴影,生活陷入孤苦凄凉之中。

3.引导学生以自己的感受朗读这首词作,特别指出由于作者年轻时的惬意悠闲已经不复存在,才用“常记”一词。

此时,词作中的语言文字已经不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蕴含着作者生命气韵的有血有肉的文字,从而为学生体验诗歌内在的情韵提供了帮助。

四、在比照阅读中辨析异同,洞察诗人

对比是生命个体认知事物发展过程的思维方法,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的最佳方法。在诗词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就是让学生补充相同主题或者内容相近的诗词、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在学习教材诗词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些补充诗词进行比照性学习,从而触摸诗人的情感变化,明晰诗人生命的特质,真正与词人实现精神对话的过程。在执教《如梦令》时,笔者引出了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作《武陵春》。

1.教师出示《武陵春》,要求学生对比两首词不同的行数以及每行的字数,以强化学生对不同词牌名下词作的文体格式的认识。

2.扣住关键语句“载不动许多愁”引发学生对《武陵春》情韵的体验。

3.列举两首词的相同因素:舟——有乘兴之舟与载愁之舟;花——有勃发之花和败落之花;词人——一个是开朗豁达的少女,一个是愁绪满腹的老妇。

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到同样的事物,在人物不同的背景之下,蕴藏着不同的人生故事。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拨开文字的藩篱,让学生直接与作者对话,实现精神的有效对接,从而更好地从诗词中汲取营养。

篇5: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三、课标对本年段的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习、课堂活动、课后练习、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6篇供选读的课文。本册要求学会8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知识方面

(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会写80个,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2)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文段。

(3)背诵20篇以上的优秀诗文,课外阅读不少于15万字(完成课文配套课外阅读30篇)。

(4)学习浏览,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根据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5)学习用钢笔和毛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

(6)学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简单的读书笔记、关于自己的事。

(7)在阅读中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继续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8)学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2、技能方面

(1)会使用字典、词典进行识字,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6)在阅读中能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

(7)会读诗歌,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8)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9)能写简单的记事作文、想象作文、读后感等习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任课教师: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384人,在经过了5年多的语文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第三学段的目标,学生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都乐于参加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大部分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阅读,说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因为基础扎实,积累丰富,各班也涌现出了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够好,语文能力查,学习困难较大,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往往没有时间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如何利用在校时间缩小学生间的差距,整体上提高教学质量是本学期的一个重点。对学生的学习常规、作业常规和课堂常规上都要严抓不放。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本册教材比较特殊的是在六组教材之后,还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册教材在编写上许多特点:如六年级下册教材,既注意落实整体性目标,又注意落实阶段性目标;在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上,体现与初中教材的衔接;教材内容上加强了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注意点: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2、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

3、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略读课文的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4、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

5、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与前几册教材相同。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我要把他们写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7、“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的,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来独立学习。因此,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篇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转眼间,学期已经过半,离小学毕业已不足两月,语文教学也到了更为关键的冲刺阶段,现对前段工作(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方法与成效

1、期初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及学校工作安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两个月来,一直按照计划不折不扣地认真实施,扎扎实实完成教学任务,2、注重基础,注重积累。期初即把本册知识点整理汇总,打印成册,学生人手一份,使他们对每一课的目标要求、重难点一目了然,便于理解掌握、复习巩固。

3、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上好课,让课堂45分钟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收益。

4、利用一切时机,向名家行家学习,给自己加油充电,力争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5、对每次作业严格要求,精批细改。对一些易犯错、好马虎的学生,让其用铅笔书写,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刻擦去重写,使他们的书写质量均有所提高。

6、重视学困生辅导,经常性地作业面批,利用一切时间补缺补差,7、多鼓励,建立奖励机制,网上订购了积分卡、乐学币、优秀奖章等各种教辅工具,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8、重视朗读品评感悟,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

9、注重课内外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很重视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阅读实践的天地。比如说当我们学完《三打白骨精》一文后,我就要求学生读读《西游记》,了解了解文中的各个神怪形象,再举行一次了这样的故事会。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本学期学生对学习更加重视了、尤其对学习成绩看的更重要了,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二、不足之处

1、知识传授不够系统全面,如标点符号、关联词等一直未充分重视,未系统整理,导致有些孩子学时漫不经心,一知半解,遇到疑难就束手无策。

2、耐心不够,对那些显而易见的粗心错误,那些敷衍应付的马虎态度,有时不能心平气和,训斥可能多于引导,这也许会导致部分孩子产生恐惧甚至厌烦心理。

3、培优补差工作仍有待加强。

三、努力方向

1、继续立足基础,抓好字、词、句,还有已回生的拼音,从一一点一滴的训练入手,力求让每个孩子学得扎实,2、引导学生留心生活,从不同方面学习语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对小学段语文知识点系统整理,把握重难点,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不放过任何疑问,让学生在不断解疑中提高学习能力。

4、寻求各方配合,改进方法,讲究技巧,使学生端正态度,增强兴趣,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重视学生的互帮互学,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使教与学双方实现互惠双赢,细化奖励机制,培养上进、竞争意识。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能力得到了增强,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之时,我也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断探究教育规律、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今后我将继续全心投入,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篇7: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39页的例

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谋体课件,方格纸,文具等。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手拿一本书做平移运动,手推动门作旋转运动。

提问:这是什么运动?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变?(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 :对,图形的平移或旋转后,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今天我继续学习图形的变化,不过与以往的图形变化不同的是图形的形状不变,但大小发生变化。这就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1、认识图形的放大

电脑演示:呈现例1图片在电脑上拖动鼠标并把长方形图片放大的情境。出示例1中两幅图片长和宽的数据。

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幅画相比,你能发现什么?两幅图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组织学生先讨论,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幅图的长和宽的关系:第二幅图的长是第一幅的2倍,宽也是第一幅的2倍;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教师明确:把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是把图形按2:1的比放大。

提问:刚才我们在电脑上操作时,把原来的一幅长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了?

2、认识图形的缩小。

谈话:我们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也可以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

提问:如果要把第一幅图按1: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与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明确: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大小变换,形状不变。

三、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

(1)提问:按3:1放大是什么意思?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原来的几倍?各应画几格?

(2)学生画图,再展示、交流。

(3)让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长方形,再展示各自画的图形,并交流思考的方法,共同评议,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重点指导学生说说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多少格。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讨论:把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明确: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大小变了,但形状没变。(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长与宽的比与原来图形的长和宽的比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试一试”

先独立画出按2:1的比放大后的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提问:你是怎样画的?先画的什么?后画什么?量一量,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你发现什么?

小结:把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各条边的长都是原来的2倍。图形放大过程中,对应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才能保持图形形状比变。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缩小后有关边的长度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应画几格?

2、做练习九第1、2题。

第1题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相关图形边的长度,并完成填空,再组织交流。

五、全课小结

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遵循什么原则?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六、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放大: 缩小: 大小变换 形状不变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篇8: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关键词:《孔子游春》,教学设计,苏教版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高年级的教学应该集阅读、理解、思维、想象和创造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设计思路:

《孔子游春》是一篇游记,描述了孔子带弟子到泗水河畔赏春,巧借河水教育弟子的故事,表现孔子对弟子的关爱及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教学中把孔子带领学生游春的过程转化为“泗水春景图”“孔子论水图”“师生言志图”三幅情境图,通过赏、议、抒的教学过程来让学生体味文意。

教学目标

1. 在自学本课生字词的基础上,借助词语的理解,领会课文的内容;

2. 通过“赏”“议”“抒”的过程,理解孔子带领学生游春的目的;

3. 在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做人要做像水一样具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

教学重点:

读中欣赏泗水河畔美丽的春景,热议孔子论水,抒发师生的言志。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孔子所说的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谁来说说《论语》上的佳句?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佳句呀,都是孔夫子说过的话。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隧道,来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让孔夫子来给大家上一堂情境教学课好吗?来聆听圣人如诗般的教诲。今天,我们来学习《孔子游春》(板书课题),学生同时书空。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文。(出示自读要求)

2. 交流初读体会:(1)你读了课文,了解到什么?(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赏“泗水春景图”,议“孔子论水图”,抒“师生言志图”。

(三)赏“泗水春景图”

1. 春天的泗水是个好地方,你还记得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2. 课文中描写的泗水春景图又是怎样的呢?指名读段。

3. 学词:(1)广袤的大地:读准生字,问——这里的广袤可以换什么词或还可以说怎样的大地。(2)飘逸的长发:读准生字,指导书写。请全班女生一起来读,师生共评。(3)宽广的胸怀、飘逸的长发、明亮的眸子、甜蜜的絮语。出词:文中还有一些类似的词组,全班读。师:这些词一般用来描写美丽的女子。下面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再读读看——师生接力读。(4)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师点评。

(四)议“孔子论水图”

1. 默读第一自然段,从中发现:听说泗水正涨春潮——是为了水去的。

2. 论水——遇水必观的孔子,究竟对水有着怎样的心得呢?

3. 自读。

4. 指名读。

5. 能听懂孔子的意思吗?(1)同桌互议:(不太懂)——当然,孔子话里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2)指导方法:师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细细地揣摩,提起笔,细细品味,写出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3)生品读、批注。

6.交流点拨:(1)有德行。(师点出水的无私)指名该生读句。(2)有情义。(出示课件)随着地势的不同,水的形状又会发生哪些改变呢?句式拓展:水流进湖泊,就成了(……);水遇到悬崖峭壁,就化身为(……);遇到窄小的地势,就成了(……);汇合在一起,奔腾而去,就成了(……)。师点拨:有形却无形,水就是这样谦恭温柔。请女生一起读句。(3)有志向。请男生读出水的这种勇气与毅力。(4)善施教化。还万物本真的面貌,让万物洁净、美丽。

7. 再次鼓励学生用心领悟。

(五)抒“师生言志图”

1. 师:孔子仅仅是在谈水吗?他也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怀啊!为了让大家走进孔子的内心,老师准备了一段介绍孔子的录像——看录像。(录像可以配些关键字幕)

2. 生结合录像汇报:能从孔子的身上看到如水一般的美德吗?

3. 师:(1)智者乐水,在水中,孔子看到了君子所具有的所有美德。让我们读出对“水”由衷的欣赏。(3)君子有德,君子如水,孔子的一言一行,也让我们看到了君子如水一样的风范。让我们读出对“真君子”的敬佩。(4)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孔子的话语如太阳般温暖着我们,读出我们对孔子的敬意吧!

(六)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听了孔夫子的“情境课”后,你有了哪些收获呢?

2.谈收获。师提示:可从词、句的积累,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诸多方面来总结,着重于谈文章的思想感情。

3. 积累词句。如果积累的是自己喜欢的词语,则用这个词语造句;如果积累的是句子,则背诵这个句子。

4. 课文结尾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春意为什么会变得更浓呢?回顾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春光不变,但人欣赏春光的心情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心中的春景在变;春光不变,但春光中人的思想境界在变;春光不变,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变……)

(七)布置作业

1. 摘抄、背诵孔子的名言;

篇9: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关键词]品读 精读 爱 美 真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69

《夹竹桃》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散文随笔。文章通过质朴的文字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繁花中,外表普通沉静的夹竹桃所具有的可贵韧性,寄予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和高雅志趣。如何让学生透过季老清新淡雅、朴实自然的文字风格,品读言语形式呈现出来的文本之美,感悟其人文情深,这是教学的关键。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三读三悟的教学思路,带领学生三思三疑,使文本阅读达到了言意兼得。

一、初读情思悟情深,追问“爱”从何来

《夹竹桃》一开篇,便以朴实的文字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段话值得学生品读,原因有三:其一,这里用了两个否定式的句子——“不名贵”“不是最美丽的”;用了一个重点强调的肯定句式——“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两种句式上的转换,透露出作者对夹竹桃的深深情思。其二,这段话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品读的思路,铺设了一条探寻作者人文情怀的阅读之路。其三,这段话里有两个重点词语——“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我由此入手,带领学生展开追问:“文中哪里能表现夹竹桃的不名贵?你从哪里读出夹竹桃不是最美丽的?文中哪里表现出‘我’最留恋夹竹桃?‘我’为什么对夹竹桃情有独钟?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对夹竹桃情深的句子,批注自己的感受。”

通过初读,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并找到了与之相呼应的结尾句:“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由此理清了本文的思路:夹竹桃的韧性使“我”留恋和欣赏,夹竹桃的月色之美让“我”回忆和眷恋。这样一路追问,学生一路梳理,对课文就有了清晰的探寻。

二、再读韧性悟哲理,探究“美”在何方

《夹竹桃》写作风格独特,文质兼美,意涵丰富,在质朴的笔触中融合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在季老的眼中,夹竹桃的美并不在外表,而在它内在彰显出来的可贵韧性。由此我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夹竹桃用什么触动了‘我’的心?细读课文,找出描写夹竹桃韧性的句子进行圈画并批注。”学生找出了两段精妙的对比:在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了院中繁花盛开的热闹,而到了第四自然段则描绘了夹竹桃沉静开花的淡雅。两相对照更加衬托出夹竹桃的与众不同。学生针对其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读:“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两个“又”字表现出夹竹桃花开不懈的蓬勃生命力,学生体验到这是美的接力,是生命的接力,在夹竹桃的世界里,没有衰败,只有灿烂。在对夹竹桃韧性描写的句子中,有一段引人注目的关联句式:“在……在……”“看不出……也看不出……”“无……不……”“从……从……无不……”。我让学生将这段话变成一首小诗进行赏析,并通过朗读的形式把握其情感意涵,然后进行深入思考:既然“无……不……”和“……无不……”都是表达夹竹桃天天盛开,从不衰败的含义,为什么还要反复使用呢?这种双重否定句式有什么作用?如果去掉这个句式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通过对夹竹桃韧性特征的再读品悟,学生从关联词的运用中认识到,这是作者强调情感的一种手法,也是对夹竹桃表达欣赏和赞美的一种言语形式。

三、精读文本悟想象,思考“真”为何物

在季羡林先生的笔下,看似平凡的夹竹桃不只具有可贵的韧性,更有着无尽的风姿,能够引发观者无限的遐想和思索。正是基于对夹竹桃的喜爱,他的文字从质朴立刻变得华丽起来,意蕴悠长。如在描写月影下的夹竹桃时,透过富有张力的文字表现,他让读者也跟随着文本一起浮想联翩:站在夹竹桃迷离的花影中,看那参差的叶影吹动,想它是地图,它就是地图;想它是亚洲,是非洲,它就是亚洲和非洲,在空白的地方还有大海;想它是水中的荇藻,就有池塘会出现在眼前。

在这段描述中,季羡林对夹竹桃的向往和留恋显露无遗。我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文本对话,进行自我解读和想象:“如果你就站在夹竹桃的月影之下,会想到什么?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的幻想,感悟到季老写作的妙处:动静结合,让文本中静态的夹竹桃变得像一幅动态的画,活灵活现,亦真亦幻,由此我带领学生推己及人,根据自己手头搜集的资料,知人论世地去思考季羡林作品中的一个“真”字。著名作家宗璞评价季羡林先生为“夹竹桃知己”,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和情操,无一不是夹竹桃精神的写照。通过文本精读,学生借由作者的经历感悟季老人文精神中的“真”,而这也正是夹竹桃韧性精神的本质所在。

在对《夹竹桃》三读三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从感知夹竹桃的与众不同,到解读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的高雅品格,一步步深入挖掘文本言语,既得言又得意。

篇10: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师:在李清照的词当中流传下来的有四十多首,其中有好几首都写到了酒,接下来,盛老师想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首她晚年写的《声声慢》,你听一听,体会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

(播放《声声慢》的录音)

师:这首词哪句也写到了李清照喝酒。

生:“三杯两盏淡酒”——写到了酒。

师:是啊,但是此时此刻你感觉到她喝的还是乐酒、甜酒、美酒吗?

生:不是。

师:那你觉得此时此刻喝的是什么酒?

生:闷酒。

生:她喝的是苦酒。

生:她喝的是孤独的酒。

生:愁酒。

(板书:苦酒)。

师:你从哪些句子当中读出了她的这种苦和愁?请你把句子读出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一连串的叠词表达了她的愁和苦。

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

生:“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师:这满地的黄花在她看来都憔悴了。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师:这样的情景一个“愁”字怎么概括的了啊!

生:“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师:看到以前为她传递过书信的大雁,更让她伤心。

生:“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师:这样的情景她觉得太难挨了。

生:“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

师:够了,同学们,这首词当中的每一个字几乎都是词人内心深处吐出来的愁和苦。

二、探询凄苦原因。

师:同样的人喝同样的酒,为什么味道却变了呢?咱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生阅读词人晚年境遇资料。)

师:知道原因了吗?

生:丈夫去世了,国家也灭亡了。

师:国破、家亡、夫死,晚年的李清照无家可归,流亡在外,饱尝了生活的艰辛。

三、点悟酒中苦味。

师:因为苦所以借酒排遣,试图一醉解千愁,但排遣得了吗?

生:排解不了。

师:从哪儿知道?(

生:“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

师:所以痛苦的心情只能用一连串叠词来传递。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师:她在寻找什么?

生:往日的欢乐、幸福的家园、完整的国土、亲人、友情。

师:但这一切不复存在了。于是这无法排遣的痛苦心情化作了一行行心酸的文字。再读第一句。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四、回环美酒意象。

师:从一个无忧无虑的贵族小姐到孤苦无依的悲惨老妇,一代词人李清照饮尽了这酒中的酸甜苦辣。在凄苦漂泊的晚年生活中,她肯定会常常想起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时光,让我们再一次跟她一起幸福地回忆吧。

生:再读第一首《如梦令》。

篇1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劳技教学计划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阅读、理解、想像和创造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孔子“论水”是全文重点,也是难点。首先以“孔子提倡学贵有疑”鼓励学生自读质疑,讨论答疑,主动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此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孔子博大的智慧、仁爱的情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以及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

3.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和艺术气息,感受语文学习的博大和美丽。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仔细品味,体会孔子话语中所蕴含的道理,领悟“水是真君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揣摩课文前后的关系,感受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之间的浓浓情意。

【教学准备】

1.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搜集孔子的名言,初步了解孔子的生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打开春的画卷,感受浓浓春意

1.课件展现《春日》《村居》《绝句》。学生赏春景,读诗句,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

2.过渡:今天我要带着大家穿越时空的隧道,再回到2500多年前。随同孔子一起去那风光旖旎、春意融融的泗水河畔--游春,一同去感悟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谆谆教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一是通过对写春诗的读、感知,激起学生对春的一种情愫,也为感受“泗水春景”作铺垫;二是通过语言过渡让学生对整节课内容有一个整体了解,奠定一个感情基调。】

二、扬起阅读风帆,向悟的海洋起航

(一)创设春的情境,共赏泗水美景

1.视频播放录象,师生共同观看泗水河美丽宜人的春景。

2.自由读第1、2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谈感受:泗水的春景美在哪里?(从两个层次引导学生:一是景色美;二是语言美。)

3.配乐朗读,充分发挥课件声像结合的作用,拓展学生的联想空间,指导学生学会把陶醉之情溢于言表。

4.启发想象,迁移训练:这段文字的最后一个省略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课文中描写春色的成语中,还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能试着说一说吗?

出示:粉红的桃花是她()

青青的草地是她()

碧绿的柳树是她()

你能再从大自然中选取一个景物,继续调动诗的灵感,进行诗意描述吗?

出示:()是她();

()是她()……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重在读,写文章的人“情动而辞发”,读文章的人要“披文以入情”,“触辞而动情”,所以,要以读为主要手段,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感悟“大自然是伟大的母亲”。另外,通过句式的训练来创设学生的联想空间,通过感悟这种句式的好处来培养其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来真真切切地感受着桃李含情,润物无声。】

(二)深入品读,感悟“游春”内涵

1.过渡:浪漫迷人的泗水春景让人赏心悦目,孔子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语言更给我们启迪。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会些什么呢?

2.出示:

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3.朗读感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阅读,走进文本,亲近文本,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

预设问题:

(1)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

(2)为什么说水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是真君子?

(3)省略号省略了什么?水是否还有其他的特点?

(4)孔子为什么要论水?

……

4.再读课文,领悟“水道”。

(1)哺育生灵--有德行;流必向下--有情义;穿石凿壁--有志向;荡涤污垢--善施教化,水是真君子。

(2)能谈谈你眼中的水吗?

师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敏锐的饿洞察力,充满了人生的大智慧。那么孔子为什么要跟弟子说这些呢?

(3)他表面是在讲水,其实是想教育他的学生要做真君子……

(4)迁移训练:

①六个小圆点省略的是……?(水的其他特点)也是……(君子的其他特点)是他们共有的特点。

②播放视频: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水的形状,品味一下水的品质。

③欣赏了动画,结合第八节,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提示写君子的成语:心地善良、胸怀宽广、博学多才、孝亲敬长……)

【设计意图:抓住文章的难点,引导学生质疑、讨论、想象,再通过教师的激疑、点拨,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从而领悟孔子那段意味深长的话语所蕴涵的道理,同时也进行了人文思想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牵一发而动全身。】

三、奏强读的旋律,激起说的乐章

1.自主阅读,个性化表达。

听了孔子的谆谆教诲,他的学生受到了什么教育呢?请大家自由朗读3、4两段(10-17节),想一想,你又读懂了什么?

2.理解课文,漫谈志向。

子路的志向是……?你有根据吗?颜回的志向是……?--我是孔子,你们都是我的弟子,现在,请说说你们的志向吧!

3.发挥想象,续说志向。

真可惜,颜回的志向歌书上却没写出来。你们猜一猜,歌词里会写些什么呢?依据呢?

【设计意图:这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所受熏陶的内化,再次感受孔子的桃李含情、润物无声,再次唤醒蕴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志向;这也是言语交际训练的需要--把以往的语言与当堂课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这正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4.交流感悟,情感升华。

为什么说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浓浓的师生情谊使春意更浓了;孔子教育弟子的深刻道理使春意更浓了;孔子与弟子的歌声使春意更浓了……)

5.整体朗读,如沐春风。

【设计意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在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到春意更浓的内涵,自然水到渠成。】

四、延续课堂的生命,找寻生活中的孔子

1.交流孔子的名言与故事,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与理解。

2.作业:搜集孔子与弟子的资料,在主题班会上交流。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名言警句,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孔子、对中华经典文化的了解,进而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五、板书设计:

23.孔子游春→春意浓

养育生灵--有德行

水流必向下--有情义是真君子啊!

穿石凿壁--有志向

荡涤污垢--善施教化

上一篇:中班礼仪教育总结下一篇:法院询问笔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