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组织设计

2024-05-22

第8章组织设计(精选6篇)

篇1:第8章组织设计

第8章作业

8-l 铰链四杆机构中,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是什么?在下图所示四杆机构ABCD中哪些运动副为周转副?当其杆AB与AD重合时,该机构在运动上有何特点?并用作图法求出杆3上E点的连杆曲线。

答:转动副成为周转副的条件是:(1)最短杆与最长杆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他两杆长度之和;(2)机构中最短杆上的两个转动副均为周转副。图示ABCD四杆机构中C、D为周转副。

当其杆AB与AD重合时,杆BE与CD也重合因此机构处于死点位置。

8-2曲柄摇杆机构中,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是否一定存在急回运动,且一定无死点?为什么? 答:机构不一定存在急回运动,但一定无死点,因为:(1)当极位夹角等于零时,就不存在急回运动如图所示,(2)原动件能做连续回转运动,所以一定无死点。8-3 四杆机构中的极位和死点有何异同? 8-4图a为偏心轮式容积泵;图b为由四个四杆机构组成的转动翼板式容积泵。试绘出两种泵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为何种四杆机构,为什么? 解

机构运动简图如右图所示,ABCD是双曲柄机构。

因为主动圆盘AB绕固定轴A作整周转动,而各翼板CD绕固定轴D转动,所以A、D为周转副,杆AB、CD都是曲柄。

8-5试画出图示两种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并说明它们各为何种机构。

图a曲柄摇杆机构

图b为导杆机构。

8-6如图所示,设己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为a240mm,b600mm,c400mm,d试问:

500mm。1)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

2)若各杆长度不变,能否以选不同杆为机架的办法获得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如何获得?

3)若a、b﹑c三杆的长度不变,取杆4为机架,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d的取值范围应为何值?

:

(1)因a+b=240+600=840≤900=400+500=c+d且最短杆 1为连架轩.故当取杆4为机架时,有曲柄存在。

(2)、能。要使此此机构成为双曲柄机构,则应取1杆为机架;两使此机构成为双摇杆机构,则应取杆3为机架。

(3)要获得曲柄摇杆机构, d的取值范围应为240~760mm。

8-7图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杆AB为曲柄的条件。若偏距e=0,则杆AB为曲柄的条件是什么?、解

(1)如果杆AB能通过其垂直于滑块导路的两位置时,则转动副A为周转副,故杆 AB为曲柄的条件是AB+e≤BC。

(2)若偏距e=0, 则杆AB为曲柄的条件是AB≤BC

l252mm,l472mm,8-8 在图所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l128mm,l350mm,试求: 1)当取杆4为机架时,该机构的极位夹角、杆3的最大摆角、最小传 动角min和行程速比系数K;2)当取杆1为机架时,将演化成何种类型的机构?为什么?并说明这 时C、D两个转动副是周转副还是摆转副;3)当取杆3为机架时,又将演化成何种机构?这时A、B两个转动副是 否仍为周转副?

(1)怍出机构的两个极位,如图, 并由图中量得:

θ=18.6º,φ=70.6º, γmin=22.7 º

180180k180180

(2)①由l1+l4 ≤l2+l3可知图示铰链四杆机构各杆长度符合杆长条件;小②最短杆l为机架时,该机构将演化成双曲柄机构;③最短杆1参与构成的转动副A、B都是周转副而C、D为摆转副;

(3)当取杆3为机架时,最短杆变为连杆,又将演化成双摇杆机构,此时A、B仍为周转副。

18.612.318.6

8-9 在图示的连杆机构中,已知各构件的尺寸为lAB160mm,lBC260mm,lCD200mm,lAD80mm,构件AB为原动件,沿顺时针方向匀速回转,试确定: 1)四杆机构ABCD的类型;2)该四杆机构的最小传动角min; 3)滑块F的行程速比系数K。

(1)由lAD+lBC

(2)作出四杆机构ABCD传动角最小时的位置。见图并量得γmin=12º

(3)作出滑块F的上、下两个极位及原动件AB与之对应的两个极位,并量得θ=47º。求出滑块F的行程速比系数为

180180k180180

471.7147

8-10试说明对心曲柄滑块机构当以曲柄为主动件时,其传动角在何处最大?何处最小? 解

在曲柄与导轨共线的两位置之一传动角最大,γmax=90 º;

在曲柄与机架共线的两位置之一传动角最小,γmin=arcos(LAB/lBC)。

8-11正弦机构(图8一15b)和导杆机构(图8—22a)中,当以曲柄为主动件时,最小传动角γmin为多少?传动角按什么规律变化? 解

γmin=90º;

传动角恒定不变。

8-12图示为偏置导杆机构,试作出其在图示位置时的传动角以及机构的最小传动角及其出现的位置,并确定机构为回转导杆机构的条件。

传动角以及机构最小传动角及其出现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机构为 回转导杆机构的条件:

AB≤AC

8-13如图8—57所示,当按给定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设计曲柄摇杆机构时,试证明若将固定铰链A的中心取在FG弧段上将不满足运动连续性要求。

因这时机构的两极位DC1, DC2将分别在两个不连通的可行域内。

8-14图示为一实验用小电炉的炉门装置,关闭时为位置E1,开启时为位置E2。试设计一个四杆机构来操作炉门的启闭(各有关尺寸见图)。(开启时,炉门应向外开启,炉门与炉体不得发生干涉。而关闭时,炉门应有一个自动压向炉体的趋势(图中S为炉门质心位置)。B、C为两活动铰链所在位置。

(1)作出B2C2的位置;用作图法求出A及D的位置,并作出机构在E2位置的运动简图,见下图,并从图中量得

lAB==μl.AB=95 mm

lAD=μl.AD =335mm

lCD=μl.CD=290mm(2)用怍图法在炉门上求得B及C点位置,并作出机构在位置的运动图(保留作图线)。作图时将位置E1转至位置E2,见图并量得

lAB=μl.AB=92.5 mm

lBC=μlBC=l 27.5 rnm

lCD=μl.CD=262.5 mn

8-15 图示为公共汽车车门启闭机构。已知车门上铰链C沿水平直线移动,铰链B绕固定铰链A转动,车门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夹角为a=115 º,AB1//C1C2,lBC=400 mm,1C1C2=550 mm , 试求构件AB的长度,验算最小传动角,并绘出在运动中车门所占据的空间(作为公共汽车的车门,要求其在启闭中所占据的空间越小越好。

8-16

图示为一已知的曲柄摇杆机构,现要求用一连杆将摇杆CD和 滑块F联接起来,使摇杆的三个已知位置C1D、C2D、C3D和滑块的三个位置F1、F2、F3相对应(图示尺寸系按比例绘出)。试确定此连杆的长度及其与摇杆CD铰接点的位置。

由题意知,本题实际是为按两连架汗(摇杆与滑块)的预定对应位置设计四扦机构的同题。具体作图过程如下图所示。连杆的长度为lEF=μlE2F2= l 30 mm。

8-17 图示为某仪表中采用的摇杆滑块机构,若已知滑块和摇杆的对应位置为S1=36mm,S12=8mm,S23=9 mm;φ12=25 º,φ23=35 º,摇杆的第Ⅱ位置在铅垂方向上。滑块上铰链点取在B点,偏距e=28 mm, 试确定曲柄和连杆长度。

本题属于按两连架轩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问题。此问题可用反转法求解。曲柄长度22.2mm,连杆长度52.2 mm.见图中标注。

8-18试设计图示的六杆机构。该机构当原动件l自y轴顺时针转过φ12=60 º时,构件3顺时针转过ψ=45 º恰与x轴重合。此时,滑块6自E1点移动到E2点,位移s12=20 mm。试确定铰链B及C的位置。

由题意知,所要设计的六杆机构ABCDEF是由铰链四杆机构ABCD和摇杆滑块机构CDE串联所组成,故此设计问题,可分解为两个四杆机构的设计问题。

对于摇杆滑块机构CDE的设计,就是确定活动铰链C的位置,可用反转法设汁,具体作法如下图所示。

对于铰链四扦机构ABCD的设计.就是确定活动铰链B的位置,也可用反转法设计,具体作法如下图所示。

8-19现欲设计一四杆机构翻书器。如图所示,当踩动脚踏板时,连杆上的肘点自M,移至M:就可翻过一页书。现已知固定铰链A、D的位置,连架杆AB的长度及三个位置以及描点M的三个位置。试设计该四杆机构(压重用以保证每次翻书时只翻过一页)

解:作图,并量得:AB=36mm, AD=47mm, CD=5mm,BC=10mm, BM=36mm, CM=44mm

8-20现需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用以启闭汽车前灯的遮避窗门。图示为该门(即连杆上的标线)在运动过程中的五个位置,其参数如表8—3所示。试用解析法设计该四杆机构(其位置必须限定在图示长方形的有效空间内)。

8-21图示为一用推拉缆操作的长杆夹持器,用一四杆机构ABCD来实现夹持动作。设已知两连架杆上标线的对应角度如图所示,试确定该四杆机构各杆的长度。

解:取AD为机架,并以适当比例尺作机架AD及AB杆与DE杆的三对对应位置。此机构设计简要步骤如图(保留作图线),机构各杆长度为:

8-22图示为一汽车引擎油门控制装置。此装置由四杆机构ABCD、平行四边形机构DEFG及油门装置所组成,由绕O轴转动的油门踏板OI驱动可实现油门踏板与油门的协调配合动作。当油门踏板的转角分别为0º、5º、15º及20º时,杆MAB相对应的转角分别为0º、32º、52º及63º(逆时针方向),与之相应油门开启程度为0º(关闭)、14º、44º及60º(全开)四个状态。现设lAD=120 mm,试以作图法设计此四杆机构ABCD,并确定杆AB及CD的安装角度β1及β2的大小(当踏板转20º时,AM与OA重合,DE与AD重合)。

解:(1)由平行四边形机构特征知杆CD的转角与油门开启角相同,故四杆机构ABCD两连架杆AB及CD的三对对应角α12=32 º, φ12=14 º;α13=52 º, φ13=44 º, α14=63 º, φ14=60 º;且均为逆时针方向;(2)取相应比例尺作出机架AD如图所示;

取BB为归并点,按点归并法设计此四杆机构(保留全部作图线),并量得:

lAB=μl.AB=92mm, lAD=μl.AD=120mm, lBC=μl.BC=180mm, lCD=μl.CD=34mm;β1=92º, β2=102º

8-23 如图所示,现欲设计一铰链四杆机构,设已知摇杆CD的长lCD75mm行程速比系数K=1.5,机架AD的长度为lAD100mm,摇杆的一个极限位置与机架间的夹角为45,试求曲柄的长度lAB和连杆的长度lBC(有两组解)。

解:先计算

再以相应比例尺μl.作图可得两个解:

(1)lAB=μl.(AC2-AC1)/2 =49.5mm, lBC=μl.(AC2+AC1)/2=119.5mm(2)lAB=μl.(AC1-AC2)/2 =22mm, lBC=μl.(AC2+AC1)/2=48mm 180k1511.180k11.5136

8-24如图所示,设已知破碎机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2,颚板长度lCD=300 mm颚板摆角φ=35º,曲柄长度lAD=80 mm。求连杆的长度,并验算最小传动角γmin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

解:先计算取相应比例尺μl作出摇杆CD的两极限位置C1D及C2D和固定铰链A所 在圆s1(保留作图线)。

如图所示,以C2为圆心、2AB为半径作圆,同时以F为圆心2FC2为半径作圆,两圆交于点E,作C2E的延长线与圆s1的交点,即为铰链A的位置。

由图知: lBC=μl.AC1+lAB=310mm γmin=γ``=45º>40º 180k11.5118036k11.51

8-25图示为一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已知lAB=75 mm,lDE=100 mm,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2,刨头5的行程H=300 mm。要求在整个行程中,推动刨头5有较小的压力角,试设计此机构。

先算导杆的摆角取相应比例尺μl作图,由图可得导杆机构导杆和机架的长度为:

LCD=μl.CD=300mm, lAC=μl.AC=150mm;导杆端点D的行程

D1D2=E1E2=H/μl

为了使推动刨头5在整行程中有较小压力角,刨头导路的位置h成为

H=lCD(1+cos(φ/2))/2=300[(1+cos(60/2))/2=279.9mm 180k12118060k121

点津

本题属于按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①导杆CD的最大摆角与机构极位夹角相等:②因H=300mm,且要求在整个行中刨头运动压力角较小。所以取CD1=CD2=300mm, 则D1D2=H=300mm。

8-26某装配线需设计一输送工件的四杆机构,要求将工件从传递带C1经图示中间位置输送到传送带C2上。给定工件的三个方位为:M1(204,-30),θ21=0º;M2(144,80),θ22=22 º;M3(34,100),θ23=68 º。初步预选两个固定铰链的位置为A(0,0)、D(34,一83)。试用解析法设计此四杆机构。

由题可知, 本题属于按预定的连杆位置用解析法设汁四杆机构问题,N=3,并已预选xA, yA和xD, yD坐标值,具体计算过程略。

8-27

如图所示,设要求四杆机构两连架杆的三组对应位置分别为:135,150,280,275,3125,3105。试以解析法设计此四杆机构。解:(1)将α, φ 的三组对应值带入式(8-17)(初选α0=φ0=0)

Cos(α+α0)=p0cos(φ+φ0)+p1cos[(φ+φ0)-(α+α0)]+p2

cos35p0cos50p1p0cos75p1cos80cos125pcos10p501cos(50p325)cos(75p820)cos(105p2125)

解之得(计算到小数点后四位)p0=1.5815, p1=-1.2637, p2=1.0233(2)如图所示,求各杆的相对长度,得n=c/a=p0=1.5815, l=-n/p=1.2515

22mln12lp21.5831

(3)求各杆的长度:得d=80.00

a=d/l=80/1.2515=63.923mm

b=ma=1.5831ⅹ63.923=101.197mm c=na=1.5851ⅹ63.923=101.094mm

8-28试用解析法设计一曲柄滑块机构,设已知滑块的行程速度变化系数K=1.5,滑块的冲程H=50 mm,偏距e=20 mm。并求其最大压力角αmax。

解:计算及作θ圆,作偏距线,两者的交点即铰链所在的位置,由图可得:

lAB=μl.(AC2-AC1)/2 =17mm, lBC=μl.(AC2+AC1)/2=36mm 180k11.5118036k11.51并取相应比例尺μl根据滑块的行程H作出极位

8-29试用解析法设计一四杆机构,使其两连架杆的转角关系能实现期望函数y=^,l≤z≤10。8-30如图所示,已知四杆机构。ABCD的尺寸比例及其连杆上E点的轨迹曲线,试按下列两种情况设计一具有双停歇运动的多杆机构: 1)从动件摇杆输出角为45º:

2)从动件滑块输出行程为5倍曲柄长度。

8-31请结合下列实际设计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并通过需求背景调查进一步明确设计目标和技术要求,应用本章或后几章所学知识完成相应设计并编写设计报告。

1)结合自己身边学习和生活的需要,设计一折叠式床头小桌或晾衣架,或一收藏式床头书架或脸盆架或电脑架等;

2)设计一能帮助截瘫病人独自从轮椅转入床上或四肢瘫痪已失去活动能力的病人能自理用餐或自动翻书进行阅读的机械;

3)设计适合老、中、青不同年龄段使用并针对不同职业活动性质(如坐办公室人员运动少的特点)的健身机械;

4)设计帮助运动员网球或乒乓球训练的标准发球机或步兵步行耐力训练,或空军飞行员体验混战演习训练(即给可能的飞行员各方位加一个重力),或宇航员失重训练(即能运载一人并提供一个重力加速度)的模拟训练机械;

5)设计放置在超市外投币式的具有安全、有趣或难以想像的运动的小孩“坐椅”或能使两位、四位游客产生毛骨悚然的颤动感觉的轻便“急动”坐车。

篇2:第8章组织设计

一、选择题

11-1 平带、V带传动主要依靠___________传递运动和动力。

(1)带的紧边拉力

(2)带和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

(3)带的预紧力

11-2 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___________传动。(1)平带

(2)同步带

(3)V带

(4)多楔带

11-3 平带传动要实现两平行轴同方向回转,可采用___________传动。(1)交叉

(2)半交叉

(3)开口

(4)角度

11-4 V带传动中,带轮的基准直径是图上的___________。

(1)d(2)d(3)d(4)d4

11-5 下列普通V带中以___________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1)A

(2)C

(3)E

(4)Z

题11-4图

题11-6图

11-6 带速v>30m/s、主动轴转速n1=1×104~5×104r/min的带传动属于高速带传动,这种传动除要求带轮重量轻、质量均匀对称外,还在轮缘表面开环形槽,目的是___________。(1)为了动平衡

(2)防止掉带

(3)防止带和轮缘表面间形成空气层而降低摩擦系数

(4)减轻带轮重量

11-7 带传动中,在预紧力相同的条件下,V带比平带能传递较大的功率,是因为V带___________。

(1)强度高

(2)尺寸小

(3)有楔形增压作用

(4)没有接头

11-8 V带传动中,带截面楔角为40o,带轮的轮槽角应__________40o。(1)大于

(2)等于

(3)小于

11-9 带传动中,v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v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v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___________。

(1)v1=v2=v

(2)v1>v>v(3)v1<v<v2

(4)v1=v>v2

11-10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___________。(1)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

(2)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3)带在带轮上打滑

(4)带的弹性滑动

11-11 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___________。

(1)带的预紧力不够

(2)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3)带绕过带轮时有离心力

(4)带和带轮间摩擦力不够

11-12 带传动打滑总是___________。

(1)在小轮上先开始

(2)在大轮上先开始

(3)在两轮上同时开始 2

11-13 带传动中,带每转一周,拉应力是___________。(1)有规律变化的(2)不变的(3)无规律变化的

11-14 带传动中,若小带轮为主动轮,则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带___________处。(1)进入主动轮

(2)进入从动轮

(3)退出主动轮

(4)退出从动轮

11-15 带传动中,带速v<10m/s,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当空载时,F1和F2的比值是___________。

(1)F1/F2≈0

(2)F1/F2≈1

(3)F1/F2=e

μα

(4)1<F1/F2<e

μα

11-16 带传动工作时,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若带速v<10m/s,当载荷打到极限值,带将开始打滑还未打滑时,F1和F2的比值是___________。(1)F1/F2≈0

(2)F1/F2≈1

(3)1<F1/F2<e

μα

(4)F1/F2=e

μα

11-17 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___________。

(1)使结构紧凑

(2)限制弯曲应力

(3)保证带和带轮接触面间有足够摩擦力

(4)限制小带轮上的包角

11-18 用___________提高带传动的传动功率是不合适的。

(1)适当增大预紧力F0

(2)增大轴间距a

(3)增加带轮表面粗糙度

(4)增大小带轮基准直径dd

11-19 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___________。(1)带的型号

(2)带的速度

(3)主动轮转速

(4)传动比

11-20 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减轻带的弹性滑动

(2)提高带的寿命

(3)改变带的运动方向

(4)调节带的预紧力

11-21 下列V带传动中,___________图的张紧轮位置是最合理的。

题11-21图

11-22 同一V带和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用于减速(小带轮主动)比用于增速(大带轮主动)所能传递的功率___________。

(1)大

(2)相等

(3)小

11-23 当带速v30m/s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来制造带轮。

(1)灰铸铁

(2)球墨铸铁

(3)铸钢

(4)铝合金

题11-24图

11-24 下列V带传动中,图___________的回转方向是合理的。

11-25 实践证明,带传动传递载荷时,带的弹性滑动发生在___________。

(1)全部接触弧上

(2)带离开主、从动轮以前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3(3)带进入主、从动轮的那一部分接触弧上

11-26 平带传动中,为防止带从带轮上滑落,下列几种小带轮轮缘形状,图___________的表面形状最合理。

题11-26图

二、分析与思考题

11-27 带传动有哪几种功率损失?带传动的效率约为多少?

11-28 带传动中,带的截面形状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1-29 普通V带传动和平带传动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11-30 窄V带传动和普通V带传动相比较有什么优缺点?

11-31 同步带传动有什么优缺点?应用于什么场合?

11-32 普通V带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1-33 说明带传动中紧边拉力F1、松边拉力F2和有效拉力F、张紧力F0之间的关系。

11-34 在推导单根V带传递的额定功率和核算包角时,为什么按小带轮进行?

11-35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是怎样产生的?造成什么后果?

11-36 带传动中,打滑是怎样产生的?打滑的有利有害方面各是什么?

11-37 弹性滑动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弹性滑动率?

11-38 带传动工作时,带上所受应力有哪几种?如何分布?最大应力在何处?

11-39 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带传动设计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1-40 当传递相同功率时,为什么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比平带传动小?

11-41 试说明带传动设计中,如何确定下列参数:(1)带轮直径;(2)带速v;(3)小带轮包角α1;(4)张紧力F0;(5)带的根数z;(6)传动比i。

11-42 在多根V带传动中,当一根大失效时,为什么全部带都要更换?

11-43 为什么带传动的轴间距一般都设计成可调的?

11-44 带的楔角θ与带轮的轮槽角φ是否一样?为什么?

11-45 V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所示,其中哪一种情况是正确的?为什么?

题11-45图

题11-46图

1-输入轴

2-输出轴

11-46 在图示的V带塔轮传动结构示意图中,d1=d4,d2=d5,d3=d6,轴1为主动轴,4

若从动轴2上的阻力矩T2不变,问哪对轮组合输出功率最小?为什么?

11-47 有一双速电动机与V带组成的传动装置,改变电动机转速可使从动轴得到300r/min和600r/min两种转速。若从动轴输出功率不变,试问在设计带传动时应按哪种转速计算?为什么?

11-48 带传动为什么必须张紧?常用的张紧装置有哪些?

三、设计计算题

11-49 一金属切削机床,用普通V带传动。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3kW主动轮转速n1=1420r/min,从动轮转速n2=570r/min,带速v=7.45m/s,轴间距a=530mm,带与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μv=0.45,每天工作16h。求带轮基准直径dd1、dd2、带基准长度Ld和预紧力F0。

11-50 V带传动中,已知小带轮直径dd1=140mm,转速n1=960r/min,大带轮直径dd2=425mm,V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率ε=0.02。试问:计入弹性滑动率和不计入弹性滑动率,大带轮转速相差多少?

11-51 已知一V带传动,传递功率P=10kW带速v=12.5m/s,现测得张紧力F0=700N。求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

11-52 设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额定功率P1=10kW,主动带轮dd1=160mm,转速n1=1450r/min,包角α=140o,带和带轮间的当量摩擦系数μv=0.2。求有效拉力F和紧边拉力F1。

11-53 图示为一普通A型V带塔轮传动。主动轮转速n1=900r/min,从动轮转速n2分别为900r/min、600r/min和450r/min三种,轴间距a=550mm,dd1=dd2=225mm。试计算此带传动的胶带长度和各级带轮的基准直径。

题11-53图

11-54 设计一破碎机装置用的V带传动。已知电动机型号Y132M2—6,电动机额定功率P=5.5kW,转速n1=960r/min,传动比i=2,两班制工作,要求轴间距a<600mm。

11-55 设计一牛头刨床用的V带传动。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4kW,转速n1=1440r/min,要求传动比i=3.5,刨床两班制工作,由于结构限制,希望大带轮的外径不超过450mm。

11-56 一车床的电动机和床头箱之间采用接近垂直的V带传动。已知电动机额定功率P=7.5kW,电动机型号为Y132M—4,转速n1=1440r/min,要求传动比i=2.1,两班制工作,根据机床结构,轴间距900mm左右。试设计此V带传动,并绘制大带轮工作图。(从动轮轮轴直径d0=45mm)

11-57 设计由电动机驱动旋转式水泵的普通V带传动。电动机型号为Y160M—4,额定功率P=11kW,转速n1=1460r/min,水泵轴的转速n2=400r/min,轴间距约为1500mm,每天工作24h。并要求绘制小带轮工作图。

四、结构设计题

11-58 设计平型带传动的小带轮,并绘制工作图。已知带宽b=35mm,带轮直径dd1

=160mm,安装小带轮的电动机轴轴径d0=35mm。

11-59 V带传动进行带轮结构设计时,带轮结构型式的选择及尺寸确定根据什么?轮缘上轮槽的尺寸确定根据什么?并说明哪些结构尺寸是根据经验公式确定的。

11-60 右图为普通B型V带轮轮缘上的轮槽结构图。问标注的表面粗糙度是否合理?为什么?

题11-60图

11-61 根据题11-56的已知条件,试设计小V带轮轮毂部分的结构,(包括键槽)并绘制轮毂部分工作图。

11-62 试设计一普通A型V带的带轮。材料为HT200。已知带轮基准直径dd=355mm,带根数z=3。并绘制带轮工作图。

篇3:第8章组织设计

由于建筑功能及其内部空间用途型式多样, 规范很难针对所有建筑类型及其内部的各类场所的消防配置给出具体的规定, 而是从实际中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类型和场所, 综合作了一些原则性的基本规定。由于其规定仅是概括性的要求, 因此往往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解读, 这就导致了在实际工程中有各种不同的设计思路和采用不同的技术措施, 造成设计上的不统一和不尽合理。在实际工程中, 需要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空间场所的性质、特点和工程实际情况等, 经技术、经济、整体消防安全需要等多方面比较后确定, 以避免造成设计上的不合理。本文仅就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第8.4.3条“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 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建筑物, 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的规定要求, 阐述本人对其内容的理解和执行思路。

2 条文解读

对于《建规》第8.4.3条目前有各种不同的解读,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其一是认为只要建筑物内设有室内消火栓, 则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而不管该建筑物是否存在性质不同的功能区间, 也不管是否有功能、性质不同的防火分区;其二是认为应根据建筑的不同功能区间场所和不同性质防火分区来判定建筑整体或部分场所是否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 然后确定其各层是否均应设置消火栓。也就是说, 经判定该建筑各部位应设置室内消火栓, 则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而不能有的楼层设置, 而有的楼层不设置。如果经判定只有部分场所或防火分区需要设置室内消火栓, 则该场所或防火分区各层均应设消火栓, 而其它不需设置室内消火栓场所或防火分区就不存在各层设置消火栓的问题。对于上述两种观点, 本人认为第二种的理解更为合理。其原因分析如下:

(1) 根据《建规》第8.4.3条条文说明第2点:“建筑物内不允许有些楼层设置消火栓而有些楼层不设置消火栓, 如需设置消火栓, 则每层均应设置。”这里所说的“如需设置”, 应该是该楼整体如需设置消火栓, 则应各层设置。而不是该楼某一场所需设置消火栓, 则该楼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 应是需设置消火栓的该场所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否则的话, 该条文说明应改为:“建筑物内不允许有些楼层设置消火栓而有些楼层不设置消火栓, 只要建筑物内设有室内消火栓, 则消火栓应每层设置。”可把此条文说明中“如需设置”的解释删除。

(2) 根据《建规》第5.4.6条:“住宅与其他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 应符合下列规定:1……;2其他功能场所和居住部分的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防火设计, 应分别按照本规范中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的有关规定执行, 其中居住部分的层数确定应包括其他功能部分的层数。”这里说的“应分别按照”和“层数确定”, 其含义之一就是住宅部分是否设计室内消火栓, 应根据其总层数 (含其他功能) 来确定, 若总层数未达到“建规”中要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层数 (超过七层) , 则该楼住宅部分就可不设消火栓。该住宅消防主要采取加强被动防火措施如加强住宅内户与户以及单元与单元之间的防火分隔和依靠外部扑救其火灾的途径解决。

(3) 根据《建规》8.3条“室内消火栓等的设置场所”条文说明1第二段“单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内, 如有生产性质不同的部位时, 应根据火灾危险性确定各部位是否设置室内消防给水设备。一幢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内, 如有生产性质不同的防火分区, 若竖向用防火分隔物分隔开 (例如用防火墙分开) , 可按各防火分区火灾危险性分别确定是否设置消防给水设备。多层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 当设有室内消防给水设施时, 则每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其意思也就是生产性质不同的部位、生产性质不同的防火分区应根据火灾危险性分别确定是否设置消防给水设备。正如同“第一点”所阐述的只要在需设置消火栓的该场所 (防火分区) 各层均设置消火栓即可。

(4) 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术语中有“附建公共用房”的概念, 其内容为:“附于住宅主体建筑的公共用房, 包括物业管理用房、符合噪声标准的设备用房、中小型商业用房、不产生油烟的餐饮用房等。”其条文说明中也指出:“附建公共用房是住宅主体建筑的组成部分, 是设在住宅主体建筑低层或适当部位的商店、修理行业、邮政、银行、餐馆、物业管理等公共用房, 但不包括大型公共建筑。”因此, 笔者认为: (1) 此类建筑的公共用房若满足规范中商业服务网点的规定, 则均可定性为住宅, 可按住宅的总层数来判定是否设置室内消火栓; (2) 商业服务网点不仅仅包括小型营业性用房, 也应包括小型服务性用房, 如居委会、物业管理用房, 住宅地上架空层的机动车停车位等; (3) 商业服务网点是否设置室内消火栓应有总建筑面积和体积的限定, 若达到需设室内消火栓的条件时, 则该商业服务网点应设室内消火栓; (4) 住宅地上架空层的机动车停车位是否设置室内消火栓可按相关规范规定执行, 但上部住宅仍可按住宅的总层数来判定是否设置室内消火栓。

下面举两个工程实例来说明以上观点:

例一:一座耐火等级为二级的5层住宅建筑, 其中1~2层为商业服务网点, 总层高8米, 总体积为6000m3;3~5层为住宅, 每层层高均为3米。该楼是否需设置室内消火栓?

分析意见:因该楼按层数折算仅为6层住宅, 不超过7层, 故按规范规定, 该楼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但因1~2层商业服务网点部分体积大于5000m3, 故该部分应设室内消火栓 (商业服务网点设置室内消火栓的体积可探讨) 。而该楼不必因商业服务网点部分设了消火栓, 则各层 (包括住宅) 均设消火栓。

例二:一座耐火等级为二级的3层住宅 (别墅) 建筑, 其中1层为车库, 层高3.2米, 停6辆车;2~3层为住宅 (别墅) , 每层层高均为3米。该楼是否需设置室内消火栓?

分析意见:因该楼按层数折算仅为3层住宅 (别墅) , 不超过7层, 故按规范规定, 该楼可不设置室内消火栓;但因1层车库停车数超过5辆, 故该部分应设室内消火栓。而该楼不必因车库部分设了消火栓, 则各层 (包括住宅或别墅) 均设消火栓。把公用消火栓设在户内不太合适。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为了避免执行中引发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处理方式, 本人建议该条文修改为:“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 需设置消火栓的场所, 其各层均应设置消火栓。”其前提是需设置消火栓的场所, 其各层才设;不需设置的场所, 就不存在各层设置的问题。更不是建筑物内某一场所设了消火栓, 则所有场所均应设置消火栓。探讨本条文的目的, 是为了使规范能更加正确合理地指导我们的设计,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配置和节省投资, 特别是经济尚不够富裕的地区, 合理配置则尤为重要。

以上仅是本人的粗略理解, 妥否, 还请各位同行不吝指教为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GB50067-9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8.

篇4:第8章?保?障

8.1 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

经费投入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完善职业教育投入政策(见表8-1),发挥投资主渠道的作用(见图8-1),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总体来看,目前全国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仍呈现“四低”现象,见图8-2。为确保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长期稳定,国家提出了四大举措:一是地方人民政府要依法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二是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三是加大地方政府经费统筹力度;四是建立职业教育经费绩效评价制度、审计监督公告制度、预决算公开制度,见表8-2。

8.2 健全社会力量投入的激励政策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仍然比较单一,财政投入和事业收费之外的其他社会力量投入仍然非常薄弱(见图8-3),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的局面尚未真正形成。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多元投入的机制是我国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见表8-3。当前激励社会力量投入职业教育的政策趋向是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其工作重心体现在四个方面,见表8-4。

8.3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中央财政持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教育部、财政部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见表8-5),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下一阶段,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点主要体现在:明确办学标准、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支持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支持一批职业院校争创国际先进水平等5个方面,见表8-6。

8.4 完善资助政策体系

2006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助学政策;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同时,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保障了每个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见表8-7。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出台并得到落实的最大的、最具影响力的支持职业教育的财政经费政策,见图8-4、8-5。进一步完善资助政策体系,是党和政府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重大体现,也是党和政府在职业教育工作上最大的惠民政策,见表8-8。

8.6 健全就业和用人的保障政策

篇5:第8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系统维护的目的是 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而可靠地运行,并能使系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以充分发挥作用。

2、系统维护的内容包括 程序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代码的维护 和硬件设备的维护。

3、生产性系统维护的类型包括 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 安全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4、信息系统评价的主要指标有 经济指标、运行性能指标、用户满意度指标。

5、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类。动态安全性是指 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取操作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静态安全性是指 对信息的传输、存储过程中的加密措施。

6、数据加密是为了防止存储介质的非法拷贝、被窃,以及信息传输线路的被窃听而造成机要数据的泄密,在系统中应对机要数据采取 加密存储 和 加密传输 等安全保密技术措施。

7、一个完整的灾难备份及恢复方案,应包括: 备份硬件、备份软件、备份制度和 灾难恢复计划 四个部分。

8、灾难恢复措施在整个备份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灾难恢复操作通常可以分为:

全盘恢复、个别文件恢复 和重定向恢复。

二、选择题

1、在系统安全性保护措施中,为保证系统各种设备和环境设施的安全而采取的措施为(C)。

A.人员控制 B.管理控制 C.物理安全控制 D.存取控制

2、防火墙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安全装置,下列关于它的用途的说法(D)是正确的。A.防止内部人员的攻击 B.防止外部人员的攻击

C.防止内部人员对外部的非法访问

D.既防止外部人员的攻击,又防止内部人员对外部的非法访问

3、用户身份的确认与检验的主要目标包括:确保用户使用与自己的业务相关的特定功能模块,避免用户超越自己的职权范围的(B)。

A.可信性 B.访问控制 C.完整性 D.保密性

4、下面关于备份的陈述,哪一种是正确的(A)。A.备份是可用性的一种形式 B.备份是责任性的一种形式 C.不鼓励保存远程地点备份 D.备份提供及时的可用性

5、下列哪种不是数据备份的主要方式(D)。A.全备份 B.增量备份 C.差分备份 D.异地备份 E.按需备份

6、不属于安全策略所涉及的方面是(D)A.物理安全策略 B.访问控制策略 C.信息加密策略 D.防火墙策略

三.简答题

1、系统维护按照维护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

程序的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代码的维护;硬件的维护。

2、系统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预定的系统开发目标的完成情况; 系统运行实用性评价; 设备运行效率的评价。

3、试述系统维护管理的工作过程。

用户提交维护申请报告和维护要求说明维护管理员制定维护计划合理是维护管理员编制维护报告提交维护管理部门审批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测试否用户和维护管理部门审核撤销用户申请否通过是否满意是更新系统文档交付用户使用

4、威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哪些?(1)自然及不可抗拒因素。(2)硬件及物理因素。(3)电磁波因素。(4)软件因素。(5)数据因素。

(6)人为及管理因素。(7)其他因素。

5、简述数据备份工作过程。

 自动备份进程由备份服务器发动。每天晚上,自动按照事先制订的时间表所要求内容,进行增量或全量的备份。 批前及批后备份。在主机端发起,批处理人员键入触发备份命令,自动按要求备份数据库有关内容。

 其它文件的自由备份。进入软件交互菜单,选择要求备份的文件后备份。

 在线跟踪备份。配合数据存储管理软件的数据库在线备份功能,可定义实时或定时将日志备份。

篇6:第8章 无形资产答案

1.【答案】A

【解析】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100/(1+6%)+100/(1+6%)2+100/(1+6%)3 =467.3(万元)。

2.【答案】B

【解析】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200+200×3.5460+30=939.2(万元),2011年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939.2/10=93.92(万元);2011年1月1日应确认未确认融资费用=1000-(200+200×3.5460)=90.8(万元),2011年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800-90.8)×5%=35.46(万元),故该项无形资产对北方公司2011年利润表的影响金额=-93.92-35.46=-129.38(万元)。

3.【答案】C

【解析】甲公司该项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150+250=400(万元)。

4.【答案】C

【解析】2011研发支出中费用化支出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60+30+40+40=170(万元),2011无形资产摊销额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230+170)

/10×6/12=20(万元),故2011应确认管理费用的金额=170+20=190(万元);年末无形资产的列报金额即账面价值=400-20=380(万元)。

5.【答案】A

【解析】2011该项专利权应计提的摊销额=(2000+120)/20×6/12=53(万元)。

6.【答案】B

【解析】至2012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累计提取的摊销额=2400/20/12×(10+12)=220(万元);2013年1月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2400-220=2180(万元),2013年该项非专利技术应计提的摊销额=2180/5=436(万元

7)。【答案】C

【解析】该项无形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100+100/(1+5%)+100/(1+5%)2+2.06=288(万元);

2011年12月31日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288-288/10/12×(1+12×2)-

19=209(万元),2012该项专利技术应计提的摊销额=209/(12×10-1-12×2)×12=26.4(万元)。

8.【答案】B

【解析】2011年12月31日该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前的账面价值=1296-1296/8/12×(3+12×3)=769.5(万元),其可收回金额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二者中较高者即742万元,小于其账面价值,故应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769.5-742=27.5(万元)。

9.【答案】C

【解析】甲公司应将该项商标权确认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但资产负债表日要进行减值测试,2011年年末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1000万元,故应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0-800=200(万元),计提减值后其账面价值=1000-200=800(万元);2012年年末其可收回金额为850万元,高于其账面价值800万元,不应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原已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也不能转回,所以该项商标权的账面价值为800万元。

10.【答案】B

【解析】该商标权至转让时累计提取的摊销额=1200/10×(1+12×3+7)/12=440

(万元),甲公司转让该项商标权应确认的损益=800×(1-5%)-(1200-440)=0;2011该项商标权摊销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1200/10×7/12=70(万元),故该项商标权对2011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0-70=-70(万元)。

二、多选选择题

1.【答案】ABCD

【解析】企业内部产生的品牌、报刊名、刊头、客户名单和实质上类似项目的支

出,由于不能与整个业务开发成本区分开来,成本无法可靠计量,因此不能确认

为无形资产;商誉由于不具有可辨认性,故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2.【答案】AB

【解析】无形资产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

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3.【答案】AD

【解析】企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购买无形资产具有融资性质时,购买价款与其现值的差额所确认的未确认融资费用,在信用期间内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无形资产的成本,除此之外,均应

当计入财务费用,故选项A和D正确。

4.【答案】AD

【解析】选项B,当月增加的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当月开始计提摊销;选项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进行摊销,但至少应当在每年终了按照《企业

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减值测试。

5.【答案】ABCD

【解析】以上选项均正确。

6.【答案】AD

【解析】由于甲公司可每10年以较低的手续费申请延期该项商标权,且其为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不确定,所以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计提摊销。

7.【答案】ABC

【解析】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与无形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有关,不一定都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选项A不正确;无形资产的残值一般为0,但下列情况除外:(1)有第三方承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购买该无形资产;(2)可以根据活跃市场得到预计残值信息,并且该市场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很

可能存在,故选项B错误;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不必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只有出现减值迹象时才进行相应的减值测试,选项C错误。

8.【答案】AD

【解析】选项B,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计提摊销;选项C,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

9.【答案】ABD

【解析】出售无形资产属于非日常活动,应将处置价款扣除相关税费后及账面价

值后的金额确认为无形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支。

10.【答案】ACD

【解析】选项B,企业出售固定资产缴纳的营业税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但最终结转“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金额时,影响处置固定资产应确认的损

益。

三、判断题

1.【答案】√2.【答案】√3.【答案】√4.【答案】√5.【答案】√6.【答案】×

【解析】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进行摊销,但应当至少在每年终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如经减值测试表明已发生减值的,则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

【解析】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日常活动)发生的营业税应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注:企业出售无形资产(非日常活动)发生的相关营业税,减少了处置无形资产的利得(营业外收入的金额)或增加了无形资产的处置损失(营业外支出的金额),而不能直接将其计入营业外支出。

四、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2011年1月1日大海公司外购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 =400(P/A5%4)+11.6+20=400×

3.5460+11.6+20=1450(万元);2011年1月1日应确认的融资费用=1600-400×

3.5460=181.6(万元)。

借:无形资产1450

未确认融资费用181.6

贷:长期应付款1600

银行存款31.6

发生的广告费用

借:销售费用10

贷:银行存款10

(2)2011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1600-181.6)×5%=70.92(万元)。借:财务费用70.9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70.92

借:长期应付款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11年该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1450-900)/5=110(万元)。

借:生产成本110

贷:累计摊销110

(3)2012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1600-400)-(181.6-70.92)] ×5%=54.47(万元)。

借:财务费用54.47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54.47

借:长期应付款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12年该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1450-900)/5=110(万元)。

借:生产成本110

贷:累计摊销110

2012年12月31日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1450-110×2=1230(万元);2012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170万元,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050万元,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二者中的较高者1170万元,小于其账面价值,故应当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1230-1170=6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60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

(4)2013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1600-400-400)-(181.6-70.92-54.47)] ×5%=37.19(万元)。

借:财务费用37.19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7.19

借:长期应付款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13年该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1170-900)/3=90(万元)

借:生产成本90

贷:累计摊销90

(5)2014未确认融资费用应摊销金额=181.6-70.92-54.47-37.19=19.02(万元)。借:财务费用19.02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19.02

借:长期应付款400

贷:银行存款400

2014年该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1170-900)/3=90(万元)。

借:生产成本90

贷:累计摊销90

(6)2015年该无形资产应摊销金额=(1170-900)/3=90(万元)。

借:生产成本90

贷:累计摊销90

(7)2016年1月1日无形资产出售

借:银行存款900

累计摊销49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60

贷:无形资产1450

2.【答案】

(1)

借:无形资产3600

贷:银行存款3600

(2)

2010年该土地使用权应计提的摊销额=3600÷50=72(万元)。

借:管理费用72

贷:累计摊销72

2010年12月31日该项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3600-72=3528(万元)。

(3)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500

贷:银行存款500

借:管理费用50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500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000

贷:原材料1500

银行存款200

应付职工薪酬800

累计折旧500

借:无形资产300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3000

(4)至2011年12月31日长江公司专利技术累计应提取的摊销额=3000/10/12×(3+12)=375(万元),2011年12月31日该项专利技术的账面价值=3000-375=2625(万元);该项专利技术的可收回金额为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二者较高者即2100万元,小于其账面价值,故应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金额=2625-2100=525(万元)。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525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25

(5)通常情况下,土地使用权不转入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上述厂房的建造不应将土地使用权转入建造成本,而应继续作为无形资产单独核算并计提摊销。

2011年厂房应予计提的折旧额=(5550-150)/10×3/12=135(万元)。

(6)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长江公司专利技术应计提的摊销额=2100/(10×12-3-12)×16=320(万元),转销时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3000-375-525-320=1780(万元),应将其账面价值转销计入营业外支出。会计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1780

累计摊销695(375+32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25

贷:无形资产3000 是初始的,而非提折旧之后上一问中的的数据

(7)至2013年6月30日长江公司地面建筑物厂房累计应计提的折旧额=(5550-150)/10/12×(3+12+6)=945(万元),转换时其账面价值=5550-945=4605(万元);转换时无形资产累计提取的摊销额=3600/50/12×(12×3+5)=246(万元),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的账面价值=3600-246=3354(万元)。转换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741万元(8700-4605-3354)应计入资本公积。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8700

累计折旧945

累计摊销246

贷:固定资产5550

无形资产36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741

2013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上升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200

上一篇:关于个人蜕变的演讲稿下一篇:怎么样用骄傲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