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读我与地坛有感:我与地坛

2024-05-12

高中生读我与地坛有感:我与地坛(通用8篇)

篇1:高中生读我与地坛有感:我与地坛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1

我们这辈子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伟人不会,英雄不会,男人不会,女人不会。我们总会遇到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甚至绝望的困难,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一生的冬天。但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一种让人们突破冰凌的力量,仿佛向死而生的伟大歌声,突破了时间与肉体的界限,突破了无限大的可能性,史铁生来了,像我展示他浩瀚不屈的精神世界。

大家应该知道,现在这个时代有一种文化正侵蚀着年轻人,那就是丧文化。丧文化背后的“丧圈子”有着庞大的群体基础,他们认为什么都无用,努力无用,奋斗无用,反抗无用。认命。随意,就这样吧,永远是他们的精神写照。没想到,当年鲁迅先生努力想要让中国青年拜托的“冷气”,如今又被很多人供奉了起来。这对社会的发展很不利,年轻人失去了闯劲,失去了朝气,本应热情如火,现在反倒暮气沉沉。

而史铁生呢?那个到地坛时,“失魂落魄”的人,他真的失掉了自己的魂魄了吗?并不是,史铁生比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肢体健全的人都具有人的魂魄。读《我与地坛》,眼前就像展开了一幕幕画面,岁月流转,一个更加立体生动的史铁生从片段的记忆里归来。我们没有选择,或许可以抱怨上帝的不公,世间总有坏事,但是,亲爱的年轻人们,我们是要么向前,要么就被道路覆盖。我们不好说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他却劝说着自己接受苦难: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每次读到这句话,心里就会“砰”地触动一下。很难从某种意义上对这句话做个阐释,但却总在冥冥之中从中得到一些鼓舞的力量。

正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如果一个人精神彻底沉沦了,那他也就是彻底没救了。史铁生还是史铁生,地坛还是地坛,春风依旧在,四季的变化自然那么巨大。史铁生是在怎样的痛苦中鼓舞着世人?仿佛在说“你瞧!你看看我,你看看我的鬼样子,你再看看我有神的目光,朋友,再试一试,我们的生命都富有这样伟大的力量”。他果真试了,度过那段自我否定的时期,生命因他的作为而焕发出新的光泽,因为他是史铁生啊,没有超能力,和常人比起来甚至还要差上一些,但是毫无疑问,他一定是一个英雄,不能飞翔甚至不能正常行走。但是,英雄是那些发光的人,是引领我们走出困境,给予我们希望与念想的人,史铁生完全吻合这些特性嘛。

他是英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都拥有一个类似于地坛的地方,我们都有特别不为人知的期待,只要我们不放弃,我们都可以成为一个在地坛中发光,照耀他人的人。于无可救药之地,疗人绝望,这正是地坛的意义。

读我与地坛有感2

孤城绝域里藏着一个无坚不摧的生命,没有任何阴霾和忧愁,仅存那足以覆盖沙漠的不屈不挠。在这样一个日升月落,斗转星移的地坛。他何曾不是像他那双抱残的腿一样,自岿然不动,度过十五年跌宕起伏的光景。

他用平凡的文字,记录着他传奇的一生。氤氲着残阳气息的荒老地坛,令他百感交织。命运在捉弄他,文字在眷顾他。

那衰草寒烟,那落日晚霞,那云月苍茫,地坛的上空仿佛悬浮着灰蒙蒙的萧索,史铁生心里蕴藏的一腔温热,将辛酸溶解,化为曹雪芹所说的“字字看来皆是血”。

史铁生在书中写了一个不幸的孩子,上帝恳然地把漂亮赐给了他,却忘记把聪明附上。可爱的姑娘遭到伙伴的嘲笑和戏弄,仍然一无所知。她在树下拈花而笑,没有任何安分的理智。这是对她的咄咄逼人,抑或是命运的残暴不堪。他注定失去智慧?成为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弱智儿,终生被冠上问题孩子的名号?在社会上充当一个卑微的负累,小姑娘的人生将会是何等的迷惘。

史铁生在书中写道: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史铁生先生怀着对人生的奢望与悲观,对自己的绝望与挫败。静静地用文字麻痹了世俗的思想。字里行间中,他对生与死的诠释,生死并不是天渊之别,只是一线之差。生命,为爱而生,突然而死。荒僻的地坛,令作者触景伤怀,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自己。感觉是理所当然的千沟万壑,落落寡欢。

当母亲温柔的背影轰然垮塌,轻缓的呼吸戛然而止,猝然离开儿子身边,结束了一生。史铁生甚感凄凉,他想念母亲,他心如绞痛,他甚至无法逃避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它将永久地失去母爱。母亲春暖花开的爱抚,妩媚不可方物,祥和安逸的剪水双瞳。属于母亲的一切一切都在悬崖上摇摇欲坠,它将成为过去式的金贵回忆,作者心中一副新鲜的默剧,值得留恋却又不舍得埋葬。

他在地坛中的领悟了人去楼空,客走茶凉的真谛。文字里溢洒了作者从容的生命毅力,重新燃起的无限激情与动力。他潇洒地抛开黯然的颓败,他比起其他人更珍惜这份生命,他用尽片刻不息的激情撞上了持续加温的心房,亘古不变的地坛将他从混沌中狠狠的扯了回来。

他无法替代母亲离开,母亲也无法替代儿子截瘫,这是现实。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祈祷,成为了惨荡荡的空想。“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对死的轻描淡写,字字揪心。仿佛置身与那片人烟飘渺的地坛,与作者感同身受,心中承装了对未来满满的期望,像肥皂那般透明的而又纯净的思想,没有任何杂质,轻轻地融入了地坛的最深层,泛滥出天角那片浓稠的霞光。

他始终是乐观地面对生命,母亲和蔼的炯炯目光让他恢复了男子汉的自尊,以往的自信。最后,他笃诚地回馈了母亲对他沉甸甸的爱。他不再活在被保护之下,他写出感人肺腑的字句,感动了一群在垂死边缘挣扎的劫难惨败者,同样地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

坦荡的人生,自出生以来,命运无人能测。苦与难,忧与患,唯有自己共度。

读我与地坛有感3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地坛”,可以随时向它吐露心声,寄托喜悦,诉说忧愁。照作者的话说,“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史铁生,一个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数十年来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在生命最狂妄放肆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可他还是在病榻上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作品。对于他来说,地坛仿佛就是为了等他,冥冥之中已有了宿命的安排。在那段茫然颓废的日子里,他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久坐,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他得出了结论,生与死是不可以控制的。因为迟早有一天会向上帝报到,会离开这个繁杂却又值得怀念的地方,那为何不轻松地过现在的生活呢?而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他还是顽强地走了下去,克服了困难与挫折。是他的母亲,一个善解人意却又不失关怀的女人,十几年来没有任何抱怨,即便当时儿子的脾气差到极点,她也没多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要给儿子一个自己的空间,这中间的过程她也愿意等,哪怕再久。史铁生说,他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他在园子中待得太久,母亲总忍不了担心而去园子里找他,直到看到他好好地待在园子里,才悄悄的转身回去。母亲同样把爱倾注在这个园子里,并不是因为她也爱来这个园子,而是因为她的儿子。她只想儿子在这好好的,她把真心融在她的儿子和这个陪伴了他十几年的地坛里,只是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就只是一个同其他母亲一样的女人。

在地坛里,除了史铁生,还有那个热爱唱歌的青年,那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那个女孩和关心她的兄长等,都好像成了这个园子历史的见证者,但是最后剩下的人却少之又少。这篇难得的好文章,无疑歌颂了最伟大的母爱,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让人重新对人生进行了一番思索。在生命中母亲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角色,虽说父爱母爱同样伟大,但父亲和母亲还是有所不同的。父亲撑起一个家,为家人在外工作打拼,苦和累从不挂在嘴上;母亲天天要为孩子洗衣做饭,从小把我们拉扯到大,不求任何回报,总是为我们操心。难道母亲本来就应该为孩子担心这操心那吗?并不是。她们只是在我们最需要关爱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予我们一切,直到老去。小时候总爱说,要给父母吃不老的药,要让他们永远年轻。可是现实总会打破那善良的梦想,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会何时离我们而去,但总有这样的一天,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珍惜,父母在意的并不是你对他们多好,而是你过的有多好。

有个心中的“地坛”不比真实的地坛差,读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知道了生命的可贵,更懂了亲情的伟大无私,时间并不会停下脚步,未来的事我们也无可预料,轻松地度过一生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吧。

读我与地坛有感4

人,是走出来的,从远古走来,从种群走来,从心灵走出来,我与地坛读后感。如果一个人仅为光辉而斗,不为生命而斗,那么即使他拥有多么强壮的体魄,那也是行尸走肉,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光要有光也要有暗。敢于从黑暗走到光明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人。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a question.这是英国诗人莎士比亚留给某些人去深入探究的问题。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当我们考虑到 死 的时候,不妨想想活着,况且活到了一定时期的我们,竟要半途而废去选择死...对于一个具有商业头脑的人,或精打细算的人,他们绝不会如此愚昧都做“亏本生意”,读后感《我与地坛读后感》。那么,选择死,是否就意味这个人愚昧呢?无可置疑,是的。火团中的蚂蚁,它们是是经历了怎样的心里挣扎才愿舍去自己的生命去拯救整个蚂蚁团,它们为了什么,或者它们有过别的想法,但不说别的,就说这些,它们从作出决定时起,便预示着它们的结果,“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是你说它轻生,这有可能吗?那是它们抱着不死的希望而作出的壮举!所以说,无论你是“一只眼开,一只眼闭”的,还有被无形的东西压着的时候,请想想你自己,只要想想你自己就行了,想想你的右手以及整个身躯因你没有一只手而全部都要去隐藏,你会不会太残忍了些?

只要心跳还在,一切都不会完剧。如果我们毅然地选择了活着,那就要无怨无悔地活着,用一种正视的眼光看待未来漫漫长路,当你发现你舍不得这种“活着”时,一扇大门将永远为你敞开。

读我与地坛有感5

生如夏花

死若秋叶

纪念史铁生先生

别因昨天的悲伤

浪费新的眼泪

书的结尾,史铁生写道:

“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

当我们看完这本书时,我们可以知道,史铁生先生已经把他的今生活透了,活精彩了。这一句话,可以让我们明白史铁生先生面对人生的态度与想法,这种异于常人的冷静与从容,让我们不得不为这位大家喝彩。史铁生先生从书的结尾处告诉我们,于我们而言,太阳也许正在落下,但在远方,那个太阳又在升起。如同人生的潮起潮落,我们并没有永恒,永恒的是这个世界。所以对于人的生与死,我们也无需纠结,因为一切,都由命运决定。

史铁生先生命途多舛,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时间来写作。不必描述这种痛楚,阅读他的文章便可以看到他的无奈。但在文章中没有喋喋不休地抱怨,没有灰心丧气的言语,他展现的精神如同上面这几句话,让我们充满力量,让我们懂得对世界报以宽容之心。

一个纯粹的作家,摇着轮椅,在地坛公园的倾述与感悟。史铁生先生的真实人生是如此沉重,可是在书中落下的文字,却毫不悲情。从他书中阐述出的经历,我们可以知道,有一种困难,是在我们最最狂妄的年龄,我们不是被梦想抛弃,不是被他人嘲笑,而是在命运的征途上,被捉弄,然后,被绊倒。最后,无论我们能不能接受,那已成的事实,就真真切切的摆在眼前。然而,我们只有鼓足走下去的勇气,就像史铁生先生鼓足自己活下去的勇气一般,努力让奇迹出现在眼前。如同他在书中说的那般:

“不能走远路,却有辽阔的心。”

当身体已枯竭,灵魂却不忘渴求时,无论是只剩残肢断臂,还是病入膏肓,这是命运,是你的福祉,也是你的罪孽。他没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所以当我们遇到艰难险阻,要知道抱怨的无用功不会让命运扭转,只有与命运对话,直面命运,我们才能思索出解决的办法。史铁生先生的人生可以说是布满苦痛的,为何能用理智且平静的语言来一一展现,我想这正是因为他和命运的多次对话,从而能让他做到哀而不伤。

死神无法将一个精彩的过程

变成一个不精彩的过程

史铁生先生论到“死亡”却是平静宁和的,像在讲昨日晚餐的菜单。

他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第一次目睹死亡,是五年级时接到亲人的噩耗。看着爷爷紧闭的眼睛,微张的嘴唇,曾温暖着我的身体也僵冷了。此刻他被抬上一架车,想到再也回不来的他,泪水就哗哗的流下。父亲没有允许我去送行,那是个充斥死亡和悲哀的场合。之后,爷爷变成了青山上一座四四方方的坟墓,离他最近的是我们刻在墓碑上的名字。

最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一个生命的逝去,就成了夜里的一颗星光。那么,朗朗夜空,点点繁星。你们都看到了这里的一切吗?我们震惊,我们接受,我们不能无动于衷却只能止步不前。多少年以后死神,他终于也来了。他会来每个人身边。在该来的时候,该来的地方带走他们。不容妥协,无庸置疑。我们怎能抗拒他的力量?他拉着我们的小指尖,走向另外一个世界。

但是生命的逝去固然容易,可是生命的精彩由我们自己把握,精彩并不会因为生命的终止而消失。活好当下,把握人生,也许这就是史铁生先生除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必然性之外也同样告知我们的道理。他在经历了截瘫之后,从地坛的一草一木领悟了死的真谛:死是人生的必然,就像生一样,他从 “死亡的陷阱”中逃生,走出了死亡的阴影,黑暗使他更加珍惜光明,使他更加珍惜生命,因此,他释然了,他用微笑迎接必然降临的节日。如此一种态度,让先生拥有最坚强的信念,在病痛的折磨中挥毫泼墨,在《我与地坛》中记录自己的点点心迹。

这本书,是对生命最深情的思考。

读我与地坛有感6

在《我与地坛》出版那年,有人曾说,“这一年有了《我与地坛》,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书籍的出版,中国文坛也是大丰收。”

当时买书时,我还看不懂这本书中的深意,现在细细品来,那句话的确不错。

史铁生的散文不同于我读过的其它女作家的文笔。龙应台于琐事中读懂了生活的真谛,自有一股脉脉温情;张晓风的散文更为细腻,有柔媚之感。惟读史铁生的文字,除了坚韧之外,比寻常男作家多一份深邃和厚重,我想应当是他正直青春时两腿截瘫,心境多次在生与死间游走的缘故罢。

他为寻找宁静来到地坛,地坛也因他而熠熠生辉。史铁生作为一个苦难的人,他想过死,想过放弃,但他最终明白,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把死看成旅人艰难跋涉后终点的灯光,给人温暖和安慰,他像疲惫的人盼望休息一样盼望最后的沉睡,但他并不急于求死,他仍挣扎着前行,他选择做一个勇士。他继续艰难的活着,他梦想消灭残疾,消灭病痛、丑陋、愚昧和鄙陋,但又发现这样的世界寡然无味。他听凭命运的安排,充当起苦难的角色,他知道“是没什么道理好讲的。”他不再抱怨,他向着思考的路走去。

思考了死亡,思考了苦难,史铁生开始思考活着。他想要索取,想要让这悲惨的命运多得到点儿什么。他说,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他终于走到了能让母亲为他骄傲的地方。

地坛似乎有着一种魔力,它接纳了那个落魄的人,那个摇着轮椅进来的青年,以它特有的悠久和博大、寂静和深邃,帮助了那个青年人找到了心灵的安宁。他走过生,走过死,走过朝阳和落日,走过生命的轮回。他有着博大而深沉的心。

史铁生在地坛永恒的安静中找到了灵魂的归属。他说,“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了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地坛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平息汹涌的心绪,净化纷乱的灵魂。那是一个荒旷的所在,引领我们回到最初的眺望,去看那生命的固有的疑难。

史铁生凭借地坛的宁静回望写作的零度,他已在空灵澄净的心中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果无法在地坛中找到安静,不如在安静中找到地坛。灵魂不死,他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读我与地坛有感7

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题记

读书使人睿智,我热爱读书。

雨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灰蒙蒙的,所有景物都在风雨里静默着,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更衬托出了这宁静和平的下午,这样的下午必定是属于阅读的。

不经意的一瞥,发现桌角静静地躺着一本书,深蓝的封面,淡蓝的字迹,没有繁琐的话语,只赫然入眼“我与地坛”。哦,它是史铁生的著作。翻开书页,我便一头扎近书海中不能自拔。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史铁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二十岁,正是人生中的花样年华,却突然截瘫了,犹如五雷轰顶,所有的追求、所有的梦想刹那间灰飞烟灭。“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墙壁。”这是史铁生当时的痛苦写照,可以说,在史铁生的天地中笼罩着昏暗,随之而来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之崖,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噩梦!我不禁垂头叹惜。

那个荒芜冷落的身影——地坛,在这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史铁生这个孤独无助的灵魂。“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在史铁生最颓废的那段日子里,是地坛,给了他希望,“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如今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禁心潮腾涌,思潮起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史铁生重获生命的希望,燃起了生命之火,用纸笔在报刊上冲撞开一条路,在写作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它在朋友的帮助下去过茫茫大漠,去过辽阔草原,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可他的命运终究坎坷,老天爷又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多次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二十一岁、二十九岁、三十八岁,我三进三出友谊医院,我没死,全靠了友谊。后两次不是我想去勾结死神,而是死神对我有了兴趣;我高烧到四十多度,朋友们把我抬到友谊医院,内科说没有护理截瘫病人的经验,柏大夫就去找来王主任,找来张护士长……”他,是坚强的,接二连三的磨难都没有使他屈服。他仍以他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艰难而又坚定地走下去,就像他艰难的一生!

读到这里,我已经对《我与地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接着往下读,史铁生以欢快的笔调回忆美好的童年,“但还是晚了,那个儿童专场已经开演半天了。下一场呢?下一场是成人场,最便宜的也得两毛一位了。我和八子站在售票口前发呆,真想把时钟倒拨,真想把价目牌上的两角改成五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孩童时期的天性纯真,我也为之动容,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珍惜生活吧,领略秋,领取冬,收获四季,拥有世界吧!

合上书,望着窗外漫天的夕阳,我的心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

火烧云染红了半个天空!夕阳柔和地照射在我的脸上,暖融融的,长舒一口气,那学习的烦恼、考试的压力都已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史铁生那曲折的一生都没有击垮他,何况我呢?要相信:“哪怕是夕阳也有它无限美好的景致!”

一阵清风拂过,我心潮澎湃……

愿书香永驻心灵!

读我与地坛有感8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当我读《我与地坛》这本书时,它就像磁铁一样把我给吸引住了,读完以后更是让我百感交集,受益匪浅。它告诉我虽然被命运打倒了,但是只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就会活出自己的价值。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

记得我听妈妈给我说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孔子说得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因为我们身边有好多人都在为我们付出汗水和心血,我们无法回馈,只能用感恩来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安慰。

读我与地坛有感9

翻开高中语文必修一,无心去看那是第几页,唯有“史铁生”三个字映入眼帘,格外显眼。

史铁生,我国当代作家,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他摇着轮椅去到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与地坛》写的是双腿瘫痪的作者在地坛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园中坐着或躺着,看书或想事,用树枝拍打和驱赶小昆虫。作者用了十几年在地坛中找到了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是干嘛要写作?作者从地坛中获得了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色彩,在众人眼里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这是作者对于干嘛要写作的回答,为写作而活,为欲望而活。正如作者所说:“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欲望,或许遥不可及,但欲望如同梦想,没有梦想,你将会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没有欲望,亦是如此,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欲望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但《我与地坛》使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正是因为欲望,作者才选择活下来,才选择写作,才会获得成功。不仅是作者,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让欲望带领我们前进,相信自己前途无量。

《我与地坛》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读完,我获益匪浅,我懂得了欲望不一定是坏东西,它可能是促使你前进的力量。面对不幸,我们要抱有勇敢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亦是如此。

读我与地坛有感10

中考后的暑假,时间仿佛一下子就闲置了下来。独自一人在家的那些夜晚,寂静的仿佛令人心神不宁的时刻,习惯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读《我与地坛》,不知疲倦。那样的感觉仿佛是在看海。回首那些悠闲的平静遥远的岁月,在霓虹映照的点点星光下,在夏蝉耀武扬威的鼓噪声里,在台灯渐渐微弱下去的光线中,我总是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记下那些足以感动我的话。

在那些浑浊的白天后的黑夜,和那些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我将史铁生文字中的妙笔警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守望那段看海般的阒静的青春彻底流失。

彼时我开始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集,也是流传最广远的一部作品。“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习惯于在地坛中琢磨生命的本质,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最后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命运对待史铁生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让他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的失去了双腿”,然而作者本人却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这并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作者说“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似乎已经看透了生命的本质,看透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所以说,对于史铁生的人生,我能够说的永远不可能是同情。我对他,近乎是一种崇拜的心态。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与地坛的感情,表达了对于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一字一句,感人泣下。我总觉得,作者在文中似乎把地坛和母亲同时虚化了,也就是说,地坛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母亲,而母亲也就是作者心中永远的地坛。那么,作者所描绘的静静等待他的地坛,不也就是为了儿子痛苦的生活了一生的母亲么。这么说来,在母亲去世后,作者习惯到地坛坐坐,无非也是那种凄清的环境更能让作者回忆起母亲罢了。然而,整部作品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母亲到地坛寻找儿子的情景,佝偻的背影几度让我潸然泪下。儿子的倔强一点一点击垮了母亲的信心,我无法想象母亲找不到儿子时的心情以及转身离去时的悲哀。然而我更不能想象的便是母亲所承受的痛苦,为了儿子,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够选好路,母亲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太多太多,这是作者的笔无法描绘的,也是我表达不出来的。我所敬仰这位母亲的是,无论儿子的身体怎样残疾,她终究给了儿子一段饱满的人生,这便是她唯一的骄傲。当作者终于认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时,一切似乎已经来不及了。作者笔下的地坛,永远都是静默的,像极了母亲隐忍坚强的样子。又或者那原本就是母亲。

我想,作者心中的地坛大概就是他想要守护的一片净土吧。

有些时候我也总在想,自己的生命中会不会也有一个想要用心守护的地坛。母爱在作者的笔下是伟大的,那么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是同样也存在这样伟大的爱。也许吧,也许是母亲付出了太多,让我习惯成自然,渐渐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读完《我与地坛》后,我总觉得,不应该再这样了,“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想,作者这样卑微的愿望,大概永远也不会实现了吧。等到失去后,无论怎样想珍惜,也没有用了。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注意到母亲为我所做的事。

深夜里为我亮起的灯光,是母亲的等候;疲倦时桌上的牛奶,是母亲的关怀;入睡前细细的耳语,是母亲的体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对我浓浓的爱,虽然说不如史铁生母亲的爱那般沉重厚远,但我懂,我会知足。

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我心中所想要守护的地坛,无非是母亲了。

篇2:高中生读我与地坛有感:我与地坛

之前在知乎上看有人说“中国的乡土文学的被推崇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在当代的时代背景下可能无法像当初那样给人共鸣,也或许没有那么大的时代意义了。”

实际上一直是在心里有在抵触这类文章吧,但是看史铁生的书,却不得不感叹他确实是对于那个时代,有所超脱吧。

印象很深的就是,对于当初文革时代的少男少女们,和现在的流行文化下的年轻人,他都回答说了“青春”的影子。当初在看到这篇文章时,我是有点震撼的,因为我之前也有看过国外的一篇论文说,文革时期少男少女穿军装,喊口号,是一种“性暗示”,之前是觉得很扯,但是现在想想看来,确实有那么点道理。现在观念的开放,又似乎只不过是不同形式的绽放。

青春的能量总是要去喷发。无论是当初的语录歌还是现在的流行歌曲,不管是过去的军装亦或是现在的潮牌。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其反映的一个年龄段所带有的特质吧,不变的只是那青春的能量无处安放。

我又想起来以前语文老师在课上讲过的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了,实际上一代代人所经历的却又是那么的相似。

我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总有一种“反鸡汤”的成分在里边,他没有去鼓吹自己的残疾给自己的带来了什么提升,反而是讲这是一种很普通的事情,正如人生总是具有多样性,没有必要觉得自己有多么的与众不同,自己生来就是为了做成什么。

是啊,人们总是在渴求着希望自己有所不同吧,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艰苦,可是却又都只顾着盯着自己的困苦,自觉不同,总是觉得自己的痛苦无人能感受。祖父祖母辈经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于是对孩子辈们唠叨到“你们现在生活太幸福啦”,而当代人的怨气在于工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的内卷压力下的烦恼,反驳长辈道“你们又懂些什么”。

一个时代总是自有其反映,就像过去的乡土的文学渐渐地被人感觉离生活远离开来,在未来,我们现在所热衷的东西,也会渐渐地被淡化吧。就像在《流浪地球》里面,在未来,当我们白发苍苍,我们的子孙辈也会嘲笑我们“什么年代了还拿着手机看短视频啊,烦死了。”

但是一个个时代,不变的终究还是那一个人。人类的文化相对于进化的尺度来说,太短太短了,像《人类简史》里写的那样“猎人的身体,农夫的胃”我们还是跟数万年前的祖先一样,体内有着相同的理化性质,为情绪所冲动。一个时代没有像说的那样的不同,都不过是在为未来积累罢了。

篇3: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点滴感悟

史铁生的让千万读者共鸣的《我与地坛》, 令众多评论者“笔耕不辍”——从各个角度挖掘它的内涵。有感于母爱的震撼、有感于灵魂的拷问、有感于终极的追寻、有感于生命的涅槃, 透视人文精神、透视宗教精神。从“懵懂者”的角度写下点滴感悟, 期冀有一丝新意。

一、感悟悲哀

史铁生正值21岁的青春年少,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极其悲哀的, 他的心理产生强大甚至是悲壮的落差, 他想到用“死亡”来逃避这种落差, 这也是任何人都可以理解的。且不论他是缺乏勇气, 还是思考思索“死亡的办法”, 总之他用了15年。同时, 地坛曾经有着“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值得骄傲的“高墙”和让人望而生畏的“玉砌雕栏”, 现在“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他们有着共同的被“捉弄”的命运, 一个被上天忽地收回了双腿, 一个历尽四百多年繁华而被废弃的园子, 他们产生了共鸣。于是, “15年前的一个下午, 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 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地坛静候着史铁生的赴约, 他是幸运的, 在园子里, 他思索、挣扎、绝望、焦灼、煎熬、追寻、透悟、超脱……他因而有了合适的空间和充实的时间, 从而获得了似乎比“双腿”宝贵的精神家园。他终于战胜了“自我”, 寻找到人类唯一具有终极意义的精神寄托, 揭示活着的真谛过程, 演绎生命和死亡的哲理。

人人都想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但并非都能如愿。正如史铁生所言, 上帝是公平的, “谁又能把这个世界想个明白呢?世界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诸多的苦难给这人间……假如世界没有了苦难, 世界还能存在什么?要是没有愚钝, 机智还有什么光荣?要是没有丑陋, 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命运?”上帝给予我们健全的同时, 也给予了我们奔波、忙碌。人潮人海中, 我们拼搏、我们争取、我们努力、我们奋斗, 在无休无止的匆忙中, 我们无暇理会自己的情绪与感触, 无闲理顺自己的精神和灵魂, 对万事万物保持着近乎冷漠的态度。太多的物质享受, 我们似乎得到了许多, 然而我们却缺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因为我们很少驻足思考, 很少去理性地体验和把握生活与生命本身。史铁生似乎失去了很多, 却因此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产生共鸣的地坛, 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而我们呢?有人说这是生活给我们的两难, 而我说这是我们的悲哀, 人性的悲哀。

二、感悟女性

当众多的作家呼唤“女性”、“女权主义”, 倡导“女人要活得独立, 活出自我”的时候, 他们考虑的是“女性要摆脱男权的控制”, 然而不论是基于女性天生的细腻、包容、坚韧等品质, 还是基于女性承受、牺牲、奉献等的社会责任, 史铁生的母亲虽然没有“男权的控制”, 但她并没有“活出自我”。

“母亲的一生是短暂的, 她似乎是为了奉献才来到这个世界上, 走过49个年头, 而当儿子终于在精神上顽强地站立起来, 她却悄然逝去, 甚至没来得及看儿子获奖的笑容。”正如史铁生在文中写的:“莫非她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 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 可这事无法代替, 她想, 只要孩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 可她又能确信一个人不仅仅是活着, 儿子得有一条走向自己的幸福之路;而这条路, 没有谁能保证他的儿子终于能找到。这样一个母亲, 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母亲很聪慧, 有过自己的梦想, 而且十分美丽。她不满10岁时作文比赛就获得了第一名, 她年轻的时候也爱文学, 也想过搞写作。可为了儿子, 她奉献了一切。当她发现儿子在写小说后, 也是像为儿子找大夫、找工作那样抱着希望, 默默地到处为儿子借书, 顶雨冒雪推儿子去看电影。儿子双腿瘫痪后, 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常常对生活陷入极度的绝望, 这些母亲都默默承受了, 她总是变着法儿地想让儿子快乐。在《秋天的怀念里》, 母亲忍受着剧烈的肝痛, 央求推儿子去北海看花, 当儿子答应时, 竟然高兴得“坐立不安”地絮絮叨叨。母亲大口大口吐着鲜血被送往医院, 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读完这样感人肺腑的话语, 我们大都感恩于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教化。然而从女性独立角度来讲, 史铁生49岁的母亲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儿子, 她并没有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精神领域, 或许她会说, 她享受这种过程, 享受这种亲情的体验。难道这就是她原本想追求的吗?

三、感悟思考

地坛是大都市里被遗忘的一角, 史铁生怀揣着受伤的心灵, 正需要一个清静的思考空间, 地坛“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来到史铁生的身边, 爱抚着他, 尽管他来到这儿是为了思考生与死的问题。度日如年, 思考至极, 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 正如“我”的残疾但并不屈服。在苦苦思索了几年后, “我”终于明白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史铁生苦苦思考后对死的问题的超越,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很显然是一个更难的问题, 他不仅仅需要思考了, 还需要信心和勇气, 需要实践和锻炼。

随后, 他将视线越出自身的范围, 思考来到这园子的其他人, 园子里的自然生命、四季更迭, 从观察中思考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史铁生在这些人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念, 也看到了命运的不公与无常, 从而实现了对苦难的超越甚至对欲望的超越。然而他并不止于此, 他致力于探究生命的本质, 将有限的个体生命置放在天地宇宙之间, 置放在人类生命永恒流转、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宇宙坐标中, 实现了对生命个体的超越, 进入无限的宇宙空间。从文中看, 他认为孩子、恋人、老人如同人生的三个阶段, 人们像孩子那样欢天喜地地来, 像恋人那样恋恋不舍地留, 像老人那样无可置疑地走。在人类生命永恒流转的长河中, 他既是孩子, 也是老人, 正如太阳, “她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 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在宇宙这一欲望不息的永恒长河中, 拥有人间姓名的生命个体大可忽略不计, 更何况个体的生命、苦难及欲望。他超越了个体生命有限的必然, 把对生命的沉思带入了生命全体的融会中。这也是《我与地坛》的精华所在, 也是他思考的极致。

当我们遇到困难彷徨时、失落时, 我们也应该以博大、深邃的胸怀思考, 超越困难, 这对我们来说, 也是认识生命的本质、好好生活的最佳方式。

四、感悟追寻

我们“轻轻地”来到这个世界上, 不论健全与残疾, 不论贫穷与富贵, 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不论聪慧还是愚钝……只要我们活着, 我们就在追寻, 或许有的人想否认, 认为自己“心如止水, 宠辱不惊”, 其实, 无论如何, 无论怎样, 你都在追寻着, 活在世上的人们都在追寻着。只不过追寻的目标不同、过程不同、结果不同而已。谁又能否认这一点呢?

拾灯笼花的少女是何等美丽, 但是命运却使她先天弱智, 这又是何等的残酷。但是, 事物就是如此, 不可能平等、完美、划一。至于谁去充当那不幸的角色, 那是相当偶然的, “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生命是偶然的, 苦难是无常的, 只能接受, 只能豁达, “就命运而言, 休论公道”。不与命运讨公道, 不和上帝论公平, 看待世界就会淡泊, 就会心平气和。

那个拉板车的长跑的朋友, 运气不佳, 不断参与, 不断地失望, 虽然没有结果, 但依然不甘心地说:“先别去死, 再试着活一活看。”终于他以38岁之龄又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一位专业教练对他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这时他很平静。他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 但是他的过程不让你觉得精彩吗?他也在追寻自己所要追寻的。

还有让人羡慕的坚持在园中散步的一对夫妻, 每天清晨唱《货郎与小姐》的小伙子, 独一无二的喝酒的老头, 单等一种鸟的捕鸟汉子, 来去匆匆的女工程师。在这些人物身上, 我们看到了一种共同的东西, 那就是人是活在现实中的, 不管命运多么无常, 不管未来有没有希望, 也不管生活的结果会怎样, 人都应该积极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生命重要的价值意义不是生活得最好, 而是不断追寻着我们心中的某个角落里的希望, 要最大程度地获得我们追寻的自由、幸福、快乐……

如史铁生所说:“可我为什么还想活呢?因为你还想得到点什么, 你觉得你还是可以得到点什么的, 比如说爱情, 比如说价值之类, 人真正的名字叫欲望。”可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呢, 是的, 我们因“欲望”而活着, 我们因欲望而追寻, 那么, 我们何不积极些?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地坛, 史铁生的精神家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 (2) .

[2]卢芝兰.超越生死感悟母爱[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 (4) .

[3]陈永清.地坛、生命、母爱[J].辽宁工学院学报, 2005, (4) .

篇4:读《我与地坛》

生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忙碌的,当然也是粗疏和浮泛的,而我们常因此获得幸福感。

但对于“他”——史铁生来说,生命是个苦难的过程,也是一个超越苦难的过程。

初识史铁生是在中学课本中,同是《我与地坛》,只不过仅仅是一个选段,那时的我对他的印象只是一个文章写得好的残疾人罢了,殊不知他那崇高的人格和对生命的感悟。而今我有幸再次拜读这位伟人的文章,内心不觉被一股洪流般的力量惊醒,放眼人生,感悟生命。

十二岁,正是浪漫的青春时代,正是做梦的季节,用他的话说,正是最狂妄的年龄,而他却忽地残疾了双腿。他无奈,他徘徊。放眼人生未走过的路,他沉沦,而这时地坛却成了他唯一放飞思绪的地方,也是他涅槃重生的熔炉。

双腿残疾,无助的他只能将自己仅存的一点生活的勇气献给了这座园子,他见证太阳升起,目送夕阳西下,春夏秋冬从不间断,以弥补内心对现实的胆怯。但是他并不是庸庸碌碌,他思考人生,思虑生活,不仅为他自己的下半生,更因为他并未放下希望。

在这座园子里他见证了太多,思考了太多,既有夜幕间散步的夫妇,陪伴他爱唱歌的小伙子,当然也有曾经让他一见倾心气质不凡的中年女工程师,还有一对天真无邪的兄妹。但是岁月流逝,当陪他唱歌的小伙子离去,中年女工程师逃出他的视线,他看到了世事的变化;当他看到多年前曾经捡“小灯笼”的小姑娘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来园游玩,遭到几个人的戏耍,只因她是一个弱智少女时,他看到了漂亮和弱智并存对一个人的伤害,看到了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如此的冷酷。他反观自己庆幸自己并不是精神上的残疾,因为对于他来说广阔辽远的精神世界才是自己真正的乐土。他看到了社会中的弱者(也包括自己)并没有被时光抛弃,他曾经抱怨上帝,为什么将苦难带到人间,为什么不将残疾彻底消除。但是他看透了——一个没有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肥力的沙漠。他终于认为上帝是对的,差别永远是要有的,人类的全部曲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最终,他接受了苦难,选择了写作,用笔书写自己的内心,用心诠释生命的真谛。

残疾使他涅槃,地坛正是他的跳板,恰是如此,他审视世界,审视自我,思索死亡与生命,他用自己的经历来感悟生命,不只是他的生命还有在地坛古园中来来去去的更多的生命。

在他的文章中我读到了生命,读懂了生命,更主要的是他对待生命的那份纯真。生命是延续的,正如他在文中所说:“那一天,我将沉默地走下山去,拄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涯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他对死亡的诠释正如朝阳,终有光照大地。

对于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需要的正是那份自强不息,那份对待生命的纯真,不让时光白白流逝,不让自己的青春变为一个个的遗憾,享受生命中的欢乐也要去享受生命中的苦难,五味杂陈,又不失价值方能使生命绽放出最华丽的光彩。

篇5:读《我与地坛》有感

史铁生,算是这世上万千不幸者中的一个。那年,正值青春焕发,活力四射的年龄,一场疾病却无情地掠夺了他双腿的行走能力,使他再也无法站立,与正常人一样自由行走。这对一个还怀着满腔热血的年轻人来讲,该是怎样可怕的打击啊!然而,就在对生活万念俱灰时,史铁生遇到了地坛,一个让他永生不能忘却的地方。

在地坛,史铁生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一对从中年变为老人的夫妇,有热爱唱歌的小伙子,饮酒的老头儿,中年女工程师,很有天赋的长跑家……他们都带给史铁生无数的感动,无数对生与死的思考。而其中一个弱智的漂亮女孩儿,更是给他带来了无尽的思考。

作者(史铁生)曾为这个女孩而感叹,上帝为何要把漂亮与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这是多么不幸的事啊!可她别无选择,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造化弄人,有时命运就是这样的不公,正如书中所言:“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对于早已成为现实的不幸,除了坦然地去面对,又能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方法呢?

作者在沉思中,给了生死一个简单的定义:生与死都是命中注定,都是事实。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面对死亡,面对不幸。死只是早与晚的区别,不幸只是多与少的差异。这并非要我们去考虑,去抱怨。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想的,是“怎样活下去”、“怎样活得更好”的问题,是面对生活的一种坦然与平静,是对不幸的接受与无畏,而非对命运的抱怨,对生命的自我放弃。现实对每一个人来说不全是痛苦;幸福与痛苦之间,也许仅仅是不同人看待事情角度的差异。与其整日为自己的不幸而痛苦,不如坦然地面对不幸,笑出生命的强大与美好。

即便是再不幸的人,也有生命中幸运的地方。史铁生虽然失去了会行走的双腿,但他背后,却一直有一个无私而伟大的母亲在默默地支持他。在地震中的幸存者,即使是失去了健全的身体,可他却依旧要感叹,在夺去无数生命的灾难中活下来才是最大的幸运。生命就是如此神奇而伟大,上帝在降临不幸的同时也赐给了人们幸运。

上帝创造了生命,也就一定赋予了它特殊的意义。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们可能会面对各种不幸。但是,当你面对不幸时,请坦然微笑。

篇6:读《我与地坛》有感

残疾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尤其是青年时代,正是年少有为的时候残疾,会给人留下久久渗血的伤口。

《我与地坛》这本书是作者史铁生在双腿残疾时,在地坛中得到了心灵与精神的启示下写出的。

这本书写了许多作者从残疾后的绝望中走了出来的变化历程和对母亲的惭愧。

残疾可以成为一个人掉进深渊的缝隙,也可以成为一个人重获新生的另一道大门。我想作者史铁生先生应该是选择后者的那个人。

看到书的中间部分,果然不出我所料,残疾艰难孕育了释然开朗的精神。作者与地坛相随相伴了十五年,而每天清晨,作者就会准时推着一把轮椅出现在地坛身边。那时候,只剩下地坛与作者在静谧的晨曦中对望和诉说着各自内心的故事。

渐渐地作者终于领悟了人生、领悟了生命其实都是美丽的,他成功地从残疾的阴影中走出。读到这里,你会为史铁生欢呼雀跃,感叹他的不易。如果这本书只写到了这,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书。

接着,我们见到了史铁生精神支柱上的另一人——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在他最困难无助时给予了他帮助。他每天早上去地坛,母亲怕他出事,跟着他,在他轮椅开过的痕迹上必定还覆盖着一层脚印;他想去看电影了,母亲就冒雨冒雪地送他去看电影,雪中雨中又留下了母亲深深的脚印。

母亲啊,却因过度的疲惫,早早倒下,离开了他,让他意识到没了依靠,下面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了。

人生是复杂多变的,我们有太多的残疾人失去信心,却鲜有史铁生这般从地上爬起来,去思考获得升华。残疾人读这本书,可以看到生命的希望之光。健全人读了这本书,可以通过史铁生看到有些事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思考。

我认为这正是这本书的贡献所在。史铁生向我们诉说了这一切,把他的心得体会和我们分享,他是如此坚强和幸运,把残疾化为了精神上的升华。

黄琪雯

篇7:读《我与地坛》有感

读《我与地坛》有感1

《我与地坛》,让我第一次陷入了对文章字字句句的思索中;也让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朴实无华的文章也可以感人至深。我感动于史铁生十五年来摇着轮椅的思索,关于地坛、母亲、人生的思索;更感动于他对于生命的感恩,尽管在常人看来,他的经历异常坎坷。无疑,对于地坛,史铁生怀抱感恩之心。

地坛——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总会给人沉重压抑之感;而于史铁生眼里,“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以至于他在迷惘时总爱摇着轮椅到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看书也好,胡思乱想也罢,他着实在地坛里“耗”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每一棵树下、每一块草地都有他的车轮印。小路、石凳、大钟,无生命的景物于他而言都显得弥足珍贵;相恋的情侣、爱唱的小伙、漂亮的小姑娘……地坛里的陌生人都值得他大篇幅地描述。地坛历经四百年的沧桑终于等到了史铁生十五年的依赖,是她给了史铁生感悟人生的机遇,让他找到了眷恋世界的理由。

正如史铁生自己所说:“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无疑,对于母亲,史铁生怀抱感恩之心。他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然而,“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儿子整天到地坛里“胡思乱想”,母亲只能安慰自己道:“去那儿看书也挺好”;她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地等待,等到的却常是儿子雷霆般的怒火;明明不确信儿子是否会走上幸福的道路,却必须装出幸福的笑颜。

终于,史铁生也明白了母亲的苦衷,想要和母亲分享成功的喜悦,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母亲教会了儿子如何坚强地活下去,自己却熬不住了。于是,为了弥补心中的愧疚,史铁生坚持创作,以此让母亲为自己骄傲,也以此感谢母亲追逐车辙的脚印。从母亲的十月怀胎,到我们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咿呀学语……母亲为我们倾注了太多无条件的爱,而笑着活下去,会是我们给母亲的最好的回报——从这个角度看,史铁生已用最好的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无疑,对于人生,史铁生怀抱感恩之心。

读《我与地坛》有感2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当我读《我与地坛》这本书时,它就像磁铁一样把我给吸引住了,读完以后更是让我百感交集,受益匪浅。它告诉我虽然被命运打倒了,但是只要勇敢的面对生活,就会活出自己的价值。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将会死去。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目”。但人总归要活着,而且是一如既往的活着,无论上天注定了什么样的结果,无论上天给予了什么样的归宿,既然已给予了生存,就必须思索如何生存,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母亲对他来说真的很重要。面对她那个被命运吓怕的儿子,她不曾放弃过。每天的鼓励与支持。她无时不期待她的儿子可以幸福,即使她自己承担着如此多的痛苦。她把她的痛苦埋在了心理,她用她无私的母爱,一点点打动自己那心已冰凉的儿子。

记得我听妈妈给我说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那是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在她们贫穷的家里,妈妈每天辛苦工作回来后给她带一块小小的年糕,是她最大的快乐。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还没有回来。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当她看见妈妈的时候,妈妈手里拿一块小小的年糕倒在路旁,已经永远的离开了她。

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她知道妈妈再也不会醒来,现在就只剩下她自己。妈妈的眼睛为什么不闭上呢?她是因为不放心她吗?她突然明白了自己该怎样做。于是擦干眼泪,决定用自己的语言来告诉妈妈她一定会好好地活着,让妈妈放心地走……

小女孩就在雨中一遍一遍用手语做着这首《感恩的心》,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从她小小的却写满坚强的脸上滑过……“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她站在雨中不停歇地做着,一直到妈妈的眼睛终于闭上……

孔子说得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因为我们身边有好多人都在为我们付出汗水和心血,我们无法回馈,只能用感恩来让他们感到快乐和安慰。

读《我与地坛》有感3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一座废弃的地坛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史铁生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就在这年少轻狂之时丢失了自己的双腿,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双腿残疾的沉重打击下,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失去了的时候他走进了地坛,从此以后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似乎从这座历经400多年沧桑的地坛获得了某种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如果我遇到如此突如其来的打击,我必定会不知所措,十分绝望,甚至扼杀了自己的生命,但是史铁生,他积极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誊写了优美的文章。看到了史铁生,我便想起了那一个身残志坚的人。尼克?胡哲,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告诉了全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还有海伦?凯勒,贝多芬,霍金……这些一个个大家熟识的残疾人,都达到了我们常人都难以达到的高度。

我不认为史铁生是一个“钢铁人物”,他有十分坚韧的一面,但同时他也是一个常人,有喜有悲,刀片划过,就总是会痛了,流血了,结疤了,可能会复痛,再流血,复结疤,只要这血还是温的,还能流动,那么便不必在意它会痛,会流出,这样的勇,直至最后平静下来接受它的冻结。

人老了,多靠回忆活着。可是他,因无聊,无奈,提前透支回忆,透支情感,透支了青春热情,若无足够幸运,幸运得不被亲友遗弃、淡忘,那么必将是春水东流的万劫不复。

史铁生的勇气,是不畏惧这“回”,是迎向这“回”,拥抱这“回”。

原来每样人生,都殊途同归。

读《我与地坛》有感4

孤城绝域里藏着一个无坚不摧的生命,没有任何阴霾和忧愁,仅存那足以覆盖沙漠的不屈不挠。在这样一个日升月落,斗转星移的地坛。他何曾不是像他那双抱残的腿一样,自岿然不动,度过十五年跌宕起伏的光景。

他用平凡的文字,记录着他传奇的一生。氤氲着残阳气息的荒老地坛,令他百感交织。命运在捉弄他,文字在眷顾他。

那衰草寒烟,那落日晚霞,那云月苍茫,地坛的上空仿佛悬浮着灰蒙蒙的萧索,史铁生心里蕴藏的一腔温热,将辛酸溶解,化为曹雪芹所说的“字字看来皆是血”。

史铁生在书中写了一个不幸的孩子,上帝恳然地把漂亮赐给了他,却忘记把聪明附上。可爱的姑娘遭到伙伴的嘲笑和戏弄,仍然一无所知。她在树下拈花而笑,没有任何安分的理智。这是对她的咄咄逼人,抑或是命运的残暴不堪。他注定失去智慧?成为一个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弱智儿,终生被冠上问题孩子的名号?在社会上充当一个卑微的负累,小姑娘的人生将会是何等的迷惘。

史铁生在书中写道: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史铁生先生怀着对人生的奢望与悲观,对自己的绝望与挫败。静静地用文字麻痹了世俗的思想。字里行间中,他对生与死的诠释,生死并不是天渊之别,只是一线之差。生命,为爱而生,突然而死。荒僻的地坛,令作者触景伤怀,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自己。感觉是理所当然的千沟万壑,落落寡欢。

当母亲温柔的背影轰然垮塌,轻缓的呼吸戛然而止,猝然离开儿子身边,结束了一生。史铁生甚感凄凉,他想念母亲,他心如绞痛,他甚至无法逃避这个血淋淋的现实。它将永久地失去母爱。母亲春暖花开的爱抚,妩媚不可方物,祥和安逸的剪水双瞳。属于母亲的一切一切都在悬崖上摇摇欲坠,它将成为过去式的金贵回忆,作者心中一副新鲜的默剧,值得留恋却又不舍得埋葬。

他在地坛中的领悟了人去楼空,客走茶凉的真谛。文字里溢洒了作者从容的生命毅力,重新燃起的无限激情与动力。他潇洒地抛开黯然的颓败,他比起其他人更珍惜这份生命,他用尽片刻不息的激情撞上了持续加温的心房,亘古不变的地坛将他从混沌中狠狠的扯了回来。

他无法替代母亲离开,母亲也无法替代儿子截瘫,这是现实。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祈祷,成为了惨荡荡的空想。“死是一件不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对死的轻描淡写,字字揪心。仿佛置身与那片人烟飘渺的地坛,与作者感同身受,心中承装了对未来满满的期望,像肥皂那般透明的而又纯净的思想,没有任何杂质,轻轻地融入了地坛的最深层,泛滥出天角那片浓稠的霞光。

他始终是乐观地面对生命,母亲和蔼的炯炯目光让他恢复了男子汉的自尊,以往的自信。最后,他笃诚地回馈了母亲对他沉甸甸的爱。他不再活在被保护之下,他写出感人肺腑的字句,感动了一群在垂死边缘挣扎的劫难惨败者,同样地唤醒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

坦荡的人生,自出生以来,命运无人能测。苦与难,忧与患,唯有自己共度。

读《我与地坛》有感5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个自己的“地坛”,可以随时向它吐露心声,寄托喜悦,诉说忧愁。照作者的话说,“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史铁生,一个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数十年来与疾病做着顽强的斗争,在生命最狂妄放肆的年华里失去了双腿,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打击,可他还是在病榻上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作品。对于他来说,地坛仿佛就是为了等他,冥冥之中已有了宿命的安排。在那段茫然颓废的日子里,他经常摇着轮椅去地坛久坐,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他得出了结论,生与死是不可以控制的。因为迟早有一天会向上帝报到,会离开这个繁杂却又值得怀念的地方,那为何不轻松地过现在的生活呢?而在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他还是顽强地走了下去,克服了困难与挫折。是他的母亲,一个善解人意却又不失关怀的女人,十几年来没有任何抱怨,即便当时儿子的脾气差到极点,她也没多说什么,因为她知道要给儿子一个自己的空间,这中间的过程她也愿意等,哪怕再久。史铁生说,他的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每次他在园子中待得太久,母亲总忍不了担心而去园子里找他,直到看到他好好地待在园子里,才悄悄的转身回去。母亲同样把爱倾注在这个园子里,并不是因为她也爱来这个园子,而是因为她的儿子。她只想儿子在这好好的,她把真心融在她的儿子和这个陪伴了他十几年的地坛里,只是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就只是一个同其他母亲一样的女人。

在地坛里,除了史铁生,还有那个热爱唱歌的青年,那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那个女孩和关心她的兄长等,都好像成了这个园子历史的见证者,但是最后剩下的人却少之又少。这篇难得的好文章,无疑歌颂了最伟大的母爱,指引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让人重新对人生进行了一番思索。在生命中母亲绝对是一个最重要的角色,虽说父爱母爱同样伟大,但父亲和母亲还是有所不同的。父亲撑起一个家,为家人在外工作打拼,苦和累从不挂在嘴上;母亲天天要为孩子洗衣做饭,从小把我们拉扯到大,不求任何回报,总是为我们操心。难道母亲本来就应该为孩子担心这操心那吗?并不是。她们只是在我们最需要关爱最需要温暖的时候给予我们一切,直到老去。小时候总爱说,要给父母吃不老的药,要让他们永远年轻。可是现实总会打破那善良的梦想,我们也不知道他们会何时离我们而去,但总有这样的一天,不要等到失去后才珍惜,父母在意的并不是你对他们多好,而是你过的有多好。

有个心中的“地坛”不比真实的地坛差,读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知道了生命的可贵,更懂了亲情的伟大无私,时间并不会停下脚步,未来的事我们也无可预料,轻松地度过一生也许是最好的选择吧。

读《我与地坛》有感6

翻开高中语文必修一,无心去看那是第几页,唯有“史铁生”三个字映入眼帘,格外显眼。

史铁生,我国当代作家,他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他摇着轮椅去到了地坛,从此与地坛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与地坛》写的是双腿瘫痪的作者在地坛这座历尽沧桑的古园中坐着或躺着,看书或想事,用树枝拍打和驱赶小昆虫。作者用了十几年在地坛中找到了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是干嘛要写作?作者从地坛中获得了启示,汲取了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

“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色彩,在众人眼里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这是作者对于干嘛要写作的回答,为写作而活,为欲望而活。正如作者所说:“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欲望,或许遥不可及,但欲望如同梦想,没有梦想,你将会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没有欲望,亦是如此,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欲望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但《我与地坛》使我改变了对它的看法。正是因为欲望,作者才选择活下来,才选择写作,才会获得成功。不仅是作者,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让欲望带领我们前进,相信自己前途无量。

《我与地坛》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抒发了对命运和生死问题的感悟。读完,我获益匪浅,我懂得了欲望不一定是坏东西,它可能是促使你前进的力量。面对不幸,我们要抱有勇敢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亦是如此。

读《我与地坛》有感7

中考后的暑假,时间仿佛一下子就闲置了下来。独自一人在家的那些夜晚,寂静的仿佛令人心神不宁的时刻,习惯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读《我与地坛》,不知疲倦。那样的感觉仿佛是在看海。回首那些悠闲的平静遥远的岁月,在霓虹映照的点点星光下,在夏蝉耀武扬威的鼓噪声里,在台灯渐渐微弱下去的光线中,我总是一手撑着深不可测的夜,一手记下那些足以感动我的话。

在那些浑浊的白天后的黑夜,和那些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我将史铁生文字中的妙笔警句工工整整的抄写下来,守望那段看海般的阒静的青春彻底流失。

彼时我开始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地坛。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集,也是流传最广远的一部作品。“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作者习惯于在地坛中琢磨生命的本质,在整篇散文中,这沉思大致是历经了前后两个阶段。在最初的那个阶段中,史铁生观察与反省个人的遭遇,渐渐地看清了个体生命中必然的事相:“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这样的结论便引出了无法反抗的命运的观念: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接下来,史铁生将视界稍稍越出自身的范围,写到来这园子里的其他人,去看看别人都有什么样的命运和活法。最后写到他的母亲。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了倍的。命运对待史铁生其实是很不公平的,让他在“最狂妄的年纪忽的失去了双腿”,然而作者本人却在根本上认可了苦难的命运和不幸的角色,这并不是看轻生命自身的残酷和伤痛,而是把这生命的残酷和伤痛从自我中抽离出来,去融入到一个更大也更恢宏的所在之中。作者说“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作者似乎已经看透了生命的本质,看透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所以说,对于史铁生的人生,我能够说的永远不可能是同情。我对他,近乎是一种崇拜的心态。

作者通过讲述自己与地坛的感情,表达了对于母亲的感激和愧疚,一字一句,感人泣下。我总觉得,作者在文中似乎把地坛和母亲同时虚化了,也就是说,地坛在某种意义上即是母亲,而母亲也就是作者心中永远的地坛。那么,作者所描绘的静静等待他的地坛,不也就是为了儿子痛苦的生活了一生的母亲么。这么说来,在母亲去世后,作者习惯到地坛坐坐,无非也是那种凄清的环境更能让作者回忆起母亲罢了。然而,整部作品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母亲到地坛寻找儿子的情景,佝偻的背影几度让我潸然泪下。儿子的倔强一点一点击垮了母亲的信心,我无法想象母亲找不到儿子时的心情以及转身离去时的悲哀。然而我更不能想象的便是母亲所承受的痛苦,为了儿子,一切都是为了儿子能够选好路,母亲咬牙坚持下来的实在太多太多,这是作者的笔无法描绘的,也是我表达不出来的。我所敬仰这位母亲的是,无论儿子的身体怎样残疾,她终究给了儿子一段饱满的人生,这便是她唯一的骄傲。当作者终于认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时,一切似乎已经来不及了。作者笔下的地坛,永远都是静默的,像极了母亲隐忍坚强的样子。又或者那原本就是母亲。

我想,作者心中的地坛大概就是他想要守护的一片净土吧。

有些时候我也总在想,自己的生命中会不会也有一个想要用心守护的地坛。母爱在作者的笔下是伟大的,那么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是同样也存在这样伟大的爱。也许吧,也许是母亲付出了太多,让我习惯成自然,渐渐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读完《我与地坛》后,我总觉得,不应该再这样了,“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我想,作者这样卑微的愿望,大概永远也不会实现了吧。等到失去后,无论怎样想珍惜,也没有用了。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注意到母亲为我所做的事。

深夜里为我亮起的灯光,是母亲的等候;疲倦时桌上的牛奶,是母亲的关怀;入睡前细细的耳语,是母亲的体贴...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母亲对我浓浓的爱,虽然说不如史铁生母亲的爱那般沉重厚远,但我懂,我会知足。

时至今日,我终于明白,我心中所想要守护的地坛,无非是母亲了。

读《我与地坛》有感8

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题记

读书使人睿智,我热爱读书。

雨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天灰蒙蒙的,所有景物都在风雨里静默着,偶尔传来一两声鸟鸣,更衬托出了这宁静和平的下午,这样的下午必定是属于阅读的。

不经意的一瞥,发现桌角静静地躺着一本书,深蓝的封面,淡蓝的字迹,没有繁琐的话语,只赫然入眼“我与地坛”。哦,它是史铁生的著作。翻开书页,我便一头扎近书海中不能自拔。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对史铁生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二十岁,正是人生中的花样年华,却突然截瘫了,犹如五雷轰顶,所有的追求、所有的梦想刹那间灰飞烟灭。“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墙壁。”这是史铁生当时的痛苦写照,可以说,在史铁生的天地中笼罩着昏暗,随之而来的是无边无际的痛苦之崖,只有一个接一个的噩梦!我不禁垂头叹惜。

那个荒芜冷落的身影——地坛,在这时,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史铁生这个孤独无助的灵魂。“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在史铁生最颓废的那段日子里,是地坛,给了他希望,“我不在地坛,地坛在我。”如今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禁心潮腾涌,思潮起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史铁生重获生命的希望,燃起了生命之火,用纸笔在报刊上冲撞开一条路,在写作领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它在朋友的帮助下去过茫茫大漠,去过辽阔草原,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可他的命运终究坎坷,老天爷又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他多次一只脚跨进了鬼门关。“二十一岁、二十九岁、三十八岁,我三进三出友谊医院,我没死,全靠了友谊。后两次不是我想去勾结死神,而是死神对我有了兴趣;我高烧到四十多度,朋友们把我抬到友谊医院,内科说没有护理截瘫病人的经验,柏大夫就去找来王主任,找来张护士长……”他,是坚强的,接二连三的磨难都没有使他屈服。他仍以他坚定的信念,一步一步,艰难而又坚定地走下去,就像他艰难的一生!

读到这里,我已经对《我与地坛》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接着往下读,史铁生以欢快的笔调回忆美好的童年,“但还是晚了,那个儿童专场已经开演半天了。下一场呢?下一场是成人场,最便宜的也得两毛一位了。我和八子站在售票口前发呆,真想把时钟倒拨,真想把价目牌上的两角改成五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孩童时期的天性纯真,我也为之动容,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美好的。珍惜生活吧,领略秋,领取冬,收获四季,拥有世界吧!

合上书,望着窗外漫天的夕阳,我的心感到从未有过的畅快。

火烧云染红了半个天空!夕阳柔和地照射在我的脸上,暖融融的,长舒一口气,那学习的烦恼、考试的压力都已抛之脑后,取而代之的是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感受和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史铁生那曲折的`一生都没有击垮他,何况我呢?要相信:“哪怕是夕阳也有它无限美好的景致!”

一阵清风拂过,我心潮澎湃……

愿书香永驻心灵!

读《我与地坛》有感9

《我与地坛》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史铁生,为我们讲述了作者在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之后,在地坛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20岁,人一生当中最狂妄的年纪,史铁生却在这时永久的失去了双腿,一生被禁锢在了轮椅之上。“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来。”地坛,成为了史铁生思考生命和消磨时间的地方。地坛,也与史铁生拴在了一起。没有史铁生的地坛是不完整的地坛,没有地坛的史铁生也不是如今的我们熟知的史铁生。

十五年间,地坛每一个角落几乎都有史铁生的轮椅压过的痕迹,他也看到了地坛的人与事。一对白头偕老的夫妇,作者在文中写道,十五年来这对夫妇和他是一直坚持到地坛来的人。妻子总是依偎在丈夫身上,两人之间平平淡淡,或许史铁生的理想就是这样的平淡的生活吧。史铁生还写了一个在地坛的老头,一个真正的饮者,一壶酒或许就是他的一切,一个人独自在地坛之中散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还有一个热爱唱歌的小伙子,史铁生在一旁写作,小伙子就在另一边唱歌。虽然有时会出现差错,但嗓音也是不错的。地坛和地坛的人带给了史铁生在人生低谷的一丝慰籍。

史铁生的母亲,是一位可以理解儿子的母亲,也是一位称职的母亲。当史铁生在地坛待了一个下午时,他的母亲也就担心了一个下午。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是天地之间最感人的。地坛,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不仅仅是史铁生散心的地方,它同时也是史铁生母亲对史铁生爱的体现。究竟有多少个黄昏,史母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观察着史铁生的一举一动。究竟有多少次为了寻找儿子而满头汗水。史母生前,史铁生没有感受到母亲的爱,但在史母逝世之后,史铁生明白了母亲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地坛,它也同样是寄托着史铁生对母亲那份没有表达出的爱和对母亲的深深地愧疚之情。树欲止而风不待,子欲养而亲不在。地坛,它同样见证了史铁生与母亲之间那段苦涩的亲情。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史铁生第一次遇见那个小女孩。一次意外得知,那个小女孩竟然是一个有问题的孩子,上苍美丽赠与了她,为何又要给予她呢?史铁生在此顿悟了,没有了丑陋,那么美丽又有何用呢?生活本就是苦难与美好并存的,有美好就势必会出现苦难,有苦难美好也就在不远处。不需要一直纠结于一时的苦难,相信明天,希望就在前方。

地坛,对于史铁生来说,是自己散心的场所,是自己思考生命的一个地方,也是对母亲思念与愧疚的寄托,同时也是他人生的一处新起点。史铁生与地坛,早已不可分割。

读《我与地坛》有感10

有一种相逢,毋须会面,却让你心潮激荡,永远难以忘怀!这是一种怎样的相逢啊,我把它叫做“心路相逢”。譬如你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觉得里面写的你非常熟悉,如亲临其境,实际上是你和作者默契地在心路上相逢了!我觉得世间最难能可贵的,便是和他人“心路相逢”,比如和文友、和爱人。心灵的交会,常常会产生难以言说的妙味。

我想,我和史铁生的“心路相逢”,就是缘于他的不朽之作《我与地坛》。每每捧读他的作品,心里就会有一种震颤,仿佛史先生就坐在我的对面,娓娓道来他的经历、他的挣扎,他的思绪,他的心路。对,他的心路就在他的《我与地坛》之中。我是在这篇传世名作中与他心路相逢的!

北京的地坛,我是没有去过的,但我总是感觉那地方我去过。我心里常有这样一幅场景:一个残疾人推着轮椅,常常停在一棵树下,或是停在一丛草前静默着,沉思着,而脸上的表情,苦痛而刚毅;我还仿佛看见一位伟大的母亲,默默地跟在他看不见的身后,关切地望着他的背影,生怕他想不开,因为她的儿子刚刚残疾而变得性情暴躁……至今我也还是在想,是地坛拯救了那颗伤残的心灵吗?

是的,地坛里的一草一木,地坛里的春荣秋枯,乃至地坛里偶尔经过的恋人或伴侣,都能触发他的思考。他在伤残疾病的苦痛之中,在世态炎凉的愤嫉之中,在落寞无奈的挣扎之中,却坚毅地让自己的心灵涅槃了,如释迦摩尼般地参悟透了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他就这样推开耳边的嘈杂,理着纷乱的思绪,深切地领悟着生死的蕴涵。“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是何其豁达的思想啊!这是他心路的辉煌,是他精神上的救赎。

是的,我就是这样和史铁生心路相逢的。我通过《我与地坛》与他相知。有一点和他相似,就是我时常喜欢独处,静静地放纵自己的思绪,想一些自己灵魂深处的问题。但我永远不能和他相比的,我的思想达不到它的深度,也永远参不透周围的世界,居然以我健全的身躯。捧读他的作品,于我是一种提升,是一种感动,即在于此吧!

史铁生先生是当代文坛最纯粹的散文家,他的作品不属于畅销书,只属于纯粹的文学净土。他的思想是深邃的。只有以虔诚之心捧读他的作品,你才会感到你的灵魂被净化了,你才会有一种深深被震撼的感觉。他就像一座雕像,屹立在我的心海之中,对,就是“轮椅上的思想者”,让我对于人生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捧读这样伟大的作家的作品,这样的心路相逢,是我一生的幸福!

现在,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思想永不泯灭,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永远享用不尽!

篇8:《我与地坛》课堂设计

在备课阶段, 我认真翻阅有关作者史铁生的材料, 包括阅读史铁生的其他作品。工作量虽然较大, 但我认为要给学生一瓢水, 自己至少应该有一桶水。对作者有了具体的了解, 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作者, 接近作品, 避免不必要的错误的误读。在深入了解作者的基础上, 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在中国当代文坛上, 有一位作家被称为最爱笑的作家, 但也就是这位作家他说过, 我的职业是生病, 我的副业才是写作, 同学们知道他的名字吗?之所以设计这样的导语, 是因为“爱笑”与“生病”是对立的, 但在作家身上却奇异地结合了, 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原因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连串环环相扣的问题:我为什么来到地坛?———我来到地坛前后心态有没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怎么发生的?

前两个问题学生只要预习过或在课堂上迅速浏览过都能把主要内容答出来, 关键是第三个问题, 学生也能答出一些但不全面。而这个问题恰好是学习散文的重点: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 所以重点在第三个问题。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第三个问题的, 首先让学生找出第一部分中景物描写的段落, 即3、5、7自然段。其次按照“本段描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作者由此获得什么启发?”这种思维顺序来品读这些景物描写的段落。在品读的过程中, 如对相对抽象却蕴含哲理的“六譬如”的品位, 给以学生适当的点拨、引导及点评, 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阅读感受。这个环节的设计, 一方面落实了语文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 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的阅读分析中举一反三。同时, 学生应该可以得到了充分发挥自己个性的机会, 预设会出现不少有价值和闪光点的回答和讨论, 也会刺激我的教学冲动, 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而教学相长这一点是我在备课时一直孜孜以求的, 我希望这部分设计能达到整堂课的高潮。

结语部分我这样设计: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与地坛的关系, “我”在地坛中得到的启发, 地坛由“我”的避难所———再生地———精神家园。而在第二部分中, 却主要写了“我”与母亲的关系, 这是不是偏题了呢?到底“我”、地坛、母亲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使两个课时具有内在的逻辑连贯性, 表明课文两部分是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同时引发学生去思考, 为下节课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最后, 我打算播放《命运》交响曲, 让同学们思考“从文中第一部分你获得什么启发”。在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 在刚刚与身残志坚的史铁生做了一番心灵的对话后, 力求使同学们在情感上获得一种提升, 有话要说, 有情要诉, 我想这也应该是这堂课的一个小高潮。

我的这个教学设计, 在说课的时候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肯定。但我知道, 任何教学设计, 无论预设再丰富, 备课再充分, 都一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 都必须经过课堂实践的检验。我希望能在真正上课时候一方面灵活贯彻教学设计, 另一方面不断积累教学实战经验, 为高中教学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热闹的运动会的作文400字下一篇:中信证券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