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2024-05-02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通用9篇)

篇1: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经过比较研究,提出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劳动力所有是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关键,从而能为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

作 者:朱建成 作者单位: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5刊 名:理论学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A81关键词:

篇2: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杨斌林

(宁夏扶贫开发办公室 750001)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来的,并且马克思还为此加了注释,这个注释引自《共产党宣言》。这就使我联想到《共产党宣言》中可能也有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为此,我仔细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我发现《共产党宣言》中确实有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并且有其独特的地方。这一发现对全面准确地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观点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以个人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以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比较起来,自然是一个长久得多、艰苦得多、困难得多的过程。前者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后者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资本论》第一卷,第832页)

马克思引用《共产党宣言》对上述观点加了注释:“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的革命团

结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等级的生存,以免于灭亡„„他们甚至是反动的,因为他们力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共产党宣言》)

我曾把《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解为:分散的劳动者私有制(肯定)→ 非劳动者私有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否定)→ 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公有制(否定之否定)。

肯定阶段的分散的劳动者是指以手工业者、自耕农为典型的小生产者,又叫做个人、直接生产者、独立的劳动者等等。这种劳动者用自己的生产资料生产,并且占有自己的产品。

否定阶段的非劳动者是指资本家。资本家不劳动却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产品。相应地,雇佣工人劳动却不占有产品。

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又叫做联合起来的个人、社会化生产者、自由人联合体等等。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共同占有产品。

我学了《共产党宣言》之后,发现其中也有类似的观点。这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从前对《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的正确

性。现将《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观点整理、摘引如下:

⒈大工业消灭了分散的劳动者私有制

“消灭先前存在的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有人责备我们共产党人,说我们要消灭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要消灭构成个人的一切自由、活动和独立的基础的财产。好一个劳动得来的、自己挣得的、自己赚得的财产!你们说的是资产阶级所有制以前的那种小资产者的、小农的财产吗?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⒉共产主义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雇佣劳动,“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只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加起来的财产。现今的这种财产是在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中运动的。让我们来看看这种对立的两个方面吧。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因此,把资本变为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共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现在,我们来看看雇佣劳动。雇佣工人靠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东西,只够勉强维持它的生命的再生产。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在这种占有下,工人仅仅为增

殖资本而生活,并且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生活的时候才能生活。你们一听到我们要消灭私有制,就惊慌起来。但是,在你们的现存社会里,私有财产对十分之几的成员来说已经消灭了;这种私有制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私有财产对十分之几的成员来说已经不存在。可见,你们责备我们,原来是说我们要消灭那种以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没有财产为必要条件的所有制。的确,我们是要这样做的。有人反驳说,私有制一消灭,一切活动就会停止,懒惰之风就会兴起。这样说来,资产阶级社会早就应该因懒惰而灭亡了,因为在这个社会里是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所有这些顾虑,都可以归结为这样一个同意反复:一旦没有资本,也就不再有雇佣劳动了。”

⒊共产主义建立联合起来的劳动者(个人)公有制

“在发展进程中,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原来意义上的政治权力,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的暴力。如果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末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和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总之,我认为《共产党宣言》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与《资本论》中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是一致的、连贯的。二者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我之所以重提这个老话题,只是想证明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

责任编辑 朱天奎

篇3: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是与其在《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念紧密相连的。长期以来, 学者存在一种观点, 即“消灭私有制”与“重建个人所有制”看似矛盾。其实, 结合《共产党宣言》上下文的语境, 可以清楚看到“消灭私有制”是特指要“消灭资产阶级奴役他人劳动的私有制”[1]。而“重建个人所有制”重建的不是既往的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 而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 取代资产阶级私有制的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的重建与公有制财产的实现是一以贯之的。

马克思由于受时代局限性影响, “私有制消灭”的共产主义尚未实现, 因而没有正面回答“共产主义如何赋予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 “财产在利用过程中如何获得部分新增财产的所有权”, 即如何重建个人所有制和如何实现公有制这两大理论难题。但马克思认为这两大问题是共生的思想是明确的。

二、破解难题的理论基础——物权法双重结构论

现行的解释和处理财产理论大多源于私有制背景, 要破解马克思的“命题”, 唯一的出路只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公有制在法学上的表述就是公有财产权。但根本的一点是公有财产的归属与利用的天然分离。国家、集体都是集合性民事主体, 其任何一个公民都不是国家所有权或集体所有权的主体, 而公有财产的占有、利用必须由具体的法人或自然人去操作。有学者在检讨传统物权理论轻视财产利用的自物权、他物权体系, 发现和指出了作为这一体系理论联系实际的所有权权能分离学说存在的逻辑错误的基础上, 提出了平等独立的物权理念, 创立了全新的物权理论——物权二元结构论[2]。由此产生了占有权的概念, 任何财产利用的前提是占有财产, 只有占有了才可以利用。在现代社会, 财产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财产归属;一是财产利用。那么, 财产的归属问题由所有权解决, 财产的利用问题由占有权来解决。人类财产关系变化的规律与趋势是:从财产的自然利用走向财产的归属。但与此同时, 由于财富或资源的稀缺性、发挥物的最大效用的需要, 以及人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人们有必要以一定的方式将财产聚集起来进行利用, 这便是财产的共有[3]。

由此可见, 既有的物权法都是单一结构, 即“单有”, 物权法事实上存在另一结构———共有。从而有学者创设了一种新的理论, 称之为“物权法双重结构论”[4]。依照“物权法双重结构论”重构共有制度和物权法不是要完全推倒重来, 只是需要对传统物权法的体例按“单有与共有并列”, 将共有从所有权中解脱出来, 将传统共有解释为“分别所有与共同占有的结合”, 并增列“集合共有”这一新的共有形式即可。集合共有非基于财产的集合, 而是自然人以一定身份的结合, 是为了实现一定的共同生产和生活目的。其基本内涵是数人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 平等、永不分割地对财产整体所享有的所有权, 其中若有共有人脱退或死亡, 其权利便丧失并自然地添加于其他共有人的一种共有权制度[5]。集合共有的提出, 解释和处理了人类以一定身份结合而组成的共同体的财产共有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是“人的联合”。传统物权法对共有的解释和处理存在逻辑和学理上的矛盾, 传统物权法的结构究其实质都是单一的, 物权法事实上存在双重结构, 即“单有与共有并列”。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和规则, 其意义十分重大。长期以来, 人们想当然地把“公有”理解成“人人都是所有者因而人人都没有”, 产生这样的理论其主要由于对公有制下财产问题的特殊性认识和研究不够。其实, 只要将公有制的内容自然地融入现代社会的“财产归属与财产利用相分离”的财产关系之中, 并跳出大陆法系共有制度的固有模式, 借鉴英美法融合日耳曼共有制度产生新的共有形式的方法, 重新构建大陆法系的共有形式, 并以集合共有来解释和处理公有财产权, 一切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三、以物权法“双重结构”理论的三层结构解决“命题”

以“物权法双重结构论”来破解马克思经典理论命题, 就必须为公有制的实现设计出一套合理的运作规则来消解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之间的“矛盾”。这里将“物权法双重结构”理论中的共有理论部分展开为三层结构来讨论。

第一层结构是共同所有。公有财产为共同体成员集合共有即共同所有, 包括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但严格地执行全民所有制要有极为严格的约束条件, 而现实的社会主义难以具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普遍存在国家所有的现象, 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些都不体现公有制的内容和价值。但它们运作国有财产的方式和体制可资借鉴。发达国家的国家所有权确立起了多个所有权主体, 即中央和地方政权分别所有。在公有制国家, 将较小范围的地方政权所有权也称之为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 易引起歧义, 但它在性质上无疑仍属国家所有权, 因为地方政权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是指一定区域内自治共同体的财产属本共同体全体成员集合共有。集体财产所有权, 一是通过召开共同体成员大会, 用直接民主的方式来行使;二是通过召开自治共同体成员代表大会, 用间接民主的方式来行使。同时可授权共同体管理委员会代表共同体行使集体财产的经营权, 进而贯彻落实全体集体成员的意志。但共同体管理委员有可能利用职权损害集体成员的利益。因此, 必须将共同体管理委员会的经营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置于全体成员的监控之下。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和保护可通过共同体自治来实现, 共同体自治的内容由特别法规定[6]。

第二层结构是分别占有。公有财产可为共同体成员分别占有和利用, 是公有制实现的主要方式, 但必须合理地设计公有财产的利用规则, 以实现公有财产的保值增值[7]。财产利用关系在大陆法系也有一定的体现, 用益物权可以说是对财产利用关系的概括。但在传统社会, 物权法之所以出现几种用益物权, 是为实际生活所迫, 根本不是为了调整财产利用关系。在现代社会, 财产利用更多地表现为所有权人将财产交给他人利用。非所有人利用所有权人的财产, 超出了所有权规则的范畴, 需要一套新的专门解决财产利用问题的规则。对此, “物权二元结构论”已用“占有权”打造了统一、完整的财产利用规则, 并以“资产经营权”来表述占有人占有和经营他人资产的权利。

第三层结构是个人所有。公有制下如何实现个人所有权是解读“重建个人所有制”命题的核心。依据所有权决定新的财产利益的归属, 一直是传统物权理论的基本准则, 即使现代社会已出现了许多与之不合的事实, 也没有改变传统物权理论的原则立场。利用物权可以成为确认非所有人对新增利益拥有一定的所有权的依据。这一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对于解释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命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土地承包经营权、国有企业经营权是典型的利用物权, 农民、国企管理者和劳动者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任何人都可凭借其创造性劳动获得新增部分财产的所有权。至此, 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个人所有权就能得以真正建立[6]。

综上所述, 马克思经典理论的命题, 事实上包含三层结构。公有制实行社会财产的共同体成员的共同所有, 但共同所有的财产可为共同体成员分别占有;当共同体成员分别占有着社会财产时, 共同体共同所有的财产已在为共同体成员利用;共同体成员在利用社会财产的过程中又能获得部分新增财产的所有权, 至此, 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就能得以建立。伴随“个人所有制”的重建, 公有制也得以实现。

摘要:被称做“经济学的‘哥德巴赫猜想’”的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命题与《共产党宣言》确立的公有制如何实现的命题, 是马克思没有明确的正面回答的两大理论难题。某种程度上两大命题看似二律背反, 实质是同一问题的两种表现形式。以“物权法二元结构论”为基础构建的“物权法双重结构论”可解决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难题。

关键词:集合共有,共同所有,分别占有,个人所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

[2]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中国物权制度的理论重构[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9:50.

[3]胡玉鸿“.人的联合”的法理疏释[J].法商研究, 2007, (2) .

[4]胡吕银.论物权法的双重结构[J].法学评论, 2007, (6) .

[5]胡吕银.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回归——实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理论、思路和方式研究[J].法商研究, 2006, (6) .

[6]胡吕银“.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法学求解[J].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8, (3) .

篇4: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关键词:私有制;所有制;贫富差距过大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25-0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虽在经济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近几年国有企业频频出现的各种弊端及越来越严重的贫富差距过大问题,人们开始对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制进行膜拜,对公有制则加以过度抨击,甚至提出了“取消国有制,向私有化过渡”的主张。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创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学说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以此来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一、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讨论的必要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代替,这是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又造成了它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但是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这里对“个人所有制”的论述,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度概括。而马克思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他所说的“公有制”。当然,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的中国与马克思所要重新建立的“公有制”是不同的,因为作为社会主义主要特征的公有制、按劳分配等,我们都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尤其近几年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化”倾向的影响,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生了相应的动摇,国有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

可以说,我国现行的公有制是一种产权无具体归属人的,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产品是由国家统一计划分配的一种产品公有制。国家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代理人,代表全民利益掌握全部的公有生产资料,但是,由于代理层次过多,更主要的是在每一个代理层次上缺乏有效的代理行为约束机制,代理人的行为并不反映、甚至违背被代理人的利益。这种没有有效约束的层层代理关系下,公有经济运行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同其本质要求大相径庭。其次,现行国有制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的社会化与所有权集中在行政机构,导致行政部门的权力与政府的经济职能高度融合,劳动者只是名义上的主体地位。

社会主义建立公有制,消除了资本家对工人剩余价值的剥削,的确是一次社会的飞跃,但企业的利润全部归国家和集所有,职工并没有得到这些,这种在财富上极度不公平的分配,结果就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资本主义出现了快速甚至是疯狂的发展,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制所占比重明显下降,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样,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劳动也是在劳动和资本的结合中进行的,中国的工人阶级受到了极大、极残酷的剥削值得我们进行反思。所以我们与其说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是由于现行国有制的弊端造成的,不如说其最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的推进,我们有必要以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来指导现行公有制进行改善,才能逐步缩小贫富差距,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二、用“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指导现行公有制改革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种剥削制度,其本质是建立在对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基础上的资本家对工人劳动力的支配权力,通过对工人劳动力的支配和使用,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其次,这种所有制造成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非人化,由于资本家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了生存,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劳动出卖给资本家,以这样一种把自己生命寄托给别人身上的方式,其实与奴隶是没有区分的,只是这种统治和奴役被自由平等的华丽外表所掩盖,工人阶级成为资本家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和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不断扩大资本规模的牺牲品。同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其分配方式,资产阶级由于先前占有了生产劳动的物质条件,从而可以支配只有劳动力自身的无产阶级,所以在分配时为了尽可能的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他们不会就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而是就生产劳动产品的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来谈论分配的正义。这种劳动和资本的关系可以说是分配非正义的根源,是导致人们收入不平等,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出现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在于强调要摈弃劳动和资本相对立的所有制,重建劳动者对生产要素即劳动和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其实质是要建立一个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单一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而其中每一个社会成员,作为社会化的、联合起来的“个人”,必然作为这个“自由人联合体”中的一份子完全拥有对社会所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支配权,劳动者将真正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自由个性,为劳动者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

“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设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它既消灭了私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他人劳动的可能,又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得到直接结合,使劳动者在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获得自由成为可能。又由于它关注个人的发展,注重个人利益的实现,在实践中能极大的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日益丰富的物质前提和基础。所以,面对现行国有制出现的一系列弊端,面对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趋势,面对国内愈演愈烈的私有化倾向,我们必须予以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足够的重视。一方面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同时更要完善公有制,即将现行的国有制进行改革,解决其弊端,使其进一步向更为合理的公有制即马克思所预想的“社会所有制”推进。另一方面,为确保个人合法的劳动收入得到依法保障,同时也要使人们的收入更为合理,必须对现行所有制结构在劳动收入分配的地方进行调整,以此避免已经出现的不合理收入导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874.

[2]马克思.哲学的贫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16.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21.

[4]马克思.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0.

[5]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付宇.“重建个人所有制”与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J].当代经济研究,2011(3):54.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64.

注释: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74页。

篇5: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关键词:私有制,剥夺,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关于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经济关系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问题; 同时,所有制关系决定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和使用关系。由于所有制关系以生产资料的归属为基础,因此所有制关系也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一切所有制关系都经历了经常的历史更替。” 迄今为止, 在人类历史上一共经历了两种所有制形式:一、公有制,即生产资料为公共占有;二、私有制,即生产资料为私人占有。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导致了不同的产品分配及使用方式。马克思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但是考察人类的经济史,私有制在各个历史阶段有其各自的内容,马克思在《宣言》中列出了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即小生产者的私有制、资产阶级的私有制、 共产主义的个人所有制,并且对三种不同的所有制,马克思有着根本不同的认识及态度。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在这里需指出: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那种通过占有生产资料去奴役他人劳动的私有制;同时共产党人也不是简单的消灭私有制,而在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因此,辨析清马克思讲的三种所有制的概念及属性,有利于正确理解《宣言》中提出的消灭私有制的含义。同时也有利于正确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本文就从《宣言》出发, 总结了小生产者的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共产主义的个人所有制的不同概念以及共产党人对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的态度。

一、 小生产者的小私有制

小生产者的私有制是以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私有制。 在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下生产产品,并且决定产品与劳动者之间的分配使用关系。小生产者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作为直接劳动者使用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同时小生产者因为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具有完全的占有权。但这种生产方式及分配方式依附于奴隶主经济或封建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历来属于从属地位。

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以各自占有的生产资料为依据,以个人的劳动为基础,劳动产品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要为目的, 因此不存在小私有制下的剥削现象,但它的社会生产力不高、 社会分工程度低。也由于其生产资料的各自占有,使小生产者的私有制成为一种较为分散的私有制。这种私有制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价值规律、商品规律的冲击,必然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即机器大工业的生产所冲破。中世纪后期,随着资产阶级海外市场的开拓、殖民贸易的增加,交换手段和运输工具的改进,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随之兴起。工场手工业代替了小生产者的经营方式,甚至连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资本主义的生产需要了,于是现代大工业又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资产阶级的私有制代替了小生产者的私有制。

所以马克思在《宣言》中指出:“那种财产用不着我们去消灭, 工业的发展已经把它消灭了,而且每天都在消灭它。” 那种财产就是小生产者的私有财产,它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价值规律和商品规律的冲击。所以小私有制不是共产党人要消灭的私有制,它们已经或正在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消灭。

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私有制。资本家占有社会的生产资料并且凭借其占有的生产资料,通过预付工资的形式雇佣劳动工人,最后以资本所有权无条件的占有工人生产的一切产品,并把产品运往市场进行交换以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从而实现资本的增殖。而工人仅仅从资本家那里得到勉强能够维持其生存需要的工资。因此,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带有剥削的性质。

资本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按照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规律来进行经营,以雇佣制为手段,强制占有工人的集体劳动。“这种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即剥削雇佣劳动的财产, 占有在不断产生出新的雇佣劳动来重新加以剥削的条件下才能增殖的财产。” 资本家正是利用自己手中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来否定劳动所有权,以死劳动否定活劳动,通过死劳动占有工人的活劳动,通过死劳动来延续剥削活劳动。因此这种生产方式和产品的分配方式必然导致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剥削和被剥削关系的形成。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社会生产力较高,生产社会化程度较深,社会财富增加较快。但是这是建立在剥削的基础上的。资本作为社会创造的财富,本来不应该归资本家所有。而在资本主义关系下,增加的社会财富被资本家强制占有。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统治下:一方面,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产阶级手中,并形成了资产阶级垄断,同时通过垄断不断追求资本的增殖又使资本具有了独立性和个性,没有生产资料的人只能依赖于有生产资料的人,从而使资本所有权获得了可以否定劳动所有权的能力。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取代了小生产者的私有制,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分离,使劳动者失去了独立性和个性,劳动者只能向资本家出卖自己的劳动以维持其自身生存的需要,从而允许了劳动所有权向资本所有权的转化。因而工人变得越来越赤贫,并且赤贫人口增长得越来越快。同时,由于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独立性和个性, 使资本家无力驾驭资本,生产的无计划性和市场的无政府状况, 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所难免,这也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带来的恶果。

所以这种以资本所有权来否定劳动所有权的私有制,才是共产党人所要消灭的私有制,而且“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实际上就是消灭了一切私有制。” 共产主义只剥夺剥夺者,“我们要消灭的只是这种占有的可怜的性质。” 这种性质就是资本所有权的性质,通过消灭资本,以消除资本雇佣和资本剥削, 从而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但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共产主义不会剥夺劳动者,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是得到保障的。

三、共产主义的个人所有制

共产主义的个人所有制本质上是一种劳动者所有制,并同以往的一切私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个人所有制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共同使用的基础上的劳动者所有制。具体的说,劳动者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向社会提供劳动,以劳动为基础,以劳动时间作为衡量标准来参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

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生产资料为社会公共占有,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权重新结合到了一起,也就不存在利用财产关系去奴役他人的现象,使每个人都没有剥削与被剥削的可能; 另一方面,消费品为个人所有,通过个人劳动使每个劳动者都拥有直接组成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产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因此这种所有制使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个人占有消费品同时成立。

剥夺剥夺者的财产变为社会的财产来使用,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这些东西概括起来就是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并不是把个人财产变为社会财产。” 共产主义不剥夺劳动者的劳动所有权。“我们决不打算消灭这种供直接生命再生产用的劳动产品的个人占有,这种占有并不会留下任何剩余的东西使人们有可能支配别人的劳动。” 因此共产主义绝不是要消灭个人占有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并且共产主义社会的目的,不是用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去奴役人而是充分发挥已经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去丰富、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因此共产主义的个人所有制恰恰承认的是劳动所有权而否定财产权。这种人人皆有的个人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同时也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结语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就了资本主义的占有方式,从而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关系。这种占有方式或所有制关系是对以小生产者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小私有制的分散性和脆弱性决定了它必然被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冲破。 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它不可避免的陷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而本身无法克服,从而又形成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否定并不是说要回到从前的小生产者私有制这一关系上来,而是在资本主义已经取得重大的物质发展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克服了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困境,达到了社会占有生产资料和个人占有消费品的同一性。因此消灭私有制的全部含义是:第一,消灭资产阶级的私有制,实际上就是消灭了一切私有制;第二,在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后,建立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前提下的消费品个人所有制。

参考文献

篇6: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关键词:重建个人所有制;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8-0013-02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这个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全球化时代,中国又走到了抉择的岔路口,中国将向何处而去?中国的社会主义将向何处而去?“普世价值”与“中国模式”正面交锋,“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沉渣泛起,西化分化和平演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说过,“中国——这个古老文明之国正在经历一场复兴。据我所知,这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而这样的复兴,需要中国这艘巨轮上的人们付出百倍的努力。路,还很远……

一、马克思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论缘起

在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解读基于“个人所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解读框架内的变迁。要解读改革开放视域下对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一方面要以具体的现实情景出发,客观审观当前“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必要与现实可能,包括理论、实践与制度等方面;另一方面,以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解读“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现实做法与现实实践,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作深刻的研究说明。

而本文中主要探讨的是被称之为“马克思经济学之谜”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所讲的个人所有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也必须回归到最经典的导师著作,这样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才能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7节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在1875年,马克思在亲自修订过的法文版《资本论》中又补充说,历史上存在过的劳动者的私有制,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否定了;共产主义所要重新建立的,不是“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

在这里,有四层意思是很明白的。

第一,个人所有制不是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第二,个人所有制也不是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

第三,个人所有制强调劳动者的占有权。

第四,个人所有制是在协作和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一种形式。

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理解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可以从人类整体与个人两个尺度着手,即社会发展的尺度与个人发展的尺度。唯物史观认为人类解放问题本身就包含着社会与个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前提的,因此社会发展既是“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从人类解放的个人尺度出发,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提出“重建個人所有制”思想,进而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中突出劳动者个人。

目前我们开辟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的是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当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消费资料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也是追求效率兼顾公平,以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那么马克思提出的“个人所有制”会是我们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所有制趋势和模式吗?

二、我国学者对“重建个人所有制”内涵的解读

近些年,围绕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学术界进行了颇为热烈的讨论。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许多学者又重提对这一命题的阐释和讨论,认为马克思这个理论是指“重建个人消费资料所有制”、“重建个人生产资料所有制”、“重建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重建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重建劳动者自身劳动及产品的局部个人所有制”等众说纷纭,可以说,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理解,至今却未达共识。这一犹如数学王国中的“哥德巴赫猜想”,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未来趋势吗?会是未来社会最理想的一种公有制吗?会是共产主义的美好归宿吗?

该如何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到目前为止,综述我国学者对其内涵的理解,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代表性观点认为,革命导师这里所强调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理由在于马克思在著作中认为未来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应该是“共同占有”或“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有时可以直接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因此重建个人所有制,必须肯定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公共或集体占有。

第二种代表性观点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背景下实践的,这与社会主义要实行“社会公有制”或“公有制”,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因为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社会主义实行的公有制就是对被资本主义否定了的个人所有制的肯定,因而是在更高层次上重新建立了个人所有制。

第三种代表性观点则认为,“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也就是社会的生产资料归每个社会成员私有,不存在生产资料社会分配不公,人们占有生产资料不均衡的现象。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提到,“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利,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利”。

还有一些学者执不同看法认为,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资料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其二是劳动力自由个人所有;其三是产品自由人联合体所有;其四是劳动者自由个人所有;其五是人的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而这五大内容中,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前提和基础,第二、三、四条是属于第一条的引申、展开与结果。

以上均是当前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和流行观点,我国学者提出的其他观点还包括:智效和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处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与社会主义要实行“社会公有制”或“公有制”,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张兴茂认为马克思要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未来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层次上个人所有与社会所有相统一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等等。

于是,关于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理论的确切内涵,学术界各抒己见,尚未形成公认的意见,成了一个真正无解的命题,构成了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三、“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論如何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实践

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及巨大的现实意义,这在于指导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实践,特别是指导中国社会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改革开放在推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同时,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进而导致了部分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热”“过急”;由于忽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失衡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由于政策导向和具体措施的不到位等原因,使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诸如此类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关键社会转型期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首先,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保持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在基础产业占绝对支配地位,不断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经济还应在主导产业和相关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其次,必须加快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效率,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最后,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进一步维护劳动者的所有者权益。在政治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民主决策;在经济发展中,要进一步完善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人的本质的复归和实现人的真正价值。

四、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重建“个人所有制”,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保护劳动者的个人所有者权益,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位革命导师所阐明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实现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相统一的根本制度基础和路径选择。在改革开放的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我国现阶段最关键的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不断完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而促进劳动者个人所有者合法权益的实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根本制度保障。

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科学的理论设想。从现实和理论两个维度出发,这一设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随着人的解放程度和自由而全面发展觉悟的不断提升,我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一定能够自发地成长为马克思所设想的个人所有制,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必将胜利地达到光辉的彼岸”。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刘炳英.资本论选读和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瓦·吉·康德拉索夫,何干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含义[J].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11,(6).

篇7: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对于马克思所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理论界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个人所有制”是指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补充形式的个人所有制;有的认为是指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有的认为是指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等等。笔者认为, 上述解释均与马克思的本意不尽相符。实际上,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个人所有制是在联合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 即社会的个人所有制, 是一种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更明确一点说, 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

一、应该从辩证法的奥秘中去理解“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进行预测时, 是用辩证的否定观来加以说明的。他所讲的第一个否定,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否定封建社会中对个人以私有为基础的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第二个否定, 也就是否定之否定, 指的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造成了对自己的否定。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 一方面使财富积累, 另一方面又锻造了它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队伍。

在这一基础上, 也就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这里所讲的“协作”, 指的是社会主义的联合劳动, 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 就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在这个基础上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 只能是全社会的劳动者联合占有生产资料;而归个人所有的, 只是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以外的产品或消费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设想过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只要加以对照就可以看出, “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与“个人所有制”的社会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说:“让我们换一个方面, 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 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2]

很明显, “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 “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 而消费品归劳动者个人所有, 因为即使是“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对个人所有制是否包括生产资料问题也明确指出过。马克思指出:“因为在改变了的环境下, 除了自己的劳动, 谁都不能提供其它任何东西, 另一方面, 除了个人的消费资料,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成为个人的财产。”[3]可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个人所有制, 是不包括生产资料的。

杜林曾经诬蔑马克思把个人所有制和公有制说成是一个东西, 对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作过驳斥。恩格斯认为, 杜林根本不懂得马克思所讲的个人所有制和公有制是什么意思。恩格斯指出:“可见, 靠剥夺剥夺者建立起来的状态, 被称为以土地和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基础的个人所有制的恢复。对任何一个懂德语的人来说, 这就是公有制包括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 个人所有制包括产品消费品。”[4]

由此可见, 这种新型的所有制是一种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 是一种“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换句话说, 这种所有制就是指生产资料公有制中的一种财产关系, 财产既是公有, 但同时又是每个人的, 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明确感受自己的利益所在。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马克思所提出的“个人所有制”的基础, 就在于“联合”或“集体”。那么, 马克思为什么要在“联合”的基础上讲“个人”呢?这是因为:

第一, 个人只有在联合的集体中, 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第二, 个人也只有在集体中, 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

第三, 从人的本质方面来讲, 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创造环境, 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所以, 从总体上看, 在“人——社会”的历史发展中, 个人的个体发展史与社会的系统发展史, 在发展方向上是根本一致的, 个人的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讲重建个人所有制, 正是立足于这种辩证关系的思考。所以, 我们对“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也只能从辩证的奥秘中去理解。

二、“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突出了人的自主性

重建个人所有制不仅使得个人与集体有机融合和相互促进, 而且对于人的发展体现出更为深远的意义。其重要意义就在于这种新型的所有制把人放到了重要位置, 突出了人的自主性。

“个人所有制”虽然也强调个人与集体、社会的关系, 但它并没有把人完全消融在集体之中而忽视人的能动性的发挥。这就是说, 个人尽管是社会存在物, 不能离开社会, 但也不能把社会等同于绝对的抽象来同个人相对立。这就要求劳动者在联合的基础上, 成为实实在在的生产资料的主人。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下,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不能直接结合, 而是通过国家和集体这些中介才能实现间接结合。这种间接结合就极大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自主性, 进而限制了劳动者的发展。所以说, 传统体制是一种束缚人的体制。要使人得到健康发展, 就必须冲破这种传统体制的束缚, 建立一种新的人与生产资料的关系, 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新体制。如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把经营的决策权直接放到了农民家庭, 这就使劳动者获得了极大的活动自由, 他们可以自由地支配生产资料, 自由地实行各种联合, 自由地进行生产和经营的选择, 自由地处置自己的劳动成果。这一切, 无疑是对劳动者一次新的解放, 是实现人的发展所迈出的重要的一步。从实质上讲, 家庭联产承包经营, 还有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等, 就是这种“个人所有制”的具体体现, 它建立后的活力和效果已充分证明了马克思预见的正确性。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强调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 决不意味着要实行生产资料“人人皆有”的私有制, 而是指社会劳动者在对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基础上与社会化生产资料的一种新的结合方式, 具体的可以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事实上, 只有这样的个人所有制才能确实保障人的自主和发展。如果要在纯粹的私有制条件下来寻求人的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比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劳动者唯一可支配的私有财产就是自己的劳动力, 他不出卖这种劳动力就一天也难以维持, 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的发展。唯有劳动者在联合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 才能真正使劳动者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施展个人的才能, 从而获得正常的全面的发展。

由此可见,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确实是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然而马克思在100多年前只是提出了这个设想, 至于这种所有制的具体构成如何, 联合体与个体的关系以及共同占有与个人占有的关系均如何处理等问题, 马克思并未提及, 因而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和探讨。

摘要:对于马克思所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理论界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如果从辩证法的角度去思考这一问题, 就会得出与马克思的本意比较吻合的理解和认识, 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消费品的个人所有制。

关键词:个人所有制,辩证法,重要意义,人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人民出版社, 1972.8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人民出版社, 1972.95.

篇8:论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灾后重建

关键词:物权;区分所有;重建

一、我国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现状

关于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我国《物权法》仅以第七十六条做了概括性的规定,但灾后区分所有建筑物的重建涉及诸多法律关系而异常复杂,仅一个条文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我们需要将各个法律概念、法律关系逐一厘定,做出合理分析。

所谓“重建”,是指既存的区分所有建筑物全部拆除,而在建筑物的基地上重新建造建筑物。重建时原建筑物仍然存在,建筑物的区分所有关系并未消灭,区分所有权人可以直接依据区分所有权实施重建。我国《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表明了我国在实施重建问题上采取了多数决的方式。在比较法上,各国也均采用了多数决的方式。在灾后重建制度上,多数决相比较于一致决的优越性在于,不会因为个别区分所有权人的不同意见而使得重建工作难以进行,尽管多数决没有照顾到一部分区分所有权人的利益,但这更加符合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殷切期望。

二、全部灭失重建与部分灭失重建的比较

在民法上,自然灾害是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事件。自然灾害导致建筑物的毁损灭失既而引起区分所有权的变动,而区分所有建筑物的灭失情况不同,又可分为全部灭失和部分灭失。两者都是区分建筑物因自然灾害遭受破坏,但在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法律适用上都大相径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对区分建筑物不同程度的灭失做一个更加清晰的界定。

首先,全部灭失与部分灭失的概念不同。所谓全部灭失,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建筑物的物理状态损害后,丧失作为建筑物的功能;二是建筑物虽然从物理状态可以进行修复,但是修复费用高于新建建筑物的费用。笔者认为,前者可以归结为物理性全部灭失,后者为经济性全部灭失。所谓部分灭失,是指建筑物在结构上部分发生毁损、灭失,但整体上并未丧失作为建筑物功能的状态,包括部分楼层的倒塌和个别或某些业主房屋的灭失。

其次,全部灭失与部分灭失所引起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同,从而在法律适用上也存在差异。全部灭失所引起的法律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物权因标的物的灭失而消灭。区分建筑物全部灭失,也就意味着专有部分所有权的消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个集合权,包括对专有部分享有的所有权、对建筑区划内的共有部分享有的共有权和共同管理的权利。其中,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占主导地位,它是共有部分的共有权和管理权的基础与前提,当专有部分所有权消灭时,其他权利也相应的消灭。此时,以业主作为《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的主体随着标的物的灭失已不复存在,这就导致重建制度不能在依照《物权法》第七十六条所指定的规则进行。但原区分所有权人在丧失区分所有权后,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并没有消灭,可以构成准共有关系,根据共有的规定进行重建,应道适用《物权法》第九十六条规定,“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义务”。另一种观点认为,地震导致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变动是一种特殊情况,业主享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仍然存在,业主之间的共同关系并未消灭。依照法国现行住宅分层所有权法以及德国现行住房所有权法的规定,如果业主对区分所有建筑物达成重建协议,那么业主之间的共同关系一如既往,仍然享有共有权和社员权。同时,否定业主的资格实际上就剥夺了部分业主的重建权利,应当继续适用《物权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更有利于保护业主的利益。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有以下不妥之处:第一,它的立脚点基于比较法上法国和德国的做法,这与我国的立法规定相冲突。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房屋的所有权人为业主”,房屋的灭失即表明业主资格的丧失。法律适用应当有其相应的主体,否则将导致法律的滥用。第二,采取多数决的方式并不意味着侵犯了其他持权利人的重建权利。其他少数不同意见的权利人可以通过设立权利变换制度加以保护。例如为了保护少数不参加重建者的权益,日本《建筑物区分所有權法》创设了卖渡请求权和买回请求权两种制度。我国台湾地区也将出让请求权作为调整权益的手段。因此,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在法律关系的厘定和法律使用上更加妥当。

部分灭失重建的法律关系要比全部灭失更加复杂,原因在于房屋灭失的业主其区分所有权也随之消灭,并丧失其业主身份;其他部分业主则仍保留其区分建筑物所有权而拥有业主身份。此时便共存着两种法律关系。其一是丧失业主身份的原业主基于建设土地使用权与其他业主构成的准共有关系;其二是未丧失专有权的其他业主之间的成员关系。原业主与现存业主之间基于建设用地使用权而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应当将原业主的区分所有关系视为在一定时期的延续,并适用《物权法》第七十六条规定。重建的目的是恢复区分所有建筑物原有状态,而不是否定灾民的区分所有权,丧失专有所有权的业主应带视为仍享有表决权,他们与其他业主一起决定是否重建建筑物。实践证明,这样的规定解决了适用法律不一的困境,是合理、事实其实的做法。此外,部分灭失的重建还可以采取修缮的方式解决,即专有部分的修缮在不危及建筑物安全、损害其他业主合法利益的前提下由原业主自己解决。这种简单易行的重建方式是全部灭失的重建工作做没有的。

三、我国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的完善

1.改进灾后重建的决议规则

我国《物权法》第76条确立了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的多数决规则,但是“应当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的条件不能很好的适应自然灾害后的建筑物重建特殊性。灾后重建以重建的顺利进行为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国可以采取简易表决条款:如果重建决议为获得业主大会多数决通过的,召集人可以就同一议案重新召集会议,由专有部分占建筑面积五分之一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做成决议。但由于此项决议并未获得多数业主的同意,其效力尚未确定,因此称之为“假决议”。该项决议的会议记录必须送达各业主,各业主应当在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反对意见,书面反对意见未超过全体业主及表决权各二分之一以上的,该决议视为成立。该条款简化了重建决议程序,降低了物权法中建筑物重建同意的门槛,便于区分所有建筑物快速办理重建。

2.保障反对重建者的切身利益

采取多数决的方式,可能会形成“多数人的暴政”而损害其他少数区分所有权人的利益。将来修改《物(下转第267页)(上接第264页)权法》或者制定单行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抑或制定民法典时,应对此作出追加规定,明定卖渡请求权和买回请求权两种制度。参考日本法的规定,卖渡请求权的形式包括:①不同意重建者的确定。对于不赞同重建决议的业主(包括其继承人),重建会议召集人依照重建决议内容,以书面催告方式确认其是否参加重建。受催告的业主自催告之日起两个月内答复,在法定期限内未答复的业主,视为不同意重建者。②行使主体。卖渡请求权的行使主体包括同意重建的业主、以重建决议内容回答参加重建的业主、或依全体合意被制定承买区分所有权的承买指定人。③行使期间。同意重建者应当自催告期间届满之日起两个月内行使卖渡请求权。我国在未来完善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时,可以考虑借鉴日本的重建制度以保护反对重建者的权利,彰显法律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陈华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页

[2]梅伟、王童川.地震灾后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研究.中国不动产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25页

[3]参见梅伟,王童川.地震灾后区分所有建筑物重建制度研究.中国不动产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324页

[4]陈华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169页

作者简介:

篇9:张曙光:重建全民所有制

在经济学中,租金是自然禀赋和要素的价格,其主体是资源要素的所有者;税收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报酬,其主体是政府;利润是资本投资的收益,其主体是投资者。在计划经济时期,租金、税收和利润三者是混在一起的。改革开放30年形成了产品市场,税收和利润分开了,但租金和利润仍然混在一起。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若干问题和困惑都可以从“租金”的角度找到答案。

与国企改革紧密相连的租金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始终围绕着三大问题:其一,国家和国有企业的利益关系;其二,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产权问题;其三,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和企业家的定价问题。这三个问题都与租金问题紧密相关。

国企利润中的租金问题2006年,国有企业1.6万亿元的利润中有2/3以上来自垄断部门,这并非全因为它们的经营好。其利润有两个来源:第一是它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场地位把价格定在均衡价格之上获取垄断利润。但中国的问题不只是市场垄断,更重要的是行政垄断。资源要素是国家垄断和管制的,要么白白送给垄断部门,要么收取非常少的租金,这样,原本应该缴纳的租金也变成了利润,成为垄断部门利润的第二个来源。有人做了一个测算,仅土地和矿产两项,国有企业一年占用的租金高达4000亿元,这些租金都变成了垄断部门的利润。不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和国家的利益关系是分不清和理不顺的。

国企产权改革中的租金问题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推进了这么多年,在抓大放小和民营化以及股份制改造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一直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争论。然而,这种争论背后的意识形态味道很浓,并没有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在我看来,一个重要的理论依据就在于租金和税收。企业并购重组和股份制改造的关键是企业资产的价格问题,这是由预期盈利能力所决定的。而影响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税收和租金。当国有企业的利润中包含了租金,就虚增了企业的利润和业绩,也就虚构了企业的价值。因此,租金问题不解决,国有企业的并购重组就没有依据,没有标准。

国企高管激励中的租金问题股权激励是根据经营者的业绩来计算的,在租金和利润没有分开的情况下,经营者的业绩中包含着巨大的虚假成分,股权激励也缺乏应有的依据。这不仅扭曲了股权激励制度,而且养肥了一个既得利益阶层。因此,不解决租金的问题,国有企业高管的激励和企业家定价问题也解决不了。

可见,租金问题在国有企业改革甚至中国的改革进程中,都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需要设计一些机制来解决。

公共信托基金和重建全民所有制

1970年代,美国阿拉斯加在政府所有的土地上发现了大油田,州政府把油田租给私人开采,每年收取9亿美元的租金。如何处置这笔钱?州长提议经州议会批准建立了阿拉斯加的公共信托基金,40万州民从1982年开始分红。到2003年,这个公共信托基金的资产增长到248亿美元,当年每人分得1900多美元。

这是国外建立公共信托基金的成功案例,中国国内也有了类似的尝试。北京昌平的郑各庄是一个小村,村里的支柱企业是一家具有二级资质的建筑企业。通过村庄与村民、村庄与企业的合约关系,村庄把土地租给企业经营,企业每年每亩地向村里上缴5000元租金,全村人人有份,2007年,郑各庄人均收入2.1万元。作为公共信托基金的受益人,村民得到了实惠。郑各庄从一个传统农村变成了一个发达的城市社区。

我认为这是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根本办法。我国台湾的土地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有土地收益。台湾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农村人的状况比城市人要好。如果中国大陆在城市化进程中能够通过土地资本化,使农民得到土地的永久收入,“三农”问题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如今地方政府征地一律按“地上作物3年平均价值的最高30倍”补偿农民,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参加土地增值收益分享的权利,也剥夺了农民的发展权。由于大家都在反对征地,很多地方取而代之的是“城乡统筹”。我对城乡统筹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实际上是变相征地,只是不像征地那么强制。在具备城乡一体化发展条件的地方实施城乡统筹,进行旧村改造,宅基地换房,让农民“上楼”,但“上楼”的同时也失去了土地。把农村用地变为城市的建设用地,这个方向没有错,但土地的收益应该主要给农民。如果能够这样做,城市建设可以发展,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租金和利润的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税收是政府关注的,而租金并不是政府的,例如,在土地集体所有制下,土地的租金应该是农民的;利润是扣除成本以后的部分,经营得好才能拿到利润;但租金作为资源要素价格进入成本,无论企业盈利与否,都是必须收取和拿走的。将租金作为公共信托基金资产的收益,让人人参与分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所有制。现在的社会,一边是权力,一边是资本;一边是政府,一边是企业。如果未来社会出现第三极——公共信托机构,就会对政府和企业形成监督和制衡,这样的社会就会稳定得多。

上一篇:地铁车站施工安排下一篇:我染上了饺子瘾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