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管理提升方案

2024-05-25

工艺管理提升方案(通用8篇)

篇1:工艺管理提升方案

工艺管理提升方案

一、工艺的相关概念

企业在生产中,怎样制造,用什么生产资料,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按期制造出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

对工业企业来讲,工艺工作是以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对产品制造的途径、方法、手段、过程进行研究、策划、安排的一系列活动的统称。工艺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或处理,最后使成为成品的方法,它是人类在劳动中积累起来并经过总结的操作技术经验。

工艺管理是科学地计划、组织和控制各项工艺工作的全过程。它的基本任务是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对各项工艺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使之按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协调有效地进行。

工艺纪律是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为维护工艺的严肃性,保证工艺贯彻性执行,建立稳定的生产秩序,确保产品加工质量和安全生产而制订的具有约束性的规定,是保证企业有秩序地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厂规、厂法之一。即在生产过程中员工遵定的工艺秩序。工艺纪律检查的主要内容:1)技术文件的质量。技术文件的种类(装配顺序书、操作指导书、设备操作规程等工艺文件),对技术文件的要求(正确、完整、有效、受控)。2)设备和工艺装备的技术状况。3)材料、在制品符合工艺要求。4)操作者。5)环境文明卫生。6)检验的正确性和及时性。7)均衡生产。

二、我公司工艺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公司处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公司对各系统和部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由于受到企业实际情况的影响,各部门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工艺工作也不例外,一些问题甚至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现将目前工艺工作主要现状例举如下:

1、工艺管理弱,工艺执行差,重复和反复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工艺管理力度小,工艺纪律检查重复问题多,工艺优化或提升项目推进慢及不到位现象较为严重,阻碍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技术工艺的进步。

2、工艺人员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公司整体质量监控系统效率不高,生产组织难度较大,导致员工质量意识和积极性存在问题,低级、重复问题较多,工艺人员较多的参与到对出现问题的现场处理上,占用较大的精力。反而在技术工艺基础研究、基本保障和管理方面欠缺较多。

3、产品过程开发和设计不到位,即产品设计工艺并行不到位。和大多数企业一样,公司存在着重设计轻工艺,重产品轻技术的现象,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工艺处于被动局面,较难在产品设计的前期或重要接点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工艺开展不足。

4、工艺流程和工时管理弱。由于客车行业的特殊性,存在车型产品多,结构复杂,特殊要求订单多,以及新厂区全面应用时间不长,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制造工艺要比原来要先进复杂的多。相比2005增加底盘组装线、漆后机装及电泳工艺等,工时管理体系与工时标准还是10年前建立的现在已不适用。现在只有1人负责工时与工艺流程制定管理工作,只能应付日常管理,很多本应开展的工作都无法开展:如车型细化工时定额的制定,工艺流程的细化及节拍生产相关工作。由于整车工时较为落后和僵化,很难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也是阻碍产品质量不可视的因素。

5、工作接口太多,重点工作不突出,基础能力提升慢。从工艺的相关概念可以看出工艺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如何设计图纸转化为产品的问题,但现实与工艺接口有交集的部门太多,主业务流程中有营销、设计、生产、物流、车间,支持业务流程上质管、财务、人资、基建等几乎所有的部门。工艺涉及面较多,一些系统性重大课题都少不了工艺的参与,甚至由工艺牵头,如细节、三漏、密封、防腐、噪音等,可能受设计结构、外购件、现场施工和现有技术水平等较多因素影响,但有些问题工艺只能起到一部分作用而起不到决定作用。用一句经典的话说,工艺自己的事情没干好,把别人的事都做了。

三、下一步工艺工作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对于问题我们不应回避,而应拿出拨乱返正的勇气,针对存在不足,查找问题根源,系统策划解决方案,立即行动全员参与,分重点分阶段的进行改进和提升。以下是下一步工艺工作重点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加强工艺管理力度

强化工艺管理职能,建立科学有效的工艺管理体系,修订工艺纪律管理办法,加大考评力度,并宣贯培训到位,在全公司范围内营造工艺执行的重要性和严肃性,使其思想上有认识,行动上有规范。从工艺参数、人员、工艺装备、设备、量具、材料、环境要求等方面进行全方面控制和管理。

建立健全工艺管理组织,整合车间技术组和检验员的工艺管理职能,成立公司级工艺执行网络组织,加大工艺管理频次和整改力度。建立多层次工艺管理平台,策划工艺管理细则、计划,利用质管人员、车间技术人员对工艺执行进行把关、指导、落实,形成三位一体的工艺管理体系,将工艺执行管理作为常态化工作。

加强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的控制,关特工序和质量控制点对于整车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问题就会影响产品的安全、寿命、性能,或对后道工序产生严重的影响。针对这些工序先鉴定,再控制的,2015年一线员工技能鉴定即以关特工序、质控点为主要内容,提高相关人员的技能和质量意识,实行定员管理、持证上岗,确保这些工序的达标率。加强工装管理工艺设备管理,修订《工装管理办法》《大型油压模具管理办法》《小型模具管理办法》,明确车型标准工装配备及归属,健全工装管理档案,梳理工装制作及维修流程,标配外工装由提出部门申请,相关部门批准设计制作;强化工装设计、制作、验收、领用、维护保养流程及责任,确保工装的适宜有效性。组织专人每月进行工装模具点检,对工装模具完好性进行统计,并进行通报考核

建立工艺执行发布台及奖罚机制,将工艺执行情况、整改要求、验证要求、奖罚等及时进行发布。

2、工艺梳理和工艺审查

突出工艺的规范作用和桥梁扭带作用,明确重点车型,结合TS16949相关要求,对照工艺设计及管理现状,对工艺文件体系进行梳理,梳理出工艺保障体系的现状和不足,投入主要精力强化重点和标配车型的工艺保障体系。

加强对图纸的工艺性审查,修订产品工艺性审查管理办法,对新产品或订单图纸实施工艺性审查,并严格执行。产品图纸下发前必须进行工艺性审查,无工艺人员审查图纸不能下发,即使下发也无效,保证产品零部件的可加工和可装配性,确保产品高品质。

3、加强产品过程开发和设计,强化工艺评审和定型。

包括产品研发前期参与立项、分析,新产品所需工艺装备、器具、设备,产品工艺流程图,过程特殊特性,试生产控制计划,工位作业指导书、批量生产控制计划及产品工艺准备验证。做好过程设计和开发的先期质量策划,为批量投产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作好充足的准备。

四、工艺部内部要求

1、梳理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明确工作内容和接口,做到职责清晰、重点工作突出。

2、加强部内计划管理,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以问题为纲,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确保计划按计划完成。

3、调动工艺人员积极性,提高工艺人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度和敬业精神,发挥每个人的长处,特别是老员工的能力,4、强化良好的学习氛围,攻关问题,采用研讨会的形式,加快年轻人的成长步伐,保证工艺人员的岗位胜任力

5、加强工艺创新,创新是工艺工作的重要线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对先进或标杆企业的成熟技术快速论证和应用。

技术中心工艺部 2015-3-11

篇2:工艺管理提升方案

创新工艺 强化管理 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在工艺创新和质量管理现场交流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3月4日)

黄 强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国家电网公司工艺创新和质量管理现场交流会议,主要任务是落实公司2011年基建工作会议精神,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公司基建质量工作,交流公司系统“标准工艺”推广、工艺创新、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部署开展“三强化三提升”质量提升年活动等质量管理重点工作。

上午与会代表观摩了湖北孝南220千伏变电站工程现场,听取了现场质量管理及工艺推广应用情况介绍;会议还将安排四个网省公司、两个建设管理单位、一个监理单位、一个施工单位分别从各自工作角度介绍推行标准工艺、创新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会议还对2011年质量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进行说明,希望全体与会代表认真学习先进经验,会后认真落实有关工作要求。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体系,明确了施工验收、检验评定等质量管理工作标准。三是“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得到深化。公司先后发布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系列光盘、《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库》、《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等“标准工艺”成果。各工程项目积极应用“标准工艺”,施工工艺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工艺质量标准逐步实施。四是管理进一步规范,实体质量明显提升。各单位、各工程项目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基建质量规章制度、质量标准和工作要求,质量管理行为、施工质量控制、工程档案管理等进一步规范。注重过程质量管控,工程实体质量及工艺水平逐年提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十一五”期间,累计有1149项工程被评为公司优质工程(2010年约为2005年的6.5倍),共有39项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奖,9项工程被评为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被评为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实现了电网工程获此奖项“零”的突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银川东750 kV变电站工程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二)值得坚持的工作经验和做法

回顾“十一五”质量管理工作,有许多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工作经验。

一是强化质量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公司基建战线坚持“百

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

四是强化过程管控。通过强化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管理,落实质量管理主体职责,促进一线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推进全过程质量受控;利用远程视频监控、质量系统管理等手段,实现对施工现场作业的实时监控,促进一线质量管理和作业行为的规范。广泛开展质量巡视点评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偏差,加强闭环管理,促进质量工作执行力的提升。

五是强化考核评价。通过达标投产考核、优质工程评选等质量后评价工作,肯定成绩、发扬经验,查找差距、制定措施,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通过开展质量管理动态评价,引导把握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推进质量管理重点工作的落实。

二、当前基建质量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年初召开的公司二届一次职代会暨2011年工作会议确定了“十二五”公司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未来五年公司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广阔前景,催人奋进。新形势、新任务给基建质量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挑战,我们要清醒分析,积极应对,不辱使命。

一是工程建设任务重。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85万亿元,其中电网建设投资1.58万亿元。到2015年,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长度超过100万公里、变电容量超过40亿千伏安,年均分别增长8.4%和12.5%。工程建设任务艰巨,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建设

手段,确保对工程设计质量等方面的有效管控。

三是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迫切。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基建标准化建设,电网建设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管理水平与效率与世界一流企业还存在差距,还不能满足建设世界一流电网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公司建设管理的集约化效益还不高,工程建设质量相关管理部门、专业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完善,全方位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单位缺少“公转”意识,标准化管理的效益还未充分发挥;建设过程的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管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管理流程、技术规范、建设标准有待进一步统一,质量管理制度执行还存在不到位现象,部分单位和工程项目存在质量工作责任不落实,质量管理要求逐级衰减,建设过程质量管控不规范等问题。

四是提升整体质量水平难度大。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没有真正发挥工程设计在建设质量中的龙头作用,部分项目方案论证和设计优化不到位,没有认真贯彻资产全寿命周期理念,部分项目落实设计深度要求不够,甚至存在缺陷;设备质量管理、施工质量管控、交接验收等环节还存在疏漏,部分新设备投运初期故障率高;质量管理水平存在差距,区域、单位、项目间的质量差距虽然总体上呈缩小趋势,但依然明显。少数项目质量水平不高,存在较多质量管理通病和实体质量缺陷。低电压等级工程点多面广,管理相对粗放,质量水平提升空间大。

三、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一要落实建设管理单位的质量管理责任。工程建设管理单位要发挥对工程质量管理的主导作用,认真组织开展质量管理策划工作,明确项目质量工作目标,明确重点工作要求、落实重点工作措施,积极协调落实工程外部建设条件,合理安排工程建设进度,指导工程参建单位落实工程创优措施、科学组织工程建设活动。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质量状况的检查、指导,确保公司各项质量工作要求在工程项目的落实。

二要努力提升设计质量。进一步明确设计深度要求,落实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图设计等各阶段工作责任,完善设计内部质量审核把关机制,加强施工图会检、交底管理,减少设计变更及差错,认真落实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开展工艺设计,从源头落实“标准工艺”要求,固化工艺成果,各单位年内要积极开展工艺设计试点工作,并积极总结经验,公司拟在下半年组织对工艺设计工作进行专题研讨,总结各单位工艺设计成果,统筹部署工艺设计研究及成果应用工作。

各单位要通过开展设计监理、设计竞赛、设计评优、设计回访等工作,组织开展对设计成果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对设计单位资信评价,与激励约束机制挂钩,促进工程设计质量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要落实设备质量管理责任。要加强设备选型、采购环节的管理,明确通用条件执行和审查工作责任,落实具体措施,提高通用设备应用率;项目法人要加强对设备招标技术条件的把关,的管理,做好重要施工技术方案审核并监督指导现场实施,合理配臵施工资源,科学安排施工计划,强化对施工项目部的监督、指导,严格按要求做好阶段性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能控、在控。要加大质量重点环节管控,规范开展施工质量三级自检活动,切实提高验收工作效果。各施工项目部要健全内部质量控制机制,加强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质量意识、质量标准、施工技能的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作业人员熟悉本岗位质量工作要求,具备实现质量标准、工艺要求的基本技能。要结合项目特点,在开工前完成质量策划文件的编制、审核交底工作,明确质量控制要求、规范质量控制流程,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切实解决策划文件与实际操作“两层皮”现象。要强化施工过程管理,明确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工作标准,规范质量控制行为,监督指导施工作业人员按施工方案、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作业。

(三)强化执行,加强工艺创新和工艺标准化工作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不懈努力,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基本完备的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体系,公司先后发布了施工工艺示范手册、标准工艺库、典型施工方法等工艺标准化方面的文件,编印了标准工艺示范光盘等学习培训材料。虽然下一阶段我们还要继续深化标准工艺研究,继续开展工艺创新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推广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工艺标准化工作的主要薄弱环节,也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强化管理的工作重点。

一要确保执行标准的统一。工程现场、基层单位必须执行公

新来不断深化标准工艺水平、解决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标准工艺的不断完善来巩固工艺创新成果。工艺创新、标准工艺的深化完善工作要在公司的统一组织下进行,要把标准工艺的全面应用作为工艺创新工作的基础,防止盲目“创新”或借“创新”之名弱化标准工艺应用工作的倾向,坚决纠正在工艺创新和标准工艺执行工作中存在的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工程投资的错误做法。

(四)务求实效,落实“质量提升年”活动的各项要求 开展“质量提升年”活动是落实公司“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发展质量”工作要求、落实2011年公司基建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强化基建质量薄弱环节管理、推进基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能力、提高建设质量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要加强宣传, 提高对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各单位要通过会议动员、集中学习、教育培训、专题展览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宣贯“质量提升年”活动的目的、意义和重点措施要求,通过开展为质量管理献计策、“质量在我手中”征文、质量知识竞赛、工艺技能比赛、农民工夜校等具体活动,发动全体工程建设人员广泛参与、主动融入到活动中来。要充分利用公司内部新闻媒体、网站等宣传平台,开展活动宣传和报道,定期编发活动简报,营造活动氛围、交流活动经验,引导活动深入开展。

公司将在门户网站设立“质量提升年”活动专栏,及时报导各

价,自我提升管理水平。通过活动,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暴露问题,勇于解决问题。要高度重视发现问题的整治,既要闭环管理,又要举一反三,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和完善基建质量管理手段。要落实责任,进一步强化设计质量、设备质量、施工质量等关键环节的管理;要重视达标投产考核、优质工程评选等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按新办法中明确的要求、流程、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考评工程,并将考评过程与质量管理方法研讨、工作经验交流等相结合;要强化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重点做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落实、“标准工艺”推广应用及工艺创新等工作。

(五)抓住重点,做好当前基建安全稳定工作

篇3:试论企业工艺管理提升

关键词:制造业,工艺管理,提升

一、引言

先进制造技术和制造模式为企业工艺管理发展带来了机遇, 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普遍忽视工艺管理基础性建设, 长期在工艺管理基础薄弱的状态下忙于应付市场需求, 工艺管理粗放、工艺纪律松弛等现状一直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 系统、全面的提升工艺管理工作, 不断提升工艺水平, 改变企业工艺基础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 实现我国在世界上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二、工艺管理工作内涵及意义

1. 工艺管理定义

工艺管理作为产品从设计、工艺到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支撑, 是现代制造业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理论, 对工艺流程中各项工作进行策划、组织、实施、控制和改进, 使其按一定得标准和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一方面, 它存在于将原材料、半成品转变为成品的全过程中, 对制造技术工作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和管理;另一方面, 又解决与处理产品实现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方面的社会科学问题。

2. 工艺管理主要内容

工艺管理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企业发展规划、依照产品标准与技术要求, 科学地分析与制订整个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工艺流程, 从对产品设计、制造进行全面工艺分析, 编制合理有效的工艺方案、工艺规程等, 制订并贯彻工艺标准和工艺管理规章制度, 明确企业相关员工和部门的工艺职责和权限, 到严格监督和指导工艺文件的正确实施, 定期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收集群众创新经验, 不断总结工艺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推广和实施先进经验, 实现工艺流程、成本、质量等最优化管控。

3. 工艺管理工作的意义

企业管理主要由生产和经营两部分组成, 经营管理主要涉及的是企业外部活动和生产前的各项活动, 它是生产活动的依据和前提, 而企业生产管理主要涉及企业内部活动, 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管理、工艺管理、物资管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成本与财务管理等, 其中工艺管理是各项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部分, 它像一条纽带纵向融会贯通于产品生产过程始终, 横向将企业各个相关部门协调联系起来, 形成完整的生产制造系统, 因此工艺管理 (虚线框内) 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且在本质上密切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起着维系全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工艺管理推进目标及提升着力点

1. 工艺管理推进目标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企业只有通过加强工艺基础管理, 建立健全工艺管理组织机构及规章制度体系, 强化对工艺管理制度、流程和标准的贯彻落实, 逐步完善工艺管理体系和工艺队伍的建设, 稳定和优化企业工艺管理及技术水平, 才能最终实现全面提升企业工艺管理及工艺技术水平,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总体目标。

2. 工艺管理工作提升着力点

结合企业实际, 稳步推进工艺管理工作提升, 要本着“加强基础、创新提升、确保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 兼顾好两个提高三个结合:即提高工艺管理能力、提高关键工艺技术的攻关能力;做好工艺管理与工艺技术的结合、产品设计与工艺的结合、工艺与信息化的结合。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组织架构、细化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工艺管理规章制度体系;强化落实产品工艺流程的监督管控;加强基础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加强工艺纪律检查、考核工作

(1) 完善组织架构、细化管理职能

工艺管理体系构建合理, 才能确保管理工作呈良性发展。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 完善内部工艺管理工作组织架构, 理顺内部关系, 细化明确工艺管理归口部门及各相关单位工作职责范围, 建立健全由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主任工艺师、副主任工艺师、主管工艺师、工艺师等组成的工艺管理人员系统, 按企业文件规定的工艺管理相关工作要求, 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进行全过程的工艺管理及工艺技术工作。组织架构及人员队伍如图1示:

(2) 建立健全工艺管理规章制度体系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企业要实现工艺基础管理工作的提升, 应结合产品需求及内部各单位实际, 规范产品从立项到量产的工艺开发流程, 制订完善相应的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 表单模板, 填写案例等, 规范明确工艺工作流程中各阶段工作内容及输出文件, 建立健全适用、实用的管理制度体系, 使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促进企业工艺管理工作向着统一、规范、标准的方向发展。

(3) 强化落实产品工艺流程的监督管控

目前大部分企业工艺管理基础薄弱, 产品工艺工作流程管控欠缺, 存在着产品工艺设计结束后为应对检查而后补各类管理输出文件的现象, 既失去了工艺流程分阶段管控的意义, 同时也给产品质量带来隐患和风险。所以, 企业工艺管理部门应根据产品工艺工作流, 明确产品工艺流程各阶段的划分, 细化各阶段输出内容, 严格按照工艺策划所界定的时间进度和工作内容, 由专人负责组织不同形式的检查和评审, 强化落实对产品工艺流程各阶段工作内容的整体管控;同时, 加强工艺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 信息化管控产品从设计、工艺到制造的全生命周期, 按企业工艺管理及其他管理要求, 固化工艺工作流程及阶段性签审节点, 指导工艺人员按程序指引及时闭环工艺流程各阶段具体工作, 确保工艺流程 (工艺设计、工艺优化与变更等) 各项关键节点可查、可控及可追溯。

(4) 加强基础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

a.加强工艺与设计的结合

企业在产品预研究、小批试制和批量生产过程中, 要逐步加强设计与工艺的无缝连接, 强化设计与工艺有效联动、协同工作, 共享技术信息, 缩短产品的研发制造周期;加强设计文件的工艺性审查工作, 从工艺角度及时完善产品的各项技术要求, 优化产品设计方案, 改进产品生产的工艺方法, 提高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加工制造经济、可行性以及过程质量稳定性。

b.完善工艺知识、经验教训的管理及共享

“知识具有价值, 知识能够创造价值”。企业应从知识的积累、共享和交流三方面入手, 对产品相关文档、图纸、技术指标等显性知识进行文件规范管理, 并采取培训、技术交流、现场实践教学等方式对隐藏在员工头脑中的个性化知识、经验、教训等隐性知识使其显性化, 通过对工艺知识、经验、教训的挖掘、积累、共享和交流, 切实推动工艺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提升企业工艺设计效率及工艺技术水平。

四、结束语

加强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经济形势、实现“做强做优、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的情况下, 全面提升工艺管理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如何尝试探索科学合理的工艺管理模式, 逐步建立起包含流程管理、监督检查、考核激励等方面的工艺管理新体系, 细化完善包含管理成果、技术成果、经济效益、人才培养等方面指标的评价机制, 提升企业工艺水平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是工艺管理提升工作应该着重思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秀伦.现代工艺管理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报社, 2001.5-26.

[2]马自勤.现代工艺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大连交通大学, 2008.

篇4:工艺管理提升方案

关键词:集抄系统成功率改进方法线损自动化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10-01

現有居民集抄系统存在抄表数据误差多、系统投入使用后仍需大量维护工作等问题。在对原有系统构成及各环节存在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新技术对原有系统加以改进,包括采用新型采集器、集中器。下行通道和上行通道分别采用电力线载波采用工频传输方式和基于GPRS/GSM方式上传数据等。改进后的集抄系统的抄表成功率达到100%,系统性能得到提高。

1 应用新型采集器来提高集抄系统的成功率

针对原有居民集抄系统在上述3个抄表环节中存在的弊端,采用新型采集器对原有系统进行全面改进,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系统投入使用后很少需要维护。以前的旧式采集器需要到现场设置表号,有的采集器出现了抄不回表数的故障,经检查是采集器设置表号故障,新型采集器从采集方式上改变了原来工作原理采用了新的技术,工作更加可靠,维护人员无需到现场设置倍韵钟屑低车母慕袄闷涮嵘芾淼?实现方案①

李忠诚

(辽阳供电公司营销部辽宁辽阳111000)

摘 要:PLC总线式的远程集抄系统在我公司已大量应用,它的应用对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避免人为抄表差错,实施营销现代化管理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因各种因素,集抄系统有的台区的实际抄表率达不到100%。笔者通过对集抄系统的维护及应用中通过分析原因,就解决办法及线损自动化分析功能的实现方案谈一些个人体会。

关键词:集抄系统成功率改进方法线损自动化的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a)-0210-01砗?只需将采集器的标识码记下,在后台工作站输入。从电表到采集器采用表计RS485口通信,由于可直接从表计RS485口读取表计读数,从而保证采集数据与表计读数绝对一致。数据采集直接寻找表计地址,使得换表后可自动检索到新表进行资料更新,各表数据线采用串联方式,布线更加简单。电力线载波采用了工频传输方式,即50Hz工频信号过零点技术,加上采用独特的电压变化跟踪技术和算法,可以消除各种强干扰电器对电力线产生的干扰,具有抗干扰强、纠错能力更强、性能稳定、误码率低等特点。同时,由于采集器本身带有中继功能,可使中继抄表距离达到2~3km。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抄表成功率达到100%。

2 应用GPRS技术来改进现有集抄系统上行通讯的方式

从集中器到营销系统利用了现在比较成熟的移动网络,通过GPRS/GSM方式上传数据。我局集抄系统现有的5000个台区已有近1500个台区采用了GPRS 的通讯方式,对于配电房在地下室,集中器可安装在低压网内地面的任何地方,而不影响载波的使用,并借鉴负控做法建立了集抄主站,使得数据的维护和管理更加方便。

3 与营销MIS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共享

电量采集后,每月与营销系统的接口把数据导入并进行电费结算。为了保证系统间数据交换的安全性,不再采用直接读写的方式,而是先将采集电量数据存放在一个中间数据库,使集抄主站与营销系统相互隔离。集抄用户只能访问中间数据库,数据确认后由营销系统从中间数据库读取数据,这样即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又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

4 注重与配套设备的技术匹配

1)新建住宅的配电设备比较规范,且工程预算时考虑了集抄系统的费用,从而为居民集抄系统的建设创造了条件。电能表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集抄技术的发展大量技术问题得到了解决。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要求,新建住宅区必须预装峰谷表,由于峰谷表一般都带有RS485口,所以改进后的系统完全可以支持多费率抄表。

2)为防窃电,可在专变、综合变电能表外使用屏蔽外壳。即在塑料材料中,加入一种铁质材料,可以屏蔽外界磁场的干扰、强电磁辐射等。可以防止利用外界电磁场窃电的行为发生。

3)此外,还可在电表存储芯片上改进,增加一块特殊芯片或改进原有存储能力,从电表出场开始一直循环记录,且不可删除,但可以循环存储。要求芯片的存储容量要足够大,记录数据应该在百条以上,目的是用来记录电表非正常运行情况下的数据,如电表失压、电流缺相、反相情况等。

5 构建台区线损自动化分析体系,提高台区线损分析准确性

结合现在居民小区规划以及房屋结构的特点,自动集抄管理系统结构方式构筑居民小区的抄表框架,既能够满足居民抄表的需求,又可以分区、单台变压器、单个居民楼及各单元计算线损。该系统可以实现居民表与上级表在同一时间冻结数据,同一时间抄表以及线损的实时考核;为线损考核、反窃电稽查提供准确而及时的资料。

在每个单元楼内也装设具有多功能电能表同样功能的电能表,单元集抄表可以通过有线RS485通信接口方式或者短距无线蜂窝通信方式与集中器通信,然后由集中器通过有线电话线或者其它通信方式,完成数据采集,实时接收各种来自集抄管理中心的各种操作命令等。在将来新的通信架构完成以后,通信系统的容量足够大的时候,也可以实现各个单元集抄表直接与集抄管理中心的通信。

集中器是单个台区用电管理单元的中心,从供电公司集抄管理中心下发的所有命令都要经过它来完成。也是重要的处理和转发中心。集抄管理中心接收机主要是完成与单元集中器的通信功能,实现与远方集中器的数据交换与命令传递,从而实现集抄系统的各个功能。

工控机是集抄系统的管理平台,也是实现各条命令传输与控制的中心系统,是整个集抄管理系统的重要管理平台。中心服务器是存放集抄中心所有数据的地方,采集回来的原始抄表数据、通过自动分析软件产生的比对数据都存放在这里;同时与营销系统数据库互连,以实现与银行系统交费系统的连接。

通过工作站软件的支持与调用中心数据库的数据实现数据的自动分析,数据分析的方式主要是将单元集抄器累计的电量与其下的所有表计的数据和比对;从而实现低压线路,考核台片以及居民单元内的线损自动分析。

在实行商业小门面以及居民用户的预购电制度以后,可以在用户电费低于其信用值之后,实行电话语音友情提醒。多次提醒仍然没有续费而且已经欠费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集抄装置实现对用户的接户总开关的跳闸,督促用户续费。

6 结语

篇5:车间管理提升方案

1、目标管理∶给现场班组或个人制订目标(如产能目标、品质目标、损耗指标),并及时将结果直观地反馈到现场,对于目标达成较好的班组或人个定期予以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未达标班组给予考核;

2、教育培训∶现场人员的培训要将操作技能与思想教育一起抓,两者缺一不可。部门经理、车间主管可以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并同时开展思想教育。另外针对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要实施资质认定,考评等级与工资挂钩;

3、沟通管理∶建立快速沟通机制,让信息快速流通,特别是异常情况的报告途径要明确;另外要密切关注现场人员心态变化(特别是有涉及他们利益变动的公司政策出台时),及时针对问题进行沟通说明。人员的心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质量!

4、变动管理∶制度、人员、方法、机器有变动时,要注意这些变动可能会引发的系列问题,要提前预备提前预防;

5、车间的所有工艺流程必须有工艺部门编写工艺流程作业书,并且定期检查检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杜绝推拖现象,车间所有工艺必须按照工艺流程作业书操作,违者必究;

6、针对车间物料浪费情况(尤其是线边仓物料),由各个相关管理人员结合仓库严格控制物料的发放和回收,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

7、产品质量管理:去年产品的质量状况一直不太理想,质量采取分段管理,一节一节合并,严把质量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绝对不能流入下道工序;

8、合理化的用人管理,针对每个人的性格做事风格,随时调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使其发挥自身最大的优势;

9、零件标准化管理:通过对零件的整合把不同产品类似的零件可以做成一个零件(零件需达到各自产品符合的要求),零件标准化后产品零件的种类缩减,产能释放;

10、类似订单生产合并管理:对于类似的产品或者工艺复杂生产周期较长的小批量订单采取任务单合并生产管理模式,尽可能的缩减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任务单下发模式;

11、生产物料齐套管理:去年物料齐套性不强,今年物料齐套方面需要有所改善,做到生产任务单三天不能动,三天可微调,这些物料需要在6天前备齐待车间按计划领用,杜绝去年车间等料浪费工时的现象再出现;

篇6:培训管理提升方案

为了增强员工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为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二、培训对象

集团员工

三、培训形式及讲师

形式:PPT讲授

讲师:(待定)

四、培训内容

xx

五、培训时间

20xx年11月17日下午2:00———3:30

六、培训地点

集团会议室

七、培训实施具体流程

1、11月13日下发培训通知,通知各部门参加培训的时间和地点;

2、11月17日上午准备好培训所需要的投影仪,PPT,电脑,签到表等培训所需物品;

3、11月17日13:50之前参加培训的员工进入会议室并在签到表上签到;

4、11月17日14:00开始培训,培训结束后请参与培训的员工填写培训反馈表;

5、收集培训反馈表,并对反馈表进行整理分析,分析出本次培训的效果以及员工的培训需求;

篇7:公司管理提升整改方案

按照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部署,公司积极组织各专业系统主管部门及各相关单位,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有序推进了管理提升活动各阶段工作。为切实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实现管理提升目标,根据前期制定的管理提升工作方案,结合诊断出的重点问题,制定了公司管理提升整改方案。

一、管理诊断情况概述

公司以各专业系统为单元,对人力资源管理优化、节能减排管理、设备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工艺管理、现场管理等重点领域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诊断,制定了公司管理提升第二阶段工作方案,明确了各专业系统管理中存在的管理短板和瓶颈、突出问题、提升目标、关键绩效指标及目标值、责任部门。以“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为载体,各专业系统、相关单位积极与西宁特钢、抚顺新钢铁、抚顺特钢、宝钢特钢等外部标杆企业开展外部对标交流活动,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技术指标、质量指标、设备指标、节能减排等方面确定了公司能力提升指标,建立了公司能力提升指标体系。

针对各系统诊断出的重点问题和管理瓶颈,组织各专业系统和相关基层单位对口人员,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管理诊 断工作,深入分析原因,做出诊断结论,形成了公司管理提升分析诊断报告。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各专业系统针对诊断出的各项问题,优选提升措施,分别制定了重点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了整改措施、整改工作目标、整改工作计划及整改措施落实部门及责任。

二、整改方案

公司主要以各专业管理系统为单元,分别制定、实施整改方案,实现专项管理提升。

(一)生产组织管理方面

重点问题:生产流程时间长,合同兑现率较低。主要原因:公司每月自产钢成材在14000吨以上,且大部分为Cr不锈钢、工模具、特种不锈钢及高温合金等。一炼钢车间连铸主要是供连轧厂使用,且分布在从月初到月末的每个规格,当月生产的钢和当月末生产的材在次月才能入库。二炼钢冶炼的钢少部分为初轧直接成材,之后缓冷、退火、矫直、扒皮、表面检查、判定、包装入库;大部分为给下工序开坯,坯料也需要缓冷、退火、扒皮、表面检查之后再轧制成品,成品再经过上述工序入库;而军工品种工艺路线比大生产品种还要多一个电渣冶炼的工序,加上军工产品的检验项目多且时间长,因此军工产品的生活流程时间更长。

诊断结论:主要产品生产工序多,是导致生产流程时间 长,合同兑现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提升目标:缩短生产流程时间,提高合同兑现率。整改措施:

1、扩大钢锭红送规模:进一步打通汽车、火车红送方式,实现远距离红送生产;根据钢种特性,进一步扩大红送的品种;在目前已实现0.8t~38t锭红送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红送钢锭锭型范围。

2、进一步优化老产线红送工艺:努力实现对老生产线红送工艺突破,特别是在不锈钢、模具钢等钢种从动模起运、进坑温度、加热及加工时间等工艺方面的重大突破。

3、加大对旧产线工艺攻关及整合力度:扩大连铸品种,如H13、TP347H、1Cr17Ni2、汽阀钢以及高温合金等品种钢实现连铸生产;实现高温、耐蚀合金及以叶片钢为代表的特种不锈钢等在大电炉的产线转移;实现以轧代锻、缓冷代退火、堆冷代缓冷”的工艺突破;对锻造、轧制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提高高难度合同生产的成功率。

4、建立钢钒坯合理库存,建立与钢钒调坯的联动机制。时间节点:以上各项措施在2013年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效。

(二)设备管理方面

重点问题:设备维修成本偏高,保产费用占总维修费用比例高达36%。主要原因:旧线设备严重老化、设备检修时间难以保证;在线监测设备不足,对部分主机设备故障没有定量监测,无法准确判断;内部检修单位技术装备和技术有时不能满足现场检修需要;设备点检监测手段不完善;现场操作工对设备精细化操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线备件国产化程度还不高;新上生产线操作、维护技术培训还有待加强。

诊断结论:应主要通过学习借鉴标杆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改进设备检修模式,规范设备维修管理水平,提高设备维修装备和技术水平,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提升目标:设备重、特大事故为0;主要生产设备可开动率≥97%;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98%;设备修理费用≤8000万元/年;设备备件储备资金占用≤5000万元。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员参与设备点检体系,完善设备点检作业标准和精密点检机制,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

2、加大员工业务技术培训,保证检修质量和缩短检修工期。

3、加快进口备件国产化实施进程,提高进口备件国产化规模。

4、切实抓好设备的保产维护工作,降低和减少计划外检修。

5、进一步完善设备检修备件和材料消耗定额,有效压缩备品备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

6、合理安排内部检修力量,将设备检修自修率提高到85%以上,有效控制设备修理费用。

7、学习借鉴西宁特钢的先进管理经验,通过改进传统的设备检修模式、指标设定方式、管理考核方法、作业标准等,持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8、大力推动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工程项目计划、费用、统计计算机辅助管理。

时间节点:以上各项配套措施在管理提升整改阶段逐项落实。

(三)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方面

重点问题:劳动生产率低、人工成本占比较高、劳务费用较高。

主要原因:由于近年来产出规模不高,人均产出较低,虽然公司人均工资已处于集团内最低水平,且经过多年大规模压缩人员,公司在岗人员已从29000余人减至9500余人,但人工成本占比依然较高;虽然公司劳务用工总量、费用总额及费用标准在集团内部已属于较低水平,但土地工、集体工人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等刚性支出呈逐年上涨趋势。

诊断结论: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压缩在岗员工和劳务工总量。提升目标:力争至2015年末将公司钢铁主业直接用工人数控制在7500人以内。人均销售收入达到100万元/人.年、人工成本构成率降至5.25%。

配套措施:

1、重新定编定员,按实际需求,从紧核定各单位(部门)定员。公司钢铁主业总体人员按不超过7500人核定定员。

2、加强外部分流渠道建设,多渠道分流人员:(1)加强外借、外派人员输出工作。开辟人员输出渠道,积极争取对外人员输出项目,增加就业岗位。

(2)严格劳纪管理,定期清理在册不在岗人员,及时解除符合解除劳动合同条件的违纪人员的劳动合同。

(3)对劳动合同期满,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的员工,直接终止劳动合同,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4)继续执行国家提前退休相关政策,组织长期病休职工参加丧失劳动能力鉴定办理病退。

(5)为集团公司新建项目或产业输送人员。根据集团公司新建项目岗位需求,鼓励公司内部符合条件职工积极参加应聘。

(6)做好社会职能移交收尾工作。清理现有仍未移交的社会职能,做好与地方相关部门的移交磋商工作。

3、拓宽内部分流渠道,分流钢铁主业富余人员。(1)对各单位富余人员,按员工个人自愿原则,按公司政策实行短期息工;因合同不足或生产设备等原因,导致短期停产时,由组织安排,也可实行短期息工。

(2)实行整体业务承包。对与钢铁主业板块关联不密切的单位,或核心工序外的辅助及后部工序,根据各单位情况,采用业务及人员整体外包或内部承包,减少直接用工。

(3)替换临时劳务用工岗位。对现有劳务岗位进行公示,通过职工自愿选择,组织推荐和安排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替换公司内部临时劳务用工岗位。

(5)实行转岗培训。将富余人员转入公司培训中心,根据公司急需和缺员岗位,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给予转岗。

4、大力发展非钢产业

(1)对非钢产业单位不设定员,大力发展房地产、物业管理、生活服务、园林绿化、机电设备制造等非钢产业,增加岗位需求,吸收容纳主业富余人员。

(2)对部分非主业单位,寻求引入战略投资者,实行改革改制、合作、联营、参股、租赁(资产、场所)、承包、委托管理、划转等多种方式,扩大外部市场,吸纳公司富余人员。

(3)对具有对外创收职能的钢铁主业辅助单位,设立对外创收项目部,在确保公司主体生产需要的同时,公司给 予相应激励政策,大力支持开拓外部市场。

5、严格控制入口关。严格控制新进人员,除生产和技术急需的主体专业学生外,原则上不新增人员。如今后逼近人员极限,确需新增加用工时,原则上采用劳务派遣模式。

6、对各单位实施一系列人力资源优化激励政策。时间节点:从2013年起至2015底,分别按3:3:4的减员比例制定各基层单位单位管理提升和人力资源优化的推进计划。

四、节能减排方面

重点问题:总量减排指标达不到国家要求、吨钢综合能耗较高。

主要原因:

1、能源计量基础薄弱。主机设备及工序能源计量配置不全,已配置的计量器具误差较大,给能源管理特别是工序、主机的能源管理及能源分析带来较大的困难,导致工艺流程分析改进和能源管控不能持续深入。

2、节能体系建设还较薄弱。节能工作涵盖了生产组织、设备管理、工艺改进、技改规划,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等各个方面,现有的能源管理对上述各方面的统筹性还不强。

3、节能改造项目推进缓慢。公司作为老三线企业,长期以来由于效益差,基本无节能资金投入,节能改造项目实 施较少,老区炉窑状况较差、能效低,部分机电设备已经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机电设备,循环水等环保设施配套不足,新水消耗较高,余热余压等节能技术和节能设施应用较少。

诊断结论:装备基础薄弱是主要原因,能源管理也有待进一步精细化。

提升目标:总量减排指标达到国家要求、吨钢综合能耗指标持续优化。

配套措施:

1、强化能源管理对标、建立能源精细化管控体系

(1)加强节能技术交流和能管人员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节能技术交流活动,将节能人员的培训纳入职工培训计划中,通过定期组织内外集中培训、考察交流,不断提高各级能管人员的业务素质。计划在2季度举办一期能管员培训班,年内组织先进行业的节能考察活动。

(2)完善节能计量设施,根据各用能单位的需求,协调落实重点耗能设备的能源表具完善工作,做到重点工序、重点耗能机组的主要能源介质计量表具的完善及有效管理,为节能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计划在年内完成第一阶段厂际间能源结算点的计量改造完善工作。

(3)完善专业厂—作业区(车间)—工段(主机)能源管控体系。建立能源日报制度,将工序、主机能源消耗的管控分析作为强化管控的主要工作。建立能源平衡报表制 度,全方位分析在各个工序、机组的能源消耗及构成情况,查找薄弱环节。计划在上半年实施各二级单位能源日报表和能源平衡表制度。

(4)把节能降耗作为公司战略地图的关键成功要素之一,将能源管控体系的建立,节能技术改造工作的推进以及能耗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战略绩效工作中,通过战略绩效管理工作的推进,促进节能能降耗工作的开展。计划在二季度建设完成并运行考核。

2、强化生产工艺改进与流程优化,加大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力度,努力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

(1)、加大整合现有生产线实现结构节能的工作力度,关停并转高能耗生产线。重点做好特种加工厂轧钢作业区产能向连轧二作业区转移(连轧二作业区生产线能耗低10%);整合原锻钢二车间和锻钢一车间及新锻造的产能,通过关停并转,技术设备升级降低能耗。

(2)针对长期制约公司能源指标优化的短板,加快推进效益明显的节能改造项目的实施进程,重点推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实施。计划在年内推进实施二炼钢厂、初轧厂技术改造并配套循环水和余热利用项目,实现能效提升和资源综合利用。计划在年内推进实施AOD蒸汽余热利用项目,并实施余热蒸汽溴化锂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五、现场管理方面 重点问题:现场管理各项要素、对象的可视化实施水平较低,现场管理的异常情况纠偏机制不完善。

主要原因:各单位6S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单位存在物品摆放不科学,现场物品标识不齐全,现场仪表的可视化率不高;在现场出现异常情况时的信息传递、决策及时性、执行力等方面还有待增强,异常情况的纠偏机制尚有待完善。

诊断结论:现场管理水平尚有较大提升空间。提升目标:现场物品摆放整齐、规范,100%做到可视化;现场异常情况纠偏不超过2小时,异常情况得到100%处理。

配套措施:现场物品按定点、定量、定额“三定”原则摆放;现场物品全部得到合理标识;现场所有仪表实现可视化;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形成现场异常情况处理的快速决策机制;学习借鉴外部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持续深化6S管理工作,加大检查、监督、考核力度,持续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时间节点:各项措施在2013年底以前落实,并取得实质性成效。

六、技术工艺管理方面

重点问题:工艺管理制度不完善,工艺管理水平有待加强。主要原因:

1、尽管公司工艺管理制度体系较健全,但管理内容上与集团公司要求仍有差距,主要是缺工艺评估与维护、工艺平台建设与维护方面的管理规定,规程仍是三规合一。二级单位(专业厂)在管理制度承接上存在漏项。

2、工艺技术管理机构虽然健全,但是人员配置与实际需求有差距,工艺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工艺技术管理和工艺技术应用研究的人员严重缺乏,技术力量与创新要求不匹配,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压力大。

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培训和再培养力度不够,难以满足公司战略定位对技术人员技能素质的要求。

4、工艺制订、工艺评审严谨性有待加强。工艺制订过程中,部分参数应明确,编号应规范,如专业厂工艺规程有相应内容,应参照其工艺规程执行。工艺评审要充分考虑专业厂各工序实际能力,避免因修磨或探伤等造成废品无法正常交货的情况。

诊断结论:应通过健全工艺管理制度,强化工艺监督检查,提高工艺管理水平和效果。

配套措施:

1、全面清理相关工艺管理制度,及时修订与管理现状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同时组织专业厂建立健全工艺管理制度体系。

2、改变工艺检查方式:将“每日车间抽查,技术创新部汇总”的抽查方式更改为“每日车间抽查,每月专业厂组织质计等部门开展工艺抽查,每季度技术部组织专业部门抽查”,对发现的问题,严格按规定实施奖罚。

3、扎实开展工艺维护,及时组织工艺评估。在工装条件、用户需求发生变化、产品质量出现趋势性问题、局部工艺进行重大调整等情况下,及时进行工艺适应性评估。

4、大力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加热温度,减少加热时间,控制炉内气氛,减少烧损;减少加工废品的产生;优化锯切长度,实行齐尺锯切方案,减少切头尾损失。

5、持续优化工艺流程。进一步完善Cr不锈连铸坯扩大规格、4Cr10Si2Mo连铸代模铸、Cr8系列模具钢一火轧制、Cr12轧制开坯代锻造开坯、自产锭扩大轧制开坯组距等系列工艺试验,通过工艺优化,提高各规格品种成材率。

6、大力推动技改和新建项目的达产达效。重点推动锻造分公司精锻机达产达效,取代落后生产线,提高锻件产品综合成材率。

时间节点:以上各项措施在2013年底以前逐项推进。

三、整改方案跟踪回访计划

1、建立按月总结上报制度。各相关二级单位按月向各专业系统主管部门总结上报各项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各专业系统主管部门根据整改方案,按月总结上报进展情况。

篇8:农网工程施工工艺提升管理探讨

1.1 农网工程工艺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深入检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 发现台区施工质量和工艺过程存在明显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台区拉线制作不符合要求、瓷瓶安装和绑扎不规范、导线连接工艺粗糙、下户线的安装工艺水平较低等等。通过农网工程施工过程和工艺水平进行分析得出, 造成施工工艺较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规划设计不到位:因农网工程规划设计点多面广, 设计时环境因素考虑不周, 规划结构布局深度不够, 后期施工过程中外部阻力较大, 造成部分工程规模变更, 使得施工工艺水平遭到破坏。

(2) 工程物资品种繁多:规划设计时, 在参照过去做法和历史经验的情况下, 设计了众多不同型号的导线、电杆、台区模式等, 仅各种型号的铁附件就多大340多种, 金具型号约170余种, 导线型号约158余种, 使工程物资品种繁多, 严重影响了施工中的物料组织和配备, 影响了工艺美观、工艺质量。

(3) 施工人员水平有限:因为各方面因素, 施工工期压缩严重, 工程进度紧, 使得施工过程中, 部分社会上的民工在经过短暂的培训后就进入农网工程建设市场, 这些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低, 技能水平低, 经验不足, 快而不精, 施工工艺粗糙。

(4) 工艺监督缺乏力度:工艺管理体系不健全, 工艺质量处罚可操作性不强;督查人员专业知识水平有限, 监督起来力不从心;工程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工程管理部门存在交叉, 责任不明, 管理松懈;工程三级验收流于形式, 工程现场督察和工程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未能及时消缺。

1.2 提升施工工艺的紧迫性和要求

(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电网规模也在不断壮大, 电力建设开展的如火如荼, 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突出表现是工程工艺水平不高, 导致频繁出现缺陷, 虽然后期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消缺, 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必须从源头上提升工艺质量, 彻底杜绝此类问题。

(2) 工艺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 是现代化管理的先导, 也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切入点。电力工程的工艺水平决定了项目质量, 也决定着电网的运行寿命。电网建设的质量和成本是衡量供电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然而电力项目的建设项目涉及范围广泛,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在这个周期长且复杂程度高的工程中, 影响其工艺质量的因素繁多, 如设计、施工、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技术措施管理等。在这些因素中不管是其中的任何一项出现问题, 都可能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工艺和质量。且电力工程的施工不会像其他普通工程那样, 当发生因工艺问题导致的事故时, 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弥补, 电力事故没有小事故, 所产生的结果是相当严重的。鉴于工程安全和质量的要求, 提高工艺水平, 加强工艺提升管理迫在眉睫。

2 施工工艺提升措施

为了解决好施工工艺问题, 使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又好又快地按期完成, 把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自2013年初, 公司提前谋划, 多管齐下, 力争全面提升施工工艺水平。

2.1 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1) 编制技术实施细则。依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相关技术规程和国网公司典型设计要求, 根据安徽省电力公司农网改造升级技术导则, 编制县公司《农网改造升级技术实施细则》。《细则》基于三通一标的要求, 统一施工工艺标准、规范施工工艺行为, 设备尽量采用系列化、标准化、节能型产品, 并按电网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为农网升级工程质量标准、统一建设、保证工程质量、指导工程实施和验收提供了更具体的理论依据。

(2) 提前做好规划设计, 建立项目储备库。电力建设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不能盲目建设, 见着短板就改, 然后过几年不行了再改。电力建设的投资水平低下, 往往会导致重复建设, 越改越乱, 也会不断增加区域电网的复杂性, 严重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县公司通过宣传和督导, 要求各供电所重点摸清安全隐患大、卡脖子、小容量的线路设备状况等, 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地方政府相关规划, 做好各供电所区域电网五年规划工作, 并根据规划建立电网建设项目储备库, 然后按轻重缓急的原则, 逐年实施改造计划。

2.2 简化设计方案和物料品种、型号

在参照国网及省市公司相关标准的情况下, 同时根据工程属地的实际情况, 将农配网项目的设计方案和物料种类进一步简化、通用化:

(1) 简化配电台区模式和配变型号。配电台区只采用单杆下火和中间下火两种典型模式, 配电变压器一般采用杆上架设方式, 在集镇地区主要采用315k VA和400k VA, 在乡村地区主要采用200k VA。

(2) 简化电杆型号。10k V架空线路, 集镇主要采用15m钢筋混凝土电杆, 乡村主要采用12m钢筋混凝土电杆, 特殊地段可采用高强度电杆、角钢塔或钢管塔。低压架空配电线路采用10m钢筋混凝土电杆。

(3) 简化导线型号。 (1) 10k V农村集镇电网主干线路架空导线宜采用钢芯铝绞线, 钢芯截面主要以20mm2为主, 导线截面一般以150mm2为主, 支线截面一般以120mm2为主。农村地区主干线路导线截面一般以120m2为主, 支线导线截面采用95mm2或70mm2导线, 一般以70mm2为主。 (2) 对于380V线路, 集镇和人口密集地区主干线导线截面一般采用120mm2, 支干线截面采用70mm2;其它地区主干线导线截面95mm2, 支干线截面采用50mm2。220V线路导线截面采用50mm2。

(4) 简化角铁横担。高低压线路角铁横担的规格一般都采用∠70×7, 1700mm, 下火线横担的规格一般采用∠40×4, 400mm。

(5) 简化绝缘子。10k V架空线路主要采用XP-70型复合绝缘子、XP-40悬式复合绝缘子和FXBW4-18/100棒形复合式绝缘子。低压线路一般采用P-10T针式绝缘子、ED型蝶式绝缘子。架空绝缘线线路耐张、转角、分支、终端杆应选用复合耐张绝缘子、绝缘金具。

这样简化物料品种之后, 电杆型号不到十种, 导线型号减少至十来种, 相应的铁附件和金具种类也都全部随之简化, 大大提高了工程物资的通用性, 降低了施工难度。

2.3 加大培训力度

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对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工艺质量都是关键影响, 对此, 加强对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各种培训指导力度。

(1) 举行工艺提升培训会。培训以讲解《细则》为重点, 并配合观看相关标准工艺的视频教程, 让参培人员全面了解农网工程施工工艺特点和细节流程。

(2) 开展“技能比武”。通过进行现场施工工艺大赛, 充分展现自己的技能水平, 促进施工人员相互交流学习, 并将该活动纳入农网工程评比中, 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3) 加强现场监督, 及时点评。对于正在实施的农网工程项目, 结合现场检查结果, 对发现的问题, 结合拍摄的照片, 对施工工艺进行点评, 及时纠正施工质量通病, 让施工人员不仅看到如何做才是规范, 更让他们看到自己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4) 加强精品工程建设。通过对精品工程评比办法的学习和精品工程考核管理体系, 提高施工人员的工艺质量意识, 以工程实例为指导, 以练促学, 促进建设队伍扎实地成长。

(5) 加强交流学习。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赴兄弟县公司进行农网工程施工工艺学习, 通过参观和比较, 深刻认识到工艺质量的差距, 学习经验, 提高认识。

2.4 强化管理和考核机制

(1) 修订县公司《农配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办法》和《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工艺质量考核办法》。确定了工程的分层管理制度, 对管理单位、供电所、物资、施工单位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范围作出明确界定, 同时规定对施工工艺质量的各种考核措施和奖惩办法。

(2) 实行业主项目经理负责制。根据省市公司相关要求, 制定县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业主项目经理管理制度》, 成立了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部, 下设业主项目部, 与农网升级改造办公室合署办公, 项目部设立总项目经理、专 (兼) 职工程项目经理, 具体负责组织和管理所管项目的建设质量、作业安全、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竣工验收、决算、档案等工作。

(3) 严格落实三级验收制度。严格执行施工单位、供电所、管理单位三级验收、复查制度, 层层消缺, 直至复查认定合格后, 方可拨付施工人员工资。所有验收记录、验收资料确保真实、准确。

3 工艺提升管理成效

(1) 工程初步设计周期缩短。配电台区采用典型设计模式, 工程施工图纸设计简洁、统一, 降低了设计成本, 有效缩短了设计时间, 相比以往复杂、繁琐的设计方案, 大大缩短了工程初步设计周期, 提高了工程的时效性, 也为工程实施赢得了充裕的时间。

(2) 工程工艺质量明显提高。设备材料全部为模块化、统一化, 材料清册一目了然, 各施工单位领用物料到现场后按照施工图纸施工, 变“现场安装”为“现场组装”, 同时施工人员熟练程度不断提高, 不仅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 提升了工作效率, 而且确保了工程质量, 各施工单位都在积极准备申报多个精品工程。

(3) 工程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1) 《细则》和两个《办法》在工程涉及的所有部门之间, 建立了一座沟通协作的桥梁, 也为工程的实施和工艺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 同时对工程进度、施工安全、组织成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标准化设计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 工程管理人员根据标准化施工图纸审核招标物资和工程造价, 按照标准化施工图纸进行中间检查和工程竣工验收, 工程管理进一步规范, 工程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业务能力得到锻炼, 并积极报名参加各种管理、技能认证考试, 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施工、管理人才, 为打造县域坚强电网提供了有力保障。

(4) 施工人员技能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各种技能培训、比赛、考核评比等活动的开展, 施工人员技能水平得到质的飞跃, 农网工程不仅施工工艺美观, 简洁明了, 而且工艺质量符合规定, 特别是配电台区安装、导线绑扎、拉线制作、瓷瓶安装等亮点工程工艺扎实, 有效的提升了农网工程施工队伍的整体质量。

(5) 电网安全可靠性增强。2012年、2013年农网改造工程施工工艺质量较以前得到大力提升, 使县域电网布局更优化, 供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主干网架更加坚强、更趋于合理, 供电更安全可靠。

(6) 线损下降, 电压质量提高。高工艺、高质量的农网工程使得低电压、卡脖子等电能质量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已改造地区彻底解决了农村空调无法启动、电风扇转动缓慢等实际用电问题, 使国县域电网综合线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得到一定提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较好的电网保证, 同时大大增强了电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 结束语

为进一步提高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标准, 确保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攻坚战目标顺利完成, 我供电公司采取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监督、加大工程质量和施工工艺考核等措施, 确保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规范化、标准化。

摘要:农网工程工艺水平既关系到美观, 更重要的是影响到设备的运行寿命和电网安全, 通过提高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简化设计方案和物料品种、型号, 加大培训力度, 强化管理和考核机制等, 使县公司农网工程稳步推进、健康发展。

上一篇:生涯人物访谈参考下一篇:我们不是同路人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