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2024-04-10

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精选8篇)

篇1: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时间飞逝,5个月的车间实习很快结束了。在刚过去的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可以说这短短的5个月,不仅仅是在工作上迈出的一小步,更是我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一大步。

从炎热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天,我在车间感受非凡;从冷轧工序的又累又脏到酸洗工序的刺鼻难闻,我深深感受公司员工的勤劳与辛苦;从根本不懂钢管生产工序的我到如今至少略懂一二的我,我深切感受公司领导的关怀以及各工序段员工的细心教导。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激励我奋斗,使我进步的源泉。

实习下来,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以自己不完整的知识说说个人的一些想法。冷轧工序的好坏是决定做合格成品钢管的保证。原料的质量好,说明各种金属材料的性质好,使冷轧工序便于加工。然后配以无损坏冷轧机的规范操作,就能轧出标准的外径、均匀的壁厚以及减少裂缝的产生率。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工序不重要。要做出质量合格的成品管,也要配以其他各段工序的正确操作。例如,固溶处理的好坏决定着钢管的耐腐蚀程度,影响其使用年限;成品检验工作的仔细与细心程度,关系着是否有不合格品流出。

除此之外,最想说的是一个好的公司也要有良好的管理方法。我个人愚昧的想法:最好的管理方法是,拿你最希望别人管理你的方法,去管理你的下属。这就是我实习学习到的道理。

篇2: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下面简要的汇报一下我在这三个月的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

首先是工艺工装的了解和熟悉。刚进入车间,在工艺员的带领下,我知道了每台机床的编号及作用,同时肤浅的接触了加工车间的主要生产零件:气缸座,曲轴。随后,通过看工艺文件和工艺员的讲解,我对不同型号的零件的工艺要求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经过工艺文件与机床的对照,我了解了每台机床的加工部位及加工顺序。

然后是检具使用方法的掌握。在知道了零件的工艺生产要求之后,理所当然是熟悉该如何检验成品工艺是否合格,这就涉及到各种检验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看过检验员对各种检具的使用后,在自己亲自动手实践的情况下,我基本上学会了不同检具在不同条件下的使用方法,并且掌握了测量的三要点:量具的选择,基准点的确定,三次测量确定数值。

接着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分析。在刘工的耐心指导下,经过综合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人、机床、材料、环境。人为的不当生产,例如在没做好首检的情况下大批量生产;机床的故障,例如夹具的松动和磨损;材料的不合格,例如毛坯的位置度和对称度偏;环境的影响,例如温度的变化,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因此我们要时刻关注。

最后是实践工作经历。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每台机床的切削液的折光值的测量,粗加工的折光值保证在3左右,精加工则尽量在4左右。这虽然看起来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它确关系重大。切削液的主要作用是:降温、润滑、冲屑、防锈。如果切屑液的折光值不够会直接导致产品锈蚀,影响产品质量。在测量切削液的折光值时还要检查每台机床的首检、自检和设备点检记录,在首检合格和设备没故障的条件下方能大批量生产。接着是每两小时一次的工艺巡检,通过对每台机床的产品的抽检,确认机床和工艺生产的稳定性,从而良好的实现过程控制,其中气缸座的对称度、缸面五孔的位置度、定子面对轴孔的垂直度、曲轴的外径和圆度等是车间重点关注的问题点,需要我们去找出原因并加以改善和解决。

另外,在实习期间我还积极参加了公司和车间组织的培训,以及“生死99秒”,羽毛球和排球比赛等活动,在学习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

通过这三个月的实习,我认识到了自己很多知识方面的不足,还需要去进一步努力和完善,同时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了意志上的锻炼,这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篇3: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一、制度体系化, 保障学生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学习及顶岗实习实效性

不断完善了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实习实训管理制度等12项制度。做到了团队合作, 方向明确, 责任到人, 成效显著。 (见表1)

二、服务便捷化, 充分利用实训基地,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现了八个合一:

(1) 生产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就是实训室, 也是产品的生产车间或是业务的工作室。

(2) 学生与学徒合一。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里, 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 又是生产一定有形或无形产品的学徒。

(3) 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又是生产实习的师傅。

(4)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在生产性实训中, 教学的内容往往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 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式、任务式课程, 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

(5) 教学用具与生产工具合一, 教学设备就是生产设备, 教学素材就是生产的原材料。

(6) 作业与产品 (作品) 合一。学生完成的作业不仅仅是写在作业本上的, 而是生产出的合格产品或是学生的创意作品。

(7) 教学与科研合一。教师在完成生产、实训任务的同时, 又能开展一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 教师可以面向企业积极开展应用性的横向课题的研究, 师生共同完成科研项目或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一般讲生产性实训中心应有新产品、新技术创新平台、研究所或重点实验室支撑。

(8) 育人与创收合一。通过生产性实训, 既培养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又生产了一定的物质产品, 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三、完善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共建共享模式即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 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 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 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实现了优势互补, 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 共建共用实训基地, 实现优势互补。学生在校期间即实现了动手操作能力的实践, 又实现了在企业中的锻炼成长, 将自己视为真正的员工, 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一员。

四、建立心智体验中心, 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作流程, 熟悉了企业文化, 学校采用用友先天特质沙盘, 建成了心智体验中心。通过在线测评, 确定人格特质, 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利用桌游找出自己的优势, 重新认识自我, 做好职业规划, 学会与人沟通, 在工作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能够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先天优势和弱势, 知道如何扬长避短, 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人生;能够知晓自己的心智体验与未来想从事或喜欢从事工作岗位的匹配度, 使学生能够提早针对自身差异和不足做好心理和技能诸多方面的准备调整工作, 实现甄别心智体验, 规划职业人生。

五、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顶岗实习间的关系

校外实训基地是企业为学生提供满足专业技能培养需求的工作岗位, 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配备业务强、技术精, 并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责任心强, 有相应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 以保证实训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实训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承担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 在学生取得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 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指定专人, 配合学校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考勤、考核等工作, 并负责与学校相关指导教师沟通学生实习情况, 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为教师提供部分实践岗位, 承担“双师素质”教师的培训任务。

顶岗实习是要按照工作量或工作时间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 不得低于当地劳动力最低收入标准。对学生实习没有报酬的特殊专业, 学校要报请地方教育、财政部门, 给予必要的补助。不同于普通实习实训, 顶岗实习需要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年, 这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学生在校经过一个理论知识准备的阶段之后, 顶岗实习才会有意义。为了安排集体顶岗实习而压缩必要的课程, 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一个对岗位懵然无知的学生, 不仅不能很快适应实习岗位, 在一些机械操作性的岗位上, 还可能因为缺乏相应理论和知识, 危及人身安全。而企业在接收这样的学生实习时, 也必须投入更多资源, 不但会提高成本, 甚至自身的生产也会被拖累。这样的实习生, 企业当然不愿意接收。

篇4: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一、 实施背景

中职学校“2+1”培养模式于2005年正式在全国推行,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从2006届学生开始实施。学生在三年级开展企业对口岗位顶岗实习,在工作过程中实践和深化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岗位工作过程知识,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2006年9月,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部署下,学校率先进行“双零”模式的试点,即零学费招收粤贫困地区家庭子女就读。就读期间学生以工学交替形式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获取生活费,缩短毕业上岗的距离,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帮扶目的。通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取得很大成功,成为教育扶贫的有效举措,也初步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深度办学的新路。

但在上面两种情况的学生顶岗实习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一是因顶岗实习,学生专业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被压缩,知识技能普遍存在不足,但学校在顶岗实习中处于被动,难以介入开展教学;二是企业以效益为先,“重工轻学”,提供的岗位简单、单一,学生顶岗实习的学习效果不理想;三是带队专业教师局限于对学生的生活管理,难以深入生产学习提高;四是不合理的实习岗位安排,并不利于企业选拔培养优秀员工,从长远看企业受益不大。

二、 解决思路与目标

顶岗实习虽在企业进行,但依然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将知识技能转化到实际工作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在真实工作环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职业素养,从学生向职业人顺利过渡的重要阶段。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过渡期间除了存在空间变化,更重要的是知识技能的呈现和结合形式等出现较大变化,仍需一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岗位学习过渡期,使两年校内学习与一年顶岗实习学习顺利衔接。

因此,2008年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开始就“顶岗实习教和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运用完整工作过程课程理论,探索“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生产现场结合专业教学的方法和模式。由于造成顶岗实习诸多问题的矛盾在于企业追求效益与学校教学安排之间的冲突,学校黄瑞兴校长打破旧有思路框架,构思并试点以承包企业生产任务为条件,换取顶岗实习安排主动权,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既符合生产要求又符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求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三、模式的实施及成果

2009年12月,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与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承包企业生产线的方式,探索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教学新模式。面对这种兼顾生产和教学新型的顶岗实习模式,学校对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学习评价、学生和下企业教师管理等进行全面改革调整,保证模式顺利实施。

1. 建立完善了“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的管理制度

建立了由校领导和公司总经理组成的校企合作领导协调组、教学部门与企业生产技术部门组成的生产教学工作组、德育部门与企业管理部门组成的学生管理工作组。各组分工明确,职责明确,同时建立和完善了对应的工作制度,保障了顶岗实习顺利开展。

2. 构建完善了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教学模式

(1)实施岗位轮换、宜工宜学的生产和教学安排

承包生产线的目的之一就是学生可以在多个岗位进行工作轮换,学习和掌握多个岗位工作技能要求,提升专业综合能力。学校根据岗位类别把105个岗位被划分为10个模块,根据学生从“生手”到“熟手”成长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进行模块和岗位间的轮换,每周安排若干学时的集中教学,校企合作共同实施岗位技能和理论课程教学,做到生产与学习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

(2)实施完善了“双导师制+学长制”的教学

生产线跨越三个楼层,含105个工作岗位,所配备教师对于技术和教学工作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学校采用了“双导师制+学长制”的教学。“双导师制”是指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技术导师”,主要负责技能辅导;学校教师担任“理论导师”,主要负责专业理论,“双导师”配合开展岗位教学。除了学生,企业“技术导师”还指导教师的技术与管理,对于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现场工作能力起到重要作用,也为教师深入参与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起到引领和桥梁作用。

“学长制”主要是对优秀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延长其岗位工作周期,以便对新到岗的学生进行工作适应性和岗位技术指导。“学长制”方案发挥了同伴学习效应,效果明显,在解决教师人手不足问题的同时,也成为企业挑选和培养优秀后备员工的良好途径;担任过学长的学生,在职业发展、岗位晋升等方面表现出了更明显的优势。

(3)建立实施生产与教学结合的顶岗实习评价体系

顶岗实习的考核由校企联合进行,企业考核为主。将企业质量评价和对员工考核标准教学评价相结合,对生产量、生产质量及规范操作、专业知识学习效果等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每月一次。各岗位大类平均成绩为顶岗实习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结合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工作纪律、学习态度等方面得出顶岗实习综合成绩。

3. 结合岗位任务,校企合作开发专业课程

在“承包生产线”模式实施过程中,学校与行业、企业专家以生产线为平台,通过分析机电专业(制冷方向)基本工作过程,整理出该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的职业岗位能力,将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技术标准等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构建了贴近生产,符合企业技术发展需要的专业课程。

4. 建立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实习实训教学场所

生产线是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在校外的拓展和提升。在企业支持下我们对生产区域进行了教学化改造,设立了教学区,增设知识讲解示范牌,建成了比较完善的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实习教学场地;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生产线还能给一年级的学生提供“职业见习”岗位,给二年级学生提供了开展项目教学的学习平台,拓展了生产线的教学功能,也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5. 搭建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师成长新平台

在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中,要求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教学与生产管理,身份在教师、技术员、生产管理员间转换,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很大挑战,但也为其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学校通过校企协调,实施《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奖励制度》、《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等举措,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技术革新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1. 创新了顶岗实习模式

学校以承包企业生产线和生产任务为前提,把握顶岗实习管理的主动权,在生产线平台上实施生产与教学共融、工作与学习并行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通过岗位轮换,校企合作实施岗位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等方法解决了传统顶岗实习中常见的岗位单一、简单、难以开展专业教学,顶岗实习质量难保证等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和强化了工作全过程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了职业综合能力,为今后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模式也为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研究和实践平台;在顶岗实习中采用“双导师制+学长制”的教学方案,提升了顶岗实习效果,实现了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同时也锤炼了优秀的学生,锻炼了教师。

2. 实现了校企双赢

新模式减少了校企双方的担心与束缚,学校能够更专心于产教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企业更聚焦于技术指导和革新,各展所长实现更大的双赢。对学校,学生通过岗位轮换的学习,职业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实习目标;专业教师参与生产、管理,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提升了专业能力、教改能力。对企业,在优化管理以及有教师参与的技术革新帮助下,学生线产能高于普通线20%,生产线管理成本却更低,企业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

3.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使得教师能更深入地参与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进其教学和教改能力。通过四年轮流参与工作锻炼,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有很大提升。

五、成果的应用成效

1. 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

通过承包生产线模式的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扎实、岗位技能更熟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明显优于公司其他员工,生产线学生多次获得公司嘉奖。模式实施四年多来,机电专业先后为海信科龙集团、广东康宝、广东特变等地方名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初次就业薪酬排在全校各专业第二位(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公司2013年调研数据),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经过生产线锻炼的学生表现出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更强的拼搏精神,机电专业(含双零模式)在2010至2013连续四年中共有6人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和团体一等奖,15人次获广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2. 推进了专业内涵建设

在承包企业生产线的平台上,通过对机电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进一步完善了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编写出版了《空调器装配与检测》教材,完成了《电气安装与维护》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海信科龙集团投资58万在校内建设了一条仿真生产线,加强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步伐。

通过该模式锻炼,学校机电专业教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2年韩亚兰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邓峻谔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南粤优秀教师”、王泽春被评为省“技术能手”;2013年梁秋霞获得“亚龙杯”全国教师能力大赛第一名;王茜松在生产线上成功进行了两项技术改造,一项提升生产线产量8%,另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省开支近50万元,获得了企业高度好评。

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首批国家级中职示范校验收,机电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成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是其他专业进行专业改革建设的引领者和标杆。

3. 直接推动区域校企合作联盟工作,社会反响大,评价高

由于该模式使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储备优势,公司因此获得海信科龙集团2010年度“管理创新奖”,在集团内部引起极大反响,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先后到校联系合作机会,直接推动学校于2011年12月牵头成立了校企区域合作组织“梁銶琚职校产学联盟” (目前有68个成员单位,其中政府部门3家,行业协会5家,企业单位48家,学校单位12家),为珠三角区域和粤东、粤西校企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广阔平台。

六、成果的推广运用

1. 黄瑞兴校长先后在2012年北师大举办的示范校建设高级研修班、全国机械职教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和2013年教育部在东莞召开的“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等多个全国性场合做了经验介绍,得到了中职同行的认可。

2. 在“梁銶琚产学联盟”平台的牵线下,先后有肇庆四会中等职业学校、韶关曲江职业学校等省内中职校实施本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3. 学校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和广东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校企合作成功案例成为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取经学习的重点。通过韩亚兰副校长在每一批全国和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经验介绍,影响不断扩大。

七、成果的预期效果

承包企业生产线的顶岗实习教学新模式,既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一个具体形式,更是学校与企业由浅层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学校只要有成批的学生在企业一大类岗位集中学习,就能开展此模式。承包生产任务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是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一个营业部、一个维修部或者是一个时间段的生产任务等。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虽然进行了四年,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前期经验推广,主要是广东省多家学校进行了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阶段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在周边省份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在提升顶岗实习质量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5. 搭建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师成长新平台

在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中,要求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教学与生产管理,身份在教师、技术员、生产管理员间转换,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很大挑战,但也为其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学校通过校企协调,实施《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奖励制度》、《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等举措,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技术革新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1. 创新了顶岗实习模式

学校以承包企业生产线和生产任务为前提,把握顶岗实习管理的主动权,在生产线平台上实施生产与教学共融、工作与学习并行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通过岗位轮换,校企合作实施岗位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等方法解决了传统顶岗实习中常见的岗位单一、简单、难以开展专业教学,顶岗实习质量难保证等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和强化了工作全过程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了职业综合能力,为今后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模式也为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研究和实践平台;在顶岗实习中采用“双导师制+学长制”的教学方案,提升了顶岗实习效果,实现了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同时也锤炼了优秀的学生,锻炼了教师。

2. 实现了校企双赢

新模式减少了校企双方的担心与束缚,学校能够更专心于产教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企业更聚焦于技术指导和革新,各展所长实现更大的双赢。对学校,学生通过岗位轮换的学习,职业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实习目标;专业教师参与生产、管理,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提升了专业能力、教改能力。对企业,在优化管理以及有教师参与的技术革新帮助下,学生线产能高于普通线20%,生产线管理成本却更低,企业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

3.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使得教师能更深入地参与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进其教学和教改能力。通过四年轮流参与工作锻炼,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有很大提升。

五、成果的应用成效

1. 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

通过承包生产线模式的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扎实、岗位技能更熟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明显优于公司其他员工,生产线学生多次获得公司嘉奖。模式实施四年多来,机电专业先后为海信科龙集团、广东康宝、广东特变等地方名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初次就业薪酬排在全校各专业第二位(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公司2013年调研数据),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经过生产线锻炼的学生表现出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更强的拼搏精神,机电专业(含双零模式)在2010至2013连续四年中共有6人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和团体一等奖,15人次获广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2. 推进了专业内涵建设

在承包企业生产线的平台上,通过对机电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进一步完善了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编写出版了《空调器装配与检测》教材,完成了《电气安装与维护》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海信科龙集团投资58万在校内建设了一条仿真生产线,加强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步伐。

通过该模式锻炼,学校机电专业教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2年韩亚兰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邓峻谔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南粤优秀教师”、王泽春被评为省“技术能手”;2013年梁秋霞获得“亚龙杯”全国教师能力大赛第一名;王茜松在生产线上成功进行了两项技术改造,一项提升生产线产量8%,另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省开支近50万元,获得了企业高度好评。

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首批国家级中职示范校验收,机电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成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是其他专业进行专业改革建设的引领者和标杆。

3. 直接推动区域校企合作联盟工作,社会反响大,评价高

由于该模式使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储备优势,公司因此获得海信科龙集团2010年度“管理创新奖”,在集团内部引起极大反响,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先后到校联系合作机会,直接推动学校于2011年12月牵头成立了校企区域合作组织“梁銶琚职校产学联盟” (目前有68个成员单位,其中政府部门3家,行业协会5家,企业单位48家,学校单位12家),为珠三角区域和粤东、粤西校企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广阔平台。

六、成果的推广运用

1. 黄瑞兴校长先后在2012年北师大举办的示范校建设高级研修班、全国机械职教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和2013年教育部在东莞召开的“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等多个全国性场合做了经验介绍,得到了中职同行的认可。

2. 在“梁銶琚产学联盟”平台的牵线下,先后有肇庆四会中等职业学校、韶关曲江职业学校等省内中职校实施本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3. 学校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和广东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校企合作成功案例成为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取经学习的重点。通过韩亚兰副校长在每一批全国和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经验介绍,影响不断扩大。

七、成果的预期效果

承包企业生产线的顶岗实习教学新模式,既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一个具体形式,更是学校与企业由浅层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学校只要有成批的学生在企业一大类岗位集中学习,就能开展此模式。承包生产任务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是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一个营业部、一个维修部或者是一个时间段的生产任务等。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虽然进行了四年,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前期经验推广,主要是广东省多家学校进行了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阶段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在周边省份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在提升顶岗实习质量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梁銶琚职业技术学校)

5. 搭建了“产学研结合”的教师成长新平台

在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中,要求专业教师轮流到企业参与教学与生产管理,身份在教师、技术员、生产管理员间转换,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很大挑战,但也为其成长提供了良好的“产学研”平台。学校通过校企协调,实施《教师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奖励制度》、《实践能力提升计划》等举措,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和技术革新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1. 创新了顶岗实习模式

学校以承包企业生产线和生产任务为前提,把握顶岗实习管理的主动权,在生产线平台上实施生产与教学共融、工作与学习并行的顶岗实习教学模式。通过岗位轮换,校企合作实施岗位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等方法解决了传统顶岗实习中常见的岗位单一、简单、难以开展专业教学,顶岗实习质量难保证等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学生掌握和强化了工作全过程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升了职业综合能力,为今后工作发展奠定了基础;模式也为学校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研究和实践平台;在顶岗实习中采用“双导师制+学长制”的教学方案,提升了顶岗实习效果,实现了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同时也锤炼了优秀的学生,锻炼了教师。

2. 实现了校企双赢

新模式减少了校企双方的担心与束缚,学校能够更专心于产教结合的教学改革与实施,企业更聚焦于技术指导和革新,各展所长实现更大的双赢。对学校,学生通过岗位轮换的学习,职业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实习目标;专业教师参与生产、管理,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提升了专业能力、教改能力。对企业,在优化管理以及有教师参与的技术革新帮助下,学生线产能高于普通线20%,生产线管理成本却更低,企业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能更好地选拔优秀人才。

3. 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平台

承包生产线顶岗实习模式使得教师能更深入地参与生产管理和技术改造,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促进其教学和教改能力。通过四年轮流参与工作锻炼,专业教师素质能力有很大提升。

五、成果的应用成效

1. 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

通过承包生产线模式的顶岗实习,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扎实、岗位技能更熟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明显优于公司其他员工,生产线学生多次获得公司嘉奖。模式实施四年多来,机电专业先后为海信科龙集团、广东康宝、广东特变等地方名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高达100%,初次就业薪酬排在全校各专业第二位(数据来源于麦可思公司2013年调研数据),毕业生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经过生产线锻炼的学生表现出更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更强的拼搏精神,机电专业(含双零模式)在2010至2013连续四年中共有6人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和团体一等奖,15人次获广东省一等奖的好成绩。

2. 推进了专业内涵建设

在承包企业生产线的平台上,通过对机电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进一步完善了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编写出版了《空调器装配与检测》教材,完成了《电气安装与维护》等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海信科龙集团投资58万在校内建设了一条仿真生产线,加强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了专业课程改革实践步伐。

通过该模式锻炼,学校机电专业教师能力得到很大提升,2012年韩亚兰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邓峻谔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厅评为“南粤优秀教师”、王泽春被评为省“技术能手”;2013年梁秋霞获得“亚龙杯”全国教师能力大赛第一名;王茜松在生产线上成功进行了两项技术改造,一项提升生产线产量8%,另一项每年为企业节省开支近50万元,获得了企业高度好评。

201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首批国家级中职示范校验收,机电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中成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是其他专业进行专业改革建设的引领者和标杆。

3. 直接推动区域校企合作联盟工作,社会反响大,评价高

由于该模式使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储备优势,公司因此获得海信科龙集团2010年度“管理创新奖”,在集团内部引起极大反响,集团下属的多家公司先后到校联系合作机会,直接推动学校于2011年12月牵头成立了校企区域合作组织“梁銶琚职校产学联盟” (目前有68个成员单位,其中政府部门3家,行业协会5家,企业单位48家,学校单位12家),为珠三角区域和粤东、粤西校企更广泛深入的合作建立广阔平台。

六、成果的推广运用

1. 黄瑞兴校长先后在2012年北师大举办的示范校建设高级研修班、全国机械职教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和2013年教育部在东莞召开的“全国职业学校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等多个全国性场合做了经验介绍,得到了中职同行的认可。

2. 在“梁銶琚产学联盟”平台的牵线下,先后有肇庆四会中等职业学校、韶关曲江职业学校等省内中职校实施本模式,并取得良好效果。

3. 学校作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师资培训基地和广东省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校企合作成功案例成为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取经学习的重点。通过韩亚兰副校长在每一批全国和全省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经验介绍,影响不断扩大。

七、成果的预期效果

承包企业生产线的顶岗实习教学新模式,既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一个具体形式,更是学校与企业由浅层合作走向深度融合的方向。学校只要有成批的学生在企业一大类岗位集中学习,就能开展此模式。承包生产任务可以有多种不同形式,可以是一条生产线、一个车间、一个营业部、一个维修部或者是一个时间段的生产任务等。我们在这方面的探索虽然进行了四年,但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前期经验推广,主要是广东省多家学校进行了借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阶段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并在周边省份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在提升顶岗实习质量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篇5: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如题,机电一体化顶岗实习总结报告8000字左右, 最好是工厂车间实习的 急求一份

[机电一体化顶岗实习总结报告, 最好是工厂车间实习的]

篇6:汽车生产车间实习总结

我实习所在的车间是汽车总装车间,主要是检测下线车辆。我学的是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专业,在实习期间学习了课本上所没有学到的知识,所以一切还要从最基本的学起。刚开始实习时,班长和其他的同事对我很关心,他们耐心的教我怎样检漏,只有看懂了,才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认识,只有认识了才能更好去操作。在这期间我了解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学校只能想象,现在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才能弄清楚整个生产线的流程。

而且在实践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问题就去询问,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时我才真正感觉到课本的知识应该与实践相结合。从这之后我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记在笔记本上,没事的时候就看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认识和复习我基本掌握了一些技能,之后还对我们进行培训,使我更加了解了一些汽车方面的知识。

在实习期间,我深切地感受到,汽车总装车间是一个团结、上进、充满活力的集体。每天大家都是笑脸相迎,即使面临很大的工作压力,车间里仍然会听到笑声、面对同事,大家总是热情真诚、面对工作上的困难,大家总是互相帮助,直至解决难题。整个车间和睦相处,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而领导就是这个家庭中的家长,给每个人很大的空间自由发挥。从他们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敬人、敬业、高效、高水平服务的真实意义,体会到了创造完美、服务社会的理念,体会到了xx汽车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知道了什么是“有激情一切皆有可能”。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每当我遇到困难向大家求助时,谁都会无私的告诉我、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这样有限的时间里,在这么和谐的气氛中工作、学习,和同事们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工作。所以我努力向同事学习,不懂就问,认真完成领导和同事交给我的每一项工作。领导和同事也都尽力帮助我,给我讲授知识,耐心解答我的疑难困惑,并给我制定了一系列的实习计划,帮我达到实习的目的。

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不仅很好地运用了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实用的待人处世之道,阔大了知识面,也丰富了社会实践经历,为我即将踏入社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十分感谢凯xx汽车有限公司,感谢汽车总装车间给我这样一个宝贵的实习机会,让我对社会、对工作、对学习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为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增添了信心,让我在大学生活中留下了美好的一页。其次,我还要感谢技术服务部的各位师傅,感谢他们给我的指导,谢谢!我也要对领导及同事说一声谢谢,感谢他们对我的栽培!

汽车生产车间实习总结(二)

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很多的大学生都没有工作,为了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更好的融入到社会当中,实习就帮助我们向社会迈出了一大步,能够让我们学到很多东西,使我们以后的工作更加稳固和牢靠。

我和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xx汽车总装车间实习,实习的生活是充满艰辛的、挑战的。因为实习是为我们进入社会做准备,是为了让我们毕业后能更好的去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汽车作为这个时代最流行方便的交通工具,在社会上是越来越多,而汽车又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它也是经过各个车间然后组装出来的,汽车的生产大致分为四大工艺。冲压、焊装、涂装和总装。这次我实习的地方就是在汽车总装车间。

我们刚开始实习时,就是听老师讲车间的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一连讲了半个小时,讲解的那么详细,一个笨蛋都理解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到后来才知道这些真的很重要,它们将伴随着我们一直工作,关系着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之后也没有动手工作,而几个人一组,看一名指导老师工作组装,我们也在一旁认真观察,老师一边组装,一边更我们解释,我们都很快弄明白,这些都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理论知识,现在就是将它们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在这之中但然有个磨合适应的过程,看的多了,慢慢的就明白了,然后就轮到我们动手,知道老师在一旁指导我们,要是我们哪里做错了,都一一指出,然后帮助我们改正,我们组要组装曲轴、碗型塞、机油泵、连杆、活塞、油底壳等。

看到知道老师组装时,气定神闲动手工作相当麻利,轮到我们就不行了,把工具拿在手上都不知道做什么了,哎。可是我们也不灰心继续努力的工作实践,一连几天下来,我们都慢慢熟悉了工作流程,先在动手实践也不像开始那样不知道怎么做了,虽然还是很生涩,但是熟能生巧麻。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实习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的收获也颇丰。首先是团结合作,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结起来工作才做的更好,还有社会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都是课堂上教不了的,这些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激情与耐心:要有激情,耐心的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这项工作我深深地感觉到没有激情与耐心是做不好的。我很深刻的体会到,学无止境。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上很好的立足是需要不断的学习,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不断的充实自己才行的。否则,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我们就将被社会所淘汰。

汽车生产车间实习总结(三)

生产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环节。在生产实习过程中,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培养我们的团结合作精神,牢固树立我们的群体意识,即个人智慧只有在融入集体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生产实习,对我们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加强劳动观点起了重要作用。

一、实习任务

1、较全面、综合地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技术、较深入、详细地了解企业生产的设备、工艺、产品等相关知识、了解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文化、产品开发与销售等方面的知识和运作过程。

2、在专业比较对口的实习岗位上,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密切结合,并能灵活应用,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工程实践能力均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

3、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劳动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逐步掌握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实习基本要求

1、学生在实习企业必须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相应的劳动纪律,不能无故请假和擅离岗位。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或改变实习企业的必须征得实习企业和指导教师的同意。

2、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严防工作责任事故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3、必须遵纪守法,模范遵守公民的社会公德,不得从事法律法规、厂纪厂规、校纪校规所不允许的各项活动。

4、努力工作,积极完成实习单位指定的工作任务,虚心学习,主动、诚恳地向工人师傅、工程技术人员及企业管理人员求教,刻苦钻研。

5、应多与指导教师联系交流,及时得到教师指导。

三、实习内容

(一)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学习的目的二、事故的发生及其预防

1、事故发生的因素人为因素——不安全行为物的因素——不安全因素。

2、发生事故的认为因素。

1)、管理层因素。

2)、违章:

a、错误操作。

b、违章操作。

c、蛮干。

3)、安全责任(素质)差。

三、入厂主要安全注意事项

1、防火防爆。

2、防尘防毒。

3、防止灼烫伤。

4、防止触电。

5、防止机械伤害。

6、防止高处坠落。

7、防止车辆伤害。

8、防止起重机械伤害。

9、防止物体打击。

10、班前班中不得饮酒。

四、设备内作业须知

1、在各种储罐,槽车,塔等设备以及地下室,阴井,地坑,下水道或是其他密闭场所内部进行工作均属于设备内作业。

2、设备上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等均应与外界有效的隔离。

3、进入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

4、应采取措施,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

5、作业前30分钟内,必须对设备内气体采取采样分析,采样应有代表性。

6、进入不能达到清洗和置换要求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7、设备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并应有入抢救的措施及有效保护手段。

8、《设备内安全作业证》由施工单位负责办理,该项目的负责人或是技术员填写作业证,上检修作业单位应填写的各项内容。

(二)流水线生产特点的简要介绍:顾名思义,流水线就是团体的工作,每个员工必须认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因为整个流水线的每个工序都是紧密联系的,可能会因为某个工序的错误而造成整个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产品为废品。

(三)学习和了解电子器件的结构型式、结构种类和作用。

(四)学习和了解工厂车间的生产组织管理情况,生产工艺等等。

五、实习日记

在实习中,我们将每天的工作、观察研究的结果、收集的资料和图表、所听报告内容等均记入到了实习日记中。随时接受老师们的检查与批改。

六、其它活动

在完成好我们所实习业务内容的同时,常常利用现场学习的机会,开展向社会、向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实习的活动。在空余时间里还组织球赛、踢毽子、乒乓球等活动,并加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等。

七、实习感悟

生产实习是我们学院为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安排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将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重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我们通过实习在专业知识和人才素质两方面得到锻炼和培养,从而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成为业务骨干打下良好基础。

产品生产用技术资料、生产组织管理等内容,加深对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试验等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车间管理、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使用的主要工装设备、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工厂车间的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从事这方面的研制、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这次生产实习过程中,不但对所学习的知识加深了了解,更加重要的是更正了我们的劳动观点和提高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等。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我从小就对这种小制作很感兴趣,每次完成一个步骤,我都像孩子那样高兴,并且很有“成就感”。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手电筒组装与测试时,发现的好几个短路的焊盘都被我维修好了。

篇7:车间生产实习报告(总结).

经过军训对身体和毅力的磨练,和内训对理论知识的加深和巩固,我们终于迎来了车间实习阶段,这一阶段将对我们前一段时间的学习进行实地考核,也为我们将要从事的岗位工作打下铺 垫。

我把车间实习看的更重要,因为我始终坚信:“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真理!”它是对我 门大学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验,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认真观察每一台设备、仔细查看每一 张图纸、细心琢磨每一步工艺、虚心听取师傅们的相关介绍。每遇到一个问题我都会联想从前学 到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或者查询相关文件,努力去思考解答。同时,我也把车间里的每一位工 人师傅看作是我的老师,认真学习他们的实践经验,认真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通过这次生 产实习以及与其他分公司实习生的交流,我对我们公司的产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机械制造相 关知识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一、实习目的

新员工到生产一线实习时徐工的光荣传统,通过实习,新员工可以熟悉企业产品制造情况和 生产管理流程,感受徐工厚重的企业文化。尤其作为技术研发人员,通过车间实习可以深入了解 产品的工艺流程,了解相关技术在生产制造上的应用,为今后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思路,为以后 的工作不脱离实际奠定基础。

二、实习时间

2012年 9月 3日至 2012年 11月 3日

三、实习单位及其简介

实习单位是履带吊事业部,是上市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最核心企业之一,公司创立于 2010年 1月份,前身是*****有限公司履带起重机产业,现已形成以 35~3000吨级履带起重机为 核心的起重机械产业群,是中国最早从事履带起重机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的专业化企业。2011年, XGC16000、XGC28000履带起重机成功研制并实现销售, 三千吨级履带起重机产用联合开发项 目启动,被公司内部人员称为“兄弟连”。现在公司共有“钢结构分厂”、“装配分厂”、“涂装分 厂”、“成品分厂”四个分厂,而我们此次实习场所就主要是钢结构分厂和装配分厂,各实习一个 月。

四、实习经历

4.1安全知识培训(2012.9.3——2012.9.4 刚来到履带吊事业部, 公司首先安排了专门人员为我们介绍了该公司的概况并为我们准备了

两天的安全知识培训,安全教育主要是以讲解和录像的形式进行的。安全教育人员给我们看安全 生产记录还有事故案例,一些注意事项和血淋淋的案例,这些案例真实的描绘了一条条年轻的生 命被剥夺,导致血淋淋事件的原因多数是由于员工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还有部分原因是员工工 作中放松了警惕,这些让我们头皮发麻的血淋淋的案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通过这次培训,我们 对安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我第一 次知道了“三级安全教育”就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违”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 作、违反劳动纪律;“四不伤害”是指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 他人不被伤害。此外,还有安全标志,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安全生产方针、“三同时” ……。这些知识真的很必要,它在之后的实习日子里时刻提醒着我们注意安全。

4.2钢结构分厂实习阶段(2012.9.5——2012.10.7

钢结构分厂下设六个工段,主要承担公司履带起重机系列产品的下料成型、结构件焊接、结 构件机加工等任务,俺工艺特性分为三个主要生产单元,其中结构件拼焊

生产单元又分为三个生产单元:履带梁及中型件生产单元、转台和井字架生产单元、桁架臂生产 单元。钢结构分厂承担的主要任务是:履带起重机所有板材下料成型以及主弦杆、腹杆的切割成 型;结构件的拼焊工序;结构件的钻、铣、镗等机加工工序。

4.2.1下料成型工段(2012.9.6——2012.9.10 上学时也曾多次去车间实习过,不过看到这么多很特别的设备还是第一次,就只是在下料成 形阶段,其设备也很让我惊讶,在这个工段实习几天之后,总结一下,气成型阶段基本会包括四 个步骤: 第一步是气割成型。对于板材,主要是用“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和“数控火焰切割机” ,对 于管材,主要是用两台“相贯线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当然,对于小件,有时也会使用手动 气割机。由于切割的精度并不是很高,所以这一步基本都是预割。

第二步是整形。所谓整形就是由于上一工序中气割成型时切割下来的工件表面会存在各种各 样的缺陷,比如切割断面的不光滑、凹槽、突起、还有上下表面的漏砂、溶滞等。这些都必须经 过进一步整形才能为下一道工序所使用。整形的通用方法就是打磨,我看到工人师傅们用各种打 磨工具对工件表面进行打磨。经过打磨之后的工件表面质量就提高了很多。

第三步是调平。经过打磨后,会有检查员进行逐个检查,看打磨后的工件能否合格,是否平整,如若不平整,即平面度达不到要求,此时就必须进行调平。

第四步是检验。经过调平后的工件会有专门的检验员进行检验、验收,如若不合格,则此工 件即为次品,如若合格,则有天车将其吊到工件存放处,入库。

4.2.2铆焊一工段(2012.9.11——2012.9.14

铆焊工段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段,因为对于铆焊,首先是不能看, 因为其产生的强烈电弧光对眼睛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工人师傅们都是使用面具才能操作的,而我 们作为实习生,不可能拿着面具去观察,况且,戴上了面具更是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了;其次, 不 容易靠近, 当然, 为了能观察的更清楚一些, 为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一下, 我还是尽量看上去看, 但这不能看太长时间,因为焊接过程中会冒出大量的烟雾,实际上这正是焊接时产生的大量烟尘 以及有毒气体,工人师傅们必须戴上口罩才能进行。实际上,另一个原因是其焊接过程除了产生 大量的光和烟,还有刺耳的声音。想到这儿,我真的由衷地佩服那些一直处在生产一线的工人师 傅们,他们不怕苦、累、脏,甚至不怕自己的工作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他们的敬业精神真是让人 佩服,这或许正是徐工员工守则中“敬业守纪”的真实写照。我也在内心里一次次地告诉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想师傅们看齐,不怕吃苦,不怕累,要有敬业精神。

铆焊一工段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驱动焊接工作站和履带梁高效焊接系统。它们都是真正的 焊接机器人,双工位并列式布局,一侧准备,另一侧作业,中间有挡弧光装置;并且机器人有六 轴和 X、Z、I、J 六轴共十二轴可以联动;每套变位机的两轴既可以参与机器人控制系统联动, 又可与控制系统脱离单独控制。焊接系统有焊接电源、送丝机构(同时满足盘装和筒装焊丝的使 用、焊枪、清枪剪丝装置,设备周边有安全防护装置。

4.2.3铆焊二工段(2012.9.17——2012.9.20 该工段加工的主要零部件是桁架臂,而其最基本的拼焊单元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管材,通过 这几天的观察总结,我发现其焊接的主要步骤就是拼点——焊接——整形。刚开始来到铆焊工段 时,感觉铆焊实在是没什么可看的,觉得无非就是将两钢板或是两钢管拼在一起,然后焊接牢固 就可以了,但经过近两周的实习观察,我觉得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因为 我认认真真地看过一位检测师傅检查焊接件的过程, 他认真地检查每一条焊缝, 也没有什么仪器, 单靠一双眼就能看出焊接的有无问题,然后在有问题的地方用粉笔做下标记、问题原因和需改进 的位置。我仔细地检查打量过他标记的地方,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地方不对这时我才明白,原来

要求是这么严格啊。最后我在车间里的相关文件里发现了许多对焊接过程的要求,比如说:焊前 要预热;要有打底焊;保温处理;两相邻焊缝接头处不要连续施焊;焊道不许有夹渣、咬肉、弧 坑和裂纹等焊接缺陷;材料表面无剥落、氧化皮、麻点、锈蚀和毛刺……

以上这些只众多需要注意的项目中的几项,由此看来,要想得到一件完美的焊件是多么的不 容易。而我们都知道焊接过程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刺眼的弧光只是我们不能直接去观察,刺鼻 的气味致使人们时时刻刻都得戴一个大口罩,这一切都又使得这一过程倍加困难,所以,我真的 想说:焊接,真的很不容易!4.2.4机加工工段(2012.9.21——2012.9.29 该工段主要承担履带起重机主臂、副臂、转台、履带梁和车架等部件的钻、铣、镗等机加工

工序。在这一工段,最值得看的莫过于一大批各种各样的机加工设备。以前上大学时,也曾去过 类似的地方实习,但如此密集的各种各样的钻、铣、镗加工设备同时呈现在眼前还是第一次。由 于公司生产的产品比较大,其各个零部件也是非常庞大,所以其大部分加工过程都是通过火焰切 割完成,真正通过机加工完成的工序很少,无非是一些精度要求较高且仅用火焰切割机无法保证 的的配合面才会采用机加工的方式,同样,其机加工的方式也是非常的集中的,基本上百分九十 以上是钻、铣、镗过程。但是,虽然过程简单,由于工件大,所以设备都是加工中心。比如说, 大型双面落地铣镗加工中心、卧式铣镗加工中、动梁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定量龙门钻铣加工 中……。对于每一台设备,我都仔细地查看它们的工作台尺寸、X、T、Z 轴行程、立柱行程、主 轴箱行程等参数, 它们的参数决定了它们的加工范围。同时, 我也认真地观看师傅们加工的过程, 通过观察他们的加工步骤可以了解该工件的加工工序和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机器的过程可以了解 加工中心的操作方法。此外,经过这些学习,我对大学里学习的加工余量、背吃刀量、加工转速 等有了直观的了解。

4.3装配分厂实习阶段(2012.10.8——2012.11.2

在装配分厂我主要是在大吨位工段进行实习。装配分厂和钢结构分厂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其中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与钢结构分厂相比,这里没有刺眼的光芒,没有切割、锻压、电焊等刺 耳的声音,也没有在到处弥漫的刺鼻的烟尘。相反,这里相对非常整洁、干净、安静,以至于我 刚进车间内时, 我竟然产生了错觉, 让我怀疑这里是不是在生产。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才缓过来。两厂进行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别,钢结构分厂主要从事钢板、钢管等钢材的切割, 板-板、板-管、管-管之间的焊接,以及各种大、中、小结构件上面的钻、铣、镗等机加工工序。而装配分厂中从事的却是履带、履带梁、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转台、车架等的装配过程。在这儿,我看到的最多的就是油缸、液压锁、换向阀、接头、制动阀、转向阀、油管、电线、发 动机等单个的东西以及履带梁、臂架、转台等成型的庞然大物。

五 实习收获 5.1知识

两个月,时间并不长,但我确实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了东西。比如说,我第一次对履带 起重机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履带起重机总体上可以分为四部分:上车、下车、作业装置和安全 装置。其中,上车部分是由发动机、控制系统、液压系统、起升机构、变幅系统、回转机构、回 转支撑、上车配重、操纵室和转台等部分组成。控制系统、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是整个起重机的 灵魂组成部分。下车部分是由车架、履带架、行走机构和行走速度等部分组成,其中,履带架和 “四轮一带”又组成了履带梁,所谓“四轮一带”即是指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和拖链轮。作 业装置是由主臂、固定副臂、人字架、吊钩等部分组成。而安全装置是由力矩限制器、主副提升

过卷装置、棘爪锁止装置等组成。5.2 知人 经过这两个月的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知识,也相识了很多好朋友。首先,一同实习的同事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每天一同去实习、一同去吃饭、一同下 班……每天都有那么多欢声笑语,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真的很开心。其次,通过与车间师

篇8:大学生生产车间顶岗实习总结

一、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现状

1.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构建

2011年,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中央财政支持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 实现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校学生的生产性实训。为了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作用, 实现学生顶岗实习, 学校于2012年与维景假日酒店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立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集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于一体的旅游专业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通过企业化运营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实践技能。实训基地分为四个实训区, 一是旅游服务实训区;二是酒店服务实训区;三是烹饪实训区;四是会议服务实训区。通过实训基地, 可以实现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 (含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和烹饪三个专业) 学生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

2.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

实训基地建立了校企合作企业化运行和管理的机制, 由合作企业--维景假日酒店进行企业化管理。学生进入实训基地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按照学校旅游专业“旺入淡出”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一、高二在校学生在哈尔滨市旅游旺季的每年1、2月份和7、8月份进入基地, 根据年级的不同和课程设置的阶段实现不同内容的轮岗实训;二是高三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学生的评价由企业和学校带队教师共同完成。

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经过两年的运行,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1.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运行问题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的运行基础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企业化运行和管理机制, 但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企业对学生的工作时间段的要求与学生实习实训时间的要求存在差距的问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化运行的时间是全天候的, 需要倒班, 而学生由于年龄、身份和安全因素等原因, 实习实训时间是白天;二是存在合作企业的规范性管理和学生能力素质的差异的问题。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立的是四星级酒店规格, 企业在运营中管理规范, 要求严格, 而学生由于年级和能力的不同, 与企业的要求存在差距;三是存在实训岗位不足的问题。由于受学校课程教学和实训基地对员工需求数量的制约, 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的时间在寒暑假, 学生集中实训, 实训基地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 影响实训教学的开展。

2. 来自企业方面的问题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企业对学生来参加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工作一般出于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学生受过专业训练, 相比社会人员素质较高;二是企业自身生产需要;三是人数较多, 减少人数部门常年招聘人员的工作量;四是学生身份, 便于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存在补充招聘社会人员问题。由于参加生产性实训的学生只在寒暑假的白天参加实训, 而此时正式哈尔滨市的旅游旺季, 企业必须另外聘用能上夜班的社会员工补充需要, 增加了人员招聘工作的难度;二是挑拣学生的问题。基于方便管理、保证实训内容和质量等原因, 按照校企合作协议, 企业要接受学校旅游专业学生整班参加实训。在实际运行中, 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企业员工意识或专业水平不高, 企业不愿意給这些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机会, 给学校生产性实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困难。

3. 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

学校所招收的学生普遍存在年龄偏小, 对生活的感受、社会的认知相对比较单纯, 没有就业的紧迫感, 对职业和岗位缺乏了解, 没有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 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部分学生存在怕吃苦、无恒心、不爱学等问题。这对学生生产性实训以及顶岗实习效果有着严重影响。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怕苦、怕脏、不耐劳等问题, 无法满足企业真正的用人要求。

三、相应的改进策略

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针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与合作企业深入探讨运行管理细节, 合理搭配社会员工、顶岗实习学生和生产性实训学生人员配比及岗位配置。完善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同时, 积极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中职生顶岗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2.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合作企业和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合理设置各专业课程体系, 合理制定生产性实训内容, 通过同班分批分岗轮训等形式合理设置实训岗位。

3.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继续推进“企业文化进校园”,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职业观, 完善以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模式,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在近几年的运行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定的问题, 但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 实训基地的运行促进了学生技能的提高, 加快了学生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化。2014年, 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 获得中式餐厅摆台三等奖。相信在校企双方的不断努力下, 学校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培养质量的提高上发挥越来越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也衷心希望本文针能为同行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童卫军.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中国高教研究.2011.86-87.

上一篇:年度营销规划之销售队伍管理下一篇: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的几个因素及调控对策